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档案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7 15:44: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子化档案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子化档案管理

篇(1)

2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4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5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篇(2)

一、档案管理电子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当前我国档案还处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发展的局面下,在当前档案网络建设过程中,还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仅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而且没有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这就对档案开发、服务和共享等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制约影响,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二)不具备通用性。长期以来我国档案一直采用纸质载体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电子化起步较晚,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具备通用性,各单位不仅使用的计算机型号和规格不统一,而且所选用的档案管理软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各单位之间的资源在共享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难题。另外,当前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还没有开发出来一个能够共同完成文件检索和管理所有文档档案信息的软件,不利于档案信息管理中快速编辑的实现,也给我国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三)档案管理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实现,需要从强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入手。但当前档案管理中,长期以来对纸质档案管理缺乏重视,这也使档案管理整体质量不高,缺乏规范性,各类档案著录细则缺乏相容性,而且系统软件移植性也较差,不同的档案管理系统都是针对自身的需求来对档案信息进行归纳管理,从而导致档案管理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在档案管理电子化实施过程中需要由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的支持。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能够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掌握各类先进的技术。但在当前许多档案管理部门中,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复合型人才缺乏,部分人员对接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即使配置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也无法有效的发挥出设备的重要作用,这对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档案管理电子化实现的路径

(一)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在推进档案管理电子化的过程中,主要问题不是硬件设备的不完善,而是软件的功能与单位的实际工作不一致,使用中有许多不便的地方,存在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太多太乱等问题,对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要推进档案电子化建设,必须考虑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做到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发挥系统的作用。

(二)建立电子档案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统一、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电子档案信息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利用,能够更好的进行资源的共享。因此,建立电子档案的资源共享平台就成了目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可以在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服务器上建立一个专门的区域,为电子档案的共享提供平台,并按部门或者档案的类型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按分类的结果编写档案目录,把相关的档案放在相应的目录之下,并对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在为查询者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确保资源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可靠性。

(三)重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管理电子化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档案信息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核心和基础。通过构建档案信息数字库,形成档案信息数据集合,以此来推动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实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加强与档案管理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对档案数据收集来源进行我,并针对不同档案信息的来源和类型来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归档,为后续档案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当前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平台的快速发展变化情况,做数据库内容结构的完善工作。

(四)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在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过程中,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引进即懂计算机技术又懂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先进的档案电子管理的设备,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电子化目标的实现。

篇(3)

档案是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资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反映个人成长历史的凭证和依据,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依据。档案的缺档、断档、死档会给人员的变动、工资调整等人事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新时期档案管理电子化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要综合系统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因此,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档案管理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档案资料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档案管理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3.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4.档案管理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虽然“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但档案事业要注意这方面发展动向,超前拿出对策,以便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

三、现有的档案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1.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管理电子化的进程。

2.现有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不利于资源的共享。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管理电子化。

4.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电子化发展。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5.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了。

四、档案管理工作所应采取的对策

1.做好归档电子档案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篇(4)

一、电子化信息下财会档案管理的特点

信息化财会档案除了涵盖传统的纸质档案外,同时还涵盖了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保存起来的会计数据以及财务软件系统,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财会档案的存储领域,但由于磁性介质太过依赖环境,电子数据常常在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丢失情况,所以对使用存放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子档案不像传统的纸质档案可以直接进行翻阅,而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支持方可实现查阅,计算机系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还注重软件环境系统的优化配置。信息化财会档案由于实现了会计信息的数字化,为统计分析、报表制作等提供了便捷,有效保证了财会档案的高效利用,并且积极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间的优化整合,实现了财会档案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不过这也带来了财会档案被不法人员篡改、泄露的问题,追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专门的存储介质上的财会档案,常常会受到电脑病毒的侵袭,最终引起数据丢失、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此外,电子档案整体信息集中在一起,使不法人员有了恶意篡改数据的机会,并且修改后的电子档案没有特别明显的痕迹,无法将数据恢复到之前正常的状态,最终降低了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电子化财会档案的优势众多,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如何保障该档案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作用全面发挥,为需求者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是现代财会档案管理的关键。

