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5:33: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量化股票投资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06-01
量化投资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由马克维茨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均值方差最优的数字方法来选择最优投资组合。由于当时对数据的处理量过大而复杂,因此,直到1990年后随着计算机被广泛使用,以量化作为核心的投资基金才逐渐超越传统的基金。量化选股策略是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特性,从众多的指标参数中找出能够较为合理解释股票收益率的有效且不冗余的因子,并根据这些因子在选股策略中所占的权重来构建量化投资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异发展,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步伐加快,证券市场间同业经营,居民消费等领域也迎来了信息数据量呈现几何级数增加现状。运用大数据思维分析众多股民的知识结构、行为习惯对股票投资形式的认知而形成固有模式思维,“大数据”思维正以不同形式、路径的方式影响着证券选股策略。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其庞大的信息数据量,而在于对含有意义的数据根据建模权重进行专业量化处理,帮助大家对于股票进行优化选股有着重要研究意义。因此,基于大数据思维模式分析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更加适用这样的市场,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参考模型。
作为量化投资界的传奇人物詹姆斯・西蒙斯,他曾因“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在金融界中为人津津乐道。在1989年由他创办的基金成立至今的20年时间里,该基金持续地获得了每年平均35%(扣除费用后)净回报率,而同期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每年平均回报率也才大约在20%左右。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该基金仍然获得了80%的高额回报,“最赚钱基金经理”对西蒙斯来说无出其右。
目前,国内对量化投资策略研究还比较少,做量化交易的基金也相对较少,投资者对量化投资仍持怀疑态度。另外,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做空机制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相对较少,股票市场上仍然采用T+1的交易模式,这些都导致了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弊端。但是,随着股指期货等新的做空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量化投资开始走入“中国大妈们”的视野。
运用量化思维投资证券选股策略在国外已有四五十年。量化投资从无到有一直是很神秘的,人们把它叫做“黑匣子”。但是,当时的量化投资证券选股策略大多仅仅是数学模型,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量化投资证券选股策略之所以弄得这样神秘是因为:(1)是为了保护其知识产权,防止侵权;(2)是为了防止其策略扩散后影响整个投资比率的失衡,缩短该策略的寿命;(3)是为了控制投资风险,如果该策略细节被投资对立面获得,则有可能会造成被动的投资效果。因此,投资公司、基金经理是不会说出其量化投资策略的。这是由于金融动荡中如果没有好的投资策略及对风险的控制力就有可能把老本亏个精光。
随着时间流逝,任何投资策略的盈利模式都会被市场所消化,量化投资策略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在量化投资证券选股这方面,重要的不是策略这一表面形式,而是掌握量化投资证券选股的研究模式。大家不必要去追逐那些形式的数学公式、策略模型,而应该根据现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海量证券股票信息的合理分析整合,去学习、改进新的证券选股模式,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新形势下运用多因子量化模式选股带来极佳的发展机遇。
博时上证超大盘ETF是一只被动指数基金,采取完全复制策略,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票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票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其跟踪标的指数为上证超大盘指数。该基金是博时在ETF方面的破冰之作,研究团队包括量化投资专家李勉群、王政,拟任基金经理张晓军已任职博时裕富基金经理1年有余,具备指数型基金投资经验。
博时上证超大盘ETF联接基金
综合评价
该基金是一只完全被动式指数基金,以博时上证超大盘ETF为主要投资标的,以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90%的资产投资于超大盘ETF。联接基金更适合于资金量较小的普通基民投资。
易方达亚洲精选
综合评价
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主要投资于在亚洲地区(日本除外)证券市场交易的企业以及在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亚洲企业(日本除外),对以上两类企业的投资合计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而其他不高于20%的股票可以根据投资策略投资于超出前述投资范围的其他市场的企业。易方达亚洲精选作为QDⅡ发行暂停15个月后重启后的“破冰之发”,投资者可以给予适当关注。
华夏盛世精选
综合评价
华夏盛世精选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投资于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权证及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该基金以周期优选投资策略为核心,并辅以个股精选和积极债券管理策略。紧密跟踪中国经济动向,把握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和周期变动特征,挖掘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优势资产及行业投资机会,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持续增值,抵御通货膨胀。
翻转风险收益适度灵活投资
有的公司连续发行指数增强产品,有的公司重点发行QDII,而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则是主攻分级基金。目前正在发行的银华消费主题分级就是又一例,该公司将力图通过这种新产品来进一步巩固分级基金“一哥”的地位。
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大消费行业中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优质上市公司,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定增值。该基金为股票型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大消费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
独特的投资策略
该基金的对于大消费行业股票的投资策略与以往的股票型基金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1)该基金将先通过研究平台由研究员精选出一篮子大消费行业股票;(2)公司的量化投资部门将对该股票库的全部股票实施等权重化配置来构建股票投资组合;(3)对于选入股票库的股票将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原则上如无特殊事件将每季度调整一次股票库,以降低换手率,分享复利回报。
比例不同的份额分级
