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55: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子商务团队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基于电商团队的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与实践
职教师资队伍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针对高职电子商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师资培养的方式、方法基础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有针对性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提出并实施基于电商团队的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1搭建电商平台,按电商团队整合磨练师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也就是要“双师型”。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最好的熔炉是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企业锻炼机制是当前职教师资建设的一个方向。然而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等因素,电商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教师深层次参与企业锻炼的机会少。为解决这一矛盾,创建校内企业化电商实战平台,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这种矛盾,对于师资的快速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伊始,便高标准建设有电子商务综合实战平台———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基地。基地着重打造真实电商企业环境,并以企业化模式运营。基地分为网络营销部、活动策划部、人力资源部、物流配送部、在线客服部、展示店导购部、美工技术部、财务部。设总经理及各部经理、副经理。其中各部经理依赖电商专业教师专业特点、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加以整合、聘用,副经理则由进入基地的学生竞岗担当。近一年来,电商基地除正常运营外,迎合市场电商模式,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一黄金周”“、双十一”“、双十二”等商务促销。从方案制定、网站优化、商品拍摄、美工处理、商品的展示上架、运营与推广、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展现出良好的电商团队的运营与管理能力,师生电商技能提升较快。企业化实战电商平台的搭建,有效解决了师资企业锻炼的难题,对磨炼师资,促进技能水平快速提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2借助合作企业力量,助培师资电商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而这些前沿的电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首先是由著名电商一线企业创造、实践并产生的。为此,加强与一线的电商企业交流与合作,借助企业力量助培师资,使电商专业教师能够结合世界新型前沿电商理论,掌握当前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提高电子商务技能以及科研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电商师资培养一条快捷之路。学院在加强校内电商平台锻炼基础上,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一是送培。与厦门优优汇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师资培养,先后选派5名教师到企业进行电商运营、网店建设、电商营销、客户管理与服务、文案策划专项实战技能培训;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先后选派3名教师参与商务网络技术培训。通过一线电商等企业培训,得得电商教师能够紧跟电商前沿,掌握电商前沿技术和技能,大大缩短了师资培养周期。二是合作运营培养。寻求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积极探索企业网店代运营。与荣成市云帆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由教师、学生共同组队参与企业运营,其中教师担当电子商务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代运营企业店铺。
2.3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增长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是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比赛,但另一方面也是师资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衡量。技能大赛过程中通过理论与技能的集训指导、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技能水平均得到长足的进步,对广大教师来说在体现“以赛促教”同时,也同样体现出“以赛促学,以赛促长”。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明确提出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师生实践技能”,定期举办院级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制作大赛等,认真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加省、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竞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的良好氛围,造就高技能人才。专业招生的短短不到半年时间,系部先后组织师生参加首届威海市创业大赛之创业项目大赛、电子商务创业大赛;2014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3场赛事。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中,系部组织团队4支,参赛学生达20余人,其中“海潮”电子商务团队获“特步杯”全国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店铺装修单项奖;“FTD”团队获山东省赛区二等奖。2015年4月,以信息工程系为承办单位,正在组织“首届‘泰祥•皇朝马汉’大学生电子实践技能大赛”,赛程将持续2个半月。一系统的赛事活动,有效锻炼了广大师生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商务营销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决策与执行力和团队的合作能力,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飞速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4依照“六个一工程”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师资培养过程中,在强调通用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强调“专”,也即要求广大教师“术业有专攻”,以应对行业细分化对知识的需求。为实现这一要求,除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行常规建设与培养外,系部明确提出并实施团队“六个一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建设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选定一个专业方向,主讲一门课程,编写一本特色教材,建立一个兴趣小组,联系一个企事业单位,建设一个课程网站。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绝大数老师正朝着这一目标逐步进入角色,教师的个性化、职业化特征正在形成。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52-03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开始蓬勃发展,现在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经济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随着国家倡导普及高等教育和循环经济,校园电子商务模式就此应运而生。所谓校园电子商务,即校园内的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商品交易活动,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校园环境实现商务活动的一种新型模式,是电子商务应用于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的产物。校园电子商务除具有电子商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如效率高、市场稳定性高、运营成本低等。校园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能够服务于师生,激励大学生创业,为培养电商人才提供实践的平台,还能为学生的闲置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响应了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减少资源浪费。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而目前我国的校园电子商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阻碍了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校园电子商务的作用,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我国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现在的各个高校对各种设备的完善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这就为校园电子商务在校园内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校园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主体是高校内的师生,这部分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且都掌握一定程度的网络知识。校园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师生对便捷生活的追求,还能够使得师生对电子商务有进一步了解,为在校生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校园电子商务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然而,校园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团队建设不成熟、信用机制不完善、校园电子商务业务不全面等问题,使其发展后劲不足,使其步入缓慢增长期甚至停滞期。
