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44: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智慧生态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内涵
城市的发展从早期的人类的憧憬构想中逐渐建立,乌托邦式的城市建设无疑带来了一定的理想与愿望,人们也朝着这样的理想城市靠近,在时间的回溯和科技的发展中,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经由普遍化的城市模式的反映机制,产生无数的构想一与憧憬,同时也是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生态文明城市是在对以往城市模式建设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和协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人类社会进程发展,转变到大趋势下发展而来的新型城市模型,对今天的城市建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强有力的正确教育宣传和突出环境灾害的危机意识导向都是人们群众将目光聚焦到对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里去。在现目前对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城市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又经由多方面的生态道德标准评价体系机制引入,使人们愈发自觉的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反馈到建设城市社会的工作中,并积极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行动中去。
2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构建
2.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最近几年开始趋于流行的热门话题,自2009年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媒体传播,并逐渐被世人所认知。在全球引发的“智慧风潮”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的背景下,我国也将“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在未来的可行的城市发展建设前景,大力支持和倡导,并将建设“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作为培育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民就业、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出发,联系各个领域。由此看来,“智慧城市”更多承担的是一个核心的位置,关联其他包括以互联网、云端链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内的智慧方式运作,从而达到一个改变网络信息环境的现状,为城市、市政、企业和个体等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率的互动联系,使其在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要做出符合时代效率的积极响应,达到符合现代化城市的信息运行状态,并具有不断积极发展的空间。
2.2智慧生态城市理念。通过前文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无疑体现在其“智慧”与“生态”的两个关键詞上。将智慧与生态两者融为一体,作用于城市规划中,从社会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的存在无疑和谐的处理好了自然生态空间和城市生活,并绝妙的解决了二者的平衡关系,使得城市空间和城市空间周边环境都处于协调一致的环境中,为社会稳定带来重要作用;经济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在促进经济开发的同时追求其生态效益,提升经济可利用率。
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构建
3.1明晰概念体系。智慧生态城市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多种因子,超越了城市建设的层次,并向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所以明晰其具体概念体系非常重要。在智慧生态城市的总体建构体系里,我们可以将智慧生态城市分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智慧生态城市等层次;将这样的大致框架结构建立出来,提出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指导布局和技术框架,为现有新兴发展起来的智慧城市作出技术指导和补充行业空缺。
3.2系统方法统筹。较为传统的观点并不能支撑出复杂斑驳的理论,在现在的现代化进程中,早已远远赶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构建智慧生态城市必须要求一个连续的、总体的、全局的系统支撑,并将系统科学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原理梳理成为一个具体的系统体系,为其基础性宣传做理论基础。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而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却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智慧生态城市是在智慧城市基础上,突出智慧城市的生态水平。如何界定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必然需要从“智慧生态城市”视角来全面审视其内涵、特征。结合对智慧生态城市的各个定义的归纳与提炼,所谓智慧生态城市,是建立智慧城市核心特征基础上,实现与生态核心特征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多元交互,并通过系统学、结构学、关系学、心理学、环境学、美学等理念来营造人居、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种城市类型与城市规划,都需要建立在相应城市建设理论基础上,同样,对于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智慧理论从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看,生态智慧是延续环境的适应性、生存理念及生存策略基础上,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生态智慧强调对人的生态观及生态规律的认识,强调正确理解生态问题,结合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中来营造生态群落。如从气候、地理、人文等生态关系上来运用生态和谐理念,处理人居环境的协调性;从改造城市规划与布局上,结合技术、经济手段来充分发挥环境要素的作用。2.自律理论从“律”的解释来看与哲学上的“理性”具有相似性,自律理论是基于个体的理性,自律与道德关系紧密,也是道德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与体现。从一般意义来看,个体的自律与其道德准则相一致,不受外在力量的强制。智慧生态城市的自律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行为强度来遵循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格局,来调控城市生态性,促进城市的自组织、自抑制、自调节、自发展,实现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3.公共利益理论对于智慧生态城市中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技术上,更多的体现在利益壁垒上。真正的智慧是超越自身利益,努力实现多方利益平衡的智慧行为。如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在平衡中,牺牲自我利益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属于智慧行为。同时,在智慧生态城市的公共利益实现上,要通过智力、知识、创造力来实现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的平衡,要实现个人与个人之外利益的相互平衡。事实上,公共利益是智慧生态城市的重要目标,也是彰显智慧性、生态性,实现城市各主体之间协调有序的基础。4.集体智慧理论集体智慧是通过众多个体的相互协作来实现的智慧共享,也可以归结为智慧融合的结果。从概念上来看,集体智慧将松散的个人、企业、组织集合在一起,以集体成员间的相互融合来实现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解决。其产生必然具备个体数量、密度与智慧所形成的关系。王殿华通过对信息效用的分析,指出由多个生物个体所形成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自,可以实现“1+1”大于2的整体效用,将集体智慧理论应用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构建,可以实现集思广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建设宗旨,更能够从挖掘多元化智慧元素中来体现生态城市的人本性,如通过借鉴和引入多个层面、多个集体组织的协作来强调智慧城市的集体智慧。
二、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制约因素
智慧生态城市作为优化公共物品供应与协调的总任务,在立足城市空间资源布局上,其核心不在于加快城市进程的发展速度,更不是在于对某些具体建设项目的评价,而是对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协调。对于制约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多是偏离城市公共性的发展轨道。1.城市决策者意志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大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主导下实施的,对于政府决策者来说,由于受政绩观、晋升诉求的影响,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中易受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干扰,偏离应有的价值趋向。如地方政府决策者会围绕GDP增长来强行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进度,对智慧生态城市的构建目标与政府在其中的职能产生扭曲,严重制约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轨迹,甚至带来重大社会发展难题。城市规划本身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特征,尤其是在重要规划节点上,如公路、机场、商业圈等公共设施上,一旦陷入政府决策意志范畴,将带来项目建设重复、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图”的恶性循环。2.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缺乏经济化、效率化综合评价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推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的协同发展。从城市规划与建设效率上来看,公正、效率是两个极点,而城市规划终极目标不是效率而是公正。弗里德曼提出,城市公共领域的规划与市场理性观念无关,而应该基于社会理性来展开。对于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不是为了满足城市市场效率最大化。事实上,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多遵循效率性目标,利用城市规划工具性特点,冠以“规划跟着项目走”“根据投资需求来调整和修编”思路,以致对城市规划陷入了对效率与技术的不懈追求,而忽视了城市社会效益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当前,城镇化、工业化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主题,对于多数城市在规划与建设上,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忽视了城市自身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城市规划作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速的工具。很多不切实际的城市规划与扩张,高新区、房产热、CBD热、旧城改造等不仅破坏了城市原来的人文环境,也背离了城市规划发展的公共性目标。3.对城市公平性的缺失严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强调对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公共服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如城市医疗、必需住房、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既是保障个体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城市整体化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多数城市规划中,将高端的文化艺术中心、CBD、高精尖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标准,而忽视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淡化了城市社区公共建设及公共环境的营造。以住房为例,在政府决策导向下,住房建设空间存在不平等,住房阶层化现象严重,公共政府空间被商品房所挤占,广大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高价住房空间却大量闲置,由此带来的城市空间阶层不平等问题,制约了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4.城市规划主体的单极化和利益错置问题突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的主体以政府为主,专家、社会公众参与形同虚设,尤其是广大社会公众监督缺乏制度化,导致城市规划陷入政府决策者的主观倾向中。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对城市规划经济指标的要求更高,在利益驱动下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合理性。对于旧城改造与规划,缺乏规范与制约,项目审批草率,随意变更规划,如对于原来城市规划内容进行重大变更,无法兼顾公共利益的应然要求。我国《城市规划法》在保障城市主体利益上也给予了规定,如“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并规定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和其他方式听取公众意见作为规划的必要程序”。但对于社会公众的参与听证来说,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程序性较强,无法通过社会公众监督来防范强权主体的利益偏置。
三、结语
通过对智慧生态城市“智慧”的全面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停留在智能城市或信息城市阶段。围绕智慧城市的建设理论,从制约因素探析中来梳理“智慧”城市的构建思路,明确“智慧”城市的生态要素,并从智慧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以促进我国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当然,在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中,还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背景实际,从当前存在的因素入手,全面理解和正确解读其内涵,坚持城市智慧性、生态性的融合,促进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5):21-24.
