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50: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1-0131-03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渠道。尤其“十二五”时期,坚持不懈的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将是甘肃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跨越式发展重要途径。甘肃省近70%[1]的技术创新来源于中小企业。但是,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很大的金融缺口,“融资难”问题是阻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据统计,甘肃省90%以上中小企业缺乏资金[2]。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调查分析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状况,并针对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存在问题,提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为甘肃省各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一、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课题组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2011年7月至8月两次,采用问卷形式,以随机性为原则,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状况法人调研工作。被调查企业共196家,收回有效问卷187共份,经过整理有效样本共计179份,其中重点企业24 户,占全部样本的26.1%。样本中大部分为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成立的企业,占全部样本的86%,其中2000 年以后创建的企业占69%。职工人数在400 人以下的样本企业占全部样本的94%,其中又以50 人以下的企业占比重最大,占全部样本的44%。
根据《国家行业分类标准》,我们将本次调查样本企业划分为农林牧副渔、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其他企业共四类;样本所涉及的企业类型有国有企业、私营个体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六种[3]。统计数据显示,全部样本中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共计161户, 占本次问卷调查全部样本企业的86%; 从所有制分布看,私营个体企业,占比最高,达40%,其次股份制企业为占27%,乡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所有制形式,分别占17%、14%和5%。
根据全部样本的调查数据显示, 资产总额在1 亿元以下的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95%, 其中1 000万以下的企业居多,占比达45%,其次是1 000万元~5 000万元的企业, 占比达41%;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最多,占全部样本的52%,而其中又多集中于1 000万元~5 000 万元这个收入段,销售收入低于100 万元和高于1 0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 分别占14%和2%。
二、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本次调查内容首先涉及的是关于样本企业近5年来的技术创新情况,有67%的企业近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创新,其中有15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调研中大多企业对技术创新很关注,近年来有71 %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加快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有68%的企业表示近期有技术创新的计划,但是调研样本企业自身研发产品的只占23%。结果显示,甘肃省中小企业已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加快、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步伐,但是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还停留在模仿创新阶段,自主创新水平较低。
三、样本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显示:样本企业有21%左右处于创业时期,有57%处于成长时期;有15%的中小企业处于成熟时期;还有7%的中小企业处于衰退时期。有92%的企业表示有技术创新融资的需求,但是融资满意度只有29%。而且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正处于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时期,因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现状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阶段。同时,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融资环境的评价也不高。51%的中小企业认为甘肃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一般”,42%的中小企业认为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只有9%的中小企业认为社会环境“好”。总体满意率(即选“好”)在所有的选项中最低。
(一)企业创业阶段技术创新融资状况
资金问题是中小企业初创时期的突出问题。甘肃省经济落后,中小企业如果不走技术创新的道路,注定会被市场淘汰,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初期在筹措资金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所需资金大部分是靠自身积累得来的,他们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手段去融资。由于中小企业尚属初创阶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因素较大,而商业资本是极不愿介入这些产业的前期项目,只是一些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因缺少启动资金而难以使项目快速转化为成果,错过了市场机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小企业又遇到了更大的融资困境。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技术创新资金的支持程度较低。大部分企业尤其私营企业认为在金融机构活动贷款难或较难。只有少数国有企业认为不考虑技术创新的资金问题。
1.技术创新融资意愿不高。
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技术创新从银行获贷的意愿不高,只有23 %的中小企业愿意融资。主要原因为:一是企业无担保、无抵押,所以无法从银行获贷;二是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有上级部门的支持,初创阶段技术创新不存在融资问题;三是由于技术创新的项目周期太长,风险较大,而企业自身又处于初创阶段,根本无法从银行获得长期贷款。
2.技术创新融资渠道单一。
根据问卷显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阶段中的资金支持程度较低。在调查中,有38 %的企业从未接受过贷款的优惠。地方财政支持技术创新资金金额较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初创时期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支持力度。
调查中,甘肃省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创业人自筹占19 %,民间借贷占14%;银行贷款占13 %;企业间借贷、国有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分别占11%、9%、8%和8%,另外政府资金支持占10% ,其他融资方式占8%。因此,不难看出,甘肃省中小企业初创阶段技术创新的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以企业自筹和借贷为主。除此,样本企业初创时期为补充技术创新资金基本都有民间借贷发生。
另外据调查,对于技术创新所期望的融资渠道,大多企业首选还是银行,其次是创新基金,分别占43%、31%。
3.技术创新融资期限较短。
对初创阶段发生技术创新融资的中小企业进行统计,从银行所贷款项基本都是短期和中期的,获得长期贷款的企业只有5家,而这5家企业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4.融资成本高。
贷款手续繁琐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筹集资金的主要难点(63%)。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创新调整信贷管理体系,将贷款审批权限的上收,在贷款的发放程序和经办环节基本与大企业相同,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融资的成本,不利于中小企业创业阶段技术创新资金的需求。
(二)企业成长阶段技术创新融资状况
1.技术创新融资困境。
成长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阶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大技术创新是企业站稳市场、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此阶段更需要资金的支持。据调查,成长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困境原因是:缺少资金、缺少可转换的技术成果、缺少创新人才、缺少创新收益保障的制度和环境、缺少技术成果转化的技术服务体系等等,其中前三位的比例依次为66%、54%、41%。
2.技术创新融资满意度。
通过对甘肃省中小企业成长期技术创新融资满意程度的调查, 我们发现约有41%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 但是能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47%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但是解决很困难, 只有12 %的企业自有的资金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而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或者享受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
3.技术创新资金来源。
图1 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期望融资渠道分布图
甘肃省中小企业在成长期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自我积累,占69%,银行信贷占19 %,民间信贷占3%,中小企业成长资金占其他的融资方式占9%,包括非银行融资机构、风险投资、国有资金、产权融资等等。另外,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希望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资金,占32 %,其次的方式分别为创新基金和政府扶持分别占31%和11 %。具体如图1所示。
4.成长阶段技术创新资金使用情况。
在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筹集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主要使用在购买专利许可证、产品设计、产品试制、机器设备购置、市场调研、人力资源培训及产品推销等方面。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四、主要结果分析
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之所以形成以上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如下:
(一)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资金预算规划。通过调查,样本企业在技术创新资金筹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依据市场的后期反应计划技术创新融资,尤其是初创阶段,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创新资金预算制度,创新基金缺乏持续稳定的补给储备。
(二)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较大,尤其初创时期,技术创新大多只停留在产品的模仿创新阶段,这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自身主要原因。
