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篇(1)

课程是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将宏观的教育思想与微观的教学实际联系的桥梁,它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完善教育任务,以及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等,都起到重要作用[1]。专业课程设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其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2]。下面结合我院护理学科课程建设谈谈自己的体会。

1.转变护理教育理念

现代护理理念是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密切结合起来考虑,要求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将护理服务对象看成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而不是只重视患者的生理或病理反映的局部。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以“疾病为中心”理念还在部分人思想中存在,护理课程体系中缺少人文和社会科学内容,与现代护理教育理念相比,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护理学科建设中,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新的、现代护理理念。

2.优化课程设置,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加强传统课程的调整改造及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增强学科综合与交叉性、应用性、技术性,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医学科学与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

2.1 在新的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建构了以人的基本功能、生命周期和基本需要为中心,以护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过去以疾病为主,忽视人的心理、社会变化的课程体系。

2.2 强化了社会需求及人文社会课程建设:增设了《急症护理学》、《健康促进》、《社区护理学》、《精神护理学》、《家庭护理》、《人与社会》等护理教育内容,完善和丰富了课程设置和内容。

2.3 突出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把完整的社区护理课程模块引入到课程体系之中。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的护理工作已经由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3]。卫生部医学司预测,到2015年我国护士中的近50%的人员将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社区护理人才是我国紧缺人才之一。为此社区护理课程体系设置为社区护理学、职业/学校卫生、社会福利学、家庭护理和精神保健等课程。

2.4 建设中西医课程体系:根据目前国际护理对中国传统护理的关心,做到与国际护理接轨。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体系由中医护理导论、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与食疗学、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来组成。

2.5 对原有一些课程进行整合:如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内容和外科护理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门课程,由多位教师进行分段式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6 合理安排课程:将“护理学导论”放到第一学期讲授,使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护理思想、护理程序等专业知识,形成初步的专业素质和对专业的基本认识。

3.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创建高水平学科,首要的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它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成败。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非常重要,要有好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的梯队。教师水平上去了,培养的学生水平才会高,学科水平和学校水平随之提升。我院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如对新教员采取传帮带全程听课,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境)进修、访问、学术交流、短期培训及攻读学位等。建设和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竞争创新意识、年富力强的学科队伍,并以科研为突破口,通过院内外、国内外的科研协作,缩小我系与国际水平间的差距,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科研工作建设

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而科研水平的高低又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一些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占有领先地位,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成长,是形成学术梯队的重要手段,并且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说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是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提高教师科研意识,明确科学研究的意义,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积极撰写论文等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5.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学科建设要有必要的条件保障和良好的环境。这里包括政策上、经费、设备和管理等外部条件的支持。为此,护理实验中心配备了多功能安尼模型、除颤器、电脑洗胃机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在实验中心可进行护理基本技能、儿科护理学、母性护理学、成人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士礼仪、形体训练等多项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以三甲综合医院作为实践基地;创建社区护理实验室,完善了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场所从原来的学院实验室和医院的临床实践扩大到了社区和家庭、幼儿园、老人院、学校,教学场所的扩大,保证了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因此护理学科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护理学科的改革提高的要求就更加严格,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社会性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83-04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开办护理本科教育,截至2012年,共培养护理人才专科4100余名,本科1052名;2010年与国际接轨,成立国际护理学院,招收涉外护理方向本科生;2011年注重学术兴院,成立护理研究所;2012年获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置本科层次老年护理方向。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历来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创办以来,学科成员高度重视其建设与发展,视其为“品牌”学科精心打造。目前校、院各级领导与护理同仁达成共识,重点建设老年护理学科,提升护理办学层次机不可待、时不再来。

一、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2010年护理学已从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共同组成整个医学领域,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学科,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朝阳产业”。因此,必须加大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力度,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合格、专业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要。

(二)符合国家人才需求

2003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发文“关于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建议”,要求随后5年输送100万毕业生;2005年卫生部颁布“中国护理事业5年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建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领域;2010年国家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我国千人口护士数0.993,医护比1:0.61,远低于国际水平1:2.7、发达国家1:8.5。卫生部要求医护比1:2,即护士缺口近300万;本科护士不到2%,硕士护士凤毛麟角。这些事件与数据表明国家急需大量高等护理人才。目前我省有7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及我院,而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仅2所,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对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故必须提高我校护理学科培养的层次,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教育,以符合国家、地区对专业化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

