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护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贫血患者的护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贫血患者的护理

篇(1)

一、临床资料

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8~44岁。头晕乏力42例,胸闷、心悸气促14例,上腹不适呕吐、腹泻4例,黑便1例,无自觉症状7例。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多缓慢,常有原发病的表现,如溃疡病、痔疮导致黑便、血便,妇女月经量过多等。缺铁加重才出现贫血及含铁酶活性降低的表现。缺铁性贫血早期多无症状,贫血明显时可具有一般贫血的症状体征,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严重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可伴组织缺铁表现:

(一)舌炎、口角炎 表现为舌萎缩、舌痛、舌质淡而光滑,口角皲裂等。由于咽部、食管粘膜萎缩、变性可引起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表现为吞咽时感觉有食物粘附在咽部,此表现在我国患者中少见。

(二)缺铁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 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

(三)神经、精神系统 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于儿童。此外,儿童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吃泥土、生米、冰块、石子等。以上表现与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有关。

三、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让病人了解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原因,饮食可补充部分铁元素.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含铁多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紫菜、木耳、海带等,动物食品含的铁更易被吸收。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可引起缺铁致贫血,指导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是重要的;食用鱼、肉类及富含维生素C食品,有利于铁的吸收。注意餐后即刻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由于茶叶中含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饮茶在餐后2小时较合适。

此外,补充铁剂的同时需要给予蛋白质,若蛋白质缺乏,也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2)药物护理:①让病人了解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故应饭后服用,从小剂量开始,若仍有不适可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调整药量或更换制剂;②口服液体铁剂时,病人要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③服铁剂同时忌饮浓茶及牛奶;④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这是由于铁剂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变成硫化铁所致,应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⑤注射铁剂时,首次给药须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抽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取“Z”型注射法以免药液溢出。需要深层肌肉注射,以促进吸收减轻疼痛。副作用:极少数病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淋巴结肿痛。全身反应轻者面红、头昏、荨麻疹。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注射后10分钟至6小时之内要观察副作用,最好备有肾上腺素1支;⑥铁剂治疗时间:直至血红蛋白正常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4~6个月,目的均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3)病情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纳差,听心率,测呼吸频率,观察皮肤、粘膜及活动耐力变化。了解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

(4)适宜活动量: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对日常活动均可耐受。但剧烈运动时较同龄正常人易感疲乏,甚至头昏目眩。因此,应让患者生活有规律,做适合个体的运动。勿需卧床。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贫血严重或贫血发生速度快者,应卧床休息为主,轻中度贫血或贫血发生速度缓慢者,可活动与休息交替,根据病人体力帮助制定每日活动计划,让病人参与制定,贫血改善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5)出院指导:本病病因明确者要求病人认真彻底治疗,否则以后可再发。出院后坚持上述饮食,遵医嘱继续服铁剂,定期门诊复查。

四、健康教育

1.预防措施 在易患人群中开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卫生教育,对婴幼儿强调改进喂养方法,应及时增加辅食,如蛋黄、青菜、瘦肉和肝等含铁丰富食品。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除食用含铁多的食物外,还可每日服少量硫酸亚铁0.2g。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孕妇和婴幼儿食品中加入少量铁剂,在瑞典首先实行,效果极佳,目前认为可以推广应用。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检查,治疗寄生虫感染等。

2.疾病知识的指导 向本病患者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病因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便于主动配合治疗。本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根治情况,若能根治,则贫血可彻底治愈。

参 考 文 献

篇(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国内外研究表明,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3],而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功血患者来说,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往往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针对这一状况的临床护理也显的颇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患者而言,青春期下丘脑与脑垂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血病情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影响学习和生活[4,5]。本文则针对这一状况,以本科室中某位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活动、药物、饮食、病情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沈某,住院号589330,女性,13岁,学生,父母体健,社会关系清楚,心理状态紧张,无。患者主诉子宫出血1个月余,患者月经来潮近1年,月经欠规律,月经量不多,末次月经2015.4.26,阴道出血至今,量时多时少,多时每天使用卫生巾10余片,少时2~3片,同时伴有头晕乏力,未诊治,2015年5月中旬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止血治疗5d,口服药物升血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2d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曾口服宫血宁治疗,于6月8日就诊我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膜相对增厚,为行进一步治疗于6月8日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49g/L,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贫血饭,病危,遵医嘱给予止血升血药物以及戊酸雌二醇2mgQ8h口服,分别于6月8日,6月9日给予悬浮红细胞2u静脉输血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为81g/L,患者口唇及颜面转为红润,活动后无头晕乏力症状,遵医嘱停病危,于6月21日改戊酸雌二醇2mg Q12h口服,患者主诉无阴道出血,于6月25日出院。