(一)团队建设不成熟,且资金不足
由于校内电子商务的团队成员大多为在校生,在校生们的人脉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他们的人脉大多都在校园内,而且他们社会经验较少,资金承受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而且学校的课业也会分散学生们的一部分精力,使得他们不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校内电子商务的建设中。除此之外,团队的一部分成员有可能没有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缺少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交易的经验。这就造成了组建的团队既没有强大的号召力以及凝聚力的领导层,又没有稳定的资金持续支持,也有可能出现团队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在校生自身的个人素养和人生阅历不足以支撑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够形成核心的竞争力,使得团队建设不成熟,难以长时间立足于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中。
(二)信用机制不完善
与国外的校园电子商务相比,国内校园电子商务的信用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严格、规范、合理的信用监督体系,对于校园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没有良好的安全保证,由于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缺少监督和控制系统,这会使得交易活动中出现篡改产品信息的情况,商家以次充好,与实际不相符的产品图文信息,缺乏商业诚信,误导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的权益,这使得好多买家开始逐渐对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失去信心。失去了信任,便会放弃使用电子商务平台。除此之外,校园电子商务的支付模式大多为货到付款,即使买家大多数为各个高校的高素质学生,但有时也会出现少部分买家迟迟不付款,或者恶意拖欠货款,甚至是拒付的情况,这种情况则使得卖方对校园电子商务缺乏信任。因此,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用户对校园电子商务的信任,才能使校园电子商务迅速地在校@中发展起来。
(三)部分高校的校园电子商务缺少解决闲置资源的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不再像过去那样,新事物的出现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被接受,正因为对新生事物的接纳能力变强,才使得大学生们的购买欲望变强,而购买欲望变强直接使得更新个人用品速度加快。这种现象就造成了一部分资源的闲置,甚至更有甚者会是浪费,而现在已存在的大部分校园电子商务开展的业务中却不包含处理闲置商品,在校师生对于处理这部分闲置的资源,苦苦寻找途径,而在没有找到途径的情况下,师生面对这部分资源,只能选择最不恰当却也是最无奈的办法,便是对物品进行搁置或者拥有者自行销毁。因此,高校应尽快着手建立解决闲置资源的二手平台,以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满足广大师生解决闲置资源的需求,提高他们对校园电子商务服务的满意度。
三、促进我国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校园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其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步入了缓慢增长期。解决校园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由于团队建设不成熟、信任机制不完善和校园电子商务业务不全面等问题对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校园电子商务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各个高校大力扶持学生创业团队,促进校企合作
大学生的创业团队有可能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甚至有可能来自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这时就需要学校为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团队指派导师对其团队建设进行指导,由指导教师对团队成员进行系统地划分,将团队构建成一个有机的合作体系,使学生组建的业余团队变得专业化。这样就使得学生组建的团队在校园电子商务活动涉及的各个环节能够连接起来,即商品的采购入库、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营销、商品的派送、财务等环节皆有专人负责。学校也应与企业合作,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合作基地及培训,从而提高团队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顺利进行。
由于大学生缺少稳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可自主寻找企业加盟或通过学校介绍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基于校园网建立自己团队的网上商城经营自己和企业的产品,或者可以经校方允许后,在校园网内链接企业的购物网站,拓展校园网上商城的业务,学校可以效仿京东商城将校园网上商城划分为自营和第三方,可以将学校附近的商家引入到网上商城中,将附近的商家的详细信息如经营的产品、联系方式、价格等录入到商城,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这样既能够改变传统校园电子商务局限性,扩大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范围,又能够满足在校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建立校内网络交易信息系统,完善信用机制
由于校园电子商务陷入信任危机,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自主组建团队建立校园内网络交易的信息系统,并且聘用校内大学生创业团队对该信息系统进行日常信息更新与维护。在信息系统中将参与交易活动的各方的信息进行录入并将这些信息与教务系统连接,完成交易时,需要交易双方互相打分测评,并且将测评的分数实时载入学工系统和平台中进行记载,形成可以同时监督校内外商家的信用监督体系。校内网络交易平台的管理人员或者从事校园电子商务的创业团队人员需要对卖方的产品进行实际考察,并且对产品做出中肯的评价,这部分评价将在商品详细信息页面中显示给买方,买方根据评价酌情购买,增强消费者对校园电子商务的认同感。
学校也可以在校园网上商城中采用寄卖的销售形式,卖家在交易平台中提出寄卖申请,网络交易平台的服务人员将上门领取卖家想要寄卖的闲置物品,平台将结合产品实际的磨损程度及折损率进行合理的估价,最后由卖家以估价为基础上下浮动不超过一定额度进行最终的产品定价。这样既可以防止商家夸大其词、恶意收费的情况出现,保证产品描述与实际相符,又可以保证双方交易的公平,提高交易的可靠性,增加参与交易的双方的信任度,从而增加双方对校园电子商务的信任和认同,促进校园电子商务市场的有序进行,维护各方的权益。
(三)高校应建立校园二手交易平台
高校应着手建立校园电子商务二手平台以解决在校师生的资源闲置问题。高校应将教师与学生联合起来,共同组建二手交易平台,平台的管理者对于该二手平台在校园内进行宣传,使得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在校园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由于二手平台的组建人既有教师又有学生,使得平台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二手平台应既支持寄售模式又支持自主销售,即师生既可以将自己的二手闲置商品委托给平台管理人员进行代销,又可以自己在平台上注册成为商户,将手中的闲置资源放入自己的店铺中。而对于特殊的物品,如书籍、参考资料、笔记等,学生若在校园商城中未转售出去,应由校图书馆进行统一回收,以便跨专业学习的学生可以租借相关专业的教材。
校园二手平台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交易平台。不仅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号召,将旧物再用观念渗透到在校师生每个人的脑海中、行动中,实现绿色生活和低碳生活,还能够提高商品的利用率。部分大学生由于过度消费造成短期的经济拮据,将闲置的物品转卖给他人以换取生活费用,既能够使其他学生由于某种原因δ持稚唐非蠖不得变为唾手可得,又能够减轻学生处理闲置商品的不舍心理。
四、结论
随着电子商务的盛行,校园电子商务也越来越被各大高校重视,逐渐被引入校园以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校园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出现团队建设不成熟、信任机制不完善及业务范围不全面的等问题阻碍了其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对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各高校应大力扶持学生创业团队,促进校企合作,建立校内网络交易信息系统,完善信用机制,高校组织校内的师生共同创建校园二手交易平台,为在校师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在线交易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在校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参与校园电子商务活动各方对校园电商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以期促进校园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新红.校园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5,(8).
