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44: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素质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舞蹈是一种运动的情感艺术,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同时舞蹈教育是一种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通过审美教育,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即通过“真正有美学价值的东西”,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和美的情操,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和对美与丑的鉴别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强表现美的强烈欲望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才华。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反映着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是说,体现素质教育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体现出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1.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等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不是匠人,而是富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人民大众对文化艺术的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艺术行业急需那些真正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富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精英人才。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多听音乐、多看剧目、多看书、多分析、多体验生活,学会观察,逐步学会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创造属于个人对生活与情感的独特体会的表现方式,这样在通过演绎舞蹈作品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再加上舞蹈本身就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我们在感受舞蹈的过程中,发散性思维便可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
2.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为了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必须具备很强的社交能力,而舞蹈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舞曲会给人以放松的感觉,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不但让人们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起到沟通情感、扩大交际范围、增强社交能力的作用。
3.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学生的身体处在逐渐成熟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舞蹈可以增强体质,改变不良的姿态,使其动作协调优美,虽然体育锻炼也具有以上的功效,但是体育锻炼不免会带有侧重点:即身体某一部位得到强化,而另一些部位却得不到明显的锻炼。而在舞蹈的体形训练中,一般都是正反两方面都要进行锻炼的,所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得到均衡的锻炼。
4.舞蹈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舞蹈通过柔韧、力量、节奏与速度的综合训练,使人的身心在愉快中接受美的熏陶,锻炼出匀称、健美的肌肉与优美的身段,这样不但可以起到防范疾病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敢于接受学习和生活中更大的挑战。
二、通过舞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内容,它的发展也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富饶的文化土壤之中。纵观古今,舞蹈的发展必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提升,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素质上不去,那它的艺术天地也绝不会大,舞蹈的繁华背后必定有着深邃的文化背景作支撑。
1.舞蹈的演绎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舞蹈与音乐专业的知识具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所学音乐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更好地巩固了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
2.舞蹈与文化学科相联系。舞蹈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文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舞蹈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而改编创作的,一个好的舞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展现出舞蹈的底蕴和灵魂。如芭蕾舞等多种经典舞蹈都起源于国外,我们通过对这些舞蹈的学习,了解了外国的文化背景,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文化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3.通过舞蹈教育,帮助大学生获得内外美的统一。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①儒家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的,而强健的身体、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主张通过音乐舞蹈来陶冶人的性情,修饰人的行为举止,培养大学生内在品质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品格。舞蹈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形体和气质,而在舞蹈课堂上,老师用身体语言向学生讲述形体美的要领,经过辛苦的锻炼,可以让我们获得形体之美;在理论课堂上,老师用优秀的舞蹈作品展示美丽的异域风情、讲述古老的传说,使学生在舞蹈艺术的世界里,从心灵上得到美的洗礼、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因此舞蹈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思想境界也同时能得到升华。
三、舞蹈可培养大学生的表现能力
1.舞蹈对大学生知觉所带来的感受。舞蹈感受也可以称之为舞蹈感觉,主要包括学生对舞蹈的基本认识,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认识,对舞蹈的表现、情感、人物的认识等等。舞蹈感觉是在联系舞蹈过程中一个经常用到的主观意识的概念,它左右着习舞者的情感表达程度,但是这些舞蹈感觉的差异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提高,人的动作感和高度敏锐的动感是舞蹈感觉的真正基础――自我审美能力是舞蹈感觉的本质所在,如何去感觉舞蹈?这一切都来源于自身的舞蹈感受。美国的舞蹈家默斯・堪宁认为舞蹈的基础是动作,也就是时刻运动着的人体,舞蹈的构思既来源于动作,又存在于动作之中,一个舞蹈作品并不源于舞者或编者对某个故事、某种心情或某种表达方式的构思,它的内容源于动作本身,正是“动作”本身不仅把舞蹈同其他艺术真正区别开来,而且也决定了舞蹈在整个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独特地位。因此,舞蹈动作的展现也就是人的内心活动和内心情感的展现,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欣赏舞蹈时,看到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跳跃,更是灵魂在舞动,这就是舞蹈的精神,我们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充分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升华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舞蹈感觉是舞蹈者在跳舞的过程中运用自我审美意识对自身舞蹈动作进行灌注的能力,因此舞蹈感觉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人们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它只是反映在舞蹈动作中,而不包括除此之外生活中的其它感觉,例如在生活中寒冷的感觉、疼痛的感觉,或者温暖、恐惧的感觉等,虽然生活中大量的感受对于舞蹈表演极为有用,如舞蹈者对舞台情景的感受,对各种人物、角色的感觉等, 但那只属于表演体验范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感觉与舞蹈表演相关联的感觉统统归为舞蹈感觉的话,势必将舞蹈感觉的概念扩大到不恰当的范围,那么也就无法真正研究什么是舞蹈感觉,也就无法寻求提高和培养舞蹈感觉的正确途径。
2.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是人们评价、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学生提供审美空间。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又如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各自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特别是在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如新疆舞蹈;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如藏族舞蹈;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作为美,如傣族舞蹈;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如彝族舞蹈。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我们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学生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一切假、恶、丑的行径,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3.以舞蹈的律动形态锻炼身体。律动就是人体有规律的运动,舞蹈的律动,是舞蹈者按照一定的节奏规律,通过自己的身体展示出来的具有某种特定文化韵味的运动形态,舞蹈的律动对锻炼身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舞蹈练习可以促进肌肉、骨骼、身体机能等多方面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反复的舞蹈动作训练对提高身体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等都有显著作用。