(三)金融机构经营观念保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投入慎之又慎。由于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投入风险较大,因而金融机构对企业自主创新贷款普遍采取保守态度。从样本企业的调查情况反映,没有一家私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获得过银行的贷款支持。
(四)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支持不够。从样本企业的调查来看,目前甘肃省政府虽然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搭建了各种服务平台,并对进行了技术创新的典型企业也进行了奖励,但是奖励数额小,多为象征性。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没有设置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基金,企业的研发经费主要靠自己筹集。
总之, 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临的资金“瓶颈” 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据调查,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创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造成企业无法拥有市场迫切需求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和潜力无穷的市场,由于缺乏资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技术、产品逐渐被替代而仅靠四处筹借自有资金小规模、小批量地应付市场, 实在无法抓住时机,企业发展的步骤必然停顿厂来,最终因后续资金匮乏枯萎致死。可见,资金的循环与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拆分的纽带关系,解决技术创新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问研究――基于甘肃的思考”(1006ZCRA14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统计局.《甘肃年鉴》2007-2009.
[2] 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
[3] 毕克新,郭文刚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外比较[J] .中国软科学,2004 (1 ): 93-98.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现状及分析
(一)金融服务体系薄弱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现象并存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主要依靠银行,政府的基金和民间风险投资还没有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市场上缺乏对于创新项目和刚刚走出实验室的专利技术的价值评估、咨询服务,有关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信息交流也不通畅,这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闲置风险资金。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也是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金融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政府对于创新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还不够。另外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也不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薄弱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加剧。
(二)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差与融资需求的增加现象并存
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经营风险较高,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因阶段不同而不同。对于技术创新刚刚起步的企业,一方面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大,未来的发展状况又很难判断,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遵循安全性高和风险性小的原则发放贷款,企业创业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获得银行贷款非常难,表现为资金的需求与银行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对于技术创新较成熟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步入正轨,为了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而需要资金,但是,中小企业在经营中自我积累能力弱,管理不规范,可抵押资产少,资信状况较差,同时中小企业贷款急、少、频的特点增加了银行的信贷成本,从而降低了银行对其贷款的意愿,表现为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与银行经营成本之间的矛盾。因此,无论从哪个阶段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问题都表现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与融资能力之间的矛盾。
(三)内部造血功能不足与外部供血能力不足并存
资金对于企业就如同血液对于人体一样,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在资金短缺的时候取得资金,保持资金链的顺畅。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之间货款拖欠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甚至于发生坏账,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规模的扩张伴随着资金需求的增加,内部由于资金周转的限制,内部融资不足,影响了内部的造血功能。从外部融资情况看,一旦发生资金紧张的情况,企业主要采用自筹和向银行贷款取得资金,而通过其它借款途径或发行股票等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很低,如果取得的银行信贷资金较为困难,企业就会面临资金链的断裂,表现为外部供血不够。因此,内部造血功能不足与外部供血不足并存现象严重地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运作失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资金主要运用于设备投资、有价证券投资、经常性的流动资金、临时性的流动资金、以及临时损失方面。但是用于设备、项目投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金的很少,主要的资金是用于短期流动资金,表现为企业对于长期资金的需求和短期资金的需求不平衡。另外,从资金的来源看,小型企业对于短期资金的需求,基本上通过自有资金,还可能从外部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但是长期资金由于中小企业的抵押资产量小,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又无法从股市获得投资资金。最后,从资金的周转状况分析,中小企业主要关注与短期资金的运作与效益,很少关注长期资金的投资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平衡长、短期资金的操作与筹集。
三、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问题的多元化策略
(一)完善各项制度,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第一,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功率不确定,风险较高,而且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较弱。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融资中的问题:拓宽风险资金的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建立一个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主要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金融机构,由最了解地方性区域发展的金融机构承担相应的融资服务,或者有意识地在总行下设置中小企业信贷部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融资事宜。对于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格,信贷条件给予优惠。第二,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金融监管制度。依据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监管部门,实行与大企业不同的金融监管业务。第三,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制度是补偿中小企业担保不足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信用担保机构的区分。是以财政资金为主,还是以自用资金为主;是专业性的还是兼营的。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担保制度。信用担保制度的功能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问题,扶持中小企业,促进金融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益的性质。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中应当体现一种倾向,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还是非重点的行业,融资的过程中应当渗透国家的政策,通过制度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业务的开展、资源的共享、税收优惠、危机救助等指向,有效防范行业风险,使之真正成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
(二)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完整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多层次主要指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主要体现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小额资本市场,主要负责技术创新处于不同阶段的融资。银行的多层次主要表现为应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如同其他银行一样,也应当设立总行、分行、支行几个层次,专门负责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多渠道、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非银行的资本市场以及非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支持,共同服务于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构建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府可以建立中小企业咨询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无偿或低价的法律援助服务,使中小企业减少许多麻烦和法律纠纷;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培训中心,整合现有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工商管理等现代化企业所必备人才的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建立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过程中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吸纳同一地区和领域的中小企业入会,定期交流、探讨相关技术问题,对会员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与中介机构沟通、合作,及时与政府沟通,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既可以完成单个企业无法进行的技术创新,也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
