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承包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程项目承包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程项目承包

篇(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为全面完成20XX年产值、工期、质量、安全文明与成本节约等各大指标,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关系,经双方协商落实,订立合同如下:

一、乙方对工程管理目标的责任承诺:

(一)乙方保证项目 在天(开工报告签发后的天内)工期内完成。

(二)乙方保证工程达到%优良(符合业主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对质量的要求),

贯彻质量体系认证获得年检外审合格。

(三)乙方保证全年所有承建项目的重大安全事故率为零;轻伤事故的医护费用控制在工程总价的万分之以内。

(四)乙方保证施工现场达到标准化的管理要求,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在施工总人数的千分之以内;

(五)乙方保证全年各项目的施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其他间接费用)控制在目标成本的限额内。

(六)乙方根据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设置项目部主要岗位职能人员,并根据公司整体工作需要,服从甲方对乙方在岗的技术负责人、预算员、翻样员等岗位人员可随时调动。

二、甲方在本项目竣工后对乙方上述承包指标按《实施细则》进行考核与奖罚。

三、甲方对乙方的服务管理和检查监督职责。

(一)根据甲方对乙方批准资金、材料、机械、工具、器具的需求量计划,甲方确保对乙方所需各类资源的及时供应。

(二)积极开拓工程业务,确保乙方施工任务来源,保障乙方的施工活动有节奏地持续进行。

(三)指导和协助乙方优化施工方案、改革施工工艺、完善质保体系、落实岗位职责、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项目部各类管理制度,促进项目管理的正常运作。

(四)定期对乙方的项目成本、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综合治理等管理目标进行过程检查、监督和调控,协助乙方确保各大管理目标的圆满完成。

(五)定期对乙方所属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定,并对考评结果及时反馈。

(六)及时在年终或项目竣工后对乙方各项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程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乙方的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兑现。

四、其他条款。

(一)甲方根据整体发展计划需要,在必要时需对乙方有关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进行抽调,乙方应予以理解与配合。

(二)为保障乙方管理人员的休息权利和工程施工 的实际情况,甲方决定乙方各管理人员可每月休息二天,由乙方项目经理视本项目施工进度的缓急情况灵活安排,管理人员假期的工薪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

(三)乙方现场所有使用的模具 、脚手等周转材料如按《实施细则》仍无法确定费用的,由甲方另行编制租用、调拨、折价、回收、报废等计算方式。

(四)乙方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按相应时段向甲方提交如下资料:

(1)项目开工阶段:项目施工需用资金、劳力、机械、材料、工具、器具初始限额计划申报表;项目部管理人员概况表,项目开工报告、整套施工图、分部分项工程劳务承包合同等。

(2)施工阶段:每周资金需用计划表、下周机械、材料、设备进场计划表、每月普工工价申报表、承包班组预结工费申报表,钢筋施工配料单、模板翻样排版图、砌块 砌筑或块料铺贴排列图、设计修改变更单、成本限额调节表、每月成本控制对照表、每月工费预付方案、施工劳力余缺调节表及每月已完施工产值报表等。

(3)竣工验收阶段:项目竣工验收备案表、监理公司出具的质量评估报告、工程造价审价报告或定案书、竣工项目成本表、竣工项目剩余物资一览表等。

凡原规定向材料和财务部门送报的上述资料,仍按原规定送报,其余资料均送报甲方工程承包 部。

五、本责任书一式叁份,双方各执一份,一份送公司投资审计中心备案。

六、本责任书经双方签字后,于年月份起生效,至项目竣工、考核完毕、奖罚兑现结束后终止。

篇(2)

我国的建筑业由最初的单纯劳务承包发展到今天的工程总承包,毋庸讳言,我国已成为建筑大国,同时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实行了“门户开放”,从而加剧了国内建筑市场竞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与国际惯例尚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改革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加速与国际接轨,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方式中总承包模式是我国工程建设提倡并且需要发展、完善的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总承包的行业面进一步扩大,工程管理的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尽管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模式有了可喜可观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向总承包企业发展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①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并未到位,建筑市场运行的不规范以及建筑企业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模式并不多见。②我国的建筑市场缺少像国外一样的中介服务机构,我国的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也不负责采购和施工管理,监理公司实际只是在施工阶段的现场进行施工质量监督。③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完善,工程总承包项目市场准入相关的标准和手续不完善使工程总承包存在严重的市场准入障碍。

二、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对策

总的来看,我国的工程总承包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快解决当前建筑行业在工程总承包中所面临的障碍,是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的重中之重。①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业主的行为,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律轨道,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和改进,把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规定符合工程总承包的项目,不得平行发包或者肢解化整为零,否则即是违法行为,使工程总承包的形式进入法制程序。②发挥整体优势,实践项目总承包,在一些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中,施工企业积极主动的为业主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在签订总承包合同后加强对工程的全面管理,把总承包的责任落实分解到各个分包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环节中。③明确总分包管理责任,以合同为依据明确总分包的责、权、利。总包对分包实行统一指挥、协调、计划、管理和监督。④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培养复合型人才,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培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建立企业研究模型,完善总承包模式

目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自加入WTO以后,一些国际承包商也相继进入我国,在更高端的市场展开竞争,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加快自身体制的改革,不仅要立足于建筑市场更要走出去。对具体的建筑企业来看,应各自建立企业研究模型分析企业在工程总承包中面临的问题,如可采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的环境进行整体的分析,制定建筑企业更加完善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的策略及对策,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力。

以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中建八局为例,该企业的优势是资本实力雄厚,技术设备精良,设计和施工的能力都很强,并且营销网络庞大,信誉良好。但是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对现代的管理技术接受有限,“机关”色彩比较浓烈,管理的效率水平也不高,没有民主的经营决策机制。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普遍推广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本公司却是空白,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一些熟悉国际建筑市场和拥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是该企业的劣势。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建八局将面临一些有利的机会,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入WTO也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竞争秩序日益规范化法制化,这些都意味着该集团有更多的竞争机会和发展空间。企业在战略规划过程中还会遇到风险和威胁,如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的竞争威胁,来自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的威胁和国外的潜在竞争威胁等。

四、结束语

可以看出,今后建筑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建筑与资本一体化与设计一体化,为业主提供的服务方式将更多的向BOT、EPC等方式实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认识,项目管理服务也被业主越来越广泛的接受,近年来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社会各个方面也都在为建设我国的现代工程管理体系而努力,专家们致力于引进介绍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组织模式和项目管理技术与方法,政府相继颁布了系列政策和规范,施工企业正在把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实践中,有些业主单位引入了国际上通行的项目管理承包和项目管理服务模式等。而正如前面所述,不管是从体制规范上还是与其它发达国家比较上,都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仍然维持现状,则我们不仅不能进入国际市场,而且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可能拱手让给发达国家的工程公司,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的建筑企业要加快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对具体的企业针对性的制定战略方案和策略,培养发展成专业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推动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2005).

