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举措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0 14:50: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技术创新举措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术创新举措

篇(1)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042-02

由于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认真分析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并不断学习和创新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房建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升级与转型。

1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

1.1 安全隐患

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造成房屋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工程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作业,这是造成房屋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二,房屋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且也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第三,房建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施工现场混乱,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第四,施工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不合格,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2 施工技术管理不当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始终贯穿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房屋建筑施工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还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当前,一些房建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偏低情况,造成施工技术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出现施工现场混乱,从而致使施工安全事故频发。

1.3 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房建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安全隐患。加强施工安全监督,严格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加大生产安全力度的宣传,并大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以此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专业素质涵养与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执行管理工作;选用具备良好业务素质及了解材料与设备市场情况的采购人员,确保采购的建筑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均是合格达标,且还应在建筑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指派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严格的检验,再一次确保只有合格的材料与设备才能进行使用,从而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保障。

2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2.1 施工流程管理

施工流程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工程施工之前应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对施工材料与设备堆放位置进行明确,结合工程情况布运输道路,做好技术交底,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监理企业对工程进行监督;此外若是房屋建筑工程为大型和高层建筑则还应对起重机位置进行合理布置。

2.2 水电设施与材料、设备管理

房建施工企业施工前还应对施工所需的水、电设施进行合理设计与布置,例如电源选择、电力系统选择、施工照明用电;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施工机械设备用水、工程施工用水等。房建施工企业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便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对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能有效避免材料、机械设备的过多浪费,从而进一步节约了工程成本。

2.3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又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施工前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竣工质量控制。以下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述:第一,施工前质量控制。房屋建筑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对各种准备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例如施工组织准备、施工技术准备、施工资源准备等等。施工前质量控制对于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亦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连接纽带。第三,竣工质量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竣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安装的水电设施进行多次、反复的测试;整理验收资料;企业先组织自检,而后配合质检人员共同进行验收;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质量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3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

3.1 建立技术创新扩散机制

为了更好地推广创新施工技术,房建施工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以此来确保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的增长速度是成正比的,同时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又与其有关联的投资回收期是成反比的;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从而有效控制创新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2 建立创新平台

房建施工企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以此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条件,奠定良好基础,对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的、长期的跟进与创新研究,并充分结合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以此为前提进行施工技术创新,从而促使企业获得优秀的成果。

3.3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为了提高企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房建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从而促使施工技术人员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并合理地进行运用。人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以期发掘更为优秀的创新人才,这能很好地提高房建施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以此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此外,创新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十分重要,这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4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房建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有效地奖惩机制能为企业的施工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于表现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恶劣的施工技术人员给予严格的惩戒,以此充分激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有效约束施工技术人员的行为。

4 结语

总之,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举成.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华章,2012,22:356.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屋建筑业已经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房屋建筑中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因为房屋施工的相关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房屋施工技术,以保障房屋的实际质量。

一、房屋施工工程技术创新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当前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进行技术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极重要意义,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改革创新是充分适应时代需求的必要途径

虽然我国在房屋建筑业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但是如果与西方较发达国家对比,我国房屋建筑相关工程技术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与滞后性,特别在创新房屋施工技术具体实践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国家文明程度与进步程度的基本准则。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可以给技术创新带来更好的管理与经济基础,同时,技术改革创新也能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我国房屋施工行业相关技术创新的当前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求,该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提升技术改良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将技术改革创新作为自身努力的主要方向。

2.技术改良创新是施工企业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必要手段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竞争都已经呈现出自热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如果被沦为弱者,那将会面临着被淘汰的悲惨结局。房屋施工企业在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如果盲目扩张,在技术方面跟不上,资源分散,就会导致专业化管理水平逐渐下降,最终企业会变得非常脆弱,以致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所以,房屋施工企业一定要认真思考整个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应对竞争的方法策略。然而房屋施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处于持续优势,并取得稳定发展,那么就应坚持把持续发展作为导向,将技术创新作为手段,努力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目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去满足市场的相应需求,企业要充分地进行市场调查及预测,创立建筑开发的新手段,建立好人员绩效评估机制,逐渐建立起适合企业现实需要与满足市场竞争需求的技术改良创新机制,并积极地将技术创新有效成果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二、我国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1.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我国房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致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该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应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相应的操作规范作业,该情况是导致房屋施工中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房建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太淡薄,且缺乏良好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第三,施工企业尚未

形成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水平非常低下,建筑施工现场特别混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第四,在实际施工中,所选用的具体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不达标, 致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

2.施工技术实际管理不当

房建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房建施工过程中,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房屋施工质量、成本、与进度等各个方面,同时与房建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有部分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着施工技术实际管理水平低的情况,致使技术管理欠当,极易造成施工现场出现混乱,安全事故发生频发。

