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篇(1)

关键词 :分层次 儿科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率 分析

良好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易引发一定的护患纠纷,由于儿童是家长的掌中宝,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稍有迟疑或不妥,均会引发患者家属的气愤。为了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我院对儿科使用分层次管理模式。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我院72例儿科护士,其中包括主管护士9名、轮班护师48名及轮科护士15名。

2.方法

(1)护士分层标准。我院主要以护士的资历、职称与年资作为护士分层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护士的护理理念、知识结构、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评估观察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对护士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我院将护士分为三层管理,分别为主管护士、轮班护师与轮科护士。笔者就这三类管理护士的分层条件进行介绍:第一,主管护士。主管护士需具备专业的护理观念,能够对儿科专业国内外发展状况与新护理知识充分掌握。同时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一齐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其在学术研究中必须有一定的造诣,能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具备科室带头人的管理与工作能力。第二,轮班护师。轮班护师需具备较好的实施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轮班护师能够较好地完成自我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轮班护师能够掌握科室内各项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急救科的心肺复苏讲究程序具有较好的掌握。第三,轮科护士。轮科护士能够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并熟记护理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地完成本职工作,能够对临床常见的病症进行了解,懂得儿科最常见的抢救与护理程序;具有独立护理文件书写能力。在三层管理护士中,主管护士为团队的负责人,主要解决患者医嘱以外的护理要求,对轮班护师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对护理过程中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对临床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发事件进行解决处理。轮班护师主要执行相关的医嘱。主力护士则通过协助轮班护师,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与间接护理。

(2)护理质量考核方法。我院通过笔试及操作两方面为主,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笔试内容以《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为基本参照,进行试卷命题,同时通过临床操作等实际演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操作部分的评分。笔试及操作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3)家属满意程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由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水平、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分,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家属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以X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视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我院对实施分层管理之前及分层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层度进行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知,实施分层管理后,两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提高(具体情况见表1)。

三、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对于儿科护理而言,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对儿科实施分层次管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家属的满意程度。

分层次管理可将临床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每一层次的护理人员担负着不同的护理责任,有效杜绝了在临床护理中出现分工不明确、遇事相互推脱的情况。此外,通过分层次管理,还可以充分体现出每位临床护士真正的工作水平,让院方对于能力优秀者能够重用,凸显出优秀工作者真正的价值。

由此次临床调查结果可知,在进行分层次管理后,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可对分层次管理的价值进行肯定。同时,我院也认为,可以将分层次管理模式应用至更多的科室中,帮助更多的科室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篇(2)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46-03

应用型本科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它面向企业或工厂操作一线岗位,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可操作性和技术性。在教学中,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一、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2所,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有12所,而且40%为新建本科院校。很多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到位

据调查,很多院校仍沿用多年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未对社会相关岗位群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实质性体现“应用型”教育特点,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

(二)实践教学体系立体性不强

我国设置工程造价专业的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多采用嵌入式教学,将实践课程融入理论课程中,大部分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动手实践项目不多,实践课程立体性不强。

(三)专业特色不明显

我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重复性较高,没及时进行区域企业调研,较少与区域特点结合,未能体现地方特色和区域发展需求。

二、工程造价专业执业能力基本内涵和构建

(一)工程造价专业执业能力基本内涵

造价工程师执业能力是指:在行业内从事建设工程各种预结算工作的业务能力。据调查,造价人员执业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基本执业素养、岗位执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工程造价专业执业能力构建

据调查,执业能力范围为:建设项目各阶段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和招标控制价、项目结算和竣工决算、工程变更及索赔款等的编制及审核。由于在工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造价工程师的参与,造价人员所从事的岗位群及所对应的执业能力各不相同,按照工程建设的各阶段的造价经济文件的编制,划分类别如图1所示。

图1造价人员执业能力结构

三、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程序

以行业执业岗位群需求为目标,以专业资源为依托,通过对执业岗位能力的调研,总结岗位特征和能力要求,规划并落实教学模块,设置实践课程模块群,并搭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打破原来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执业岗位和典型项目的工作任务为基础建构工程造价专业的学习领域,创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情境。

(二)实践教学体系模块构建

具体来讲,要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核心标准的同步。基于这种理念,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应用为主,突出专业岗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和技能,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怎么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拟从以下四方面构建执业能力:基础素质模块(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品质,沟通和学习能力,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执业道德)、执业训练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具体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图2基于执业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三)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执行要点

