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6 15:55: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2-0132-01

计算机病毒刚出现时,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还没来得及深刻认识它的作用,它就已经大量传播,肆意横行。几乎每一网或者没联网的计算机都无一例外的遭受到病毒的入侵,也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妨害。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升级。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们的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然而,计算机病毒技术也也曾应用在了军事方面,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进攻,以达到破坏对方的计算机武器控制系统和整个军事网络,病毒的应用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一个应用,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最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世界的高度重视。

1病毒的起源

1949年,由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对病毒雏形的一个概念,一种可能性,但是没引起人们的丝毫关注。时隔10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中,这些要领被应用于一种叫做“磁芯大战”的电游戏中。这个游戏是由贝尔实验室的三个年轻工程师发明出来的。该游戏的编写思路就跟病毒的作用差不多,主要思路是:双方各编写一个程序,在一台计算机中注入,这两个程序在电话系统内相互厮杀,有时他们会放下一些关卡,停下来修复被修改的指令,当它被困时,就复制一次,以便可以逃离险境,因为它们都存在于计算机的记忆磁芯中,因而得名“磁芯大战”。在那段时间,计算机都是相对独立,没有联网,所以没有怎么传播,只是在小范围传播。1988年底,才在我国国家统计部门发现了小球病毒。在后面的时间里,病毒的发展是越来越快。

2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的指令代码或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来感染其它程序。不过,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让系统运行减慢。但是对大多数的恶性病毒却是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由莫里斯编写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问世以来,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毒:“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怕怕”(Papa)病毒、“疯牛”(Mad Cow)病毒和“怕怕B”病毒、“幸福1999”宏病毒、“咻咻”(Ping)轰击病毒、冲击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病毒等。

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3对计算机病毒运用的技术加以分析

人们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最容易呗忽视的就是安全问题。同事也为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各层的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再加上硬件设什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计算机系统的不可靠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机会;全球万维网使“网络全球化”,更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破坏的环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为计算机病毒实现破坏提供了一个平台。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防止病毒的入侵。其攻击目标是计算机各种系统,以使他们的计算机在关键时刻受到干扰,而导致无法发挥作用。从技术方面来看,病毒的入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采用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把病毒码通过无线电发射到对方的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也不易被人察觉,但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采用的途径大致有:①直接通过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电子设备发射病毒代码,从而使接收器处理时把病毒传染到主机上,以达到破坏的目的;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使用标准的无线电协议及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像合法信号一样,进入接收器,达到破坏;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各个环节最易入侵的地方进行病毒的注入。

3.2采用“固化”方法

即把病毒先注入芯片硬件和软件中,然后把他们直接或间接交给对方,让病毒传染对方电子系统,进而攻击目标计算机。此种方法非常隐蔽,即使染毒组件被彻底检测,也不能够说明其没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就是因为我国还是有太多计算机组件还是要从外国进口,所以,才会很容易遭遇芯片病毒的攻击。

3.3采用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

通过远程修改技术,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4从管理上和技术上进行防范

4.1管理上的防范

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尤其是盗版软件。机房应禁止未经检测的移动盘插入计算机,严禁上机打游戏。因为游戏的运行

(下转第119页)

(上接第132页)

环境较多,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2)本单位使用的计算机应有严格的使用权限。

3)对所有的系统盘以及移动盘进行写保护,防止盘中的文件被感染。

4)系统中的重要文件要进行备份,尤其是数据要定期备份。

5)网络上要限制可执行代码的交换,建立好较好的口令,规定合理的读写权限。

以上是适合于局部小单位,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经在技术上和应用中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4.2技术方法上的防范

1)采用内存常驻防病毒的程序。在系统启动盘的AUTOEXE.BAT文件中加入一个病毒检测程序,它将时刻监视病毒的侵入,并对磁盘进行检查。由于这种方法要占用内存空间,又容易引起与其他程序的冲突,有些病毒具有躲开防毒程序的功能,所以,不能把它作为防病毒的主要武器。

2)运行前对文件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不是所以的杀毒软件都能清楚所有病毒,所以还是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3)改变文档的属性。只读文档时不能修改的,有些病毒只能去掉只读标志,不能改变属性。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预防病毒。但它只是针对一般的文件型病毒而言。

4)改变文件扩展名。由于计算机感染时必须采用了解文件的属性,对每种不同的文件都必须使用不同的传染方式,将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改变后,多数病毒会失去效力。

5结束语

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

损失。

篇(2)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24-01

随着各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是学校教学,还是人们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他为人们查阅各种资料提供了方便。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中必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计算机病毒的不断侵入,使得对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必须要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重点分析,加强对各类的杀毒软件的设计,有效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1 依附性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计算机病毒的存在是不可能单体的,都是依附在某个程序中的,当使用者不小心打开运行这个程序时,病毒程序才会运行,这样就对计算机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如果不启用这个病毒程序,其破坏性是很难预料的。计算机病毒的这种依附性必须要依附某个程序才行,所以尽量不要打开一些可能带有病毒的程序,以此来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1.2 传播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性主要是指病毒通过运行时的特性,将自身复制到其它程序中去,以影响其它程序的使用。一旦计算机病毒进入到了计算机程序中去,它就会寻找符合自身要求的存储介质,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以达到自我繁殖与传播的效果。如果计算机病毒在程序运行中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与解决,就会在机器上迅速扩散,影响各个程序及文件的使用,其中的许多文件都很容易被感染,这种受到感染的文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与处理,还会进一步将病毒传染给其它程序,计算机病毒的这种裂变性,严重影响到对计算机的监测,使得处理病毒的困难进一步增加。