2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即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于功血继发的贫血患者来说,做好整体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并恢复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下文即围绕所选患者分以下几方面阐述实施的护理研究工作。

2.1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陌生的医疗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系列比较特殊或特有的心理活动[7,8]。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掌握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疑虑的同时,耐心、和蔼的讲解与功血有关的科学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其情绪,使之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患者为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波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十分脆弱,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态度要和蔼,热情,给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尽快了解和适应陌生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2活动护理 活动护理是当功血患者出血时间长、量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且入院时患者血红蛋白较低或为重度贫血,同时伴有明显头晕乏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安放床档,勿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大小便时尽量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当经过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应适量,指导患者避免久坐就站,动作宜缓慢,避免跌倒发生。

2.3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对健康保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因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在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与时间的同时,更要引导患者严格遵嘱使用合理的性激素与升血类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原理、剂量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监督患者服药,防止其漏服或随意停药,以免患者因性激素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

2.4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整体护理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通知营养科为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贫血饮食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饮品,应多吃含铁量多的食物,如禽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与绿叶蔬菜等,以摄取足量的高蛋白物质,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并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

2.5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对于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注意患者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和性质,准确估计出血量。当发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时,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血、配血和输血等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6预防感染 做好预防感染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9]。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的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使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上行感染。与此同时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病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结论与讨论

功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而针对患者这一状况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护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需做好活动指导与饮食指导,在治疗方面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其建立并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避免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加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巢莺.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06-206.

[3]邱晓燕.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9):5218-521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王慧荣.60例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44-46.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篇(3)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含量不足以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含量降低而引发的一种贫血状态。其发病原因很多,大多由于饮食中铁含量较低,机体摄入的铁不足,或者铁吸收和利用障碍,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机体需铁量增多。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厌食,儿童生长迟缓,血清铁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阻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其他继发性疾病,因此,科学有效的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采用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发现整体治愈率较高,临床护理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缺血性贫血的临床症状且血清铁含量和血清铁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等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42例(42.00%),女性58例(58.00%);年龄20~86岁,平均(53.3±2.1)岁。其中重度贫血20例,中度贫血53例,轻度贫血27例。所有患者身高,体重,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患者面对自己的疾病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恐惧和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像了病情的恢复,因此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心理障碍,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这就要求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对疾病的疑问以及要求家属积极地配合。

1.2.2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含铁量不足,通过饮食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实验中针对每位患者病情制定了合理的饮食方案,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且极易被人体吸收。

1.2.3用药护理 根据每位患者贫血程度补充充足的铁剂药物,一般为5 mg/kg/d,可以根据实际病情上下调整。且用药期间患者禁止饮用茶水,牛奶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

1.2.4运动护理 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的活动量,避免长期卧床降低机体免疫力。

1.3疗效评价标准[2] 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其中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内含铁量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2.1护理效果 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参加本次实验的100例患者的整体治愈有效率高达95.00%,见表1。

2.2安全性比较 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仅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且经过及时调整后不影响病情的恢复,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3讨论

由于缺铁性贫血往往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由于治疗不及时引发其他疾病,因此,科学有效的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采用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①进行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与担忧,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同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是饮食护理,针对每位患者贫血程度给予食物铁元素补充,保证了铁元素的摄入量。③进行常规的药物护理,规范患者的铁剂药量,随病情变化对药量进行调整,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最后进行运动护理,避免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发生医源叉感染。此套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临床疗效较好[3]。在本次实验中,对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89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5例患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整体有效率高达95.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采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静脉推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液透析;贫血;疗效及护理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长期透析虽可改善贫血的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已为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1]。现将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本科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符合CRF诊断[2]透析时间3个月~6年;每周行碳酸氢盐透析3次,每次4h。CA-HP150透析器均采用贝朗透析机,入选标准:(1)治疗前患者Hb值60~90g/L,查血清铁>100g/L,转铁蛋白饱和度>20%,低于上述指标者先进行补铁处理,严格控制血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B组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贫血程度、肾功能水平及肾替代疗法均无显著差异(P>0.05)。(2)患者均排除并发急慢性感染、急慢性失血、严重营养不良、明显继发性甲旁亢、未能控制的中重度高血压及未完成疗程。

