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43: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致使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转变,极大的促进了社会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有助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创新,为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方式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便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缩小城乡差距,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信息技术发展和变革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对于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数据信息难度较大,而大数据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对于大数据的处理,需要新的处理模式出现,以便于具备更强的决策力和处理能力,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提取。作为数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结构化数据有实践性强、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数据来解决问题和管理决策。“互联网+”作为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形态,通过在线和连结,有助于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提升实践成果,以便于为社会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搭建广阔的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识别技术、智能感知和普适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中应用,可以将人机物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推动物联网业务优化和完善,拓宽应用范围。基于此,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带给人们更加深层次的感知和体验,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处理。
2.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管理持续深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在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科学化管理,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借助信息化经济管理方法,改善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提升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效率。其次,推行农业农村经济宏观透明化管理,实现对经济信息的查询和监督,提升经济信息透明度。最后,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质量,以往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很容易受到人工操作误差影响,而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有助于及时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质量。
3.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
3.1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纵观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尽管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成效。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并未开设有线网络,甚至没有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通过有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对于此类地区,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工作,借助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尽管使用卫星网络可以提供稳定网络支持,但是成本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成效。
3.2专业信息技术性人才匮乏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将会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特性,缺乏专业信息技术性人才。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城市,在教育方面投入力度不足,高学历的农村居民多数已经进城,留在农村的居民较少,所以迫切的需要培养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经济宏观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但是,由于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3.3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范围狭窄
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为农村经济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主要表现在农村集体经营和农业合作社放慢,但是对于不同技术服务人员而言,信息管理需求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转变。而当前农村区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但是由于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信息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和应用。
4.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4.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原有作用为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宽度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宽带网络运营商作用,在政府的主导支持下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以便于为网络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借助信息化技术来综合分析其特征,在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的同时,切实提升网络稳定性。此外,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力度,降低建设成本基础上,提供可靠的网络连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辅助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工作开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4.2推动信息技术创新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对信息技术合理化运用的重视程度,结合农村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借助合理的信息技术来改善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缺陷。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之间差异显著,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农村信息化水平滞后的问题。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完善,以便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3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农村经济较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改善其中的问题,应该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政府的主导下整合资源,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诸如,引入社会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满足农业市场发展需求。在推动农业现代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户收入。
4.4加强信息人员培训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1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在模糊方法中,有一类模糊系统,其行为和结构没有清晰的界定,系统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即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根据模糊集理论,可以用隶属度将具有模糊性的概念定量化,建立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7-9]。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的建立思想:设U={u1,u2,…,un}为n种元素或指标,V={v1,v2,…,vm}为m种评判,它们的元素个数和名称均可根据实际问题由人们主观规定。由于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不一样,权重也不同,因此评判也就不同。人们对m种评判并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因此综合评判应该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b1,b2,…,bm}∈ζ(V)其中bj(j=1,2,…,m)反映了第j种评判vj在综合评判中所占的地位,即vj对模糊集B的隶属度,B(vj)=bj。综合评判B依赖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它应该是U上的模糊子集A=(a1,a2,…,an)∈ζ(U),且∑ni=1ai=1,其中ai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因此,一旦给定权重A,相应地可得到一个综合评判B。模糊综合决策全面考虑各因素在评判中所占地位,以求得更精确的评判结果,同时又较一般的综合评判更具模糊化,也更切合实际。模糊变换是模糊综合决策的基础,模糊变换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模糊映射(从X到Y的一个模糊变换):T:F(X)F(Y)ET(E)更直观地讲,模糊变换是论域x上的模糊集到论域y上的模糊集的一种转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综合决策的数学模型由3个要素组成,其建立步骤分为4步: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U={u1,u2,…,un};
第二步:给出评价集V={v1,v2,…,vm};
第三步:建立隶属函数。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低的指标,隶属函数可以取如下形式:A(x)=1x>ab-xb-aa≤x≤b0{x>b式中:x为样本中评价因子的实测值;a、b为相邻的等级标准值;A(x)为某种元素的隶属度。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高的指标,隶属函数的形式则正好相反。
第四步: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判。考虑每个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对不同的评价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组成参与评价因子的权重集。对权重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集组成的向量:A=(w1,w2,…,wn)式中:w1、w2、…、wn为各因素的权重。
