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结构建筑工程实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跨度结构建筑工程实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跨度结构建筑工程实例

篇(1)

关键词:

大跨度屋盖;钢结构工程;桁架施工

如今的大型建筑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而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就是大跨度屋盖钢结构,该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施工方式就是桁架施工,本文主要就工程实例来对大跨度屋盖钢结构工程桁架施工进行详细的研究,合理的对桁架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要点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以为提升桁架施工的质量奠定基础。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采用的是钢结构进行施工,建筑总面积为162245.7m2,而钢结构形式主要就是三角结构桁架,其中钢结构的总重量为1200KN,而钢结构中的主桁架的重量则为950KN,其中每一桁架的长度均在45.5m左右,而桁架的两端位置,间隔距离在3.5m,而除了主桁架之外的其他桁架,每榀之间的距离均为8m,桁架支座的标高则主要为25.684m,在桁架的上弦顶部位置,标高则主要为29.560m。该建筑工程的屋面结构为钢结构,其投影所覆盖的面积为5560m2,在钢结构屋盖中,主桁架主要为9榀,而次桁架的数量则为15榀,系管数量33榀,斜撑数量45榀,而在钢结构屋盖上,除了这些部分以外,另外的构成部件则为马道以及屋面檀条等,钢结构的构成元件主要包括管材、钢板以及各种西药的构建等,而选择的管材则主要应为无缝钢管,而钢板则需要采用Q345B,而次要的一些构件则应采用Q235B。

2施工方案

2.1具体施工要求。

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同时在对桁架结构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要合理的对屋盖钢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所应用的屋盖钢结构需要在工厂内部进行加工处理,将每一个屋盖钢结构都进行合理的标注,然后依次将加工制作的屋盖钢结构运输到现场进行运用,将桁架尽可能的放置在需要进行桁架施工的工程下方,对拼装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胎架进行合理的设计、组装以及焊接,在对汽车的吊装位置设计完成之后,就可以对整榀的桁架进行吊装处理。

2.2工厂加工。

在该建筑工程中吗,所应用的主桁架截面呈现几何图形样式,而且主桁架截面的尺寸也可以设定为2500×1500mm,其中一个单独的榀桁架的标高则为4250mm,工厂在对桁架结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后,就可以依据相关运输的要求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工厂对整榀的桁架进行加工处理,根据相关工艺技术的要求,可以将整段的桁架均分为三个部分,按照阶段进行加工。要切实的保障弯管加工的精确性,利用弧形杆件进行加工处理,按照相应的比例要求,进行放样预拼。所有需要应用到的一些部件,在出厂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工件才能够正式的投入到施工中,并对每一个工件都进行清晰的标记标注,在安装拼接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顺序进行拼接处理。

2.3现场桁架拼接。

在将桁架的相关构件制作完成后,就可以运输到现场进行拼接施工。而在拼接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要找拼装基准线的设定标准,采用胎架对桁架进行支撑,对桁架实行有效的拼接处理,这样可以使得桁架的空间可以保持立面结构。要对支撑点的位置进行合理的确定,单元桁架要利用汽车来进行吊装拼接,要注意利用电焊机来对下胎架进行焊接处理,而焊接的顺序则为接口、直腹杆、斜腹杆,在焊接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保持焊接的对称性。

2.4楼面加固处理。

通过现场平面布置图中了解到运输通道至中厅的吊车行走路线的下方均有地下停车场,楼板设计荷载为15kN/m2,通过验算在施工过程中楼面荷载达到30kN/m2,才能满足机械行走、站位吊装要求;在楼板下方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加固,加固高度为3.72m,用φ48×3.5的脚手架管在加固区域搭设满堂架,此区域满堂架立杆上端必须撑紧,立杆横向、纵向间距为600mm,步距为800mm,通过验算满足施工要求。

2.5桁架吊装。

吊装桁架时汽车吊车头朝相对应轴方向,使吊车的工作幅度为8m,50T汽车吊在工作幅度8m时,臂长32.7m可以起吊重量为12.3T>12.28T,吊车工位幅度满足吊装要求。起吊前在桁架两端系上方向牵引用风绳,桁架底部起升到25m时,主臂朝对应轴方向旋转,旋转到另一轴部位左右趴杆,桁架基本到位,微调好轴线及左右距离后,与钢支座焊接固定。固定好后松钩,第一榀桁架吊装完毕,当两榀主桁架吊装就位后及时完成其之间的次桁架和相关构件,以便使两榀主桁架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

3施工控制要点

3.1施工规划。

本工程结构拼装区域场地、进场通道、吊装工位狭小,起吊构件超长,安装、吊装操作空间紧促,在道路布置、桁架拼装、吊装过程中必须确保所选方案合理性。且相当部分数量构件在高空安装,这些比较复杂的操作要求车间制作精度不仅要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还必须较好的满足现场安装工艺的需要。此外,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起重作业人员和起重指挥人员,分别要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和指挥协调能力。

3.2施工验算。

对于屋盖钢结构本体施工验算:本工程拟采用楼面加固,大吨位汽车进行单榀桁架整体吊装。现场应按照施工顺序确定分析工况,施工区域、通道楼面整体验算,以及楼面、通道加固整体施工验算,整榀桁架吊装的吊点内力施工验算,施工机械、吊索选择施工验算,为工程吊装控制提供具体详细的理论数据进行指导。

3.3施工测量。

现场在拼装胎架上拼装、空中安装,应随时进行跟踪测量,确保各阶段组装安装的准确性,施工测量观测点应根据施工规范、控制要求进行确定,确保观测点数据的代表性。施工测量数据应及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如发现偏差及时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报告,查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4安全保障措施

在大跨度屋盖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在施工中发生意外事故,给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避免了事故发生对工期进度的影响。一般要求现场施工中所使用的吊装机索具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尤其是当这些机械设备需要进行局部变更时,一定要征得工程技术部的批准,以确保安全。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对大型建筑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的结构形式通常为大跨度屋盖钢结构,而在该结构工程中,桁架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桁架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大跨度屋盖钢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想能够使得大跨度的构件以及相类似的工程可以进一步的得到质量上的提升,就需要合理的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对桁架进行施工处理,以保障大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大型建筑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束伟农,朱忠义.钢结构在机场航站楼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1).