(四)加强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强自身筹资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69-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到企业而言,科学技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的。什么是创新?笔者认为凡是引入新产品、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等都是创新。依此界定,企业的成本、质量、产品差异、品牌形象、组织形式的先进性都是以创新为前提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在承担应有社会责任的同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获取尽可能丰厚的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中流砥柱般的重要作用。创新一方面提高了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有了科技创新,企业就从容获取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入场券;有了科技创新,企业就拥有了出奇制胜的法宝;有了科技创新,企业就获得了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宁波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新经济时代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与企业角色的错位。政府与企业角色的错位是指仍沿袭着过去以国家为主的投资体制,政府投入的技术创新经费占总投入额的70%强,企业投入只占16%弱,而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的研发投资要占全部研发投资的70%左右。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几家设有规范的研发机构或技术开发中心,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远远低于国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要求,造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储备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2.技术创新主体错位。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高度认识,对创新主体的角色意识淡化,观念陈旧,在技术创新上对政府或科研单位过分依赖。目前宁波技术创新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主导的科研所和高等院校,这种主体的错位,使科技成果供需产出的结构性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使成果转让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由于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所,它们不直接面向市场,不甚关心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开拓能力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因而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3.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起步早,但发展缓慢,企业规模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企业的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家所具有的创造欲、不畏风险、成就感和事业心等特点的企业家精神,只满足于“小富即安”、“个人享受”的低标准目标上,即使企业有些积累,也不愿投到科技创新方面,而且一些企业完全依附“外援”,满足于为其他企业来料加工、配套,没有自己研发的产品。
4.企业创新人才匮乏。据对宁波市中小企业调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技术人员仅占企业从业人员的10%,在行业内顶尖技术人才更是空白。有些技术人员杂事缠身,对技术研发难以专心致志。同时,企业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更是缺乏,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文化程度不高,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缺乏,难以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和市场营销。
5.管理制度不完善。宁波中小企业许多是从原来的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改制、衍生而来,虽然产权已经明晰,但多数采用家族式管理,对外人“不放心”,不仅引进不了人才,而且原有的人才也留不住,失去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本,使技术创新缺乏动力源。员工素质低,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工业企业技工人数、专业技术人才及中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只在26%左右,且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并且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目前,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奖、新技术新产品奖获得者集中在少数高新技术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信息交流、资源利用和专业化市场的发展都受到严重制约,企业无心无力于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不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它是企业在长期探索实践过程中的历史积淀、经验积累、智慧凝结,是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直观体现。科技创新,输出的是产品,创造的是效益,赢得的是市场,收获的是自信。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要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及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宁波市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一方面要把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特别是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及时向企业宣传,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另一方面要宣传科技创新中的典型和经验以及现代企业家精神,在全市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2.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其创新主体地位。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按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真正担负起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有条件的企业还要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从而成为研究决策、开发投入、承担风险和利益分配的技术创新主体。
3.立足科学发展,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要建立起一套与本企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技术创新人才管理、技术创新决策管理和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等方面,要以企业产品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为载体,努力提升研发水平和能力;把人才视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与管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公司的人才结构。为保证公司员工的知识更新,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机制,使他们有机会提高创新能力,有条件提高创新水平;强化对技术创新决策的管理工作,由企业技术骨干为顾问,负责企业重大科技决策咨询、重大科技项目评估、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咨询与指导等,从而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在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要舍得投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企、人才兴企。实现科技创新主要靠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创新者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尊重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并且建立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是中小企业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首先,传统的绩效考核办法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其主要问题是:鼓励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大,鼓励技术创新的氛围不浓,必须建立对科技创新的评价、考核的激励机制。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完善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拓宽选人、用人、引人渠道,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企业科技创新中来。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出更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流人才。利用多种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努力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团队。中小企业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包括从外部引进,从内部培养,从政策上激励、留住人才,都需要尽快考虑并认真落实。最后,着力构建技术难题、项目、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机制,要求科技人员不仅要学会外延式思维,不断拓展工作的范围和空间;更还要学会内涵式思维,积极探索本部门、本岗位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要学会超越思维,用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去观察问题,确立起“敢想他人所不敢想,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信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定具体的创新目标,力争使工作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性的成绩。
5.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从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入手,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研究好政府科技投入的相关政策,认真做好科技项目立项和申请资金工作,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机制。健全科研资金提取、使用和监督机制,切实增加科技投入总量,保证科技开发资金需求。同时,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真正形成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增长点。
