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

篇(1)

2安全风险分析的现状

安全风险分析指的是按照相关的管理方法与规定,详细而具体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到存在于系统中的危险元素、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带给整个供电企业的损失程度一个详细的评估,从而再制定有效措施预防系统安全运行的方案,做到预防于未然。安全风险分析最早源于美国推行的保险行业中,随着在二战后的化工企业中出现愈来愈多的人身事故,为了降低相关的企业损失,企业开始控制危险源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安全风险评价分析由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并在该公司的向后十年中不断得到升级与完善,最终提高了安全风险分析的准确度。随着风险分析的推出,愈来愈多的企业单位开始采纳并在此基础上推行属于自身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在各个企业的发展中,该体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与升级,达到了评价分析更加准确详细的水平。我国在安全风险分析方面也始终保持着钻研的态度,在1981年时,国内劳动人事部首次开展安全评价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安全风险分析在我国的起步。总之,安全风险分析在国外与始终受到专家们的重点关注,安全风险体系始终处于完善与升级当中。

3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在供电企业安全分析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其方法也在逐步得到提高与改进。结合如今的发展情况,基层县供电企业安全分析方法经常用于应用当中的主要有:

3.1综合模糊评价

具体操作时,先建立评价对象相关的指标与模糊数学模型,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通过参照各个相关的因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进合理的划分,最终得出科学性的结论。模糊综合评判容易掌握,主要在多因素的繁琐方面有着较好的评价效果,也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有着较广的适应范围。

3.2以灰色系统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灰色系统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不同的信息,内部特性已知的信息系统属于白色系统,完全未知信息系统属于黑色系统。系统的灰色范围不仅仅包括了模糊与随机性,这两种不确定性以外属性也属于系统的灰色,以此理论为基础,灰色系统分析方法能够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值得信赖。

4安全分析中出现的问题

关于基层县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只在物的指标方面下工夫,不重视软的指标的管理上,企业每每提及安全的因素,总会出现设备配置以及质量等方面的东西,在软因素方面,只能看到思想意识淡薄之类的言辞。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一旦安全制度落实到位,就不会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②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企业之本”,人为是避免安全事故出现的最基本元素,只有供电企业中的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出人这个因素的全方面作用,才能在安全风险分析中更好地进行相应工作。③安全风险方法并不是所有企业单位都能适用,伴随着安全风险分析重要性的传播,愈来愈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但是结合每个供电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同一个安全分析法,每个企业单位只有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安全分析方法,才能够在企业安全风险降低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 TV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资源系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其可靠性与风险性是两个互补的概念。由于水资源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及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该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显得非常复杂。对水库设计而言,由于影响水库设计的人流、用水、库水位等多为不确定因素,因此风险分析对水库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库设计中的风险分析方法概述

水库设计中的风险分析方法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用于风险可测度很小的风险主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法、矩阵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是借助数学工具研究风险主体中的数量特征关系和变化,确定其风险率的方法,定量风险分析有如下几种方法:

1.1蒙特卡洛模拟法

蒙特卡洛模拟法是日前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投资风险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影响工程经济效果的风险变量依各自的分析分别进行随机取样,然后用各变量的随机值来计算经济评价指标值,这样对每个变量随机地取一次样就可以计算出经济评价指标的一个随机值,要作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其实现的累积概率的关系曲线,需要多次的重复试验,且随随机风险变量的增多,其重复模拟计算的次数也要增多。

1.2离散状态组合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给出影响工程经济效果的各风险变量的离散型估计值。然后按照概率组合原理由这些离散的估计值来推求经济效果出现的大小及其可能性。

2 水库设计洪水的一般风险意义

一般而言,水文风险是水库设计洪水频率的主要表现特征,它作为水库设计与运行的基本技术依据,是水库设计者、管理者都十分关心的重要技术问题。我国目前通常采用的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另一类是通过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于前者所依据的基本资料为实测流量过程,中间环节相对较少,工程设计计算中大多采用这类方法。直接法计算设计洪水的风险,分两种情况考虑,一方面是设计洪水频率的风险意义,另一方面是设计洪水本身可靠性所体现的风险特征。

水库安全综合风险包括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如:由于降雨引起的暴雨洪水、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其他自然或非自然因素等,暴雨洪水的出现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许多因素都可以看作是随机变量,可以用频率分析方法去计算它在水库设计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安全标准体现自然现象的不确定性,根据给定区域的水文特性和不同的安全要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洪水,所谓水库设计洪水就是在给定工程安全标准情况下某个典型洪水过程。

设计洪水还表征一种社会对风险的接受程度。在我国,设计洪水的确定是依据国家规范规程,严格按照程序确定的。因此,工程的设计洪水标准是一个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依据,从设计洪水与风险的关系,可以认为设计洪水所代表的风险水平也就是我国目前所能接受的风险水平——可接受风险。实际上由设计洪水的一些特征也能看出,设计洪水风险与可接受风险的关系:设计洪水风险与可接受风险都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决策人对风险的认知水平,都体现了直观判别方面的一种模糊阈值。

3 洪水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按照国家防总2006年3月下发的“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要求,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中需进行大坝溃决分析。如遇超标洪水,对下游防洪工程、重要保护目标等造成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无法统计。因此,急需开展溃坝分析和风险图研究工作。同时,风险图编制已列入水利“十一五”规划,按照《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试行)》要求,水库洪水风险图按库区、溃坝、最大泄量、洪水风险分别编制。2007年5月8日水利部(水建管[2007]164号)“关于印发”,也要求水库突发事件中必须进行“突发溃坝事件后果分析”并做专题研究。

4洪水风险管理的内容

以1/10000电子地图为基础,以GIS为平台,ARC/INFO为开发工具,开展洪水风险研究;通过二维水力学模型计算,结合库区、下游社会经济资料,开展洪水风险、效益分析;以水力学模型为主结合制图方法制作洪水风险图,并采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二维洪水演进最大程度接近实时动态成果,快速显示。