在上述体系具体执行时,需要建立若干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基地,利用企业骨干力量带学生实训。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建立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度与实时监控系统,构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制订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顶岗实习成果评价制度等。

创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情境,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优质核心实践课程建设。结合《广西区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水平考试标准及考试大纲》《建筑工程造价员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基于执业能力”为培养模式。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教材编写,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情境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新”知识直接融入教材,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对接。

建立实践经验丰富的精良教师队伍。高校要加大引进力度,制订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也可通过“带、送、挂、聘”的方式,建立一支技术精湛、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出真正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指标,将静脉炎分为3度:一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搏无条萦状改变,无硬结:二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无硬结:三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要触及硬结。[2]

我科自2008年9月开始采用联合云南白药加95%酒精湿敷、喜疗妥湿敷取得患者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住院发生静脉炎的60例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年龄多在70岁以上。根据上述静脉炎分级,本组中一度静脉炎为23例,二度静脉炎为22例,三度静脉炎为15例。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喜疗妥在用药前30分钟在穿刺周围及血管行走10-15cm均匀涂抹,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时用云南白药加95%酒精调成糊状先外敷,再用酒精纱布覆盖,持续湿敷,为减少水份及药液的挥发,在纱布上覆盖塑料薄膜,晚间换成喜疗妥挤出膏钵3-5cm沿静脉走向抹匀,轻拍至吸收。 对照组两药物单独使用48小时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方法:由各班当班护士,在治疗前,联合用药后观察静脉炎的发生,及患者的接受情况,重视患得的主诉。

1.4 效果诊断: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局部外敷后48小时肿胀疼痛消失,压之不痛,静脉管壁明显变软,有效;48小时内疼痛基本消失红、肿、热、等症状基本减轻;无效:48小时后红肿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消失。

2 酒精、云南白药、喜疗妥的原理

酒精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上痛功效,并可以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酒精挥发时可带走机体的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起到冷敷作用,致使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轻静脉炎的发生,冷湿敷可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降低细菌的活力,从而抑制局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2]。云南白药的主要是由三七、冰片、重楼、草乌待制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淤、扩张局部血管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外敷可达到止痛、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3],95%酒精加云南白药主要是因为酒清促进血管护张、能渗透到硬化的血管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和弥散,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喜疗妥主要成份为多粘多糖甘磷脂,能迅速透过皮肤,不仅具有抗炎促进血肿和水肿吸收还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有抗炎、抗渗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4]

3 结论

精酒和云南白药、喜疗妥治疗静脉炎已有报道,但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静脉滴入前给予喜疗妥先给予外敷对降低静脉炎发生、输入刺激药物减轻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可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静脉炎时给予酒精加云南白药湿敷,因为此组药对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明显优于喜疗妥,但此组药酒清容挥发,要不断的更换药物,晚间影响患者体息,所以两组药物药物的联合应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琴,陆艳,沈映彤,朱娟娟.喜疗妥治疗输液性静脉炎150例效果观察.交通医学,2007年第21卷5期待

篇(4)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本学科范围内,涉及的内容是与本专业相一致的,避免在以后的论文答辩中出现问题。②创新性,开题报告选题内容一定要新颖,一般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可以是已经得出结论,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医学上,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治疗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对待问题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技术方法学上的创新。③可行性,课题题目应适中,结合本科室的科研实力量力而行。三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基本上没有单独的科研实践,论文选题范围太大,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很难按时完成。因此在选题时不要大题小做应小题大做.④实用性,临床医学研究生最终还是要面对患者,选题时多选择应用性课题,因此更要注重课题的实用价值,切忌一味追求偏、难、怪,应着力于服务于医学、服务于患者。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互相比较、多方论证的努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在其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

2 文献综述的撰写。

一般选题范围确定后,就进入收集资料阶段。研究生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发现,从而确定自己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0,而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综合叙述后写成的文章,属于二次文献范畴。医学硕士研究生阅读文献量应该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50%,近三年的文献至少占70%,遇到非常有价值的外文文章,最好将其全文翻译出来,对于阅读以及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书籍宜先看序言和目录,论著宜先看摘要和结果。医学文献综述一般分为四个内容: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意见等。整篇综述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避免大段引用原文,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文献综述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开题报告的质量,也是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基本训练内容。

