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5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管理的职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管理职能及其领导技巧是科学管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要领导技巧而无管理职能必然导致失败;相反,单纯强调管理职能而忽略了领导技巧。本文就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及领导技巧进行如下探讨。
1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导、评价是管理的四个职能。有效的护理管理体现在组织一个工作群体、拟定计划、做出决策,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并把人、财、物合理安排以取得护理质量的高效优质。因此,现代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管理过程中抓好以下环节:
1.1善于计划管理工作是一种引导群众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长首先要学会计划工作。计划工作的核心是择优,寻求能获得较大效益的行动方案。不做计划,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
1.2合理组织根据确定的计划,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去努力实现目标。各项计划都要具体落实到人,使每个护士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整体效能不是群体成员的个体效能的简单相加,而可能超过、等于或低于个体效能之和。管理者的组织责任就是要使各项计划都有最佳人员组合,施行最佳方案,以取得最优效勇。
1.3科学指导护士长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注意所分配任务的执行情况、协作情况及落实计划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1.4认真进行评价护士长应根据护理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和时间指标,对个人和集体所进行的护理工作做质和量的分析、评价。通过评价,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从而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达到实效。
2护士长的领导技巧
护士长从来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她们是通过对本护理单位内的其他工作人员施加影响,还应学会使用一定的领导技巧,从而确立真正的领导威信,来实现既定目标的。
2.1决策解决问题的技巧护士长做为病房管理者与组织者,应该能够识别环境中现存的和潜在的矛盾与冲突,运用一定的技巧,给予果断处理。为工作人员和病人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2.2具有创造性思维护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决定了护理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护士长在实践中应该打破框框的束缚,运用创造性思维,锐意改革,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2.3沟能交流的技巧护士长角色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旗必须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4激励的技巧激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刺激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推动和控制人向着既有个人需要,又有组织目标需要而奋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3问题与对策
3.1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护理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护士长通常是由医院及护理部任命,而且多是按阶梯(论资排辈)或工作表现(好护士)从临床提拔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有人做为一名护士是优秀的,但做为一个护士却显得不够成熟。
3.2对策
3.2.1开展对在职护士长科学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科学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管理知识。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在职护士长是中专毕业。在校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护理管理知识。因此,开展对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教育,更新补充现代科学管理知识与方法,以及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才能增强护士长的宏观控制能力和微观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领导威信”,才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3.2.2在护理教育中增加护下管理的课程目前,大多数护理专业学校中,护理课程把重点放在了护理技术上,而忽视了必要的护理管理知识。
3.2.3以工作能力为基础选择护理管理者护士长应有自信心、有高层次专业技术能力、具备分析思考能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样选拔出的护理管理者能更有前途。因此,医院及护理部领导在考核和提拔护理管理人员时,应坚持护理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双项达标。
总之,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护理专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拓宽护理管理知识,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和领导技巧,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07-02
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能量长期奉献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极度心身疲惫和情感耗竭的综合征[1],其已成为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2]。护士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职业的高风险性、日常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相对不确定以及社会地位、劳动报酬低等原因,使得护士成为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3]。为评估和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文提出了通过护理能级管理,促进护士职业倦怠改善的新思路。旨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职业倦怠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1 护士职业倦怠形成因素及改善措施