二、完善信息化下财会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策略

(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财会档案管理制度。当前,随着财会档案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对内部基础资料进行了统一规范,制定了相应的财会档案管理流程及方法,但在颁布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中虽对财会档案管理流程作了一定的规范,实际却没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规范。所以必须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标准要求,加快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涵盖了归档制度、借阅制度、保管制度等,该制度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完整性。(2)加快财会档案信息网络设施建设进程。过去的财会档案室中不存在先进的网络设备,这样在账务查账过程中,只能通过传统滞后的方式,先在财务系统中调出账务,找出所需凭证号,然后再到档案室中找寻有关凭证资料,如果档案室与财务办公场所之间相隔较远,那么就会带来极大的不便,制约了工作成效。所以加快硬件设施建设,针对档案管理实际所需优化配置先进的计算机、扫描仪等办公设施,综合财务系统与档案存放地,从而提高财会电子档案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针对档案保管地点和财务人员查询地点之间的空间性,为了方便档案更好的查询,在相关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后,若能研发出和财务管理系统数据有效对接的财会电子档案查询系统,那么财务人员就不再受档案管理人员的限制,可直接调取原始档案,保障了档案的有效利用。(3)构建专门的财会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在财务信息系统数据与信息单据管理基础上,为了有效处理各系统单据关联性不强、连贯性弱以及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可构建一个专门的财会档案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立能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操作水平,单据传递实现了可视性、连贯性,信息数据得到了严格保密,权限清晰,将财会电子档案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全过程,并且财会电子档案管理高度集中,由于直接使用各类电子单据,逐步摒弃了各类业务的纸质单据。现阶段,已经有企业将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了融合,身份认证系统得到推广与应用,签名和公章实行电子化,很好的推动了财会电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4)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防火墙等手段,以防范计算机硬件隐患问题,确保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此外,还应对工作流程、文件信息、信息保管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安全性。系统管理员的职责任务是加强流程的监管,这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还保证了系统内生成的财会电子档案真实完整。所以档案管理者必须注重流程管理的科学性。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倾向于梳理、提炼出机构文件处理流程,把档案处理的各环节、内容纳入到工作流程中并生成档案信息,因此企业应积极构建完善的财会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置专门的电子档案数据中心,完善权限体系,通过双机热备份等有效手段为数据的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安排专业的人员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5)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及思想认识。财会档案电子化,除了具备传统的财会功能外,同时还必须具备使用计算机准确高效计算、分析能力的功能,而这就需要配备充足的专业人才,投身于电子档案的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此外,推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相关领导者必须高度认识对财会档案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督促相关制度的构建。当前,依旧有部分推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在财会档案资料管理上按手工管理时的经验进行,所以提高财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磁性介质档案资料的管理意识,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6)通过数据标准接口,实现财会信息标准化。随着财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财会信息需要专门统一的标准,这是目前不容小觑的问题,财会信息标准化关键在于实现会计数据接口的标准化。通过数据格式标准XBRL,能提供数据标准接口,促进了各软件内数据的有效转换。运用XBRL可以对企业内部系统进行科学整合,集中各项财会信息,能对不同技术、不同平台及不同软件下形成的商业信息数据进行自由交换及安全提取,重组底层的元数据生成新的财务报表,达到现代化会计制度及其表格要求,通过高效的工具促进报表数据的再利用、传递及储存,防止了各类问题的发生,如财务软件相同但版本不同或财务软件不同都必须提供数据接口等问题,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一旦使用了XBRL,就能保证各类数据间的安全转换,实现了财务报告数据的标准统一化。XBRL技术的实践应用,不断拓宽了电子化财会档案数据的范围,同时还全面归纳汇总了标准接口达到标准的数据,实现了财会信息数据的统一。

