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进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5 15:33: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学文化进课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学文化进课堂

篇(1)

笔者执教期间,学生问笔者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数学这么难,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一直以来和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课改以前,繁、难、偏、旧是中学生对数学的一贯评价。传统的数学课程一般以“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形式进行教学, 导致了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学生不用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形成、发展的过程,也不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只要会解数学题就可以了。学生被淹没在没有实际意义的题海战术里,数学成了打人的“棒子”,滤人的“筛子”。难怪学生会问出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其实正像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指出的,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

怎样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怎样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怎样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吸引学生的磁场,怎样激发学生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答案只有一个,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请看一堂数列极限教学案例(教学过程)

1. 人们最初对无限的认识

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著的《庄子・天下篇》中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潜含无限思想。

同时期,古希腊的数学家兼哲学家齐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阿基琉斯和乌龟赛跑”是最著名的一个。乌龟和阿基琉斯赛跑,乌龟提前跑了一段――不妨设为100米,而阿基琉斯的速度比乌龟快得多──不妨设他的速度为乌龟的10倍,这样当阿基琉斯跑了100米到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向前跑了10米;当阿基里斯再追了这10米时,乌龟又向前跑了1米,……如此继续下去,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到达被追赶者的原来位置,所以被追赶者总是在追赶者的前面,由此得出阿基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显然与人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如何用数学来解释?

如果能够求解这些和,这个矛盾就解决了。人们只有掌握了极限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地解决。

2. 极限思想的历史渊源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以及外切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加倍的办法来接近圆的面积,他们认为圆的面积可以取作边数不断增加时它的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的平均值。这可能是西方应用极限计算圆面积的最早设想。后来被欧多克斯发展成“穷竭法”,阿基米德用这种方法证明了球的体积和球面面积。

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的注文中,第一次把《庄子》中的极限思想用于算“园田”和“弧田”的面积,创立了一种推求圆周率的方法,即“割圆术”。 他把圆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这样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他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就是极限思想。

3. 缺乏极限定义,引发第二次数学危机

尽管极限的思想由来已久,然而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却没有什么进展。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生产力和科学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就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无穷数列进行求和运算,矛盾与错误也层出不穷。还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如求和: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澄清人们对“无限”运算的认识,就需要对极限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4. 数列极限概念

容易发现,数列中的项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但当n大于0且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 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常数0。

容易发现,数列中的项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但当n大于1且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 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常数1。

容易发现,数列中的项是正负交错地排列的,并且随n的增大其绝对值减小,当n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 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常数0。

极限的思想是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极限概念是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基础,然而在数学史上,极限概念的完善却是在微积分产生之后,数学家们在解决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过程中,经过近百年的工作才给出了极限ε-δ的的定义方法。对于高中如何进行极限的教学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

德国著名数学家F1・克莱因认为,数学教学至少在原则上要遵循“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这项生物发生学定律。因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是诱导人去作科学的思考,而不是一开头就教人去碰冰冷而美丽的结论。按照历史顺序教授数学,能使学生“看清一切数学观念的产生是如何迟缓;所有观念最初出现时,几乎常是草创的形式,只是经过长期改进,才结晶为确定方法,成为大家熟悉的有系统的形式”。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主张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完全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展现给读者,他说:“动物学家坚持认为,在一个短时期内,动物胚胎的发育重蹈所有地质年代其祖先们的发展历史。人的思维发展似乎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的思维经历其祖先之所经历,迅速通过某些阶段而不跳过任何阶段。鉴于此,科学史应该是我们的指南。”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则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亦持有类似观点,称:“年轻的学习者重蹈人类的学习过程,尽管方式改变了。”