1.1 护士职业倦怠形成因素
1.1.1 工作和职业特征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严重,护理工作负荷过重,加上医疗职业的高风险环境,使护士面临很大的职业压力,成为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国外研究证明,护士工作衰竭主要原因为所护理病人的病情危重,病人及家属要求高,工作负荷过重,人手不足,工作排班不合理,社会支持不够,与病人、家属、同事的冲突等。另外,工作和生活中护理人员的多重角色冲突[4],常常使护士力不从心、身心疲惫,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1.1.2 社会因素 国内护理职业社会地位低。医疗活动中,诊疗处于主导地位,护理处于从属地位,医护之间的巨大社会地位反差,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黯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另外,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非专业性工作量大等也使护士容易产生消极情感。
1.1.3 个体特征因素 职业倦怠虽然是由工作直接引发,但也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有关。据调查[5]21-29岁年龄组的护士易产生工作倦怠,女性在情感衰竭方面高于男性,单身者比已婚者易产生工作倦怠,低年限的护士存在高职业倦怠感。高学历的年轻护士是工作倦怠感的高发人群。
1.2 护士职业倦怠改善主要措施
1.2.1 管理者的支持 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护理管理者应设法消除工作情绪中可能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如明确工作职责,提高社会地位,减轻工作负荷等。管理者还应注重对护士的支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工作肯定和积极评价,从而防止因职业倦怠使护理队伍不稳定,降低护理工作质量。
1.2.2 培养健康的人格及工作态度 现有研究表明,应对护士职业倦怠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积极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工作态度。要让护士认识到造成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学会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释放内心压力,减轻职业倦怠感。另外,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外对护士坚韧度方面的干预研究比较多见。有研究表明,提高护士的坚韧度可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职业倦怠的水平。
1.2.3 改善工作环境 医院管理层应采取积极措施,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增强护士的自尊感和归属感,减轻职业倦怠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 护理能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2.1 护理能级管理方法 护理能级管理模式是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新的思路和趋势[6]。根据护士职务、职称及技术能力等条件分为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进行护士分层次使用和管理[7]。各层次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规定,并赋予各层次护士一定的职能和责任。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力的护士进行护理,在保证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的同时,充分体现了不同层级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价值。另外根据不同层次护士岗位工作内容、职责和风险因素,确定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指标,实行薪酬与护士层次挂钩。体现人才与劳动的价值,这样有利于提高各层次护士的积极性,发挥较好的激励作用。
2.2 护理能级管理的效果
2.2.1 护理能级管理提升了护士的价值感 实施护理能级管理,克服了之前不同技术职称和年资的护士工作内容相同,护士工作热情不高、消极,护理质量难以改进和提高。护理能级管理,以人的能力为核心,参考学历、职称和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能定级,以岗定责,职能匹配,绩效挂钩,提升了护士的价值感,降低了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2.2.2 护理能级管理提升了护士职业成长动力 实施能级管理,不同能级的护士被赋予相应的责、权、利,力求做到不同级别的护士“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满足护士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实施能级管理也为护士的职业发展提供契机,有利于不同层级护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护士积极进取争先创优,实现人生宏伟目标。通过护理能级管理,制定相应的进阶制度,促进低级别的护士向高级别晋级,推动了护士职业成长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形成。
3 讨 论
职业倦怠是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8]。因此,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组织的综合性干预措施[9]。在个体方面,护士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在工作中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工作目标的期望应切合实际,并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在管理层面,管理者除应重视护士人格特征的特异性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职业倦怠的困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剑英,张晓燕.急危重症病学科护士职业倦怠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55-56.
[2] 王慧,张宁.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97-399.
[3] 杨安芳,护士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99-400.
[4] 席波,李军,王翠丽.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0):3-5.
[5] 周荣慧,呼滨,等.北京城区综合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27-30.
[6] 王慧芬,贾琦.护士能级管理的实施效果[J].护理杂志,2008,25(IA):55-56.