该基金的基金份额包括银华消费主题分级基金之基础份额(即银华消费份额)、银华消费主题分级基金之稳健收益类份额(即银华瑞吉份额)与银华消费主题分级基金之积极收益类份额(即银华瑞祥份额)。其中,银华瑞吉份额、银华瑞祥份额的基金份额配比始终保持1∶4的比例不变。银华瑞吉份额约定的年基准收益率为“同期银行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
中邮上证380指数增强型基金:
填产品线空白做指数化增强
该基金是该公司的第一只指基,继承了该公司一贯重视股票投资、重视积极投资的风格,值得关注。
每一种类型基金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可投资价值。投资指基,重在看好其被动性投资特征,或曰控制良好的跟踪误差,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当于相关指数所代表的市场特定股票集合的总体收益;投资增强型指基,目的则在于觊觎前者基础上的、有一定幅度的跟踪正误差,或曰比相关指数所代表的市场特定股票组合略高一些的收益。中邮上证380指数增强型基金有望提供这样的机会。
近几年,国内基金公司都在积极推出量化投资产品。但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的常见“量化”基金,实质上大多是“量化选股”基金,从量化的风险控制到量化的交易,整个决策流程依然靠传统的方法。
国内著名投行宏观策略研究员的工作积累,华尔街量化投资的历练,使华商大盘量化拟任基金经理费鹏对量化投资的A股应用有着自己的心得。他认为,量化投资最大的优势在风险控制上。与传统的价值投资“越跌越买”的理念不同,他认为量化投资应该是主动对市场风险进行判断,通过技术分析、量化模型分析等判定风险,在确定风险之后,及时对仓位进行控制,及时止损。
费鹏认为,目前市场上的量化产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择股和行业配置上,缺乏有效及时的风险响应体系,而从国外的经验看,量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对风险的预判。因此,华商基金量化投资团队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在模型设计之初,便将核心定为风险控制。
在设计中,华商基金量化投资团队借助了包括从统计信息学角度出发的信息熵值(Entropy)的变化、从分形理论出发的市场模式(P atter n)的变化、从金融物理学角度出发的金融泡沫统计指标的变化、从市场微观结构出发的分析师一致预期分歧的变化和趋势等,构建风险模型,对中短期系统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依靠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经济产业周期等因素的分析,对长期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量化投资坚持追求绝对收益
提及量化投资,人们就会想到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经典案例。但这一投资工具在被引入国内投资市场之后,并没有展现其神奇的威力。根据wi n d数据分类显示,目前市场上有19只量化基金,2 012年可统计的15只量化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2 . 5 5%(同期沪指上涨3 .17%),国内发行的量化基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在费鹏看来,国内的量化基金仅仅是“量化选股”,追求相对收益。他认为,量化投资的核心应该是风控,坚持追求的则应该是绝对收益。
相比而言,目前国内公募量化基金多采用多因子模型,而多因子模型的设计原理是把价值投资理论通过数字模型加以表达。在实际测算中,华商基金量化团队每日涨幅居前的股票中,会有所谓投资价值较少的“垃圾股”,很难通过价值投资理论解释。
本文选取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2008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对这只基金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财务状况,从而达到对该基金的投资进行合理引导的目的。
二、基金简介及相关财务数据
(一)基金简介 华宝兴业是法国兴业银行集团和宝钢集团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于2004年3月24日获中国证监会证监基金字【2004】41号文批准募集,基金合同于2004年5月11日正式生效。该基金的基本情况见表1。
其投资目标是,通过各风格板块间资产配置以及各板块内精选个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持有人谋求最大回报;其投资理念为,风格转换及个股精选策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创造超额收益;其投资范围包括,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债券以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本基金的股票投资对象按流通市值和市净率分为四大股票风格板块:大盘价值、大盘成长、中小盘价值、中小盘成长。80%以上的股票资产投资于符合各风格板块精选个股标准的股票。
其投资策略为,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证券市场存在的投资机会,注重资产在各风格板块间的配置,同时在各风格板块内部精选个股。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该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范围为基金资产净值的50%-95%;债券为0%-45%,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内的政府债券比例在5%以上。主要包括股票投资策略和债券策略。第一,股票投资策略,其包括:(1)风格板块轮动策略。根据数量化辅助模型和公司内部研究支持以及基金经理自身判断,决定股票资产在各风格板块间的配置。当某一风格板块相对大市的超额收益率出现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并到达预设的临界点时,我们增加或者减少该板块的权重。(2)风格板块的股票精选策略。针对各风格板块,有不同的板块内精选个股标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主要考察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管理水平、竞争优势及行业特点等因素,具体如下:其一,大盘价值板块,采用股息率、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五个指标。股息率较高的股票得分较高,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较低的股票得分也较高;其二,大盘成长板块,我们侧重于选取具有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的个股,主要考虑公司是否具有优越的管理团队、长期发展策略、垄断优势、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面已经好转,且已有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者占据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高收益增长率、高利润率、专利产品多、低成本的生产和/或分销能力;其三,中小盘价值,我们侧重选取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个股,具体的评价指标是股票被低于其清算价值或其有形账面价值出售、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股票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估值;其四,中小盘成长,我们倾向于选择业绩可能大幅增长、股本扩张能力强的上市公司的个股。第二,.债券投资策略。首先,该基金定位为股票型基金;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该基金债券投资的下限为零;其次,该基金债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避特定时期股票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能够获取债券投资的收益;最后,该基金投资债券将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
