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准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6 15:55: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档案管理准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档案管理准则

篇(1)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档案管理要素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所以也就缺乏与之相关的原则与准则。使得我国各地之间对于环境档案信息披露内容的范围、程度以及形式方面均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有效的规范,大部分企业在处理环境档案信息都存在高调面对、低调处理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量降低披露出的环境档案信息对企业自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致使环境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缺乏保障。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档案管理要求

2.1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档案管理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以及档案法律法规中都缺乏环境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符合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应结合我国档案的实际发展情况,修改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环境方面的内容纳入其中,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保障环境档案管理地位与作用,从而为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档案管理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不断完善环境法规保障体系和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并以此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2.2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档案管理操作体系

当前,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操作体系明显不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档案管理要求。因此,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革新档案管理操作体系,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档案管理现状,围绕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环境档案管理的要求,构建一个新的健全完善的环境档案管理操作体系。通过这个新的健全完善的环境档案管理操作体系,来指导和规范环境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针对环境档案信息披露状况,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并制定严格的审核机制,以此监督和审核环境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全面性。

2.3创新齐抓共管体系

建立的环境档案管理制度要想得到具体落实和执行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针对环境档案管理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准则、标准,以此为环境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完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政府各部门还应根据建立的环境档案管理制度出台相应的规章和措施,对环境档案信息披露作出基础规定,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一旦发现有违反环境档案管理的行为按照制定的惩罚措施严惩不贷,以此使得环境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3、环境档案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档案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全面实现电子化信息化。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的环境档案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亦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环境档案管理工作只有电子化信息化才能更好的符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需求。而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核心就是电子文件归档,相较于传统纸质文件归档,电子归档具有存储查阅方便、不会出现档案资料破损情况且档案信息安全性高的特点,在电子归档中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完整、安全非常重要。环境档案管理工作电子化信息化避免了传统纸质档案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还提高了环境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安全性,真正实现了环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我国环境档案管理与国际接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电子化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和飞速发展,实现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是档案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2)

近年来,合并组建的高校非常多。这些新组建学校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及时转型,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对学校的其他工作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我院是由两所中专学校组建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合并后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环境变化引发了会计档案管理的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

一是,认识不到位。其表现为:学校组建了,但档案管理所需要使用的场地、设备、器具、没有增加。认为只要有地方存放档案就可以了,只是会计档案管理达不到要求。学院的会计档案管理,是保存学院领导进行财务决策、每年资金筹集及使用等惟一的载体,本来与学校发展联系十分密切。但由于组建初期,各种工作压头,单薄了领导抓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相应管理技术。近两年,学院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对电算化下会计核算的会计档案怎样保存知之较少。表现在:首先,对电算化会计的会计档案载体了解不深,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其次,使用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完成,我们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会计知识比较全面,对会计软件安装、系统升级等计算机知识懂得较少,容易导致电子数据的损坏或丢失。

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改进工作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其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在组建开始就明确目标,把会计档案移交是否安全。把抓会计档案的管理列入其工作议事日程。其次,将信息建立和利用的能力作为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重要内容之一。

其二,抓好会计档案管理队伍培训。要建好队伍必须做好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划分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有两个层次:群众性会计档案员、专业会计档案员。二是,根据不同对象规划好培训。对群众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会计档案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其档案意识;对财会人员加强高校会计业务规范处理的培训和会计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等等。

其三,提供新环境下技术支撑。一是配制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包括硬件和会计软件;二是配备既有过硬计算机技术又能熟练处理会计核算业务的档案管理人员,满足会计档案拥有双重的会计档案载体需要;三是建立相应管理制度,适应会计档案管理在电算化操作流程及电算化信息系统维护要求下带来的会计档案涉及范围的新特点;四是让财务人员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同时逐步掌握系统安全、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

其四,与新会计准则环境接轨。2007年1月1日我国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技术条件上看,新的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会带来软件和硬件升级。从会计核算看,使用会计准则后,学校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和报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应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档案的收集、立卷与归档;会计档案的保管、销毁、调阅与利用,研究新准则环境下学校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律,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其五,搞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再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并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高校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我们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单位内各分支、各相关人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我们还应对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做一定的工作。