【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58-01
1素质
1.1道德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护理管理者,应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及良好的道德素质;热爱护理专业,热爱管理岗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己任,以谋求人类的幸福健康为自己最大的乐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勇于奉献,敢于进取,以自身的行为影响护士。
1.2业务素质 近几年,护理队伍的知识层次出现了新的飞跃,发生了质的变化,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护士充实到护理行列,毫无疑问,这对护士长有了更高更新的衡量标准。所以,作为护士长必须具有丰富的护理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学习行为科学、心理学等边缘科学,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护士长要从严管理,着力质量发展,要敢管、敢讲、敢抓。坚持每天深入临床,对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急救用品、护理文件书写、整体护理的实施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工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检查督促日常化,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
1.3沟通能力 护士长是领导者的角色,也是被领导者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护士长要善于沟通,也就是要有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统筹全局的思维能力。要顾大局、识大体,要立足于全面和整体,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在问题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解决问题时,寻找协调配合的最佳方式。
2职能
2.1善于计划 管理工作是一种引导群众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长首先要学会计划工作。计划工作的核心是择优,寻求能获得较大效益的行动方案。不做计划,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
2.2合理组织 根据确定的计划,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去努力实现目标。每项计划都要具体落实到人,使每个护士都明确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整体效能不是群体成员的个体效能的简单相加,而可能超过、等于或低于个体效能之和。管理者的组织责任就是要使每项计划都有最佳人员组合,施行最佳方案,以取得最优效能。
2.3科学指导 护士长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注意所分配任务的执行情况、协作情况及落实计划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2.4注重细节 建立问题登记本,并进行每班交接,帮助护士正确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各种小问题,并得到改正,降低类似错误的发生,实现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2.5认真进行评价 护士长应根据护理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和时间指标,对个人和集体所进行的护理工作做质和量的分析、评价。通过评价,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从而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达到实效。
3技巧
3.1领导艺术 护士长在病区护理工作的动态运行中起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管理理念也在更新与转变,护士长要学会和应用人性化的管理艺术。反对“命令式”管理、“迎奉式”管理、“沉默式”管理、“清高式”管理,提倡以“德”领导、以“情”领导、以“能”领导、以“信”领导。护士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坚持实事求是,要拥有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的领导艺术。
3.2激励艺术 激励是指激发鼓励,即管理者有的放矢地通过某种手段和方法激发护士的内在动力[2]。现在护理队伍存在着任务繁重,人员缺乏且不稳定,而社会期望值高等现状。如何使有限的管理要素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又一次考验。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合理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适当授权,用人之长,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护士的潜能和团队精神。同时护士长要善于应用表扬,重视奖励激励,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护士参与和关心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3.3创新意识 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社会发展迅速,如今已是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知识、人才和科技的大较量,为了更快地与国际接轨,护理管理者就必须富有创新意识,打破过去一切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的护理方式,及时转变护理观念,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要在思想上、管理上、服务上等不断创新,积极开拓创新护理服务市场。
3.4科研意识 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质量的提高,还要依靠护理科研的发展。护士长是科研计划的制定者,又是组织实施者,所以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应象抓护理质量一样认真对待科研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护士长应充分调动护士搞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和启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订科研计划,组织讨论,掌握学术信息,总结护理经验,撰写科研论文。
3.5经济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办医热潮的兴起,加上企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医疗价格调整等因素,医疗卫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医院原有的管理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医院管理也应注重经济、注重成本核算和医院的形象,研究医院如何更好、更多地占领市场。因此作为护士长必须具有一定的谋略、一定的经济头脑,要有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行成本核算,尽可能降低卫生资源等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费来吸引病人,杜绝乱开药、乱收费等现象,努力提高医院的声誉,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句话就是尽力做到病人、员工、医院“三赢”。
4小结
现代化医院对护士长管理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使护理管理逐步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
参考文献
1 护士长坚持临床带教首日负责制,对于每批新到科室的护生,护士长尽可能亲自带教
1.1 意义:①布置教学计划及要求;②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护士长亲自带教,使学生感到对她们的重视,从而尽快清除陌生感,建立实习信心,积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1.2 内容:①介绍科室环境及大体布局;②介绍专科主要疾病种类及相关知识;③布置实纲中的具体计划及要求;④介绍带教老师及科室人员;⑤提示重要的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班职责大致工作内容;⑥强调劳动纪律。