(三)跟上护理发展步伐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等领域发展迅速,表现在护理实践不断拓展,护理内涵不断延伸,护理研究不断深入,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日益科学,护理角色日趋多元,不仅为护理提供者、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及健康教育者,未来还将增加促进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的角色。故必须加快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步伐,跟上护理学发展的脚步,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共谋发展,在预防保健、疾病评估与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遵循专业教育规律

现代护理教育日新月异,完整的中专一大专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师业务能力逐年提高,课程设置趋于完备。故我校必须明确护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注重学科的应用性与前瞻性,体现专业实践性特色,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应与专业人才特点、护理服务对象相吻合,完善教育评估体系与模式,以遵循护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为申报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授权点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可行性

(一)首期建设老年护理方向切实可行

考虑护理学主要支撑的二级学科间体系的逻辑性、独立性、成熟度,结合护理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护理学科的14个二级学科,即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医护理学、人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心理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及军事护理学。综合上述情况,结合我校、院自身实际,特确定老年护理方向为首期建设的学科方向,因为该学科专业人才为国家、卫生部迫切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社会需求高、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的学科,是探求运用护理程序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早在1967年美国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1.8亿,所以,我国社会对老年服务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

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与人才就业岗位:一是老年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居家、托老所等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二是老年病人护理,综合医院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三是老年人养老与临终关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

(二)现有软、硬件条件保障其切实可行

梯队建设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人才资源与团队精神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秀教师和督促、帮助现有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齐头并进;倡导献身教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关爱学生、引领未来的护理教师精神,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上常抓不懈。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的护理学科现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位、师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表1所示),3名省部级、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坛新秀;55岁以下占57.9%,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占50.0%,所有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表明目前的软件条件已满足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要求。

西安外事学院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案完备,措施得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培养出的251名护理本科人才学位授予率为97.8%,一次性就业率98.1%,实习医院录用率颇高,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6项。教学特色鲜明,如省级精品课程“急救护理学”的急救技术双语教学、综合演练,老年护理学(养老院、干休所)、社区护理学(社区卫生院、医院)的社会实践教学,健康评估的小组合作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另外,构建了完整、多元、多层次的特色课堂实训和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即课程的课堂实训、临床实际模拟与见习和临床护理生产实习3个组成部分,辅以课外科研、第二课堂、文体活动等,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锻造学生创新能力,增进学生竞争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变革的需要。目前,教学硬件总价值达590.69万元,有4个省内最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其中3个医院为护理硕士培养单位。护理学图书为2.3万余册,期刊32种。专业课的多媒体授课率已达到100%,等等,上述硬件条件已完全满足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的要求。

(三)校、院的学术氛围促使其切实可行

2012年10月,值西安外事学院创建20周年之际,学校履行大学学术职能,积极开展适合民办实际与特点的科研氛围愈来愈浓厚,学校启动3个重点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投入100万元鼓励科学研究;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护理学科获批重点建设学科、科研项目5项,教学创新团队、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各项建设逐一展开,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日益剧增,校、院的大小学术育人环境促使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切实可行。

三、愿景展望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关培养一流创造性人才和参与国际竞争。护理研究生教育是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教育,2010年设置专业学位,且国家要求专业学位培养占70%。故重点建设护理学科,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是学科同仁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机遇。

篇(3)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认定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与成熟的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护理学科尚缺乏清晰的学科专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二级学科、培养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人才是护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级学科的确立需要与医学发展相匹配,其专科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未来的发展领域可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医护理学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护理技术,在老年医疗、社区保健、养老服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巩固、提升中医护理的专科地位,创立护理二级学科,可为护理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打造专业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生成为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在开展中医护理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盲区。中医基础理论薄弱、护理技术能力有限,导致临床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低下,与技术水平下降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程度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教育层面的缺失,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影响了中医护理水平的发挥,限制了中医护理向高层次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医护理队伍现状制定中医专科护理培训内容及标准,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规范化教育,可造就一支独具中医护理特色的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中医护理水平的提升。

