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如何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1: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农村如何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农村如何建设

篇(1)

    一、开发农村文化的战略背景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的建设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使得农村消极文化不断滋长,并给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都市文化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农村文化。

    (1)新农村文化建设落后

    文化建设不想经济建设一样可以给人看到实质性的东西,也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经济收入,所以,政府大多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农民由于平时忙于劳作,很少有时间参与文化活动,最多也只是闲暇时看看电视什么的,基本没有其他的文化活动,文化生活较单调。随着一些消极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涌入,使得积极地传统文化被侵蚀,农村文化处于较危险的境地。随着一些消极文化的流入,农民容易被这些消极文化所毒化,尤其是一些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和社会的安定。此外,落后的农村文化,会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发生扭曲。

    (3)文化建设队伍人才缺乏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的限制,文化系统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一些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文化队伍的建设很不稳定。

    (4)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好多地方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停留在较古老的保护层面上。

    2、缺乏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业弱势地位越来越严重,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除了这些较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外,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抵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要完成这些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所以,要想让经济得以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修养和素质,这就要求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3、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

    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他将成为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大多是依靠自身的企业文化。虽然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的丰厚,但是随着日趋加快的社会发展步伐,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拥有的一些文化资源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步伐,来不及转化为文化竞争力。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是发展的阻碍力量,同时又是发展的希望和前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后方力量。农村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农村要在稳定中找寻发展的机会,开发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农村文化,提升我国农村文化的实力,增加国家的竞争力。

    二、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

    1、加强政府的作用

    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不易新农村的必经之路。要加强政府的作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点出发,对农村文化建设需高度重视。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日程,将其融入到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将其考虑到财政预算中,将其作为干部升迁的考核指标。到文化工作出现倒退的地区,要采取责问制度。

    (1)加大文化开发建设力度

    政府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专项拨款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融资,通过融资的形式实现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同时还规划好新建文化设施以及现有文化设施的工作,使得文化设施发挥最大的功能。

    (2)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

    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抓好农村文化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将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呈献给农民,此外,还要充分挖掘专业的人员,并对一些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培养,是他们成为文化活动建设的支柱,让他们进入农村对农村文化活动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 同时,还要鼓励人们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大群众的参与力度,有效地抑制恶俗文化的传播,开发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另外,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一些低俗的消极的行为,比如对一些赌博参与者进行处罚。

    (3)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首先要规划和正对农村文化队伍,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选取相应的人才,同时要鼓励一些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基层进行文化方面的工作。其次,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西区一部分高素质的人才,对一些有技能的艺人或文化,可以采取破格录用的方式。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4)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可以培育和法阵一些特色产业,同时要讲一些特有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使得特色文化产业得以发展。

    (5)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进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并对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人的培养。

    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农村文化已是必然需求。

    2、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建设,使得农村文化服务的网络得以全面构建。

    3、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服务的能力,政府需要积极地探索对现行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措施,激发文化设施的发展潜能,使得文化设施更具活力。此外,政府应该引入一些经济投入来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为文化设施引入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对一些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文化部门要紧抓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用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并制定一些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选择有效的方式,发展一批专业的农村文化队伍,并通过一定的培训使得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对文化队伍中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坚持持证上岗的政策。一方面鼓励一些相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招收一批专业的人才。此外,还要大力的培养文化骨干,将活跃农村文化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得群众基础更加稳固。对工作优秀或作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使得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

    5、融入社会力量

    我们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来支持农村文化的建设,开展一些与农村文化相关的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关的文化援助活动。积极地引导社会力量对农村文化事业进行捐助,以保证一些文化设施的建设。

    三、总结

    总的来说,发展健康有益的农村文化,及时农民的愿望,又是时展的需求。大家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共同致力于农村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农民需要文化的熏陶同时文化也需要农民,农村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更具有民族性。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要根据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把社会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切实把农民有需求的以及政府能够创造条件做到的事做好。

篇(2)

王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李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与困难

记者:中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出新农村建设呢?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戎:中央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我认为主要是出于几个原因: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组织的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城镇地区的发展,不利于城乡经济的整合和协调发展;二是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过剩,需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三是由于收入过低、发展机会太少等原因,农村和小城镇地区的人才持续流失,使中国农村今后几十年的发展缺乏人才支持,没有后劲和可持续性。

王志刚: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影响,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我国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业和农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农村公共服务长期靠农民自力更生进行建设,公共财政逐步将农村和农民边缘化,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和城市,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城乡之间的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与“三农”问题相比,新农村建设在解决农业与农村问题上,有什么重大突破?