2 建立完善、统一的临床带教资料档案
2.1 意义:是保证规范性教学的前提,是帮助学生掌握全面实习内容的关键措施。
2.2 相关资料的内容:①对带教老师的选拔标准;②临床实习教学大纲;③临床实习教学计划;④教学活动记录本:包括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标准、考勤记录、医德医风考核成绩、实价、操作训练项目、教学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整改、护理查房记录、科室小讲座、教学总结等。
3 教学环节中具体参与管理
3.1 意义: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各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及管理。
3.2 内容
3.2.1 床头交接提问:在观察、交接病情时提出一些护理问题,能了解学生掌握专科知识的情况,也是对带教老师带教指导工作的检验;同时,在病床前直接进行一些理论讲解,能加深记忆,提高实习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3.2.2 抽查专科理论及操作掌握情况:在实习中期针对实习计划对护生进行抽查考核,以掌握带教老师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对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情况及时整改。
3.2.3 检查护理病志:通过检查护理病志,发现学生书写病历中的缺陷,及时提出修改建议,使学生准确牢固掌握专科理论知识。
3.2.4 组织评教评学座谈会:在实习期间,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参加实习座谈会,征求学生对科室、带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反馈带教老师对学生实习期间希望和要求,以便在下一阶段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圆满的实习效果。
3.2.5 组织评优活动:实习结束后,师生互评,老师评优秀学生,学生评优秀老师,给予奖励,发放证书。
4 关心护生的整体情况
4.1 意义:不仅使其学业上提升,也能帮助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健康发展。
4.2 对护生关心的内容
4.2.1 在学习方面:学习是关心的重点,不仅教会他们专科知识,也要教会他们做一个德才兼备有远大志向的人。
4.2.2 在生活方面: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生活自理能力差,护士长作为长辈要关心她们的饮食起居及心理状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她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轻松愉快地完成实习任务。
1 护理关怀的内涵
护理关怀是护理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在护理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为了改善和促进人类健康而直接去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护理关怀是护理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一种专业关怀。护士的关怀能力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对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关爱,在护理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关怀能力是一种实践人文精神的具体过程。护理关怀的基本要素包括两个层面,即护理人文精神的观念意识层和护理人文关怀的主体实践层。在疗养院,护理关怀的具体体现就是护理人员除了为疗养员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之外,还要为疗养员提供精神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疗养员的各种健康需求。
2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护理关怀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和谐疗养环境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护士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尊重疗养员的前提下,加强与疗养员的沟通,了解他们的不同层次需求,视疗养员为亲人,工作中以真诚换真心,利用工休座谈会、日常查房的机会,认真听取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疗养员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对疗养员提出的疑难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听取并解答。工作中文职护士要时刻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为疗养员服务过程中多一句贴心的问候,多一点灿烂的笑容,努力创造温馨、舒适的疗养环境,将各项优质服务措施贯穿于护理工作中,让疗养员真正体会到家一样的感觉。
2.2 加强人文知识学习,不断强化人文素质疗养院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不同地区的部队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因地域与文化的差异,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非现役文职护士要满足不同疗养员的身心文化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社会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等边缘学科的知识。通过与疗养员的交流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只有掌握了相关的人文知识,文职护士才能为疗养员提供人文关怀,满足疗养员各层次的需求。
2.3 注意专业技能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作为一名疗养院的非现役文职护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学中做,在做中学,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悉心钻研业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经常阅读护理专业前沿书籍,依托护理查房、护理训练、技能比武等平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另外,护理工作中非现役文职护士还要多学习沟通的技巧,注意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沟通能动性。善于从疗养员的言谈中发现并主动解决疗养员的生理、心理等问题,取得疗养员的信任,提高疗养员的生活质量。
2.4 锻炼自身礼仪修养,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良好的礼仪规范是护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实施护理关怀的前提。疗养院的非现役文职护士来自地方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大多为80后、独生子女,性格较固执任性,对部队的条令条例、相关规章制度了解甚少,工作中为疗养员提供人文关怀的能力较差。因此,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必须时刻注意规范自身语言和行为,认真学习部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时时刻刻注意锻炼自身修养。加强美学知识的学习,多参加礼仪培训,工作中注意着装大方得体,谈吐文明礼貌,态度谦虚恭敬,塑造稳重端庄的形象。
3 培养非现役文职护士关怀能力的意义
3.1 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关怀让疗养员不仅享受到了专业的护理服务,通过对其行为方式的引导帮助其除去了生理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通过实施护理关怀让疗养员的精神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使疗养员体会到了护理服务中的人性温暖,增强了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起智能化住宅,不少人会觉得这是高科技的产物,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实,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在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小区里,宽带人户、有线电视、保安监控、可视对讲等几乎已经成为了必备条件:
