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02: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堂教学定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罗杰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主张教师充当促进者的角色,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潜能,这正是“以情优教”教学理念的基础。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知识积累、内在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以情优教”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首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多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是自己准备讲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不是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例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一节中,课堂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熟悉慢支、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掌握护理诊断及措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目标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以情优教”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描述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期待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智变化和情感体验,更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能够做些什么事情、有哪些提高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因此,上述课堂教学目标可设定为――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说出慢支、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描述病因及发病机理,列出护理诊断及措施,能对模拟病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训练过程中体现尊重、关心、体贴患者的态度,动作准确、有效。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改变。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现有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注重通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设定,必须要以学生的现状为前提和基础,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只能说就是空中楼阁。我们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年龄在14~16周岁且成绩不达高中录取线的学生。这类学生与普通教育的同龄学生相比,在智力上认知、记忆、思维能力差,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在情感上因初中阶段老师批评、冷落,他们焦虑、自卑、退缩、缺乏自信心;更有部分学生来自特殊的家庭(离异、单亲或留守家庭等),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者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他们心理或者人格上的缺失,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严重、对挫折承受能力差。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能力层次,要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任务的阶梯,使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他人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得到”,让每位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使设定的教学目标最大可能得以实现。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易检测原则
以学定教,要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和学习需要,利用个别化指导和小组学习形式,开展好独学、对学和群学,随时调整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学生“独学”能会的不教,学生“对学”能会的不教,对于帮扶能会的不教,学生合作探究能解决的也不教。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一直主张阅读教学有“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从不教中可以看出薛老师对教学内容正确取舍的认识。所以教师应“吝教”,懒先生才能教出勤学生,直至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在教学《小露珠》中第二至四自然段时,我就“懒”了那么一回。我先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利用图片展示、诵读感悟、讨论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露珠像钻石一样闪亮的特点、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能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然后在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尝试,让他们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学这两段。效果也在预料之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自我教育,教是为了不教。自由组织课堂,表达了这样的诉求,改变了学生被设计、被决定、被控制的状态,有了倾听、质疑、主讲的机会。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融为一体,语文课堂才能彰显其价值。
二、?挪一下位置,学生才是老师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创设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少年王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王勃是个“奇才”,我组织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具体的感受到王勃是个奇才?在充分思考、充分讨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们终于归纳出:从“作品”看出王勃是奇才、从“王勃的写作速度”看出王勃是奇才、从“旁人的表现”看出王勃是奇才、从“都督的表现”看出王勃是奇才。至此,学生对王勃是奇才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学的演绎、整体顿悟、网状结构,是以学定教的自由组织课堂的价值取向。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思考轨迹,捕捉、显现学生由混沌到清晰,有知识甚少到全盘知晓,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挣扎过程,直面学习之“痛”,放大学习之“痒”,服务于学,让学生在“学”中成长,有别于“教”中成长。
三、?寻一个境界,教学和谐共融
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研究过程
(一)第一次教学: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
1.横向对比理解教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我们就同一教学内容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比对分析。
人教版教材: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小明上学路线图为情境引入,让学生判断哪条路线最近,并思考为什么。再通过实验,让学生用纸条或小棒摆一摆三角形,对摆成与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进行讨论、思考,以此“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强调以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再通过直观操作来寻找原因,从而发现规律。