[2]程大章.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J].建设科技,2015(17):39-42.
2007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 2013年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节,在面临学生就业的困局之中,高校如何提升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引导力,从而帮助学生高快、更好就业,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为例,探讨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出发,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通常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了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其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相结合,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概念和意识,愿意为社会发展付出积极的努力;高校要指导学生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要求在学生的思想品质、专业技能、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和塑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并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实施职业发展短期计划,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职业信息的搜集能力和理性的职业生涯决策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原则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与发展的工作理念,提高职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以市场为向导,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以服务为载体,结合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促进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教育为目标,将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学生人生指导的一部分,贯穿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 [1]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确立教育体系构建方向
(1)角色化
指导学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学生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将“角色转换”从课堂延伸至课后,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当中,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从大一到大四探讨和学习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和发展需求。
(2)专业化
确立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和专家团队。团队成员应涵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方向。团队成员的纵向结构也应该覆“理论派”和“实践派”;团队人员进行侧重分组,针对不同的学生组进行不同的生涯唤醒教育,争取有效劳作实践;深入开发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课程指导方向,开设“1:1真人模拟课堂”,编著适用性强的“专业教材”;建立良好的信息资源反馈机制,在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同时,通过网络媒介等手段,对学生接受培养后的个人变化和社会认可进行跟踪调查,形成可行性报告,将实践反馈于教学。
(3)系统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将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当中,形成“全员参与,全员教学”的模式。学院设立专门的机构,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便利,形成从教职员工到学生团队一站式服务体系。
(二)确立教育模式涵盖内容和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专业课程教学,在分析了行业竞争模式和职场现状之后,学校确立教研小组,要求各小组成员在有针对性的授课备课前提下,按照以下内容编排课程结构,提交授课方案。(1)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2)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3)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描述;(4)指导性教学课堂的安排与建议;(5)实践性教学的配置要求;(6)有关教学实践的成果小结和说明。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平台体系的构建
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除了按照社会需求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内容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理学院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实践体系构建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模块建设。经过多次研究和探索,建立起“校内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模式。
(一)校内平台建设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难脱离“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问题,在学生实施课堂教授技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为解决学生入校对大学生活的“迷茫态”,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从校内构建大学生发展平台。首先,在大一新生教育系列课程中自主开发的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校定位”、“新生迷茫期调节”、“如何适应大学校园”“大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从课堂上以讲座的形势使学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学校还设立了相应的学生机构――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以下简称导航站)为学生找准“职业生涯定位”提供服务。针对大一的新生,导航站主要开展“友情互助月”活动,如:在每年十月份,组织大一学生参加“十元钱过一周”活动,在活动中给每个参与者十元钱(参与活动一周左右开支均算在十元钱内),可利用这十元钱进行投资,如卖报、卖花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在一周内顺利通过考核。参加活动的学生王某说:“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钱生钱’,也教会了我们要学会开源节流,对于刚刚进入到大学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成熟起来。”
经过一年的课余实践,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针对大二的学生,学校在课程上更多的设置人文素质类的课程让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有一个较高的提升;另外导航站在针对大二的学生群体也跟进了相应的“商务礼仪培训”“办公室office三大件应用培训”“应用软件培训”等培训讲座和培训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职场预演练”。
另外,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在课余时间开展“角色互换”“职场真人秀”“非你莫属”“模拟面试”“就业信息咨询月”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在大学学习期间,以主人翁的姿态在模拟环境中体验职场信息。为实现学生的角色转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校政合作平台建设
在团中央传达相关文件精神之后,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在大力推广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学生在经历了大一大二的较为全面的教育和培训后,大三面临就业、创业还是考研的职业发展选择。针对有 “预创业”意愿的学生,学校与成都市就业局及其下属相关部门共同为学生搭建了“校政合作平台”,为追求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政策帮扶和技术支持。此平台通过开设“SIYB创业培训课程”“SYB创业实训课程”,让学生通过在课程中与知名企业创办人的接触和学习,给自己的创业路制定合适的发展方案。
以美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潘某为例,他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先后成立了“汽车人广告工作室”和“一点通广告工作室”,主要经营接办各种广告媒体平面设计与制作,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在参加了“SIYB创业培训课程”以后,他总结了自己之前的经验教训,结合创业导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开办了“三点一四广告设计公司”,并已成功运营六个月,承接业务总额逾百万元。
(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大四的学生实践培养模式可以相对多样化,在接受了前一个阶段的摸索以后,学生已基本确定发展方向,所以,在后期培养中,我校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通过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定位相结合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在学校的“实践基地”,完成自己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后一步――迈向社会。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对即将走向社会,需要投身职场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职能和技能培训;根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加强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要求每一个老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保持“每日一次问候,每周一次交谈,每月一次技术帮助”,力求让学生在“实践基地”能够以最快速度适应工作需求。2013届毕业生黄某在金坐标景观设计公司实习过程中(该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积极参与各景观小品的设计,并跟随总设计师亲临施工现场,实地勘测,其设计方案在经过同事和领导的修改以后为公司竞标成功,这些经历都让他受益匪浅。在实习后期,凭借其自身努力,他与该公司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留在了该公司发展。
这仅仅是“校企合作平台”搭建过程中一个很小很常见的故事,学院也力争在做好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同时,增加校企合作的单位和方向,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职业生涯”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开始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智慧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提高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改善目前城市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我国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更加注重的是环保问题,并以此建立新时代的智慧生态城市。
1建立智慧生态城市的准则
智慧生态城市是集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数字城市、园林城市等特点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所以智慧生态城市的建立要有一定的准则。
1.1符合公共利益
建立智慧城市就需要满足公共利益,关于个体的需求、人与人之间需求、个体与外部之间的联系等都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公共利益主要是指通过协调资源,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体现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同时也要实现人和城市之间的和谐,达到人文、科技产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1.2提高自律
想要保护城市的生态问题,主要还是靠行为的自觉性。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中,要发挥自觉维护的优势,对行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对城市的人口、居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自律性,从而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道德思想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人们的自律性,从而实现城市和人的和谐共处。
1.3符合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体现智慧和生态的建设,通过生态思想和智慧理论,实现关于人们的地理、人文、气候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对生态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智慧生态城市体现在城市的持续发展方面,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服务的效率和优势的最大化。
2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
2.1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分析
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建立了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根据这些试点的城市建设情况,可以看出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建立智慧城市需要实现全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比如:城市服务、环保、交通、工商业活动、公共安全等方面实现智能反应。只有这样,智慧城市的建立才能更好的存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善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情况。建立智慧城市同时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资源,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改进。目前我国已经有将近200多个城市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传统城市存在的问题,各种污染现象和交通资源等问题的破坏。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实现信息化,将农业的发展、工业化技术、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等,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必然,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城市的智能作用。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变城市的功能和发展面貌,提高城市的便捷性、高效性、宜居性等。
2.2智慧产业建立分析
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提高智慧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生态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创新性的产业模式,减少工业化发展制造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智慧产业链的建设,融合生态产业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比如:根据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城乡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清洁技术的研发,减少工业污染;发展高新技术型的产业,实现高的附加值等。
2.3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当然也要以人为本。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要充分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整体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其次就是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再则,就是加强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
3积极应对政策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环境建设不断进行机制探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善,为了使其更加规范,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加快构建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同时吸引各种各样的资本,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大量的支持。
4结语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慧生态城市,也将开辟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现象,现在为了做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就要强化智慧生态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且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推动我国智慧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屈振辉 单位:邹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参考文献:
[1]冯琪.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智能城市,2017,(02):213.