据美国市场统计,智能小区以其先进性和经济性,能够提高小区知名度和市民购买力,售房率和出租率一般比常规建筑约高出15%:智能小区意味着好的服务,能为住户创造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家居环境,众多的高技术更能吸引现代住户。
智能住宅应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现在很多社区都将宽带人户作为智能化住宅的首要标准。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着力宣传宽带人户将彻底改变住户的生活质量。它的好处是可以提高上网速度、实现家庭办公、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和网上购物。这些好处都是不可否认的,但目前在国内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去公司而在家里办公呢?有多少家长可以不让孩子上学而在家里接受远程教育呢?有多少家庭可以让生病的亲人不去住院而在家里接受远程医疗呢?其实,无论科技怎样发达,社会怎样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和交流都是无法取代的。
业内人士认为,衡量住宅智能化的真正标准应该是看它在功能上是否更贴近百姓的需要,在技术上是否更具有先进性,在价格上是否更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我国的人口密度较大,通常是群居型居住形式。加上人们对社会治安比较注重,因此我国现在的住宅智能化多体现在安防上,特别是社区的安防。从总体上来说,住宅智能化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呈两种趋势:一是技术上日渐成熟,二是更适应市场需求,向应用型方向发展:
维护管理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
一些小区智能化系统投资低、选用设备质量差、运行故障不断、维修缺乏保证,最后只能停止使用:例如某小区的门禁系统安全性能很高,只有输入楼层号、房间号和密码才能从外部打开楼门;否则,就只能从楼内开锁。这种设计本来是为业主提供了安全保障,可是因为物业疏于维护,门禁系统的按键经常失灵,住户被锁在楼外的现象屡有发生。现在,门禁系统已经彻底停止使用,楼门终日敞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为此,业主和物业公司发生过多次矛盾,但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由此可见,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与费用急需落实,
智能住宅小区在建设初期,房地产开发商往往注重智能化系统功能配置的水平与相应的投资,十分重视这些智能化系统功能对于楼盘销售的直接影响,而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费用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很少考虑:但是一旦智能住宅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种问题就会随之显现。
首先是物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如小区内设有网站或信息中心,则需要计算机硬件软件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安防系统需要了解应用电视与控制的专业技术;管理操作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卡通、物业管理系统等需要控制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物业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维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则是困难的:一些住宅小区将智能化系统弃之不用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是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智能住宅小区由于设置了众多的智能化系统,设备日常运行需要一定的费用。如安保监视电视系统需要不断更换录像带与打印纸,一卡通系统需补充IC卡片与打印纸等等。这些配件与易耗品虽然单价不高,但一年下来,其费用还是相当可观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实验研究设计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66.35岁
1.2 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病人实施自我护理教育方法,对照组实施按医生处方一般性药物指导。干预时间为一个半月。
1.2.1 干预内容:自我疾病的掌握(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治疗、用药等),自我病情的监测,自我坚持治疗,自我饮食的管理,自我疾病正确认识,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自我护理技能(包括心绞痛发作时自救方法)。
1.2.2 自我护理教育法:①教育需求评估:对病人进行教育需求评估,确定病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自我护理计划。②集体教育:每周组织预者讲座1次,时间为l-2小时,讲座内容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理、诱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治疗、用药,同时示范心绞痛发病时自救方法。③个体教育:针对每个病人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个体教育,解答病人疾病知识问题及心理疏导。④赠送健康教育小册子,指引病人自我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半月,干预前后调查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3 测量工具:入选患者在干预前后完成2份调查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由美国Florence Mahoney和Dorothy Barthe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是国际康复医学界常用的方法[1]。SF-36是1988年Stewartse研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的基础上,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包括8个领域,36个项目:躯体功能(PF)10、心理健康(MH)5、日常活动功能(RP)4、日常精神活动功能(RE)3、躯体疼痛(BP)2、总体健康(GH)6、活力(VT)4、社会活动功能(SF)2,评定分为五个等级[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处理所有数据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预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性。以P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干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自我护理教育可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根据orem理论,自我护理是人类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定而采取的行动,是满足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生命过程,保持个体结构和功能完整,促进个体完满状态的能力,是一种后天学习而得的,并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状况影响的能力[3]。由于护理人力的缺乏,临床护士工作过于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技术指导,不利于患者掌握与提高自我护理技能[4]。通过健康教育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也能使患者掌握自我维护技能,主动参与及配合治疗、遵守饮食指导、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5]。这对临床护理有一定参考作用。