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操作活动,除了呈现4组小棒,还呈现出填写实验结果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填写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推理,“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苏教版教材:从已知长度的4根小棒中任选3根“探究”能否围成三角形,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教材的编排从围三角形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通过对三个版本教材的横向比对,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异同,如图1所示:
对比分析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情境创设在本课学习中到底应起多大的作用?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不像人教版教材那样重视情境创设,而是直接进入围三角形的实验。从逻辑上说,我们认为从情境到实验之间应该有一个衔接,就是在让学生判断并说明上学路线哪条最近之后,如何过渡到实验。那么,如何过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需要”做这个实验呢?当时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衔接点,因此,更偏向于不用情境,而是直接进入实验。
2.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
综合数学组十几位教师的经验,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前,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其稳定性等,而对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关系,纵然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感受,例如“抄近路走”等,但学生通常不会因此联想到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这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3.对学具的选择和思考
本课的教学最重要的学具是小棒,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有效性。因此,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小棒进行操作、如何操作,我们也做了深入研究。这一阶段我们选择小棒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观察大量的个别现象,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规律。为此,我们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小棒(红小棒12cm、橙小棒10cm、蓝小棒7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
4.教学实施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和学具的研究,我们把第一次教学的思路确定为: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我们没有创设情境导入,而是直接使用“用小棒围三角形”这一教学活动引入了新课。教师首先给出3根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让学生在投影仪下操作。学生围成三角形后很喜悦。然后教师把其中的1根小棒换掉,再请学生上来围一围。这时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了,因此产生疑惑,教师顺势抓住矛盾冲突,引入新课,让学生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每次从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小棒中,任选3根来围三角形,将出现“围成”和“围不成”两种情况的围法先记录在小组活动记录表(如表1)中,然后共同反馈填写到班级汇总表(如表2),最后通过对算式的对比分析发现规律。
5.问题与反思
这次教学虽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却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没有设置问题情境,直接从矛盾导入操作,学生的操作目的不明确;小组从5根小棒中任选3根进行操作,共有10种组合,组合多,耗时长,而且全班反馈时间长、过程沉闷,得到的数据多、算式多,容易扰乱学生视觉。学生在操作小棒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小棒首尾连接不紧密(如图2)或边缘刚碰触到(如图3),学生就认为是“首尾相接”,能围成三角形了;二是忽视客观现实,6cm长的小棒和4cm长的小棒首尾相接是10cm,总长度和10cm的小棒一样长,学生忽视了一样长的线段要么重合要么平行的事实,将它们硬拼凑成“三角形”(如图4)。
课堂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归结为两问:(1)情境创设到底要不要,它在这节课中能起到什么作用?(2)小棒的实验操作没成功,是学生操作的问题,还是我们准备的小棒有问题?带着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继续研究,寻找对策。
(二)第二次教学: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1.再次研读教材
学生实验的目的不明确,是不是我们抛弃情境所致呢?我们再次研读教材,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经过研读,我们终于悟出了上面那个未曾发掘的衔接点,这就是“猜想”。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而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这样、是不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就要通过实验操作去验证了。
2.前测和访谈形式的学情调研
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呢?我们决定采用书面测试(前测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另一个未学习此内容的班级的学生进行调研,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客观的学情。
前测卷共设计了4题,具体如下:
(1)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请打“”。
(旨在了解学生能否正确辨析三角形。)
(2) 叫做三角形。
(考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是否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是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描述三角形。)
(3)你还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请写出来。
(此题是开放题,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三角形知识,看看是否有学生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及有多少学生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
(4)小红去上学,走哪条路近?
①小红上学的路线围成了什么图形?
②从上学路线哪条近的问题,你能猜猜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此题检测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有关的生活经验是否有积累,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提出相关的数学猜想。)
全班4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表:
表3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该班学生中有多少人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及其了解的程度,我们还从该班中抽取了10名学生(3名成绩优秀、4名中等、3名待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请他们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你能判断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吗?(图略)(2)你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结果发现:接受访谈的10名学生中,只有2名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有些认识。
