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02: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族文化交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但在笔者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与食物相关的猴子,莫过于吹的糖人――“猴吃蜜糖”。
天津吹糖人的小贩,会挑一副担子走街串巷。担子由前后两个木箱组成。前箱下边放置一个小煤炉,炉上放着一只小铜锅,锅内盛有糖稀。木箱上钉着一个H形有孔的木架,吹好的糖人有根竹签撑着,可以插在木架上。这后面的木箱放些煤球、扇炉子的破扇等杂物。
小贩将担子挑到胡同口,放下担子,见有儿童围拢过来,即把后面的木箱移过来当凳子坐,然后将前箱推向前,以便伸手从铜锅里取糖稀。吹糖人的糖稀是以麦芽为料熬制的,吹得时候必须加温,否则硬邦邦的无法吹。吹时,小贩用一根吹管挑出一圈糖稀,根据买糖人小朋友的要求,吹出金黄色的苹果、西瓜、葫芦、小鸟、老鼠偷油、猴吃蜜糖……还有的小贩会在木箱上放一转盘,盘上格中有从简单的糖饼到复杂的龙凤等不同图案的糖人儿,孩子花一样的钱,全凭运气得到糖圈圈或是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
糖人儿分两类,一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立体的动物或人物形象。另一种是用小铜勺盛着冰糖稀直接在石板上画出来的糖画儿,粘上小木棍,待晾凉后用小铲一撬即得。笔者幼时最爱的“猴吃蜜糖”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那小贩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一团糖稀在他手上捏捏吹吹,瞬间就出现了一个俏皮的猴子,尖尖的嘴,长而弯曲的尾巴,最实惠的是那猴用爪子捧着一个小碗,里面盛着甜甜的糖稀,真是好玩又好吃。上海也有在里弄中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他们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水果和糖人,不过,那种染了色的糖稀有毒,不能吃。现在,街头上吹的糖人因为不卫生,已经很少有人吃了,有些合乎卫生标准的糖艺品会作为装饰物,出现在宴会的菜品碟头上。
大圣的血统
笔者生长在天津南市,是看着连台本戏《西游记》长大的。舞台上锣鼓响处,从后台蹦出一只猴子,连翻筋斗,全场观众顿时喜眉笑眼。再演到孙猴子凭着一根棒子打败了很多凶神恶煞的“大花脸”,更让孩子们看得过瘾。待到上学念书了,才知道舞台上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承恩是中国人,《西游记》是中国小说,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是假想的中国仙境。所以,对于孙猴子是国产的,在幼时的笔者心中,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对于孙猴子的血统,博士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西游记〉考证》)学者郑振铎先生1934年在《Y偻集・西游记》中也指出:“孙悟空的本身似便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努曼(Hanuman)的化身。哈努曼见于印度大史诗《拉马耶那》(Ranmayana)里,而印度剧叙到拉马的故事时,也多及哈努曼。他是一个助人的聪明多能的猴子……在印度,他是和拉马同样为人所熟知的。(至于)什么时候哈努曼的事迹输入中国?是否有可能把哈努曼变成孙悟空?我们不能确知。”只是留给了我们追溯考证的一丝线索。
其实在印度,有关猿猴的故事非常多。直到现在,印度古典舞中还保留有猴神协助拉马攻打恶魔的节目。那么,印度的哈努曼和我们的孙悟空是否系偶然的巧合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古代佛坛讲经,常有援引故事阐明经义的通例,它最早起源于印度,然后渐及东方,在汉魏时期输入我国。早在三国译出的《六度集经》卷五的《国王本生》的神话传说中,就描绘了人王和猴王率众猴与邪龙搏斗的故事,它是据此敷演光大的《拉马耶那》的前身之一。学者陈寅恪先生1930年在叙有顶生王升天大闹天宫的故事以及《拉马耶那》哈努曼的故事时,认为:“殆因讲说《大庄严经论》时,此二故事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或无意之间并合闹天宫故事与猿猴故事为一,遂成猿猴闹天宫故事……此《西游记》孙行者大闹天宫之起源也。”(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二分册)此说是有道理的。
从现有资料看,孙悟空的形象较早出现于宋元之间。现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着一件元代的唐僧取经瓷枕,上面绘有孙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的画面,颇矫捷威武。瓷枕上《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皆已齐备,说明当时取经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后来,吴承恩之所以能写出《西游记》,是根植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结果,体现了作者痛恨秦汉以来的专制王朝,寄希望于神魔世界的豪杰之士,来表达“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二郎搜山图歌》)的创作思想。
在文学研究领域,曾有人因中国神话散亡仅存零星而谓我民族为“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其实不然。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夔一足,越人谓之山臊,人面猴身能言。”(见《国语・鲁语》韦昭注)的记载到《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古狱渎经》《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都写过猿猴成精作怪的故事。
可见,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既不是中国猴,也不是印度猴,而是混血猴。这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远赴印度学制糖
那么,我们日常食的糖,其制糖工艺是否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呢?答案是肯定的。
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等7大类,而碳水化合物中的一个葡萄糖分子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后即可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能量),所以食用适量的甜味食物,对人体是很有益的。
在我国的古籍中,“糖”字出现的较晚,最早出现的是“蜜”“石蜜”“饴”等字。蜜指蜜蜂采集花粉酿成的甜汁。石蜜是什么呢?《异物志》说:“交趾草滋大者尽数寸,煎之凝如冰,破如博棋,谓之石蜜。”那么,什么是饴呢?《本草纲目・谷部》:“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 饧又是什么呢?《辞海》说:“‘饧’,古糖字,亦作 ,后特指用麦芽熬成的糖。”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制作吹糖人的食材。现在我们清楚了,“饴”指软糖,“ ”是“糖”的古字。“饧”字古时泛指糖,后世则专指用麦芽熬成的糖。
那么“石蜜”到底是糖还是蜜呢?这个答案在《唐书》中有:“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上遣使往摩伽池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诸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原来,“石蜜”其实不是蜜而是糖,这种“取糖法”是我们派留学生去“取其法”而学来的。这样,我国古代制糖技术的脉络就基本清晰了:“蜜”“饴”“饧”我们古已有之,甘蔗却是不知什么时候引进的。