3.2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日常活动功能、活力、日常精神活动功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后的手术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42例,年龄在21-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0.4)岁,其中普外科手术42例、骨科手术17例,妇产科手术4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是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34例,年龄在2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0.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50例、骨科手术16例,妇产科手术3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管理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按照手术的要求进行禁食或者禁饮,认真检查其各项指标,并及时的将检测数据报告医生;手术室内准备好所有的器材和抢救的药物;手术前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简单的讲解手术相关的知识内容;手术完毕之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及时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护理操作。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1)强化护理培训:根据手术室风险因素调查的相关资料在将其与我院手术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然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首先将手术围术期的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统计,然后以护士长为管理核心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组间专科小组由资深的护士作为组长,根据统计的护理风险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
(2)术前访视优化:术前访视的时间定为1d,访视主要由麻醉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完成。访视的内容主要是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方式、手术前患者自身的准备工作、术后的注意事项等;麻醉医师则可以讲解麻醉方式的选择以及优缺点;手术当天由护士长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和状态进行检查。
(3)细化术前宣教:不同病症的患者其健康宣教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需要详细的告知患者其自身的病情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如果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可以联合患者的家属共同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逐渐消除其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2]。
(4)术中舒适型护理:在进入到手术室之后若患者的麻醉剂为起效,则可以上向其介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的作用,如果是春冬两季则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则应该频繁的按摩其膝盖、腿部,促进其血液的循环正常,在护理操作的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保护其隐私。
(5)术后舒适性护理:手术结束后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出现医疗用品遗漏的情况,护士长应该和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工作,将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认真的交待。患者麻醉剂药效过后清醒,应该及时的告知其手术非常成功,保持患者的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表现,引流液的量和性质等指标,通过询问和观察结合的方式来对患者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即通过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来进行评定,调查表的内容保护患者的服务态度、仪表打扮、操作技能娴熟程度、语言沟通等方面,总共20个问题,非常满意得5分,较满意得4分,一般满意得3分,不满意得1-2分,总分为100分,得分在80-100分之间为较满意,60-79分之间为一般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同时记录护患矛盾的发生情况、药物使用错误情况和护理差错情况等,做好详细的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药物使用错误率和护理操作的失误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思,P
2.2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较满意及以上人数为84例,一般满意的人数为16例,不满意的人数为4例,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较满意及以上评价的患者62例,一般满意人数为21例,不满意人数为21例,满意度为79.8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电力公司要促进企业发展,必须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而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中的一个重要设备,是促进电力公司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智能电能表的运用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减少上门检查次数,改善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形象,实时进行线损统计分析,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
1、智能电能表概述
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是在电能计量基础上重点扩展了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也是实现分布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的技术基础,具有计量精度高、智能扣费、电价查询、电量记忆、余额报警、信息远程传送等功能特性,有效解决了上门抄表和收电费难等问题。
智能电能表可以分为单相表和三相表,单相表就是我们普通住户所用的220V电所用来计量的电能表;三相表是工业上所用的220/380V电所用来计量的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包含传统普通电能表的所有功能,还有其他更多功能,这充分体现出了智能电能表的优势。
智能电能表采用了电子元件设计方法,功耗非常小,一块表的功耗大概在0.6—0.7W左右,传统普通电能表功耗大约在1.7W左右,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智能电能表采用电子表技术,可以进行联网,通过编程软件实现对硬件的控制管理。智能电能表具有体积小的优点,有着强大的通信功能,还有识别恶性负载、预付费、反窃电的功能。
2、智能电能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电能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实际的使用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中性线接入第二接线柱时就会造成表计的损害,进而使得用户断电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要求在接线时需要非常仔细,避免操作失误的出现,在更换表计时也要相当仔细。由于智能电能表的峰、谷、总数据是分开显示的,因此在电能量的显示上没有普通电能表直观。
在智能电能表的维护中,由于具有地域广阔、用户分散的特点,尤其是在乡村地区,电力企业并不熟悉用户所在的具置,那么当智能电能表出现问题时,电力故障抢修人员要如何迅速的到达现场进行故障的维修呢,这是智能电能表在运行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电力企业要如何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在线监测表计误差、故障,及时处理故障呢?
