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考的分论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善于思考的分论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

篇(1)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工作中你会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1.1 以语言引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抑扬顿挫、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的教学语言,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使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巧妙的引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恰当地作比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加法和减法时,常结合本班一件有趣的事编成应用题用作教学,或用一个小故事去编成应用题给学生解答。这样生动、有趣,又通俗易懂,使学生在笑声中解答问题掌握知识。

1.2 以情引趣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在讲台上摆出汽水、笔盒、玩具汽车、钢笔、皮球等物品,由乱七八糟让学生感知,使学生明白分类的重要性,然后进行分类,看谁分的快分的准确。通过游戏,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好数学的欲望。

1.3 以实物直观演示引趣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直接感知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时候。就是通过直观的物体让学生去摸去猜直观感受认识,或者从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形,让孩子蒙着眼睛去摸。从摸到摸不到去感受平面和立体图形的的区别等。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2 新知探究中,提供机会,使学生“善问” ,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2.1 提供阅读教材机会,使学生在“重点”处“问”

每堂数学课都有它的重点,学习的成效如何,主要看学生能否围绕重点展开思维,数学教材的知识是静态的,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动态内涵。学生若能透过平凡数学字眼在重点处质疑,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

案例三:教学“认识角”一课时,结合新课的导入板书出课题后,亲切地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呀?学生思考片刻后说:“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名称吗?”、“角有大小吗?”、“角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实物的角、抽象出角、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高,理解和掌握了学习内容,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2.2 提供小组讨论机会,使学生在“难点”处“问”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学习上的难点,如不注意突破,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也不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来突破难点,发展其思维。

案例四: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有一道练习是判断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何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就是这道题的难点,所以我采取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当学生对折到平行四边形时,

怎么对折都不会完全重合,学生开始反思:“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对折的两边形状完全一样,但是不会重合呀?学生如此

一问,顿时把难点给化解了,原来“完全一样”和“完全重合”是两

个不一样的概念。

3 知识应用中,精心设计,使学生“会问”

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3.1 精心设计开放题,使学生在“异”中“问”

课后设置开放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出不同的问题,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2 精心设计实践题,使学生在“用”中“问”

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儿童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是智力的源泉,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知识应用中必须精心设计一些实践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例如,“如果准备到文具店买作业本,买本子时思考那些问题,(1)每本的单价是多少?(2)我身边的钱够买几个本子?(3)应找回多少钱?买本子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了数学应用能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从小就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心灵互相沟通,和课堂产生共鸣。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真正规律。

篇(2)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80-04

作者简介:刘洁(1988―),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大学》《中庸》自宋代起便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被宋儒称作“四书”,成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一儒家道传体系的有力证据。近年,对于《大学》的思想研究较多,但针对其文学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尝试对其文学特色进行分析。

首先,有必要对《大学》的作者问题进行简要讨论。《大学》被看作是曾子学派的作品,始于朱熹,“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1] (P.1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1] (P.4 )清代,学者们对《大学》作于曾子提出了质疑,如戴震①、陈确②等。随着1993年郭店楚简的出土,学者们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大学》的作者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李学勤先生认为,“朱子说《大学》系曾子所作,绝非无因”[2] (P.47 )。梁涛提出,不仅曾子的孝道观念及“忠恕”思想与《大学》篇的思想具有一致性,而且从学术传承的角度来看,《大学》与曾子也有关系,且《大学》与《中庸》在思想方面具有承接关系,《大学》出自曾子或者其弟子的可能性很大。③据此,学者们认为《大学》出自曾子或其后学之手,是可信的。

陈桐生先生的《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一文以曾子的散文作为中国说理散文成熟的标志。④而《大学》作为曾子的代表作品,极具文学特色。

一、出彩的说理技巧

《大学》作为说理散文,其出彩的说理技巧令人称赞,具体体现于以下三点:

(一)逻辑推理的娴熟运用。逻辑性是说理散文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

《大学》作者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增强其说理性,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⑤

