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培训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0 14:50: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气自动化培训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气自动化培训课

篇(1)

船舶所有运转的机械设备都离不开电气及自动化。目前,各航运企业迫切需要机电合一的轮机综合管理人才[1]。电气及自动化类课程一直是轮机工程专业的必修和主课程。根据STCW78/95公约规定,船舶从2002年2月1日起不再强制设电机员,因而,以前电机员完成的工作任务将由轮机员来承担[2]。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马尼拉修正案)也对船员培训以及适任证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需加以改进,以保证轮机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在过去轮机工程专业培养人才方面,一直是以机为主,以电为辅。轮机员在实际工作中偏重于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而电气自动化方面只要求要能了解电机、电站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知识,能进行一般的故障诊断即可。新规定的实施,促使在专业培养教学中,在维持机方面的深度以外,电气自动化也变得非常重要。

1 轮机专业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

1.1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船舶电气及设备》、《轮机自动化基础》即《自动控制原理》、《轮机自动化》、《船舶电站》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其内容涉及到船舶上的所有跟电气相关的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讲解。

很好的掌握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知识是一名合格的轮机员必备的素质。开设此类课程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是:培养航运企业需要的机电合一的具有一定管理维护、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轮机综合管理人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同时,还要与国际专业人才培养相接轨。培养出能独立承担相应的轮机管理人才[3]。

1.2 讲授为主,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

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主、辅机、动力设备等相关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学生以应试为主,考试及格为唯一目标,在新规定实施之前,不涉及到适任证书的培训及考试。在一些具有一定优势航海类名校,如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设有电气方面的加强班,专门培养电气自动化方面突出的人才。在大部分航海类高校,电气自动化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2 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对课程不够重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新规定的实施,新形势下有新的要求,此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暴露无疑,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机弱电,电气自动化方面要求较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辅机和动力设备的教学一直是轮机工程专业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占有的课时量非常之大。电气自动化方面,一般高等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仍是以了解为主,教学质量要求较低。对于已经上岗的两年以上的轮机管理专业毕业生,大部分缺乏电气方面知识,对于自动化系统、仪表等方面的知识更是一头雾水,进而限制了实际能力的发展。很多轮机员在船上工作到了一定职位后,电气自动化方面知识的缺陷就凸显,使得船舶航行中,对电机员的依赖性依然很大,机电一体化成为了一句空话。

2.2 应试教育模式,学生综合技能差

航海类院校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是要求其通过海员适任证书的考试。院校在培养轮机专业学生的总体情况中,电气方面的知识较薄弱。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船舶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轮机员的电气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轮机员在补充电类知识之后的实践证明,轮机人员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还未能达到船舶电气教学的目标[4]。主要原因是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践性项目是针对三管轮适任证书考试制定的,着重强调应试实训,没有强调能力的培养。在新规定实施之前,电气自动化类课程非考证科目,应试教学的模式往往容易忽略非考证科目的培训和指导。

2.3 实践训练少,实践技能培养效果差

过去,由于实践教学大多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教学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以及资金的短缺和设备的陈旧,一部分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对实践课重要性的认识,致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有很多院校,在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存在实训时间短、训练人数多、训练内容陈旧等原因,导致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效果较差。

3 新形势下的电气自动化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不管是为了应对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对船员培训以及适任证书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还是从全面培养船员实践技能,为航运界提供全面综合人才的方面出发,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模式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变革。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轮机工程专业课程杂而多,一直为学生所诟病。现在又要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增加课时量,显然,教学难度很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行优化教学计划,精简教学内容。结合轮机专业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相关的知识,符合海事局实操评估的要求,顺利通过大证考试。例如,可以把《自动控制原理》与《轮机自动化》两门课放在一个学期,把这两门课程的课时量相加后再压缩,更好的把握重点。在考证复习的时候,又可以把电气以及自动化的所有相关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来上复习课,把它们之间关联的题目交叉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系统的掌握知识。

3.2 进行创新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习室一门枯燥的事情,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探讨和总结。每门课程的学习都具有相通性,例如,“机”是轮机管理人员的强项,在讲解“机”方面课程的同时,稍微介绍下控制方面的内容,在在讲解电气自动化方面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回忆动力系统的他们已经学懂了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具体、丰富和完整,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分析各种故障时,能做到机电方面综合考虑。

创新型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比如,在上课讲解到某个控制系统如何实现的过程,可以把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角色分工,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整个系统完成的任务,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抽象的知识。

3.3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篇(2)

一、学校专业设置应与地域优势经济产业相结合

日照市位山东省环渤海湾经济区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依托原有工业基础,不仅保持了诸如港口、煤炭、钢铁、石化、木桨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临港产业、现代威压发动机、山东钢铁、临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

