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55: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发展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投入中,家庭占很大一部分。幼儿教育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业,而不能定性为盈利的市场行为。为此,合理分担教育投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家庭投入过高,则难免会走市场发展方向,会出现各种高档、天价幼儿园,损害了幼儿发展的平等性,值得警惕。由上述分析可知,为了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应加大社会公共事业的经费投入,降低家庭投入比重,优化幼儿教育经费分担结构,逐步过渡到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同时也需要明确,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是市场化,市场化发展会损害教育的平等性,但是在资源配置中,也可采取一些市场调节资源的某些手段,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可采取竞标方式,尽量减少投入。
2.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智力开发、人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教育并非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的内容,出现了各种教育乱象,幼儿教育的不公平、水平不一现象开始出现。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在未来某个节点,将幼儿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以此确保幼儿受教育权利。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充分保障人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予幼儿发展更多的政策倾斜,同时积极完善幼儿教育发展的法规政策,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加强对幼儿发展的引导
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引导,主要是制定幼儿教育发展的指导文件。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幼儿教育水平如何,对其一生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发展,政府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方面加强引导,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发展。与此同时,加大对幼儿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幼儿教育,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软件”,确保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26-01
舞蹈最早是一种艺术活动,用直观的艺术形态表达文化情感,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对舞蹈对幼儿作用的分析,展示出现代化教育的意义。
一、舞蹈教育对幼儿修身养性、提升心理素质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美育教育形式,能够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身心,体现出健身和健美的双重作用。在舞蹈学习中,能够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以及审美方面的能力,培养出幼儿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高尚的情操。舞蹈可以让幼儿在知识学习之外,更好地去追求上层的精神生活,它主要是幼儿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能够看到,学习舞蹈的幼儿和不学习舞蹈的幼儿相对比,气质上更胜一筹。幼儿在学习舞蹈以后,无论是台上表演还是平时的生活都能够让其更敢于表现自己,激发出幼儿内心中的表现欲望,一般会在掌声以及表扬的过程中让幼儿增强自信心。舞蹈动作的基本站姿就是挺胸抬头立腰,因此在生活中幼儿也会这样做,长久下来气质自然显露。
二、舞蹈教育对幼儿身体发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舞蹈训练能够对幼儿的大脑产生作用,在大脑神经的刺激下锻炼幼儿的肌肉和骨骼。生活中很多实例已经证明,舞蹈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学习舞蹈的幼儿,不仅仅食欲非常好,并且睡眠也很好,身体长高很快,这是因为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能够让幼儿的骨骼更加粗壮,更有弹性和坚实有力。舞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舞蹈的形式对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调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幼儿在组合走步以及敬礼的过程中,一些幼儿走步比较生活化,而在舞蹈组合中就会对此进行规范,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进行协调。再比如在学习《编花篮》的过程中,这种歌声比较富有童真性,能够吸引幼儿更多注意力,由此产生非常强烈的学习愿望。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存储着舞蹈动作的不同变化,将这些动作和歌声融合在一起,融入到舞蹈表演当中。幼儿在舞台上,伴随着五彩的灯光,自己的反应能力也更快,还会获得更多的掌声。从此可以看见,一些经常学习舞蹈的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快,并且还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对事物的反应能力也非常高。
三、舞蹈教育对幼儿心智的启迪作用和影响
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动机,引导幼儿的注意力方向,以此提升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教师可以使用前倾、低位置以及柔软体面的姿态对待幼儿;用亲切、温和的目光看待幼儿;用缓慢和柔和的话语对待幼儿,在这样的状态下,幼儿的身心才能够得到放松。按照幼儿注意力的特点,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观察模仿学习方式是舞蹈教学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下幼儿的学习更加完整,并且可以在头脑中组建起不同的舞蹈动作。记忆是一种人脑的反应,对幼儿的生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舞蹈这种富含多种动作的学科能够让幼儿的表现欲望得到深化,这是幼儿心智具体化的外延表现,幼儿更加能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兴趣,让幼儿的智力也得到快速发展。幼儿本身就是创造性极强的艺术家,家长和教师不能泯灭孩子的这种天性,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对孩子进行更多的鼓励,在天生好动以及不断变化的事物中,进行想象和创造,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能够在舞蹈中找到更多的快乐,伴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对幼儿舞蹈教师和家长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也得到一定的启示,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后代。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学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争取按照幼儿的个性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舞蹈成为幼儿放松身心,启迪智慧的一种更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宏,,李亚楠等.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2015,13(22):79-80.