按照综合评判模型的计算方法,结合上述计算可得出权重集,并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1.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如下:A'=a11…a1nam1…amn式中:aij为第j个方案关于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如下:
(1)建立理想方案u=(u01,u02,…,u0n)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2)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nrm1…rmn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
(3)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m)。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常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主观法是指请若干专家就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然后将各专家的评分值平均就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客观法是根据各指标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4)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j=∑mi=1wirij(j=1,2,…,n)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由观测值矩阵A,依据各指标的属性构造出一个理想方案,然后考察已知方案中哪个方案与此理想方案最接近。
2应用实例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东经113°31'—114°25'、北纬35°00'—35°30',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3℃,年均日照时数为2364h,年平均无霜期为223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8.8mm,年平均蒸发能力为1629mm。灌区灌溉水源主要为黄河水,以自流引水为主,还有少量井渠结合灌溉。区内土质以轻壤土和中壤土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作物。灌区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等地的45个乡镇,土地面积为1183km2。现有5个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即u1、u2、u3、u4、u5;有产量、投资、耗水量、用药量、劳力、除草剂、肥力7项评价指标。在7项评价指标中,产量、劳力、肥力是效益型指标,投资、耗水量、用药量、除草剂为成本型指标。应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根据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的试验资料,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见表1。
(2)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第一步:构造理想方案。u=(u01,u02,…,u07)=(7500,900,8000,7.50,1050,3.75,6)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第二步: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7r51…r57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由上式可得R=010.2500.50.66110010.7510.80.33300.75000.330.40.6670.1710.50.75000.6670.3301110.2
第三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7)。由变异系数法可知:wi=vi/∑7j=1vjvi=six槡i利用Matlab程序可得出:珋x1=0.53,x珋2=0.3,x珋3=0.4,x珋4=0.5,x珋5=0.6,x珋6=0.598,珋x7=0.48s1=0.3793,s2=0.4147,s3=0.4541,s4=0.5,s5=0.3791,s6=0.4349,s7=0.4147v1=0.7127,v2=1.3822,v3=1.1354,v4=1,v5=0.6319,v6=0.7272,v7=0.8640于是,各指标的权重为0.110,0.214,0.176,0.156,0.098,0.113,0.134。
第四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Fi=∑7j=1wirij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经计算可得F1=0.5156,F2=0.5597,F3=0.2595,F4=0.4373,F5=0.5375即F3<F4<F1<F5<F2根据综合评价值越小越好可知:方案3最优,方案2最劣。
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采用了高耗能的管理方式,投入了过多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也投入了大量的机械动力。但是,这种高耗能的发展模式是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壤酸碱度失衡,致使农产品质量日益下降。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这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农业战略的管理模式必将被先进的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所取代。
一、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精准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思想,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精准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指明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是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以及RS遥感系统等技术,及时了解农作物的生产环境、生长变化状况、病虫灾害情况等。为分析、模拟农作物灾害的发展趋势提供具体的作物信息、数据,作为进一步解决作物灾害问题提供参考标准。在此基础上,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各种智能系统,准确、细致地计算出精准治理措施。包括:喷洒农药、施肥灌溉、播种收获等生产管理方式。
精准农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先进管理模式对农作物进行管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经济和环境的最大利润。目前,精准管理模式的主要技术支撑即以3S技术为基础的多种数据系统为技术支撑的管理模式。包括:变量控制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等。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提高,可视化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还有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精准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国际上农业领域的发展热点之一,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二、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
发展精准农业是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再加上病虫灾害,旱涝灾害等,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在世界农作物市场上占据优势,只有提高农业生产领域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农产品的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精准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化管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
发展精准农业是世界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精准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成为了国际农业学、农业技术等高领域的研究对象,世界各国都在采用新型的精准农业管理模式。这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
发展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是由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能源资源供不应求的现代社会,发展精准农业更有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缓解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的紧张局面。
三、精准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发展精准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水资源利用不当、施肥结构不合理、信息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发展精准农业就要着重发展灌溉精准农业、节肥精准农业、精准设施农业。发展精准灌溉农业就要根据信息系统反馈的数据因地制宜地选择灌溉设施,开源节流,节约水源,解决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发展节肥精准农业需要系统分析、预算出恰当的施肥时间,施肥数量,以及肥料品种。发展精准设施农业就是利用机械设施改变或者提供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从而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3S技术的应用范围,建立全面的农作物管理系统,在GPS和RS技术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准确分析数据信息,可以先建立实验基地对比分析。另外,建立肥料信息系统和土壤肥力系统,收集不同的土壤类型、作物类型、肥料的使用情况等做好统计分析,随时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肥力变化状况,以便进一步进行管理。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协调好人力与机械的关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少生产成本投入,目的是为了增加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利用政府的力量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提高,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方位的农业信息管理中心,及时引进新型农业发展技术,形成农业精准化的发展规模。
结束语:
信息采集技术、网络技术和专家决策系统共同构成了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精准化生产模式可以弥补传统生产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对农作物信息进行智能采集、计算、判断、分析、预测与预警等,以达到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目的。由于精准化生产方式涉及到更多信息网络智能领域,因此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发展农业产业也要考虑地区差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状况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式。
