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55: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药学专业英语课程定位
(一)宏观目标,依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要求定位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该文件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生就业、服务社会,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二)微观目标,根据宏观指导结合微观实际进行定位
就药业专业英語而言,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这项基础工作。依据职业教育立足地方、服务当地的办学特点,笔者走访了佛山及周边地区医药企业,对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其表现情况如下:(1)企业驻国外机构工作人员,要求能够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2)药品生产、检测和管理人员,要求能够看懂生产设备和分析仪器上的英语标识,阅读英文说明书和仪器设备操作指南;(3)药品贸易业务人员,要求能够用英语洽谈业务,看懂英语贸易文件,填写英语进出口业务表格单据,收发英文业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和在线英语交流等。通过以上药学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分析,我们将本校药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在掌握大学公共英语的基础上,学习药学专业英语,能借助英文字典阅读一般性药学专业文献,掌握药品生产、流通、管理等流程中涉及的药学英语高频词汇和常用缩略语;熟悉英文药品说明书和基础贸易英语,熟识英文进出口业务表格和单据的填写,收发英文业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和在线英语交流等。这是一种基于工作需求(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job)的课程目标设计,强调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关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未来就业需要。这种既联系实际又自下而上(bottom-up)的微观目标定位,是对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宏观目标的实践性解读。
二、CBI教学模式分类
实现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科学的辅助手段。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教学模式首推以内容为依托(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CBI)的教学模式。在国内,CBI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备受关注。2013年中国教育语言学第四届年会,以面向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主题, 探讨CBI教学模式,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CBI教学模式之所以在国内外受青睐,是因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它是一种同时兼备意义、内容和目的的最有效教学模式。目前,CBI教学包含以下3种常见模式:
(一)保护模式(Sheltered Mode)
保护课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学习的敏感性,以求达到精通目标语言的目的。保护模式属于内容驱动型(content-driven)教学,重点帮助学习者掌握所教授内容,侧重学习效果,对学习者的考评,以学习内容为主,而学习者怎样学习则是次要的。
(二)辅助模式(Adjunct Mode)
辅助模式以语言和内容为目标,即同时开设语言课和专业课的一种模式,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培养语言能力。由专业课指导教师和语言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学习。课程设计需要两位教师互相支持,密切配合。课程考核由专业教师负责考核专业知识,语言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保护模式与辅助模式的根本区别是:在保护模型中,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而在辅助模式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专业内容,可以同时使用母语或其他外语。
(三)主题模式(Theme-Based Mode)
主题模式是一种语言驱动型(language-driven)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综合发展语言技能。语言材料选自目的语,强调材料的真实性,所选主题符合学习者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意义而不是单独注重语言形式或功能。通过围绕主题,结合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能力。
三、CBI模式的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药学专业英语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经过两年公共英语学习,在掌握了一定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后开设的药学专业课程,是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成从英语学习阶段过渡到英语应用阶段的有效途径。根据所在学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笔者采用CBI主题模式组织药学专业英语教学,以下是为该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学大纲,供一个学期使用。
Unit 1:Pharmacy and Pharmacist
Unit 2:About Pharmacology
Unit 3:Natural Products
Unit 4:Double-side sword:Antibiotics
Unit 5:The Medicine Instruction
Unit 6:All about FDA
为了提高药学专业教育的综合素质,笔者分析了药学专业现在的教学体系及教育模式,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现将具体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改变药学专业的现有教学模式
1.1 改变教学体系
现有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三部分。而实践教学体系则强调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实践与实际工作非常密切。我国现阶段的许多院系、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教学,往往缺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还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这是个根本性的体制缺陷,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在校时虽然完成了规定的学科学习,但却没能学到社会实践所急需的职业技能,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还得重新起步,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1.1 从课程设置入手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特征,重点确立“适用型”人才培养。3年的大专课程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共计30余门课,而实际在校期间只有4个学期,真正地要学好该专业就得进行课程的筛选和优化,把高新技术重点化,根据市场需求做相应调整,在理论课程中可以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实践要点理论化,把理论实践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参加模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药品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实践教学细致化、标准化、具体化、规范化,把“工作经验”理论化,把社会知识浓缩进课堂,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药物分析实验和实践中,可以结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对药品检验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和标准化:如滴定溶液的配置、定量玻璃仪器的校正、精密仪器的使用等要结合《gmp》标准操作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生的二次培训时间。在药剂实训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制备工艺和技术要求来模拟生产现场,了解药物制剂的规范化程序。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结合药品生产的合成路线了解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规程。为了满足科技的发展和需求,要把先进的检验技术融入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就能按需所取。所以,教育的重点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和社会的长足发展。
1.1.2 从师资队伍入手国外的大学院校师资队伍实行的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老师在已退休的企业家中物色;三分之一的老师从现职的企业家中聘任;三分之一的老师则是大学的专业师资。这样特色鲜明的师资结构,自然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大学生活具备了名副其实的职前准备。由于不同的师资所具有的各自社会职业背景和相关资源的拥有及影响力,使学生们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能够更紧密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及良性互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而我国现在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普遍都是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很高,但大都缺乏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教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自然单一,过去的满堂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被社会发展和需求所接受。只有我们的专业教师把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高密度地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受时代欢迎的学生精英。所以,建议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深入社会基层,掌握各领域的一线技术要求和标准后再上讲台。
1.2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药学与医学的分离,致使药学知识结构与社会医疗需求脱节。现在不同层次的药学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专业设置基本相同,绝大多数的学生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二次培训[1]。以“执业药师”为例,执业药师现在承担着集药学、医学、法律、交流与沟通等综合素质于一身的药学技术人员,由于传统的药学教育是以药物为中心进行的单纯知识、技术的教育,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如《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分离,使得药学专业毕业学生知识结构与药学实践领域的需求脱节,学生对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用药评价、对药物不良信息、对人文精神等普遍缺乏统一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药品供应者,而不是药学服务者。药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又与医学、环境等社会问题相互关联。因此药学教育该如何把“药学-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作用,是所有药学教育者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对当代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药学专业的教育观念应逐渐转变,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和服务意识为主导,以便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药学领域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高等药学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具有综台素质、夯实基础、创新思维的药学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与整个学校的培养方向结合起来,与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医学与临床药学课程的比例,增加药学交流、药学伦理等人文综合课程;进行学校与实践机构的联合,增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师资中引进实践领域专业人员,增强教与学中的实践工作意识[2],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教育要加强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衔接,将巨大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将以前偏重于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转换为以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教学计划分为几个模块:药学服务型模块、药品生产和经营型模块、药学科研型模块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区分教学重点,细化功能区域,打破以前的大海捞针形式,避免学生学而不精、广而不细的局面,有针对性地去适应社会的点需求,有目标性地去谋求学生的个发展。所以,专科教育要“专而精”,不能让学生只懂皮毛,不知精髓。
2 提高药学专业综合素质教育
2.1 着重开展素质教育
专业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为消灭贫困、消灭偏狭做出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要广泛地学习人文和专业知识,以渊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可知识并不等于素质,但可通过内练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多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多采集成功人士的经验,多动脑筋深入基层了解问题,从每天的一言一行出发,把学习、生活有利地结合起来,提高阅历资源,把良好习气培养出来,提高自身修养魅力。 学习期间不仅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不断与之交流和碰撞,才能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第二要走出固定的学习模式,多方位掌握人生技能,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体会做人和做事的准则,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一个高素质的药学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药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超群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社会精神。所以只有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药学服务的水平,药学人员才能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医疗综合信息[3],才能满足医疗水平发展的需要。
2.2 做好基层医疗需求的就业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和发展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个性, 以促使其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还要以基层社会需求为目标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解决基层单位的迫切问题,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为消灭城乡差距,消灭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分而培养技术骨干。