[2]徐振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关键路径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6,(03):6-10.
现代社会发展和繁荣的背后潜隐并伴随着“经济发展一元论”的价值陷阱(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长的指标,人居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社会事业发展却相对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同时,也遇到了“小康难题”(虽然当前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农民增收困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加重、区域差距拉大等难题)。为此,在新时期,应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理论研究中,经济、社会与伦理似乎是难以并存与同一的不同文化因子,是物质现实世界与精神超越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现,然而,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却是伦理、经济与社会共生互动并日益复归于其生态本性,这不仅是学术研究中的理论突破,同时也是现代文明困境的实践超越。“伦理”作为人类生命与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人文精神生态的内在依据和有机文化构成。“生态”不仅是“生物的居留场所”和“生命的存在状态”,更是一种“生存姿态”和“生活样态”,以“伦理—生态”的文化理念渗透贯通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共生互动、自我生长过程,应当进行“伦理—经济生态”、“伦理—社会生态”的人文建构,确立伦理—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人文生态系统,从而对有效抵制单纯重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轻德性塑造、价值提升的现代文明的旧的发展模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和谐的人文价值底蕴
“冲突”与“和谐”的对立与角逐,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便一直潜在或自在地存在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部人类文明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乃至人与自身相抗争的历史,同时也是消除“冲突”、追逐“和谐”的奋斗史。然而,无论如何,“和谐”,并且惟有“和谐”才是生态伦理精神或者生态社会的价值“基地”与价值“目标”。
“和谐社会”并非传统社会中原生自发的和谐有序,而是历经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后加以反思并内化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进步所构建的伦理秩序,因而,社会和谐所衍生的应当是一种公平正义、互惠互利、安定有序的自得完满境界,从而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尊重。
社会和谐内蕴着与生俱来的人文价值底蕴。“人文”是一种无限可能的意义世界生成,是对自我的不断创造、突破、超越与提升,是超越于“实然”以达“应然”的价值体系的无限赋予过程,人文价值的现实体现过程实际上是伦理的实行过程,“是通过伦理化对人的动物本性和世俗生活引导、提升的过程,也是人的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建构的过程。”[1]是对实体性自由的境界提升;“人文精神”则是伴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而勃发的时代精神气质,狭义的人文精神主要是为挣脱宗教神学禁欲主义羁绊而崇仰人的主体价值能动性、凸现主体人性并追求自由幸福的实现的人文关照,而今天崇尚的人文精神则是广义层面上的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以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实现为终极依托,在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层面提升人性,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个性的充分展现和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掘,在对现实物质世界超越与提升的基础上赋予人类以生存意义指向和生活价值旨归,是整体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终极价值的理想关怀。
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文价值发展后劲不足的态势,经济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矛盾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地带,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极有可能使整个社会流于“片面发展观”的缺陷而遭遇严峻的“发展”难题,所以,重建整个社会的价值生态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本上应当是人文价值理念指导下的“伦理—经济生态”、“伦理—社会生态”的合理价值建构模式,是在伦理—经济—社会系统整合的有机生态体系中理解、确证并建构的一种自我生长、共生互动、良性循环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社会合理持续存在状态。
二、“义—利”相融的“伦理—经济生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伦理冲动力与经济冲动力之间的紧张与游移态势,而伦理与经济的关系在伦理视域中主要体现为义、利关系。利益需要必然导致谋利的冲动,然而,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决不是谋利本能的纯粹释放,谋利的努力应当具有价值理性的合理因子,使经济冲动成为造福社会的力量,实现义利互动。归依于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中的社会主体,在物质欲望冲突与矛盾过程中彰显社会“应然”的价值理念,是“义”的社会诉求。然而,经济发展最深层的根源是趋“利”的行为倾向,“义”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对“利”的超越与提升,从而高扬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所以,义利关系的调节是伦理与经济关系调整的反映,伦理既是对人的生物本能的超越以及对过度的自然物质欲望的扬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尊严与生活目的意义的肯定与提升,伦理—经济的生态基础恰恰存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与超越本性的和谐中,是人对自身经济行为的合理性的价值追求。“如果没有欲望及其冲突,伦理、道德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根源;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超越,没有在道德的运作中对人的自然欲望的超越,经济也就失去了其人文意义。‘义’来源于‘利’又与‘利’相对立,二者的紧张与和谐构成伦理精神的内在矛盾运动。”[2]所以,伦理—经济关系的生态整合点是“义—利”相融,伦理与经济的辩证互动构筑起了一种合理的伦理精神生态,即“伦理—经济生态”。
(一)“利”的突显与传统家族血缘伦理模式转换
美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在其《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之所以不能快速发展,原因在于中国的私人企业难以摆脱家族主义的阴影,华人企业是“两头大,中间小”的马鞍型组织,国有企业和传统的家族企业作为主要的实力框架占据两头,民营企业占据中间地带,后者缘于中国传统的家族血缘伦理不轻易相信外人的倾向而力量薄弱,“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信任家庭以外的人或赋予其责任无疑是一种弱点,这在自给自足的农家里尤其明显。”[3]104从而不能将管理制度化,并且遗产的均分继承制影响财产的相对集中,制约企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这种传统的家族血缘伦理情结,家国一体、由家及国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特殊道路,“血缘”作为家的灵魂,是由家及国的出发点,更是中国人独特的“人化”起点以及安身立命的基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层的社会根基,既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归依,又是道德人格塑造的母体,根深蒂固的家族血缘伦理情结最终跨越了基本的人际关系界限,逐渐包容涵括并渗透影响一切社会伦理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经济关系。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马鞍型”现象,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取得与改革开放30年来所构筑起来的乡镇企业模型、民营企业模型以及外向型经济模型密不可分,特别是最为普遍的家族企业模型,然而,家族血缘伦理情结使得传统家族企业发展缺乏创造力和发展魄力,企业发展固守着传统的家族观念,信任只存在于家族内部,对一切“外人”始终保持着极度的警惕和高度的戒备心,由此,企业的运作便囿于自我狭窄的小圈子,难以形成制度性的人才和技术创新体系,难以吸纳社会精英管理创新人才,难以构筑赶超型的企业内部竞争推动机制,也缺乏舆论大众的有效监督约束机制。此外,家族企业财产的均分继承制使得企业资产难以积累和积聚,极大地制约了家族企业的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国际市场竞争力。因而,“马鞍型”企业模式下的经济运作因传统家族血缘伦理的渗透因子而存在规模弱小和竞争力匮乏的弊端。新时期超越“经济发展”难题和“小康难题”,唯有实现传统家族血缘伦理的转换,诉诸社会信用和公民社会的竞争推动机制,从而推动国内企业组织模型的机制转换,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品牌,实现新世纪又一个跨越式发展。
(二)“义”的回归与社会资本积聚
弗兰西斯福山认为:“未来两、三代间中国大陆的平均国民所得达到目前台湾和香港的水准时,最大的问题才会冒出来。”[3]358这个充满警醒意味的“最大的问题”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严重匮乏。“福山预言”在分析英、美、法、德、意以及亚洲各国文化传统及经济特色的前提下,在总结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明确提出后发国家若以经济的单一片面增长作为现代化的唯一指数势必抛开对社会资本的倚重,而后者却往往是现代化成功的生死攸关的因素。
在福山那里,“社会资本”被界定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相互信任、以组织形式进行合作的能力。美国、德国和日本以超越家族关系的“社会资本”为主,陌生人能够在共同的组织模型中彼此信任、相互协作,因而能够建立起大规模的现代化企业模式。相反,像法国、意大利、中国台湾和香港,其“社会资本”仍旧囿于传统的家族血缘,信任限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根深蒂固的血缘纽带造就的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单个家族的小规模的企业模式。“社会资本”的获取要求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诚信可靠、踏实忠诚的美德,而纵观中国传统家族企业经济的发展,因局限于传统家族血缘伦理,当面向社会市场时就会存在社会资本脆弱甚至贬值的趋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信用危机,而这无形当中又降低了企业组织效率并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社会资本”是建构在普遍道德责任意识基础上的“人文精神”,社会资本的匮乏必定带来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源成本、社会风气成本和经济监督成本的无谓增加,实际上,这是一种人文价值和伦理精神的匮乏,所以,社会资本的积聚与“义”的回归成为弥补经济发展弊端的有效途径。
如何弥补经济信用的缺憾,及时在“小康”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积聚“社会资本”,实现伦理与经济的辩证互动,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并强化法律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抵制欺诈失信的市场行为,在全社会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制度环境氛围,引导市场行为主体明礼诚信、懂法守法、有序竞争;其次,由于传统家族血缘伦理的渗透,“社会资本”的积累和积聚面临“中空”地带,一端是强大的政府组织,另一端是原子化的个体与众多单个的家庭,中间层面空场缺位,缺乏相互信任的组织社群,无形中缩小了社会人文资本产生的空间,如此,就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沟通、协调型的社区、社团以及工会组织,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形成互信的社会氛围,逐步克服传统狭隘的家族血缘伦理局限,积聚“社会资本”;再次,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教育的形式,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重塑个体、集体及相互之间的诚信、公正、平等、合作、创新的德性精神,培养普遍的社会公德,超越家族意识,克服当前社会资本闲置、分散、封闭的局限。
