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52: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生教育基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首要目的,因此,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十分重要。然而,我国现代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普遍较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单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变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基础知识薄弱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颇大。教师怎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
一是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配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贯彻启发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用心学习和创造作品。
三是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爱好和习惯,跟上时代潮流。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有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审美意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对“美”的见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的目的所在。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师要大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通过美术鉴赏,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和感受,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觉和思路去探索、体验和思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地。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识
美术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植根于社会文明大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术知识,还要充分完善自身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我们的知识拓展得越宽,见解越深,感悟就会越多,思想就会越解放,创造力才会越大。
与美术相关的领域有很多,例如,历史、地理、政治、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学习这些知识,对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大艺术家不仅精通美术,还在雕塑、诗歌、音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单一的知识,很容易使人在知识拓展上遇到瓶颈,无法充分发挥主动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5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lect?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natural result after chang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so is essence of new course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s mostly concerns students’ life, also shows characters of expansiveness and research.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we must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 on knowledge, break the rigesc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expand space and time by walking out from the limited classroom. We also need to give more speaking right to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 fairnes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s; student; subjectivity
1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意义
追溯中外教育史,“钟摆”现象似乎是热心教育改革的教育家们不可规避的事实。学生作为人的影子在教育史上时隐时现,看不见学生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时下,我们的社会、教育部门等都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中学生主体性体现是课改的实质和关键。
2 告别传统教育的必然
传统教育是看不见人的教育,我国自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强调“双基”, 希望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体现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序列,很多教育人都相信只要讲解到位,线索明晰的知识结构是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背诵、默写、复制到卷子上都不成问题。
无学生的课程内容造成了无人的教育,无人的教育致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句空谈。警醒于人才培养的缺失,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看作人,看作正在发展中的人,看作具有特殊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温情,以数字和符号演绎的知识点才具有意义。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个大写的“人”才能站得住脚。
3 新课改的根本体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中无人的现象而展开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手段,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的重点,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指向,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会促进课程以人为本的走向。
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精神的根本体现,影响课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自始至终显现。在课程编制环节,我们倡导集体审议,其中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是学生也以编制者的身份建言献策,但大多时候,学生和其他编制者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是借助课程内容完成的;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中,新课改主张三维课程目标,而这需借助课程内容实现,没有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设计的如何完美都将落空;课程实施是课程内容的实际展开,新课改倡导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打破n程、教师、学生线性的关系,改为两两交叉互动的关系,如果要保证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成功,必须在课程内容中给予学生一席之地,否则学生发出的声音是失去依托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内容实际效果的手段,课程评价在逐渐地走向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之路,这也是与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相一致的,只有课程内容中有了学生,课程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才可见学生。
4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主要特征
4.1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不要单纯追求学科的逻辑顺序,而是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容。基础教育是为国民素质打基础的,只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体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结合,才能发挥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在人的发展中基石的作用。艰深、晦涩的知识点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外在于学生的,我们不能寄予用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科结构的内化,这无疑是用糖衣裹着炮弹的做法。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彼此关注促进了学生的真正成长,课程内容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总之,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其最近发展区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有价值。
4.2 课程内容的拓展性
课程内容的形成在从形式到实质地对学生发生作用时,学生的知识意义的个人建构是关键。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外,还要整合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习得知识的网状结构,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走出狭隘的线性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的教师仍纠缠在原学科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点的顺序,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前后贯通。所以,我们在化学课上听到的只是化学术语,在物理课上听到的只是物理语言,在数学课上听到的就只是数学声音,等等。学生的学习之路是越走越窄,在追求满足单一学科兴趣的同时,令学生费解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有价值的问题却少得可怜。