1.3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在某个电脑程序中隐藏,一般不会当时就运作,而是这个程序运行的过程中才会显现。其潜伏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有可能是一天、一周或一月甚至更久,这种病毒的潜伏性,使得计算机在处理及日常杀毒的过程中是很难被发现的,这无疑增加了其处理的难度。比如近年来非常厉害的黑色星期五病毒,在平时是很难被觉察的,只有到了特定的时间段才显现,并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对于系统的破坏程度是非常厉害的。

2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

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接触到外网,即Internet,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病毒及木马程序,如果稍不注意,就会使计算机病毒不断的传播,给使用造成使用障碍,对各类正常软件的使用出现故障,甚至可能造成各种硬件的损坏,对计算机的长期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2.1 减少空间磁盘,破坏信息

计算机病毒具有无限的传播性与依附性,大量的计算机病毒依附在各种程序上,势必会使得磁盘空间不断的减少,将受到传染的部分储存到未利用的部分中去,使得计算机可利用的空间不断减少,同时,一些病毒信息侵入到计算机中的各种文件中去,还可以会对文件信息造成破坏,出现数据缺失或打不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的使用。

2.2 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计算机的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只有在运行的时候才会对计算机造成一定的破坏,计算机的各类程度在不运行的时候,计算机病毒的各种危害性都是潜在的。病毒在运行时,会插入非法的操作,特别是一些传染存储设备时,会使得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明显减慢,有一些计算机病毒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被杀毒软件扫描,对自身进行了加密,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每次寻址到病毒处时要运行一段解密程序把加密的病毒解密成合法的指令,这样就可以有效躲避各种扫描,但是无限制的运行,使得计算机执行了无效的指令多达几十万条,使得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大大降低。

3 计算机病毒的处理措施

3.1 打好系统补丁

大多数的病毒及木马都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漏洞而进行传播和破坏的,如熊猫烧香等,这些利用系统漏洞造成的计算机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要定期不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系统漏洞问题,最经常的做法就是在开启Windows时进行自动更新,及时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也可以使得一些专业的网络安全工具进行自动检测、更新与修复,像我们经常用到的360娄全卫士等,都可以很好的解决系统漏洞问题。

3.2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害计算机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具有很高的安全防范意识,要定期对常用的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查杀软件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杀功能,防止被病毒侵害,如木马杀客等。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够随意打开一些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如果别人给你一些不知来历的文件,要尽快删除,不要随便打开,在使用互联网时,尽量避免下载一些不知名的软件及游戏程序,要到正规的官方网站去下载,在密码的设置上,要使用混合的形式编排,将数字和字母进行重合编排,使病毒的辩认度增加。通过这些办法都可以很好的避免病毒侵害,保证计算机的绿色运行。

篇(3)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反复的研究和督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隐患,时时刻刻把系统安全问题提到日程上来,计算机使用者要做好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检测。同时,利用好科技的手段加强计算机软硬件的保护和革新,有效的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得到科学化的保护。

1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和计算机病毒分析

1.1 计算机漏洞

计算机系统漏洞严重威胁计算机的使用安全,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访问者未经管理员的允许进行访问计算机软件或硬件,这是系统本身的缺陷。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存在这种问题,包括:软件系统内部漏洞,或者由于软硬件不兼容而产生错误等等,使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现排异反应,失去了计算机应用的安全性。使用者要针对具体的软硬件版本对计算机实行有效配置,确保正常运行时系统安全的基础,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运转。

1.2 干扰计算机安全运行的几点因素

计算机的安全性往往受到几项因素的干扰,例如:使用者操作不当,把重要的计算机程序误删;计算机硬件时间长发生老化,或者存在质量问题或主板出现问题等等,导致运行时发生错误,这是比较严重的计算机故障;使用者在应用软件过程中也极易发生错误,编程出现差错给计算机的安全性造成隐患,往往一个细小的程序问题对计算机的影响后果是不可估量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病毒问题也愈加升温,它能够针对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某些漏洞进行攻击,严重者会导致系统整体瘫痪,也可能会有泄露资料的现象发生,对使用者的生活或工作造成困扰,触犯其权利,涉及到法律关系;另外,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黑客技术得到广泛的恶性传播,很多不法网站上都存有黑客攻击的步骤或指导,令网络安露于众,造成正常计算机使用者的恐慌心态,给人们带来不利影响。

1.3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3.1 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普遍特征,病毒通过修改磁盘扇区信息或把自身文件嵌入到其中的方法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一个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不会将其代码强制植入到其他文件之中的,所以我们能很好地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计算机病毒。

1.3.2 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极强,可使计算机中的数据打乱或抢占,影响其运行速度,也有可能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造成烧毁和破坏。

1.3.3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程序在强行植入后,有可能暂时没有对计算机造成影响,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影响,很多病毒都是有一定的潜伏性和可激发性的,一旦达到某种条件,病毒就可能运行,进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迫害。

2 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病毒防治的措施和策略剖析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特殊性质决定,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有效可行的方式来应对其更新换代快速和易传播等特性。而且,不能只采取一种措施来维护系统安全性,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计算机实行监控。

2.1 维护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安全运行和方法及措施

现代的计算机大多依托于网络来运行,这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加大安全保护的难度。从网络覆盖的各个地域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局域网、区域网及广域网。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子网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通信网络中设备及线路的安全两种。

2.1.1 应对不法分子对硬件破坏时的措施

不法分子试图通过破坏系统网络的硬件设施进而对计算机网络实施迫害行为,窃取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侵占网络资源等。这就需要使用者要及时勘测网络线路,检测硬件设备,维护软硬件系统的安全,不能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

2.1.2 应对不良自然环境的措施

有时,自然环境对计算机本身会造成影响,例如,气候环境、磁干扰等,这就要求使用者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场所使用计算机,及时观察计算机的使用环境的变化,留心计算机硬件显现出的各种异常反应,避免自然环境因素对计算机产生损害或影响,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是极为不利的。

2.2 运用科学化的手段设置网络安全防护屏障

由于网络本身的复杂性,要求使用者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时要对其资源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泄露。对于网络用户只可以在具有授权允许下才能进行,在一系列存储以及传输过程中不得修改,对于信息的浏览性也要严格把控。

2.2.1 基本防护

网络安全机制应该具备一些基本防范功能,以应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缺失的现状,例如进行身份识别、存取权限或浏览权限的界定、保密钥匙等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2.2.2 加密防护

加密措施可以防止重要信息的窃取,这种技术是以难破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线路传输后到达指定位置可以将难破解的代码自动转换,完成整个文件的有效传递。

3 结束语

虽然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是伴随着计算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而来,但是我们不能任其猖獗。计算机使用者一定要重视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应对新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把计算机的系统安全措施做到事前维护,减免计算机病毒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恶劣影响,完善我国整体的计算机安全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功申.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03):113-114.