三、“德—得”相通的“伦理—社会生态”
人文价值理念作为文化存在形态,在中国区域经济目标实施过程中不仅体现为伦理与经济达至的有机生态,同时还表现为社会伦理实体存在形态的精神价值模塑,即“伦理—社会生态”。在社会共同体的具体运作中,存在“德”与“得”的矛盾,即世俗世界与意义世界、“德”的世界与“得”的世界的冲突与对立,正确处理“得”与“德”的关系,实现“德—得”相通,不仅是伦理—社会关系的生态互动点,同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德”不仅是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内在的道德自我建构过程,即潜在形态的“德性”,同时也是社会的道德文化品质与个体的道德行为品质,即自在形态的“品德”,内在的“德性”与“品德”的外推,必定彰显为个体与社会的道德行为,即自为形态的“德行”。“德”内在于“得”,“得”为“德”存在的内在依据,“德”的使命是透过价值的努力扬弃“得”的矛盾,从而提升“得”、升华“得”,以“德”获“得”,在“德”与“得”的辩证互动中,构建“伦理—社会生态”。
(一)“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德—得”逻辑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把意志自由的理念赋予人的精神自由生长的三个阶段,即抽象法、道德、伦理,三者分别位居于抽象自由、主观自由以及主观自由与客观自由相统一的辩证复归的生长层面,只有达到伦理阶段才是客观精神的生态境界,而伦理主要落实为三种社会伦理实体,即:自然社会(家庭)、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国家)。新时期中国要实现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的社会跨越式发展,有必要探寻三种伦理实体的“德—得”逻辑。
黑格尔在辩证法中分析认为,家庭是自然的伦理实体,是“直接的和自然的伦理精神”,是“神圣性和义务的渊源”,“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以爱为其规定,而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4]175“爱”的本质是“意识到我和别一个人的统一,使我不专为自己而孤立起来”,“但爱是感觉,即具有自然形式的伦理”[4]175。因此,家庭是以爱和感觉为基础的自我与他人相统一的伦理精神,是“直接的和自然的”和谐再现,我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得到他人承认,反之亦如此,这便是家庭的主观性方面;但同时,家庭以财产等外在的定在确证自己的存在,这是家庭存在的客观方面,于是,家庭由主观的爱与客观的经济归属确证其伦理的存在,其中,“爱”是家庭维系的根基和纽带,而客观的财产契约关系并非家庭的本质确证。因此,在自然的伦理实体“家庭”内部,伦理精神是自然统一的。
市民社会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被界定为“差别的阶段”,是“结合在家庭的统一中的各个环节必须从概念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实在性”[4]195,通过社会教育的环节,家庭中的子女长大并逐渐脱离家庭融入社会,在社会中依靠社会契约建立组织关系,逐渐具备自身独立的法律人格,成为自由的定在。随着家庭的解体,便出现众多个别性的人和多样性的个别需要,市民社会由不同的需要构成的需要的体系来建构,从而成为个人利益的战场,即面“得”而居。这种状态极易剥去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再现一种自然本能的状态,于是,市场经济运作下的社会实体成为硬性契约中的枢纽,利益至上的理念引导又容易造成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忽视乃至道德的缺位,所以需要法律、警察、同业公会与私法的约束。实际上,市民社会殊性与普遍性是并行不悖的,个人要获取自身利益实现自身目的,必须以其他人或整体的存在为生存与发展的依托,在“普遍”中获得真实,“我在促进我的目的的同时,也促进了普遍物,而普遍物反过来又促进了我的目的”[4]199,个体与整体的共生发展构成市民社会存在的前提。所以,“得”的满足不仅应当透过他人和共同体的中介,而且要透过“德”的努力,努力建构“德—得”相通的逻辑进路。
家庭和市民社会在伦理阶段继续向前提升,便到了国家阶段,“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国家的力量在于它的普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的特殊利益的统一,即个人对国家尽多少义务,同时也就享有多少权利。”[4]261国家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融特殊与普遍、权利与义务为一体,个体作为社会公民在为社会尽义务的同时,他自身的人身、财产、福利以及作为实体性的本质得到了保护和满足,在为国家伦理实体尽义务的过程中再现了自身的生命和生活的价值,在融入实体中体会到归依的幸福,从而达到个体至高境界的自由,实现“德”与“得”的辩证为一。因此,作为价值理想,“德—得”相通的价值原理及其价值合理性历经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伦理实体的自然演进,最后必须透过政治的努力,在政治社会(国家)中才能够获得现实性,彰显伦理—社会关系的生态合理性。
(二)“德—得”相通的伦理精神与实践落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整个社会在发展经济、开拓市场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模式,从而导致了自然科学兴盛、人文主义德性教育备受冷落,整体社会陷入经济发展“一元论”的泥沼。因此,实现“德—得”相通与生态互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德—得”相通的伦理精神在逻辑演化的理路中具有深厚的结构性内涵。首先,“得”必须“德”,“德”是“得”的价值前提和原则规范,以“德”谋“得”是基础性的理论前提;其次,“德”必然“得”,坚定的道德价值信念应当成为市场经济运作的实践依据,从而正相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善恶因果律”;再次,“德”就是“得”,“得”就是“德”,这种德得观,与“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内在的统一与一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对接社会伦理道德的“教育—管理—实践”的生态链条,实现“德”与“得”的生态互动与价值整合。道德理论教育必须与道德管理相结合,这是内在自律意识与外在他律约束共生互动理念的体现。道德管理的滞后性势必削弱道德教育的成效,要科学合理地落实道德教育的成果,形成守信、团结、文明的社会氛围,就应当重视道德约束管理的环节,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制约规避。同时,道德教育与道德管理的合理运作,最终要透过思想的熏陶渗透落实于普通大众的道德实践,实现道德的“教育—管理—实践”的生态链条的合理对接。
[参考文献]
[1]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295.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
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类型密切相关。尽管总体上来说,世界各国都在发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因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具体转型道路是不同的。从触发社会转型的因素来看,可以将社会的转型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类型。根据社会转型的主导因素的差异,也可以将一个国家的转型分为经济主导型、政治主导型或者文化主导型。而生态文明建设一般是在社会转型中进行的。因此,转型的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日渐凸显,因而,无论是大众还是学界都产生了一种工业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并且认为工业文明就意味着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自然环境,所以将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对立,认为一个国家的工业越发达,那么其生态文明程度便越低,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混淆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的命题关系。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并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程度也不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关系。因此,并不能单纯地认为社会的转型必然会破坏生态发展。可以说社会转型虽对生态文明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也促进了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转型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经济工业化转型加剧了环境破坏。我国社会的经济转型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社会转型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工业化是导致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元凶。《反思科学》一书的作者吴国盛认为,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秘密便在于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我国的社会转型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变,与农业遵循自然规律、消耗可再生资源相比,工业产品大多脱离了自然状态,并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工业化转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危机。
政府主导型生态治理模式限制了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但政府在环境管理上更注重行使环境管理权力,而非以服务的角色进行生态治理。当前在行使环境管理职能上,政府承包了从接受投诉、调查取证到征收税费、组织污染治理等所有环节,政府包揽过多的环境管理事务,降低了其职能效率与环境治理的专业化,削弱了政府在环境管理上的综合管理能力与宏观调控职能。而且在主导型的生态管理模式中,政府专注于各种有关环境的微观事务,且手段落后、单一,而社会生态问题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使得我国当前的环境治理呈现滞后性,不能很好地解决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文化价值观转型危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文化也进入转型期,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一方面民主、法治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但同时工具理性、消费主义等思想也对我国的生态文明产生消极影响。人的工具理性使之将自我看作是世界中心,环境资源也成为其实现利益的工具,导致其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不断掠夺。西方价值观中的消费主义进入我国后,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一部分人将物质消费当作是人生的追求目标,社会呈现出娱乐化态势,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尔便指出,消费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为了满足人们过度的消费需求,社会不得不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来生产消费品,这无疑加大了对环境资源的索取与破坏,威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敛合”。人类社会开始注重生态文明,是为了人类更为长久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要兼顾经济的发展,若是只顾生态文明而不去发展经济,那么社会不会进步,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就缺少了经济支持而难以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是在经济发展情况下的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讲究“经济敛合”策略。