4.1洪水数值模型

据河道洪水传播规律和洪水波的特点,利用一、二维水力学方程组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基于GIS的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和洪水风险图,并分析下游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利用关键断面的实地测量成果,对上游河流、下游河流、蓄滞洪区洪水模拟其演进过程,并根据不同雨水情(水位控制或流量控制),分析出上游淹没实况图和不同泄量情况下,下游淹没实况图。

4.2溃坝分析

结合水库安全鉴定资料和大坝加固情况,研究库水位不同水位级下,大坝可能溃坝的位置、溃口的型式、模拟溃坝过程,通过水力学模型,演示洪水过程(包括洪水到达时间、淹没范围、淹没深度)。

4.3 洪水风险分析

洪水风险图是了解区域内遭受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大小的一种直观科学的地图。一般是利用GIS技术制作,包含洪水基本要素、灾害损失信息、防洪工程信息等的一套风险图。

4.3.1 库区

利用水力学模型模拟并绘制不同频率洪水、历史洪水、流域中小型水库、库区围埝溃坝等情况的洪水风险图,开发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结合库区社会经济情况,评估各级频率洪水的损失。

4.3.2 溃坝

结合溃坝分析成果,利用水力学模型模拟并绘制不同水位级下,水库溃坝造成的下游洪水风险图,通过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结合下游社会经济情况,评估各水位级下溃坝洪水造成的损失。

4.3.3不同泄量

水库泄量小于500m3/s情况下,通过对可能出险堤埝关键部位的实地测量和计算分析,利用水力学模型模拟并绘制出出险后的洪水风险图。水库泄量大于500m3/s情况下,洪水演进过程以及下游洪水风险图,通过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结合下游社会经济情况,评估各水位级下溃坝洪水造成的损失。在稀遇洪水或蓄滞洪区运行情况下,所需要执行的防汛抢险措施;所需要撤离区域信息和撤离路线以及到达地点等信息。

篇(3)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65-01

近年来,医院的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迅速发展,关于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层出不穷,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方面势态发展良好。但另一方面,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弊端,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加强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现状

医院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贯穿于医疗器械寿命周期的全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跟踪和循环往复的管理工作,在我国,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虽有一定的发展,但风险管理并不深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问题突出:医疗器械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管理的专业水平不达标,风险管理的方法仅停留在经验层面,没有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预防和控制风险;另外,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全过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其风险管理仅停留在概念性层面上。医院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比较缓慢,医疗器械管理各责任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基于此,加大对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2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无处不在,在医院中,风险是指因医疗技术的使用不当而造成对病人或者使用人员的伤害。造成医疗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医疗器械损伤或电击造成损伤的物理风险;二是医疗技术应用不当,医疗机械操作不合理引起的临床风险;三是医疗器械性能指标下降或测量错误等而造成的技术风险。医疗器械存在的风险不仅仅因为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还体现在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风险。

医疗器械随着科技的发展被大量运用于医院的诊疗过程中,但由于其管理不当就会给病人以及使用人员造成各种风险。医疗器械在医院诊疗过程中是否安全可靠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同时对医院的信誉以及医疗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测,风险分析、评估预建档,并制定切实可靠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医疗设备安全可靠,降低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与医院的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医疗器械管理的基础。

3 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某三等甲级医院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应用实际,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即在其使用、维修维护以及回收报废的整个环节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同时要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析、检测、评估与防范,加强对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才能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可靠。

3.1 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理机构

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不仅仅依赖于医疗器械的治疗保证,或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降低风险,它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作,需要对其风险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风险意识,并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对风险管理进行分工协作。该三等甲级医院从各个部门中组织人员,成立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委员会的职责进行完善与分工,在原有的医疗器械购置论证的职能上,增加了医疗器械质量控制、风险评估与检测等职能,强化委员会的风险管理意识。

3.2 加强医疗器械风险评估与分析

该医院将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划分为三个板块: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控。风险监控对风险分析与评估进行反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同时,该医院对医疗器械的风险分析与评估主要在医疗仪器使用前和在不同的使用环境条件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1)医疗仪器使用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在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根据仪器的各种警示内容,如防护设施、安装设备以及配套条件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如高频电离辐射或多台设备联合使用可能对病人造成的危害干扰等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

(2)医疗仪器在不同使用环境下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医疗器械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以及有害或有毒气体对医疗器械的危害等,或者由于使用者的错误使用,以及医疗仪器存在故障的环境下使用等,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3.3 加强医疗器械预防性维修及日常维护

对医疗器械进行预防性维修是该院在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与日常维护相结合,消除医疗器械的潜在风险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主要对医疗器械的工作状态、使用环境及情况、医疗器械的电源系统、软件测试系统、光学系统、随机附件等进行风险评估与检测,根据评估情况进行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与维修,并做好归档工作。

3.4 加强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测与管理

医院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测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对医疗设备进行较大的维修之后,风险管理人员的质量观念不强,不会进行进一步质量检测,风险意识薄弱,造成医疗器械的使用性能极不稳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严格把关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加强维修后的质量检测与管理,使医疗器械的质量具有可靠性及稳定性,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

本文在分析我国医院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之上,阐述了风险管理对于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医院风险管理实例,介绍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运用。经分析,加强对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做好医疗设备风险分析、评估、监控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将风险管理运用于医院医疗器械的各环节之中,不但提高了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还能使医疗器械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与信誉。

参考文献

[1] 李伟,王澜.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的方法[J].现代医院,2012(7):6-8.