通过对前测、访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学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1)学生对于判断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相关的生活经验还是有一定积累的,学生能在直观的三角形上学路线图中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哪条路近,虽然看似“猜测”,但其实是“下意识”地有了对三角形的三条边进行比较的感受。(3)对于学生是否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在回答前测卷的第(3)题时,全班学生都回答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其中有9人还知道三角形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然而没有一个学生提及三角形边的关系,说明学生没有“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知识储备。在访谈中,在问题很直接的情况下,虽然有2名学生回答知道这一知识,但总体上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仍然模糊。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是不了解的。
3.对小棒的再次研究和选择
我们认为,导致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小棒操作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小棒过粗;二是小棒长度太接近;三是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此,我们对学具进行了如下调整。
(1)对小棒粗细的调整。首先把直径约3mm的小棒改为直径约1.5mm的小棒,尽量用合适的材料帮助学生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首尾相接”不紧密的问题。
(2)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调整。针对前面教学时学生操作耗时长、小棒长度太接近而影响操作等问题,我们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了重新调整:共6根小棒,分成两套不同规格(每套4根):规格一,红小棒12cm、蓝小棒9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规格二,黄小棒13cm、橙小棒10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在操作中,每4个学习小组使用一种规格的小棒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在全班反馈交流中,一共就有5种围成三角形、3种围不成三角形的情况,数据充分,实验结果同样具有说服力,不仅减轻了学生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小棒长度太接近影响实验结果。
4.教学实施的调整
对教材的再次解读及学情调研给了我们启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都知道课本情境图的上学路线中,两段路长度的和比一段路的要长,但学生的困难在于不会主动把生活问题转化成“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重新审视了第一次教学中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不合理的成分,重新构建了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出猜想后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充分验证,再运用新知识解释上学路线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建模过程。因此,我们把教学思路调整为: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首先,从问题情境(如图5)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小明上学的路线哪一条近,然后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验证猜想。
图5
然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围一围”两个活动来验证猜想。(1)量一量。通过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的三条边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这个猜想的真实性。(2)围一围。用小棒围三角形,通过围成和围不成的情况验证“只要有一组两条边的和不大于第三条边的,就围不成三角形”,从而验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
5.两次教学实施的对比分析
我们对两次教学进行了对比和反思:第一次教学从矛盾引入,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纵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却没能把学生的这种参与热情内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第二次教学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引入,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从家到学校走哪一条路近,但苦于表达不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那么,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便内化为一种需要了。
三、不断修整与调试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创设情境。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图5)并提问学生:谁能说说小明上学走哪条路近?为什么?
2.提出猜想。通过课件演示,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结合刚才的上学路线,看着这个三角形,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联想到三角形的特点、特性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联想,再重点提醒学生“结合上学路线”,引导学生联想到上面两条边长度的和要比第三条边长,从而提出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将这个猜想板书出来,并在旁边写个大大的“?”,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
(二)开展活动,验证猜想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量一量”和“围一围”两个活动。
1.量一量。学生测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算一算,比一比,验证三角形边的关系。
2.围一围。教师准备2套颜色不同、长度不一的小棒(每套4根,一套是红12cm、蓝9cm、绿6cm、黑4cm,另一套是黄13cm、橙10cm、绿6cm、黑4cm),要求学生每4个学习小组用一套小棒围三角形。学生每次任取其中3根,尝试围一围,并记录在表格(如表4)中。
表4
两个活动是先后进行还是同时进行?如何有效地操作和反馈?对此,我们都进行了尝试。如果小组合作先“量一量”,集体反馈后再“围一围”,虽然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知体验这两个验证活动,但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后面的教学就显得过于紧促。而两个活动在同一个小组内同时进行,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做“量一量”,有的学生做“围一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能充分感知和体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流的学习品质。
3.汇报交流。(略)
4.归纳,得出结论,将板书中的“?”改为“。”。(略)
(三)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1.再现情境图(图6),提问学生: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吗?
图6
注:在前面的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路线图与三角形联系在一起,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我们对教材中的情境图做了适当的处理:只呈现两条路线,抽象出一个三角形(即图5),由此引入新课,提出猜想。然而,情境图的作用仅此而已吗?我们再次对其挖掘利用,在验证猜想后,完整地呈现教材中的情境图,也就是3条路线,让学生用新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线是最近的,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情境图的作用再次得到升华。
2.请你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判断下面各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1)3cm 7cm 5cm (2)2cm 6cm 3cm
(3)5m 9cm 7cm (4)5cm 3cm 8cm
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优化。
3.小小设计师。李叔叔想盖一间新房,他准备了2根4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找一根做横梁。请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合适呢?(取整米)