[3]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

篇(3)

项目来源: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5G218)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3日

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将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虽然供应链协同管理在制造业中已实现较好的应用,但在很多工程项目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势。如何有效地对工程项目供应链节点企业实现协同化管理是提高总承包工程项目绩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及其构成

(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内涵。从项目实施过程角度,按照工程项目生产运作活动的过程链,将其划分为立项需求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交付/运营/维护阶段、整修/更新阶段、废弃处理阶段。

同时,从组织和过程角度分析,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到建筑物及其最终废弃处理全过程中所有的业务过程和组织。不仅是一条包括用户和设计开发、服务和物料采购、物料生产与配送、施工建设的工程业务链,还是一个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商、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多组织关系网络。

(二)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模型。该模型同时从组织和过程的角度构架。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以总承包企业为核心,将业主和设备或物料供应商、建设承包商有机连接成整体网链,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协同管控,其供应链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图1)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项目业主的需求,从项目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开始,经过设计计划、项目实施建设、竣工验收,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直至设施报废处理的项目全寿命周期,并由项目业主、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建设承包商、监理单位、直接和间接供应商等项目参与组织形成的整体工程项目增值网链结构。

这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的下游供应链,将设计分包商、供应商和施工分包商等参与单位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双赢模式进行协同运作,将工程项目形成集成化管理,降低因各阶段交易成本,提升工程项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降低各企业间衔接工作的估算误差。这种网链结构存在着各层次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又强调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二、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问题分析

正是由于工程总承包供应链具有上述特点,对协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运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缺乏应有的合作,信息交流不畅,信息技术缺乏,导致目标差异、信任缺乏和弱承诺、敌对性关系、信息扭曲等问题。

(一)供应链企业合作协调不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供应链各成员存在对抗思维与责任推诿,缺乏配合与协调,使得供应链交易成本增加,双方将很多的时间耗费在日常事务的解决上,缺乏协调配合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低下。

(二)供应链企业合作缺乏柔性。在总承包模式下,由于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不高,供应链成员各方在项目沟通交流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造成信息交互的延迟或失误,易产生“牛鞭效应”,各方合作内容和关系较为僵硬,尤其在应对工程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时,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产生纠纷和推诿,造成总承包项目各阶段衔接不紧密、成本过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

(三)供应链企业合作信息不对称。供应链成员没有直接面对客户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链部分节点企业主动或被动与客户隔离。信息不对称造成成本、利益、风险分配不匹配以及信用共享缺失,其结果是努力协同行为不足,当外界因素变化时,会产生投机行为,业主需求满足程度不高。

三、网络化multi-agent的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优化方案

基于以上问题,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协同化管理需要借助网络化信息平台,有效促进供应链各成员信息动态共享,改善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降低各方的交易成本,提升全过程中的多个子系统、多目标的动态管理效率。

(一)网络化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平台概述。针对目前供应链协同方式的不足,提出以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为核心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模式。在统一的网络化协同运作信息平台上,在业主客户需求驱动下,由总承包商协同制定计划和沟通信息,来协同节点企业的经营运作活动,所有过程和信息都对相关的节点企业开放,供应链节点企业则利用共同的信息化平台形成动态联盟,以较快速的响应速度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运用,构建网络化工程项目管理平台,优化整个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提高其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实现供应链间企业共赢。

(二)开发平台构建的需求分析。基于对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的分析,确定网络化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系统模型构建应满足的技术基本要求如下:

1、网络化和分布式需求。在供应链协同环境中,由于各节点企业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共享数据等也都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应满足网络化和分布式的要求。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构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虚拟环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企业的资源信息整合,以实现对供应链问题的协同求解。

2、柔性的过程控制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求供应链具备较强的柔性,也就是表现为外部环境适应性和智能性反应。系统必须是一种非确定性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异常情况。各控制模块具有可封装性和独立性,保证各模块可以快速组装和重用,满足柔性需求。

3、协同工作的需求。网络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在协同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实时性、开放性。一旦项目开始启动,该系统需要保持7×24小时正常运行,才可能将任务之间的数据及时传递和反映,以满足信息更新的实时性。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多种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具有良好的软件可扩展性和外部接口,可用以连接其中的各种应用系统。

4、全过程控制需求。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全过程控制,对供应链协同中的各个子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规范各过程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要求,实现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

5、实现“多对多”业务协作。由于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多样,例如工程装备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设计和施工建造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多个企业联盟之间形成“多对多”的社会化协作关系,平台需要支持多个企业联盟的业务协作,支持一个企业用户的多种任务角色,开展多对多的企业协作业务。

(三)网络化multi-agent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平台构架。该平台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一个包括网络化协同计划、调度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化、系统化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支持平台,将具有合作关系的分布式供应链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供求业务进行网络化动态组织和管理。通过剖析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的复杂系统特点,利用多Agent技术,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建模的基础上,实现多Agent仿真系统的分析和建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图2)该平台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网链,用Agent表示业主、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建造商和供应商等多个决策主体,形成Multi-agent系统,由总承包商Agent从项目全局的角度向各供应链成员Agent发送协同任务和资源调用决策信息,并且接受和响应各成员企业Agent反馈的动态信息。