篇(4)

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从宏观角度而言,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存在于系统中的人、物和环境,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系统;而从微观角度而言,风险管理的对象就是指风险因素、危险源、隐患和事故等。

一、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

安全风险管理它是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它构建了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了良好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安全靠什么保证?安全靠良好的制度来保证措施的落实。事实证明,过去那种靠“人盯人、人管人”的管理机制,已经与当前的科学发展时代不相适应,甚至说可以制约着安全管理的发展,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构建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要把消除各种安全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目标的一种体系。

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各项生产和运输安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是对现有安全管理的总结、提炼和延伸,是突出预防、控制过程、实现闭环的科学安全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对正在实行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思路的延续,是一种更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由风险管理的基础信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几部分构成。风险管理的基础信息主要是指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实施风险管理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它是以后风险识别和分析的依据。风险识别是通过识别风险事件、影响范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建立初步的风险识别表。风险识别不仅要考虑有关事件带来的损失,也要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重点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来进行识别。风险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等)对分析出的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的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风险分析主要是分析导致风险事件的原因,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等。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适当时,才使用更具体和定量的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都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如何处理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即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识别及分析的结果,首先按照高风险事件优先控制的原则进行风险控制;其次针对风险事件的前因和后果,风险控制的措施应按照“成因消除、频率降低、后果控制、后果减轻”的优先顺序来选择。对于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真正切实起到控制作用,这还需要从适用性、可靠性、符合性、成本效益性等各方面来进行评价,确定安全风险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评价合格后我们就可以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并具体实施风险控制。在实施中,我们还要进行不断的进行监督检查,确定控制计划的可行性,按照P(计划)、D(实施)、C(检查)、A(总结)的程序不断的来完善风险控制。

三、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武汉铁路局宁西铁路增建二线站后二标项目部在风险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宁西铁路全线施工都属于既有线作业,列车来往频繁,安全风险极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列车伤害和铁路行车安全事故。项目部依据风险管理系统方法,对所有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识别出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工序,每月将评价出的中高风险工序进行公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切实明白身边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风险级别。

依据营业线施工的特点,宁西铁路全线共识别出通信铁塔安装组立、自轮运转设备运行,接触网安装,承导线架设和调整等高空作业风险,为了控制此重大风险,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控制措施,落实“三位一体”防护制度,落实全员培训上岗,班前进行安全讲话与安全交底,施工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用具,防护员加强现场监控,以及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等来进行风险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监督检查中,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梳理出营业线施工中数量和频次发生较多的违章行为,如列车经过施工地点施工作业不停止、无防护上道作业、防护员未正确接车等安全隐患,项目部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监督检查梳理分析,违章次数和频率大大减少,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良好的执行了风险管理的PDCA程序。

项目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利用板报、标语、横幅等宣传载体,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破解安全风险管理难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干部履职尽责、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通过到基层、到班组宣传、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发现和解决影响施工安全的实际问题,促进项目和施工现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在当前全路都在学习安全风险管理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狠抓安全管理的时机下,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紧迫形势,整理思路,宣传发动到位,形成人人知晓、个个明白的氛围。要组织管理管理人员先学一步,让全体管理人员明白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如何实行安全风险管理,了解掌握其真正的内涵、意义和要求。在管理人员先学习明白的基础上,再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使施工人员正在真正的明白各自岗位上存在的风险,不断增强责任与危机意识、积极推进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2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

2.1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分析,牢牢抓住安全风险分析这个关键环节,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从西部铁路建设实践看,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行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建立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这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通过分析进一步把握安全风险准确度,为超前防范、超前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2.2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有了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价,安全作业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评评价要结合施工管理实际,针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着重从行车安全、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作业行为等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预见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通过科学评价,准确判断各种安全风险,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避险,从而确保安全施工。

2.3加强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要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损失。①立足现场实际抓控制。如铁路道口安排固定的防护员跟踪防护;在线路规定方位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绳;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等。②认真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得到处理,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再次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对事故人为风险因素实施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者安全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同时要加强安全事故紧急救护措施的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应对能力,从而尽最大努力降低损失。

篇(6)

一、有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风险评价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行业。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开创了化工生产危险度量安全评价的历史,它以火灾、爆炸指数形式定量评价生产系统的危险程度,形成了经典的道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概率风险评价(PKA)为代表的系统风险评价技术得到研究和开发。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这两个巨大事故使人们对安全风险更加重视,各国政府和机构更加重视风险评估的研究。如英国的Technica有限公司、荷兰的应用科学研究院、欧共体Lspra联合研究中心、意大利的STA公司都对风险评价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风险评价在国外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形式出现,方兴未艾。

20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大国际知名的石油化工企业从行为学分析和危害管理的理论入手,把“以人为本、线性管理、风险控制、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企业的管理运行中,开发出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HSE管理体系,现已公认为国际石油界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风险评价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所有要素的基础,为高压气井井控风险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标准和很好的借鉴。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至今已渗入到石油、化工、地质、机电、煤炭等行业中。针对钻井井控风险评估这一领域,国内相关研究开展的较晚。80年代之前,井控风险评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井控风险评估体系非常不完善。例如简单的手工记录以及原始的表格形式,这种简单的记录方式不方便保留,更无从对比。这种不完善导致井控事故频发,例如1957至1981年间,仅四川盆地就发生严重井喷失控、着火事故达48起,烧毁钻机18台,伤亡158人,报废14口井。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钻井深度、难度以及井控风险的不断加大,井控风险评估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目前所进行的井控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地层复杂情况风险评估、钻井投资成本风险评估、技术保障风险评估、生产后勤保障风险评估、队伍技术素质风险评估、甲方管理风险评估以及社会环境风险评估。对于井控事故而言,往往是井控装备不符合安全要求、井控工艺的不合理、人员操作或指挥失误等三方面相互影响而造成的。

2002年以来,我国才将井控安全作为一门技术专题进行研究,先后对井控装备和工艺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现场,做到了本质上的安全。2002年以前,在井控管理方面仍然只是等溢流、井涌或井喷发生后才去想办法处理,工作十分被动。随着风险评估体系的运行,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防止井喷事故发生,将井喷的危害及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体现了风险评价在井控工作中的价值。