・ 【分类号】G613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他的未来发展前景。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意为幼儿营造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论文分析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其语言发展的语言环境的途径。
1、重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所处幼儿园在硬件设施、物质条件方面的情况。如幼儿园的整体设计、结构、布局,环境的绿化、活动室的大小、装饰,墙面的颜色、玩具的多少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在空馇逍隆⒒肪秤琶赖幕肪诚拢幼儿的心情舒畅、乐观开朗,自然会产生说话的欲望;而在凌乱不堪、脏乱污浊的环境下,幼儿就会感到烦躁,情绪不稳定,从而会乱喊乱叫或者沉默不语,这是非常不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
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在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注重幼儿园各个区域环境的分区和控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来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教师在班级布置上可以单独创设一个“说一说”区域供幼儿练习说话,在这个区域中幼儿可以向大家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者和其他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墙上粘贴一些画报和图片,通过生动活泼的图片来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等等。
2、重视幼儿园的非物质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不同于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是指除了幼儿园硬件设施之外的其他非物质条件。如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活动环境、心理氛围等等。国内相关调查显示,幼儿一般更加喜爱温柔和蔼、更多地进行肯定性鼓励、尊重关怀自己的教师。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态度。幼儿教师要注重与幼儿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听取幼儿的意见,态度要温柔和蔼,不能动辄生气、发脾气。对于幼儿学习说话的积极行为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多的尝试说话,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如教师可以先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磁带录音,在这一过程中使幼儿学会倾听。故事听完后,教师让每个幼儿都来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并谈谈自己最喜欢里面的哪个情节或者哪个人物。这时幼儿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努力思考积极表达,其语言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在幼儿都复述完故事后,每个幼儿都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分角色由幼儿进行表演。幼儿在课下准备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其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开展这样的活动,避免了刻意枯燥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在充满兴趣的故事中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3、创设利于幼儿发展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教师在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要着重考虑设计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语言环境。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幼儿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语言就得到了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在幼儿园中,大多存在幼儿较多而教师较少的情况。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幼儿,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些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少,就会产生挫败感,这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幼儿园目前管理更多的追求纪律性和有序性,大大限制了幼儿自由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幼儿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变少。这样的环境都大大影响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因此,为了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中心,通过开展一些符合幼儿兴趣的活动来帮助幼儿锻炼语言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多给予幼儿表达和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交谈来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为幼儿创造语言情境,训练幼儿表达的能力。如教师吃早餐时可以询问幼儿最喜欢吃哪种食物;早晨入园时问幼儿昨天晚上在家里做了什么;玩游戏时问幼儿你最喜欢哪种活动等等。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活动为基础来设立语言环境,刻意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除了在生活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外,教师也可以在其他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创设多种形式的语言环境。如幼儿在做游戏或者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时,教师可以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和绕口令,使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念儿歌,不知不觉提高了其语言能力。在运动中创设的语言环境既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如在玩“丢手绢”游戏时,教师可以使围坐的幼儿念儿歌,而让输了的幼儿背一首古诗。这就充分的将体育活动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在体育活动中创设了新的语言环境。
