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处理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5 15:33: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险处理机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风险处理机制

篇(1)

2企业财务处理机制风险因素

2.1行业变迁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企业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后,引发我国行业的大变迁,在电力、煤炭、钢铁、通信、民航、铁路、石油等领域,可以建立大集团或大公司以打破行业垄断,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在竞争中获得发展。一些企业劳动密集、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如制造业、采掘业等,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进入和开发新的生产和经营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企业都要面临并承担风险,企业要将经营的适应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分析控制风险、回避风险、处理风险的措施,建立健全财务处理机制。要运用建立自保基金、与保险签订保险合同来转移风险。企业在处理财务风险时,既要重视动态风险,还要关注静态风险。静态风险管理对经营成本和企业竞争力有直接影响。所以行业变迁时对企业风险管理有重要影响。

2.2企业制度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企业实现现代化,需要对制度进行改革,所以我国进行了政治体制、外贸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等改革,同时对财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新的财务制度环境中,企业成本核算运用制造成本法代替完全成本法,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不可以在当期生产的所有产品中进行分摊,而要列在当期损益科目中,事实上让当期销售产品来承担这些费用。当企业产大于销时,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起到抵减当期收入、降价应税所得,提高企业收益的作用。企业将风险管理作为制造成本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而努力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以经济效益为引导,为企业管理风险提供新动力。

3企业财务处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3.1企业选择保险决策

企业保险决策的内容包括:保险决策、选择保险人、制订保险方案以及保险决策执行效果等方面。风险管理者在认识到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及其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风险评估的方式预测出现风险的概率及损失程度,风险单位损失的标准差和期望值,要与法律制度、环境因素、物与人的因素综合考虑,以获得风险概率和危害程度。以此为前提,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目标、控制风险能力、财务能力等因素,作出投保决策。首先对内安排,要确定保险对象、保险金额、投保险种等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不同保险对象面临的风险各不相同,风险损失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企业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险种,可以选择财产保险,因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而出现的损失会得到赔偿,也可以按照企业特殊要求选择附加营业中断险、机器损坏险、露堆险、盗窃险等险种。其次对外安排。也就是对保险公司的选择。企业可能通过公开性信息、保险经济人、保险人等渠道了解保险公司的情况。企业选择保险公司时要充分考虑到服务、成本等方面。企业要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定期检查,综合考查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思路,并根据具体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3.2企业选择自保决策

规模大的企业风险因素就多,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生产中有很多不确定情况,企业风险管理人需要更有效、更合理的处理财务风险、控制风险损失的方式,所以自保公司的形式应运而生。自保公司是大型企业或集团企业的母公司构建起的保险公司,其目的是为企业及其附属企业,或者其他企业存在的风险开展保险或者提供保险安排。建立专业自保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它减少保险人为应对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和商业保险相比,自保公司的费用较低,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在建立专业自保公司前,应该认识到企业的风险控制决策。要充分考证、调查建立自保公司后会得到的益处和坏处,建立起集法律、税务、财务等专业组成的研究小组,聘请专业经纪人和咨询专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研究建立自保公司是否能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第二,分析最近五年内公司对各种风险采取的控制方法、财务处理成本、控制效果以及损失的相关记录,对企业风险特点进行研究。第三,确立管理目标,要制定出风险基金的额度。第四,对自保公司的财务进行考察,并对未来业务进行分析。最后要选择注册自保公司的地点,要考虑注册地的税收、通信、交通等因素,这对跨国公司特别重要。

篇(2)

    (1)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考虑到游泳有溺水的危险,就不去游泳。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如人身意外伤害,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车祸这类风险虽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2)预防风险。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以兴修堤坝为例,虽然施工成本很高,但与洪水泛滥造成的巨大灾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3)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篇(3)

引言: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等一系列措施来对企业财务进行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途径。预算管理还可以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应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找到解决的办法,控制企业的风险。

一、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的协调和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考核、控制,而企业的预算管理正好实现了这一点。通过预算管理,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它们都了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因此,企业的预算管理有利于资源配置。

(二)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实施战略管理的需要

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取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是预算管理的重点。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更好的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贯彻执行战略方针和实现预算经营目标。

(三)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的需要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电力企业产权结构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的投资者群体就变得分散和多元化。从经营结果扩大到经营过程的控制和规划,最后延伸到经营质量,是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的。预算管理是出资人有效的监督平台,是出资人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考核和奖惩也需要预算管理发挥作用。

(四)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各部门效绩评价的需要

由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是全面预算的组成责任指标体系,影响着企业的年终奖惩。预算管理也是对各部门及每位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做到奖惩分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待遇公平。