所谓的经济敛合就是一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相结合的状态。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抛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为环保、节约的生产方式去代替。由此而产生的新的技术、新的行业,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又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敛合”。这种策略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的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相冲突的观念,而是找到了二者和谐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社会经济转型的成功带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着社会经济的D型。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敛合”。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一国的政治政策有关。“政治敛合”一词最早由英国社会理论家、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吉登斯认为目前在各国或者多国联合制定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不仅有改善气候、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还能够制约和牵制他国的发展。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政治敛合”意味着一国的生态文明政策不仅是用来治理生态环境的,它还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其他方面的政策,并且还可能影响到一国与他国之间的政策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是国家政府转型的一部分。
我国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这都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以让公众积极为生态建设建言献策,提出自己对于生态文明的看法和意见,让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评价衡量一个政府的成就不单单以经济发展速度来评估,而是更加地注重经济与生态平衡的要素,这也就促使政府在发展经济之时,注重生态环保,又促进了“经济敛合”。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敛合”。首先,要不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思想就是当下国民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全体国民逐渐培养起生态文明素质,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观念之中,以现代观念来引导国民素质的综合建设。在观念的指引下,人们逐渐接受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而指导其实践活动。
Abstract: urban bare mountain gap or all kinds of engineering slope trauma, not only causes soil erosion, and with the urban landscape very harmonious c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re slope surface treatment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covery beca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shenzhen phenomen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slope governance and bare the technical key poin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difficulty of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words: bare slope management;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Urba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坡面多的国家,超过国土面积50%的山地、丘陵、黄土高原存在大量坡面,侵蚀相当严重。近年来国家基本建设速度加快,修公路、铁路,采石、开矿,建水库、电站、房地产开发等形成大量坡面工程创伤,这大量新的坡面是新的水土流失源,成为城市的伤疤。
深圳城市区域是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人口密集、工商集中、物流频繁,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紧迫。城市的山体缺口或各类工程创伤坡面,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与城市景观极不协调,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大量坡面概况
1.1废弃采石、采矿场形成的坡面
废弃采石、采矿场多,矿山生态系统治理任务重 ,如深圳有石场660多个,广东3000个。许多石场原来在郊区,现在在开发区或新中心区,迫切需要治理1.2交通建设发展形成的坡面
由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流、物流的需要,城市交通道路建设近年来发展很快,在非平原地区的深圳道路边坡工程创伤十分严重。为落实国务院对深圳的发展要求,深圳市在十期间,要投入1600亿元建设“一横八纵”的多条高速路、高等级公路,也在修厦深铁路路、沿江高速和5条地铁等,形成大量坡面需要进行生态恢复。
2城市开发建设中的边坡生态治理目标和技术特点
坡面的危害不仅仅是其水土流失对城市给排水系统造成的泥沙危害,更重要的是危机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影响城市景观,进而影响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1目标和要求
(1)水土保持:达到国家要求,快速和持久复绿;
(2)景观效果:生态恢复和城市景观建设完美结合,建设生态社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近自然生态景观,生态效益显著(吸收SO2,CO2,滞尘、吸污能力强);
(3)边坡安全:与工程治理结合,消除安全隐患,防治地质灾害,实现边坡长期稳定;
(4)节水、节能技术应用,再生资源利用,体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社区的重要组成。
2.2边坡生态治理难点
边坡生态治理难点主要是生态限制因子多,生境恶劣;无土或土壤贫瘠;缺水,少肥,边坡保水能力差;水热安全性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差大;植物难于生长,易于退化;不同于一般园林绿化(植物、绿化方法)。
2.3坡面生态治理要点
强调工程护坡与生物护坡结合,稳定边坡为基础,理顺水系,雨中水利用,节水微灌系统。快速和持久绿化结合,综合应用生物技术等低养护技术, 研究边坡生态治理中安全技术以及边坡绿化景观化建设。
3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坡面治理和生态恢复的几种技术方法
3.1坡面稳定技术
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充分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边坡岩土类型和结构,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极限平衡计算法等方法进行。在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之前,应根据边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体结构特征以及已经出现的变形破坏迹象,对边坡的可能破坏形式和边坡稳定性状态做出定性判断,确定边坡破坏的边界范围、边坡破坏的地质模型,对边坡破坏趋势作出判断。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土质边坡和较大规模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
2. 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计算。
3. 对可能产生折线滑动的边坡宜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计算。
4. 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配合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分析。
5. 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进行分析。
一般要求边坡防护应按照设计、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等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适当的工程类型或采取综合措施,以保证边坡稳固。坡面稳定技术包括地质勘查-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采取稳定措施;预应力锚索; 格构梁:混凝土格构;支护挡墙;柔性防护系统。
采用预应力锚杆(索)加固边坡,能提供足够的抗滑力,并能提高潜在滑移面上的抗剪强度,有效地阻止坡体滑移,这是被动支挡结构所不具警备的力学特点。预应力锚杆(索)由锚头、杆体和锚固体组成。锚头位于锚索外露端,通过它实现对锚索施加预应力,杆体通过弹性变形特性施加预应力,锚固于锚索根部,把拉力由杆体传给地层。(见图1)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70—05
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普遍追求,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生态移民是为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按照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进行的移民,移民规模为10 142户55 774人,涉及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从2004年开始至2010年基本完成搬迁。自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国内外专家及其他理论工作者,在对三江源进行科学考察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角度就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移民与环境保护关系,移民权利保障、社会适应、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都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指导。但他们缺乏从整体上对三江源生态移民作通盘考虑,所以难以达到解决生态移民问题的标本兼治之效。从长远来看,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建构,是实现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迁”目标的根本之策。那么,在如何把握生态移民实际生产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生态移民社会福利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建构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对策措施,就显得重要而迫切。
一、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现状
社会福利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尚有不同看法和理解。美国学者巴克尔主编的《社会工作词典》把社会福利定义为:第一,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基本的;第二,一个社会共同体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在我国,这一概念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社会福利既是具体的社会服务制度,又是社会共同体的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状态,社会福利表征着社会共同体良好的幸福的生存状态。作为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和”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旨在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教育、医疗服务以及社会工作和个人社会服务。那么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现状如何呢?