3 开题报告书内容。

篇(5)

对于民间的生动鲜活的美术样式和其朴素的社会审美价值以及广泛的精神寓意的研究,特别是对原生态的艺术研究并实施教学,是把握艺术传统脉络的关键。文化背景下的砖雕实践活动,不仅不会对具有主流价值的知识构成威胁,还会促进其作用的发挥,为学科课程添翼。本土知识与学科知识的交融、互渗、整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在时间和空间上如何科学协调,都是砖雕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棘手问题。

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这次校本教学期望的实践效应。我校为此进行了校本课题研究。成立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师生参观陈家祠等建筑砖雕艺术;分析开发地方资源(岭南砖雕文化与西关风情文化)的难度,在学校实施的难度;根据课程与教学需要,充分利用荔湾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砖雕美术教育活动,开发岭南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岭南砖雕的传统艺术及蕴藏其中的西关文化背景,延伸文化,发展文化,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西关砖雕艺术创作。

探究型活动方式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必须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学生通过参观、上网、阅读,欣赏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砖雕艺术的精湛作品(特别是陈家祠的砖雕),从中感受到砖雕艺术的古朴秀美,对砖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题研究上我设计了六组小课题这六组小课题分别是:(1)陈家祠砖雕艺术的探索;(2)民间砖雕资料小收集;(3)砖雕创作与西关人文素材的结合;(4)砖雕技法的小探索;(5)砖雕艺术创作一;(6)砖雕艺术创作二。每个小课题包括:课题研究小组组织机构、课题研究计划、学生课题探究记录、课题探究成果与评价记录等。

篇(6)

欲流之远,先浚其源。认识教育科研的性质和任务,澄清模糊观念,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走向“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第一步。为此,我们通过系统培训、政策引导等方式,从源头上构筑起三道防线,促进了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对接。

1.两训一评:预防“有行动无研究”

行动研究是广大教师最为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调研发现,教师对行动研究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只是围绕课题搞一些连续或不连续的主题活动;只满足于“做了什么”,却没有深思“为什么这样做”;研究缺乏指向性,观察也不到位,研究结果的科研含量较低,起不到改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为防止这种浅层次研究再度出现,我们用“两训一评”的方式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两训”指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研究方法的培训。理论层面的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各学校教科室负责,主要以威海市教学研究中心编写的《实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为蓝本,自主地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第二阶段由我市教学研究中心教育发展调研室负责,瞄准行动研究这个热点和难点,分期对基层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实践层面的培训,主要由分管科研人员和相关学科教研员组成研究共同体,在基层学校针对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通过以上两个层面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训,将行动与研究合二为一,使“教师即研究者”成为可能。

“一评”主要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征文”评选,激励教师对研究过程和方法进行深度反思,提高行动研究的效度。目前,全市性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三次。每次评选过后,我们都及时下发“引领式”通报,既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与建议,也对优秀的行动研究案例进行评析,引导教师遵循基本的研究规范。此外,我们还在乳山教育科研网上开辟了“行动研究”专栏,推介一线教师的日常研究收获及每学期获奖的优秀成果,供全市教师共享。

2.两项政策:遏止“盲目研究”

从本质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通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改进,应该定位为原生态、非专业性质。但由于定位不准,一些学校和教师却走了一条非专家非教师的研究路径:选择课题不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立足于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只是搜索和整理有关资料进行“作秀”,徒费心血而无功。这就是我们提出搞“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背景所在。对此,我们出台两项政策,筑起了遏止“盲目研究”的防线。

政策之一:精选有效课题。为遏制“人人有课题,年年搞研究,年年无成果”的盲目行为,我们要求基层学校可在已立项的课题中,筛选出具有校本性和实效性的2-3个课题重点研究,力争出精品,并强调“只有极具校本性和实效性的课题,方能进入校、市两级重点研究课题行列”。教育发展调研室则从各学校申报的重点课题中,筛选出若干个对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有实用价值的课题,给予重点扶持。正是这一政策的引领,府前中学的县市级课题《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建立与应用》,超越了许多省、市级课题,当选本年度市级重点研究课题。