王志刚:与之相比,现在我们谈新农村建设,主要从具体的任务和工作来谈,从适应时展的要求来谈。另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有实力有能力支援“三农”发展。因此,此次新农村建设是在国家重点投入的背景下展开的。

马戎:建设新农村,就是要通过对农村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逐步改变不利于中国城乡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状,落实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而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业太落后”的问题。

李周:我觉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不在于突破了什么,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要把事情做实的工作态度。也就是说,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过去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比,目标更具体了,更便于操作了,更便于度量了。这是最值得肯定的显著变化。

记者:建设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症结是什么,您认为最核心、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王志刚:农民收入提高不快,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乡村基本公共设施落后,教育收费现象严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没有确立,生态环境恶化。核心问题在于农民收入问题。

马戎: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只有充分重视农村教育,才能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有了人才才可以发掘出当地各种资源和机会,推动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农村真正的发展。

李周:中央的农村政策具有既一脉相承,又不断递进的特征,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一心想着开创新局面,缺乏继承的心态。这种心态与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结合在一起,新农村建设就有可能成为并村、圈地、拆房的理由,就有可能采取做表面文章、在看得见的地方做文章的做法。为了有效地制止这类现象,应该尽快以自下而上的考核机制替代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

建设新农村的区域阶梯政策

记者:中部、东部、西部在建设新农村政策方面有什么不同?它们的重心分别在哪里?

王志刚:我国中、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不尽一致,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东部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向发达国家看齐,尽可能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中部要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注重农村生态条件;西部重点应该放在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投资兴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总之,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重点应向西部和中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这些地区的收入差距。

李周:我觉得中央政策必须一致,只有这样,才有理由加大对西部的扶持。由于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显著地高于欠发达地区,各个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很可能有些不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格局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政策的目标并非消除发展差异,而是把差异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其实,以较高的紧张程度获得在较发达地区生活的机会和以较低的紧张程度生活在相对差一些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偏好的人群做出不同决策的结果,诸如此类的内容并不是政策调控的对象和任务。

新农村离我们还有多远?

记者:您认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马戎:中国农村至今还是传统的小农耕作的模式,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民与日本、美国、加拿大农业劳动者在受教育水平、观念、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赶上的,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切实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管理,摸索经验,逐步发展,经过5―10年,是应当可以见到成效的。

记者:新农村建设如何才能把要求和措施具化到农村,落实到农村,如何才能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王志刚: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同时要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马戎:中国的现代化的基础之一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要有一个质的提高,直接投入农业的劳动力规模要减少,为农业服务的其他行业(育种、防治病虫害、运输、灌溉、能源、农产品加工等)要有一个大发展,这些发展的基础是人才,是新型的中国农民。

另外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改变农村医院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保险体系的资金投入,使基层医院能够正常运行,真正保证绝大多数农民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必要和合格的治疗。

李周:新农村建设关注的是农村发展。从理论上讲,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提升、政治改善、文化进步四个方面。发展的核心是人力资本提升、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改进,这三个方面是把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记者:您认为建设新农村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志刚:提高农民收入、制度化和第三方监督机制。

李周: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了这样的农民,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会充分发挥出来,政治改善和文化进步的作用也会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

记者:如何做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和好处?

王志刚:民主决策,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议会制度。

李周:农民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积极参与。所以,这个问题更好的提法应该是如何有效制止各种挫伤农民积极性的行为。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政策规定必须非常明确;二是加强宣传,让所有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做什么和怎么做;三是制定并实施自下而上的考核制度。

篇(3)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65-02

在浙江主持工作时曾经指出:“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稍不留神就可能搞成‘花架子’。打造软实力要有硬抓手、实举措、真功夫,建设文化大省更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能借机搞盲目攀比、重复建设,应该目光向下,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这就为我们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摆“花架子”

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用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举措鼓舞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安定人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牢思想基础,化解消极因素,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搞文化“政绩”,不摆“花架子”,打造软实力要有硬抓手、实举措、真功夫,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责任,不断探索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维护文化民生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将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文化事业第一位的工作,制定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和具体路径,让“软实力”具有硬措施。将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中,以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提高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保证了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推进。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要牢牢把握塑造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道德素质这一主题,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价值追求,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努力把思想建设成为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浓郁先进文化氛围、进取文明形象、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新思想。

突出坚持共同理想教育,突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共建、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基础馆站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等公益性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二是抓好文艺精品工程建设,以专职作家为主、带动一批优秀业余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三是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将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精心策划重大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办好“广场文化”、“街道文化”等传统节庆文化。

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县级和乡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认真核对登记保存,并设立专题博物馆妥善保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其传承人(单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新农村文化队伍要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城乡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构建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农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作保障。