[2] 陈锐炜,姚娜娜,汤京涛,李彩霞.校园电子商务的分析与研究[J].企业导报,2016,(9).
围绕南宁市及周边城市发达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电子商务典型岗位群。通过对典型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明确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托学校理事会,发挥行业优势,组建电子商务专业理事分会,创新“工学结合、联合培养、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立足北部湾,服务东盟,培养“商务型”和“技能型”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不断深化基于“实习导师制”下的“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更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和课程标准,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实行双证书制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共建一支德高业精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深化合作力度,引入企业,校企共建“四个基地(中心)”、“五个级别平台”,即集教学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培训考证、生产经营及职业素质训导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实践园;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以过程评价代替单一考试,重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项目经营实战替代考卷;重视过程监控特别是顶岗实习的管理,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对专业群和同类专业的引领作用。
通过两年的专业建设,建成资源区域共享,办学理念领先,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学校—岗位零距离对接”,代表省内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方向,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示范专业和综合性实训基地。在承担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与社会人员岗位培训任务的同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职业学校,提升本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实现了高就业率和高满意度办学效益,促进整个广西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
二、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建设与创新发展实践
1.人才培养定位———找准结合点。专业内涵的源头在于定位。要找准人才培养定位,首先应该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专业适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也就解决了定位问题。客户服务与管理从工作内容和职能来说,要求具备现代客户服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能够熟练地掌握客户心理、客户服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及实操技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能高效地完成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中职学校理应成为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以此同时,网上销售侧重对网络零售商的管理与指导,也适合中职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在中职学校培养大量优秀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和网上销售人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最有效途径,是社会、企业心声呼唤与热切期盼。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召开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专家认证会,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岗位职业能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与写作能力等方面技能为目标,以“硬技能、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为指导原则,培养既有扎实的电子商务和商贸理论基础,又有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客户服务与管理和网上销售两大职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2.教学团队建设———选准切入点。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专业内涵的灵魂在于教师,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保障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校训“崇德尚人”,办学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对此,学校花大力气开展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鲜明体现我校创新教育的特色。目前大多数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际操作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上没有完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工学结合”这个教改目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专业教学团队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集体备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2011年组建8名教师团队的基础上,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今年继续组织12名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带领21名学生为我校“印象八桂”网上商城运营中心建设、格子铺、实体店和B2C网店相结合的连锁超市运营及南宁百信乐移动12580呼入客服、企业网上零售、小额批发运营而进行实际工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实践项目现已开发成为电子商务运营策划的教学项目。由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绩突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荣获2012第五届中国网络营销大会“网络营销优秀教学团队奖”,荣获2011第四届中国网络营销大会“企业项目教学创新奖”;10名教师荣获中国网络营销大会“优秀教师”称号。
3.核心课程改革———确定控制点。专业内涵的基石在于课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在校内建立“印象八桂”网上商城运营中心,由企业派兼职教师来校上实战课,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感受实际的工作流程与内容,尝试使用新型的教学资源,针对核心课程实施“五化”教学模式,即项目背景企业化(教学项目依据企业背景材料设计)、学习内容工作化(即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教师指导精细化(实训步骤有主讲教师详细的配图演示)、学生操作规范化(要求学生完成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的操作过程)、成绩考核动态化(用动态成绩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完善作业)。通过检查教学项目背景材料是否为教师深入企业调查或实际运营的第一手资料,学生操作是否以文字加配图的形式记录了操作过程,操作指南是否包括了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提醒、操作反思、课后拓展等要素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实训成果是否经过了不断完善等四个关键控制点,提高教学效果。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启动后,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并成为本专业协作组课题副组长单位,牵头开发完成了《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精品课程所有课件。
4.顶岗实习实践———寻求满意点。专业内涵的延伸在于企业。在对现有校外基地进行优化建设的基础上,再新增10家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推行“参与式”、“项目式”、“任务式”“、工作室式”等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进行仿真教学,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顶岗实习中的工学矛盾、薪酬、管理职责等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直接决定着实习的成效。本专业通过教学实施方案的改革,寻求企业、学校、学生的满意点。2012年8月,我校21名学生到南宁百信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校针对该项目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方案(组建独立的教学班,部分课程的教学及考核由企业在岗前培训及工作中负责完成,另外一些课程由学校教师结合企业实际采取集中辅导方式完成),企业承诺实习生与正式员工实行同工同酬,学生的顶岗实习月工资平均达到3000元。
5.实训基地运营———寻找盈利点。专业内涵的活力在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运作模式,以适当的收益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校内教学区与生活区建立格子铺、实体店和B2C网店相结合的连锁超市。格子铺面向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竞标方式获得经营权,为学生提供真实地商务实践活动,建设“校中店”。通过校企联合开发的方式构建仿淘宝网的网上商城,招聘电子商务专业群学生组建项目运营团队,成立“印象八桂”网上商城运营中心;明确运营中心的组织结构及相关职能,完成商城招商、客户管理、在线交易管理、物流配送等工作;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商城上进行C2C网上开店创业和购物,由教师团队带领学生运营,实现企业、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罗晓东(1971- ),女,四川汉源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及职业教育。(江苏 南京 211168)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科技园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苏教高[2011]29号,课题编号:2011JSJG324)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于产业链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2JMZ12012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16-02
一、准确对接行业产业链的专业定位,提升创业创新机会