在图2中,各主体Agent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库,通过管理agent进行信息接受和指令产生。总承包商Agent从整体对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管理做出决策,通过管理agent传递给相应的各主体Agent,通过阅读后传递给相应的知识源,形成执行决策结果。各Agent可以自主进行逻辑推理和决策算法的运算,这些知识和决策信息通过与数据库连接,能与其他Agent决策进行协同交互决策,满足各Agent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中的协同功能由总承包商Agent完成,对每个Agent的动态信息交互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由管理Agent负责这项功能,能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应决策者。

四、总结与展望

网络化供应链协同模型模式突出特点是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角度,对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协同优化,通过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管理决策,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本文在分析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内涵基础上,针对目前协同运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化的协同模式优化建议,并且分析了网络化平台的构建需求、构建框架和关键技术。具有智能化和敏捷化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的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华.工程项目供应链整合管理激励协调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篇(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的工程项目在费用控制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先进的费用控制理论和实践经验相比,我们自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石油化工企业在项目工程总承包的费用控制上同样没有做到真正高效。

一、我国工程费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1.忽视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我国的工程项目费用控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重视到对施工阶段的控制工作,普遍忽视了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问题。虽然目前一些企业,包括石油化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问题,但是收效甚小。

2.忽视费用控制管理的实质。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费用控制理解成目标设定值和实际发生值相比较,当实际发生值偏离目标设定值太远时,才会去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然后制定下一步应对措施。这种只注重管理形式的行为没有真正做到主动控制,只能说是被动的费用控制方法。

3.工程进度和费用分开控制。国外先进的工程公司已经普遍采用综合分析法来对工程进度和费用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能做到真正的掌握项目工程的现状。而我国大多数的工程企业都把工程进度和费用分开控制,没有做到综合的去分析费用控制。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费用超支时,我们很难分清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进度提前了,还是费用超出了预算。相反,费用低于预算时,我们也很难马上发现是进度拖延导致的,还是费用节省了。

二、工程项目总承包中的费用控制

通常意义上的项目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总承包中制定控制目标,通过记录和监控,分析出目标偏离的因素,并上报上级组织及时采取相应对策纠正错误,保障该项目的正常运行。费用控制是整个项目控制中最重要的工作,它并不仅是简单的费用计算,而是对整个工程项目最全面的费用控制。

(一)加强项目决策阶段费用控制

1.前期费用控制。我们国家在石化工程项目建设上,长期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和后期竣工阶段,而忽略了工程前期的造价管理。有些设计单位缺乏实地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往往就导致在工程施工期间出现资金的短缺。所以加强项目决策阶段,也就是工程前期的费用控制十分重要。

2.设计阶段费用控制。在工程项目立项后,通常情况下工程总体施工设计是由项目总承包单位自己的设计部门来完成的。优化设计对于工程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费用控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合理的设计为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提供了依据。优化设计不是简单的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它更要满足合同的规定。在这方面,总承包单位应该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在精心设计出完美方案的同时,也要强化自身的费用控制意识。

在石油化工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工程设计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工程造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项目总承包中的费用控制目标能够实现。

(二)招标投标阶段的费用控制。

工程设备和材料是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一般情况下,工程所用到的设备就占到了整个工程的百分之五十五,而工程材料的费用占到了整个工程总投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由此可见,有效的控制好工程设备和材料的造价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使用招投标的方法是节省设备和材料费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这种方法对规范行业秩序,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可以有效的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三)采购阶段费用控制

项目总承包单位和业主签订承包合同后,在对原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上,要进行严格的费用控制。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中总承包单位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技术和水平下,采购能满足需求的设备和材料。对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来说,设备和材料的费用占总工程费用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可见采购阶段费用控制的重要性。费用控制人员参与到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合同谈判中来,通过合理公正的评估选出质量可靠的供货厂家。

(四)施工阶段费用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指依据设计规划、图纸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变成实体工程的过程,它也是实现工程使用价值的最主要阶段。施工阶段占据了整个工程的大部分时间,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非常复杂且多变。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整个施工阶段一般会持续两年时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费用控制工作相当复杂,压力非常大。具体可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控制工作:

1.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由于较长的施工周期,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某些变更。这些变更可能是设计上的变更,也可能受施工环境或者技术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业主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这些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变更经常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费用的增加。所以加强工程变更管理能够做到未雨绸缪,极大的减少了费用支出。

2.加强工程价款结算。工程价款结算是指总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合同完成工程量,并按照合同约定向业主方收取工程款的经济行为。因为工程价款是依据已经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所以工程价款结算是客观反映工程进度的主要指标。根据累计已经结算的工程款在合同总价款的比值,能够清楚的掌握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分析前期费用控制的效果和下个阶段费用控制的掌握起到关键的作用。

3.加强项目结算阶段的费用控制。项目总承包施工完成后,就进入到了项目的结算阶段,这个阶段是项目费用控制的不可轻视的阶段。总承包单位在这个阶段的结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与业主方的结算;二是与设备和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其他服务单位之间的结算,与业主之间的结算,包括除了按照原合同规定收回全部承包工程款,还需要收回施工过程中因业主提出设计变更而增加的费用等。以及因业主原因引起的索赔。与设备和材料供应商之间的结算主要是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尾款和保证金。

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结算包括阶段性结算和合同项目的最终结算。总之,工程项目结算阶段的费用控制主要是仔细的核对和认真的计算。

4.做好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需注意几点问题。前面我们提到过,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而由于石油化工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工周期更长。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费用控制工作难。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4.1选择最适合的工程承包模式。无论是业主方还是总承包单位,他们都想把投资控制在最小范围,以期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承包模式就是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利益,无论是哪种合同,在签订时,我们都要尽可能的在条款中细化各项有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责任和义务,做到没有歧义,避免以后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必要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为自己争取合法应得的权益。

4.2做好整体施工规划。做好施工现场的整体规划,尽可能的减少各种因素对总承包单位造成的影响,避免他方提出的索赔要求,避免耽误工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4.3加强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施工阶段费用控制最大风险之一,也许每张签证的数额不是很大,但是整个工程累计下来,这将会是很巨大的一笔数额。对于属实发生过的变更,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认真核查,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进行审批,坚决杜绝相关人员徇私枉法。

4.4加强对工程量的统计力度。加强对实际工程量的统计。准确核算出实际完成情况,对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统计,发现偏差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做到费用控制工作落实到细处。