二、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 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很多人认为预算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是为了应付上级,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也是相应的应付了事,使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使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实现资金流和业务的事前规划与落实责任人权责范围的统一。各种业务、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及管理是预算的基础,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利益。因此,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环节,必须得到贯彻的落实。

(二)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

现代企业通过制定指标清册、标准成本清册、价格清册掌握了供电经营过程的成产、消耗等各项经济指标,并且调查了明细成本项目、分机组容量、按人员定额、物料消耗定额等项目。但是由于基础工作薄弱,不能上报全面精细的数据基础资料,从而使预算管理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需深入分析成本需求的内在动因,逐步完善标准成本制度。

(三)预算编制缺乏战略指导

有些电力企业在预算管理时缺乏战略指导,只注重局部和眼前的利益,使短期的预算目标和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相违背,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各期预算的编制衔接性差,各年度、各月份的预算无法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使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不等得到实现。

(四)预算执行缺乏力度

考核和奖惩机制落实不到位是很多电力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造成责任人在遇到预算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忽视主观因素而过多的强调客观原因,执行力度不够,,相关人员的热情不高,从而使考核工作只能成为一种形式。

三、 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在预算管理中要注重成本效益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因此取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成本是决定企业营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成本的控制是是电力企业风险控制的最主要的内容。

(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最重要的方面。内部控制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制定内部管理机制是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时候,要着重从“人、事、财、物”四方面考虑。执行人应该注意个人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因此要求企业要强化对人的管理和监督。企业还必须有计划的管理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防止不合理的开支给企业经营目标带来的风险。另外企业应该合理的分配使用资金,争取回收最大的利润。

(三)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高度集中管理。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迅速的作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案等这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应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准时、准确的反应各方面的动态信息,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适时的调整财务预算动态,预测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及时的采取措施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优化企业决策。

(四)完善预算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使高效、科学、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加强对各个环节的预算管理工作的控制和干预,整合业务、资金和信息,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电力预算执行的首要任务是建章立制,落实权责,从而保证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控制和坚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合理分解业绩考核指标和资产经营对标指标,推行预算考核制度,实现责任层层传递。

四、总结语:

通过以上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电力企业风险的措施,从而可以保障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优化企业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取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要想建立起权责清晰的风险管控机制,首先需要地方能够明确管理金融机构的主体部门,这也是风险处置责任确立的关键。

(一)地方的金融机构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十分重要

就我国现有的财政分权制度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呈现出“弱金融、弱财政”的发展布局,在各个地方政府展开GDP较量中,十分重视金融在GDP增长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各地都会积极的推动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一些减免税收、资金支持以即低价格转让土地的有关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扶持,在中央和地方二者共同的领导下,现在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地方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发展态势,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县域、农村等均有分布,对于“三农”问题以及一些当地的中小型规模的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等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的金融服务中起到主体作用,是促进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对于地方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权利应该交给省级政府

目前,金融机构已经遍布县域和农村,当金融活动在省级政府管理区域内展开的时候,省级政府可通过其相关控制资源,比较简洁的获得一些金融机构在活动经营过程中的信息,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对于信息的掌控上,省级政府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对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效率也十分高。而省级政府和地、县级政府比较来说,对于经济的宏观管理能力较强,将金融机构交其进行管理,省级政府可以给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作出较为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方针策略,对于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规划,同时,在促进当地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使得金融机构反作用与当地的经济,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权责缺乏制约引发管理问题

(一)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权责缺乏制约

省级政府需要承担一些信用社、担保公司(融资性)以及提供小额贷款的公司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细则,清楚的说明在处理风险的时候省级政府的具体资金来源。金融风险传染性较强,发展速度较快,一旦金融风险发生的时候,省级政府并没有办法在很短时间内筹集到对于风险进行处理的资金,通常情况下还是会向中央政府求得帮助。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假若处理不当,直接会引发大范围的金融风险或者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出现,导致中央政府不得不承担处理风险的资金,帮助地方化解危机。当中央政府提出偿还资金要求的时候,省级政府则常常会以各种借口拖欠资金或是拒绝偿还,原本的省级政府应承担责任不得不又中央政府承担,由于省级政府未承担风险,导致其在推动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缺少风险意识和承担责任意识,并不利于提升对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有效性。

