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0 14:50: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篇(1)

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一轮课改序幕的拉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和实施的难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点科目,尤其被新课改所重视。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精髓,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是生物教学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倡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促使生物课堂教学回归本源,进而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素养是每个人能够适应社会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素养不是单纯地指学生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指知识与技能与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融于一体的生存本能,是适应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核心素养是素养的高端表现形式,是素养中的核心能力,对每个人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就高中生物学科来看,核心素养以生命为起点和基础,是从生物的总体特征和众多的概念中总结和筛选出来的,不但包括了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理性方面的素养,而且还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人际交往能等感性方面的素养。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学习生物基础知识,获得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需要高中生认真理解和学习高中的生物知识和理论,因此生物课堂教学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平台和有效途径,那么对生物核心素养包含的内涵进行总结和提炼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导方向,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必须与现行的教学体系和实践相互影响和促进,进而促使生物传统教学方式得到转变,使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具备了学习知识的能力,再学习其他科目或以后的学习中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就会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表现。因此,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强化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学生对生物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及所得出的结论的探索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必须体现出来的。

2.关注生命起源,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理念

人是有生命的,人的延续是生命的持续表现,如果没了生命人的延续也就结束了。因此,要借助生物学科中的生命的起源及发展的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之后永无找回。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时,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使教学计划和方案与培养核心素养有直接的联系关系,要能让学生明白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和理念,进而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才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例如,教授“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明白细胞中生命的延续中所起的实质作用,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获得理性思维,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与珍贵。

3.让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因此,生物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按照学生的水平和所掌握生物知识的程度,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根据教材中对实验的描述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实验的开展可以是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也可以是小组内的成员独立完成。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了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有了独立探索知识和思考知识的空间和时间,无论学生能否成功操作实验,学生都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如果学生成功了就会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就会使他们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也会认真分析和思考失败的原因,并在下一次的实验中做的更好,进而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力。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与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1

引言

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厘清众多的教学概念、知识、案例等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对核心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找准重难点,以点带面,全面打通生物知识脉络体系。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的含义

美国著名学者赫德教授认为,组成科学课程中的概念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的概念被称为核心概念。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是能够客观、提纲挈领地诠释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核心体系,能够统领和囊括生物学基本

概念和事实的概括性知识。从某种角度来说,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构成了高中生物学科的基本骨架,其他的生物知识都是依附于基本骨架之上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教学案例

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种群”的核心概念为例进行探讨。

(一)“种群”基础核心概念梳理

对于“种群”来说,其核心概念的外延是种群的特征,为了便于学生对于“种群”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核心概念图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种群来说,其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是种群的数量,而种群的密度则是衡量种群数量最基本的生物学指标。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物种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而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种群的年龄阶层分布可以预测种群的出生率以及死亡率。通过梳理以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2-1关于“种群”的核心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对于“种群”的理解。

图2-1关于“种群”的核心概念图

(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核心概念知识脉络体系的重要外延内容,这部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属于高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能否厘清这一关系对于掌握种群核心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生物教学课本中关于种群数量变化有两种模型,一种是种群数量-时间模型,另一种是种群增长速度-时间模型。在学习这两者模型时候,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意外,还要对曲线表示的内在含义进行分析。以往教学通常是将这两种模型分离开来进行讲解,而在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将这两种曲线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高中生物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领会高中生物课改精神

新n程改革为中小学生命教育提供了契机,也表明生命教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新课程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有独立个性的青少年。新课程强调生命教育的现实性与感受性,只有当学生将全部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深刻领会学习的精髓,才会拥有更加深刻的生命价值;新课程强调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突出生命的生成性,强调建立平等、个性化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新课程强调以高中生物实验探究为研究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从生命的自然性出发,将高中生物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转变成为学生探索奇妙的高中生物世界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通过自主的方式去理解生命、认识高中生物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作用。

(二)做好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案

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任务的制定,到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以及对实时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都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学实施能力是指如何能有效地组织高中生物教学实现教学方案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全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本身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保证高中生物教学能达到预期目标;高中生物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指高中生物教师对选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基于此目标制定的教学策略的适用性作出判断的能力,教学反思有效的提升了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坚持测研究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改善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具备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巧,让高中生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感官刺激

课程整合,不只是片面地进行多媒体授课,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特别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特点来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要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来了解掌握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独立学习也是整合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让学习潜能无限地爆发出来。教师制作一些动态或者有趣的课件,在上课过程中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学习学习是这么有趣的思想。“运用多媒体的多种信息,让学生不仅学习学习知识还要了解这门学科,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保持听课上课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联系到实际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学习的动机。