2005年3月19日,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本标准规定了钻井井控技术的管理、实施及培训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陆地油气田勘探、开发钻井作业中的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这样,井控工作才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行业标准。目前,国内一些石油专家学者都对井控的风险分析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的油田情况和钻井环境给出了相应的诸如故障树、事故树、层次分析法等多种风险评估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各自的假设条件。

二、井控风险的相关评价方法

1、事件树(ETA)法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yasis)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归纳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前提下分析此事件可能导致的后续事件的结果,整个事件序列成树状。

事件树分析法着眼于事故的起因,即初因事件。当初因事件进入系统时,与其相关联的系统各部分和各运行阶段机能的不良状态会对后续的一系列机能维护的成败造成影响,并确定维护机能所采取的动作,根据这一动作把系统分成在安全机能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并逐步展开成树枝状,在失败的各分支上假定发生的故障、事故的种类,分别确定他们的发生概率,并由此求出最终的事故种类和发生概率。其分析步骤大致如下:

(1) 确定初始事件;

(2) 判定安全功能;

(3) 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4) 分析事件树;

(5) 事件树的定量分析。

事件树分析适用于多环节事件或多重保护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又可用于定量分析。

2、故障树(FTA)法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又称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分析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的逻辑树状图,即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故障树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分析对象系统和要分析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

(2) 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

(3) 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直接原因和各种因素(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环境不良因素);

(4) 编制故障树,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往下找出所有原因事件,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为止,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图;

(5) 定性分析,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6) 定量分析,找出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求出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7) 结论,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目标值时,从最小割集着手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方案,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消除事故的最佳方案,通过重要度分析确定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从而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

3、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底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在排序计算中,每一层次的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单排序问题又可简化为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形成判断矩阵后,即可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某一层对于上一层次某一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在计算出某一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次各个因素的单排序权值后,用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加权综合,即可计算出某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即可计算出最低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值。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的过程可用如图1所示的流程图来表示。

图1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流程

三、结论

(1)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技术水平的特殊作业,在作业的不同阶段和环节中,均存在着对人员身体健康、设施安全和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开展井控风险分析对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整体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钻井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不仅需要分析每一因素,还需在综合各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是钻井工程的大敌,如何规避钻井施工风险、减少和杜绝钻井工程故障的发生,始终是钻井科技工作者的主要工作的目标。当前国内外的风险评估方法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如何将现有的理论和高压气井井控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得到一种比较合理和具有说服力的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

(3)风险评价虽然现在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存在,并且发展迅速,但是其进入石油行业的时间较晚,甚至具体的井控中才刚起步,应用还不成熟。因此,加强对钻井井控风险的研究,对钻井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面推行HSE管理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彭力,李发新.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技术.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1.

[3] 赵忠,常军华,王颜辉,张万剑.浅谈在钻井项目中实施风险评价的方法.新疆石油科技,2001年第3期(第11卷).

篇(7)

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已接近发达地区水平,但是由于目前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形势多变,突发事件频发,公共卫生安全受到严重的冲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浙江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浙江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阻碍。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1],将继续加大对人口与健康领域的支持力度。浙江省科技"十二五"规划中叶明确指出:在重大战略需求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要把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治放在重要位置。

1风险分析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对突发事件的危害所产生或将产生不良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客观判断与分析,有助于及早识别公共卫生危害,提供卫生应急决策依据。风险评估包括三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其中,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估中的关键一环和核心内容[2]。

2风险分析方法

按分析目的、数据输入与结果输出类型的不同,可将风险分析技术分为定性、半定量及定量技术三大类。

2.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三类方法中原理与操作较简易,但无法给出定量结果的一类分析方法。

2.1.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FMEA)是一种以团队操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前瞻性地识别失效模式和机制,预测其影响的技术。基本原理是以失效模式为起点,着眼于整个流程,对全部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地分析,通过对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检度进行综合评估与指标的量化,明确高风险的失效模式,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措施,从而实现减小风险或消除至可接受水平的目的[3]。该方法的优点是对潜在风险源进行辨识后可实现及时预防,消除危害后果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对于单个风险源进行相对独立的分析。缺点是由于主要是以基于小组的模式开展评价工作,因此工作小组成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失效模式是方法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然而实际上难以认识全部的失效模式并开展评价;此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基于流程的一个前瞻性分析,随着流程和具体步骤的增加,若开始分析时缺乏对流程的准确描述,则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

2.1.2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一种系统的、前瞻性及预防性的技术,通过测量并监控那些应处于规定限制内的具体特征来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过程的安全性。HACCP最早主要用于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危害进行安全控制,是作为控制食源性疾患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现在已广泛应用到其他行业,诸如制药、化学、汽车等。以食品安全分析为例,其基本原理是系统分析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具体危害,明确控制措施,并通多对潜在危害进行风险控制,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4]。优点在于其可通过对整个流程和关键点的控制,起到对风险危害的预防作用。缺点是只能对系统流程内的潜在风险源进行分析。

2.1.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HAZOP)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识别过程,用于明确可能偏离预期绩效的偏差,并可评估偏离的危害度。最早使用于化工行业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分析。该方法以系统工程为基础,通过引导词和标准格式来寻找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差,辨识那些可能由于装置、设备等个别引发的潜在危险,从而根据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大小制定相应对策[5]。优点是分析针对的是工艺流程等状态参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可以对人为因素引起的后果进行预测。缺点是主要依赖于工作小组会议讨论的人工分析方式进行风险分析,效率较低;分析时,若无合适的节点、参数和引导词,则无法较好地开展HAZOP风险分析。

2.2半定量分析 半定量分析技术结合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特点,输出以定量结果为主。

