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13: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科研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选择实习基地护理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我院的实习基地必须是教学医院或规模较大、科室齐全、设备精良、患者较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便于学生就业,我院实践教学地点是由学校安排和自我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我院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毕业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若干规定》进行实习点的审核把关。
1.2重视实习前教育在护生实习前,我院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方位对护生加强教育,着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教育。如开设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训练、沟通技巧、怎样当好实习生、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如何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如何防范临床医疗纠纷等专题讲座;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学校“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医院简介”、邀请附属医院的优秀护士介绍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举办往届优秀实习生的经验报告会、实会、“做合格实习生”讨论会等,使护生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所了解,放下思想包袱,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愉快地进入毕业实习。这些措施对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1.3强化护生实习前的技能训练为了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各家实习医院都将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考核。为了让护生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实践。在我校实训中心对护生实习前进行66学时的强化技能培训。实训项目有:血压测定和记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铺床法、导尿术、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鼻导管吸氧法、鼻饲法、口腔护理、超声雾化疗法、生理反射检查法、肝脾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复苏术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与规范、动作的熟练速度、动作的协调性,强化“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等医疗护理制度。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必要时进行示范。最后进行逐项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实习资格,进入临床实习。
2过程控制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事关整个护理教学教学的质量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中的环节。护理学院领导就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多次开会研讨,制定了符合本院特点的管理办法。加强与临床各实习点联系是了解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情况,掌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完善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
2.1与临床各实习点保持紧密联系,强化医院的教学意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前由实向实习医院呈递我校《普通本专科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名单,学校和医院就共同的责任要达成协议,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学习环境的标准、轮转计划及考核标准,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工作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为护生在临床学习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制定实习医院的巡查制度我院领导亲自带队,和教学管理人员及班主任一起到实习医院走访医教科、护理部,到科室对实习生进行检查和慰问。建立巡查记录本,记录各实习医院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表现情况和完成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在实习带教师生间的评价和出现的问题。因我院有大量在外地实习的学生,为了防止实习管理失控,我院对各散在实习医院通过、电话、个别实习点实地检查的形式进行跟踪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外地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习计划。
2.方法。
(1)教学方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教师示教+护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实验组采用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即“一个教学框架+一个实验步骤”。根据护生已学过的、技术操作所涉及解剖学知识的多少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框架,“已学过的基础解剖学知识,即要点(护生复习)+将局部解剖特点与技术操作要点进行整合,即重点(护生预习)+解剖学知识在技术操作中的应用,即难点(教师指导)”;一个教学步骤,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2)评价方法。①问卷调查:由笔者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为10个项目,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在实验教学结束时发放,当天收回。发出问卷215份,收回问卷215份,有效问卷为100%。②技术操作考试: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护生考核方式、考核项目相同,均聘请院外护理专家进行考评,教考分离,对操作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分析。③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两组护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对照组护生课堂气氛相对沉闷,与教师互动偏少,大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提出专业探索性问题较少;实验组护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与教师互动积极,并按照整合式教学模式主动地串接起与相关学科的知识链,经常提出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探索性问题。
2.两组护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对照组护生的正面评价仅有2项超过70%,即“有利于引导理论联系实践、拓宽知识面”;实验组护生对10个项目的评价均超过70%。
3.两组护生技术操作考试成绩的比较。对照组平均成绩(79.51±8.82)分,实验组(85.36±7.38)分,两组比较,t=3.46,P<0.01,结果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
三、讨论
1.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外科护理学是我院的精品课程之一,笔者为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在近六年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不断尝试“知识模块”教学法,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同时深受启发,故构建整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该模式以提高知识的转化率(即知识+能力)为前提,以简化难点、突出重点、强化要点为原则,通过巧妙地教学设计,清晰地显示了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循证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学效果,创新了教学模式。
2.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而是建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笔者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授课中简化了“难点”、突出了“重点”、强化了“要点”。所谓“难点”就是要解决护生盲目操作的步骤,提高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所谓“重点”就是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所谓“要点”就是要明确技术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避免临床工作中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笔者根据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转化点的多少,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尽可能地使技术操作、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使单纯的技术操作转化为内在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由问卷调查结果可见,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实验组护生多方面的肯定,其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生(P<0.01),获得了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