其业绩比较基准如下所示:
80%×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的复合指数+20%×上证国债指数
复合指数=(上证180流通市值/成分指数总流通市值)×上证180指数+(深圳100流通市值/成分指数总流通市值)×深证 100指数
成分指数总流通市值=上证180流通市值+深圳100流通市值
(二)主要财务数据和基金净值表现
第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表2所示。
第二,净值增长率与同期比较基准收益率比较。如表3所示。
第三,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与比较基准收益率走势对比。如图1所示。
三、财务状况分析
据晨星中国统计,截至2008年6月27日,229只偏股型基金中,今年以来回报率前十名分别是:华夏回报、博时平衡配置、东吴价值成长、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华夏回报贰号、长城久恒、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市值、华夏红利、交银施罗德稳健、华安宝利配置。另外,截至2008年6月4日,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自成立以来考虑分红再投资的净值增长率为322.4%,这一成绩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易方达策略成长,远高于同期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剔除指数型)的245.13%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了准确判断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财务状况,对其基金公司的清偿能力、经营能力、风险状况、盈利能力和公司财务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第一,变现能力比率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00%。根据报表说明,该基金一年以内资产总计为1992012466.91元,一年内到期负债为0元。表明,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流动比率远远超过200%,说明清偿能力良好。因为该指标数额巨大,且投资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占全部资产绝大部分比例,可以认为该基金的清偿能力完全没有问题,于是省略对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考察。
第二,盈利能力指标。首先,投资收益率 = 税后净利润 / 总资产平均余额=-2618545364.74/[(7738813085.71+ 3215477181.11)/ 2],因为利润总额为负数,所以投资收益率是小于0的,所以该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偏低。值得注意的是,利润总额为负(即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变化损益为-2468883559.40,占亏损的绝大部分。这可能与美国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和中国金融市场普遍的不景气相关。这是市场各只基金普遍存在的情况。其次,基金净收益率亦为负数,原因与投资收益率大致相同。最后,基金报酬率 = 基金股利收入/基金市场价格=2241849020.70/[(1089091425.63+ 12660869092.27)*0.5610=2241849020.70/7713727850.5419=29.06%。基金报酬率为29.06%,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很高。也由于该基金在2008年3月25日进行的收益分配导致该基金的市价下降,因此该项指标选取2008年6月30日的市价分析,可能存在部分误差。净值走势图如图2所示。
第三,投资者价值指标。基金单位账面价值 = 净值总额 / 发行的基金份数=429452.20/13749960518=3.12*10-5,该数额元小于基金单位的市价,因为账面价值可看作基金的实际价值,市价0.5610元高于其账面价值过多,该基金的市价可能会跌落。值得提醒的是,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体制尚不完善,还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其非理性并非靠呆板的数据可以完全说明,投资者的偏好、预期、投机心理等多项因素都可能影响该基金的价格的涨落。因此,这项数据只能参考使用。
第四,负债比率指标。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4541345.30 / 7738813085.71=0.317%,该比率反应债权的安全保障程度,负债比率越低,债权人所得到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是。说明该基金债权的安全保障程度很高,但是过低的负债比率说明该基金公司过于保守,应增强积极的开拓精神。
第五,风险状况。基金的投资组合反应了基金的风险状况,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发式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组合情况如下:截至2008年6月30日,本基金资产组合列表如表4、表5所示。与市场平均水平比较,该基金风险较高,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同时该基金风险情况稳定性一般;最近半年风险较前期有所加大。
四、结论
2008年半年度报表显示,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偿债能力基本不存在问题。盈利能力中等偏上,稍高于平均水平。同时该基金盈利稳定性一般;最近半年盈利状况较前期有所下降。累积净值增长率一直高于标准水平。负债比率很低,债权安全保障程度很高,该基金可以考虑增加负债,积极投资。在风格板块的配置上重点加强了中小市值行业与个股的配置,显示出良好的抗跌性。2008年半年度报表显示其财务总体状况良好,处于市场平均水平之上。但是由于该基金属于高风险高报酬的类型,投资者应注意风险控制,优化投资组合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平、蔡伟:《基金投资必读》,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
[2]董麓、肖红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2第11期。
5月6日起,国泰金鹿保本增值基金(二期)将进行募集。作为国泰金鹿保本增值的延续,国泰金鹿保本增值基金(二期)将沿用保本首期中原先的产品设计思路。
在具体的投资运作策略方面,国泰金鹿保本增值(二期)将继续采用固定比例组合保险(CPPI)技术和基于期权的组合保险(OBPI)技术相结合的投资策略,通过定量化的资产类属配置达到本金安全,用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证券的现金净流入来冲抵风险资产组合潜在的最大亏损,并通过投资可转债及股票等风险资产来获得资本利得。
股债兼顾保本增值:投资债券是保本基金运作的基础,该基金对可转债以外的债券投资在策略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采取被动式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以其现金净流入冲抵可转债等风险资产组合可能发生的亏损;另一部分采取积极的债券投资策略,主要以长期利率趋势分析为基础,结合中短期的经济周期、宏观政策方向及收益率曲线分析,通过债券置换和收益率曲线配置等方法,实施积极的债券投资组合管理。
股票投资收益将有可能继续是该基金未来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该基金将会积极把握可转债与股票之间出现的无风险套利机会:谨慎参与一级市场股票首发和增发,以获得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利润。
费率水平:国泰金鹿保本增值基金(二期)的认、申购及赎回费率均采取阶梯式模式,认、申购费率随认购金额递减,赎回费率随持有期限递减。其管理费为1.1%(年),托管费为0.2%(年)。
基金经理