3.房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问题

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技术是重点之一,特别是在建筑框架以内或者剪力墙,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特别重视该几个部分。工程的实际安全使用中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会受到部分影响,所以工程施工中最首要的目标则是要进行管理控制,当前混凝土技术已在实际施工中开始使用,然而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频频出现问题。比如在给距离远的搅拌站运送混凝土过程中会影响到其质量,同时通过混凝土进行实际施工时,经常产生的问题就是振捣棒所插入部分深度不到位,这就造成了蜂窝麻面以、振捣密实度不够等众多质量问题。综上所述,严格控制所选原材料是管理混凝土工作首先做的。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振捣的实际间距,具体表面处浆振捣务必要有保证,在密集之处应采取人工振捣措施,振捣时要采用带刀片的一些振捣工具,时间不应超过所选混凝土的实际初凝时间。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举措

1.坚持技术创新理念

市场经济本来就属于相对开放的环境,在该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企业,想要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在面临各种挑战时,都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然而对于房建工程施工单位来说,要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先要树立起创新理念。企业在扩大资本实力及资源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将创新理念作为引导,努力加强施工管理,促进工程各环节施工技术创新,尝试一些科学创新策略,并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或技术合作等方式,来实现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如果离开了科技创新,任何研发及生产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当今激烈社会竞争中,房建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稳住脚,就绝不能摒弃施工技术创新理念。另外,房建企业如果想持续营利,就应该树立起高效率的改革创新理念,然而高效率不单纯表现为技术创新的速度快、能力强,而且还应表现为技术创新在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时速度快、能力强。

2.房建施工企业应该使用低碳施工技术

低碳环保型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自身使用寿命内,所选建筑材料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减少像化石这样的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当前国际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均采用低碳环保房屋工程建筑。低碳建筑所采用的是地能热泵与智能布线供电系统、节能门窗、太阳能利用、

雨水收集过程中水利用等低碳技术。低碳型建筑不仅能使建筑物中碳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同时还能减少工程中的实际能耗。

3.健全施工技术改革创新体系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自身机制,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搭建创新团队,增强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度,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改革体系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其市场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引进,更要加强对自已在工作的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后期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的施行,加强他们专业性的培训和培养,重点放在灌输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精髓,而绝不仅仅简单地检查监督工程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建工作的施工质量、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创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李旭.浅析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

[2]梁冰.关于我国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篇(3)

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自然于人而言始终处于被动的一方,因其位于臣服的角色,所以一直遭受人类的攫取甚至是破坏。在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以及破坏较以往更甚,这就使得整个地球都在受到来自于自然反击的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在同人类的对峙中不断后退,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冰川融化,生物锐减,空气质量下降,这都是自然在给予人类的惩罚。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一些在过去已经出现过的问题更加严重,同时,一些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首先,中国是人口大国,所以在同等条件之下,我国会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考验,这样的考验首先就表现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使得我国的环境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其次,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再次,我国现在生态环境令人担忧,近一半的国土在受着水土流失的威胁,有近五千种植物以及四百多种动物处在灭绝的边缘。最后,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加大,并以城市为圆心向乡村扩展,很多地方都在受到污染,且呈发展的态势。

很长时间以来,人类社会都一直偏重于实现自己的物质欲求,也一直都是以这样的角度去实现科技的创新。但是在这一过程之中,如果不考虑资源以及环境的和谐,其结果将不堪设想。生态化的科技首先就是要求科技的发展要将生态价值作为核心,从而进一步实现科学价值。科学技术仅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系,也是属于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它的价值不仅仅是要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福祉,还要将整个系统的平衡纳入考虑范畴,只有在这样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之下,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改造,从而完成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型。

关于科技创新及科学发展的观点

有学者指出,创新就是将一种新型的要素融合进生产的体系之中。这就包括了新产品的引入、新技术的引入以及新市场的拓展等。科技创新就是将新型的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的过程。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包含了科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的,科学创新指的是要通过人类的研究,得到新的科学理论和认识;而技术创新指的是在已有的科学基础上,研究更有效率更有发展的生产手段,从而应用于实践。

当前,科技和科技创新是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国家竞争的实质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产业都缺乏竞争力,这就影响了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要想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就要依赖于科技的创新以及科技的应用。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创新是建立在和自然对立的基础之上的,关注点是如何发展、如何快速带动经济发展,而非生态性的科技创新。我们现今倡导的生态型的科技创新则是将同自然的关系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将和谐的自然关系和经济追求同等对待。

众所周知,人类产生于自然,发展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19世纪之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推进,使得人类开始“骄傲地征服自然”,而后,人类也渐渐开始受到来自自然的威胁和惩罚,并且这样的惩罚愈演愈烈。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将时间空间都作为考虑的角度,它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后代、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和道德的关系。其中也有着相当内涵的伦理思想,这也是生态道德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类在逐渐的迈向生态化社会。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并创造了很多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也令人诧异:耕地增加、废水超量、河流湖泊污染加剧。这也提醒我们,如果继续这样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利益,那么我国将很快出现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将的情况。我国的自然面积广袤,但是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当低,并且我国缺乏二十多种主要的矿产资源,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就必须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生态化的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属于非线性发展。非线性发展指的是追求最终目标的完善,是一个无终止的动态过程,其同线性的发展是截然相反的,线性发展观点认为发展应该有固定目标,要被看作是一个有着分段步骤的一元过程,同时对于同类有普遍的适用性。线性发展即便是在我们的科学研究面前已然失去了价值,但是它在人类的观点之中影响仍深。作为非线性的发展来说,它有着一个多维的空间,发展较为随机。