(一)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三江源生态移民原先大部分生活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空气稀薄,日温差大,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千百年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大部分牧民至今仍然没有摆脱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牧民迁移至城镇周围,形成新型聚居村落,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方式由以放牧为主向非农转变。文化生活方面,移民前由于受所处环境限制单调而贫乏,移民后可以看报纸、杂志、电视而且还能上网,闲暇生活逐渐丰富。居住方式由游牧走向定居,饮食结构及衣着打扮也都更多地趋向城里人方向转变。
(二)住房、学校、卫生所和社区等社会福利设施得以建立
根据《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为生态移民建设户均45m。住房一幢和120m。畜牧业生产用畜棚一座,现已经基本完成搬迁入住,另有搬迁补助费每人400元,移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与此同时,在各安置点,按照所在区人口增加状况,对一些基本福利设施进行了扩建或新建。如对迁入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城镇,建立小学1所,卫生所1处,迁入人口规模在1500人以下的在原建制学校校舍和卫生所基础上进行扩建。在移民规模多于100人的定居区设立社区管理机构,配备相应设施,包括办公室、治安室、娱乐场所等,使移民不仅上学看病变得十分方便,而且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生态移民技能培训有了一定成效
生态移民迁进城镇后,基本失去了原来以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就必须转产转业,但三江源生态移民普遍缺乏从事非牧业产业的生产技能。为此,青海省三江源办广泛开展了舍饲和半舍饲畜牧业技术,人工饲草种植、机动车辆驾驶、摩托车修理、蔬菜种植、藏毯编织、纺纱、环卫、家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截至2007年6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累计培训农牧民及转产牧民6000人,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从培训效果来看,相当一部分牧民经过牛羊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后,提高了生产技能,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极大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经过转产转业培训的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外出打工、经商、开展修理等,收入也逐步提高。
(四)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江源移民属于生态移民,由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引发。要实现移民“迁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就必须有稳定持续的收入做保证,而稳定持续的收入增长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为此,在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过程中,当地政府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除发展现代畜牧业外,着重发展二、三产业。总体来看,发展后续产业势头良好。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有:生态畜牧业,每户年收入大约0.2万元;中藏药材采集业,年收入0.2万—0.8万元,收入占移民收入的20%~30%;商贸饮食服务业,年收入0.6万—1.2万元;农畜产品加工业,年人均收入增加600元。而劳务产业,受移民素质、劳动技能等因素的影响,移民务工人数只是零星的,收入较少,移民每天务工的收入20~30元。
二、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移民生活水平较低
虽然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入地诸条件优于迁出地,但仍未出三江源区,仍是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据《总体规划》,贫困人口占三江源区牧民总人口的75.5%,三江源生态移民大都为无畜户或少畜户,90%是贫困户。移民进入城镇后,居住环境虽然有所改善,在项目实施期内有国家补助,按人均计算收入并不会比原来有所降低,但日常生活费用如水、电、燃料及食物等明显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冬春季节的取暖问题并不能完全保证。还有转产后由于受移民自身能力所限,就业困难极大,导致长期无所事事。总之,改变牧民千百年来遵循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件艰难的工作,有时这往往比教会一种生产技能更加困难。
(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程度低
三江源地区2005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区内生产总值的54.2%、16.7%、29.1%。在农业总产值中,牧业占66.3%。近几年来,虽然着力发展二、三产业,但其比例变化并不十分显著。由此可见,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主导产业是传统畜牧业,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所占比重很小。第一产业中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基本的光热条件;第二产业受地理、环境、牧民素质等条件制约,发展空间和前景也不大;第三产业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所占的比重很小。畜牧业是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主要的经济和生活来源。但生态移民后要禁牧、减畜,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畜牧业,而必须从事其他产业。但迁入地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特色经济发展薄弱的现象,产业布局不合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经营水平低下。
(三)教育滞后,生态移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前由于居住分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许多藏族群众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致使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调查,三江源区生态移民50岁以上人口大部分为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不足30%;18—50岁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30%,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5%,10%为文盲或半文盲。农牧民的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基本不掌握其他生产劳动技能,甚至大多数牧民不能用汉语交流,导致择业渠道非常窄。当前三江源区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师资缺编、基础设施不足、不同阶段教育衔接不畅等。尽管近几年来在不断努力解决,但因投入、创新不够,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缓慢。
(四)对移民文化适应问题缺乏足够关注
在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过分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缺乏对生态移民原生态文化的足够关注。其实三江源生态移民有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其中既有宗教领域的,还有世俗方面的。三江源区人口主体为藏族,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宗教气息浓烈,可以说宗教生活是其社会生活的首要组成部分。在迁出地社区,牧民与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寺院和活动点,发生着长久的互动和相互依存关系。牧民迁居城镇后,尽管大部分迁入地拥有数量不等的藏传佛教寺院,但仍然无法满足移民的信仰需求。与此同时,牧民大量迁居城镇后,随着其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民族文化有不断流失、损坏和被弱化的危险。
(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又有古老而淳朴的人文景观资源。三江源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冰川、湿地、湖泊、河流遍布其中,是科学考察、探险、旅游的极佳场所。三江源又是藏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此,由青海省旅游局负责编制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现已通过评审。据此将在三江源地区设立35个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6个重点景区,设计了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科考线路及高原森林生态旅游线路等八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涵盖了游、住、行、食、购、娱六方面的内容。近几年来已经开始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区年旅游人数不足全省旅游人数的2%,旅游收入不足全区总收入的3%,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发展。
(六)后续产业仍需着力推进
为推动三江源生态移民适应新生活,使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青海省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扶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但总体来说还显得措施乏力,一方面是发展后续产业的空间有限,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是以本区域为主,区内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系统脆弱,只是较之生态保护核心区要好一些。因此,这种迁移必然使迁入地自然环境承载超负荷的密集压力。再加上安置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发展不合理,后续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其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少,优势产业格局未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原因是选择移民点时没有结合特色经济进行研究和规划,所以在培育后续产业方面显得措施乏力。当然,牧民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也限制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
三、构建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基本内容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包括老年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劳动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和文化福利等方面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一)确立老年社会福利
为了实现三江源生态移民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就必须确立:(1)老年经济保障,即对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因年老已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护;(2)老年生活照料,指对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因年事已高而在生活中存在困难的老年人所进行的包括吃、穿、住、行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照顾;(3)老年休闲福利。即为引导老年人愉快而平静地安度晚年,开展一些兼顾动静态等性质的文体娱乐活动,以增进老年人生活之丰富性。此外,还有如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老年医疗、康复和保健服务等。
(二)进一步发展教育福利
