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52: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家具设计与工程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与中国现代家具产业的发展同步,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现代家具教育体系。但是,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家具设计教育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与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迅猛发展的中国家具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家具设计教育滞后于家具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影响我国家具产业走向国际化的路程。
中国大陆真正的家具设计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中国的现代家具产业同步发展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1977年首批招生目录中就有家具设计专业,1981年中南林学院创办了《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此后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林业大学陆续开办起来。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木材产品加工类中首次确认“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987年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南林学院先后开办了“家具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无锡轻工大学也开始在工业设计专业中招收家具设计研究方面的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又先后在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立博士点,招收家具与室内设计研究方面的博士研究生。1999年,国家教育部重新调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家具专业开始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艺术设计”“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三个专业中。
家具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年轻的复合学科,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由林业大学的木材加工专业拓展而来的,整个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也是沿用传统的木材加工专业,先天不足,太偏重于木材加工技术,属于应用技术型;而艺术与美术学院的家具设计专业又都分别起源于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专业,侧重于艺术文理科型。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具专业大多数是起源于建筑学专业,注重建筑与室内、建筑与环境的整体空间关系,文理交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更为科学合理。
在教学体系域课程内容方面,中国大陆一直没有真正构建于国际接轨的现代家具设计体系,普遍存在着教材老化,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家具设计教育滞后于科技进步和现代家具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实训制造技术设备与教学方面,至今为止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从工作室到工厂的家具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从专科、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层次都没有真正解决将设计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专科、本科学生停留在平面家具设计方案图纸的层次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局限在纯理论型学位论文上。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绝大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前或后培养的毕业生,一直处在相对封闭、落后与保守的文化与教育环境中,普遍沿用前苏联落后的教育体系。很多教师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而来,更没有欧美大学的留学经历,这方面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的中国早期大学师资队伍相比都是落后了一大步。教师普遍都是缺乏中西方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也缺乏实际设计工作经验和市场、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知识,导致其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脱离于设计市场的需求。
以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该学院是英国从事艺术、设计最大的专门学院之一,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配备了非常专业的教学设备。从基础专业学习开始就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学生的家具设计课程都要经历一个大量手工草图、效果图、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比例模型制作、实物样板制造的一个系统的完整设计作业流程。学生的创意方案在学校就能够通过模型工作室用手工活电动工具加工制作成模型。形成一个连贯的建筑空间、设计与制造、教室与车间连为一体,非常注重三维空间模型、材质与肌理的设计。高年级的学生作品特别重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相结合。专业老师有一部分是从社会上专业设计公司聘请的兼职教授,专职老师也具备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师生都与社会企业联系密切。
面对中国制造产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必须从家具制造大国走向家具设计大国,中国家具设计教育要进行反思与展望,真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与现代接轨的家具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对中国家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家具设计教育与家具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支撑和共存发展是西方家具产业崛起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是西方家具产业发展的助推力,一批又一批的家具设计人才毕业于高等设计院校,形成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与创新,成为二战以后意大利、德国、北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需要家具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国际化。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有必要走出国门,多吸取国外家具大国的家具教育体系,重新构建中国的家具教育体系,对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家具,从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代家具,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无论是制作材料、造型设计、结构、色泽,还是风格特色都在不断变化。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居室内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们起居饮食都离不开它们。家具是建筑与人之间的媒介,它通过形式和尺度在室内空间和个人之间形成一种尺度,在我们的工作和活动中将室内变得适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内空间也会因家具,而变得舒适、美观。
1家具的历史演变
家具,从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代家具,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无论是制作材料、造型设计、结构、色泽,还是风格特色都在不断变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铜器,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铜禁,是一种承受祭品的金属家具,造型优美,样式简洁。战国时代,出现了施绘彩漆的木器家具。汉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朴优美的风格。到唐代,由于国家兴旺,经济繁荣,家具的造型更加讲究,出现了豪华的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广泛普及的时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趋于复古。明代家具是中国人创造的文化瑰宝,是集前人之大成,是历代家具发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工艺精密,风格典雅。结构科学,卯榫坚固牢实,简练的雕刻、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时代艺术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没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装饰手法,诸如雕刻工艺、漆工艺、镶嵌工艺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富丽效果,以致晚清时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琐、细碎。
到了现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惯、节奏、观念、价值有所变化。家具,也出现了一个大变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碰撞、琢磨、调和、融汇。当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轻巧精致、色调和谐明亮,实现了造型、装饰、功能、选材、工艺的紧密统一,具有“简洁、朴素、自然、精湛、舒适”的风格。
2现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当这种功能达到最大值时,它的外在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现代社会,影响家具选择的首要因素已转换为视觉效果,将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创新的任务是由设计来完成的。
1)现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关乎到家具设计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优美的造型,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
一个成功的造型设计,首先要遵循美学中的对比关系:粗与细的对比、圆与方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由于这些对比关系,使家具在造型创造上显得和谐、明快大方、极富现代感且韵律十足。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满足在舒适感上,而更注重于审美。人们更欣赏,更需要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产品。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造型上,从根本概念出发,考虑人们的未来,考虑人们生活的发展趋势,从而设计出超越当前现有水平,创造出人们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产品来。并且,要根据消费者对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的产品创意,然后再落实到具体设计去。
例如一件获中国青年设计师大奖赛的家具作品,就创作了一种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态。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胶合板,整个座椅分为座面、托盘、支撑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盘和支撑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圆形截面,座面则在球面上切出一个椭圆面,从任意角度看,都表现出一个蚕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转动,随意的放松。这种原创家具突破了现有椅子的形态和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现代家具的材质美
家具设计的造型所以能够给观赏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质。我们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过材料去创造形态的,没有合适的材料,那独特的造型则难以实现,就家具而言,其实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并通过工艺技术去体现出来。
家具材料有二类:一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人工处理令其表面质感更为张扬: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这些材质的处理还能使家具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具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家具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是体现家具品质的重要标志。
家具设计强调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有机结合,例如金属与玻璃等人工的精细材料,与粗木、藤条、竹条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属通过机加工体现出人工材料的精确、规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则表现出人的手工痕迹,传递出一种人性化的东西,所以说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对比和材料的搭配,将粗犷与细腻、精确与粗放,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现一种质感的对比,通过不同材料的视觉反差,让观赏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细节,以及呈现出家具设计的材质之美。
3)现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号,它本身虽没有感情,但一旦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体现出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家具设计师不仅要运用形态与质感来表现家具设计的风格,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的情调,他们习惯于从丰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炼、概括,并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用色彩语言组成一定的色彩关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适当布局,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
家具设计的色彩,有时强调其整洁性,这是由于人们对家具的选择除了要求其舒适感之外,还要求它的易于清洁,许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洁卫生的浅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设计中,如北欧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其色泽素雅、静穆,多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之美,这种风格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家具功能的选择、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设计的色彩还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色彩反映着时代精神,包含着人们的情绪因素,体现着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够跳出传统框架,注入鲜明个性的家具产品,往往是市场上受欢迎的宠儿。因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对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层出不穷的各类油漆、面板等装饰材料,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色彩空间.