结语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担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感情和文化素养。我们将会发现:今后随着我国人民素质的提高,对艺术美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理解,舞蹈教育必将会进一步的受到重视,而普通学校舞蹈教育的未来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其意义也会更加深远。我国高等教育应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加强素质教育,而校园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挖掘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提升智能、增强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体现在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更努力具备21 世纪学生应具有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四项基本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注释:
①孟子.尽心上.第13卷.第38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资料从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81.
[2]刘金萍.浅谈舞蹈与学生的素质培养.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游泳 教学 大学生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一、游泳运动的健身价值
(一)改善心血管系统
经常游泳可以改善锻炼者的心血管系统。在游泳时,水的压力会使人的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得到加强,加大心腔的容量,使心脏的活动节省化,对人的血压也有好处。
(二)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冷水可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冷水的刺激能时皮肤血管收缩,以防热量扩散到体外。同时身体又加紧产生热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长期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另外,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断对人体表皮进行摩擦,从而使皮肤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
(三)增强抵抗力
游泳池的水温常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热快,耗能大。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以供冷热平衡的需要,神经系统便快速做出反应,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使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游泳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培养大学生健身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坚持锻炼,提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游泳是属于全身剧烈运动的项目,在一个动作周期中会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使人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和提高能量供应水平,扩大身体能量的储存。大学生要有健康的体育观念,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教学出发,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健身习惯,鼓励他们个性发展。要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到游泳运动的真谛,才能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健身习惯。
(二)改善身体的机能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身体器官的机能得到健康的改善和提高,促进身体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完成强度较大的脑力工作之后进行适当的游泳锻炼,可有效消除疲劳,恢复健康机体。
(三)减肥和健美形体
游泳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有氧运动之一。运动时消耗的热量多,实验证明:人在标准游泳池中跑步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1小时,在14度的水中停留1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高达100千卡,相当于在同温度空气中1小时所散发的热量。另外,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运动强度,但这种强度,又有别于陆地上的器械训练,是很柔和的,训练的强度又很容易控制在有氧域之内,不会长出很生硬的肌肉块,可以使全身的线条流畅、优美。长期坚持游泳训练对矫正不良身体姿态、重塑端庄形体有很好的效果。
三、游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游泳意识
体育教师通过游泳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将学生带入更专业的游泳运动中去。通过游泳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快乐、自信和成功,使学生从内心深入感受到游泳运动,也是人生活中的一种很有意义的运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游泳意识。在游泳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把强烈的热情,带入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中去,加强学生的游泳意识。
(二)游泳运动促进青年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大学生在系统教学方法的引导下,逐渐克服了怕水的心理。这种征服个体潜在消极心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自我解脱和救护能力的过程。从内心的认知行为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为中,大学生不仅体验到应对外在压力的心理适应过程,而且通过行为的实施不断实现着身心的协调,从而由内及外形成了具体道德倾向。如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他们遇到险情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良好品质。
(三)缓解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游泳具有健身、娱乐双重功能,可以带给人们愉悦心情,对于缓解不安、紧张心理有一定的效果,进而实现情绪控制,促进心理健康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学习,不妨去游泳一番,嬉水弄波,趣味倍增,能减轻工作、学习带来的忧虑、烦躁情绪,缓解全身肌肉紧绷状态,使其得到放松,实现心理健康。
(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时期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实现自我完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游泳能够提高学生对身体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身体语言是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社交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游泳运动有着独特的动作定式。而且蕴含了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审美内涵。
四、小结
高校游泳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全面健身的基础上来实施,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目标,为社会创造更优秀的人才资源。要让学生在游泳练习中,体会到游泳运动的效果和乐趣,让学生离不开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加强健康,加强人的身体质量和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引言
学校体育工作是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1]学校体育的发展尤其是高校体育的发展一直以来倍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高校体育工作具有承担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多年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技战术和体能的发展,而忽略了体育能带给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受挫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的培养。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太原理工大学篮球选项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130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30人,共发放问卷130份。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相关教学书籍和专著了、搜集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制作统一的调查表格,面向篮球选项课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问卷13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20份;面向篮球教师发放问卷6份,回收率100%,全部有效。