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石。一般而言,教育福利主要体现在国民教育方面。教育福利主要有幼儿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从当前三江源生态移民实际来看,今后应着力做好:一是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在三江源地区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移民前基本没有进行,为达到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应在建设移民聚居点时要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二是在确保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纳入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三)抓好医疗保健福利
医疗保健福利是使社会成员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享受免费或优惠待遇的一种制度。从三江源移民区实际来看,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人医疗保健,主要包括老人健康教育、健康检查,老人医疗费支付制度,在家老人功能恢复训练和对老人实行全方位服务等;二是妇女保健,即为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妇女提供的如免费婚检、孕产妇优生优育教育以及孕产妇住院分娩制度等;三是儿童保健,主要指为儿童提供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等服务;四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即为生态移民提供的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的医疗保健,如传染病控制、药品与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重大灾害及事故的医疗救护及处理等;五是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从而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方便、优质、廉价服务,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健康。
(四)搞好劳动福利即就业指导与培训
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就业是避免贫困和消除个人对政府依赖的可靠途径,是最大的社会保障。为此就必须下大气力加强转产转业培训,培训应按非农安置和仍然从事农牧业生产分别进行。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有舍饲和半舍饲畜牧业技术培训、高效人工饲草种植技术培训以及农牧实用技术培训(如农机具修理技术、驾驶技术等)。非农安置的主要有劳动力转移培训、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培训等。培训方式应根据移民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牧民的素质决定了让其一下子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采取其能够接受的方式,如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区或示范户,以现场教学为主,将集中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真实事例和手把手的培训方式,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更广大范围推广和普及。通过培训使之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能从事二、三产业,使其收入不断增加,从而达到“能致富”的移民目标。
(五)加强三江源生态移民文化保护与建设
为了满足三江源生态移民精神需求,今后要加强文化建设,如修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广播电视电台等文化设施,保证移民户广播电台(尤其是藏语广播电视)的正常接转,以不断满足移民日益增长的现代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可按照移民意愿,适当修建一些寺院,以满足移民群体的宗教需求。此外,政府可通过组织赛马节、艺术节等活动,调动移民参与多种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这有利于移风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加快后续产业发展
根据三江源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育特点,其后续产业的发展应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移民后仍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后续产业以提升和改造传统畜牧业为主,今后要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和饲料草加工业,特别是加大优质牧草的种植力度,以解决舍饲圈养的饲草需求;通过引入新的畜种和改良原来畜种发展现代养殖业,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非农安置的后续产业发展要:一是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如汉藏药材、各种畜产品、藏毯以及保健饮料加工业;二是在加强商品交换、城乡交流的基础上,搞好商贸流通,在促进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如暖棚维修保养、家用电器维修以及洗浴、缝纫、理发等涉农(牧)服务和生活服务业。
(七)大力发展旅游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特别是人们对天然、原生态的旅游持续上升。如今青藏铁路的开通,为人们到三江源地区旅游带来了便利。为此,要紧紧抓住西部旅游升温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开通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线路,如世界屋脊科考游,山岳冰川探险游,草原风光休闲游,高原湖泊、河流、生物观赏游,神秘宗教文化游等。要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工艺品,制造出售与旅游相关的产品,拓宽移民就业渠道。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交通、社会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今年,区委、区政府把村庄整治建设列入区政府八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各乡镇也高度重视村庄整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部署,年终有考核,党委、政府班子专题研究,并确定了一名领导具体抓村庄整治工作。各整治村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筹措资金,主动处理一些难点问题,为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部门密切配合。区规划分局完成3示范村和10个重点整治村的村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并开始着手编制列入规划的21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区林业局根据自己职能,开展了送苗木下乡活动,帮助有关村绿化2000余平方米;区水利局在农村河道整治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区农业局结合沼气池建设,对农村污水处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建设、国土、卫生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对示范村、整治村进行了帮助和指导。三是取得成效明显。从目前的整治情况看,工程进展顺利。截止到9月份,各整治村和示范村已投入建设资金1270余万元,完成年度投入任务的94.1%。硬化道路21.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新增农村公厕8座,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2861人。
一年多来,虽然我区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应该看到,与省、市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整治工作力度较大的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差距还很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村与村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也不平衡。据区百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止今年九月份,投入大的村已经投入资金几十万元,如华墅乡上墅村、花园乡上祝村等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度慢的村则投入不大,进展缓慢,个别村还停留在原来的建设水平上;二是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办法不多。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村集体结余资金和部门扶持资金,一些村眼睛向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多。三是区域布局规划比较滞后,特别是中心镇、中心村的体系规划框架尚未形成。四是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一些已经整治过的村在卫生保洁、村庄环境管理管理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存在的问题看,我区村庄整治工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村庄整治工作的信心。一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角度认识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关键是要解决农村落后的生活状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庄整治工程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重大措施,也是一项科学的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好落实。二是要从落实省、市重大决策的角度抓好村庄整治工作。这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用5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区政府每年从财政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这次村庄整治工作省、市、区三级是下了决心的。三是要从顺应农村发展需要的角度落实村庄整治工作。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提上了重要位置。从我区实际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又位于城郊,开展村庄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尤为迫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识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落实好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和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工作。
二、严格标准,进一步明确“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的工作重点
去年是我市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的启动年,今年是扎实推进年。目前,我区的“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进度和质量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乡镇、有关村要针对当前“百村整治”和生态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全面推进“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当前主要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体系建设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里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中心村、中心镇基本规划框架,全市要求在今年年底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109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1012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根据这一要求,我区要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中心村、中心镇基本规划框架,为下一步乡村布局调整打好基础。全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21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180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各乡镇和规划部门要集中人力、财力、时间,尽快编制完成村镇布局规划框架。区规划部门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确保“人员、措施、责任”三到位,采取有效措施,把规划编制好、论证好。