4)现代家具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现代家具的设计特别强调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是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家具产品本身是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设计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及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以便达到安全、实用、方便、舒适、美观之目的。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特别强调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计测,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把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生活行为分解成各种姿势模型,以此为研究家具设计,根据人的立位、坐位和卧位的基准点来规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间的相互关系。
家具的造型设计、材料的选用及搭配、装饰纹样、色彩图案等就要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端庄、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简洁、轻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间的家具色彩跳跃、造型小巧圆润等。材质的软硬、色彩的冷暖、装饰的繁简等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现代家具设计因人而异,更讲究个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设计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节约时间,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而良好的家具设计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3现代家具的风格——中国味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风格,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魅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诞生了适应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新的设计。这种设计是理性、精确、冷漠的,并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发展中,其单调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单一的手法成为了设计师的束缚。于是,现代主义走向没落,后现代主义兴起。后现代重新向着传统回归,从传统中提炼符号语言,然后将其打散、重构,以幽默的态度形成新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中国社会现在也正处于一个后现代的时期,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问题上,许多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国的设计师,就连国外的设计大师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国外的一些设计师在接触到中国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些很有中国味的家具。这些家具往往大受欢迎,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国的家具设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与借鉴一些外国的设计经验,对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家具很有意义。
1949年,汉斯维格纳完成了“中国椅”的设计。这把椅子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轻”的完美境地。这把椅子适用于多种场合,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维格纳的“中国椅”在造型与空间的关系上,对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动。选材上以天然木材为主,以木材自身的纹理作为椅子的主要装饰。整体上给人以朴素、典雅、自然、空灵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艺术特征。维格纳对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现于装饰的精简——素雅。独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弃了,表现出现代工业产品的简约性。在座面上增设椅垫,增加柔软度和透气性,令使用更加舒适。椅腿造型上粗下细,气势上不如明式圈椅庄严混厚,但增加了轻松活泼的趣味,表达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但我们应看到,异域飘来的“中国味”,不论它有多“中国”,也不会成为未来中国家具的主流。因为这些设计是异域时空的产物,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体系下的产物。比如维格纳的“中国椅”,很明显是斯堪的那维亚风格。如果将每种风格的设计比喻成一张网的话,那么,这种设计是其他网上的网结点,只是在外貌上有点像我们这个网罢了。中国需要的是一张属于自己的大网,而不是别人网上的节点。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现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种设计风格的同时,也不忘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家具艺术。
从明式家具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的“形象、空间和时间的模糊”来设计现代家具,让家具从形式中透出中国特有的“神和势”。
近期,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家具设计艺术展,“中国味”强烈地冲击着参观者的视线。师生们设计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而且体现着现代审美精神。如这件名叫“圈床”的新颖设计,借鉴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构造,以围合形式把休息、休闲、阅读等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件作品实现了与现代造型、现代材料相结合,使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融为一体。
旅英学者李亦文先生,将中国艺术哲学提炼为三个方面:朴素之美,实用之道和文质彬彬。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努力把握材料、形态、色质与工艺之间的合理关系,突出表现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国传统形式为元素,从中抽取符号,加以变形,以“后现代”的手法重组,结合在作品中。这样,装饰符号的反复运用加强了家具的整体感,对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现出与传统的差异。
“中国味”的家具,造型更趋简洁,使用更加舒适。它是从中国五千年家具文化的沉淀中生发而来,带有中华民族不灭的印记。它不是对中国文化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从作品的意境里表达出中国特有的内涵,并面向现代人的生活——简约、舒适和灵活。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主要参考书目:
1M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王受之著
2M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5年自秉著
3M中国装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展望之著
早在殷商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铜器,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铜禁,是一种承受祭品的金属家具,造型优美,样式简洁。战国时代,出现了施绘彩漆的木器家具。汉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朴优美的风格。到唐代,由于国家兴旺,经济繁荣,家具的造型更加讲究,出现了豪华的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广泛普及的时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趋于复古。明代家具是中国人创造的文化瑰宝,是集前人之大成,是历代家具发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工艺精密,风格典雅。结构科学,卯榫坚固牢实,简练的雕刻、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时代艺术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没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装饰手法,诸如雕刻工艺、漆工艺、镶嵌工艺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富丽效果,以致晚清时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琐、细碎。
到了现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惯、节奏、观念、价值有所变化。家具,也出现了一个大变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碰撞、琢磨、调和、融汇。当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轻巧精致、色调和谐明亮,实现了造型、装饰、功能、选材、工艺的紧密统一,具有“简洁、朴素、自然、精湛、舒适”的风格。
2现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当这种功能达到最大值时,它的外在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现代社会,影响家具选择的首要因素已转换为视觉效果,将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创新的任务是由设计来完成的。
1)现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关乎到家具设计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优美的造型,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
一个成功的造型设计,首先要遵循美学中的对比关系:粗与细的对比、圆与方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由于这些对比关系,使家具在造型创造上显得和谐、明快大方、极富现代感且韵律十足。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满足在舒适感上,而更注重于审美。人们更欣赏,更需要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产品。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造型上,从根本概念出发,考虑人们的未来,考虑人们生活的发展趋势,从而设计出超越当前现有水平,创造出人们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产品来。并且,要根据消费者对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的产品创意,然后再落实到具体设计去。
例如一件获中国青年设计师大奖赛的家具作品,就创作了一种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态。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胶合板,整个座椅分为座面、托盘、支撑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盘和支撑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圆形截面,座面则在球面上切出一个椭圆面,从任意角度看,都表现出一个蚕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转动,随意的放松。这种原创家具突破了现有椅子的形态和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现代家具的材质美
家具设计的造型所以能够给观赏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质。我们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过材料去创造形态的,没有合适的材料,那独特的造型则难以实现,就家具而言,其实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并通过工艺技术去体现出来。
家具材料有二类:一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人工处理令其表面质感更为张扬: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这些材质的处理还能使家具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具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家具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是体现家具品质的重要标志。
家具设计强调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有机结合,例如金属与玻璃等人工的精细材料,与粗木、藤条、竹条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属通过机加工体现出人工材料的精确、规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则表现出人的手工痕迹,传递出一种人性化的东西,所以说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对比和材料的搭配,将粗犷与细腻、精确与粗放,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现一种质感的对比,通过不同材料的视觉反差,让观赏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细节,以及呈现出家具设计的材质之美。
3)现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号,它本身虽没有感情,但一旦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体现出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家具设计师不仅要运用形态与质感来表现家具设计的风格,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的情调,他们习惯于从丰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炼、概括,并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用色彩语言组成一定的色彩关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适当布局,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
家具设计的色彩,有时强调其整洁性,这是由于人们对家具的选择除了要求其舒适感之外,还要求它的易于清洁,许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洁卫生的浅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设计中,如北欧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其色泽素雅、静穆,多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之美,这种风格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家具功能的选择、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设计的色彩还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色彩反映着时代精神,包含着人们的情绪因素,体现着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够跳出传统框架,注入鲜明个性的家具产品,往往是市场上受欢迎的宠儿。因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对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层出不穷的各类油漆、面板等装饰材料,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色彩空间.