结语:在进行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学习知识,要明晰生物核心概念的基础内容,能够准确把握其内在实质以及外延。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厘清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实例进行核心概念图的构建,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生物核心概念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生物学习素养,从而推动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发展。

篇(3)

引言

高中生物在中学教育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新的人才需求变化,高中生物的教学在秉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将是高中生物老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宗旨分析

学科教学在我国教学体系实施中,科学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生物的科学素养,高中的生物课程对科学素养也确定了很多的定义: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与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的所需要的生物知识,其反映了一个人学习和应用生物科学核心的内容的水平,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技能的基础。

2.课程理念分析

在目前的生物课标中,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倡导探究性的学习,通过探究式学习努力,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也是一个需要探不断探索的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说,探究反映了生物课程与综合科学课程的质量。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接受到的一个理念是:生物教学要面向全部的学生,而且要考虑高中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3.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分析

在我国的生物标准中,要求考虑生物不同层次知识,更凸显生物学的核心基础,也反映了生物学领域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考虑社会发展和就业的要求,尽量满足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旧课程框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限制,很难实现根本突破的,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的兴起,课程与教学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教学的改革必须与课程的改革相互促进、和谐统一。在新教学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朝向开放性、实践性、生动性,这不但符合“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且符合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实际特点。

二、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正确认识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老师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很多高中老师对有效性的教学认识不是很充分,认为“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只需要让学生取得高的成绩”都是有效地教学,这些过于片面和狭隘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学习知识,导致整个课堂的情况是学生对高中生物老师讲课充耳不闻,无视老师的板书,对教学的提问和启发也毫无反应,这个课程的学习气氛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行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局外者,学习自然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在“预设”和“生成”存在偏差,没有达到有效地平衡。所谓“预设”偏差在于教学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都较为刻板的按照教材规定进行,教材中的内容完成之后本课堂就算教学完成;“生成”偏差在于有些高中生物老师过分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培养,只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探究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教学手段基本没有得到应用,导致这个生物课堂较为淡化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

三、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模式

1.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

提高高中的生物的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要确定学生该做什么,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等。教学方案的设计切记形式主义,摆脱目前空泛的恶习,要通过切实的途径达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进行精心的优化,在不脱离的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有的资料选择上要更加精心,选择一些推陈出新、方法较为新颖的资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准确理解好教材,构建好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根据知识的层次和内容进行分组教学,这将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能有效的提高整个高中教学的有效性。[2]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高中课程多而密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并经常在课程上出现睡觉的现象,对这样情况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开这样的玩笑:“睡觉的同学是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还是缺少甲状腺激素?”等等,这会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活跃课堂气氛。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高中生物教学也要增加相关的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提高。[3]

3.突出素质教育意识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将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在平时的课堂上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许多环境、人口和生态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据生物学的原则及全体公民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优化是一个艰巨和有意义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教育方面的改革,核心素养成为教育主题。国家在高中教学改革中提倡高中教学要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和培养素养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要挖掘自身潜力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做到统一。这其实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现,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目标是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为一体。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最基础的体现就是生命观念,生物观念在生物学角度来看具有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1]。它主要传递给学生的是生物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体现了一个物竞天择的原理,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世界万物的统一性、多样性和稳定性。让学生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好习惯,从而了解更多的生物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理性思维

一个严谨的理性思维一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它是形成生命观念的主要方法,理性思维是集认知、动机、行为、方式、品质为一体的一种逻辑性思维。然而生物当中的理性思维并不是简简单单对一种生物的认知过程,它是非常复杂的,且灵活多变整体性比较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尊重事实,凡事以科学为依据,求真务实,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最后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探究的过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把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生物学科的综合素养[2]。

(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报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任何一门学科包括生物学科都要经历从学习知识到立德树人再到最后的社会责任的这个过程,它与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生命观念息息相关,也是培养生物教学核心素养最终的社会体现。

二、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当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就是为了掌握知识,取得好的成绩,对生物学观念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主要的是提升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素养。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这样他们以后走出社会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体现个人价值。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来教授学生知识,所以短时间内固化的教育模式还很难改变,而且学校每学期都给教师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这些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的,所以教师为了更快捷地达到教学目标就采用课堂教授法,让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忽略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再加上很多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只是表面上的了解,并没有深入了解,这就导致核心素养培养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淡薄。所以教师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将培养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成绩相融合,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达到国家要求的生物教学新标准。