合理的医学专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还应把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学习的同时认识和了解所生存的空间,把有限的课程设置跟学生的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就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与国家的新农政策结合起来,与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缺少状况结合起来,把自己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根据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扎根基层和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更需要有一批具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专业队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让学生通过学习人文课程,让学生确确实实能够成为下得去,用得着的实用性人才[4]。目前基层的需要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以引导学生走入基层,服务基层是大势发展所趋,是顺应时展的要求。
3 建议
3.1 教育学生改变就业方向
面对日益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而基层、民营企业就业岗位虚位以待,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哪儿?第一是扩招导致毕业生供给量大于社会需求量;第二是大学生就业地点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实有着广阔的就业场所,因此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区不均衡,导致这些地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第三是专业不对口,部分毕业生无法从事喜欢的工作,也可能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家待业或者不适应现有工作岗位而导致失业[5]。在现有的民营企业、基层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但目前的毕业学生大都不愿选择这样的单位,致使二者矛盾突出:学生就业困难,单位专业人员稀缺。这就需要国家的就业倾斜政策和当今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才能使社会和谐、均衡地发展。所以我国的专业教育亟待改革,要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放宽就业范围,拓展就业思路,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就业奉献准备。学生只有不断拉近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形成就业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良性、密切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难的状况。
《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按照这个纲要,大学生毕业走向基层是将来就业方向。在当前,也是尽快提高社区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毕业都不愿意去基层。因此,现在基层的大学生数微乎其微。因此,提高下基层人员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去基层的重要措施。也是下基层人员应当得到的待遇。我国一直有政策倾斜的办法。在人才下基层方面,更应当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6]。
3.2 教育学生改变就业观念
民营企业和基层医疗有着巨大的就业空间,在校期间要教育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思想准备,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到公有制单位是就业, 到民营企业、在基层同样是就业。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就业环境广阔,就业单位急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各大学做好学生的就业观念的转变,正确引导毕业生求职择业要与社会接轨, 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要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降低和调整就业期望值。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端正就业理念, 改变就业心态, 确保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曾经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说过,“全国4 300万个企业,民营企业占92%以上;全国就业人口7.79亿。国有企业安排就业人口6 300万。91.8%都是民营企业承担的。”民营企业在当今就业问题上承担着主力军,但国企实际上是成为了当今大学生们的就业首选目标,这无疑是整个大环境造成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要求毕业学生求职时要有充当普通劳动者的心态[7]。
基层医疗同样急缺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每年的学生求职目标中,几乎没有学生填报这些志愿。即使有填报的学生也会觉得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得已而去的,其实对于这些专科学生来说,基层需要是最好的选择方向。因为自己的专业层次不是很高,学到的知识不是很精,这就需要一个宽大的环境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需要艰苦的磨砺才能不断更新自己。所以大学毕业时要做好走向民企、走向基层的思想准备,要有奉献精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所以,民企和基层是目前大学生的广阔就业市场,也是学生就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欣.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j].中国药事,2009,23(11):1141-1153.
[2]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位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1676-1678.
[3]聂广桥.论医学专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论坛,2010(9):76-77.
[4]雷英杰,丁玫雷.引导药学专业本科生尽早树立执业药师意识[j].中国执业药师,2010(7):46-48.
为了提高药学专业教育的综合素质,笔者分析了药学专业现在的教学体系及教育模式,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现将具体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改变药学专业的现有教学模式
1.1 改变教学体系
现有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三部分。而实践教学体系则强调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实践与实际工作非常密切。我国现阶段的许多院系、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教学,往往缺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还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这是个根本性的体制缺陷,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在校时虽然完成了规定的学科学习,但却没能学到社会实践所急需的职业技能,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还得重新起步,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1.1 从课程设置入手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特征,重点确立“适用型”人才培养。3年的大专课程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共计30余门课,而实际在校期间只有4个学期,真正地要学好该专业就得进行课程的筛选和优化,把高新技术重点化,根据市场需求做相应调整,在理论课程中可以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实践要点理论化,把理论实践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参加模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药品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实践教学细致化、标准化、具体化、规范化,把“工作经验”理论化,把社会知识浓缩进课堂,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药物分析实验和实践中,可以结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对药品检验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和标准化:如滴定溶液的配置、定量玻璃仪器的校正、精密仪器的使用等要结合《GMP》标准操作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生的二次培训时间。在药剂实训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制备工艺和技术要求来模拟生产现场,了解药物制剂的规范化程序。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结合药品生产的合成路线了解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规程。为了满足科技的发展和需求,要把先进的检验技术融入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就能按需所取。所以,教育的重点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和社会的长足发展。
1.1.2 从师资队伍入手国外的大学院校师资队伍实行的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老师在已退休的企业家中物色;三分之一的老师从现职的企业家中聘任;三分之一的老师则是大学的专业师资。这样特色鲜明的师资结构,自然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大学生活具备了名副其实的职前准备。由于不同的师资所具有的各自社会职业背景和相关资源的拥有及影响力,使学生们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能够更紧密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及良性互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而我国现在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普遍都是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很高,但大都缺乏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教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自然单一,过去的满堂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被社会发展和需求所接受。只有我们的专业教师把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高密度地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受时代欢迎的学生精英。所以,建议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深入社会基层,掌握各领域的一线技术要求和标准后再上讲台。
1.2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药学与医学的分离,致使药学知识结构与社会医疗需求脱节。现在不同层次的药学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专业设置基本相同,绝大多数的学生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二次培训[1]。以“执业药师”为例,执业药师现在承担着集药学、医学、法律、交流与沟通等综合素质于一身的药学技术人员,由于传统的药学教育是以药物为中心进行的单纯知识、技术的教育,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如《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分离,使得药学专业毕业学生知识结构与药学实践领域的需求脱节,学生对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用药评价、对药物不良信息、对人文精神等普遍缺乏统一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药品供应者,而不是药学服务者。药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又与医学、环境等社会问题相互关联。因此药学教育该如何把“药学-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作用,是所有药学教育者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对当代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药学专业的教育观念应逐渐转变,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和服务意识为主导,以便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药学领域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高等药学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具有综台素质、夯实基础、创新思维的药学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与整个学校的培养方向结合起来,与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医学与临床药学课程的比例,增加药学交流、药学伦理等人文综合课程;进行学校与实践机构的联合,增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师资中引进实践领域专业人员,增强教与学中的实践工作意识[2],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教育要加强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衔接,将巨大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将以前偏重于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转换为以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教学计划分为几个模块:药学服务型模块、药品生产和经营型模块、药学科研型模块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区分教学重点,细化功能区域,打破以前的大海捞针形式,避免学生学而不精、广而不细的局面,有针对性地去适应社会的点需求,有目标性地去谋求学生的个发展。所以,专科教育要“专而精”,不能让学生只懂皮毛,不知精髓。
2 提高药学专业综合素质教育
2.1 着重开展素质教育
专业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为消灭贫困、消灭偏狭做出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要广泛地学习人文和专业知识,以渊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可知识并不等于素质,但可通过内练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多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多采集成功人士的经验,多动脑筋深入基层了解问题,从每天的一言一行出发,把学习、生活有利地结合起来,提高阅历资源,把良好习气培养出来,提高自身修养魅力。 学习期间不仅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不断与之交流和碰撞,才能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第二要走出固定的学习模式,多方位掌握人生技能,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体会做人和做事的准则,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一个高素质的药学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药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超群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社会精神。所以只有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药学服务的水平,药学人员才能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医疗综合信息[3],才能满足医疗水平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2.2 做好基层医疗需求的就业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和发展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个性, 以促使其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还要以基层社会需求为目标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解决基层单位的迫切问题,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为消灭城乡差距,消灭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分而培养技术骨干。