4)现代家具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现代家具的设计特别强调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是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家具产品本身是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设计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及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以便达到安全、实用、方便、舒适、美观之目的。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特别强调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计测,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把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生活行为分解成各种姿势模型,以此为研究家具设计,根据人的立位、坐位和卧位的基准点来规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间的相互关系。
家具的造型设计、材料的选用及搭配、装饰纹样、色彩图案等就要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端庄、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简洁、轻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间的家具色彩跳跃、造型小巧圆润等。材质的软硬、色彩的冷暖、装饰的繁简等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现代家具设计因人而异,更讲究个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设计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节约时间,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而良好的家具设计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3现代家具的风格——中国味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风格,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魅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诞生了适应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新的设计。这种设计是理性、精确、冷漠的,并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发展中,其单调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单一的手法成为了设计师的束缚。于是,现代主义走向没落,后现代主义兴起。后现代重新向着传统回归,从传统中提炼符号语言,然后将其打散、重构,以幽默的态度形成新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中国社会现在也正处于一个后现代的时期,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问题上,许多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国的设计师,就连国外的设计大师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国外的一些设计师在接触到中国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些很有中国味的家具。这些家具往往大受欢迎,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国的家具设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与借鉴一些外国的设计经验,对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家具很有意义。
1949年,汉斯维格纳完成了“中国椅”的设计。这把椅子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轻”的完美境地。这把椅子适用于多种场合,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维格纳的“中国椅”在造型与空间的关系上,对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动。选材上以天然木材为主,以木材自身的纹理作为椅子的主要装饰。整体上给人以朴素、典雅、自然、空灵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艺术特征。维格纳对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现于装饰的精简——素雅。独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弃了,表现出现代工业产品的简约性。在座面上增设椅垫,增加柔软度和透气性,令使用更加舒适。椅腿造型上粗下细,气势上不如明式圈椅庄严混厚,但增加了轻松活泼的趣味,表达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但我们应看到,异域飘来的“中国味”,不论它有多“中国”,也不会成为未来中国家具的主流。因为这些设计是异域时空的产物,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体系下的产物。比如维格纳的“中国椅”,很明显是斯堪的那维亚风格。如果将每种风格的设计比喻成一张网的话,那么,这种设计是其他网上的网结点,只是在外貌上有点像我们这个网罢了。中国需要的是一张属于自己的大网,而不是别人网上的节点。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现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种设计风格的同时,也不忘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家具艺术。
从明式家具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的“形象、空间和时间的模糊”来设计现代家具,让家具从形式中透出中国特有的“神和势”。
近期,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家具设计艺术展,“中国味”强烈地冲击着参观者的视线。师生们设计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而且体现着现代审美精神。如这件名叫“圈床”的新颖设计,借鉴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构造,以围合形式把休息、休闲、阅读等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件作品实现了与现代造型、现代材料相结合,使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融为一体。
旅英学者李亦文先生,将中国艺术哲学提炼为三个方面:朴素之美,实用之道和文质彬彬。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努力把握材料、形态、色质与工艺之间的合理关系,突出表现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国传统形式为元素,从中抽取符号,加以变形,以“后现代”的手法重组,结合在作品中。这样,装饰符号的反复运用加强了家具的整体感,对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现出与传统的差异。
“中国味”的家具,造型更趋简洁,使用更加舒适。它是从中国五千年家具文化的沉淀中生发而来,带有中华民族不灭的印记。它不是对中国文化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从作品的意境里表达出中国特有的内涵,并面向现代人的生活——简约、舒适和灵活。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主要参考书目:
1M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王受之著
2M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5年自秉著
3M中国装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展望之著
4M美术技法大全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年陈小清著
5M色彩应用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孔新苗著
摘要:家具设计类课程是林业工程领域和艺术学领域的重要课程群。基于协同教学理念,构建家具设计类课程教学团队对缓解师生比、强化教学队伍、规范教学形式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家具设计类课程团队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协同教学理念的家具设计类课程团队教学实施策略,为家具设计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教学理念;家具设计课程;团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43-03
收稿日期:2014-11-11
作者简介:刘学莘(1987—),男,辽宁辽阳人,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讲师,东北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工程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114S121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项目“家具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B13046);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国是家具制造大国,无论家具产品的总产量还是总产值均居世界首位。家具设计类课程主要开设于我国农林院校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般工科或者综合型大学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大专院校的家具设计与制造、木材机械加工专业。这些高等院校为我国家具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福建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其家具设计方向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历经40余年发展,该专业已成为华东和华南地区家具行业重要的人才基地,为海西家具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由于家具设计类课程涉猎面广,且实践性较强,课程间的连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专业逐步打造了“家具设计”教学团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协同教学理念,提出了家具设计类课程团队教学实施策略,为家具设计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家具设计类课程团队教学的意义
(一)家具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家具设计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家具制图、家具CAD、家具与室内人体工程学、家具材料学、家具装备学、家具造型设计、家具结构设计、家具制造工艺学、家具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涉及面极广,实践性较强。家具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家具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家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现代家具的设计技术,能够在毕业后胜任家具企业的生产设计工作,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家具设计与制造领域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家具设计课类程团队教学的意义
团队教学是指若干教师围绕教学任务发挥各自优势,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协同教学,形成合力,达到教学目标[1]。由于团队教学法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减轻教师个人主义的缺陷,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对于推动家具设计类课程改革具有如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分解教学任务,缓解教力不足的问题。由于福建农林大学开设家具设计类课程的专业分布于材料工程学院、艺术园林学院、金山学院等,每年学习该类课程的在校生高达1000余人。如果这些学生的专业课程全部由一个专业或者一个学院教师承担,必然导致一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一些课程也未必是任课教师的专长,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分配,师生比严重不足,这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宗旨是相悖的。通过建设教学团队,整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师资队伍,对于缓解教师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稳定与强化教学队伍。由于福建农林大学近年来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新进青年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多。福建农林大学承担家具设计类课程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助教、讲师职称比重占50%左右。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所掌握的资源相对较少,经验不足,但可塑性较强。因此,利用团队教学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学习和展示教学技能的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团队教学的教学成长模式有助于依托教学平台,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