3.拓展专科领域

国内外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临床专科护理人才发展相对落后,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梯队无层次。卫生部曾明确提出,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拓展专科领域,对专科人才培养准入资格、目标、形式、考核及管理等进一步细化。通过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完善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培训模式,构建中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对拓展专科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专科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可行性

1.培养基地院校联合,形成优势互补

优秀的专业师资和丰富的临床资源是培养专科化护理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专科护士的理论、实训基地大多设在医院,虽然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但理论培训的护理专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采用院校联合培养模式,体现医院与高校间的优势互补,由高校负责理论培训,设置中医护理专科护理培养课程,打造专科护士培训平台,将专科化理论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中,师资力量包括学院的资深教授、医院的资深医护人员,还可选配跨学科师资,讲授不同学科的课程。实践基地设在医院,遴选符合评审标准的实践基地,由符合资质的临床带教老师承担实践技能培训,以满足临床实践培养需求。

2.专科定位清晰,发展领域广阔

虽然目前我国对专科护理人才的称谓尚未统一,但普遍认为其共同点是满足临床护理特定岗位或领域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经过特定的机构进行专门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由权威机构考核并获资格认定,在临床护理特定岗位或领域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是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综观国内专科护理发展,在临床认可度高、成长迅速的专科护理通常在医疗所不能顾及或无暇顾及的岗位或领域,专科护士发挥的作用是医疗无法替代的,有专门针对一种疾病的护理,如糖尿病、肾病;专门针对一类疾病的护理,如肿瘤、骨科、心血管科;专门针对一类人群的护理,如产妇、婴儿;拥有专门一种护理技术,如血液净化、静脉输液;拥有专门一类护理技术,如手术室、伤口造口,中医护理就属于专门的一类技术,在西医护理无法涉及的领域,解决西医护理所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或症状,其专科性在于中医护理技术的专科性及护理理论的独特性,这是中医护理区别于其他专科的表象和内涵所在,而且相对于其他专科而言,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技术手段更为丰富、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三、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思路

1.培养层次多元化

中医护理队伍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以中医护理教育应该在坚持中医护理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层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在校期间开设中医护理专科培养课程,在前期通科教育的基础上,让高年级护生接受专科理论、技能培养,本科阶段着重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提升专科能力奠定基础;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基于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面向临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在职教育阶段的培养可根据学历、职称不同分层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可分为专科护士型培养及临床护理专家型培养。专科型培养指学历、年资较低的护士要求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病人提供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养生、康复等指导;专家型培养指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以知识更新、拓宽特色护理项目为主,培养能够在中医护理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充分展现中医护理工作价值的专家型护理人才。通过多元化的培养层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

2.课程设置多样化

目前的专科护理培养对象往往存在学历教育与临床经验不能兼顾的情况。因此,中医护理专科培训采用课程模块,因人制宜,已通过学历教育者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完成规定的专科实践操作,保证足够的临床训练时间;在职教育者给予理论培训,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开辟多途径培训通道,提高培养效率,加速人才培养进程。

3.教学方式灵活化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借助集中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示教、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临床实习、论文撰写等形式,开展自主性学习、互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也可强化专科实践操作技能,有助于全面提高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效果。

4.核心课程特色化

对于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但核心课程着重于体现中医特色,通过递进式中医护理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造就具有综合才能的中医护理人才。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培训、专业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其中理论培训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以中医专科理论为重点,逐步提升护理科研、循证、教育等能力;专业模拟训练包括中医病案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营养食疗运用、情志调养方法、养生康复知识指导等,着重训练中医护理临证运用能力;临床实践通过中医护理查房、实际案例分析提升辨证施护能力,强化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营养食疗、情志调养、养生康复等技能训练,逐步提升创新运用、解决临床疑难问题能力。

5.能力考核综合化

专科护理人才注重培养其独立获取和分析信息、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为专科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采用综合评定方法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个案护理、综述、论文答辩等考核形式,以评价其专科综合应用能力。

四、成效展望

1.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为中医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了方向,可明确中医护士的角色定位,规范专科工作范围与内容,提高中医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一批能发挥中医特色、符合临床需求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专科型人才的基础上,可以成长为一支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精通中医护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队伍,引领中医护理的发展。