其六,加强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由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安全日志制,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其七,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干部队伍,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加强财务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分层次、分阶段和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培训为原则,着重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合理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效绩考核评价规定,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强、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激励大家学信息化、用信息化。此外,还要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档案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介绍,使其了解财务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更好地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其八,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性的指标主要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采用密码管理和登陆制度控制网上财务数据的读取;起用防火墙,隔离会计电算化系统与外部访问区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透过防火墙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采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管理以防止由于遮荫问题、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以及不法分子非法拦截盗用财务数据信息等安全隐患,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总之,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财务档案管理是必然趋势。目前,中国的高校改革逐步推进,档案管理优化已经在各个高校广泛应用,成为在财务工作以及在整个高校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财务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管理和效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高校发展的蒸蒸日上,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一定会更出色,我们的工作也将会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篇(3)

2目前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审计署、国家档案局2012年联合的第10号令《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审计署2013年的《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都明确了审计档案的管理内容、基本要求和人员配备,并详细规定了审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10号令和工作准则的颁布实施为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规范管理提供了基本法规和工作思路,各医疗服务行业以此为依据,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审计档案的规范管理意识欠缺

部分医院内审部门档案意识薄弱,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医院的领导、内审部门负责人以及内审档案工作人员对审计档案管理认识不到位[8],没有制订规范的工作流程,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有效的防范抢救措施,导致审计档案出现收集不及时、漏收、丢失、损坏、信息泄露等现象。随着内审档案资源的增加,由于档案归档的滞后性、工作人员的意识不到位,内审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将审计工作中的形成资料及时归档,造成档案流失,无档可归,无档可查。另外,在审计档案的借阅传递过程中,由于借档或阅档人的保管不当、未按审批规章对保密审计档案进行查阅,很容易造成审计档案的损毁、丢失、泄密等问题的出现[9]。

2.2审计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实现医院内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培养一支拥有档案管理知识、熟悉审计业务、具有信息化技术并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业纪律的档案人才队伍。目前医院内部审计档案往往由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以兼职的形式进行管理,缺乏专业的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内审人员毫无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缺少档案管理系统的理论培训,不熟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在审计档案的收集、立卷,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密级,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对医院审计档案管理的发展是极为不利。

2.3审计档案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档案是记录和保存科学技术知识、生产活动成果的科技文件,同时也是促进知识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10]。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是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内审人员更好地开展、总结、研究审计工作,为了医院管理层更全面、真实了解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目前,医院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只是单一的注重审计档案的存放和保管,医院审计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比较落后,审计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有限,很多非常珍贵的审计资料被束之高阁,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4审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不足

随着数据管理以及信息挖掘等技术的出现,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实现了以注重档案实体保管、利用,转向注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利用。目前,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电子化、信息化重视程度不高,医院审计档案管理软件欠缺,审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相对不足,医院审计档案管理还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管理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审计档案的开发和利用[11]。

3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规范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离不开观念的更新,管理意识的强化,管理制度的健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医院审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把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将审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医院领导直接负责制度,明确院长为审计档案管理第一责任人。设置专门的审计档案室,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和现代化的管理设施[12]。完善审计档案管理长效机制,依据《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制订规范的审计档案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例如建立健全审计档案收集登记、管理归档、保管保密、调档查阅等管理制度及流程[10],规范审计档案管理各项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和责任,规范和约束审计档案工作人员行为。加强学习、扩大宣传,为内审部门开展审计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督促内审部门不断提升审计档案管理水平,将医院审计档案管理列为医院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3.2注重培训,提升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作为一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档案工作,档案管理的质量直接受到档案管理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影响和制约。规范化的医院审计档案管理工作,对审计档案管理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档案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一方面,审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档案业务素质的培养,积极总结审计档案管理经验,创新审计档案工作思路,优化审计档案工作流程。通过学习来拓展知识面,通过实践来提高技术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对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定期举办审计档案管理、审计、会计等相关方面的培训班,加强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引入医院审计档案的实际管理中,明确审计档案管理的范围和标准,分类指导审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归档范围、标准和工作流程。经常组织参观、学习,交流、学习审计档案管理方法和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更新新理念,提升审计档案管理素养,推动审计档案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

