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因素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7 15:44: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因素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财务因素分析

篇(1)

一、 财务战略的概念及内容

财务战略是主要涉及财务性质的战略,因此是属于财务管理范畴的战略。财务战略主要考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战略问题,并以此与其他性质的战略相区别。财务战略主要考虑财务领域全局的、长期发展方向问题,并以此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相区别。

财务管理可以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管理两大部分,相应地,财务战略也可以分为筹资战略和资金管理战略。狭义的财务战略仅指筹资战略,包括资本结构决策、筹资来源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等。资金管理涉及的实物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是由经营战略而非财务职能指导的。资金管理只是通过建议、评价、计划和控制等手段,促进经营活动创造更多的价值。资金管理的战略主要考虑如何建立和维待有利于创造价值的资金管理体系。股东价值是由企业长期的现金创造能力决定的,而现金创造能力又是由企业对各种因素(包括资金因素)进行管理的方式决定的。本文使用的财务战略概念姑且为狭义的财务战略概念,即仅指筹资战略

二、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按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一号――组织架构》的有关内容,公司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所有者(股东)、法人及其法人代表(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其要旨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因此,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关系是否协调可以说是公司治理结构优劣的标志。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聘任到好的总经理为核心所组成的经营者阶层,能在制定公司战略决策时提出最关键的问题,得到建设性的建议和忠告。在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下,经理人员能够以股东长远利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决策依据,而不是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依据。董事会能够认真研究公司的重大发展战略和战略发展计划,审批资金预算、借贷、增股、扩股、发行新股、发行公司债券等财务活动,制定和公布股息、红利分配政策并通过这些决策活动为股东闷的长远经济利益着想;能够有效地对经营者业绩做出评价,监督和约束经营者行为,支持经理人员地合理经营决策,并有权撤换不称职地经理人员。股东可以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踢票”的方式行使对公司决策的最终控制权。相反,若公司治理结构较差,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如经理人员在职消费,经营决策的短期行为,盲目投资,抵制债务融资,与外部人勾结侵吞公司资产等。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监督不力,甄选和撤换经理人员制度不结合理,甚至与经理人员勾结损害股东利益。

可见,公司制定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需要经营者和董事会一道进行规划和决策。一旦这些战略目标和决策确定后,就需要经营者负责具体的、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经营者与董事会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股东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公司战略的最有力保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战略的制度基础,更毫无疑问是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度基础。我们在进行财务战略选择时,必须考虑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重要内部环境因素。

狭义的财务战略就是资金筹集战略,可以归结为债务融资战略和权益融资战略。所有者和经营者作为理性经济人由于双方目标函数不可能完全一致,在这两种战略的选择上也可能出现较大分歧。

从所有者角度分析,他们可能会处于以下原因考虑而偏向于债务融资。其一,债务能够降低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成本,面对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资产组合的多元化,证券交易系统的全球化和电子化,股票也衍生大量权益与风险搭配得更加灵活得新式证券。这些新式证券在提高权益与风险搭配的同时也促使企业资产的控制权更加分散,股票的集中度越来越低,经营者可以轻而易举通过收购少部分股票完全控制公司。“用手投票”、“用脚投票”的约束大大弱化,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债务融资要求公司到期偿还利息和本金,否则公司形象受到损害,甚至又破产的危险。而公司可能受到的这些打击会危及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债务融资对经营者来说可以称作是一个“硬约束”,它迫使经营者必须努力工作,提高资产收益率,减少挥霍浪费,保证足够的现金供应,降低经营风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公司破产的概率。经营者地这些行为无疑是符合所有者的目标的,因此有助于降低成本。其二,进行债务融资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效用,即由于负债成本固定不变,息税前利润的增加能带来更多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其三,债务的信号作用,即举债经营有助于增强债权人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从而对公司的权益价值有积极的影响。其四,债务的税收优势,即举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可以降低公司资产投资所要求的回报临界线。其五,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比权益融资低,而且用于经营规模的资金,如果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则时间周期太长,如果通过发行股票财务,则限制条件过多且手续复杂,容易贻误市场营销机会。

参考文献:

篇(2)

当代市场经济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巨大变化。在医改的背景下,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必然有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不足直接阻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合理发展,同时也对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其正常运转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医院各个部门的桥梁。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为使得医院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医疗体制的发展需要,解决人们就医难的问题,就需要医院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医院的财务管理问题,弥补其不足,既要合理的规范医院的收费问题又要保证医院在正常运营中的经济效益。从各方面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医院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医院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医院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公立医院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其公益性,更能够体现为老百姓做福利事业的本质。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首先,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缺陷,内部监控能力不足。财务分析对于医院的发展甚至是人们的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素分析从定量角度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动态变化的影响。主要用指标体系对社会经济现象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引入因素分析法目的在于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前景,是综合运用各种学科和知识的结果。使用因素分析法,有利于医院进行事前预测和计划、过程控制、事后监督,促进医院进行目标管理,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二、因素分析法概述

因素分析法的概念与运用程序

(一)因素分析法概念

因素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采用统计指标体系分析各因素在总体中的影响程度,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因素分析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本文应用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进行研究)

(二)因素分析法的应用程序

1、确定需要进行分析的指标

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种因素及该指标之间的关系

3、计算确定各个指标对总体的影响程度的具体数额

三、因素分析法在医院财务收入中的分析应用

(一)医院的背景和近期发展

红安县人民医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为红安县内集卫生保健、预防和康复、教学与科研、卫生教育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和婴儿友好医院,是全县及周边地区的放射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急救中心。

医院门诊、急诊、内科、外科、分楼设置,科室设置齐全,各个病种单独设置病区,引进各种检查确诊设备。重点学科建设已形成规模,神经内科的6名专科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辐射到周边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患者被吸引前来寻求医疗照顾;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独立进行,填补了黄冈的空白,在全省同级别医院处于领先水平;采用导管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临时起搏器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安装等业务,使其高速发展;腔镜技术、癌症化疗,介入治疗广泛应用,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医院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公立医院业务收入结构混乱,药价虚高,医疗费用飞涨,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不便。

2、财务管理执行力度不够,新会计制度的颁发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制度依据,但是目前医院财务管理的内部执行力度上还不够。

3、医院财务人员业务综合水平不高。

4、财务监管机制不健全。

(三)因素分析法对医院门诊收入中的影响与分析

1、医院门诊业务收入变动的因素分析

(1)因素分解

医院财务收入主要由住院收入和门诊收入构成。而门诊收入可以分解成为门诊人次P和平均门诊费用Q两个因素之积。

(2)连环替代法

2014年门诊收入W=P0Q0=58934476……(1)

第一次替代W=P1Q0=61780056……(2)

第二次替代W=P1Q1=71352002……(3)