6.大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获得高技术原始创新困难较大,引进创新是捷径。要引进、消化、创新,通过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可否认,与著名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无论在产品上还是制造技术上差距都是相当大的,所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可能是中小企业今后一段时期所采用的主要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可称之为模仿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一种强烈的实践性学习,有许多功能优点:攻关方向明确,在原始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容易实现局部技术改进,从而避免了原始创新的许多弯路,易获得技术上的跳跃式发展等等。实践证明,模仿创新是部分中小企业实现后发优势的重要赶超战略。
模仿创新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技术模式,要想赶上或越过领先者,就必须首先努力钻研模仿对方的一切长处,然后对其原始技术进行改进和进一步创新,其中抓好以下几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洞悉市场,跟踪竞争对手,以发现顾客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这就是需要再创新的课题。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市场研究开发队伍,主要进行实用工艺和工艺的改进。必须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因为在技术创新竞争中,时间就是制胜的决定因素。要舍得把财力投资于研究和营销,以尽快地实现技术创新的成果。把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综合起来,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刘伟玲,李海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3)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一、宁夏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意义
企业技术中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和保障,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水平。对各企业技术中心进行评价,考查其建设、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于管理和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促进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运行实际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分析研究。
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方法与内容
本次研究将评价范围选定为我区5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3至2014年的运行绩效,并对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我区企业技术中心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定量和定性指评价体系。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经济效益等3个一级指标及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战略与研究方向、研究开发活动与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定量评价打分结果由被评技术中心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定量评价程序得出,定性评价打分结果由评价咨询专家的评分计算得出,最后绩效评价综合得分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总得分各按50%合计产生。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中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级,该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价的形式计分。本研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基本要求和行业设计了技术程序,评价得分由被评技术中心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计算程序产生。
评价实施过程中,对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采取了相同的评价程序和方法:首先系统梳理、分析研究各技术中心提交的评价信息表、自评价工作总结、相关附件等信息,列出需要进行补充收集、核实的资料与数据及问题调查清单;遴选了相关行业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各技术中心进行现场考恕⑻取汇报、质询交流,核实和补充评价证据信息及数据,并进行定性指标评价打分,总结简要评价意见。
三、绩效评价结果
5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有3家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未参加评价,实际参加评价的有50家技术中心。通过评价结果为1家技术中心的绩效评价等级为“优秀”,占总数的2%;48家技术中心的评价等级为“合格”,占总数的96%;1家技术中心的评价等级为“不合格”,占总数的2%。从综合评价得分看,总分在90分以上的有1家,占2%;80―90分之间的有17家,占34%;70―80分(不含80分)之间的有24家,占48%;60―70分(不含70分)之间的有7家,占14%;60分以下的有1家,占2%。
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4家技术中心绩效评价等级为“优秀”,占总数的33.3%;8家技术中心绩效综合评价等级为“合格”,占总数的66.7%。
四、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反映了我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与组织保障作用得到加强,在企业重大、关键及前瞻性技术项目的开发、技术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企业科技投入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取得了较显著的创新成效,有效地支撑了我区企业的发展。
1.科技投入水平明显提高
两年间,50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共投入科技经费42.3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为4.0%,科技经费投入水平较2011-2012年明显提高。其中26家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12家企业在3%-5%之间;在3%以下的有12家。科技活动人员平均数为6275人,占企业职工平均总数的10.2%,比以往有明显增长。
两年间,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投入科技经费22.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为3.8%,其中7家企业超过5%;4家在3%-5%之间;投入水平有明显提高。
2.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升
参与评价的5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年内申请受理专利445项,其中发明专利244项,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占55%;专利授权43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0项,占全部专利授权量的21%;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69项。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专利、标准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数量增加,产出质量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升,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
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共申请专利468项,其中发明专利290项,占申请量的62%;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49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不但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提高,而且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及部委的表彰等。
3.技术创新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中心在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企业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5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的平均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27.9%,新产品利润占产品利润平均为24.5%;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达到28.5%,新产品利润占产品利润平均为55.6%;在市场环境不利的影响下,新产品开发成为企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支撑。
五、问题与建议
1.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状况仍然存在,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5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数量占中心固定人员数量的平均比重为0.3%,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及博士的数量占企业研发人员的平均比重为0.4%,高级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表明我区技术中心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依然存在。在人员培训和人才激励方面,两年中,50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的人员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的平均比重为0.1%,人员平均收入是企业人员平均收入的1.3倍;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的平均比重为0.5%,说明大多数企业在技术人员培训中投入不足,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建议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培训投入,提高中心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引进和培养技术带头人,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切实落实已制订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部分技术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机构建设需要加强
通过评价发现,部分技术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明确,组织架构不清晰,缺乏统筹和组织协调能力,没有充分发挥支撑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建议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其定位和研发方向,完善组织架构,整合技术力量,加强中心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12-02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令人担忧。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合理、体系完整、高效运行、能激励、促进、保护、支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制建设。