1.2 用药方法A组皮下注射EPO 4000u/次每周3次B组血透结束时从静脉端管路注射EPO 4000u/次,每周3次、用药期间每4周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 用药期间保持 血清铁>100g/L,转铁蛋白饱和度>20%同时观察患者血压、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总治疗观察时间为12周。

2 疗效观察

2.1 血常规变化两组患者用药后2周、4周、8周、10周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前后对照(P

统计学处理:各组内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应用on-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

2.2 患者一般情况40例患者在EPO治疗前后主观感觉明显好转,普遍反映精神好转,食欲增加,活动能力增强,睡眠改善,皮肤黏膜较前红润生活质量提高。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用药前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效果、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医护人员应满腔热情,耐心进行宣教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使他们保持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用药的疗效,尤其B组患者用药后要告知病人药物已推入。

3.2 用药注意事项促红细胞生成素系生物制剂,须在2℃~3℃温度下存放,以保持其活力,用药前自冰箱内取出后立即注射,不可与其他药物混用。若发现药物变色或出现混浊或过期不可使用,用药期间每4周查血常规1次,每日测血压2~3次。

3.3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

3.3.1 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当血红蛋白升高到110~120g/L时,血管平滑肌营养增加,弹性增加而使外周阻力增加,致使血压上升或原有高血压加重,出现头痛、头晕等副作用。随着贫血的纠正,血液黏滞度增高是引起血压高的另一个因素。因此护理上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认真填好记录,督促患者严格按医嘱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每次用药前应认真倾听病人主诉,发现以上副作用应及时报告医生,一般经减少药物剂量,减少活动,平卧休息,加服降压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3.3.2 注意观察血液凝固性的变化,用药间期随着血红蛋白升高,动静脉内瘘和透析器发生凝血的几率也升高,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应观察静脉压和透析器颜色的变化,当静脉压缓慢上升,透析器中血色变暗变黑时,应警惕血凝块的形成,此时,应加大肝素用量,必要时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血管管路及透析器,同时还需观察患者动静脉内瘘内有无血流杂音和震颤,透析结束后及时放松绷带,以防局部形成血栓阻塞。 用药期间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和脉搏的变化,注意对其他伴随症状的观察。因血液粘稠度增加可引发心梗、脑梗死,因此,要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心绞痛、头痛、呕吐、肢体麻木等情况。

3.3.3 高血钾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致高血钾,高血钾的产生与食欲改善又未能限制含钾饮食,以及红细胞增多者,从破坏的红细胞中释放的钾离子增多有关。高血钾可导致心脏骤停,护理人员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患者不可食用含钾过高的食物。

4 讨 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肾脏产生的一种多肽类内分泌物质,可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当机体缺氧时肾脏氧分压降低,通过一系列反应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促进骨髓的红系向干细胞增殖,并向幼红细胞分化,从而加速红细胞增殖和成熟,使红细胞数量增多,慢性肾衰时即使在贫血造成缺氧时均不能刺激肾脏产生足够的EPO[3]。我们采用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结果表明A、B两组疗效相同,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减轻了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83例,其中男为25例,女为58例;年龄在13-46岁间,平均年龄在27.6±2.8岁间。观察组为83例,其中男为32例,女为51例;年龄在10-54岁间,平均年龄在30.4±2.4岁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易倦、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等临床症状,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缺血缺氧引起活动无耐力,自觉工作能力下降,易出现激动、烦躁和郁闷的心理。在治疗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2.2 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每日以80克左右为宜【4】;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B族维生素可以防治贫血,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荤素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忌饮浓茶和咖啡。

1.2.2.3 药物护理

患者在服用铁剂时,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饭后服药;服用铁剂的患者禁忌饮用浓茶;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的吸收;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肌肉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利于吸收。

1.2.2.4 健康教育

定期定时开展缺铁性贫血的健康讲座;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要提倡科学健康饮食,强化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5】。

1.3 观察项目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83 66(79.5) 15(18.1) 2(2.4) 81(97.6)

对照组 83 45(54.2) 20(24.1) 18(21.7) 65(78.3)

X? 3.234 3.245 3.239 3.304

P值 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83 71(85.5) 11(13.3) 1(1.2) 82(98.8)

对照组 83 47(56.6) 19(22.9) 17(20.5) 66(79.5)