高职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其必须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才能特色鲜明,具有生命力。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逐步形成,从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战略、服务外包和国内外市场拓展等各方面均对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从而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创新机会。因此根据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对接产业链来调整专业定位,可促进各校电子商务专业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提升创业创新机会,办出特色。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深化“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以政产校企合作的大联盟为平台确定与区域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链。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南京将致力打造“人才创新名城”“电子商务示范名城”,白下区“电子商务示范区”等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光华科技产业园”为载体,依据政府扶持政策、产业(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网络营销协会等)标准规范与发展,整合学院新兴优势专业与人才资源以及合作企业项目技术优势等,策划对接产业链的专业项目链(如图所示),以此带动校企良性互动,动态预测专业发展最前沿,为创业创新提供前导方向。
二、“双主体”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双主体”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指校企双方作为主体联合,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分析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新能力和变化的能力,将其任务化、项目化,构成新的“动态能力集”,调整补充到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形成动态的能力模块和动态的能力点,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该模式采用学—半工半学—工三个阶段实施,将“工学结合”实践内容由校内项目练习、校内综合实训、校内生产型实训到企业实战组织成专业项目链,环环相扣,节节深入。
在动态更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对应三阶段开发了创业创新素质能力点,将创业创新素质和意识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阶段,首先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的模式,由系部领导、专业教师团队、学生会及相关社团、创业优秀的学生代表、辅导员团队共同策划活动,将参观大学生创业园、实训实习基地、专业教育和本院创业创新案例学习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感受创业创新创意氛围,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第一学期开设的电子商务应用课程中对学生提出小组网上创业和个人创业的尝试,并将创业创新活动过程考核贯穿到毕业时作为加分的依据。半工半学阶段,通过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工学交替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创业过程,认知专业岗位的知识技能需求,拓展创新思维,感受职场氛围,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结合“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入解决创业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点,提升学习动力。在工阶段,通过校内生产型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和参与相关的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三创”大赛,结合“网上创业”“呼叫中心客户管理”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在培养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创业项目深度的内涵。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就业(创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开发强化创新创业技能训练
根据动态能力集模式实施要求,以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对应的岗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深入分解,进一步通过项目设计,将能力点转化成课程内容,并根据这些能力点在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按工作流程重新进行组合,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教学载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创业创新能力训练,将原专业教学的各知识点按工作过程重新进行整合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就业(创业)导向型”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标准进行课程重塑时,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师资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依据企业工作流程,融合一线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组织,以企业项目训练为主体,同时围绕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工具、条件、环境、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等探索集成化的电子商务全程项目链资源建设,形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建成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特色的课程共享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其中强调创业创新技能培训的校内课程主线为职业生涯规划—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实务(企业、行业证书嵌入课程)—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网上创业、呼叫中心客户管理—创业就业指导;校外主线为岗位认知实习—半工半学岗位实习—工阶段实习(创业实践)—毕业实习—SYB创业培训(毕业后)。
四、支持“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创业创新活动平台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保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能够以“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对应三阶段的学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配套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1.校内教学实训室。具备模拟电子商务交易环境,支持学和半工半学阶段的校内项目实训教学。实训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接入internet和校园网,可以随时登录德意、博导网络营销和微申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用于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基本技术教学实训和综合项目实训。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半工半学阶段的综合项目实训和工阶段模拟企业环境顶岗项目。我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LivingMall现代商务中心”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共同进行实训项目设计,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课程,并编写工学结合立体化教材。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真实体验等教学方法,按照注重引导的原则来实施综合项目。
3.“大学科技产业园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广场”和校外实训基地。提供工阶段的企业顶岗实习和职业证书培训及就业创业拓展的实战环境,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我院“光华科技产业园”为政产校企合作共建,董事会管理、股份制运营的“大学科技产业园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园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发展与专业群建设对接,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建设、创新型课程开发、“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共管”。在校企股份合作体制机制下,更加明确和真正发挥了学校、企业人才培养“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校企共同进行岗位项目设计、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开发创新课程,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成果转化、产学研管理控制、学生实习实训保障等制度和机制。通过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了以引企入校的“大学生创业广场”“光华科技产业园”为集成闭环的前厂,LivingMall商务中心为后校,开展产学研的“前厂后校”模式。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企业工作管理制度和学习评价制度约束,增加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动力;以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企业奖学金、创新奖励等方式激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灵感,树立就业的信心。
五、“双创”素质优秀的“双师”教学团队,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教学团队建设应当在团队成员“双师”素质提高和团队“双师”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将教师“双创”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团队建设全过程。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了专业通识课主要由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完成、专业核心技能课及教学项目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和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机制。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课程开发中积极为学生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勇于创新,追求成功”的创业环境,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创业实践有机结合。
六、结语
面向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改革,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战水平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经营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入进行专业建设改革的信念。
[参考文献]
[1]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规范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0(1).
[2]李畅,刘任熊.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能力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3]潘旭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8).