因此这堂课从极限的发展史角度展开课题,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体现了新课程“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的理念,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节课这样的安排,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及课后作业来看,效果是满意的。那么有多少教师在他们的数学课堂上引入了数学文化,对此笔者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90.2%的教师承认自己没有足够的数学史知识,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自己一点都没有。90.6%教师认为数学课上介绍数学史是有必要的,而且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史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的积极性、加深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是有帮助的。但是100%的教师认为,讲数学史学生是喜欢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提高的,但是时间不允许,一节课45分钟,落实知识点都不是很充裕,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讲解数学史知识。对于牺牲落实知识的时间来讲数学史知识,几乎100%的教师是不赞成的。因此,对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这一道路是正确的,但是如何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是我们今后要努力探讨的方向,使得数学教师在时间上有讲解数学史的可能,在观念上并不认为讲数学史知识是牺牲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如何让数学史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连笑.用数学文化推动数学教学[J].专家论坛,2005年第6期.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著.数学文化学[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3]王风春.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J].上海中学数学,2004年第6期.

[4]苏英俊,汪晓勤.略论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数学通讯,2005年第5期.

[5]林永伟,叶立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4.

[7]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

篇(2)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14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过多地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略了数学文化的价值教育,导致数学课堂失去人文气息和美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情结合,选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适时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产生情感共鸣,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巧妙引入数学史,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动力

数学史主要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数学最原始的再现。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枯燥,教学中巧妙地引入数学史,既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沉闷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又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巧妙地将数学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圆”一课,在讲解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并说一说祖冲之在探究圆周率方面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又如,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借助切割圆术得到圆的面积的故事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数学家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鼓舞下,获得数学学习的不竭动力。

二、挖掘数学美学价值,捕捉美的视点,培养审美情趣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学科,更是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数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如简洁的公式、优美的图形、对称的式子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为之陶醉,为之心驰神往。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图形的形状美、对称美及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还有思想方法的逻辑美和创造美等。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数学中的美,捕捉美的视点,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体验到数学特有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提升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如天平、蝴蝶、飞机、枫叶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对称美和形状美。然后让学生进行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找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体验数学的创造美,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升华对美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学习“平移、旋转与轴对称”时,我将跳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体会数学的趣味美。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彰显数学魅力,形成理性精神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数学文化的灵魂所在和核心价值。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灵活巧妙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关于“数学文化的内涵”给出了如下表述:“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和所达到的崇高境界等等”。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教授指出:“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认识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甚至不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将其“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

再观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职高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知识结构断层,认知理解能力低下,基本运算、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不理解,学习无法进入角色;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现行的数学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缺乏信心,意志力薄弱,行为意识不强。

基于以上两点,我想若能够让数学文化走进职高数学教学课堂,生动展示数学的文化价值,挖掘教材的文化功能,让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氛,让学生感悟数学,则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让学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形成全面的数学素养,这也符合新课标教学的理念。

一、讲述数学史、数学趣闻,揭示数学文化

数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的需要。数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无数先辈为数学贡献毕生的精力,国内外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数学家。讲述数学的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数学家们的事迹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案例1.深入了解函数概念的由来

函数始终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学好函数意味着高中数学学习拥有良好的开端。但函数形式抽象、性质较多、纷繁复杂,往往会让很多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在函数章节的第一课,引入函数概念的由来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函数起源v产生w于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霸权,迫切需要发展航海和军火工业,就需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打仗,也需知道如何使炮弹打的准确无误等问题,这就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运动”的研究,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这就为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最早提出函数(function)概念的,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也给出了一种函数的符号f(x),这个符号我们一直沿用至今;1821年,法国数学家柯西从定义变量起给出了定义,在柯西的定义中,首先出现了自变量一词,同时指出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数学家康托(G.Cantor)提出了集合论,用集合对应关系来定义函数概念就是现在中学课本里用的了。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95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

在函数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函数是否一定有解析式、是否一定有图像、真假函数等的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了,函数概念得到不断的完善。例如:

y=x+1(x>0)-2x+3(x≤0)(1)y=1,x为有理数0,x为无理数)(2) (3)