日照市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延伸钢铁产业链条,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专用农用车生产基地特别是山东精品钢铁基地、五征农用汽车基地、临港煤焦化产业,现代威压发动机等基地的建设将极大促进日照经济的发展和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能源、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行业衡量自动化程度高低的核心技术,这些行业均是山东省和日照市重点和优先发展的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这些行业的重要支撑之一。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面临的极好的发展机遇。

为了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深入日照港集团、现代威压发动机等企业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际情况,开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改革。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全新的形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使以实践为中心替代课堂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一个专业平台,实施项目式教学”的专业教学特。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我院在日照港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规模,现已建设的实践教学环境由专业实训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三部分组成。

专业实训室有:电力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力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机与拖动实训室、PLC网络控制实训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室、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实训室等。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电工实训中心、机加工实训中心、钳工实训中心、变配电实训中心和恒压供水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4400平方米。

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日照港集团公司、日照钢铁公司、现代威压发动机公司、日照焦电公司、日照阳光电气公司等11个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校外实习实训项目相互配合衔接,共同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形成了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从简单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从仿真模拟生产环境到实际工程氛围,到理论教学及设计能力的训练,从实践教学到科技创新的校内产学研合作教学体系,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将逐步构建“校企融合、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社会培养既有过硬岗位技能,又有高尚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学校先后为日照市各大型企业输送1800名具有技师资格的优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三、立足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注重教学体系建设

1、依托企业办学,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满足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日照港是知名老企业,拥有丰富的高、精、尖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我们聘请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一起分析、研究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订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拓宽“订单式”人才培养渠道,构建适应企业职业能力结构、岗位要求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技术精湛、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在企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2、深化学校教学体系改革,突出学生能力本位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和协调下,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企业各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由企业专家、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一起对照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资格评定标准确定对应的课程,形成完善的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块化课程串接成相关的知识体系,从而确定新的课程体系。

四、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技术学院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生产产品或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提高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认知,模拟生产现场或把教学场所从单一的课堂转移到一体化的课堂和实习地点、再通过工学交替,进厂实际操作,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唯一手段。因此,我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过程综合技能实训、研究制定综合考核办法,毕业设计等整个教学过程在突出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考核等措施,建立以培训各岗位综合技能为主要教学指导思想,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能力培养形成纵向层次化、横向多元化。形成具有一定综合度、并且能够循序渐进的能力递进的学习流程程。

1、加大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调整

目前我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为2:3,即每周五天时间,两天理论三天实践课。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技师学院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必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各项实习实训的足够时间,使学生毕业时就能达到顶岗水平。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处理好在同一知识体系内各科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

篇(3)

作者简介:张励(1981-),女,湖北武汉人,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子工程系,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66-02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对电气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的特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法。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都是用英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电气工程类的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也都是以英语形式出观。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展示,例如申报国家奖项、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80%以上的科技资料都是以英语形式出版的。国际交流合作也需要专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表达、听说、应变能力。所以,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听说和翻译等综合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可持续发展,如硕士入学考试、工作面试、阅读和翻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英文专业文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对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06届~2012届电气自动化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现在都在国外从事水电站的建设与技术支持工作或者经常要阅读国外进口电气设备的产品说明书,他们普遍认为在学校学习专业英语是十分必要的。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对象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所以学生们的基础英语水平不高。再加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理科生,在高中时英语基础就不牢固,不识音标,不会读单词,记不住单词,不敢说,看不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差。在教学时碰到有些学生反映,由于高中时严重偏科,英语基础不好,在大一时的大学英语课堂上也听不懂教师说什么,到了大三对于专业英语就更恐惧了,有破罐子破摔的厌学心理。

2.学校和专业教师的重视程度

随着近几年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等理论思潮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兴起,有些高职院校盲目跟风,认为工学模式结合就是强调操作技能,根本不开设专业英语课;有的甚至把电气专业英语当成了选修课,可开可不开;有的虽然开设,但在课时安排上很不合理,学时太少,无法做到深入细致的详细讲解。另外,在电气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也没有像对待其他专业课那样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就是翻译,备课讲课不如其他专业课认真,也没有像其他专业课那样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去授课,导致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随意性。

3.师资力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教师队伍数量的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很多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平均每周16个学时以上,有的教师一学期承担了两到三门的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导致学校缺少专门的电气专业英语教师。很多学校要么是聘请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来教授专业英语,要么直接由基础英语教师教授专业英语。专业课教师一般专业知识技能较强,但英语水平相对一般,上课欠缺生动;而基础英语教师的英语基础虽然良好,但又缺少电气专业知识。如fuse一词,普通英语翻译为“融化”,而电气专业翻译为“熔断器”;又如step一词,普通英语翻译为“脚步、台阶”,但在专业英语中,它常用来表示阶跃信号,用在step esponse短语中,表示“阶跃响应”,所以直译原文会导致很多专业文献翻译不准,影响教学效果。