合理的医学专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还应把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学习的同时认识和了解所生存的空间,把有限的课程设置跟学生的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就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与国家的新农政策结合起来,与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缺少状况结合起来,把自己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根据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扎根基层和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更需要有一批具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专业队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让学生通过学习人文课程,让学生确确实实能够成为下得去,用得着的实用性人才[4]。目前基层的需要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以引导学生走入基层,服务基层是大势发展所趋,是顺应时展的要求。
3 建议
3.1 教育学生改变就业方向
面对日益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而基层、民营企业就业岗位虚位以待,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哪儿?第一是扩招导致毕业生供给量大于社会需求量;第二是大学生就业地点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实有着广阔的就业场所,因此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区不均衡,导致这些地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第三是专业不对口,部分毕业生无法从事喜欢的工作,也可能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家待业或者不适应现有工作岗位而导致失业[5]。在现有的民营企业、基层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但目前的毕业学生大都不愿选择这样的单位,致使二者矛盾突出:学生就业困难,单位专业人员稀缺。这就需要国家的就业倾斜政策和当今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才能使社会和谐、均衡地发展。所以我国的专业教育亟待改革,要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放宽就业范围,拓展就业思路,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就业奉献准备。学生只有不断拉近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形成就业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良性、密切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难的状况。
《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按照这个纲要,大学生毕业走向基层是将来就业方向。在当前,也是尽快提高社区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毕业都不愿意去基层。因此,现在基层的大学生数微乎其微。因此,提高下基层人员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去基层的重要措施。也是下基层人员应当得到的待遇。我国一直有政策倾斜的办法。在人才下基层方面,更应当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6]。
3.2 教育学生改变就业观念
民营企业和基层医疗有着巨大的就业空间,在校期间要教育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思想准备,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到公有制单位是就业, 到民营企业、在基层同样是就业。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就业环境广阔,就业单位急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各大学做好学生的就业观念的转变,正确引导毕业生求职择业要与社会接轨, 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要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降低和调整就业期望值。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端正就业理念, 改变就业心态, 确保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曾经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说过,“全国4 300万个企业,民营企业占92%以上;全国就业人口7.79亿。国有企业安排就业人口6 300万。91.8%都是民营企业承担的。”民营企业在当今就业问题上承担着主力军,但国企实际上是成为了当今大学生们的就业首选目标,这无疑是整个大环境造成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要求毕业学生求职时要有充当普通劳动者的心态[7]。
基层医疗同样急缺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每年的学生求职目标中,几乎没有学生填报这些志愿。即使有填报的学生也会觉得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得已而去的,其实对于这些专科学生来说,基层需要是最好的选择方向。因为自己的专业层次不是很高,学到的知识不是很精,这就需要一个宽大的环境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需要艰苦的磨砺才能不断更新自己。所以大学毕业时要做好走向民企、走向基层的思想准备,要有奉献精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所以,民企和基层是目前大学生的广阔就业市场,也是学生就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欣.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J].中国药事,2009,23(11):1141-1153.
[2]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位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1676-1678.
[3]聂广桥.论医学专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论坛,2010(9):76-77.
[4]雷英杰,丁玫雷.引导药学专业本科生尽早树立执业药师意识[J].中国执业药师,2010(7):46-48.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教育要“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以不断提高全体教师政治、业务素质为宗旨,建立与完善继续教育体系,逐步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正确教育思想、较强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方针是:
(1)坚持为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的正确方向,全面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业余、自学、短训为主,形式灵活多样。
(3)面向全体教师,分类指导,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优化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4)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继续教育的有关要求与登记制度
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省具有合格学历的中小学在职教师。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数,凡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每年培训不少于48学时,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以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中小学新教师一年试用期培训不少于120学时。
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以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政策和法规,专业知识扩展和更新,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现代化科技教育等。
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类型有: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教师岗位职务培训或全员培训;骨干教评培训;其他类型培训等。中小学教师参加与教学业务对口的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视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5、建立和实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中小学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学时效并获取相应的学分,由有关培训单位登记后,由任职学校归人教师业务档案,经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给中小学教师有关继续教育的凭证或证书(有关凭证或证书由省教委统一印发)。
凡按上述要求和程序获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凭证或证书的,作为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聘任、续聘等必备条件之一。在评聘教师时,教师继续教育的凭证或证书作为必备的申报材料之一提供有关部门审查。未按规定取得继续教育凭证或证书者,不得晋升、聘任、续聘教师职务。
三、继续教育的职责与分工
1、省、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是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省教委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政策;制定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有关意见,负责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组织编写相应教材;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办学标准,审批有关培训机构的办学资格;确认全省性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资格,审验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凭证或证书;指导、检查、评估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市(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落实相应政策;实施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有关意见,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确认本辖区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资格,审验相应的教师继续育凭证或证书;指导、检查、评估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2、对中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是有关教育学院、高师院校及经过省教委批准的其他培训机构;对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是经省教委批准备案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和省、市(地)两级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及经省教委批准的其他培训机构等。省小教进修教研室、省、市(地)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要加强对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与监督。上述培训单位要按照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要求,认真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做好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有关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专、兼职师资应当由具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
3、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任职学校的职责。各中小学应当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继续教育规划、本单位发展目标和工作需要以及不同层次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制定年度计划和管理制度,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其学习时间和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其他条件。同时要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做好有关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并把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结合起来。
4、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中小学教师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服从任职学校和培训单位的安排,努力完成继续教育所规定的任务;接受继续教育后应按有关规定继续为任职学校服务。此外,凡由任职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付学习等费用且脱产或半脱产学习1年以上及派出国(境)外进修学习的中小学教师,应当与任职学校就受继续教育后的服务等事项签订书面合同。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带经费按财政管理体制,由省、市(地)、县(市、区)的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分级负责落实,教师进修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业务经费在“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经费”列支,教师任职学校支付的培训费用在学校相应的经费项目列支,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四、继续教育的奖惩办法。
1、对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及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并在实际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在单位要予以表彰与奖励。
2、对侵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单位及其负责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情节轻重,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3、对办学思想不端正,培训质量差,或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而乱办继续教育班的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其检查,停止办班,或取消其办班资格。
2玉溪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老化、认识不到位