只有知道自己想要的目标,才能确定自己的志向,有了志向,才能够心静,心静了才能神安,神安了才能慎重思考,慎重思考后才能处事得宜。这种句子即是逻辑中的连锁推理结构。“知止”是“定”的条件,而“定”是“静”的条件,以此类推。换句话说,即前一推论的结果是后一推论的条件。再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整段的叙述以“欲明明德于天下”为起点,以“天下平”为终点。从某种角度说这两者是一样的意义,所谓君子“欲明明德于天下”,即是将光明美好的德行彰明于天下,以实现天下太平。作者在这里灵活运用了连锁推理结构。首先以最终目标“明明德”为开端,寻因探源,最终找到了要达成“明明德”的根本,即“格物”。然后以“格物”为条件,运用连锁推理结构,最终推到“天下平”。这种说理方式相较平铺直叙更为形象生动,在反复循环的节奏中悄无声息地将论点凸显出来,进而让人明白,想要达到“明明德”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须以“格物”为根基,一步步达成。

逻辑推理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使得说理对象更容易接受道理,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曾子学派说理散文的亮点之一。

(二)条理清晰,论证严密

《大学》之所以能被后人概括出“三纲八目”之说,源于它说理条理清晰、论证严密的特点。开篇,作者即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总纲领,继而论述确定这一纲领的意义所在。然后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作为达成“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具体步骤,以循环说理的方式论述了这八点。

另外,“观点―论证―结论”式的说理方式也使得文章紧凑,条理明晰,如: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观点),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论证)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结论)

这种段落内部的安排方式,使得文章内部结构清晰,一目了然。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如“先治其国”及“陈其意者”等段落。这些段落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分论点组成总论点的方式,使得整篇文章一气呵成。

(三)浅近贴切的例子与比喻

举例子一直是说理文章的惯用手法。《大学》中所举例子的特点是浅近贴切,作者仿佛信手拈来,并不十分刻意。谈到“修身”,就举人际交往中的例子,“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种情况是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的,谁也不会对与自己关系淡薄的人情谊深厚,而对与自己情谊深厚的人关系淡薄。这个例子很简单地把修身之道的重要性讲明。谈到“诚意”,就举小人的例子:“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将小人的窘态与掩耳盗铃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也使本段的论点“诚意”更加凸出,在轻松诙谐的语境中达到说理的目的。

比喻的运用在《大学》中也是极为出彩的。如“富润屋,德润身”,就像财富能够装饰屋子一样,道德也能润饰人身。再如:“《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天下没有哪个女子是先学会养育婴儿,然后才去嫁人的。以此作喻,说明爱心是天生的,国君应当像爱婴儿一样爱人民。这些比喻既生动,又浅显,老夫老妪也能理解,瞬时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让受众更易接受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二、较强的散文节奏性

“文学作品语言的句法组织的独特性,一方面决定于作家创作的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决定于思想构思的上下文和形象性。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帮助作家最全面地简洁地表达思想内容,有力地影响读者,使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得到清晰明了的了解。”[3] (P.97 )《大学》的作者深谙此道,运用修辞手法与变化多端的句法组织使文章既有节奏性,同时达到突出主题思想的效果。

(一)对偶

对偶,讲求字数相等,句式相似。如:

1.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2.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3.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大学》中这种正反对比的对偶运用,在形式上符合中国人对称美的审美习惯。在内容上,也使得文章对比鲜明,有抑有扬。

(二)排比

排比的运用增强了句式的变化,追求变化中的统一。《大学》作者善于运用排比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又不同于后世的词藻堆砌,真实自然,毫无匠气。如:

1.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也,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2.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3.人之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排比的使用,“使文章有如长江大浪,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浩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4] (P.34 )

(三)错落有致的句式安排

《大学》不仅具体的句子花样繁多,在整体的句式安排上更显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长短句交错使用,间或用排比、对偶加以修辞,使得文章有“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之美。如: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五言排比)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四言对偶)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相似句式)《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如果只是单一地运用一种句式,那行文自然是平淡无奇的,《大学》也不会有这样高低起伏的韵律性了。

(四)虚词的巧妙运用

南宋陈在《文则》中说:“文有助词,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也。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词则不顺。”[5] (P.9 )这里所言的助词,即可理解为虚词。虚词可起到舒缓语气,增强文章流畅性的作用。如: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一段中,虚词“矣”“也”的反复使用,使文章语言自然流畅,既修饰了文句,又使文章更朗朗上口,语言情韵并美,赋予文章生活气息。类似虚词的运用在《大学》中还有很多,不备举。