三、结束语

工程项目总承包中的费用控制在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相当重要,只有加强费用控制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成本、节约开支。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石油化工项目总承包费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费用控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只有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实际费用支出,才能提高总承包单位的费用控制水平,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云.论工程技术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费用控制[J].企业经贸.2010(8)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已经处于一个主导地位。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程项目承包管理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建立我国现今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也是发展我国经济建设的必要方法,只有加强了工程项目建设承包管理,才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工程承包

1、工程承包概念

工程承包是指具有施工资质的承包者通过与工程项目的项目法人(业主)签订承包合同,负责承建工程项目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程承包中这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工程承包已经逐渐地商业化,已经从以前的集体经济、集体收益,演变成现在的商业化经济发展,而且目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工程承包也开始逐渐的向着经济、法律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全能发展。

2、工程项目承包的内容与分类

工程项目承包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是尽管有着不同的类别,工程项目承包的内容也都大致一样,都是包揽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而且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不同的类别中,工程承包的本质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我们以工程项目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为土木工程、资源工程、制造业工程。这些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共同点,但是却有着一个实质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有承包者对工程项目的包揽,而进行的各方面的施工工作。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工作是工程的基础内容,它主要是在工程的施工前后进行一系列有效的设计和规划,从而满足施工项目的需求,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工程项目的管理,有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省,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以保障经济的合理应用和环境的保护。目前,随着开发商和承包商逐渐的分离,工程项目的承包管理在社会建设中有了重要的地位。

三、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复杂性程度高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

2、项目进行中不确定性程度大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

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

四、建设工程项目加强分承包管理的必要性

(一)建筑市场逐步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

1、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深度,即在产品的附加值上展开竞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整体正向着成熟的管理体系迈向一大步。

2、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使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企业的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得以突出。对顾客来说,顾客的要求和顾客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增长,都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而非价格最低,为判断标准的。

3、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二)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1、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大型建筑总承包企业来说。所面对的顾客,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管理服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劳务队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而非农民工,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项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大型建筑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分包商来完成任务,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和劳务队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五、实践中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分包商最终交付的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分包商材料方面存在质量问题,用便宜的不符和规定的材料代替合同中规定的材料,从中牟取材料差额。

2、分包商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存在一定问题。现场管理人员袒护工地人员,发现错误不及时向监理汇报,还对错误问题避而不谈、避重就轻,使工程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改正,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3、分包商工期拖延。由于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低,人员配备不齐全以及受自然,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工期延误。应对措施:总包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制定激励、奖罚措施,若为不可抗力因素,总包方应对分包商给予理解,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层层分包,配合不当,突显问题。分包商只顾自身的施工管理忽略整体工程的系统性。

篇(6)

中图分类号:TU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38-01

目前,由于EPC这种国际流行的项目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业主在建设工程中首选考虑的实施模式。而在“EPC”模式下,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和管理更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总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要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实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一、“EPC”模式造价管理的意义

EPC是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意思是设计、采购和施工。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采用EPC采购模式的项目通常是商业投资的一部分,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采用EPC采购模式的项目要获得成功,与工程项目的价格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工期、质量和所选择的承包商的可靠性四个方面直接相关。

由于在EPC采购模式下,一方面业主对项目的参与较少,对承包商的控制较弱;另一方面,项目过程涉及工程设计、项目采购和施工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涉及的范围更广,因此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也存在困难。EPC总承包通过项目控制保证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项目控制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制定控制目标,通过对项目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分析偏离目标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制定新的目标,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展和最终的目标实现。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项目控制中的费用控制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费用计算,也不是简单的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及签证的管理,而是对整个项目全过程的费用控制。EPC总承包是适于进行全过程费用控制的建设方式,能够避免各阶段费用控制的脱节。

二、“EPC”模式的造价管理的措施

作为EPC 总承包主体的总承包商,费用控制的环节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针对每个控制环节,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项目前期策划阶段

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的重点是投资控制。首先确定项目目标,对项目的情况和问题做充分的调查,进行项目的目标系统设计,对其目标和计划进行分解,对项目环境进行充分研究、调查和对目标进行充分优化,正确选择整体最优目标。对达到项目目标所需要的项目要素构成、获取渠道以及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行分析。依据资源计划、资源单价、项目数据库以及对时间的估计做出最初项目估算。

2、项目设计阶段

(1)实行工程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设计单位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出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又有创意的优秀设计方案。通过招标或方案竞选,可以避免设计市场垄断,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缩短设计周期,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2)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投资限额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要尽量优化,在确定投资决策后,最大幅度地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把项目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采用限额设计。根据我国工程造价限额体系: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EPC承包价格不能突破承包范围相应的概算。在保证工程功能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4)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根据国外经验,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以降低造价25-40%。要求设计单位在每个设计阶段,每个专业均能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和评价,使二者协调起来,这样能提高设计质量和建筑的机械化、专业化、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5)实行限额设计奖惩制度。采用这种制度能够激励设计人员加强专业间的配合,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等方法节约工程投资,则业主根据节约投资额度的大小对设计单位实行奖励。相反,因为设计单位引起投资超支,要扣减设计费。

3、项目采购阶段

(1)确定供货商名单范围。总承包项目必须采用招标的方式,需根据总承包合同中明确的供货商或质量标准, 尽量选择同一档次的供货商,一方面可以初步确定设备、材料的质量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尽可能低的采购价格。总承包商可以与设备、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缩短采购周期, 扩大项目利润。

(2)明确采购范围。总承包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备品、备件品种及数量,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一次性购买, 避免多采购造成费用增加或少采购以后再追加造成的成本加大。总承包项目中采购人员要根据完成的施工图所需的准确材料量,考虑设计可能发生的变化, 以及施工、安装、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来确定采购数量。材料余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成本, 过分加大余量只能造成浪费。

(3)实行限额采购。限额采购就是对拟采购设备设定限制额度, 每一台设备都有相应的限制额度, 多台同类设备同时采购时, 不应以单台限额为限,应以同类设备合计限额为控制目标。对同时开工的不同项目中同类设备进行集中采购,对降低设备费用会有更大效果。对超出限额较大的情况, 应认真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办法。