[2]李乘建.大跨度空间管桁架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篇(2)

中图分类号 T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2-0178-02

钢结构管桁架技术已经在国外流行多年,我国建筑业在经历着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建筑的屋盖体系逐步重视。在这个基础上,钢结构管桁架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发展和运用。下面我们就对这种设计结构进行探究。

1 管桁架结构的初步认识

随着技术的发展,钢管结构在当今建筑的使用范围上,已经从大型建筑工程范围上扩展到了工业建筑以及民用建筑范围上。例如上海、长春的体育场,成都的机场航站楼、哈尔滨的滑雪场、扬州体育馆、上海洋子港大桥、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以及北京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等等,在屋盖体系上都选择了钢结构空间管桁架的设计结构。

管桁架依据杆架布置的不同以及受力特征的不同,一般分为平面、空间两种管桁结构。顾名思义,平面管桁结构就是上、下弦以及腹杆全部处于同一平面。这种结构的外部刚度较差。空间管桁结构的上、下弦同腹杆通常处在三角形截面上,这种结构的跨度大,稳定性高,外观通常也比较富有美感。在外支撑不能布置的时候,采用稳定性高的三角形桁架来构建一个跨度大的空间。这种结构方式减少了支撑够件的数量,所以比较经济。

对于管桁架的连接件杆件截面的种类,一般常用的为圆形、正方以及长方形,选择不同图形的截面相应的桁架类型也有所不同:如果连接件截面是圆形,就选择C-C型桁架;如果连接件截面是正方形,就选择R-R型桁架;如果连接件截面是长方形,就选择R-C型桁架。

弦杆的类型决定了桁架的外形,基本上可以分为直线型桁架和曲线型桁架两种。这其中,曲线型桁架可以更好的体现建筑的美观程度,也被最常用于施工过程中。为了在最小的成本支出下获得最佳的建筑效果,在曲线型管桁结构设计过程中,杆件仍然使用直杆形式,将折线近似来替代曲线。

钢管桁架结构的外形优美,经济成本低,受力较其它材料合理,正是这些相对的优势使得钢结构管桁架在建筑中得到了最普遍的使用。大量的建筑工程实践可以证明,钢管结构的运用一方面满足了建筑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建筑的基本要求,并且与最新的设计理念吻合。

2 空间管桁架结构的发展现状

现代很多大型的建筑均采用钢结构进行构造的,而且伴随着建筑业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建筑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创新,在钢结构的应用和实践上,出现了许多类似跨度大、空间形状相对复杂多变的钢结构的建筑。这些新型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同时也对钢构件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基础。近些年我国出现的,比较著名的类似于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办公楼等等大型的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展览馆等无一例的使用了大跨度、复杂空间钢结构,来充当建筑自身的屋盖结构体系。

如今,建筑水平的科技含金量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建筑水平的标准,其中,空间结构技术发展的好坏决定了建筑水平的科技含量。我国的建筑业从未停止过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的脚步,相应的施工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

大跨度空间管桁架在国家重要的场馆建设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在跨度、桁架截面以及规格上的不同,造成建筑相互间壁厚对接、K型节点等方面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些差异。

3 空间管桁架结构问题的解决

3.1 主管不等壁厚对接问题及办法

大跨度变截面的主管对接口处,是不等壁厚对接问题主常出现的位置。设计单位往往要求所有的主管对接口,在工厂内实行打内坡口并且要求加折板已充当衬垫。但是,大量的内坡口构件应用到施工中会导致工期的延长、难度的增大。而且,由于国内的无缝管制造技术还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必须要采用卷管制作的方法,这就造成了直缝钢管的圆度差异问题。

按照相关的规定,直缝钢管的外径偏差率不能大于或小于0.75%,弯曲度偏差不能大于3.0mm/m。焊接两个构件时,焊件的宽度与厚度不等同,其中,如果焊件的厚度在一侧上存在着4mm以上的差距,那么就要分别在宽度、厚度方向,沿着一侧或者两侧做成斜角,这个斜角的坡度应该控制在小于或等于1:2.5的范围内。此外,可以通过沿着焊件焊接的缝隙的垂直方向添加插筋板,还可以在焊缝位置加上箍圈对焊接构件进行固定。

3.2 K型搭接节点处不可视焊接问题及办法

搭接节点在节点构造上一共可分为间隙、部分搭接以及完全搭接,这些不同结构的节点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搭接就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也会增加内隐藏焊缝的几率。而相关规定并未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具体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主管与腹杆的直径比要控制在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1的范围内,腹杆之间的搭接量要控制在大于等于25%的范围内。在节点的选择上,要多选择间隙节点替代部分搭接节点,因为间隙节点比部分搭接节点更容易被组装。对于部分搭接节点的隐藏部分一般是不焊接的,只有出现腹杆与主管之间的不平衡系数大于1.5的情况,那么部分搭接节点就必须要进行焊接。搭接节点的选择,要注意搭接管与被搭接管至少要将25%的宽度叠合在一起,最佳的选择是有一般的宽度叠合。另外,对于部分搭接的K型节点,如果主管垂直方向的内力与腹管内力之间存在低于五分之一的差距,那么被搭接杆件的趾部是不需要进行焊接的。

除此之外,搭接节点构件中,圆管外层直径同构件壁的厚度之间的比值不能大于100。K型节点构件的搭接率应该被控制在大于等于25%、小于等于100%的范围内。如果腹杆出现厚度不同的情况,那么在焊接时,要在厚壁管上方搭薄壁管。综上所述,空间管桁架设计时,不只需要考虑杆件以及杆件节点承受力,节点的构造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节点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将各个构件联系起来,对于整个建筑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3.3 空间管桁架施工的步骤

“先点焊,后全焊”是管桁架施工的主要程序,在桁架施工中如果有搭接节点存在,就一定要事先明确需要焊接的搭接部位,这也侧面要求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构件安装的先后进行有效确认,以防因为构件安装顺序的颠倒导致建筑安全隐患。空间管桁架的安装步骤通常是:主管先行安装,接着安装只管,每安装一个只管后,对直管趾部进行焊接,最后进行支管与支管间的焊缝焊接。

3.4 如何进行相贯口补块

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从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不可能完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足或者误差,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人为的失误会加大这些误差出现的几率。这些失误往往会造成相贯口出现缝隙过大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查缺补漏。

1)如果桁架同主弦管相贯口间隙长度大于8mm,那么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彻底替换相贯口,方法之二就是对相贯口周围部分结构进行切割,切割的要求是长椭圆形,长度要大于或者是等于500mm,针对切割的部分进行替换,在替换中应该打坡口焊接。

2)支管相贯口间隙过大,要对支管相贯口的局部构件补块,补块要求是长椭圆形,长度要大于或者是等于300mm,对于焊接的要求同样是坡口焊接。

4 总结

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作用日趋重要,因为钢结构的自身重量较小而且强度较高,可塑性和柔韧性都较其它材料强,加之钢结构无法比拟的抗震性能,是之成为公认的具有良好性能的结构。钢结构也被应用到了空间结构体系中,尤其是跨度较大,标高较高的大型场馆,空间钢结构管桁架设计做为其屋盖结构发挥着很多的优点,满足了场馆大跨度的要求,而且符合建筑设计的美观实用、经济安全的基本原则。这一设计结构在未来会被更多地运用到实际建筑中去。

篇(3)

某建筑工程属于商务综合楼,建筑的楼层比较高,共23层,地下有3层,总建筑面积为124500m2,建筑的高度为100m,在建筑施工时,需要做好地下室的顶板施工,施工单位采取了吊顶作业的方法。该建筑的支撑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立面存在不规则、交叉错层的情况,该建筑属于大跨度、大悬挑的结构,矩管桁架的自重为25-90t,而且主要集中在地下室顶板的上面。受到场地因素的限制,在对桁架进行吊装时,不能在顶板结构进行吊装,还需要利用重载吊装车这一设备。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紧,施工单位需要对顶板加固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1 重载吊车行走区域荷载的取值要求