2 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原因
一是我国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门立法缺失。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法,未能使技术创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这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定过于抽象,不便操作。《科技进步法》经过修改,有了一定完善,如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明确国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等。但是依然不够具体,难以彻底贯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国家产业政策,难以明确各方主体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权利、义务,无法充分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二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立法不系统,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一些亟待法律调整的领域还无法可依,例如,风险投资、基础研究、科技投入等方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包含投资、服务、人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专门立法系统来保障。同时,许多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立法还只是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法规乃至政策文件,权威性不高,约束力不强。
三是中小企业立法抽象,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科技立法过于原则化,显得模糊不清且过于笼统,因此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力。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在政策方面提出政府对中小企业附有一系列扶持义务,但如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违反规定,没有给予中小企业必要的支持,政府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该法律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因此,这部法律的可操作性就变得非常差。
四是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力度不够,执法监督落实不严。目前我国的许多司法和执法人员对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科技知识知之甚少,缺乏专门的科技法律人才。另外,在科技领域不规范执法比较严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执法者素质有待提高,法律意识不强;二是执法者的执法能力不足,执法力度不深;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多头执法造成监管真空。在执法监督和落实方面,对科技领域法律执行的监督缺少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制度保障。例如科技进步法规定的每年用于科技的投入,按照多少幅度增长,实际上并没有做到。通过合适的途径与法律手段来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很难达到。科技创新立法从软倡导转变成为真正的硬约束,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对策
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为了切实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进行以下方面进行法治创新举措,全面立法,加强执法,以激发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保障和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3.1 制定专门立法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从基础和全局上衡量,应先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确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以及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从具体和专门规范的层次,应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法》。我国应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尽快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专门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经费投入、风险保障、战略计划、成果转让和使用、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支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定。
3.2 完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体系势在必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法不可能单独完成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任,必须与其他的法律法规相互配合。因此,完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要环节。比较重要的配套法律法规诸如知识产权法、风险投资法、财政税收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宏观调控法等等,都应当尽快完善。
具体而言,竞争法要为中小企业的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金融法要有对高技术风险投资企业的支持,税法应体现国家对自主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措施,政府采购法需体现政府采购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和引导,环境法要有激励企业创新的相关规定等。可以通过立法保障企业与公共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加强联合研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中小企业科技投入法、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法、中小企业产业振兴法、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法等等都亟待制定,以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
3.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需明确具体,增强操作性和实用性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需要改革立法技术,条文应明确具体,权责明晰。对于各方主体,应做到切实有法可依,可操作,可适用。制定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执行办法,执行文件,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为了保障操作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需要不断完善与修改。当今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立法一方面要有前瞻性和预警性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顺应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适时适当地对原有法律进行修改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我国还必须按照WTO的要求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
比如修改后的《科技进步法》设立了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但创新基金如何发挥作用?有关学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细化:一是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引导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投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需求与创新基金总额不足的矛盾。二是国家创新基金与地方创新基金之间应建立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同机制。三是创新基金应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创新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支持,并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构建一条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的链条。
3.4 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的执行与监督落实
针对执法环节产生的问题,需对症下药,各个击破,来加以解决。首先应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执法人员应加强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其次,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下,工商、税务、城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改进执法方式,尤其应该转变执法理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执法部门应在加大执法深度,提高执法能力上下足功夫。再次,执法资源配置要合理,各部门管理领域明确,积极做好分工配合,对技术创新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还有执法要公平,对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实行无差别执法,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空间。
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执行的监督落实方面,必须要加强对执法者执法的监督,应包括专门监督与公众监督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需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与体系,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的合法执行并落实到位。比如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落实的报告与审计,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4 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我国能否顺利地转变为创新型国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法律层面分析,必须从健全法律制度、规范执法手段、完善法律监督等方面来凸显法律支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法治环境,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面对21世纪的挑战,希望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能够真正挑起创新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晓亮.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现状,地位和对策.中小企业发展――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黎懋明. 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链条[N].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12-14.