[2]邹爱琴.浅议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解决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23):123-124.

[3]方春金.论教务系统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措施[J].计算机时代,2012,5(09):238-239.

篇(4)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计算机病毒对于人们来说也不再陌生,很多的人都受到过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与破坏,对之是“谈毒色变”。 所以,我们在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同时,还要加大对病毒的分析与防范,这样才能使计算机安全得到保证。

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原理分析

所谓的“计算机病毒”,其实是一种较为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常见的病毒结构主要分为3个组成部分,根据各个部分的特点可以分为引导部分、传染部分以及破坏部分。第一个是引导部分,是病毒的一个起始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病毒的传染与破坏创造触发条件,将病毒引入到内容当中,然后等待机会去获取系统权限;第二个是传染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功能是进行自我复制,并进行自我传播,使其他的系统感染病毒;第三个是破坏部分,病毒要完成自身的主要目的,必须要依靠这个部分,其主要的功能作用是对系统造成破坏。计算机病毒后两个部分的运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当引导部分将它们引入到系统内存中后,便会等到系统状态满足某些条件时才被真正的触发,如果条件无法满足,传染部分与破坏部分便不能进行自我复制、传播与系统破坏。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与传播途径

2.1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从对当前的计算机病毒分析来看,它们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多病毒在对计算机进行攻击与破坏的时候,用户自己是难以发现的,因为它们不会对用户的计算机操作带来任何明显的影响;第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通过网络或是其他的可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第三,具有可触发性。很多的计算机系统在感染了病毒后,都不会立即收到病毒的攻击,这些病毒会等待系统条件满足它们所需之后,才会被触发开始进行破坏行动;第四,具有寄生性。它能够寄生到其他的正常程序中,并跟随正常程序一起运行;第五,具有破坏性。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破坏。

2.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当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即利用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进行传播。这种计算机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第二,移动存储设备。例如U盘和移动硬盘等等,当它们被连接到有病毒的计算机上后,便可能被病毒所感染,然后当它们被重新连接到另一台没有病毒的计算机伤后,就可能会导致这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第三,网络。例如邮件、网站等等,均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途径,使用户在浏览邮件与网页的时候,被计算机病毒感染。

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不同的病毒其具体的系统破坏形式是有区别的,有的病毒属于恶作剧,虽然可能会使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当中,遇到意外情况,但是总的来说不会对用户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有的病毒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或运行速度缓慢,还有的病毒在表面上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但是会在暗地里破坏、盗取用户数据信息,使用户的现实生活也一并受到影响,这种后果是及其严重的。当前,进行计算机病毒防范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种。

3.1 病毒检测

通过对病毒的特征来进行判断的检测技术,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病毒检测一直是病毒防护的支持,然而,随着病毒数目增加,识别古怪代码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最新的预防病毒技术应将病毒检测、多层数据保护和集中管理等多种功能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多层次防御体系。

3.2 病毒清除

如果发现了计算机病毒,通常的方法是采用现成的反病毒软件将其清除。当前市场上的这类软件有许多,这些反病毒软件的新版本都能消除目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并且具有实时监控功能,即在计算机工作的每时每刻检测、消除外来病毒,但应注意,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某个反病毒软件只能清除某些病毒。因此,必须同时使用多种反病毒软件,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另外由于计算机病毒新的变种不断出现,因此查杀毒软件是有时间性的。因为总是先有病毒才有针对它的查杀毒软件,所以对于新诞生的病毒一般要用新的反病毒软件。

3.3 防病毒软硬件

从软件的角度来说,通过使用病毒疫苗程序,使其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如果在监控过程当中,发现了内存与硬盘发生了异常的变化,就会对用户提出警报,让用户决定采取什么措施来进行处理;从硬件的角度来说,主要可以通过插入附加固件即防毒卡,来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

除了上面的几点技术性防范措施之外,用户自身还应当提高计算机安全意识,不要浏览安全情况不明的网站,更不要下载一些安全情况不明的程序。总之,计算机与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我们应当加大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力度,避免受到来自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与破坏。

参考文献

[1]王凌.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原理及防范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1):79-80.

[2]刘磊,潘放,李国锋等.浅谈计算机病毒的原理、感染与预防[J].民营科技,2012(03):53.

