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51: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森林消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助困难的自然灾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针对我国森林防火的实际需要,专门设计了一整套森林防火的解决方案。
1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图,如图1所示。
1.1 图像传输设备的选择及技术参数
模拟图像传输系统采用调频体制,信号带宽27MHz。为了保证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两路信号中心频率间隔应大于38MHz。目前国产模拟图像传输系统主要有L波段、S波段、Ku波段几种,频率范围分别为:L波段:950~1750MHz;S波段:2200~2700MHz;Ku波段:11~13GHz。
如果以38MHz频率间隔计算,各频段可同时传输的最多路数分别为:L波段:21路;S波段:13路;Ku波段:50路。
本系统共需同时传输15路图像信号,L波段利用频率复用技术可以做到30路图像传输,从系统要求整体设备性能及造价来考虑,选择L波段。微波传输需满足视距传输条件,即监控点至控制中心传输路径上无遮挡(收发天线间可视)。
该系统方便安装,传输图像鲜明,主要是利用微波频段传输,包括报警信号、伴音和视频。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频段:L波段950~1750MHz、KU波段11~13GHz;功率:10~40dBm;
微波工程接收机技术指标:输入频率: 950-2050MHz;输入阻抗:75Ω;输入电平:-65-- -35dBm;中频带宽:27MHz;噪声门限:6dB典型值;视频制式:PAL;去加重:CCIR405-1 625行;视频输出:1V峰-峰值;频率响应:+1- -2dB(10KHz-5MHz);工作电压: AC150V-AC270V;功耗:15W;LNA电源:18V/100mA。
1.2 无线指令遥控系统
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我们设计的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以适应各种协仪。由发射和接收部分组成,可以控制云台、镜头。
2 原理设计
如图2所示。
2.1 功能简述
在森林内多个地点放摄像机,通过无线发射C(带烟传感接收)发射各种信号,接收机能够看到森林中各个监控点的实时状况。
前端指令机能接收到监控点发出的指令,解码器来执行中心的指令,控制云平台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对镜头进行长焦、短焦的改变等。
2.2 控制原理
2.2.1 无线图像传输的过程
无线图像传输频率复用采用分割方式,图像通道采用微波点对点的方式。摄像机通过采集的视频信号输送给发射机,然后输出给天线,以微波的无线形式传送给监控设备的天线,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了以后,再经过解调还原视频信号,这样就可以有确盘录像机中显示图像了。
在实际使用的微波通信线路中,总是使用方向性非常强的天线,并把收、发天线对准,以使接收端收到较强的直射波。但是,由于受天线的方向性所限,总会有一部分电磁波透射到地表面,经地表面反射后到达收信端的天线,或散射进入太空;其次,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不均匀的气体,也会造成电磁波的折射和吸收,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另外,由于微波无法穿过传输线路上的固体物,所以,在传输路线上的固体物,特别是高大的建筑物,就会使微波造成绕射和电平损耗。因此,微波通信既有直线传输特性,又有多径传输特性,在无遮挡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70公里。广泛用于公安、武警、消防、交通、金融、油田、厂矿等领域的远距离无线监控系统。
2.2.2 无线指令控制的过程
控制通道采用码分多址、一对多点方式。指令信号通过主机输入指令参数,再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森林中的各个监控点中,监控点接收到主机发射过来的信号,先通过校验,再通过无线指令接收机解调出控制数据给解码器,解码器再根据地址码来判断是否解码,同时具备双向语音功能,可以适时对话。
3 结束语
实验证明:通过采用硬盘录像系统,进行实时录象,上级领导可以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并查询录像资料,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及救火的过程,提供有效真实的资料,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成为技术先驱。
参考文献
[1]杜建华,张认成.火灾探测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消防技术,2004(07):10-15.
[2]徐春燕.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鞍钢技术,2000(09):60-62.
[3]花铁森.消防报警产品和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市场[J].安防科技,2003(06):4-12.
[4]祁勇.火灾自动探测技术的发展和今后的方向[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04):3-4.
[5]谢磊.基于ZigBee的仓库数据采集传输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李志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火灾预警系统设计[D].汕头: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颜学义.基于ZigBee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吴起,蒋军成.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实验数据分析处理[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6,16(01):39-43.