2.开设中医护理专科

中医护理技术以“简、廉、便、验”受到群众普遍认可,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但目前门诊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很少,门诊开设中医护理专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医疗无暇顾及的领域大展身手,根据中医护理理论,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应用护理技术、护理手段明确,适应病种范围广泛。如耳穴埋籽可治疗失眠、咳嗽、高血压;脐部贴敷可治疗便秘、腹泻;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盆腔炎;特别对于病情较轻且无需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医护理专科无疑是最佳选择。发挥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作用,开设中医护理专科,主要承担以下服务功能。

2.1咨询、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指导中药服用、运用中医理论开展体质识别、营养食疗、情志疏导、四时养生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2.2中医保健方法指导开展易筋经、八段锦、按摩、气功、太极拳等养生保健技能辅导。

2.3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护理技能治疗相关疾病,如耳穴埋籽、拔罐、刮痧、贴敷、热熨、熏洗、中药换药、中药灌肠等。

3.开展社区中医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在社区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其“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观念与社区“预防为主”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的优势得天独厚。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医专科护理服务将帮助社区不同的人群和慢性疾病病人实行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发挥在养生保健上的优势,推广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操作,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4.开展教学科研

篇(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5-01

1.组织领导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对卫生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特成立本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对于每项建设内容,实行专人负责制,并签定责任保证书。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各项工作进度,协商解决建设中的难题,保证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邀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对新设专业的遴选、调研、论证、申报等各种前期准备工作,建立新设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体系,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管理力度,完善教学监控体系,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资金投入

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专业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科研的投入等。按照我院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完善我院《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设立专门的账户,科学预算、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3.加强管理制度

3.1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内外名牌职院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完善科学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

制定学院对专业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制定专业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务科和系部、教研室分级管理制度。

3.2为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⑴ 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选拔和培养教学“名师”队伍,是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⑵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带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院要研究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大胆选拔德才兼备和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加快推进专业带头人培养步伐。⑶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优化双师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确保每两年要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并进行跟踪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很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资格评聘办法,突出教师的“双师”素质考核。 ⑷制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形成合理的专业教学梯队。要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推进专业教师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⑸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并完善“见习期教师助教制”、“青年教师跟踪培养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对于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指定一位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规范、全面、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客观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把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以保证培养目标的质量要求。要做到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化首先,学校要有明确的支持质量管理的政策和战略定位,明确教学质量校内评估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并结合学校历年教学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涵盖教学质量管理全方位的制度和文件。

3.4以实施“双证”教育制度,实施“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建设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力争做到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接轨,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并顺应国际护理行业发展的趋势,全面提高教育与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应性[1]。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秉承人文关怀,实施“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专业资格证。

3.5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革教学安排及教学方法将先基础、后专业、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变为基础课、专业课渐次推进、实验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2]。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提高我院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4.考评监控

我们本着以专业建设的原则要求构建了多元监控评价体系。成立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学人员组成监控评价小组,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室等一起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顶岗实习等过程进行考评监控。本专业针对评价结果定期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进行诊脉,并根据其建议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专业建设顺利完成。

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的公立医疗医院,集医疗服务、教学与科研于一身,承担了确保人民健康、培养新型人才、促进医疗为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行业市场化的强度在不断的提高,竞争也日益的激烈,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在卫生行业里的作用日益明显。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成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人才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人才库,中间层次人才库,低层次人才库。如果一个企业想得到持续长久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一支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精英化的人才梯队,这就要求企业合理的从社会和企业内部不断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人才,能够定期对此群体进行评估和管理,提拔有潜力的职员,确保人适其职,人尽其才,最大力度的发挥作用。

1 创新人才观念,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密切结合

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历程,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只有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潜力,才能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近几年,各大医院纷纷引进学科带头人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促进医院的发展。好的学科带头人有能力带领本科同事共同搞好医疗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凝聚力,能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但引进人才时不要盲目的崇尚高学历,要考察其综合素质,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为我所用。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更新观念,破除用人的一些陈腐观点,树立全方位、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的观点[1]。只知道引进人才而不培养人才的方针是失败的,医院也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任何医院都要实施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各种长短期、外引内陪等计划培养适合自己医院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医院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重视海外归国人员的使用。留学归国人员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能够将其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应用到最新领域,拓宽研究渠道,逐步向高、精、尖迈进。增强对外交流,借鉴和引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这也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的重要渠道。