在本文的建筑工程中,工期比较短,所以施工单位加快了施工进度,地下钢结构在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没有得到龄期就开始吊装,在施工的工程中,需要避免出现顶板出现超载现象,这会增加建筑地下室施工大安全隐患。在地下室顶板吊顶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了重载吊车,下面笔者对吊车行走区域荷载取值的要求进行简单介绍。建筑工程的地下室为120m×115m,是一种类正方形的地下室,如图1所示。

图中阴影部分是桁架吊装过程中重载吊车行走的区域,下面笔者对这一区域路基箱荷载、表面铺砂荷载、履带吊车自重、桁架梁自重、行走区域荷载总计的具体数值进行一一计算:

路基箱荷载:30kN/(6×2×9.8)=2.5kN/m2;

表层铺砂的荷载:18kN/m2×0.5m=9kN/m2;

履带吊车自重(双机):1670kN×2=3340kN;

析架梁自重:900kN;

行走区域荷载总计:(1670×2+900)/(2×6×4)+2.5+9=100kN/m2。

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得知,吊车行走区域的施工荷载为10t/m2,这超过了地下室顶板的正常承载范围,所以必须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下面笔者对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地下室顶板施工加固方案

2.1 方案一

结合建筑工程工期紧、荷载大的特点,施工设计人员制定了传统的钢管满堂架的加固方案,这一工程的施工加固技术比较好掌握,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施工的具体方案是:

2.1.1 对地下室顶板进行预处理,首先在吊装区域内回填500厚砂夹石。并在砂夹石上方沿吊车行走区域铺设路基板,路基板的规格应选择2m×6m×0.2m的类型。

2.1.2 参考地下室梁的布置图后,设计人员需要采用Φ48×3.5的钢管对吊装区进行支撑,在对立杆进行布置时,应保证布置的均匀性。立杆的间距不能超过800mm,立杆与地面的距离应保持在200mm左右,在对扫地杆进行设置时,应沿着纵横水平方向。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情况如图2所示。

该加固方案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的优点,施工单位在测算的过程中,搭设满堂脚手架的费用比较高,而且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简单,在对地上钢结构进行安装时,地下室设备的安装由于需要进场作业,所以满堂脚手架会影响设备的安装,影响了施工的效率。

2.2 方案二

针对方案一的缺陷,同时一在考虑该支撑方案时地下室顶板梁板尚未浇筑施土,设计单位提出可利用顶板上部覆土厚度范围内做上翻梁(梁底己不可能再降),通过加大行走区域梁板承载力,靠结构自身承担行走区域施土荷载。具体方法如下:

2.2.1 提高顶板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至C50,这样根据5月份的混凝土养护龄期和强度关系,就能保证混凝土浇筑7天后,该部分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60%,即能满足C30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以期加快规划馆整体施土进度。

2.2.2 为了不让施土荷载直接传到楼板上,同时一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将现有的顶板梁上翻至室外标高(根据规划馆总图的布置,履带吊车行走区域无大型植物,因此具有可行性),即将梁高提高至主梁(500×1800)及次梁(300×1500),同时结合吊车行走时一底部的钢龙骨垫层的做法,对楼板进行隔离,将钢龙骨直接铺设在地下室主次梁上,避免施土荷载直接传到楼板上。

3 两种方案的比较

3.1 工期

方案一,因采取满堂脚手架,在吊车行走区域下的整个3层地下室均需设置脚手架,同时一也必须待混凝土龄期完成后才能进行吊装,土效较常规模板支撑架降低2/3,地下室结构施土总工期延后12天。

方案二,因所有的施土荷载均由混凝土自身承受,施土方案所耗费的工期基本为正常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养护的时一间,且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使用早强剂,可以使地下室顶板能更早的承受吊车荷载,满足钢析架的吊装时一间。工期上方案二优十方案一。

3.2 经济性

方案一,施土单位测算的满堂脚手架的造价,地下室加固面积合计为16593m2,满堂架支撑加固周转材料投入为143万元,常规模板支撑架投入为38万元,周转材料多投入105万元。方案一按最省的模板支撑架加固方式,合计投入为284万元。

方案二,将吊装区域地下室结构顶板做成反梁形式,构件尺寸增高600mm,增加土程量,通过设置结构反梁增加的总投入合计约为59万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由十增加了梁高及荷载,导致顶板梁混凝土及钢筋的用量有较大增长,但较方案一的模板支撑架加固方式,降低措施投入225余万元。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地下室顶板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顶板的承载能力以及实际受到的荷载进行测算后,如果发现实际荷载超过了顶板的承载能力,则需要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如果地下室的施工质量不高,会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两种顶板加固方案,在对技术可行性以及施工成本进行对比后,发现方案二优于方案一,施工单位最终选择了方案二,并收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有效提高了地下室顶板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减少了安全事故出现的隐患。

参考文献

[1]李俊贤,钱文举,李永成.某工程地下室顶板裂缝问题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2(12).

篇(4)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同时,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一、后浇带的类型

1、平直缝

平直缝的设置可以便于安装、拆卸模板,主要适用于事故及厚度较薄的工程施工中。这种后浇带施工缝的缺点在于只有较短的渗水线路,对后浇带界面的结合质量不能做到有效保障。

2、阶梯缝

阶梯缝具有支模便捷,便于折除,有较长的渗水线路等。混凝土结合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垂直于水压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对界面结合的质量进行准确确定,同时增加其抗渗效果,在后期施工中,能为清理工作提供方便。

3、企口缝

企口缝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结合面能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效果十分明显及极大增强其抗渗性等。企口缝的缺点在于在进行后浇带形式支模施工时将会增加其施工难度,在浇注施工中不能对所有位置进行浇注作业,会形成死角,这样就不能有效达到施工所需的密实度,同时增加了模板拆除及清理过程的难度。施工企业在成型后必须重视边角保护工作,如边角存在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后期接缝的质量。

二、城建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1、宽度及间距的合理设置

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建筑施工结构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整体性。对于楼层低于22 层的楼板及基础,不能断开及切割其具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结构的整体性,还能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标准的需求。当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有很大的跨度时,必须断开及切割受力钢筋,随后在浇筑后浇带施工对其进行焊接联接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楼板出现结构下垂弯曲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头受力过大。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要控制在7到10米之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重视设置后浇带间距的问题,如施工图纸有留设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图纸的留设进行施工。如施工图纸构建的间距,则不需要依据施工图纸留设进行施工,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施工。

2、时间及断面形式的合理选择

在选择断面形式时,其断面形式与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相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集中受力严重而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变形情况,同时起到预防后浇带浇筑过程中直缝现象的产生。选择后浇带施工时间时,必须对混凝土构建的时间进行充分考虑,在楼层低于22层的建筑施工中,必须在高层建筑及裙楼结构与基础的沉降施工结束后进行浇筑作业。如两者同时进行进行施工作业,则会出现裙楼比高层建筑施工时间短的情况。在沉降时间方面,裙楼荷载形成沉降的时间要比高层建筑主体部分形成的沉降时间早,这样就会增加两者之间的沉降差。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可以采取后浇带施工在高层建筑主体部分沉降结束后进行施工作业的方式,来有效处理沉降差的问题。