第三,有利于规范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理念的系统性。一名新教师进入教学岗位后的专业性训练主要是岗前培训,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或听课制度。但由于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普遍较重,教师听课制度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这不利于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成长和良好教学风格的形成。因此,通过建设家具设计类课程教学团队,对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整体把握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家具设计类课程协同教学理念分析
(一)协同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协同教学理念由来已久,一般认为协同教学正式成为一种现代计划性的教育形式始于1930年杜威(JohnDewey)的8年研究,此后,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各兴起了一股协同教学的热潮,两股热潮本质上都强调基于教学改革需要缘由,教师应共同合作以进行教学的规划和实施[2]。另一种观点认为协同教学理念的方法论基础是协同学。协同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基于激光理论提出,自1977年正式问世以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协同教学(TeamTeaching)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运用的产物。“协同教学之父”——美国华盛顿大学J.T.Shaplin教授认为,协同教学是指两个乃至两个以上教师相互合作,负责承担同一群组学生的全部或主要部分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主体包括教师、助理和他们所担任教学的学生[3]。
协同教学理念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得到广泛的倡导。为了应对当时美国人口膨胀、教师不足、课程爆炸、教育目的重新界定、教学方法亟待改进等社会现实需求,教育界提出结合两位或更多教师实施合作计划、教学和评价,利用协同作用使教学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有序的教学结构,力求充分运用教师的人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教学整体的优化[4]。一般认为协同教学理念的特征如下:(1)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拥有不同专长的教师共同为学生群体授课,但教师单独实施教学活动;(2)教师在相同的学生群体中具有亲密的协同关系,相互分享教学思想与公共资源,包括教学计划等;(3)虽然拥有亲密的协同关系,但教师有自己专门负责的专业或技能领域;(4)教师团队为学生开发与设计教学材料、资源,但在学生、时间、分组或空间的调配等方面是多样且多变的[5]。
(二)协同教学理念与家具设计团队教学的契合性
协同教学理念具有多元而富有弹性的教学形式,主要有全员模式、支持模式、嘉宾模式和分享模式等。全员模式指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呈现和考核评定负责,教师的协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典型的协同教学模式;支持模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协同合作,根据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区别负责不同的主题,共同参与最终的考核评定;嘉宾模式指一位教师全面负责一门课的整体设计、呈现和考核,其他教师以嘉宾的身份不定期开设讲座;分享模式指教学团队成员分别独立授课不同的班级,不定期地相互交流观点,分享经验、资源[6]。
福建农林大学家具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全员模式和支持模式两种理念。教师统一在上学期末商量下一学期的任务承担,共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每门课程由一名高级职称教师任主要教师,并配备若干名中、初级职称青年教师。家具设计教学团队教学实施以来,协同教学团队合作交流的紧密性、成员结构的差异及互补性和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优势逐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协同教学理念从学生培养到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从学生方面看,首先,协同教学通过学科系统性和科学性主线串联起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搭建了一座从现象到理论的桥梁,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融合。其次,协同教学理念下的团队教学使学生在同一门课程中接受不同专业背景和风格教师的影响,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正确看待教师的知识权威,培养学生论辩、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团队教学的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和管理合作的良好示范,为“生生协作”模式的形成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无形的促进作用。从教师的层面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程序各步骤的衔接、教学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教学策略的运用等多方面取长补短、协同合作,深化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拓宽了教师的知识构架,提高了教师科学沟通、反馈能力和习惯性教学反思能力[7]。
三、基于协同教学理念的家具设计类课程团队教学策略
(一)以教师之间的协同推动教学组织的系统性
教师之间的协同是协同教学理念最基本的形式,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福建农林大学家具设计类课程团队教学为例,教师之间的协同可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根据家具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情境等教学元素,充分利用团队优势,以集体说课、教学研讨等形式总结往届学生的兴趣点和理解上的难点,把握“家具设计类课程”的重点内容,根据课堂反馈情况分层厘清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等,确定课程衔接顺序,畅通课堂教学渠道,确保教学理念的一致性。
第二,充分利用教学团队成员不同的专业背景、个性风格和技能特征进行合理的角色规划。如在进行课程任务分配时,可结合教师的业务专长安排授课内容。如主讲“家具制图”课程的教师同时承担“家具结构设计”课程,主讲“家具装备学”的教师同时承担“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同一门课程配备若干教师,分别主讲自己最擅长的章节。
第三,建立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有效绩效考核机制。福建农林大学现有的教学绩效考核办法主要有学生评教、教学质量奖励、绩效工资等,主要侧重个体教师的绩效,缺少针对团队教学实际的团队绩效考核内容,不利于激励教师之间的有效协作。参与团队教学的教师在备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研讨等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如果能够针对明确和可衡量的团队目标建立考核机制,适当加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可能提高良好的团队合作意愿[8]。
(二)以师生之间的协同提高知识应用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的协同能直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是协同教学理念对教师角色升华的呼唤。在家具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协同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运用交互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家具结构设计课程可针对桌、椅、柜、床等家具进行拆装训练,并绘制其结构装配图,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仍然应用这些教具进行零部件工艺卡片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等,而家具造型设计课程可根据这几件教具激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外观创新改装设计。通过这种方式使不同课程得以衔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第二,善于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独创性、批判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在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家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调研,如小户型家具设计、家具企业节能减排、家具产品低碳足迹、绿色家具设计、以竹代木家具开发等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调研报告或者综述性论文。
第三,利用先进的教学信息系统,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9]。由于家具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教学方式信息量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一些有计算机网络专长的年轻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改革政策,构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在课后展开探讨,搭建师生协同教学的“微课堂”。
(三)以生生之间的协同促成交流合作的体验性
由于福建农林大学家具设计方向的师生比尚显不足,加之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师无法对每一名学生手把手地指导,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团队内的沟通协作与团队间的相互竞争来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中的生生协同。例如教师应精心选择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案例,将班级分为若干讨论小组,让学生针对某一课题展开探讨。然后,由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汇报小组的主要观点;再由其他小组的成员发表对该小组观点的看法,相互点评。最后,在每个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简要总结,重点归纳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并加以鼓励,点出不够确切的观点并提醒、引导学生加以区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加深了课堂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强化学生交流合作的体验性。
总之,家具设计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以改善教学效果,为家具产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可基于协同教学理念,通过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教学,建立一套完善的家具设计类课程协同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规范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理念的系统性;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稳定和强化教学队伍;有利于分解教学任务,缓解教力不足。
参考文献:
[1]都瑞成,张进存.军校任职教育团队教学的理论思考与模式构建[J].求实,2010,(1).