[9]田亚.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和实现[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1普遍意义上的科技进步
这几年,伴随着我国的森林防火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空前繁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森林防火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深人和连续,尤其是针对林火科学中关键性的问题以及目前诸如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火灾现象这类研究热点。这首先表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关于林火科学研究的文章在国际火灾研究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占有率很低。这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的林火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相当小,从深层次上更看到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工作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工作的差异。
正如其他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一样,有效发展森林防火科技、确保森林防火的百年大计,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这个基础就是对于我国森林火灾规律可靠性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是未来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化的灾害管理的基石。这一切不但会反映在诸如学术论文和科技专着等出版物中,而且最终都会体现在防火理念的更新、装备的发展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林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予以长期性投人和扶持,确保相关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学,积累人才和技术,也有助于进行技术革新和着手新形势下的防火手段的更新和提高,最终建立起我国独特的和现代化的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扑救和善后的完整体系。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出的关系在图1中作了简示。
技术运用和储备对人才队伍的依赖关系也提 不言而喻的。正如一个浅滩撑不起一艘大船,对于 应用性很强、涉及面很宽的工作,明显需要大批专 业人才来实施。一个先进的科技装备,不管是引i} 的还是自主开发的,只有拥有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支持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和组护,并把采集的结果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比如目前呈现的全球性的地理信息资料数字化趋势,勃需要大批专业人员来完成相关信息的输人、更新、分析和与相关管理决策系统的链接。笔者非常赞同在今后若干年内通过吸收和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以充实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队伍。当然,这需要通过组建或扩充一些有效的运作平台以确保这类工作有序和高质量地实施。
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一个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技的战略构想,那就是组建专门从事林火研究的实验室to。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然而要落实它,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就笔者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历以及对公安部四大消防研究所发展过程的了解,建一个重量级的实验室不但需要长期的投人,还需要稳定一批科研骨干。另外,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出成果和产生效益,通常有时间滞后效应。
寻求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中科院科研单位以及其他高校与防火相关研究小组的合作,不失为现阶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条可操作捷径。这些科研部门通常可能会做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工作,然而,通过沟通和引导,完全可以借助于协作单位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解决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没有围墙的泛欧洲林火实验室(Eufire Lab)就是一个跨越整个欧盟和地中海地区的“虚拟”研究机构[}z}。从运作的状况来看,它非常成功地整合和利用了欧盟所属国家的若干研究队伍的资源和优势,并就与该地区切身利益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开展了实时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实施中应避免所谓的“浅井”现象[3],即为了追求课题的新颖性而把科研项目的选题铺得太宽,缺少对已经进行的、难度较大科技课题的有力和持续扶持。有意识地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或通过纳人其他国家的大型科技发展专项,确保对一些林火研究中关键性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研究,并最终开发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这些关键的问题应包括像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区火灾发生的规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诸如飞火、火旋风以及树冠火在内的特殊林火现象等。
2技术装备的整合
装备是技术性工作的工具和标志,也是效率和成功的代名词。与森林防火事业相关的装备,小到简单的扑救工具、救火队员的防护服和面罩以及便携式通信器械,大到各类消防车辆和运载水和喷洒灭火药剂的飞机,品种繁多。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未来1}年的装备补充和更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关键词:森林防火科技
发展规划
监测手段
可燃物
1普遍意义上的科技进步
这几年,伴随着我国的森林防火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空前繁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森林防火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深人和连续,尤其是针对林火科学中关键性的问题以及目前诸如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火灾现象这类研究热点。这首先表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关于林火科学研究的文章在国际火灾研究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占有率很低。这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的林火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相当小,从深层次上更看到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工作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工作的差异。
正如其他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一样,有效发展森林防火科技、确保森林防火的百年大计,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这个基础就是对于我国森林火灾规律可靠性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是未来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化的灾害管理的基石。这一切不但会反映在诸如学术论文和科技专著等出版物中,而且最终都会体现在防火理念的更新、装备的发展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林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予以长期性投人和扶持,确保相关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学,积累人才和技术,也有助于进行技术革新和着手新形势下的防火手段的更新和提高,最终建立起我国独特的和现代化的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扑救和善后的完整体系。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出的关系在图1中作了简示。