篇(5)

1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病毒几乎是随着计算机而出现的,现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计算机病毒一个含义。一种是这是一种具有潜伏性、传播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能够自我复制并且借助一些载体,再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方式,进行传播从而达到感染其他程序的目的。另一种是计算机病毒属于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能够潜伏在各种存储的载体之中,等待时机成熟之后,载寄生在其他的媒介上,通过自己的复制,使计算机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计算机病毒就是通过潜伏在一些载体之中,等到具备一定条件以后,破坏计算机资源的一种程序。计算机病毒具有着显著的特征,第一就是破坏性,计算机所有能够储备资源或者软件的地方,都有可能是计算机病毒破坏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占据内存、损坏文件以及破坏程序等。第二是具有潜伏性,一般病毒很难在平时使用中被发现,只有在使用了专门的杀毒软件之后,才能够被察觉出来,否则病毒会一直潜藏在电脑里长达数年之久,只有等到时机成熟了以后,才会出现繁殖扩散的现象。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内也会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机制时,其会一直在电脑中不出现,一旦满足触发机制,就会对计算机内部程序造成破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整个系统。第三是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也是计算机病毒最为基本的特征,其自身的破坏性不言而喻,传染性更是致命。病毒一旦满足了触发机制,其产生变种的速度会令人难以想象,也无法预防。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传达到还没有被感染的计算机,其程序也会通过破坏一些计算机硬件,把病毒镶嵌到其内部,从而达到病毒传染的目的,一旦计算机硬件被破坏,那么计算机很有可能出现瘫痪。最后一点是计算机病毒需要一定的触发机制,病毒必须要潜伏下来,隐蔽自己不被发现,才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出现,一旦病毒没有了触发机制,那么一直潜伏在电脑内部,几乎是无法造成任何破坏的。

2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出现原因

计算机病毒分为两种,一种属于良性的,就是可能会一直存在于计算机之内,即使被触发也不会造成破坏,现在几乎计算机内部都存在这类型病毒,往往一些杀毒软件也查不到这类型计算机病毒,只是时间长了,会对系统的运行速度产生影响。另一类型病毒就是恶性病毒,这类型病毒是具有破坏性的,一旦被触发,对于系统的损坏是毁灭性的,也不可逆转,如千年虫病毒、熊猫烧香病毒都属于这一类,这种病毒一旦出现就会对整个计算机系统产生破坏,危害甚广。计算机病毒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核心功能已被应用几十年,这段时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往往社会信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出现一些破坏性的东西是必然的,计算机病毒应运而生,其也是计算机犯罪的必然产物,计算机犯罪不同于普通犯罪,其风险很小,但是破坏力大,因此这类型犯罪行为越来越多。计算机软硬件也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之一,计算机的软硬件往往比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会停止工作,所以计算机病毒才如此猖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会越来越重要。

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首先重要的就是预防为主、杀毒次之,对于计算机里的内容做好备份,同时及时升级系统。对于用户来讲,即使计算机现在还没还有病毒,但是也要及时预防,尽快安装杀毒软件,出现病毒及时清理,对抗计算机病毒最为有效的就是杀毒软件。其次是要保证上网的安全性,不进入山寨或者不安全的网站,树立起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随便打开陌生网址和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也不要打开一些安全性不明的文件,做到这些会让计算机更加安全。另外,使用一些正版的杀毒软件,预防浏览器被恶意篡改,并且对计算机实施全面的监控。在现在病毒越来越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是最实用也最可靠的方法,不过在安装杀毒软件之后,会出现一些系统升级或者软件监控的行为,出现一些恶意行为需要及时上报,才能够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最后是需要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才能够检测到可能对计算机造成危害的病毒,不更新的话杀毒软件处于落后状态,无法侦测到流行的病毒,那么杀毒软件就发挥不出应有作用。使用防火墙时,也要经常升级安全补丁,一般网络病毒都是通过安全漏洞进入计算机内部进行传播的,所以在使用计算机时,需要经常去官方网站下载安全补丁,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关闭电脑前,最好使用病毒免疫功能,计算机关闭时,也是病毒最容易侵入的时候,定时扫描全盘病毒,在使用U盘或者其他移动设备时,先对其进行全盘查杀,然后再使用。除了这些防范措施之外,最好使用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密码,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安全系数。对于病毒我们应多多加以了解,掌握其核心传播方式,了解过之后再进行防范是最有效果的。

4结语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现在计算机病毒也越来越多样化,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一旦计算机受到病毒的侵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因此,合理预防计算机病毒,使用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才是现在正确应对计算机病毒的态度。只有合理使用计算机杀毒软件,才能够让计算机发挥更大的优势,保证人们上网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光亮.对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的经验总结[J].门窗,2014(12):486.

篇(6)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Study

Yin Xie

(Dongguan Radio and TV,Dongguan523009,China)

Abstract:The computer virus is a man-made,destruc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program.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computer viruses and more serious harm.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find a common computer viruses and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Computer virus;Detection;Prevention

一、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尽早发现病毒并清除它们。计算机病毒的表现症状一般有:机器不能正常启动、运行速度降低、磁盘空间迅速变小、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打印机出现异常、程序同时存取多部磁盘、出现一些异常的画面或声音、异常要求用户输入口令、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或者出现外部设备工作异常等等。以上仅列出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表现形式,实际操作中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其他的特殊现象,这就需要根据用户的经验来判断。

二、计算机病毒检测常用方法

病毒技术与反病毒技术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彼此较量中不断发展,当然,从总体上,反病毒技术要滞后于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可以分成四个方面,即检测、清除、免疫和预防。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检测正是以此为依据的。病毒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校验和法、搜索法、分桥法、行为监测法、软件模拟法及感染实验法等。