科学发展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追求的是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同并进,而非一味地将经济增长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但是这个过程却是长时间的、可变的。倘若是人类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矛盾,那么发展就是短暂的。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同时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再扩展到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与可持续发展。当下,不管是经济发展先进还是落后的国家,都面临着相同的危机。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受到了来自自然的阻力和威胁,其源自于工业革命开启的自由市场体系。①作为万物之首,人类应该在享受自然提供各种资源的同时,履行自己保护自然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生态道德。作为新的分支,生态道德研究就是针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伦理的解释。这也是顺应现在的新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伦理观。科技创新的生态化就是我们不同于以往传统科技创新的全新解释,这也要求在科技的创新过程中引入生态的思想,要兼顾科技对于环境以及生态的作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类的科学发展。

科技创新主体需强化生态意识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是通过三个层级完成,包括市场的调研和实验室阶段、试验阶段以及产业化的阶段。通过试验表明,科技的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相当高的附加值,但是就我国现在的状况来说,很多企业同国际大企业相比实力不足,带动不了全面的科技创新,这就使得研究和实践之中出现断层,也就抑制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化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科技创新主体主动性不够。在科技的创新之中,企业作为主体,其参与是必须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缺乏主动性。从主观上说,是因为企业的员工和领导在传统的模式下束缚过久,所以习惯于看重各类经济目标,不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说,现在我国在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一些企业采用科技创新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有些企业却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倒闭,这就使得行业内部出现不公平的竞争。

二是对于科技生态化和生态道德的法律规范不够系统完善。就目前而言,即使我国有环境和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都不甚完整和规范,这就阻碍了科技创新进一步生态化。现在的生态危机已然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构成威胁,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②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类要通过建设健全的生态化机制引导自身作为生态创新主体的行为。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循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而且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脆弱,如果继续以粗放型的方式发展,就只能阻挡我国现代化的步伐。以长期的角度来看,要在社会发展的伊始就进行良性循环的塑造,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得到更为迅速地发展。在社会中建立低负荷的资源消费体系,使得经济进行有效循环,才是我国进行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要在我国的社会体系中建立绿色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国民经济的核算能够反映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经济实力,但是GDP有着一定的缺陷,容易使得一些地方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要实现经济的循环,就要改革现在的经济制度,在计算GDP时,要扣除在资源方面的消耗以及环境破坏的损失。要建立起包括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在内的全方面的绿色考核体系。

生态伦理道德意识需提高和完善

一要改正已有的价值意识。近代人们受到人类中心观点的影响,视自然为征服的对象,将其作为自己物质利益的掠取地。这种将人类的欲望作为唯一追求的观点,直接就导致了对于自然环境的大肆破坏。因此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时,首先就要使得人类产生尊重自然的感情,从而形成生态化的道德观念。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同时是自然界发展最高的阶段,人类有义务保证自然和谐发展。要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一定要转变人为主导的取向,人类是道德的主体,其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统一的,我们要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回报自然。

二要强化人类的生态补偿意识。这就要求人类树立尊重生命和自然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转变以往的涸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在过去,对于其他生命的错误态度使得人类在理论上否认其生存的权利,在实际上采用极端的方式进行掠夺。以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是相当不公正的,首先这是对于其他人权利的蔑视,满足自身之后损害他人的利益。其次是对于子孙后代的不公正,没有对于生命给予应有的尊重,将目光囿于当前,损害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后是对于自然界其他生命和自然的不公。有学者在首创生态伦理学的时候就指出,自然界内一切生物都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人类也并不是自然的征服者。

三要建设起绿色适度的消费观念。要使社会的全体成员都有生态化的观念,树立生态化的消费观点。这样才能通过强大的无形作用,使人们的生态消费理念逐渐地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和消费方式是紧密相关的,倘若消费不加以控制,那么对于自然的保护就会是空谈。适度的消费是兼顾自然的承载能力和生态规律且与社会相适应的合理的生活方式。③同时,健康绿色的生活消费方式是要追求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这就要重视精神生活的消费,精神生活得到满足才是人在追求物质之后的重要目标。精神文化的消费,指的就是人类吸收知识,提高涵养等在文化和科技方面的消费。这是人类在追求和享受方面的最高层次,其能无限地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也能为人类继续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我们所说的生态道德,指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些规范,其主要构成首先是关于生态的善恶观。在人类的道德之中,善与恶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生态方面的善恶观的确立就能够帮助人们真正的热爱大自然,并且以自己维护自然的行为为自豪。生态道德的另一个主要构成是关于生态方面的良心。良心不仅仅是包含人们对于社会或者是对于其他人的一种责任感,也包含人类对于整个生态环境以及所有生物的责任和同情。生态道德中的最后一点就是生态正义,所谓生态正义指的是个体或者是团体对于生态平衡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符合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信念。要培育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就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日程之中,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将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理视作德育的新内容,必然会使得德育内容重建。生态道德教育扩展了传统的教育内涵,道德的对象也从人和人拓展到人和自然。同时,要求人类要将地球生态的整体作为出发点,尊重维护自然权利。对于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形成对于他人和社会乃至后代的生态道德观。