4.学生自身的认识

大学基础英语有全国英语三级、四级等考试,而且还与学生的毕业证挂钩,对其学生都比较重视,但学校对专业英语并没有任何要求,所以大多数学生没有专业英语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另外,如果专业英语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电气专业英语对于他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很多学生会认为专业英语属于非专业主干课程,自然就放松了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再加上大学生课余社团活动多,实习也多,学生们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就更顾不上好好学习专业英语了,上课随便听听,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草草应付,只要考试及格即可。

5.教材与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电气专业英语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是选用国外原版专业书籍的一些章节、科研文献等,教材或讲义难度深浅不一,对三年职业教育专业课的覆盖度不够,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还有一些学校选用的是本科教材,定位偏高,学生学习有困难,教师只能放慢教学速度,如果中途碰到实习实训,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更难以完成。从教学计划的安排来看,大部分学校的电气专业英语安排在三年级的上或下学期,专业英语的安排与专业课的教学进度不协调,导致学生相应的专业课还没学就要学专业英语了,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改进方法探讨

1.重视专业英语教学

教师自身要加强教学责任心,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电气专业英语对于未来工作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要从基础的教学生认识音标,读准音标,根据音标读单词做起;然后学习基本语法,掌握简单句、复合句、关连词。教学中要以阅读理解为主,避免过分地强调听、说、读、写;重点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和词意。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自信,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在思想上多给学生们鼓励,学习上教会他们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通过渐进性和阶段性的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

2.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第一,专业英语注重语言的实用性,教师在上课时不能采用直接翻译全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少讲空洞理论,加强师生的讨论与互动。可以借鉴专业课中的案例教学法,例如教师可以就某个变电站主接线图讲解电气设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最后由各组代表用英语进行设备的符号、用途、结构的讲解。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或电子书将设备图片等呈现在课堂上配合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或者播放一段电力系统事故的英文视频,让学生分组讨论事故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学习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侧重技能训练,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尽可能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与专业英语密切相关的实习等。如果条件允许,教师最好带学生到校办工厂或企业实习车间参观,面对电气设备实物讲解名称和结构,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记住重要的专业英语词汇,而且还巩固了专业课知识。

第三,电气教研室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其他专业课一样,建立专业英语教学网站,制作电气专业英语精品课程,积极丰富和更新相关内容,方便学生们自学。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采用网络教学,也可以用QQ群、微信群等现代语音软件让学生与教师在线交流和答疑,检测、提高学习效果。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高职电气类专业英语教师欠缺的现状,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可以采用对教师在岗培训、长期培训和集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个人进修和公派进修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进修深造,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使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课教师经过培训提高后承担电气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可以从电气专业的外资企业中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要充分备课,严格执行大纲计划,在课堂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4.精心选择教材,积极开发数字教材

专业英语教材的选取要尽量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文章要难度适宜,与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匹配。内容上要注意反映新技术、新材料,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材编排结构要合理,篇幅较短,且自成体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职业教育和企业对接紧密,行业新工艺不断诞生,决定了高职教材不能一成不变。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在编写专业英语教材时可以组织教师去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该专业所需要涉及到的专业英语信息,然后进行总结和编写。还可以开发灵活的专业英语数字教材,引入iPad等软件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制作“电子书”。因为在现代社会,如果学生只掌握纸质出版,缺乏电子书出版知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所以数字教材就像一本“活页本”,可根据行业新动态随时添加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四、结论

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问题,为此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专业英语变为主动学习,使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便吸收更多的最新技术情报,跟踪和了解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世界前沿,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4)

前.言

近年来,我国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尤为迅猛,由于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它的发展还离不开行政和技术方面的指令性规定的发展。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厂发电的结构之一,每年在电力生产方面创造出来的电能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电能需求,对火力发电厂技术实施调整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作。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广到火力发电厂之后,企业必须重视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率的使用性能在火力发电中的运用更为广泛,企业需顺应技术发展需要开展电气自动化研究。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电能、电力设备、电力技术等3个方面实施改革更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服务于电力行业。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逐渐融为一体的趋势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引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表现为:

①提升效率。火力发电厂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电能,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条件。受早期社会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影响了火力发电厂生产效率的提升,每年企业生产电能耗损15%-30%左右。引进自动化生产技术后,电力生产效率显著改善,使得电能生产量不断增多。

②降低成本。煤、石油等原始材料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电能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会使得燃料消耗量增加,提高了火力发电的成本投资。对火力发电引进自动化技术后可保证各种燃料的充分燃烧,让原始燃料的价值得到充分运用。在实际电能生产中能显著降低成本投入而增加经济效益。