[2]黄永和,庄淑琴.“协同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月刊,2004,(1).
[3]J.L.Trump,T.Husen.TeamTeaching[J].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1977,(2):134-140.
[4]钱丹洁,张伟平.协同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升华[J].教育科学论坛,2012,(8).
[5]杨刚,张新立.CDIO视域下基于项目的协同教学理念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实践项目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
[6]张强,刘晓剑.国家精品课程实施中的协同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08,(5).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以米兰理工学院为例,设计学院下独立设置了家具设计专业。与家具设计平行的相关专业还有设计与工程,家具与织物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在制造方面第二工程学院设有管理、经济和工业工程专业工程公共管理专业第三工程学院有材料工程专业。
家具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有如下课程:概念设计、毕业论文、材料和技术、用于设计的材料和技术、公开讲座、项目交流、专业实践((RAP )、记号学(Semiology ) ,系统生产发展。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有如下课程学位考试、设计工作营、绘图与表现、最终系统设计工作室、产业发展、综合工作室课程整合、设计发展、材料设计、用于材料的设计、机械项目基础、机械技术与工艺系统、材料的选择与利用方法、项目发展、倒模、记号学、技术制图、工业设计理论与历史.虚拟模型。
在博士学历中.没有具体的家具专业。与家具相关的专业有:工业设计和多媒体交流.室内设计管理、经济和工业工程,制造系统与工艺.材料工程.虚拟模型与现实产品等。
2德国
德国的孩子在16岁开始接受大学阶段教育。大学程度的学校有几种:传统的大学.提供广泛的教育学制六年半技术大学.提供专业领域的训练包括艺术和音乐学院,学制四年半。
德国的大学不仅提供教育和训练.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纯粹的、追求应用研究的地方。德国大学的院系按照以下大类划分:医学.科学.工程.艺术与人文学科,法律,理论,经济与社会科学,农业与林业。与家具业相关的集中在工程、艺术与林业中。
在硕士教育阶段德国没有专门的家具专业。家具设计包含在工业设计与工程中与家具制造相关的有木材科学、木材工程与木材经济、木材工程、工业工程、产品发展与制造、制造工程、制造管理/自动化工程、制造工艺系统、国际制造管理等专业。
3芬兰
芬兰的高等教育分为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和理工学院(Polytechnic )两个平行的体系。理工学院通常是地区性的,强调就业导向:综合性大学则忠实于科学研究。芬兰的大学提供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很多领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还提供博士候选人学位(Licentiate)。芬兰的学分系统类同于欧洲EC下S学分系统。大学生可以跨学校选修相近的课程。
芬兰的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寻和应用能力。芬兰的博士研究生.通常有两个阶段的学位:博士候选人和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需要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熟悉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及科学理论。
做为一个林业大国芬兰在林产品相应技术的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如赫尔辛基科技大学(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其林产品技术系是芬兰唯一一个在包括各项林产品领域都提供大学阶段教学和研究的系科。其中的木材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木制品包括锯材、胶合板、LVL、门、窗、胶合梁和其他木制品。
在经济、工程和管理方面.拉普兰塔科技大学(Lappeenrant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芬兰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每年有将近100个硕士毕业生4-5个博士毕业生。该系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将技术和商业管理结合起来.这个愿景是通过完成从林业、木材、金属及其他行业角度看来是重要的和核心的课题来实现的。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技术管理、科技型企业管理和知识管理;管理会计物流国际操作和过渡经济;产业营销。
在设计方面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的设计学院下设有“室内建筑与家具设计“专业。学院的培养学生在产品设计方面有专业的设计能力.或作为产业、商业、文化机构及媒体的设计师同时也培养学生在设计管理(企业或研究)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训练的目标是要具备在多学科交流下工作的能力即交流和与他人互动的技巧与个人专长同等重要。
4美国
美国有些大学有着悠久的林业和木工方面的学科传统如密西西比州立大学(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等。
普渡大学的家具制造与设计方面的研究是在林业和自然资源学系下面。其研究生科目包括木材加工与工艺木材结构、识别与特性木材加工特性.家具与橱柜设计与制造高级木材加工工艺.用于CNC制造的家具设计木制品部件。其中如家具与橱柜设计与制造课主要是教授家具结构、家具性能测试、基于电脑的应用与方案.课程的特点是有关于紧固件、家具联接件和家具的实验室测评。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家具研究所(Institute of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成立于2001年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质量保证与设计产品设计家具制造机械研究营销、管理与分销。该所是学校整合了商业与工业系、林业资源系、工程系、建筑系的优势资源联合森林和野外生物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该所延续了大学多年以来在木制品研究、技术服务和再教育方面的经验通过对设计、生产、营销、以及高品质产品的分销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内外的家具制造企业提供新术、方法等方面的支持并培养了未来的行业管理和领军人才。2003年成立的富兰克林中心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家具制造培训中心。
在家具设计的教学上如罗得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设有家具设计系教授技能、理论和相关内容提供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设计教育。学校认为家具设计的变化随着文化而变新的材料和工艺改变了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们拓宽了平台。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探索概念的范围、生理的需要和美学的观点。学校设有木工工作室、金工工作室、机械工作室、软体家具实验室、喷漆房、木材标本室、计算机工作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课程主要通过家具及相关物品的制作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设计哲学。最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材料、工艺的水平来保证设计概念的实现.主要是要掌握高级木工技术。
5小结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加强实践环节针对性