(1)可以画出函数图象;(2)根本画不出图象是不是函数呢?就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认识水平来看,可能就得不出函数的结论。但这两种函数在数学史上是“有名的函数”。(1)参与了“真函数”与“假函数”的讨论:当时人们只将有一个解析式的称为“真函数”,反之称为“假函数”。其实已经看到“假函数”也是函数的一种,只是从当时的函数定义来看,还不是“函数”。很快的随着函数定义的扩充,这一类“假函数”也成为函数的一员,没有人再对它的身份产生怀疑了。(2)根本就画不出函数的图象,并非每个函数都具备图象,才使得今天的函数定义涵盖了更大的范围。今天教材中定义的形成经历了许多年的争论才达成共识,引入的两个例子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两个函数;(3)是利用电脑软件随机画出的一条曲线,但是很难写出函数的解析式,通过图象容易理解并非每个函数都可以写出解析式。

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上讨论的全过程,就可以将人类的思考过程再现在学生面前,数学概念的形成就像是学生自己建构的一样,从而能更深刻的理解函数概念。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卡尔・萨根曾说过:“宇宙中的技术文明无论差异多大,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因此《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对数学语言的教与学生的学。每当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并用数学特有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及正确书写数学符号、图形。

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三、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不仅仅只有计算、求解方程、概念、性质等,不只有骨架,还有肌肉,还有很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因此在教学中,会多渗透数学思想,如函数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方程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建模思想、归纳推理等。让数学知识变得丰满,让学生学习数学变得不枯燥、不乏味,并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案例2.数形结合――事半功倍

例:50名学生参加体能和智能测验,已知体能优秀的有40人,智能优秀的有31人,两项都不优秀的有4人,则两项测验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分析:据已知画出韦恩图,这种测验都优秀的有40+31+4-50=25。

故答案为25。

四、现实应用,品尝数学的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对我们生活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案例3.黄金分割数 0.618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1.618,(1-0.618)/0.618=0.618。

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就连植物界也有采用黄金分割的地方,如果从一棵嫩枝的顶端向下看,就会看到叶子是按照黄金分割的规律排列着的。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我们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在很多科学实验中,选取方案常用一种0.618法,即优选法,它可以使我们合理地安排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适的工艺条件。正因为它在建筑、文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所以人们才珍贵地称它为“黄金分割”。

数学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纳,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教与学对职高数学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较好改善了学生对数学的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世界著名数学大师、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说:“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弱化趋势,过分追求枝节和技巧,而忽视了基础的培养。我提倡现在学生不要局限于一个发展领域,多读点文史知识有助于开拓眼界。”

当然,数学文化完全融入普遍的教育现实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需要广大教师大胆尝试,耐心改进,孜孜不倦。

【参考文献】

[1]傅赢芳.《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5

篇(4)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7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本质,提升课堂效率。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提问并不能马上收到预期的效果,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追问,就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追问的有效策略。

一、追在矛盾处,问出数学本质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往往过分注重表象,从而出现认知矛盾,造成思维堵塞,为下一步探究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追问,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拼摆,看是否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并讨论后,认为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需符合一个重要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显然,学生对这里的“两边之和”存在着认知矛盾。由此,教师围绕这一矛盾点设置问题:“如果三边分别为2cm、1cm、4cm,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猜一猜再试着摆出来。”学生根据之前的推理,认为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但学生动手拼摆后发现根本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追问:“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深入探究,发现除了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之外,还有另外两边之和(1+2)cm是小于第三边4cm的。所以,“两边之和”这个条件并非其中的一个两边之和,而是任意两边之和。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判断最短的两条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以上教学,教师紧扣学生的认知矛盾点进行追问,带领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两边之和”有了全面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认知误区,凸显了数学本质。