(二)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严重偏离方向

金融资源在当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获取金融资源较为重要的方法途径就是省级政府参与更多当地金融机构的管理。省级政府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为取得GDP的快速提升,一些管理人员会降低进入金融市场的考核标准,通过这种办法来吸引金融机构到省级政府所管理的辖区内展开业务。最终导致设立的一些金融机构数量繁多但是质量较低,使得金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加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严重偏离方向,而又缺乏相应监管机制的制约,最终政府只看重GDP增速而忽视了对于风险的关注,最终使得当地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严重背离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三、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基金的建立的积极作用

(一)降低省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省级政府对于当地金融机构存在的金融风险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基本有了明确的标准,一旦当地的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必须马上进行资金的筹集工作来化解风险。建立起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的金融风险处置基金,其实只是把政府本营承担的风险处置资金在风险发生前就储备好,而不是给省级政府增添额外的压力负担,这种办法不仅可以保证金融风险处置资金的增值保值,同时也没有使得处置资金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省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处置金融风险责任。

(二)减少省级政府对金融风险的处置成本的投入

金融风险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征是传染性强度大、演变速度快以及危害性较大等等,在建立起金融风险的处置基金后,当有金融风险出现的时候,省级政府可以马上调动风险处理基金,找到对家的处理风险的时机,降低金融风险造成大范围危害的可能性,将风险遏制住,降低省级政府对于风险处理的成本投入。但是,假设省级政府并没有积极的建立起处置金融风险的相关基金,而是在风险发生以后临时筹集资金对风险进行补救,不仅做不到及时有效,而且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额相对较大,筹集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容易由于时间的拖延造成风险处理的时机延误,最终使得成本大大提升。

(三)提升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防控意识

篇(5)

石油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源系统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实行市场经济化后,合同管理对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开始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市场风险逐渐提高,石油企业也不可避免要遇到更多风险,如果石油企业不引起重视,势必会遭受损失,所以做好合同风险管理的控制是必要的。

一、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指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下,企业对合同做出签订、执行、更改、转让、结束、控制、监督等行为,这些行为统称为合同管理[1]。市场中的各个企业都会对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维护市场的公平性,石油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也需要重视起合同管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而石油企业的规模大、业务量大、流动资金大,所签订的合同涉及的利益也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可以说合同就是石油企业业务管理的中心。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比较常见,一般是指主要因为市场而产生的不可控风险,比如在石油企业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受到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市场风险等[2]。另外,系统风险还包括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变、管理层因为客观因素导致的变更等,增大了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难度。

(二)监督风险

监督风险对合同风险管理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合同签订后。石油企业没有及时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出现经济和管理风险。另外,还包括石油企业没有意识保护合同履行的正当性,也没有建立调整和控制机制管理合同的执行,没有将合同条约履行到位,导致石油企业的合同没有达到预期作用。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合同涉及法律方面的风险,如果石油企业签订的条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那么所签订的合同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比如石油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了关于资金融资的借贷合同,如果合同内容设立不全就是无效合同,造成石油企业的资金风险。另外还有一种法律风险是如果签订了有法律问题的合同,可能会损害石油企业和合作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控制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措施

(一)控制系统风险

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基础就是控制系统风险,其具体的措施有:(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将合同运行的过程包括前期调查准备、签订、履行、中途变更及合同失效等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以追求石油企业最大化的效益为目标,考察合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合同的运行做出评估从而应对各类风险;(2)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并对当下的市场情况做详细考察,比如石油价格的波动情况、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等等,从而制定出最有利于石油企业的合同。

(二)加强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

对合同的履行过程进行监督对任何企业都是重中之重,对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也是如此。合同的履行管理包括条约的具体实施情况、变更管理及违约管理等等,涉及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加强管理,具体的措施包括:(1)合同条约的执行交由基层单位实施;(2)对合同实施情况的审查交由机关业务部门来做;(3)合同实施的结果交由合同管理部门审核和抽检;(4)合同的真实状况需要审计监察部门做监督;(5)石油企业的分公司定期进行合同的全面检查,一般是以半年为期;(6)集体企业将书面形式的合同履行情况每月上报,便于监督部门审查。

(三)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是保护合同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核心,因此必须提高法律意识。首先,石油企业要以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标准,判定合同的签订和实施中有没有存在风险;其次,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并做出严格的控制。第三,石油企业要对合同的各种知识了然于心,比如合同的标准化文本、合理的违约责任、如何检查合同条款、关于合同的法律等等,有效控制合同管理的风险[3]。

四、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当下,石油企业也在加入市场经济后快速发展,但是也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做好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针对不可控的系统风险、监督风险和法律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减少合同管理风险对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效提升石油企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瑞理.浅谈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8):00270.