W=(3)-(2)+(2)-(1)=12417526

P的变动对总体的影响=(2)-(1)=2845580

P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2)-(1)/(1)=4.9%

Q的变动对总体的影响=(3)-(2)=9571946

Q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3)-(2)/(1)=16.2%

(3)差额分析法

P的变动P=31741

P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P*Q0=2845580

P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P*Q0/P0Q0=4.9%

Q的变动Q=31741

Q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P1*Q=9571946

Q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P1*Q/P0Q0=16.2%诊费用对其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医院一方面可以继续提高门诊收入,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利用其它方面的创收,比如利用现代技术,利用支付宝等快捷方便的支付方式和预约方式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诊,提高门诊人次。

(四)因素分析法对医院住院收入的影响与分析

1、医院住院收入变动的因素分析

(1)因素分解医院住院收入可以分解成为出院人次X平均住院日Y平均医疗费用Z三个因素之积。

(2)连环替代法

2014年住院收入W=X0Y0Z0=1183495040……(1)

第一次替代W=X1Y0Z0=1262465505……(2)

第二次替代W=X1Y1Z0=1328556115……(3)

第三次替代W=X1Y1Z1=1518002430……(4)

W=(4)-(3)+(3)-(2)+(2)-(1)=334507390

X的变动对总体的影响=(2)-(1)=78970465

X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2)-(1)/(1)=6.7%

Y的变动对总体的影响=(3)-(2)=66090610

Y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3)-(2)/(1)=5.6%

Z的变动对总体的影响=(4)-(3)=189446315

Z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4)-(3)/(1)=16%

(3)差额分析法

X的变动X=3272

X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X*Y0*Z0=78970465

X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X*Y0*Z0/X0Y0Z0=6.7%

Y的变动Y=0.49

Y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X1*Y*Z0=66090610

Y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X1*Y*Z0/X0Y0Z0=5.6%

Z的变动Z=367.69

Z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X1*Y1*Z=189446315

Z的变动所引起的影响比例=X1*Y1*Z/X0Y0Z0=16%

(4)分析

2014年住院收入为1183495040,2013住院收入为1518002430,增加额为334507390,增加比率为28.3%,出院人次增加3272,对其影响比率为率为6.7%,平均住院日增加0.49,对其影响比率为5.6%,平均医疗费用增加367.69,对其影响比率为16%。由此可见,平均医疗费用对其影响是最大的。

四、分析与总结

篇(3)

财务风险是指负债经营的企业,由于到期无法偿还债务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较大损失甚至是破产的风险。财务风险具有现金性和收支性财务风险两种。现金性财务风险是指在特定时日,由于现金流入少于现金流出而引起的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收支性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的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和利息的风险。如果企业杠杆水平过高,那么更多的债务意味着更多的固定费用支出,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相应的增加,导致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增加。同时,企业的债券和股权投资者,都会因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而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使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和债权融资成本都增加。

2.破产成本

破产成本是指负债经营的企业资不抵债导致破产的风险。破产风险取决于收益的稳定性和资产的变现能力。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而其收益分布波动较大,那么它极有可能不能支付固定的债务,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企业面临破产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收益高度不稳定的企业,应该将财务杠杆水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此外,若一个企业的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那么当面临财务困境时,将部分资产变现可以缓解危机,使破产成本降低。因此,破产成本是制约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非负债税盾效应

折旧抵税和投资减税因为同样具有抵税的作用而被称为非负债税盾,很多研究认为,非负债税盾因为对负债税盾具有替代作用而与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DeAngelo和Masulis(1980)的研究认为,折旧、投资税收减免和税务亏损递延同样可以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有效代替负债的税盾效应,因此拥有较多非负债税盾的公司,债权融资较少,财务杠杆水平较低。Wald(1999)的研究,同样表明财务杠杆水平与非负债税盾呈负相关关系。而Scott(1977)和Moore(1986)的研究则认为,企业拥有较多的非负债税盾就意味着有较多的可担保资产,这些公司可以通过担保举债,因此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与非负债税盾呈正相关。而Titman和Wessels(1998)的研究则认为财务杠杆水平与付负债税盾没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国内有很多研究将非负债税盾作为影响财务杠杆水平的因素之一予以考虑。冯福根等(2002)通过分析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的4年财务数据,得出财务杠杆水平与非负债税盾呈正相关。而肖作平和吴世农(2002)通过分析1996~1998年深市上市的117家公司,得出财务杠杆水平与非负债税盾呈负相关的结论。综上所述,非负债税盾对财务杠杆水平的影响不能确定,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4.经营风险

普通股只具有剩余求偿权,也就是说分配利润和结束清算时,普通股都排在债务和优先股之后。因此,企业的债务和优先股越多,普通股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负债经营的企业风险,除了面临财务风险,还面临着经营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收入较为稳定、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小,则在财务管理上可以适当提高财务杠杆水平;反正,若一个企业收入不稳定、经营风险较大,则一定要控制财务杠杆水平,更多采用股权融资。

5.债务资本成本率

债务资本成本率,对负债经营的公司越有利。借款利率越低,支付的固定利息费用就越低,即使企业的营业利润降低,仍然可以如约按期支付利息,违约风险小。同时,借款利率越低,EBIT/I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作用程度越明显。因此,借款利率越低,企业倾向于更多的进行债权融资,财务杠杆水平越高;反之,当借款利率较高时,企业会减少债务,财务杠杆水平收到限制。

6.企业规模

普通股资本净值是对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的保障,资本越大,对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的保障也就越大。当企业经营成果低于预期利润时,资本较大的企业仍能承担债务本利和,而资本较小的企业可能就无法还本付息,陷入财务困境。若资本较大的企业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那么它的经营风险得到分散,企业破产概率减小,能够承受更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另一方面,资本较大的企业也可能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交易费用将降低、经济效益提高,这既可能提高企业的债权融资倾向,也可能增强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对财务杠杆水平的影响不能确定。

7.现金流量状况

会计计量主要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账面盈余往往与实际现金收支不一致,而债务的利息往往是需要定期支付现金的。因此,公司的债权融资,除了要考虑营业利润大于利息支出外,还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流,确保能如约按期以现金还本付息。如果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较差,即使有较高的资产盈利能力和较低的借款利息,仍有可能因现金流管理不当而无法按期还本付息。

8.股利政策

市场会根据股利的发放情况,推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因此股利政策对股票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发放股利或者股利减少,那么公司的股票价格往往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绝大部分企业注重维持稳健的股利政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财务杠杆水平较高的公司因需支付固定的利息费用,当前的经营收益不足按之前的水平支付股利的可能性更高,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加大了EPS的不确定性。

9.企业的控制权

增发股票进行股权融资,往往会降低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很多公司为了能够保持有效的控制,往往倾向于债权融资和发行优先股,而非增发普通股。因此,这些注重控制权的公司,常常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

10.外部因素

a.国家因素: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的差别,财务杠杆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的财务杠杆水平相对较低,美国次之,而日本则明显偏高。b.债权人和评级机构的影响:大部分的债权人不希望公司拥有太高的财务杠杆水平使财务风险上升,如果公司坚持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债权人可能会提高借款利息甚至拒绝借出资金;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负债的时候,企业财务风险上升,信用机构可能会因此降低其信用评级,导致企业的资本成本上升,从而促使企业降低财务杠杆水平。c.行业因素: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财务杠杆水平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同时,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不应过分偏离行业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明军,宜希龙.浅析影响财务杠杆系数变动原因的因素[J].运筹与管理,1996(9):69-72.

