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5:33: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数学课堂训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就得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他们想说、要说。
1.营造说的氛围 激励想说的兴趣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对待。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吸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去理解学生,善待学生,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教师对每个学生发言都应给予充分肯定,激励学生想“说”,有信心“说”,喜欢“说”。
2.体会数学语言的美感,激发想说的兴趣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表面上显得枯燥乏味,但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一种内在的美感。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将他们编成口诀、童谣、歌曲、故事等用于数学,这样不仅使学生便于掌握,而且能感受其中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索的兴趣。例如:学生初学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我教学生唱四舍五入法儿歌:“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宝。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是‘5’大‘5’向前进,小于‘5’的全舍掉。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了”。这些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让学生通俗易懂,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并很快地跟老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说”
数学的三大特点之一是逻辑的严密性,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语言,让学生会“说”。
1.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注意语言的规范化,用词要准确。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也学会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我教给学生一种算理: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相乘,再运用乘法结合律先把两数相乘得整数,再与另一个数相乘得出结果。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出更多的解题方法,如灵活运用乘法分配率。通过几道类似题目的强化训练,让学生以自说和同坐互说等形式进行训练,在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2.在教师的适时指导下,提高数学语言
在数学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参与并进行引导。指导学生了解说的内容,说的形式,认识说的环节步骤,让学生学会说。教师在倾听学生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点、适时补充,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说的习惯,提高听说能力和说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弄清已知什么,求什么。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画图、拼图得出结果。同时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过程和结果。学生掌握方法后,再要求学生叙述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领会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训练过程 ,让学生“善说”
我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说的过程,做到三个“鼓励”
1.鼓励学生说算理
数学课中计算的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如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老师不要仅仅满足答案,而应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被除数和余数的,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这个信息源,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学生思维的优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
2.鼓励学生讲思路
精练的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训练学生从条件出发可以怎样想,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关键要说清楚思路,如从条件出发可以运用:根据什么和什么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再根据什么和什么 又可以求出什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通过反复训练,逐渐提高表达的要求,学生就会将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同学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1.训练的目标不明确。由于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不熟悉,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要求不清楚,对知识点的教学在每一课时应当堂达成的目标和单元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界定不清。因此,在预设课时练习时,或在新授课时人为地拔高训练的要求,或在单元复习课时没有及时地提升训练的难度。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新知时学得很辛苦,目标达成率低,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造成复习课时没有新内容,学生参与率低,学生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训练的内容欠整合。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练习数量上“做加法”,预设的练习题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加之对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不甚清楚,无法根据训练的目的有机地选择题类,恰当组合形成有效训练。只能尽其所知、倾其所有为学生呈上一道“满汉全席”。造成了学生成天陷于“题海训练”之中苦不堪言。
3.训练的形式较单一。由于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轻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加之在工作中懒于动脑动手,习惯于拿来主义,把教材的配套的练习册的使用作为练习的主要手段,很少或从不对练习的设计进行有效的原创,基本不把动口、动手等实践性练习带入课堂。造成了学生对学数学的理解就是做练习,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训练的设计无弹性。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重视“一刀切”的练习,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待进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5.训练的时间没保障。部分教师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新授内容上,错误地认为只要预设了活动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新授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掌握,因此课堂上互动多练习少,甚至没有练习的时间。造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挤占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完成课内的练习,同时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指导,教学的效益自然不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训练的对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追求:
1.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在“精”上求突破,追求意图明确,重质轻量,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由于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有效的练习活动一定是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题量达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减负提质。所以,平时的练习活动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精”上求突破,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切实提高练习的效率,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与学生,制订出适合本班的最佳方案。在备课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讲精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和纠正倾向性错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3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18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坚持和训练的过程。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始终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因为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内在动机。那么如何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思维动机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因素,联系学生自身具备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主动提高的内在动机。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自然会全身心地投身到各项数学教学活动中。因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帮助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渗透于他们知识发展当中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除了考虑它原有的知识重点,还要联系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做到新旧连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教师进行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对于小学阶段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也是转折点。
(一)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思维发展的起点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其中包含的知识脉络前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在数学教材的编排当中,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的每一个单元的知识,它们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因此,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由已经具备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开始投入到数学思维的发展当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维训练的起点,设计适合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的思维起点,逐步促进学生各个层次的思维发展,不能让学生在学习初始就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思维起点,以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设置不同的思维起点,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有条理。