2 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

医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建设品牌医院,打造强势学科,创建名牌专科,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学学科建设要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患者的需求[2]。学科建设关系到医院未来发展,是医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特色,还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与发展后劲,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需通过多元化途径来培养医学人才,需在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团队,每个科室都是其小团队,各个科室及科室成员都应加强协作,顾全大局,提高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激励整个团队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奋斗,促进医院的技术创新,确保医院的稳步持续发展。

3 加强科研管理,构建人才选拔机制

科研管理一直是医院科研工作的有效保证。要充分认识到科研管理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医院可以设立科研管理体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逐步得到完善。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坚持追求高学历、高水平、高业绩标准的同时,重视个人进步和潜质,重视医德医风。选拔之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和接班人,力争做到医疗技术过硬,科研能力精尖,教学水平上档次。此外,医院需制定相关的政策留住人才。比如环境激励,政策奖励,积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给予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支持,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情感、待遇留住人才。日前某些医院人才流失的显现严重,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和财力,还有可能使医院的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现象,阻碍医院持续有效的发展。

4 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迄今,我国卫生系统还没有完全满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仍存在着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投入总量不足,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各级综合医院吸纳了包括社会优秀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在内的大部分的医疗物质资源的同时,承担着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社会卫生安全和社会主要的卫生服务等多项任务,是国家卫生政策的主要执行者[3]。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国家逐步拓宽了医疗卫生的投资渠道,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引进日益增多,2008年国家卫生部领导陈竺、高强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医疗改革的新方向: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具体措施是:①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形成“预防保健在社区,疑难重症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提高医院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医院已成为高竞争和高风险的经济实体,因此,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在宏观上实现整个国家的优化调整,而且也要在微观上实现各卫生部门组成机构内部的重视[4]。人才培养也是提高医院竞争优势的关键,具有大批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保证。

5 存在的问题

重医轻护的现象始终存在。资料显示,全球平均医护比1998年已达到1:2.698;而我国医护比约为1:0.61,我国平均护士床位比为0.4:1,而许多国家基本保持在1:1以上。护理科研的经费较之其他学科少,护理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护理的继续教育得不到重视,使得护理事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护理工作不只是单纯的强调疾病的治疗护理,而是涵盖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要深入贯彻以为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思想上剔除重医轻护倾向,重视护理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要求的护士与床位比例核定护理编制,在进修学习、职称聘任、福利待遇、薪酬设定等与临床医生一视同仁。对外聘护士要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订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护理人员学习知识的热情和成才的渴望给予一定的支持,努力营造护理人才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另外,重医疗轻管理医院没有特色专科,科研水平滞后,创新意识低,学术论文量多质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编制不合理,与绩效挂钩不紧密等问题仍都存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兴院”之路是医院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谁拥有了人才,谁拥有了创新,谁拥有了高科技,谁就赢得了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为了保证新形势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积极利用引进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力争建设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院,保证医院的可持续的发展,使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刘春香.加速人才培养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466.

篇(6)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医院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是重点专科建设内容之一,能使护士在专科疾病认识、治疗、护理、康复指导上具备较高水平,使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我院儿童骨科自2008年-2011年,在创建重点专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紧密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有关内容,建立重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重点专科护士中医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中医护理科研能力,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科验收工作,现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制定了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儿童骨科重点专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儿童骨科专科护理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护理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考核措施等;每月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2技术、学术能力建设

2.1结合诊疗规范完善护理常规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开展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理论,结合科室诊疗规范完善了重点病种护理常规,每年对护理常规进行优化。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重点病种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主要从病人的辨证施膳、用药、情志、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2.2重点单病种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并进行评价及制定改进措施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广泛运用于骨伤科护理中。我们根据“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儿家长根据患儿骨折不同分期进行饮食调养,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于临床。根据骨折患儿的身心特点,科室设计并应用了上肢游戏式引导功能锻炼操以提高骨折患儿的康复效果。

每月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2.3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

积极总结专科护理经验,参加国家级、省级护理学术会议,与省内外护理同行进行护理经验交流。对下级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在建设周期内与3家医院形成对口支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2010年申报并举办《儿童骨科辨证施护新进展培训班》。建设周期内护理科研课题立项1个。

