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课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职计算机课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职计算机课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Vocation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Yu Liyong

(Zhuji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Zhuji 3118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progress,network security is also facing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security threats and challenges.In this situation,vocational schools,computer education will be times when,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adapt to new technology,go to work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latest computer security issues.To achieve this goal,the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should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latest theories of teaching,while making the teaching experiment,to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mental and physical capabilities.

Keywords:Vocational;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Teaching

一、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合理选择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教材选择一直是个难题,至今没找到特别适合中职学生需求、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为了克服教材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关键是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在“基本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指导下,在保证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我们对该课程授课的内容与形式作了调整,设置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项目。项目一: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测试基本命令的使用;项目二:密码技术――网上购物与电子支付,PGP加密软件的使用;项目三: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安全――Win-dows2000的安全配置,常用的系统进程和服务;项目四:网络攻击与防护――网络嗅探器Snif-fer,使用“冰河”木马进行远程控制;项目五:计算机病毒防治――常见反病毒软件的使用,项目六:防火墙技术――设置个人防火墙,项目七:WWW的安全――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安全配置。为体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项目设计时,我们舍去了深奥的理论,引入了网络安全发展的新技术、新概念,把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验中去,尽量做到内容浅显易懂,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原理,还能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二)以能力为导向设计实验。1.网络组建方面。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局域网络组建能力等。这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即对网络的规模、设备、应用等进行设计,完成网络的组建。这方面的实验有:双绞线制作实验、SOHO对等网组建实验、简单局域网组建、交换机级联和配置实验、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设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带宽控制实验、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实验。2.网络管理方面。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类实验主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验有:交换机的端口控制、MAC地址的绑定实验、VLAN配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实验、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配置安全的ACL实验、配置动态路由实验、带宽监控维护的实验等。3.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能力和防护能力,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攻击,并且能对安全设备进行配置。这类实验主要是:防火墙的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验等。(三)重视对实验过程的管理。实验室相比教室而言氛围宽松很多,如果对实验过程不加以重视可能实验课会变成自由活动课。因此,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中职学校设备一般都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同时上机,因此对学生恰当的分组是非常必要的,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是保证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安全在教学中的实现

(一)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校园网络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二)配置防火墙。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在使用中根据要求,设置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为能实现系统的安全,要求学生要开启防火墙,并能合理配置,掌握端口添加和端口关闭的方法,这样可以用不到的端口拒绝,来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间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三)数据的回复与备份。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分发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些新的问题如系统失败,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等,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如病毒、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这就要让学生学会数据的备份,制作相应的备份计划和可靠的措施并能够进行数据恢复。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如何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适应新技术,能在工作岗位上满足社会的需要,针对计算机安全问题展开学习。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单个系统,而需要仔细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并将各种安全技术,如密码技术等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结合教学实际,作者粗浅地谈了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实践。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0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213-02

当今时代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区别以往,其明显的标志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又凸显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结合应用所形成的信息载体,由之所打造出的信息产业。计算机与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工具和标志性工具作用所须臾不可缺少,但也随之出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问题表现为物理意义的和逻辑意义的两个方面。物理意义方面是体现于系统设备和和相关设施方面的,逻辑意义是体现于信息保护方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促进了计算机教学对这个方面内容的重视,将虚拟技术包含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内容中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虚拟技术是网络技术中的后发性技术,是适应于保障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而诞生的,如何将虚拟技术结合进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内容中,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认真探索的。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从大的范围来说,是目前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局域范畴来说,只要利用计算机就会有发生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威胁,因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是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是发生在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被破坏的情形下,也即计算机所存储的数据信息被篡改、被盗取或被泄漏的情形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给出的权威性定义为: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和措施,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不遭到更改、泄露和破坏,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让网络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1]

事实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很多典型的案例令人们触目惊心。如发生在美国的由斯诺登曝光于世的“棱镜事件”,美国通过超级网络监控软件获取所要监控地区、国家、要人、单位、系统、百姓的私密信息。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数据,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内,国内就有大量的网站被篡改,仅政府网站被串改数量就达384个;这一时间内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竟然近70万台,被木马、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与感染飞客蠕虫的主机也都达数十万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不少的,无论出现怎样的问题,都会给信息拥有者和使用者造成极大的损失和麻烦。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的事实告诉人们要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社会的需要就是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传授和培养的内容,也即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必须与社会需要衔接起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能力,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也就必然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被重视起来。