总之,幼儿阶段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影响重大。而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物质环境来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同时,教师要对幼儿多进行鼓励和肯定,对待幼儿态度要温和,从而产生训练语言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当更加注意语言环境的创设,把握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的机会,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有待突破(1)农村幼儿园生源流失严重目前281所农村独立幼儿园和248所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32%。由于村委会对幼儿园投入很少,办园条件简陋,生源流失严重。(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小学生如出一辙,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影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3)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教师和家长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积极的互动和沟通模式,使得幼儿教育的宗旨难以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4)教师专业素质较差较多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对新时期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理解不够,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眼界和思路不够,同时,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
二、太原市幼儿教育发展对策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太原市幼儿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这意味着政府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幼教立法、经费投入和政策出台等方面有所作为。太原市政府明确指出:到2015年,力争在公办幼儿园的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6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切实解决适龄幼儿入公办园难的问题,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夯实幼儿教育基础、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太原市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1.政府主导、多方并举,切实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主要负责全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并对县(市、区)幼儿教育工作予以扶持。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提供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服务。建立各级政府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教育、财政、住建、规划和人社等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努力增加幼儿教育投入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应从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优先保证“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保证公办幼儿园所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按照国家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3)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太原市计划新建、改扩建170所公办幼儿园,并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使用管理。对目前所有小区配套已建成的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全部收回,并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新规划的住宅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并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4)探索接收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为解决百姓入公办幼儿园难的问题,太原市提出多种形式、分批接收的思路接收企、事业举办的幼儿园。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监督,任何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不得随意停办,不得转作他用,不得造成公办教育资源的流失。
2.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1)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关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努力提高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学品质以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集体教学活动为重点,努力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益;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的研究,使个性化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儿童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特点,让每个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得更好的发展;深入开展幼儿园游戏的研究,让幼儿玩得开心,学有所值;进一步开展不同课程模式与各教育领域关系的研究,研究解决课程的整合化问题。同时,教育广大幼儿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关注教学实践,并结合教学实践和课改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让广大幼儿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课改的必要性,并转化为实践行动上来。不断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每一环节的教学品质,使每个在园儿童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园本教研”活动的专业性和实效性首先,让广大幼儿教师明白教研活动与幼儿成长、教师发展以及幼儿园建设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本园的教研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教研文化。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制度,确定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主题,并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努力解决幼儿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第三,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幼儿园成为教、学、研、训一体化的学习型组织,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3)抓好幼教课题研究与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太原市幼教科研工作水平首先,严格执行课题准入制度和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管理,完善课题指导机制,对立项备案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其次,让广大幼儿教育专家深入到基层,了解基层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发现基层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努力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广大幼儿教师共同探讨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继续作好课题鉴定和成果推广工作,在贯彻《纲要》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经验推广、观摩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推广这些研究成果,使之切实发挥对太原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导作用。