③技术革新。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本上是各类技术的融合体,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等多方面实用技术。把这一技术贯穿到火力发电生产中,将推动火力发电行业技术的革新,给发电作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后也会促进火力发电技术的改革。

④优化资源。工业电能生产需投入各方面的资源,如:电力设备、燃烧原料、作业人员等,这些因素对电能产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之后能协调好各项资源,通过人机操作模式降低生产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在自动化生产模式中也可及时发现系统故障以及时处理。

⑤整合模式。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是一体化操作,火电厂将摆脱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而实现人机操控的新局面。使用各项自动化模式后,电力企业的生产将成为融合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组合,可从多个方面促进火力发电方案的更新,实现了电能产量的增多以带动生产效益。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保护中的运用

电力保护是火电厂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也是维持生产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阶段里把电力设备与计算机或单片机有效结合,实现人机一体化的操作生产模式。从目前企业的运行状况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保护的运用主要体现在:

①联锁保护。火电厂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故障,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作业。自动化技术运用之后可对设备实施联锁保护,见图1,当机电设备发生异常问题后可及时自动切断跳闸,把发生故障的设备或系统中断运行,防止了电力设备或系统受到损坏。

图1 联锁保护运用

②继电保护。通过计算机与继电器之间的连接,可建立一道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来调控火力发电厂的继电运行。继电器自动化保护主要根据热工参量和电气参量的限值对设备状态准确判断,同时还能结合与火电厂相配备的装置构成保护回路,为发电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装置保护。电厂生产需要用到的保护装置种类较多,如:机械的、电动的等,具备设备包括锅炉的安全门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课把这类电力装置协调搭配起来,让保护设备根据制定的电气操控指令运行,防止电力设备受到外在因素干扰。

④防雷保护。部分机电设备在电能生产中会受到雷击的干扰,出现线路烧坏、连接中断等问题,严重时可直接造成设备损坏。自动化运行模式里添加了对电力设备的保护控制,在实际生产流程里利用防雷器增强火电厂设备的抗雷击性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失。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常规控制中的运用

因火电生产是一个综合性 复杂性的控制流程,把握好常规生产控制操作是火电厂的另外一大重点内容,传统的电厂运行模式缺少必要的控制技术改革,使得很多设备在运行中难以发挥最佳性能。若能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运用到火电厂常规控制中,其显现出来的生产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①就地控制。对于一些小规模的火力发电厂而言,在具体生产控制中运用到的设备相对较少,但同样需要构建综合性的控制体系,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都是重要的设备。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把各电力装置综合运用起来,避免了设备单独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②集中控制。对于规模较大、电能产量多的火电厂,厂内生产的设备数量较多,处理好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尤为关键,这也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最难的一点。自动化技术能把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合理搭配组合,实现电厂的集中操作控制,促进了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

③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带动电能生产的自动化,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摆脱了人员控制设备的模式。全面自动化控制的推广,一是减少了设备运行的错误,维护了生产人员的安全;二是降低了电能生产难度,提升了企业的电能产量,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篇(5)

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积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这项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术人才的操作技能,还能在比赛的过程中加强参赛者在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技能竞赛立足于专业基础,来源于生产实践,对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将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面向生产岗位、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社会性活动,它突出反映了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新技术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会有全国几千万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同学,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共同参加,竞赛的内容都是当前各行各业中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将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发挥出来,还能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开展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学校实践性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动职业教育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竞赛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参赛者对职业技能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职业技能竞赛也对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对多种技能同时进行考核。在2013年的“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方案中就指出:参赛的队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气动回路的安装、连接和调整,自动生产线设备中部分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和调整,电机驱动参数的设定以及系统统调、运行等,考核选手们自动线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等工程能力。从竞赛方案中可以看出,技能竞赛对参赛者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中,要多设置一些实训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模拟的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对参赛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选手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参赛者在竞赛中的表现能够反映出参赛者对本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在竞赛的过程中锻炼选手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竞赛对选手的考验和工作岗位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一样的,技能竞赛的开展能够促进实践教学向着生产实践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是为实践工作服务的,也为相关的职业教育院校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实践教学要以技能竞赛为导向

1.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

职业技能竞赛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实践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单项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对多种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训、学期综合实训和岗前综合实训组成,这三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课程实训是基础,学期综合培训起的是辅助的作用,岗前的综合培训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安排好这几项,能够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达到熟练应用专业技能的目标。

在实践教学中,课程实训要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学期综合实训则以学期为单位来进行,在每学期只安排一个实训的项目。综合实训是将一学期中所学课程的技能统一起来进行设计,综合程度非常高,涵盖的课程知识和技能也比较多,难度较大。在每门实训课程中要安排两个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实训项目,通过实训项目的联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岗前的综合实训可以在实习前进行,进行此项实训的目的是要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学会用自身掌握的技能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课程之间的重叠和融合,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教学环节具体的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方案要根据教学任务平均分配到每学期中,每学期的课程安排都有相应的课程实训的项目和学期综合实训的项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分配表