二、虚拟技术进入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课程

1.虚拟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泛,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2]社会发展的需求导引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复杂,难度大,尤其需要实验教学的辅助作用,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在虚拟网络技术出现后,该技术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障作用被普遍看好,在社会上普遍采用的同时,也迅速进入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课程。

虚拟技术实际上就是虚拟计算机技术。就是在计算机的实际使用中,利用对一个计算机主机软件系统的技术操作,将之模拟成其他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形成虚拟计算机,也称逻辑计算机,如对VMware(VMWareACE)、VirtualBox和VirtualPC的利用,在Windows系统上虚拟出多个计算机,这个系统以虚拟机和主机的构造存在,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相同的芯片组、CPU、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串/并口、USB控制器、SCSI控制器等设备和共同的显示窗口。自然,虚拟机满足的是拥有其用户的一套系统,是根据其拥有用户的实际需要虚拟出来的,且可以根据拥有者的意愿,来选择要连接出的虚拟机的数量,以虚拟机来满足拥有者的使用用途,既然是拥有者为满足自身使用意愿所构建的,那么,这种虚拟机就是非公用的,难于被其他用户所利用的,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虚拟机更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将虚拟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虚拟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要将虚拟技术应用到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验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相应的虚拟机,在选择虚拟机时会涉及到选择数量问题,也即一台计算机应连接多少各虚拟机为好,有研究者提出:“在计算机连接时一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到多个虚拟机中,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根据课程实际需要,合理的选择虚拟机的个数,这样在实际中才能更好的让虚拟机运作起来,也不会过多的占用硬件资源。[3]当然,一台计算机可以连接虚拟机的数量不仅仅是能带动的具体数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网络服务器的性能,在保障安全性和相应性的基础上设计,因为虚拟机在实际运行中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计算机的内存足够大是先决条件。

将虚拟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增加了计算机这门专业课程学习的难度,是对以往这门专业课程内容的扩充和难度的提升。那么,首先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其技术要领,在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把技术要领讲解清楚,学生能够听的明白,能够动手操作,扎实第掌握利用虚拟技术的能力,不至于走过场,不至于让学生赶到不好理解和不易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建立好实验模版,更细致、更精密、更准确地施以计算机虚拟技术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过程中,来充分了解其技术的操作规范和细节。譬如教师一般会教授给学生一些系统性危险的知识,会给学生讲解一些计算机木马、病毒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可以利用虚拟技术结合实际教学给学生进行演示,通过虚拟技术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完全方面的知识,学生也会对相应的病毒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4]

毋庸置疑,虚拟技术进入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同时体现出“加码”的意义。对于教师说来,提出了必须积极扩充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说来,在增添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上、对于学以致用上说来是具有正效应的,还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加具体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能够启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空间有很多余地等待利用者在利用过程中创新发明,提高其应用效率的思维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认知,从而解放思想,积极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但能够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新”,更能够将掌握和驾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活”。[5]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关乎个体的专业技术能力,又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创新促进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计算机网络安全课后答案,xie520lian2012-10-07.

[2]李文.刍议虚拟机技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4(12):154.

篇(3)

中职计算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其也是一项较为枯燥的学科,而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无法有效的集中精力,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并且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开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该方法通过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提升了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由此可以说明,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其必要性。

1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打破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分析研究为主,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积累经验,开拓思路,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更加容易,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准备活动、指导行为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分析和研究。案例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开放、动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变成了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了中心位置,学生以各种方式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而且整个过程教师会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分享自己的想法,这对以后学生的职业生涯是有一个很好的锻炼。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析

2.1 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有些课堂上虽然也应用了这种方式,但是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提升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高效性是教育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采用具体的案例能够形象地体现出案例教学的相关内容,然后将其进行展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二,如果教师所选案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生动性,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高效性以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三,如果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放置到案例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来设置案例。

2.2 案例教学的实施

第一,通常情况下,在课程进行之前,教师就要将相关的案例进行展现,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展示方式,一般来说,通过发送文字材料、选择多媒体的投影仪以及对案例进行播放或者是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演绎等等。这些方式主要是为了表现出出一定切合课程内容的情景。