3.聚焦队伍建设,打造全员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1)抓好园长队伍的建设,重点解决领导力问题首先,提高园长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使其从制定幼儿园长远规划、编制幼儿园教学计划以及开展幼儿教育课程等方面更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其次,园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学会在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园长的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切实增强园长对课程与教学的领导意识与能力。(2)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解决执行力问题首先,以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等方面作为工作目标,并将其列入课程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其次,充分发挥市学科带头人、市保教能手和市教研骨干等优秀幼儿教师的作用,努力推动和促进太原市幼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再次,将新时期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增强广大幼儿教师的自觉服务意识,要求广大幼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鼓励广大幼儿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创造,提高课程执行力,在专业发展上走得更远。(3)抓好教研员队伍的建设,重点解决指导力问题教研员的服务意识、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首先,要转变教研观念。教研员要坚定地确立起服务意识,主动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深入教学第一线,努力使教研工作“回归实践、回归问题、回归教师”,为幼儿园和教师提供课程教学的专业支持。其次,要实现教研工作的创新。教研员要把握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趋势,根据本地区幼儿园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技术手段,通过机制创新,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更富有专业的引领作用。第三,改革和完善教研员学习和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质,切实提教研员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力和指导力。第四,积极发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作者的优势,建立辅导网络,扩大指导面,使教研员队伍真正为我市幼儿教育改革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4.启动0岁-3岁的婴幼儿教养活动的研究,为托幼一体化模式积累经验为了顺应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的趋势,以社区为单位,依托公办幼儿园构建起0岁-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体系。首先,加强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学习和研究,探索0岁-6岁幼儿一体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次,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编写太原市0岁-3岁婴幼儿教养大纲,在教养目标、内容及方法上给家长和看护人员以具体指导,为全市托幼一体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先期的实践经验。第三,聘请专业教师组成教学组,以0岁-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心理发展特点、营养配餐、日常生活护理和教育等为培训内容,建立试点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四,开展对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指导,及时把科学的教养理念和教养方法通过分层培训推广到托幼、早教机构和家庭,努力使太原市的托幼一体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5.积极开展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太原市前些年课改的重心主要放在示范园和中心园上。随着课改地不断深入,逐渐开始关注农村园的发展问题。首先,要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可行有效的指导方法。其次,结合国家幼儿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幼儿教师的需求,创造条件对乡镇中心园教师或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转变其教育观念,提高其教学水平以及管理班级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使科学的幼教知识和观念能够在广大农村园中得到普及和推广,提升农村幼教水平。第三,以乡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广泛开展教学研究,并讨论和备课,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组织现场观摩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以促进太原市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晋升制度在园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
1.晋升制度是促进园长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园长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是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指园长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包括园长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从外部条件来说,园长的工作环境、上级领导的支持、晋升制度等都是影响园长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1]。晋升制度作为园长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影响着园长专业发展的速度,是园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
2.晋升制度是促进园长专业发展的激励因素
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当研究对象在描述工作中的愉悦感时,他们最常提到的是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因素,有过出色工作表现的事件及职业发展的前景。相反,当他们描述不满情绪时,往往提到的并非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而是与工作外部环境有关的一些因素。48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2]。
激励因素是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状态的内在因素,一般包括工作带来的乐趣、社会认可、成就感、发展机会、进步与责任等。保健因素即工作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政策、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工作保障、福利与安全、人际关系等。保健因素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积极作用,但是间接影响工作者的积极性,所以也叫“维持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根据双因素理论,在调动园长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只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完备的福利待遇,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维持因素,而没有利用晋升制度、发展空间、社会认可等激励因素,园长的工作积极性是无法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的。促进园长的专业发展,从内部来说是需要园长自身具备发展的意识,对工作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因此晋升制度作为激励因素在调动园长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能够间接促进园长的专业发展,也可以说晋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园长专业发展的激励因素[3]。