二、追在疑难处,问出灵活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最容易陷入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学习误区,导致“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的怪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实施有效的课堂追问,追在知识的疑难处,帮助学生化解难点,突破固定思维的制约,实现灵活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完全能够从表象上理解平行和相交的关系,但对“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一空间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困难。教师围绕这一难点设置追问:“我在大黑板前的小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又在大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请问,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学生观察后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直线无限延长后有可能相交,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可能相交。到底是否相交呢?此时教师追问:“试想一下,两只蚂蚁分别沿着小黑板上的一条直线和大黑板上的一条直线爬行,它们会相撞吗?”学生从这一生活现实得到启发,认为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教师再次追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从是否相交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将问题的焦点放在“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由此,学生认识到,要判断两个物体的位置是平行还是相交,先要确定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三次追问,教师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困惑和疑问,从难点入手突破学生的思维瓶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追在错误处,问出正向迁移

在提问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应答是正常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围绕错误设置追问,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引导,通过追问进行有效点拨,纠正出现的认知偏差,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16-0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作用。因此,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也是不同的,它需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要求。众观我国的教育,最基础的还是要从幼儿教学开始。而作为各民族杂居的黔南,在对幼师的教育中还应该引进少数民族文化,把少数民族文化渗透到幼师的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传承民族文化。下面就如何引进少数民族文化来丰富幼师课堂教学说一说个人的看法。

一、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是幼师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黔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泛,我们可以选择各少数文化中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的、适合幼师教育的内容开展活动,促进幼师班学生全面发展。如在学生服饰文化教育中,将最具代表性、最具特色的各民族服装袖类、规范的图案、鲜艳的色彩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受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服饰美,激发学生在遵循传统工艺的同时,乐于运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生饮食文化教育中,我们以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吃和土持名产为内容,让学生在欣赏、品尝、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其品种、营养价值、制作过程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进而产生以家乡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的情感;在民族歌舞文化教育中,我们利用少数民族舞蹈、音乐、乐器对学生实施美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特点,从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传统手工艺文化教育中,让学生感受黔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精美和实用,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用勤劳和智慧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民俗风情文化教育中,我们通过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情和民族风貌,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中了解少数民族礼仪,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形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二、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幼师教育活动的原则

幼师是在一定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的,在学校组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时,既要考虑文化的本土性,重视教育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又要考虑时展对幼师生的要求,把这些教育内容组织在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有效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所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幼师教育活动,其内容要来源于学生周围的少数民族现实生活,应是以各少数民族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感性化、趣味化的经验和活动。如让学生了解水族人民“端节”的习俗时,教师可以先创设水族的生活情景,营造过节气氛,让学生充分了解水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最近在都匀市举行的“当代教育环境下水族文化进校园研究”的课题就是一个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也加深学生了解具有浓郁生活特色的传统少数民族活动,教师可以对这些传统加以改编创造,采取以物代物、分工协作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师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一是实践体验法。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到少数民族家庭做客、参加各种民族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感受和直接对话中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二是环境熏陶法。教师为学生创设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习到经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三是情绪感染法。教师对学生传授优秀的民族文化时,在描述、讲解过程中,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四是多元创意法。教师尽可能为幼师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条件与机会,鼓励他们比较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在领悟多元文化特色的同时,大胆运用绘画、泥工、手工制作、歌舞、语言等创造性地表现民族文化。五是家园协同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发动人们搜集有关各民族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手工艺品等。请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者讲述本民族风土人情、礼仪节日、弹奏民族乐器、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各民族文化。六是综合组织法。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时要整体设计,综合权衡,全面实施,将其内容融人到学生的一日生活和各教育活动领域中,渗透于生活、学习各方面。

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黔南州的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已经濒临消亡的边缘。如何将我们的少数民族习俗保护传承下去,又使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需要探索实践。因此,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方式,将一些民族文化作为特色课程在学校里进行展演。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她代表作民族地区的希望,作为幼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了解时事,知晓国情,把握教育动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抓住幼师到心理,制定符合幼师发展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幼师教育职能,让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走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了解民族,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何志龙.谢玉霞.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M].学前教育,2007(06)

篇(6)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92-1一、体现教学意图,呈现课文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备课必须有明确的意图,突出教学重点。如何体现意图,突出重点?除了师生双方的口头交流以外,还必须借助于板书,使学生通过听讲解、记笔记,明确并接收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的板书都应该集中教材精华,形成一个纲目清晰、条理分明的整体,它不是讲述条文的简单罗列和归类,而是通过分解、综合、演绎、归纳后形成的能体现课文特点,突出课文重点的提纲,因而它是课文“深化”的表现。