加强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一是队伍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新农村文化队伍专兼职人员;二是严把文化人员进入关,确保专业文化人才队伍门类齐全;三是加强现有文化专业队伍培训学习,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以及乡镇文广站对新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进行辅导,聘请上级专业人士对各乡镇、村文化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促进文化专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坚持重大活动组织与长效机制建设并重,推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建立文化交流新平台。努力做到主题品牌文化活动突出“示范性”,常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参与性”,节庆文化活动突出“独特性”。在生动、活泼、持久的新农村文化活动中,让文化爱好者们走进社团,走上舞台,尽情释放文化激情,展示文化才能,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综合文化的素养。

四、几点启示

1.是坚持政府主导是事业发展的关键

新农村文化服务是体现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政府在新农村文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为着眼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二是要制订新农村文化发展法律、政策,完善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通过新农村文化服务机构向公民提供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是加强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障

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必须设计并实施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文化主管部门坚持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推动并重,积极推动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制度构建。在理论政策层面开展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理论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以充分发挥“决策参考、指导实践、推动立法”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民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要求的新农村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体系。

3.是创新运作手段是事业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提供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加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不断为新农村文化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文化主管部门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为目标,努力构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4.是坚持需求导向是事业发展的前提

篇(4)

一、背景分析

1.全国农村人口状况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2007年10月22日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农业统计大会致辞时说,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里,还有个现象令人担心: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保障。大批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约在4000万人至5000万人,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

要想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描绘的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要把农民变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个历史性的挑战。

2.扬州市农村人口状况

截至2007年末,扬州市户籍总人口已达459.25万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含农村户口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口)343.53万,非农业人口115.72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4.8℅。

身处这样的背景与环境,我们扬州的职业教育又该作何思考呢?

二、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农民

当前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关注热点,专业设置跟风现象严重,什么热门就办什么,你有计算机专业,我也有计算机专业,也不管师资与办学条件如何,也不顾人才是否过剩、就业行情是否严峻。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如何服务于343.53万农业人口,是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把扬州的职业教育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

1.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加强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的宗旨:富民强市。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那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时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要求;二是坚持在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上与我市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三是坚持与劳动就业市场的紧密联系。通过“三个坚持”,达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城市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我市有许多产业全国都有影响,例如餐饮、旅游、花木园艺、漆器玉器、建筑、制鞋等,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很多高级技术人才。

学校除了加强硬件建设外,还要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专家型”教师,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鼓励教师走出去,或是深造进修或是深入社会与企业进一步学习。二是聘请专业教师、教授,或是企业里的专业人才,这样方能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才的培养。

2.立足科教兴农,实施培训工程

(1)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主要还是面向学生的全日制教育,各层各级的培训几乎还是空白,其实这一块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各个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依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实现职成教育优势互补。

(2)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

3.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服务大文章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蓬勃兴起,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和配合全市工作的重心转移,积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1)为支柱产业发展服务。扬州市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医药及医疗器械、金属板材及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缆、电子信息、船舶制造产业为支柱产业,2006年,上述产业完成总产值1499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占比上升到了77.8%,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专家预测未来四年支柱产业将会产生4万左右的人才缺口,作为我市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职业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产学结合,以定点定向为主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既解企业燃眉之需,又切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

(2)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近年来,扬州把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作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以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借助最新的科技成果,确保“尾气全回收、废料全还原”,保证产业高起点、生态化运行。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扬州在短时间内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在半导体照明方面,全国首家“国家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2007年12月,扬州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根据规划,到2012年,扬州高纯硅产能达6000吨以上、单晶硅产能达10000吨、单晶硅切片6.5亿片、太阳能电池产能1500兆瓦,并形成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包括LED、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达408.2亿元,增长36.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21.6%。新兴产业更需要人才,企业创新更需要人才,未来发展更需要人才,为此,职业学校要瞄准市场,与时俱进,培养新兴产业目前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也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不会导致以前的覆辙:一边是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一边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分不出去。学校与企业缺少对接与沟通,出现两难境地。

(3)积极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各地都有自己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扬州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扬州鸭业、鹅业、油料业、荷藕业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的龙头加工企业100多个,专业市场1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30多个,带动90万农民从四大特色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10多亿元,占全市农民总纯收入的7%。此外还有里下河地区的养殖,江都的花木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面向当地特色农业,培养人才,派出专家型教师,常驻乡镇,进行科研攻关,提供技术指导,产学研结合,为特色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结语