X? 0.344 0.372 0.365 0.386

篇(6)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88-02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但在透析周期长、并发症多、经济压力大以及疾病本身等因素作用下,几乎所有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恐惧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患者存在错误的慢性贫血认知行为,从而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1]。本研究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慢性贫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内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1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经肾内科2名以上主任医师检查确定透析方案和筛选病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同意[2],排除血液透析禁忌证和无法评定疗效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31~68岁,平均(48.5±4.3)岁;透析治疗4~53个月,平均(20.6±8.7)个月;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19例,高血压肾病8例。实验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31~65岁,平均(48.4±4.4)岁;透析治疗4~55个月,平均(20.5±8.7)个月;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治疗时间和原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参考陈秀羽等[3]研究给予透析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透析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认知行为评估:干预前,全面评估患者对原发疾病、透析方案、药物治疗、科学膳食、心理干预以及透析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问卷调查和护患沟通等措施评估患者对慢性贫血和治疗方案的认知;②认知重建: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采用幻灯片、宣传册、座谈会或医患沟通等形式,提高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透析治疗、预后以及慢性贫血等相关知识的认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纠正患者的错误思想、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诱导患者重视不合理认知行为的危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③领悟阶段:每次透析前,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评估,协助患者认识引起患者负性情绪和慢性贫血的原因[4],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导致的不合理行为。④依从性评定:由肾内科主任、肾内科护士长、透析科护士长、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等人共同设计依从性调查问卷,包括透析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等6项内容,6项全部完成者为完全服从,3~5项完成者为部分依从,3项以下完成者为不依从,对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再教育。

1.3 评定方法

①负性情绪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界值为50分,SAS评分200 g/L即铁贮备达标,干预前及干预30 d末进行实验室检查,记录血红蛋白和血铁蛋白水平[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校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两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x±s,分)

注:组内干预前后比较,at = 6.2106,aP < 0.01;bt = 5.4625,bP < 0.01;ct = 13.4742,cP < 0.01;dt = 9.7788,dP < 0.01;组间干预后比较,et =7.2142,eP < 0.01;ft = 4.2699,fP < 0.01

2.2 慢性贫血

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实验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铁蛋白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铁蛋白水平比较[n(%)]

注:组内干预前后比较,aχ2=7.3234,aP < 0.01;bχ2=6.2195,bP < 0.05;cχ2=24.1429,cP < 0.01;dχ2=22.3857,dP < 0.01。组间干预后比较,eχ2=6.2369,eP < 0.05;fχ2=4.2805,fP < 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终末期又称尿毒症,当患者一旦确定需要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昂贵的治疗费用、穿刺引起的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等因素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和无助的心理,随着病情进行性加重和血液透析频率的增加,几乎所有的血液透析患者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能够抑制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功能,在错误思想、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等因素作用下影响心理状况和治疗的依从性[6]。因此,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行为护理在纠正负性情绪和提高慢性贫血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是由Beck AT在60年度发展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7],随着现代医学心理学向纵深发展,认知行为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负性情绪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障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认知行为评估能够充分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和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合SAS评分和SDS评分为认知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疾病和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纠正患者的错误思想、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以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9];领悟阶段能够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导致的不合理行为;依从性评定能够强化治疗方案,通过再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10]。笔者通过认知行为护理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和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缓解了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均能够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负性情绪,但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通过提高治疗依从性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对慢性贫血的认知程度,强化补充含铁剂食物的重要性以及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红蛋白达标率和血铁蛋白达标率,从而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慢性贫血状态,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均能够提高血红蛋白达标率和血铁蛋白达标,但实验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慢性贫血状态。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纠正慢性贫血状态,在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丽,安丽伟,刘璐,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血液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2,26(3):625-626.

[2] 周桂霞,刘建军,张丽萍,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29-830.

[3] 陈秀羽,王旭斐,杨秀华. 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30-31.

[4] 袁静,何珊,林鑫,等. 260例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病因分析及贫血治疗状况[J]. 临床荟萃,2013,28(1):76-77.

[5] 王海波,于红博. 症状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含量及结合力检测的临床意义[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1):29-30.

[6] 曹莉,沈健. 营养因素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40-41.

[7] 刘卓华,宁志芳,蔡赛兰,等. 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15-16.

[8] 石绣华,林秀芳,崔英. 尿毒症血透患者心理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62-64.