(一)比较法。比较法是进行原始的或正常的特征与被检测对象的特征比较。由于病毒的感染,会引起文件长度和内容、内存以及中断向量的变化,从这些特征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异常,从而判断病毒的有无。比较法简单、方便,不需专用软件,但是无法确认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名称。另外,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变化可能是合法的或是偶然的因素造成,有些病毒感染文件并不带来文件长度的改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或采用其他的检测手段。(二)病毒校验和法。计算出正常文件的程序代码的校验和,井保存起来,可供被检测对象对照比较判断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这种技术可侦测到各式的计算机病毒,包括未知病毒误判断高,无法确认病毒种类,无法侦测隐形计算机病毒。(三)搜索法。搜索法是用每一种计算机病毒体含有的特定字符串对被检测的对象进行扫描。如果在被检测对象内部发现了某一种特定字符串,就表明发现了该特定字符串所代表的计算机病毒。特定字符串选择的好坏,对于病毒的发现具有决定作用。当特定字符串选择得很好时,发现病毒的几率很高,即使对计算机病毒了解不多的人也能用它来发现计算机病毒。但是如何提取特定字符串,则需要足够的有关知识。搜索法也有自身的缺点,如被扫描的文件很长时,扫描所花时间也会较多;不容易选出合适的特定字符串;计算机病毒代码库未及时更新时,无法识别出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易识别变形计算机病毒等。不管怎样,搜索法仍被病毒检测软件广泛采用,是今天使用员为普遍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四)分析法。分析法的使用人员主要是反计算机病毒的技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借助自己掌握的关于计算机和病毒的广泛知识,及专用工具,分析计算机是否染毒,确认计算机病毒的类型,搞清楚病毒体的大致结构,从中提取特征识别用的字符串或特征字,用于增添到计算机病毒代码库或详细分析计算机病毒代码,制定相应的防杀计算机病毒方案。由于很多计算机病毒采用了自加密、反跟踪等一些隐蔽技术,使得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工作经常是冗长和枯燥的,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是计算机病毒检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五)行为监侧法。由于病毒在感染及破坏时都表现出一些共同行为,而且比较特殊,这些行为在正常程序中比较罕见,因此可通过监测这些行为来检测病毒的存在与否。该方法不仅可检测已知病毒,而且可预报未知病毒,但是有可能误报,而且不能确定病毒名称,使用有一定难度。(六)病毒行为软件模拟法。软件模拟法专门用来对付多态病毒,多态病毒在每次传染时都通过加密变化其特征码,使得搜索法失效。该方法监视病毒运行,待病毒自身密码破译后,再进行代码的分析。(七)感染实验法。该法利用了病毒最重要的基本特性――感染特性。检测时,先运行可疑系统中的程,序,再运行一些确切知道不带毒的正常程序,然后观察这些正常程序的长度变化,如果发现有变化,可断言系统中有病毒。

防范网络病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对抗的过程,随着病毒繁衍和传播方式变化,反病毒技术必须不断调整。网络防病毒,就是应该利用网络的优势,使防病毒逐渐成为网络安全体系的一部分,防杀结合,重在预防,并把防病毒、防黑客、灾难恢复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形成一整套安全机制,才能最有效地保障整个网络的安全。

三、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防止病毒的入侵需要思想上重视,加强管理。使用计算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般凡是使用外接的移动硬盘时,要先对盘进行查毒。平时要经常对计算机磁盘进行病毒扫描,若发现病毒就及时杀除。思想重视是基础,采取有效的查毒与消毒方法是技术保证。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和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预防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成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重视的问题。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先进,普及程度高,但也是最早受到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国家。正因如此,这些国家相继制定出一些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的使用做出了限制。其次,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加强计算机安全的教育特别重要。要大力宣传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宣传可行的预防病毒的措施,使大家提高警惕,使人们了解病毒入侵计算机的原理和感染方法,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清除。最后,采取更有效的技术措施。现在常用的病毒防火墙,将局域网与互联网、用户与网络之间进行隔离。这些防火墙有的是单独构造的,有的是将功能附加到网络防火墙之中形成的,其目的是检测、隔离病毒,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篇(7)

当前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计算机病毒。据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统计,全世界每天都在产生五到七种的计算机病毒。现如今,在计算机上流行的病毒已超过五万多种,而计算机病毒给全球带来的损失更是多于两万亿美元。因此,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的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方案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课题。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藏在计算机程序或介质里,会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与常规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它虽然是一个小程序,但却具备以下几项特点。

1.1 程序性

计算机病毒和其他合法程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是它与其他合法程序不同,它不具有完整和独立的特性,它必须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上。正因如此,它拥有一切程序所享有的权力。病毒可以在用户未知和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隐藏在正常的程序中,在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系统的控制权。

1.2 传染性

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其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使其病毒程序代码进入计算机并进行执行,一旦获得成功,它便在其中寻找符合传染条件的程序或者介质,确定后插入自身代码,实现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到未被感染计算机的扩散,从而进行自我繁衍。

1.3 潜伏性

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后都会马上产生作用。一个制作精良的计算机病毒程序常常选择先悄无声息地藏匿于合法的文件之中,而在其进入系统后的几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后才对其进行传染。

1.4 可触发性

病毒实施感染或者攻击有时是因为某个代码或者数值的出现而发作。

1.5 主动攻击性

病毒是主动的对系统产生攻击的。无论计算机系统采取如何严密的安保措施都不会彻底完全地阻止病毒对系统的攻击,而这种安保措施也只能被称作是一种预防病毒的手段。

1.6 针对性

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操作系统都对应着不同的计算机病毒。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病毒,也有针对IBM公司的PC机上DOS操作系统的病毒。

1.7 不可预见性

病毒的种类极其丰富,代码也千差万别,更何况病毒的制备技术也越发精良,所以病毒永远要先反病毒软件一步。

2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策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策我们主要从工作站、服务器和用户防范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工作站方面

如果说计算机网络是一座城堡的话,那么工作站就正如这座城堡的大门。而守好这座大门对防治病毒入侵正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站防范病毒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是软件防治。软件防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反病毒软件对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然姐防治虽然可以提高防治能力,但是人为的去启动防治软件不仅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负担,也有可能造成检测到的时候病毒已经发作的情况。再者是给工作站安插防病毒卡的方法。防病毒卡虽说可以解决软件防治所达不到的实时监测的问题,但是就防病毒卡的升级情况来说,很是复杂。这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工作站的工作速度显然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最后是将防病毒芯片安装在网络接口卡上的方法。它不仅能同步实现工作站的存取控制,还可以很好地达到病毒防护的效果,甚至它还能够更有力的对工作站和服务器进行保护。但是,这种方法同样会引起软件升级的不便,对工作速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2 服务器方面