3结果与分析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篮球的教学活动中,主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受挫能力、竞争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等,本文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3.1篮球教学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国际化的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显得越来越突出。篮球教学和比赛方式都与团队密不可分,其中包括位置、分工、配合等,都能充分体现团队合作。与其他教学项目比较而言,篮球教学更能是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在篮球教学的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是最常见的[2]。本文调查结果发现,95%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会到有团队合作的教学练习内容。98%的学生认为篮球运动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胜利,认为个人的素质即使非常好,也要在团队的合作配合之下,才能取得突出的成绩。篮球教师在教学中也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基本所采用的方式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具体步骤是:划定小组、确定组长、制定规范、确定合作方式、反馈总结。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基本确定,并能通过学习完成个人的角色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在不同的阶段扮演的角色也不同,这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团队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明确团队合作的学习目标,发挥领导作用,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篮球知识、技术技能。
3.2篮球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极其复杂而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任何认识都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在本文的调查中,在有效的92份男生中仅有16个男学生认为通过篮球教学课,提高了创新能力,有效的28份女生问卷中,仅有3人,认为在篮球课教学中培养了创新能力。比例都不足20%,而对于教师的调查中,对于篮球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也没有经验和足够的重视,可见在篮球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个盲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篮球教学中运用何种手段能提高创新能力呢?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消化的过程,都必须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自练、自己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练习-思考-提问-练习这个反复学习的过程,掌握知识,拓展学习领域。教师在传授新的知识点的同时有意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行的联想,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方式比如在传授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时:开始只做示范动作,不做具体动作讲解,提示学生在根据示范动作,自己根据之前学的其他传球方式进行联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鉴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感知,产生思维的变化,这个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
3.3篮球教学对大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
体育运动通过高强度,高难度的体力活动对于大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在篮球运动这个分数为评判目标的项目中,这方面,更是考验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本文调查的120份有效问卷中,有110份问卷认为篮球教学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教师的6份问卷中,也表明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受挫教育,可见大学篮球教学对于受挫能力的培养已经具有相当的经验。在篮球教学中,挫折的心理往往导致学生的语言或者行为的反常和过激,这方面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对于挫折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引导大学生在收到挫折后能够正确合理的将消极因素变为积极的因素。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要有针对性和实际相结合。首先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唯物观,能够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树立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正确观念,同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能够科学的理解挫折和困难在人生中的意义,增强自己的信心。[3]
3.4篮球教学对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通过组织结构等,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配合,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能力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是沟通能力、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技术能力和实施能力等多个能力的有机结合。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貌似难度很大,没有相关性。在对学生的老师的126份有效问卷中,仅有1名教师认为篮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说明,在这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的认识都不足。这也应该成为教师今后教学的新的努力方向。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需要参与组织活动,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在篮球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的加入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开发这方面能力呢?首先要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提高学生队伍的建设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体育教学课上,不指定固定的体育委员,而是采用值班制,体育委员轮流担任,每周体育课进行更换。值日体育委员的工作内容包括:集合队伍、组织学生借器械,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配合老师做示范动作、组织课堂比赛等管理工作。教师在这些环节中只要做好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就可以,这样的制度,也能同时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4]
4结论和建议
在篮球教学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在本文中只是对几个典型的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篮球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教法是篮球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有意的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对大学篮球课程的有力补充。[5]在运用这些方法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基本技术的掌握结合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2]陈秀玲.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体育骨干[J].体育学刊,2002(5).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我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方面的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