如《促织》情节曲折多变,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细心领会这一特点,就可领略作者是在怎样丝丝入扣的情节发展中,完成对成名这一艺术形象的精雕细刻的。

小说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形成第一个波澜:成名被“报充里正”后,因交不出“中于款”的促织而惨遭杖刑,“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情节刚一开端就跌入低谷。驼背巫的占卜,使成名喜得“巨身修尾,青项金翅”的稀世之虫。可正当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其子竟意外地将救命之虫弄得“股落腹裂,斯须就毙”。成氏刚达顶峰的喜悦之情,再度跌人死谷,不仅如此,就连九岁的儿子也“畏罪”而投井身亡。成名夫妻此时,“化怒为悲,抢呼欲绝”,情感世界和肉体都陷入彻底绝望的境地。如果说这次波澜的陡降是飞流直下的话,那接下来发现儿子尚“气息慑然”,又“忽闻门外虫鸣”,一番周折之后,终于得到“形若土狗”、“意似良”的小虫,这时波澜的再度扬起,则呈现出舒缓渐进的态势。情节由此发展到最终把“神虫”进献给朝廷,成名也“裘马过世家焉”,作者都是采用了循序渐进、层层推向高峰的艺术表现手法的。

从这幅板书我们可以理清情节结构文一波三折、曲折生动的特点。细心领会了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尽享蒲松龄在安排故事情节上的艺术特色的个中美味了。

二、显示教学思路,连接读、写,提供作文提纲范例,有利巩固记忆

教师上课有明晰的思路,教学步骤合理精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学生作文中思路紊乱、层次不清等毛病经常出现,而板书具有线索清楚、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的特点,可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起到拱桥、铺路的作用。

如《登泰山记》:这则板书展示的是随时间变化泰山日出景象的变化。先写“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寒山顶上,风扬雪击,而作者和友人却“坐”而“待”日出。如此环境,仍端坐静待日出,可见观日心情之迫切。更重要的是写所见,向亭东,自足下以至无穷远处,一片漫漫云海,云中依稀可见隐藏在云雾中的山峦如白色一样,在天尽头,现出一线异样的云烟。不久,就变幻成五彩。视角由近到远,由静而动,层次清楚,极富感染力。“稍见”一词极其准确。因是登高远望,又是在风雪弥漫之中,远处景观只能是依稀、模糊地看到。拔地参天的山峰一似,反衬出立足点之高、胸次之高。“一览众山小”的情景,也只有在“凌绝顶”之后,才能领略到。

“一线”一词正体现了观察的细致,天边稍有变化,就敏锐地捕捉到了那天地相接处的一抹色彩。由“一线”而“五彩”斑斓,作者运用一“成”字,极有动感。如果说云雾中的山峰是一幅静态图,那么,这里就是一幅动态图了。以静衬动,更显出富有感染力的动态美。在风、云、雪的烘托下,天边由“一线”而“五彩”,太阳呼之欲出了。接下来,作者描绘了日出景象。

篇(7)

大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与其语言背后的文化息息相关。因为语言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学生对语言系统地完全掌握,还需要去了解这个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以及在这个语言产生的地方的风俗习惯。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个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语言产生地方的风俗习惯,我们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这门语言,才能够在实质上抓住它的特点。所以,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输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学习英语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能够使用英语与别的国家的人进行流畅的交流。然而,在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虽然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很强,但是在听说方面却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并且由于对一些英语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了学生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并且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从而招来了别人的误解。