技术创新融资困难严重困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研究了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融资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的建议。这对于各中小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成功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融资模式
资金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要素,企业用于技术创新上的资金也就是进行研发的投资。银企之间信息的对称性与合理的融资结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信息的获得与融资结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小企业与投资者在融资方面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技术创新由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使其在融资上的信息不对称尤为突出,从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也比较严重。因而信息不对称对技术创新融资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融资前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问题。融资之后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
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困难,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有合理的融资模式以缓解困境。基于信息不对称,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融资有很大影响。
首先,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会产生融资费用,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其次,利用股权融资进行技术创新,没有现金流的压力,融资风险小,中小企业不必担心负债过多无法偿还,并且由于股权融资不需要承担固定的股利,所以融资比较灵活,资金来源广泛,且可以一次性筹集到大量资金,这对于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持续多量的研发资金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股权融资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和私募两条渠道筹集资金,这就避免了单一的融资渠道所带来的垄断问题。但是股权融资成本较债权融资来说也比较高。但是总的来说,除了内部融资之外,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中优选的融资方式。
再次,债权融资的筹资速度较快,弹性较大,融资的成本也低于股权融资。 但是,债权融资受期限和额度限制,到期企业必须还本付息,因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用债权融资的融资风险较大。所以企业在选择债权融资的时候,就必须做好承担现金流压力的准备。
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融资中,合理的融资结构应该首选内部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再次是债权融资。各种融资方式在融资结构中都应该占一定的比重,既不能太过分散,也不可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必定具有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融资困难,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这意味着创新一旦未能成功,企业的投入就无法收回,会使其遭到重创,很难东山再起。因此,如何才能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其大胆创新,合理利用资金,成为当务之急。
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方式中,内部融资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外部融资虽然风险和成本都高于内部融资,但它也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过度依赖银行,债权融资所占比重远远高于股权融资,这是技术创新融资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会加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融资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另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政府、外资和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的比重很少。这种融资结构的失衡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对于股权融资,我国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借助债权融资来筹集资金,其中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然而这种融资方式的单一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风险,一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失败,巨额投入将无法收回,增加了现金流压力,企业可能无法到期偿还本息,使企业经营出现风险。另外,借贷资金不能到期还本付息,也加深了融资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难以满足,使银行的贷款积极性不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越来越困难。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来看,内部融资比例过低,债权融资比例过高,债权融资优先于股权融资,融资结构还不合理,融资方式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这些因素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愈发严重,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阻碍了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外部融资中,由于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在技术创新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问题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不规范,融资机制不健全,没有经过审计的严格的财务报表,使得投资者很难对其信任,从而增加了技术创新的融资难度。
其次,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结构不合理,利用外部融资的比重小,并且更多地倾向于债权融资,过度依赖银行,加剧了技术创新融资的风险和现金流压力,因而技术创新融资愈发困难,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阻碍了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再次,由于我国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各种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实施力度有待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融资中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中小企业缓解技术创新融资困境的对策
第一,政府应该制定相对稳定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政策,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平等使用信贷资源的融资环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
Keyword :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Products innovation Serve innovation The craft innova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大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还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预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创新的水平和影响也并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
由于中小企业所处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以及企业体制等呈现无限的多样性,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新的类型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u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中小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其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所从事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它可分为重要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类。一般说来,重要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渐进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有小有大,但前者往往比较难以实现,投入也大;后者较易做到。
u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是近些年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兴起的结果,它既包括新构思、新设想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又包括改变现有的组织机构推出新的服务,目前兴起的网络服务是服务创新的成功例证。由于服务创新投入较小,而且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类型之一。
u
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从而改进现有产品的生产或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工艺创新对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以及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产品创新,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工艺创新是渐进的,投入大小和难度都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因而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品(服务)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常常互相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并与中小企业的直接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而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2)研究与开发
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分为自身的研究开发和合作研究开发两种类型。其中自身的研究开发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只局限于一些基础(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等)较好的企业,但提高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应该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努力方向;合作研究开发包括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大企业等的合作,对于缺乏信息、人才、技术等的中小企业来说,合作研究开发活动更加合适和普遍。统计资料显示,在依靠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帮忙,以及利用各种公共资源方面,中小企业表现出更大的效率和热情。另外,积极参与政府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也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形式。比如近些年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的核心就是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欧盟的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框架之中。今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二、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影响
尽管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程度与方式还有很多争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考虑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对的种种不利的因素,政府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1)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而且市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节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都迫切需要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植。现在很多国家政府都已经把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作为维持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各国政府采取的扶植措施都应遵循下述一些基本原则。
u
政策性扶持为主的原则
u
公平与公证的原则
u
公开原则
u
分类指导的原则
u
直接支持方式和间接支持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2)
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加之国情不同,因而,各国政府扶植中小企业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各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植方式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u