甘蔗这种植物,其原生地似乎不在中国。“甘蔗”这两个字也很可能是音译,因此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写法也就五花八门,《子虚赋》为“诸蔗”,《杖铭》为“都蔗”,《神异经》为“ ”。同时,甘蔗传到中国之后经过长期栽培,品种繁多,应用也各有不同。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人生漫笔》中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张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拿走的,正面写着一段佛经,背面写着关于印度造糖法的残卷,几经辗转传到了我的手里。”季老惊喜欲狂,啃开了这个硬核桃,解决了学术上的不少疑团。季老考证认为,“糖”这个字在西欧各国语言中都是外来语,来自同一个梵文“sarkara”。这就充分说明了欧美原来无糖,糖的原产地是印度。中国在唐代之前能够自制蔗糖。当时,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法,说明印度在制糖技术方面有高于中国之处。中国经过学习后自己在制糖方面“色味愈西域远甚”,如此看来,糖本身虽然是个小东西,然而却驮着长达千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史。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下面就满语文与清代满族文化、汉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展开叙述。首先,满语文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全面反映满族的产生方式、社会组织、文化艺术、、思维方式,承载着满族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满族文化模式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有清一代,满语文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是满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清入关以后,满族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发了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满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异质文化,尤其是汉文化,语言上尤为明显。然而,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如果放弃其固有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国语”和“骑射”两个方面),满族独立于世的标志将不复存在。因此,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持满族文化的特色,为此制定了保持“国语骑射”的文化政策,正是这种文化政策使得满族文化不是被汉文化全盘取代,而是在借鉴和融合中有所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
其次,满文与汉文化的关系方面。入关后,满族很快就被融入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大海之中,汉文化与满文化就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反映到语言文字方面,汉语文强势,而满语文则处于弱势地位。在语言方面,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满语逐渐衰落,从驻防八旗到京旗,从关内到关外,这个过程是满语不断受到汉语这种强势语言“融合”的结果。另外一个方面,对于满文而言,清入关后满文的职能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与入关前满文主要是满文化的载体不同,满文承载更多的是汉文化。这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汉文书籍被翻译成满文,而用满文创作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的极少;大量的满文档案、奏章、辞书、谱牒、神词、碑刻等,公文体或应用体的居多,而从深层次方面展示满文化的满文作品很少,乾隆皇帝一生做了约4万首诗,但据目前所知,用满文创作的诗歌却寥寥无几,这足以说明问题。清代的翻译科考试也是将汉文翻译成满文,其目的固然是要保持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清代满文更多地是一个外壳,承载汉文化的因素更多一些。对于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必须从清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去客观分析。正是由于满语文在清代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其生命力和创造力与汉语文相比就逊色多了。这也是清代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相反,西迁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却能创造出大量的满文文学、历史等作品,也与新特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有关,这里受汉文化的影响与内地相比就小得多,故而满语文不再弱势,而是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也新特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造成的。
再次,满语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历史轨迹,像“雪球”一样,以华夏———汉文化为核心,不断融合了诸多民族的文化。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在这个过程中,满族及其先世文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另外,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指两种比较接近的文化体系接触后,原来的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或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融合的一般过程为:接触———撞击和筛选———整合。在清代,既存在着满族“汉化”的情况,同时也存在着汉人“满化”的情况[3],由此可知,文化融合是互动的、渐进的,即在互动过程中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二、清代满语文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古往今来的外国人都认为汉语难以掌握,但清初的西方传教士则注意到,满文因其为拼音文字而较汉文更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比较容易学习。以著名法国传教士张诚(J.F.Gerbillon)为例,在汉文与满文的学习上,他认为:“汉文很难学,首先是难说,因为每个字有不同的读音,而每个字依照其不同的读音,要表达15—20个不同的含义。再就是难写,因为有与字同样多的字母。中文的字母和我们的不一样,但相同的是,有多少个字,就有多少个不同的字母组合。”因此汉语文对西方人来说,就像“天书”一般。而满文恰巧没有这些难处。因为满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其动词的变化、动词词尾的变化、连贯语的连接词等语法特点对西方人而言比较容易接受,葡萄牙耶稣会士安文思说:“他们的(指满洲)文字与语言都容易学。”“满文无论从文字或语法结构上看,都比汉语更接近于我们的语言。”另一方而,在宫廷供职的传教士有需要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满语。清廷的统治者与决策人多是满洲权贵重臣,与他们交往,掌握满文甚是必备。加之满语和西方语言特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以早在清顺康年间,西方传教士就非常热衷学习满语文。因为满语文比较好学,所以将其视为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他们出版了很多著述,并将西方的一些著作如《几何原本》《西洋药书》《割体全录》等译成满文进献给皇帝。
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1622—1688)自康熙十年(1671年)起担任康熙启蒙老师,服务达27年之久,深得康熙赏识。自此之后,他经常谒见康熙帝,进讲天文、数学、地理、乐理和哲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康熙则派专人教他满语和汉语,他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同康熙帝用满语讨论西方科技,还用满汉文译了不少欧洲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如满文本《欧几里得几何学》等。数学的乐趣吸引了年轻的康熙,他把处理政事之外的时间几乎全用在学习上。学完了几何学和天文学中最有趣最易理解的东西,又学习了西方哲学和乐理知识。南怀仁接着又竭力给他讲解地理知识,明末传教土利玛窦绘的《万国舆图》、艾儒略写的《坤舆图论》《职方外纪》等,都是他学习的教材。南怀仁还编写了《坤舆外纪》等,来进一步介绍西方地理学和地理知识。频繁的教授活动,使双方关系更密切。南怀仁很得意地炫耀道:“每天早晨,我就进宫并立即被带到康熙的住处,往往要呆上三四个小时。我单独同皇上在一起,给他读并加以解说,直到中午才能离开。他也常留我吃午饭,并从金盘中给我夹些精美的肉”。1696年,南怀仁完成并出版了第一本用拉丁文撰写的满语语法书,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继南怀仁之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和张诚于1688年抵达北京,被康熙帝留京供职。传旨白晋、张诚学习满语,用了不到七个月的时间(也有些资料记载为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将满语文学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张诚,深受康熙帝的器重,曾数此随帝出游东北和蒙古。因为他熟谙满族语言文字,是当时传教士中学得最好的一位,所以得以帮助清政府与俄国进行有关《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他不仅在一些重要场合充当翻译,还指导其他传教士学习满文。1696年,他在巴黎出版了《鞑靼语概要》,在欧洲是满语研究的开山之作,对整个欧洲的满语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此外他还编写了满语教科书和《满语字典》四卷。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Jean-Joseph-MarieAmiot,1718—1793),其老师宋君荣在研究并翻译《尚书》时所采用的版本,就是康熙年间出版的孔安国古文《尚书》的满文译本。他之所以要选《尚书》的满文译本作底本,满文的语言结构与法文相似是重要原因。他说:“欧洲人翻译鞑靼语,不至于像翻译汉文那样,一不小心,就会受对汉文结构的误解而产生的约束。”