篇(7)

本次研究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90例,分别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贝拉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NT-proBNP,E/A及LAVI等指标水平,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和贝拉普利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90例,均符合2010年HFNEF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1]。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衰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单用,初始剂量为45mg/d,每两周剂量增加1倍,最大剂量为150mg/d;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贝拉普利治疗,初始剂量为5mg/d,两周后增加至最大剂量为20mg/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行6MWT,NT-proBNP,E/A及LAVI测定;其中NT-proBNP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而E/A和LAVI监测采用日本东芝公司sion5000型超声心动仪。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Epidata 3.01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NT-proBNP,E/A及LAVI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是一种经典β受体阻滞剂,可发挥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双效抑制作用,可降低外周血压,拮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和死亡风险。而贝拉普利则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可发挥外周高效血管扩张及利尿作用,进而促进心脏排血量增加,改善局部心肌灌注,最终恢复心脏舒张功能。同时贝拉普利对于逆转心肌重构作用亦被证实[3]。

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NT-proBNP,E/A及LAVI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琥珀酸美托洛尔和贝拉普利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改善远期预后,疗效优于琥珀酸美托洛尔单用。

参考文献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55-02

肾性贫血是肾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为了确保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我科人员对患者提供规范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62人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6年美国K/DOQI工作组制定的关于慢性肾脏病肾性诊断标准[1],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9-72岁,平均56.2±23.1岁。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肾脏病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肾性贫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患者入院第1天,首先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和病房制度;收集患者数据,录入电子病历;介绍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神志、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根据医嘱安排患者做各项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告知标本留取的方法。抽血查血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指导记录出入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建立护理记录单。同时给予患者低盐、低蛋白、低嘌呤、低磷饮食。了解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1.2.2 入院第2天,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各项检查结果和化验指标,向患者和家属交代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和初步治疗方法。根据医嘱给予口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制剂、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向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作用、用药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科学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腹膜透析及非血液透析患者首先给予口服铁剂或者静脉使用铁剂,对于血液透析者则应优先选择静脉输液方式。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每周2-3次。首次铁剂静脉注射要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1.2.3 住院后7-10d,评估患者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复查入院时指标异常的项目,评估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有护士长和管床医生检查诊疗计划和护理计划落实情况,仔细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制定随访制度,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讲,让患者理解门诊随访的必要性。

1.2.4 出院当天,给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核实住院费用,整理病历资料,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嘱咐患者出院带药,并交代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送患者出院,床单元终末处理。

1.3 评价标准 满意度调查问卷统一采用我院制定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技术水平、交流沟通情况、心理疏导、服务态度、健康指导落实情况。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表为自制答题问卷,满分100分,包括肾性贫血相关知识、患者的饮食、按时用药、活动、功能训练等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期Hb、Hct、SF、TSAT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

2.2 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尿毒症血浆中部分毒素可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降低等均可导致肾性贫血的产生。慢性肾病患者并发肾性贫血后,常可表现为面色萎黄、纳差、乏力、记忆力减退、唇甲苍白无光。有些患者则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治疗护理及用药依从性不高,对疾病认识欠缺。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了解贫血程度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对于纠正贫血的治疗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可使患者更好的明白诊疗计划,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临床护理路径逐步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应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临床路径发展小组统一进行管理,查阅大量病历资料和参考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心理、药剂、检验、营养、康复等综合医学知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并及时修订和改良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疾病的治疗、护理等所制定的一个科学、完整、高效的护理计划。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医疗工具。其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住院时间。

本研究通过对肾性贫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将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护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及时的解决患者出现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避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可准确、高效、及时的完成护理工作。同时也为护理管理者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各项疗效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群体所制定的一种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的综合治疗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根据路径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成本、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的推动了科室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付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0):90-91.

[2] 春玲,张瑞敏,主编.临床护理路径[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5.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12-02

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或者衰竭所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此病表现为发病突然,贫血程度呈进行性加重,合并严重感染,并出现多个脏器出血衰竭最终死亡。笔者现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22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2-68岁,均符合国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血常规检查中显示中性粒细胞

1.2治疗方法此组患者均遵医嘱正确用药,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用法每日一次量为2.5mgkg,使用时间为5d。②甲基氢化泼尼松,用法为每日甲基氢化泼尼松1000mg+0.9%生理盐水1000ml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天后开始剂量减半,在使用2周内剂量减至60mgd然后逐渐停药改为口服泼尼松。③环抱素A(CSA,用法为每日4mgkg,使用时间为3个月。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为避免增加出血的危险和加重出血、应对患儿做好休息和饮食指导。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的患儿应减少活动、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小于20*109患者必须绝对休息、进行隔离措施。