其次,要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是从一个新的方向实现生态的环境建设,从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更为牢固和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环境的保护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以及严密的法律作为保障的,在依靠高科技的同时,也离不开生态道德的教育。生态的道德观念指的就是人类在生态问题上对于是非对错的认识,其也决定了人们行为方式以及对于生态问题的做法。其重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为人类的经济以及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开辟道路。

最后,要提高生态认识,培养生态情感。首先就是要提高对于生态道德的认识,这就是指要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这种关系进行理解和掌握。④倘若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没办法形成生态道德的习惯。全球的生态危机使得人类逐渐反思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的平衡的关键就是要求人和自然同生共存,要坚持长期的利益和短期的利益两者结合。其次是要培养国民关于生态道德的情感,所谓生态道德的情感指的就是人类对于生态的爱憎好恶,生态道德的情感一是要以对于生态方面的认识作为基础的,二是要在具体的实践之中,让人们不断体验生态教育。

当前,科技创新是处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相互矛盾的背景之下的。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已然出现重大的转变,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和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格格不入,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对现在社会发展转型的回应,也是生态化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国家要以严格的执法,实现关于科技生态化的控制,人类本身也要通过自身的道德建设,实现对于环境的保护,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生态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注释】

①钱俊生,彭定友:“生态价值观的哲学意蕴”,《科学技术哲学》,2002年第14期,第29页。

②易成栋,谢海燕:“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分析仁”,《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年第4期,第22页。

篇(4)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性资源。建筑业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生产活动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2 建筑施工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随着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筑结构日趋复杂,建筑施工技术必然要进行不断地革新与优化。我们应当依据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而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具体而言,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依据建筑垂直发展以及作业面窄与施工进度紧的特点,不断提高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其次,要依据建筑物逐层施工的特点,不断提高施工作业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效率,加强施工各工序间的衔接,强化总承包管理的力度; 最后,要依据建筑作业环境差的特点,不断提高、优化结构施工工艺,增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施工技术问题

3.1 基础施工缺乏依据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很多房屋建筑在施工基础时,手上并没有详细的地质详勘报告,而是参照附近已有的建筑群的基础设计资料来进行施工设计,就给房建工程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安全隐患。

3.2 材料质量影响技术质量

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技术、管理维护等都会影响房屋的防水质量,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低劣直接决定了房屋渗水发生可能性的高低。

3.3 房屋裂缝问题

房屋楼面裂缝问题主要是由混凝土施工不符合标准造成的。其一是由于混凝土骨料在沉降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致使混凝土塑性沉降出现了裂缝,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塌落的程度过大、沉陷过多所引起的,此外,模板绑扎、模板沉陷或移动时也会引起此类裂缝的出现。

3.4 结构设计问题

房建结构要同时承受垂直荷载和风产生的水平荷载,还要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一般低层结构的水平荷载对结构影响较小,但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是重要因素。随着高度的增加,位移增加很快,过大的侧移会影响建筑使用,会造成非结构构件和结构构件的损坏。所以必须将结构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5 污染问题

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不合格带来的空气污染以及建筑设计施工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导致建筑能耗增加以及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污染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生态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 房屋施工技术分析

4.1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是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料,混凝土工程的发展程度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房屋建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部分。我国的预拌混凝土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推动了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在真正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到房屋建筑工程中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混凝土碱与集料的反应,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低碱水泥、砂石料、外加剂等原料的选用,尽量选择品质较高的膨胀剂和减水剂。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房建工程的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混凝土配料的过程中要考虑使用优选低碱水泥、低碱活性集料、低碱外加剂等。随着时代的进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我国也在不断地研发配置更高性能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运输是一个重要方面,泵送混凝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其坍落度应该尽量小,以避免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而输送管道应该尽量少用较弯较软的管,传送混凝土的泵机出口要配备一定长度的水平管,再接弯头。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将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之后,要及时进行浇筑,待其失去流动性之后浇筑比较困难,不能进行二次加水。

4.2 钢筋工程

对于钢筋工程的施工,首先,要保证钢筋表面的洁净,对于钢筋表面的泥土、油污等要处理干净。其次,在施工之前要利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将钢筋调直,尽量保证钢筋没有局部的弯曲、小波浪等。第三,钢筋切断时要根据具体的型号、直径、长度等进行搭配,以最大的利用效率将钢筋利用起来。第四,对钢筋做弯曲处理时,要根据具体的形态要求操作。钢筋弯钩有半圆形弯钩、斜弯钩和直弯钩,不同形状的弯钩具有不同的尺寸要求。最后,钢筋具体的下料长度要根据各个构件的尺寸以及混凝土的厚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之后定出最合适的长度。

4.3 模板工程

要合理构造模板,以防止模板之间的变形不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模板和支架都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防止负载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变形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其次,也需要合理地把握拆模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者过晚拆模,过早或过晚拆模对于混凝土的质量都有影响。一般来说,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常采用三套模板,因为房屋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初期的混凝土强度比较低,负荷过重产生,模板工程可以使施工的荷载分散。