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
让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11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市佛光缘美术馆开幕。
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杨志今,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柳河,以及台中市副市长徐中雄、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如常法师、台中惠中寺住持觉居法师、台湾中部美术协会理事长倪朝龙等两岸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开幕展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当晚,杨志今一行还观看了话剧《最后之胜利》。
杨志今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民族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与具体体现,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创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搭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让海峡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交流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为两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
如常法师在致辞中表示,佛光山星云法师非常高兴两岸携手促成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佛光山愿继续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成两岸交流和平富强的中国梦。徐中雄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揭幕,台中是台湾的“文化城”,拥有众多文化资源,愿与大陆展开全方位文化交流合作。
随后,杨志今等与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开幕展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下午会见了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晚上在台中市文化局长叶树姗的陪同下观看了游本昌演出的话剧《最后之胜利》。
参观展览时,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表示,台湾与大陆近年来交流日益频繁,此次能来举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大家都很开心。他特别强调《护生画集》能在佛光缘美术馆展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因缘,两岸未来也将继续扩大宗教、文化的交流。
而主演《最后之胜利》中弘一法师角色的游本昌,笑言“自己就是看《护生画集》长大的,丰子恺对众生的爱,值得我们弘扬与学习。”他巧妙地形容这次的活动是因缘很好、来源无尽,是星云大师多年来弘扬佛法的悲心愿力所创造出来的因缘,此次有机会来台湾办文化活动,十分欢喜。
对于这次的活动,策展人张家献详加说明,策展工作以文化交流为出发点,首先向台湾民众介绍丰子恺《护生画集》,丰子恺的作品具有劝世功能,简单的生活小事都能成为一件作品。丰子恺的艺术需要透过人去思考与感受,再反映出来的普世价值,能深深感动人。并特别感谢艺术家游本昌不计成本,率团来台湾演出话剧支持这次活动。
展览内容丰富多彩精典绝伦
这次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活动7大项内容分别为:
一、丰子恺《护生画集》原作展览。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10日,在佛光缘美术馆台中馆展出。这是浙江省博物馆从丰子恺先生的好友广洽法师捐赠的《护生画集》中精选的124件原作。
二、弘一法师话剧《最后之胜利》。于11月12日晚上演出。此剧叙述弘一面对日军强硬利诱与威胁,不惜以身殉教,弥留之际,以坚定信念写下“最后之胜利”,表达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光照大千——丝绸之路的佛教艺术展”。展期从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3月24日,展品71组、133件,地点在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
四、浙江婺剧综艺——“欢乐春节”。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金华一带,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音乐高亢、气势磅礴、节目精彩。2014年2月17日至18日,在南投文化局演艺厅登场;2014年2月20日至3月5日,在高雄市佛陀纪念馆演出。
五、“老照片、新北京”展览。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组织展品,将在2014年3月至4月在台南萧垄文化园区举办。
六、民族管弦组曲《山水化境——富春山居图随想》音乐会。该音乐会由浙江省歌舞剧团历时2年时间精心打造、著名作曲家刘湲和青年作曲家姜莹合作完成、两岸120名音乐家合奏,将于2014年5月21日在台北两厅院、5月25日在台北中山纪念堂演出。
七、“天工遗风——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示华美瑰丽工艺精品38项、500件,将于2014年6月1日至15日,在台中文化创意园区展出。
“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及《护生画集》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艺术的先驱,同时也是近代有名的随笔散文家、西洋美术音乐家兼教育家,一生著作多达150多种,《护生画集》是其代表作,创作过程长达46年。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他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文/徐惠芬
英国馆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建筑师凯特琳娜・迪恩表示,英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国度。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英国人对大自然就有异乎寻常的热爱,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很多植物可以治病。英国的皇家植物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子保存计划,全世界的各种种子都将被冷冻在地下环境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的这个计划给了我们灵感,因为我们发现这些美丽的种子,每一颗似乎都在述说一个故事,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设计将故事呈现出来。
体现英国人崇尚自然的历史文化
“英国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建筑,你走进去的感觉会像是走进一座图书馆,光线有点幽暗,你在这里与古老的手稿相遇。我们希望这一刻人们不要说话,而是心怀敬畏,沉思冥想,庆祝我们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是这个建筑也被称为‘种子圣殿’的原因。”