第二,在案例提出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案例中的情景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根据已有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问题中,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回放,对学生进行引导。将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探讨。在课堂上,教师所引用的探讨方式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好是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们需要通过自身的思考给出方案。如果涉及到分歧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具体的答案。这样,学生们会提升对问题的记忆程度。达到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标。

第三,在案例教学模式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讨论的情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这也是加强学生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课堂上将问题的重点找到,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将所学内容为基础,不断对其进行有效地延伸。另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际中。

3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并且在现今的社会中得到了普及,目前的各个行业中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和工作,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在目前的社会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开始对其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原有的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原有的教学方法也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开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当中,从而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开展形成了积极的积极影响。学生们在教学中树立了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自动的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挥,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计算机课程是中职院校的主要课程项目之一,计算机课程教学注重实践,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得计算机课程能够更好的开展。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采用生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就会使得学生无法有效的理解教学中的重点,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合理的设计,所选用的案例也需要与时代以及课程教学的内容相符合,这样能够有效的活跃教学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可以正常的开展。

结束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同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更确切的说,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讲授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很有作用。但单纯地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法,容易使学生忽略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对一些计算机专业术语掌握也不准确,有时会造成重实践轻理论的后果。如何更好地提高计算机课堂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经过笔者的探究,学案导学一种是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教学方法之一。

2 学案导学对中职计算机课堂的价值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时,有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更加注重课前的预习,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实践课上,学生经常会在做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为做而做,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容易产生迷茫,很多时候结果做出来了,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学案导学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上对学法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不会偏离教学要求和目标,并且通过要点的形式边操作边强化理论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案导学通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案导学通过学案的指导作用,

3 学案导学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

3.1 学案的准备

学案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所授课程,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要心中有数,学生课前应该预习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去解决,这都是教师在编制学案时应该预先考虑的。比如在flash综合实例的制作中,由于操作的步骤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做完上步就忘记下步,学案的设计要很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相关步骤,但学案关于步骤的说明也不能过于详细,要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然不仅达不到学案导学应有的效果,还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学案导学最忌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同一种思路去完成学习,这样的学案是限制,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学案导学的关键是学法的指导,要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3.2 学案导学的实施

(1)课前预习,先学后教

预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顺利地消化课堂上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职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有预习习惯的同学更加少之又少。上课时,他们喜欢老师将答案或步骤直接告诉他,不喜欢进行思考,久而久之,教学更加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2)重点点拨,学法指导

职中的计算机课操作部分占很大比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演示,然后学生跟着做,学生很多时候学会了结果,却没学会方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限。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演示不超过15分钟,在剩余的时间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案对操作中的要点作出说明,并横向、纵向拓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3)小组合作,教师引导

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分组时要注意优差生结合,如果小组分配的不合理,容易出现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因此,学案中对于分组要做好明确的指导,让组内每个成员都有事干,共同提高,评价标准是组内每个成员都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如果优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指导差生,自己的成绩最后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跟踪指导,实时答疑,同时要注意激励引导。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检测学习,课后拓展

作品完成后,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展示,让学生相互发现问题,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注重总结,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评价学习成果。学案包含相应的评价表格,让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同学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对作品的评价。同时,要求学生学习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对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深化;并布置实用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下次课进行展示。

3.3 要注意的问题

(1)学案不是教案,更不是实验报告

学案是给学生看的,学案要能把学习的重点清晰明了地展示给学生,能够准确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还能够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学案的关键在于“导”,教学生方法,注重学法的点拨。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记自己引导者的角色,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不断地巡堂辅导,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答、善于总结,注重引导学生的有效合作,及时激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在课堂里面充满兴趣和激情。

(3)注意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每个同学的基础不同,所以在学案的设置时不能只考虑一个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注重对各种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对后进生要多引导、督促。

(4)学案设计的开放性

学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课堂上出现的突况往往是课堂的魅力所在。如果不注重课堂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按照学案按部就班,容易迷失教学方向,这反而限制了老师的发挥空间。对于突况处理,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素质能力的锻炼,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案导学在计算机课堂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广阔的前进空间,笔者会继续认真研究,使学案导学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5)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6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的各个领域,包括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熟练的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能培养更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也能熟练的掌握办公软件的操作。如何才能让中职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的的一个难点。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校是一所地处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学生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由来自本城市的学生,也有来自周边农村的学生。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拥有计算机,或是学生在初中就学习过计算机,以至于有些学生在上中职之前就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技能方面掌握的相当的好。但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系统的教育,对计算机操作方面就有所欠缺。