精准化农业生产模式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精准化农业的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先进技术,争取在精准化农业发展过程中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资源管理是农业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法制、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及农业科学技术转移等方面。其发展过程包括农业科技研制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管理及农业科技采用管理等三个阶段,具有导向、指导、协调、激励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距离发达基础产业的宏伟目标还有较大进步空间,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较低、没有创新科技意识,科技进步程度小等等原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50%左右,农民需要靠天吃饭,农业也为摆脱产业弱的缺点。我国进入了依靠科技来改变农业经济产业的时期,推进“以工促农”、“城乡统筹”的转变模式,变更了一度依靠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增加科技创新和农业资源的有效供给方式。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竞争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转型和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专家发表了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的建议。所以,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深入研究就成为了现如今的热点。根据如今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优化农业科技分配。提高农业科技效率等等问题都是势在必行的。
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既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发生不同变化。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横向相关和纵向相关。横向相关主要是指生物生长发育周期各种技术措施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纵向相关主要是指连作和轮作在时间上的相关。因此,研究和分析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必须考虑技术因素和技术效果的相关性,它是农业技术方案选优的重要条件。农业技术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表现为当季有效,而且还有技术后效从价值形态讲,有的技术其价值一次转入产品,有的技术其价值要按生产周期逐步?D入产品,它表现为技术效果的持续性。一般说来,直接作用于生物本身的技术常常表现为当季有效,价值一次转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要使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功能,就必须同时保证生物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而各种生活条件又综合地对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各种生活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功能的多样性,带来技术效果的多样性。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开展,一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纷纷涌现。如各级营销部门设立实体;随着科委,科协管理部门由之前的管理而转向推广、服务方向建立了推广机构,原有的销售体系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从从前的农产品销售转向到了现在的向技术方面的发展;农业技术合同类型、实体服务、项目推广、农民非政府组织、公司加农民模式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形式。
农业技术人员不仅提供农业技术,还需要帮助农民种好地,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服务,生产前提供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生产数据,提供持续的培训和相关技术指导工作,在生产帮助农民增加销售额后,增加销售收入。
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活动中规定的总体规律和长期行为。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的基础内容。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方面,同时也直接反映在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二、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取决去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管理,发展现代农业也迫切需要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经济与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经济的增长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经济支持,创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推动农业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致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与改变。科学技术可以减少农村对劳动力的使用,向着机械化、技术化的农业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趋势。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成熟度不高、推广经费不足、农民素质较低等方面。为了推进农业技术的更新与革命,加快以科技推广和普及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农业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大大拓宽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进一步降低了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农业领域的竞争,已从资源禀赋优势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为基础的市场竞争。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还隐含着风险。如何规避农业技术应用中的风险,应该成为现阶段政府和农户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风险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有效供给,必须立足于农业的科技进步,新的适用技术的采用和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应成为克服资源约束、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国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在建国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许多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我们在极其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但是,有材料显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低于其他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更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
农业技术接受是决策者将一项技术作为获得的技术中最好的而加以充分使用的决定。通常的分析是建立成本收益函数,认为农户是在新旧技术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抉择,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农业生产者虽然“经济人”,农村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剧烈波动所造成的客观风险大量存在,而信息不完善带来的主观风险也可能对农民的生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应付风险的各种手段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贫困农户往往不得不在较少的风险和较多的利润之间进行谨慎的权衡,权衡的结果往往是追求收入的稳定,以免使本已较低的生活水平因意外的损失而降低到难以接受的地步。大部分农民的生产决策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收入和消费的稳定。也可以说他们是属于风险躲藏型的。当一个农户面对一项新技术时,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新技术的使用会不会使得到的净收益低于其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标准?二是该项新技术产生的预期性收益是否会比原来的技术产生的收益有显著的提高?只有当他得到的答案对前一个问题否定而对后一个问题是肯定时,他才会采用新技术。因此,简单的结论是:他现已达到的收成与他设想的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标准越接近,它的行为就越保守,农户对新技术越生疏、越不熟悉,他们的行为就会越谨小慎微。因为贫困农户不能承受由任何原因造成的不敷家庭所需的状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就保证不了基本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探源
农业技术风险是指农业技术采用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就是反应科技成果在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户在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或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
农户技术应用风险的“外部化”机制严重缺失
农业技术具有公物品性质和很强的外部性。现代经济学把物品区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家庭承包制为农业增长提供了很强的制度激励,却没有为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资源投资减少,而政府投资减少又没有由集体与农户投资增加来填补,致使“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农户的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高新技术的风险;而目前农户技术应用风险的“外部化”机制严重缺失,加剧了技术商品有效需求的不足。
农业技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也应该并可以区分为“公共技术”和“私人技术”。农业“公共技术”是指农业资源调查、病虫害测报等软技术与作物种植、栽培方法等以非物化形态提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等特点。农业“公共技术”的提供,最有效的机制是政府调控,主要应该由政府财政拨款渠道,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农业“私人技术”是指诸如优良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等以物化形态提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等特点。农业“私人技术”的提供,最有效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应通过市场有偿转让给农户使用。但是,农业生产场所一般是开放式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工艺过程保密性很差,且大多数种植业技术具有经验性特征,比较容易被人模仿,很难避免“搭便车”问题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技术的使用者就不可能独占该项技术的成果,由于其他人“搭便车”,可能使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使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从而产生农业技术风险。
