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创业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创新创业培养

篇(1)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随着创新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已成为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优秀人才,而最终目标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是要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要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锻炼。

一、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有热情,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热情或者说创业的动力就会显现出其尤为重要的作用。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能经受挫折,承受失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怕犯错,不要担心失败,要输得起,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次尝试以期最终获得成功。创新创业要强调团队合作,并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需要大家协同合作。但团队人员组成需要注意同质性不能太高,要互补才能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当然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核心知识,才有竞争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首先要有一个全校性的专责部门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其次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再次,要举办各式创意活动或比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和实践性。最后,对于所实施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以找到更加适合的发展道路。就课程设置方面,我比较欣赏台湾朝阳大学的创造力教育课程规划。在大一时开设创造力系列讲座,给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有创业意识。了解之后,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在大二的时候选修创造力相关课程,进行实训。对于实训有结果的同学来说他们急需要实现他们的想法,那到大三时候的创意专题课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实现平台。大四时精英班的培养目标则是参加大赛,提高国际竞争力。整个课程设置相对合理,符合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教学与情境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思维能力。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在选课、上课形式、选择辅导老师等方面更加自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有一定水平的师资,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措施,一方面调动老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的人才。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评价制度代替以往的考试,完善学分转换机制,甚至可以进行微型课程教育,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听相应的课程,达到一定课室数则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者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比赛、等获取相应学分。

篇(2)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37-02

当前社会环境急速变化,面对大学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校大学生体会到了教育、学习和社会带来的多重压力,他们不仅要迅速掌握日新月异的知识技能,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而那些能得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学生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外,还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今后高等教育一面新的旗帜。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值得实施的教育实践模式。

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有相通之处,比如“探究性学习”“项目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等。20世纪90年代至今, 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理念一直广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同层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而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和选择的十字路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着力方向,结合研究性学习,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机制,将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打破传统围墙式教育,加快实现开放式、自由化、尊重个性的高等教育环境。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环境,体验学习经历

研究性学习其过程与实践特点就是营造有益的学习经历,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强化了学生探索、分析、决策以及自主运用综合知识的水平。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经历下感受知识重构和创新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坚持科学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经历,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认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可能产生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发现”相互割裂的局面。

与传统课堂学习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其方式、内容、时间、空间和评价指标是具有差异化和可变性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单独的学科理论,而是以某一问题或现象为学习源,运用各种方法、知识、技能去认知、探索、解释,从中实现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探索为基础进行,学生的学习组织方式是呈现多样性的,可以是独立研究也可以是集体研究,可以是网络讨论也可以是现场交流。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经验接受的被动者转变为渴求知识的自我指导者和发现者。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从有助于激发学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及学习完成的创造性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新方法,塑造创新人格

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就是大学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形成创新人格的最佳时期。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非常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和开展,打破了以往“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惯性思维,以模块、知识点为学习启动点,强调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过程,这种非绝对智力因素导向的教育模式对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是追求纯粹的知识传承,强调经验的间接获取和知识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具有多样、开放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主动、自信的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更加注重学习个体的全面发展。(2)促进高校革新大学生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把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学习结果量化指标的考核,无法准确描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因此必须要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和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专长,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质量,进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创新学习。(3)推动高校转变大学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情景创造和知识重构,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促进者,知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存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去获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三)改革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导传授、自主认知、知识获取、综合评价。每个阶段都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开放的认知情景中,围绕具体的知识点、问题或项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将获取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并以实践结果为依据重新认知、整合和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这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1)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目标要求,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让研究性学习更具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信息整理,主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领悟思想,完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强化。(2)自主研究探索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的完善不能仅靠拿来主义,学生以专题知识讨论、项目研究、课题设计等为契机,根据研究的目标、程序以及预期效果为蓝图,运用独立思维、协同创造的方式去研究、探索、论证知识存在的唯一性和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实现自主研究探索能力的提升。(3)自主创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创新,使得学生个体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可以是发明创造、重大发现、决策制订、知识更新,也可以是认知否定、方案完善、知识应用等,创新不在于大小,任何对知识、方法、成果的重新认识、完善或否定都是体现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体现。