一、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管理者、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基础之上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市场异象,比较典型的有:①规模效应。Banz研究发现小公司的股票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市场上人尽皆知的信息,按照“有效市场假说”,借此信息应无法获取超额回报。因此,这一发现极大地冲击着“有效市场假说”。②期间效应。French,Gibbons,Hess的研究显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为负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时间进行股票交易即可获取超额回报,这显然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符。③反向投资策略。经济学家发现,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也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化,因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投资”的策略来获取超额回报,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是市场上的公共信息,显然有效市场假说难以解释这一策略。行为财务理论强调现实中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也并非完全有效,在这一真实前提下,通过对投资者和管理者决策过程的探究,弥补了传统财务理论在指导企业实践上的不足。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1、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基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Shefrin,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BehavioralAssetPricingModel),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BAPM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还有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他们信息不充分,会犯各种认知错误。金融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率的;反之,市场是无效率的。
2、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一般认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Seleetion)一文。发展至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l)理性人假设的局限。大量证据已经表明人带有非理性因素,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2)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假设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资者使风险厌恶的,其风险态度始终一致,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购买保险的人同时购买彩票,两者的风险偏好显然不一致。
现资组合理论的局限促使学者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投资者个体行为和心理特征的理论,而行为财务理论正是这样一种思路。行为财务学者Shefrin,Statman(2000)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
BPT有两种分析模型: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SA)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MA)。Sheleifer,Statman(2000)指出投资者具有两个心理账户,分别对应高低两个期望值,代表投资者既想避免贫困,又希望变得富有的望。BPT认为,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这样,BPT就更为接近实际投资行为了。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证券市场异象的解释
1、股票溢价之谜
通过对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观察发现,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要高出很多。但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却是非常之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股票溢价之谜”(Mehraandpreseott,1985)。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损失带来的痛苦会需要更多的收益来弥补。当他们遭受股票投资短期内的损失时,损失厌恶会令多数投资者放弃长期回报率高的股票转而投资于回报率稳定的债券。
2、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
传统的投资理论假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是一致的,并且一般用方差来衡量。弗里德曼一萨维奇
(FriedmanandSavage,1948)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同时购买保险和彩票。他们在购买保险时表现为风险厌恶,而在购买股票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与传统假设不符的现象被成为“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而且他们在行为时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根据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成果,投资者一般将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目前的薪资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对于这三种收入个人的态度并不相同,譬如对于未来收入个人总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这笔收入是确定会收到的。
3、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
封闭式基金有两个价格:市价和净值。若依照EMH,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理论上应该等于基金的净值。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的市价一般来说低于净值将近20%。Lee,Shieifer,Thaler(1991)定义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他们对于未来的基金回报时而乐观时而悲观,从而导致基金价格经常性的涨跌变动。
4、处置效应