2.2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皮肤出血一般是人为的损伤、人为会导致出血加重。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卫生,被褥衣物要柔软;注意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尽量避免肌肉注射。注射或穿刺后针眼处加压5min-10min,防止出血。

2.3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保持室内相对温度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避免患者勿用力抠鼻、洗鼻,防止造成鼻腔出血或者鼻腔内压力增大而导致毛细管破裂出血或渗血。当鼻腔内少量出血时可以用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并局部冷敷。鼻腔出血大量使使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术,填塞术期间保持患者口腔湿润、注意口腔护理、避免局部发生感染。

2.4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指导患儿及家属应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尽量避免食用煎炸、带刺和含骨头的食物、带壳的坚果类食物;禁食坚硬、多刺的食物、防止损伤口腔粘膜及牙龈出血。

2.5眼底及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保持足够的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力咳嗽、用力排便等。若发现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常提示眼底出血。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揉搓眼睛,以加重出血。出现头疼、喷射样呕吐甚至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提示有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血液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6用药的护理

2.6.1ATG使用ATG的患者进行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时可以输注;治疗前可以遵医嘱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者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以能够减少ATG药物的副作用的产生[3];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各种抢救药品以及抢救设备的准备工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给予处理。ATG输注时注意滴速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皮疹、少尿以及水肿等血清异常反应现象时,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2.6.2CSA此类药物在25℃以下保存,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时铝箔外壳去除,以免CSA的药效降低。由于CSA服药会导致血钾高或能够加重高血钾症状[4],因此指导患者在饮食上减少或者避免饮食含钾的食物以免加重血钾高,同时慎用利尿剂。CSA的服用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体重上升、肌肉震颤、血压增高、手脚无力等药物副反应现象,要告知患者出现肌肉震颤和无力时,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必要遵医嘱停药。

2.6.3激素治疗长期用药后会增加感染以及出血的机率,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对于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查等,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3结果

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是指治愈患者,有效率是指患者血象检查接近正常的患者,无效率是指患者治疗效果未改善或者病情加重的患者。此组治疗效果,见表1。

4讨论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发展迅速而且病情急重,能够导致生命危险,患者常常是由于出血以及感染而发生临床死亡。因此临床护理中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意外,要及时做好早期的预防性护理措施、防止出血及感染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患者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临床中优质细致的全身心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景玲.护理干预在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患者预防感染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17(16:621.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全部都选自2011年2月~2012年7月入住本院的患者。其中男38例, 女38例, 年龄17~67岁。患病的时长通常为3~17个月。

1. 2 方法 护士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展开临床观察, 根据其特征, 首要利用保护性隔离护理, 其次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进行多种护理方式, 辅助医生药物治疗, 获得满意结果。针对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 对于对照组38例运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2]。

1. 3 护理方案

1. 3. 1 入院护理 患者到患病区域时, 相关负责护士在给患者办理相关手续时要热情, 带患者了解其所在区域情况。若患者及家属有疑惑, 工作人员要进行认真解答, 态度要良好, 细心介绍患病区的要求及入住医院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行动上有障碍的患者护士要主动帮助,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 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患者隐私。

1. 3. 2 提高活动耐力 依照患者的贫血轻重情况, 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法:①观察患者活动耐力的生理耐受情况, 及时指导患者休息或改变活动的多少;②输血或输红细胞以及给予推动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 增强耐力, 改变缺氧;③急性患者卧床休息, 可大大降低内脏出血;④慢性型轻、中度贫血者应合理的休息, 避免劳累, 减低氧耗;⑤病情稳定后, 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作日常生活计划, 指导患者恰当的活动[3]。

1. 3. 3 预防保护性隔离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机体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 极易出现感染的状况, 要对其进行间接性的保护, 即隔离。保证周围的环境是经过消毒的。尽量开窗通风3~4次/d, 时长为20~30 min/次, 可大大降低细菌量。在医院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无菌的观念 , 并且要时刻贯彻这一理念, 可以在病房内种植一些植物, 净化空气。患者家属进行探视时一定要消毒, 用肥皂洗手时间要在15 s左右甚至更长, 以便能够彻底清除细菌, 洗手超过2遍即可达到医院感染的控制标准。

1. 4 统计学方法 处理所有数据全部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观察组38例中满意31例(81.6%), 一般满意7例(18.4%), 整体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38例中满意20例(52.6%), 一般满意5例(13.2%), 不满意13例(34.2%), 护理整体的满意率为65.8%。观察组的满意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上一篇: 节能减排小技巧 下一篇: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