2.教学内容上。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都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测试内容,以至于计算机专业与非专业都学习同样的知识内容。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素质相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标不明确。

针对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锻炼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信息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突出这门课的实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真实的案例,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对案例的一步步分析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程教学中以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生对难易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解,让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寻求实现解决该案例的方法,在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况下,学生更易吸收与消化新知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实践性比较强,是教师精心设计与策划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案例包含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所有新内容或是以前所学习过的内容。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2)通过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课本原有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设计恰当而丰富的来自人们生活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4)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Of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内容。由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下面以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知识点为例,说明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

1.word案例:制作个人求职信。个人求职信是每个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所必须要制作的,它可以让面试者一见便能对你有个初步的了解。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设置字体和字号、艺术字的制作、插入文本框和图片、设置段落格式、表格的使用。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制作个求职信的基本知识和方面,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WORD完成字体排版,艺术字制作,文本框和图片设置及表格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2.word案例:宣传小报的艺术排版。在学习生活中,学校里要举行什么课外活动,可以通过WORD制作宣传小报加以张贴,从而来宣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加。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艺术字的制作、图片及艺术字的组合、图文混排、文本框的插入、页面边框的设置。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制作宣传小报的基本知识和方面,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WORD完成文本框、艺术字、图文混排等的综合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3.Excel案例:制作个人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Excel来制作个人每个月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这样可以统计每个月自己的收支情况,以便更好地支配自己的收入与消费。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Excel的基本操作、Excel表格的格式化、Excel常用公式的运用、Excel图表的制作。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个人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的基本知识,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Excel完成文字格式化、公式运用、图表制作等综合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4.Excel案例:商品销售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公司或是销售店里,人们经常会利用Excel来统计与分析商品销售数据,从中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利润最大化。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Excel的基本操作、Excel表格的格式化、Excel公式、函数(SUM、VLOOKUP)的运用、Excel排序与分类汇总、Excel透视表。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商品销售数据统计表,并对表进行统计、分析,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Excel完成文字格式化,公式运用,排序、分类汇总等的综合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5.PowerPoint案例:公司会议PPT的制作。在公司中,上到企业高管,下到公司员工,都喜欢用PPT来制作会议讲稿,因为PPT在很多时候能做出动画效果,加上一些音质效果,让人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公司的一些文化等。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母版的设计、文本占位符的格式化操作、背景图片的使用。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PPT演示文稿的方法,并完成个人求职简历的演示,培养学生运用PPT演示文稿模块母版设计、文本占位符的格式化操作、背景图片的使用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经过一年的教学验证,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同时也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技巧,甚至对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一些高级操作都理解得很透彻,在期末测验中,学生的理论与上机考试成绩都比较理想。

四、总结

教育的任务不是将信息强制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新知识、新内容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与激情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把课堂知识学习好的情况下,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利用案例化教学法教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利用案例化教学法的手段,对教师的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是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148.

[2]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4-407.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80-02

一、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本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并且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和日常事务性问题[1-2]。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主动性和自觉性;(2)学生的程序设计、调试能力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体会不深;(3)教学学时较少,一般为32或者48学时。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基本概念、原理的讲授上,而程序设计、调试等实践性较强部分通常只能点到为止,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和布置练习。

对于第一个问题,普遍采用的对策是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后面的两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不同的授课者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会因情况而各异。本文作者承担着内蒙古大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面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层面的适当引导外,尝试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

目前,一门课程大多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教学[4]、案例教学[5]、问题教学[6]、引导教学[7]、认知教学[8]等。前四种方法侧重于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变新与改革,认知教学从讲授内容的本质出发,研究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以高级程序设计(C或C++)为基础,内容涵盖“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内容之间既互相联系又比较独立,每一部分内容都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这样具有繁杂的内容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肯定满足不了授课的要求,同时学生也不容易掌握其内容。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能够从牢牢抓住教学本质出发,深化知识的组织、粒化与因果关系,将所有知识融为一体。案例教学能够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本文将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下称认知案例教学法)并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借此加强学生的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缓解因教学学时较少与加强实践能力间的矛盾。