3、位置及材料的合理选择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选择位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要求,将混凝土构件受外力影响较小的位置作为最佳选择。在建筑工程剪力墙施工中其后浇带的设置不能在中部位置。其后浇带位置要设置在大梁或模板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大剪力或弯矩,出现构建压力过大的现象。在选择材料时,必须将裂缝清理干净,同时保持后浇带构件表面的湿润度。施工材料必须选用无收缩类型的微膨混凝土。

4、预设模板与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模板预设工作。严格按照后浇带施工的规范进行有效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模板钢丝网类型,保持模板钢丝网类型的统一性、均匀性,同时还要求钢丝粗细程度一致。在预设模板过程中必须确保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刚度及强度,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当高层楼房主体结构及裙楼连接具有较大跨度时及地下室梁所支撑的荷载大于钢支撑所承受的荷载时,不会出现钢支撑扣件损坏的现象。在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浇筑后浇带时,必须对钢丝网模板受到的侧面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后浇带进行垂直浇筑施工时,必须将混凝土充分振捣,在振捣施工中不能出现过振情况,这样会导致模板内钢丝网出现破损问题。模板与机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泥浆液过度流失的情况。

5、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处理建筑工程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过程中,在压力水的作用下混凝土完成初凝后进行要对其进行冲洗作业,直到混凝土露出骨料停止冲洗作业,随后将钢丝网冲洗干净。在设置后浇带温度方面,其浇筑作业必须在合理温度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新旧部分结合位置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依据相关数据表明,施工最佳温度为10℃,要在浇筑完成后的2到3天内完成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干裂问题的出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出现,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大量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沉降差,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凤雷;曹迪;;浅谈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2期

篇(5)

中图分类号:TU39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功能上的满足,更对建筑传递出的精神有了更高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城市的建筑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水平。作为一个城市或者国家大型公共活动的举办场所,大跨度结构建筑通常会以一种标志性建筑的身份出现。

近些年,大跨度建筑是伴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方面的进步而得到迅速发展的,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结合,例如以钢结构为代表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钢材与各种高科技膜材料完美结合的膜结构,使大跨度建筑可以一次次打破结构对于建筑空间的局限,使灵活通透的室内大空间一次次成为现实。

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钢材在建筑革命中的贡献极大,第一次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出现的水晶宫令世人眼前为之一亮,大而通透的空间使水晶宫成为19世纪英国的建筑奇观之一而存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出现的埃菲尔铁塔,同样创造了一个建筑神话,埃菲尔用钢铁制造出一件高耸的艺术品,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件技术杰作。

预应力钢结构是作为钢结构性能的提升出现的,它的出现弥补了钢材性能上许多不足,从而将钢材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出提高。

二、钢结构

钢结构是将钢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钢结构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在空间的灵活和通透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钢结构的优点主要取决于该结构所使用的材料。钢材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与混凝土一样,成为现代建筑的风格标志。能在建筑工程材料中拥有如此地位,是由钢材的特性决定的,钢材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同样的荷载承受能力,钢材较其它建筑材料自重轻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建筑静荷载;

2、与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材料相比,钢材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和更好的整体刚性。建筑结构对于荷载的承受能力存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我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是建筑需要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钢材在结构整体刚性的优势,使其成为许多大跨度以及超高层建筑的首选材料;

3、钢材具有很好的匀质性,各向同性,这种特性避免了建筑受材料力学性能上木桶效应的限制。

三、预应力钢结构

预应力钢结构就是将钢结构中部分普通钢材用经过处理后得到的预应力钢材代替,并且结构中其他的构件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它的原理就是在结构或者是构件受力相对较大的局部,以与之将要受到的荷载方向相反的预应力对钢材事先进行人为处理,从而可以在结构受到荷载作用时,钢材构件可以通过自身材料内部存在的应力与之平衡一部分,使钢结构在合理的变形范围之内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从而为建筑形式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预应力技术简而言之就是事先使材料经过变形,从而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降低因为材料变形而带来的对于工程的破坏。预应力技术早就存在,只不过在预应力钢结构出现之前没有系统的计算研究,从而未能大范围推广。例如,在古代通过引入预应力,制造出来的雨伞和木桶,都能在强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得到各自相应的使用功能。

四、预应力钢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钢结构一般都用于大跨度的建筑以及桥梁结构,在具体的工程实例中,预应力钢结构也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而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在工程中的应用具体为:

1、用于传统的钢结构,优化结构性能。例如预应力网架和预应力网壳等结构中,此类工程的代表为攀枝花市体育馆;

2、通过布置索系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例如悬索结构中的稳定索与承重索在结构中可以产生出一个反向曲率的索系,通过该索系,使结构在承受不同方向的荷载作用的时候更为容易,从而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此类工程的代表案例为北京工人体育馆;

3、用于张拉整体体系之中。该结构体系出现较晚,第一个真正的工程实践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的竞技馆。在该结构体系中,预应力为各个但与提供所需的刚度,所以,刚度的增加是与预应力的增大相同步发展的,而预应力则是通过每个单元里面压杆和索件之间内在的压缩和拉伸来得到的;

另外,预应力钢结构在新型结构张力金属膜结构中以及吊挂型的悬索结构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五、预应力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之间的对比

钢结构在建筑中大范围应用较预应力钢结构早,但正是由于钢结构自身存在一定物理性能上的局限性,后者才顺势而生,所以预应力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有着自身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具体表现为:

1、预应力钢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优化钢材在承受荷载时的应力分布状态。钢材虽然具有强度高度特点,但同时在承受越来越大的荷载的同时,由于材料本身的高弹性以及高韧性,钢材会发生很大的变形,这会使钢材的强度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例如相同条件下,在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预应力钢结构荷载承受能力是普通钢结构的2~3倍;

2、预应力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可以提供更高的结构稳定性。荷载作用下的预应力结构变形是与结构自身应力方向相反的,所以与普通钢结构相比,在结构自身内部应力得到平衡之前前者所能承受的荷载较后者大出很多,由此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预应力的存在还可以优化结构整体的循环应力的特征,从而使钢材本身的疲劳强度大大提高;

3、使建筑自身形成的荷载更小,从而使结构的多项属性得到改善。例如,由于结构自身更为轻巧,在地震时建筑荷载会小很多,因此提高结构的抗震性

4、更为节省材料。预应力钢结构中受弯构件可以通过结构自身预应力将一部分弯矩转换为轴拉力,从而降低弯矩的峰值,使缩小结构构件的截面成为可能,因此相对于普通钢结构,预应力钢结构在钢材的使用上可以更为节省。一般情况下,单次张拉后,预应力钢结构比普通钢结构节省钢材10%~20%,经过多次张拉后,这一数值最多可能达到40%,而采用预应力创新体系结构后,该结构与传统的普通钢结构相比,甚至节省了几十倍的钢材。例如,在1984年建成的天津宁河体育馆中采用预应力钢结构后,省钢率达到11%~12%,而在四川攀枝花体育馆结构中,应为采用了预应力钢结构,整个工程钢材节省率达到了38%之多。