篇(6)

从策略层面来看,此轮反弹主要基于市场对政策的预期。而两会前后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逐步将反弹推高。但在市场最为关心的股权分置问题并未明朗的情况下,基于政策预期的市场反弹不会改变股票市场估值结构调整的进程。政策因素的短期性不足以支持市场持续反弹。随着政策敏感期的逐渐结束,此次反弹也将逐渐接近尾声。在基本面方面,投资者对于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担忧、对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担心、估值以及投资者政策预期的难以实现,是影响市场的最主要的因素。

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是近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直接入市就中长期而言,显然是个利好,但短期看也隐藏着一个利空因素。由于基金公司长期集中持有大盘蓝筹股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溢价,保险公司为获得这部分溢价,将会通过不断赎回的方式迫使基金公司卖出以获得低价股份。这种机构博弈也将在一定上影响证券市场。而从基金的角度来看,总体而言基金在此轮反弹中作用是相对保守的,反弹过程中基金仓位并未大幅增加,在调整到来时也没有显著降低仓位。对于近一段表现良好的二线绩优股基金乐见其成,不排除有基金在达到相当高的获利水平后选择减仓;而对于引领此次反弹的周期性板块基金则分歧明显。航空、石化、钢铁等板块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资金撤出迹象。总体来看,基金的思路仍然是观望和调整。市场真正转好的契机仍未到来。

合理配置基金平衡收益风险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特征,决定了积极投资者需要在市场趋势变化时调整基金类别的比例配置。非积极投资者则更需要在相对长的投资期限下注意平衡收益与风险。

篇(7)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何为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及其是怎样产生的

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建设工程的性能上没有达到预计要求都是质量问题。其实质是未使工程达到设计要求,没有使其具备应当具备的性能。专业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某一工程竣工移交后,包括任何图纸或规范,以及任何关于工程的质量,工艺,履行或者设计的默示条款的工程项目,任意一项或多项未能遵从合同的明示描述或要求。我们常说的质量问题通常是指工程竣工后的整体质量。然而实际上,许多质量问题是体现在质量上的施工中具体问题。并且最容易引发问题的恰恰是在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几个方面,如地基不稳,主体结构失衡,屋面的渗漏等等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凡发生经济损失费满8000元的质量问题,均为质量事故。简单地说,质量事故就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就其本身的特征而言,其一定义为经技术鉴定,确认其对建筑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具体体现在:影响工程主要构件强度及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性的缺陷(如发生坍落、倒塌、基础严重下沉、标高错误等现象,均为重大质量事故);影响下一道工序在一个月内不能继续进行施工(后续影响性);施工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达不到质量标准,以至于必须进行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做修补或加固工作。经调查研究发现,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在地质勘查时未能发现问题,导致是施工工程本身存在很大的地质风险。属于先天缺陷未被发现的人工错误。

其二,建筑工程设计存在错误,设计本身就存在限制因素,直接隐藏了质量危机。

其三,施工方施工不当,由于在工程的结构质量或操作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失误和问题,造成了竣工后的质量事故。

2 应对质量事故应采取什么处理办法

质量事故发生后,要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视其严重情况,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等有关单位认可进行相应的处理。主要的处理办法有:

首先,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弄清事故现场状况、造成的影响、分析其原因是只要发生质量事故就必须首先要做的。遇到重大质量事故,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应配合公司质量部认真调查妥善处理,必要需配合政府部门,做到事故处理不留隐患。为此可以定期观测。

最重要的,积极整改修补补救。必要时,返工处理。当工程存在着严重质量问题,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以至于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在整改时要进行方案比较。同类型和同一性质的事故可先设计多种处理方案,然后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施工条件等逐项给出权重,做出对比,从而选择具有较高处理效果又便于施工的处理方案。

继而,调查轻质量事故原因后,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问责到具体的人、组织、部门。对于造成质量事故的人,项目经理应根据责任的大小,予以行政或经济上的处罚。

3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建筑工程风险很多,法律风险只是工程风险中的一种,对承包商而言主要表现在施工合同方面。通常是也就是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签订、履行合同时注意不够,或者违反法律规定或受制于人,最终可能导致损失的发生。因此规避法律风险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要首先搞清楚几点:

3.1质量风险的类别,可能的原因判断及责任承担.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屋面工程等几个方面。1,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它导致的危害后果主要是导致建筑物变形(倾斜,沉降),基础裂缝,地基强度不足等,这些如果属于意外因素由保险人承担,如属于设计勘察失误由业主承担。2,结构工程的的质量问题,包括混凝土裂缝,错位或者变形,钢筋工程事故,混凝土工程事故,在这些质量事故中,原因可能是由设计的原因,也有可能使原材料的原因,也可能与施工有关。责任的承担和上面的地基工程是类似的。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某一质量的发生它的原因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些都给我们进行原因分析,确定民事责任的承担带来了麻烦,从而引起了法律上的争议。