4、项目施工阶段

(1)实施竞争招标, 确定施工分包商。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前提下,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施竞争招标、比质比价,选取最有利的承包商为本工程服务。在评标过程中, 不仅要审查工程总报价, 还要对其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措施费项目总价、其他项目总价、主要材料价格(包括规格、质量标准)逐一审查, 选择合理低价的施工分包商。

(2)重视质量、进度、安全控制, 优化资金时间成本。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投资, 必须处理好投资控制与质量和进度、安全控制之间的关系。无论质量、进度、还是安全哪方面出现问题, 最终都将引起费用的增加。大型工程项目如能做到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如期或提前建成投产, 对投资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控制。

(3)控制与管理工程变更。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由以下原因产生变更:一是由于发生了不可预见的事件,如自然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或工期拖延等方面引起的停工。二是由于之前勘察设计工作与现场实际情况发生出入,导致设计修改或工程量、施工方法等改变。所以,要控制与管理好工程变更,一方面要加强工程现场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设计管理,更要用先进行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控制与管理工程索赔。EPC工程项目的建设,由于规模大、工期长和技术复杂等特点,使得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索赔。为了有效控制与管理工程索赔,总承包方首先还是应加强工程现场管理,将索赔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以减少损失的发生。

(5)竣工阶段的控制和管理。竣工决算是全面考核和检查合同执行情况、检验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EPC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反映和工程交付使用的依据。通过竣工决算,能够正确反映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和投资结果,并且通过竣工决算与预算、概算的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未来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

(6)管理费用的控制和管理。EPC总承包项目部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合理配备人员和设备。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浪费,降低管理成本。EPC总承包项目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与控制成本有关的规章制度并建立起项目部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

三、结束语

EPC总承包项目费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费用控制的原则,从项目的关键步骤、各个环节入手,针不同环节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EPC总承包项目的费用控制目标,从而为总承包商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篇(7)

目前,我国基本建设领域有两种市场模式,一种是传统的沿革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模式,即建设单位分别对应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企业;一种是从l987年推广鲁布革水电站经验开始引入的,国际上也比较普遍采用的总承包模式。

鲁布革水电站,竣工时间比合同工期提前了122天。实际工程造价按开标汇率计算约为标底的60%。项目总承包公司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精悍的施工队伍、先进的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方法极大的震撼了中国建筑业的项目管理。

20年来,这种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我国各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普遍推行,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这一模式在资源节约、质量安全、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等方面显示了明显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程总承包(即建设项目总承包)作了如下的术语解释:“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也就是说,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在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内,接受业主的委托,按合同的约定为业主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性的,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一、工程总承包管理的优点

推行工程总承包,是建筑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可以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保证工程质量按期望设计值完工,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深化设计,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投资;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及效益,更可以弥补业主管理方的管理不足之处。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是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生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以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投资增加,以及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病。

(1)节省投资造价

在强化设计责任的前提下,通过概念设计与价格的双重竞标,可以有效地把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一家亲”的情况杜绝,有效地控制设计变更费用无限增加情况。而且,项目是整体发包的,可以降低招标成本。

(2)节省时间

不需要等待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招标也可以提前,这样就有利于提前开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

(3)提高效率

有利于提高全面履约能力,并确保质量和工期。实践证明,工程总承包能充分发挥大承包商具有的管理能力、丰富的经验、以及先进技术力量的优势。同时,由于建设的各个环节均由工程总承包协调指挥,因此有利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4)组织与协调方面

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对所有分包人的管理及组织协调,这样就大大减轻业主方的工作。

二、工程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的区别

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工程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如“四控两管一协调”,即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其中,投资控制,是对于项目总承包来说的,而成本控制,则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的。

施工总承包企业是传统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不是传统的建筑企业,它主要是以工程管理为主要方向,不论项目承包企业还是项目管理公司均可以是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等演变而成,也就是有实力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都可以进行工程总承包。

同时,施工总承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工程总承包则涉及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前的使用阶段。这是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最大的区别。

因此工程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两者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同。

三、我国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在中国还不能完全确立其地位,还不能与国际大型的工程公司进行竞争。在中国的项目总承包单位,现阶段存在着各方面的不利条件,阻碍了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健康发展。

(1)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落后

在与国际型大型工程公司接触后,我们会发现,中国大部分的工程总承包公司项目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在很多地方,还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来进行工程建设的交流,如利用互联网等,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来对工程进行管理,还是比较少。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来为项目效率增值。

(2)现有人员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

建筑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而且,工作比较辛苦,许多大学毕业,都不太愿意长期从事这一行业。同时,在中国的范围内,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主要都是从事与土建相关的人士,导致了土建专业人才多,掌握新技术、懂外语、直接与国际交流的管理型复合人才少。在工程总承包管理实践中,土建部分一般不超过25%的份额。对于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深化设计、外贸、融资合作等方面人才更缺。因此,导致了工程总承包单位还走不出中国,不能在国际上大力地发展。

(3)业主行为的影响。

在中国,业主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有些业主为避开有关法规的限制,把大工程解肢,分段招标,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开展工程总承包管理。

(4)技术创新不足

大量的工程企业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学习流于一种行业标准学习模式,企业缺乏内部竞争和创新机制,在设计、咨询与管理方面尚处于“技能”层面,创新严重不足,缺乏独特的技术,造成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提升缓慢。

四、解决对策

(1)开展项目信息化管理,提高总承包管理水平

在项目管理上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同时利用一些管理软件,或者利用企业积累下来的工程经验,开发一些适合于本工程的软件或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总承包管理的水平,这也是同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2)培养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充分学习国外工程技术管理技术完善的国家在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培养大量既具备坚实专业知识水平,又具备较强法律知识、文字水平、外语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其次,要从几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政府着重培养建筑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着重培养建筑工商管理人才,项目部着重培养项目管理人才。

(3)建立和健全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业主行为,

篇(8)

EPC总承包模式即在业主委托下,将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施工、竣工交给有一定资质的总承包企业。该模式通过收集业主的想法,制定出比较合理的方案,在优化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成绩。本文针对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研究,找出该模式下的不足,然后进行相关的改进,这样会使得建筑企业少走弯路,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一、EPC总承包模式分析