Shieifer,Thaler(1985)发现,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过早地出售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ect)。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两种股票在处置上应该不存在区别的,因此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处置效应”。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具有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心理,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当股票出现资本损失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当股票出现资本利得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回避而提早抛售股票。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证券投资行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论其假设过于严格且与现实相去甚远,并不能很好的指导投资者。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地,常见的有以下二种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1、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反转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内下跌的股票,卖出上涨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新信息存在反应过度,股票价格下跌或者上涨幅度过大,应该回调。惯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上涨的股票,卖出下跌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于新信息反应不足,股票价格还会继续上升或下跌。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比较明显的反转现象,而惯性不明显。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反转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更为可取。惯性策略或“追涨杀跌”是最差的策略,这正是中了市场上庄家的套。
2、平均投资策略
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预先决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资于股票,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资时间表定时将收入投资于股票。从现代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后,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调整计划,这种策略要比平均投资策略要优。而在平均投资策略中,投资者拒绝了新的信息,因而是一种次优的策略。传统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被得意或后悔所影响,但实际并非如此,投资者确实受到了心理的影响。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强,因此,采用平均投资策略对他们虽不是一种最优策略,但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它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行为财务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解释的普遍性问题。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象,但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理论的系统性问题。迄今为止,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
【参考文献】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1、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基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Shefrin,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BehavioralAssetPricingModel),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BAPM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还有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他们信息不充分,会犯各种认知错误。金融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率的;反之,市场是无效率的。
2、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一般认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Seleetion)一文。发展至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l)理性人假设的局限。大量证据已经表明人带有非理性因素,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2)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假设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资者使风险厌恶的,其风险态度始终一致,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购买保险的人同时购买彩票,两者的风险偏好显然不一致。
现资组合理论的局限促使学者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投资者个体行为和心理特征的理论,而行为财务理论正是这样一种思路。行为财务学者Shefrin,Statman(2000)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
BPT有两种分析模型: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SA)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MA)。Sheleifer,Statman(2000)指出投资者具有两个心理账户,分别对应高低两个期望值,代表投资者既想避免贫困,又希望变得富有的望。BPT认为,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这样,BPT就更为接近实际投资行为了。[]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证券市场异象的解释
1、股票溢价之谜
通过对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观察发现,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要高出很多。但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却是非常之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股票溢价之谜”(Mehraandpreseott,1985)。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损失带来的痛苦会需要更多的收益来弥补。当他们遭受股票投资短期内的损失时,损失厌恶会令多数投资者放弃长期回报率高的股票转而投资于回报率稳定的债券。
2、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
传统的投资理论假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是一致的,并且一般用方差来衡量。弗里德曼一萨维奇