六、结语

由于符合建筑结构和形式的发展趋势,在传统钢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材料性能上的弥补,预应力钢结构在近些年有了迅速的发展。在当今工程竞标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更好的结构与更低的工程造价对于企业十分重要,所以对于每个建筑项目的结构形式都应当择优。预应力钢结构的发展,使建筑在形式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对于材料的节省,也使该结构成为符合生态建筑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1] 宋少民,孙凌土木工程材料[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 张建荣建筑结构选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篇(6)

引 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运用越来越广泛。但近几年高大模板坍塌事故频发,成为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控制力度,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施工事故,解决房屋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加固及拆除等存在的问题,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物地上为5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建筑物总高度44.4m;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框架主梁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地下室层高 6.20m,一层层高为 8.00m,二、三层层高为8.50m,四、五层层高为 7.00m,其模板体系为高支模体系,因架体较高,荷载较大,对支模体系要求较高,必须采取专项措施。

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模板面板均采用18mm厚多层夹板,采用50mm×100mm木枋,长2000mm;支撑体系中的立杆、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剪刀撑均选用准48×3.5mm钢管,采用穿梁对拉螺栓。

2.1梁模板体系设计

2.1.1截面大于800×1100梁模板体系设计

采用扣件式钢管架进行支撑,梁底采用50mm×100mm木枋,平行于梁截面布置间距200mm,梁底设承重立杆根数:4,梁中立杆上主楞为钢管,中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托,梁两侧各设一根立杆,梁两侧立杆顶端采用双扣件。每排支撑立杆沿梁跨度方向的排距为 500mm,支撑脚手架步距1500mm。

2.1.2截面小于800×1100梁模板体系设计

同样采用扣件式钢管架进行支撑,梁底采用50mm×100mm木枋,平行于梁截面布置间距200mm,梁底设承重立杆根数:2,梁中立杆上主楞为钢管,中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托,梁两侧各设一根立杆,梁两侧立杆顶端采用双扣件。每排支撑立杆沿梁跨度方向的排距为 800mm。支撑脚手架步距1500mm。

2.2剪刀撑布置

在支架四边、主梁底两侧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在支架两端及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所有钢管连接均采用配套扣件连接。

2.3楼板模板体系设计

支撑体系搭设前应按方案图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高支模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系统,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可适当缩小。同时,支模架搭设必须要注意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同时必须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剪刀撑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剪刀撑顺主梁方向搭设,两个剪刀撑中留一个空挡,每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之间,剪刀撑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严禁悬空,剪刀撑斜杆的连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3.2梁、板模板安装

梁模板的安装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钢管。固定钢管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应采取相应措施,将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3.3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拉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钢管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检查,检查钢管架设置情况是否按规定搭设;交叉支撑、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以及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4、模板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当梁跨度≥4m,梁底板起拱,设计无要求,起拱高度为全跨度的1~3‰。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同时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当梁高大于700mm时,要保证在楼面以下350处梁上加一道对拉螺栓。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与截面尺寸准确。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应全部采用胶带纸粘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表3所示。

5、模板工程拆模要点

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试验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拆除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同时,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建筑功能日趋复杂,高层和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高大模板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建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较为复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结构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如何控制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就成为了广大建筑业同行应该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并从中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达到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篇(7)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建筑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带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需要运用力学原理,遵循将弯矩转变为轴力的力学主线。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建筑物建设,能够节约建造成本,避免出现倒坍现象,促进人们的生活。

2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史

建筑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缺一不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建筑工程不仅要保证质量和性能,还需要符合美观的要求,满足人们的品味。因此,美观实用和安全可靠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评判标准。但是两者基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最大的满足人们的需要,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这两方面的技能,美观实用和安全可靠的设计人员也不同。两者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导致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内容也不一样。美观实用要求专业人员掌握美术和建筑这两方面的知识。安全可靠要求专业人员除了掌握美术和建筑这两方面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力学、数学、制造与施工也等专业知识。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要求专业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多,美学、艺术等学科都需要专业人员掌握,学会运用,学习要求增多,难度也变大。建筑结构形式发展要求专业人员掌握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又帮助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3建筑结构形式的划分

3.1按材料划分建筑结构形式按使用材料划分可分为木质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与钢的组合结构。其中,木质结构主要应用于单层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为木制材料。混合结构主要应用于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承重部分使用砖石材料,楼顶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工厂房、承重能力强的厂房以及移动房等。其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应用于高层或者是多层建筑,其使用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钢的组合结构主要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其使用材料主要有混凝土与钢筋。

3.2按墙体划分建筑结构形式按墙体划分可分为全剪力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框一一结构、简体结构、框一一支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全剪力墙主要应用于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其属于建筑结构强度大。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框一一结构主要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简体结构主要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框一一支结构主要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其主要材料是钢结构。无梁楼盖结构主要应用于大空间和大柱网建筑。

4建筑结构形式遵循的自然力学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都需要遵循力学原理,保证建设和结构的安全。结构物承受着一定的荷载,其在每个截面上都会产生拉、压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等。弯矩是最为危险的。弯矩和拉、压轴力产生的力偶钜是等效的。弯矩把内力作用到截面上,其内力分布不均匀。弯矩使中性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不到充分的施展。例如,一根杆件,给其施加一定的加压力和压力时采用轴向,折断它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采用横向加力时会形成弯矩和剪力,折断杆件就非常容易。因此,建筑结构构建为了能够正常工作,必须要求每个截面承受剪力、拉、压轴力、弯矩。

5建筑结构的实例

5.1堆砌结构古埃及金字塔就是采用堆砌结构建造的。建造者为了表达对帝王的崇拜,采用了石材进行建造,石材承压能力强,且安全耐用。金字塔结构简约、体积庞大,给人一种敬畏的感觉。从结构学来讲,金字塔只承受压应力,受力结构简单。经历了数年的风雨变化,金字塔依然屹立不倒。堆砌结构形式的受力情况符合石材的要求,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但是,金字塔的建造时间漫长,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内部空间小,使用价值不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需要提高,需要提高建筑结构的空间,由此,梁、板、柱结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5.2梁、板、柱结构梁、板、柱结构应用的材料是木材。石材承受拉力的强度低,因此不能承受弯矩。木材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值得使用。在当代,钢材和钢筋混凝土取代木材占据主导地位。石材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仍受到人们的认识,木材虽然受弯能力强,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欧洲很多建筑都采用此结构。例如,爱琴文化的克诺索斯宫殿、宗教神庙等。随后用发展了拱、壳、柱的结构。后来又出现了梁、板、拱、壳、柱的结构,其中罗马建筑是此结构的典范。

5.3拱、壳结构拱、壳结构深受古今中外的喜爱,拱、壳结构能够覆盖大跨度,代替了梁板结构。拱、壳结构符合把弯矩通过结构形式的改变转化为轴力的规律。通过该规律建造出的结构具有坚固、耐用、不容易破坏,容易保留的特点。此结构经过无数人的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实践证明,拱结构产生的支座水力能够使每一个截面生成负弯钜,负弯矩能够抵消正弯钜,受压力强。通过该结构建造的建筑物具有美观实用、坚固耐用的优点。根据此结构建造的建筑物具有标志性作用。例如,意大利威尼斯、圣玛丽亚.莎留特教堂、佛罗伦撒主教堂、罗马城万神庙、法国克勒芒-费杭圣母教堂等。

6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高层结构的建筑在建筑中占据重要位置。建筑结构形式需要遵循力学发展规律,根据该力学规律创造出更多的新结构,促进社会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三.建筑结构形式发展的力学原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2260.

