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7 15:44: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 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21-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线的基层应急处置人才能力的提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队伍。2010年通过实施《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项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基层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

1 宾阳县疾控人力资源现状、特点与知识需求

1.1 人力资源现状:2007年12月,因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两项体制改革,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基础上组建而成, 至2010年,中心核定编制为80人,在编职工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6人,占职工总数的93.83%;工勤人员5人,占职工总数的6.17%。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2人,占2.47%;45-54岁14人,占17.28%;35-44岁52人,占64.20%;30-34岁13人,占16.05%,无29岁以下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10人(全部为医疗卫生专业),占人员总数的12.35%;大专学历47人,占58.02%,中专学历的18人,占22.22%,高中及以下学历6人,占7.41%。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4人,占人员总数4.94%;中级职称32人,占39.51%;初级职称30人,占37.04%;其它无职称的人员15人,占18.52%。

1.2 基层在职人员的特点:2010年宾阳县中心在职人员有四大特点,一是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达41岁;二是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多为中专或专科学历,甚至无正规学历;三是因受自身专业基础知识和单位条件限制,没有条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跟踪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知识与技能难以得到充实和更新;四是专业技术知识面窄,实践操作技能低,无法适应新的疾病控制工作职能,无法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应急人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2]。

1.3 在职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需求:经对全中心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培训的形式上,85.53%(65/76)的职工希望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或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47.37%(36/76)希望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其中实验室人员8人(占实验室人员总数的80%);94.74%(72/76)希望聘请专家到本单位上课;在培训的内容上,71.05%(54/76)的职工希望系统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要求、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资料的分析、实验室采样检测,防控措施效果评价,调查报告的撰写、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技术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与技能。

2 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做法

2.1 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接受当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知识新要求、新方法。

考虑到该类的培训配给县级参加人员的名额的有限性、培训知识的前瞻性、培训内容的独立性,主要选派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业务骨干参加,共派出18名25人次参加该类培训。要求培训回单位来后,1周内于科室内对科员进行培训,2周内于举办全员培训,使全体职工能够及时掌握当前全国、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新的要求、新方法,使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人员应急处置理念、技术得到更新。

2.2 派出实验室人员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充分分析本中心所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相近性,依托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师资力量,选派5名(占50%)实验室业务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15天,分别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常见毒物的检测、实验室采样试剂的配制等知识。要求学成回单位后,于本科室内进行带班培训,其他实验室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2.3 利用本单位的师资,开展中心内部全员培训,扎实基础知识。

认真分析中心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织开展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划等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以全面提高全体职工专业知识水平;其次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知识的培训,使全体职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范围、内容、时限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进一步的熟练掌握。

2.4 聘请上级专家到本单位授课

2.4.1 开展专题培训 分别聘请区、市两级各1名专家到中心授课,所聘请的两名专家不仅有丰富现场应急处置实践经验,而且均熟悉全市、全区、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以及宾阳县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专家通过典型的案例,亲身的经历,全面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各环节的知识点,关键点,并用图片形象反映当时事件的场景及处置情况,使所有的学员如临现场,参与其中。同时通过听取专家对本县应急处置事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本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与预警、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2.4.2 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以人禽流感应急处置为背景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演练流程包括事件接报、应急前工作的准备、应急方案预案的制定、现场处置、实验室采样检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演练方案的编写首先由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管理者起稿,交由中心专家成员讨论核定,然后根据聘请的专家审核后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修改,并作预演后确定。演练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要求开展,演练完毕由聘请的专家进行点评。通过方案的制订、修改,预演、正式演练、点评等一系列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应急处置人员全面的领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应急处置技能与技巧。

3 培训效果

3.1 使中心所有职工基本掌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要求。考核结果表明:培训前该类知识答题正确率为59.21%(45/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达89.47%(68/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较培训前提高了51.11%,明显高于培训前。

3.2 制订或完善了本辖区内重点、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0种,类别包括水污染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等,预案体系完整率达90%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3.3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分析能力得到提高。首次开展对本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进行趋势分析或专题分析,并及时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防控决策依据。

3.4 实验室检测人员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0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在食品安全风险样品检测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阪崎肠杆菌1株,这是近10年来在该项工作的开展中首次检出致病微生物。

3.5 应急处置人员对事件应急处置调查报告书写的意识及水平得到提高。能及时从不同角度提出处置报告,如流调人员的调查报告,检验人员的检测报告,消毒人员的疫点终未消毒情况报告、疫情报告人员的疫情分析报告等。

3.6 应急处置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敏感性得到加强,及时处置事件相关信息意识加强,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得到提高。2010年共接到或监测到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90起,经及时规范处理,仅11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事件发生数较2009年(39起)下降71.80%,无特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较2009年提高23.61%。