[学期\&课程实训项目(每个实训30课时)\&学期综合实训项目(40课时)\&教学目标\&第一学期\&电工电子技术实训:(1)焊接万用表;(2)焊接收音机\&小型用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应用\&第二学期\&单片机技术实训:(1)花式流水灯的设计;(2)LED抢答器设计\&景观河道水位控制系统设计(需综合使用单片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知识)\&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工厂供配电实训:(1)配电盘的安装调试;(2)工厂照明控制线路设计\&电机控制实训:(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2)电动机启动控制线路设计\&]

[学期\&课程实训项目(每个实训30课时)\&学期综合实训项目(40课时)\&教学目标\&第三学期\&自动生产线:(1)西门子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2)三菱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PLC控制技术、自动线安装调试技术知识)\&掌握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技能\&PLC技术实训:(1)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实训(2)单台供水泵的控制\&第四学期\&组态技术实训:(1)自动生产线的HMI控制系统设计(2)四层电梯的HMI控制系统设计\&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组态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技术\&变频器实训:(1)电动机工频变频切换控制实训(2)模拟洗衣机的设计\&岗前综合实训(120课时):全自动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PLC控制方案和单片机控制方案)

(需综合使用电工技术、PLC控制技术、单片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组态控制技术等)\&掌握用PLC和单片机开发控制系统的方法、能独立完成项目研发和设计\&]

3.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职业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实训考核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任务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各自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60%、20%、20%。考核方式中的任务考核,是针对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的评价,该内容的评价标准也是参照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来执行,考核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电路连接及工艺、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运行效果。教师评价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就某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随机的提问,让学生在现场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现场进行打分,这种评价形式能够督促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实训,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训的效果。学生评价指的是实训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互相平分,这种评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职教师队伍的改革

从职业技能竞赛的角度来看,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职教师队伍的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以往举办的竞赛经验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快建设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合格教师资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让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具有这种高素质,首要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快落实专业教师的定点培训基地,让每位教师都能够到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实践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各大专业院校中,学校要保证各专业教师每年要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到生产服务的第一线进行实践,在实践完毕后还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只有考核通过才能进行教学,对其进行考核不仅是检验教师的实践成果,更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水平,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保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作为教师职称晋级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职业院校对待职业技能竞赛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过分重实践轻理论

职业技能竞赛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相对较少,这有利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是必须的。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思想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但很多学校为了加强职业技能竞赛而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甚至“以赛代教、以赛代学”,过分忽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这样必然使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化,这种教育方式与“培训班”无异,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不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应注意避免。

2.为追求技能竞赛奖牌而开展“精英教育”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参加职业竞赛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讲,职业技能竞赛只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手段,如果高职院校过分看重竞赛结果,追求奖牌数量,只选拔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竞赛而教,学生只是为了竞赛而学,这不仅使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而提升技能,也使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所学知识窄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拔性与教育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各高职院校如果过分重视竞赛的选拔性,就会使学校中大部分的教学资源被少数学生占据,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职业技能竞赛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各高职院校应从竞赛中总结经验,将竞赛中好的地方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立群.从职业技能竞赛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刘昌亮,凌艺春,杨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

[4]莫慧芳.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5]何国荣.面向技能竞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6]雷声勇.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3(03).

[7]吴学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8]倪涛.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9]钱炳芸,訾兴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02).

篇(6)

前言

电气自动化,即利用电子装置和技术,实现生产机械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的一门多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相关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结合社会岗位的特点,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促使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电气人才,我们需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的研究

1.1对于指导思想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我国自动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做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我国自动化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是培训学校以及相关高校的责任。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行业特点,结合行业的技术需要,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做贡献。可以说,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中,要以专业知识作为主导思想,合理选取技能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具备分析与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及控制技术问题的能力。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

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迅速发展,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但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专业实用型人才出现了大量缺口。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用人单位“用工荒”,大量相关专业的毕业学生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尴尬现象。培训单位以及相关高校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偏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培训单位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或者做一些市场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训单位还是要从实践教学入手,延长学生去产业基地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种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的重点知识并对行业有充分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行业发展来看,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突出强电为主,设置相关特色专业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要与弱电以及电气控制与信息相关技术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要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各个领域,突出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战略

2.1科学定位

培训单位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达到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实用型人才,需要有准确的科学定位来实现培养目标。所谓的科学定位,就是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科学的市场依据,科学定位是决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对学生进行人才计划的实施时,培训单位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行业信息,把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对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总之,培训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市场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2.2课程体系的改革