三、结语

信息化财会档案和传统的财会档案具有紧密的联系,相互配合协作,直接反映了企业未来财会规范化的方向。所以我们应全面突出财会信息化的功能作用,加强财会档案电子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各类先进高效的档案管理手段,更新管理理念,丰富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全面反映档案的潜在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2基于电子化实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工作人员于科学研究期间所形成的,具备一定的保存价值的声像、文字、数据以及图表等科技资料,真实且准确地记录着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为医院档案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一份完整的科研档案主要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①科研项目的申报资料与审批资料;②科研过程的影像学资料、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实验图片等形式资料;③科研鉴定、总结以及验收资料;④科研成果(论文或者专利等)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等。每个科研项目自申报、课题立项、执行、成果鉴定、评奖以及到应用推广均离不开管理。不管是在医院社会服务上,还是在医院内部交流上,科研档案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医院管理和医务工作人员有关信息的需求。在档案管理中,科研档案可为职务聘任、科技决策、职称晋升、科学研究以及技术交流等提供比较可靠且真实的信息依据,具有参考以及凭证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提供相应的科研信息给医院领导,为其在选择科学建设内容和方向上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加强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以及充分利用科研档案,对推动医院学科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所具意义十分重要。近年来,伴随着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医院科研项目的增多,档案的数量也相应的增多,而这也为科研档案管理增加了难度,为更有效且科学地对科研档案实施管理,需寻求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即电子化管理。

3在电子化的基础上所实施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

3.1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应用

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艰巨。为更好地管理以及利用科研档案,我院正在研发一种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具备录入以及查询科研项目有关信息的功能,不仅能进行科研项目有关信息的录入,同时还便于全院某学科或者某一位科研工作人员在研究中对科研经费、项目类别、研究时间以及成果水平等的查询。其主要功能如下:(1)录入功能。当科研项目立项以后,由科研部门管理工作人员把科研项目立项的有关文件交于档案管理人员,接着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把有关科研项目的信息录入至信息管理系统,比如科研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项目名称、项目类别以及具体研究时间等,同时也可把电子文档中关于科研项目的信息导入系统中。此外,该系统还能随时增添数据模块,其操作简单且灵活,能够随时进行项目有关信息的录入。(2)查询功能。该功能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①全院科研项目。针对科研项目研究时间长这一特点,为便于医院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到科研活动的实施情况,该系统设置了相应的查询功能。只要输入相应的时间就可进行有关信息的查询,生成为该时间段科研项目信息的报表,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将报表导出来,并直接发送给需要的有关部门和领导,或者直接将其打印成报表;②学科科研项目。医院学科评估、建设以及重要学科的申报,一般需提供某学科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有关信息,该系统具有某时间段某学科科研项目有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功能。基于要查询的学科,输入项目名称以及起止时间,接着点击学科项目查询就可得到该学科有关报表。此外,其还具备电子报表导出以及打印的功能;③科研工作人员科研项目。若需将医院职务评聘或者职称评审等相关情况提供给科研工作人员时,利用该系统能及时查询到某科研工作人员于某一段时间所开展的科研活动具体情况。

3.2科研档案的电子化分析

(1)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管理,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即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硬件条件就是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照相机或者扫描仪。所用计算机其硬盘容量必须要大,若遇特殊资料,如胶片档案,则借助于负片扫描仪来进行扫描以得到电子化档案。若为纸质文件,且尺寸也比较大,则可借助于高清拍照等方式来获得相应的电子化档案;软件条件是指科研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电子化管理科研档案的意识,重视该项工作且积极配合,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规范科研档案电子化。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规范准则和标准,若有必要可附上相应的说明。在管理中要求科研项目的实验数据、申报资料、实验过程记录情况、科研总结、实验图片以及验收鉴定等应以PDF、Word以及JPG等形式的电子文档提交以及保存。若很难用电子文档形式提交的科研资料,可将其提交给相应的科研档案管理者,接着由管理者采取扫描或者拍照等方式来获得该档案电子文档。此外,对科教部门所负责的科研立项相关文件、科研专利、获奖证书或者科研论文等均由科研管理者进行负责扫描,且借助于PDF的格式进行存档。

(3)归档。

由科研档案管理者对电子化科研档案实施归档,并制作相应的档案目录,规范电子科研档案文件名,以便于查找以及应用。除此之外,每天还需对科研档案实施备份,保障数据和档案的安全。

(4)宣传。

加强电子化科研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积极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活动,或者借助于板报、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确保科研工作人员明白科研档案的重要性以及其归档范围。

篇(6)

文书档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反映着问题处理、领导决策、基本建设、研究开发等方面过程和成果。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如何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提供档案信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适应日趋发展的新形势,这是文书档案工作的新课题,从而文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为档案工作揭开了新的篇章。下面就应用信息电子化的文书档案管理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应用信息电子化的文书档案管理的优点