二、研究性学习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探索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进而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一)知识发现、成果形成机制,实现知识创造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充当了方向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协助者,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主角,他们需要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思路的不同,最后获得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知识发现机制:他以某一知识点、问题或论点为导向,鼓励、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选择知识、建立结论假设,然后再以学习的知识去确认或者否定这一假设,最后发现、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和技术专利等。这种通过知识拓展获得知识创造的过程可能会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并同时对探究新问题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无限的勇气。

(二)个体激励、集体约束机制,实现主体成长

美国哈佛大学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除了从教师处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通过自身努力从图书馆、网络和其他同学那里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思想。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师生、学生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合作学习,通过互动的过程,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加快知识学习的速度,使大学生能及时分享知识发现、经验获得与发明创造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洞察、价值澄清和自主实践的方式,激励自己发现新问题、接受新知识,而当学生理解现实生活的问题,发现自己知识构建和发明创造的潜能时,研究性学习就能真正实现主体成长。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同机制,实现对象融合

社会认知是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解决结果,打破原有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从而认识社会的过程。而社会认同则是学生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发现和经验发明实现社会价值,得到社会认同感的过程。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机制营造了平等、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融入社会的速度,增强了学生面对社会的勇气。其所倡导的平等交流、大胆假设和自由抒发,对培养学生理性怀疑和科学求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当前时期正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恰巧顺应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会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必须以强化机制为保障,以为传统教育模式提供有益补充为使命,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

2003(05):71-76.

[2]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78-81.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49-03

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创意、创业为经济发展驱动力的世纪。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吸引创新人才,能够激励个人去创新、创业,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成为强国中的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以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可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的大学生是未来的教师。一个因循守旧、传统保守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师范专业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把师范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师是当务之急。[1]大力推进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师范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多师范院校从学校的层面对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2][3][4]在高等院校的众多学科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学科。[5]本文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对如何开展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高校师范专业创新创业培养的现状

我国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意识淡薄

很多师范专业的大学生甚至是部分高校的教师都认为,师范生毕业后就是当教师,创业与师范专业的学生关系不大。他们把“创业”简单理解为是创办公司和企业,忽视了“自力更生,艰苦创新,吃苦耐劳”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6]一项对辽宁省部分师范院校的调查分析表明,有83.5%的学生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求“稳”是他们在择业时的主导意识,这主要是受到家长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7]大部分师范专业的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他们墨守成规,没有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就业观念的陈旧也导致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薄弱,他们不愿意“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匮乏,创新创业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的关键。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需要经过系统完善的培养和学习,周期较长。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二是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学习,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三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类似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真正结合实例,与公司企业或孵化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凤毛麟角;四是专业课程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认为那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职责,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没能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离,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相似度很高,仅限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零星地涉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培养模式很少。

不少高等院校不够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不能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有的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矛盾冲突的,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抵触。他们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许多高院缺乏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没有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大多借助“挑战杯”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项目,学生参与度低,普及面窄,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进行过创新创业实践。根据调查研究,我国不少地方的高校尚未拥有正式的、系统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于“贵校是否设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高校的10万份调查问卷中,有43.52%的大学生回答“有”,其中有26.46%的学生回答“孵化基地体系不够健全,发挥作用不大”;有26.21%的大学生回答“不清楚”;有30.27%的大学生回答“没有”。[7]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机会,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取得实效。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创新创业培养的措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变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的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深化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专业能力培养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以创业替代就业”并不适合作为师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打造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位一体的课程平台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一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与实践。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代赋予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一新的历史任务。[8]这就需要数学专业教师更新观念,转变传统课堂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我们要明确数学专业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数学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完善知识,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思想、方法等融入数学课堂,利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优势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新型人才。同时,数学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加顶岗实践,积累经验,到中小学听课、授课,参与讨论,开展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建立一支具备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全面、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应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优秀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教师,除了专职教师外,还要聘请资深创业成功者或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担任。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新创业内容渗入数学专业课程