技术运用和储备对人才队伍的依赖关系也提 不言而喻的。正如一个浅滩撑不起一艘大船,对于 应用性很强、涉及面很宽的工作,明显需要大批专 业人才来实施。一个先进的科技装备,不管是引i} 的还是自主开发的,只有拥有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支持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和组护,并把采集的结果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比如目前呈现的全球性的地理信息资料数字化趋势,勃需要大批专业人员来完成相关信息的输人、更新、分析和与相关管理决策系统的链接。笔者非常赞同在今后若干年内通过吸收和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以充实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队伍。当然,这需要通过组建或扩充一些有效的运作平台以确保这类工作有序和高质量地实施。
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一个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技的战略构想,那就是组建专门从事林火研究的实验室to。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然而要落实它,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就笔者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历以及对公安部四大消防研究所发展过程的了解,建一个重量级的实验室不但需要长期的投人,还需要稳定一批科研骨干。另外,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出成果和产生效益,通常有时间滞后效应。
寻求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中科院科研单位以及其他高校与防火相关研究小组的合作,不失为现阶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条可操作捷径。这些科研部门通常可能会做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工作,然而,通过沟通和引导,完全可以借助于协作单位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解决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没有围墙的泛欧洲林火实验室(Eufire Lab)就是一个跨越整个欧盟和地中海地区的“虚拟”研究机构[}z}。从运作的状况来看,它非常成功地整合和利用了欧盟所属国家的若干研究队伍的资源和优势,并就与该地区切身利益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开展了实时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实施中应避免所谓的“浅井”现象[3],即为了追求课题的新颖性而把科研项目的选题铺得太宽,缺少对已经进行的、难度较大科技课题的有力和持续扶持。有意识地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或通过纳人其他国家的大型科技发展专项,确保对一些林火研究中关键性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研究,并最终开发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这些关键的问题应包括像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区火灾发生的规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诸如飞火、火旋风以及树冠火在内的特殊林火现象等。
2技术装备的整合
装备是技术性工作的工具和标志,也是效率和成功的代名词。与森林防火事业相关的装备,小到简单的扑救工具、救火队员的防护服和面罩以及便携式通信器械,大到各类消防车辆和运载水和喷洒灭火药剂的飞机,品种繁多。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未来1}年的装备补充和更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随着“退耕还林”、“天保”、“三北”等林业重点建设的实施以及经济林基地的建设,营林建设的种类逐渐增多,据统计,我国的营林面积以每年年均面积10000 hm2左右上升,占总森林资源面积的3.1%,且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面积每年均呈上升趋势,对造林绿化、生态建设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强化林业建设迫在眉睫。
一、林业建设现状
(一)基础建设薄弱
在林业建设中,缺乏全面的和可操作性的林业建设规范,一些基层领导和干部存在统计不严肃甚至弄虚作假,严重挫伤了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另外,林业建设中忽视了以基础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缺乏对地质环境的了解,基础设施薄弱、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消防资金不到位,制约着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之林业建设起步较晚,各部门往往不从整体出发,基础建设缺少全局性和科学性。在春季防火中,表现为基础设施不足,缺乏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各林业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缺乏统一的预防机制,使得安全工作难以开展。大家都在疲于奔命于防范却疏于管理。在法律条文上没有可操作性的条款和技术规范,致使造成树势衰弱和生物多样性差等问题的出现。
(二)工作管理不到位,力量投入较小
资金投入是整体提高林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但很多地方存在缺乏必要的测报、检疫、防治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等问题,加上防治新技术的技含量不高。又由于偏远地区的水源缺乏,造成林区建设处于束手无策的被动局面。
(三)没有统一的防护机构
目前我国对林区防护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行业垂直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示出较多的弊端和缺陷。长期处于分散运作下的各种防护,需要多方合作和各种资源协同应对灾害的复杂局面。如:分散的指挥中心和救援力量的维持费用较高,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灾害管理的要求。诸多因素导致不能形成有效配置并发挥有限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对一些发生概率较低的灾种更是如此。
(四)缺少规范的规划信息披露制度
长期以来在公布安全隐患的问题上采取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总是将规划信息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下林区建设的传播就往往有失真性、放大性和快速性。不能适应现代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最起码的知情权,也失去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二、加强林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理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营林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期,林改工作要推动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因此,要 “建好工作班子”、“开好动员大会”、“搞好培训”。要根据建设现状,成立“安全”工作指导小组,做好营林技术指导以及检查验收工作;各有关部门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同时,要切实立足丰富资源这一核心,加讲查研究,加大基础设施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林改政策。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规划体系
林去规划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因地因时按照生态健康原理来恢复受灾森林的健康。从社会角度来看,林业系统是自然系统、人造系统、概念系统、动态系统的组合,具有林业系统的所有特征,同时也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林业安全管理的可持续控制。
首先是政府部门应正确引导和基于社会发展的、长远的投资规划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作支撑。其次是严格执行《林业建设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规划体系,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快提高林业建设水平的步伐。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依据地域性特点,使开发、防护、产业并驾齐驱,促进林业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
(三)完善防护组织