毫无疑问,网络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这座城堡中的中心支柱。网络服务器瘫痪标志着网络的瘫痪。一旦网络服务器瘫痪,那么对整个网络系统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和不可预计的。现今,使用防止病毒可装载模块(NLM)是绝大多数服务器采用的防治病毒的方法,它能够实时的扫描检测病毒。有时会将其与在服务器上插防毒卡的方法相结合,从而使服务器不被病毒攻击,达到防治病毒传播扩散的目的。

2.3 用户防范意识方面

简单的依靠技术手段不可能绝对杜绝和防治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扩散。必须将技术手段与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一,绝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或其附件,即使文件看上去只是常用的图片格式文件。因为Windows允许用户在对文件命名的时候多加一个后缀,而许多电子邮件程序通常只会显示其第一个后缀。所以为了预防病毒通过这种渠道进行传播,绝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才是上策。第二,在使用计算机需要插入光盘、软盘等其他介质时,务必对它们进行安全扫描。第三,有些病毒是警惕欺骗性的病毒。它常常会以邮件的方式,以警告的口吻要求收到者将这封邮件发送给所有认识的人。这很可能是欺骗性的病毒,给用户提供的建议是访问防治病毒软件的网站去核实是否真是。第四,建议用户使用防火墙来保护个人隐私不被窃取。在用户使用互联网,尤其是宽带的时候,如果没有对系统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那么就极有可能会被那些不速之客窃取隐私,个人的家庭情况、银行卡密码等都可能被盗取。第五,使用局域网的用户,往往设有完全访问权限的共享会带来病毒的进入,还有可能会已经中病毒的机器不断的进行访问,导致网络堵塞。

当今社会网络计算机病毒越来越难以分辨,对网络系统造成的危害也有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的加以防治仍是一个久攻不克的难题,而如何从根源上对其进行遏制更是难上加难。在其种类日益增长的如今,对其特点的研究与基础性的防治根本达不到对其进行控制的效果,就其防治和根治问题,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徐扬.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63-63.

篇(8)

中图分类号:TP3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Discussion on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Measures

Zhang Aixiang

(Shandong Career Development College,Jining272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computer viruse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aused huge damage and potential threats.To maintain the 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explore the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measures have been imminent.Star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omputer viruses,the main summary of the 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route of transmission of computer viruses,and on this basis,focuses on the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Computer viruses;Characteristics;Control measures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文化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与大笔资金也正在通过网络快速地流通。然而,在享受计算机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了孕育计算机病毒的温床。虽然计算机防范技术在不断地升级与拓展,但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病毒也在跟着不断地增加和变种,传播也更迅速。据相关报道,每年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不计其数,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所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探究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最早的科学定义出现在1983年Fred cohen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论文中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一种能把自己注入其他程序的计算机程序”。目前关于计算机病毒已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计算机病毒被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通俗地讲,计算机病毒就是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里,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代码或指令集。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和其它计算机程序相比,计算机病毒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1.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通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或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在某些情况下被二次感染的计算机也会发生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2.寄生性:又称为感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程序寄生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寄主程序的执行而生成并起破坏作用的特性。它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根本属性,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的主要依据。

3.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不会立即发作,而是依附于其他媒体寄生,并通过修改其他程序而把自身的复制体嵌入到磁盘甚至硬盘的主引导区中,等到条件具备时就突然发作。

4.隐蔽性:隐蔽性也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的病毒会隐藏在不同的位置,或在扇区中,或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甚至时隐时现、变化无常,增加了查杀难度,让人防不胜防。

5.破坏性:系统一旦被病毒感染,强大的病毒会迅速地按照设定直接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运行速度或对计算机硬件造成破坏等,这些破坏对计算机用户造成的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也正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可怕的破坏性使得计算机病毒越来越令人谈虎色变。

6.攻击主动性:计算机病毒对系统主动攻击,无论采取多严密的措施都不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且即使许多单机上的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查杀并删除染毒文件,甚至是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彻底清除,但是只要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没有彻底杀毒,就可能使整个网络再次遭受病毒的肆虐破坏。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互联趋势日益增强,病毒入侵电脑的途径成倍增加。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网络传输和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其中,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均需要传输媒介,而文件执行是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所以,病毒的传播与文件的传播媒介有紧密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将病毒入侵和传播途径划分为以下四大类:

(1)软盘。由于在计算机应用早期,大部分执行文件都是通过软盘互相拷贝和安装,这样病毒就容易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可见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软盘在早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2)硬盘。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强传然性,一旦硬盘被病毒感染,当其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和维修时,就会造成病毒的迅速传播扩散。而且,当对软盘格式化时,如果系统硬盘中已经有病毒存在,则会对软盘进行新的传染并再扩散。

(3)光盘。光盘由于容量大,在存储大量可执行文件的同时也使大量的病毒就有了藏身之处。尤其对只读光盘,因为不能进行写操作,光盘上的病毒无法清除。另外,当前泛滥的盗版光盘更给病毒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以谋利为目的,他们不会为病毒防护担负责任,更不可能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保障来避免病毒的侵入、传染和传播扩散。

(4)网络。网络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件下载,被浏览或是下载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是电子邮件,很多网络邮件系统都有在网络间传输附带格式化文档的功能。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Internet已逐步成为病毒人侵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由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可知,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就不易彻底防治查杀,有时会给带来无法恢复的损失。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须加强病毒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常用的有效预防措施如下:

1.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以防止网络上的病毒侵入。这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要特别注意须及时更新、升级,并实时监控,否则就会形同虚设。

2.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软件。需要使用新软件时,要用扫毒程序检查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减少中毒机会。