1.办公效率大幅提高

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正确运用信息电子化的最大优点。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手工操作,要求收集完整、齐全,避免漏写、漏抄;用笔规范、耐用,字迹工整、清楚;分类、统汁准确无误,结果又费时,又费力。在应用了计算机软件处理后,使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十分方便、有序因而无论是起草还是办理传递,都变得简单易行。

2.文件和文字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与共享

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中,企事业单位由于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使得大量信息闲置在文件柜中,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文件和信息查找困难。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后,档案管理由案卷级深入到文件级,由单途径管理发展为体系管理,由对档案外部特征(目录)管理到内、外部特征(目录和内容)合并管理。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利用,可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共联,提供信息的横向与纵向、历史与现实记录,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对所调阅的信息资源作出适时响应和脱机处理,可以保证很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通过网络服务这个宽广的平台,了解其他档案工作部门概况、工作的重点和最新、最快的档案管理信息动态。

3.电子文件保存的稳定性

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长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如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情况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工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电子文件则不同,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贮存、读取电子文件的设备日趋成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如VCD、DVD光碟,小容量的闪存U盘,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等等。这些载体的普遍特点都是存、读方便快捷,易于传递,且贮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4.提高了文件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

日常公文办理过程中,办理人员私存文件或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文件传递的传统手段是靠邮政系统传送时间受距离长短的限制。同时,文件还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丢失或延误,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利用造成很大不便,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时间性。

二、应用信息电子化的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电子文件保密性受限制

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件保密性变弱。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而且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印或亲自签名,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对电子文件的保密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随着网上窃密技术的不断完善,进入网络中的任何文件都再难以做到绝对保密。

2.对档案综合管理人员要求高

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绝不是仅仅懂得纸质档案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管理人员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的人员所能胜任的。这就对管理人员技术和素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三、几点应对方法

文书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应用在发展过程中有利有弊,就其对现代档案工作的贡献来说,利是远远大于弊的。针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几点方法。

1.信息化系统内、外网隔离

在内部信息化网络和外网之间,设置物理隔离,以实现内外网的隔离是保护信息化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第一层隔离防护措施是路由器。路由器滤掉被屏蔽的IP地址和服务。可以首先屏蔽所有的IP地址,然后有选择的放行一些地址进入信息化网络。第二层隔离防护措施是防火墙。大多数防火墙都有认证机制,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2.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从硬件建设和投入上下功夫,不断改善硬环境,提高档案人员业务技能。事实证明只有在不断增加现代化硬件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档案人员才能通过对这些设备(施)的了解、学习直至熟练运用达到增加业务技能、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二是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模式逐步形成可持续终身教育机制,保障档案人员素质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是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要对本单位的档案人员建立学习激励机制,把档案业务学习成绩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部分。三是加大档案部门间、区域间系统合作工作的力度,要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面。通过交流,多学习兄弟单位和科(室)利用档案资源进行转化、知识创新的经验,运用网络、现代通讯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增加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信息源和创新思维。

四、结束语

文书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应用在发展过程中有利有弊,就其对现代档案工作的贡献来说,利是远远大于弊的。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信息电子化方便、快捷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维护系统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莉:浅谈文书档案的计算机管理[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5

篇(7)

摘要: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对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电子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将探讨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优缺点,同时对其劣势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文书档案;电子化

文书档案重要的内容是社会发展历史。它通过历史的客观记录,来反映在某一时期领导的决策、部门建设、研究开发、问题处理等的过程和成果。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使人们进入了电子网络时代,许多的信息通过电子网络管理和传输。目前国家提出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改革――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并且及时的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满足需要。

一、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优点

首先,使用方便,便于检索,办公效率大大提高。电子档案使用光盘、磁盘作为载体,将信息存储在上面。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高,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是计算机参与文书档案管理的最明显优点。它解决了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们使用手工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出现漏抄,字迹不工整等问题,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准确性。电子档案使得人们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按照资料的分类进行收集、统计和查阅,时间大大缩短。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文书档案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最明显的就是方便,检索效率高。