2.传统培养路径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是培养者在实践中适应社会环境和人们特定时期思想特点而创造出来的。当这套方法适应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实践的需要时,它就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会失去说服力和感染力。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德治与德教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的传统方法有:(1)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著作奉为“经”书,要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遵循。经典作家列宁最早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灌输原理,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在《》中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3]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路径普遍使用的是课堂的正面灌输。(2)社会实践。儒家主张身体力行,即在道德实践中按照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事,躬行笃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例如,孔子主张“力行近乎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甚至提出“知之不若行之”的见解等。而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只有经过实践内化后才能好好改造主观世界,因而大学生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将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和要求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3)身教示范。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作为国家的官吏,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我党在长期领导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也一直将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也经常用到榜样教育法,发挥老师和典型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如评选学习标兵,使学习标兵发挥榜样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先进的示范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规范自身的行为。
3.传统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社会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在肯定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对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活动表现出不认同甚至反感的态度,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实矛盾和困惑直指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1)灌输路径与接受路径非同步增长。当前高校将重点放在课堂知识的灌输上,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从受教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接受路径关注不够,灌输路径和接受路径不能同步增长,灌输路径和接受路径难以形成共鸣,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效果不佳。(2)知与行脱节。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必须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特点,高校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灌输给大学生,大学生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将这些教育因素有选择地转化为个体意识完成认知阶段,但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实践这些认知,没有把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知行不统一。(3)偏重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传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灌输给大学生并促使其内化,这种显性教育虽然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但容易造成内容的程式化和培养路径的模块化,导致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当前,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相比之下,网络承担着隐性教育者的角色,不仅能将思想道德素质内容蕴含在看似价值中立的信息形态中,而且能够营造出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促使大学生的知行转化。高校应当在保有传统显性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隐性教育的培养路径,将显性和隐性培养路径统一起来。
二、网络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新路径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主流是好的,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球网络的互通有无,使得交流空间和交流内容不断扩大和延伸,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各种思想、信息都触手可及。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有限,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偏离社会主义的价值轨道,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以及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追求物质和个人享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少社会实践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13-01
职业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就业教育,这一观点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的认可。笔者通过对本校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采访发现,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如下能力:道德品质、沟通表达、心理承受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应变能力等。
对此我们对于我院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执行能力四项维度进行的调查分析,结合2013年我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测评系统对于我院学生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我院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全省学生综合水平相差无几,但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两方面普遍偏低,执行能力良好。在此,我们就怎样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以下思考。
1 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方面
1.1 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实训课的课时,尤其是专业实训课的课时。在历年对毕业生的实习报告分析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我们学生缺乏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专业技能,即动手能力差一些。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东西,学生才能有意识去学习、记忆,简单的书本知识,一方面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与实际工作脱节,实习工作都用不上。尤其作为高职类院校,我们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职业化倾向很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做好职业技能的培训,后者尤为重要。
此外,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上,注重涵盖全院各个专业,开设学生真正感兴趣,真正愿意听,老师愿意上的选修课。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搭建,也增加了老师与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机会。
1.2 提倡情景化教学,增强师生的互动
课程进行时,注重改变单一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授课模式,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积极倡导情景化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展示时间,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力求让学生感兴趣、听得懂、会运用。课余时间学生围绕课程学习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1.3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与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悦的接纳自我,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人生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院、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提高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宿舍―班级―系部―学院,个人―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等渠道,使学生明确:有了心理困惑,怎么办,怎么看,找谁说,求助于谁。
2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几种能力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为同学们搭建施展才华和锻炼能力的平台。