二、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文化输入的几个原则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来不断地加强文化的输入,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且明白英语及其所属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当然,老师在进行文化输入的时候,也不能够盲目地使用一些方法或者是手段,而应该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文化输入一定要注意实用性,而不是把那些不实用的文化输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也就是说,输入的文化应该跟学生所学的英语听说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够通过文化的输入,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到美国的电影这个听说部分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下为什么美国所制造的电影都是那些大片,并且在里面都有着英雄,说一下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崇拜英雄的文化观。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会在学习的时候了解美国的电影;另一方面,对美国人的一些文化观也有所了解。

2.系统性原则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意这样一点,就是把英语背后的文化专门设置一个系统来分不同的时间段来讲解,最好是在学生学到一部分的时候讲一部分,循序渐进。这样就会避免老师在讲解中的混乱,并且也有助于学生及时地理清思路,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如何实现文化的输入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进行适当的文化输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还能够让学生在文化的理解中渐渐地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够在训练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英语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如何实现文化的输入呢?

1.从文化背景入手进行文化的输入

任何一件事情的产生都有着其特定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而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来学习一门语言,相对来说简单一点。所以,在听说课堂中加入文化背景资料的输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学生学习、探知的兴趣。当然,在这里,老师就一定在讲解的过程中记得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准确把握以及及时地讲解了。比如,在涉及到一些圣诞节的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在课前设置一些问题。例如: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at kind of holiday was it at the beginning?等等,然后,再将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之上跟同学一起分享,借助这些提问与关键词,可以对背景知识讲解,然后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兴趣,并且不断地进行英语文化的接收。

2.从词汇入手进行文化的输入

在大学英语的听说课堂中,除了背景文化的输入,还应该重视词汇文化的输入。因为词汇就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任何的语句都是由词汇组成的,并且英语中的很多词汇与中国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有些词汇在中国的文化中明显的是骂人或者是不好的字眼,但是到了英语中就会完全不是那个意思,有时候还会出现赞赏的可能。例如,在中国我们不喜欢用“狗”这个词,就像是有些词如狐朋狗友、狗腿子等都是骂人的话,但是在英语的文化中“狗”却代表的是忠诚,并且英美人更是将狗看做是宝贝。所以,在他们的文化中就会出现“a lucky dog”“Love me and love my dog”这些语段,可能对于不懂他们文化的人来说,这两句话无疑是在说,一个幸运的狗,还有爱我就像是爱狗一样,这样会让人感觉是在骂自己。其实,这两句话在英语的文化背景下,就是幸运儿跟爱屋及乌的意思,是含着褒义的词汇。所以,对于这些文化的差别,在课堂中老师要告诉学生,以免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出现一些差错,闹出一些不愉快或者是笑话。

3.从日常交际入手进行文化的输入

语言文化的交流离不开日常的交际,而日常的交际方式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大学的听说课堂中,老师进行文化的输入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并且在交际的时候没有什么不规范的地方。当然,日常交际包括问好、打招呼、致谢、打电话,等等,也包括用餐礼仪,等等。当然,由于汉语言与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导致在这些交际用语中的不同。就像是在中国人们之间的问好喜欢谦虚一下,要么说自己的水平有限请多多指教,要么就用一些比较恭维的话抬高对方。而这样的一种问好的方式,在外国人看来就完全不懂,他们会觉得真的是我们不如他们,而不是说我们是在谦虚。在交际中,英语文化主导下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谈论他们的隐私,如在交际中他们不喜欢别人问他们的年龄、毕业的院校,等等,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侵犯了,而中国人则不然,他们很热衷这些问题的探讨,等等。所以,老师在进行文化讲解的时候,要记得对学生日常交际方式以及语言的文化输入,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四、小结

总之,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想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输入,在学生了解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基础上,而慢慢地去适应这个文化,然后再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交际的过程中把握英语文化背后的内涵,也才能够在交际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篇(8)