[2]张鸣.财务杠杆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1998(5):58-63.

[3]李心愉.财务杠杆效应研究[J].中国统计,2002(9):13-15.

篇(4)

一、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现状

近年来,由于投资者的关注方向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与投资者所需要的信息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我国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的愿意披露程度明显下降,具体包括人力资源、公允价值、分部信息以及未来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信息多为历史信息,其中缺少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关于企业风险和报酬相关的财务信息。由于企业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态度与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迫切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造成了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供需矛盾的产生。笔者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造成两者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担忧大幅度地披露自身财务信息可能会对企业自身利益造成损害,可能会引发自身商业机密泄露、披露成本增加以及丧失竞争优势和地位等问题的发生。初次之外,由于财务信息是难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因此影响财务信息质量的因素较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就可能造成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产生质疑。

二、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现状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影响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因素是很多的,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离不开企业本身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具体如下:

(一)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作用

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动调节两个方面,具体包含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其中技术因素就是主要考虑到科技的发展水平;经济因素就是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利率的调整以及物价调整等;社会因素就是指社会普遍的教育水平和人们的综合素养水平;政治因素主要考虑到军事活动对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或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等等。公司管理者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做出的决策,都会受到以上的这些因素变化的影响。

(二)企业内部缺乏正确的信息披露态度

关于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工作执行,长期以来都是由证监会或高等院校的学者参与完成的,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这个环节中基本是出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对于这一制度的执行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的,为了实现对利益集团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其目的在于达到自身所期望的收益水平。影响财务信息披露的公司因素主要就是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态度问题。越来越高的投资者信息需求使得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成本增加,为了顾全公司自身的效益、竞争地位以及声誉等问题,公司在披露财务信息时往往会慎重权衡利弊,进而做出自发披露、少披露或者不披露的决策。

三、促进财务信息披露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完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体制

为了使公司财务信息达到客观、即使、透明和充分的要求,为了消除财务信息披露壁垒,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是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企业目前表现的情况来看,建立完善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大致包含一下几个重要方面,有会计准则、审计制度、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法规。

(二)对企业财务信息采取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的计量方式

当前我国公司在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时主要还是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的,这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定量化的要求,而且定性化的表述也可能会给信息使用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笔者认为采取定量化的信息计量方式对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是极为重要的,广大公司应该尽量使用数据、图表以及财务指标等方式表达,为投资者提供直观准确的关于企业未来生存以及成长发展的企业财务信息。

(三)重视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

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进行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对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加强监督,我国相关的执行机构应当多多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对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方面的督导工作。第二,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建立和完善。给予独立董事进行有效履行相关法规的特权,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第三,对公司的外部监督审计以及约束进行适当的加强。要想真正地提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除了对公司内部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政治和完善,还应当注重对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加强和完善。

(四)加强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生存的权利,各公司以及会计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关于诚信理念的挑战。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对公司会计人员的培育应当要以诚信作为核心培育内容,依靠立法和制度的约束建立起强大合理的社会诚信体系失信处罚机制,从而对诚信者应得到的回报提供保证,让财务披露工作中的失信者受到相应的处罚。第二,通过使用社会舆论的强大监督作用,对诚信者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谴责,加大财务披露活动中失信者的成本,为诚实守信行为品德的弘扬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受损失的可能性。它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从企业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的。由于上市公司可以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从而能迅速地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优于其它类型的公司。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其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市场对其的信心,因此研究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新疆上市公司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西方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Fitzpatrick在1932年用单个财务比率,研究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股东权益/负债和净利润/股东权益;此外Secrist在1938年只利用资产负债表比率这一个指标,比较倒闭银行与正常银行之间的财务风险差异的研究。1977年,Martin从1970-1977年间大约5700家美联储成员银行中界定出58家困境银行,选取总资产净利润率等8个指标,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评价财务风险。Ohlson(1980)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变现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

国内的学者曹德芳等(2005)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

偿债能力等有关。崔学刚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超速增长显著地增大了企业发

生财务危机的概率。王卿等(2009)认为息税前利润率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施平(2010)通过研究却发现,企业增长率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

本文将公司的财务风险与流动比率等十个财务比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公司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四种,其中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小,发展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大,分析其原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实证分析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CS-MAR)。样本选取标准如下:

(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借鉴国内外此类研究,此类公司特殊的资本结构,故将之剔除样本之外;

(2)剔除ST和*ST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或者己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或者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将它们纳入研究样本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3)考虑到我国在2004年和2005年进行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存在诸多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为此在保证尽量选取上市年限较长的上市公司的同时,还要确保其行为的相对成熟,本文选择2006年之前上市的新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依据以上的标准,本文最终选择出23家新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见表1,以2010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新疆地区的上市公司中,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而新疆建设兵团下辖的上市公司数目众多。在本文中不考虑兵团管理体制因素对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

(二)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1.被解释变量

采用Z-score模型度量财务风险的大小。该模型由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阿特曼(EdwardAltman)创建。该模型在美国、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指标Z越小,公司财务风险越大,反之亦然。按照中国的年度财务报表,Z-score模型可换算为:Z=0.01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总资产+0.014×(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100/总资产+0.033×(税前利润+财务费用)×100/总资产+0.006×股东权益×100/负债账面价值+0.999×销售收入/总资产。“Z 计分模型”有一个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即Z=2.675。Z值高于2.675的企业较安全,低于2.675的企业则存在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Z值低于1.81,则该企业已经潜在破产,如无有力措施,将很难摆脱困境。Z值在1.81~2.675之间时,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

2.解释变量

参考有关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的文献,本文选取x1:速动比率、x2:利息保障倍数、x3:应收账款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总资产周转率、x6:营业利润增长率、x7:总资产增长率、x8:净资产收益率、x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及x10:流动比率十个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指标的数据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CS-MAR)获取。变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构建以下模型:财务风险=f(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ε