3.2法律争议的解决,手段,途径。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法律争议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质量问题的确认;责任承担主体的确认;责任承担范围的确定。1,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确认。质量问题的确认往往是在阶段性工程完工的中间验收或者全部工程完工的竣工验收中发现的。对工程验收是业主的权利,但业主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是由监理工程师验收的,当然竣工验收现在还是由质检站验收。验收时间的掌握和验收的程序在实务上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责任承担主体的确认。A,质量原因确定,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施工人应当及时通知业主和保险人,根据施工资料对质量原因进行分析,在三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可以共同以确认书的形式确认质量原因;如果三方无法对质量原因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根据我们现在的通常做法还是要求有建筑质量监督站出具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原因分析报告以及事故责任裁决书。建设行政主管机关一般不参与事故的处理,但可能会根据事故的损害后果进行政处罚,这个不属于今天的讲课内容。B责任承担主体确认。事故责任裁决只是对质量事故损害责任的划分,也就是说可以据此确认业主和施工人的责任划分问题,但是实际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完全依据此。3,赔偿范围的确定。主要是指赔偿民事责任范围,个案差异很大,具体地说,保险人只赔偿保险项目上的范围,没有列入的不予赔偿,因此保险人能够予以赔偿往往不能涵盖损失的全部。

由此可见,要想规避法律从风险,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提高避险意识,增强防险能力。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造成质量缺陷、要求返修等经济责任风险。从事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尤其要避免、、、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刑事法律责任风险。 (2)依法确立合同。市场经济为法制经济。我国加入WTO后,法制的要求更高,企业决策者应认真学法,并在经营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合同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做到款款明晰,条条踏实。

(3)动用法律武器,提高维护自身权益能力;防范并化解无效(或黑白)合同的风险;应合法分包,不转包,保证分包合同有效,在指定分包时,总包应力争在合同中限制自己的责任。积极进行变更、索赔甚至提起法律诉讼。合同签的再好,在履行中都会出现当初预测之外的风险,合同双方都希望转移风险,对承包方来说,当初签订合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讨价还价能力受限,但在履行和诉讼中就不一样,完全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变更、索赔合法合理转移风险:

(4)做好投标(或非招标工程签约)前对发包人资信的审查:首先应深入了解发包人主体资格、投资许可是否合法真实和支付价款能力,提防“工程骗子”;其次在有权部门了解工程立项手续、相关许可证、相邻关系处理、开发资质、业绩、社会信誉等情况,如果是受托发包,还要审查有无委托手续等以求合同本身合法有效。

五,律师的参与。律师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风险管理的目标首先是避免质量风险的产生,其次是即使产生质量风险,也能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索赔位置。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纠纷中,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在竣工后,律师的全面参与提供法律服务,以过错责任为原则,结合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律师的参与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无论对业主还是施工人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结】:相信对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处理办法的分析会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顺利解决产生正面影响,继而顺利实现建筑工程法律风险的规避。

参考文献:

1、李亮;如何搞好土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篇(8)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根据施工的特点,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工艺技术、施工进度和劳动力组织的需要而采用分段流水施工,即一般不会把一整层的现浇板一次性地整体浇筑完成。当两次浇筑约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就应当要考虑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问题了。混凝土施工缝不应当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留置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施工缝应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且留置部位要便于施工,并符合规范规定,同时满足施工需要.

1楼板施工缝的留置

从调查情况看,在目前设计的施工图纸中,没有注明现浇板施工缝及现浇板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只注明后浇带.因此,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进行分析,施工缝主要有以下两种留置方法

1.1第1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

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处,此范围内结构受剪力较小.一般而言,只要避开厨房、卫生间和容易有积水的房间,就可以在该处部位留置施工缝,留缝时,在板跨1/3处要有负弯距筋的部位.但这种留置现浇板施工缝的方法比较难施工,其位置也容易发生偏移,所以此施工缝必须按规范的要求加强处理好.我们发现在板中区域,以前的设计是不配筋的,现在有的设计只设置温度收缩构造钢筋.因此板的配筋从板跨1/3处就开始减弱,留缝位置按要求也设置在有负弯矩筋部位的边缘,虽然该处受力较小可还是受剪力等.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并且施工终因非一次性浇筑完成,所以施工时不管对施工缝怎样处理,受力后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能缝,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由此而引发钢筋锈蚀、楼板渗漏等质量问题.重者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影响楼房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该处留置施工缝是不可取的.