二、晋升制度在园长专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
1.从国家层面来说,晋升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方式
晋升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是将人的能力与岗位按照要求进行匹配的一种方法。在园长队伍的建设中,园长只有在其合适的岗位上,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个人价值,体现其社会价值。而园长为了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也会做出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在现实情况中,晋升是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指派相结合,将成员指派到较高职位上去的一种方式。教育组织管理部门对园长能力信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指派是动态还是静态。动态指派即实现职务晋升。在掌握了充分信息的前提下,组织能在一开始就根据成员的真实能力把成员指派到最能发挥其能力的岗位上,而不是逐级晋升,使组织获得最大的资源配置。否则,由于将高能力的成员指派到低级职位,降低了高能力成员的预期收益而导致其离职。静态指派即它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并保持不变,如果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组织会选择逐级晋升,一方面有利于收集关于成员能力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工资成本。
晋升一般是在静态与动态结合下,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一条途径是通过组织对成员能力的认识。这类模型通常假定,在成员加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其真实能力(包括他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组织都会通过观察成员以前的产出(该产出是成员真实能力的一个有“杂音”的信号),逐渐更新对成员真实能力的认识,从而重新指派职位,而新职位可能由于成员被认为具有高能力而比原职地位高,也可能由于组织认为成员并不具备现职所要求的能力而将其降到低级职位上。因此,此途径可以解释职位的上升和下降两种现象。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成员人力资本的积累。
2.从社会层面来看,晋升是激励园长专业发展的机制,是高素质园长队伍建设的保障通过双因素分析来看,晋升制度是园长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激励因素。
在吃透《大纲》的基础上,通过粗浏览、细分析、精研究教材来把握整个教育计划的完整性.是备课活动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因为它不但从现有的教材上分析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涉及提出教育目标和完成活动计划两个重要的方面。
三、?备教具
四、?备学具
五、?备教法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孩子健康的成长。而要想达到此目的,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捷径。例如:孩子在进行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跳皮筋等活动时,免不了做出适量的运动,这样不但能增强身体的健康协调能力,还能帮助增进孩子生理的各种技能,无形中从游戏中起到了锻炼身体技能,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扎实的身体基础。此外,很多游戏都与体育活动密不可分,例如,幼儿园运动会中经常会出现诸如踩影子,跳绳比赛等。这些游戏既可以强壮孩子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和意志力,更可以借此让他们领略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孩子能对游戏的失败与否做出最自己能力里的清楚认知,从而更客观正确的了解自己。成功的孩子能极大的增加孩子的自信,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进一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对于孩子失败时,孩子能不气馁,努力奋斗,争取在下次比赛中获得胜利。所以此类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克服困难的恒心和在压力下的抗压能力。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儿往往是带给孩子无限欢乐的,毫无疑问游戏能带给孩子无穷的欢乐。幼儿园教学方式应按照理论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开心的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作为一种最生动的模拟,多彩的游戏种类能为孩子枯燥的课堂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亲身参与进来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并借游戏学会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于此同时,孩子的想象能力与创造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欢笑声中得到有效的提高。有一种很受欢迎的游戏叫:办家家。在此游戏中,孩子被分配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例如父母爷爷奶奶等。游戏道具种类与现实生活中别无两样,大家在游戏中会通力合作,真正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为家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妈妈送女儿去学校,奶奶在家拖地扫地,照顾生病的外婆外公等。孩子们能仿佛正式家庭一样各司其职,将分内工作做到最好。这个游戏的益处在于,孩子们能够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从而以亲身经历的方式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让孩子们额能更加好的对待家庭,对待家人,孝敬父母。
孩子对于游戏的最普遍感受就是有趣。因为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可以通过游戏来达到自己心理的满足。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孩子能有比平时学习更少的负担,从而增加的对知识的渴望,注意力更加能够集中。无形中能让孩子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让被学习变成主动求知。国外各种研究表明,若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这对孩子接受知识是更加有帮助的,因为相对宽松的环境更能够给孩子广阔的施展空间。孩子在游戏中国能获得极大的快乐,这在其他学习方式中是没有的,也是十分宝贵的,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特别是游戏与自己以前经历过的快乐事情有一定关联时,这无疑会促进孩子更加主动的学习,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
总之,只有正视游戏带来的正能量,正确利用好游戏能带来快乐的特点,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环境,只有放飞幼儿的天性,才能让孩子有一个难忘的回忆。老师方面,对于爱玩的孩子一定要保持理解态度,本着孩子快乐为第一理念,努力接受新教学观念,推层出新,创造出更多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游戏,促进孩子德智体的各项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4-02