(三)学校教育模式固化

很多学校一味追求提升学生成绩,以高考科目的分数占比来安排学生的课时,因此给生物安排的课时也比较少,但是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学校就会要求教师以应试为主,这就大大减弱了教师采用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的积极性。像生物学科一般要求的课外活动比较多,但是为了压缩时间,很多课外活动被取消了,这就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对生物学科探究的积极性。

三、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策略

(一)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分析方法,采用核心素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巧妙地将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与教授的学习内容进行统一和结合[3]。首先要从教授的核心概念入手进行分析,将生物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四大内容充分融入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当中,让学生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展开学习,将生物生命观念的四大内容运用到具体概念上,然后让学生融会贯通,加深印象。这样不仅可以对所学概念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而且也可以结合前后课时所学的其他概念进行统一性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充分理解生物当中的每一个现象。然后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且挖掘实验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地实验和探究,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还提高了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生物阅读,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生物书籍,提高学生的素养,并且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对当前高中的生物学情进行分析

现在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关注,而且国外很多学校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要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的生物教学当中,必须要根据国内大多学校各自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取长补短。也就是说其他学校在教学当中采用核心素养培养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本土化。所以在进行生物核心素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了解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掌握知识的特点,然后再在生物教学当中慢慢融入核心素养,锻炼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慢慢地将传统的以考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三)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一堂课都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是有的教师却一味地采用台上讲台下听的模式,让整个课堂变得相当严肃没有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一定要融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学习内容当中,然后再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既有活力又有效率。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自己的心得,从而使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相当重要的。

(四)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当中,实验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教师要采取课堂内容为主课外实验为辅相结合的教授方式。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并且解决问题。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验与大自然中的现象相结合,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认识到生物的美妙性与有趣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将大自然中的生物与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了解各种生物生存的规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升了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

(五)善于归纳总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教师总会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总结归纳,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再过一遍,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度理解,加深印象。因为生物学科是一个集理论知识和实验为一体的学科,所以教师给学生总结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包括实验探究的具体设计方法和问题,让学生思考。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总结归纳,以此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而且教师要观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态度和认知。最后,教师还要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抛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度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也是检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一个标准。

四、结语

随着国家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出台,很多学校也由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这个转变的过程虽然比较漫长,但是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高中时代正是树人立德的阶段,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采用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对生物课程的改革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荣.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240.

篇(5)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们已经逐渐开始结合国家新课程标准“学会学习、科学探究”的核心概念,研究一些新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技术素养的界定

技术革新了人类的行动方式,它不仅仅是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的知识,还包括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内容,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可归为技术行列。而技术素养,它涉及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行为、力量以及技术等。1994年10月,美国一个名为《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技术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报告将技术素养定义为“使用、管理和理解技术的能力”。具有技术素养的人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能够深刻理解技术与系统的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二、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在上课前事先准备好要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只能够回答教师事先准备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如今,课堂评价开始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的目的只是在于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致课堂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但实际上却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生物是一门科学,它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科学家们要不断突破自己,从固有的知识中突破出来,才能够做到创新,才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从而不断创新科学,推动科学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按照自己定制的路线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将无法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高中生物技术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高中生的生物技术素养,笔者根据高中生对于技术素养的理解,采取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生都对技术相对较为了解,但是许多高中生并不认为技术就是指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比如对于生物中的“克隆”知识,大部分高中生都有着正确的理解,但是,对于“细胞工程”等内容,了解的人就相对较少。总体来看,高中生对于生物技术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只局限于日常教学的范围,对于一些重要的术语或概念都不甚了解,甚至可能存在误解。许多高中生也不能将所学的技术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和迁移。

调查显示,许多高中生都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工具,具备一定的基础操作能力,能够依据需要来进行选择和使用技术,但是,在独立进行操作的能力上依旧存在不足。

高中生的生物技术素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许多高中生对于生物技术知识的掌握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次,操作和使用能力欠缺,生物技术知识的结构也不够完整。

四、高中生物技术素养培养的实践

(一)将生物知识作为载体

如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技术素养的培养并不成熟,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策略,深入开展教学。

高中生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较为重视,并且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但是高中生处在一个学习任务十分艰巨的时期,高考的压力消耗着高中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将生物知识作为载体,把技术素养渗透到日常的生物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目的。

(二)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够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体现出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学习到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此增强自身对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加强高中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不仅仅只是学习生物理论。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也能够让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束缚,突破课本的局限,在实践中体验技术,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了解活动社区的服务信息,制定出适合的活动主题,让学生自行选择,并将此计入学分评定。教师可以选择与生物有关的活动,比如农药正确使用方法的宣传、如何正确保护水资源、如何正确进行废物利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加强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