4建议

应急处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多层次、广适应性、全方位性的应急人才队伍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和造就有中国科特色应急处置人才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本之策[3]。因此应建议各级政府、业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应急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专项经费的投入,采取派出学习,参加国家级专家举办的培训、专题研讨,到兄弟单位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交流,聘请专家授课或到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系统全面的培训模式;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员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采取自学方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技术水平,有效的服务于群众。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2-02

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人员绝大部分为乡、镇、村级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他们为广大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在新的医疗形势背景下,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合格的卫生人才是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主要任务[1]。我校自2012年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实用型人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临床技能教学[2]。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构建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我校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科教司对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研究的机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研,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现状、临床技能需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的程度、职业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等问题得到了新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此次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工作涉及到黑龙江、山东、河南、福建、四川、甘肃等9个省份,覆盖27个地级市,990所基层医疗机构。其中黑龙江省的调研任务委托给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完成,我校拟定调研方案,计划对我省哈尔滨、双鸭山、七台河3个地市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发放问卷4500份。问卷依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的常用临床技能项目为基础,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根据在工作中这些项目应用的机会,在“常用或不常用”的位置上做标识,以明确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临床技能的需求。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由专人负责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保证不同地市调研的统一性,最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0份,有效问卷4010份,有效率89.1%。经EXCEL排序后得出常用技能选中率前十项为:n7>n4>n5>n16>n18>n17>n15>n19>n10>n2,即分别为换药、拆线(86%),清创术(82.6%),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78%),吸痰术(76.3%),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检查(74.4%),导尿术(72%),吸氧术(71.2),瞳孔、扁桃体检查(69.8%),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68.3%),穿脱手术衣、手术刷手、戴手套(67%)。后五项技能项目是: n22

以课程归类来看,外科常用技能5项,诊断常用技能2项,护理常用技能3项。技能开展较少的项目内科技能2项,诊断技能3项。

三、对策研究

1.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我们在调研期间发现,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一处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人员都呈现出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低。当然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在我省出现,目前是全国基层医院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3]。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人员是保证我国公共卫生和全民基本医疗的主力军,其人才队伍素质和临床技能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入、持久和健康的发展[4]。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迫在眉睫,以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人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为主,疑难重症、急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可是这一制度的实施,一定要以基层卫生人员具备过硬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为前提,可以在第一时间甄别“大病”并转诊,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留住”病人。大部分基层医院存在“轻软件重硬件”的通病,基层卫生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进修、培训机会偏少,也是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5]。

2.对策与研究

目前改变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现状的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将专科层次的医疗卫生人才确立为基层卫生岗位的“主力军”。注重政府导向作用、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方式,迅速为基层医院进行人才“补给”,让高等卫生专业人员“下得去、用得着、留得住”。对基层医院已有的医疗卫生人员,鼓励其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但该考试分临床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其中前者采取多站式考试法,不分专业,强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同时它也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所以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可通过远程视频、临床进修或专题讲座等培训形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3.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作为医学高等院校,为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培养合格的人员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学校可以加深“校企合作”,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基层岗位需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整合课程,依据调研结果,调整学时比例和分配,以“常用多学,少用少学”的原则,突出课程重点,为基层医院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医疗卫生特点的区域教材,制定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利用“互联网+”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如录制微课程,让临床技能学习适时进行,依据学生自己需要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突破传统课程在教室进行,让每一个实训课程既可用于预习、也可用于复习,亦可成为基层医院在职人员提升临床技能操作的自学课程。

参考文献:

[1]何剑,周京国.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41-942.

[2]向志钢,钟飞,林丽,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92-93.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5-02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趋突出,各国纷纷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一典型[1]。这一改革打破基础与临床界线,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和接触患者,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病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倡导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这一改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各医学院校根据英国总医学委员会颁布的《明天的医师》报告[2],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十分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执业能力、医生基本素质和医生职业道德三大中心任务并举,强调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法国医学院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患者、注重人文素质养成、进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国内对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活跃,如辽宁医学院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总结,引入“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过程;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全科医学开展得较早、取得成果最多的医学院校,为首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全科型临床医生;湖州医学院建立的“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包括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地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院校为培养面向基层全科型医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各有特色,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文献不多。

在借鉴学校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4],结合学校2010年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谈,对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5],构建了“3.5+1.5”的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6],以期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医学人才[7]。

一、“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帮助、促进、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先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由已知的知识内容过渡到未知的知识内容的讲授,让学习有一个衔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的,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意愿、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强调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

二、“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诊治疗,疑难杂症的转诊治疗,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二是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采集病史及恰当的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三是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要突出全科医学、急救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由临床本科的一年时间增加到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半年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四、“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

一是组织考核,通过记分作业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进行;二是分析考核课程和考核质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此外,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有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且与当前的乡镇(社区)卫生工作结合不够,使得培养的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农村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乡镇(社区)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Cameron l.Getting real about rural physicians[Z].CMAJ,2012,Aug(13).