近些年来,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教师能否成功地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还是外语课堂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Nunan 1991:189)。教师提问作为教师话语中非常重要的交互形式之一,对促进课堂互动具备重要影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采用恰当的提问策略对促进学生的话语输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课堂录像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英语课堂中促进学生话语输出的教师提问策略进行了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教师提问与学生话语输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教师提问量、教师提问类型和教师提问反馈方式三个方面对学生话语输出的影响进行研究,期望从中发现教师提问对学生话语输出的影响,从而为改善高职课程中的教师提问策略提出相应建议。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进行,采用课堂录像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课堂录像分析选取了笔者任教的某所高职院校的3个一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统计了一个学期中正常教学的15个星期的数据。3个班级均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总人数为98人。笔者对课堂录像进行了系统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以3个班级的学生为主,结合自己的授课体验,进行了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讨论

2.1教师提问量显著影响学生话语输出

在3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对提问量进行了控制,其中一个班正常教学,一个班增加提问量,另一个班则相应减少提问量。根据录像的统计结果(表1),教师提问量对学生话语输出有显著影响,教师提问量多,学生话输出也多;反之,教师提问量少,学生话语输出也相应较少。

注:表中的教师提问次数与学生话语输出时间为一个学期的平均数

基于高职学生英语普遍基础较差、比较难调动其开口发言的现状,如果教师倾向于放弃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努力,就相应地减少了组织学生进行有利于他们锻炼口语能力的活动。因为这种努力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而效果往往不显著。尽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比较难以调动其开口发言,但对3个班级授课进行比较显示,只要教师努力尝试,善于发现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调动学生课堂积极发言,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也是有可能的。

2.2教师提问类型的合理比例影响学生话语输出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涉及的问题分为两大类: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知道答案的问题。教师提参考性问题的目的不是寻求自己所不知的信息,而是为了进行语言练习,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学习。课堂录像与问卷调查显示(表2),教师提问类型的合理比例对学生的话语输出有显著影响,学生在参考性问题上所花的时间,即话语输出时间明显多于在展示性问题上所花的时间。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与展示性问题相比,参考性问题更具有互动性。但大多数教师仍然更倾向于在语言课堂上使用展示性问题。基于对学生目的语输出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教师应该努力设计更多的参考性问题。恰当设计提问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可以为互动性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Brown 2001:169)。提问作为教师所使用的最普遍的教学技巧之一(Jack C. Richards,Charles Lockhart 2000),被认为是教师组织课堂互动最主要的方式。教师提问不仅是一个组织教学的工具,还是一个交际工具。教师在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使用两种常用的问题类型促进课堂教学互动。

2.3教师提问的反馈方式影响学生话语输出

篇(9)

说到数学,对大部分人来讲就是枯燥乏味甚至于无聊. 其实,数学是一种文化,在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他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着传递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课堂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将数学文化融入生活和学习,加强并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以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 笔者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发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让数学文化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联系生活数学促进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数学应用极其广泛,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作为探究的对象,或者将书本中的知识延伸至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在2010年下半年永嘉县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老师在上“认识百分数”这节课时,从学生熟悉的打地鼠比赛着手,结合生活中的标签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成语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位老师的题目是这样设计的:看下面的成语,你能写出相应的百分数吗?

半壁江山 百发百中 百里挑一

十拿九稳 一箭双雕 九牛一毛

题目一出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个个很兴奋,有几个活跃的学生随口而出:原来成语里也有百分数啊!太有意思了!接着,学生不由自主地计算成语里的百分数. 最后学生汇报交流,唯独九牛一毛,无人发言. 教师提醒学生课后查字典,理解词义再计算百分数. 学生就在这些隐含百分数的成语中进一步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 此题设计巧妙,听课老师也觉得眼前一亮,都为此设计赞不绝口. 这位老师巧妙地设计此环节不仅是本节课的闪光点,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所生活的环境”,学会用“数学去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二、借用数学“历史” 充实课堂教学

既然说数学是一种文化,那么它应该是历史悠久的,几千年的历史风霜使得数学文化积淀得越发厚实. 这一笔宝贵的财富可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也能体现教师和学生数学素养的优劣与否. 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对数学的发展历史应该有深入的研究,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合理而巧妙地渗透数学历史文化,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数学、钟情于数学.