(三)实证检验分析

1、回归模型建立

采用基本的回归模型如下:R=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ε

其中R为财务风险,βi(i=1,2,…,10)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其余变量符号与前文一致。

2、描述性统计

对所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映财务风险的Z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

整体来看,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普遍较高,且差异性较大,这便于我们研究导致不同公司不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4、回归分析

依据相关分析结果,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将10个变量综合为4个公共因子,如表5所示。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977%,表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10个财务指标69977%的信息量。

根据原始变量对因子的影响,可以得到的F1、F2、F3、F4,这四个因子的表达式具体如下

F1=0914x1+0061x2-0059x3-0114x4-0236x5+0290x6+0406x7+0136x8+0289x9+0920x10F2=0053x1+0589x2+0009x3-0014x4+0078x5+0642x6+0243x7+0833x8+0575x9+0082x10F3=-0190x1+0080x2+0842x3+0296x4+0876x5-0206x6-0356x7+0054x8+0123x9-0141x10F4=0144x1-0345x2+0174x3+0827x4-0017x5+0060x6+0533x7+0081x8+0173x9-0196x10

由表达式可以看出:(1)第一个因子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偿债能力因子;(2)第二个因子在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盈利能力因子;(3)第三个因子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营运能力因子;(4)第四个因子在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具有较高载荷,第四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发展能力因子。

所以,回归模型表达式为

R=β0+β1F1+β2F2+β3F3+β4F4+ε

用EViews做回归分析得

R=0373565+0235968F1+0028289F2+0099765F3-0175505F4

四、结论及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新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可分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四种,其中Z值大小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正相关,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越强,Z值越大,财务风险越小;Z值大小与发展能力成负相关,即发展能力越强,Z值越小,财务风险越大。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适度举债,避免偿债风险过高。

公司适度负债,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但过度负债会使公司的支付能力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出现财务危机。新疆上市公司应该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筹资额,改善现有负债结构,提高偿债能力。

(2)充分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资。

新疆上市公司共性在于规模较小,但在寻求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要重视企业的规模,不可盲目扩大企业规模,片面追求发展能力的提高。如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做好财务预算。

(3)更新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新疆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全过程化意识单薄,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彩平,何佳祺.基于因子分析的林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01:70-73+86.

[2]王卿.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与举措[J].现代商业,2009,21:119.

[3]陈文俊.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3:87-91.

篇(6)

一、引言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的发展目标已经从最初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效益最大化向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向改变。财务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对于实现企业新型的经营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价值不仅包括了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现金流稳定能力,也包括了企业未来创造整个现金流流动的能力。由于企业的经营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其受到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两大方面的影响,本文对这两大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内部因素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相应的微观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整个市场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同时,企业自身具有的内部因素也决定了整个企业的财务价值变化。企业财务价值的内部因素是指企业的治理结构,投资决策方法,融资决策以及相应的股利政策等。

1.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治理结构优劣是决定企业财务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应的经理层构成,形成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组织架构体系。公司的治理结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价值。因为企业的经营者多是以人的身份出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利益。通过设置合理的治理机制就可以规避管理层机构出现的道德风险,以最小化的组织管理结构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价值的最大化。

2.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核心,包括对一般性经营投资,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对金融资产的投资以及相应的兼并重组等。选择恰当的投资方式对于企业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的意义上而言,企业的整体投资是以目前的现金流动性的流失作为相应的代价,以实现整个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预期的收益达成正比。然而,在企业的具体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预期收益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投资承受着较高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往往会对企业的财务价值有着相应的影响。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投资决策,使得企业的投资在整个的经营决策活动中建立合适的投资体制,以减小投资风险的发生。

3.融资决策

融资决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一旦某个融资决策做出,便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使得企业的可流动性资金减少,影响整个未来现金流的流出,减小企业的财务价值。并且一旦这种亏损状况发生,将会对企业的融资产生较大的影响。更为甚者,将影响市场投资人对企业的信心以及未来发展的判断。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的决策时,应做好融资前的需求评估与分析,对融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4.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的出现平衡了投资者与企业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将企业净利润进行分配的形式来确定股利的支付,选择以及增长幅度等。通过规范化的形式明确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债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企业长远的发展。第一,企业制定的股利政策以明文规定的方式决定了用于流存与投资的比例,这将使企业原有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第二,股利政策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企业的股票投资者以及债券类投资者的兴趣,影响了企业的外部融资及投资的计划以及方向。第三,股利政策也明确地反映了整个市场对于企业的关注度以及融资的兴趣度,体现了股票的价值以及每股现金收益,从市场方面体现企业的财务价值变化。

三、外部因素

1.宏观因素影响

外部宏观因素对于企业财务价值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决定企业战略的发展以及走向。根据企业所受到的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可以制定出企业财务价值提升的相应策略,以顺应整个宏观条件的形式适应整个变化的过程,加强企业自身的机动性以及灵活性。企业必须根据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判断企业发展的相关行为模式,以外因环境为导向引导企业的发展,以加大适应性的方法提升企业的价值。例如,纵观目前的经济状况,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萧条以及复苏的情况相当少见,整个经济形式的发展处于一个平衡的状况,但是经济整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新技术以及新产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企业通过对外部宏观环境进行相应的时刻关注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以战略性的眼光提前把握整个市场的走向,做出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更好更快地提升整个企业的财务价值。

2.微观因素影响

企业在面对外部的微观环境时,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合理的政策以改善整个外部市场的环境,使得整个市场向着最有利于财务价值发展的方向改变。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微观因素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营销学概念分析,所面对的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竞争者,挑剔的客户,上游的供应商,以及替代品的供应商等一系列环节。在面对微观环境变化时,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首先,企业面临来自同行业的竞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时时刻刻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的威胁,其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状况以及行为所决定的。如果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充分,则企业对于整个价格的控制能力就会越强,就越有可能得到更多更高的利润,也延长了整个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其次,新进入者的威胁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经济情况,市场准入的资金最低需求以及相应的资本密集程度情况,企业现有产品的特色以及商标所具有的一系列相关的专利性等,甚至包含了企业的转出成本以及政府的政策和行业内相应的企业预期等情况。当企业所在的行业进入的壁垒越高,那么同业竞争者的数量就会越少,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越强,其持续竞争的时间就会变长。再者,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随着整个社会化分工的出现,企业不仅是产品的提供者,也是整个产品发展的需求者。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议价能力之上,也体现着两者的地位悬殊之上。如果企业的整体议价能力非常强,那么供应商在与企业的探讨过程中,整个竞争的地位则会相应的减弱,而获得较差的盈利空间。接着,企业客户是企业发展的整个战略核心。企业通过生产相应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期从最服务客户的角度上满足企业的利润以及财务价值提升的双平衡。在经营的过程中,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是指客户在产品挑选过程中,可以对企业有着相应的讨价还价的优势以及市场空间,二是客户可以根据企业的品牌以及知名度进行产品的选择。最后,替代品在企业的发展上是不可或缺的。替代品是指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满足了相同功能的其他类似的产品。由于替代品在市场上的存在,这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峻的影响,不仅限制了企业产品的最高价格,也相应的减小了整个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影响了企业的获利情况。