(2)提升了护生的整体素质。整合式教学模式在讲授技术操作的同时还注重培养护生的思维方式及综合能力。例如:讲授三腔两囊管的插管法时,将技术操作的要点与食管的解剖学特征进行整合,运用解剖学知识来讲解“在插管过程中如何避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诱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技术操作步骤变得生动有趣,唤起了护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思变、探研能力的培养,启迪了护理科研的意识,同时还巩固和加深了食管的解剖学特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护生循证思维、临床思维的方式。
关键词:循证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
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变化,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实证为本的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Care)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开展。在护理活动中循证护理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与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最好的证据,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护生实践循证护理的能力,是护理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因此课程组在《妇产科护理学》部分章节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循证护理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护理本科学生115名,4个自然班级,已修完前期基础课程和护理评估等桥梁课程,进入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
1.2研究方法
将循证护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融合循证护理理念的以模拟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开设循证护理系列专题讲座培养护生循证意识,设计模拟病例,构建融合循证护理理念和方法的护理学专业课教学方案。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部分章节中进行实践,如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等。理论课后将模拟病例介绍给护生,护生根据病例所描述的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再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找出病例中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护生搜集证据,寻找循证支持,。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国内外医学科技期刊、校内图书馆的数据库,以及其他内部刊物等途径,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筛选,以获得最佳证据。同时运用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的方法,指导护生根据病例中患者的情况将获得的最好最新的证据应用于护理实践,以完善各项护理操作,评价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1.3评价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生在循证教学前、后针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以及循证意识等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100%。
2.结果(见表1)
表1 循证护理教学效果评价
3.讨论
3.1注入新观点、新内容,培养护生的循证意识 由于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护理教材常落后于临床。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使学生挣脱凭借书本知识、教师经验作出护理决定的思维定势,强调任何护理行为的制定并不仅仅来源于直觉和个人经验,而是应将临床经验与现有的、可信的科研证据相结合,将护理服务建立在所能获得的科学证据基础上。
3.2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证护理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护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设计者与主动参与者,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内容,而是不断运用评判性思维方法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护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3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护生自学能力 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模拟病例、模拟情景、问题,查阅文献并小组讨论评价证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这一过程可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也有利于护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在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护生学会学习新知,而且学会提出新问题,由模仿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提高护生自学能力,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新宏,上官辉,黎莉.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2002,23(4):19.
1.1教材内容精简,突出技能,引导就业。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必须注意新而精的原则,教材内容“必需、够用”即可。并且教材内容应贴近临床和实际教学需求,强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用性。
1.2教材中有案例引导,锻炼临床思维能力。选择有大量临床案例的教材,既可辅助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教学效果,又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大量临床案例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现临床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病情的兴趣,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1.3教材中插入知识链接,开拓学生视野。知识链接是课本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是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的小窗口。除能提高学生对课本的兴趣外,还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学习,拓宽知识面。
2.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学时较少,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我院组织五官科护理行业专家及专任教师,对护理行业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临床五官科护理工作的要求,认真分析五官科护理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确定该课程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在分析护士职业标准的基础上,从典型职业岗位出发,根据从事临床五官科护理工作所需的能力选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保持一致,实现所学即所用。
3.调动学生课外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有限学时为无限学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还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多少主观能动性。五官科护理学课时有限,教师必须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近视眼这个疾病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上网查找总结近视眼形成病因,矫正近视眼的方法及分析每种矫正方法的利与弊。近视眼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会很感兴趣地做好这方面的预习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借助视频来教学,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把视频交给学生晚自习时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布置一些总结性的题目,如讲屈光不正和老视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把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的相同症状、不同症状、各自需要矫正的镜片通过表格总结在一起,指导学生用总结对比的方法记住知识点。学生为了考试能拿到高分,都会积极地完成这一项工作。教师可以设置科研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4.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五官科护理的实训教学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学校对五官科护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训室的建设不重视,导致教学设备严重不足,这使得学生对实训课重视不够或缺乏积极性,影响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今后服务质量的好坏。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4.1大力建设五官科实训室,学校给予足够重视。为了保障五官科护理实训操作的教学,学校应该建设专用五官科护理实训室,并购买大量实训器械。实训室的建设要满足五官科护理学教学的要求,可设置为六个单元,能够进行眼科检查、眼科护理操作,耳鼻咽喉科检查、耳鼻咽喉科护理操作,和口腔科检查、口腔科护理操作的教学和练习。