一是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可以开设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开设创业法律基础、市场营销学、创业管理学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类课程;开设创业教育活动课程、模拟创业实验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类课程。

二是将创新创业内容渗入到数学专业课程中。依托专业,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今后的就业、创业方向,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建设1-2门基于数学学科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创新创业内容。

三是改革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意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技能和科学方法。例如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采用数学建模教学法,即在学习概念与定理时,展现建模的主要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模型并进行求解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专业知识的社会转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量化能力、建模能力、软件计算能力、人工计算能力,这些能力是未来创业精英所应具备的内在知识素质。[9]

(四)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一是做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首先是加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全面提升实验(训)条件。如建设数学思维实验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挑战思维定势,做出最佳决策,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缜密思考的品质。其次是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全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管理,进行数学建模、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训练。最后要加强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加强与各中小学、教育局及各种培训机构的联系合作,重点体现校企合作、教产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做好科研和实践创新项目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规范管理,做好学分认定工作,引导和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技术改革项目、发明和申请专利项目等;鼓励教师自主成立个人或小组研究室、设计室、工作室,积极吸收学生参与。

三是做好学科和专业技能竞赛平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师范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项目。全力打造数学建模这一赛事品牌,通过以赛带练、以赛带学,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和能力。

四是做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鼓励学生提出创业创意并转化为创业实践,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创业尝试。大学创业园通过场地、经费和指导服务为学生创新成果孵化、创业设计的市场化提供条件,加强入驻团队的遴选、指导工作,提高@区创新创业活动的科研含量,鼓励更多的创新创意、创造发明团队入园孵化,提升创业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基地的示范作用。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特点,可以重点从家教中心、奥林匹克数学班、数学培训机构等项目入手,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创业进行有益的尝试。

五是做好科技平台建设。打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科技社团品牌,成立数学建模、应用统计等科技协会,邀请校内外专家作为指导教师,以科研社团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

六是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贯穿于本科四年教学不间断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体系,对毕业论文(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如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实行指导教师、教研室、学院的三审制,加大应用性题目的比例,结合当地经济、学生实习的内容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选题,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七是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及早认识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如依托区培及国培计划,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独立开展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及早接触社会,为日后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晋争.师范院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73-175.

[2] 邱化民,呼丽娟.高校院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7):54-58.

[3] 赵东霞,王乐师.师范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57-60.

[4] 王传奇.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5(9):32-33.

[5] 王冀宁,张Z.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事业的发展对策――基于国内外举措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224-228.

[6] 杨玉洪.创新创业教育在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41-45.

篇(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路,创新是民族之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全面切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1.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意识不强

在创新方面,大学生受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影响,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不愿意主动思考,创新意识薄弱,日常学习也以应付各种考试和考证为主。在创业方面,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都想获得一份安稳且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只身冒险,投身于风险大的创业中,再加上不少大学生自身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创业能力,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现行的高校教育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不够,致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2.高校不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浪潮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高校还仅处于认识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园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很多高校仅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将它纳入必修课的范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深入学习创新创业课程。部分学生有些创新创业的想法,但由于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创新创业的想法没有得到更深地挖掘,往往止步于空想阶段。因此,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行为,阻碍了学生接受相关创新创业知识,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首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传授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其理解自主创新创业的深刻意义,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次,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中去。在校内设立有关创新创业的部门和社团,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开展校友创新创业事迹宣传展、创新创业讲座、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为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萌芽意识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加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网络课程和讲座相结合的形式来开设创业类课程,使课程多样化,人性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也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学长学姐的事例,让他们知道创新创业就在身边,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要把创新创业课程与本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本专业知识来拓展创新创业课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课时、师资短缺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适当开设网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与创业有关的讲座、课程等制作成为视频或者PPT等形式的文件,使大学生也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安排学习。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高校要在摸索中前进,吸取教学经验,在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这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3.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环节

实践出真知,高校可以设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以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让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组队,每年布置一定的创新创业任务。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结合,可以弥补各个专业学生的不足之处。另外高校还需加大对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考核力度。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考核,杜绝部分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表面和形式,充分发挥寒暑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三、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现有机会的拥有者,而且要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构建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探寻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意识,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晓禹.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3):269.