幼儿的成长包括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其中,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会让幼儿拥有自信、自尊,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挖掘自身的潜能。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平台上,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基地。幼儿的家庭不仅要为其提供和谐的家庭环境,还要对其施与理性的家庭爱,同时要讲究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内所有成员都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这一过程中来。但是由于幼儿年龄阶段和心理阶段的特殊性,在3-6岁这个年龄段,母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她们对幼儿付出母爱,承担着教育幼儿的重任。幼儿也从母爱中汲取着成长所需的营养,建构着对这个世界初步的信任,实现心理的不断发展。但是,有一千个母亲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母爱,并不是所有的母爱都是适宜幼儿成长的。同样,在幼儿心理发展方面,作为母亲,具备责任、理性、敏感、尊重特质的母爱将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将分而述之。
一、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在担负相应社会角色时要履行的义务,作为母亲,她的责任则是作为幼儿的主要教育者,尽力承担抚养与教育幼儿的职责,并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责任是母爱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利于激发母亲对孩子责无旁贷的抚养与教育之责;其次,它利于为母亲不辞辛劳地抚育幼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次,它促使母亲为提高抚育幼儿的质量而不断提升自我;最后,它利于整个社会幼儿优育风气的形成。作为母亲,该如何为幼儿奉献一份有责任的母爱,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认清责任。对于女性来说,身为人母之后,有的能迅速转变身份,意识到自己已为人母的责任,并能在行为上做出相应改变。而有些女性,虽已为人母,但没有完成在思想上的转变,更意识不到作为母亲的责任,在抚育幼儿上,体现出失责却又不自知的倾向。这对幼儿成长大不利,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二,履行责任。作为母亲,重要的不只是认清自身即将担负抚育幼儿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如何履行自身的责任。在现代社会,新旧育儿观念杂陈,由于母亲们知识、素养水平参差不平,在履行母亲责任的水平上也是高低不一。作为现代社会的母亲,要学会借助各种平台,扩大自身视野,不断主动学习,充实和优化自己的育儿观念与方式。
第三,反思责任。没有一无是处的母爱,也没有尽善尽美的母爱。在抚育幼儿问题上,母亲们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对错杂陈的状态上。同时,育儿不同于制作一个物品,可以随时翻倒重来。当然,育儿也不是不允许出错,而是要善于及时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观念与方式。因此,就要求母亲在一边履行自身责任时,一边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纠错,把对幼儿成长的不利教育方式减到最少。
二、理性
母爱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温情与温暖的画面,似乎母亲的爱,充满了美好与温柔的场景。但是古人云,慈母出败子,就是提到了母亲在对幼儿施与母爱时,一定要适度、适时与适当。要爱而有教,否则变成溺爱,就会危害幼儿的健康成长。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爱得理性,不能爱得盲目。理性的母爱,将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那么,作为母亲,该如何为幼儿奉献一份有理性的母爱呢?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在思想上认清溺爱的危害。母亲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有些母亲却失了分寸,或许是自己幼年吃了太多的苦,或许是工作太忙,出于补偿的心理溺爱孩子。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是溺爱孩子的理由。溺爱孩子的苦果不言自明,在这里不必赘述。作为母亲,务必在开始抚育幼儿时,就保持头脑清醒,方向明确,不要陷入溺爱孩子的泥潭。
第二,在行为上施爱有度。母亲在教育幼儿时,既不要对幼儿过度期望,也不要对幼儿放任自流,而是在理性的指引下,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合孩子的抚育方法。不盲目和别人的孩子攀比,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也让自己在抚育幼儿的过程中,保持既有压力又有放松的心态。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将别人孩子的样子复制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是要潜心发掘自己孩子独特的光芒。
第三,不要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现在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堪称空前。人们对于孩子的成长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也对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大的投入,整个过程堪称艰辛。同时,育儿理念杂陈,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虎爸”、“狼妈”等育儿理念在社会上一时流行开来,更有读经班盛行一时。这时,作为母亲,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一哄而上,无视国家间文化教育理念的差别,无视孩子间性格品性的差异,直接照搬,东施效颦。一旦对孩子成长造成巨大的伤害,悔之晚矣。
三、敏感
此处的敏感是指母亲对幼儿身心基本需要的敏锐观察,以及对幼儿发出的信号作出恰当、及时给予反应的能力。一个具备敏感性的母亲,在面对幼儿各种有声或无声的需求时,均能及时发现,判断正确,并给予相应的关爱和满足,这将极大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作为一名母亲,将如何为幼儿奉献一份有敏感性的母爱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规律。身为人母,不代表就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在不了解这些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作出错误判断,误解甚至忽视孩子的身心需求,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母亲,要善于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不断学习,增加自己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尽量减少育儿行为上的失误。
第二,及时、合理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身心需求。在对孩子身心需求有正确的判断后,就要做出相应的行为回应或支持。有些母亲选择了满足孩子任何时候的所有需求的做法,有些母亲则在理性分析之后,采取区别对待、延迟满足等方法。显然,后者的处理方式更恰当。关于如何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需要母亲认真研读相关育儿理论,并在实践上进行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做法。
第三,切忌行为失当,过分敏感。有些母亲,恨不得将孩子天天捧在手里,保持高度紧张,事无巨细、尽心尽力地照顾和教育孩子,堪称“完美母亲”。但这是一种焦虑的心态,不仅让孩子备受压力,也让自己备受折磨。这不仅养育不出自信、大胆的孩子,也容易让母亲自身陷入焦虑的泥潭。这一点值得母亲们注意。
四、尊重