凯特琳娜告诉我们,整个设计团队都对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记忆犹新,正是那届世博会,让设计师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一个建筑来展示一个国家。当年的情形是,观众人山人海,却像浮萍一样迷惑,因为不知道该去哪个馆,每个馆看起来都差不多。所以,设计一个自己会说话的建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观众吸引过去,是英国馆设计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而设计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要如何来回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开始考虑那些最基本的因素,首先我们想到英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国度,城市史上第一个公共公园1840年出现在英国德比郡,它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人类对于自然的珍视。英国有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城市,比如伦敦,它是世界上人均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英国人对大自然就有异乎寻常的热爱,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很多植物可以治病。英国的皇家植物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子保存计划,全世界的各种种子都将被冷冻在地下环境中。有趣的是,这个计划中冷冻种子的大楼不在园内,而在靠近伦敦盖特维克机场的一个建筑物中,所以如果人们想看到这些种子,可不太容易。基尤千年种子银行的这个计划给了我们灵感,因为我们发现这些美丽的种子,每一颗似乎都在述说一个故事,我们希望能将故事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自然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这些种子是最简单最有力的介质。”
“最具创意”之馆将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对于上海观众来说,英国馆的“成长”是一个更为有趣的互动过程,因为早在2007年。英国外交部就曾经将凯特琳娜设计拿到上海,听取观众建议,并根据建议做了调整。而在一项民意调查中,英国馆也被上海观众认为是“最具创意”之馆。
在主体建筑的,英国馆还拥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露天场所,它被别出心裁地设计为“一张拆开的包装纸”的样子,寓意英国人民将“种子圣殿”作为礼物送给上海世博会。“包装纸”的四个角配合主题,都是被掀起的样子,而它们临空的部分正好可以为观众提供遮风避雨的去处。中间软草做的地面感觉非常柔软,人们可以坐下来,甚至躺在上面。设计师没有在这上面设计道路,因为他们认为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设计师为观众还保留了更多的选择,如果你时间充裕,你可以走过草地,走进英国馆慢慢参观:但如果你赶时间,你完全可以只是走上草地,触摸一下英国馆。从展示的模型中还能看到,在草地四周的下部,通过一座桥,还可以进入到一些更加详尽的展示区,第一个是关于“如今的英国大自然”,第二个空间内将是一些对未来的展示。
阿联酋馆演绎沙漠之国的“魔法”
文/临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大面积土地被沙漠或盐碱地覆盖的国家,总是不断创造着令世人昨舌的城市奇迹。无论是迪拜的七星帆船酒店,还是堪称世界第奇迹的棕榈岛,都更像是在沙漠里上演的“奇幻魔术秀”。
“神奇”和“梦幻”就是阿联酋最拿手的戏法――在沙漠地带建设出令人惊叹、如此繁荣与富庶的城市。而此次上海世博的阿联酋馆。则延续了其一贯的魔法般的精湛工艺以及高超的设计水准。
将“沙丘”搬入城市
这样一幢雄伟的“沙丘”建筑物正是阿联酋国家馆。环绕一周,发现它正是从沙丘那不断变换的形态中汲取灵感的。外形逼真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你都能清楚地辨识出沙丘的特征。它“坡面”高达20米,微风吹来,你是否感觉到沙的流动7用手去触碰,却发现原来是“魔术戏法”。它表面的不锈钢面板呈现出一种富于变幻的色彩,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不同色泽,由此来模仿流动沙丘的光感。
为了体现逼真的效果,展馆外部还仿效了风向造就沙丘的特征。向风面将上海的风偏转,并保护半透明的背风面,免受强风和烈日的伤害。展馆履行了太自然沙丘的角色,并用沙丘形式达到了最合乎环境要求的可持久设计。当整座展馆出现在参观者眼前时,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它那柔光四射的外表,不禁浮想联翩。
穿越浩瀚的沙漠,和海岸相接,这是阿联酋最显著的经历。多少年前,阿联酋的城市奇迹般地在沙地上崛起,2010年,城市中又还原出一片神奇的沙地。这将是多么独特的体验J阿联酋将“沙丘”带到中国来,正想将这令人回味的景观作为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率先体验沙漠绿洲的奇迹零碳城
早上醒来搭个人快速公交去上班,进入办公室打开用光电太阳能发电的空调,中午品尝再循环水种植和加工的蔬菜色拉,晚上回到家用太阳能海水脱盐分离系统产生的洗澡水沐浴……这一切都不是白日梦。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正紧锣密鼓建造的“零碳城”里,一切都将成为现实。如果你想对世界上首座“零碳城”一探究竟,在阿联酋馆内就可以先睹为快了。
你会发现,阿联酋城市日照充足,太阳能的利用将是“命脉”,“零碳城”中太阳能将无处不在。经过太阳能提供能量的脱盐系统之后,成千上万吨的淡水将被送进千家万户。全智能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将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在这里,阿联酋人的日常生活画卷铺陈在你眼前,处处可见能源效率和环保的箴言警语。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着这一切,人们和阿联酋人共同憧憬“绿色图景”。
依靠自然能源而富裕的阿联酋,深知能源总有耗尽的时候。因此,在能源产业发达、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阿联酋对环保尤为重视。阿联酋也期望在 上海世博会上,用其独特的方式讲述有关能源利用方面的故事,给世界各地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瑞典馆“上演”电子竞技
文/王铭泽 沈 量
瑞典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三个主题词是“可持续发展”、
“创新”以及“交流”。电子竞技作为瑞典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将在此次世博会亮相瑞典馆,为中瑞两国年轻人的文化交流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前不久,东方网董事长兼总裁李智平、CPL职业电子竞技联盟全球总裁华伦西亚、华侨城成都总经理张大帆以及瑞典DreamHack总裁雅彭士达共同签署了“2010年CPL全球巡回赛”在中国的承办协议,而位于上海世博园区里的瑞典馆也首次成为这次巡回赛的主要赛场。将电子竞技与全球性的世博会相结合,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将为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各国游客带来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两国年轻人的交流新平台
DreamHack总裁雅彭士达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线下游戏比赛组织,世博会期间,DreamHack将在瑞典馆举办很多以青年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包括电子竞技、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其中,“2010年CPL全球巡回赛”将在瑞典馆举行。这个比赛是DreamHack跟CPL一起合作策划,同时也会和东方数娱合作,在世博会举办完了之后,冠军或者前几名的选手都有机会飞到瑞典,再进行全球性的总决赛。此外,除了把中国的年轻人请到瑞典之外,也会把瑞典的年轻人邀请到中国来,以数字娱乐这样的载体作为一个桥梁,让两国的年轻人进行文化交流。当然,这部分不仅局限于年轻人,整个过程当中也将增进两国之间以及姊妹城市之间的交流。整个过程还将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其他的数字文化娱乐手段。
据了解,在瑞典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加入DreamHack,基本上是年轻人自带家里的电脑,并且有一个政策一不准吸烟、不准喝酒、不准吸毒,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大聚会,甚至传闻中瑞典王子都会参与其中。这么多年来,很多年轻人从全球各地赶到瑞典参加DreamHack活动,其中85%到95%都是瑞典和欧美的选手,而在亚洲也有一些玩家参加过这个活动,包括中国的知名选手。历史虽短发展迅猛