全市40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就达323人,占59%,专科以下学历的还有397人,知识老化现象突出;另外许多事业单位领导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时,往往以工作繁忙而不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甚至也有专业技术人员本人往往都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而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有的单位对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比较重视,而对公需科目重视不够,这样很难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2.2培训针对性不强
当前,玉溪市在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的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好家园,越来越需要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专长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三年来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知识产权与驱动创新》、《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障》、《目标与时间管理》,从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反映结果来看,其培训效果仅仅局限于拓宽了知识面,对新的专业知识增强了了解,培训的内容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也不具备前沿性。
2.3培训内容单一
近年来,林业系统主要以服务林业生产、服务林农为指导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大多采取多媒体授课和现场示范。基本上无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无非是工作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培训方法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有人甚至认为继续教育就是办个培训班而已,培训工作不适应知识更新的特点,难于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4培训经费不足
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普遍反映培训经费明显不足,一是财政和单位划拨的继续教育经费难以满足需要,甚至落实不了。根据规定,各级财政和单位每年应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划拨职工教育经费,但执行中根本无法落实,难以到位,继续教育缺乏经费保证;二是许多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无保障,有的根本没有,这样就造成培训只能借助项目的实施,无项目则无专门培训经费。
2.5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聘任、晋职、职(执)业资格注册的依据之一。但在具体执行中,林业系统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缺少应有的激励机制,除了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履职考核和参加职称评审中需看继续教育证书外,其他往往只重视业务能力,而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不很严格,有的甚至根本不看继续教育的结果,导致培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建议整合林业高校的优势科教资源,采取网络教育的形式开展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措施:要突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1理顺管理体制
以CHRT网络课件为核心,整合全国各级政府、行业主管、大专院校等培训管理部门的课件资源,打造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综合性网络教学资源中心。
3.2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3.2.1开放式学习
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对象都是开放的,学习者不受职业、地区等限制,这有利于解决偏远地区受教育难的问题,目前山东、安徽、内蒙古、广东、广西、临沂市、淄博市、盐城市、乐山、珠海等多个省市已开通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均衡的培训教育机会。为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3.2.2教学手段先进
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是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的技术特征,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传递的速度和优质传输效果,提高了远程教育的质量。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远程教育的交互功能,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及时反馈,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3.2.3学习灵活自主
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满足专业技术人员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不受学习时间的限制,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接收需要的教育信息,获得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学习。给专业技术人员以更大的自。把以“教”为主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按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的需要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3.2.4学习成本低
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各种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可以集成利用人才、技术、课程、设备等优势资源,以满足专业技术人员自主选择信息的需要,使他们同时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且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不需安排集中授课,更不需支付食宿交通等费用,节约了教育成本。
3.2.5辐射面广、适用性强
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方便快捷、资源丰富,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形象生动,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其潜能的发挥,启发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特别适合农村边远基层地区专业技术人员。
3.3精选行业内高水平的培训教师
高水平的教师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师应是学科带头人、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专家,不仅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培训教师身份也要多元化,既要有研究型的教授、学者,又要有实践型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等。
3.4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在广泛征求县区、乡镇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形势要求和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岗位、专业特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如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玉溪也在为建设美丽玉溪,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之机,在以中心城区面山、高速公路沿线和“三湖”周边区域为重点的绿化、美化工程构建保护“三湖”的绿色生态屏障。以东风水库、飞井海等水源地保护治理、石漠化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生态建设工程,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因此,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上,除了会做造林绿化工程,更应该学习园林绿化设计等相关科目,不仅使山川绿起来,更要让山川美起来。
3.5开展远程教育“上手机”创新远程教育
学用管理模式如今拥有3G智能手机的人起来越多,通过手机载体和电脑网络平台互动交流,拓展了远程教育的覆盖面,使专业技术人员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本条件从公布之日起试行,此前评审条件即行作废。
*市人事局二0*年*月*日
抄报:省人事厅
抄送:本局各局长、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5),存档。
*市中小学(幼儿园)初级教师专业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总则
一、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实际,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二、按照本评审条件经评审合格并获得相应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者,表明已具备相应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其职务由所在单位根据岗位设置情况自主聘任,聘任后的职务工资待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三、本评审条件中所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专职督导人员,教研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电化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其他教育机构中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教育教学辅导人员。
四、中小学(幼儿园)初级教师专业资格的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
五、本条件由申报条件,评审条件组成。申报条件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学历、资力、考核等要求,属资格审查范围,主要由各级人事,政工部门负责审查;评审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教学业绩等内容,主要由评委会负责审查和评审。
分则
申报条件
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努力钻研业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七、评审中学三级教师专业资格的申报条件是: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要求的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在乡镇学校任教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两年以上,经考核表明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教法;能够完成初级中学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并能履行三级教师职责。
八、评审中学二级教师专业资格的申报条件是:符合本条件第六条要求的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专科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三年以上,以及担任中学三级教师两年以上者,经考核,表明能履行二级教师职责,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者。
九、评审小学(幼儿)二级教师专业资格的申报条件是:符合本条件第六条要求的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或在乡(镇)学校任教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表明能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教法、完成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能履行二级教师职责。
十、评审小学(幼儿)一级教师专业资格的申报条件是:符合本条件第六条要求的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以及担任小学二级教师两年以上者,经考核,表明能履行一级教师职责,并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者。
评审条件
十一、中学二、三级教师资格评审条件。
(一)基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中学一门学科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胜任中学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较好。
(二)基本掌握教育中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胜任班主任工作,教学效果较好。
(三)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符合规定学时要求。
十二、小学一、二级教师资格评审条件。
(一)基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专业知识,胜任小学教学工作。
(二)基本掌握教育小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胜任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三)小学一级教师要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好。
(四)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符合规定学时要求。
附则
十三、本条件中所规定的学历、资历、考核、继续教育、工作经历和能力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十四、近三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推荐:
(一)受过各种处分尚末解除或处分不满二年者。
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国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在《纲要》中提到的“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即是我国当下要重点建设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在国外尤其是欧洲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它在提升民众终身学习率、提高学生就业率、加大欧洲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学分银行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学分银行的真正实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全面配合,本文主要对涉及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在建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说明。
一、明确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对象
建设继续教育的学分银行制度需要明确继续教育的概念。在我国21世纪以前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一度并列使用,进入21世纪,国内诸多成教院相继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成为主导名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国际上,继续教育是指已经完成大学教育后,为增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教育形式多为非学历、非正规的,它隶属于成人教育范围。在我国继续教育的外延较为广泛,它包含除普通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形式,如,远程高等教育、脱产高等教育、业余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以及各种民办培训、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等。本文采用国内流行的继续教育的含义。