4.3 课程内容的研究性
课程内容并不是静态的、符号性的,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在于它的研究性特点。课程内容具有预设性的一部分应给学生留有研究的空间,适当引入前沿性的知识,学生通过对前沿性知识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研究问题的观点、态度和方法,谋求在更高层次上获得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及时更新内容,把握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弱课程育人的滞后性,使今天的课程更好地体现超前性。课程内容中非预设的一部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被调动起来,通过质疑和阐述个人观点,学生的研究意识、习惯、能力也发展起来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课程是研究性的课程,当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程内容面前时,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及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倡导交给学生确定性的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再教给学生问题,可我们目前面临的尴尬是基础教育的学生“没有问题”,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是“没有问题”,长期的无问题式教育,致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习惯了默认,也习惯了沉默。高等教育的问题要在基础教育中解决,课程内容的研究性特点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
5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策略
5.1 改变传统的知识观,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等同于知识、等同于知识的载体形式――教材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本体的知识观是从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讨论知识的,它是就知识论知识的;而主体论的知识观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的,钟启泉在2007年出版的《课程论》中这样界定知识:“知识是激起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并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并获得人生意义的有效信息”。课程内容的形成如果走本体论知识的路线,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就是线性的、严密的、逻辑性强的僵化的知识体系,这就像枷锁一样束缚了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抹杀了课程内容设计者在进行内容设计时也会从三个来源进行权衡,其一就是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可较之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在预设的前提下就显得那么微弱,而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内容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也是最难把握的。
只有观念先行一步,改变本体论的知识观,确立主体论的知识观,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的逻辑顺序永远服从于学生的心理顺序,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才会显现。同时,主体论的知识观也是动态的知识观,师生面对的课程内容均是不确定的、境遇的、文化的,等等。师生也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解构、重构知识体系和完善课程内容是师生行使设计者的权责所在,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都会得以提高。
5.2 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延伸有限的课堂时间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借助课堂完成的,“老三中心”之一的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者曾理想地期望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能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狭小的课堂注定演绎不了成功的教育之歌。传统的预习和复习环节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延伸。教师在预习和复习指导时也是简单布置学生去看看课文,牢记段落大意,或是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等等。这恰恰从反面夸大了预设的课程内容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去做的不应单纯是从文外获得问题,文中找到答案,而主要是文中发现问题,问外探讨答案,甚至是没有定论的,这才是预习和复习要做的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前做一些问题卡片等的习惯,课后查找资料,再进一步补充、验证。有限的课堂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学到的也是有限的课程内容,无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将把学生带到无限的知识殿堂中去。
5.3 交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师生平等
新课改除了强调学生做得多之外,学生还要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在说的过程中透出智慧,提高思维的技能,让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同样是学生作为课程内容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的经验是课程内容之一,经验的历程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程内容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也不提倡学生说得太多,对学生的经验并不予以关注,而经验体系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经验进行关注就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早在几年前,计算机就与英语和驾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三大技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职场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很难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经验体系,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最终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实践重于理论,教学中二者脱节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是分为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两部分。而在学期考核时往往只将上机操作作为最终课程评估的方式,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重操作而轻理论的错误认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的知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逐渐淡忘。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明确地划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教学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学生也就很难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变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学科发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不到一个世纪,微型计算机已经在家庭中普及,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望其项背的。
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多知识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变得陈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权威性所误导。
3.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教学出现应试性
在很多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成为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拿到证书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部分,一般的省部级院校会要求学生通过省级计算机通一考试,文科要求通过省一级,而理科的要求相对较高为省二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会选择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
问题在于,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但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速的发展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往往不容乐观。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始终存在几种不同的声音,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始终认为公共课的设置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而学生往往会认为,我所学的专业很少会用到公共课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能够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基础上。而计算机教学这一课程设置的初衷越来越难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学生管理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学体制上所存在的顽疾,但如果从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消化知识