[4]王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0(3).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25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31- 03
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及发展,但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杂乱、实践环节薄弱、师资结构单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专业的发展。高职专业建设需要把握以下四大要素: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二是课程体系的建设;三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四是实践基地的建设。四大要素需统筹兼顾,每一块功能的弱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专业建设需要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只有将这些关键要素通过一条主线进行有机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
1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
基于以上理念,通过对高职电子商务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的调研分析,明确了“会开店、善运营、能创业”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电子商务网店(站)运营业务为主的目标就业岗位群,构建了“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的“职业岗位链”,并以此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保障体系(师资、基地)等方面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成果,切实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生的高品质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2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之实施
围绕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这条主线,专业构建了“岗位引领、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适岗双向”课程体系,打造了师资生态链,新建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心,初步实现了各核心要素的协调发展。
2.1 创新“岗位引领、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学院四方合作办学体制平台、同育共管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各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引领,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程项目、仿真项目、企业真实项目、创新创业项目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征。
在人才培养实施流程中,实施了“三段三域式”实践教学。第一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认同感,通过专业介绍、电子商务协会活动、工作室宣讲、企业讲座、电子商务企业参观、创新创业教育等形式,使其对专业有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二、三、四学期,通过项目团队、工作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点强化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岗位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五、六学期,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对接。
2.2 重构“适岗双向”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行业就业岗位众多,专业的学习内容涉及面广、课程名目繁多、脉络不清,容易造成培养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广(杂)而不精,核心能力不突出,岗位适应性差。专业通过分析网店(站)运营各核心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基于职业岗位链重构了“适岗、双向”课程体系(见图2)。
专业主干课程均以“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岗位链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课程名称体现出工作流程的连续性,体系严谨,一目了然。适当加大两方向主要就业岗位所对应核心课程的课时量,如将美工、设计岗位对应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时量加大到160学时,从技能的完整性、教学的可行性、内容的前瞻性方面合理组合教学内容,课程涵盖了商品图片处理、网页布局、特效制作、网页等11个学习项目,有利于学生系统了解岗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传统课程内容之间交叉与重复过多,学生学而不精的缺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养成,通过设置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发展、人文科技、创新创业素养等方面课程,形成以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养成教育系统。
2.3 基于职业岗位链构建师资生态链
电子商务重在实战,岗位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岗位众多,分工细致,一个教师不可能都擅长,一个岗位也不需要所有教师都擅长。理想的师资团队模式应该是,每个岗位有2~3个教师擅长,每个教师精通1~3个岗位,形成分工明确、技能精专互补的教学团队。
基于此理念,专业在师资团队建设规划中,对接职业岗位链,提炼了电子商务“师资生态链”建设理念。通过师资生态链构建(见图3),每名教师制订个人职业规划,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确定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某2~3个领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核心技能的重点培养,打造了一支技能精专互补的教学团队,既有效保障了课堂教学和项目运营指导的质量,又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技能单一、教师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
专业主要通过国内外进修、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企业顶岗实践、专项技能培训等方式突出对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注重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定期开展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积极组织兼职教师参与教研室听课交流活动,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的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规范进行指导。兼职教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共同推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4 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
为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难、学生岗位实战训练机会少等问题,专业贯彻先进性、生产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策略,围绕“会开店、善运营、能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链为核心,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中心、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心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三大功能中心,打造一个集教学、培训、生产、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初步实现了“开店有指导、运营有项目、创业有场所”的基地建设总目标。
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中心主要承担培养学生团队“运营传统企业电商项目”综合技能和素养的职责,学生团队通过在中心半年至一年的综合实训和实习,基本能完成为一家传统企业开设B2C商城或TP业务,帮助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化服务。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心分为摄影、图片处理、网页设计、推广、客服五大区域,严格按照电子商务B2C商城项目运营的要求规划工作区域和配置运营设备,不但可以承接摄影、图片处理、网页设计、推广、客服等企业项目,而且可开展教学、培训、实训实习工作。三创项目孵化区、工作室项目孵化区和精英网店孵化区,主要为学生个人和团队提供经营办公场所和配套服务,并以企业示范和专家指导培育孵化创业者。入驻孵化中心的项目和网店均采用竞争考核和淘汰制度,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的人才和项目的孵化中心。
3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之创新
3.1 注重整体设计,专业建设理念创新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理念。通过对高职电子商务主要就业岗位群的深入分析,明晰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专业建设未来趋势,同时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顶层设计专业综合化改革方案。首次提出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概念,并紧密围绕职业岗位链这条主线,整体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保障体系(师资、基地),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各组成要素理念上的一致、功能上的协调和结构上的统一。
3.2 对接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模式创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指向性和可迁移性,坚持以职业岗位群能力为主导的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成立工作室承接企业真实项目、公司化运作企业真实项目、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组建学生精英团队、参与电子商务创业园企业项目、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3 师资基地并举,教学保障体系创新
对接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提炼了电子商务“师资生态链”建设理念。通过构建电子商务“师资生态链”,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优势和特性,打造了一支技能精专互补的教学团队,保证了师资团队建设的整体性、协作性和可持续性。
贯彻先进性、生产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策略,围绕“会开店、善运营、能创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基地建设理念,打造集教学、培训、生产、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全面提升了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4 结 语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自实施以来,切实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岗位对口率超过85%,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高达98%,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基地,60余名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获国家级、省级竞赛一、二等奖15项,毕业生受到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共有30余所全国高职、中职院校来学习交流,辐射与示范作用明显。