(FriedmanandSavage,1948)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同时购买保险和彩票。他们在购买保险时表现为风险厌恶,而在购买股票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与传统假设不符的现象被成为“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而且他们在行为时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根据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成果,投资者一般将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目前的薪资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对于这三种收入个人的态度并不相同,譬如对于未来收入个人总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这笔收入是确定会收到的。
3、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
封闭式基金有两个价格:市价和净值。若依照EMH,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理论上应该等于基金的净值。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的市价一般来说低于净值将近20%。Lee,Shieifer,Thaler(1991)定义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他们对于未来的基金回报时而乐观时而悲观,从而导致基金价格经常性的涨跌变动。
4、处置效应
Shieifer,Thaler(1985)发现,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过早地出售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ect)。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两种股票在处置上应该不存在区别的,因此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处置效应”。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具有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心理,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当股票出现资本损失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当股票出现资本利得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回避而提早抛售股票。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证券投资行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论其假设过于严格且与现实相去甚远,并不能很好的指导投资者。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地,常见的有以下二种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1、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反转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内下跌的股票,卖出上涨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新信息存在反应过度,股票价格下跌或者上涨幅度过大,应该回调。惯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上涨的股票,卖出下跌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于新信息反应不足,股票价格还会继续上升或下跌。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比较明显的反转现象,而惯性不明显。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反转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更为可取。惯性策略或“追涨杀跌”是最差的策略,这正是中了市场上庄家的套。
2、平均投资策略
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预先决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资于股票,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资时间表定时将收入投资于股票。从现代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后,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调整计划,这种策略要比平均投资策略要优。而在平均投资策略中,投资者拒绝了新的信息,因而是一种次优的策略。传统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被得意或后悔所影响,但实际并非如此,投资者确实受到了心理的影响。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强,因此,采用平均投资策略对他们虽不是一种最优策略,但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它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行为财务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解释的普遍性问题。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象,但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理论的系统性问题。迄今为止,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新晨
【参考文献】
1、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
2、邓汉慧,张子刚.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股票投资实践者和学术研究者一直热衷于研究投资策略,从而预测股价走势并获得超额收益。沃伦・巴菲特继承了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欧文・费雪对价值投资策略的研究,并通过长期持有获得了巨大成功。股票的内在价值指股票的公允价值,是由公司的基本面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本身所固有价值。“内在价值”的概念是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证券分析》一书中提出来的。股票的价格由于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偏离其内在价值,但是总体上,股票价格总是向着内在价值回归的。这就使得人们从对股价走势的预测研究转向了对股票内在价值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股票长期走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股票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一、实证分析
(1)模型基本假设。通过对价值投资理论的梳理与分析,得出了本文研究基于价值投资策略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H1:价值投资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反映一个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任何公司股票的价格都是以其内在价值为基础的。H2:股票价格与公司的基本面因素相关,基本面因素对股价具有解释能力。影响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因素极多,有市场因素、基本面因素、国家政策因素和行业发展因素、行业竞争力因素等等。然而,不论是哪方面的因素,最终都将大致反映在企业的基本面因素上。H3: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不论是价值股、成长股或者概念股,其内在价值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素所决定。因此,股票价格的长期走势也是由基本面因素所决定。