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根据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实施的,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方向是以强弱电结合,偏向弱电的培养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的变化,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目前主要以强弱电结合,突出强电的宗旨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摒弃了过去偏向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形式,转而向综合性课程开设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当下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型人才已经逐渐偏向于饱和状态,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逐渐偏向于综合型让人才。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市场需要,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训单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校都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配备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教学器材,提升教学老师专业教学水平,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

3.1技能的培训

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看,只有应用型的人才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即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快速适应不同的岗位需要一类专业人才。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日常教学中,要集中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强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3.2教育方式的合理选取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方式上都要精心安排。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要偏向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覆盖面广,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让学生快速发展成为拥有综合性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

3.3产学合作模式的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这种生动的教学模式,才能快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产学合作的模式,与校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生产企业中去实习。或者学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开办自己的企业,日常教学甚至可以选在生产现场进行,这对学生了解专业行情以及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电气自动化在推动我国的工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善目前的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适当采取产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电气自动化行业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48-02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了把我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技工学校,为了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在我院的顺利实施,我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进行了行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的企业调查研究。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紧缺,早已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据北京广播网消息,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比例为20%~40%,而我国还不到4%。未来二三年,北京市技术工人缺口在60万左右,其中13万是高级技工缺口。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理念再完美、设计再先进,没有高技能人才加以实现,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48.4%的人感觉我国制造业的劳动者素质“一般”,37.9%的人感觉较差,仅11.9%的人认为较高。同时,由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一些地区出现的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并存。不论是加工制造业,还是装备制造业,都离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人。我院从建校以来为我国的技工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下,我院不甘落伍,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把我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打造成精品专业,使其成为我院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一、调研目的

1.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市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工人才在人才规格、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具体要求、人才数量的要求及对人才变化的要求。

2.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或建议。

3.了解企业技工人才成长的规律,为我院培养新型技术工人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我院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者提供第一手材料。使我院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如何面向市场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

4.结合岗位群修订人才培养方式的,更加明确办学的目标和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同性质的技工院校提供教学样板,真正体现示范院校的意义。

二、调研基本信息

调研单位:汉钢集团。调研人员: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校建设小组成员。调研日期:2012年3月。

三、调研内容

1.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该行业对技工人才的总体需求。

2.本地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及钢铁生产企业人才结构及企业对该专业技工人才的具体需求。

3.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及钢铁生产企业对技工人才的技能要求。

4.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及钢铁生产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5.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及钢铁生产企业的人员构成状况。

四、调研方法

1.到企业参观。

2.座谈与调查表相结合。

3.座谈与问卷相结合。

4.访谈。

五、调研结果分析

1.企业的人才结构及来源。①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2%,大专学历占38.5%,中职以下占49.5%。②来源:企业培养占28.3%,社会招聘占20.5%,学校招聘占51.2%。调查显示:相关企业电气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他们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大专院校等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

2.企业对技工人才的技能要求。①主要工作内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电气自动化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造,电气自动化设备维护和保养。②主要岗位技能:识读电气图、绘制电气图、电工操作、电子装配、电气控制电路安装、电气控制电路调试。③辅助知识和技能:识读机械零部件图、计算机基本操作、钳工装配、生产管理等。

3.行业、企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人的需求。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人才需求量更大。新形势下的产业竞争,总归还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成为工业经济大国,新形势下的产业升级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行业都进入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工业上,电气自动化产业作为其“左右手”必不可缺,对技工人才的渴求也就不言而喻。①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②长三角经济带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近几年,长三角经济带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自动控制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目前,各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③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需求。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针对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我国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机电设备电气方面维修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④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南方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及我省西、北、东部崛起和相关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

六、结论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结合我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齐全的实训设备和实习设备,以及与校外的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我院完全可以做到:(1)把我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技工学校,实施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2)把我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打造成精品专业,使其成为我院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篇(8)

这次调研的目的是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与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为2011级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研的方法和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面向xx市的电磁行业以及其它城市的制造类企业进行问卷与走访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调查的企业有xx中南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美达电气有限公司、xx众力电磁铁有限公司、xx千盟科技有限公司、xx电力电磁设备厂、xx邦德电气有限公司、xx凯立信电磁设备有限公司、xx科尔特电气有限公司、xx金诚起重电磁铁有限公司、湖南华科磁电科技有限公司、xx科力电磁科技有限公司10家企业。

本次调查的企业主要有上市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二种类型。

三、调查情况汇总与分析

1.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企业主要注重的是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基本素质,对身体素质和专业转换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应该注意的是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的很低,这说明企业注重的是实际能力和素质,另外也说明文化课所反映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遭到了企业的质疑。