四、结论

财务价值提升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命题,这要求企业将整个财务价值提升看作战略管理的一个策略,也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到使企业的财务增长的各项因素,以全面化的考虑方式提升企业的整个财务价值,以使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引入企业价值提升概念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会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角色,使一个企业的经营财务和出资者财务获得最佳的结合。而提供影响企业价值提升的因素分析对于管理者,投资者甚至是地方政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价值的不断提升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53-02

一、信贷决策中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企业非财务因素是指那些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不一定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各种因素。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重要作用正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债权人和投资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

在银行信贷决策中,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时,人们习惯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但是,财务分析主要是对借款人的历史还款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且其基础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经营的会计假设之上的。事实上,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受其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对于非财务信息进行定性分析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增强定量分析预测的可靠性,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作出更加全面、客观的预测和动态评估。

2.判断借款人的信用。一笔贷款能否按期偿还,概括地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二是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不良贷款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借款人没有还款能力,而是借款人“有钱不还”,或者是银行缺乏对贷款的严格监督和催收,甚至是银行在法律上已经失去了对贷款的所有权。所以,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既要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要分析借款人的信用。而借款人的信用如何在财务报表上基本没有体现,必须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

3.洞悉市场,拓展业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市场中知情者信息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所以,要掌握这些信息,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必须深入市场,熟练掌握和灵活利用各种企业非财务信息的获取渠道,善于在信贷调查中收集和甄别信贷申请人的信息。通过对非财务因素的收集、监测、分析和利用,银行能逐步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对建立健康信贷文化和促进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信贷决策中应重点分析的非财务因素

影响企业发展的非财务因素非常广泛,要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时对信贷企业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有一般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重点分析信贷企业的非财务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是影响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属于企业不可控因素,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在的行业是否能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进而影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属于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在政策有效期内发展条件优越,风险相对较小;属于国家允许发展的行业,一般市场竞争比较充分,风险程度适中;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往往发展空间较小,风险程度偏高;国家明令禁止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如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行业风险极高。如果产业政策中存在较大的保护成分,则应注意保护期限的长短。

2.产品市场。产品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企业提供的产品能否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信贷企业产品市场的分析具体要从市场份额、销售能力、销售前景等方面进行。(1)市场份额。包括两个指标:绝对市场占有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相结合,就能清楚掌握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了。(2)渠道建设。包括企业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分销渠道,销售渠道是否畅通,销售是否集中等。一般地,企业销售范围越广,客户越分散,风险相对就越小,如果企业把所有销售都集中在一二家客户,那么,其潜在风险就非常大。(3)客户满意程度。即企业产品是否满足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欲望和要求。只有当客户对购买经历完全满足或特别满足时,企业才能获得更强烈的顾客忠诚。

3.技术与创新能力。技术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保障不断完善的今天,是否拥有独立的先进的技术对企业至关重要。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就是市场竞争的主动者。对企业的技术水平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看现状,还要分析发展趋势。要掌握企业现有技术在同业中的位置,企业科研技术力量,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情况等。在调查中可设计一些相关指标,如创新产品销售比率、研究开发费用率、研究开发产品投入产出率、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技术开发人员比率等。

4.信用状况。企业信誉对产品的销售影响重大,对贷款质量的意义也毋庸置疑。即使经营再好的企业,如果赖账不还,也将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企业的信誉状况,可以从企业的还款记录,包括对其他银行、供应商等债权人的还款记录以及经营中对合约、纳税等履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5.担保情况。担保是偿还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对于担保的分析主要分析担保的形式、担保率、是否存在重复担保、抵(质)押物是否符合《担保法》的规定、抵(质)押物是否足值、抵押物是否购买保险等。担保形式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三种,一般说来,抵押比保证更可靠,质押比抵押更可靠。担保率当然是越低越好,但不能将企业的全部资产做抵押。

6.重大或有因素和未决因素。这类因素的特点是发生的可能性不确定,但是一旦发生,就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在分析这类因素时要充分了解事件的性质、涉及的金额、发生的条件以及发生的概率,据此判断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这类因素主要有:(1)重大法律纠纷、未结诉讼。如果存在,要充分调查事件的经过、进程,充分预计事件的结局与后果。(2)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导致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发生剧烈变化,因为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无须支付相关资产的全部价值,一般也无须进行实物交割,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3)其他重大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如已经取得的银行授信额度、大额对外担保、大额票据贴现等。

7.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未来的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等。特别关注新产品的开发是否符合人们未来物质文化提高所需的,能够减少自然资源消耗或能弥补自然资源消耗的,而不是那些只有科技概念并无市场前景的,或只是能够降低成本偷换概念冒用他人品牌的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及未来是否有投资者所希望的潜在的获利空间和能够承受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应该说,对信贷企业进行非财务分析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中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在分析方法、分析程序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这方面还面临不少障碍。其一,成本问题。非财务因素分析牵涉到信贷企业的方方面面,收集渠道多种多样,许多信息来自企业外部,许多信息需要多方收集后印证核实。为了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商业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聘请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负责信息搜集,也需要较高的成本。其二,主观随意性大,可靠性差。为了便于把握,多数非财务指标力图使信息量化,但目前尚没有一个客观成熟的非财务指标评价系统,许多非财务指标的量化尚无公认的规则可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如满意度的量化。还有许多非财务指标无法量化,全凭信贷人员主观判断。其三,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相对于财务因素分析,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对信贷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复杂性要求信贷人员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从国家政策到行业规范,从企业管理到专业技术,从市场营销到财务会计最好无所不知;非财务信息收集渠道的多样性要求信贷人员具有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勤奋敬业精神和商业间谍般的谋略;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主观性要求信贷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犀利的眼光和高度的职业敏感。但就目前而言,各商业银行真正符合条件的信贷人员少而又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中国社会征信系统的雏形是人民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施的纸制“贷款证”制度,规定每个信贷企业到人民银行办理一本“贷款证”,各商业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后再在该证上登记,以实现信息互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贷款卡”取代了“贷款证”,企业的基本信息、贷款情况已经能在各商业银行之间联网查询。但是信息过于简单,而且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需要。只有建立全面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才能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分析成本,促进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其次,加强非财务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尽早建立规范公认的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目前不少专家学者在积极努力,也出了不少成果,但还没有形成权威,达成一致。再次,商业银行要大力加强信贷队伍建设,采取培训、考核、引进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不合格人员,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袁敢.“逆向选择”风险与非财务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5).