如在讲授“乘法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将相关的数学史融入到教学中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学生已经认识了“2 + 2 + 2 + 2 + 2 + 2”表示“6个2相加”后,教师出示“3 + 3 + 3 + 3 + …(40个)”后,学生们觉得这样的加法算式写起来太麻烦了,教师趁机引出乘法:“我们将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算式用一种新的运算方式来表示,乘法”. 这时学生已有一点兴趣了,教师接着又问:“乘号是怎么来的呢?又是怎么写的呢?”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关于乘号的来历:乘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加号斜过来表示乘. 因为学生对特殊的,不一样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因此当教师提到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时,学生的积极性显得更加高涨,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运用数学美学激活课堂教学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 ”数学中蕴含着很多美的东西,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和发现. 数学中的美不仅能让教师的情操得到陶冶,也能让学生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欣赏美,体会美.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渗透数学美学教育,首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要有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意识.

教师在执教“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很巧妙地体现出了数学的美学因素:一开始,教师就出示了很多轴对称图形的图片,问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初步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图形特点. 接着教师用出示一些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非常美的图案,通过课件演示,使得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轴对称慢慢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美丽图形,课堂也一下子变得活跃轻松. 这时再强调一下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中的美学,展现了不同形式的数学文化,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对数学文化有了了解,就会更加靠近数学,也为数学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让数学文化点缀我们的课堂,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本色,成为我们数学教学探索的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要多翻阅资料,多积累数学文化,从而加强数学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更好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自己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武艳敏.让数学文化走进小学课堂[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卷),2008(218):42-43.

篇(10)

关键词:数学文化;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88-01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的课程改革促使我们再一次来反思数学教育中的文化价值体现,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这就是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数学文化的价值融入中学数学课堂?以下是我在实践中进行的一些探讨。

一、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通过数学文化丰富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原本是有趣的。作为一名学生,不以这样的心情去学习是学不好数学的。作为一位教师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是好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1)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充实教学内容。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记载了各时期数学家的数学成就及各种数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例如被开普勒誉为几何学两大法宝之一的勾股定理在古代中国、希腊、印度、阿拉伯以及近现代欧洲都有证明,其中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赵爽(3世纪)、刘徽(3世纪)等人的证明方法都非常精彩,完全可以引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利用几何图形证明数学公式的方法更是妙不可言,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公式,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适当将数学史有机结合于教学,便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

(2)插入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名题等活跃课堂气氛

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能适当插入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名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扩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些与教材内容相适合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改变学生旧有观念。如:学习解析几何前,让学生阅读笛卡尔生平;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阅读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以及中国古代的弦图等。

二、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通过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活动是这样要求的: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以拓展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为目的数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精神,启迪科学思维,开拓知识视野。开展数学活动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数学讲座和数学竞赛。

(2)创办学生自己的刊物。

(3)进行初步数学建模实践活动。

(4)进行数学小论文评比。

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课?也许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是“有用”。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有些教师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常常是干巴巴的几道应用题,所选题材也常常让学生感觉数学距生活依然遥远。我们强调应用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它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通过数学文化实现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完善人的个性品格。数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

(1)爱国主义教育。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中学数学课本中多次涉及数学家、数学发现、数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以习题、注解、课文、附录等多种形式出现。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三角,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材内容中充满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极其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内容,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运用此观点、立场和方法传授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世界观。如“已知与未知”、“相等与不等”、“有限与无限”、“分析与综合”等都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3)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数学精神是指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凝结并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数学教育必须充分揭示数学与人类文化的联系、数学精神与人类精神的联系,方能达到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数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的求真精神;数学的创新精神;数学的合作精神。

四、对“数学文化“的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从理念到内容,从方法到模式,蕴含着古今中外杰出数学人才成长史、数学演变史、数学思维发展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数学愉快教学,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数学,是中学数学教学必须承担的任务。

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透到实际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进而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王晓勤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郑毓信,王宪昌,蔡 仲.数学文化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 非标设计自动化 下一篇: 广告平面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