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上机练习,而课时数的限制又要求理论课是不能偏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之后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例如office操作与简单的编程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温习。
2.加强教师的一对一教学
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一个讲解员的角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走下讲台,积极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惑与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教学设施
毋庸赘言,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旦硬件受到损坏,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还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上机操作的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号入座,并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的健康状况负责。一旦出现损坏,则按价赔偿。这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善。毕竟,教与学是两个严密结合的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题,尊重教育学规律,才能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理性的对待计算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36-01
对任何一种语言来说,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英语也不例外。因此,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也由此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中心问题。
1 当前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现状及其原因
可是,初中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却并不乐观,学生的交际能力很差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少学生虽然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英语,但是直到初中也不能用英语流利表达,他们很难说出完整的一句英语。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存在,学生解答英语试卷得心应手,可是如果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即使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也很差,语法错误百出。
造成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差的原因很多,比如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上才能接触到英语,这就使得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机会非常少。另外,对学校来说,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没有被重视,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初中生来说,他们也并没有对英语的交际能力有一个正确认识。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在英语课堂上态度认真,认真背诵课文就可以说好英语,能够用英语流利表达思想。以上诸多原因的存在,共同阻碍了初中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2 改变初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低下现状的策略
2.1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应付考试当做教学的唯一目的,应该转变自己以前的应试教育观念,认识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样是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法,多为学生创造语言操练机会,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是能够熟练使用所学句式进行语言操练。要想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语言操练的功能,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在机械的语言操练基础上实现语言交际。比如在学习完新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课堂上刚刚学到的新知识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体会。在苏教版教材中有“wild animals”这节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Guessing game”。首先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让学生的的合作者提出“How does it look? What can it do? What is it like? What does it eat?”等问题,针对伙伴提出的问题,画画的学生把自己所画动物的信息用英语告诉自己的伙伴,伙伴根据这些信息来猜出动物的名称。这个小游戏,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兴趣,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
2.2教师要带领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增加语言材料
不可否认,初中英语教学重视课本的作用,但如果过分依赖课本,就会被课本所束缚,无法接触新鲜有趣的语言材料,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把课本当做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之一,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之余多接触课外一些内容,在传统教法中的预习、讲授、练习等环节插入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对于课本中的内容,学生不能放松,因为英语课文的背诵是学生形成语感的基础,但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英语文艺表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鲜活的语言材料,从而促进交际水平的提高。
2.3课堂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听力,以听带说
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是初级英语的学习目的之一,英语教学中要要重视对学生听的训练,以此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听力提高,听得懂,英语学习才能快速提高。教师一定要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听是说的基础,是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前提。学生会听才会模仿,熟练模仿之后才能灵活运用。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他们的强烈好奇心,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听、爱说的好习惯。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自己流利动听的口语,色彩鲜艳的图片,以及丰富的表情动作来吸引学生。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努力使学生勇于张口,用英语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将这种机械操练扩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
从当前的初中三生教育的开展来看,有走形式化的趋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甚至还是“照本宣科”,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存、生命、生活”的真正含义,从而削弱了三生教育的作用。而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来看,他们的学习以兴趣为支持、好活动、喜欢表现,因此,在三生教育课堂中,教师就要立足学生的兴趣,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实践,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从当前的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实践调查来看,更多教师还是延续了“照本宣科”的模式进行,甚至有的教学“只取一点”而后“无线延伸”,虽然课堂上学生看似生动活泼,而却没有真正将“生命、生存、生活”的内涵渗透其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则让学生兴趣了无,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三生教育课堂价值不高。应该说,三生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进行理解,并提高其认知能力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践,以丰富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三生教育课堂中,导入的方法多样,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图片等功能来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生命的蜕变”的教学中,通过视频展示两个初中生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迷茫而引出话题,以教材中的“我们了解自己的变化吗?”为话题来讨论,让学生有话可说。再如在“生命的宝贵”的教学中,教材中的案例虽然很有吸引力,但如果教师单纯的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效果不佳。借助多媒体的Flas,教师边演示画面并辅以文字介绍,学生兴趣倍增,再引如问题讨论,学生也会更积极。其次,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讨论、辩论或话题、表演等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应对意外灾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防震演练”和“防火演练”,先做演练,然后过渡到教材中的案例探究中,学生兴趣盎然。又如“保护生存环境”的教学中,教师以“实验”(让学生捂住口鼻直到感觉呼吸困难为止)来导入,让学生切身体会氧气的重要性,再引入环境保护的话题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展开,引导参与