总之,作为职业学校,应转变思想,面对大浪淘沙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走开放式办学的路子,面向农村大市场,做好服务大文章,时刻想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地方兴亡,匹夫有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也体现出了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中心村镇建设规划、下山移民、新农居点建设等工作中,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起暴雨、洪涝、地质灾害、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笔者也曾接到不少电话咨询有关气象灾害对房屋建造影响方面的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更加突显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陈旧,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导致近年来农村雷击伤亡事故频发。如何把防灾减灾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是我们气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我县农村的雷电灾害情况

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雷电是带电的云层间或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声响的天气现象,雷电不仅发生频率高,且年年都有灾害发生。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中国气象局近 10 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4000人,财产损失约100亿元,人员伤亡92%在农村。我县是我省雷电灾害高发区,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简陋,居民住宅、野外生产无雷电防护设施,防雷基础设施投入少,村民普遍防雷意识淡薄,致使雷害事故频繁发生。近年来我县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频发,2008年6月23日傍晚,在我县文昌镇丰茂村附近杨梅岛码头,一艘收购杨梅的挂机船在快靠近码头处突然遭受雷击。当时船上共有7人,其中驾驶舱内3人被雷击死亡,船舱内3人重伤,1人轻伤。2010年3月1日里商乡架子岭村一青年在山坡上采茶叶时不幸被雷电击中身亡。2011年8月9日17点左右,汾口镇简门村武强溪拦水坝上走路村民郑某遭受雷击当场死亡。一桩桩雷害事故,触目惊心......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加强,农村成为雷击事件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尤其是农民建房、通讯、家电等迅速普及而大都没有采取防雷措施,成为农村防雷新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2年淳安年均雷电灾害次数为10.4次,年雷击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县雷暴分布特征可由雷暴日数年(月)变化、地闪次数、地闪强度等来衡量。

图1雷暴日数月际分布

淳安县雷暴日数月际分布如图1。雷暴日数极大值出现在8月,7月次之,3月、4月、5月、6月和9月也有较多雷暴天气出现;极小值则出现在12月,在冬季有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雷暴天气。

图2 雷暴日数年际变化

1966至2010年淳安县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如图2。我县1966年至2010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0.6天,年雷暴日数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振荡减少态势,年减幅为0.5天,最多为76天(1975年),最少为36天(1988年)。

图3雷暴日数月际分布

淳安县雷暴日数月际分布如图3。雷暴日数极大值出现在8月,7月次之,3月、4月、5月、6月和9月也有较多雷暴天气出现;极小值则出现在12月,在冬季有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雷暴天气。

图4地闪次数月际分布

由浙江省2008年至2010年的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提取出2008年至2010年淳安县地闪次数月际分布,如图4。从月际分布来看,我县雷暴集中出现在6月至8月,其余各月较少出现。表明夏季对流性天气发展旺盛,雷暴天气较多。

图5地闪次数时段分布

淳安县地闪次数时段分布如图5。2008年至2010年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13时至21时,而15时地闪次数最多,在2时至12时地闪次数最少。午后闪电活动比较强烈,晚间闪电活动一般是下午雷暴的继续,有的甚至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二、我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

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1.农村防雷意识淡薄,迷信思想严重。虽然现在社会越来越进步,但农民朋友缺乏科学的防雷避险常识,大多数农民不关心,不了解,更不懂得在雷电天气条件下自我防范,很多农民不知道雷雨来了应该怎么办,他们在雷电灾害面前不知所措,本能反应是快速奔跑、躲在大树下或简陋的凉亭里等易遭雷击场所,招来雷击之祸。同时,许多农民以封建迷信思想解释雷电现象相当普遍,认为雷电灾害是不可防御的天灾,甚至出现雷灾以后也不愿意声张,更不愿意向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造成雷灾收集难度加大,给雷灾统计和雷灾技术分析带来困难。

2.野外缺少躲避雷雨的场所。所谓“夏收”、“夏种”,雷雨季节也正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在野外劳作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不仅没有避雷的场所,还经常看见农民拿着雨具或铁制的农具在田野中行走,有的跑到临时搭建的草棚或大树下避雨,更有的还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这样非常容易遭受到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3.农村建房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和设计,没有纳入政府对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防雷装置基本处于空白状态。(1)是农村公共场所(如凉亭、候车站)、老民宅几乎都没有防雷装置;(2)是农民联建房以及个体小规模企业防雷设施不完善;(3)是农民新建自建房屋普遍无设计施工图纸,而是凭砖工师傅经念来造,为了省钱省事,农户也不可能考虑防雷装置。