五、结语

在我国的高中生物技术素养的培养中,虽然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的技术素养水平也并未达标,但是只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最终能够达到提高高中生生物技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30-01

根据新课改教育标准的要求,必对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机械式记忆方式和被动学习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生物知识中涉及到遗传与进化、分子细胞说等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内容非常繁杂抽象,如果仅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那么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思维潜力的挖掘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也无法在课堂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知识。有时候在课堂讲解中学生能够理解,课时在课后练习中经常容易出错。思维导图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梳理课堂知识体系,理清学生的记忆,重新构架教师的知识体系,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由此可以发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作为脑图、概念图,其主要是利用图形、树枝和网状结构把知识体系连接在一起,对需要记忆的知识信息进行梳理和组织,思维导图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对记忆信息进行组织分类,利用一个核心点把这些记忆信息连接起来,然后在思维导图的发散支线上设立相应的符号来替代记忆信息,整个思维导图的形状呈现放射网状,利用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可以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和记忆。思维导图也是人们所具备的传递发散性思维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对知识信息由浅入深地进行记忆,能够充分挖掘人脑的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大脑的潜能,利用图形符号来代替繁琐的信息,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在处理图形符号时非常简单,图形符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能力。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思维导图和教学计划相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探究式教学和现实生活相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应该针对全体学生。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传输生物知识,而且要在课外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身心特征和知识储备情况,来给学生讲解生物知识。生物思维导图的建立必须依托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特征,思维导图要能够体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根据思维导图来制定教学计划。

2.2 授课和学习相融合。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对于生物知识的教导,教师只需要起到指导的作用,而技能的培训主要通过生物实验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思维导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另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导图。通过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导图能够把知识传授的过程和理解的过程同化起来。

2.3 学习和运用相结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搜集和整理生物教学信息,提前利用这些信息资料制作思维导图。根据对当前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情况以及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许多学生都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和应用。而且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从而提高生物复习效果。

3.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具象地表达出来,理清高中生物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在实践应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构建出学生所需要的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篇(7)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愈来愈多的生物教师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课时偏紧,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与应试不协调,高考的巨大压力”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研究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非常必要。

一、掌握新课标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有效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应注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社会和技术及科学的相互关系,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奠定基础,这是新课标对高中生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和努力方向是实现有效教学。新课标提出了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培养探究性、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这四大基本课程理念,并把情感性、技能性和知识性三维目标作为具体内容标准,新课标将作为教学活动的评判尺度和教学活动的纲领。对课标认真领悟,对课标每一知识点的要求进行准确把握,从而充分备课,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实现有效教学,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所在。生物教学只有在遵循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注重课标的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处理好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媒介,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新教材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机械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对教材作深入、全面、系统的解读。

1.理清教材编排线索。教师钻研教材,应理清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解读、探讨、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2.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生物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正如专家所倡导的对教材处理要“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对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保证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只有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也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1.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它是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高中生已经具有强烈的参与教学过程的欲望,另一方面,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探究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将其以一组探究思考题或其他问题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进行探究学习。例如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实验的设计思想这一重难点,可以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法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仪器演示法和多媒体模拟是常被采用的演示方法。除了仪器演示之外,多媒体模拟还可以在微观知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直观演示仪器实验难以完成的生物演变过程,提高教学的形象程度。例如在教学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演示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行为变化详细分析等过程中,教师运用动画模拟方式,将细胞分裂过程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周期性变化过程等复杂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成效。

3.辩论互动法。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有一些不同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点与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中,运用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生物素养。例如在生态保护教学中,有的教师针对学生先发展再保护环境和边发展边保护环境这样两种具有一定代表胜的观点进行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围绕核心观点进行辩论,最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注重课后教学反思,实现自我完善和超越

课后的教学反思历来被忽视,一些教师认为不重要,我认为教学反思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教学实践是教师获得教学经验的主要途径,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往往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教学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经验就能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有全新的认识,帮助教师从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愉悦,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变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不断成长,才能会有动力上好下一节课,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光琪.有效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中国教育学刊,2011.9.