三、认知案例教学法及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中的应用

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是按照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进行教授知识,将教学知识组织、粒化、因果化,使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全面地掌握知识。其中,组织是对知识宏观的掌控,粒化是对知识微观的演化,因果则是知识之间的关联。因此,认知教学能够条理地、逻辑地、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是一种符合学生学习逻辑认知过程的科学方法[8]。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案例的分析、思辨为重点,目的是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形式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5,9,10]。对于认知案例教学法,首先综合考虑认知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认真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提取宏观知识点(教学内容)并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一起;然后对每个宏观知识点进行细化,得到微观知识点;接下来搭建宏观知识点之间、微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得到一个课程的认知系统;最后在这个认知系统的基础上,对微观知识点或宏观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课程教学。

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把“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四部分作为宏观知识点,并用系统工程作为基点把它们关联起来;依靠采用的教材和使用的参考资料对这四个宏观知识点进行细化,并建立微观知识点的彼此关联,这样就得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认知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中的宏观知识点和微观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逐层深入的组织结构。每一层是其上层的粒化,每层的微观知识点之间、上层和下层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依据图1所示的认知系统,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对底层一个或多个关联紧密的微观知识点精选有真实场景的应用案例展开课堂授课。为了能够成功地进行认知案例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层面的引导,较好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之外能够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完成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同时自主地学习和发现问题。对于教师,需要在图1的认知系统框架下,根据微观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仔细研究案例的内容,做好案例分析。明确给出本次案例教学重点讨论的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参考资料和预习要求,把这些内容文档化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找出具体问题,同时准备分组讨论提纲。注重程序设计和调试,布置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提前熟悉程序,并准备调试结果。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相应的点评和讲解;并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的讨论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进行小结和归纳。

认知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教学中布置的练习都有相应的应用背景,学生通过调试和设计程序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一般一个案例包含多个知识点,学生的预习和准备工作缩短了授课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原理所需的时间,这让授课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集中更多的精力去讲解实践性较强部分。经过三年的认知案例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良好。

四、结束语

本文把认知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独到性之处。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士良,葛兵.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帝伊,马孝义,辛全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9,(22):11,68-69.

[3]王海燕.“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86-87.

[4]臧建莲.任务驱动法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13-14.

[5]朱涛,马恒,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91-93.

[6]罗祖兵.教育学问题教学:涵义、价值与操作[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71-75.

[7]陈晶,刘益新.引导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130-131.

篇(7)

我们都知道中职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其特殊性就在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我国市场经济中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专业性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基础文化课之外,要重点学习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而计算机实训课是一种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维,全面发挥中职学生主观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普通教育的学生而言来说可能整体素质稍弱些,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家长忽视孩子教育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学方面的意识不够,有些学生出身农村家庭,由于家长认为学生上学可有可无,导致了很多农村出身的学生对上学没有产生应有的意识,因此疏于学习,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

(二)计算机实训课教材与学生状况不符

一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实训课教材大多是大专或者本科的专用教材,而这些教辅资料中的知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对中职生而言都有些难度,不适合这些学生的学习。这样下来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不愿意接受计算机实训课程。

(三)学校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单程性的授课方式,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难以融入课堂真正的学习中去,并且很多中职生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并无用处,

其实,这种过于守旧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如今的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须要对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让中职学校的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哈佛大学诞生,它是指一种将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培训目的,把生活中真实存在过的情境加以处理变成典型化事件,变成一种供学生分析参考和解决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和独立思考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案例教学法是根据学生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疑点而精心设计而成的案例习题,可分为案例讨论、案例练习、案例导入以及案例结尾等多种方式,此法在应用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很快就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在了诸多教育领域。

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中,有很多的计算机软件需要学生去学习并掌握,比如切线画法、公差原理及标注、AutoCAD中画圆等课程,那么,在诸多的计算机实训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应该怎样融入进课堂中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案例实施”、“案例的总结与优化”等几方面进行: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案例

中职学校可以与企业选择进行合作,通过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然后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通过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与优化教学项目,确定教学目标。此外,在设计项目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文化基础外,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技术能力,比如我们现在要给一家企业做宣传海报和展板,就要在设计中将这家广告设计需要的photoshop等软件知识融入到这个项目当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知识。