主要参考文献
[1]商玮,盘红华,徐慧剑.TF-CDIO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深入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大众的消费方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8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4.2万亿元。随着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校园电子商务这一在传统电子商务中细分出来的新兴市场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校园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完善稳定的校园内部网络环境和高个人电脑拥有率,目前国内校园基本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的覆盖率高且使用费低为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网络保障。其二,稳定高素质的消费群体,校园电子商务面对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在校师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2014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拥有良好的信用,勇于开拓和创新,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在校园开展电子商务虽然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它自身同样存在着固有的弱点。首先,校园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与社会环境差异大,校园的商业氛围远没有社会商业氛围浓厚。其次,无规模优势,利润空间小。高校学生毕竟人数有限,就算全员参与,需求量也不会形成太大规模,商品缺乏价格优势,在校学生处于求学阶段,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收入基本来源于父母补贴,消费依附于学生的家庭状况,导致校园电子商务盈利空间小。最后,由于国内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专业的校园电子商务团队也制约着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
1、平台运营的模式
当前市场上出现校园电子商务模式大都是借鉴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如B2C(Business-to-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模式。校园电子商务虽然是传统电子商务的一个细分市场,但是校园电子商务也有它自身的特殊所在。如果一味的把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照搬到校园电子商务市场中,那么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必须要寻求新的校园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在校园的特殊环境下要实现校园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借鉴B2C和C2C模式的基础上,将B2C和C2C模式相结合打造网上店铺,引进商家,建立校园商家店铺,和校园品牌专卖店,建立二手物品交易板块,实现线上与线下二手交易平台一体化,符合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也可反向O2O的模式(反向O2O,即线下到线上(Offine To online)主要核心是利用线下的信息展示渠道(包括二维码等)及各种线下推广活动等,将用户引导至线上,促进线下销售。)同时也可以基于易物的思想,在平台中打造一个易物板块,学生可以将闲置的资源到平台上,也可以通过平台寻找想获得的资源,在易物的模式中,物品的价值取决于需求价值而非它本身的价值,交易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易物双方的意愿。
2、市场定位
校园电子商务要想保证长久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它的盈利方式。校园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相比不具备规模优势,不能有效控制成本,价格竞争力弱,同时它所面对的特殊消费群体和校园内商业气息不浓,校园电子商务的市场定位就成为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校园电子商务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以学生为主,他们的需求没有一般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参与者那么个性显著,校园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参与者数量稳定,且消费需求相对单一,校园电子商务的市场定位应该与学生这一群体的需求密切结合,比如网上订餐、网上超市、图书出租、二手交易、闲置资源网上易物以及与教育资源相关的衍生品市场。考研、考公务员信息、教学资源、就业与兼职信息等。
校园电子商务与一般电子商务相比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更加的单一,但同时它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专业,对学生这一群体的偏好把握的更好。很好的弥补了校园市场空白同时也降低了它的经营风险并为自身的发展增添动力。
3、支付安全与支付模式
支付安全和支付模式也是传统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安全保障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传统电子商务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支付安全,比如安装数字证书、投保支付安全保险、进行人机交互多重认证。
校园电子商务和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它的交易金额不可能达到像传统电子商务一样的规模,所以如果照搬传统的支付模式必然将引起支付成本的上升。然而在校园电子商务中实现在线支付它也有它的特殊优势,随着校园一卡通的推广与发展,我们在校园电子商务中可以将“一卡通”作为在线支付的载体,不再单独同银行等金融机构联系,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专门处理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精减了业务流程,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支付安全。一卡通支付也可以保证用户信息的完整性,便于校园内的使用和资金的管理。
4、团队建设
校园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它立足于校园,服务校园。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有激情、有经验的团队才能保证它健康的发展。
在团队建设中,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参与到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中,让电子商务的同学参与到平台的管理和推广中,让物流专业的同学参与到商品的配送中。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导师或者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来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和经验的欠缺。
5、用户习惯和信用问题
在校园商业中,校园实体店已经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如何改变用户习惯,把学生的消费习惯从校园实体店转移到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上也成为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改变用户习惯必须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强线下的宣传,提高网站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需要校方的大力支持,比如在校园网站中加入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链接。
大多数人在网购时最关心的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拥有较高的信用,在网站上实现校园实名注册和一卡通相联系也将最大限度提高信用等级。平台的管理者也要对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监控,对商家的信用进行评级。
三、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
校园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平台的推广对它的发展也举足轻重,校园电子商务的推广可以部分借鉴传统电子商务的推广,校园电子商务面对的市场范围大多集中在学校范围内及周边,这也降低了它的推广难度。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和横幅。也可以做展板来提高在学生中间的知名度,同时在线上利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做广告宣传。
在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这个特殊环境下,盈利空间小,如果花大量资金做推广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校要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利用它自身的影响力扩大电子商务平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做大做强再推广到周边其他高校,扩大影响力和业务范围。
做好校园电子商务平台自身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好的产品,给顾客良好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口碑,口口相传,同时还培养了用户的忠诚度。
四、对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首先,学校要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占主导地位,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是在校园这个商业氛围不浓厚的环境中,盈利空间小,如果依靠商家和第三方来提供平台显然是不现实的。校园电子商务的开展主要目的是服务师生,其发展将推动学校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学校这个市场注入新的动力,所以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区别于传统的电子商务,它有一定的公益性在里面,不是单纯为了盈利,它立足于校园,服务于师生。
其次,市场定位准确,校园电子商务的市场定位应该与学生这一群体的需求密切结合,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产品与服务,并且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实时更新产品与服务。
五、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校园电子商务这一新开辟的市场也将迎来它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紧跟市场的步伐,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规避经营风险。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离不开校方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从校园出发,立足于校园,校园电子商务必将迎来它的春天。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到国家大创基金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1410656039;项目名称:校园电子商务背景下学生会及社团等学生组织设备资源整合创新模式探讨――以双流地区为例。项目级别: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王青怡。中央财政专项项目经费卡号:83046302。)
【参考文献】
[1] 艾瑞网:数据报告:艾瑞: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增长[EB/OL].http:///html/20150201/
245910.shtml.2015-02-01.