[2]Cameron PJ,Este DC,Worthington CA. Professional,personal and community:3 domains of physician reten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J].Can J Rural Med,2012,17(2):47-55.

[3]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4]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5]魏东海,林爱华,纪泽泉等.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769-772.

篇(4)

河北省目前有乡镇卫生院1960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8777张,平均每千农业人口1.18张(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张),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数为155.4万人,病床使用率为5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1%)。河北省目前有村委会48969个,村卫生室65375个,设卫生室的村占总村数100%。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诊疗人次为24484.6万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为3756.2万人次,占15.34%,村卫生室16494.3万人次,占67.37%。在农村基层就诊患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感冒、胃肠炎的患病率较高。

1.2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技术人员概况

河北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为85639人(其中乡村医生82527人,卫生员3112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为2.13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9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为2.09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3人)。河北省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占25.2%(每院平均5.2人),执业助理医师占24.1%(每院平均5.0人),注册护士占10.6%(每院平均2.2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5.1%(每院平均1.1人),见习医师占4.6%(每院平均1.0人);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4.4%(每院平均不足1人),大专占27.8%(每院平均5.8人),中专占50.2%(每院平均10.5人),无学历人员分占5.2%(每院平均1.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不足1%(每院平均不足1人),中级职称占8.5%(每院平均1.8人),初级职称占59.5%(每院平均12.4人);25岁以下人员占7.0%(每院平均1.5人)、26~45岁占67.6%(每院平均14.1人),46~55岁占13.2%(每院平均2.8人),56~60岁占4.0%(每院平均不足1人),60岁以上的人员占1.0%(每院平均不足1人)[1]。从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及职称偏低,卫生技术人员机构不合理,缺乏实用和高层次人才。

2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对策

2.1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

调整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管理人员结构,满足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知识培训,普及基本专业技术,建立卫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巩固和更新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逐级进修学习制度,乡镇卫生院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临床进修和短期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中心卫生院业务骨干到市级培训基地进修学习;乡村医生每年接受乡镇卫生院的免费培训和业务指导;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和职业教育,提高专业学历水平,改善农村卫生人才结构,满足农民群众健康需求。

2.2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待遇

由于待遇低、基础设施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卫生院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特点,影响了乡镇卫生院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因此,一方面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为卫生技术人才创造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及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医疗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加强卫生管理人才培养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有工作热情、具有中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优秀人才担任卫生院长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干部;建立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计划地选拨、选派有管理才能的后备干部,到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挂职锻炼,提高综合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卫生管理干部持证上岗制度。

2.4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市直、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能力,形成以市直、县区带乡镇、乡镇带村所的逐级培训网络,加大对农村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40-02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然而,农村卫生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农民不断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使得我国约7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低,区域分布严重失衡,城乡、区域差距明显,基层卫生人员三低(“学历低、技术职称低、专业素质低”)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凸显。新医改方案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原因

1.1 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学历及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医疗卫生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学历及整体业务素质偏低问题,具体表现为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少,无学历、低学历和无职称的人多,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以中专毕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1],专业技术素质较低,难以形成卫生人才群体,医疗卫生知识更新较慢,难以跟上卫生科技进步的步伐。

1.2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低、待遇差

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靠创收维持生存,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靠医疗收入发放医务人员工资。由于技术、设备、房屋等条件差,城乡居民对其信任度不高,看病就医的人数不多,医务人员自然感到失落,无法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一部分卫技人员、尤其是技术骨干人才不安心、不甘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千方百计调往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短缺。

1.3 财政投入不足

基层卫生院属于事业单位,除承担医疗卫生服务外,还要承担公共卫生及改善房屋、设备等方面进行常态投入等。基本的医疗服务条件难以改善等经济因素导致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弱化,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使得医务工作者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受挫,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1.4 城乡配置失衡

相对于城市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集中、设施设备先进而言,我国乡镇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明显,而且承担着医疗、防保、健康教育等多项任务,业务多样且工作繁杂。城乡之间工作生活环境差别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经济效益差,使得优秀卫生人才不愿到基层工作,现有的基层卫生人员由于发展空间狭窄、晋级晋职困难等因素不能安心工作,流失严重,更加重了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使得基层卫生院人员整体素质不高[2]的情况更加恶化。

2 充分利用医改政策,加快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2.1 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

2.1.1实施方法:自2004年启动了为期6年的农村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工作,无学历的乡、村医务人员可以免试入学参加脱产1年、半脱产或视频教学2年的学习,考试合格可以获得中专学历。地方医学院校主要任务是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3],我们采取以市卫生学校为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在所属的5个县设立视频教学点,方便基层学员就近学习。

2.1.2 结果:截止2010年底,共有4 115名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中专学历,无学历人员数由2006年初的5 718名降至1 603名,降幅为71.96%。。