(二)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思维发展的转折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学生思维的障碍点。教师要在这个关键点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困惑与不解进行疏导和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转折,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找准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并施以援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他们自身在关键点的思维障碍,从而起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发展。因此,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维的脉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和转折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时,需要把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然后转化为已经掌握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整个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比如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等。
(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实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综合来进行的。分析就是将已经掌握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自己的知识体现中分解开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分析一般是由数学问题本身入手,逐层剖析,依次递进,指导分解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条件为止。综合就是要把单一的数学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当中,由提出的条件入手,发现单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清晰的数学思维脉络。当然,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分析、综合,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思维效果。
一直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作为教师的我们一直在课堂教学方面做不断的尝试,想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努力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课堂教学手段,使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比较符合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很枯燥、很累,让学生主动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从而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虽然担任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也可以说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回顾这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历,发现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老旧的教学理念,比如:上课还是应该老师多讲,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主动的讲课,学生被动的听,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我觉得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充分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粹,就一定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先学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好习惯,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会预习课本的好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施步骤
【1】“先学”:每节课刚一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告诉学生,同时提出2-6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问题可以用课件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用5-10分钟的时间去自学课本。这段时间里,数学老师就要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准备板演的练习。比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老师首先就把重点列出来:1.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2.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3. 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老师也可以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自己来认识这些图形。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2】“后教”:自学的时间到了,老师应该通过分组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比较后,再让学生提问或到黑板上演练。然后老师进行提问,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老师应该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老师就应该表示肯定,不必重复;如果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进行补充;如果讲错了的,教师也不要一味的批评,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更正错误。这样一来,老师讲的时间就不多了,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但是能够通过简单的补充、更正的方式来达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比如数学课上“面积和周长的换算”,学生自己先看课本例题,然后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后,老师发现学生只在面积和周长的定义上比较模糊,那么就只重点讲这个方面,其余的就不用多讲了。
【3】“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当堂练习和当堂完成作业,学生当堂练习后由老师进行点拨和纠正。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当堂学习的知识,基本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完成率达到95以上,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样不仅学生能够当堂就完成了作业,老师也比较能够对学生今天的学习效果有直观的了解,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也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二、今后教学实践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 要能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这就是我们的指导方向。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那些表现积极主动的同学,老师要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更加自信。
2. 教师在思想观念上积极转变
要根据实际情况放开手脚大胆施教,不要患得患失。在学生管理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
3. 周期短,加强反思,能够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实施“日清、周清、月清”,及时总结、归纳、反思,从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在很多的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的成功的例子,但是真正操作起来也碰到了很多的问题,我们要根据自己教学中实际的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不要生搬硬套,灵活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长,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教师也会低下身子走到学生中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组长一言堂,或者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看似热闹,其实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长,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教师也会低下身子走到学生中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组长一言堂,或者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看似热闹,其实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知识掌握为终极目的,忽略了人的学习特性,教室成了学生静听教师宣讲规则的课堂。传统教学虽然在学习系统知识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书本,造成学生主体意识淡漠,创新精神差,给学生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种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同时…‘两地”“相对”“相遇”等的含义不明白,就会造成学习困难。本人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对而行,直到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同时鼓励同桌之间相互演示上述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同时”“两地”“相对”“相遇”的含义,为应用题的学习分散难点,扫清障碍。这种借助多媒体的教学,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从心底产生准备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能学好”,从而逐步走向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鼓励学生从不敢提问题到敢于提问题,并逐步做到善于提问题,就要为学生建造民主的平台,从而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5/7和3/8大小比较时,一般教师教学往往把它们化为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我在上这课时,出示例题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然后汇报交流,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竟然得出了过小组讨论还得出了以下几种方法:(1)5/7超过一半,3/8不到一半,所以5/7大于3/8。(2)5/7有5个I/7,3/8由3个1/8,1/7大于1/8,5个1/7当然大于3个1/8。(3)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比较它们的大小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想象、敢于创新。
三、以生活问题分层指导,训练学生的思维
生活问题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最佳导火线,利用好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问题,可有效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但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生活体验的不同,教师应当根据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剩“吃”得好,让潜能生“吃”得饱。本人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程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
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几节课的教学或一时一事的教育就能达到的目的。只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才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的转变。
四、组织社会生活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调查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能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观察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通过调查访问,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存在数学问题,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有效,是有效教学管理理念下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有效训练的现状