3.规范操作,设置移动存储设备插入后自动进行杀毒。实际操作中尽量不要使用外来软盘,必要时先通过杀毒软件查毒以后再用,重启时注意把软盘取出;

4.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对磁盘优化和整理,进行全面杀毒,并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

5.重要资料,一定备份。为了保证计算机内重要数据的安全,使得在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数据,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应该养成经常对重要数据备份的习惯。

6.经常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对自己计算机的危害。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应对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用户除了要加强预防外,及时检测病毒是否存在于系统中并采取准确的防治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下列情况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计算机启动速度慢且无故自动重启;工作中计算机无故死机;桌面上的图标自动发生变化;桌面上出现奇怪的提示信息、特殊的字符等异常现象;音箱时常发出奇怪的声响;文件中的数据被篡改或丢失;在运行正常的应用软件时,系统报告内存不足;系统不能识别已经存在的硬盘;邮箱中无故出现大量不明来历的邮件;打印机的速度异常变慢或者只打印出奇怪的字符等。掌握一些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表现,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的入侵。

一旦检测出有病毒入侵计算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应对。对于文件型病毒,可直接安装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并利用反病毒软件检查清除病毒。若是引导型病毒:

1.量避免用带病毒的硬盘启动。

2.清除注册表中的一些信息,并及时删除恶意流氓软件。

3.采用辅助软件,例如注册表监视软件。对于不能顺利删除的病毒文件,可以先使用regsvr32-u命令(如regsvr32-u xxx.Dll)进行卸载之后再删除。

4.发现病毒的电脑最好不要再接到局域网中,以免将病毒传到网络的其他电脑上,并暂时不要和其他电脑进行交换文件。

5.对于一些特殊的不能删除的病毒和流氓软件,还可使用一些非正常方法,如采用映象劫持的方法,让文件不能正常加载运行,进而实现删除。还可用U盘启动PE系统,找到病毒文件后再删除。若上述办法仍无法将病毒彻底查除,就要考虑给计算机重新分区,然后将整个硬盘格式化。

四、结语

病毒的防治,重在预防。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破坏手段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世界,使用者须倍加小心,及时了解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更新杀毒软件。另外,要想在和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还必须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和防范制度的建设和建立,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1]陈立新.计算机:病毒防治百事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但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计算机病毒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现阶段,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预防工作,并加大预防计算机病毒技术的研究力度,以降低病毒入侵的概率,提高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系统设计缺陷

Windows7系统推出时,号称是史上最安全的系统,但相应的安全补丁频繁出现,甚至两次补丁出现时间只间隔几天,用户使用Windows7系统过程中,要及时下载这些补丁,保证计算安全。此种现象也说明,即使操作系统再先进、再完善,设计上的缺陷是无法避免的,而系统设计缺陷的存在导致计算机可处于危险当中。

1.2应用软件的漏洞及后门

现代人们利用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如绘制表格、编程等,而每种工作的实现需要依赖具备相应功能的应用软件,可见,如果没有应用软件,将无法发挥出计算机的功能[1]。而软件设计师设计软件时,通常会留有后门,目的是便于设计公司防查盗版信息。目前,后门存在于多种应用软件中,后门的存在为病毒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增加了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风险。除了预留的后门外,应用软件设计中可能存在漏洞,同样留下了安全隐患,黑客一旦发现存在的漏洞,会利用漏洞攻击计算机,影响计算机安全。

1.3病毒快速更新换代

现阶段,已知的计算机病毒种类达到百万以上,而且每种病毒存在变种,少则数万种,多则数十万种,即使及时下载、安装安全补丁、正常使用杀毒软件,病毒发生变种后,依然可能攻击计算机。另外,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病毒也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新换代,可谓防不胜防。

1.4黑客不断创新攻击手段

当前时代中,单兵作战已不再是黑客攻击时采用的手段,其持续创新攻击手段,目前的主要形式即为维基解密。通常,在互联网基础上,全球范围内的黑客组成联盟,一旦其发动攻击,短时间内瘫痪的计算机数量会以数百万计。黑客组成联盟后,将会具备更强的破坏性,对计算机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1.5用户缺乏足够安全意识

我国拥有大量的网民,数量在6亿人以上,这其中仅有不足10%的人对计算机安全问题较为重视,明确知晓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剩余90%以上的人因缺乏安全意识及计算机安全知识,忽略了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计算机被病毒入侵的风险。另外,有部分用户认为,只要安装杀毒软件(包含免费的),就能有效保护计算机安全,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杀毒软件在黑客面前不堪一击,短短几秒钟即可破解,达到攻击的目的。

2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2.1技术预防措施

用户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要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应选择正版的,并在系统提示更新、升级时及时更新、升级,以能充分发挥杀毒软件的作用,保证计算机安全。单一的杀毒软件并不能全面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还需要采取其他技术手段综合预防:第一,采用内存常驻防病毒程序,AUTOEXE.BAT文件位于系统启动盘中,可将病毒检测程序加入此文件中,病毒检测程序会时刻监视病毒入侵情况,并检查磁盘,不过,此种方法会占据一定的内存空间,而且较易与其他程序产生冲突,同时,不能监视所有病毒,导致部分病毒仍可侵入系统,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以此程序作为辅助预防病毒方法;第二,运行前检测文件,此种方法是指通过杀毒软件检测尚未运行的文件,明确文件安全后再在计算机中运行;第三,改变文档属性,文档属性为只读时,修改操作并不能开展,部分病毒入侵时,只能将文档的只读标志去掉,但只读属性并无法改变,所以可以将文档属性改为只读,实现预防病毒的目的,一般来说,普通文件型病毒的预防可采用此种方法;第四,改变文件扩展名,病毒感染计算机过程中,要想感染每种文件,必须要先了解文件属性,之后再采取对应的方法感染,而改变了执行文件的扩展名后,多数病毒失去所具备的效力,保护计算机安全[2]。