4.4 框架柱纵筋搭接施工技术

在异形柱纵筋中,可以用机械连接或者采用对接焊技术。然而,有的时候,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采用搭接的方法。在搭接框架柱纵筋时,可能会使得框架柱纵筋的搭接部位截面尺寸变小,该部位的箍筋没有发生尺寸变化,从而使得框架柱的纵筋不能紧靠箍筋。

对于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地向上延伸下部的框架柱纵筋搭接的部位,使之向外弯折,这样,上部的框架柱纵筋可以通过弯折段和下面的框架柱纵筋的轴线对齐,从而满足框架柱纵筋搭接的要求。5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5.1 创新的内容

在施工技术方而要有所创新,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跟随市场的发展,管理的创新要从观念、技术、组织机构等一些方而加以创新。其中,观念的不断创新要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管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寻找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因此,要适应市场的运行体系和发展规律。

5.2 施工单位与施工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建筑行业创新思路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阶段,施工单位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需要的是沟通。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其中就需要不断的总结,在总结中走创新的路。

6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建筑行业还是社会层面,对此都十分关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是对于施工技术要不断更新,不断研发更安全、更环保的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另外,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各种问题,也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改进。

篇(5)

在印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对印刷业技术变革有着重大影响的人,本次活动中,组委会特别设立了“技术创新成就奖”,将以全球视野,由评委会直接评选出对印刷业技术创新贡献突出的前辈。

人物表彰 树立榜样

此次活动中,“技术创新人物大奖”和“技术创新精英奖”是两个面向印刷从业者的奖项。无论您来自印刷企业、科研机构还是设备器材制造单位,只要您在企业的印刷生产环节或工艺上有创新改进、在印刷科学技术研究上有发明创新,在设备器材制造上有创新举措或者在组织科学研究、新品研发、新工艺实践方面成绩显著均可参与。

应用表彰 印企总动员

“技术创新应用大奖”是此次活动中唯一一个以印刷企业为表彰对象的奖项,本奖项旨在表彰在印刷生产环节及生产工艺上有创新改进、在设备器材改造方面有创新举措、在创新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和探索上表现突出的印刷企业。如果您的企业在近年的技术创新动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具有风向标作用,请积极申报,让我们共同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篇(6)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起来,但仍落后国际发展水平。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在现实施工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将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加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学习,提高房屋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建筑技术实力。

一、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市场发展的必然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在政府的扶持下,市场上大批资金流入建筑行业。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其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生产工艺等各方面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建设和市场发展的需求。

2、与国际水平接轨

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些先进施工技术多是由国外引进,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就行业自身来说其,创新能力不高,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3、提高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水平取决于技术的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但是建筑商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

4、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其生产效率以及工程的质量,并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

1、新型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新型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其实是对旧有的钢筋连接技术的升级与改造,这种技术根据规范了钢筋连接的技术类别,为钢筋的快速、稳定连接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例如新近出现的直螺纹接头连接,就是新型钢筋连接技术的一种。直螺纹接头连接要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一个完整扣,到此连接就基本完成。所以,直螺纹接头连接可以大大节省钢筋连接的时间,提升施工的效率,同时保证连接的质量。

2、防水混凝土技术

防水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也是在最近的一段时期,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透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升级,提升建筑物防水的级别,为新型楼房建筑的防水提供了可能。当前的防水混凝土技术可以通过复合防水、节点密封、防排并用等技术手段来提升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同时增加建筑物的耐腐蚀性。防水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化模式,为新时期楼房建筑施工技术的升级增加了新的路径,因此深受建筑行业的关注和追捧。

3、新型的楼房屋面防水技术

楼房的防水性能的好坏是衡量楼房建筑施工成败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建筑施工技术优劣的重要标准。随着楼房屋面防水技术的进步,一种称之为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的技术类型因运而生了。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屋面防水技术的不足,提升屋面防水的性能。这种技术透过板缝、节点和基层的处理,辅以涂膜防水层的涂料多变涂刷,进一步提升了楼房屋面的防水性能。

4、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就是利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有效的利用能源,降低建筑施工中对能源消耗和减少在项目投入使用后对能源的消耗。在我国建筑施工中所用的建筑材料正在不断的向新型节能材料的方向发展,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节能施工技术的创新。在确保建筑材料能够发挥建筑的基本性能并符合在施工中的一些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利用节能施工技术,实现建筑施工的节能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房屋建筑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也被建筑领域所关注。目前,节能施工技术被有效的利用在建筑墙体保温的施工过程中,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效果,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一般在做建筑的墙体的保温层时,通常是在建筑墙体的内外进行施工,在建筑内侧实施保温节能施工技术难度较小,而且就目前施工人员的技术经验来讲已经成熟,可是保温效果上没有在墙体外侧施工的效果好,没有达到充分的实现节能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墙体外侧进行保温施工的技术难度要大一些,而且还要在建筑材料上进行监管。另外在节能施工技术中还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保温砂浆的抹灰过程,要对墙体进行基层的清洁和修平,对不易粘结的地方要进行处理,以便砂浆的涂抹工作顺利进行,对建筑的门窗的涂抹中要注意护角的宽度在50mm左右,墙体外层的抹灰厚度在10mm左右,并注意对墙体进行及时的防水防裂养护。