电子竞技是数字娱乐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86年,国内的大街小巷就开始风靡各种“街机”游戏,其中以“街头霸王”最为著名,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玩游戏高手。但那个年代就算游戏玩得再好,也永无“出头”之日,只会被斥为不务正业,虚度光阴。转眼间到了1997年,电脑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逐渐普及,随之而来的是让很多年轻人爱不释手的电脑游戏。由此孕育出一个全新的产业――电子竞技。爱好游戏的年轻人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玩游戏不再是丧志,只要你能成为玩到最高境界的那个人。你不仅将被众多游戏同好“顶礼膜拜”,还将赢取不菲的奖金!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产生了不少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竞赛组织。如前面提到的CPL以及DreamHack。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光从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还应该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去。就拿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说起吧,居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镇的人,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各村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在友好交往,善待对方的状态下,这便是不可缺少的团结的力量。
还有,我们青少年一代,应多帮助弱者,尊老爱幼,使老年人不孤独,幼儿们不寂寞,使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被爱包围着。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光从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还应该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去。就拿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说起吧,居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镇的人,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各村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在友好交往,善待对方的状态下,这便是不可缺少的团结的力量。
还有,我们青少年一代,应多帮助弱者,尊老爱幼,使老年人不孤独,幼儿们不寂寞,使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被爱包围着。
民族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本质特征。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全区51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7.2%,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4%。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西各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富有特色、丰富多姿、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山歌文化,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别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传奇美丽的民间故事,风格独特的建筑文化,无不彰显着广西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广西被喻为“歌海”,人人爱唱山歌,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丽智慧、能歌善唱的壮族歌仙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文化的形象化身,昭显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在壮族歌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让首府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其浓郁的民族性、强劲的现代性、高雅的艺术性备受世人瞩目,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过十多年的倾力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一样成为我国三大艺术节之一,蜚声国内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让广西越发流光溢彩,魅力四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广西要建设的民族文化强区是具有“壮乡风格”的文化强区,因此必将在“民族性”上大做文章,下足功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形态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突出“和谐兼容”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文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全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蓄,共生共存,创新发展。广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生产,他们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荣共生,却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团结和谐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故事、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和民居建筑等融会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民族风情画卷。这里不仅有以粤文化为主要代表的汉族文化,也有以壮族山歌、瑶族铜鼓、侗族风雨桥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壮、瑶、苗、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和睦相处、多元共生,形成了文化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里不仅积淀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且融合了魅力四射的都市文化;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还荟萃了东南亚的异域风情。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南亚美食节的成功举办,彰显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生机活力和东南亚风情的无穷魅力。民族文化与东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相映生辉。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气质特征。《意见》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加快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这表明,广西将以一种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参与到国内、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中。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发展平台,更注重并积极地与东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开展广西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打造“广西文化年”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广西文化“走出去”步伐。实施文化传播交流工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工作硬任务,体现了广西文化兼容并包、开放进取的胸怀。
二、民族文化强区的创新性
(一)实施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树立广西文化新形象《意见》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广西比邻东盟,地缘相连,文化相近,在历史上,广西与东盟国家长期保持着文化交流和商务贸易,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和密切,这给广西文化“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确立了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贸易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共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欢乐春节”、“广西文化年”等活动打造广西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品牌,不断提高广西文化在国际上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当下的广西文化今非昔比,战略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边缘逐步走向前沿,辐射面将更广,影响力会更大。实施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彰显了广西文化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开放进取的精神,生动展现了广西文化的新形象。