注:这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画图和想象,或直观或抽象地呈现了选择不同长度的木料做横梁会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除了考虑要符合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规律,还要符合现实居住以及美观的需要,此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四)学结,分享收获。(略)
四、反思与启示
(一)关注学情很重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在准确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更好地找到教学切入点,有效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经验。在此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学情的研究显然更多侧重于课前,而如何在课中有效地把握学情推进教学,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每个细节都会影响一节课的质量。在这个课例中,围三角形所用小棒的粗细、长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会产生误导,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对他们的操作、观察、比较产生影响,而操作实践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合理、有效的学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这节课学具选择的复杂性,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有时候教学中的学具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里边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教学中,什么样的学具能真正帮助学生探究新知、促进发展,仍值得我们思考。
1.遵循认知规律,把握探究层次。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根据我校“协进课堂”模式要求,教学应安排学生独立、完整、充分的自主学习,“先学”应具有超前性、独立性、差异性。朱老师课前要求学生基于课本,结合课前小调查,如生活中影响你消费的因素有哪些?你或你周围的人有没有遭遇消费陷阱的经历?前置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消费初具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初步审察、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和周围人的消费体验,既学会观察自身,也学生观察他人和身处于其间的社会。
以学定教,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设计上,朱老师根据学生前置学习中的问题,科学确定了教学起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借助“消费初体验”、“消费再判断”、“消费终主张”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踊跃展示”、“合作学习”等方式,学做理智成熟的消费者,教学主线、层次脉络非常清晰。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材。在“消费初体验”环节,教师在教材处理时,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设计低起点的课堂模拟购物活动,将学生的消费体验引入课堂,为“消费再判断”环节深层次合作探究作铺垫。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模拟购物和其他同学的点评,暴露了部分学生在消费上的欠成熟与不理智等问题,如购买商品时不能很好地注意保质期、产品质量与实用性以及是否绿色环保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朱老师设计“消费再判断”环节,通过两个消费情境,引导学生从外部的购物行为,上升到内部的分析思考,即到底怎样才能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这一设计符合认知上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舌尖上的诱惑”和“舌尖上的消费”两个情境,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其设计也是有梯度的。最后一个环节“消费终主张”,既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总结,也体现了“协进课堂”的引领提升要求,“炼就一双慧眼”让学生自己总结消费的建议,由抽象再到具体,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留一份清醒”,以消费顺口溜形式结束本课,水到渠成,使学生学有所获。
2.巧设活动情境,注重活动体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应在活动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背景、特征以及知识生成的思维过程,设计相关的情境,将探究活动镶嵌在真实或虚拟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加以展开。在“消费初体验”环节,朱老师设计学生模拟购物活动,给每个小组分配购物的任务,让每组推选一两名同学到讲台前选购,然后陈述选购理由,台下同学进行点评。这个活动关注了学生的购物体验,也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参与的热情。在“消费再判断”中,通过“舌尖上的诱惑”这一活动情境,截取学生日常零食消费行为,引发学生的强烈共鸣,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反省,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消费选择中更安全,也更健康有益。
为突破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即如何理智成熟消费,朱老师通过创设一个相对集中的“舌尖上的消费”的体验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费陷阱呈现于小力和爸爸在饭店消费的情境之中。如商家的价格游戏、霸王条款、虚假优惠、发票之“痒”等等,让学生依据情境进行小品表演,学生点评,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明理。
3.主问题引领,提升思维品质。所谓主问题,是指对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引领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探究、实践的重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主问题往往起到执一而驭万的效果。主问题引领课堂是我校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一大特色所在。思想品德主问题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让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实践的凝聚力。
【镜头二】在学校开展的随堂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真会讲”,虽然不是“满堂灌”,但是教师讲授大概占据了70%左右的时间,以至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不高。
【镜头三】在校内某公开课上,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执教《我们的小缆车》一课,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实验前教师反复叮嘱学生要注意什么,怎么分工合作。但是学生早就想开始分组实验了,一位孩子嘴里不耐烦地嘟哝道:“说那么多干吗!我们分组操作一下,这些自然会明白的……”
面对我们所看到的,我们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教学方面做出成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2010年9月开始,我校将所有课时由原来的每节课40分钟缩短到35分钟,目的之一是腾出半天时间让学生进行“兴趣选修”,从而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目的之二是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前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从2012学年开始,我校推进“课堂转型”深度改革,意在建构起“三学一导”教学模式,并最终大面积推广此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迫切:面对各个层面的需要
1.生本课堂的需要
现在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使得课堂转型势在必行。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已经从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逐渐转变到了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堂。因此,“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成为教师赢在课堂、赢在当下、赢在未来的重要课堂教学理念。