发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家具设计》、《工艺与设备》、《模型制作》、《材料学》等课程的实践学习:组织学生参与行业设计大赛.真题真做。学生利用课堂学习时间、课外业余时间,用他们自己的计算机查找资料,进行作品设计,全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典型结构分析,大赛作品案例分析,从小组讨论,到课堂全班讨论.从学校机房到下学生宿舍的计算机指导,教师通过课堂全面指导、下宿舍逐个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等,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不仅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每届召开专场毕业生人才供需见面会,企业与学生直接交流,双向选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等.达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3、用人单位参与课堂教学
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建设,根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IE工业工程内容、出口产品全过程的检验内容的学习,聘请企业优秀技术员到校授课。课程内容中增加企业最先进设备视频教学等,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真正将校内与校外、教室与实验室、协会与企业都融为一个“大课堂”,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社会的距离,做到“了解行业,适用岗位,创新发展”,校企建立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完成了真正的教育和训练,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达到家具人才培养与家具企业人才储备目标相一致。
4、研促进教学
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革中注重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强调教师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协会活动,专业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教师参与专业评审,及指导学生进行专利设计、等。教师把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环节中,通过科研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市场调研、撰写论文、专利申请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增强。
1 仿生儿童家具概述
1.1 仿生学的起源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1]仿生设计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仿生既已存在。在人们为生存而奋斗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生产生活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仿生学的基础。这些简单而质朴的活动源于自然,仿生学的雏形也因此孕育其中。仿生设计就是对自然物进行大量的研究,将自然物的形态、色彩等所激发出的灵感,抽象为特定的形状符号,并通过精神思维的升华,运用到实际产品当中,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精神表达,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1.2 仿生儿童家具概念
有关儿童家具的概念,在《家具设计学》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婴幼儿成长发育中玩耍游戏的道具、学习的教具、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具,在原则上必须完全依照年龄、性别和性格等个别引述给与完全的规划和设计。[2]
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儿童房逐渐成为现代居室的标配,儿童家具在家具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儿童一旦拥有自己的房间,将会对家更有归属感,更有自我意识,并能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3]在这样一个独立的世界中,儿童家具成为了房间的主体。
仿生设计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把自然物与家具设计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技为主导的思想理念,通过对“仿生设计”的特征和运用手法的认识,将仿生学原理通过设计的手法运用到儿童家具设计中。[4]
2 仿生设计的分类与发展
2.1 仿生设计的分类
2.1.1 形态仿生
形态仿生是研究自然物与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加工将其运用于设计之中。从形态的特征来看,可以分为:具象形态、抽象形态和喻象形态。[5]
具象形态仿生:从直观的视觉角度出发,保留其具体的形态,直接地模仿与再现生物体的形象。
抽象形态仿生: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极端的简化与合理的保留,所形成的抽象形态,反应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源于具象但超越具象形态。
喻象形态仿生: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来概括某些自然物的属性,以此来表现产品的某些特征,找出自然物和产品间的关联。
2.1.2 功能仿生
对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与自然物功能相契合的工业产品。例如根据蛙眼原理制成能够快速识别目标的雷达系统等。
2.1.3 结构仿生
是通过对生物体的构造进行拆解、模拟、研究,用来解决产品设计中的结构问题。
2.1.4 材料仿生
材料犹如生物的“皮肤”,从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上得到启发与借鉴,进行材料的制造。例如科学家利用企鹅皮毛保暖、防水原理,研制出纤维制品,并运用于体育服装材料中。
2.1.5 色彩仿生
人类最初的色彩灵感来自大自然,自然界的色彩是在千百年来的进化中不断形成的,相较于大工业生产所合成出的色彩,自然界的色彩更容易令人感到舒适与和谐。将自然界的配色巧妙运用于设计中,或赋予其含义,能够使人产生对自然界的美的遐想。
2.2 仿生设计的发展
仿生设计最初诞生于自然界的生命真理之中,一开始仅仅是简单、朴素的为生存而进行的模仿、创造。真正的现代仿生设计是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举行于德国的首届国际仿生研讨会是现代仿生设计崛起的标志。现如今,当代的仿生设计不仅仅对生物体的简单模仿,而是更深层次地挖掘仿生的意义,把人这样的个体放入社会以及自然界这个大的整体去衡量,以达成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仿生儿童家具设计
3.1 仿生儿童家具基本原则
3.1.1 适用性
仿生儿童家具的适用性要求我们根据儿童心理与生理的发展规律,设计出能够激发儿童灵感、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家具。而对于结构方面,不需要非常繁复的设计,但是其造型、颜色要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留下深刻印象,以此来引导儿童去探寻世界、认识自然。
例如,MAGIS公司的Me Too系列以仿生的形态设计儿童家具,将小鸟抽象为简洁而有趣的形态带给儿童快乐,并采用的4种简洁鲜明的颜色,令人感到亲切生动,激发孩童摇曳的乐趣。
3.1.2 安全性
儿童的身心尚处在生长发育之中,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在成人的监护下行事,因此在家具的安全性上具有更高的要求。儿童仿生家具的设计应当把安全性能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既要保证结构的可靠,又要在制作材料方面,具有更加牢固和抗挤压、冲击的能力。
3.1.3 环保性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保护环境的理念需从小培养。同时, “绿色”品质高的家具,其使用的材料大多贴近自然、柔软、安全,例如布艺、竹藤、原木家具,此类家具多数无异味和有害的化学材料,既有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肌理效果与情感内涵。
3.2 仿生儿童家具设计理念
3.2.1 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化设计成为趋势,为老人和小孩这些被忽略的群体的人性化设计也成为设计师们的新课题。[6]人性化设计便是运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作为设计的新课题,探索他们的需求、研究他们的行为,从而设计更适合儿童的产品。
儿童与成人的身心特征不同。在心理层面,应设计出具有情感关怀的家具。在生理特征方面也应更多地考虑到儿童的行为习惯与身体特征。另外,在家具造型方面,应当用简洁的形态、柔软的线条来激发儿童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引导儿童成长。