4.农村电器渐趋普及却疏于防护,雷灾增多,损失加剧。现在农民都富裕了,电视、电话、电脑、空调等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农村的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线路以架空入户为主,且布线很不规范,随意挂拉现象随处可见。有些村因没有条件安装闭路电视,将简易天线捆扎在竹竿并架设在屋顶上,成为雷击隐患,导致引发火灾、电器设备遭雷击毁坏。另外,不少农户在屋顶随意架设装饰性铁塔、太阳能热水器、铁水箱等等。由于没有安装有效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成为名符其实的“引雷装置”导致雷害事故频繁发生。

5.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我县农村地广人稀,难以集中宣传,受众对象相对较少,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有限,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缺乏,技术服务支撑欠缺,从而成了农村防雷普及的薄弱环节。

三、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新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新农村建设要重视雷击风险,科学规划论证,按照防雷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心村镇联建房、乡镇企业以及新农居点,要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管理审批,各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从房屋的设计、审批开始直到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从源头上把好防雷安全质量关。

2.进一步完善新农村两个体系建设。近年来,气象部门通过加强雷电监测网络和雷电业务平台建设,开展雷雨天气、雷电灾害害等级预报等业务,向广大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雷电预警能力和水平,但距完善的防雷减灾系统建设仍有很大差距,需要抓紧建设全省性和区域性的雷电监测网络系统,进一步加强农村雷电监测、预警接收和再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村要建立雷电预警接收传播网格体系,制订农村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雷电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并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切实增强农村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 积极开展防雷减灾示范村、示范户建设。气象部门应与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积极推广农村住宅建设防雷安全适用技术,将农民自建房通用防雷设计施工纳入农村住宅建设推广图集,引导农民自建房向符合防雷规范标准的结构转变。普及防雷减灾技术,积极倡导和开展防雷减灾示范村、示范户建设,提高农村和户外作业人员的预防、避险、救助能力。

4.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的科普宣传。因为雷电灾害发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小尺度性,所以提高农民个人的防雷意识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农村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防雷科普宣传与实用防雷技术推广工作,把农村防雷安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体系。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以及重大雷灾事件,广泛宣传普及防雷安全法律法规、雷电防护技术和避险常识。气象部门要会同安监、建设、劳动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干部、安全员、农村电工等的防雷知识培训;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摆放雷灾事故小册子,向村民发送防雷明白卡,在村宣传栏内张贴防雷宣传画,提高广大农民的防雷意识。另外,提高防雷意识还须从娃娃抓起,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气象科普体验。通过多种渠道,让人们了解防雷知识,消除迷信思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结语

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系统、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既需要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和社会广泛参与,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进者,是真正的“一线指挥员”,让他们正确认识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根据调查实践,我认为,当前乡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要走出三大误区,强化四种意识。具体工作中,则要切实把握五条原则,突出六项重点。

——走出三大误区

一是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就是拆旧房、盖新房、修别墅、建高楼,搞新村。二是思想上存在消极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建设新农村必须有票子,没有钱就建不成。三是工作上存在盲目性。在具体工作上,急功近利,求急图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点上突破轻整体推进,存在顾此失彼现象。“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脱离实际,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必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

——强化四种意识

乡村干部走出在思想和工作上的三大误区后,还应该强化四种意识。首先是强化全面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的“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关键,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其次是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建设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当前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很多,全靠上级支持和国家投入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再者是强化长期作战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必须克服求急图快的倾向,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最后是强化真抓实干意识。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又要看到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的重要性要按照总体规划,从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事情入手,从比较容易的项目入手,从短时间就可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收益面最大的事情入手,具体抓、抓具体,做到天天有事做,月月有项目,季季有重点,年年有突破。

——把握五条原则

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由于村与村存在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产业技术、交通条件、风俗习惯等差异。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在村镇建设上,要结合实际,做到依山就势,借山用水,顺乎自然,张扬个性,留住特色。在产业发展上,要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引导农民培育新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

二是规划先行。建设新农村,规划须先行。规划需要具备“四性”:一是全面性。规划要全面系统,既包括产业发展又包括村庄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又包括软件建设,既包括农村经济建设又包括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二是特色性。特别是在村庄建设规划中,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间农庄、农村社区;三是前瞻性。要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战略高度,根据村庄布局、经济条件认真测算投入成本,有效避免先建后拆和重复浪费;四是计划性。既要有五年甚至十年的规划,又要有一年的计划,明确长期干什么,近期干什么。

三是急事先办。新农村建设需要办的事情很多,不可能齐头并进,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抓起,做到群众盼什么就先解决什么,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存在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问题的,就要先在学校建设、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卫生所建设上下功夫;存在生活用煤难问题的,就要先在开发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上下功夫;存在脏乱差问题的,就需要先在村庄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功夫。