2.教学效率提升的需要
结合实际情况,我校尝试以课时改革为突破口,设置课程新模式,着手进行课堂教学转型改革。我们把40分钟的课堂减到了35分钟,把教师们早已习惯的课堂程序重新进行了编排。这种课堂观念的转变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逼着教师必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精练语言、组织课堂教学等。
3.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需要
中科院心理所对小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意识做出的调查显示,6岁至12岁学生的学习爱好只能维持20至30分钟,这段时间过后就会出现疲惫、走神等现象。小学假如把原来的40分钟课时缩短至35分钟,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间的听课效率。
综上所述,我校提出了“实施‘三学一导’教学模式的课堂转型的实践与研究”,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试验,贯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发展”等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三、做法:构建初模,理顺认识,实践完善
1.初步构建“三学一导”教学模式
2.达成三大板块的基本认识
在实施“三学一导”教学模式的课堂转型的过程中,具体体现“123”三大板块内容。“1”指的是围绕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指的是把握两个目标:课堂必须是自主开放的,课堂必须是快乐高效的;“3”指的是三项要求:预习诊断不少于全班1/3人数,教师讲授不多于课堂1/3时间,讨论展示不少于课堂1/3时间。
(1)围绕一个核心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中,始终把握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重视培养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完整的人格。
(2)把握两个目标
第一是自主开放的课堂。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讲堂变学堂,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
第二是快乐高效的课堂。我们注重挖掘学习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新颖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落实三项要求
要求一:预习诊断不少于全班1/3人数。教师根据课型特点,设计出预习指南。为了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堂上要求学生交流预习情况,交流人数不少于全班的1/3。
要求二:教师讲授不多于课堂1/3时间。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精选、精简讲授内容,提高讲授效率。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提高讲授效率的方法是:注重双基讲重点,注重难点讲关键,新旧知识讲联系,易混内容讲对比,培养能力讲思路。
要求三:讨论展示不少于课堂1/3时间。讨论展示是新课堂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环节,我们要求不少于课堂1/3时间。
3.实践完善“三学一导”课堂模式
围绕初步建立起的“三学一导”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部分班级、学科中进行了具体操作。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预学(学生个人)、互学(小组)、共学(全班)、导学(教师)。教师的导学行为主要是贯穿在预学、互学、共学的几个环节之中,与前几个环节融为一体。
(1)个人预学
首先,编制预学指南。预学指南的设计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前概念,以学定教。内容可以是让学生通过某种情境引发问题与思考,也可以是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还可以是实践性的活动。预学设计需要体现学科特点,因学科而异,要适合学生学情、适合学习内容、体现学科特点,并为后续小组互学奠定基础。
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在设计的预学指南中主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预学:一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什么,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二是你能否利用已学知识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着眼于让学生进行画一画、拼一拼、写一写等课前操作);三是你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着眼于推导方法多样化)。这样的预学设计,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节约了学生的课内探究时间,而且在后期的学生交流过程中,能使多样化的探究方法得到充分展现。
其次,组织有效预学。教师设计了预学指南,还要对个人预学进行必要的组织,预学可以在课前、课始环节,也可以适时穿插于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学先练,发现问题,形成学习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解决部分学习问题,找到学习的起点。
最后,开展预学诊断。学生完成预学指南,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预学指南进行分析诊断,并据此对学情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活动中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提供参考。诊断方式可以是教师通览预学指南,对全班情况了然于心,也可以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预学情况,让学生相互间了解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是组内学生相互交换预学指南,了解各自的想法。
(2)小组互学
小组互学是新课堂教学的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让学生教学生、帮学生,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倾听—梳理—点拨—讲评”,实现针对性教学。
首先,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小组互学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组内异质,组间必须是同质,即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
其次,注重培养规则意识。当教师不再是面对全班几十位同学,而是要面对一个个合作小组时,教师们最不放心的就是:小组活动时,这些孩子究竟在干什么?所以,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订规则,如独立思考的规则、分工合作的规则、交流的规则等。要让学生充分尊重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
最后,创新小组互学方式。互学方式主要有:听取、证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和协调。在此期间,教师教学主要的作用是:任务授权、合作能力培养、小组建设、过程指导。
在小组互学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小组进行有效合作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解释、说服等学习方式?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小组互学环节是这样操作的:当学生通过个人预学后,了解到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安排写作内容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填写《金华双龙洞的游程图》,让学生不仅了解到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3)全班共学
有效开展小组展示活动。小组展示是新课堂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环节。小组间的竞争、抢答、质疑、补充、争辩是展示时常见的镜头,教师意想不到的思路、被学生难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钻研教材,做充足的课前准备与课堂预设。面对全班的汇报、补充、质疑、反思,教师主要通过追问,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点拨、提升学生的学习认识,鼓励、支持学生的共学行为。
形成全班共学评价机制。评价是新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评价中,我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
在课改实验中,我们设计了学生自评的六大口诀:这节课,我参与了讨论和探究吗?我与人合作了吗?我提出问题了吗?我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我快乐吗?