林业发展不仅需要森林资源作保障基础,更需要人力资源作支撑。林业建设工作是一项面向基层的工作,只要把队伍建设好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要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树立良好的林业形象。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理顺林场体制,促进林场发展”的目标,建立集森林消防、公益林管护为一体的森林资源保护队伍,使林业建设在我们的精心管护下,更加安全。同时要深化林业改革,针对当前林业管理人员老化和技术力量薄弱现状,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根据需要选派年轻有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第一线,切实加强管理力量,为搞好林业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加大规划信息的披露制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宣传《林区建设整体规划条例》,局属各单位统一行动,出板报、贴标语等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在入山不易控制的地方进行重点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改林的舆论氛围,使林业建设在思想认识上取得统一,得到保证。同时还要参照国外经验,林业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所在森林经营管理站负责调查私有林和集体林,通过专家座谈与咨询的方式向私有林场主或森林经营者建设方案。
总之,林业建设工作是扩大我国物质资源的基础,林业主管部门要转变思想,统筹兼顾,加强监测检疫工作,完善建设系统,优化基础设施建O,重点发挥营林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林业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沛.林业建设战略 [J].北京农业,2011.
[2]张雄.浅谈林业规划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
然而,不管是政府还是社区,近年来在这方面问题上,却基本上只是组织倡导文明祭祀活动或者进行事后的警告及处理,并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专门针对这样的突发人为火灾的应急管理机制,从而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每年这样的人为火灾仍时有发生。所以,为了更好地维护陕南山区绿化成果,保护植被及农作物,防止空气受到污染,对这样的突发人为火灾进行系统的应急管理十分有必要。
对此,本文尝试着在农村社区综合应急能力提升这样的主题下,选择以农村社区为研究主体,以农村社区对人为森林火灾这样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为重点,并以陕南农村地区为例,来对农村社区应急能力建设进行一些探索,希望能够对农村社区应急能力的提升,甚至是农村社会治理方面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二、陕南农村社区人为森林火灾的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从火灾应急处置工作部署和防火工作宣传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在火灾应急处置工作部署方面,陕南地区大多数县镇每年都会召开森林防火工作动员会,对冬季防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冬季森林防火实施具体方案,并绘制森林防火预案实施图,落实相应责任。
第二,在防火工作宣传方面,采取的是镇社联合模式。首先,由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对防火工作进行宣传,并在林区的主要路口设置防火警示牌;其次,由于近年来陕南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取得一定的建设,使得农村社区在火灾发生前后能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陕南农村社区人为森林火灾的应急管理问题分析
就陕南农村地区对人为森林火灾的应急管理现状来看,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社区缺乏有效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目前,在很大程度上,陕南农村地区针对人为森林火灾方面的应急管理确实主要是依托社区来落实的,社区承担了很大部分的任务量,然而事实是,社区干部基本上都处于被动状态,临时应急处置的专业水平不足,难以最有效地承担起相应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一方面,对人为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理并没有列入社区委员会重要日程;另一方面,在日常,并没有积极地在社区内组织如森林防火教育、相关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社区人为森林火灾应急管理仍然不够严格和系统。
(二)社区缺乏有效的防火规划和应急预案
虽然大多数县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展较顺利,应急预案体系也基本形成,但是许多社区并没有专门的针对本社区具体情况的防火规划和应急预案。这样一来,就忽略了社区自身区域内的特殊性,不利于各种资源的整合、社区与所辖村民小组之间的协调等。不仅如此,大部分应急预案也并没有经过正规演练与实践,社区也没有将森林防火实施方案和森林防火预案实施图公示出来,所以社区居民对方案和预案的知晓率很低。
(三)社区对居民的防火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陕南农村社区对社区居民的防火宣传教育力度仍然不够,缺乏长期性。正是由于防火教育的不足,使得居民灾害防范意识普遍薄弱,自我安全防护知识十分匮乏,参与度也不高,所以并没有在社区内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社区应急文化体系。
(四)社区应急装备不能满足需要
大多数社区基本的应急设备工具缺乏,从而并不能满足突发人为森林火灾应急处理的需要。往往在火情发生后,防火队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扑火办法,因此扑火所需时间较长,甚至在某些山头,由于应急工具的缺乏,也只能任由火势自然熄灭,造成了森林绿化成果的损失。
四、陕南农村社区人为森林火灾应急能力提升对策
(一)建立社区火灾联防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各个主体的作用
农村社区应该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及居民,并积极联合社区所在地其他相关部门,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社区火灾联防机制,至少在社区组织内要形成一个社区――小组――居民三级联防机制,充分利用每一应急主体的作用。首先,可以由社区来组织居民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并慢慢加强社区内义务消防队伍的建设,从而有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其次,社区要积极动员社区干部落实自身责任,做好防火工作,尤其要针对区域内特殊情况,加强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特殊节日其相近时间段的监控,从而做好应急预防工作。最后,如果社区所辖居民人数较多,就应该依照具体情况,将社区居民按居住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推选出村民小组组长,进一步细化防火工作部署,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
(二)完善社区应急预案,增强应急预警与防御能力
在农村社区干部应急管理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可以由社区所在地区的基层政府来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活动,从而增强社区干部应急处置专业知识及技能。鉴于农村社区薄弱的应急管理基础,在社区应急预案的编制方面,可以先借鉴基层政府所编制的应急预案,然后再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来完善。而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该包括这几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总则,涉及编制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以及预案启动这四大方面;二是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在明确组织指挥体系和成员职责后,应清楚详细地编写应急预案启动之后的具体工作程序;三是人为森林火灾预防及火情信息报告,应该按照应急管理的过程,将预防、监测、信息报告和处理都涵盖进去;四是对人为森林火灾的扑救,应分级响应;五是后期处置,包括火灾评估、责任追究,案情查处及工作总结等内容。总之,农村社区应该通过建立并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来加强社区应急预警和防御能力,甚至是具体应急处置能力。
(三)社区和政府形成力量联合,加强应急预案宣传和演练
仅仅编制应急预案显然只是一项初步工作,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保护好森林绿化成果,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为了能在火灾突发后有效应对,就必须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演练。通过对预案的宣传和演练,使居民能够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加入火灾应急处置过程之中,有效减少损失。加强预案的宣传和演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一是加大对预案以及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地方电视台和广播体系,使居民广泛了解,宣传培训应走进社区,也可以利用学校这样一个平台,积极走进学校,加强宣传;二是加强模拟演练,鉴于火灾应急演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社区力量的不足等问题,社区可以积极联合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来共同组织,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四)推行多方位排查模式,积极发挥相关人员作用