四是量力而行。无论是经济强村,还是贫困村,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村,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树立样板,做出示范。对于条件差的村,发展不起大产业,可以适当发展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的小项目、小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搞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实力搞村镇建设,可以讲卫生、搞绿化,让旧村庄有个新气象;没有能力建设高标准的文化娱乐设施,可以搞一些投资小、受欢迎的小型设施,适当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尊重民意。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要把农民需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村各项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内容要反映农民要求,过程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要让农民来评判,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突出六个重点

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这要结合每个地方的实际来说,但总体上要突出六项重点。首先是抓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对于地下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资源优势做文章,依托优势创造新的优势。一是要挖掘资源潜力。积极稳妥地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煤炭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开采方式,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能力;二是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培植非煤产业。依托煤炭资源开发积累的资金,积极发展地面优势产业,实现地下向地上转移,奠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土地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桑蚕、山萸、药材、红薯等种植业,发展猪、鸡、羊、牛等养殖业。对于荒坡荒地多的山区乡村,要大面积发展核桃、花椒、红枣等干果经济林,积极发展牛、羊等养殖业。对于资源贫乏、没有挣钱门路的偏僻乡村,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挣钱。

其次是抓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农民群众人人都可感受到的工作。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从环境整治入手破题。对于经济发达的村,要搞好“八通六有七化”: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班车、通信息、通互联网;有幼儿园、有敬老院(或以乡镇办)、有卫生所、有文化大院、有健身活动场、有洗浴美发室;达到住房舒适化、饮水安全化、污水管道化、能源新型化、街道明亮化、环境整洁化、村庄园林化。对于中等村,要重点搞好“四化四改两建”: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改水、改灶、改圈、改厕;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生态园林化新农村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村,可以从“两改两化”,也就是改圈、改厕、绿化、净化做起,做到房前屋后栽树,清除煤堆、灰堆、土堆,保持村庄整洁、卫生。

第三是抓农民教育。要以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等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以“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等为主题的群众性评比活动;要利用“五一”、“七一”、“九九”、“元宵”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篇(7)

1.信贷审批权限上收,金融部门不能放贷。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指明了方向,农村农业产业化投入、种养殖业发展、农民种粮等积极性普遍提高,对资金的需求趋旺。但随着国有金融机构改革进程的加快,信贷管理权限日趋集中,县(市)支行及以下分支机构只有贷款调查权和推荐权,农业贷款一时很难到位,加之利益的驱使,贷款投入向大中城市重大项目倾斜,使农村农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资金缺口较大。基层金融机构主要是组织存款和收贷收息,靠资金上存得利,除发放小额质押、抵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外,其他贷款大幅度下降,基层支行实际上已经变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县域经济中传统农业改造、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建设等大量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县域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非常突出。

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部门不敢放款。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逃废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金融债权不能依法得到有效维护和执行。主要表现为:现行《破产法》中的破产企业清算次序不利于金融机构保护债权;有的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个别地方片面考虑企业利益,出现执法不公现象,胜诉案件执行难。二是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真实掌握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较难。目前县域征信体系只有人民银行开发的在金融系统内部使用的银行贷款登记咨询系统,并且只能查询在金融机构有贷款的企业情况,对没有贷款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没有录入,与工商、税务、公安、司法、个私协会等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未能实现互联互通,缺少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完善、全面的企业个人资信系统,造成了金融机构对企业、个人的信息调查上费时、费力,审批时间较长,延误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引起银行和企业的矛盾。三是县域担保机构发育迟缓,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和下岗职工贷款的实际需要。他们由于找不到贷款的担保对象而不能从金融机构得到资金支持,致使小额贷款业务在基层难以推广。四是部分地区办理资产抵押担保环节多、收费高。如财产评估、登记、公证贷款手续,涉及工商、公证、房产等多个部门,要求提供各种报表、资料,且各种登记、评估费用偏高,如遇抵押登记的期限与贷款抵押合同期限不匹配,就需再次评估并承担费用,加重了企业负担。以上情况增加了金融部门的工作难度,挫伤了金融部门放款的积极性。

3.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金融部门不愿放贷。金融部门制定的防范风险的信贷管理措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是过重强调了贷款责任追究制,忽略了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的金融企业,缺乏对贷款营销效益的激励机制,影响和挫伤了贷款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基层支行放贷权限上收,金融内部贷款审批时间过长,延误了企业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激化了银企供需矛盾。信贷管理权限上收后,县以下中小企业申请一笔贷款要经过县市两级调查、论证、分析、审批,按正常的申请核准程序,贷款额度10万元以上的需要7~15天,超过50万元以上的则需要近一个月时间。