3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3.1注重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证能力的培训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重点专科要成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必须注重护理人员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在全院护理人员课时达到100课时要求的基础上,科室通过讲座、跟随医生查房、中医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本科室病种的相关知识。科室每季度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3.2护理人员专科、专病理论知识的培训科室制定了各级护士护理理论、技能要求,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技能考核;科室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培训计划;专科、专病护理查房每季度1次;专科、专病理论讲课每季度1次;重点专病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每季度1次;专病应用护理技术考核每半年1次。

邀请科内医生专家授课,学习牵引、手法复位的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功能锻炼指导等专科护理技术,使护理人员学以致用,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骨科技术操作。

4专科文化建设

重点专科精神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重视人文关怀,创建良好的中医专科文化氛围。

4.1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在病房走廊、门诊候诊区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和适宜儿童的卡通形象宣传栏,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中医药疗效等内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科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诊疗行为、服务方式、人才培养、教学传承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儿在娱乐中学习有关健康教育常识,我们自编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画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儿及家属翻阅。画册色彩鲜艳,采用卡通图像,加上其父母在旁边的指点说明,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患儿受到健康教育的熏陶。内容有:儿童骨折骨折后的家庭护理,骨折三期不同的饮食,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各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和配合,儿童意外创伤的预防,出院指导等内容。

篇(7)

1军队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人才竞争的挑战新时期人才竞争成为护理管理的主要问题。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市场上采取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即用高工资、高待遇将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挖走。近几年来国内地方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和举措纷纷出台,军队医院护理人员队伍中,高学历、高层次的护理人才显得更加缺乏。加之近年来军队的精简整编,军人护士连年大比例转业,致使在岗护士工作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队伍的新稳定,无法适应新型护理模式对护士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

1.2竞争策略的挑战军队对医疗服务的指标,往往从质量、服务、价格三方面来评价。医疗市场原有的竞争,主要着力于改善服务,提高技术质量,降低价格来满足市场的需要。新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合作医疗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其掌握并运用国际先进护理技术及管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优质服务,导致综合竞争力由技术质量基础上的服务与价格的组合优势来决定。由此,军队护理质量将会随着国际水平的冲击产生巨大的压力[1]。

1.3综合素质的挑战人的综合素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的兴旺发达,取决于也表现于人的综合素质上。目前,社会对护理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国际间护理学术交流不断增加,从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到护理临床实践,都将面临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而我军护理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学历结构还不够完善,部分护理人员还缺乏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学、教育学等人文知识。护理服务领域的扩大、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2对策

2.1加快护理人力资源开发新时期,要实现护理发展目标,就必须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来挖掘。在市场竞争的今天要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人才。护理管理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清醒地认识到引进人才是基础,用人是关键,留人是保障,育人是后劲。目前,要求护理管理者要加倍努力,优化护理人才培养环境,选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做到人才的选拔、使用、培养、提高和管理一体化,使之挑起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2.2推动创新发展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军队护理管理者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从医疗资源高消耗的粗放型管理向“优质、低耗、高效”的集约化管理转变;二要加强技术创新,要使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使医学技术和医疗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三要加强服务创新,树立市场观念,掌握供求、价格、竞争三要素,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服务方向、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

2.3开展继续教育新时期军队开展继续教育是适应时代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发人才资源和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需要[2]。首先,要着力抓好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鼓励外出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加强素质培养,促进知识更新;第二,为适应军队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注重“第二梯队”骨干的培养,让其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以确保护理管理层相对稳定;第三,制定不同专科、不同层次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使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4不断深化改革军队护理管理者必须坚持面向部队、服务战备的正确方向,这是我军的宗旨和根本职能所决定的。要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生存,才会有发展。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去认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迎接新时期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军队护理管理者,既要立足于“打得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又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深化护理改革,开创军队护理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新晨:

篇(8)