2.2.1保护层分析法 保护层分析法(the layer of protection analysis method,LOPA)是一种特殊事件树形式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评估现有的保护层的可靠性,确定其消除或降低风险的能力[6]。其基本原理是构建保护层,通过对每一保护层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将所有保护层联合作用下的事故风险与风险可容忍标准比较,以确定是否有足够的保护层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优点是作为一种较为快速的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潜在事故发生的频率,确认保护层的有效性,为合理制定和分类风险缩减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该方法与HAZOP比较不过分依赖于分析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能相对客观合理地进行风险分析。缺点是该方法本身无法对潜在风险源进行辨识,也无法寻找事故场景,因此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此外,该方法尚缺乏对人因、环境及管理等其他因素影响的分析。

2.2.2 FN曲线 一种利用FN曲线图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其通过区域来表示风险,并可进行风险比较,可用于系统或过程设计以及现有系统的管理。如在评价地址灾害风险性时,FN曲线通过将地址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其累计概率点以对数坐标系统表示,以此表达社会可接受风险的标准[7]。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事故规模的分布状况,利用事故后果(如伤亡人数)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即发生的可能性)绘制FN曲线图。从FN曲线图可以引出系统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判定标准。优点是考虑了风险分析中的事件后果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两大方面,结果简单明了,易理解和易操作。缺点是仅仅只考虑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两方面,而缺乏对人因、环境、管理等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此外,一般主要以死亡率等简单指标作为事件后果严重性的主要体现。

2.2.3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神经网络是一类自适应的模式识别技术,可通过自身的学习机制主动学习,利用现状信息,对来自不同状态的信息逐一进行训练而形成映射关系。而其中的模糊神经网络则是基于最大最小等简单运算来实现知识的模糊推理的神经网络[8]。作为一种多属性的评价方法,其隶属函数权重的设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是一类定性和定量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优点是有机结合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各自优势,能够通过模拟人的经验来对风险进行推理和判断,实现定量化处理模糊信息的目的。且具备较高的容错性和模型表达力。缺点是模糊规则的设定、隶属函数的选择、网络结构的设计等完全依赖于建模者的经验知识和能力。

2.2.4 Bow-tie法 一种简单的图形描述方式,分析了风险从危险发展到后果的各类路径,并可审核风险控制措施。可将其视为分析事项起因的故障树和分析后果的事件树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体[9]。作为一种结构化方法,其具备了可视化的特点,因此也便于交流和理解。Bow-tie图中心是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左侧是成因(即故障树)及预防措施,右侧是可能的后果(即事件树)和减缓后果措施。也因图形形状被称为领结图或蝴蝶图。优点是该技术将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都在图形中完整的体现出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此外,图形直观易理解。缺点是只能考虑环节事件的工作或失效两种状态,不能考虑多态间的假设推理关系。

2.3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对资料与资源的要求较高,输出以定量结果为主。

2.3.1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被观测数据,因而其包含了系统结构特征及运行规律等潜在信息,可以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来认识系统的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对系统重新设计和改造以使其按照新的结构运行等目的。而时间序列分析就是一种根据动态数据揭示系统动态结构和规律的统计方法。优点是可以依靠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实现对后期变化趋势的预测。也可以进行两个指标见关联性的分析[10]。缺点是只是针对一个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因此无法对综合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需与其他风险分析方法结合使用。

2.3.2向量自回归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VAR model)是一系列时间序列回归的集合[11]。某一时序的数据变化常常不是单因素的作用结果,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类型上有单变量向量自回归和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优点是时间序列只能分析一个指标,而VAR实际上是多个指标的融合,即可实现多元时间序列的分析,适用于对多种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类别时序的模型计算。缺点是VAR模型对于原始数据的分布有严格要求,如必须是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误差的条件均值为零,随机向量必须为遍历平稳过程,且不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等。模型分析和预测的准确定和可靠性受原始数据影响较大。此外,通常需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以规避方法本身的缺陷。

2.3.3信息扩散理论 信息扩散理论是一类模糊数学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样本进行集值化处理,以弥补信息的不足,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只有一个观测值的样本变成一个模糊集,然后通过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来弥补小样本的信息不足问题,从而使信息最大化,得到小概率事件的致险程度,提高了系统的风险识别精度[12]。较常用的模型有正态扩散模型。优点是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意义明确,适用于样本数据少而无法使用传统概率统计方法的情况。缺点是由于仅使用一类指标的单观测值进行模糊处理,因此对事件的风险分析不全面,未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一定缺陷。需与其他风险分析方法综合使用。

2.3.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工具,GIS技术在风险分析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本身作为一个技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了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从而为与地理有关的研究和决策服务提供了计算机技术支持[13,14]。优点是作为一类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了数据提取和处理分析的效率。结果结合地理信息,在空间分析上具备很强的优势。缺点是作为一类辅助决策技术和展示技术,其使用还需与其他风险分析技术与方法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

3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基于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等,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在风险分析中的适用性普遍优于定性分析方法。而在可行性方面,定性分析方法相较于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资源的需求最低,但在结果的不确定性程度上普遍高于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因此,各方法在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的应用中均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适用事件类型。如GIS在突发事件风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较广,均适合传染病、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风险分析。除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较适用于食物中毒与食品安全事件及职业病与职业危害的风险分析,时间序列和向量自回归模型较适合传染病风险分析外,其余方法均适用于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

综述,应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目的,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具体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分析。如是对事故灾难或自然灾难进行风险分析,则可依据所需资料高低和对输出结果的不确定要求的高低,选择合适的定性、半定量或定量分析方法。如是对食品生产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则可选择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若是对传染病进行风险分析,则也可根据对输入和输出的要求,选择如时间序列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IS。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S].2006(9).

[2]24353-2009 GT: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S].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

[3]Varzakas TH.Application of ISO22000,failure mode,and effect analysis(FMEA)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and pareto in conjunction with HACCP and risk assessment for processing of pastry products[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11,51(8):762-782.

[4]Kok MS.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ISO 22000/HACCP)in the Turkish poultry industry:a comparison based on enterprise size[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09,72(10):2221-2225.