4.金融部门的收缩战略使县域资金被转移,金融部门没有条件放贷。一是虽然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历史正走向终结,但目前只在三个省试点邮政储蓄定期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发放的贷款量小、额度小,邮政储蓄分离出的一部分资金存在中央银行,形成农村资金流失的主渠道。二是国有银行贷款投向的转移,抽走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对县支行实行严格的授信制度和统一资金调度,使县支行从县域吸收的存款不能按比例在辖内形成新的贷款投放,而是过多地上存二级以上分行,直接变成了大中城市的信贷资金来源,导致了县域资金的大量流出。

5.缺乏完整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功能单一,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营销效率较低,支持经济力度弱化。一是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有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只有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产品相对匮乏,选择余地小。二是农村信用社现阶段正处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从服务手段上,与现代金融要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信用社根据上级要求全面撤消了信用代办站,支农服务功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等有关部门,做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引导,完善服务功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金融部门要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机构投资县域经济的信心,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坚持审慎经营原则,通过调整贷款结构的手段,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努力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运作。三是县域金融机构要适度增加对县域的信贷投放,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制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战略,尽可能保持存贷款的同步增长。

2.优化贷款投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信贷投入。县级金融机构要集中运用有限的信贷资金,重点支持有一定规模效益且在本行业发挥重要支柱作用的优质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利税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全力支持,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对县域有发展前景、科技含量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或项目列入信贷支持范围,适时、适度增加贷款投放。二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大力增加对以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企业不论所有制性质、大小,只要符合“三性”(即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原则,企业守信用、会管理、效益好,金融机构都应该予以大力支持,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对“两高一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有关基层商业银行应重点扶持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业基地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三农”开拓业务,充当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金融主力军。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信贷投入,大力支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多产一业、百村一品,形成上质量、上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和产业带,形成良好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篇(8)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体地位

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成立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目标之一,服务三农也是农村信用社的一贯宗旨。宗总之,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成立农村信用社,发挥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占比高。我国目前主要有三大资金投入来支持我国农业的发展,首先是依靠我国农民本身的经济实力来发展农业;其次是国家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者是发放一些支持农业发展的补贴等等;最后就是依靠信贷资金,这一渠道需要成立相应的金融机构,比如农村信用社。其中,信贷资金在某些地区占据六成以上的比例,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农村信用社肩负支农重任。我国从1998年以来就在逐渐减少农村的商业银行比例,其减少额度达到了五成。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农村缺乏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肩负起支持农村发展的重任,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明确的产权,虽然在表面看起来较为明确,但由于设于的入股使得其在运行时并没有体现出非常明确的产权[2]。这种不明确的产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所有权不清晰、人格化的代表非常欠缺以及缺乏实际的财产经营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没有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放贷标准过高。对于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存在很多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农村的大部分个体户或者是小型企业由于一些因素无法进入信用企业的行列,进而也不能享受相关政策,较难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的,不能用于抵押来获得相应的发展资金。这些限制条件都使得其在贷款时会面临较多的困难,需要我国在农村信用社管理方面加以改善。

3.服务功能滞后。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缺乏健全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其还沿袭着较为落后的结算方式,使得信用社的运行效率非常低下,这些情况会导致流失大量优质客户,不利于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发展。此外,存贷款业务以及汇兑业务仍然是其主要业务,缺乏完善的服务功能体系,这与目前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符,无法真正推动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目前我国在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不清晰使得其无法真正发挥出支持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3]。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很多不利因素,包括失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使得的由于我国统一的产权制度模式在我国根本无法得到真正实施。为了满足我国新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应该要寻求多样化的产权模式,在推定新模式困难的情况下改善管理,通过这些方式来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当然,这些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主要在运行机制、股权分配以及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实现真正为农民服务,真正以推动新农村的经济发展为目标,并实现双方发展的共赢目标。

2.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在资金投入方面缺乏强有力的保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我国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第一,要合理分配我国的财政收入,政府需要逐步增加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使得财政资金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比如 “示范效应”、“乘数效应”,通过这些效应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第二,在农村信贷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其的宏观调控力度,要颁布相应的政策来对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引导,发挥出其真正的金融杠杆的作用,并加大对其的监管,确保支农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3.提高服务质量。除了要逐年增加在新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使其不再仅仅是为以前的耕作养殖户服务,而可以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经济,包括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和输运等业务,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金来发展新农村的经济;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农村信用社需要根据这一特点确定合理的期限,能够确保满足农业发展在时间方面的需要;在信贷方面,可以适当降低农村信贷的门槛,提高支持农业发展的额度,尤其是在具有地区优势的农业发展项目,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确保其发展的资金需要,同时要丰富其金融服务功能,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总而言之,要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从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的健全与完善方面入手,真正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农村信用社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对信用社现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及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此来提高自身实力,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双赢”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既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于国土资源工作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统筹协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合理用地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县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城乡各项用地;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优先安排,主动与建设规划部门衔接,先期介入,争取主动,保持同步。