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成人学历教育资助项目

2.2.1 实施方法:加强在职教育是不断提高卫生劳动者的技能,开发人力,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4]。利用河南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项目,由财政资助学员50%的学费,学员所在单位相应资助30%的学费。

2.2.2 结果:2009年,资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名研究生,县、乡两级61名本科生、72名专科生,资助学费64.78万元,该项目将实施至2013年。

2.3 卫生自学考试

自1993年,我市开始进行卫生自学考试,设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等7个专业,分本科和专科层次。考试人数7 690名,毕业人数4 329名。

2.4 乡村医生免费轮训

依托河南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项目,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在各乡镇卫生院实施教学,对4 854名注册乡村医生进行了免费轮训。

2.5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为实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1~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免费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按照全国转岗培训大纲进行,已安排37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011年还将安排150人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2.6 继续医学教育

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参加网络学习,受益人数达23 500人次。实行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核登记制度,要求每一个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取一定的学分,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对继续教育登记手册进行审核总数达13 500余人次。对在职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及诊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探讨与建议

3.1 增加财政投入,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列入财政统一支付

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低直接影响了卫技人员队伍的稳定,是造成乡镇卫生院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需要加大对基层卫生院人力资源的投资,逐步建立乡镇基层卫生院在编人员薪酬福利的保障机制。保证基层卫生院的基本建设和人才培养,保证乡镇卫生院的正常人员经费,为乡镇卫生院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先决条件。财政的投入应该有着制度化的安排和保障,从长期来看,应该随着财力的不断增长同比递增。

3.2 落实在岗在职培训措施,提高现有人员技术水平

3.2.1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本、专科学历教育,改善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继续做好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学历教育学费资助工作[5-6]。

3.2.2建立强化在职培训制度。做好乡村医生轮训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科要求,选送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规划,培养出一批基层技术骨干队伍。

3.2.3对取得执业资格的基层卫技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俊,刘凤芝,何丽霞,等. 我国三省区乡村医生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8(11):822-824.

[2] 张晓风,曹志辉,韩彩欣. 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配置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0(5):914-916.

[3] 王家骥,刘义海,吕嘉春,等.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5(2):93-95.

[4] 李晓燕,李琪. 中国卫生人力政策回顾[J]. 中国卫生人才,2008,12(11):20-21.

篇(6)

课 题: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赣南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ZD065。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状况可概括为“下不去、留不住、提不高”,且多数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得不到满足。2010年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取消了卫生保健专业,增设农村医学专业,旨在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

笔者学校从2010年起,开设四年制中等农村医学专业。本文以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现状为切入点,探索了赣南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医学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现状

赣南即赣州,地处江西南部,人口842万,其中80%为农民。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54个,其中医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卫生院31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65个,卫生机构床位1.42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0.46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4万人,注册护士0.59万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只有0.53万人;具有本科学历者占1.5%,大专学历者占17.5%,中专学历者占57.7%,无学历者占28.9%,有的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为0;乡镇卫生院中高级职称者占1.23%,中级职称者占12.95%,初级职称者占60.14%,无职称者占25.68%。

目前赣南注册的乡村医生有8538人,但村卫生室只有执业(助理)医师105名,仅占乡村医生总数的1.86%,远低于全国14.2%的比例。其中6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1359人,占15.9%,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53.1%,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卫生人才总数21.6%。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数只有1.21人。且这些乡村医生多是从“赤脚医生”转化来的,“半医半农”的尴尬身份让乡村医生不同程度地缺乏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显然,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较差和年龄老化等问题,使农村社区提供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为赣南农村基层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赣南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根据赣南苏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实际,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1)科学制定定向培养中等农村医学人才的规划和目标。为解决赣南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学校将赣南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资源的调研分析及对策递交赣州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经江西省教育厅和卫生厅批准,从2010年起笔者学校――赣州卫生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120名学生,定向培养为赣南中等农村医学人才。根据赣南的实际,2011年起,学校每年定向培养200名中等农村医学生,为赣南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笔者学校还根据赣南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特点,制定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中等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2)在调研的基础上,改革招生制度,确保中等农村医学生毕业后服务于赣南农村基层。农村医学专业是真正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服务于农村的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依据本课题组对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现状的调研结果,笔者学校对农村医学专业的生源条件进行了调整:①立志于扎根赣南农村基层的乡村医生不受年龄限制;②立志于扎根赣南农村基层医学的高考生优先录取;③确定一定的中考分数线并严格按分数线录取,以确保基本文化素养。该专业学生入学时凭录取通知书和签订的立志于农村医学就业协议书办理注册报到手续。