(二)案例实施过程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思路和需要的应用工具,让学生以一个应用者的角度来了解此项目的方案和过程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直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然后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开始实施,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们需要进行对信息的搜集、分类、设计项目方案、分组讨论和分工合作,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和评比。

(三)案例的总结与优化

案例在计算机实训课程中实施后,就要进行总结,学生可以跟来反馈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和同学互相交流心得。教师要对这个项目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形成自己的职业技能。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把该课程中的重点难题化繁为简,寓道理于情境中,不仅解决了教师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也让学生深刻清晰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第二,可以激发起中职学校的学生们的上课兴趣,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讲解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就会积极的融入进课堂气氛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而无害。

第三,运用案例教学法,老师们授课时候不再是平时刻板,教条的方式,会让学生们产生亲切感,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空间,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四、总结

在中职学校中,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这种把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有所益处,对学生更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对此,中职学校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将案例教学法融入进来,只有敢于进行改革和创新,学校的教育才能更有效,学生才能更受益。

参考文献

篇(8)

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是学好计算机专业课的关键。理论学习是上机实践的基础,实践操作可以使理论得以深化与巩固。上好实习课是学生从认知活动中由“理论”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因此,明确实践课的目的要求,安排合理的实践环节,优化师生双边活动,提高实习效率,对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上好一节计算机实习课,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准备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既是上好实践课的前提条件,又是提高实践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的课前准备应该做到“三备”。

1.备实习教案。

要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实践教学课堂化的教学思想,实习指导老师课前一定要编写实践课教案,制定本次实践课的目标、任务、步骤,并且根据教案组织实践教学。

2.备实习设备。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机房普遍采用局域网结构,计算机硬件配置不是很高。因此,实习指导老师要非常熟悉局域网机房的维护与管理、一般故障的排除、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等,上课之前要充分做好设备的维护与软件的调试工作,保证实践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机器故障而影响学生实习。

3.备实习的学生。

实践课前要先布置学生预习、复习和实践课相关的课本内容,让学生熟悉实践内容,填写实践报告,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三个方面做好实践课的准备,另外还要事先编好实习小组,使学生优化组合,以便做好小组帮带和竞赛的准备。

二、课堂指导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一节好的实践课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组织教学,复习巩固。

学生全部进入机房后,老师指导学生按组按号入座,然后进行5—10分钟的基本技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训练状态,完成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对指法、英文录入、汉字录入、文档编辑等基本功进行复习和巩固。期间老师也可迅速发现并排除设备及软件故障,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2.提出任务,明确目标。

巩固训练环节结束后,指导老师要及时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和练习的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同时简要概述新课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围绕新的任务目标主动刻苦练习。

3.讲解要领,示范演练。

一是要讲解本节技能练习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二是要示范,让学生看清楚技能练习的基本步骤及过程。

4.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是形成技能的中心环节,练习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一要紧紧围绕实习目标,模仿老师示范动作,进行独立练习或分组练习;二是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做好记录,不能只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做一遍,遇到新问题要设法解决,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断总结,把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记下来;三要巡回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要处处留心,细致观察,适时指导,把握教学的主动权,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保证练习操作活动顺利进行,促进课堂技能目标的全面实现。老师指导可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也可让优生指导学困生,发挥骨干帮带作用。若大面积出现错误,则应停止练习,集体纠正,重新示范,提高练习效率。

5.强调小结,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老师应及时总结本次练习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强调练习的实质和核心关键要领等,根据练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6.考核评价,激励提高。

考核是技能训练的重要检测手段,不仅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提高训练成绩,而且可及时检测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老师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实习指导方法。考核方法可灵活多样,随堂测试,每节课可抽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测试。达标考核,按照阶段技能训练目标,不定期地进行达标考核,鼓励学生实现技能达标。模拟训练,在课堂中,向学生提供一些综合性的文档编辑、报表、广告制作等,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技能竞赛,以校、班为单位,组织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和技能鉴定等。改革考核手段,计算机课的成绩评定可以技能考核为主要依据,发挥考试手段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重视技能训练。此外,要想使学生练就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制定相应的奖罚条例,使考核评价激励措施制度化。