第二,信息易于保管。与纸质载体相比,电子档案使用高科技材料制成,不仅能够防止虫蛀、防潮,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纸质载体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生氧化或者是被腐蚀的现象。电子档案但它最大的有点是存储在DVD、光碟、硬盘等电子设备上占用的空间小,操作简单,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财物力。所以,它的特点是存储时间长,不易受损,节省资源,稳定性好,易于保管。

第三,电子传输,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传统的手工操作中,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达到及时的交流和共享,大量的文书档案像古董一样闲置和保存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信息化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方便人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电子网络传输资源。电子传输可以在瞬间完成大容量信息的传递,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特点。比起传统的手工传输或者是交通工具辅助传输,它所起到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网络化的应用更是扩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人们以网络为载体进行资料的传输,并且相关资料存放在相应的资料库内,人们可以通过协议进行网上检索和资源的共享,查找、利用更加便捷。档案管理实现了从外部的目录管理到内部的内容管理,并且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工联,人们可以交流共享同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也可以交流共享历史不同时期的信息。电子传输,资源共享,提高了部门之间的了解,增强了业务联系。

第四,提高了文书档案传输的安全性。传统的档案传输是靠人力,不免会出现在传输过程中资料的丢失,并且通过邮递极高费时费力,安全性也随之大大降低。电子传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保证文书档案的及时传输,而且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不会造成档案的延误或者丢失现象。

二、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缺点

首先,档案真实性难以保障。因为电子介质具有可读写性,人们可以对电子档案进行反复的输入和修改,并且没有修改后的特殊标记。文书电子档案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固有形式,人们不能通过辨别字体字号的形式判断文书档案的原始性,并且电子档案没有印章和亲笔签名,相关单位也无法鉴别真伪。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网络化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通过网络系统拦截电子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黑客通过特殊的程序可以拦截人们之间重要的数据信息内容,病毒的入侵使得人们的电脑瘫痪、信息丢失,假冒的非授权用户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第三,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文书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懂得在纸质文书档案管理的操作理论、方法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电子计算机,懂得数据传输的技术。这样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不能适应电子化进程的需要。电子化管理中出现了复合型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第四,电子文件兼容问题。随着信息化得普及,电子文件的问题凸显,其中电子文件不兼容的现象尤为明显,电脑软件开发的通用性差,不同的系统生成的不同的电子文件,他们之间不能识别,或者是不同的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难以实现格式的转换,这些问题丞待解决。

三、改革措施和解决办法探讨

针对在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举措。第一,针对安全性问题,在文书档案传输的网络中设置隔离带。通过这个隔离,文书档案只能在某一范围的局部网络内传输,带防止文件流向外网。最简单的方法是设置隔离的路由器,路由器的作用是屏蔽不在范围内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文件的传输。也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检测不安全的攻击行为。第二,针对人员素质低的现象,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在工作中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电子化管理方法。同时,提法他们的综合文化水平,比如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等。

参考文献:

[1]张宁红.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J].黑龙江档案, 2011,(01) .

[2]骞丽萍. 文书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J].经营管理者,2010,(19) .

[3]殷素芬. 电子档案应用中的利与弊[J].现代医院管理,2006,(04) .

[4]张桂珍. 关于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设想[J].河北科技图苑,1998,(01) .

篇(8)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信息电子化的文书档案应用优点分析

1、提高了文件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日常公文办理过程中,办理人员私存文件或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文件传递的传统手段是靠邮政系统传送时间受距离长短的限制。同时,文件还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丢失或延误,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利用造成很大不便,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时间性。

2、办公效率大幅提高。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正确运用信息电子化的最大优点。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手工操作,要求收集完整、齐全,避免漏写、漏抄;用笔规范、耐用,字迹工整、清楚;分类、统汁准确无误,结果又费时,又费力。在应用了计算机软件处理后,使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十分方便、有序因而无论是起草还是办理传递,都变得简单易行。

3、文件和文字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与共享。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后,档案管理由案卷级深入到文件级,由单途径管理发展为体系管理,由对档案外部特征(目录)管理到内、外部特征(目录和内容)合并管理。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利用,可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共联,提供信息的横向与纵向、历史与现实记录,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对所调阅的信息资源作出适时响应和脱机处理,可以保证很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通过网络服务这个宽广的平台,了解其他档案工作部门概况、工作的重点和最新、最快的档案管理信息动态。