三生教育课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三生教育课就是生活的课堂。而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三生教育的作用,将三生教育上成“政治课”,课堂中不是对学生“说教”,就是说一些大道理,教师倒是讲得通透了,而学生却听的迷糊。其实,在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中,立足学生生活,以活动形式来展示课堂教学是较为有效的。
以“防范暴力侵害”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强盗”、“学生”、“警察”等,课堂中先让以视频资料来展示教材中的案例,然后以学生生活中看到的、遇到的“暴力”实践为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表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一些学生遭遇“受保护费”的现象,然后一些学生装扮为警察,最后对“强盗”进行逮捕、宣判等。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学到了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还对法律常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当然,课堂中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也是不错的方法。如在“直面挫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战胜挫折的例子为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三、课后实践,培养技能
三生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知识,更注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而能在生活中去践行三生教育的理念,从而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学会生存,更好地生活。因此,在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后,教师就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来引导学生在课后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让知识成为一种技能。
如“生命的价值”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生命的价值较为困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让生命更精彩”的板块学习后,以“问问父母他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任务一,以“收集古今中外名人事迹”为任务二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最后以“我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写个小论文,让学生从生活去感悟,然后由他人而想到自身,在体会中感悟,感悟中去实践,真正让三生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再如在“呵护身体健康”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食谱大全”为任务,让学生在对自家生活安排的调查后,为自己配出一个合理的食谱,以比一比的活动来进行,学生兴趣浓,参与高,效果较好。当然,在初中阶段中,活动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实际出来来进行设计。
总之,在初中阶段中开展三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讲授式”的模式,借助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谈论、辩论、探究等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实践中让学生将知识变为一种技能,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笔者任教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学校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簇桥(属于城乡结合地带)。学校的生源主要是簇桥周边的失地农民子女,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意识到英语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并且也想把英语学好,但在初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不能很好的参与英语活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不能主动去克服,除了在课堂上接触英语以外,他们很少在课后主动去进行英语的听说训练,不能较好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尤其是老师布置的预习和复习作业。另外,部分学生的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们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氛围的营造,如不能给学生提供较多地收听和观看英语学习节目的机会,对学生的管理不够细致,不善于与学生沟通,未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校的管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等。在初中英语的初学阶段,学生间的差距还不太大,但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学生间的差距就明显拉开了,学得好的学生A卷100分可以得满分,B卷50分可以得45分左右,学得不太好的学生A卷在40分以下,B卷在10分以下。这些学生会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渐渐成为“铁杆”的差生。
(一)生活是作文的唯一信息来源
“美是生活,美存在于现实生活本身之中,只有现实生活才是人的美感的源泉,除了现实生活,不存在产生美的任何其他源泉。”生活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存在于生活之中,但美是需要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的。
学生不管写什么文体的文章,总是离不开写自己的生活中的人、事、物、情。只有以生活为源头活水,学生作文才能常写常新。
造成学生作文题材陈旧,语言空洞,无病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历练少,缺少积累。只有从作文的内容――生活入手,才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让学生写作文时“肚里有货”、有话要说,有话想说的必由之路。
(二)平凡的生活正是作文最好的素材
许多中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范围狭窄,不够丰富,所以无事可记;生活平凡,甚至单调枯燥,所以无情可抒;生活不够宽广,不够波澜起伏、不够轰轰烈烈,不值得写,激不起写作的兴趣。总之,觉得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值得写的。语文老师要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其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小事、包括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自己的优点、缺点才应该是自己文字的主体,作文的内容。文章应出自天然,只有“真”,才能“善”和“美”。唯有“真”,才能感人。
(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把握它们的特征,发现它们蕴含的灵性以及人性的善和美,让学生受到启迪,并在日常平凡小事中体会亲情、友情的可贵。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感人的场面,并及时用简练的笔墨记录下来,点点滴滴,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素材库。学生有了这些来自生活的真实素材,写作时就可以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四)布置作文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观察、了解,为作好准备
在进行写人的记叙文的作文训练之前一个月,我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生活中的人物:父母、科任教师、同学等比较熟悉的人物,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观察方法和目标:一是用心去观察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神态的特点、工作态度、生活细节;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或别人的介绍)收集一二件能表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的事情。三是,通过以上两点加深自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到写作文时,基本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而且空话少,感情真实。
二、重视另一种特殊的生活积累的方式――阅读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1.趣味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归纳,而是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灵活运用,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例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收集并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地欣赏图片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然后总结出其特点。这样的新课导入显得自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文章大意。
2.情境激趣