三、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一般来说,虽然采取先进的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会提高项目投资。其次,施工单位与施工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建筑行业创新思路。在房屋建筑施工的阶段,各施工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需要的是沟通。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其中就需要不断的总结,在总结中开始走创新的路。在新形势下,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原有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难适应建筑行业的新发展。

1、培养创新人才

房屋建设企业能够合理的运用房屋施工技术的一个关键是拥有具备创新思维的施工技术人员。这不仅需要房屋建设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的过程中要选择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强的施工人员,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人,只有培养施工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才嫩过加强施工单位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取得建筑业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另一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对创新技术进行推广,使其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得打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2、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的建立

为保证企业的创新技术扩散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的创立不可缺少。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够带来的效益增长速度成正比,而,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速度同与之相关联的投资回收期成反比,所以,技术长信机制在房屋施工企业的设立有力于有效推广和应用创新施工技术。

3、创新平台的建立

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的设立,对于房屋施工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来讲,是一个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能够为他们进行技术创新垫下良好的基础。房屋施工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获得优秀的成果,其前提是在研究关键技术,并利用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因此,建立一个创新平台很有必要。

4、完善奖惩机制

一个有效的增强房屋施工企业的施工创新技术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以房屋施工企业自身的情况为基础。一个完善的奖惩机制是对那些表现优异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物质奖励,于此同时惩戒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不好的施工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进行激发,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不少技术还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随着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不少新技术被研发出来,并积极的使用到现代房屋建筑建设中,施工单位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向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篇(7)

1 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虽然加强了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应用,但是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1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笔者参与的房屋建筑工程属于8栋32层高的住宅项目,高层的施工建筑虽然大部分已经实施了机械化作业,但是仍然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比如对楼房外墙的粉刷作业,由于该工作仍然采取传统的模式,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1.2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了环境污染

近些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如何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当前建筑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在施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比如机械设备的运作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在渣土运行过程中其不仅会对周围的公路设施造成破坏,而且其产生的粉尘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1.3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积极应用新的生产工艺、技术等

由于新的生产技术、工艺等需要耗费建筑企业一定的成本,但是企业施工管理者却没有站到长期的发展战略角度出发,使得他们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2 该项目建筑施工技术的重点管理

针对高层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要求,在建筑施工中要做好以下施工环节的技术处理:

2.1 房屋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房屋的质量水平,如果地基的施工质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建成后的房屋则会因为地基的负载力不足而出现倒坍的危险,因此加强地基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注浆技术。该项目的超高建筑需要加强地基施工质量,根据地质勘查发现该建筑施工的土质不理想,土质比较松软,因此经过研究决定深挖基坑,并且采取注浆技术进行施工,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钻孔,记录相应的参数,并且采取硅化加固的方式对松软的土质层进行加固。在注浆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压力保持在2MPa左右,采取自上而下的注浆程序;二是强夯技术。强夯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对夯点进行确定,然后利用推土机对土层的表面进行预压,使得土层表面平整,在完成上述工序后再进行放线测量。由于本工程的地基深度不高深,因此需要利用抽水机排出地下水,并且利用砂石进行铺垫,以免地下水的上涨;三是加筋技术。加筋技术主要应用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当遇到松软的土体时,因为土料的松软使得其不具备抗拉能力,但是根据施工要求,需要地基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为此就需要在土体中添加一些抗拉性能强的加筋材料。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加筋材料是加筋带、土工布等。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混凝土施工主要采取现场浇筑的方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建筑物的施工模板进行确定,尤其是模板的高度、强度以及刚度等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同时还要重点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质量,在高层建筑中,钢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寿命,如果在施工中选择质量不好的钢筋或者钢筋的使用量不符合建筑施工质量要求,那么该建筑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领主要是:一是在进行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先将竖向结构底部填入与混凝土砂浆结构相同的水泥砂浆,以此避免底部出现分离现象;二是为避免出现离席现象,当现场浇筑的混凝土高度超过3m后,要采取串筒的方式进行浇筑;三是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模板、支架的情况,一旦发现支架、模板等出现变形之后,要立即停止浇筑,对发生变形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剔除,并且分析原因,重新安装模板、支架等措施;四是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以后,就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作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混凝土养护时间、方式是不同的,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五是对模板的拆除。在对模板进行拆除之前一定要察看混凝土的凝固质量,并且保证拆除后的混凝土的表面平整。

3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

结合本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技术,笔者就此提出一些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

3.1 大力发展地基加固、基坑施工的新技术创新

随着地基施工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层出不穷,但是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发现地基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地基技术创新的关键与难题。首先利用工业废料或地方材料,采用振冲、挤密等有效工艺与设备,发展碎石柱、水泥土桩等多种复合地基技术;其次要大力发现地基施工设备的技术创新,针对当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量大、要求高以及避免人为失误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强设备创新,增强地基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与施工质量,尤其是要解决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最后大力发展地下室防渗、挡土技术。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由于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要对地基的深度进行加深处理,这样就不可避免要处理地下水的渗透问题,因此采取何种方式防止地下水渗透是地基施工技术创新的又一关键性问题。