(3)按灵活性、适应性原则,科学设置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笔者学校在设置农村医学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时,按照培养农村基层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各课程教学内容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如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而专业课程则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技能性”。教学内容不仅按农村医学专业大纲设置,同时,在够用实用的原则上及在赣南农村实际的基础上,新增如农村预防保健适宜技术、农村临床适宜技术(包含内、外妇产、儿、中医适宜技术等内容)和赣南常见病的防治等;并且针对农村医学专业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助理医师为主,根据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主要为内、外、妇、儿及相关基础,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内、外、妇、儿等课程的课时量。

(4)注重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培养,提升农村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笔者学校不仅增加了人文课程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课等课程,而且注重开发农村医学专业第二课堂教育(如义工活动、急救培训等),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不仅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农村医学生扎根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的精神。

2.以能力为本位,创新实用性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思结合,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及深入社区、医院或乡村“边看边讲”的多元化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还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3.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探索学历教育与技能型实用技术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笔者学校注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学历的提高。组织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在毕业前98%的学生进入医学本科或大专的学习。同时根据赣南农村实际,鼓励并支持部分农村医学生进行中医师承学习,创“双证”(助理医师和中医师)中等农村医学特色教育。

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等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具备条件的中等卫生学校在合理布局并有利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则下,可申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提高办学层次,为农村培养高等医学专科人才,以适应本地区农村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故笔者学校以农村卫生实用知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制定的四年制中专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探索四年制中等农村医学培养模式,为学校升格后培养三年制全科医生(农村医学)奠定基础。

4.以“实用性和适宜性技术”指导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培养适合赣南苏区农村基层卫生岗位需要的人才

(1)教材建设探索。成立由临床医学专家和校内专家组成的农村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写校本教材,制作精品课程。如赣南中草药资源丰富,可开发赣南中草药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性和适宜性技术。又如根据赣南常见病例开发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校本教材,为赣南农村培养卫生技术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一是通过培训,增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二是聘任临床专家讲授专业课,或与科研院校、三甲医院联合培养师资。

(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探索。一是完善学校实验、实训建设;二是建设各层次农村医学专业临床见习和实践基地。通过“以临床环境为依托”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达到教、学、做一体化。不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掌握工作岗位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我们探索了为赣南农村培养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的模式,并提出了适合培养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通过定位“技能型、适宜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教材、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乡村医疗机构从业,具备常见病的处理能力、地方病和流行病的防治能力、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能力,为赣南农村卫生保健、防疫、康复及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林.乡镇卫生院如何引人才[N].江西日报,2009-09-28.

[2]颜莉芝,朱双华.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廖鸿鹏,杨伟辉等.乡村医生,归属何在?[N].赣南日报,2010-08-01.

[4]郝如敏,邓书林,孙胜林等.北京市农村卫生人员现状和中等卫生职教发展对策研究――对昌平区农村卫生人员状况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4).

[5]彭力,马爱民,刘洪波等.以职业素质教育为特色构建医药卫生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长春医学,2008(6).

[6]邢志华,都丽萍.探讨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J].基层医学论坛,2004(8).

篇(7)

1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更是科学规划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2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2.1国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全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70年初正式被确立,全科医学这门学科被北美的一些临床上的医学专家提出。最初,全科医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在1968年,医学专家们正式提出了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它就是家庭医学学科。之后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都陆续开始了与全科医学人才相关的一系列培养项目。1990年,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进行了关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现今,全球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方案的建立以及一些住院医师学习全科医学技能的培训。

2.2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中国特色,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事业从改革开放到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建立和弘扬以及发展,随后又经历了改革、 调整及复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部分。

3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全科医生质量有限 因为我国对于开展全科医学的教育比较落后,全科师资严重缺乏,培训基地和教材不完善,还有一些培训的工作不合理,规范化的培训宣传和普及很艰难,困难重重[1],社区全科医生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很少,导致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虽然有一些通过转岗和规范化的培养,培养了一些专业的全科医生,但目前,仍有较大差距,对于社区卫生发展的要求及居民的需求来说,这很难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2]。

3.2全科医生培养方式不完善 目前提高全科医生医疗质量的先决条件是继续医学的教育,我国在积极实行的"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只解决了这门学科的入门问题,但目前全科医生只能通过参加专科医生举办的继续教育课程来进行继续学习,继续教育还是严重的缺乏,即使到更好的医院进行进修,也还是专科医生来指导全科医生,这样对于那些全科医生来说就缺乏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对于提供针对全科医生的培训师资和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管理能力和诊疗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4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全科医学又叫家庭医学, 是一门新兴医学科学,是医务人员直接进入社会向群众提供医疗协助、 预防疾病的发生、保健身体,还有病后康复这一系列的指导与服务。全科医学人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工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5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5.1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全科医学教育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必要的途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临床、预防、康复和人文等为一体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大力发展全科医学的教育进程和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的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加强对教师积极探索和了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的鼓励。

5.2加强临床实践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环节,医学生即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的操作技能,还要有熟练清晰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立有利于医学生的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和学校医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强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融合。