3.2.2 美与趣味
随着人们进入了这个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时代,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外,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美”的产品,这是一个对产品要求的新高度。所谓“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由于仿生家具具有更高的人情味,有助于人们培养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仿生趣味性家具是未来家具设计的趋势,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
儿童仿生家具的趣味性对儿童的影响更深,为了让儿童能够在轻松、有趣的家居环境中学习、成长,在仿生趣味性儿童家具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几个重要的因素:
从色彩上看,来自大自然的颜色更能够令人感到舒适,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视觉上给儿童带来乐趣。
在细节处理上,光滑、圆润的家具具有更加强烈的亲和力,并且在使用和操作上能够结合生物的特点,易于儿童玩耍,更易产生娱乐的效果。
在形态方面,儿童的抽象思维发育并不完善,太过抽象的形态很难使儿童理解其中的意义,也就难以产生共鸣。而象形仿生家具能够更容易把儿童带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从而产生对自然的联想,既培养了创造力,也培养了儿童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3.2.3 可成长性
由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家具尺寸、功能等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惜物”之说,即本着不浪费的观念物尽其用。如儿童家具能够随着儿童的成长进行尺寸、功能方面的调整以适应儿童成长,或具有其他功能可供人们进行后续利用,这样的家具则具有可成长性。
仿生儿童家具应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既节省了经济上的开支,其适合的尺寸也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可成长性势必将成为仿生家具的未来趋势。
4 结语
仿生儿童家具是从儿童家具的功能、教育、趣味和娱乐的角度出发,研究仿生理念对于儿童家具设计的影响。本文在仿生学的基础上,研究了儿童家具设计所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得出仿生儿童家具的设计必须以适用性为原则,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点,能够启发儿童创造力,并且需兼具安全性与环保性的结论。同时,从以人为本、美与趣味、可成长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今仿生儿童家具发展的未来趋势。
仿生学这个在国内外都有着良好科学基础的学科,未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设计师以及消费者来关注仿生儿童家具的发展,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也应当相信,随着仿生学的日渐成熟,设计师也能够为儿童带来更好的、更有利于其身心的家具。
参考文献:
[1] 严正,郭江华,乔莹洁.论仿生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职教,2007(6).
[2] 王受之.世界现代工业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6.
[3] 戴向东.对我国儿童家具设计理念与市场现状的剖析[J].林产工业,2002(05):19-20+29.
[4] 李明.仿生设计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儿童椅设计[J].艺术科技,2014(10):124.
[5] 陈洪.产品形态的自然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论文,1991.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具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因此人们越来越注惫家居室内环境的设计。在家居中,家具又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较大。家居中室内空间的设计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实现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但家具的实现模式却有限。
1现代家居中家其实现棋式纵览国内外家居中家具的实现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种主要模式:
1.1成品家具
成品家具设计风格可为时尚、现代或古典,制作工艺精湛,细节完美无暇,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家具,如曲美、大奋等,它们拥有优秀的设计人员,先进的生产设备,精湛的生产工艺,设计制造出大且优秀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家具,成为现在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的主要方式。
1.2现场制作家具
为了实现家居的个性化,体现自我意识,充分利用居室空间,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程度,许多家居中室内空间设计、装饰,家具的制作采用现场打制的方式。家具和室内装饰能充份体现消费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富于个性化的居室空间。
1.3工厂定制家具
家具在家具厂(特别是进行系统生产的家具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爱好、审美等要求,由专业的设计师设计出时间与空间动态变化的系列家具,可以满足空间的充分利用、富于个性化的家具。同时在家具设计和后期空间与功能改变的过程中,给消费者留有一定的参与空间,然后由家具厂采用工业化设备生产,现场进行装配。
2现代家居中家其实现核式分析
2.1成品家具
成品家具设计风格可为时尚现代或古典,制作工艺精湛,细节完美无暇,安装方便,家具实现可以节约大皿的时间。同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粤好,在家具商场中进行直观地选择,自主选择性比较大。
成品家具是由家具厂或家具公司自行研制、设计年口生产。家具厂或家具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设计人员,完善的生产气及备,但受到设计人员素质和家具生产气及备的限制,其家具的被盖面较窄,家具在造型、材料、颜色、尺寸等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形成独其特色的品牌家具。在家具商场中展示的只能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家具、或最新设计的产品,大部分产品只能以图片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示,无形中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的空间。
现在社会的发展节奏非常快,商品房建筑设计变科少昙出不穷,室内布局形式是千变万化,很难形成固定的模式。家具设计节奏与更新换代与其相比,却很邓绷充匕这种节奏,造月扫见有的成品家具的风格、色彩、功能等不能与室内空间环境形成统一。同时成品家具在尺寸、体量方面也很难和空间精确配合,和室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因素制约了成品家具市场的发展。
2.2现场制作家具
现场打制家具,制作人员可以根据空间布局和形式,结合消费者的要求,充分发挥设计才能,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使家具富于个性化。家具的造型、色彩、材料、尺寸等因素可以与室内空间要素完典配合,风格统一,形成一个宜人的家居环境。但是,现场打制的家具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设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家居中家具的制作人员很多是工人(普通木工).其设计水平不高,或没有设计能力.家其的造型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消费者的个人意见和倾向,也滚比是消费者自己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要求自己设计家其方案.由工人制作。其家具的设计也和消费者的个人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制作出来的家具风格、材料、倾色也很难和室内装修风格一致。