推行多方位排查模式,就是要由社区积极联合基层政府,与消防等相关部门配合,并重点发挥农村社区居委会作用,一级一级明确责任人员,划分责任区域,实行全面检查,从而使每个地方都能处于监测之中。针对社区基本应急设备工具缺乏,不能满足突发人为森林火灾应急处理需要的问题,应该由乡镇政府部门来争取和整合资源,为社区加强应急设备的配备,以加强农村社区应急处置能力。
五、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住宅小区数量越来越多,小区内建筑物结构日趋复杂,具有楼层高,地下车库深的特点。发生火灾后,救援较为困难。因此预防比扑火更加重要。海恩法则指出:“一次重大事故的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起事故隐患。”如果能够观测火险隐患数量的变化,找到火险隐患和火灾的内在联系,即可建立一个住宅小区火险评估系统。在火险较高的时期,提醒小区安防人员提高警戒力度,加强巡视。并且保证在火灾发生后,安防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按预案展开救援,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1 神经网络技术的开发
1.1 火险等级划分
本系统把小区火险等级分为5个等级[1]。1)1级,绿色表示,火灾风险较小,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火险指标的观测和统计;2)2级,蓝色表示,已存在已知火灾隐患,但是发展成火灾事故的条件不足,小区安防人员的任务是加强事故隐患的检查;3)3级,黄色表示,此时可能出现轻微火灾事故,小区安防人员应当尽力减小各项指标值;4)4级,橙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开始介入,督促小区安防人员应加强安全宣传,检修消防器材;5)5级,红色表示,上级物业主管部门制定整改计划,加设消防工程,从建筑结构上降低火灾风险。
1.2 确定15个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国内外小区防火资料,确定火险等级和15个指标有一定的关系,15个指标为: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1.3 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目前无法判断15个指标对火险的影响权重,难以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从已知指标来推算火险等级。因此在小区安防工作中,通常聘请消防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指标,凭经验判断。但是专家属于稀缺资源,无法每日对所有小区逐个评估,因此拟建立一种神经网络,通过对专家案例的学习,仿真专家的推理逻辑。
神经网络选择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网络,按误差逆传播训练,其神经元结构见图1[2]。BP神经网络能够逼近各种复杂函数,即只要火险指标和火险等级存在着数学关系,即使无数学模型的支持,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仿真函数的行为。
因为需要评判的指标多,求解问题很模糊,因此选用双隐层的BP神经网络,采用数学专业语言Matlab做为神经网络的开发工具[3]。
1.4 收集训练数据
选取60个小区,调查每个小区的15个指标,专家查阅指标,实地分析给出火险评价等级,填写专家评价表,见表1。前50组数据做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后10组做为神经网络的检验数据。
1.5 建立神经网络
调整神经网络各层传递函数和各层神经元节点个数,多次实验,采用“MSE(均方差)”检验精度,找到精度最好的网络结构,其结构形式见图2。输入层神经元节点15个,用于承接15个指标的输入;隐藏层的第1层神经元节点27个,采用“tansig”传递函数;隐藏层的第2层神经元节点9个,采用“logsig”传递函数;输出层神经元节点1个,用于输出火险等级,采用“purelin”传递函数。
1.6 训练神经网络
在第70次训练时,神经网络快速收敛,并达到预设精度要求,训练结束。训练过程见图3。
1.7 自检训练精度
需要对训练精度自检,从而判定训练数据是否有效。把50组训练数据提供给神经网络独立评价,计算网络评价结果和专家结论之间误差,两者误差见图4。图4中,专家结论用“”表示,网络评价结果用“+”表示,“”与“+”吻合,则表示网络评价和专家结论一至,不吻合时,两者距离表示误差大小。图4表明50组训练数据中存在9个样本误差,误差范围很小,训练精度达到了要求。
1.8 检验评估精度
最后10个样本没有参加训练,用于判定神经网络对未知指标的评估能力,神经网络独立评价的结果和专家结论完全吻合。说明本次构建的神经网络已能模拟专家逻辑,可以取代专家,对小区火险做出独立评价。
2 物联网架构的设计
成熟的物联网架构通常划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智慧层。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感知层用传感器网来实现,网络层采用了短信技术[4],智慧层建设为云计算中心,智慧层的核心计算逻辑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5]。
2.1 传感器网的建设
15个评价指标可分为三类,第1类为长期指标,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建筑物功能类型、单位面积可燃物数量、单位面积防火隔离装置数量、小区居民类型”;第2类为中期指标,包括“消防设施检查合格率、单位面积火灾智能传感器安装数量、近期物业管理水平、近期消防演练水平”;第3类为短期指标,包括“昨日降雨量、昨日平均气温、昨日小区总用电量、当日风俗节日类型、昨日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
其中长期指标一年设定一次,中期指标一月设定一次,短期指标除了“当日风俗节日类型”可以从日历数据库中查询外,其它四个指标为环境因子,需要每日观测和采集。在小区建立小型气象站[6],设置传感器采集每日的降雨量和气温。在小区各楼电表安装用电量无线传感器,各楼的每日用电量将被汇兑,计算获得小区总用电量。在小区出入口处的车辆道闸安装门磁传感器,记录车辆进出的频次[7]。同时在小区出入口处的人行道上安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记录小区居民进出的频次。对各出入口的车辆进出频次和居民进出频次求和,作为居民生产活动频次,换算成居民生产活动频繁等级。各传感器用无线通讯的方式组成无线传感器网,传感器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各传感器发来的检测参数,换算成火险评价中的第3类指标。
2.2 短信平台的建设
选择“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开发短信平台,短信平台负责将15个评价指标组成一条短信,发送给云计算中心。构建短信平台需要一台GSM MODEM(短信猫),GSM MODEM和计算机之间采用串口通讯。调用MSCOMM控件,采用“CREATEOBJECT”函数建立了名称为“SMS”的串口对象,一切短信控制都是基于该对象并调用对象各项方法实现。短信平台的架构见图5。
向串口发送“AT+CMGS=138(0x0D)”,在本文中非可显示字符用括号加16进制码表示。该AT指令命令GSM设备作好准备,即将发送一个总长度为138的短信,约0.02秒后GSM设备回应:“AT+CMGS=138(0x0D)(0x0D)(0x0A)>(0x20)”,其中 “AT+CMGS=138”是AT指令回显。“>(0x20)”是设备进入待接收短信主体状态的标志。从串口读到这个标志后,可继续发送短信主体。短信主体必须进行PDU编码,PDU编码表如下:
当GSM MODEM成功接收到这一短信主体时,先是立即向串口回显原文,约5S后如果发送成功,设备再次向串口返回:“(0x0D)(0x0A)+CMGS 27(0x0D)(0x0A)(0x0D)(0x0A)OK(0x0D)(0x0A)”;如果设备无法执行短信发送,例如短信主体格式或编码错误、手机资费不足、无信号等原因,则将向串口返回“(0x0D)(0x0A) ERROR(0x0D)(0x0A)”,故查询设备返回信息是否有“OK”或“ERROR”的标志就可以判断本次短信是否发送成功。至此短信发送模块开发完成。短信接收模块的编码和通讯开发类似于短信发送模块。短信接收的方式采用每60s循环接收的方式。
2.3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
在物流集团总部架设一个小型的云计算中心,并建设一个短信平台,用于接收各小区发来的指标短信。目前云计算有三种类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本课题选择私有云类型。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待时机成熟后,可以演变成混合云。混合云是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既供自己内部使用,也可供第三方系统使用。在未来,小区火险评价将纳入城市安防的总架构,系统采集的指标和计算结果将提供给智慧城市的其它系统共享[8]。
3 系统应用实效
系统在某物业集团投入了试用,每天晚上零点过后,各小区结束一天的环境因子采集工作,拼接成携带15个指标的短信,例如:“凯丽花园,4,1,2,1,2,2,1,2,1,2,2,1,3,4,5”。把指标短信通过小区短信平台发送给云计算中心的短信平台[9]。
云计算中心接收到各住宅小区发来的火险因子短信后,对短信解码,取出15个指标,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评估火险等级,并以短信的形式将计算结果发给小区所有安防人员。整个接收、计算与发送工作过程,约耗时15s[10]。
小区安防人员收到小区火险等级后,即可按预案执行应对措施,加强巡逻和演练。并根据火险等级的标识色,在小区大门安放红、橙、黄三种醒目的警示牌,告诫过往的居民,宣传消防注意事项,提高居民火灾防范意识。当一个小区的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降时,物业集团可以及时发现并介入管理工作,安排专家对小区的消防工作加以整改,治理小区环境,增设消防器械,减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4 总结
本系统的物联网架构能够实现环境因子的自动采集和指标短信的自动上传,云计算中心能够集中受理多个小区的查询请求,将计算结果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全部安防人员。本系统计算延时小,火险评价准确,适用于各类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林宇洪,景锐,景林.森林防火手机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4):59-62.