5.3培训基层在职医疗卫生人员 当前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高职称的人员较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整体学历不高,专业不突出,年龄结构严重老化,重要的是居民普遍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服务和医学技能不信任和不放心的缘故。因此,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在职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3]。建立全面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和培训人才的实习医院,为一些比较底层的医院的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提供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以及资质认证等,进一步为岗前培训做好准备,推进对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可信度。

6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不断推进,在全科医学的发展和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科教育和医院人才培养方面有了充分的提高和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提出的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的服务事业,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篇(8)

2011年4—9月,综合考虑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特点,从东、中、西部抽取北京、浙江、山西、安徽、贵州和云南6个省市,每个省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分层抽取2个区县,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选取一定有代表性的乡镇和村,累计共调查6个省市12个区县48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卫生院抽取15名卫技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全科医生、防保人员、护士、医辅医技、药房等人员。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构调查表和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继续教育现状、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继续教育的需求。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问卷719份,有效回收率为99.9%。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2结果

2.1卫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男女比例为1∶1.7;年龄20~39岁者占68.7%,50岁及以上者仅占8.1%;大专学历占47.6%,本科学历仅占16.7%,尚有1.4%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职称士级和师级分别占32.8%和31.0%,副高及以上职称仅占2.3%,尚有15.3%没有职称;全科医师占22.3%,护士占20.9%。

2.2卫生人才队伍继续教育现状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构有县级医疗机构(42.4%,305/719)、区县行政部门及其委托单位(29.6%,213/719)、地市级医疗机构(23.1%,166/719)等。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参加短期多次培训者占56.0%,参加定期集中专题学习者占20.9%,而参加函授、远程教育、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传统医学师承形式的培训者仅分别占9.0%、7.4%、3.1%、0.9%。49.6%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2010年累积培训时间≤30学时,24.3%累积培训时间为31~50学时,仅7.5%累积培训时间>90学时。仅有18.3%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状况比较满意或很满意,48.0%满意程度一般,尚有33.7%表示很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2.3卫生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认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66.1%,475/719)、培训或学习时间短(54.2%,390/719)、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44.1%,317/719)等。

2.4卫生人才队伍继续教育需求

2.4.1培养人选来源

医务人员认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合适人选有:医学院校毕业的普通大学生(59.2%,426/719)、通过上级卫生局招考的人员(48.1%,346/719)、上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医务人员(43.3%,311/719)等。

2.4.2继续教育内容需求

有63.5%的医务人员认为乡镇卫生院最需要的医学专业是全科医学,19.7%认为是临床医学,12.7%认为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仅2.8%认为是中医学专业。医务人员认为最需要补充的专业知识有:全科医学知识(82.5%,593/719)、西医专业知识(44.1%,317/719)、疾病预防控制(38.7%,278/719)(见表4)。

2.4.3继续教育方式需求

42.9%的医务人员希望能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33.4%希望能参加定期集中专题学习,而仅8.4%希望能短期多次培训。

3讨论

3.1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1乡镇卫生院尚未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

继续医学教育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主动获取、更新医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培训对象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卫生部根据新医改方案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5年进行全员岗位培训一次,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每年要有1名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用3年时间,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的目标。然而目前在农村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乡镇卫生院继续教育体系,并没有相应配套的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具体组织管理、考核、登记、评估等一系列实际操作的规定,很难使乡镇卫生院将继续教育情况与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等相关工作挂钩。由于培训时间较长,乡镇卫生院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缺乏对乡镇卫生院继续教育的有效监督,使得一些乡镇卫生院和医务人员都不重视培训。

3.1.2继续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认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训或学习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继续教育内容的设计脱离了培养目标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使得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反映在培养方面主要问题是继续教育没有针对性,专家讲的听不太懂,讲的内容和需求不对口,继续教育效果不太大。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对于继续教育内容,全科医学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是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希望补充的主要知识,这也和乡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功能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心理、中医和法律知识也是他们想了解的知识,在今后组织的继续教育中,应关注这些知识的补充。

3.1.3继续教育机构单一,形式缺乏多样性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承担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以县级医疗机构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单位为主,继续教育形式以短期多次的培训为主。而依据文件提出的利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尚没有深入开展起来。究其原因,从各级机构承担的职能来看,县级卫生机构是培训的主要承担机构,而各高、中等医学院校和城市卫生机构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培训,只是一种社会责任,并没有充分调动起高、中等医学院校和城市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1.4继续教育与需求脱节,难以调动积极性