法律规范
u
组织管理
u
政策指导
u
财税经融支持
u
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
u
实施具体的科技计划
三、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且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乡镇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同时,他们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其中大企业229个,中小企业797个),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不久前,由农业部、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30家企业中,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住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占技术创新总支出的73.4%,用于购买技术的费用仅占9.3%。调研结果还表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在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中,列前三位的是资金缺乏、技术人才短缺的市场信息不足。
四、新事物-----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起步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推行。绿色技术创新是既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产物。对绿色技术的研究经历了末端工艺、无废工艺、废物最少化、清洁技术、污染预防五个阶段。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了绿色技术的概念,概括地说,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和节约原材料与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者产品的总称。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绿色产品创新,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之后不危害或少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以及可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产品。另一类是绿色工艺创新,指能减少废气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降低工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成本、物耗的工艺技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化解这个危机。作为可持续发展主体的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重要性后,应及时把绿色技术创新提到日程上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尽管中小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更深入的研究有待更多的研究者的努力,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不断深化,是之成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的武器。最后,我引用萨缪尔森(Samuelson,P.A.)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创新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许多大厂商对研究与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使得那些相册地摧毁大厂商的人或宣称大就是绝对的坏的人举棋不定。同时,小企业或个人也做出了某些最有革命性的突破。为了促进迅速的创新,一个国家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的方法与组织并存。”
参考文献
刘东 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6月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现状 对策
技术创新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自从熊彼得提出“创新”一词后,很多学者开始了对创新的研究,大家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也各有见地。林恩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弗里曼(1982)则指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而我国学者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市[1]。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依靠创新,而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基础和起点。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在经济实力、技术基础、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使得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投入的活动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瓶颈。中小企业要想在技术创新中有所建树,就必须进行融资。而对企业来讲,融资有内源和外源两种渠道,内源渠道就是通过企业本身的资本积累;外源渠道就是通过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2]。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资本积累还很少,如果仅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来促使技术创新,则企业很难投入大量的研究费用。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不高,加之我国担保体系尚未完善,使得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也很困难。
2.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
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科技人才数目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该企业的创新能力。Barton(1992)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在我国除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有限,其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量更少至又少。
3.中小企业缺乏信息获取渠道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信息,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科技信息,才能了解和洞察国内外同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方向,作出及时、快速的反应[3]。但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还不能及时获得企业相关的技术创新信息,尤其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应对措施
1.完善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尽快构建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鼓励诚信经营。政府部门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传递中小企业信息,推荐好的项目,协助符合要求的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制定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完善立法,大力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建立信用担保和贷款担保机构,放宽银行信贷限制,扩大中小企业贷款渠道。政府可组织成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统一承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
2.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措施
人才的储备和积累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聘用外部优秀人才,如高薪聘用企业所需的研究开发、技术人员;一种是通过企业内部选拔,如企业可以通过培训使其员工掌握技术。在对待人才方面企业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允许员工犯错误;在激励人才方面,企业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既要注重物质方面的,也要注重精神方面的,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中小企业可通过短期物质、长期物质及精神或内在层面激励相结合的措施。满足员工内在层面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激发出创新积极性。
3.改善中小企业信息获取渠道
发展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创办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中介、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服务的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企业间可协同建起产业集群,集中形成核心产业,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使其研究成果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应用并投入到市场里。这样做不仅使企业快速获得产业内信心,而且还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大力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网络化服务,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业技术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此外,中小企业应紧密联系高等院校及研究开发机构,使技术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四、结束语
技术创新可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中小企业则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和重要源泉。目前,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多的瓶颈,但是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中小企业经营的日趋成熟,相信我国技术创新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较大企业相比,灵活性较高,对各个方面的要求较低。对于这样特点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不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重点,代表着企业的不可效仿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那么其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技术创新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在进入市场的初期,中小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始创业,新的技术创新给市场中原有的大企业造成冲击,促使原有大企业进一步研发新的技术,对应市场中的创新,保证市场占有率。其次,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建立和灭亡速度都比较快,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社会中各种技术的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还是中小企业对于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二者都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所以为了更进一步地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途径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应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际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没有国外的国家早,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以下特点:
1.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运转起来能够更加灵活。又由于中小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他们没有办法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也无力与大企业竞争其难以复制的产品,因而,中小企业往往将力量投入到大企业不重视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2.中小企业具有广泛的经营范围,成本较高。
随着现在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品种单一,生产量较小,不能大批量生产,导致单个产品成本会增加。
3.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差。
从经济情况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与世界相比,流动资金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所以,在中国,企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银行。因为大企业不容易倒闭,银行的贷款有保障,但是对于流动性较强的中小企业来说,贷款变成死账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对于中小企业,他们的经营风险高,且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抵御经营中出现的风险,抵御能力差。
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鼓励政策以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但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观念淡薄。