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定位在生产线的组装、调试、设计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组装、调试等方面。

3.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电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见图1)

图1 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从图1可以看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范围非常宽,着重应该加强的应该是电子工艺和组装调试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4.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见图2)

图2 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从图2可以看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的电子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电子设计等方面。PLC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技术也有一定要求,说明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对xx的电磁铁生产技术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5.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见图3)

图3 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

从图3可以看出在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中,以电工电子为基础,单片机控制为重点,设计与制作相结合。

另外,在问及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开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时,所有被调查的企业都持肯定的态度。企业中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中,高职层次的人员占的比重最大,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说明,高职层次的人员是大多数企业员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在问及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时,大多数企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而对软件设计能力一般不要求;在英语方面,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在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时,多数企业认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培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岗位上尽快成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实习、实训硬件的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1)双师素质教师明显不足。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成为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教师待遇的提高也将是教师专业思想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必须同时并举,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3)政府导向,行业规范,积极推行劳动准入制度,提高全社会的职业意识。让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从思想意识上真正体会到职业教育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4)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很高,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因此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爱岗教育。

五、我院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通过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改革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明确毕业生面对的四个常见就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①电气控制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② 电子产品装配工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办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与焊接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PCB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③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并能熟练分析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运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与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掌握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与调试技巧,具备良好的电子产品维修技能。

④ 电子产品一线生产、质量检验、调试、管理生产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生产安排与调配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要求。

2、科学合理地根据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规划教学任务并进行课程设置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重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项目教学为目的,以任务驱动为桥梁的科学课程计划和体系,真正让学校的课程计划体现市场需要、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3、积极主动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xx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方向。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现在xx的电磁铁生产企业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马上胜任某个岗位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 2+ 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的顶岗实践。实行项目教学法,积极应用行动导向指导教学。加强实习教学与管理。营造有一定品位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企业都应用了单片机技术,因此电子技术课程和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有机结合显得尤其重要。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制的教学模式。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学生毕业要求中推行多证书制度。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招生就业办派专职人员常驻沿海各省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用人信息,有效推介毕业生就业。

(2)通过网络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依靠市、县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介服务中心的行业优势,将毕业生输送到用人单位。

(5)在学校举行现场人才招聘会和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人才视频招聘。

篇(9)

Abstract: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for a newly emerged cross discipline, the main application to the mechanical and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the actual application widely. As the main teaching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school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of the students work.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background and its future work demands aspects.

Keywords: electrical automation; Education reform; Vocational schools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些年,在国家大力发展中职院校的带动下,我国的中职院校的教学规模以及配套设施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师专业素质也都明显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先进的教育发展需求,对其教学的改革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背景以及人才需求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加上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高密度、高污染、低效益的重工业产业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背景下,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中职院校,借助这一改革春风,重新的焕发出勃勃生机。中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等专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发展规划的设计就决定了其必须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一些特定的职业岗位或者是一些技术领域,并且,这些岗位对人才的实用性要求严格。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其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安排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主要以理论教学为工作重点,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不足,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从而造成供求关系紧张。因此,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业也逐渐形成规模,并且,在经济建设中的比例不断加大。近年来,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也纷纷在中国投资建造工厂,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一变化推动了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蓬勃发展,进而也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人才需求。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人员需求量增长迅速,逐渐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中职院校应该抓住时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企业培养出高品质、高素质的电气自动化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改革构想

(一)基础学习

电气自动化专业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部分,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期间,主要是对一些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段时间内,首先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基础学科,使得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学生开始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这期间,教师不仅要讲授相关了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各种实际操作为学生讲解这些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而且,还要开始相关的实验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实验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

电气自动化专业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比较广,通过特定实验熟悉特定电路等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这些特定的实验都是根据特定章节设定的,特定的实验是为了加强对某一实用性的技能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且这些特定的实验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通过特定

实验中学生间的实践教学安排,让学生们尽早的接触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实物,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教学中逐渐的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意识,不仅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参加工作以后也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外实践小组的实践教学提供的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也给学生想搞科研发明提供了平台,这种科研性质的实践教学的确可以成为中专实践教学的新发展和新方向。

(三)提高教育技术手段

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推广以行为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此外还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建设,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加快建设具有合格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确定定点(企事业单位)培训基地,实施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此外要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可建设远程实验室,使学生可以通过访问网站的方式进行远程实验,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实验室紧缺问题,确保学生毕业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技能考核要求,从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维度更深层的开展教学,从深层次思考课程的关键环节、主要瓶颈等,期待课程教学改革能有新的突破。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其速度之快甚至令很多发达国家都表示担忧。这一事实证明,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中职院校,应该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促进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盛.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J].现代商贸工业,2012,05.

[2]金永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2012,04.