这里的尊重是指母亲与幼儿在人格上的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在生活中两者相处交往时要遵守的规则。做到尊重幼儿的母亲,会培养出人格独立、自主、大方、自信的幼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段的巨大差异,以及母子间的特殊关系,母亲往往很难作出恰当的判断,真正去尊重幼儿。而是会出现“以幼儿为中心”的孩奴心态或是“以自身为中心”的霸权心态,前者后让幼儿变得骄横跋扈、依赖性强,后者会扼杀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胆小、怯懦,没有主见。那么,作为一名母亲,该如何为幼儿奉献一份带着尊重的母爱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要理解“尊重”的真正内涵。很多母亲一提到尊重孩子,就抱怨说,自己已经把孩子捧上天了,他还是不听话怎么办?这里的尊重不是真正的尊重,如前文所言,尊重是指对对方在人格上与自己平等的言语和行为上的体现。因此,母亲要理解尊重的真正含义,不要误读,乃至曲解,做出了与尊重相悖的行为。
第二,要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在行为上给予支持。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付出。但是,在不了解幼儿心理状况时,即便使出十分的力气,收效仍然甚微。这时,作为母亲就要思考一下,你是否真正了解了幼儿的需求?理解是沟通的前提,也是双方有效交流的开始。作为母亲,要在了解幼儿内心世界方面下足工夫,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要学会向孩子认错。母亲,在抚育幼儿成长的同时,有意无意地被孩子作为一种权威。作为母亲自身,也容易把自己放在权威的位置上。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母亲,母亲同样也会犯错误,而这个错误在幼儿能够看明白并判断出的时候,作为母亲,要如何处理这种事件呢?拒不认错是最坏的一种,因为它让孩子对母亲失去信任。推卸责任也不是良策,因为它会让孩子在品行发展上受到不良的影响。最恰当的处理方法,莫过于蹲下来,真诚地看着孩子,告诉他(她):妈妈错了,妈妈要为此事向你道歉,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当母亲这样做的时候,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再孩子心中的地位,还会让孩子明白,妈妈也会犯错,改正过来就好了。妈妈尊重我,我也像妈妈一样。这些都像春风化雨一样润入孩子的心田,浸润着他的成长。
综上所述,母爱应具备上述四种特质,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做母亲,虽是一种天然获得的职业,却是一种需要不断思考和学习的职业。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既是自身的幸福来源,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愿天下母亲共勉。
【参考文献】
[1]莫建秀.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及其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任超.0-3岁婴儿母亲敏感性的结构及现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1.克服“自我中心”。在幼儿教学中,很多独生子女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师总会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太自我。那么教师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总喜欢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总喜欢做学生的“太阳”。如果心情好的时候,孩子们偶尔的不规矩表现也可以原谅,甚至用“童心”去理解孩子;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小“事故”则不会予以原谅。这就是教师“自我中心”的表现。孩子毕竟还小,怎么会懂得察言观色呢?尤其是好动的调皮的孩子,会领到更多的批评和惩罚。这样,因为教师的“不喜欢”,导致其他学生也不喜欢,所以就出现了“调皮的孩子不合群”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孩子一视同仁,要知道“调皮的女孩是巧的,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
2.摒弃“呆板现象”。呆板现象是由于过分依赖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而产生的。教师在初与幼儿相处时,喜欢给幼儿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较乖的孩子会被老师称为“小可爱”“小宝贝” “小公主”……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则被称为“调皮鬼”“坏孩子”。很多时候,这些固有的印象会阻碍教师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孩子产生误解,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孩子每天都会有进步,我们切不可凭借以往的经验去面对新问题。凡事要正确、全面地分析,分清因果,孩子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有时候做不好。所以,教师面对任何一个孩子,都要以表扬为主,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让孩子们内心感觉老师是喜欢他们的。
二、引导调皮幼儿
在全国双语教学日渐成为幼儿教学的趋势时,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有些多余,但是现在幼儿教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而产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只有正确 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我们幼儿教育的未来发展。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生理上,语言发展的关键是在6 岁以前, 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有形成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这一时期,如果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给予丰富、适量的信息刺激就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心理上, 幼儿4 岁前智力发展最快, 是语言敏感期, 愿意在生活中使用已学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情感屏障低”, 敢于大胆尝试。如果错过语言萌发增长的关键时期,再多量的刺激也难以达到充分发展的水平。所以,这一时期幼儿是有能力学习外语的。
因此看来幼儿学习英语是必要的,也是很科学的,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关键问题所在,英语在中国是不是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二语言?怎样使青春期阶段前的英语教学是持续并有实效的呢?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应该怎样学习
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事实就是以上的科学研究都是在实验者的二语环境下进行的, 目的是揭示二语学习者能否像本族语者那样掌握目标语。二语环境通常指的在同一社会里这两者语言使用的频率都是相对较高的,虽然第二语言不如母语使用频率高但是总是在生活上能够接触到的。如华语地区的香港、新加坡无疑英语应该算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这些地区和国家英语电视节目、英语报纸普遍存在,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频率也相对较高。
目前在中国小学一般在三年级才开设英语课, 而从幼儿园到小学正式学习英语这之间有着很大的断裂期,在这个断裂期如果几乎没有英语练习的氛围,那么到时候孩子们在幼儿园所学的知识也早就忘光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英语学习根本衔接不上。因此这才值得英语教学者和家长的关注,家庭与学校携手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英语的长期学习提高有效保障。
三、现代幼儿英语教学的误区
对于幼儿英语教学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根本不存在一个懂英语、英语很好的人就能教好幼儿英语的现象。而这样的观念显然还存在许多英语教学者的观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