从乡镇卫生院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来看,目前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现状与其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难调动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被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有近80%的人对目前继续教育状况的满意度不高。培训和需求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更希望通过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或定期集中专题学习来获得相关知识,而不是通过短期多次培训的方式获取知识。(2)随着当前农村居民健康需求水平的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所需医学知识也在向多样化发展,除了希望获得和其服务功能相关的全科医学、西医和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之外,他们还希望能接受中医、法律法规、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一差距表明,当前实施的农村继续医学教育采用的思路以强调供方居多,而对需方要求的满足体现不足,没有将继续教育的目标同农村居民的需求、农村的环境特点和培训对象的需求相结合。

3.2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医学教育分为医学院校教育(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策略应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三轨并进。

3.2.1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培养适宜的专业人才

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提出要“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从2010年开始,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全科医学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最需要的专业,但是教育部一直没有将全科医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学科)目录,这也是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源头上的短板。实现全科医学专业和学科的建制是首要工作,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提出对一级学科采取了指令性管理办法,二级学科采取指导性管理办法。这也为未来将全科医学纳入二级学科目录开了口子,可以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研究探索增设全科医学二级学科。同时,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办全科医学专业,发挥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作用,通过正规医学学历教育,即国家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的形式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

3.2.2完善毕业后教育,健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的毕业后教育主要包括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专科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全科医师培训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以培养社区医生为主的基层医学教育途径,是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毕业后教育的主要途径。早在1999年卫生部就开始重视全科医师的培养,颁布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卫科教发[1999]第610号),提出了为社区培养全科医师的思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的毕业后教育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从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的培训需求来看,他们需要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毕业后教育阶段的规范化培训也是优化医生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将逐步成为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变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阶段。因此将毕业后教育阶段的培训纳入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中是完善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必然要求,也是将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有力衔接的内在要求。

篇(9)

关键词:新医改;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人才建设策略

0引言

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出台,2011年“两会”后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新医改形势下,基层医疗须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快速提升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医疗改革的成败关键之所在。因而现阶段在《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指导思想下,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应抓住发展的机遇,深化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取得更高的绩效,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贡献一份力量。

1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0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全省80个县,918镇,655乡以及172个街道办事处。全省人口总数为38528156,其中乡镇人口24318767,占总人口数的63%。全省医疗机构8565个,其中乡镇医疗机构17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3个,乡镇和社区医疗机构数占全省的24%;全省床位134464张,其中乡镇医疗机构床位283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2237个,乡镇和社区床位占全省23%。全省卫生技术人员162861,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745人,执业医师57244,注册护士405223;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730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3768,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占全省19%。把区域人口数和其对应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进行对应分析,得到:每千人口床位数乡镇0.93,低于每千城市人口医院床位数3.26;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乡镇3.14,远低于市6.74,全省4.4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乡镇1.36,远低于市2.59,全省1.8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乡镇0.79,远低于全省1.42,市2.52。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基层医疗机构配置的卫生资源及其缺乏,承担着全省70%-80%的医疗任务,配置的卫生资源却只有总体卫生资源的30%左右,所承担的医疗任务和所享有的卫生资源及其不平衡,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提高,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桎梏。并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调查得到,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有医疗服务不能满足老百姓对卫生服务需求、医疗设备相对较差、技术也较落后、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科研能力薄弱、医务人员缺乏、职称学历低、素质不高等。在新医改政策的主导下,基层医疗机构正处于转型期,要想改变其生存状况和解决当前凸显的问题,首要的是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这是关系到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问题。因而各基层医疗机构应在政府的指导下,加大加快人才建设,培育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人才队伍,促进整个陕西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

2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策略

2.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人才建设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通过项目支撑,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卫生人才资源开发,使卫生人才总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明显改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支在本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的高层次人才群体[1]。政府可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制度的制定,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基层卫生人才的建设。如合理安排专项补助,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全科医生的培训和后期教育,并且可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定向生;减少户籍政策的限制、提供购房的优惠,为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人才提供便利条件。

2.2 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步伐,培养适宜人才为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今后10年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陕西省应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加快全科医生培养的步伐,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缺医的情况。其一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2]。其二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2010年,针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总体不高,由省卫生厅、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万名医生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其重点以培训全科医生为重点,对陕西省在岗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和社区医生进行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此项目每年培训2000人、从2010年9月份开始,到2015年12月结束,共计划培训1万余名基层全科医生。

2.3 完善医学教育体系,为人才建设提供蓄水池目前陕西省的医学院校主要有:交大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医学院、陕西医科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每一个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根据现阶段医疗改革发展和市场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要拓宽专业领域,确定基层人才培养专业适应性,针对省内不同区域的医疗卫生需求,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在招生阶段设立面对基层招生类别,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全科医疗技术较差,缺乏实际能力的问题,与此同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段,减免学费,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并鼓励其他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由政府制定相关提升和经济补助政策,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疗技术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在课程的设置上,医学本科教育内容中应增加预防、保健、康复等全科医学的课程,使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作为医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做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打下坚实基础[3]。