EPC总承包作为现在比较流行的承包方式,通过管理控制设计、施工、原材料采购等阶段,进而对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就行控制,使得工程能够有序进行。总承包商通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来获得经济效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总承包商应该具备相应的承包能力。面对风险时,要有一定的风险规避能力以确保工程的持续进行。该模式需要业主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业主一般不会干预总承包企业的行为,但是会通过监管单位监督整个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总承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企业会以合同为依据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各项工作。

二、EPC总承包模式的问题

(一)不健全的管理机制

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还不处于成熟时期,在组织、设计、施工方面都有漏洞;没有完整的部门设置体系,在实际工作过中计算机程序编写、相关技术、作业指导文件以及应用系统方面没有落实到位。另外承包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合理的组织结构,这种情况会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还有一些承包单位表面使用的是EPC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以旧的管理模式为核心。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得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利于该模式发展。

(二)未能正确理解

EPC总承包模式很多承包商对EPC总承包模式是存在误区的,并没有真正理解该模式的性质。在工程中,建筑承包商负责设计、施工、采购、管理等方面的事情。这样使得承包单位的压力很大,对下属单位只能采取分割管理的方式,加大了承包单位的工作量,影响该模式的效果。总承包在建设全过程中的成本,不是很多企业认为的施工费用加管理费用。有些业主也对该模式存在误区,有的业主在招投标过程中不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有的业主觉得该模式不合理,会增加成本;有的业主对招投标工作有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的理解。这些误区都会对EPC总承包模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它的发展。

(三)相关法律不健全

EPC总承包模式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够健全,使得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在实际的工程中,只规定了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内容,而对于总承包模式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筑行业相关部门及政府对该模式下的工程项目不知怎样进行指导干预,该模式缺乏相应的规范性。

三、EPC总承包模式应用措施

(一)设计阶段管理优化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前提,总承包商得按照这个指导文件进行施工、管理。设计阶段分为两部分,初步设计以及最终设计阶段。投标阶段使用的是初步设计文件,中标后对最终设计文件进行分析。两个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初步设计主要是先组织土建、设备、水暖、设备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设计,要保证设计内容完整。主要包括设计总说明、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最终设计阶段主要是控制资金,造价合理,对项目进行准确定位。设计阶段首先得明确目标,制定明确的设计目标使得设计工作能够满足要求。另外施工设计得合理,这样才能满足以后工程的施工要求。其次得重视设计图纸审核,为了使得施工环节顺利进行,要保证审核质量,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有效管理工程项目。最后得控制设计限额,对于超预算的情况得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采购管理控制

采购阶段在工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既要保证购买价格合适,又要得保证质量。采购阶段管理的好,能降低成本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非常重要。最忌讳的就是只选择一家供应商,风险会很高,不利于对材料成本的管理。因此,采购材料时一定要多比较,选择最合理的供应商。筛选供应商可以根据企业的信誉度和成绩来衡量,还可以与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成为战略伙伴,实现共赢。供应商有长期订单,采购方获得价格合理的材料。另外,采购单位要考核供应商的绩效,对供应商行为进行客观评价。绩效考核的目的可以规范供应商在交易过程中的行为,能有效管理供应商。他们会按照合同及时提供相关的材料,不会影响施工进度。总承包企业对采购体系和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采购数据库,实现有效的采购管理。

(三)施工阶段优化

设计、采购阶段是施工阶段的铺垫,施工过程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水平、工程的质量水平。施工过程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个环节如果安排不合理,就会出现问题。从勘察阶段到最后竣工验收阶段,施工管理一直贯穿始终。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及质量,施工管理的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得按照工程特点进行决定。在施工阶段主要对进度及质量及进度进行管理。对于质量管理,需要与监理单位合作,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对不规范的施工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以免出现更大的质量问题,还得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对于进度管理,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使得各项施工作业尽可能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责任权利落实到位,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四)风险管理

任何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会遇到风险,EPC模式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好的效果,业主可以通过该模式将风险转给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进行化解风险。监管制度和方案要及时落实,一些复杂的施工技术、施工资源可以从以往的类似情况进行借鉴。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得掌握,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合理的EPC总承包方案,以提高工程质量。合同管理是总承包单位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应该在合同签订后,进行规定合同的范围,落实合同交底相关工作。对合同中含糊不清的问题,要解释清楚,并补充到合同中,以免因为分歧导致风险产生。项目的施工工艺、所涉及到的材料在合同中都要明确规定,重点降低存在的成本风险。

(五)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水平的强弱对项目的工作效率、质量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对于总承包企业而言,一定要选择有能力、工作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经理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能够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灵活分配作业流程;要对国家相关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要有灵敏的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建立奖罚机制来提高工作成员的积极性。

(六)产业链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需要各个经济主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经济主体包括业主、总承包企业、分包单位、监理公司、供应商以及政府部门。通过合作可以降低外部风险,充分整合利用企业资源。据相关部门调查,企业重视产业链管理使得内部、外部风险降低了一半;客户满意度也有所提高,提高了项目的工作效率。每个经济主体都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所以,要用灵活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制定相应的目标,并且要定期进行座谈,把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促进彼此的感情。

四、总承包模式的相互依存关系

设计、采购、施工管理这三者,表面看着相互独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三者关系处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工程管理的水平。

(一)设计与采购

设计工作与采购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设计工作对各种材料、设备有明确说明,使得采购工作明确,进而确定采购对象的评价标准。采购工作需要提供采购设备的材料,设计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补充,使得设计内容更加具体。二者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二)设计与施工

设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设计工作做得不到位,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展。在工程要开始实施之前,都要进行设计会审、交底、审查。设计工作依据总进度计划进行,若总进度计划修改,设计工作也作相应的修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返工,避免影响工程进度。施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每一项工作,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工作。设计变更或施工出现问题,都要尽可能的少浪费资源,尽可能的减少工程费用。

(三)采购与施工

采购与施工也是相辅相成的。采购要选择合适的分包商及供应商,他们的选择是项目成功的保证。采购要依据工程进度安排分包商及供应商,协助施工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施工工作按照进度安排,各项工作得提前准备好,并安排设备、材料的进场时间。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合同、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对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关的对策。总之,设计、采购、施工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三者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项目整个运营过程中,三者要联系起来,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合理控制成本,并且保证工程符合规定,保证工程质量。

五、结语

在现在的很多项目中,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了,不能全面满足实际问题。EPC总承包模式就可以满足实际情况,在项目成本、工期、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业主、总承包企业都是比较有利的。但是由于该模式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认知上面还有很多漏洞。本文通过对EPC总承包模式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各个阶段都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还对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了研究。对EPC模式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要不断改善,有方向的进行完善,对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总承包项目利润。总承包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以及风险控制水平,来保障项目的质量、成本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韩杰.浅析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J].项目管理技术,2014,01:20-24.