基于我国继续教育的包罗万象,那么学分银行的范围就要相应地和其实现对接。不仅在各种成人学校、大学之间可以互换学分,而且在各个职业教育、民办学校之间也要实现学分的成功兑换。
二、统一学分认证标准,确立成绩指标
1918年实行选课制是学分制的萌芽,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高校已经普遍施行了学年学分制,但是离真正的学分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当前只有自学考试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所以,学分制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分制标准,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学分制体系,使学分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通用的货币,促进与各国人才在文化、学术上的交流,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地推向国际舞台。对于学分制的标准确立可以参照美国的经验。美国大学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量和教师工作量计量单位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学分制。20世纪初期,卡内基教学发展基金会统一学分概念,将“一门课不少于120学时”确定为一个卡内基学分(Carnegie Unit),所以我国可以在征求各学校和教育部门、教育专家的意见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学分标准,便于统一管理和兑换。
我国的学分银行在建立之初就应该建立一套规范、操作性强的学分银行标准体系,在对课程进行学分认证之前应该对课程名称采用全国统一的代码,如分类和编码,如,美国的课程代码是这样的,如27.0905其中27表示学位课程分类中的物理学科目,09代表物理学科目下的光学专业,05代表光学专业下的激光学方向。
三、设立国家学分银行监管部门
参照银行系统的管理,将学分银行的管理部门和获得学分的部门及学校进行分离。学校只是负责给出学生一定学分,国家设立总学分银行,各地设立分行,实行全国统一的管理。这样既减轻了学校的任务,又减少了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几率。
学分银行体系还要设立一系列的维护平台:(1)转学系统:本系统主要为想要转换学籍、专业、留级等形式的变更提供方便,它能够保留原有学籍中学生各学科的学分,并制定了一系列各学科之间进行学分转换的规则;(2)转学咨询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制定措施,协调转学,将学生信息进行反馈,它向上针对各学院、向下面对学生;(3)转学保障政策;(4)转学生申述程序等保证学分银行的健康运行。
四、确保学分顺利流通
目前学术界对学分银行的流通运行设计了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学生运行程序线。学员在本地的“学分银行”进行注册在相关教育机构选择给你兴趣的专业并得到该专业的标准学分将所得学分登记在“学分银行”学分达到一定标准获得证书相关机构授予证书。第二条是“学分银行”运行程序线。它分为两条支线:(1)登录支线。省(市)“学分银行”批准学生注册申请记录学员所得到的学分复核学生的学分定期核对学生学分,并发放学分账单将错误学分进行修正;(2)发证支线。“学分银行”接受学员领取证书的申请对申请者的学分进行核对定期进行发证专家审核相关发证单位同意计入档案发证。
这一系列流程顺利运行关键在于把握学分银行的三个主要特征:(1)零存整取:它是实施学分银行的关键,学生在统一学分教学量的前提下,通过平时的学分积累“零存”到不同学校的学分银行之中,到学生自己认为可以从某一学校的某一专业毕业时,可以到相应学校的学分银行“支取”以获得相应学校的毕业文凭;(2)通兑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参照值或兑换系数,使得各学校之间达到基本的认可,学分可以进行流通;(3)相邻学科之间进行通兑的系数。有一个及时反映课程知识变化的课程学分年利率要求取消现行的8年有效学年学分制,用学分银行的课程学分年利率的负增长值加以替代。
五、建立优质精品的“课程超市”
目前我国许多成人院校课程设置都十分僵化,依然沿用原来的“三段论”式的课程设置体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这样的课程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作用不大,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由选课,灵活发展,多角度延伸的“选课制”或“选科制”是学分银行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必须做到为“消费者”——社会各年龄阶段的学员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产品,保证学员有旺盛的“购买力”,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地学习到需要的知识,不仅如此,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高素质的教师等一系列的服务,这样才能将学分制真正的实行下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型的社会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丁鹏.学分银行:搭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基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12,29(1):18-20.
[2]吴遵民.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5(04):42.
[3]覃兵.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11).
[4]李国仓.美国大学与社区学院学分互认机制:以北卡罗来纳州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
[5]李彬.美国社区学院学分制度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3):60.
[6]万秀兰.社区学院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
[7]陈龙根,陈世瑛.人才培养柔性化与“学分银行”[J].河北大学学报,2007,7(2):12-14.
[8]曹畅.浅谈欧洲其学分转换系统[D].西南大学,2008.
"课程计划"适用于参加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年级。未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年级,仍执行教育部1994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小学的课程门类、设置办法、教学时数、修习方式等,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体现了新的课程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周课时总量、学科课时总量、学科课时占各学科总课时比例上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考虑到*市21世纪课程改革实验的平稳过渡。因此,课程设置表分表一和表二,分别适用于六三和五四学制的学校;外语课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选择权在区县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赋予区县和学校更多的自主安排权,可自主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设置表"是完成小学初中教育教学任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各区县和学校要组织全体小学和初中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科研人员认真学习研读,了解并把握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变化和特点,全面落实其精神和要求。
二、做好实验推广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区县要提前做好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师的补充和培训、课堂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继续研究小学和初中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并落实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新增综合性课程的开设,指导学校进行必要的课程选择,开发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外语课、写字课的开设,以及预防艾滋病、预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安全与自救互救等专题教育的开展。
三、做好干部教师的培训工作
管理者和教师的培训是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区县要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和"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有步骤、分阶段、滚动式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实验教材和学科新知识,重点学习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胜任新课程的教学。要特别重视小学外语教师的培训,使其胜任教学工作。培训仍采取市、区县两级进行,培训方式坚持多样化,务求实效。各级培训均应纳入继续教育计划,计算继续教育学分和学时。
四、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
市、区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要加强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指导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通过课例分析,进一步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目标,用好实验教材,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总结推广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创新经验。要结合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各级教育教学研究部门要与*教育学院及分院、在京各高等院校、在京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密切联系,共同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截至2010年,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多万,从学历上来看,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受过大专会计教育的不足15%,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从职称上来看,高级会计师的比例只有1.16%;会计师只有8.51%;助理会计师和其他高级资格的比例只占到11.4%;其中居然有72%的从业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有的会计人员虽然经过正规的学习,但由于满足于现状,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导致业务知识贫乏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有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处理不够准确,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管理决策者带来了失误。因此了解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有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切实有效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缺陷
目前绝大部分的会计继续教育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面授+自学。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地提出了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集中统一面授时间一般都安排两天,按一天6小时计算,还有12小时是给会计人员自学。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等机构主管,并具体要求了以培训的形式为主,自学为辅,可见我国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然而实践中的不足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实践中,我国现有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集中面授模式存在的缺陷
1.传统继续教育模式以集中面授形式为主,课堂授课方式“满堂灌”,最多也只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没有深入企业会计培训机构组织。这样单一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讲、学员听,按指定教材开卷考试,学员参与程度低、交流机会少,而且要求会计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集中到某一培训地点进行听课,学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由于这种教学形式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教学时间、地点、内容都必须事先安排好,培训工作往往较为仓促,难以进行系统、深入的教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培训质量,这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
2.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教学内容难以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在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下,每一期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只能讲授一个内容,很难满足众多会计人员对学习的不同需求。而且在培训过程中,不管是刚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还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不管是企业单位会计人员,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也无论是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往往安排在一起按同一个内容进行学习,没有考虑会计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工作职责的不同,因而会使一部分会计人员难以听懂培训内容,相反,另一部分会计人员觉得培训内容过于简单。
3.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教师类型单一,教学缺乏系统性。会计是一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对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应当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着手。但是面对这样的教育要求,在教师的队伍建设上就存在着两个极端的问题。从现今的会计培训师资上看,大量的培训教师来自高校,他们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实践基础,培训中多以会计理论或学习文件为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高度的会计实务界的专家,但是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考虑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对会计相关知识如金融、证券、管理、信息技术等的需要和培养处理新经济业务和特殊经济业务能力的需要,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不仅如此,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难以提高师资力量由于各地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情况千差万别,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严重匮乏,良莠不齐,有的偏远地区严重缺乏师资,这些都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向高层次迈进。
4.传统继续教育模式以考试为最终目标。学员缺乏主动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都必须进行考试,但是这样的考试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证明学员参加过培训,可以给单位或是相关单位一个交代,完成会计证的年检,并未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考试形式多采取开卷考试,百分之百的通过率,削弱了继续教育工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知识经济下最本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表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上,就是造就一批优秀创新型和拔尖会计人才。因此,会计继续教育应定位于会计人员进行创新教育:不仅教会职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各种综合能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而不要让考试只沦为形式,并没有起到督促学习和强化知识的效果。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远程模式存在的缺陷