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病案讨论、角色扮演、PBL、学生讲课、课间见习、教学实习、技能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种媒体配合使用,如PowerPoint、CAI课件、VCD、录像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教学的创新,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模拟医院、教学基地、网络平台建立课堂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实习、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巩固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临床专科护理技能操作以及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的训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护理文化内涵的创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始终坚持“用爱心领航,用责任护航”,并将其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一是生存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赢得生存竞争;二是文化教育,其目的是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意义。护理教育显然属于后者。因此,护理教育的人文定位应该偏重人文知识传播和人文精神养成,而不仅以人文学术的专深为目标。因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护理教育者真正树立育人理念,转变职业技术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实行品德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的技能教育,而且要对其进行“为何而生”的人生理想教育,将“为学”与“为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
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物理实验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有真知灼见。由于我们长期徘徊在“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应试教育怪圈里,这些没有亲身体验的知识只能是“听来的知识,是死知识,更谈不上利用它进行创造,从根本上有悖于新课标的精神和新教材的要求。故在教学中应改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不要用演示来替代学生动手操作,也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如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点燃蜡烛后,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找蜡烛的像,并用纸承接像,最后用尺量出物距、像距,一切都由学生来完成。这样虽然所需的教学时间多一些,但学生们很容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得到一个个让学生惊奇的结果,学生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活动表现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物理实验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物理实验不应是少数优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应为全体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物理实验,每个学生都在实验中有收获、提高。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与此相适应的实验组织形式。为了增加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度,所以要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大量增加实验次数和内容,可以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这样的改革,每个学生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器材,深刻地理解实验规律,且在实验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先让学生讨论猜想: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至于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器材,怎样操作,各组利用实验桌上器材讨论设计,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集体讨论各方案的优劣。这样,既人人参与了实验,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沟通能力不仅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行为之一。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各个学校办学差异很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研究显示,本科护生普遍体会到《人际沟通》课程结束时仍有大量的沟通知识和技能未能很好消化吸收。沟通对实践的诉求很强,本研究在夯实护生沟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科护生《人际沟通》的教学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讲解此次教学实践的意义、具体内容及安排,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共招募到173名学生,其中女138人,男35人,年龄19~23岁。在完成《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社区进行护患沟通实践教学活动,至少每周沟通实践一次,为期一个月。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后采用杨芳宇研制的自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和总分7个方面,其信度为0.84、效度为0.84。
1.3具体实践步骤
学校开具实践介绍信,学生与护理部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自行选择沟通对象,沟通主题。临床实践过程中,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学生整个沟通实践过程。合理有效地开展护患沟通,具体步骤为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其中,以交际性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以评估性沟通确定沟通主题,并进一步制定、完善沟通方案;以治疗性沟通与患者进行实质性沟通。整个沟通过程用录音笔录音,沟通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本,以备临床带教老师和课程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及指导。此外,通过课程老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临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护生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的实践,环环相扣,逐步强化护生的沟通意识提升其沟通能力。
1.4教学效果评价
运用全面、综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护生学习《人际沟通》课程的效果评价包括笔试、沟通能力问卷调查、护患沟通实践报告、汇报等。
1.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T检验法分析定量资料。
2结果
《人际沟通》实践前后,研究对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总分亦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3.1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现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沟通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国内对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或关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缺乏临床沟通实践的真实体验;或关注于技巧,忽视沟通内容的评判、沟通系统的实施;或关注于沟通结果的衡量,忽略沟通过程质量的监控与反馈。此外,课堂教学的“统一标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创新活动开展。
3.2实践教学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
3.2.1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大部分沟通能力
本研究中实践教学前后,护生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及沟通能力总分方面均有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交际性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所以能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实践演练中,有特定的沟通对象,有真实的沟通情境,能激发护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并有意识的应用敏锐的倾听。而评估性沟通的实施,确保护生能确定患者的问题,确定沟通主题及方案。
3.2.2实践教学对传递有效信息与验证感受方面无显著影响
该研究对象为二年级护生,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尚未完全涉及及掌握,故在传递有效信息及验证感受方面存在不足。
4小结
事实上,沟通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对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依靠学校《人际沟通》课程的培养;另一方面,依靠沟通实践中的积累。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沟通能力,值得在改良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14):183-184.
[2]Rossiter JC.Caring in nursing: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2,9(2):293-302.
[3]唐丽丽,李孜孜,陈晓勤.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课程反思日记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988-990.
[4]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Schwartz Bercott D,patterson BJ,Lusardi P,et al.From practice to theory: tightening the link via three fieldwork strategi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39(3):281-289.