[2]张英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风险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23.
[3]刘娜,赵永乐,邵光成.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7,(1):144-146.
[4]汤丽芝.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正负效应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高教研究,2005,(3):49.
[5]林宇洪.南方林区林产品物流监管系统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6]周屹,孔宪军.GSM 短信方式的自动气象站的维护[J].林业机械与设备,2004,32(4):28-29,39.
[7]齐建东,蒋禧,赵燕东.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4):186-190.
XX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正值我校开办本科教育的大战当前的关键时期。治安系建设是我校实践科学发展观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安系全体教职工重任在肩,在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针对治安系自身的特点,藉公安教育的发展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治安系各项工作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治安管理专科办学,培养的是铁路公安机关乘警、车站站勤、线路执勤、治安大队勤务等治安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行动力的培养。本科办学,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胜任治安基层岗位勤务,而且能规划、设计、指挥、审核、评估治安工作,其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要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 的办学思路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相比专科而言,治安学原理、治安技术和岗位实践在广度、深度、难度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内容上更侧重于治安学原理及其与治安技术的联系,形成基础理论、理论运用和实践的整体优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打破实践教学只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着力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技能)、创造能力、综合素质(包括研究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出发构筑实践教学新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设铁路治安防范设计与评估实训室、户政管理综合实训室、治安信息处理研判实训室、交通综合勤务实训室等。学生除在公安一线参加见习等实践环节之外,在校内、校外实训中,还要设置综合演练环节,完成对应主干课程的设计项目。通过课程设计作业,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毕业实习中,要求学生紧密结合公安实践,完成与公安工作相关警务项目的设计。如设计治安防范方案等。通过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治安学的原理及方法,为以后从事治安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深厚的基础。在以能力本位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日臻成熟的情况下,要实现向以学科本位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平稳过渡。因此,要深入推进治安学学科建设。治安管理专科办学阶段,学科建设一直围绕着警察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和应掌握技能展开。升本以后,治安学学科就不能囿于原有研究领域,要在治安精神层面(包括治安哲学、治安伦理学、治安心理学等)、知识层面(包括治安学基本原理、治安防范学、治安控制学、治安处置学等)、实践层面(包括警察治安岗位实践等)深入拓展。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促进治安学专业建设与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升。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深化以铁路治安工作需求为轴心的教育体系立体化建设,形成我校治安学专业的几方面的优势:1.三位一体的师资建设,即教师具备集导师、研究员、警官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品质;2.三位一体的实验实训室建设,即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3.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即以铁路治安工作为导向,以治安学原理和治安技术作为基点和动力开展研究,形成了交互作用的学科建设机制;4.一体化的警学合作机制平台建设。通过与铁路治安工作一线的一体化合作,即教学与需求一体化、警学资源一体化、合作成果一体化,实现了铁路治安工作一线与治安学专业相辅相成、警学双赢。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智能建筑项目管理内容
建筑智能系统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又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对应的管理部门也不同。如,安保系统属于公安部门管理,消防系统属于消防部门管理,有线电视系统又属广电部门管理,所以建筑智能系统足一个比较复杂、牵涉面较广的综合性技术工程,其工程的总包管理既不同于土建总包管理。又非一般意义上的系统集成,它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集成)设计和工程管理,又需密切保持与土建、装饰、机电安装等工程的配合。在具体的智能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智能系统建设基本程序,将工程项目管理划分为以下内容:
(1)项目工程及采用的技术定位;
(2)编写设计需求书及初步设计总体方案意见;
(3)设备选型;
(4)工程招标文件(对设备、系统供应商编制;
(5)对设备、承包商招标及选择;对系统供应商的资格、业绩审查;
(6)系统设备技术及商务文件评审;
(7商务谈判、合同签约;
(8)详细深化设计;
(9)执行合同,进行工程协商。包括协调:a.总承包商与设计院;b.总承包商与设备供应商;c.总承包商与分包商;d.总承包商与土建总包单位;e.总承包商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
(10)工程管理。包括:a.审查设计施工图;b.审批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c.监督签订分包合同、设备订货合同;d.监督设备及材料的交货验收;e.监督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联调;f.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审批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g.检查监督施工质量、进度;h.单台设备及系统的凋试、验收、试运行;i.系统验收,签发验收合格证书;j.竣工图、竣工文件及系统软件的归档。
二、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新问题
1、工程施工管理
(1)协调工作至关重要。目前智能化系统的安装施工常采用总、分包或分别承包的方式实施,因此有序地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极为重要。要正确处理好总、分包商之间以及各承包商之间的技术、组织关系,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减少和消除因施工配合问题带来的矛盾或返工,以保证承包合同的正常履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目的。
(2)组织好施工图设计的交底工作设计交底前,各承包商应认真细致的进行阅图审图工作,及时发现图纸中的差错和问题,弄清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施工范围和安装形式,尽量通过设计交底提前解决潜在的问题,以减少和避免施工中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的返工和浪费。