4、电子文件保存的稳定性。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长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如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情况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工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电子文件则不同,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贮存、读取电子文件的设备日趋成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这些载体的普遍特点都是存、读方便快捷,易于传递,且贮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二、信息电子化的文书档案应用存在的问题

1、电子文件保密性受限制。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件保密性变弱。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而且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印或亲自签名,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对电子文件的保密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随着网上窃密技术的不断完善,进入网络中的任何文件都再难以做到绝对保密。

2、对档案综合管理人员要求高。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绝不是仅仅懂得纸质档案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管理人员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的人员所能胜任的。这就对管理人员技术和素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三、信息电子化的文书档案应用的应对措施

针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几点方法。

1、信息化系统内、外网隔离。在内部信息化网络和外网之间,设置物理隔离,以实现内外网的隔离是保护信息化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第一层隔离防护措施是路由器。路由器滤掉被屏蔽的IP地址和服务。可以首先屏蔽所有的IP地址,然后有选择的放行一些地址进入信息化网络。第二层隔离防护措施是防火墙。大多数防火墙都有认证机制,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2、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从硬件建设和投入上下功夫,不断改善硬环境,提高档案人员业务技能。事实证明只有在不断增加现代化硬件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档案人员才能通过对这些设备(施)的了解、学习直至熟练运用达到增加业务技能、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二是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模式逐步形成可持续终身教育机制,保障档案人员素质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是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要对本单位的档案人员建立学习激励机制,把档案业务学习成绩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部分。三是加大档案部门间、区域间系统合作工作的力度,要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面。通过交流,运用网络、现代通讯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增加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信息源和创新思维。

四、结束语

文书档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反映着问题处理、领导决策、基本建设、研究开发等方面过程和成果。文书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应用在发展过程中有利有弊,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信息电子化方便、快捷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维护系统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档案的存在,是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在正常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声音、图像、文字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记录。对档案管理进行电子化建设,就是对机读形式或者是纸质形式的档案文献,通过计算机进行筛选和收集,令其生成计算机数据的文献信息,以供人们的日常应用。

一、行政单位档案管理进行电子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有助于提升档案的服务功效。对档案管理进行电子化建设,能够增强档案信息使用的便利性,提升其服务功效。相对于原有的档案管理形式,电子化管理不仅节约成本,并且传递形式也有了突破性创新,使其更加便捷、高效、迅速。它所具备的优势,一是极大拓宽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服务广度,二是提高了其信息的实际利用效率,对于档案管理相关部门的服务功能发挥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2、有助于降低档案的管理成本。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以及编制和出版都有很高的成本。在运用电子化管理模式之后,能够快速降低投入成本,多次产出。通过多次开发以及使用档案信息,可以降低档案管理因经费不足而存在的限制,减少其加工信息的工作成本,实现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跨越式成长。

3、有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时效性。从文字采集到形成二次文献的信息,在传统模式下所需要耗费的工作时间较长,造成信息延后、失效,对档案信息的实际应用价值造成影响。对其进行电子化管理能够直接通过机读的方式形成档案,并通过计算机功能进行信息加工,迅速有效的生成二次文献。如此对提升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行政单位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电子化的体制。通过自上到下建立健全、统一的档案电子化管理体系,从而规范其在制作以及收集和归档上的时效、程序以及方法等内容。第一,需要制定突出行政单位自身特点的电子化档案利用、保密以及保管制度。第二是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归档统一输出到办公网络一体化管理系统中,从而完成局域网内行政单位的信息共享。第三,深挖电子档案建设的课题探讨,一是研究传统文档的电子化管理和网络信息化,二是分析怎样更安全、快捷、有效的利用和管理电子档案。

2、强化电子档案的具体收集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数字库,通过建立档案数字库内计算机相关目录检索,来完成纸质档案例如图像扫描、手工输入以及OCR识别等多种方式转变成电子化信息资源。对于电子化档案建设,一定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实行安全保管,对需要保密管理的信息做好保密工作,如进行加密、防读、权限控制等加密处理,以此保证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管理顺利实施。