篇(8)

一、引言

由于企业体制的转轨,上市公司理财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营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必须时刻警惕本企业以及其他有关企业的危机问题。财务危机是一个动态系统,只有认真地分析和探讨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找出其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识别财务危机,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测、防范和控制。因此,企业财务危机研究仍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并结合国内实况本文界定,公司治理既是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人等所组成的组织结构。又是明确了企业是为谁服务,企业的决策层怎样做出决策,投资人、经理人、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怎样分担风险和分配利益的制度安排。

财务危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实际情况,一般都是利用上市公司ST(因“财务异常状况”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制度)界定为财务危机公司。本文对财务危机界定是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资本所有者的要求,明显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一种现象。

二、公司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分析

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是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及内部审计四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四方面分析公司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既包括有哪些所有者,又包括每个所有者股份所占的比例。将从股权的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方面进分析其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指的是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他们拥有足够的经济理性来监督经理人员,运用投票权来影响公司的战略投资决策,并通过这一系列行为来达到保护自己的投资的目的。大股东通过阻止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公司的价值,从而提高股东的监督管理者行为,对公司财务产生有利影响。

股权制衡指的是公司存在着少数几个大股东之外及其他大股东,其他大股东也参与着公司的经营决策。如果能够存在几个控制权相当的大股东相互制衡,就能有效地限制大股东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有效的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及绩效,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相应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董事会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董事会的重要职责是对内部人实施控制,独立性被认为是董事会发挥其监督效力的较为重要的因素。董事会规模对公司财务危机存在一定影响。其独立性取决于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两职分离和独立董事比例。

小规模的董事会在制定战略决策方面其效率更高,对市场变化能做出更快的反应,从而更好地降低了公司的风险,能有效解决决策不及时问题并对阻止“内部人控制”现象发生上更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句发生。

上市公司股东、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独立董事获得了公司决策控制权,能够对经理层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并客观评价经理层的业绩。尤其在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特征下,独立董事制度无疑是制衡和约束大股东行为的有力机制,大大削弱了内部人控制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若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脱离自身的利益而比较客观地去考虑问题这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还不错,那么它在同公司董事会讨价还价的博弈中就会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两职分离能够加强董事会对公司控制的独立性,降低财务危机发生。

(三)高管激励对财务危机影响

高管激励将能够降低成本,使管理人员的目标和股东目标趋于一致,本文主要从持股激励及薪酬激励两方面来分析。

风险补偿理论认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属于风险回避型,当高级管理人员不持有公司股份时,他们选择投资项目的标准是以风险大小为标准的。让高管持有股份一定股份会将公司管理者经营公司的风险补偿与公司的经营绩效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价值会大大提升。

高管的在职消费降低薪酬激励的作用,体现着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企业的薪酬激励存在的一些缺陷,但合理的薪酬激励会促使高级管理者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合理的薪酬激励会促使高级管理者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四)内部审计

从公司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接受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监督, 并通过审计委员会不受限制地接触董事会。可见,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桥梁且审计意见的类型对财务危机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审计委员会对于保障财务报告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出具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促进公司科学决策并有效提升业绩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审计意见是企业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关于企业将要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意见。由于财务危机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远远高于非财务危机公司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因此被出具审计意见类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起到预测作用。

篇(9)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日渐频繁引起了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上市公司以盈余管理为目的,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差错变更等手段来进行利润操控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重述的发生表明了先前财务报告的低质量和低可信度。根据美国会计总署(GAO)(2006)年的统计数据,1997年美国仅有83家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然后逐年增长,截止到2005年9月已有439家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比例由1997年的0.9%飙升到2005年9月的6.8%。综观中国证券市场,财务重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曹强(2009)的数据,2003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比例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1%左右,同时还发现,我国证券市场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上市公司各类的补充公告与更正公告。国外学者已经从多方面深层次地研究了财务重述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体制与西方各国资本市场体制差异较大,国外对财务重述的研究虽有借鉴价值,但还是需要立足中国特色开展研究,才能真正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财务制度建设提供帮助。

二、文献综述

(一)财务重述动机的文献 在美国等西方资本市场,20世纪90年代财务重述并不多见,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务重述现象逐渐增多,越来越的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财务重述制度起步较晚,相关的文献偏重对财务重述的实证研究。第一,资本市场的融资需求与外界财务预期是导致财务重述发生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为了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当公司的财务状况不足以吸引投资者或不符合外界预期时,管理层很有可能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以达到融资需求,融资压力增加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张为国、王霞(2004)通过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现高报盈余错误的公司在数量上远大于非高报错误的公司,高报盈余错误的财务重述存在明显的盈余操控的动机。Degeore et al.(1999)证实了为了达到外界分析师的预期、保持公司市值,上市公司管理层会用各种手段达到外界预期。第二,企业的亏损也是财务重述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会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上市公司为避免因连续三年亏损,往往在亏损当年或前后年显著调增收益,推迟账面亏损的出现。张为国和王霞(2004)的研究也表明盈余增长缓慢的、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管理层为了职位安全更多地通过高报错误来进行盈余管理;之后部分管理者为了避免盈余管理被监管部门和外界的觉察,有可能主动做出盈余更正的财务重述。

(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关系的文献 目前对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我国1999年至2004年财务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周春生和马光(2005)发现企业的终极控制性股东的类型是影响财务报告的披露动机,集体控股的企业发生重大错误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控制人控制的企业。于鹏(2007)实证研究表明国有控股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明显低于未绝对控股公司。然而在绝对控股条件下,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低于国有控股公司发生的概率。这两个结论分别论证了“搭便车”行为和“所有权缺位”理论。徐莉萍等(2006)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为正相关。然而王奇波等(2006)的研究却得到相反的结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在管理层持股比例方面:大多数的研究表明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为了缓解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人的利益矛盾,人薪酬中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项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公司治理方面,杨忠莲和杨振慧(2006)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与否、公司董事长是否两职合一以及独立董事兼职的家数都与财务重述显著相关。陈璇等(2006)发现政府控制型的上市企业高管对绩效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上市公司。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公司管理层越有可能进行增加当期盈利的作法。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消除高资产负债率的负面影响,往往会选择发生亏损年份前后提高报告盈余,而后通过财务重述对会计差错进行追溯重述,增加了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正相关

财务重述的发生暗示着前期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重大会计差错。财务重述的发生往往导致上市公司股价的下跌,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预期的低估。严重的财务重述还会给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

假设2:当期每股收益越低的上市公司,其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高

事务所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审计发生过财务重述或存在盈余操控动机的上市公司,如配备了解被审计行业专业知识的、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来进行审计。专业人员的配备、审计时间的增长提高了审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由于该行业不同上市公司间存在较大资产规模差异,同样数值的审计支出在大的上市公司和小的上市公司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假设3:上市公司当期审计费用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越大,其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小