[2]张崇涛.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4,03:12-14.

篇(9)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EPC总承包模式由于工期、成本、质量等方面科学化、便捷化的管理优点,正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主流模式之一。而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就要求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有效掌控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确保效益。

一、EPC承包模式的特点

采用EPC模式,可以采用阶段发包故缩短了建设工期,促进了项目的集成管理,将各个阶段合理交叉,实现了EPC的内部协调,发挥了设计的主导作用,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项目整体经济性,提升了项目综合效益;项目责任单一,合同关系简单,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简单,组织协调工作量小,易于控制。但该模式同时也有招标发包工作难度大,业主择优选择承包方范围小等局限性。与传统模式不同,在EPC模式中,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其合同更接近固定总价合同,不可调价。

二、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

EPC项目主要集中在石油、煤炭、化工等大型能源工业领域,涉及到的各相关利益方错综交织,具有建设规模大,工期长,会有很大概率遭遇各种自然灾害,技术复杂,投资数额巨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风险发生,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清楚预防和控制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提高工程总承包抗风险能力。

1、贸然进入市场的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地理环境相差悬殊,进行投标时弄清工程所在地情况,避免仓促投标。

2、盲目投标报价的风险

决策阶段业主提供图纸、资料较粗略,设计构想与施工方案不确定,或者频繁变化,造成实际工程量与预估差异较大;在EPC总承包项目中,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了总承包商,加之竞争激烈,为了获取项目,承包商往往会紧扣成本报很低的报价,如果承包商未能充分详尽考虑到成本变化的因素,前述由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所有风险将会给承包商带来巨大的成本风险;进而,为了降低这种成本风险,承包商会尽可能降低成本,导致项目品质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项目前期的招投标工作中,需要业主方尽可能详尽地提供项目意图和相关资料,避免建设过程中的太多变化引起的成本增加;需要EPC总承包商尽可能熟悉业主项目意图和相关资料,将明确的和未明确的(配套辅助设施)项目内容均考虑周全,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考虑详尽。业主方和EPC总承包商以此计算出合理的项目建设成本,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风险。

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前述原因导致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长,质量缺陷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均由承包商承担;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分包商以利益最大化,给EPC总承包商造成大量管理成本和风险。

4、合同缺陷的风险

合同是甲乙双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履行各自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约束文件,合同的详尽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各方的利益和风险,因此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尽可能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范围,尽量避免合同文件的含糊不清,遗漏,相互矛盾等。

三、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在项目管理当中,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EPC工程总承包。EPC工程总承包是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实质是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通过将工程各阶段管理主体的重新划分,建立起了良好的约束激励机制,将传统模式下业主的部分管理权转移给承包商,赋予总承包商更多的管理权限,变外部监督为内部激励,使参与方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业主方因专业局限带来的管理风险,也使项目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风险管理过程。其中风险有大有小,小的风险也可以酿成大的损失,只有把风险管理好、控制好,才能保证项目的目标顺利完成。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分成五个阶段: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1、风险管理规划

风险管理规划是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指南性和纲领性文件,它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风险判断和识别的依据、风险等级的划分、风险报告的编制方式,以及风险应对措施和策略等等。总之,风险管理觑划将指导相关责任人,按照其中的要求,对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找出应对措施,编制相关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风险识别

根据风险管理规划中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可能的来源,对风险产生的条件,风险的特征进行描述。风险识别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所有的风险因素,将其逐一地罗列出来,为下一阶段的风险评估做准备。随着项目的进行和深入,项目收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风险因素的识别将会越做越深越清晰,所以风险识别过程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的,不断变化和不断完善的。

3、风险评估

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危害的程度做出判断,对风险按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排序。

4、风险应对

根据己经完成的评价结果,找出风险应对的方案和措施。该措施必须是综合及多角度考虑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针对一个风险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可能是单方面的,但这项措施本身也会导致其他的风险产生,因此就必须综合研究,真正找出切合实际的措施。通常的风险应对措施有: 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和接受风险。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就是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实施跟踪管理,随时调险管理规划,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风险应对措施中的新问题,对有可能发生的新风险及时分析和研究,找出应对的方法。

四、EPC总承包的风险防范

基于EPC总承包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其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1、建立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

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方式以建立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是EPC总承包工程得以顺利执行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EPC团队盈利的根本所在。因此,要重视团队全员相关资质和能力的把关以保证EPC项目管理团队由专家型的管理者和员工组成,从而提高方案的合理优化,提高执行力。

2、优化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

成功的项目管理是要在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流程化的管理,对项目干系人进行组织管理,在全过程实现绩效管理,注重目标的实现,更注重过程管理,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注重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并且要保障各岗位职责及工作界面清晰,工作衔接顺畅,责任明确。

3、重视造价工程师的费用管理作用

造价工程师在报价策略、成本管理、合同谈判与处理等事务中起着重要的费用控制作用。因此重视造价工程师的作用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风险实现企业利润的重要措施。

4、优化合同模式管理

EPC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计价方式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即工程价格包干,工程中的任何风险因素都不能引起工程价款的变化,这对承包商颇为不利。目标合同即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确定一个目标价格(以总价的形式确定),最终如果承包商通过设计以及实施方案的优化节约成本,则双方根据一定的比例分成。此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双方共同努力以节约成本,降低风险,能实现公平共赢并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是目前EPC模式下最为优化的合同选择方式。

结束语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实践中应用时间还不长,但在国内大力推行EPC总承包模式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市场的发展趋势。工程质量的最终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建成之后能否安全稳定地长期运行,也直接影响到业主经济效益的取得,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实现工程安全及业主和总承包方利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吴茵.EPC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山西建筑.2010.