篇(4)

1.档案室的管理需要和限制

对于档案室应当做到,始终保持档案室的整洁和卫生状况,防止因为火灾,潮湿,尘土,强光照射,高温,虫害和鼠患以及盗窃等形成的对档案原件的损坏。档案室内部应当严格禁止对于其他物件的存放,做到一室一用。同时,管理人员要注意出入时要将档案室的电子设备全部关闭,同时注意关门落锁。

2.档案室的档案保密准则

如果工作人员要进入档案室,必须携带相关的证件和身份资格证明,通过审查后,到指定的钥匙存放地点取出要查阅的档案所在档案室的钥匙;如果是内部文件,必须出示上级批注以及该工作与档案的密切关系证明。

3.档案室的借阅准则

一般情况下,档案室的资料查阅要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只能阅读有批准资格的档案部分,不得外借。不准对任何档案进行毁损和复制。如有需要将档案外带或复制,必须经过上级批准。

4.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相关准则和规章制度,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如发现过期档案应该按时进行登记造册,向上级打销毁报告,批准后进行销毁。毁损过程仍然要注意确保保密,不使档案外泄。这样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务建设时时刻刻有据可查,且所查内容真实可信,工作内容不会泄漏。这对水务档案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农村水务档案管理对于村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和重要作用,强化保密意识和服务意识。更新观念,从而实现水务档案管理的多层次管理和制度的严格遵守。其次,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巧进行培训,保证其能够对档案进行定期审查和养护。同时充分提高其对信息的驾驭能力和道德意识,从而防止监守自盗的情况发生。

二、水务档案管理与其它技术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

水务档案管理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利建设的准备和改进工作的支持,其和工程管理部门,其他技术人员,甚至是上级部门的配合程度都会极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应当从以下角度加强水务管理部门和他人的配合工作:

1.水务档案管理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的配合

水利工程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一种,因此水务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服从于工程管理部门。在工程计划开始施行之后,确定本档案管理部门的的管理范围和归档标准。在工程的图纸完善和审查时积极参与,从档案管理的角度提出对专业资料格式和内容的具体意见,做好保障工作。工程预验收的时候,档案室的管理人员应当参与进去,通过信息审核系统,查看文件材料数据的真实性,工程项目的完善性,资料整理的规范性,从而确保各单位竣工档案的编制合理合格,施工职责划分明确。检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管理部门汇报,要求按照标准进行整改,以便整体工程的归档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2.水务档案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的配合

在一个完善的水利工程中,档案人员主要负责归档的制度制定和审核,而技术人员则是形成该档案的中坚力量。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导致其档案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参与,档案内容包括了较多的专业名词,对于不熟悉该项目的人来讲往往难以理解,更难审核。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学习水利工程的基础知识,在审核过程中通过对技术人员的询问确保理解的正确性和审查的规范性不因专业难度而受到影响。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往往对于档案的格式不甚了解,则应该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保证水利工程档案的完整和准确。

3.水务档案管理部门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档案工作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拟定档案的建立标准和管理规范。这一点必须与建设单位的要求相互配合,帮助其一起制定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争取做到不重不漏,相互依仗。保证档案管理符合水务建设单位的后期要求。同时这也可以确保档案的规范制定和后期审核符合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4.水务档案管理部门与上级部门的配合

在税务档案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这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支持。只有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反应,在可控范围内对问题进行解决,防止其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完工。同时,一些新出台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内容都需要上级部门及时反馈给水务档案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因此,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对水务档案管理部门极为重要。

三、水务档案管理的创新意识是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效率的基础

当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水务档案管理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库,是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信息的硬件基础建设和软件使用

必要的硬件基础设施是现代化档案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保证资金利用的合理性,设备使用的正确性,软件购买的高效性以及后期培训的必要性,是水务档案管理的新的内容。

2.加强水务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为了将水务信息进行更好的分析和共享,需要建立数据库。首先要对档案室中的档案进行数字化,通过扫描技术等实现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化。通过数据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信息的查询和分享愈发便利。