篇(8)

0 引言

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核心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求学校建立一套以高教学质量为主要方向的制度以及机制,在教学环节上不断地进行强化,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环境中,如何切实地构建高中生物高校课堂教学,深化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是文章将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1.高效课堂的实际内涵和现状

高效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守教学规律,用在尽可能有限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最大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成果,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在通常情况下,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存在着一种可以互相影响的双边活动,那就是“教”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追求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此外就现阶段而言,在多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遵循着“复习―导入―教授―练习―作业”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升。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课前准备

2.1.1 研读课程标准

在以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和经验,将考试和教材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2.1.2 以人为本

高校课堂的教学宗旨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成效作为目标的教学观念。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的加快,已经逐渐建立了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宗旨。在把握教学目标的上,应该首先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考虑进去,然后是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情考虑进去,最后将课堂教学是否可以推进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

2.2 课堂教学

2.2.1 精简教学目标

教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备好教案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应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将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所能接受的知识进行融合。所以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被设置的过高或过低,要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即简单又内涵丰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

2.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3 即时评价学生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有着一定的想法,而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授课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评语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课后教学反思

2.3.1 考虑教学目标达成与否

在课堂教学后,对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取了足够多的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教师要将在课堂上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学生是否和自己预期的目标相吻合考虑进去。

2.3.2 考虑教学组织是否有效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总结,如课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记录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下次教授同样的课程时,应注意哪些和利用哪些方法,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3.结语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创新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适当地进行课后反思等手段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03-0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对于造就和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同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时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要呼吁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它反映了一个人应该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于是,新课程标准还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议。

首先,我们要关注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一)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二)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教学过程和评价策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三)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可利用实验操作检核表等工具。利用检核表评价操作行为时,要依次列出需要检核的项目及操作行为要点,然后,观察被检核者是否表现了这种行为,并予以记录。检核表的制作以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为依据。

(四)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应根据探究活动的类型来设计。例如,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可包括完成以下工作的情况。1.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确定一个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回答的问题,说出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作出一种可检验的假设。2. 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目的。陈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描述观察或测量的方法,列出重要的步骤和材料器具。3. 执行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中规定的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重复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4. 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其次,我们也要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反思性教学方式。关于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评价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各个学校的评价标准有倾向性地对学生及老师进行评价和评分。这种忽视学生评价的评价方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教师是评价的主人之一,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评价领域被赋予主人的权利,拥有自我阐释、自我审查、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权利。将教师们作为评价的主体,运用教学方式的同时进行反思,将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作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的主体性被充分激活,使评价与课程改革关联起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规划和课程反思,对学习伙伴、课程资源、教学实践等活动进行自我诊断。只有基于教师主体性的评价,才能激活教师的多元成功智能,创造出更好的课程实施方案,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专门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四)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63-01

目前,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理念的切入点和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探究性学习――指高中生通过科学研究相似的活动,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并学习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技能,最终形成科学的观点。作为揭示科学规律、发现科学事实的方法和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它提倡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各种潜能的发挥。通过发现疑问题、调查研究、交流与表达等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的活动中,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揭示科学规律的乐趣,培养科学思维品质。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培养勇于探索生物世界奥妙的精神。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师资培训。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成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首先丢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假设、实验、研究、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还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知识的权威让师生之间建立起不可跨越的隔膜,现在将打破这种格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积极协作的关系,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从新的教育理念中找到自我,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探究教学,教师除了要对教材进行全面钻研,抓住教材的精髓,还要对学生因素作充分考虑。生物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而是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常识知识。因此,以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为基准,从生活现象切入,提出问题,然后利用已有的知识作答,在此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思考,用学生的回答作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更能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生物教师应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使其能够更快、更准确的体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教学质量。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应通过哪些途径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

首先,要精心选好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技术和科学等不同的方面来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比如探究遗传物质的基础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探究沙尘暴和西部大开发、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等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生变的热点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加强形象直观,创设相关的实验情境。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录像、挂图、标本等作为探究性学习中的背景材料。实验过程中可以准备各类化学试剂、不同的实验器材。发散思路过程中可以上网查询各种相关资料。在多个层面进行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强化过程训练,教会学生探究方法。科学的训练方法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探究式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制作、徒手切片等各项基本技能。核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各项基本技能规范化、整体化,达到熟练运用、融会贯通,能在新情境中运用已有技能解决新问题。

4、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探究。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中,创造力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非逻辑的”是直觉思维的特点,它是向创造性思维过渡的一个门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着力训练,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最终升华为创造能力。在这方面,首先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其大胆思考进行质疑。其次教师要提倡学生大胆做出假设、猜测。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做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时评价。

三、结论

总而言之,探究式学习策略,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生物课堂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人。因此,广大生物教师应不断努力和探索其中的奥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档案标准化管理 下一篇: 网络建设规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