篇(10)

0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国内部分工程承包企业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纷纷走出国门,承揽海外工程项目。由于缺乏国外项目施工经验,在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简单照搬国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给项目的施工工期、项目效益及施工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综合性的工作,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国家的国情、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环境气候等因素,因与国内的项目管理运作有着很大差别,所以必须引起重视。设备管理作为对外承包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设备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甚至决定项目的成败。因而设备管理对于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尤为重要。结合多年国外工程项目经验,论述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设备管理的方式。

1进场前的施工设备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项目中标后设备计划的编制至设备到达施工现场投产这一阶段的管理。设备前期管理不仅决定了工程项目技术装备的素质,关系着工程项目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决定了费用率和投资(项目)效益。所以,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需做好以下工作。

1.1施工设备配套计划表的编制

编制施工设备计划表之前要充分做好现场调研,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备规划、选型和可行性论证。设备配套不但要考虑设备功能必须满足项目工程量和技术质量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例如,在沙特高铁项目上,因昼夜温差大、风沙频繁,如果前期调研时未充分考虑到气候与环境这一关键因素,所选设备就可能发挥不出应有功效,而影响工程进度及效益。

1.2设备采购需注意的问题

1.2.1优先选择项目所在区域有设备供应厂家分支机构的厂商,便于设备后期的维修保养。

1.2.2要综合考虑国际知名设备和国内设备的区别,不可一味迷信国外设备。

1.2.3选用的设备尽量为同型号、同生产厂家或同一系列的,这样便于配件采购、维修及管理。

1.2.4供方需根据项目所在国的设备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及自身设备性能特点等,提供完善的配件方案。

1.2.5供方需响应需方的技术要求并派遣售后技术人员到现场服务。不仅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还能起到传帮带等作用,使维修人员尽快熟悉设备,为处理各种故障打下好的基础。

1.2.6及时索取或者购买零件目录等技术资料,同时要求厂商做好设备档案的留存工作。如果技术资料不全会造成维修人员无法工作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工程进度。

1.3运输环节需重点关注的工作

设备运输主要有陆路运输、海上运输、报关、清关等事项。需正确评估运输安全、时间和成本等问题。据统计,国际工程项目的设备从购置到运抵现场一般为3~5个月,特殊设备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如果设备在运输中未按时到达或中间发生运输事故,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需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3.1设备的绑扎及防腐处理必须到位。

1.3.2唛头及标识要清晰。

1.3.3设备备件、随机易损件以及技术资料,需分类包装后装箱,并采用集装箱运输。

1.3.4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货运及运输公司。因为好的公司不仅手续办理迅速,还能为项目节省或免除其他附加税款。及时提供相应的文件和单据,如货运提单、发票、保险单、原产地证明、装箱单、合同,以及货物进口的批准文件或进口许可证、免税批准文件、机具设备临时进口批准文件等,并按法规缴纳关税等各项费用。对免税物资和临时进口的机具设备,需提交当地银行开出的税收保函。

1.3.5妥善保存设备报关、运输、清关等资料,为国内退税,以及清关时办理免税、项目后期设备的转场退场等做好准备。

2设备的现场管理

设备的现场管理是指设备到达现场后,为保障设备完好率和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1注意事项

2.1.1设备到场后,首先应查看设备和配件箱的数量与清关单据是否一致。其次是详查到场的设备型号与采购合同是否一致,在运输中有无损坏等。若发现问题需及时和国内及运输商取得联系,协商索赔或处理办法。

2.1.2设备备件要点验清楚,与采购合同对照无误后,按照种类进行分类登记和出库。

2.1.3设备的技术资料、零件目录、清关文件等资料,由项目部的设备物资主管部门负责入档与保存。

2.1.4项目部依据编制的《机械设备配套计划表》,组织设备进场、安装和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1.5施工设备的机库(棚)设置、就位停放、安装调试等,由项目部设备部门组织实施,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后应填写《设备安装调试竣工单》。特种设备,如塔吊、龙门吊、大型拌合站等,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进行拆装,并办理安全准用手续。自行拆装时,由设备物资部门制定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2.1.6设备到场清点完毕后,需及时整理设备台账并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喷涂相关标识。

2.2规定的制定与执行三原则

2.2.1设备管理部门需结合现场设备的配置、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出符合现场实际,且简单易操作的工作规定和安全措施。

2.2.2制定的规定和安全措施必须报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既为统一认识和在工作中能够真正落实,又助于迅速形成有序的管理和生产模式。

2.2.3设备使用单位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持证上岗和遵守操作规程。需做到:①能够按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禁止无证驾驶或违规操作现象发生。②加强外籍员工的培训与学习,要让他们逐步适应需方的管理模式。③大型或关键设备尽量安排中方人员操作,数量较多或操作技能要求不高的设备可雇佣当地劳务人员操作,但需有项目部员工在现场负责管理。

2.3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

2.3.1设备维修与保养要严格按照项目部制定的管理规定执行,并监督落实情况。特别是加强外籍人员的管理,所有由外籍人员负责的日常保养,必须由中方人员逐一落实,同时要明确中方人员责任。

2.3.2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的规定,开工前需对员工进行技术与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并进行考试和发证。

2.3.3由于受当地维修资源与条件的限制,根据项目规模应设置小型修理车间,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修理技术人员和修理工人,配齐基本的专业修理设备及工具,为施工现场服务。能够做到随叫随到,随到随修,确保施工现场需求。

2.4设备备件管理

2.4.1施工现场的设备备件要集中管理,不但要设立备件仓库,还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4.2备件管理要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既为规范工作模式,也为后续备件补充做好准备。

2.4.3备件存储一定要做到分类清楚、摆放整齐、放置牢固和标志清晰。

2.4.4制定备件采购计划时要有前瞻性,需考虑周全,应给国内的采购计划标清设备的生产时间、名称、型号、生产厂家、零件号等,必要时可附零件照片。因为备件采购错误,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严重影响设备的维修与使用。

上一篇: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下一篇: 神经生物学综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