[5]Dunjo J,Fthenakis V,Vilchez JA,et al.Hazard and operability(HAZOP)analysis.A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3(1-3):19-32.

[6]Gowland R.The accid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y for industries(ARAMIS)/layer of protection analysis(LOPA)methodology:a step forward towards convergent practices in risk assessment[J].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2006,130(3):307-310.

[7]陈伟,许强.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J].灾害学2012,27(1):23-27.

[8]Ushida Y,Kato R,Niwa K,et binational risk factor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dentified by fuzzy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of health-check data[J].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2012,12:80.

[9]Mokhtari K,Ren J,Roberts C,Wang J.Application of a generic bow-tie based risk analysis framework on risk management of sea ports and offshore terminal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92(2):465-475.

[10]Katsouyanni K,Touloumi G,Spix C,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ambient sulphur dioxide and particulate matter on mortality in 12 European cities:results from time series data from the APHEA project.Air Pollution and Health:a European Approach[J].Bmj,1997,314(7095):1658-1663.

[11]吕新业.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中国食物安全预警.China's food security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based on vector autoregression(VAR)model 2013,29(11):286-292.

篇(8)

联合站指的是油田集输联合站,联合站的主要工作是将油田采油井生产出来的原油进行汇集、存储、加热脱水、分离及计量,并向外运输石油[1]。在大型油田中,联合站是组成石油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起着沟通与枢纽的作用。但是,在联合站设计、安装与使用的过程中,杂质腐蚀及人为等因素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增加了联合站运行的风险程度[2]。因此,对联合站进行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风险分析的含义

风险分析,指的是分析及评估一个特定功能工作系统潜在的或者是本身所固有的危险及危险的严重程度,并以定量分析的方式表示出风险的等级、概率及其既定系数,最后以定量值的高低作为依据,针对性地采取防护及预防对策,目的是使人—机—环境的工作系统得以安全运作[3]。

二、风险分析的指标体系

联合站发生失效情况指的是联合站已经失去了原有设计所要求具备的功能,如脱水、计量、集油等。导致联合站发生失效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都具体表现为联合站的站内设备及装置的失效[4]。所以,联合站的风险分析中的失效分析,主要的分析对象为设备与装置。联合站的内部工艺装置繁多,设备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在做风险分析时,可按照联合站的特点与基本构成,将站内的设备及装置分成六个大类,六个大类分别如下:埋地管道、伴热设备、运转设备、站内阀门、仪器仪表及地面的压力容器。其中,伴热设备主要包括了闪蒸罐、水套炉、伴热管道、锅炉及换热器等;运转设备则是包括了电机、括泵等;站内阀门的种类包括气动、电动及手动阀门;而仪器仪表这一类别包括了防腐设备、计量设备、测压设备及测温设备等[5]。地面的压力容器主要包括了分离塔、分离器、汇管、储罐、地面管道及收/发球筒等。为了建立更为合理及适用性更广的风险分析因素体系,本研究对3个油田联合站运行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将考察资料与国内联合站的安装及运行管理现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联合站发生失效情况的影响因素。

三、联合站设备的主要风险分析及预防

以下就联合站中关键部位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风险的产生因素作了简单评价。

1.联合站中锅炉的风险分析

锅炉是联合站在冬季进行生产的必要设备,也是联合站的取暖设施。锅炉在工作的过程中成为了压力容器,其工作的压力一般不能保持在恒定的状态,变化的范围较大,从而使风险系数大大增加。要使锅炉维持安全与稳定的运行,就要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处理,并加强对设备的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定期校验与及时更换锅炉中的安全附件,例如液位计、安全阀及压力表等。

2.联合站中水套炉的风险分析

水套炉的主要功能是以加热水的方式为原油加温,因此水套炉是一种加热设备。加热炉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安全阀出现失灵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出现了无水干烧的情况。如安全阀出现了失灵现象,压力得不到释放,便造成了超高的压力。一旦超高的压力得不到安全阀的启动泄压,就容易使用于加热的水套炉变成重磅炸弹,存在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发生爆炸,则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与财产的损失,甚至造成原油的停产。当安全阀出现了失灵现象时,应立即控制或关闭炉火,打开炉顶的卸压阀门,以达到泄压的目的。当水套炉内水少或无水,且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对水套炉继续进行加热,就会引起无水干烧的情况。如联合站内发生了无水干烧,则有可能导致原油汇管的烧穿及引发火灾,后果十分严重。如联合站内起火,可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将炉火关闭,打开油路的旁通,并将水套炉进出原油的阀门关死;把放空阀打开,将管内剩余的原油放掉;也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蒸汽灭火器将火扑灭。而导致水套炉发生危险的原因多为人为原因,当事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因疏忽而导致责任事故;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定期检查安全阀的工作情况或者是值班人员没有及时巡逻。

3.联合站中装油罐车的风险分析

目前,在联合站中外运轻烃的方式主要为装油罐车的拉运。在装车的过程中,轻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从鹤管向罐车喷入,罐壁与油流之间的剧烈摩擦易产生静电。如静电荷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不断积聚,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放电打火问题,导致轻烃燃烧及爆炸,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则可能使装油罐车发生爆炸。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气温偏高,增加了分子的活跃性,更容易致使此类事故的发生。因此,装车人员药对装油罐车勤检查及勤测验,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4.联合站中污油罐出现冒罐的风险

如污油罐出现冒罐跑油的状况,不仅会浪费原油资源,也会对周边的环境卫生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导致污油罐出现冒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过大的持续来液量,外输泵不能够及时打走;第二种是外输泵的排量较小,不能提上去及跳闸停运;第三种原因则是液位显示器失灵或者被损坏。如遇到污油罐出现冒罐现象,可采取将污油罐的进口阀门关闭或使用自压流程完成污水外输工作的方式加以解决。