3.2 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当前高层建筑结构主要采取的就是混凝土钢筋结构,因此要积极研究混凝土钢筋施工技术的创新:首先要创新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创新。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比例比较大,比如混凝土的添加剂有着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混凝土的构成成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样对高层建筑施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如果开发高性能的外加剂,通过外加剂的使用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发展钢结构,开发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新技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设备,提高厚板和薄板的焊接技术,采用激光等先进的测量仪器,提高安装技术水平。

3.3 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技能

施工技术的创新离不开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只有积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首先建筑企业要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为施工企业培养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加快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加大对创新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企业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研发支持力度,对属于技术创新的项目要大力支持,并且为其投入相应的资金,对前景广阔、投资额较大的项目,申请政府科技资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结语

房屋建筑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不仅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篇(8)

一、当前知识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知识经济是一体化的世界经济。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呈现着飞速发展的状况,它不仅提高商品在生产销售供应链上的效率,还使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延伸到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之外,消除了空间与时间对企业发展造成的障碍,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加速了现代经济国际化、世界一体化的步伐。

(二)知识经济知识是起主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和装备。第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其对资源的配置工具主要为电子计算机之类的高科技智力工具,并且在进行产品生产流通时,专业知识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在对企业进行管理以及决策时,必须依靠人力支援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细致的预测分析,才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管理决策,也就是经济决策以及企业的宏观管理被赋予了知识化的特征;第三、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也要依靠知识来实现。目前,我国的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产业转化为知识密集型的精细式产业,因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头脑中的知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的经济。

高科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就是创新,它不仅指技术创新,还包括对组织进行创新以及对组织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这是知识经济进行发展的生命的源泉。也就是说,高科技技术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保证其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更新换代,才会使高科技产业继续生存下去,并使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创新的抵制

在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企业员工的抵制,这是人在遇到变化时的本能反应。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遇到变化时人会产生恐惧感和压力,为了自我防卫,人往往会抵制变化。企业管理的创新就是对当前企业的运营方式、管理机制以及一些行为习惯进行改变,往往这种改变会使员工的习惯、思维受到冲击,无疑会受到员工的抵制。

然而,有的眼光比较长远的员工,他们会以长期利益为考虑,采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企业管理的创新;但是有的员工比较消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不全面,而采取消极态度应对创新,这最终会是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本增加。

(二)非正式组织的抵制

作为一种由企业成员在工作与生活中结成的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比较疏松并依靠道德伦理与习惯等约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之中有利于发挥成员的协助精神,并维持组织的稳定,但是非正式组织却常常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防御系统而抵御并妨碍企业的各项变革。管理创新无疑会使企业现有的安稳格局和秩序面临风险与挑战,有些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因此而遭到损伤,因此他们将以效率下降的结果阻碍变革的步伐,因此企业在推行管理创新举措时,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合理需求。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

激励是指企业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员工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激励。管理创新的许多举措都与激励机制创新有关,任何一次管理创新举措如果没有根据企业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充分把握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创新目标最终将难以实现,因此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对管理创新十分重要。管理创新的一切活动由员工来实现,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的发挥是管理创新目标实现的根本前提。只有员工受到合理而充分的激励,其潜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否则将严重阻碍管理创新的推广和实现。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方案

(一)探索并坚持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由于我国企业的本身特点与企业管理理念决定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在借助国际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本土文化,提取本土文化的精华,走民族特色的国家化道路。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成不变的管理不但不会促进企业经营发展,而且还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因此,企业管理需要创新。现代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抓住创新的具体内容和重点,确保创新的成功,进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

第一、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大规模定制而“破镜重圆”。

第二、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它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服务业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第三、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虚拟企业有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有利于拓展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三)企业管理创新必须与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相融合。

技术创新侧重于新技术的创新,体制创新侧重于解放生产力,管理创新侧重于组织生产力,由此可见,三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三者之间密不可分。在进行管理创新时,企业必须考虑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其的影响,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篇(9)

引言: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更加艰难。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最迫切、最根本的途径便是搞好企业创新,以适应环境变化,抓住发展机遇。

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局面,全世界的脉搏通过经济的脉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企业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通过创新管理,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革除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要地新体制、新举措,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谈到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必须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创新。根据我的理解,企业的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前提。这需要企业具有宽阔的眼界和胸襟,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积极的学习进取,要面向全球,着眼同行,在企业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生产理念等方面都要开发都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使企业的理念能够跟得上甚至超越市场发展的脚步。

第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基础。管理创新集中表现为知识在管理中更广泛的运用以及管理进一步的科学化、系统化。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充分有效的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要通过合理的人资管理,吸引一大批有能力、能思想、有干劲的人才,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第三,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关键。企业的经营与客户的需求归根结底是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中就是企业的名片和代表。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产品创新,增强产品的人性化特点和实效性,不断的生产出价廉物美、品质优良的产品,赢得大众的亲睐。