3.培养新型档案管理人才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和创新意识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档案管理人才。通过对其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基本信息技术的使用培训,才能充分应对水务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化要求。

篇(5)

首先,农业科研工作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漏洞,很多的单位研究管理工作和研究成果归档工作不协调,严重脱节;其次,因为农业科研工作的周期性较长,因此,档案的来源较为分散,在收集整理时由于各个档案的来源时间不确定,会出现部分档案丢失现象;最后,研究者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曲解,认为研究的成果档案属于个人成果,对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存有疑虑,从而出现研究档案的断档现象。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正是因为历史较为悠久,很多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与新时期的发展形式严重“脱轨”,没有及时的更新完善,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采用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式,因此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也有了相对应的要求,当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仍然是传统的人工方式,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农业科研技术工作的深层发展。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管理方法,能够对各种不同的档案进行正确合理的分类,为后期的档案查阅提供便利,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功能。然而,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不够完善,学识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素质薄弱,对各种研究成果档案定性不明确,出现分类混乱的现象,迟滞了规范化管理的步伐。

(四)保密工作不够深化

虽然现代网络化技术在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对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网络化也增加了档案信息的渠道,的载体在管理上也没有强有力、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化,容易使研究成果外泄,另外,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高,对于查阅的程序检查不够严格,这也是导致档案信息外泄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针对于不同的档案特点,要有合理的收集方案,对档案进行统一式管理。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把研究工作与档案归档工作协调起来,对每一研究项目进行实时档案跟踪,严防因为周期长的原因,造成档案的遗失,可以有专门的人员分工进行细化管理,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归档观念的强化,灌输正确的归档意识,以确保档案的整体连续性。规避断档现象发生。

(二)完善制度建设

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更是日常管理的行为准则。管理人员要按照科学的归档程序对各种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操作,不能主观的对档案进行随意安放,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档案管理的一些基本法规准则进行学习深化,进一步促进各种的标准化,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的强化下更加有序。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经验,对各种农业科研成果有一定的认知,在档案归类上可以进行明确的划分,按照不同档案的属性进行分区、分层放置,不断的提高完善自身的素质,与时展形势相接轨。

篇(6)

二、文书档案保密管理工作现存的不足

1.文书档案保密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第一,企业在思想上认识模糊。由于一部分企业在思想上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高度的认识,没有把它作为企业基础,存在“档案是档案,业务是业务”的想想,对于档案与业务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因此不知道开展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第二,企业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文书档案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认为所谓的文书档案管理仅仅是收集企业的历史文件资料,既要投入人力物力,还有投入财力,却出不来任何政绩,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第三,企业缺乏主动性。大部分企业只重视形式,轻视内容,重视晋级,轻视效能,晋升文书档案管理级别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没有真正地从对企业负责,对企业历史负责的角度去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2.企业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力量比较薄弱。

第一,文书档案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在基层企业中,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是由办公室的勤杂人员兼任,因此专业化水平不高,队伍变动频繁,这直接导致文书档案的争论和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第二,文书档案管理的质量不高。首先,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只知道基本知识,对于档案的保管期限、案卷号、类别号、目录号、全宗号混淆不清,出现盖错章、编错号的习惯。其次,文书档案目录的索引不全,一些年代久远的文书档案很难找到索引,导致这些文件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发挥,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最后是企业没有足够地认识到文书档案的重要性,使得档案的使用价值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导致文书档案的管理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3.管理观念落后

一是文书档案管理的方式太过陈旧。当前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主要是手工管理,文书档案从收集到整理,到编目,再到索引和查阅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手工模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被应用的很少,致使文书档案管理的质量比较低,查找的速度比较慢,使用的效率比较低。二是资金保障没有到位。一般来讲,基层企业的办公经费往往处于紧缺状态,因此,在文书档案收集、整理以及保管上能够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