1.2第2种留置方法

第2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还得先从规范要求、理论和受力分析来说,不谈引起楼板裂缝的其他原因,单从受力方面来说,楼板的裂缝是受剪力和弯矩变形而引起的.楼板在墙内属于固定支座而且比较宽.在墙体边缘即支座边缘处是很大的受力部位,尤其是受剪力最大.板进入支座的部分,支座内受力情况是:只受支撑力、压力和横向的拉拨力(屋面现浇板除外,因为屋面上为了防止漏雨不宜留设施工缝),因此板在支座内不受剪力和弯矩力,所以施工缝就可以留在支座内墙中部,从而减少了裂缝在板跨内的出现,也减少了很多容易出现的问题.

2剪力墙施工缝的留置

在剪力墙施工中同样存在留施工缝的问题,剪力墙的受力和楼板的受力是不同的,根据留施工缝的原则,应留置在受力较小的门窗洞口部位,并与板缝错开一定的距离.

3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中留了施工缝以后,就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加强处理.虽然施工缝处是受力较小的部位,但还是受力部位,施工缝造成该处成为薄弱环节.为了避免在薄弱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就要把该处作为重点,严格把关加强处理,使得两次浇筑能很好地结合,不出现问题.众所周知,如果通过建筑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符合结构设计时的力学假定,那么说明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不过根据现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基本能保证了设计要求,但施工缝的处理还是关键.处理施工缝按以下方法进行:

(1)绑完钢筋后在留施工缝部位要绑好钢丝网片,以防止混凝土的外流,保证施工缝位置的准确.

(2)检查钢筋保护层的间距,保证钢筋不位移、不变形、受力均匀。

(3)检查混凝土时要振动到位,不得振动钢筋和钢丝网片。

(4)第1次混凝土浇筑完,表面强度达到1.2MPa后,在施工缝接槎处把表面的浮浆浮石剔凿掉并清理冲洗干净。剔凿时用力不宜过大,因为此时正是混凝土强度快速增长期,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

(5)在准备开始第2次混凝土浇筑前要再次冲洗,但不得积水。

(6)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接槎处先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无石砂浆接槎,接槎砂浆厚度要保证有50mm厚,然后浇筑混凝土,再通过振捣密实就能使两次浇筑的混凝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7)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要及时抹压到位,并及时做好覆盖保温保湿保养工作。在混凝土终凝前要定时地进行检查,出现裂缝要马上抹压处理掉。

篇(9)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泄洪闸坝由左岸1#~12#深槽区泄洪闸和右岸13#~22#浅滩区泄洪闸组成,共22孔,总长327.4m,沿坝轴线方向桩号范围为闸左(右)0+000.00m~闸右0+327.40。泄洪闸顺水流方向分上游抛石防冲槽、上游铺盖闸室、消力池、护、海漫、下游抛石防冲槽。其中闸室段桩号为0-002.00~0+25.00,长25m,消力池段桩号为0+025.00~0+074.50,长49.5m。闸室段底板厚3.5m,闸室边(缝)墩厚1.6m,中墩厚2.4m。闸室顶部交通桥宽6.5m,桥面高程27.50m,启闭平台高程32.00m。

船闸沿坝轴线方向桩号范围为闸左(右)0+327.40m~闸右0+353.40,顺水流方向分分上游导航墙、上闸首、闸室、下闸首及下游导航墙。上闸首沿坝轴线方向长26.0m,垂直坝轴线方向长25.0m,闸墙顶高程32.0m;闸室长165.0m,宽20.0m,净宽12.0m,底板顶面高程3.0m,闸墙顶高程19.50m。下闸首垂直坝轴线方向长25.0m,总宽27.0m,闸墙顶高程27.00m。

2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2.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2.2 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进度及时段

2.3 采用综合措施,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2.4 混凝土浇筑分层及层间间歇控制

2.5混凝土表面流水养护

3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的范围主要包括:混凝土表面外露钢筋头、管件头、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密集区、错台、挂帘,表面缺损,小孔洞、单个气泡、表面裂缝等。

1. 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查

认真检查混凝土表面缺陷,查明表面缺陷的部位、类型、程度和规模,并将检查资料和修补实施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修补施工。

2.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法

⑴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一般要求

① 混凝土表面蜂窝凹陷或其它损坏的混凝土缺陷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修补,并作好详细记录。

② 修补前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清除部分,或凿除缺陷混凝土,用水冲洗干净,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混凝土或其它填料填补缺陷处,并予以抹平。修整部位加强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粘结,色泽一致,无明显痕迹。