(3)重点控制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工作对弱电系统的施工监理与验收,不但须执行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而且应执行有关专业标准规范,如消防系统,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200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且其设计方案与竣工验收均应通过当地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同意。
(4)及时安排技术培训工作一般在系统调试前,集成商即应对业主选派的技术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如果有必要,培训工作可以在集成商的境外培训基地进行。在系统调试或试运行时,这些经培训的技术人员应参与其中,以掌握系统的运行特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分期分批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能保证各专业系统的培训时间不发生冲突,而且场外培训均应在系统调试前结束。
2、智能化系统和设备采购招标
(1)招标时间和顺序
除已建成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改造之外,一般新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设备和控制系统的采购招标时间均应提前进行。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比现场施工安装开始时间要提前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不等,比如电梯、中央空调主机等设备一般须提前半年向厂方订货。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型机电设备必须根据订单要求单独生产,需要一定的制造周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各承包商之间充分协商配合的需要,如机电设备制造商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供应商之间的技术协调与支持,以及机电设备制造商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供应商的深化设计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等。如果没有及时安排智能化设备与控制系统的采购招标,使得设备的生产制造和各方的技术协调配合时间不足,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投标者执业资质
由于智能化系统的安装施工要求各专业系统做出深化设计,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在采购招标时必须特别关注投标者的执业资质。在1 9 9 7年以前,这一直是困扰项目各方的~大问题,对于国外的系统集成商尤其如此。因为系统集成商或子系统集成商缺乏设计资质,其深化设计图纸不具有法律效力,而设计单位没有义务做深化设计,为了避免承担责任,也不愿意在集成商的深化设计图纸上加盖本单位的出图专用章,给业主的项目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1 99 7年建设部出台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执业资质标准(试行)》,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项目管理人员所要做的就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投标者所应具各的相关资质。
(3)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智能建筑中众多的机电设备和智能化集成系统和子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对未来的物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技术要求。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在采购招标时必须充分注意投标者的投标文件中是否包括为业主方提供必要的人员培训,并注意培训费用是否包含在标价内。当然也可以在招标文件中就明确要求投标者的投标报价中包含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和费用,或者与中标者在签订承包合同之前协商确定培训计划和费用。
三、加强智能建筑的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
1、全面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系统设计是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详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
2、严谨、合理的方案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关键。方案设计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做出符合该建筑物要求的、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方案。设计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决方案。现实中,设计初期业主以至建筑师基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智能系统的要求,甚至结构主体已经完工的条件下去考虑建筑物的智能系统要求,如此格局,当然只能引出一系列不合理结果。因此,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必须紧密配合,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鲁艳.吴凤玲对智能建筑的思考[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5)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息息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20多处安全教育,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这些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笔者在讲到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时,花了两节课组织学生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活动探究,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进行了学习交流,但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于是设计了一个拓展性课题《火灾防救安全教育课》。
[教学设计]
1.首先让学生回顾了《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结构。
2.带领学生迅速进入“看谁知道得多”的抢答环节,让学生叙述:学习了《燃烧和灭火》,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主要是想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导入新课: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展示一张森林火灾的图片)
4.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火灾警示录》中前四个事故,让学生注意:事故中暴露出了哪些安全问题,总结其中的惨痛教训。
5.此时,幻灯片打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组织讨论1: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6.进入“活动与探究”环节,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6.1将烧杯倒扣在两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上(如图),情况将如何?
6.2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都____,为什么?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什么?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什么?
6.3本实验条件下,_____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脚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7.自然的导入讨论2: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火灾中有哪些自救方法?