[2]郭云丽,薛芳,周雪莹.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250.

篇(5)

1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新创业能力是依靠能力这一基础环节,将创新和创业的理念进行相互融合,一方面,该理念是对创新的应用途径进行明确的指向,必须是围绕创业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创业的形态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创业必须要通过创新来践行,融合了创新的创业,实际上是对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能力的提法包含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两个维度,不能将其进行割裂,二者在逻辑上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形式提出来,本身就是代表了该能力的综合性和系统性[1]。创新创业能力的内部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知识、技能、动机、特质等,这些要素之间应该是一个共同体,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内部联系,从逻辑上来说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2]。其中知识一般是指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应该具备的事务性与经验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有关行业选定的知识、有关创新创业法律法规的知识和组织运作管理方面的知识等;技能则一般包括从事某一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其他相关能力的部门,比如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技能是各要素的核心部分,不论从事何种行业,学生都应该从技能的角度对自身进行打造,满足创新创业对技能的深层次要求;动机一般是指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时的内部驱动力量,由需要而产生,在不断的刺激中进行转化,一旦出现则有较强的指向性。当然,动机在实践中会进行相应的转化,通过态度和思维来展现,例如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渴望以及创新创业的信念等;特质是指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个性特征和各方面素质。特质的出现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学生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应变力、创造力、适应力等,除此之外,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也是其中的构成要素。综上所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该从内涵入手,以构成要素为框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应该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各模块进行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2.1打造创新创业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从打造创新创业氛围的角度,对当前的校园文化进行重新塑造。因此,校园文化应该以创新创业为主题,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活动、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3]。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高职院校当前能够采用的宣传手段较多,既包括单向的校园网、校园广播、布告栏和宣传等,也可以包括各种互动形式,例如成功校友返校讲座、企业宣讲会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多样化宣传手段,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创业的训练,提高其相关综合能力。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为在校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沟通和交流,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帮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业资讯和信息。最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定期组织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例如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这类赛事的举办,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国家层面的各类赛事取得更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依托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社会实践机会,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当然,这样的赛事还可以帮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益颇多[4]。

2.2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依托校内成熟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校级管理体制,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其中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例如教学处、科技处、就业指导部门、校团委等,要明确对应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做好分工与协作,一旦进行运转要能够产生协同联动的效果;同时,学校应注重与校外组织的紧密联系,包括政府机关、合作企业等,通过协商和交流,打造校内外协同机制;在协同中,积极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的资源共享作用,不断优化合作和沟通平台,将产学研逐步深化,促进科研成果与学生能力的转化[5]。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强化校园制度建设,尤其是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的制度应该贯彻和落实。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动,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针对后续的创新创业机制建设与管理、实施与评估、诊断与改进等环节进行妥善筹划,制订具体的具有较强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列出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进行实施。要关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有效采用创新创业学分互换机制,允许学生将创新创业所积累的学分与相应的课程进行置换,提高其创新创业积极性。学分置换的细节和操作规范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让学生有据可查。加强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通过保留学籍的方式暂时投入创新创业活动,灵活调整学生评价和考核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平台。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具体的项目,并对学生做出指导,参考平时工作量核算方案核定创新创业工作量;构建奖励机制,针对参与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师实施专项奖励,并纳入年终考核;对于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和个人,应该根据开展情况和成效进行相应的奖励,找到典型模范代表,引领其他部门和个人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去[6]。