妇产科护理常涉及到一些专业的、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如分娩期孕妇护理、围生期母婴护理、新生儿护理等等,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很多科学的、技术性的操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护理过程中又会直接接触到一些患者的隐私,因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严格。在妇产科护理的学习中,单纯的理论知识很难满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给妇产科护理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
1妇产科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1.2实践经验不足
妇产科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妇产科护理的学习中,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护生了解护理要点,掌握护理要素的关键。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增强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护生的应急处理能力、紧急事件应对能力的关键。但实际教学中,护生的实践机会很少,因此实践经验欠缺是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瓶颈。一方面妇产科实践不可能把护生带到生产或新生儿护理现场,让护生观摩,这是不实际的。因为要保护患者隐私和其他方面一些原因,所以为护生提供的的实践机会和动手机会是非常有限的,护生学习过程中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很少,导致护生护理意识不强,实际动手能力欠缺,综合能力无法更好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护生缺乏实践经验,对妇产科护理中的突发事件缺少判断和排除能力,易引发患者的不满,降低了护理的满意度,影响了护生未来的发展和学校护理人才的输出。
1.2自学自习能力不足
理论知识的学了枯燥、乏味外还比较抽象,很多护理细节护生无法体会。比如:新生儿的擦洗、称重、包裹等过程中,由于护士处理不当导致新生儿滑落摔伤、摔死的事也发生过,引发了严重的护患纠纷。而这些细节需要护生自己认真的体会。通过启发和引导护生自学、自习以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经验和综合能力的目的。然而抽象的东西任凭想象力再丰富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选择适当的自学、自习的方式和激发自学、自习能力的方式。让护生通过自学、自习的方式更深层的体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其综合能力。
2仿真模拟教学
仿真模拟教学是一种最接近实践的教学,它利用仿真模拟模型等仿真环境,将孕产妇的护理状态真实的呈现在护生面前,让护生更好的感受、体会真实的妇产科护理。因此,要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让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仿真模拟教学就是最好的途径。通过直观的、真实的体验能有效的增强护生的实践经验。
2.1仿真教学的模拟设想
在组织仿真教学时,首先,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告知护生教学的内容、目的等,让护生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提前做好理论知识的复习和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整理,将一切理论疑点归纳起来在仿真教学中寻找答案。再次,结合护生的学习状态、动手能力、性格等对护生进行分组,并指导护生分角色扮演妇产过程,让护生体会医生、护士、患者等人物在生产中的作用及感受,为仿真教学打好基础。
2.2仿真模拟教学
仿真模拟教学在仿真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具备仿真腹部触诊模型、分娩模型等。教师通过合理、恰当的情境设置,为护生提供真实的、直观的模拟操作平台,培养护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同时又能在真实感较强的实践中体会和更深层理解妇产科护理的理论知识。
2.2.1教师在仿真教学中的作用
仿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适当的教学场景,引导护生完成教学实践,对护生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指导。首先,教师对护生的操作进行监控,并结合护生的操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指导护生完成实践。其次,教师要对护生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寻找护生操作的进步空间,让护生在更真切环境下感受实际分娩过程,引导护生在情景中感受患者的护理需求。再次,教师需指导护生在模拟实践结束后进行积极的相关实践体会的讨论。一方面进行组内讨论,让护生们自己体会在仿真实践中的得失及方法运用的恰当程度。另一方面进行各组之间的对比,对操作时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讨论谁的方法给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讨论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模拟实践,让护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
2.2.2护生在模拟教学实践中的表现
模拟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模拟操作,让护生真实的、直观的、深刻的接触妇产科护理,更加细致的体会妇产科护理过程,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积累护理经验。因此护生在模拟护理实践中,首先,熟悉护理的理论知识,对妇产科护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为模拟实践打好基础。其次,在操作中多看、多想,多动手,设想每一步操作的意义和后果,体会自己操作是否恰当,是否还可改进,并密切注意不同角色的其他组员的操作,提高自己护理的综合能力。再次,仿真教学通过模拟人模拟产妇的分娩,如生产过程中的消毒、接生、助产等,能让护生真实的、直观的感受妇产科护理。但是实际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是不定性的,因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师的启发下更好的体会生产过程,更规范、更逼真的完成模拟操作。第四,必须端正实践学习态度,将模拟人就像真人一样看待,用心的、细心的做好每一个步骤,更好的完成实践,并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仿真教学评价及分析
3.1仿真教学评价
首先,设计仿真教学问卷,发放85份,收回85份,收回率100%,有效率100%。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普遍认为:仿真教学能使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使以前较模糊的一些概念变得清晰。同时护生们表现出对仿真教学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能够通过动手实践自学、自习的护生达80%以上,在实践中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感觉自己综合能力提高的护生达92%以上。其次,进行考试检验教学结果,90%以上的护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对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效的提高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此次考核中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相关理论考试成绩都达到了9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80%以上。可见仿真教学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效的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3.2教学讨论
首先,仿真教学科学的、逼真的、直观的模仿了分娩经过,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极大的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效的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使护生的学习集理论、感观、体会、实践等于一体,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其次,仿真教学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的灵活、直观,促进了护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对临床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帮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再次,仿真性教学利用模拟人形象的表现了妇产科的各个环节,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通过编辑、设计表现出来。一方面,真实、直观的场景可以激发护生的想象力,拓展护生的思维模式,提高护生的实际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多样的护理状态设置和模仿,拓宽了护生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了他们自学、自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仿真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改革的创新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了教师的知识层面,能实质性的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了素质教学的要求,增进了教师教学水平。
4结语
教学是将老师的“教”和护生的“学”结合起来的活动,两方任何一方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影响教学结果。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仿真性教学,有效的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护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通过这样科学的、先进的教学,能为社会提供更专业、更有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莫洁玲,凌银婵,李芳等. 仿真教育技术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杂志.2011(22):67-69