二是受到机械设备的限制.家具材料的选择范围窄,限于木材、人造板、织物等.其中以人造板居多.家其的注匕型以直线型为主,变化少,使家其显得呆板、单调。
三是制作质量粗糙。家具制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室内装修人员兼做的,其工艺、技术无法与工厂化相比,家具制作粗糙、手感、质感和视觉效果较差.手工痕迹明显。许多家具在使用不久产生质,问题,例如喷漆不匀,漆膜开裂,结构松动等,引起径济纠纷。四是材料难物尽其用。家具材料预葬比实际制作的要大,剩余材料被扔弃,造成家具制作费用增加。据统计,现场打制的家具费用比购买的家其费用高10左右。这种家具实现模式之所以存在.受传统思想的彩响七日交大。消费者认为家具的材料是自己买的,制作过程自己亲自监督,保证家具“货真价实”,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现场制作家具,自己还可以参与到设计中去,家具宫于个性引匕体现“自我意识”。实不知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形式。
2.3工厂定制
家具厂或家具公司,根据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归纳抽取其中的共同点,按照一定的模数设计成可拆、可调、可变的家具。与此同时把消费者也纳入了设计系统,在家具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愉要变化家具。这种类型的家具制作精良,形成序列化所有的零铆明嘴吕变成了一件家具,实现了家具的互动化。
但是,工厂定制生产的系列化家具,其变化受到造型、材料、结构、连接件等因素的限制,仅限于劝自些种类的家具,如柜类家具。同时.系列化家具的设计周期比较长,节奏比较慢.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造型模式化,工业化味道较浓,显得呆板、单调.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愉求。
3未来家肠中欢具实现模式一一完全
“个性化”大规橄定制分析现代家居中三种家具实颐兜趁式,完全“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的主导形式,实现家居中家具与室内环境的协调统一。这种家具实现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3.1“个性化”特征突出这种模式完全根据消费者的要求,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训澳魁念,由家具设计师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彭狡老汁,在风格、功能、颜色、材料等方面完全符合消费者的个性要求,风格独特,“自我意识.味道浓厚,极富个性化,避免了家具在不同家具中重复出现。
3.2营销概念的突破——品牌展示家具商场的作用不再是展销家具,它只是该品牌家具的一个展台,销售人员变为专业化的具有诏斤们能力的设计营销人员。消费者选择的不再是实在的家具而是家具品牌,家具公司以及他们的制作工艺等。营销人员上门进行室内空间的实地测量,确定家具的功能尺寸范围,再把消费者的要求(风格、材料、价格、功能等).通过网络传送到公司的设计部门,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然后再传回到展厅,由客户签字认可进行生产.让客户买到想买的家具。或者是客户在家具公司的网站公查阅公司现有的家具图片,输入自己的各项要求和相关信息.公司设计部门的设计人员把设计好的图片传给客户,并通过网络签订相应的购买合同,完成家具的个性化定制。再者,设计营销人员现场进行设计.直观明了.
3.3消资者主观能动性体现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增大,人情趋于淡漠,希望回到具有自我设计的温馨之家后,能够放松身心,缓解情绪。在工作之余能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自己想要的家具,心情更加舒畅。个性化定制的家具,在设计和使用中给客户留有一定的参与空间,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或重新规划自己的家具。例如把办公案的柜体重新规划为抽屉或隔梁抽屉内部空间细致划分,使用更加方便。看粉自己亲手改制的家具,心中充满喜悦,更加喜爱它。
3.4有利于加速产品开发
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很多家具企业的设计师闭门造车,只是根据简单的市场调查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出来的家具局限性很大,很难满足大众据求。而在“个性化”定制营销中,设计师有很多机会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很容易知道消费者的直接要求,进而能开发贴近消费者祷求的产品。
完全“个性化”定制虽然是今后家居中家具实现模式的最佳方式,但是现在还不是很成熟,还有许多的技术、服务、管理等因素播要考虑,基础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去探索,但这种历史潮流是不可以逆转的.
参考文献:
[1]胡景初.家其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李丈彬.建筑宜内与家其设计人体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何为多功能家具,就是指产品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用途为―体的家具,可把它转换成多个角色使用并能在多种功能上起到方便灵活的作用。 就居住空间来说,在小户型住宅里的设计,室内设计师并不会因为面积小而减少其使用功能,同样需要满足室内居住的各项基本功能,如起居,休息,就餐。在一位香港设计师张智强设计的一套仅 32 平方米的小户型住宅里,设计师通过利用对家具的折叠和移动多个房间的功能把它们叠合在这个空间里。如上图所示,把墙体设计成多个隔断,每个隔断都是可移动的,折叠床与沙发都隐藏在隔断里面,每个功能在使用时只需把柜体挪动两次或三次,就可以为需要的功能展开空间,不需要的则隐藏起来,因此一个空间,各个功能空间之间能进行灵活的转换,从而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变化出多种生活的可能。 多功能家具的特点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的要素:―是满足物质使用功能:考虑家具与人的使用结合,满足使用者的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二是满足精神方面:满足使用者在美化环境、创造优美空间中对家具的审美需求。总结来说多功能家具在设计上具有多义性和包容性,在使用上更注重便捷性和节省空间的特点。
多功能家具的表现形式
我们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家具被设计得各式各样,有偏向于装饰性的,有偏向于功能性的,也有装饰及功能两全齐美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就从设计角度来看,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非主要的“美化产品”,因此将功能的需要放在首位。当前比较有影响的大致是这种:多功能家具并不都是复杂的机构或全新的材质,一套连杆机构、轮子、机扣、滑道等许多简单却精巧的构造同样能实现新功能。例如用在办公室里的可调高度的桌凳、书桌,轮椅、家居里的旋转餐桌、折叠沙发椅等。所以说设计要重在使用功能的考虑,用功能的“美”去表现出外在的美,功能增多也不能说外型结构要相应扩大多少,而是要尽可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合理的功能形态是美的形态。前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阿・安东诺夫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实践中,常常是技术上愈完善的东西,在美学上也就愈完善。如果以件物品表面很难看,那么这将是一个信号,表明它的内部很可能会有一些技术上的失误和缺陷。”所以本次设计的这套便携桌凳也如此,它主要以实用功能表现外观美的一种方式来进行!
多功能便携桌凳开发现状
依据资料,在八十年代初期,多功能家具设计意识就已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在我国似乎近十几年,才慢慢的出现设计师设计多功能家具,并也慢慢得到了市场和广大消费人群认可和熟知。 中、小户型住宅的面积狭小,空间利用率不高。为了能在很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容纳多的功能,法国家具设计师阿兰・莱泰谢尔就设计了电气控制升降家具,依靠 8种标准尺寸的“夹楼”极大地节省了居室空间。自动折叠或升降家具让居室空间扩大了一倍,为人们创造全新生活方式,是多功能家具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智能化家具的发展,它也逐步成为现代多功能家具的典型代表,引领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购买欲望也将得到提升,智能化家具市场将在未来 20~50 年逐渐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