2.3构建合适的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应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合适的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宏观的角度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注意人才培养模块设计,注重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二是要将创新创业意识融汇到课程体系中去。针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不同模块的设计,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在部分课程中纳入创新创业思维;三是完善学分置换制度,针对学生参与实践、社团活动、赛事等情况和成果核算对应的学分,形成协同联动的学分置换机制,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四是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不断引进创新创业类线上课程,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7]。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构建创新创业专职、兼职教师队伍。针对专职教师,学校应该积极更新教师的创新创业知识,适时开展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意识和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学校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联系企业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实践基础。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学校应该利用各种途径,与校外专家进行交流、合作,聘请企业讲师进入学校课堂,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外界市场和企业变化的动态,完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最后,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挥应用型高校的优势与校内外组织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经费支持方面、场地提供方面、设备设施筹备方面等提供相应的支持,保障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二是学校应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打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地,既是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实践平台,也是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帮助;三是学校应该建立校友会,针对已经毕业且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回校进行座谈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参考的资料。高职院校通过这种互动机制,不仅能够优化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优势。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动相应机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燕.“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湖北农机化,2019,(12):48-49.

[2]蔡子娟,刘亮.试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J].知识经济,2019,(16):118+120.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1

一、引言

无论从宏观上来看,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出发,都应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因此,创新教育逐渐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我国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创业理论基础与有关实践经验。那么如何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就成为当前高校继续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

1.大学生自愿创业率低

据有关调查,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意识较弱,他们多年来接受的教育似乎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极大部分大学生不愿自主创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甚至被迫去创业,而由于他们缺乏创业基本知识和理论,这些大学生在创业的路途中一路颠簸,创业结果不尽如人意。虽然很多大学生都认清创业的价值,对创业的人心生敬佩和仰慕之情,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并未主动专门学习有关创业知识与理论,没有为创业做好真正的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调查数据显示,自愿创业的大学生在其中仅占不到1%的比率,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愿创业率非常低。

2.高校不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高校仅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将它纳入必修课的范畴,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内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没有深入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因此,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阻碍了学生接受有关知识,限制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安稳、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只身冒险,投身于风险大的创业中,因此,首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传授创新创业的新型教育理念给在校大学生,并逐步构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很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创业成功后能给创业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创业风险,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望而却步。因此,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价值就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创业给创业者带来的不仅是一笔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创业者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承担风险的素质才有利于创业。

高校可通过以下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校内设立有关创新创业的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专业为背景,以团队合作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高校可开创名为“挑战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学术性社团为平台,逐层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建校友互动论坛,这样能使学生在特长与专业间找到切合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内设立一个“创业基地”,用以摆放有关成功人士的点滴成长和励志故事,以供学生参观,通过宣扬自主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勇气,使更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找到创业的真谛和价值。

2.加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创新创业课程列为某些专业的必修科目,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的过程、规律与方法,以树立创新创业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和精神,因为一个创业者必须要具备非凡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或者过人的才智才能勇敢面对生活的各种考验;要把创新创业课程与本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本专业知识来拓展创新创业课程,例如,讲授《管理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获得所需知识。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高校要在摸索中前进,吸取教学经验,在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高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发展创新创业课程,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高校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创业精神,并努力构建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以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互联网+”不仅带了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化,也导致了创新创业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现代物流、支付等信息经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部分)年均增长超过30%,与整体外贸形成鲜明对比。商务部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跨境电商企业平台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给持续低迷的外贸市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自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后,“互联网+”时代下“双创”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高等学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迎来一次难得的机遇。2016年开始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明确提出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然而,“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开拓新思路,紧密跟踪国家“双创”最新动态,总结国内外一流大学经验,在新一轮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改革中凸显跨境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特色。

1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面临挑战

1.1人才培养定位知识型和应用型,不能满足“双创”需求

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人才培养定位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人才缺口很大,全国各类高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大批既懂贸易知识,又精通国外法律和英语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要标志是2015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双创”教育引领着未来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改革。定位于知识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已经不能满足“双创”需求。