三、匠心独到的引用结构

(一)引《诗》

《诗经》在春秋时期影响广泛,备受重视,故而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之教也”[6] (P.1368 )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孔子也说:“不学《诗》,无以言”,[7] (P.176) 更对他的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7] (P.183 )由此可见孔门对《诗》教的重视程度。曾子学派在《大学》中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据笔者统计,在《大学》并不算长的篇幅内引用《诗经》共计12次。《诗经》在《大学》中主要是作为论据,作者之所以多次引用,是因为《诗经》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朝廷事务中都被屡次征引,通过引《诗》,可以增加文章的哲理性与权威性,增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更易被读者接受。

此外,《大学》引《诗》后,大都附以阐释性的文句,将所引诗句与本文论点进行结合。如:“《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矣。”这首《诗经・小雅・节南山》,主题是对奴役人民的师尹进行讽刺,又借以指责不爱惜民众的天子。作者就此总结出,拥有国家大权的人,不可以不谨慎,不行正道则会招致天下人的诛杀。“《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诗经・文王之什・文王》是对周文王功绩的歌颂,《大学》篇对此的阐释是得到民众则得到国家,拥有天命;失掉民众,则会失掉国家。这种引用加阐释的方法,使所引之文与原作浑然一体,毫无牵强附会之感。

(二)引《书》

“《尚书》记言文是中国说理散文的开端,这些历史记言文有一个外在的叙事框架,它们已经具备论点、论据、论证这些论说文的基本要素,有些记言文主题集中,条理清晰。”[8] (P.2 )《尚书》的这些特点对七十子后学(包括曾子学派)的散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⑥,其中最鲜明的特点是,《大学》7次引用《尚书》。《尚书》在《大学》中的作用与《诗经》一样,基本上是作为论据被使用。《尚书》的引用增加了《大学》的文采与说理性,使论证更有理有据。如:“《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像爱婴儿一样爱人民。作者强调以民为本,用《尚书》中的“如保赤子”四字,惟妙惟肖地阐释了论证主题。再如:“《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枝;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尚书》中的这一段话本就是精彩的论据,以两种行为的对比,映衬出主题。这里的引用,不仅是多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例证,由于出自尚书,更增添了权威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大学》已体现出中国说理散文成熟的初级形态,在说理技巧、散文节奏性及引经据典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在儒家思想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先秦散文发展史上更具有特殊地位。

注释:

①参见洪榜.戴震全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5:4.

②参见陈确.陈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552.

③参见梁涛.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4.

④参见陈桐生.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J].文学遗产,2005,(6).

⑤本文所引《大学》原文均出自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一书,不再一一注出。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⑥参见陈桐生.七十子后学散文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90.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李学勤.从简帛佚藉《五行》谈到《大学》[J].孔子研究,1998,(3).

[3]依・萨・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2007.

[5]陈.王利器点校.文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篇(3)

作文评改是作文讲评课的前奏。但作文评改的方式很多,可以教师独批独改,可以面批面改,可以学生自批自改,可以学生互批互改……哪种批改方式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对此,笔者也有深切的体会。往往是满纸红批,收效甚微。事后大有“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的悲凉感。经过多次的教学探索实践,笔者发现让学生互改作文能极大地提高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效果较好。思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互改作文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就是好奇心的满足。为了让他们保持好奇心,教师在组织学生互改作文时,可以采取抽签的办法。每次互改都抽签换人,这样批改的同学就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改,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写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进而培养出写作的兴趣。

2.互改作文能找到成就感。互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能发现一些作者不易察觉的问题,并能给予相应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由于思维的定势,不易发觉。但喜欢找别人的茬儿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他人作文中的缺点,容易发现。教师组织学生互改作文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组,每组由一位作文较好的同学负责,让小作者自己读文章,然后,大家充分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整个评改过程,人人都是评价者,个个都是被评者。学生相互启发,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且在交流、讨论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智,从而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和写作能力。

组织好学生互改作文可以帮助教师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作文讲评前,教师只需抽查翻阅学生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探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作文讲评的效果。

二步曲:明确目标,一课一得

学生一次作文都可能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从审题立意到思想观点,从语法修辞到篇章结构,不一而足。要讲要评的内容太多,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正因如此,与其样样求全,不如一课一得。对于此,不少教师犯了忌。每每作文讲评,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想“指点”一番,面面俱到,讲深讲精则时间不够,泛泛而谈则效果不佳。主观上希望学生能“闻过则改”,下次写起来能得心应手,客观上却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这正如走马观花、隔靴搔痒,面是宽了,味是尝了,事是做了,但却浮在表面,悬在空中,“品”非所“味”,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收实效。因此作文讲评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要一课一得。但作文讲评课还有其特殊性,教师不能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因此在确定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前须对学生习作有充分了解。