(二)要严格按照村庄整治考核标准开展村庄整治。按照区委办(2004)24号文件精神,今年年终区委、区政府要对各乡镇村庄整治村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分数补助资金,考核分达不到70分的,一律不给予补助。所以,各乡镇一定要严格按照村庄整治标准开展村庄整治,认真抓好“两改四化”工作。“二改”就是改水改厕,要加强村内给水、排水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可以考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池,对村庄内的生活、生产污水的进行无害化处理,村民的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各乡镇、行政村要对露天粪缸进行一次摸底,逐步进行清理,特别是对列入今年百村整治工程的行政村和一些乡村主干道两旁的露天粪缸,年底前要坚决予以清除。“四化”就是要实施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村庄整治村和生态村还没有完成通村道路及村内主干道硬化,要积极筹集资金,在公路硬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使村庄道路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各乡镇、行政村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切实抓好农村垃圾的减量、收集、管理、清运等环节,要动员群众实行卫生包干,对可以利用的,结合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和有机物还田处理,引导和鼓励建设农村沼气池。各村要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池、垃圾中转点等固定设施,做好日常的卫生保洁。在环境美化方面要按村庄规划搞建设,纠正乱搭乱建行为,村内要建有公共绿地,并对主要道路两旁、住宅之间进行绿化,有条件的村,还应结合新村规划,实施宅基地整理、自然村撤并和旧村改造,使村庄布局合理,建筑实用美观、房屋错落有致,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各乡镇、村要结合实际,合理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出行,特别是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的路灯安装率要达到90%以上。
(三)要因地制宜创出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创出特色、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效应。要在两个方面创出特色,一个是要在村庄规划建设上创出特色。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不要求每个村搞成一个模式,我们提倡根据每个村的不同环境和特点,搞出特色,村庄规划要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努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浙西文化和生态特色,反映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形成一批特色村、小康村、生态村、休闲旅游村。另一个就是要在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上创出特色。要努力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农村的保洁员、卫生员,要做到人员、经费、责任“三落实”。乡镇要统一规划设置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对本区域内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立1个垃圾中转站,远郊乡镇自行设置一个垃圾集中填埋场,同时对中转站、填埋场要做到专人负责,定时清运、定时清理。各乡镇、行政村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中转站、填埋场按期建设到位,区财政对按期完成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建设的乡镇,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各乡镇的垃圾填埋场要求今年12月底前建成使用。
(四)要多方筹措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资金。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要立足自力更生,充分利用好村集体自有资金,挖掘潜力。同时也要千方百计用足用好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如宅基地整理政策(用地指标)、农村土地整理政策、省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以及其他支农政策。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广开思路,大胆引进外力,扩大融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以经营的理念,组织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
(五)全民动员开展农村垃圾卫生环境集中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今年要结合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机遇,全市要在农村深入开展一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各乡镇要在春节前,统一开展一次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重点是抓好公路主干道、溪流、河渠两侧的综合整治工作,禁止乱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农作物秸秆等固体废物。同时,各行政村要组织和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参与村内垃圾大清除,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对村内河道垃圾等漂浮物进行一次全面打捞,杜绝向河道乱倒垃圾,特别是对农村烂桔要进行一次整治。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合力
“百村整治”和生态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不能做好的,要集中有限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整合在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中使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门的认识已经非常到位,下一步部门和乡镇要统筹好项目,做好项目的结合文章,在编报项目过程中,力争做到“下面怎么做,上面怎么争取”。要加大班子工作力量。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工作量大且繁杂,日常工作、实际工作需要有专门力量、专人负责。为此,各乡镇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抽调4—5个精干人员,落实必需经费,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百村整治工程”的工作力量。各部门要加强服务,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示范村、整治村规划在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服务就跟到哪里的要求,顾全大局、形成合力,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做好工作。同时,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将各项任务、责任落到实处。省有关部门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非常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像抓其他工程建设一样,抓项目、抓投入、抓引进,借力发展,千方百计包装项目,向上争取支持,使整个工作整体推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下面,我借这个机会,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几项工作再强调一下。
第一项工作: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秋收冬种生产工作。昨天,省、市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门落实秋收冬种工作,今天上午,区农业局召开了全区秋收冬种生产现场会。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作物和油菜、小麦,不能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要种上绿肥,培植地力,重点是要解决国道、省道、县道两旁的耕地抛荒和连片抛荒问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做好种子、化肥、农机等冬种物资的组织供应。
第二项工作:抓紧掀起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冬春季修水利工作,突出解决好抗旱排灌设施建设,排出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要集中一定资金解决病险水库加固,尽快在全区形成兴修水利的良好氛围。
原因分析:此项指标只监测到市级层面,各县没有监测数据,区环保考核按照各县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完成率计算分值。我县涉及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一项,为县集中供热脱硫脱硝项目。2018年完成了脱硫改造,脱硝改造没有实施,占任务的50%,故此项指标完成率测算为50%,属于短板指标。
整改措施:一是今年9月30日前必须完成县城集中供热脱硝改造,该项目于8月10日开工,目前正在抓紧施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层层推进工作,确保9月30日建成并试运行,指标达到100%目标值。二是严格按照市生态环境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抓好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确保2020年稳定达标。
二、完成目标值指标3项
(一)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根据XX市监测站反馈数据,2018年XX县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0天,优良天数331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91.9%。完成目标任务。
巩固措施: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和裸露空地扬尘扬尘污染防控、机动车尾气治理、餐饮企业经营户油烟排放治理、“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等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查处违法行为,实行月度调度预警机制,确保我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巩固好已完成目标值指标。
(二)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根据XX市监测站反馈数据,2018年XX县XX水库区控断面、XXXXX国控出境断面水质1-11月份均为Ⅱ类,12月份达到Ⅰ类,XX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饮用水Ⅲ类水质,水源地达标率100%,完成目标任务。
巩固措施:以今年上半年全市其他县区水质均有变差为警示,深刻认识我县稳定达标面临的实际形势,全面落实河长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清理河道垃圾,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杜绝新增排污口,维护好县城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要求,严格监测、管控我县水环境质量,确保2020年稳定达标。
(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根据XX市监测站反馈数据,XX市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反馈数据,XX县2018年县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0.82万吨,综合利用0.82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完成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