2.2管理预防措施

除了技术方面的预防措施外,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还应加强管理,积极预防病毒。首先,要形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众所周知,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促进社会进步,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病毒产生,严重威胁人们的计算机安全,而病毒能够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为人们计算机使用习惯不佳,缺乏充足的预防意识,因此,要以宣传方式提高人们保护计算机安全的意识,并在日常应用中,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程序、网站、邮件等比较可疑时,做到不运行、不进入、不接收,避免病毒侵入计算机中,同时,病毒查杀要定期开展,保证上网环境安全。其次,定期进行系统备份。现阶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尚不存在能够完全避免计算机病毒攻击的方法,因而,为将攻击发生后的损失降至最低,用户使用计算机期间,备份系统数据工作还应定期开展,尤其用户为企业时,备份工作更应及时开展。备份工作开展时,备份工具可选择为移动硬盘,良好的备份习惯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3]。再次,正确安装各种软件,计算机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于相应的应用软件,用户选择安装计算机软件时,要使用正版软件,将木马病毒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但是,部分用户安装软件过程中,首选免费软件,这会增加病毒入侵概率,如果无法改变此种状况,必须要全面应用防护措施,以保证计算机安全。最后,建立安全的防范机制,计算机使用期间,要及时下载、安装补丁程序,操作系统做到实时更新。因操作系统具有众多的码段,导致不完善问题存在于程序中,即漏洞问题,补丁程序作为解决漏洞问题的有效措施,要提高用户安装补丁程序的意识及积极性,构建安全的计算机应用环境。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根据自身计算机应用特点,建立健全的防范机制,认真贯彻与执行,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3结语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普及后,提高了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及工作的作用,但网络具有两面性,也增加了病毒入侵的机会。现阶段,病毒不断更新换代、黑客攻击手段不断更新等因素的存在对计算机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应在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制定预防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措施,提高预防效果,保证计算机及其中的数据信息安全,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莹.浅谈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38.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02-01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是病毒的隐蔽性很强,大多数的病毒程序其代码都很短,这就让其具有了很好的隐蔽性,一半而言病毒代码常常会存在于一些我们经常使用的程序之中,如果没有安装杀毒软件,计算机系统很难将其找出。二是病毒具有非常强的繁殖性,病毒属于程序代码,若这些代码侵入了计算机系统内部,它就会自动执行搜索相关程序的命令,当确定了符合传播条件的目标之后病毒就会进行自我复制,之后在系统内部快速的传播;三是大多数病毒的感染途径较广,例如U盘传播、局域网传播、互联网传播、文件传播等,这些途径都有可能让病毒侵入计算机内部,继而在系统内部疯狂的传播;四是计算机病毒通常都拥有很长的潜伏期,少数经过特殊编制的病毒,在它们入侵到计算机系统内部之后并不会立刻开始传播,而是潜伏于普通的应用程序中,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会以极快的速度感染用户的电脑。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1.工作站病毒防范技术分析

我们知道很多工作站都是直接面向互联网的,而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都是经过工作站而扩散到网络之中。目前工作站应对病毒的预防策略一半有三种:首先是软件预防,这种手段比较简单,即是在工作站的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以达到预防病毒的目标。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软件预防的方式必须要定期定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如此才能够对更多的已知病毒进行防范;其次是使用病毒卡来预防病毒,通过病毒卡的方式来预防病毒能够对病毒进行即时的监控,从而提升工作站的病毒预防能力。但是病毒卡防毒也有自身的缺陷,即是它会占据系统资源,常常会让系统运行变得比平时更缓慢,同时病毒卡的更新和升级也相对复杂;最后是安装病毒防御芯片的方法,将病毒防御芯片安装于网络接口上,能够将工作站和服务器的存储控制与病毒预防组合起来,进而提升病毒防范能力,这一预防手段也会极大的提升服务器的安全指数。但这种方法也存在更新升级困难的问题。

2.提升网络管理技术

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仅仅通过技术方面的手段是无法有效的解决的,所以我们应该将技术与管理有机的融合起来,这才是当前预防计算机病毒的科学的做法。因为从当前情况来讲,很多针对病毒的预防方法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下的,而利用人工智能来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预防的方法来停留在实验阶段,并没有得以普及与推广。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升网络管理工作力度,做好网络管理,主动进行出击,结合病毒自身的感染机制,对计算机正确的进行使用,制定系统的网络访问流程规范,对服务器和计算机进行定期维护,进而最大程度的避免病毒入侵。通过对计算机进行规范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用户从非法网站、不良信息中受到病毒的感染,进而实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目的。

3.做好病毒的预防工作

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应该要自觉的树立起良好的病毒预防理念,要对当下互联网中大多数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基本的了解,对于病毒预防的相关措施要有基本的掌握。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具有诱惑力的内容,对于这些很有可能隐藏病毒的网页,用户自身应该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另外用户在网络上下载的一些软件或者资料在打开安装之前必须要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还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只有这样病毒才会远离我们。

除了以上预防策略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阻断传播途径的方式来预防病毒。作为一种拥有很强传播性的程序,病毒在入侵之后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局域网产生影响。而当局域网中的一台计算机受到病毒的入侵,用户应该第一时间中断局域网,同时对此台电脑中的共享文件停用,从源头上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范病毒对其他电脑可能造成的危害。

三、结语

总之,即使目前新的病毒种类层出不穷,很多病毒也变得更加的隐秘,加之国内使用的操作系统自身就存在不少的安全漏洞,很多新的病毒可以轻易的找到这些漏洞并进行扩散。但是只要我们用户能够不断的增强自身对病毒的预防理念,运用有效的病毒防范策略,那么各种病毒自然就不能顺利的传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反病毒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自身防范意识的增强,计算机病毒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越来越小。

上一篇: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下一篇: 网络安全防范的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