[2]黄志东,何萍.经济发展与建筑结构形式相关性初探[J].华南地震,2014(2):103~106.

[3]于佳佳.浅谈建筑结构形式及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3656.

篇(8)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钢结构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结构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近期发展迅速,其优势是尤为明显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建筑质轻高强。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质量轻,且强度高,用一个鲜明的例子来形容:对于跨度相同、承受荷载相同的屋架,一个是钢筋混凝土屋架,另一个是钢屋架,则钢屋架的自身质量仅是钢筋混凝土屋架1/3~1/4,从这个例子可以充分看出钢结构质轻高强的特点,基于这个优点,钢结构适合大跨度的建筑使用。

2.钢材的材质均匀,基本符合力学计算的假定。我们在进行力学计算时,首先要假定此刚体是材质均匀、各向同性的,而在钢结构力学计算时,无需假定此条件,因为钢结构的材料本身就满足这个性能,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优势较为明显。

3.钢材的塑性、韧性好。塑性好,表明材料抵抗静力荷载的能力较强,韧性好,说明材料抵抗动力荷载的能力强,钢材的塑性、韧性均较好,表明钢结构建筑既能抵抗较大的静力荷载又能提抗较大的动力荷载。基于这个特点,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较为优越。

4.钢结构构件制作精度高、施工周期短。钢结构的基本构配件均在标准的钢结构厂房进行制作,制作精度可想而知,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是无法与其比拟的,施工单位只需从生产钢结构构配件的企业把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在现场进行连接,目前主要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构件组装,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结构构件的制作精度,又加快了施工进度,施工周期短。

此外,钢结构工业化程度高、综合效益高、属于无“湿作业”的环保建筑、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形式。对于缺点而言,钢结构建筑耐热不耐火,温度达到200℃,钢材会出现“蓝脆”现象,抵抗力下降,钢结构建筑目前造价较高、维护费用较贵等等,这些是钢结构的不利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相信这些缺点会得到逐一解决的。

二、钢结构设计心得

1.判别是否适合钢结构。做结构设计时,要事先结合钢结构的特点以及实际工程造价,看项目是否适合钢结构。

2.建筑的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指不经数值运算,尤其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计算的问题,依据结构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概念设计对一个工程的整体设计而言,举足轻重,如果不进行事先的概念设计,即便以后的设计计算再精确也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概念设计可以省掉后期设计的繁琐计算,具有较好的简捷性和经济可靠性,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进行结构选型时,应考虑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进行选择结构布置方案。在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大范围移动荷载时,可以选用钢网架的结构形式;对于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在屋面的处理时尽量选用曲线明显的屋面形式,因为这样利于积雪滑落;建筑设计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更经济。总之,结构的布置要考虑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因素,一般来讲,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量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作用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路线传给基础,柱间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可能的靠近侧向力的作用线,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

4.节点设计。节点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设计前,应当对节点的形式细致思虑。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节点设计完毕,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所得模型中设定的形式不一致,如果不足以确定这种不一致带来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通常是5%,就应当提前避免。钢结构节点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较大,例如,有些刚接点即便能承受一定的弯矩,然而其会产生较大转动,与结构分析中的假定相悖,这样会导致实际工程钢结构构件变形大于设计计算数据等不良后果,我们在具体设计时一定要充分注意这一点,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和麻烦出现。此外,在钢结构设计时还要注意:结构截面的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和整体稳定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弯扭屈曲与换算长细比;图纸编制;保温隔热;防火设计;防水;抗震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将是我以后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分析目标。

三、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上的发展重点

钢结构用于民用建筑,主要发挥它的轻质高强以及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同时兼顷到其利于产品化、机械化。故钢结构主要用于民用建筑以下几个方面:

1.层民用钢结构。此类型多为大跨度的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不但可提供较大空间、较美的造型,还为其改建和扩建提供方便。如单层钢结构的网架不但很容易跨越大空间,而且其经济性、安全性较好,适应性很强,制作、安装方便,设计、计算简便,网壳可设计成风格多变,立体美观的各种大跨度建筑。我国在这方面已有大量工程实例。

2.高层钢结构。高层建筑高度较高,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但向上运送混凝土不方便,而且庞大的躯体使得下部地基承受巨大压力,这就迫切需求钢结构这种轻质高强的材料。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时,构件并不是全部采用钢材,而多为混合结构,即下部可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或组合结构,而上部一般都为钢结构。

3.中低层民用建筑。该类型多为民用住宅,层数一般在3 层到10 层之间。我国钢结构在中低层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1)住宅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住宅科技投入少,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2)劳动生产率低,人均年竣工面积长期在20 多平方米徘徊。(3)产业化水平低,仅为15%,与美国、日本的70%~80%相差甚远。(4)住宅部件、产品配套性差,系列化产品不到20%。

综上所述,钢结构建筑是一种优点突出、新型的、环保的、性价比较高的建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迅速,基于它的诸多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其设计也变得愈发重要,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几点:首先别结构形式是否适合钢结构,重视建筑概念设计,注意结构选型和布置,重视节点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钢结构建筑。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研究还较为肤浅,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专家给予批评指正,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尤其是钢结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也希望为研究本课题的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Abstract: due to the cast-in-situ concrete hollow floor made full use of the cavity board structure the high performan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ructure layer height, and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to reduce weight structure, obviously reduced the earthquake a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structure of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s a new typ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products, in line with the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law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introduces the underground garage cast-in-situ concrete hollow floor structure system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matters, for related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reference.

Keywords: cast-in-situ concrete; Hollow floor; Underground garag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中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各方面对新型结构的需求也日益变得丰富多彩,为满足现代建筑对层高、自重、大空间、自由间隔及抗震等提出的更高要求,人们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更新、更适用、技术经济效果更好的结构体系,空心楼盖体系就是在这种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它在节省层高、减轻自重、增大空间,提高品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1 空心楼盖的特点

长期以来,现浇混凝土楼盖使用主次梁或井字梁板,因梁的存在而降低了建筑净高,并造成吊顶费用高,管线安装不便,隔音效果差,施工周期长;且自重大,混凝土用量也大。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就是为克服这种结构形式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新结构体系。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原理简而言之即为用GBF高强薄壁管代替厚板中部的混凝土,以达到减轻楼盖自重而厚板承载力基本不变的目的。该项技术优点可归纳如下:

1、适用范围广泛

空心楼盖体系使用于各种跨度、各种荷载的建筑,尤其适应于大跨度、大荷载、大空间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如:办公楼、商业楼、教学楼、停车场、医院及人防设施等公共建筑。

2、降低层高,节省工程造价

与传统的梁板体系相比,空心楼盖体系取消了主、次梁,在保证净空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层高,提高空间利用率,尤其在地下室建筑中,由于层高的降低,将减少诸如挖土等一系列工序的成本造价,对控制成本和加快工期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3、经济效益明显

a.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层楼可降低建筑层高0.4米左右,原来结构建十层的高度可建成十一层,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b.节省装修费用