【中图分类号】112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04―0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医疗改革政策的出台,扩大了医疗市场的竞争。护理作为医院的一支主力军,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护理服务是医院吸引患者的一个亮点。医院的竞争,最终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医院要发展,护理服务是关键,而护理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护士作为充实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力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实现人尽其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领导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护理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护理队伍的建设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哈萨克医传统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整个“哈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提高对“哈医”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涉及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哈萨克医传统护理是哈萨克医学(以下简称哈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哈医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而指定的特色方法和技术。哈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始终伴随着护理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经验和大量成熟的护理经验和护理技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医传统护理理论体系。早在哈萨克医药志《奇帕格尔巴彦》中系统地论述了哈医传统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修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护理禁忌及用药护理等内容。哈医传统护理技术在本地区已独具特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医药需求的特色护理。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总结具有民族医学优势的哈医传统护理方法和技术,加强哈医传统护理人才队伍是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相关部门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在现有的卫生学校哈萨克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哈医护理班,使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哈医治疗的重要意义,哈医护理是哈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搞好哈医护理就是对临床哈医治疗的最大的帮助,为此培养高层次的哈医传统护理专业人才是必须的。

2.加快哈医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①加强各专科护士人才的培养,整体护理的内涵和病人对护理的期望,要求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临床医疗新技术的开展,也要求相配套的护理工作,所有这些都要求有专科护士来更好的来完成,我们应该尽快培养更多的专科护士,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②建立哈医护理学科培训系统,提高哈医护理专业水平。有计划的岗位培训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队伍。重点培养护理部管理人员、重点护理单元专业护士及哈医临床护理研究人员等。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实行终身教育制度,既是护理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迫切要求。在地区各级哈医医院、哈医专病科室健全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机制,为切实做好农牧区哈医护理技术人员临床实践进修工作,加强基层护理人员对哈医传统护理的认识,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掌握哈医传统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技巧,从而杜绝未经培训而盲目执行特色护理的现象,提高哈医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使哈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

4.有关部门应设立“哈医护理专业人才专项培训基金”,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哈医传护理文献抢救整理与研究、哈医护理教材的编写及哈医传统护理法收集整理、筛选等。

5.加强对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一批护理学科带头人,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人事局、卫生局、医学会牵头,委托新疆医学院校或著名医院举办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培训班,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1-2名学科带头人。医疗机构从年度经营总收入中提取0.5~1的专款,建立本单位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基金,用于护理人员的年度培训和继续教育。

6.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有效地激发护士的工作能动性,增强其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缩短其工作的角色转换心理成熟过程,从而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医院灵活的机制克服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打破原有的职称界限,注重实际工作表现和能力,通过“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评选“骨干护士”、“护理标兵”等形式使护理梯队逐渐形成。

篇(9)

多层次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多层次人才梯队的稳定将有助于构建初、中、高金字塔型的临床专科护理人才梯队模式,这种模式是理想的人才队伍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护理实践中培养专科护士的必要性

1培养专科护士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需专科护士是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业型临床护士,受过专科护理训练,能利用其专科的护理才能,独立为病人及家属解决健康问题。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势在必行的护理管理新举措。

2专科护士的遴选与角色要求(1)选准培养对象的关键是德才兼备,首先应选送有敬业奉献精神,有较好的护理基本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作为培养对象,才可能精湛地掌握专科护理新知识、新技术。(2)专科护士必须具备临床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评判性思维、护理实践、协作、变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专科护士的培训(1)明确其临床角色和专业角色的内涵及其作用,促进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对病人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估,以做出正确的决策。(2)确定培养周期。培养应形成持续性和周期性。以专科护理发展为特点,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专业领域学习获得资质证书并定期安排短期进修学习,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开阔专科护士的视野,拓展其护理知识和专科技能,达到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探索专科护士培训长效机制

1专科护士的使用构建专科护士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平台。由于专科护士是经过特别训练并掌握娴熟专科技能,且取得专职任职资格的护理人员,应调配到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专科护理技术优势的岗位。专科护士主要参与临床护理、危急重症救治、临床带教、护理查房及护理科研等工作。同时,能开展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制订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和参与专家门诊等各项工作。

2专科护士的管理我国专科护士的管理尚未系统化、规范化,多数医院对其存在着“重”培训,“轻”使用的现象,有些甚至培训与使用脱节,如许多专科护士在培训后与其他护士一样从事常规的护理工作,没有体现出专科护士的技能优势,这在很大程度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并影响了专科护理的发展。为了促进专科护理的有效发展,应注重以下几点:

2.1岗位的设立专科护士立足于相应的临床专科领域,面向全院开展工作。

2.2工作量设定对专科护士进行客观、规范的管理,制订专科护士工作制度,规定隶属关系、工作性质及待遇等。

2.3门诊出诊各专科可根据实际开设专科护士门诊,如PICC置管专科门诊;伤口造口专科门诊;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等。工作内容包括,给予患者静脉置管的维护、导管的更换;给予伤口造口的护理;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药物知识及自我监测的专科指导,给予胰岛素注射操作和糖尿病足的预防指导等。