③ 为避免新浇混凝土出现表面干缩裂缝,及时采取混凝土表面喷雾,或加盖聚乙烯薄膜等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降低水分蒸发损失。喷雾时雾滴直径达到40μm~80μm,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液。

⑵ 修补面处理

① 凸出于规定表面的不平整表面磨平。

② 凹入表面以下的不平整表面凿除,形成供填充和修补用的足够深的洞。然后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回填。

③ 采用砂浆或混凝土修补时,在待修补面及周围至少1.5m范围内用水湿润,以防附近混凝土从新填补的砂浆或混凝土中吸收水份,然后用净水泥浆在该区域涂刷一遍,再用预缩砂浆或混凝土回填。如果使用环氧砂浆修补,则在修补区涂刷环氧树脂。

④ 预留孔混凝土面在回填混凝土或砂浆之前,先将预留孔壁凿毛,并清洗干净和保持湿润,以保证埋件粘结牢固,以及新老混凝土或砂浆充分黏结。

⑶ 修补工艺及要求

① 预缩砂浆

干硬性水泥预缩砂浆由水泥、砂、水和适量外加剂组成。水泥选用与原混凝土同品种的新鲜水泥。砂经过2.5mm孔径筛,细度模数控制在1.8~2.3。水胶比0.3~0.4,灰砂比为1∶2~1∶2.6,另可加入适量减水剂。

材料称量后加适量的水拌和,合适的加水量拌出的砂浆,以手握成团,手上有湿痕而无水膜。砂浆拌匀后用塑料布遮盖存放0.5h~1h,然后分层铺料捣实,每层捣实厚度不超过4cm为宜。捣实可用硬木棒或锤头进行,每层捣实到表面出现少量浆液为度,顶层用拌刀反复抹压至平整光滑,最后覆盖养护6天~8天。

修补后砂浆强度达5MPa以上时,用小锤敲击表面,声音清脆者合格,声音发哑者凿除重修。

② 环氧砂浆

过流面的修补使用环氧砂浆。环氧砂浆也可用于修补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其它部位混凝土。只有当气温和混凝土表面温度均在5℃以上时才能使用环氧砂浆。

修补部位混凝土表面清洁、干燥后,在涂刷环氧砂浆前先刷一薄层环氧基液,用手触摸有显著的拉丝现象时(约30min)再填补环氧砂浆。当修补厚度大于2cm时,则分层涂抹,每层厚度为1.0~1.5cm。环氧砂浆拌和设计做到使最终凝固时间在2h~4h之间。

环氧砂浆修补后养护期5~7天,养护温度控制在20℃左右,养护期内不受水浸泡和外力冲击。

③ 回填混凝土

较大缺陷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采用回填修补,回填修补与被修补的混凝土采用相同的材料和配比。修补时使用新模板支托,以保证修补后表面平整度满足要求,修补后在一周内连续保持潮湿养护,保持温度不低于10℃。

⑷ 其它修补要求

① 对于有外观要求的混凝土修补,在水泥里混入一定比例的白水泥使修补后混凝土的颜色与周围混凝土相协调。用于修补的水泥与被修补的混凝土用水泥来源于同一厂家,并且型号相同。

② 外露钢筋头、管件头等全部切除至混凝土表面以下20~30mm,并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3.1 混凝土内部缺陷处理

对混凝土强度或内部质量有怀疑时,采取无损检测法(如回弹法、超声回弹法等)或钻孔取芯、压水试验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的方法进行检查。

1. 内部缺陷处理方法

内部缺陷一般以水泥或化学补强灌浆进行处理,具体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 处理质量检查

通过钻孔取芯或检查孔压水试验等方法进行处理质量检查。

3.2 混凝土裂缝处理

1. 混凝土裂缝检查

混凝土裂缝拟采取物探检测法或钻孔取芯、压水试验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的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测项目为裂缝的宽度、长度和深度。

2. 裂缝处理

⑴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① 大体积混凝土Ⅰ类裂缝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不作处理。

② Ⅱ、Ⅲ、Ⅳ类裂缝均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处理。

⑵ 板梁构件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各类裂缝均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处理。

⑶ 裂缝处理措施

① 裂缝表面上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前,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② 裂缝灌浆补强材料选用细水泥,实施前进行生产性试验,其成果送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③ 裂缝处理技术措施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篇(10)

1 项目概况

工程位于某市综合服务区,用地面积约16722.034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十万平方米,主要设置有主楼办公高度130米,配楼高度50米,裙楼三层,地下一层,局部二层。