此外,我们还制订了小组评价制度,在全班共学及小组互学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小组会根据评价标准(见表1)对组员的表现评价打分。
在评价反馈的环节中,我们力求做到评价要点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评价办法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便于操作。
(4)教师导学
首先,导学贯穿于全程。教师的导学行为主要是贯穿在预学、互学、共学的几个环节之中,与前几个环节融为一体。
在预学、互学、共学中,教师导学主要体现点拨、引领等作用。教师教学主要突出两大方面:一是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体解决;二是对课堂内容进行 “拓展提升”。我们主张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又一优势。有了学生的“先学”,加之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点“织网”,夯实了基础,教师就可以继续引领学生“爬高”,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其次,导学时间要精简。我们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精选、精简讲授内容,提高讲授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单元的教材实际,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把学习时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教学小学人教版数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节时,我首先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每个小组发一个小长方形,在小组内讨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内找一名学生总结发言,并把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全班交流用哪种计算方法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以学生为主,以学定教。
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执教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然而,西沙群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及遥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针对此点,我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这一个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品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好好读一读,这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于我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段的重点词语。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的确美丽,海参的确懒洋洋,大龙虾的确威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提高认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
3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美籍匈牙利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重要千百倍。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生的“已有”包括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的基础。过去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因材施教。那如何“因材”呢?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施教”。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时,都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效果,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比如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我就考虑到学生在自己的阅读经历中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在调查了学生后我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连离开本镇的机会都很少,更何况桂林呢。但是虽然桂林的山水很美,我们这里也不错啊,我们有浙南地区秀美山川的典型代表花岩国家森林公园;有清澈见底,碧潭银瀑,犹如镶嵌一颗颗蓝色宝石的九潭;也有至今已有280多年的雍正土楼。门前潺潺流动的溪流让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屋后紧挨的群山让学生明白了“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的讲起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自告奋勇的当起了景区的导游,教学任务异常顺利的完成了。之所以能这么顺利达到目标,还是源于学生的经验基础。
二、读懂学生的“想有”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所以,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学习的需求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把水给口渴的人喝”,即我们要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方式的教育。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例如,同样是表扬,对于那些发展顺利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理所当然而无动于衷,而对于那些内向而暂时落后的学生而言却是弥足珍贵的。另外如果表扬来得太轻松、太廉价,学生反而会认为是“为表扬而表扬”,“太假了,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说太棒了、你真行,没意思”。
三、掌握学生的“可有”
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只有正确掌握学生的“可有”即“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高效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根据维果茨基的原理,教学的过程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教师就是要完成这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化,必须注意分析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潜在水平及它们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使学生容易跨上去的台阶。依据此原理,训练难度的把握、语言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他们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作为教学起点水平,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所达到的知识层次施教,既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相对省力地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学生生活环境在变化,家庭环境、信息环境、居住环境等变化,已影响了人的意识发生变化,人们进步了、现实了,手段先进了、现代化了,人们的价值观、成才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知识改变命运”“读书能翻身”这种老的意识已逐渐淡化。而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以课堂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手段,忽视学生的存在,忽视学生的变化,目中无人,缺少温度。面对变化了的学生,教师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现在的学生上课纪律散漫,当堂作业拖拉,磨时间现象很严重。回家作业应付了事,基本没有订正作业的习惯。我们总是在教学进度和掌握情况之间来回摇摆,感觉这是不可协调的两个矛盾体。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状态,本人认为“以学定教”是个突破口。
“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来确定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它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努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现状,努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以学定教呢?