(二)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广西文化新品牌广西文化是由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不断融合而成,总体上呈现出源远流长、开放兼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多元共生的特征。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掘和发挥自身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文化新品牌。如以传统山歌艺术为基础,融入现代艺术元素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现已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文化品牌,成为广西文化的亮丽名片;以刘三姐文化为创作元素,桂林山水为背景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打响了广西文化新品牌,2004年公演至今,总票房超过7亿元。它荣获了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及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被纳入中国文化产业十大经典案例。近年来,广西大力打造具有时代风貌、壮乡气派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出《碧海丝路》、《八桂大歌》、《大儒还乡》、《妈勒访天边》、《天上恋曲》等一批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力精品力作,彰显了广西文化的实力和强度。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继续抓好文化品牌的打造工作,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新品牌。
(三)借助经济强力支撑文化发展,推动广西文化建设新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离不开经济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令人称赞的“北部湾速度”让世界瞩目。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至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进驻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电子、中广核电、中粮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为主的产业布局。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与此同时,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带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建成南宁至贵港1000吨级、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高等级航道,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建材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迅猛。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形成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国家建立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定位的有力支持,为推动广西文化建设新,加快实现民族文化强区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文化是一个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是外来者认知该国国家形象的体验对象;它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基本面容,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在努力提升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形象的塑造。但是目前,从文化建设方面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如思维与观念的惰性,我们常常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常常重视现代色彩,而忽视文化传统;常常重视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同时,我们还在民族文化素质方面存在一些弱点,如国民文化素质有待全面提高、崇洋心态、现代化的物质形态化等。我们的文化理论也十分薄弱,通行的文化理论大多从西方“拿来”,缺乏本民族的东西,缺乏文化理论创造的心态,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此外,我们仍然存在上下之间的差距,如政府行为与民众意识的差距、领导意识与群众观念的落差等。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筑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的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注重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注重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含量。
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努力发掘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世界性的重要影响。自孔子以来的中国优秀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更为世界所折服。欧洲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志》中就写道:“让我们首先注意一个民族,她在我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时,就已拥有一部以固定的语言连续记载的历史了。”“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和资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崇尚西方,而忽略了本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发掘与弘扬。我们应当在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典籍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在充分发掘弘扬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中,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是全球化背景中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人们常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对于发展中国家构成某种威胁,其中包括在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中对本民族文化带来的弱化影响。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面容,它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形态。梁漱溟在谈到中国文化传统时认为,“我相信全部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至少与各部门各方面相连贯)。它为中国人所享用,亦出于中国人之所创造,复转而了中国人”。这表明,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在城市改造建设中注重保护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在社会生活中强调传承民族节庆和民俗传统,在文化艺术中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民间手艺的传承保护。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本色构成了民族的面貌,也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真正提升国家形象,也才不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模糊了民族的身份和认同。