创设教学情境要求语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教材相关的感性材料,以多样性的教学技巧和独辟蹊径的创意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诱导学生进入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共同体验文学作品内含的情感与乐趣。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再现课文情景。通过表演来满足初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天性,由此活跃课堂气氛。每一个扮演者都对所扮演的角色充满兴趣,积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设疑引趣
课堂设疑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展开创造性的思考。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读教材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乡的变化有哪些?故乡的人(闰土、杨二嫂)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而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故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课外活动中培养语文听说读写兴趣
1.阅读兴趣的培养。广泛的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就要营造读书氛围,在走廊、宣传栏等位置张贴名言警句,时时刻刻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要帮学生选择好书,包括各种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文章、名著等等,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同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写作兴趣的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还可组织学生为黑板报、墙报、广播台编写材料,开展编写“手抄报”等活动。举办一些书法竞赛和作文竞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听说兴趣的培养。可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朗诵会、文艺表演、作品赏析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结和评价,形成整体观念;在“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主题,旁征博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还可以锻炼胆量,增长见识,掌握文体的特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使学生的兴趣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当中,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究的重点所在。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汲取多种营养,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创造与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速度日益加快。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你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的大小。所以有专家断言,如果一个人学习的速度落后于时代的变化,将必然被社会淘汰,在未来的竞争中惟一的持久优势就是拥有强劲的学习力。但是,在学校教学中我们却不得不尴尬的面对另外一种寰场
一、初中学生的亚学习状态
在当下的学校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就表现出厌学、逃学等“亚学习状态”,具体反映在:
(1)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既无长远目标,也无近期目标,对自己在每学年、每学期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等问题很少考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2)学习积极性较低。有些学生虽然能按时到校,上课听讲、记笔记、作业也按时完成,但他们往往一边听讲一边走神,老师说什么他们记什么,根本没有用心思考,作业更是敷衍了事。
(3)自主学习状态消极糟糕。例如常常萎靡不振,做作业时背离课堂、背离笔记,做完作业从不认真检查,错误率很高。学习中遇到困难,没有积极地解决措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对考试也相当淡漠,一幅无所谓的样子。
(4)无求知欲和上进心。既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缺乏。对学体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也不可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面对这种现实,学校和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转变观念悉心研究解决办法,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二、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方法和措施
在各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各学科的专业差异必然决定了学科教师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讲解,问答,互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适当的教学资源等,以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等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创造性工作。
1.e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
所以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的教学策略。如果教师的行为不是建立在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活动规律或特点的基础上,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充分发挥的。为此,教师的引导必须做到三个适应:一是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特征,二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例如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规划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建立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宽容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2.积极组织学生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协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一般来说,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时,可以选择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要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操作过程得出结论,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或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选择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但在实施小组合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师必须围绕学习课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出逐层递进的驱动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课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策划任务、分组工作、达成目标;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等。
3.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的学习力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等,这些因素能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持续的学习成绩就是来自学生的学习力而非知识灌输的数量与次数,因为学习不是体力活。
依据大脑的特性及其运作机制:相对简单具象的知识尚可通过灌输来使学生完成识记任务,但相对复杂抽象的知识就必须籍由学习者的深层理解来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而要解决高度复杂抽象的问题则必须依靠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思考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好成绩”的确有可能通过机械重复和强化训练来实现,但这种本末倒置,竭泽而渔的做法危害极大。到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这种被“灌”出来的“好成绩”就难以为继了。因此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正确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敢于向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展现自己,使学生有一种闯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学生通过从对方的反应、感受或评价中获得信息,经过对比和反观,学生会认识到自己并非是完美的,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从而完善自己。
4.积极完善多元化评价激励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操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就在于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这么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减负增效及培养学生学习力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而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