伴随农业技术应用而增大的投入
农业投入从狭义方面来讲是指为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而进行的许多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主要体现为资金投入、物质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数量总和,大致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三者之和。其中最关键的是资金投入。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投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筹措:一是农户自己筹措,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户经济实力较弱,自己筹措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二是向亲戚朋友筹措,但也十分有限;三是向银行贷款,但需要抵押。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投资能否收回、能否带来较高的盈利也都是未知数。所以农户承担着巨大的投入风险,在高投资、高回报的农业科技成果面前望而却步。
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信息错误或信息失真以及败德行为的存在
现代农业技术大多以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技术市场及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灵,难以获得适宜性技术,或者技术的信息成本太高很难捕捉技术信息或者支付不起信息成本。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信息错误或信息失真以及败德行为而引发技术风险也在所难免。
农业技术本身的存在形式
农业技术大多以知识形态而存在,即使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如作物品种或牲畜品种也很难直观地辨别其优劣,这要求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农民因为文化水平太低而难以掌握技术要领造成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农业技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每一项农业技术都对外界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是技术的适应性特点。环境通常有两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遇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其技术要求,则技术优势不能显现,其收益可能与预期的相去甚远,这里技术风险因自然风险而引起。自然再生产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因素对新科技成果采用后产生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引进的新作物、新品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有时由于研究者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或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风险。
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品需求以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
一项技术是否实现其效益,最终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而决定的产品价格和市场规模。当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先进的技术也可能实现不了效益,这使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在发育阶段有许多不成熟不健全的地方,诸多经济信息的传递难免出现不及时、失真甚至误导的情况,致使有些新的农业科技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预期价格相背离,从而产生风险。
总之,随着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农业技术风险也将随之呈上升趋势。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管理
所谓农业技术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适当的手段对农业技术风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推动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技术风险管理既是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基本管理范畴,也是现代农业经济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两个: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或分散农业技术风险给农业经营者造成的意外损失的程度,以保护农户的再生产能力。
考虑到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特点和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管理中,应该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户的多元结构管理模式。
政府:制度选择与政策选择
在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管理中,政府负有两项基本责任:制度选择与政策选择。根据我国实际,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农业技术应用风险保障基金制度 为了保证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建立转向保障基金是非常必要的。保障基金可以由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成,基金规模可以由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基金建立起来以后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如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运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一是筹集农业技术风险基金;二是制定有关基金管理条例;三是对农业经营主体因技术风险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然后按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四是对基金进行预算、核算和审计。风险基金的建立,将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解除后顾之忧,农民就可以大胆放心地使用新技术。
尝试开办农业技术应用保险,把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为固定的保费支出 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此相应的新的农业保险体系是防范农业技术风险所不可或缺的。新的农业保险体系应由国家经办的农业保险机构和以保险公司及各种农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体系。进行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增设农业技术应用保险项目。
追加农业技术应用补贴信贷 政府通过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帮助农户购买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减少或降低农业技术应用的风险。
提供完善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能采取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而应是自愿有利基础上的诱导、示范帮助形式。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应加大农学院、职业培训学校招生规模,加大农业科技教育普及力度,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完善技术经济合同制度 通过签订农业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由参与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的各方与农民共同承担农业科技应用风险,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市场:成为实现农业技术对接的桥梁
目前,农村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境,已成为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障碍。在没有组织创新情况下,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在需求和供给方之间进行沟通。为此,当前应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克服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架起对接的桥梁,让农业技术供需之间的“天堑变通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除发挥政府根据科研规划、主动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的技术创新模式外,更应该建立起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农户需求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下,农户成为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支配性力量。农户对一种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增加将诱导研究人员去研究和发展这种技术。农户需求主导型农业技术进步模式比政府供给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富有活力和效率。要采取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一是要大力培育技术市场。该市场将为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成果开发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组织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使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象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二是要巩固乡镇农技推广和社会服务等中介机构,做到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稳定队伍。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等中介机构是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助推剂。
企业:龙头带动产业化,实现双赢
[5] 赵芝俊,张社海.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12,22.
[6] 翟虎渠,刘旭.中国粮食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支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 王志立.中原粮食主产区“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径[EB/OL].(2013-06-28)..
[16] 韩长赋.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记者问[N].光明日报,2013-09-13(10).
[17] 吴京英.农民弃耕抛荒问题的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1993(9):25-27.
[18] 蒋育林,付春雷,霍华.长阳县耕地抛荒严重[J].中国统计,2009(3):42-63.
[19] 空心化农村如何“养活中国”?[N].人民日报,2012-03-20(1).