1.训练的目标不明确。由于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不熟悉,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要求不清楚,对知识点的教学在每一课时应当堂达成的目标和单元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界定不清。因此,在预设课时练习时,或在新授课时人为地拔高训练的要求,或在单元复习课时没有及时地提升训练的难度。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新知时学得很辛苦,目标达成率低,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造成复习课时没有新内容,学生参与率低,学生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训练的内容欠整合。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练习数量上“做加法”,预设的练习题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加之对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不甚清楚,无法根据训练的目的有机地选择题类,恰当组合形成有效训练。只能尽其所知、倾其所有为学生呈上一道“满汉全席”。造成了学生成天陷于“题海训练”之中苦不堪言。
3.训练的形式较单一。由于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轻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加之在工作中懒于动脑动手,习惯于拿来主义,把教材的配套的练习册的使用作为练习的主要手段,很少或从不对练习的设计进行有效的原创,基本不把动口、动手等实践性练习带入课堂。造成了学生对学数学的理解就是做练习,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训练的设计无弹性。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重视“一刀切”的练习,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待进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5.训练的时间没保障。部分教师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新授内容上,错误地认为只要预设了活动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新授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掌握,因此课堂上互动多练习少,甚至没有练习的时间。造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挤占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完成课内的练习,同时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指导,教学的效益自然不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训练的对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追求:
1.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在“精”上求突破,追求意图明确,重质轻量,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由于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有效的练习活动一定是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题量达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减负提质。所以,平时的练习活动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精”上求突破,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切实提高练习的效率,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与学生,制订出适合本班的最佳方案。在备课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讲精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和纠正倾向性错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55-1
小学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阵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热度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所学习内容的思考程度,学生学习动机是维持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他们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的兴趣所支配,也就是说他们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需建立在他们的兴趣之上。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促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出发点,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热度,让学生乐于思维,想去思考。
例如在讲授行程类问题时,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的什么是相遇行走,什么是相向行走等问题不好理解,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教师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所以,在教这一类问题时,我就创设一个情境,让两名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前后,然后沿着通道面对面行走,直到他们相遇。向学生说明这就是相遇问题。而相向行走,我就让两位同学先站在一起背靠背,然后分别向教室前后走去。在讲到同时时,我先让一名学生走几步,然后另一名学生再开始走,这样,就把行程类问题中的所有数量关系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情境演示过程中得到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思维的热度,都积极想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热情四溢。再比如在教圆体侧面积时,我让学生先用纸制作一个圆柱,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给剪开来,然后再把剪开来的图形展开,让学生观察展开来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这时再引导学生探索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由于是自己亲自操作的,所以积极性非常高,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过程中来。而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远比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要好得多,更能激起学生对思维的热度。
二、变式练习,训练学生思维广度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他们的思维大部分都是处于一种形象思维中,思维没有开阔的视野。这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但是我们训练学生的思维又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些形象思维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广度。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思维的广度进行训练,达到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后就可以触类旁通,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而通过变式练习就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通过变换题目中的各种条件来让学生解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例如在教分数应用题时,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我出了这样几道题:
1.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1/2,今年植树多少棵?
2.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比今年多植1/2,今年植树多少棵?
3.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今年是去年的1/2,两年共植树多少棵?
4.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1/2,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棵?
5.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比今年多植1/2,去年比今年多植树多少棵?
这样,题目中的条件只有两个,只是叙述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学生只有通过仔细审题,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理清各道题目中的条件意思,才能做对题目,如果单从表面上的条件来解答,就会出错,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演绎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一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学生思维受课堂上所传递的信息所制约,课堂上如果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可以让全班学生共享。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就可以从单一的思维向多维思维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向学生提供多向性思维信息,要在学生思维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1.说质疑
学生在接触新知的过程中发现与原有的旧知发生矛盾,学生把认为矛盾的知识点叙述出来,为进一步探讨新知确定思维的方向。如学生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发现与前面学到的“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不同的地方,这时可以启发学生说清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思维的误区。
2.说思考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把思考的动机、过程、结果有条有理的说出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3.说分析
在新知产生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说清分析的过程,就能把旧知识再次的抽象概括,使之成为包容新旧知识的共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解题思路,可以进一步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4.说评论
针对同学的说学提出自己的评语,甚至进行辩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看法、信息,取长补短。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达到相互启发的激励口头表达欲的效果,同时还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的乘法时,先做尝试题 教师及时的提问“带分数的乘法要用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引起学生质疑、讨论,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说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5.说小结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用准确简炼的语言加以展示,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是课堂小结的一种常用方式。
二、说学的组织形式
1.点名说学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指名某个学生说学。
2.自由说学
教师给定范围,学生举手发言,自由主动地参与说学活动。
3.小组说学
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学习小组范围内说学,这样可以人人参与。
4.班级说学
在小组说学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开展说学,它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一项内容,以达到交流学法,锻炼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的引导评价
1.在学生的说学活动中,教师对参与说学的学生应及时的以适当的方式给予肯定与鼓励。
教师的理解和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感动人心的,它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说学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