本次活动中,《蓬莱仙岛的故事——台湾少数民族图像展》共展出精美图片60幅,这些图片生动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布农、卑南、泰雅、赛夏、阿美、鲁凯、排湾、邹、邵、达悟、平埔等10多个族群的服饰、习俗等,传达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意象以及背后的故事,揭开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神秘面纱;((走进宝岛生活美学,共话两岸绿色生活》则是由亚磊丝·泰吉华坦理事长本人亲自奉献的一场主题报告;《激活味蕾GreenParty绿色餐饮品尝会》主要是台湾少数民族精湛厨艺和健康美食的现场表演。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布农族群公主亚磊丝·泰吉华坦介绍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等,并亲自导览。她说,长期从事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深感少数民族的丰饶文化湮没在文明泡沫里殊为可惜,而影像展示最容易传达人们的生活情况和背景故事,所以选择用影像呈现过去台湾零碎、模糊的民族记忆,期待通过图像叙事,让观众能够揭开台湾少数民族神秘面纱。
一、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是相对于聚居的并已实行自治的民族地区而言的,在这个地域内,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分散地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在一起,人际关系多维,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复杂,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因此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一)民族地理边界不清晰,文化交错影响频繁
民族地理边界意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地理界线。在挪威人类学家费雷德里克•巴斯看来,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指的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界线不重要。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生活于一个地域内。在居住空间上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与其他民族是相互交错居住,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基本一致。随着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长期频繁的文化交流会导致文化差异性减退,趋同性变强,要想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难度也比聚居地区要大。
(二)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个性与共性并存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特征,如,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各民族成员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相对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成员们可能耕种着同样的土地、沐浴着同样的地域文化、践行着相同的生产方式等等。当然,在这些共性的背后,各民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如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虽然他们与其他民族的成员居住在一起,但在本民族内部一般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有的依然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然而,在长期的共同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主体的个性能否继续发展,能发展多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各民族文化主体扮演的角色多样化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必然要扮演各种角色。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以居住在民族村的少数民族为例,他们是属于不同家庭的家庭成员,是本民族的成员,也是该民族村的村民,更是中国的公民。角色的扮演向来不会一帆风顺,在各种社会角色扮演中常会产生矛盾。首先是角色内的冲突,如一个少数民族成员同时承担着上述多种角色,当这几种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互不相容时,容易使该角色承担者出现紧张情绪,不知该如何取舍。其次是角色间的冲突。当一个民族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成员居住时,因其角色规范不相容就有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冲突,影响民族关系。
二、多元文化认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1]。文化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和可变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2]。同时,文化认同也可以是多元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不仅可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认同他民族的文化,可以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同时认同现代文化。随着各民族交流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一元的文化认同即少数民族成员只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模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多元文化认同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
(一)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
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他们对该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少数民族成员是该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自然也是传承发展该民族文化的主体。文化认同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人们寻找身份归属或文化归属的过程,是解答“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过程。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实质上也是他们对自己所属文化圈的确认,也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又将为他们发展本民族文化奠定心理基础。“知”“情”“意”是人们在做出某一行为前的心理活动。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少数民族成员在做出有关本民族文化的行为时也必定是要经历“知情意”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文化认同的过程。即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再是对本民族文化赋予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最后是努力使本民族文化达到某种发展状态的意志。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传承和发展该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若成员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陷入“文化自卑”的状态,那么该民族的文化将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必要性,民族最终也将不复存在。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文化能否得以延续发展的关键。