(2)样本数据来源。十八届三中会以后,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A股市场IPO即将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改革。我国香港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的是注册制,市场相对成熟,对股票的定价相对合理,而目前我国A股市场IPO实施的是核准制。含A股的H股是即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又在香港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把含A股的H股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可以比较合理地评估我国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此外,本文选取的股票市场数据均来自于Choice数据库。
(3)样本数据选取标准。对2007年至2015年含A股的H股的数据进行筛选。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内,含A股的H股既经历了牛市也经历了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些极端因素的影响,同时确保样本的可统计性。各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时间不一致,会导致数据收集相对困难和股价的异常波动。为了排除这种影响,本文决定选取年末股票的收盘价作为普通股股价。考虑到股票的分红等因素,对所有股票价格进行复权处理。
(4)模型变量的选择。本节主要介绍上市公司基本面中可以量化因素的五个方面如股本扩张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指标。
(5)实证结果与分析。本文在选择面板数据多远线性回归模型时,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最终确定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指从时间和个体上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效应不随时间和个体变化,而且除了模型的解释变量之外,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其他确定性变量的效应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注:‘***’ ‘**’ ‘*’ ‘.’ ‘’分别表示在0、0.1%、1%、5%、10%水平上@著
如上所示,用R语言进行回归的结果为:p=-1.644+0.767x1+
1.186x5+2.408x6+2.861x7-0.603x18+00.314x21。公式又可表述为: 股价=-1.644+0.767每股净资产+1.186每股资本公积+2.408每股收益+2.861销售毛利率-0.603每股现金流量净额+0.314固定资产周转率。
二、研究结论
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取2007年-2016年连续9年的含A股的H股公司并基于价值投资策略筛选能够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指标,然后利用R语言统计软件对样本公司各年的股票价格与所选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建立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估值的模型。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
(1)基本面因素解释力较强。从2007年到2015年实证模型的拟合度和各种检验结果都较为理想,说明样本股的市场价格会受到公司的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每股收益、销售毛利率、每股净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与股价呈正相关关系,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回与股价呈负相关关系,符合个基本面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效应。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与分析,进而挑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是可行的。
一、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管理者、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基础之上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市场异象,比较典型的有:①规模效应。Banz研究发现小公司的股票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市场上人尽皆知的信息,按照“有效市场假说”,借此信息应无法获取超额回报。因此,这一发现极大地冲击着“有效市场假说”。②期间效应。French,Gibbons,Hess的研究显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为负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时间进行股票交易即可获取超额回报,这显然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符。③反向投资策略。经济学家发现,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也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化,因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投资”的策略来获取超额回报,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是市场上的公共信息,显然有效市场假说难以解释这一策略。行为财务理论强调现实中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也并非完全有效,在这一真实前提下,通过对投资者和管理者决策过程的探究,弥补了传统财务理论在指导企业实践上的不足。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1、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基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Shefrin,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BehavioralAssetPricingModel),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BAPM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还有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他们信息不充分,会犯各种认知错误。金融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率的;反之,市场是无效率的。
2、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一般认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Seleetion)一文。发展至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l)理性人假设的局限。大量证据已经表明人带有非理性因素,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2)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假设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资者使风险厌恶的,其风险态度始终一致,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购买保险的人同时购买彩票,两者的风险偏好显然不一致。