8.幻灯片展示《火灾逃生的一些知识》,组织讨论并朗读。最后,分发火灾防救安全知识材料。
转贴于
[教学反思]
上完这一节课后,所有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很有意义。学生们都说他们学到了许多关于火灾防救的安全知识,有的甚至说终身受益,有的说如果能动手实践或参加火灾逃生演习就好了。
笔者心中一动,本节课就火灾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已经足够了,但学生真正的实践演练却远远没有做到,这恰恰是最最重要的。当然,灭火和火灾逃生演练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甚至根本不是中学化学教师能解决的问题。它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协调专业队伍对广大学生进行培训,而这往往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真心地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不能仅仅是口号。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知安全教育其实不只是学生的事情,很多教师本身都缺乏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当灾难来临时,又怎能冷静面对、保护学生呢?我认为安全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安全教育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笔者曾被小袁媛在父母煤气中毒关头冷静救亲人的事迹所感动。在袁媛勇救父母不久前,袁媛所在班级刚好排演了一场由本班3名学生出演的名为“煤气中毒该怎么办”的小品。小品讲述的是3个小学生正在做作业,其中一个去洗澡,久久没有回来,后来被发现晕倒在卫生间里。慌忙中,一个学生使劲去拖拉晕倒者,另一个学生站在一旁不知所措。此时老师及时指出了同学们的错误,然后教导了正确的急救方法,最后按照正确方法将小品再排演一次。经过两次排演,学生们将正确的急救措施记在了心里。该案例凸显了学校安全教育课重要性。
笔者认为安全教育应以预防为主,应该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在灾害突发时保持从容、镇定,科学应对,使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2.安全教育应以演练为主,实践重于讲座
长期以来,安全教育多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光说不练。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很多学校只是领导在升旗讲话中讲几句安全的重要性,很少进行一些真正的安全演习、模拟抗灾的情境训练。
平时多一次安全学习,危难时刻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成功避险的事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房屋摇晃的那刻起,全校2200多名师生,只用了1分36秒,从教室紧急撤离到操场,无一人伤亡。这都得益于学校平时一直坚持的疏散演习,师生们早已熟悉固定的疏散逃生路线,用逃生技能化解了这场灾难。
作为一个中学化学教师,安全教育必须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责任和义务结合书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力所能及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从而构建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效的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当下,施工项目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施工团队都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而在项目工程的全过程中,要降低工程造价,要缩短建设工期,要确保工程质量,并且还要获取一定数额的利润,必须要有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良好的施工管理秩序能够使一个施工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此外,施工管理作为施工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质量的高低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完成的进度和主体项目的安全、建设质量以及后期整个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能够使这个工程进度更为流畅,增强管理的技术水平,深入研究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可以给施工工人带来人身安全的保障。
下面,笔者将从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项目管理的创新和施工现场的管理来浅谈如何进行合理的施工管理。
二、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其一,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且强化安全纪律。首先,每一个进入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要进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知识培训;其次,在施工现场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时,必须对相关施工员进行完整的培训后,才能让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使用;再次,根据场地的变化,要相应补充相关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其二,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并且增强安全制度的可调控性,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度相应的可调控制度。
其三,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工作,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实行安全责任管理机制,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警惕性。
三、项目管理的创新
首先,要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也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一个项目的良好运转需要具有合理的成本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这个项目是盈利的。因此,施工单位要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体制和运行体系,将工程的利润达到最大化。此外,也要实行质量管理的奖惩方案,提高质检人员的高度责任心。
其次,转换机制,更新观念。传统的施工项目管理机制中,一般都会出现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和合同管理相脱离的现象。要避免这种弊端的发生,必须更新观念和转换机制。可以设立合同管理部门,强化和突出合同管理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能有效的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结合在一起。
另外,选拔高素质的项目经理、来组建一支精锐的项目管理团队,推行项目管理责任机制以及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也能够促进项目管理的创新。
四、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及要点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本论文所要详细介绍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总结了一些几点措施和要点。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要积极宣传国家颁发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而且明确规定和要求施工现场的环境设施和卫生指标。
第二,深化现场的安保工作力度。相关的负责部门要安排门卫或者警卫人员实行24小时的轮班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保工作。同时,对于现场的外来人员要严格检查证件,对施工材料的运输进出也要严格控制和审查。警卫人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尽力避免一切安全隐患事物进入施工的现场。另外,安保部门也应该定期做好火灾演习和培训工作,防患于未然,对于一些员工不良的习惯要当面指出并且要求其改正,例如,不带安全帽进入工地者、或者是私自乱搭电线用电设备者等。
第三,对于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要加强监督。因为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垃圾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如果这些污染指度超标,则会受到相关部门的惩罚,污染程度严重的可能会被要求停止施工甚至直接要求关闭施工企业。现场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但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对环境造成伤害,而且会使企业遭受利益上的长期损失。施工单位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至污染环境于不顾,要注重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
此外,要保证生活区的卫生整洁,比如食堂、宿舍等和施工地比较近的位置,这样也可以确保不出意外状况。其次,要坚决杜绝带泥上路的现象。施工现场有污泥是十分正常并且可以理解的现象,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并不严格把关进出口,让带有污泥的运输工具污染了城市道路,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也使企业的形象受损。企业应该在进出口设置冲洗台,对带有污泥的车辆进行彻底冲洗,方能允许其上路。
第四,现场的工具器械摆放等要规范合理化。简而言之,就是要规范场容。井井有条的施工现场便于管理,也便于员工提高效率性。
第五,消防保卫。
工棚或临时宿舍的规划和修建,必须符合防火和卫生的要求。临时宿舍应当尽可能建设在离开修建的建筑物二十公尺以外的地区,离开森林区应在一千公尺以上,并且不得修建在高压线路通过的地方。临时宿舍的使用期限较长或在使用期间正值雨季的,不得修建在低洼潮湿的地带和其他可能被水淹没的地带。在独立场地上修建成批的临时宿舍,应当分组布置,每组最多不得超过十二幢。组与组之间的防火距离,在城市中不得小于十公尺,在农村中不得小于十五公尺;幢与幢之间的防火距离,在城市中不得小于五公尺,在农村中不得小于七公尺。厨房、锅炉房、变电室与临时宿舍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十到十五公尺。
为储存大量的易燃物品、油料、炸药等所修建的临时仓库,其与永久工程或临时宿舍区之间的防火距离,应当在一千公尺以上。临时宿舍区应当修建简易道路。应当划定厕所、垃圾堆和污水排出的地点。
此外,还要加强生活区的卫生防疫管理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邱默宁.浅谈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