企业都是以利益为主,我国中小企业都是采用比较保守的方式来经营,大部分都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来经营盈利。传统的经营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保障,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所以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传统模式,技术创新的观念淡薄。
2.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在我国技术创新人才是非常稀缺的人才。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科技人才尤其重要。但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是中年人,缺乏时代的优先感。3.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在中小企业的现状及特点中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对经营风险的抵抗力差。就是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流动资金的银行贷款上受到限制,所以也会导致企业中缺乏资金。没有资金就引进不了先进的技术,也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以上就是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想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应该尽力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推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根据以上所述的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发展。
1.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在我国的有些企业里,大家的积极性减退,多干少干都一样,这样的心理充斥着员工的内心。员工提出创新也要经过层层的批准通过,而且对于员工也没有奖励。所以,员工也就不会去创新。在现代化的企业里,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一个企业堕落,最后退出市场。所以,要增强管理人员和每一个职工的创新意识。
2.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比较活跃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在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存储方面,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依赖,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各个银行都要加强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的成功率,提高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
3.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人才稀缺,中小企业应该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在高校建立自己的基地,培养自己的专需人才。大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有着很好的创新能力,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集聚人才,大力育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4.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法律是保证企业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规范进行的规则。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就要制定出完善的中小企业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中小企业能够有所依据,有所保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61-03
1 引言
有数据显示:“二战”后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占全美国技术创新的一半和重大创新的95%以上。英国小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比大企业高2.5倍。[1] 这说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的主力军,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却占据次要位置,技术创新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新人才短缺,创新方法落后
不知道如何创新,缺乏创新理念、方法与工具、视野与思路不够开阔,对于发展趋势认知不足,缺少创新人才等是中小企业创新面临最为重要的问题,“无样机,不研发”的现状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中小企业由于创新人才短缺,技术创新多处于“模仿”或“局部改进”创新的层面。很多中小企业只能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市场购买高新技术产品,或通过聘用企业外的创新人才来帮助自己开展技术创新活动[2]。有些中小企业即使拥有自己的研发人员或团队,但由于研发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创新训练,没有掌握创新的原理和方法,导致创新的效率和产出较低。
2.2 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企业不愿意创新
创新动力不足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创新投入动力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迫于市场和发展的需要,一些中小企业被迫创新,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相关资源,但创新投入又不能很快转化为企业效益,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即期利润。此外,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模式单一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创新所具有的资本与技术实力,其发展优势仍停留在劳动力和资源使用的低成本上,缺乏技术创新意识,较关注眼前利益,更倾向于直接引进设备进行生产,而忽视技术创新。
2.3 创新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环境不佳
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着“创新恐惧症”,缺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和创新能力,更无法应对创新风险,一旦创新失败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许多中小企业更倾向于成本低、效益好的模仿。中小企业对开发新技术望而生畏,有人甚至认为“不创新慢慢死,创新就快速死”[3]。中小企业不敢创新的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创新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仍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研发资金投入偏少,融资难度大
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资金的合理配置,在众多中小企业中,一直存在资金不足较严重的情况。不畅通的融资渠道,不完善的政府帮扶体系,不明晰的企业技术资金投入,都严重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我国中小企业的R&D经费支出远小于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方面处于劣势。虽然政府投资连年增加,但是对于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来说,比例甚微,而其中用于中小企业的投资更少。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银行清楚中小企业发展中会面临风险高、企业资信等相关问题,因此,银行在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时更是谨慎,贷款审批、放款批次银行审核更为严格,所以“贷款难”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表现,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
3.2 研发人员缺乏,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人才问题是制约着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经济效益一般的中小企业,普通技术员工较多,但高层次研究开发人员相对短缺。人才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工资待遇低、高精尖设备紧缺、研发资金不足、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都严重制约中小企业人才竞争,有些优秀的科研人员,因担心企业发展和自身前途,不愿意留在中小企业,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人才严重短缺。许多中小企业不但不能引进人才,反而人才流出非常大,且流失的人才大部分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中坚力量,进而造成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差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乏力等问题。
3.3 企业文化与组织制度制约技术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企业生存才是关键,工作的重心应在于市场开拓,而非创新。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现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形成创新文化和创新体系,特别是在企业发展中期上升阶段。中小企业前期经营方式为“小企业家庭型”或“亲友企业型”的非理性管理方式,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适应能力需要大幅提升,但技术落后、产品单一、设备老化的问题则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多数中小企业因创新不足开始走下坡路,甚至连年亏损。面对困境,许多中小企业想改变、想发展、想创新,却有心无力。
3.4 体制环境不完善,外部支撑不足
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法规及其执行来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的总体进程、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原则,从而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环境[4]。现有体制没有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一项需要企业和外部环境共同融合建设发展的行为,不仅需要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和创新投入,也需要政府政策体制支持、技术创新扶持、科研协同发展。但当前企业外部创新支持还远不够强,创新协作网络还未真正形成。
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与策略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紧密,每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制约技术创新。所以要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和痛点,就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因素,通过政府政策、企业自身、社会扶持三方面构建系统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1 加强政府政策帮扶,引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首先,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应从中小企业科技发展入手,统筹规划国家及地方科技计划,积极支持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健全中小企业创新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其次,政府应加强宣传力度,完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资,比如政府采购、财政贴息、落实特别赋税政策等,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扶持;也可以通过构建、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筹集创新担保资金。最后,要加强科技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创新队伍素质。政府部门可以引进专业的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各种专业培训,增强企业各层次人员素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4.2 推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协同创新
一方面,积极推动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人才、设备、成本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很少企业能够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技术创新。因此,中小企业就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创新服务。有研究表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的研发具有技术交叉和综合性高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高效学科交叉协调[5]。企业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平台,不仅能提高产品技?g融合度,产出复合型的专利技术,而且通过技术联盟、产学研结合,引进和借用企业外部的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取长补短,弥补中小企业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不足,有效降低技术开发的风险,切实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协同高校共同建设科技研发服务设施平台并对中小企业予以开放,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创新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4.3 健全、优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