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物理当中有许多都是老旧的知识,现在的学生没有体验,也就没有共鸣。比如,学到杠杆时,我们问缝纫机踏板是什么杠杆,抽水机手柄是什么杠杆,侧刀是什么杠杆?这些学生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即使给他们看图片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用的。所以这些老旧的东西我们应该删除。比如像扫帚、指甲钳,食品夹,筷子等他们是有切身的体验的。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当讲到电热的危害时,学生自然就讲到了,电脑过热死机了。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玩电脑。所以我认为,我们在上课举例时,要时刻关注现在孩子的生活体验,兴趣在哪,把它们引进到课堂中。
二、要符合知识的教学规律,不能急功近利
学生掌握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我们没有办法一步到位。比如欧姆定律,这节内容在初中物理的电学中非常重要,就像块厚厚的牛皮膏药。一节新课的内容被我们上了两个星期,虽然看似我们是由易到难,一种一种类型的题目在慢慢地灌输,几天下来学生的反应越来越差,让他们感觉电学难于上青天。天天盯着这个牛皮膏药想把它钻出个窟窿,可是这块黏糊糊的膏药只看到它在那发生着形状的变化,实质一点没变。本人认为新课应该简单点,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知识,浅浅地刮掉一层膏药;单元复习再加点料,再舔掉一层;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再进行两次轮回,大部分学生就都能较好地掌握了。对于学生就不会觉得整天啃着一块硬邦邦的饼,口干舌燥。他们需要消化、休息,产生口水来软化它。
三、要符合学生个性规律,实施因材施教
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都是尽自己最大能力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甚至孩子们有了攀比心理。所以跟现在的学生讲知识能改变命运;你想想以后打算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你父母那么不容易好吃好喝地供你上学,你要好好学习。这些都不能引起他们的触动。不如假意跟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说:“你们的学习能力不错,这些题比较难,做完自己拿过来给我看看,我帮你们单独批一下。”就会有些学生凑上来说我能不能也加入,我们当然是非常欢迎的。对另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说,这些作业你们可以不做,另外布置些基本简单的题目,这部分学生也会做了,就有了学习积极性了。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学生更需要的是优越感,特殊待遇。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符合这一理念下的做法。以“先学后教”为基本特征,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开展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改革中,大力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结合本人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我校高一共14个班, 其中12个平行班,两个重点班,每班人数60人左右。普通班整体物理水平不高,而且人数众多,这就导致每节课学生都会产生很多疑问。由于学生太多,老师分身乏术,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知识上的漏洞越来越大,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又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也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市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老师申请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在课题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模式,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怎样将这一模式运用在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中,通过物理学科的探索,逐步将它扩展到其他的学科。
“先学”是指学生的先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协同教育认为:先学后教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在课堂活动之前,学生独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搜集资料,发现提出问题带到课堂进一步学习,这谓之“备学”。“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先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及教师的先期准备,因此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需要提前解读教材,站在一单元,一学期的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课时的备学。备学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的形式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备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编写出适合学生要求的导学案,导学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做了很多的尝试,现就编写的思路及思考给出以下说明。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中导学案是这样编写的:(1)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吗?请举例说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觉得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教师在这节课提出了这个问题,还加了一个特定词“一定”。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有了获取知识、急需解决问题的欲望。这节课教材中是这样介绍的: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从这些实例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材“说一说”栏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假设和猜想?
对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小实验: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①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②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③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枚硬币,(纸板比软硬币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关注教师的行为,现在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个性的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我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每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责任
过去的数学教学在学生眼里,就是老师的事,课堂是教师的,学生只负责接受,充当知识的存储器。现在,教师就要将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让他们明白,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比如,当我们上课需要实物模型时,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准备这些模型也是他们自己的事,老师会与他们合作一起准备,那样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
学生毕竟是个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要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所需要的“资源”。比如,为学生提供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电视中与数学相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流;向学生提供数学课外书籍等等。
四、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课堂上每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后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那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意义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课堂上,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当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辩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时,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七、教师参与学习
课堂上,我们真正抛开“师道尊严”走下神坛,和学生一道学习,教师和学生一样,再也不是绝对权威,学生也允许教师出错,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因为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教师更不是万能的了。因此,师生共同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因此,课堂上,我们教师在彻底转变角色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课堂上,教师要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反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借助笔谈从学生眼中审视自己,让自己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去教育学生。
3、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可以在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愉快学习。
4、为学生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异口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