[2] 方兴林:校园电子商务SWOT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2).
[3] 方兴林:国内校园电子商务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中国家电区域连锁经营创新研讨会”始于2007年,由财神软件组织发起,每年一届,特点是将区域家电连锁企业联结起来,以参会企业现场实例研讨的方式,共同探讨、互学、互动、互利。从首届研讨会起《现代家电》就一直参与其中,记者在每次的会议中也能够发现一些明星企业。
高职教育已经步入内涵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其核心应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搞好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所必须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符合企业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要求,从中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并且适应本地区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
1.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
1.1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比较模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络已深入到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整个世界正以急速的步伐走进电子商务时代。面对电子商务实践的快速发展,有些院校对其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不能清晰地进行定位,缺乏明确的职业岗位群,因而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宽泛、模糊。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面,简单用将计算机类课程与商务类课程进行叠加,期望能培养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商务;既能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维护与管理,又能开展网络营销、电子贸易、企业管理等活动的人才。奢望学生毕业之后成为通才,既适合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又能适合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所需的人才需求。其培养目标既不符合我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真实需求,也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
1.2缺乏可循、可测的专业基本标准
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缺少明确的专业设置基本标准与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设置无科学依据,专业建设规划无监控评价指标,质量保障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没有构建健全完备和行之有效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第三方评价机构与学校联合参与的专业建设监控与评价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标准,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软件、硬件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差别较大,造成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较大差异。此外,由于各院校的专业建设中,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低,使得各高职院校自定的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脱节。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设置,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式。
1.3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欠佳
由于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偏商务”与“偏技术”之争,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成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课程的组合及叠加,商务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缺乏关联。有的高职院校实际照搬本科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同时,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中,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成熟的教材可供参考,师资队伍临时拼凑。所以,各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说是各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科目过多,课程体系也无法实现高职课程“职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
1.4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建设低水平重复
近年来,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组织化程度低,未能凝聚各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力量与行业企业专家智慧,对课程标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同一专业的主干课程缺少基本的标准。尤其是在政府层面或行业权威机构组织“缺位”情况下单个职业院校教师所开发的专业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标准差异较大,缺少对基本要求的统一性、有效性和公信力。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校企之间、学校之间未形成合力,企业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度仍然不高,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有较高教学价值与共享应用价值的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践案例较少。从学校教师层面看,不同学校同一课程任课教师也各有所长。在以往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各院校各自为政,且由于多数的课程教学团队,在资源开发技术上存在着瓶颈,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其结果导致资源建设低水平重复,难以把各校教师、企业实践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与网络优势结合起来。
2.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2.1明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服务。依据中小企业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是:以商务应用为主,以网络技术服务为辅,以满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求为宗旨,以培养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将专业定位于培养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的从事网络贸易(营销服务型)和网络编辑(技术服务型)等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
网络贸易(营销服务型)方向的主要岗位有:网络营销员、客户服务及网络贸易员;网络编辑(技术服务型) 方向的主要岗位有:网站策划、网站编辑、网站运营管理(含网站推广等)。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电子商务岗位分为三个层次:即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和电子商务师。我们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主要培养助理电子商务师岗位上。由专业项目小组研究电子商务专业所针对的就业岗位,确定岗位群;通过对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分析,确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模块,能力模块由一个个能力单元所构成;根据对能力模块的能力分析和分解确定课程模块和设置具体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
2.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方案
根据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遵循“以社会需求定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定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定课程领域”的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构建课程,同时在设置课程时还应考虑学生就业发展潜力。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素质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将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双证融通”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认真研究与科学论证。针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地区支柱产业,对企业典型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解,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按照“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开发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块,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方案,并开发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项目设计方案。学校组织专家委员会,确定能力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实现校企双向参与、工学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真正做到在完成学习项目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建设“双师”教学团队与完善实训实践条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建设“双师”教学团队与完善实训实习条件。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借助学院师资培养的“五个一工程”,通过企业实践、社会服务、培训考证等途径,实施专业带头人“一师一企一项目”、骨干教师“一师一企一岗位”、青年教师“一师一企一案例”制度,通过在企业“完成项目、岗位锻炼、案例收集”等过程,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明确个人发展方向、采取多种培养渠道、学历提高与技能培养并重等举措,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实训实践教学设备条件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完成电子商务及其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按照集“教学、培训、技术开发与服务” 三位一体的功能要求,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电子商务技能训练中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包括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电子商务实务实训室,网络创业、企业网站建设工作室等。同时,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遵循“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立足长远、合作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江苏远东控股集团等六个较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顶岗实习条件,通过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4加强实践与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通过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来实现,第一,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机会。第二,建立校内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以电子商务内容为主演示商务流程的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专业课程进行实际操作。第三,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网上创业的实战经验。
积极开展创新和创业教育。学校将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加入网络创业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利用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自主创业。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提供20多个门店,免费租用给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同时联系校外企业,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社会平台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创新和创业人才。