楼板平整,无需吊顶,省去吊顶装饰及吊顶更新的费用。降低了层高,减少竖向电梯、内外墙的装饰费用。

c.节省材料

模板损耗降低50%,节省竖向水、电、电梯、空调及内外墙的装饰费用的10~15%。

4、空间隔断灵活

空心楼盖技术能实现大跨度并且板底完全平整,板各处均可承载隔墙,真正实现了空间的任意分隔,对于需要经常需要变更空间布局的办公楼、娱乐场所、展览馆等建筑尤为适用。对于住宅建筑来讲,也可实现业主根据自身喜好自由隔断空间,提高居住品味。

5、隔音、隔热、防火、保温效果好

空心楼盖技术由于空间的空腔封闭,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楼板噪音的传递,减少了楼层间的噪音干扰,同时由于空腔的作用也减少了热量的传递,防火、隔热保温效果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大大减低的空调费用。

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

2.1 性能介绍

工程结构中最大量的是受弯构件,由受拉区和受压区构成,拉力和压力集中在截面的上下两侧构成力矩,而截面中部对抗力的影响很小,将这部分混凝土挖去,形成空心,其抗弯承载力基本未受到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节省砼30~50%。

由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在不增加混凝土用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板的厚度,充分发挥板中混凝土和钢筋的使用效率,因此现浇混凝土暗梁空心楼盖在地下车库的使用中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

1、层高优势

暗梁空心楼盖比普通有梁板节约层高约400mm。由于层高的降低可以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高度,减少地基开挖深度,降低基坑施工难度和施工费用,缩短工期,使施工更加安全,并能节约造价10%左右。

2、改善厚板的温度变形

由于楼盖中部空心,降低了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和水化热,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核心区温度远低于相应实心板的核心区温度,这样由于温差引起的温度裂缝就有了很好的改善。

3、提高抗渗能力

现浇空心板由于板厚加大增加了渗透路径和内模的阻断作用,以及温度裂缝的减少,抗渗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4、减少或减小柱帽

由于自重的降低,空心板比相应实心大板所需的柱帽减少或减小了很多。

5、管线安装优势

取消主次梁后,板的底面平整,有利于管线的顺直安装,既减少了管线安装的成本,也使管线安装更加合理。

6、施工优势

现浇空心楼盖采用暗梁的形式,楼盖的模板面积可降低达40%,而且全部是平面模板,施工方便,大幅降低模板材料成本。模板工程量降低50%,顶板抹灰工程量降低50%,减少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工期缩短10~30%。

7、GZ内模的自身优势

GZ内模自重轻,施工安装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GZ内模为高分子材料不吸水,不会产生因内模吸水导致混凝土性能变化的麻烦,使得结构更加可靠。

篇(10)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经济以及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建筑逐渐取代混凝土建筑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更加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目前不仅能生产各种类型的建筑钢材,同时钢材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也越来越多,如压型钢板组合楼面、彩钢扣板及复合板等,使建筑结构充满现代化时代气息,实践证明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钢结构建筑的特点

1.1 预工程化程度高,建设成本低、缩短工期

与传统的砖混、混凝土材质结构等建筑不同,钢结构建筑具有一定的预工程化,使得材料的加工和安装一体化,大部分钢结构在出厂时已生产完毕,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利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将钢结构进行组合安装,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大约40%的建筑工程施工周期,可以使建筑工程更早投入使用。《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使材料不同、形状不同、制造方法不同的建筑构配件可以通用和互换,进一步提高了建筑预工程化。由于钢结构自身就可以作为韧性结构承担结构载荷和施工载荷,因此在钢结构建筑施工时不需要支模、拆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

1.2 钢结构建筑的跨度更大,高度更高

钢材的内部组织比较均匀,近似于各向同性的匀质体,结构总体自重轻,强度也高。钢材的密度/强度的值比砖石、混凝土、木材均小很多,这样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钢结构可以做成跨度更大、高度更高、结构形式更加灵活的结构体系。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拥有建造跨度超过1000m的超大穹顶和高度大于1000m小于4000m的超高层建筑的能力[4]。

1.3 钢结构建筑更具有功能化、更加美观

在钢结构建筑中,结构的形体、构件和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形象。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功能需要实现一体化,这样建造出来的建筑才更具有功能化,才能创造出艺术与技术并存的建筑。钢结构建筑可以挣脱结构的约束,斜线、曲线在钢结构建筑造型中的应用创造出更多新奇、优美的建筑形象。同时,钢结构建筑强大的造型潜力是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无法实现的。如由金属构件与玻璃板共同组成的建筑物的结构而形成的玻璃幕墙结构,其结构设计形式包括框支承玻璃幕墙和点支式玻璃幕墙,其中点支式玻璃幕墙形式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艺术性,使建筑看上去更加美观。

2、钢结构建筑的设计

2.1 钢结构预算的设计

钢结构的设计需要十分准确的预算估计。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单位是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其结构尺寸:212m×143m,跨度>100m,结构方案选择为屋盖空间结构网壳,但在上机前,结构师把结构的截面高度选得过大,导致用钢量高达292kg/m2 。但是根据1963年美国教授史密斯(Smith M.G)对166个已建大跨度屋盖进行的回归分析,这种跨度的网壳结构用钢量一般不超过80kg/m2 。由此可以看出,在采取建筑结构方案的时候,需对其精确核实才能避免错误或者误差的产生。

2.2 钢结构建筑整体与局部精细设计

建筑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外观上的美感,还在于建筑间的相互协调的能力。钢结构建筑作为建筑结构形式中的一种,它在具有钢结构建筑特殊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通建筑的一般性。所以在满足钢结构特殊性设计的同时,也必须满足一般建筑的共性设计。

由于钢结构的特殊性,通常在建造钢结构建筑的时候,会导致部分细节部位出现偏差或者在外。故而在设计钢结构建筑的时候,在力求建筑形象和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的同时,设计复杂化和工程精细化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建筑结构设计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每一个细节设计、制作、完成都有可能牵涉到整体的形成和完善。有的时候为了体现钢结构建筑独特的金属感,而将其部位、部件在外,这样会则会增加建筑的设计难度及其复杂程度。因此在对钢结构建筑设计时,细节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对整个建筑而言,细节的较高质量将会带来更好地整体效果,为人们展示更美好的形象。

2.3 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

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是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重难点,尽管针对设计而言他并不是需要考虑的前置条件,但是却是日后维护的重中之重,故而在建筑设计时,对其稳定性的设计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钢结构建筑的失稳分为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整体失稳是通过对整体结构构件的稳定作为探讨的,在计算时可以通过长细比稳定系数带入进行验证;而局部失稳则是框架构件内部的某一区段或部位产生的,他间接影响着整体稳定性。因此钢结构结构建筑的整体布置必须考虑整个体系以及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来进行设计。目前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例如常用的桁架和框架都是采用的这种设计。为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致于出现平面失稳,则需要从结构的整体布置来解决相关问题,亦即设计的时候增加必要的支撑构件来维持其整体的稳定性。换而言之,就是保持平面结构构件平面外稳定的支撑构件设置必须和平面结构布置协调一致。此外,通过平面桁架组成的塔架等相关设施及其结构,基于上述原因,也应该需要注意杆件的稳定和横隔设置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其稳定性。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需注意下述问题:(1)目前的钢结构建筑多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结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维持一个相对的状态,杆件牵涉整体设计时,需从整体稳定入手。(2)对于日常其他设计,除须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还需要考虑其他的设计点。因为目前的设计分析稳定性的时候,多采用经验数据引用的某一个范围区间作为其结构参数、负荷的计算点。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结构参数的不稳定性,造成对结构稳定性的分析结果具有相对误差性。(3)考虑建筑的稳定性的时候,还需考虑钢结构材料的弹性、应力叠加等多方面因素。通常建筑使用的混凝土的计算公式在此时将不能运用。因为对于钢结构材料而言,其应力叠加应满足这两个条件:应力应变成正比即使用材料服从虎克定律以及结构的变形很小。