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文讲评也一样,如果想要在作文讲评课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去,教师就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阅读学生习作,掌握学生作文的第一手材料。如这次作文的总体成绩如何?是否达到了此次作文的预设目的?其中优秀的作文有哪几篇?好在哪里?以前作文写不好的学生有了哪些进步?对习作中存在的缺点也要分类整理,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个别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是讲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问题,都要加以记录,为讲评做好资料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找准这次作文中主要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可在课下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如果每次讲评能抓住一个具体问题,重拳出击,深入探讨,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每次讲评都能使学生有所收获,铢积寸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步曲:鼓励为主,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告诉我们教学的根本方法在于激励、鼓舞。因此,在作文评讲中教师应多些鼓励,多些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兴趣。每次作文讲评课都应找出学生的一些优点(最好是与课堂教学目标有关的内容)特别是进步之处,给予表扬。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要讲方法。

1.表扬要说得具体。激励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应用,但如果只说些冠冕堂皇、无关痛痒的套话,反而令学生生厌。因此在表扬学生时一定要具体。是哪些学生哪些地方写得好,是一个片段、一个句子、一个题目,还是一个词语用得较好;是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还是思想鲜活,教师要说具体详细。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自己有了进步,清清楚楚地明白是哪些地方进步了。这样他们才会牢记并发扬自己的优点,愿意进一步努力。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扣题方法,教师就可以从标题扣题、中心论点扣题、分论点扣题、叙例扣题、结尾扣题等方面找出一两处优点对学生进行肯定。

2.表扬要照顾全面。得到恰当表扬的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相反,在学习上总是得不到肯定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教师不能每次作文讲评只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没有份,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在受到表扬后,学生容易感到兴奋,因为他们体会到了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

3.表扬要讲语言技巧。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但教师也不能因此对学生的缺点只字不提。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讲点语言技巧,换种表达方式就能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如在讲学生缺点时可以这样说,如果能做到什么会更好;或先讲缺点再讲优点,采用先批评后表扬的方式。从人类心理的角度说,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先否定后肯定最容易给人好感;相反,先肯定后否定,给人的感觉最不好。因此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也应遵循“欲扬先抑” 这种心理规律。

四步曲:片段修改,体悟提升

作文讲评课,似乎应以教师的讲和评为主,其实不然,讲和评只是教师的“一家之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教师所讲,还需用实践来检验。如果教师还只顾“填鸭式”地讲和评,不仅有违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作文讲评课也应该尊重教育的规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讲评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教师只要指出问题,点拨方法即可,剩下时间应留给学生修改、领悟,教师切莫越俎代庖,本末倒置。

鲁迅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效提高,就必须教会并督促他们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有目的的修改。这是作文讲评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步。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基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时应明确修改的重点内容,采用片段修改的形式进行。

片段修改,本着化整为零的原则,把课堂讲评的重点作为作文修改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修改任务,又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运用,让学生在体悟中理解、掌握所学技巧,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如:有次对以“得与失”为题的作文进行讲评,重点点拨了议论文的叙例扣题技巧。点拨后,要求学生在自己作文中选一段叙例扣题不到位的进行当堂修改。现把其中一位同学的原稿和修改稿摘录如下:

学生原稿:

失去桑榆,收之东隅,有失总有得。季羡林,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却请辞“三项桂冠”,放弃功名利禄,继续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史铁生失去了健康,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在失去的同时,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在面对失去的时候,季羡林和史铁生坚信这只是一个考验。倘若他们在失去中消沉、堕落,又何谈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需我们相信: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

学生修改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失总有得。季羡林,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却请辞“三项桂冠”,淡泊功名利禄,继续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他失去了桂冠的虚名,却得到了国人的敬重。史铁生失去了健康,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却领悟到了人活着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需我们相信: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

对比其原稿和修改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认清自己文段中的问题,而且能对课堂所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能较快写出事例与论点关联的句子。因此,教师讲评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片段修改。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也能很快找到成就感,更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上一篇: 机电行业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 公司档案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