政策之二:杜绝功利课题。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杜绝一些教师将拿到课题结题证书作为课题研究终极目标的不良现象。因而,进行评优选先,不以课题是否结题作为课题研究有成效的依据,而主要关注“研究成果通过何种手段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利用”,从而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并自觉运用研究成果,不再出现盲目研究现象。比如,我们在全市开展的“1121”工程(评选100名教坛明星、100名优秀教研组长、200名师德标兵、100名优秀班主任)中,对于科研成果一项,我们就采用了这一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两步延伸:杜绝“一次性研究”

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环节。“一次性研究”使得课题结题之后,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无论是将课题研究成果弃之不用,还是将研究成果复制到教育教学中,都将使课题研究得不到继续延伸和发展,这就严重背离了“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本意。为此,我们采取“在实践中选择,在实践中完善”的措施,筑起了杜绝“一次性研究”的防线,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步:在实践中选择

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从成果推广的原则、推广的途径和方法、推广的程序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教育发展调研室本着“成熟一点推广一点,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精心筛选出已结题的、应用价值高、普适性强、再研究潜力大的课题,并吸纳自愿参加推广研究的学校,进行联合攻关。

第二步:在实践中完善

由于对某个学校或班级适用的成果在另一学校或班级未必适用,同时,对研究课题成果的应用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各联合攻关小组在原成果单位的带领下,按照推广程序,有计划地开展了深化研究。比如实验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行为研究》课题成果在威海市获二等奖,为深化研究,他们与另外七所自愿参与深化研究的学校组成了研究共同体,通过“区域联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推广,在推广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研究成果,形成了联动共赢的局面。

二、坚持“两破两立”:完善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教科研由“无序”向“有序”转变

高效是“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能否高效运作,关键在于管理和评价机制能否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针对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存在的缺陷,我们采用“两破两立”的措施,初步完成了从滋生形式主义到孕育“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转轨。

1.科研管理体制:破除“行政垄断型”,建立“团队自主型”

以往的教科研范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转模式,从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计划的确定,从过程管理到课题结题,均是以行政管控为主。基层学校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忠实而被动地遵照上级指示行事,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角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教育科研工作的自下放到学校,采用“团队自主型”,还能者以广阔的自由驰骋空间。

(1)组建团队,集中智慧

我们的教科研团队完全由各学校自主形成,有强强联合式的,有异质互补式的,其目的都是通过团结协作,集中智力资源,提升团队效能。比如,以诸往中心小学为核心的《小学阶段国学启蒙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团队,由11所实力较强的学校组成,而以府前中学为核心的《中学历史多维互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团队,则是异质互补式的搭配。这样的结合,提高了执行力,有利于把课题做得更实、更强、更长久。

(2)自主发展,互利共赢

团队自主,指的是自主制定研究计划,自主确定研讨活动形式和活动次数,自主开展研讨活动,自主负责团队管理,自主确定通过何种方式展示研究成果,等等。但是,团队自主并不是搞“放羊式”教科研,我们要求行政和研究部门根据团队的需求,为其总体把脉、出谋划策、提升总结,完成指导、服务的职责和任务。这样,便实现了教师和行政研究人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教师不等不靠积极研究,行政研究人员减少指令性文件和检查次数认真指导。这样,就催生了自主研究的内部动力,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空间,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科研评价机制:破除“虚评体系”建立“实评体系”

用评价机制引领教科研、管好教科研,是我们建立教科研评价体系的目的。我市以往的教科研评价体系由管理保障、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四部分构成,具体指标中也不乏“有健全的教科研制度,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教科研工作”之类以听汇报、查资料为主的“虚”评价指标,从而助长了言不符实、弄虚作假之风的滋生与蔓延。为此,我们果断摈弃虚空条款,添加强化实效性指标,建立了务实的“经济实用型”教科研评价体系。

(1)关注成果获取的过程

因为我们的研究课题都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关注成果获取的过程,才能保证成果的含金量,才能使科研成果作用于教育教学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在摈弃无实效性指标的同时,我们又增添了一些关注“课题在课堂上是怎么研究的,每一阶段学生得到了哪些发展,通过哪些具体指标可以看出学生的发展,所留下的过程材料是否有价值”等硬性指标。明确的目标,引领教师真正将教研和科研联系起来,潜心于各种教学法的研究。