二、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防止以新农村建设等名义大拆大建占用耕地,特别要防止占用基本农田,杜绝先用后批,边用边批,批少用多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坚决制止用“以租代征”的形式擅自将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的行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用地合法有序使用。

三、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加大农田整理力度。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整理项目。通过退宅还耕,增加耕地面积,就是把迁村并点或居民点集中后留下的空闲宅基地整理成耕地;通过将空闲宅基地整理后仍作为建设用地,并实行市场化动作盘活这部分土地资产,所得收益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促进农村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居民点集中区水、路、林、村综合治理,配套建设,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四、严格征地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在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中,根据投资强度等控制指标严格核定征地数量和范围;对于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了保障范围,用土地收益来“反哺”农民。同时在征地程序上,对被征地农民事先告知,并赋予被征地农民对土地现场调查的确认权和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真正维护农民的权益。

五、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按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停止审批新建、迁建、翻(扩)建住宅。

二是实行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在年度计划指标中,增设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计划指耍且该指标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相挂钩。

三是严格宅基地申请条件和标准。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

四是规范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程序。农村村民建住宅使用土地,应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并在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张榜公布,无异议的,报经村镇规划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基层国土所对申报条件标准进行审核报乡(镇)审核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履行批准手续,增强村民建房管理透明度。

篇(10)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08-0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广泛要求甚多,但是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召陵区存在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一些自己的浅薄之见,希望对召陵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一、制约召陵区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

1.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通过长期下乡调查发现,目前我区大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跟从性,生产什么没有科学的规划和计划,不考虑市场需求,跟着学、一窝蜂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很容易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价格偏低。再就是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偏低,往往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导致增产不增收经济效益低。外出务工农民缺乏一技之长,工资低。以上原因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2.农业结构不合理,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不够大,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我区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结构不优,品种不新,效益不高的问题突出。虽然老窝镇、万金镇、召陵等乡镇的个别村也发展有塑料大棚、黄金梨、晚秋黄梨、黑木耳、香菇等特色产业,但是都是零星种植,规模不够大,基本上是自己生产自己零售,没有大的批发商来参与销售,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类型的规模种植少。缺乏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不明显。另外我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大多都是直接食用,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而且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薄弱,流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以小商小贩销售居多,以市场化、规模化销售较少,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农民增收。

3.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我区现在的耕地大多还分散在一家一户,土地流转面积不大。目前为止,全区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3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2%,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的有2.6万亩,复种面积约5.6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7%;全区种植30亩以上的大户135户,种植面积1.6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2.25 %,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仅有3个,种植面积0.2万亩,仅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0.28%。农户过小的土地规模,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劳动投入成本过高,限制了农民的农业增收。

4.自然资源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召陵区人均耕地面积偏少,人均耕地面积1.22亩,且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其中召陵镇岗地较多,大约3万亩岗地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天旱时浇水困难。邓襄镇和万金镇又有部分低洼地,遇到雨水多时,排水困难而形成涝灾。因此,每年都会因自然灾害而减产减收,使农民通过农业增加的经济收入不高。

二、增加农民收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召陵区正在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的大好时机,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素质,这是保正我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之策。在培训时要力求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不仅要培训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知识,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而且要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顺利地到加工、服务等领域去工作,向二、三产业要收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政府部门要完善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给农民提供用工信息,使农民能够农忙时在家有地种,农闲时出门有活干,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大力宣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农业技术部门要提高宣传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力度,通过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使农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到田间地头,把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合理的种植模式等粮食高产高效种植集成技术宣传到位,技术服务跟踪到位。在搞好技术宣传的同时,着力引进符合召陵区种植的高产高效新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努力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势、高效、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引进名优特稀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知名度,不断增加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发展畜禽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战略,对我区现有的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使他们进一步扩大规模,从而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区发展农产品加工,同时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扶持,支持企业搞好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品牌培育、质量体系认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知名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鼓励发展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农村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村能人创办的流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或公司,能够大大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土地规模化有序流转,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和经营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率。同时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地将农产品市场信息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把握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5.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涉农部门要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更多的惠农项目,对我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不断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全面改善全区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铝合金论文 下一篇: 森林消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