股权集中度体现了公司结构,与财务重述的发生存在直接联系。任何行为的发生都存在一定的原因,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的表现。由于对公司具备有效的控制,控股股东存在掏空(如转移公司利润,公司资金占用等)的动机。

假设4: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的时效性,本文以2004年至2010年为研究区间,以中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在年度报表附注中披露前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差错并进行追溯重述的次数为财务重述样本,其余的为非财务重述样本。财务重述样本来源于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同一公司在同一会计年度发生多次财务重述的仅作一次处理;在不同会计年度发生的财务重述的作多次处理(即某一企业在2004年和2005年发生了财务重述,2006年至2010年没有发生财务重述, 那么该企业2004年至2010年间共发生了2次财务重述行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在2004年至2010年间中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共发生财务重述47次,未发生财务重述411次。剔除102次缺失案例后,最终得到发生财务重述35次,未发生财务重述321次,共356次研究案例。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 为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建立Logit回归模型:RESTATE = β1LEV+β2EPS+β3AUDITFEE+β4CEN+β5Control+ε

其中:ε:为回归模型的常数项;β1(i=1,2,3,4)为各对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β5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其中相关变量定义如下:(1)被解释变量:是否发生财务重述(RESTATE):设置上市公司是否进行财务重述为RESTATE,当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时RESTATE为1,否则为0。(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如表(1)所示。(3)控制变量。第一,独立董事比例(IB):是指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为了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由于独立董事与其受聘的公司的关联较少,独立董事也多为相关行业的知名人物,为了自身的名誉和声望,独立董事一般不会和企业勾结,因此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越强,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就越小。第二,审计意见(AO):如果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则为0,否则为1.外界审计是监督上市公司财务情况的重要力量,外界审计部门的审查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审查后的年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时,表示该年报的质量较高,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小。第三,审计质量(AQ):表示当年年报是否由国际“四大”(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或国内“十二大”(立信、中瑞岳华、国富浩华、天健、信永中和、大信、立信大华、天职国际、中审亚太、天健正信、利安达和京都天华)审计。事务所排名源自中注协的《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当年财务报告由国际“四大”或国内“十二大”审计的为0,否则为1。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声誉,审计会更为严格,如果审计出现失误,对事务所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第四,是否为国有控股(HOLDER):如果企业为国有控股为1,否则为0。变量定义见表(1)。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均值T检验 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相关变量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中可知,在解释变量中,资产负债率(LEV)、每股收益(EPS)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率(LEV)、每股收益(EPS)上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其股权集中度(CEN)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变量中,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是否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A0)指标下的差异在5 %水平上显著;在是否由国际四大或国内十二大(不包括国际四大)指标下的差异在10%水平上显著。而独立董事比例(IB)和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HOLDER)在两类公司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相关性分析 表(4)对各个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检,结果显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均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发现:(1)资产负债率(LEV)的回归系数为正值1.576,且T值在10%水平下显著,即资产负债率越高,食品饮料行业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就越大。假设1得到验证。(2)每股收益(EPS)的回归系数为负值-1.648 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对于食品饮料上市公司来说,每股收益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呈显著负相关,对假设2的预期进行了论证。(3)审计费用占比(AUDITFEE)的T值在5%水平下显著相关,且回归系数为负值,验证了假设3,即审计费用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低。(4)股权集中度(CEN)与财务重述的发生不存在相关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论证了假设的提出。因此提出以下建议:应尽快完善我国财务重述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应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运用,能有效地避免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发生。上市公司高管的多元化薪酬激励制度,可以避免高管对公司股价的过分关注,使其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挂钩。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诚信的氛围。同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能力和信誉评价制度,提高事务所的可信度,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2]周春生、马光:《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报表更正》,《金融研究》2005年第11期。

[3]于鹏:《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 年第 9 期。

[4]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5]王奇波、宋常:《国外关于最优股权结构与股权制衡的文献综述》,《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6]杨忠莲,杨振慧:《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研究—来自报表重述的证据》,《审计研究》2006年第2期。

[7]曹强:《财务重述与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战略》,《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篇(10)

注:由于各家公司原因不止一种,我们是根据各个公司披露的各种原因进行累计,分别用各种原因除以总家数计算的比例。

从表1可见,我国上市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比较复杂。下面笔者主要从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内部因素入手,对发生财务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这里所说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财务因素和治理结构因素。

一、财务因素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影响分析

我们在分析困境公司财务特征时发现,困境公司与正常公司资产和利润等主要报表项目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特别处理办法决定的,即特别处理的主要条件之一是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另一方面,也反映困境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差,财务因素是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内部因素。从表1统计结果我们看到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因素包括资产质量差,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结构失衡;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收益质量差和重大项目投资失败等。

(一)资产质量差,结构不合理

资产质量对于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从表1可见,困境公司资产质量差主要表现在货币资金短缺、应收款项多、存货质量差和固定资产老化等。

1.货币资金短缺

货币资金短缺是指公司所拥有的资金量少于维持公司正常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量。公司在经营中出现资金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看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原始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经营主要靠贷款维持,如果公司再快速扩张,会使有限的资金更加缺乏,进而发生资金流转困难。二是经营管理不善,造成某个环节资金周转受阻,如发生大量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等。三是经营亏损。当公司发生亏损尤其是亏损额大于公司的折旧提取额和摊销费用时,直接结果是导致公司的流动资金逐渐减少,引起资金短缺。总之,货币资金短缺涉及多种原因,且对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影响大,我们将其结合在其他方面论述。

2.应收款项多

长期以来,企业之间由于相互拖欠货款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形成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外部原因。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需要大量销售产品,于是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是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情况下,很多公司故意拖欠账款。二是内部原因。从企业自身情况看,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殊不知只有取得现金的收入才是真正的销售实现。应收账款对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入,是引发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很多上市公司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的状况。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逾期应收账款发生的坏账风险上。二是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多,不仅是货款大量被客户占用,可能发生坏账损失风险,而且按照现行税法规定,无论公司销售是否收到现金,只要收入实现,均需要缴纳税金,因此一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损失的不仅仅是货款本身,还包括为客户垫付的税金,这样更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3.存货质量差

存货积压过多,不仅占用大量生产资金,而且增加了公司的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若存货管理不当或陈旧过时,则会大大降低存货的变现率,很容易使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4.固定资产老化

固定资产成新率是指公司拥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一般来说,新公司或经过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老公司,固定资产成新率就高,相反,老公司或固定资产更新的规模不大,则固定资产成新率就低。固定资产成新率低,说明公司生产规模有限,产品更新较慢,竞争力不足。困境公司的表现验证了这一点。