三、保密策略

1.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标准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收、整理和管理企业的文书档案,这些文书档案包括企业的历史资料及发展,甚至包括企业的机密。为了提高企业文件档案的保密程度,使机密文件不被泄露出去,各个企业单位必须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工作程序,这是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准则。这些制度和工作程序在为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指导。在保密管理制度的中,应该就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操作性强且详细的工作规范和标准以供管理人员学习和执行。除此之外,企业还要结合管理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文书档案保密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的每个环节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2.提高管理人员的保密工作意识和企业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这主要是指文件档案的管理人员在履行自己工作范围内的职责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管理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应该妥善地保管企业的文书档案,保持其在形式以及内容上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是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准则。

(2)文化知识素质。企业要对文件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文化、理论以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的知识面能够更为广阔。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文件档案管理领域,这就要求文件档案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文件管理知识,还要能够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管理文书档案。

篇(7)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医院的档案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变得越来越有层次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把医院档案分类存放,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和医疗方向的分类,渐渐的把各种类的资料和信息分门别类的储藏,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为医生和患者服务。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更加具有专业性,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士管理,对医学的具体分类不够明确,现阶段的医学种类繁多,各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让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者不能及时的有效的把档案及时存放,因此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要有专业性人才的加入,做好各个医学科目的细化工作,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在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档案的连续性,医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进程,其周期性较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做到保证其在研究的同时保存好每个阶段向对应的成果和结论,做好医学研究的配合工作,让医院档案可以更好的服务医学研究。发挥医院档案管理现阶段应有的作用。

二、医院档案管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2.1、医院档案管理的分类问题

医院档案的丰富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等级、经验、优良等,它是医院精神财富的具体体现,而确保各个档案整齐有序的排放的关键就是医院档案的分类排放等问题。传统的医院档案的原始积累来源于医院的各个部门的资料归纳,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收集资料、文件等,其被动、来源渠道单一的特点较为明显,而档案的分类又是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对档案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管理分类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现阶段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大多的医院不在意和注重档案的分类管理,没有科学的、规范的方式去分类管理档案,而且多数原因在于医院用房紧张,档案无处存放,各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甚至导致医院档案的发霉、老化等问题,给资料的查找带来很大的困难。

2.2、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在大多数的医院中,医院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医院档案管理者的薪资水平还相对较低,各种基础设施陈旧,更新换代的水平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导致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的水平严重的影响着医院的发展节奏。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也没有能够正确的认识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严重的缺乏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想当然的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文书整理,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充斥着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者的思维中,受到其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现在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都处在一个相对混乱、分类不均、乱装错装的阶段,使得医院正常的工作运转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阻碍,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医院发展的需求。

2.3、现存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医院从开始出现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变迁和自我完善,都形成了一套适应自己的医疗管理体制,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个体之间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事准则,而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却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形式准则,档案管理部门之间没有相对应的科学规范的流程,缺少对档案的监督和审查,不成形的医院档案管理使得人员松懈、工作散漫、效率极低,及其不利于医院的正常管理。

三、规范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

篇(8)

1.1档案室对仪器设备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凡固定资产原值在一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其档案原件由档案室负责保管,各实验室留存复印件。若复制确有困难,经档案室立卷、各实验室办理档案借阅手续后,由各实验室负责保管。仪器设备到货后,档案室人员到场参加开箱验收,监督、检查、指导仪器设备随机文件材料的清点、验收工作,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盖章。

1.2将积累的文件组卷成册,定期向档案室移交

1)各实验室兼职档案员将收集到的随机文件材料整理、立卷成册。凡属建档的仪器设备,一律按归档范围及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立卷,填写卷内目录、仪器设备履历表、备考表及档案编号。凡属仪器设备的随机资料,应将原件存档,复印件随机使用。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字迹工整、图样清晰。文字不得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以利长期保存。

2)给仪器设备粘贴唯一性标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了唯一性编号(档案编号)后,才可以给仪器设备粘贴唯一性标识。用于校准、检测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台仪器设备,应该既有检定、校准状态标识又有唯一性标识(档案编号)。

3)各实验室通过掌握仪器设备的动态信息,督促仪器设备使用者做好使用、维护记录。每年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加入该仪器设备档案盒,实现仪器设备档案的动态管理。

4)各实验室兼职档案员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并录入到实验室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仪器设备档案的网络化动态管理。