2.4 深化人事改革,为人才建设提供运行环境各医疗机构深化人事改革,参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其一医务人员招聘上,实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开展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其二逐步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把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同其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结合起来,其考核的结果同医务人员的薪酬、晋升、后期培训相挂钩。其三在薪酬体系设置上,对卫生人员不同的补偿模式将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补偿模式对医护人员行为的影响,最理想的报酬体系能以合理的资源分析方式激励员工提供高质量、有效的医疗服务[4]。其四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在坚持按劳取酬、优绩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鼓励优秀的医务人员。

2.5 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人才建设提供运行平台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相对大医院和中心医院来说薄弱,因而对吸引、留住、培养人才不利。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专项补助及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并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多方筹集资金,在一定基础上吸纳社会资本,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硬件建设薄弱、信息化缺乏造成医疗条件差、医疗服务水平低、人才流失的现象。其配套的硬件设施能基本满足所在区域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利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信息化的建设,合理安排好进度和具体工作,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服务水平,促进人才的培养。

2.6 促进医疗人员流动制度,促进人才进一步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取得基层医疗机构和上一级医疗机构的联系,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如对于高一级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为患者提供先进的诊疗技术,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从而提升医疗的卫生服务水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应通过选拨或定期轮换到高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在西安、榆林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从根本上建立医疗人员流动制度,其结果作为晋升和加薪的条件之一。结合国外的经验,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疗技术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基层医疗工作经历,才能晋升职称;已晋升主任医师的医疗技术人员,每年必须有一定时间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才能调升工资。

3总结

从根本上说,基层医疗机构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改革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致力于全科医生培养和进一步深化人事改革;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充足的条件,为更好提供医疗服务打下夯实的基础,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蒋文华,孙晓平.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31(5):448-449.

篇(10)

本论文由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9BY76)。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把“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列入重大人才工程。这对以“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为办学定位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新建医学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办学时间相对较长的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纷纷向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正在放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这又为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如何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处理好承前与启后、借鉴与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是该类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就是根据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验教学的各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落实各实验环节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1]。在本科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新的医学形态实验教学体系。我校改革的路径是:一个确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二个突出: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三个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基本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

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深厚的理论功底固然重要,但最终要体现在处理疾病的能力上。作为一门独立性的科学,医学形态实验学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等多个学科,在培养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教学内涵。医学形态学实验是医学生全面掌握、融汇基础医学知识、固化综合理论,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重视形态实验教学,已独立设课。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受原有的专科阶段办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形态实验教学在整个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地位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尚不清楚。所以,在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时,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摒弃 “实验教学为教辅课”的思想,确立形态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主导地位,把其作为“内涵升本”的重要指标。摒弃“喂奶瓶”的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与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喂奶瓶”的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要将教师由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启发、引导和指导者。实验方案的制订、资料的查询、仪器的调试、实际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等,尽量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环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

我校在升本后确立了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着力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2] 。这就要求,我校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据此,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目标就是:以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导向,为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首的基层医疗卫生团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宽广扎实的医学基础科学知识,灵活多样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态度;掌握常用实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熟悉常用仪器及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通过医学形态学实验过程的训练,学生会正确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从正常到病变再到临床的动态演变过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铺路搭桥。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基本模块”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内容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有效途径,要为基层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必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符合基层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要营造贴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据此,我们对形态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1.基础性实验模块。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对衔接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开展包括形态学实验基本方法与经典验证性实验,并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学科研究前沿知识加以阐述。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入门性、规范性的特点,教师示范、学生做规范化操作训练,以培养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规范合理的操作习惯。考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实际,除系统为学生介绍形态学实验方法的理论知识外,增设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技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病原生物学常规染色技术、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项目。

2.综合性实验模块。针对已系统修完医学基础课程的大学三年级学生,以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淡化学科界限,开设综合性实验。同时,结合陕西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开发适合陕西地方实际的特色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课程涵盖三块内容:(1)围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基于动物模型,开设综合性动物实验。(2)与动物实验相呼应,以器官或疾病为主线,内容由浅入深,密切联系功能与临床,开展临床病例讨论。(3)围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或结合当前新发疾病,将实验课堂由实验室延伸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开展学生PBL专题。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比如让学生到社区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疾病调查和健康宣传等职业实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病人,面对面与病人交流,听听病人对疾病的真实描述和感受,最终每个学习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论文,做成PPT进行PBL专题讲座。通过上述“立体化教学”, 加深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训练了学生应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决临床诊断疾病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初步感受岗位职业特点,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方式的形成。

3.创新性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就是学生自主设计科研课题方案。学校科研处设立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的专项基金。学生以已有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为导向设计实验及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

总之,实验教学是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探索、创新教学内容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还应把实验教学系统改革与实验室评估、实验室体制改革及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并完善实验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更好地为社区和农村基层输送合格的卫生人才;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竞争力,为自己找到一份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进出口贸易情况 下一篇: 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