(2)关注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进行教育科研,绝不是以降低教学成绩为代价的。因此,我们除了关注成果的研究过程,更关注成果的实践性和实用价值。根据研究过程和应用价值,以质论价,把研究成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硬性指标,是彻底扭转教育科研由虚变实的强有力武器。比如对参与成果推广的各团队的成果评价指标是:参与推广研究的团队必须有一半以上在学年末的考试成绩比上年有提高,否则不得分。这一系列指标,都实实在在地把教育科研引导到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了。

篇(7)

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3、课题研究过程,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估算论文工作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

再谈下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至迟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凡未按时开题着,可酌情在论文成绩中减1至5分。

2、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进行现场考察和初步的试验研究,然后写出5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研究生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

3、开题报告必须在学院或教研室(研究室)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

篇(8)

企业投入、行业推进、政府重视、社会关注,最终要为市场接受。形成市场需求,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协会在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工作中,十分注重钢结构住宅的推进环境改善,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在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中反映企业呼声,在组织完善有关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规范的同时,向住建部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采用钢结构体系的建议,并与协会参与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与《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制订工作紧密结合。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车间,搭建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推广价值。

10月26日,课题组专家与部分钢结构企业技术负责人在杭萧钢构股份公司开发的包头万郡・大都城高层钢结构住宅小区现场召开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讨论会”,在参观了浙江杭萧钢构开发的成品高层钢结构住宅小区后,课题组对研究报告修改提出了新的思路,充实内容、精练篇幅,根据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钢结构住宅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重点比较几种较成熟结构体系运用前景,对板材体系,建造成本、防腐防火等改进、优化,精装修、安装等系统集成协调进行改善和深入研究,满足市场和用户需要。

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课题的结题报告分综合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企业调查报告三个部分。综合报告对我国钢结构住宅推进的基础、环境和现状,针对钢结构住宅推进中的瓶颈和政策环境提出建议,将能为国家相关部门政策决策提供参考。技术报告和企业调查报告则侧重适合我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结构、性能、材料等技术数据进行研究,为钢结构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提供帮助和指导。三份报告的结构、内容和技术要点等多处修改,几易其稿。为此,在讨论会上,建筑钢结构分会领导强调,课题研究以促进钢结构住宅推广的效果为主,研究报告再次修改后要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和层次,立足于企业的产品研发,争取年内完成报告的拟写和上报工作,为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发挥作用。

篇(9)

面对这个问题,在教师队伍中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有”者少。学校每年屈指可数的几个课题常常是分配给了个别喜好教科研的或在教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的老师。绝大多数教师是不喜欢搞教科研的,不愿意承担学校分配的课题研究任务,也就更谈不上自己选择课题去研究了。这就是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不能迅速提升的根本原因。教师不去研究教学,不根据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只抱着教科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把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得过且过,怎么可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为什么要作课题研究

许多教师作课题研究,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或是为了评职称。这样不可能真正搞好课题研究。教师应该把课题研究看作是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课题研究是教师终身学习的最有效途径,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要把课题研究看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师作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我们反对教师脱离教学实践作研究,作那些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徒劳无益。作课题研究还有助于教师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形成强烈的教学科研意识。

三、教师的课题来自哪里

现在的课题来源大多是自上而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不切合学校实际。课题研究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不能解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科研是没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应该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坚持“问题即课题”。所谓“问题即课题”,也就是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来源于学校,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来源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研究的课题是否经过了论证

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课题的,也并不是所有课题都具有研究价值的。因此,课题确定后不能马上着手进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确保科研活动的有效性,使一定的投入(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能取得更大的效益。课题论证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文献综述,预计有哪些突破,以及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等。对于这几方面应当进行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质疑式论证。如,对研究背景的论证,可以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本课题是针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前人是否进行过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本课题和别人已经或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在研究的依据、目标、范围、对象、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别人的哪些理论、观点、方法、手段可以为本课题所继承、借鉴、批判?