(二)对他族文化的认同能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一个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有频繁的交流、互动。在这种散居模式下,任何一个民族都很难让自己的文化独立于一个封闭的体系中,既阻挡不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进入,也阻挡不了自己的文化走出去。若硬是采取文化隔离,强制本民族成员只认同自己的文化,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那必然会影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阻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他族文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背离。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也是各民族在交往中和平相处的关键。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得以了解彼此,并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可能再固步自封的情况下获得发展。
(三)对现代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
现代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的生态环境,也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当少数民族文化遭遇现代性,躲避或排斥最终都只能是本民族的文化被强势的现代主流文化慢慢蚕食,正面、积极地去认识、接纳、认同现代文化才是明智之举。相对于现代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发展,必然要走向现代社会,要走向现时代不是传统文化简单的的保存与复兴,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适应和发展。面对现代文化,少数民族成员要汲取其中的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三、建构少数民族成员多元文化认同的审思
一个主体认同某种文化,是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主体认同的内在驱动力,即认同某种民族文化的需要。有需要,文化认同就容易形成。用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它可能是主体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多个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在一起,一个民族的成员可能会因为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等需要更容易去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因而,从内因上讲,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并不缺乏认同他族文化的驱动力。关键是要处理好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他族文化认同、对现代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选择权
多元化是文化的本性,也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文化的多元,为社会的个体或群体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某些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有的少数民族成员可能会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去认同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常见的是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有的少数民族成员是既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多种文化认同并存;也有的少数民族成员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认同他族文化,而一旦脱离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又转而继续认同本民族文化。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他们对文化的选择权应受到尊重。文化认同是动态的、可变的。我们不能把其中某个民族的文化作为所有民族文化的代表,强制各民族成员在文化认同上保持一致;相反,我们也不能强制一个民族的成员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将该民族处于封闭、隔离的状态。应将文化认同最终的选择权交付给少数民族成员。他们若失去对文化认同的选择权,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3]。
(二)提升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其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在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现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会越来越频繁,这对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挑战。能否让本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成为多元文化体系中的一元,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至关重要。少数民族成员只有充分肯定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为本民族文化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才能积极地去传承保护并发展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若只是少部分成员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转而认同他族文化,并不会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造成真正威胁,但如果该民族的大部分成员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那么,该民族的文化必将走向灭亡。在文化交流日趋开放、频繁的现实面前,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成员文化认同的选择权,同时,我们也依然有必要提升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鼓励借鉴多元文化的积极要素,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发展
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交流是一个民族获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文化认异”或者多元文化认同的现象,原因在于与其他文化相比,自身的文化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向他族文化学习、借鉴。在开放的环境中,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传承发展下去,必须要在与他族文化交流互动中自觉地以他族文化为参照,客观地审视自身,从他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适应能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向前发展。同时,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多元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积极创新,提高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黄淑萍 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参考书目:
1.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徐大慰:《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3.曾豪杰、王清华:《多民族共聚地区多元文化认同规律及特点分析——以怒江州丙中洛地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