[20] 罗佣华.耕地抛荒必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吗[J].现代经济探讨,2012(10):64-69.
[21] 王学斌.农村土地抛荒现象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世界经济情况,2007(3):53-60.
[22] 俞金尧,土地抛荒为哪般?[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02-19(1).
[23] 胡传景,程石.适当规模化 谨防“非粮化”――对建立“公司+农户”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构想[J].国土资源,2009(3):20-21.
[24] 朱善利.土地制度改革和粮食安全[EB/OL].(2009-11-22)..
[28] 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8(9):4-8.
[29] 刘丽.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消耗[EB/OL].(2007-11-20)..
[39] 肖海峰,王姣.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6):45-49.
[40] 蓝海涛,王为农.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重大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41] 李,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42] 杨俊,杨钢桥,胡贤辉.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1,33(9):1 691-1 698.
[43] 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39.
[44] 蔡.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8(8):4-15,33.
[45] 扈映.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2):264-268,279.
[46] 温铁军.中国50年来粮食供求的6次“波动”[EB/OL].(2007-08-27)..
[47] 卢良恕,王健.粮食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8] 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9] 曾靖.我国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 124-9 125,9 145.
[50] 黄季.食品消费的经济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2):54-62.
[51] 武拉平,张瑞娟.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展望――基于1950―2010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农业展望,2011(4):53-58.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瑞.基层农技推广中的语言沟通技巧[J].安徽农学通讯,2007(13):179.
[2]王思斌,谢立中,马凤芝,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1996(2):54.
[3]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64.
[4]谢春香.试论农机推广中与农民的有效沟通[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6(2):4-5.
[5]李亚男.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6]陆迁,王秀娟.加强农技推广的双向沟通[J].农村经济,2001(3):38-39.
[7]何蒲明.农业技术推广如何走出困境[J].农业科技竹理,2005(5):89-91.
[8]曾研.社工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1-3.
[9]吴易雄,晏红安.平江县创农技推广新模式[N].农民日报,2009-08-31.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乔方彬,张林秀,胡瑞法.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9(03):13-16.
[2]胡瑞法,孙顶强,董晓霞.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29-35.
[3]陈秀兰,何勇,曾维忠.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的意愿研究——基于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02):263-268.
[4]田桂山,张正河,程景民.中外农技推广人员业绩评价比较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3(07):35-37.
[5]王移收.试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思维定势的改变[J].湖北农业科学,2005(06):13-14,+26.
[6]熊明华.我国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4(07):70-72.
[7]孟成民,魏旭娇,陈然,等.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9-11.
[8]王慧军.依靠管理创新深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J].农业科技管理,2001(03):41-45.
[9]林清山.加强福建省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28-30.
[10]姚文山,张劲松,庄文才.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5(06):104-107.
[11]吕珂,徐世艳,侯倩倩,等.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7(06):94-96.
[12]王春霞,贠谦吉.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377,+385.
[13]唐文金,周红兵.农技推广队伍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103-105.
[14]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若干热点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03):90-93.
[15]陈伟民,汤红东,陈金凤,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287-288.
[16]陈斐,康松,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04(01):23-28.
[17]李立秋.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要把握的重点[J].农村工作通讯,2007(11):12-13.
[18]王法坤.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6):51.
[19]熊尚鹏,付文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5(06):51-54.
[20]郭予光,杨家荣.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9):122-123,+131.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宋彬彬,贾天慧.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2]罗斯.浅谈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J].四川农业科技,2008,(01).
[3]童泽平,鞠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9,(02).
[4]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2,(09).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1-4]。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专项技术,还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技术。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却以单项成果居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较少。增产成果多,增收成果少,既增产又增收的成果更少,呈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状况,影响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不高。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完全将自身定位于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许多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是来源于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市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仍显薄弱,技术创新成果呈现出适应性差、不成熟、不配套的特点。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率低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率不足50%,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高达80%[5]。
2发展对策
2.1改革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制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效率的关键。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从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从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和支持。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技创新是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只能是政府,应该继续维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地位,并诱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二是创新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主要是要彻底改革农业科研选题立项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起由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确定的新型立项机制;彻底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设置的局面,理顺农业科研体制中的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6-7]。一方面,要对政府办的国家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改革建设,完善现有的4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民间的农业推广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
2.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市场建设
在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中,农业技术市场起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其顺利运作是以完备的市场体系为前提的。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农业技术市场加以培育和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一要拓展市场内容。除了农业技术产品市场外,还要发展技术开发和服务、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及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市场,并进一步充实资本市场,引导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二要健全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或分散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价格机制上要适当向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并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尽量缩小工农业价格差距,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三是要构建通畅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应以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服务为主导,结合计算机网络与人工网络,提供网上服务、检索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以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充分发挥市场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功能。四是要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主要是以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为核心,完善技术经营法规和从业资格制度等与农业技术市场有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切实维护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技术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2.3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增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只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才能有用武之地。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结合政府的优惠税费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以增强其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内在动力。总之,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有效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才会有市场,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供给的不断增长。
2.4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是要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市场化进程,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辐射面强,经营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等,容易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因此,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向农户供应良种、资金、饲料和疫苗等生产资料,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配套服务,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2.5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仅仅依靠自主创新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8-9]。因此,必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相结合[10-11]。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以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到国外进行开发,以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农业高新技术信息库,密切注视国际动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需要。
3参考文献
[1] 徐秀丽,李小云,左停,等.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3(12):4-10.