理论意义上的电能表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实现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信息的交互、需求的交互,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的智能电能表往往没有那么多功能、智能电能表的发展还需要通信、芯片、软件、硬件等行业技术的进步来做支撑,使智能电能表功能变得强大,促进智能电能表的创新发展。
3、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
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它需要电力公司中多个部门协同的工作,它涉及到营销部门、电费部门、客服部门、计量中心等。电力企业要做好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中,根据智能电能表运行的特点,根据用户的基本情况,构建起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在智能电能表运行维护中的作业流程环节、故障处理环节、程序处理环节等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信息的实时交流和沟通,促进智能电能表维护工作的顺畅开展。并且各个部门要将实时的信息反馈到信息管理平台上,然后再迅速地进行处理工作。计量中心要将智能电能表的故障信息做好记录,定期对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进行分析,探讨智能电能表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促进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智能电能表中运用到的先进科学技术较多,它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故障处理都比传统的普通电能表要复杂很多,需要工作人员有更高的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对智能电能表的维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招聘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智能电能表的维护管理工作和故障处理工作,在面对故障时能够迅速的分析出故障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第三,开展标准化管理作业。由于智能电能表的维护管理工作中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在一定的规范下作业,所以说,电力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化作业规范,督促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规范要求内作业,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智能电能表的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
4、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做好供电管理工作,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合理化的管理,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智能电能表实行阶梯电价,也就是说智能电能表对一天中电能使用的峰、谷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时段的计量电价,在供电紧张的峰期提高电价来维持电能供应的平衡,促进用户节约用电;在电能供应充足时降低电价来鼓励用户用电,这样可以保证用电的平衡。同时,电力公司还可以根据阶梯电价为用户制定合理的用电方案,促进电能资源的节约。
智能电能表采用预付费的方式,实现远程控制,减少了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纠纷,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电能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智能电能表要随着芯片、软件、通信等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为电力企业和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用户的正常生活电能需求。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能表也在开始逐渐深入到千家万户,逐渐促进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促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运用峰谷电价、丰枯电价、阶梯电价,合理控制电能的使用,促进电能供应的平衡。也可利用智能电能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来优化电网运行,降低成本和提升用户服务,使电网更加高效和稳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智能电能表的普及使用中,电力企业要认识到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旭锦.浅析集中式电能表的特征、原理及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2008(17).
中图分类号:R3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冶金,化学等现代化大工业和电气化铁路的发展,造成电网负荷加大,电网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荷及波动性负荷使得电网发生严重的电压波动,产生各次谐波,闪变,三相不平衡等各种问题,从而造成电能质量的严重问题。而电能质量的下降又严重的影响了各种供用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增加了用电的经济成本,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由此,提高电能质量就成为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电能质量指的是在电网公共连接点处对用户的供电电压质量和电力用户在电网公共连接点处对电网的干扰水平[1]。通过电能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要提高电能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提高公用连接点处的供电电压质量;二是降低电力用户在公用连接点处对电网的干扰水平。而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治理。本文主要从降低用户对电网的干扰水平着手,先分析基层用户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再从这些问题着手,对其进行监测,并给出治理措施。
1 基层用户用电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基层用户开展调查,发现基层用户的用电负荷类型一般为各种类型的非线性用电设备,如各种视频显示设备,节能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各种整流和调速驱动装置等。而随着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也成为影响城市用户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负荷。