远程教育模式虽然比传统的集中面授模式效果更好、成本更低,但这种模式也有缺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环境受硬件、软件限制。远程教育模式必须有链接互联网的电脑,这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成问题,但对较小的县级市以及乡镇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地区就无法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由于受到上述硬件、软件环境的限制,目前会计继续教育还需集中面授来补充,或采取其他方式。当然,随着我国电脑、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边远山区的政策扶持、信息支持,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2.无法监督学员是否认真学习。远程教育模式是由学员直接通过互联网点播会计网校课件学习,由系统自动记录学习时间,这对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存在无法监督学员是否认真学习的问题。这要靠远程教育课程提供方认真组织课件内容,内容能真正帮助学员提高,学员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培训的效果也就提高了。
3.开通远程继续教育模式的地区少,只是局部教育,教育模式比较有限。截至2009年3月,开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远程模式的省份或直辖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南、云南、广西、宁夏、青海、贵州、海南,共十个;部分开通的有辽宁省直、陕西省直以及浙江、湖北、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福建等省份的部分城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应当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只要各级部门和继续教育机构以学员会计素质提高为本,考虑各学员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环境等差异,按需施教,就能把握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会计人员从业基本要求,突出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引导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求制定一种更新更广泛的新模式。
二、实施会计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新的从业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又难以很好地满足会计从业人员的迫切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下决心对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大胆和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着力建立一种基于Internet的高速互动的、功能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体系。该模式下教学课件采用流媒体技术制作,视频、音频与文字同步播放,图像、语言清晰。学员可以不受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点播课件,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网站还提供课件的视频、练习、讲义等相关内容的视频集成打包下载,以及相关内容的打印功能。 具体来说,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需要进行以下改革和创新:
(一)会计继续教育“硬件”创新
充分利用Internet等现有的网络资源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以现有高校财经类院(系)和已有的财会人员培训机构为大的框架和依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尝试进行以网络为主要依托的会计继续教育,着手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级财政机构和中国会计学会所属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站(或网页)”,或者在我国国家政府机构所属的网站(或网页)中开设财政服务专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栏。着手设立和充实省一级财政机构和会计学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省级网站(网页)”。对省一级财政机构和会计学会,可以先在一些条件较好的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先进行试点,依据试点的效果和影响,就行数据实际调查,再进行问卷调查,看这项措施是否合理,执行力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聘请一些有计算机管理水平的专业人士和有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软件”创新
在国家主管部门制定了会计继续教育的大的方针后,对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内容的提供者(高校财经类院系等有关会计继续教育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招标”和“竞争上岗”。即对这些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提供商”进行择优,只有优胜者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报酬,相应地也要对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经费的行政分级划拨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高校财经类院系在会计继续教育创新中的特殊作用。一方面,高校财经类院系不断紧密追踪和学习最新理论、甚至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革,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页”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理论性的教育资料(如: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等);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该网页充分了解和吸收会计实践中的合理要求、想法和建议,经“智力加工”后以适当的形式反应到新的会计理论中,并把这些新的理论充实到教学活动中、粘贴在会计继续教育网页上,进行实时互动服务。这样也就是建立了一个基于Internet网络的“理论――实践――理论创新――服务实践――新的理论创新”的一个更为迅捷和灵活便利的认识论的高速循环,这无论对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会计实务的促进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三)会计继续教育网络模式的维护
网络化教育模式是一所无形的学校,没有教室没有实验室,只提供扎实的硬件和不断更新的软件,所以应用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和支持网络教育。
1.树立和宣传科学的网络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上对网络教育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两种误解,一种认为网络教育不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是一种简单引进网络技术的教育,没有创造出相关的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效果无法得到社会认可;另一种认为网络教育是最新型、最成熟、最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完全否认原有的教育模式,导致不顾条件盲目发展网络教育而丢掉原有教育优秀传统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的认识网络教育观念。观念的对象涉及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部门、教师和社会各界,只有全社会都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接受网络教育,才可能在实质上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
2.构建和完善网络教育系统。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网络教育的红火,发达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网络教育体系,其中包含电子图书、视频广播、虚拟教室、交互式的模拟教学等方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好的经验与技术逐步构建和完善有效的网络教育系统。要构建和完善网络教育系统,首先,应坚持“自我培训”理念。其次,要为受训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鉴于网络教育系统以“自我培训”理念为主,所以,我们要最大化地满足受训者的学习需求,系统应根据不同受训者的层次级别分析其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界面、学习内容和相应的网络指导,并利用网络技术记录受训者的学习行为,要求受训者不定期进行学习反馈,系统再根据反馈及时丰富受训者的个人学习库,使系统达到智能化和个性化。再次,要建立专业的网络建设机构。完整的网络建设机构包括行政管理、硬件维护组、资源库开发组、课件制作组、系统开发维护组等几个部分。各组别的人员要能分工合作,能使整体工作具备完整性、系统性、联合性,以确保网络教育的正常运行。理想的网络教育系统除了具备会计继续教育功能即远程教学功能外,还应具备业务咨询功能、法规查询功能、信息功能和检查统计功能等。
3.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个性化自主学习是传统教育一直追求而难以实现的理想化模式,它克服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弊端,而在网络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能从主观上根据受训者的个人特点对教育内容实施一对一的处理,以适应各个受训者的能力差异和具体困难,从而使受训者都能通过网上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鉴于此,要求在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员及不同行业会计人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避免“一锅粥”的教育弊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外国企业大量涌入,国际化高层次会计人才已成为畅销人才,所以网络教育在实行常规课程的设置基础上应合理增加国际化的课程,如会计英语、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实务等课程,以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习思路,以使若干会计人员尽快成为多元复合型人才,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并重的年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得更为重要,比如针对高级会计人员教学内容应注重突出案例教学,尤其是反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启示,或者为学员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会,提高受训者的综合性会计工作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
(四)建立基于网络模式的考核流程
建立更加方便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流程,直接在网上进行报名,考核实行积分制考核,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给予不同的考核题目和积分,有专门做此项考试的机构进行统一考核,按照积分随即抽取题目进行统一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系统给出相应的分数,看是否考核通过,对于通过的会计人员应该进行更高的积分制和难度系数更大的题目和科目,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更广泛的会计知识和更专业的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考核,对于积分不够的会计人员应该更加的完善自己的会计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变更,做一名合格的会计。最终实现“网上缴费、网上学习、网上考试”的一体化流程,方便全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方式,不仅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而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它将作为一种主导教育的方式替代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如今网络教育正以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相信不久的将来势必出现网络教育的全球化。但是该模式还有一些有价值的内容需要研究,比如对模式的具体技术支持系统的讨论等;该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例如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等问题,这种新模式的实施效果好坏取决于模式的设计是否合理,管理是否完善,这就需要我们财政部门对该项新举措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研究,并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我们不同的省市,针对不同素质水平的会计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和继续教育考核,达到我们应该有的目标。
(五)保留并完善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
网络模式是可以扩展的很远很广泛,也能够让会计人员接受最新最快的会计资讯,可是对于没有网络或者不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该模式下成了限制性的问题。对于这些没有网络条件的地区,通常经济条件不发达,只能采用传统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但要进一步完善其方式。
1.改革继续教育传统模式,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式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主要局限于“满堂灌”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在培训形式上进行创新,使其丰富生动,从而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
⑴案例教学法
授课教师以一些真实的案例或科研项目为素材,通过对具体会计或管理案例的讲授,使学员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各种管理、内控及战略等相关问题,从浅人深,掌握讲授内容,提升学员的宏观分析能力。
⑵模拟教学法
结合实际工作借鉴MBA教学方式,模拟一个虚拟的内控设计或战略分析、财务管理案例,让学员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设计、优化及分析,然后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员在各个环节中所暴露的问题和知识缺失的环节集中重点讲授。
⑶小组讨论法
授课教师将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学员经过讨论,可以对问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通过思维碰撞激发创造性思维,启发学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创新,改进业务处理流程,提高学员的思考分析能力。
⑷互动教学法
授课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拓展训练,使各学员在拓展活动中通过互助、协作,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工作合力,培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⑸调研学习法
组织学员对省内外知名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及组织管理、成本战略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并邀请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讲座、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启发学员的思维,改进自身工作中的不足。