[2] 邓宗兵,张旭祥.科技进步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41-243.
[3] 黄麟雏.高科技时代与思维方式[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5] 兰徐民,赵冬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2(3):15-16.
[6] 黄季焜,胡瑞法.农业科技投资体制与模式:现状及国际比较[J].管理世界,2000(3):170-179.
[7] 刘仁平.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53-57.
[8] 程如烟.3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8(7):7-11.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57-02
0 引言
近几年朝阳市政府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科教兴农的理念指引下,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朝阳市的种植业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良种普及率达到85%以上,正在朝着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和高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方向转变。重点围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农业节能技术、农作物增收、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展。
1 当前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1 技术推广的配套体系建设不完善,普及遇到障碍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近两年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增多,使得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当前我们虽然在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改进,但是由于农民对于新技术应用存在较多顾虑,对于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配套的保险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农民对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缺乏有效动力。
1.2 农业技术发展的投入不足
由于社会环境和集体意识的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当中进入农业技术研究领域的人才越来越少,年轻人逐渐从土地当中脱离出来,需求都市化的生活,对于农业科技研究失去了兴趣,另外国家在农业技术投入这方面仍然不足,导致基层农业技术研究人才的缺乏和设备的严重不足。
1.3 农业技术研究的推广力度不足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最认可的仍然是那些能够看得见实际效果的技术,很少有农民去冒险尝试一些效果无法确定的技术,而当前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由政府和科研单位牵头进行,农民没有参与到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来,他们没有体会新的技术成果对于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仅仅凭借宣传推广无法打动农民。
2 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业技术的供需特点
当前在农业技术的供应方面,容易受到科研经费和推广资源的投入影响,农业技术的主导者政府部门与科研单位与农民之间缺乏直接的利益联系,因此农业技术的产出和推广应用之间不存在必然性,农业技术的需求容易受到结果导向的影响,受到农作物生产周期及自身条件的影响,农民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一般会选择低风险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尤其是在当前单户农民自主经营的情况下,给农业技术的广泛普及带来了较大障碍。
2.2 农业生产的整体利益偏低,农民缺乏技术引进动力
从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农产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普遍偏低,农民的收入不足,而劳动力价格和市场其他消费品价格偏高,导致农民的整体收益较低,他们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愿意引进更高的技术。另外在一定的土地经营面积限制之下,农民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开始逐渐脱离农业生产而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农业生产的人才不足,农民缺乏农业生产的动力。
2.3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技术的引进和普及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运用能力客观上影响着他们对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制约着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在农民当中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人都选择了脱离农业而进入城市当中,近几年农民的青壮年劳动力资源向二三产业的专业,促进了城市化水平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缺乏重视,导致对农业技术需求不足。
3 农业技术创新策略
3.1 完善农民生产保险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商业性的保险企业参与到农业市场当中来,开发与农业生产加工环节相关的保险业务,为农民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提供巨大保障的同时,实现保险业务的农业方向拓展,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采取政府推动和农民自主选择相结合的保险运营模式,旨在鼓励和倡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
3.2 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农业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以及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民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在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转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区域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农业生产也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3 政府部门继续增加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从增加农业技术科研投入和基础推广建设等方面,保障技术的产出和推广,大力宣传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用信息化的手段完善农业生产环节,让农民真是的感受到农业技术的应用所能够带来的生产的便利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3.4 丰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重点依赖于基层农技人员,未来应当拓展技术推广渠道,例如采用树立农业技术应用典型,通过树立榜样来影响广大农户的技术应用态度,通过大众媒体以及政府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触,当当前以农业技术指导为核心的技术推广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及销售全流程的服务,切实推动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及加工等各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季火昆,胡瑞法.农业科技投资体制:现状与国际比较[J].管理世界,2000,3.