故而在设计钢结构建筑的时候,需从多方面考虑其设计需求。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普及需求。要解决钢结构稳定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细节入手,将设计工作力求做得更好。

3、钢结构加固的原因及加固的原则

3.1 钢结构加固原因

当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如钢结构出现了一定的缺陷或者损伤,或者是使用条件发生了改变,亦或者在对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进行检查验算之后发现整体或局部结构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那么就需要对钢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一般而言,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结构设计或者施工中导致钢结构出现缺陷,例如焊缝长度不够,杆件切口过长,使用截面削弱过多等;(2)钢结构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或磨损等现象,从而导致结构本身出现缺陷,使结构构件截面严重削弱;(3)工艺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使结构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增加,导致原有结构不能满足受力要求;(4)钢结构建筑中所用到的钢材质量无法达到既定的材质参数要求;(5)地基基础下沉导致结构变形和损伤;(6)实际使用时的积灰荷载或雪荷载远大于设计值,造成结构受力工况超出预计,引起结构的变形和损伤;(7)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造成结构的轻微变形和损伤。

3.2 钢结构加固原则

钢结构加固可以说得上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进行钢结构加固时,需要从施工方便、不影响生产、经济合理、效果好等方面综合考虑来进行选择,以钢结构生产厂房的加固为例,一般来说,其加固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加固时尽可能做到不停产,即生产设备继续运转。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停产,所产生的损失将是加固费用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结构应力及应变状态决定是否可以在负荷下不停产加固,如果构件内应力若是小于钢材设计强度的80%,并且在构件损坏变形等方面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便可以采用不停产的加固方法;(2)钢结构加固方案需便于后续的制作、施工以及检查;(3)钢结构的各道基本准备工序包括加工、制作以及组装最好全部能够在生产区域之外进行;(4)节点处连接加固尽可能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焊接。采用高强螺栓加固时,必须验算钻孔截面积削弱后的承载能力;采用焊接连接加固时,实际荷载产生的原有杆件应力最好在钢材设计强度的60%以下,应力极限值不得超过钢材设计强度的80%,否则应该采用高强螺栓的节点连接方式进行加固。

4、钢结构加固措施

4.1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分布状况、结构的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以及通过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方式和手段对结构进行加固。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一般加固方法:(1)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a.改变荷载的分布;b.改变端部支承情况;c.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d.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e.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f.施加预应力[8] 。(2)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a.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b.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c.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d.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e.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8] 。

4.2 构件截面加固

增加构件截面的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增补钢材的方法来进行加固,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对原构件外包混凝土的方法来进行加固处理;对于钢柱的加固,便可以可采用上述改变截面形式的方法来提高弯矩作用平面内、外的承载能力(强度及稳定性):对于钢梁加固,型钢梁和焊接组合钢梁都可通过采用在翼缘板上加焊水平板,斜板或型钢的方法进行加固,一般宜上下翼缘同时加固,但当钢梁顶面有铺板,上翼缘不便加固时,亦可仅对下翼缘进行补强加固。对腹板抗剪强度不足的梁进行加固时,如果梁腹板的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采用设置加劲肋的方式进行加强以增加钢梁的局部稳定性。

4.3 连接节点加固

增加构件或对局部杆件进行替换,都需要适当的连接。增加的加固杆件必须通过节点连接才能参与到既有结构的工作,由于结构优化破坏了的节点同样需要加固。(1)原铆钉螺栓连接节点的加固。铆钉连接节点的加固宜采用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螺栓连接节点的加固也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进行加固。当普通螺栓或铆钉连接同时采用焊缝加固时,应按焊缝承受全部作用力设计计算该连接,不得考虑两种连接的共同工作,且不宜拆除原有连接件。(2)原焊接连接节点的加固。焊接连接节点的加固仍应继续采用焊接连接,可通过采用增加焊缝长度,加大焊缝高度或两者同时进行的方法来进行节点加固,并优先考虑增加焊缝长度的方法。加固焊缝与原有焊缝连接时,施焊前应对既有焊缝与接长加固焊缝相接处的既有焊缝进行处理,使加固焊缝与既有焊缝之间有一平滑过渡,加固焊缝的起弧点和落弧点不得紧靠既有焊缝边缘。(3)节点连接需扩大的情况。当原有连接节点无法布置加固新增的连接杆件或焊缝时,便需要考虑加大节点连接板或加辅助件,新增节点板应牢固地焊接在原节点板上;当采用加辅助件的方法时,一般要求短斜板与节点板间的焊缝承载力达到该短斜板与杆件连接焊缝承载力的1.5倍及以上。

4.4 CFRP加固钢结构技术

在钢结构加固工程领域中,传统的钢结构加固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这些技术在钢结构加固中能够满足近乎完美的使用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例如,耗时、费工、增加主体钢结构的自身重量,不仅如此,耐久性差,维护费用高等缺点也同时存在。与使用钢材加固钢结构相比,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优秀的物理、力学性能,例如,强度以及刚度高,同时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能好、现场可操作性强、施工周期短、不损伤原结构等优点[9] 。这种新型材料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混凝土结构中,但是在国内钢结构加固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对CFRP钢结构加固技术,主要集中在受弯构件的加固、受拉(压)构件的加固、疲劳构件加固、粘结剂及其受力分析的研究以及预应力加固钢结构技术的研究[9]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钢结构以其诸多的优势,使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工程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钢结构设计作为钢结构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必须要熟练地掌握钢结构设计的方法。 与此同时,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其使用功能必然会逐渐减弱,因此,采取有效的加固方法保证结构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目前各种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出现,钢结构的加固方法也是不断地涌现,各种加固方法均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在对钢结构进行加固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出一种最适宜的方法来进行钢结构的加固。综上所述,钢结构的设计及加固方法,应成为每个结构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参考文献

[1]何海荣.浅议国内钢结构设计规范与欧美设计规范的几点差别[J].科技资讯,2009(06).

[2]于炎鑫,王英杰,荣帆.试论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09(08).

[3]郭兵,雷淑忠.钢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

[4]王春雷,贺辉.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4).

[5]司金涛,周志云.某医技楼钢结构加层抗震鉴定及加固探讨[J].工业建筑.2011(06).

[6]肖伟,王巍,周晓夫.框架-支撑体系钢结构大型购物场加固方法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03).

上一篇: 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 场地装修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