2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

为提高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水平,在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时,设计了设备管理子系统(图1)。该系统包括“设备器具管理、检定记录管理、标准物质管理、设备查询、计量器具台帐查询、计量器具送检计划查询、计量器具送检超期报警、检定记录查询、强检计量器具查询、标准物质查询”共10个模块,涵盖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要求。

1)确保了仪器设备档案的安全。原始档案经数字化后就不需要反复借出,保证了原始档案的安全;对于软件和驱动程序之类档案,也因网络系统提供的备份而防止了原始光碟因时间延长而造成的数据无法读出,保证了数据安全。

2)提高了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效率。数字化档案统一了多种形式的档案,较实物档案节约了大量空间;原始档案经数字化转换后归档,除维修时基本不被扰动,极大地减轻了后期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3)方便了档案的借阅利用。数字化档案的查询通过网络搜索功能可以瞬间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档案查询速度;档案网络化管理可以全天候供需要的技术人员下载,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学习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的第一手资料,这一优势是实物档案管理无法实现的。

篇(9)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归档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的原始记录,是高校最宝贵的信息财富之一。档案既是高校事业发展和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又是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处理问题、改进管理的依据。在信息时代,高校档案信息将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当今的档案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改变对档案的传统认识,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做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高校档案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全面推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建设数字校园服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引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对教育软硬件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一方面促使学校重视师资力量、教育硬件条件、生源的综合素质等外部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则更加重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着眼于创造和形成学校的教育精神、人文精神、学术精神、科学精神等内容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学校档案是历史的镜子,记录着学校的过去和现在,承载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档案记录了学校的一切活动,保存备查学校各种文字材料的总和,是学校建设的历史证明和依据。学校的制度、文件和活幽谌莨程,就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行为准则。通过学校档案就能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风格、组织结构、工作方式、校园文化等内容。学校档案工作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建设开展,促进了学校管理模式的形成:

一、档案管理中折射出学校的人文精神对学校整体和学校每个师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起导向作用。档案中记录了学校优秀的传统、先进教师和学生的事迹、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等等,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学校管理经验的成果传承下去。

二、学校文化被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认可之后,会产生较大的凝聚作用。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造就一个工作氛围、工作环境,使全体师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互帮互学、相互尊重的效应。

四、学校对每个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档案中记载了多年来学校形成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职业道德、工作守则、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无形的行为准则,从而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五、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具有对外辐射的育人作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从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看,还远不能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尤其对于一些合并升格的高校来说,要想适应形势发展,使档案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走信息化的道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转变观念,从队伍结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近几年高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所形成的档案数量和门类也越来越多,单以纸质档案为载体来记录信息,在档案整理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人力,而且会占用更大的储存空间,浪费库房资源。同时纸质材料也不易长久保存。所以档案载体类型必须要从过去的单一纸质发展为以磁盘、光盘等多种磁性档案为载体的档案,结合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其次,高校信息网络化、数字化,能将整个档案系统和使用者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样新的档案工作环境下,档案使用者,无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计算机并且能上网就能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询档案信息。这样使得档案工作人员编研档案,档案使用者查阅档案都变得极为简单、方便。同时这样还保证了档案的安全性,避免了纸质过程借阅中所出现的不必要的磨损。

档案管理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其信息化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档案管理这种特殊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为此,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作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教育界、档案界研究的热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时展的一个标志,是档案管理模式和方式、理念发展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档案管理从管理实物实体档案到管理数字档案转型的一个重要过程。

参 考 文 献

篇(10)

Abstract :Highway maintenance archives are the carrier of information data of great. Strengthen the highway maintenance archives management level, need reasonabl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improve the weak links in the management of files, strengthen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bility.