五、研究的课题是否有价值

课题必须要有价值,要具有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理论价值是指课题对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作用;应用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更强调其应用价值。所以,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必须要思考:课题能否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否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能否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课题研究达不到这些目的,那这样的课题研究就没有任何价值,更没有研究的必要。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

教师作课题研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正确的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效率,使研究成果更具可靠性。立题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设计、规划。研究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叙事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课题所需要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应该从自身实际与课题需要出发,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正确地选择和运用研究方法。

七、研究中是否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专家的指导、学校领导的支持、同行的帮助和学生的配合。专家指导可以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领导支持是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实施的保证,同行帮助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学生配合是课题研究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服务于自己的课题研究,要智慧地寻求专家的指导与领导的支持,要谦虚地获取同行的帮助与合作,要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

八、课题研究是否有保障

课题研究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学校在成立课题组的基础上,建立子课题组,构建课题研究团队。二是时间保障。教研必须要有时间保证,课题研究更是如此,必须确保课题研究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三是人员保障。课题研究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经验,而且肯吃苦、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参与。四是经费保证。保证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出学习、课堂教学研究、调查实验、资料收集、数据处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没有保障的课题研究只能流于形式。

九、教师是否真正进行了研究

篇(10)

    1、 总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提升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追求,密切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规律性和独特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创造性学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

    2、 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对科学和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能力。

    (2)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促进学生通过研究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二、研究性课程在课题选择和设计上的要求。

    1、 开放性。    

    要注重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从学科领域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学习、研究的专题(课题内容是广域性的。既可以是单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既可以是科技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社会现实问题,也可以是学术前瞻性的问题;既可以是以前没有结论的,也可以是暂时不作结论的;同时也可以是上述各种角度的交叉和综合。

    2、 跨学科性、综合性。

    社会系统是复杂的,每个实际问题都会涉及到人文与科学有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因此,围绕某个专题(课题)的学习、研究,往往要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研究问题。

    3、社会性、生活性。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是注重联系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自身的现实问题,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的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4、 实践性。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问题性。  

    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材料或创设一种情境而引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从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所发现选取的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来源,选题思路。

    (一)来源:(1)生活实践 (2)报刊、杂志论文 (3)热门话题 (4)参考教师提供的课题

    (二)思路:1、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2、环境保护 3、资源利用。 4、化学实验探索与研究

    四、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激励“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发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指导提出问题即指导发散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动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前二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查”精神,后者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励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宏观问题因其关系全局,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会有畏难情绪,研究中也会困难重重。指导学生研究应,从身边着手,从身处的一地,熟悉的一方着手去研究。在对局部的研究中联系全局,通过对微观的研究去认识宏观。例如,研究WTO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可以从浦东当地这个微观着手,甚至可从上海港这个港口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研究,从而认识加入世贸组织会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宏观问题。

    2.抽象与具象相结合。

    理论、概念、原理、法则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学生感到高、难、空而难以入手,影响研究情绪。指导学生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可以通过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认识,对有关通过调查、访问、收集到的具体数据、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认知把握原本抽象的东西。例如,在研究WTO给中国商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课题时,以调查超市为切人口,让“商业”这一抽象、庞大的概念与“超市”这一具体形象的实体结合起来。

    3.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相结合。

    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报刊信息关注,都在为课题研究打基础作准备,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展开。例如,某同学爱好电脑,他便会对“加入WT O以后我国信息业的发展”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较为深入有效的研究。

    4.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相结名

    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引导学生将当前学校学科知识学习、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个实际应用,即包括当前社会的实际得要,更包含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例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知识来研究环境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方向问题等。使学生立足现在、关注未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研究的前瞻意识和学用结合的良好学风。

    (二)指导“确立课题”

    “确立课题”的过程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归纳是指针对有发散而提出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如何做”几个层面。归纳的过程是比较、筛选、剔除、提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定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点,进而确立研究课题。指导“确立课题”即指导归纳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理性的思考,引导学生科学的分析,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确立课题”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的价值性。

    指导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必须考虑这一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的价值性主要表现为它的科学性、需要性和创造性。

    科学性 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课题研究要具有科学价值,它或是在某个领域中的新发现、新创造,或是在某方面空白的填补,或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完善或发展,或是某领域某些不正确观点的纠正,或是有助于研究者自身养成良好的科研意识、习惯、态度及思维方式。选题的科学性,可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

    需要性 选题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因此,选题时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当前需要,更要有远见,选择适应社会发展长远需要的课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有关课题,使课题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

    创造性 选题应是无人提出的或是别人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努力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创造性是课题研究的生命,也是课题选择的一条根本原则。因此,努力使自己的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就能赋予课题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研究的可行性。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小组在实施课题中,常常会受到多种主客观同家的制约。因此,确定了题目并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能着手进行研究。在选择课题时要无分考虑实施时的可操作性。

上一篇: 公司档案管理 下一篇: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