5.资产结构不合理

分析发现,困境公司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运营效率低。流动资金,尤其是流动性较弱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的比重过大,致使流动比率偏高和速动比率偏低,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很低。

(二)负债过度,结构失衡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分布结构决定负债结构。

适度负债,公司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过度负债则会使公司的支付能力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发生支付危机。偏高的负债一方面会弱化公司的支付能力,蕴含危机;另一方面,一旦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故障,或实际现金流量与预期净流量相差较大,影响即期债务偿付,必然会出现财务困境。负债过度易引发财务困境,其原因主要有:

1.债务结构不合理

合理的负债结构,一般是指能够反映公司经营业务特征和合理资金成本的资金来源结构。这种负债结构,使公司有能力承受经营及财务风险。合理的负债结构应该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要;能够保证公司债务的按期偿还;使公司的筹资成本最低。

不合理的资金结构,会降低公司盈利能力、加大财务风险。如果公司把通过举债筹集的短期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就会降低资产的流动性,从而造成短期偿债困难。一旦出现短期债务集中偿付,就会发生财务困境,香港百富勤公司破产就是典型案例。

2.负债比例过高

上市公司的负债比例过高,会使财务杠杆产生负效应,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公司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生产经营所获取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偿债困难。过度负债还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加大了偿债压力;同时还会影响公司信誉和再筹资能力,一旦资金周转不畅,就会引发财务困境。郑百文的财务失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三)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收益质量差

目前,无论是中央企业整合还是中小企业发展,都强调突出主营业务。上市公司培育出一个具有竞争能力的核心业务后,才能考虑是否需要围绕核心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否则,多元化投资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项目挤占优势主业的资金,失去公司原来的竞争优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可能会致使公司主营业务萎缩。如国家调整了对酒类的税收,对白酒按量征收消费税,仅此一项就使酒业公司税费增加不少。

收益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公司的未来发展。收益质量与利润结构、收入来源、成本控制和经营现金流密切相关。困境公司收益质量低,在利润结构中表现为经常性收益少,一次性收益多。从构成利润的两个会计要素看表现为主营业务收入低、成本费用高。

为什么困境公司会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业核心产品缺乏竞争力,使公司销售规模越来越小,成本上升,致使产品毛利率下降。如ST飞彩,原来是一家以农用车及配件生产加工为主业的公司,但在其主要产品销售日益萎缩,库存上升,收入增幅明显低于成本增幅,致使公司利润下滑。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分析上市公司年报时发现,多数ST类公司主营业务竞争能力差、主营业务利润率低,债务负担重,逾期贷款多,未来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治理结构因素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影响分析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治理结构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大股东占用资金、股权结构、对外担保和关联交易等方面分析治理结构对困境公司的影响。

(一)大股东占用资金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使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动机很多,但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的危害以及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侵害也显而易见。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存在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在原来的发行制度下,上市公司大都是在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改制形成的,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大股东)为了支持公司上市,将有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剥离后注入到上市公司,而将大量不良资产甚至可以说是包袱留给了集团公司。结果是,股份公司上市了,而母公司却资金紧张,经营困难,基本丧失了独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部分上市公司改制设立时销体系不完善,“三分开”、“两独立”不够彻底,或是由于较为特殊的销售体制(如电力公司),导致上市公司缺乏独立性,不得不与大股东及关联方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二是虽然在证券监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这种法人治理结构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其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情况在“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更为突出。

无论被大股东占用的资金多少,都会对上市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轻者会影响到公司投资项目的实施、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开展;重者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最终导致公司亏损,甚至退市。其主要影响包括:

第一,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占用资金首先会影响到公司投资项目的实施,在资产负债表上通常表现为应收款项的增加和货币资金的减少。而正常的公司在募股资金使用上均表现为长期投资或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购建。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通常是计划投资扩大主营业务产能和开拓新业务,以保持公司的增长动力,这也是能够被推荐审核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重要依据。所以如果这部分资金被他人占用,公司的发展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对上市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如ST中燕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阐述: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对公司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业务经营活动,报告期内公司没有新增募集资金,亦无对外投资情况,前期募集资金延期使用至本期。

第三,公司财务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会计报表上表现为,其他应收款占应收款总额的比例极大、主营业务严重萎缩、期间费用吞食了利润,甚至形成巨额亏损。如果股权融资所筹集的资金满足不了大股东的使用,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贷款来满足其需求。这加大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使上市公司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二)股权过分集中,形成“一股独大”

我国上市公司一个普遍特点是“一股独大”,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大股东行为缺少有效制约,容易出现股东干预日常决策,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国家所有权的行使缺乏妥善措施,上市公司往往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偏向。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情况严重的公司中,ST公司占相当大的比重。控股股东的大量资金占用,已成为导致公司成为ST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关联交易频繁

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发生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在经营往来中发生的关联交易主要有关联购销、资产交易、资金占用和信用担保等。

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在关联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交易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关联交易客观上可能给公司带来正负两个方面影响。从上述大股东占用资金等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建立证券市场是为公司开辟一条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公司间的正常购并行为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但是,一些公司认为“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因此不惜代价争取“上市”。一旦成功上市,不是努力有效利用好募集来的资金,而是研究政策,利用关联交易,搞利润策划、报表重组,想方设法保持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的功能。二是制度缺欠。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短,发展快,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许多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给一些公司提供了利用制度缺欠的机会。三是利益驱动、关联交易频繁。

(四)担保过重

担保作为公司的一种正常经营行为,但是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因为曾为其他组织提供担保而陷入财务困境。上市公司担保的对象多为关联公司。

分析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某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发生非理性担保行为的绝大多数是“一股独大”的公司,这就给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者提供了条件,增大了发生非理性担保的可能性;二是提供担保的公司缺少对担保决策的分析能力;三是目前公司融资渠道匮乏。除了上市、发行债券和贷款外,公司的其他融资渠道几乎没有,况且目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向银行贷款仍为公司主要融资渠道。

总之,尽管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财务状况差和治理结构不合理这两个因素。财务因素是直接因素,治理结构因素是诱发财务困境的深层次原因,两个原因相互作用。

三、对策

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对相关利益者影响广泛,针对财务困境发生的原因,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股权分置改革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要强化上市公司的独立性,使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二)实施强制交替审计

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同一公司提供顾问与审计服务而可能会引起的利益冲突,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这也是安然事件和科龙风波得出的结论之一。避免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因此,有必要建立强制交替任用主审会计师制度。

(三)限制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活动应遵循商业原则,但是事实相反。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之间发生大量相互担保和资金融通行为,既威胁着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也加大了企业运营风险。因此,需要规定对关联交易的限制措施。

上一篇: 出口贸易结算方式 下一篇: 致词与致辞的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