Key words:Highway; maintenance; 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一、高速公路档案的特点

高速公路养护是指管理数据库与有效的道路、桥梁评价预测系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保证路面平整、畅通、设备完好,提高高速公路的耐用性和抗灾能力。所以,高速公路养护档案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料是比较重要的,做好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的真实性记录,是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速公路养护涉及的资料较多

一次全面、完整的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需要牵涉到养护机构、养护配置机械类型和养护设备数量等相关的数据资料。比如说定额管理、计量管理、原始记录、内部价格和验收管理资料,以及养护过程中建立的图表、账簿、与文档资料,需要实行项目档案管理。

(二)专业技术性强

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的档案大部分是技术方面的资料,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有工程方面的知识,也要具备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所以,做好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把相关的工作落实。

(三)高端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管理、养护项目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例如说施工阶段的数据管理、维护阶段的监测数据管理等。新时期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养护的不同工作环节和管理阶段的档案要求更严格。为此,新时期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是,将传统载体档案与信息化的档案整理在一起,并建立资源可共享、规范统一的档案数据库。

二、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档案意识薄弱

很多单位的领导平时只顾抓高速公路工程作业的管理,而忽视了养护档案的管理工作。很多管理者的档案意识是薄弱的,他们片面的认为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是主要,而养护的档案工作是次要的,这种想法就导致了养护档案工作的滞后或缺失现象。平时不注重养护档案的管理工作,就难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了。

(二)档案人员专业技术知识不强

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是懂得档案管理知识,对高速公路养护的专业知识缺乏,导致在整理档案时不清楚分类,组卷不合理,混杂了不同类别的文件;对文件进行排列是也不科学,目录填写也不规范,案卷标题没能反应内容;整理卷内文件的价值与规定的保管期限也有误差,使档案的借阅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不方便。

(三)监督力度不够

正是因为监督力度不够,高速公路养护形成的材料,档案管理部门不进行严格的审核,最终出现材料和工程不符合的现象。监督力度不够,使工程档案作为凭证的作用大大降低,尤其是档案的后补与失实,严重违背了“以档为凭”的原则。对日后工程的维修、改造是非常不利的。

(四)档案材料不完整

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的材料部完整,则很难反映工程养护的全面情况。档案部完整表现在前期描述不详细、记录也不完整、材料不准确;中期的养护检查只有过程的简单记录,没有相关的质量评定,也没有按养护的进度进行填写;还有就是表格的遗漏,数据的差错等问题。

(五)不够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及认识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社会,相关的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管理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不重视应用信息化管理。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研究不够,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高速公路档案数据库,而且档案的数字化程度也不高,也没能实现有效的共享数据。高速公路各种存在的问题,与其他行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比较而言是落后的,需要及时的提高和改善这种现象。

三、高速公路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改善工作,加强管理提出有效的档案管理对策。管理部门可以从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借助行政、经济手段辅助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合法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准则;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日常监督工作;强化文件收集的薄弱环节等六个方面进行解决。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

对形成档案的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途径,实行养护单位项目档案领导者的责任制。设有专职档案员,并明确相关的职责范围,形成文件单位的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档案管理网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展开,并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二)借助行政、经济手段辅助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材料的真实、可靠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的质量,对文件材料形成的状况,对后期形成的档案质量很重要。从源头抓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管理,在项目合同注明不按要求保质保量归档高速公路养护档案,不给予养护工程决算。明确高速公路养护档案权属,避免档案的原件、记录等资料归档不全。运用经济手段,把档案工作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强化奖惩制度通过经济的杠杆,适当的调动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使档案工作做到实至名归。

(三)制定合法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准则

相关的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的档案法规,制定合法的材料立卷归档细则。明确归档内容和范围,包括养护的阶段性工作交接的资料整理。为相关单位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档案工作人员的督导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提高档案人员的职业素养

作为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的重要性、难点所在,要超越久的管理理念,打破固有的落后模式,增强自身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相关单位要做好有关人员的档案业务培训,提高档案意识,主动参与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

(五)加强日常监督工作

加强日常监督工作,把好养护项目验收的关,及时完善档案资料,通过深入现场查看,实行档案工作的跟踪。对是否有监理人员签章,养护项目的变更进行重点的查看。

(六)文件收集的薄弱环节要强化

对于文件的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工作环节多、衔接不及时、没得到及时的重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要加强对一些容易忽视环节资料的归档,保证档案收集的完整和准确。

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管理,不但要分析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还要做好资料的及时整理归档。只有提高高速公路养护档案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发挥养护档案的实际作用。

上一篇: 网络安全加固建设 下一篇: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