第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股新潮流。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原始创新模式、赶超创新模式、局部创新模式、市场创新模式、标准领先创新模式等,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不论哪一种创新模式归根结底需要企业开展适当的合作创新、引进一些关键技术,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当把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五,营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企业如何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要求,使新的营销要素或要素组合融入企业营销体系上来,使之具备新的功能和新的创造力,以营销创新谋求企业发展,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企业要在营销方面走出新路子,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立足于“顾客满意”,通过对企业产品、服务、品牌不断进行定期定量的测评与改进,以服务品质最优化,使顾客满意度最大化,进而达到顾客忠诚和培养顾客资源,这样既强化了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是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持续稳定增效的重要保证。

当前,随着MBA的普及,咨询公司的增多,新的、时髦的管理创新理论层出不穷,再加上各种成功的案例,叫管理者眼花缭乱,层接不暇,无所适从!一些企业一会儿推质量体系,一会儿搞6S现场管理,一会儿又进行供应链制度,远学通用,近学松下,国内学海尔,最后管理者都不知该如何做了,管理成了“四不像”。所以,管理应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推行先进经验时,一定要先答好“有没有必要、是否适合公司现状、有多大实效”这一题。其次,管理要靠自己不断的创新。管理经验不能光靠书本上的原理,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分析、探索和检验,这种把别人好的经验和自己公司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不断完善、改进,上升为自己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就叫管理创新。总之,随着企业相互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企业才能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

篇(10)

一、致力于创新思维方式,拓展工作思路、强化创新举措

创新思维方式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前提。因此,全市科技部门要争当创新思维方式的先锋。

一要用科学发展观wz头脑——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广阔的胸怀,抢抓创新机遇,顺应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要拓展“拨亮闪光点、瞄准攻关点、发展增长点、立足基本点”的科技工作思路——以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科技创业、技术创新的闪光点,全力实施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工程;以孵化高新技术和科技试验示范作为科技工作的攻关点,全力实施高新技术培育工程;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点,不断提高科技系统工作效能。

三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科学思维方式——以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推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克服就技术创新论技术创新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把制定与实施“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强化政策扶持和搞好示范引导,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内容;摒弃科技工作仅是社会事业、是软任务的错误认识,正确认识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正确认识技术创新不仅惠及当下,而且引领未来;冲破老办法、老套套的桎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确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新办法,推出新举措,获取新成效。

四要突出整合创新资源——整合科技计划,支撑经济发展;整合特色技术,做强特色产业;整合共性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整合科技力量,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加速发展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马汰效应”。

二、致力于凝炼科技项目,支撑*崛起、引领跨越发展

凝炼科技项目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抓手”。因此,全市科技部门要争当凝炼科技项目的先锋。

一要找准切入点——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紧贴经济主战场,明确凝炼科技项目的方向,突出大企业、骨干企业的技术需求,突出影响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技术需求,突出制约全市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需求,突出节能减排和民生工程等技术需求,谋划科技项目储备,培育科技项目成长,凝炼科技项目发展,主动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以抢先占位;

二要强化“抓手”意识——充分认识凝炼科技项目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三要突出凝炼重点——培育、凝练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重大科技专项,如农业良种良法示范专项、农副产品深加工专项、信息化技术专项、新能源技术专项、节能环保科技专项、知识产权培育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专项等等;突出培育、凝练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效应,以加快*崛起、跨越发展。

四要盯稳着力点——把凝炼科技项目的着力点放在支撑*快速崛起和引领经济跨越发展上,放在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上,放在把骨干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新、新兴产业做大上;

三、致力于构建创新平台,做强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构建创新平台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重点。因此,全市科技部门要争当构建创新平台的先锋。

一要建好科技孵化器——积极盘活存量、发展增量,加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为科技创新创业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共服务平台。今后要着力“招才引技”,坚持入驻标准,把握项目水平,促进在孵项目和在孵企业进一步上水平、上档次;要着力“做大做强”,促进高新技术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移,加快在孵企业“毕业”进程。与此同时,市科技局要积极协助*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完善*市留学生创业园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孵化”能力。各县(市、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符合本地发展实际、各具特色的综合科技孵化器或专业科技孵化器。

二要建好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组织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我市企业紧密合作。近年来市科技局积极组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已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合肥工业大学、*师范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广泛开展了技术与人才引进、难题招标、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共建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活动。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我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突出合作成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好成效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各类科技(工业、农业)园区等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完善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筹建石油化工、纺织、船用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延伸高新技术产业链,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各类科技(工业、农业)园区凝练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引进一批高端技术成果、聚集一批技术创新人才,使之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使高新区成为培育、造就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四要建好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研发活动,促进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使其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五要建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强化市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路路通”*服务站、市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宜城知识产权事务所建设,为创新主体提供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科技信息、知识产权等咨询服务,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流动、优化配置。同时还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为自主创新主体服务的骨干中介服务组织,吸引省内外更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来我市创办科技型企业。

四、致力于搞好科技服务,优化创新环境、提高服务效能

搞好科技服务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保证。因此,全市科技部门要争当搞好科技服务的先锋。

上一篇: 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 法务部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