[2] 张立国. 高校仿真教学必要性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7):0001-0001
关键词:
儿科护理;体验式教学;强化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性的临床主要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儿科护理教学的需求,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则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具体分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择同年级的12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60名。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均无明显差异性。由老师统一执教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
1.2研究所用材料。
本次研究中主要使用医学院校教材《儿科护理学》,并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合理编写教案。
1.3方法。
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1.3.1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①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实物、挂图、多媒体设备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采取自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概念知识。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不同版本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并严格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究儿科护理临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种儿科护理学的知识概念,逐步构建起良好的儿科护理学知识体系。③深入分析感悟体验。通过全面分析儿科护理学的临床问题和原因,合理进行角色分配[1]。④制定系统完善的处理对策。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1.3.2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在实验班儿科护理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其主要涉及到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演练、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互换演练等,以此来交流价值观和分享学习经验。灵活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强化护理专业学生的体验式健康教育、儿科急重症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抢救、治疗用药、生理心理护理等知识的学习。
1.3.3教学反思与考核:通过对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全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并在实验结束之后回放录像,以便所有学生均能够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相互促进。同时,由任课老师、教学督导小组成员、成绩优秀的学生共同组合为体验式教学模式考核小组,针对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评价、参与该教学活动的动机和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考核[2]。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将考核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并使用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主要使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
2结果
2.1两个班学生对儿科护理学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
2.2实验班学生对参与该项教学活动的动机和满意度的评价。
3讨论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建构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儿科护理学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临床课程。由于小儿的特殊性,所以对儿科护理专业人员的临床水平要求较高。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要求,所以可合理的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到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亲身试验的机会,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水平[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对儿科护理学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测评水平明显提高,实验班学生对参与该项教学活动的动机和满意度都非常高,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儿科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护理学专业的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慈海彤 邱大石 郑玉萍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助产系
参考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追求,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护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模式以确保护理学生完满的完成实习任务,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眼科护理中采用了规范化教学,就规范化教学的应用做以下讨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96人,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学生,均为女生,年龄20-23岁。
1.2方法将96个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普通带教,实验组为规范化带教,各组48例,对两组的实习考核结果进行比较。
1.3评价方法出科之前试卷考核以及实践操作技术考核。
3讨论
每个护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必经之路之一就是临床实习,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踏入临床一线参与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进过多年的代缴经历,我们不在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传统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听从带教老师的安排,没有自主的思维,完全按照老师们的工作方法及其习惯去执行。我们经过多年的总结,采用了规范化教学,在学生出科考核结果中,实验组即规范化教学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3.1护生的熟悉阶段进入临床学习前期,一定对医院或病房环境、人员都很陌生,心理压力大,缺乏自信心[2],带教老师首先要让学生熟悉环境,熟悉带教老师,而不要刚一开始就让进入工作阶段。了解工作流程,了解本科室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以及常规的护理方法等等,让学生从心理上没有恐惧和紧张,为进入临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2带教老师实行责任带教制定实习计划,根据专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实用、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实施临床护理教学。根据具体些情况进行个性化规范化带教,废除过去一个老师带多个学生和所有学生跟白班老师的带教方式,实行责任制带教,即一对一的带教[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做好师生互评工作,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4]。带教过程中注禁止有些老师把学生当帮手使用,让其跑腿做些事务性工作,不传授技巧,不讲授护理过程,致使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收效甚微的现象发生[5]。
3.3出科考核学生在眼科实习结束前,考核专科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技术操作,实习初期的学生加强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控股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视角操作技能是实习。
综上所述,眼科护理师临床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带教学生的质量,力争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护理学生,规范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2-43.
[2]李杨,学生在早期护理临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17):1583-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