5.联合站中分离器出现跑油的风险

当分离器出现跑油时,分离器当中的液量来不及走完,分离器内充满了油水,上部原油向顶部的气体管线涌入,这样的状况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引起分离器出现跑油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控制油水与指示液位的浮球因遭到腐蚀及损坏,浮球内进入液体。致使其失去浮力。不能够继续有效地指示液位与为油水打开出路;(2)油水出路被脏的过滤器堵死;(3)因油水的出口阀门被关闭或损坏,导致闸板脱落,油水的出路被堵死。以上分析的三种情况,不管发生那一种,都将会抬升分离器内的液位。如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之,将会造成跑油的风险。如联合站发生了跑油,产量将随之减少,容器内的压力变大,当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安全阀便会打开,原油喷出,引起设备污染及环境污染,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火灾。规避以上风险的关键在于,定期检查分离器内的浮球,观察其能否正常运转;定期清洗过滤器,保持干净状态;值班人员要实时观测阀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积极预防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风险分析不仅是科学决策与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以现代科技作为支撑的事故预防体系。而对联合站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于查找出的隐患进行具体的防范,不仅能够使生产装置稳定运行,还能够减少联合站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实现提升石油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辛亮,丁涛.联合站风险可接受性准则与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2009,5(8):132-133.

[2]李凌.联合站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油气储运,2009,28(3):65-66.

篇(9)

一、前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些年,随着海洋石油产业的飞速发展,海洋石油钻井工程应允而进入快速前进的轨道,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由于其独特的作业条件及其巨大的作业危险程度,导致人员伤害和钻井事故频发。笔者经过两年的工作经历,加之对钻井安全的深入思考,认为现期的运行中,缺少钻井作业前期对整个钻井过程细致的安全分析和评价控制指导,尚未形成系统的风险管控模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其首要意义是把“预防”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平台的安全管理,“预防”主要体现在平台对安全的长远态势分析,能够对即将出现安全隐患、风险点做出充分的评估,确定其风险程度,据此产生不同的严重度,以给出合理的建议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做到超前而全面的预防,进而达到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系统的安全控制,使之成为钻井作业风险控制的安全指导书。

2.海洋钻井平台钻井工程简介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一个集成化的海上移动钻井装置,主要以海洋石油的钻探为主,其过程主要有拖航、钻前准备、钻井作业、取芯、下套管、固井、拆装井口、试压、钻水泥塞、测试、弃井等作业,通过钻探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评价油气含量,或进行生产开采,以提供有价值的地质资料和良好经济效益的油气资源。

海洋石油钻探在高投入、高回报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钻井平台的每项作业过程都存在很大的风险,稍有闪失就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事故,因此,采取先行的安全预防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二、HAZOP方法可行性分析

1.本文的研究途径

危险和可操作研究(HAZOP)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性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引导词的分析,引导词应用于过程中的每个变量上得到变量的偏差。其分析过程是进行逐变量、逐引导词的头脑风暴式的会议讨论,分析每个变量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得出一系列偏差/原因/后果的集合,将得到的结果集合汇总、分类和整理即可形成报告。分析一般由一组对被分析对象有深入了解的专家进行。

HAZOP分析方法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而使用的应用,但是在石油钻井工艺行业仍为空白,笔者一直从事海洋石油的钻探工作,较了解海洋石油钻探的风险所在,因此,希望通过使用HAZOP分析方法对钻井工艺进行分析,提前评估分析风险,得到预知的风险点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使钻井工艺系统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2.HAZOP与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是根据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制定出相应赋分值和评定系统安全等级的分值标准;对系统进行分析、验收时,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赋分,从而评价出系统的安全等级,安全检查表是钻井事业部控制生产作业现场维修、环境、管理等方面查找缺陷或隐患的控制程序。安全检查表法虽然是作业中应用最广泛、最适用、最简单的安全评价方法,且主要侧重于标准化的、条件性的符合检查。但是,缺乏系统系性的分析及全面系统的风险控制,无法满足对钻井工艺的全面风险控制。

3.HAZOP与作业风险分析(JSA)

作业风险分析就是将潜在危害因素的工作或任务首先划分为若干基本工作步骤,鉴别其工作步骤是否正确,对每步工作步骤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找出在执行这步工作步骤时可能带来哪些伤害/危险因素,然后针对这些伤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这种分析方法只是侧重于某项作业前的安全风险提示,是一种特殊的、单一的评价方法缺少系统性。

4.HAZOP与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主要以事故或假想事故为模型,确定一个事故顶上事件,根据事故调查分析人员的经验或相关知识,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进而得出导致事故的原因。这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事故的处理和分析中,侧重于结果产生的原因分析,而不是预防性的建议指导。

5.HAZOP与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用于早期发现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针对人、机、物、环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的定性分析。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宏观性的评价,应用于设计施工的早期,然而这种方法不能把各个系统以一个整体的方式联系起来,过于宏观和独立性。

在现今的石油勘探开发中,钻井作业中具有高风险、特种高空、立体交叉、地质复杂不可预测的特点,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加之,各种作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致使衍生某些不可预测的风险,那么识别分析系统风险以及系统之间联系的风险,是我们安全工作中盲点。而HAZOP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这些风险,通过分析评估,提出合理建议,到达控制风险的目的。

三、海洋石油钻井工艺HAZOP技术介绍

1.HAZOP分析方法的技术应用方式

本文主要针对海洋钻井工程中的钻井工艺进行范例式的分析研究,以提供一个预期的可操作性的分析研究方法,减少因设计阶段考虑不周而引起的事故。海洋钻井的HAZOP分析应以钻井介质(钻井液)为流程主线,针对工艺和操作的特殊点(特殊点称为“分析节点”、或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对具有潜在危险的偏差进行识别,然后对每个有意义的偏差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因、后果,同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2.识别方法

识别钻井工艺流程中潜在的风险和危害的因素,是有效控制和减少钻井过程中给人身健康、安全、环境带来的危害与影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减少隐患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健康和公司财产安全的首要工作。