三、强化课外练习

加强课外辅导、指导课外练习,要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课外辅导、课外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既可以巩固课堂练习成果,又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为学生的后续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技能的形成,凭一两节课堂教学与实践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课外练习强化,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从而夯实基础,形成技能。

四、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节完整的实习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着眼点,以目标为主线,以练习为重点,以反馈为手段,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组织,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达标,等等,坚决反对“放羊式”教学和把实践课当做理论课来上的错误做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注意:理论讲授与上机练习紧密结合;恰当安排理论教学与上机实习的课时比例,一般应做到1∶1或理论教学占总课时的40%,实习占总课时的60%;保证实习开出率为100%;做好机房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讲究练习方法,可采取单项练、综合练、平行交替练等方法,避免单调枯燥的练习,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学生眼、耳、手并用,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增强练习效果。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要充分体现“以能为本”的当代教学思想,教学应注重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知能交叉,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掌握同步进行,大面积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66-02

微课的出现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最终产物,也是因为在线教育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当前存在较多的在线学习方式都与微课出现紧密相关,包括新浪公开课、可汗学院、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网易公开课等[1]。教师是当前微课开发以及应用的主体,因此教师为了保证微课的质量,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微课制作中充分融入计算机技术。

1微课概述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在线学习平台翻转课堂以及可汗学院,具体内涵为依据新课标以及实践的教学要求,将视频作为教学的载体,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疑点、重点、难点等重要知识点内容进行高质量讲解的过程录制下来[2]。有学者认为微课的教学目标应该足够明确,内容必须短小简练,视频时间要控制不超过10分钟,确保视频能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集中详细说明。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及某一个知识点制作教学需要用到的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视频具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目标,且内容排除繁冗[3]。学生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参与学习微课内容,有助于最大限度利用时间,保证学习效率最大化。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内容简练、时间短,学习者不至于会出现厌倦心理,而且由于微课集中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所以学习者能够更好集中注意力,迅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计算机技术存在于微课中的价值

微课与教学反思、课件素材、学生反馈、教学设计等密切相关,微课与教学课件、课例、反思、设计等单一教学资源有较大不同,其实微课是基于单一教学资源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是创建微课的前提,且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关系到微课制作质量,也会对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效益造成影响[4]。微课中需要制作微视频,因此需要利用到课堂拍摄式、不同途径的混合制式、软件制作合成、录屏式微课等多种计算机技术。为了保证微课的实用性,必须对微视频的实践容量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实用性最大程度得以发挥,这样才能够使微课学习者的需求得以满足。要想保证微课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计算机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另外完成一堂微课,还需要用到笔记本、手机、视频播放器等多种设备[5]。借助计算机技术中的格式转换功能度微课内容进行多种媒体格式的转换,可以使微视频的清晰度以及质量得到最大程度提高,保证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各类微课视频,教师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计算机技术在微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微课件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倡导微学习是微课开展的重要目的,另外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微学习必须要求具备科学的微内容,微内容的实现必须依赖微课件这一重要工具。微内容具体指的是非常小的信息单元,通过动画、视频以及文字进行表示,新闻、题目以及游戏是其具体内容。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微课件的制作能够有效拓宽应用空间,收到良好的成效,所以必须正确选择微课件制作的工具,只有保证微课件足够生动形象,学习者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微课件领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微课件内容的制作工具以及编辑模式上。当前信息技术得到更大发展,微课件制作不仅仅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工具,多种综合性技术开始被应用,逐渐搭建了一个综合性计算机辅助制作平台[6]。

3.2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微课开发中

高水平的录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是制作高质量微课的前提,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开发微课内容。微课内容开发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习微课的学生的满意情况,同时还会影响微课开展的效益。随着信息技术更快的发展,微课录制出现了更多样的设备以及方法,使得微课有了非常坚实的技术基础,除此之外,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也加快了微课的开发。开发微课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非常复杂,如果对象是教师个人,征集评审式是微课开发建设的主要模式,如果对象是机构或者学校,项目开发式是微课开发建设的主要模式。开发微课具体包括几个阶段:发动宣传、后期加工、审核、设计选题,所以只有确保各个环节都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够使微课开发质量得到最大程度保证。