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31-03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为了达到从事某种职业的要求所应具备的个人素养,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具体内容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等几个方面。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职业素质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尤其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常常不被重视而被忽略,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这是德育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员等的职责。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订单班”的专业课教学为例,探讨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为增加,如何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时展、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通过对行业、企业,以及德国、新加坡等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职业院校进行广泛调研,得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有:初次就业岗位(维修电工、设备管理员、电器装配工、配电工、值班电工等)、发展岗位(设备主管、生产主管、电气技术员、工程项目主管等)、拓展岗位(电气设备销售员、电气设备质检员、售后服务主管、中专技校电工培训教师等)。这些岗位除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等)、工作态度(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勤奋学习、敢于创新等)、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

(一)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供用电、各类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方向为强电和弱电,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电工安全规程、电气作业规范等行业规范进行安全操作。因此,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强的进取心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要求。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可能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没有极强的进取心就不可能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指当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等出现故障或突发事件急需处置时必须具有的承担风险的能力,这种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专业人员是否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专业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处乱不惊的优良心理素质。

(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服从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一般在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企业中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由于专业工作繁琐复杂,特别是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的处置、联络、汇报等工作纵横交错,遗漏一个细小环节都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服从安排、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确保工作完成顺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四)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牵涉到用电安全,特别是出现各种故障需要人工干预设备作业时,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按照复杂的工作程序人工操作设备作业。以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为例,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丝不苟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绝不允许出现半点闪失。

(五)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指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员在工作中除了与团队成员、同行间的相互联系外,还必须与各种类型客户、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这就对专业人员人际交往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由此可见,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已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各职业院校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如开设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就业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进职业文化,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开展企业管理行业专家讲座,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轻职业素质培养、重专业素质教育,认为职业教育主要是搞专业技能教育等。另外,一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中还存在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衡量考核标准流于形式,实际操作性不强、学校没有形成全员参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局面,很多专业课老师认为职业素质培养是学生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等。

三、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具体措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订单班”的专业课教学中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要求每个专业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各自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并严格考核实施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新教学改革具体概括为要求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三个教学模式。

(一)设立小组长负责制,培养学生学会自主管理。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小组长负责制具体做法为:在“订单班”设立六个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制定了“小组管理”制度,明确了小组长的具体职责。各小组通过每周轮流安排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培养尽可能多的同学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等。

通过“小组管理”制度的设立,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得以极大调动,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合作交流、关心集体荣誉等良好习惯。

(二)按小组形式组织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需要学习并掌握大量的行业规范、设备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程序等技术文件,若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无疑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订单班”教学中,以小组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作为学习成果。

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核心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了由各小组同学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元器件安装与调试;YL-335B机电一体化自动生产线设计、安装与调试等。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其次给各小组提供各教学任务的文字要求和相关示意图,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文字说明、绘制电气控制工艺流程系统图、制订合理的安装与调试工作计划表、列出材料清单、制作调试运行记录表等,同时要求学生制作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小组案例分析结果演示给全班同学,并详细解答教师或同学的质疑。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由各小组学生分别担任项目工作计划图纸设计员、机械装备员、硬件测试员、PLC程序设计员等角色,按照相应的工作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完全模拟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现场实际情况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认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结构、运动、驱动、传感、通信及控制方式,从而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技能,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运用、实践操作、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来解决各种现场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改革考核机制,突出学生自我评价。对“订单班”学生除根据职业素质的要求对教学安排进行改革探索外,我们也大胆地对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重点突出学生自我评价,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评价模式取代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模式。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每组学生首先针对案例分析通过资料查询、咨询、讨论、总结等形式进行详细的探讨,其次再以PPT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评价表(见表1)对该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实践操作(见表2)过程中,通过多次的案例分析、动手操作、课件制作、成果汇报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在给别人“挑毛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教改成果的分析与评价

为了了解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改革效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三类学生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普通班学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订单班”学生、其他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对行业的了解、专业学习的兴趣、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53份,有效率97%。

(一)对行业的了解。从图1可以看出,“订单班”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到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柳工机(下转第43页)(上接第32页)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卷烟厂等校外合作办学企业参观学习,接触到较多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68%的“订单班”学生表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较为了解,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充满信心,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以及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专业学习的兴趣。在专业学习兴趣方面,“订单班”学生有86%对本专业感兴趣(图2),这与我们在“订单班”实行教学改革有很大关系,专业课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见图3所示,“订单班”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班的效果,这种结果表明,学生已深刻感受到学校在专业课改革中,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的改革,有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文明习惯,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职业素质培养的示范者、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影响者。实践证明,学校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教师精心设计专业课教学、学生积极配合,三者紧密结合是保证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宇辉.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何玲霞,曹正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上一篇: 网络建设规划 下一篇: 高效学习的技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