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教育应改革传统教育中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弊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品质,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施之中。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十七大报告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园地。立德树人,是在德育为先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突出高职教育培养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专项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2011HYZX018;主持人:蒋一清;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登记号:GYE42,主持人:蒋一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蒋一清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电子商务是目前炙手可热的热门名词,但近些年来由于行业规范缺位、培训意识淡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高校学生“纸上谈兵”多过“实操”等困境,使社会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和阻碍。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失形成鲜明的对比和矛盾,因此,如何迅速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人才培养和储备的基础上,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迅速有机化、成熟化、标准化,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顺应新时代电子商务市场的人才需求。我校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在学校内部创设服务于电商实战化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型实体公司,在校内实践性企业项目运作下实施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我校电子商务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知识面相对比较窄,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除了电子商务知识,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相关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其次,我校电子商务教师缺乏电子商务市场和企业工作的相关经验,无法及时获取关于电子商务企业的最新信息,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实操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不多,电子商务教师并非是电子商务资深实操技能的专业人员。第三,电子商务课程是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但是目前电子商务的教学中缺乏相关企业真实案例,无法体现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实用性,打消了学生的创造性。面对我校电子商务的现状,我校在学校内部创设服务于电商实战化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型实体公司,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行和实践中来,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以此在具体的实践中直接获取电子商务的最新信息,培养了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能力。我院在电子商务人才培育过程中,发现传统的人才培育模式已经遇到瓶颈,电子商务毕业的学生不会做电子商务,只懂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所以学院改变培育模式,在我校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在学校内部创设服务于电商实战化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型实体公司,供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通过运作校内实践性企业项目促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
2、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途径
我校为打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困境,推陈出新,为市场培育出真正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校于2015年将电子商务专业归并到金义网络经济学院,并在校内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创建金华市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供学生在该企业进行实践。
2.1改革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我院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举办“每周一讲”店长系列讲座,开展实践教学实战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团队社会化、课堂教学社会化为核心的“四化”教育模式改革,凸显实战型和创业型电子商务特色教学。当代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电子商务调查员、电子商务业务员、操作员等,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因此我院根据社会的具有需要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培养出具有丰富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人才,又要培养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特别是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的技能。
2.2合理设置电子商务课程
高校电子商务课程使用的教材必选保证是最新版本,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等大学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交际能力,英语技能也是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专业知识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等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践技能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电子商务实践能力。我校创建的金华市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平台就是真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同时,我校经过改革创新课程,提炼出一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网络零售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分销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策划与运作》、《网络销售实战训练》等。
2.3加强电子商务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高校电子商务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针对我校电子商务师资大多是青年教师,教师企业实战经验相对缺乏的问题。首先要鼓励我校教师进行再教育,学校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加大对教师教研的资金投入。其次,聘请大型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资深专家定期来指导我校创建的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营,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进行管理和培训,从而完善电子商务教师团队。最后,加强电子商务教师团队的实践经验。我院每年都组织教师走进校内实践企业和校外紧密合作基地去社会实践,熟悉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流程,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电子商务教学质量。
2.4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2.4.1完善的教学设施
我校加大投入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购买先进电子商务实验操作设备,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我院现拥有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的创业孵化中心,为电子商务学生提供电脑、货源、指导等创业扶持,还建设了7个标准实训室,为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提供支持。
2.4.2丰富的实战平台
学院专门成立金华市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设淘宝店、天猫店、京东店、速卖通店、微信平台,常年以轮岗、顶岗、实习、创业等形式接受学生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项目孵化工作。我校校内实践性企业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服务于电商实战化教学和创新教育的教学型实体公司,以自营及合作方式开展网络销售、跨境电商、移动商务等业务,由公司提供电商平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运营中学习和成长。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淘宝开店等电子商务实践,纯实战化教学主要包含淘宝开店实践班、网络营销推广班、电商精英全能班等。基于校内实践性企业项目运作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电子商务实践流程和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2.4.3知名的网商企业
校企合作逐渐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我校逐步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电子商务人才,按照企业人才需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工学交替”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电子商务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企业在每个学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实习中培养实践能力,有效的将所学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企业可以根据实习情况确定重点培养目标,优秀实习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除了我院创建的金华市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全拼供应链有限公司也已经入驻我院,可常年同时接受40名学生的体验、实习、顶岗工作,提高电子商务学生的实战能力。
2.4.4贴心的创业乐园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遴选优秀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中心,免费提供办公桌椅、电脑、网络等设备、创业指导和零差价的货源。电子商务公司进驻学校,其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利用公司本身有的天猫、京东、淘宝上的资源,学生利用公司的数据包直接就可以做公司的分销;公司还有专业的物流和商品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对接,促进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微商城,微商城也有比较完善的分销系统,可以做到让学生创业轻松上手,公司定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和讲解。
3、结束语
电子商务行业在当下社会中的发展前景良好,为培养电子商务市场优秀人才的需求,高校要不断创新改革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我院基于校内实践性企业项目的运作下,改革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电子商务课程,加强电子商务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完善的教学设施、知名的网商企业、丰富的实践平台、贴心的创业乐园等途径,不断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我校的实践证明,在校内实践性企业项目运作下实施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符合国家鼓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教育领域和社会企业的不断完善。
作者:罗娅丽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娟,李明,李平.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2,14:155-156.
[2]慕艳平.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外贸实训》课程为例[J].电子商务,2012,10:81-88.
[3]邢向荣.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改革——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职业,2011,35:31-32.
[4]马国勤.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02:89-90.
理解了电子商务的本质,就能更明确网站运营的工作核心,不是网站建设,也不是网站推广,尤其是对初期项目,小项目,核心在哪?结合个人近期的工作谈谈:
1个人很长时间来做的工作是客服,也就是销售和售后的工作。通过与用户的接触,才能了解用户需求,从而去熟悉项目在产品,网站,流程各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