3.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于微课制作流程中

微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微视频视作的过程,为了提升微课质量,必须尽可能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制作微课的流程,不断丰富微课制作的方式方法。微课制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区分,步骤一为微课课题的选择,也就是说微课可以选择课堂中具体哪个教学点实施微课的录制;步骤二是完成微课教案的编写,微课的时间通常必须保证在10分钟之内,这一限制的存在不是简化内容的理由,所以仍然需要在微课中纳入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及方法、布置作业等内容;步骤三是课件制作与微课的正式录制,同时还有必要通过ppt进行微课内容展示,所以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对ppt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第四个步骤是录制微视频,也就是将准备好的微课内容让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进行展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环节中必须学会选择合适的录制方式,一般使用较多的有采用录屏软件或者摄像机加黑板等。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是制作微课中每一个步骤的支撑和基础,也是微课制作不断改进的必要工具。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不断完善微课制作流程,不断更新微课制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微课的灵活性以及简便性,使得微课制作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最大程度保证。

4微课制作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

微课制作具体包括制作混合方式、录制桌面屏幕、拍摄数码设备、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等不同方式。然而因为我国微课出现的时间不够长,计算机技术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该不够规范,也就是说微课制作还没有出现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这样容易造成微课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在下文将具体分析当前认可度较高的几类计算机技术规范。

4.1计算机屏幕录制技术要求

如果需要借助录屏软件内录,教师在电脑上操作、演示以及讲解的内容可以选择屏幕录像专家、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进行,也可以选择交互白板自带摄录软件进行录制,另外声音同步录制可以选择麦克风或另外类型的语音输入设备,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通常录屏的分辨率选择1280*720或者选择1024*768。

(2)视频录制后的输出格式应该为 WMV 或MP4。

(3)输入声音保证为双声道,要足够清晰,音量保持适中,保证微课解说的声音协调于背景音乐比例。

(4)如果利用视频混合制作微课,选择相近于视频分辨率的分辨率。

(5)视频质量必须保证平稳的图像过渡、具备较强的稳定性、确保播放足够流畅。

4.2多媒体软件制作类要求

如果软件制作选择会声会影、FLASH、3DMAX等动画软件、多媒体PPT讲解等,其制作也可以选择课件制作工具Cap-tivate 、Story Line等完成。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若具有交互性学习内容,一定要符合SCORM。

(2)若不存在交互性内容,输出格式必须为 WMV或 MP4,必须保证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学习。

(3)主体部分选择1024*768、800*600等通用分辨率。

(4)质量要求为动画流畅、清晰,声音必须保证清晰,确保与画面完全同步。

4.3摄像部分技术要求

这个部分的完成,可以借助具备视频摄录功能的所有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电脑摄像头、DV、摄像机等,将可能要用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拍摄记录,视作微课制作素材,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这些素材实施处理。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视频格式为WMV 或MP4 格式。

(2)视频帧率应该是每秒25帧,扫描方式应该为逐行扫描。

(3)通常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720*576 。

(4)输入声音应该保证为双声道,清晰度要足够,音量要确保合适,保持微课解说声与背景音乐相协调。

(5)视频质量必须保证稳定的图像、清晰的对焦以及合理的构图。

4.4混合类微课要求

借助拍摄、内录、制作、合成等手段,对上述几种方式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制作成微课素材,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这些素材进行编辑和相应处理,使其成为最终的微课教学视频。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制作过程中应该选择相同的分辨率,统一高与宽的比值为9:16.

(2)制作后最后输出的格式为wmv格式或 mp4 格式。

(3)组成混合视频中的各个视频制作要求要符合上述介绍的三种标准。

(4)保证画面流畅、清晰,声音足够清晰,前后音量大小保持一致,整体保持适中音量。

5结束语

微课出现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应用,微课中视频是最重要的内容,而视频的制作主要需要依赖计算机技术,而且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制作的水平关系着制作完成的视频质量。所以必须更深入研究微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保证计算机技术最大程度为微课服务,不断提升微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帆,沈来信.基于 SS2H 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1):195-199.

[2] 王磊,任成刚.计算机技术在微课领域的应用浅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1):6-6.

[3] 顾玲芙.中高职校电工电子课程中微课制作教学设计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5(8):30-31.

上一篇: 档案资源管理 下一篇: 档案管理基本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