1.2课程体系主要围绕传统贸易,跨境电商模块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跨境电商在全球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业态,跨境电商对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贸易方式。虽然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跨境电商相关内容,但主要是介绍一些电商平台的运用,如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总体来看,跨境电商模块还比较弱,一方面有些很重要的课开设比较少,如网络支付安全、网页设计、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组织与管理等;另一方面,原有课程教学过程如何融入跨境电商相关内容也有待加强,比如国际市场营销需要多增加网络营销,适应国际贸易模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1.3同质化教育占主导地位,个性化“双创”教育缺乏

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同质化”,就像一条标准线下生产出来的一种“产品”,创新创业能力普遍不高,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发展需要。国外经验表明,个性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根本依托。与同质化教育不同,个性化教育在尊重学生特质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和能力,挖掘并发展个性潜能,从而提高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构建高校国际贸易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4师资结构改善难度较大,“双创”人才培养缺乏保障

师资队伍是国际贸易“双创”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目前,很多高校的师资熟谙传统贸易模式和知识,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互联网+”和“双创”时代,这些老师知识结构亟待更新和提高。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班出身的老师往往是纸上谈兵,能够真正讲授创新创业知识的寥寥无几,严重影响“双创”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以及各个省市启动“双一流”建设以后,高校更是把资源集中于引进高端人才,师资结构改善难度进一步加大,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阻碍因素。

2“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2.1加快应用型向“双创”人才培养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新一轮改革要加快应用型向“双创”人才培养转变,培养具有专业背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业潜质的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侧重于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学习,如国际贸易术语、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结算等。新形势下,加快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以及寻找市场需求的创业素质迫在眉睫,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题体系、授课内容、考核评价方式等实现根本性转变,同时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实践表明,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

2.2重构“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制定和实施“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载体,主要体现在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潜质的一系列新型课程。结合跨境电商特点,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跨境电商模块,并注重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增加创新创业案例教学,将“双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点滴之中,发挥启蒙作用。根据“双创”教育特点,课程设置采取循序渐进原则。大学一年级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大学二、三年级主要结合专业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应用为目标,引导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类赛事,积累“双创”经验。大学四年级制定个性化教育课程以创新创业模拟与实战训练为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实战能力。

2.3建立“双创”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就要建立与此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区别于同质化教育考核体系,“双创”人才培养考核体系要引入多种评价方式,侧重考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力争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科学合理评价。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的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在考核内容上,从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激情;在评价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新求异。建立学生量化综合测评考核体系,补充和完善“双创”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型学习,强化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中起到正确而有效的“指挥棒”作用。

2.4打造校企共融“双创型”师资队伍

“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传统的教师培训和挂职锻炼固然可以推进“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但由于高校评职称和绩效考核主要依据科研成果,总体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培养+聘用”打造校企共融“双创型”师资队伍是符合实际的选择。按照产学互补、科创互哺、专兼融合的原则,根据学生规模及实际教学和培训需要,在配备专职教师的同时,通过“讲座教授”“客座教授”“课程特聘教师”等引智模式聘请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些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校外师资既承担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又可以针对本校老师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培训和交流,进而提高“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质量。

2.5整合社会资源投身“双创”人才培养

“双创”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资源,需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社会创业教育机构等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精英”教育,打破自身能力的硬约束,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内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比如我校与阿里集团签约,成为首批“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项目的南京高校之一,在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做大做强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选拔、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孵化服务。在国家和本省的政产学研平台中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将“双创”人才培养纳入政产学研平台总体框架。抓住“互联网+”时代办公场地灵活性特点,基于互利共赢模式,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在校内共建具有开展业务与教学双重功能的“一体化”实训基地。

3结语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贸易模式,也为创新创业插上了翅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高等院校要加快“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改革,在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师资结构、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金梅.“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6):72-75.