分析这些设备的电能质量特性,可以发现接入电网后会对电网产生以下电能质量问题:
(1)产生大量的零序三次谐波电流,使低压供电母线三次谐波电压严重超过国标允许范围,影响低压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2)中性线上的三次谐波电流过高,使中性线发热,增大线损;
(3)各种低压用电设备的三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往往高达50%以上,致使电流有效值远远大于基波电流有效值,其视在功率远大于基波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也远远小于基波功率因数,导致低压电网谐波电压超标和线损增加。
图1就是基波与三次谐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谐波电压与基波电压的叠加所得到的合成波,已经造成严重的电压畸变。
图1 谐波示意图
(4)电气化铁路机车负荷具有单相性、非线性、随机波动性以及再生制动的特点,会引起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和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2]。由于电气化铁路用电电压、接线方式、电气特性等的特殊性,需要专门进行监测和治理之后才能注入低压供电系统,所以本文不予过多考虑。
根据基层用户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就是三次谐波和无功功率问题。谐波会对电网、变压器和旋转电机、继电保护和电力测量、通信系统等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电网的影响。谐波电流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在采用电缆的输电系统中除了引起附加损耗外,还会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造成绝缘损坏,进而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2)对旋转电机和变压器的影响。谐波主要引起附加损耗和过热,其次是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谐波过电压,严重时甚至会损毁电机;
(3)对继电保护和电力测量的影响。对部分晶体管型继电保护器来说,谐波会改变其性能,引起误操作或者拒绝操作。而对于电力测量来说,如果负载不是谐波源,则会在负载上产生有害的谐波损耗,若用户是谐波源,向电网输出的有害的谐波有功功率比他所消耗的基波有功功率要少,这同样都会造成电力测量的误差;
(4)对通信系统的影响。谐波干扰会引起通信系统的噪声,降低通话的清晰度,严重时更会引起信号的丢失,在谐波与基波的共同作用下还引起电话铃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同时,基波无功功率对公用电网也会产生如下影响:
(1)增加设备容量。无功功率的增加,会导致电流增大和视在功率增加,从而使发电机、变压器及其他电气设备容量和导线容量增加。同时,电力用户的启动及控制设备、测量仪表的尺寸和规格也要加大;
(2)设备及线路损耗增加。无功功率的增加,使总电流增大,因而使设备及线路损耗增加;
(3)是线路及变压器的电压降增大,如果是冲击性无功功率负载,还会使电压产生剧烈波动,使供电质量严重降低。例如电动机在启动期间功率因数很低,这种冲击性无功功率会使电网电压剧烈波动,甚至使接在同一电网上的用户无法正常工作。电弧炉、轧钢机等大型设备会产生频繁的无功功率冲击,亚种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
2 基层用户电能质量的监测
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的仪器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内容和测试目的,我们选用 “联能电能质量检测”的不同仪器进行检测,在线监测应该选用电能质量远程监测仪,而专项监测应选用便携式多通道电能质量分析仪,简单的谐波监测一般用手持式谐波分析仪,而基层用户电能质量的问题一般就是谐波和无功功率补偿问题,特别是三次谐波和无功功率补偿问题,因此,对于各个小区用户一般可以采用简单,实用的手持式谐波分析仪。在实际使用中,不管采用哪种装置或仪器,都要对其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再根据处理结果,对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达到改善电网电能质量的效果。
3 基层用户电能质量的治理
由于基层用户电能质量主要存在的是谐波和无功功率问题,而要对其治理就是要对其进行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而要进行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主要有两条思路可以进行考虑:一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造,使其不产生谐波,且把其功率因数控制为1。这一种在本文所提供的模型中显然不适合,故,可以不予考虑。二是装设谐波补偿装置来补偿谐波,这显然对于各种谐波源都是实用的。所以,这是本文所要考虑的主要思路。传统的谐波补偿装置一般采用LC调谐滤波器。这种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且在补偿谐波的同时还可以补偿无功功率,但是,其补偿特性易受电网阻抗与运行状态的影响,易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使LC滤波器过载甚至烧毁[3]。因此除了部分小区可以采用外,在整个区域中一般要慎重使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已经成为谐波抑制的一个重要趋势。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滤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出谐波电流,由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该谐波电流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使电网电流只含基波分量。因此应用特别广泛。目前实际应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根据其与补偿对象的连接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并联型与串联型,现在所用的装置几乎全是并联型的。这些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LC滤波器混合使用。图2就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
图2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分类
4 结语
现在我国对于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阶段,社会对这一技术的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亮。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像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技术的研究并不是特别成熟,还有待于研究人员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欧盟—亚洲电能质量项目合作组. 用户电能质量测试评估与解决方案案例集[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