2.针对实际需要具体制定培训计划
继续教育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于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只有具备实用性,才有可能在会计人员当中产生广泛的认同性和号召力。由于会计人员自身的个体差异(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及所从事岗位(管理、研究、实务等)的具体要求都不尽相同,对继续教育的知识需求也各有偏好,不能按照统一模式搞一刀切。此外,制定继续教育的内容还需要考虑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会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需要在实施教育内容之前根据会计人员不同的职业需求进行广泛的会计人员问卷调查,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对继续教育内容进行划分,再结合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知识的需求制定具体的适合本单位的继续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确定继续教育内容,各取所需、学以致用,使继续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会计继续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名师出高徒,要保证会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继续教育师资的质量,由于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是新制度、新准则、新规范等新知识,所以应加强继续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使他们从理论、实务各方面熟悉掌握新知识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因此,各继续教育办学单位,应为教师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强考核监督
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考核。具体而言,制定考核指标和惩处方法。采用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进行考核。不能片面的只要求考试,这样被迫式的学习只能让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只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加强考核监督是一种优于考试的形式。
5.搞好宣传
各级财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搞好继续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各单位负责人、每个会计人员都明白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使各单位负责人积极支持继续教育工作,让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自愿地接受继续教育。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虽然很火热,但是效果不好,前景不乐观,所以我们要深化会计继续教育改革,不断地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完善的体系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明.改革继续教育模式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会计师,2009,(11) .
[2]严瑾,刘淑珍.网络教学在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继续教育研究,2009,(01).
[3]张云鹏.网络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模式.现代企业教育,2010,(04).
[4]廖晓莉,何清生.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考.成人教育,2009,(11).
[5]袁寒松.论会计从业人员后续教育的松散型柔性培训.经济师,2009, (01).
在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多样化和系统化,其主要职责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培养经济社会各行业需求的人才。目前,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社区学院、地方农工学院、侧重科技教育的州立大学、地区职业学校、工业管理学院等。其中社区学院发展迅猛,据统计,2004年社区学院1171所,到2009年,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在美国已经达到了3400所,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目前,为了获取大学文凭和职业技能,选择社区学院的学生将近50%,这一比例在新泽西、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等州则甚至超过60%。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有科学的职业教育观作指导,职业教育立法完善,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150多个职业教育法规;另外,政府的支持和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也促使了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当前,美国社区学院经费中的75%来自州政府和地方拨款以及学杂费,其中以州政府拨款为主,约占38%。再者,社区学院的机制灵活,教育对象广泛多样,除了适应升学需要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且课程设置多样灵活,注重实效,实践课程占到了50%左右,针对性也强,为学生在200多个职业领域的就业或提高做准备,涉及农、工、军、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社区学院主要开设三类课程,第一类是基础性课程,主要是满足想上正式大学的学生需求;第二类是授予职业证书课程,主要是满足短期内希望获得技术技能以走入职场的学生或失业人员需求;第三类是继续教育课程,主要是为满足在职员工进一步提高技能需求。因此,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更倾向于满足普遍民众需要的办学形式。而城镇化的推进催生了大批新城镇和原有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有机制灵活、课程设置灵活、注重实践技能、满足普遍民众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进而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可见,社区学院在美国达到了上述要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上述美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一是树立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当前社会更多是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能力教育培训,现实中就读高职院校的往往是高考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普遍不够重视,但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出现了技工荒。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高等职业教育观,从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美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且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对各州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宏观调控,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进程比较滞后,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一法律对于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并不能较好地解决,国家虽然已经将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提出60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转型高等职业教育,但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三是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由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在各个时期,经费中政府拨款比重很高,故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较为充足,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学生的学费,政府拨款比重较低,且与本科院校相比,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拨款也存在明显差距,社会和企业的捐助也较少。因此,需借鉴美国经验,加大政府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捐助高职院校。四是强化社区作用,发展社区学院。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发展社区学院经验,在东部地区一些技工荒严重的省市尝试改造现有高等职业院校或者进行建立社区学院的试点,试点成功再推广到中西部地区,这样有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也可以尝试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建立社区学院的试点,将招收的对象扩大到含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在职人员、失业人员等,满足农村人口的农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需求,进而更好地推进城镇化。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真正发展。目前,其主要包括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系列和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系列,其中后者包括职业学院和专科高等学校,前者则包括师傅学校和专科学校(技术员学校),两者均含有双元制职业学校,其主要形式是3年的实践教育,即每个星期有1到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剩下的时间就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这显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别具一格。目前,大约有50%的年轻人中学毕业后进入双元制学校接受教育,可以学习国家认可的350种培训职业中的某一职业。参与实践教育的企业也达到了50万家,其中中小企业提供了80%的实践培训岗位。可见德国的这种双元制模式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工人的专业技能。德国15~19岁的公民中无职业或无培训位置的仅占4%左右。目前,德国又进一步调整了双元制职业学院的教育培训内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正是这种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方式,培养了许多高技能人才,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以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特色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务实的职业教育思想。另外,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69年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以来,又颁布了诸多法规,如《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企业基本法》等,不仅从职业院校方面进行规定,也要求企业承担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再者,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了管理支持,其中“行业协会”能有效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此外,突出的职业特性和等值于普通教育也促使其快速发展。主要是参与教育的大多企业有自己的培训基础,有技能水平高的培训教师,这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学习到工作需要的技能。同时,双元制的职业院校给学生授予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与普通高等院校所授予的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这也推动了其发展。最后,双元制职业院校的培训操作技能实用,校企合作紧密,使得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就业,因而,在德国就读双元制职业院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这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技能型人才。上述德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为我国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一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我国传统观念就是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人们愿意做白领而不是蓝领工人。而在德国的观念是尊重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人,上普通高等院校未必就是最好的发展,要教给年轻人手艺。因此,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逐渐改变社会传统观念,提高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二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众多,从促进、计划、保障、监管和改革等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法可依,为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运用法律促使企业参与实践教育中。我国显然在上述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需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并需强有力的执行。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德国之所以能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除了上述法律原因外,还因为企业参与实践教育,培养了自己的后备人才,节省了培养新员工的费用,且学员还为其创造了利润;另外,企业在参与过程中,也得到了政府每年对于每一个培训岗位的3500欧元补贴。因此,企业有动力吸纳双元制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培训。而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和企业显然没有做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可借鉴德国做法加强校企合作。四是加强实践能力,走产学结合之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2/3时间用于实践,我国的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往往仅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且多是集中实习,或是学生自己去找企业实习,这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高职院校需积极探索产学合作之路,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弥补我国城镇化所需的高技能工人不足,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三)澳大利亚实施TAFE,加速了城镇化发展