[2]姜慧,殷慧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篇(8)

作者简介:丁新泉(1979-),男,江西金溪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魏鹂(1978-),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B1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17-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初步凝炼成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两项改革,六大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种理念——生态化教育

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化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1]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二、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坚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坚持能力培养与竞争意识培养并举,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

三、两项改革

1.深化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3]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结构优化改革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我校采取了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课水平、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平台等措施,将课程总体分为三大块,即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学科归属的特点,将我校本科专业分为工科、理科、农林、经管、文法、艺术等六大类,同一类别的通识必修课保持一致,它与通识选修课一起构成课程的通识课程平台;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保持一致,构成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课精简至8~10门,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限选课作为专业方向的模块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程平台的主要部分。

同时,为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5%,文法经管艺类专业不低于20%;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一定的学分比例;每个专业都开设创新创业类体验课程或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六大抓手

为建立并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构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六大抓手。

1.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篇(9)

“新工科”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教育部将新工科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当然,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传统产业都是老工科,新兴产业都是新工科。也有的学者从高校和社会方面理解,对于高校来说,要发展一批面向未来布局的新兴工科专业,对于社会来说,要对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所谓“新工科”,是对工科教育整体的改革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些传统产业方向对应的工科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为应对新形势下新经济的发展,和从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更多人才的角度来说,“新工科”建设成为了一个必然选择。根据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和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建设实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2研究意义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对学生的培养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创新创业为培养目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中,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把专业知识转换为应用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创业素质也得到极大地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开拓并发展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道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和评估制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更大范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指导意义。(3)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建立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二是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避免眼高手低;三是学生通过实训实践基地的具体项目实施,加强团队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赢。企业能够节省成本,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声誉能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教师可以积累项目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积累了项目经验和职业素养,为就业增加了砝码。同时企业可以把节省的成本投入到学校中,用来研发项目和教师培训等方面,不但实现共赢还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

3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本文以创新创业为核心,改变以往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注重通识教育和夯实学科基础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专业培养方面,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3.1研究内容

3.1.1构建两大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学生创新创业为目标,以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科研为牵引,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创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两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1.2构建“教学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块

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教学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块,通过三个实践模块之间的联系,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3.1.3教学实践模块的建立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3.2实施方案

篇(10)

1.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出及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 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国家建设的需要,是缓解不断扩大的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1]。

2.创新创业能力对自动化学生的重要性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通过系统规范的理论学习,还必须要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2]。我校对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看重的不仅仅是他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实习情况[3]。由此得出,创新创业能力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3.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举措及成果

为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经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竞赛检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问题式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教育。

3.1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每年在高校开展系列校园科普活动,打造如周末文化艺术讲坛等品牌科普活动;注重校级示范性科普活动与系级普及性科普活动有机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按照规范化、科学化、项目化要求,在学校范围内推行科普立项活动,形成浓厚的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的创新文化氛围。在每年的暑期,开展暑期实践小分队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2构建学生科研平台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实施为核心,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科研大平台。同时,做好学生创新项目的规划、实施、跟踪、检查和验收,做好大学生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等组织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养成科研习惯。申请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这个平台不断的完善。

3.3提升竞赛育人功能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各类创新大赛,建立学生科技竞赛组织体系、日常培训体系;选拔优秀教师,加强过程指导,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效果。在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等竞赛,高校学生通过比赛锻炼自己的劝方面能力。我校于2011年承办了第十二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获得了高校优秀组织奖。通过比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4.学生工作在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滞后性是教育的一个无法改变的特点。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宣传教育。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后,没有目标和方向,学习无动力,生活空虚,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伊始就就关注就业,但对努力的方向也不是很明确。学生辅导员应该从大一入学开始,就把学校的一些关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好政策好途径传达给他们,同时重点给已经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二大三学生以指导。在学生活动的开展方面,重点鼓励学生参与如暑期实践活动、科技类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科]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大学生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下一篇: 中学数学教育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