2.4院内会诊专科护士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24h内完成对患者的会诊,并对患者或责任护士进行专科指导,如系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还需追踪会诊有伤口的患者,并亲自或指导予以换药等。

2.5巡查督导专科护士每天参加所在科室早交班后跟随责任护士查房。如糖尿病专科护士重点检查所在内分泌病区内的糖尿病患者,查房后重点到老年病科、肾脏内科等科室巡查督导,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重点检查所在病区内的伤口造口或压疮患者,查房后重点到ICU、神经内科等科室巡查督导;以了解全院专科患者的情况。

2.6健康宣教各专科护士根据自己所涉足的专业领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科健康讲座。糖尿病专科护士对住院和门诊患者分别进行专科知识宣教。造口专科护士在会诊或为患者换药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专科知识,每天或隔天跟踪患者伤口状况并及时予以评估。

3专科护士的考核评价对专科护士的考核评价通常采用综合性的指标来衡量其工作质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专科护士对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经过特别专业训练的专科护士,不仅能出色地配合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和特殊重大手术的参与,还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专科护理项目,确保病人安全。

4营造良好的专科护士执业环境执业条件与环境的优劣与否,既体现专科护士的角色地位和社会价值,也关系到专科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专科护士管理的有效与否也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和潜力的挖掘。为此,应尽快明确专科护士的执业准入和执业规则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认,以此促进护理专业化稳步迈进。

培养专科护士促进护理学科长足发展

篇(10)

1.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范风险意识,组织全体护士、特别是对新上岗护士培训法律法规。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做到知法守法,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

2. 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护理部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掌握制度落实情况,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了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强化了环节质量。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我们本着“质量、安全、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始终孜孜不倦,遵循科学规范的管理、高效优质的服务、为病人创造安全和谐的护理环境、赢得真诚满意的赞誉。

二、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提倡人性化服务,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尊重病人,服务于病人,顺应时展和现代生活需要为切入点,不断改善服务措施。

(1)更进一步加强了临床基础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生活护理。每天由责任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提供床上洗头、面部清洁、梳头,床上擦浴,剪指甲、协助大小便等基础护理工作。同时,通过巡视病房,在与病人交流的同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并处理,及时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有效地减少了呼叫的次数,保证了病区良好的环境。

(2)病区还开展了多项服务: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张舒适床位、一个清洁环境、一个详细入院介绍等。

(3)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特别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了解病人有无饮食上的误区,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护士们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的过程中,不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可起到心理安慰的效果,减轻由于住院所带来的不适感。

(4)进一步加强专科护理,增进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根据我院的专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床头采用温馨提示卡、利用宣传栏、公休座谈会、示教等形式进行。

2.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岗位工作职责、修订和完善了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同时在门诊强调必须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进行满意度调查和门诊慢性病就诊患者电话回访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住院部根据本病区特点提供“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患者和家属还没有想到或提出,我们的服务就提供给了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三、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一)落实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为适应护理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特色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2.注重培养年轻骨干护士,有意识的培养第二梯队,加强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近几年,我院通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护理队伍如今已经形成新的格局:既有一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高年资护士,又有一批年富力强、承上启下的护理骨干,更有一批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青年护士,这是我们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必将成为我院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按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分层级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的培训:护理部制定了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毕业后1-5年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毕业后5年以上护理人员、护理骨干的培训计划。对她们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

4.今年在护理队伍中,护理部的邹翠娥主任被市卫计委评为优秀护士,这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价值。

精湛的专业技术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保障。护理部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提升了医院专业技术整体水平。

(二)护理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科室护理重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细则,每月重点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在基础管理、质量控制中各科室护士长能够充分发挥质控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能够根据护理部的工作安排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重点,月底有小结。

(三)严格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业务学习2次,科内每月业务学习2次,护理技术操作1次。每季度“基护”理论考试,要求护理人员全员参加。

(四)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制定了临床护理应急预案、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程序,提高了专业护理救治能力。

四、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上一篇: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 下一篇: 工程项目承包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