当前,澳大利亚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为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1973年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将职业教育改为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这些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由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和各地方教育部门负责管理。澳大利亚政府对技术与继续教育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如曾引入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发了培训包等。目前,据统计,澳大利亚现有大约250所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70%中学毕业生选择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就读,每年近130万学生在这些学院学习,约是澳大利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2倍。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工明确,能做到各司其职,不会出现多头管理。联邦政府负责技术与继续教育的宏观统筹和规划,各州及地方负责本地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管理。二是统一的认证体系。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认证中,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获得一般文凭和副学位、高级文凭后,可以继续学习,取得学士学位、研究生班证书、硕士生文凭、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经费充足,且不断增加,来源多样化。包括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学生交纳的费用和其他经费,其中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拨款占比最高,约55%,联邦政府次之,占比20%左右,其他经费占比约20%,学生缴费占比最小,约5%。上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经费是受《拨款(技术与继续教育资助)法》《培训保障法》等法律保障的。四是技术与继续教育产业化。联邦政府支持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争取和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资助,且将留学生教育当作产业经营,据统计,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招收留学生所获得收入占整个其教育经费的12%。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也促进了其快速发展。正是澳大利亚实施了技术与继续教育,给20世纪80年代后澳大利亚各行业提供了许多高技能的劳动力,促进了其城镇化快速发展。上述澳大利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需建立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战略规划委员会,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方针,进而更好地协调和统筹教育资源的使用与分配,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二是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资格认证证书种类较多,但通用的证书较少,实用的证书较少,因此,需规范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充足,来源多样化。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政府拨款比重较低,学生缴费占比较高,社会和企业投资比重较低,需借鉴澳大利亚经验,加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资助,另外,在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建立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督促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拨付和使用。四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借鉴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经验,多参加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会,借鉴其他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高职模式和课程,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验
(一)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快速推进了城镇化
日本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校内和学校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内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专门高中、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修学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主体是专门高中。学校外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种机构学校。目前,专门高中主要是招收准备在某一行业就业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卫生、理发、裁缝、烹调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多数是私人办学,由于其入学条件、教学时间等灵活,其招收初中毕业生,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该类型学校在20世纪70年代时达到鼎盛,为日本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专修学校则是从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中分离和发展出来的一类学校。其90%是私立学校,包括招收初中毕业生的高等专修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专门学校和面向成人的一般专修学校。这些专修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往往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使学生在3年内学到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日本受到大众欢迎。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健全。目前,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法规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法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法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教师资格、经费投入均做了详细规定,保障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二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为产学合作。日本为了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和学生多样化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强化训练技能,非常注重实验、实习和各种实务操作。并采取校企联合、企业培训、全日制、夜校、弹性学分制、工读交替等形式满足城镇各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且日本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相融合,使得学生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能力。三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切合实际的职业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学生家庭、地区事务所等合作,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四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严格的师资培训体系。除了法律确立的师资任职标准外,日本还建立了多样化教师在职进修和培训制度,包括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和国外考察学习制度。此外,日本为了弥补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还通过积极吸收社会优秀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正是日本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得二战后日本经济社会能够较快恢复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上述日本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多是原则性的,针对性较差,不够具体,难以实施。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和校企合作教学也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需尽快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二是完善产学合作机制。除了立法保障校企合作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必须围绕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企业自身人才需求,让企业有动力与学校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订单合作关系。另外,制定政策鼓励中职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研发,进而双赢。三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教育。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辅导机构,在了解现有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收集相关职业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进行职业指导,也可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职业意识,在步入社会前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才。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我国中职师资中“双师”型师资较为短缺,较多教师实践能力弱,因此,在中职师资录用和聘请时要严格把关,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与工程锻炼,也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来保障“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二)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蓝领工人
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同,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采取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形式。当前,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职业提高学校、职业专科学校和专科高中等,其中约85%都是双元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且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在德国总高中阶段占了60%,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占10%,普通教育仅占30%,可见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德国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为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工人,虽为蓝领阶层,但这些技能工人收入较高;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也为德国造就了一大批技师、个体业主等中产阶级群体,为德国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接受教育期间,学生每个星期更多时间是在企业实习,在学校学习时间仅为1~2天,且企业实习内容是严格按照国家承认的职业门类传授技能经验,学生是在近似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实践实习,因此,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对于不愿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法律就规定征收处罚性税费。这也是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所需来设置,而不是以全面和系统为标准,这意味着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从事相关职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再者,在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因此,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拨款充足,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也促使其快速发展。因此,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学生或失业人员等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政府又在法律法规制定、投入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蓝领工人。上述德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给予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中等职业教育要注重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得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或失业人员等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以便就业。这就需要结合地方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行业需求,调整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二是政府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可以通过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办实践性强的中等职业学校,此外,为了进行校企合作,政府可考虑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鼓励学校和企业间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对于一些基础性质的培训实习基地,政府可考虑统筹规划建设,实施开放式管理。另外,政府可借鉴德国的义务免费教育,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范围,缓解目前城镇化技能工人的不足。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在企业完成的,企业中有高级技师指导学生,因此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显然普遍缺乏实践技能,因此,需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鼓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培训教师,在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建立师资培训机制,要求青年教师在上岗前去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积极鼓励中年教师外出实践锻炼,尝试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四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很多专业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可考,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有利推动我国城镇中各行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国家人事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等需相互协调,尽快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立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五是通过完善水平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