[2]黄季火昆,等.中国农业投资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79-03
一、引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水平很低,而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在水资源的众多用途中,农业用水是最大的。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的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总用水量5 909.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为3 663.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在农业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占用水量的90.2%。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灌溉用水量对水资源影响很大。另外,由于受传统农业耕种方式的影响,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一直较低,目前全国平均仅在0.4~0.5之间,农业灌溉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这导致相当一部分水在输水过程中由于渗漏或蒸发损失了。因此,在我国水资源较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实施节水农业对于缓解目前的缺水状况就显得至关重要。
农业灌溉技术的采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率,因此,农业灌溉技术的采纳与否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率的关键因素。而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是最基本的单位,农户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对是否采纳先进技术具有完全的决定权。因此,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就在于农户采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农户采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节水灌溉技术自身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农户禀赋因素、水价因素和政策因素。本文仅对农户禀赋作详细研究。
二、农户禀赋对采纳行为的影响
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户而言,同劳动力和土地一样,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节水灌溉技术本身并不是水的替代品,但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在不减少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或者在供水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作物对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节约灌溉水的用量,从而减少用水农户对生产要素的投人。农户是否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从农户自身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农户经济状况
从目前国家投资政策来看,大中型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是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分级承担,一般农户的投资额要占到工程总投资的1/3左右甚至更多,而且,工程建成后的运行费用完全由农户负担。所以一个地方经济条件及其农民收入如何(反映了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就成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能否推广运用的决定性因素。
农户经济状况主要包括农户的家庭财产状况、农户的收入状况、获得信贷的能力和劳动力及土地的机会成本等。采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意味着农户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实施起来一般较复杂。根据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资金较充裕的农户偏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的农业技术,劳动力较充裕的农户更易于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黄季馄等认为,经济状况越好的农户越容易采用水稻新技术。当然,也有学者发现,在他们的经验模型中收入与农户的支付意愿及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因为充裕的资金能保证生产者不受资金条件的制约而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但是,有些学者的实证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即经济状况最差的农户具有最强烈的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欲望,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户对保护土地技术和新品种不感兴趣。这可能是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能带来更大收益的缘故。同样获得信贷的能力越强,资金的供给就越有保障。因此,获得信贷的能力和农户的收入状况结合在一起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产生影响。
(二)教育因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农业技术,一般来讲,农户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越强。当然,这里的教育形式既包括正式的教育,也包括农民学校、农民田间学校和加强信息沟通等非正式的形式,这些教育方式会增加农户的理解能力,使农户采用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可能性增大。对于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采用技术决策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都做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农户采用技术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国内学者孔祥智等在对陕西、四川和宁夏农户的调研中发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对其采用新技术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一般来说受教育水平越高,采用的可能性就越大。马康贫、刘华周通过对中国苏北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其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和看报的频率结合在一起对技术采纳影响更大。综合各种研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否被农户采纳,跟农户受教育的水平有很大关系。
(三)农户决策者的年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年龄越大,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就越差。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农业技术扩散。有学者对该问题做了调研,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农户决策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这一年龄段,但农户采纳新技术的行为在年龄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总体来看,年龄与选择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选择使用节水灌溉的可能性越来越低。这可能是年轻人敢于冒险,喜欢接触新事物,并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能力做支撑,他们往往成为创新者。
以上论述从农户的经济状况、农户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年龄等三方面来阐述对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关系,笔者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实证研究
陕西省地域南北跨纬度大,按地形地貌,以秦岭、北山为界,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为关中平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区。其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向东倾斜。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耕地面积408.9万公顷,林地面积1028.5万公顷,草地面积311.7万公顷,其他农用地30.3万公顷。
陕西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特点为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人均耕地较少。全省水资源总量445亿m3,居全国第19位。人均、耕地亩均拥有水资源量1196m3、588m3,分别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汛期,地域分布上,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5.5%,水资源量占全省总量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29%。居于中心地位的关中地区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
380m3,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8,远远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绝对缺水线(人均水资源量500m3),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
(一)调查的总体情况