3、全面提升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电子化档案管理,还需要全面提升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技术水平高、现代管理水平强的高素质工作人才。对档案管理进行电子化体系建设,其核心力量就是具备一支计算机技术相关水平过硬的队伍,其队伍技术水平对电子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同时还要对他们展开有针对性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塑造员工积极的事业观以及奉献精神。并对专业人才的流动规律和成长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和机构的工作活力,例如引入竞争机制等。

4、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伴随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递增,档案馆无法对拥有的全部档案信息进行完整的利用、保存和整理。这就需要将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促进各个管理部门的相互连接,发展其横向联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社会更广范围的需求。

5、注重档案信息深层次的开发。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在运用硬盘光盘存储、扫描系统、计算机等技术对档案进行电子化收集、保存和整理之后,需要注重对相关档案信息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准确、及时的收集社会反馈的相关信息以及利用结果之后,明确信息变动的状态,以此保证档案管理相关部门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结语:社会发展需要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建设,为此我们一定要提高对档案管理进行电子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仅要正视目前电子化发展中产生的弊端,更应该通过创新的观念、高素质人才、创新的制度和管理系统,不断加强行政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专业水平,实现档案管理的高速、有效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10)

档案记录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档案如此重要,其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进档案现代化和电子化进程,意味着档案管理的水平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档案管理不再是以前的单纯的纸质媒体,而是多种档案管理手段的综合应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加强档案管理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收集、检索和应用等档案功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也就体现出了对比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优势。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即计算机和多媒体化。传统的纸质档案肯定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纸质媒体不适宜携带,不容易综合处理数据,而且容易损坏,电子档案就发挥出了它的重要作用。电子档案对比传统档案的优势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在收集方面。电子档案更容易接收和存储档案信息,而且不需要占用物理空间,只需要存储在电子设备就行,不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各种档案都可以统一进入到电子档案进行管理,这比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在处理和选择档案方面。电子化了的档案比传统档案更加方便和快捷。电子化档案随时可以从电子设备上抽调出来供工作使用,而且在选择信息的时候只需要点击相应的功能键就能处理大批量的数据,而且准确无误,这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无法比拟的。三是在加工方面。如果电子档案需要综合处理或者修改数据,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纸质档案则没有这么方便的功能。遇到特殊或紧急情况,传统档案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2 我国目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和电子化档案管理方法比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这种档案管理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首要面临的问题是规范化问题。我国目前的现代化和电子化档案管理方式不具有规范性。具体表现在工作人员处理电子化档案的方式上面。大家知道电子化档案容量小,方便携带,但是某些工作人员大手大脚,不重视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随意处置档案,这就容易造成档案的遗失和泄露。某些工作人员只知道上传电子档案,但不知道如何规范有效地存储电子档案,重要数据没有备份,这就容易造成一旦电子设备出现故障,那么电子档案就会出现遗失的情况。而且,一旦电子存储有电子档案的设备遗失,就会造成档案泄露,给事业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极其迫切和重要,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确保他们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档案遗失或泄露,改变他们传统的档案保存理念,使工作人员能够跟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电子化进程。在这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思路,让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保存档案的工作,而是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管理性的工作,只有改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才能跟上现代化和电子化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工作的效率。

上面的论述已经提到电子化档案的安全性问题,一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问题,二是电子技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一些事业单位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没有及时更换老旧的电子存储设备,这就容易导致一旦电子设备出现问题和故障,那么存储在里面的电子档案必然受到损坏和遗失。一些事业单位电脑落后,处理速度慢,这必然影响到档案数据管理的处理效率。另外,计算机的软件没有更新,导致一些档案数据出现错误,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相关的事业单位能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及时更新电子存储设备,及时维护档案数据,做好必要的备份,保证正常的档案处理管理工作有序稳定进行。

3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途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即便是再现代化和电子化的档案管理方法,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处理和数据分析。因此,事业单位要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时代,档案管理也必须加强信息化和电子化。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理念,是不可能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转变他们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和理念,让他们学会如何应用好电子设备来处理庞大的档案数据,而不是简单地存储档案信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分析处理档案信息数据的能力,是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的首要任务。

上一篇: 企业管理合同范本 下一篇: 公司经济纠纷真实案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