2 施工情况

该项目从2009年12月开工,地下室施工中按后浇带分布按块按流水进行施工,但由于开发商要求的工期相当紧,工程是在加班加条件下赶出来的,按设计要求浇筑带有浇筑时间必须是45天至60天后才能进行浇筑,而且在顶板没有进行回填土的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地下室不能外侧不能停止抽水。但实际施工中,现场根据业主的销售场地要求,30天后就把后浇带提前浇筑,并在结构完成到10层就停止的地下室的抽水,并开始在顶板完成了防水及相关的保护层施工,并回填土后进行园林施工。

3 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就发现了或多或少的结构的裂缝问题,裂缝主要存在塔楼和车库之间的底板和顶板位置,且几乎属于平行地库和塔楼交接的第一跨位置,特别很多显现在板在中心位置,显贯通形状,开始都是用修补来完成,最终交楼给小业主入住后,地下室要作为停车所用,特别是2011年春节之后,出现底板和顶板都有着严重的裂缝渗漏问题。而且涉及了很大的面积都出现较多的裂缝,相当的严重。地下室相当一部分已经到了无法使用状况,原来施工单位的普通的修补措施已经很难见效。故由业主招开施工单位、监理公司、设计院、勘察院和专业的防水堵漏公司对现状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采用解决的方案。

4 原因分析

4.1 本地下室抗浮设计均采用抗拔桩,抗浮设计时考虑了顶板覆土的重量,本工程设计时严格要求在地下室顶板回填土工程完工后,方可停止地下室的施工降水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执行,在顶板大面积覆土完工之前已经回填基坑且停止地下室的降水工作,造成抗拔桩抗拔力不足,塔楼部分为高层结构,高层结构限制了地下室结构整体上浮,使得两塔楼之间楼板产生向上拱的变形,当产生的内力超过楼板的抵抗力的时候,即出现了平行于塔楼的受力裂缝。

4.2 本地下室为大型超长结构,温度变化影响会发生伸张变形,结构底板受温度差的影响会产生收缩裂缝。

4.3 施工方面的原因,经过多次查看现场,地下室北部区域裂缝明显比其他区域多,由于在不同时间进行施工,不同混凝土的配比,坍落度的控制,外加剂的掺加及养护的不同造成。

4.4 防水层选择上的不合理性,在底板和侧壁使用1.5mm聚合物水泥基防水,特别是底板上,这样就没有保护层, 防水层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会受到破坏,并且此水泥基的伸缩性能比一般的柔性防水会差。

5 处理措施

5.1 地下室顶板和侧壁的迎水面补漏防水。①查找裂缝或渗漏的位置;②人工从基面打凿至钢筋混凝土面;③沿结构板裂缝开凿宽×深=30mm×30mm的“V”形槽(如遇风管应先拆除),清理后采用LB-8聚合物快硬水泥封缝,并@250~400预埋一个灌浆嘴,采用LB-91改性环氧浆液无压力密集化学灌浆封裂缝,使板内钢筋不再受雨水风化锈蚀,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④批抹5厚LB-21环氧乳液水泥做抹封层,施工范围裂缝以外宽度不少于150mm,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⑤按原状修复饰面

5.2 地下室底板的渗漏处理。①地下室底板采用疏水方案;②人工清理基面的泥砂和浮尘等;③地下室板面铺设成品疏水板(高度约180mm);④现浇100mm厚配6@150的双向钢筋网C25细石混凝土层。

6 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的评估

根据现场情况,对于地下室顶板,采用灌浆补强的加固方法,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并不受影响,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而对于地下室底板,底板开裂主要表现为温度裂缝,属于稳定裂缝特征,采用加疏排水方案。根据地质报告,据场地环境条件分析以及水质化验结果,综合评定本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而混凝土内部的碱性环境使用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起保护钢筋、防止钢筋锈蚀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正向荷载作用下,底板底面所处土层承载较高、压缩变形小,对结构底板受力提供了富余。底板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得到一定的保证,能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

7 结束语

从项目的严重的裂缝质量问题可以看来,很大原因是设计的温差系数取值偏小,顶板和底板的厚度较小,造成刚度不够,施工中后浇带的提前封闭施工、提前停止抽地下室、顶板提前回填及防水层选型、耐磨层取消等施工质量控制上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此严重的质量问题。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问题,这种质量问题带来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所以在施工时必须保证以质量为重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唐克荣.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与治理[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10月21卷.

[2]莫衡宇,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出现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措施[J].技术市场,2012(2).

上一篇: 风险与应急管理 下一篇: 工业工程概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