经过对陕西省很多地区的多次预调查以及与各级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探讨,依据研究目的,分别制定了县级、村级调查问卷和户级调查问卷共计三个部分的问卷。县级调查问卷主要包括6个部分:县社会经济概况、农业生产状况、县水资源利用情况、灌溉技术应用情况、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状况、灌溉工程产权状况。村级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村水资源利用状况、种植作物灌溉技术的采用状况、水价制定与征收状况、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情况等。户级调查问卷主要包括5个部分:农户基本情况(如户主受教育程度、耕地数量和质量、家庭收入等)、种植业生产和投入情况、农作物的灌溉技术采用情况等。跟本文联系紧密的主要是户级调查问卷表部分。由于所选取的村级样本数量较多,考虑到调查时间有限,调查组根据不同的地市,分为10个调查小队分别开展实地调查工作。通过与统计数据进行对照,对一些不一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本次调查对陕西省的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宝鸡市、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等10个地市的55个县(区),共计227个村进行实地调查。受调查村样本的选取,根据调研前资料的详细分析以及其地理位置来确定是否具有代表性,而进行选择。以尽量使调查能够客观反映不同地理分布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查样本村分布为:西安市43个、杨凌区2个、咸阳市31个、渭南市29个、宝鸡市24个、铜川市11个、延安市16个、榆林市16个、汉中市13个、安康市14个、商洛市28个。对于本次调查中,获得农户问卷共计2 313份,其中有效问卷2 171份。在有效问卷中,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样本数为216户。
(二)农户禀赋对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分析
1.年龄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调查农户年龄段的统计发现,调查中41-50岁年龄段的农户高达52.2%,31~40岁与50~60岁年龄段农户大致相等,60岁以上农户占5.9%,而30以下农户仅占4.7%。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陕西农村,观念相对保守,一般30岁以下成人即使结婚生子,很多人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往往还跟父母在一起并不单独立户。而41―50岁这个年龄段在农村属于年富力强的阶段,也代表该地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相对也最多。
从统计的情况来看,30岁以下年龄段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仅仅2户,占0.1%;60岁以上年龄段的有18户,占到8.3%:而41~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5%。另外,31~40年龄段和50~60岁年龄段分别是16.3%和19.3%,两个年龄段相差不大,这一结果与国内很多学者调查的情况不太一样。很多学者调查认为,年龄越大,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就越低的规律。而本次调查却是年龄段最小的采用率最低,其次才是年龄段最大的,居于中间的41-50岁年龄段是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力量,所占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2.受教育程度对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由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术,农户没有一定的领会和理解能力是很难掌握的。另外,相对于传统观念来讲,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门较新的科学和技能,从这个角度来讲,也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视野和知识。因此,我们对农户的文化程度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采纳节水技术的情况作了调
上表2 171个调查样本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和高中的百分比分别是14.1%、57.6%和28.3%。在采用节水技术的216个农户中,小学及以下的比例为5.1%,大大低于总样本的14.1%;而采纳农户中高中级以上比率为36.6%,高于总体样本8.3个百分点,这是非常显著地。文化程度对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影响是正面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就越大。
3.经济情况对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为了分析农户经济能力对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我们对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户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经济能力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情况作了调查,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情况,详见表3。
在问卷设计中,把农户年收入分成了5个级别,分别是:1万元以下,1万~2万、2万~5万和5万元以上。在采纳节水技术的农户中,他们所占这一收入段的比重:6%、12.6%、12.4%和4.9%。从表3可以看出,收入1万-2万和2万~5万采纳的比重很高,其次是1万以下,最后是5万以上。虽然年1万以下的农户采纳比率仅占其比重为6%,1万~2万元和2万~5万元所占比重很大似乎是收入越高,采纳的可能性越大,但由于5万以上这个段的规律又出现变化,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得出这一规律还是有些问题,至少是不严谨的。另外,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户采纳,但这也并不一定说明:收入越高,采纳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在于收入高有可能是因为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而经济上更好,而不一定是收入高了就采用节水技术,这两者到底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仅根据这个表很难说清楚。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至少还应该结合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分析。为了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把所有农户按农业占总收入的比重分为以下几个档次:20%以下、20%~50%、51%~80%和80%以上。这4个档次的数值越大,代表兼职程度越小,农业在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然后,所有农户按照不同收入段,以及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不同比重,统计了农户在各收入段、农业收入占比的农户分布情况,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农户年收入1万以下的,农业收入在总收入占到80%的农户,其中有49%的农户集中在这个区域。而到了5万以上这个收入,有51%的农户的农业收入都占总收入的20%以下。
综上可以看出,经济基础较好且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高的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四、结论
本次调查范围为陕西省的10个地市,对可能影响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禀赋因素做了问卷设计,并收回了2 171份有效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情况,我们做了细致的统计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农户年龄、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经济情况等农户禀赋对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如下:
(1)对于农户年龄与采纳新技术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年龄越大,采纳新技术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本次调查却是年龄段最小的采用率最低,其次才是年龄段最大的,居于中间的41~50岁年龄段是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力量,所占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2)对于农户文化程度对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本次调查认为,文化程度对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影响是正面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就越大。
(3)对于经济情况与采纳节水技术的关系,在本次调查分析中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虽然调查结果显示,经济情况较好,有利于采纳节水技术。但是收入高有可能是因为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而经济上更好,而不一定是收入高社会采用节水技术,这两者的因果关系很难说清。另一方面,结合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较好且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高的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基金项目:北京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编号sz200711232019)和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编号XADGXJJ200725)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9
[2]王会肖,薛明娇,节水农业推广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J],节水灌溉,2008,(05):38―41
[3]朱玉春,杨瑞,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J],开发研究,2002,(01):18―21
[4]秦文利,王慧军,农民素质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4,8(01):54―57
[5]黄季妮,Scott Rozelle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一水稻生产力增长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3,(06):10-16
[6]高明,谭向勇,王玉斌农户节水技术应用动因与激励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09):4―6
[7]方松海,孔祥智,农户享赋对保护地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一以陕西、四川和宁夏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5,(03):35―42
[8]马康贫,刘华周江苏省淮北地区农户的技术选择与扩散[J]农业技术经济,1998,(0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