2.1钻井设备在操作中的危险识别,主要集中在以下范围:针对人员反而风险,直接的环境影响,与钻井相关的操作。

2.2钻井平台可分为如下的识别区域:井架区,钻台区,BOP区,井下区,其它区域。

2.3钻井平台的HAZOP分析可以采用如下引导词:井喷、泄漏、故障、损坏、常规危险、其它危险。

四、钻井工艺危险源介绍

1.危险源的分类

钻井平台上危险能量的性质主要有:潜在的、旋转的、运动的、热的。巨大能量释放主要来自于:

1.1带压的爆炸性危险物质的非控制释放;

1.2非人力控制的自然事件;

1.3结构性故障;

1.4火灾;

1.5爆炸;

1.6间接事件(人为因素,软件问题,潜水等)。

2.严重事故定义

钻井平台的严重事故可定义如下:

2.1火灾、爆炸或危险性物质的释放造成的死亡或严重伤害;

2.2任何对结构、平台或结构稳定性造成较大损害的事件;

2.3任何其它由工作行为造成的2人以上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这个2人以上指的是直接事故现场以外的人员)。

3.造成平台事故的初始事件讨论

3.1井喷

井喷井口流体的非控制的释放被定义为井喷,当井口流体是油或气时是最危险的,但有时也会喷出钻井泥浆、完井液或者水。当井喷可能释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油气)是非常危险,而且是很难控制的。

井喷不但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甚至是整个钻机),也会使宝贵的油气遭受损失。如果不能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井涌(井涌就是地层流体进入井眼内),井喷就会发生。当井眼中出现异常压力时,地层压力大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就会发生井涌。

3.2工艺泄漏

工艺泄漏是指除下列区域事故外的生产系统的碳氢化合物的释放:

3.2.1井喷或井口控制的事故;

3.2.2管线泄漏事故;

4.基于危险介质造成的事故后果的简要描述

4.1泥浆压力过高,管线泥浆泄漏。泄漏物可能是气体或液体,高压液体往往呈雾状喷出,高强度的释放压力可能伤及人员。

4.2井下气体逸出。底层下的气体随着泥浆循环到达地方,从泥浆体系中逸出,其中含有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中毒伤害;逸出的可燃气体,在平台的某处聚集,在火源的作用下导致火灾或爆炸。

五、海洋石油钻井工艺HAZOP分析举例

1.钻井工艺的HAZOP分析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HAZOP分析的优点,增加了安全等级的划分,半定量化严重度、可能性的级别,并根据所划分的严重度和可能性构建风险分析矩阵表。风险矩阵表见钻井事业部QHSE程序文件之《危险源便是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2.HAZOP分析记录表

根据风险矩阵数值排列,风险等级在8~12的有5项,其余均

1)制定、完善或执行维保管理方案;

2)制定、完善或执行应急预案;

3)制定、完善或执行作业指导书或JSA;

4)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技能操作培训或安全交底;

5)更加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

六、结束语

HAZOP分析的研究具有激发创造性、开拓思路、系统检查全面、获得有意的知识、易于决策等优点。HAZOP工作的进行,对提高钻井设施及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深信HAZOP分析的逐渐深入研究,会更加系统全面且有效地对钻井工艺的风险进行管控,带来更加持久的安全效益。

笔者希望通过此次钻井工艺HAZOP分析研究,探索一个海洋石油钻井行业可行的风险分析方法,并加以深入分析和全面研究,实现钻井工艺的系统安全。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建筑安全直接关系到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命脉,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前提之所在,因此,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在内的各单位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虽然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环境的复杂、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有待完善等多方面因素,仍然需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而在本文中,主要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这一安全管理的关键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助力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能够顺利的展开。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事故避免和预防的重要基础,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务必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对安全风险的准确度进行客观的把控,从而为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必要的数据。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

(1)安全风险识别的概述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相关的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和调研结果之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还没有发生的潜在风险和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对象为危险源,其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所在。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是需要基于一定的系统化的程序进行的,该程序不仅复杂而且细致,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

(2)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笔者根据当前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特点,按照施工人员从事的专业类别,对主要的危险源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四、关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方法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概述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同样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环节可以有效地对建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或者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判定。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才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作业。同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务必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将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或者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科学的方法,判定每个环节的安全风险等级值,同时基于该种等级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以确保安全施工作业的展开,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2)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特征,当前应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以及定性评价三种主要的类型,其中后两类方法的应用最为普遍。直接判定评价法、安全检查列表法、故障树分析法以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其中几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对于直接判定评价法来说,存在着如类比法、对照经验法以及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而填写工地级、公司级以及班组岗位对电气设备、吊装以及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查表则是安全检查列表法的内容。故障树分析法,英文简称为FTA其是以事件、事故以及故障作为方法的起始,在逻辑关系的分析下,对其可能产生的失效状态、后果原因等进行研判。

(3)LEC法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中的应用

LEC法即是上文所描述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其是根据D=LX-EXC公式,对工程项目的作业风险D进行判定,D越大说明风险值越大,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而针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主要是:

首先,对员工在某种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打分”的策略,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分数进行罗列,并计算出总分,通过总分的大小还对危险性进行判定。而判定危险性的主要公式为:危险性=LEC。在该公式中,L代表安全事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E则是代表员工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频率,C是危险的严重程度。

然后,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填入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价表中,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危险性,并根据相应的分值确定风险程度。

最后,由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制定出重大风险汇总表,并以此作为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的主要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运用中,不能仅仅要目光局限在建筑施工企业本身,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综合的安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建筑施工项目可以顺利的实施,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和谐、健康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琼,周基.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5:79-82.

[2]赵艳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评价及管理方法分析[J]. 建筑,2014,11:63-64.

上一篇: 对外贸易的概念 下一篇: 社区工作重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