现资组合理论的局限促使学者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投资者个体行为和心理特征的理论,而行为财务理论正是这样一种思路。行为财务学者Shefrin,Statman(2000)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
BPT有两种分析模型: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SA)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一MA)。Sheleifer,Statman(2000)指出投资者具有两个心理账户,分别对应高低两个期望值,代表投资者既想避免贫困,又希望变得富有的望。BPT认为,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这样,BPT就更为接近实际投资行为了。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证券市场异象的解释
1、股票溢价之谜
通过对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观察发现,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要高出很多。但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却是非常之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股票溢价之谜”(Mehraandpreseott,1985)。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损失带来的痛苦会需要更多的收益来弥补。当他们遭受股票投资短期内的损失时,损失厌恶会令多数投资者放弃长期回报率高的股票转而投资于回报率稳定的债券。
2、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
传统的投资理论假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是一致的,并且一般用方差来衡量。弗里德曼一萨维奇
(FriedmanandSavage,1948)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同时购买保险和彩票。他们在购买保险时表现为风险厌恶,而在购买股票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与传统假设不符的现象被成为“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而且他们在行为时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根据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成果,投资者一般将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目前的薪资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对于这三种收入个人的态度并不相同,譬如对于未来收入个人总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这笔收入是确定会收到的。
3、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
封闭式基金有两个价格:市价和净值。若依照EMH,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理论上应该等于基金的净值。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的市价一般来说低于净值将近20%。Lee,Shieifer,Thaler(1991)定义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他们对于未来的基金回报时而乐观时而悲观,从而导致基金价格经常性的涨跌变动。
4、处置效应
Shieifer,Thaler(1985)发现,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过早地出售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ect)。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两种股票在处置上应该不存在区别的,因此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处置效应”。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具有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心理,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当股票出现资本损失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当股票出现资本利得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回避而提早抛售股票。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证券投资行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论其假设过于严格且与现实相去甚远,并不能很好的指导投资者。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地,常见的有以下二种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1、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反转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内下跌的股票,卖出上涨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新信息存在反应过度,股票价格下跌或者上涨幅度过大,应该回调。惯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持有前一观察期上涨的股票,卖出下跌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于新信息反应不足,股票价格还会继续上升或下跌。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比较明显的反转现象,而惯性不明显。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反转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更为可取。惯性策略或“追涨杀跌”是最差的策略,这正是中了市场上庄家的套。
2、平均投资策略
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预先决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资于股票,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资时间表定时将收入投资于股票。从现代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后,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调整计划,这种策略要比平均投资策略要优。而在平均投资策略中,投资者拒绝了新的信息,因而是一种次优的策略。传统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被得意或后悔所影响,但实际并非如此,投资者确实受到了心理的影响。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强,因此,采用平均投资策略对他们虽不是一种最优策略,但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它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行为财务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解释的普遍性问题。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象,但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理论的系统性问题。迄今为止,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