(1)道德品质:企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但是,这一方针在现实中被执行偏了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主要表现为把职业教育完全变成了就业教育,重视招生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得轰轰烈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很多职业院校仍然是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基础课甚至专业理论课都被忽视了,这实际上是片面地理解和执行“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教育完全变成就业教育而造成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生在技能上虽然达到了中级工甚至高级工、技师的水平,但是他们的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素养却并不具备。因此,应坚持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对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今后的企业工作中转化为诚信、敬业、合作的精神。
(2)沟通表达能力:表达力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基本能力,注重学生沟通表达方面的锻炼,通过开展活动,加强同学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活动面向广大学生,不仅仅是学生干部,每个人都参加主题班会、个人风采展示等。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3)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主要反映在心态方面,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态问题是浮躁、不稳定;对待就业心态不正确;实际工作中爱面子、放不下身段做事等。鼓励学生在校多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如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征文、校园DV情景剧等。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娱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4)执行能力: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几项能力中可以发现,执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需要从统筹协调力、办会办事能力等方面体现。在校期间可以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执行力,如我们系的创业训练营、采购销售等。
此外,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应该注重学生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制定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职业目标,这有利于在学习、生活中合理的安排时间、有计划地逐步实现目标。因此,在校期间指导学生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有利于学生在逐渐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查缺补漏、完善不足,甚至发现错误及时更正、重新定制计划,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目前,不少大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很大程度上都是按照父母意愿完成的,导致许多人对所学专业有抵触情绪,与其性格爱好存在较大背离,使其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迷茫。即使是自己选报的志愿,也可能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一方面,当前高校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一些高校在专业推介和介绍过程中,总是倾向于将其打造成“万能”就业专业形象。为了避免学生大规模提出换专业申请,一些高校招生指导中心倾向于采取夸大就业前景的方式吸引学生报考。在学生毕业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为了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会采取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自己适合哪一种工作,每个行业工作岗位有什么具体要求”,大学生很难回答好这个问题。“高工资、高福利”是大学生眼中好工作的判断标准,而对个人与岗位匹配程度、是否适合个人长期发展则考虑不足。
(二)缺乏理性的就业定位
一直以来,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存在较大认识误区,对个人发展潜力和优势了解不足,不知道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他们对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知之甚少,不知道从哪方面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和技能,对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和期望存在了解不足的问题,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使大学生入职后往往产生离职想法。实际中,大学生找工作时表现出较高的期待,充满雄心壮志,对个人工作发展、地点和工资等期望较高。有的学生甚至盲目跟风和攀比,一定要比公司名气大小、工资高低,将这些视为衡量一个工作是否好坏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将目标定得过高,严重偏离实际,则会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
(三)知识面偏窄,就业技能与企业发展脱节严重
从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来看,应试教育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专业教育主要以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和生记硬背为主,对教学内容和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学生虽然将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却几乎等于零。职业技能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渐积累形成,而且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取的,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严重偏低,远远无法满足企业招聘需求。这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一方面,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操作方面的内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智力锻炼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不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专业以外的东西上,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倾向于平面设计、图形处理等,没有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自己的专业动手能力。这在当前高校校园中不是个案,具有普遍性特点。从人才市场角度来看,大多数企业人才招聘表现出短期化行为特点,企业需要招到一些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的员工,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经济利润,这在实际中十分普遍。目前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导致人才市场上出现严重的结构性人才供求矛盾。
(四)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水平有待提高
职业道德是评价一个人工作负责认真程度的重要标准。在职业人士当中,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条例是员工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因此,每个企业都会将职业道德视为完善职业功能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诚信问题,如一些学生为了赢得企业青睐,不惜采取伪造成绩单、证书、篡改工作经历等方式为自己“镀金”,而且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令企业HR防不胜防。另外,大学生入职后暴露出了明显的诚信问题,如敬业精神缺位,初次入职离职率居高不下等。一个职业道德、职业诚信缺失的人,不管有多么扎实的工作技能和丰富的经验,都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成功的职业人士。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化,大学生必须在职业道德、职业诚信方面有大力提升,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采用争取的方法和途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成功观,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管理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科学统筹大学四年时间,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引导大学生在了解企业需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爱好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丰富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最大限度个人价值,积极主动应对社会竞争,依靠自身天赋和努力准确定位人生方向和目标,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发展紧密衔接。
(二)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
1.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要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方案,促使他们学会主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时间利用效率,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达到锻炼他们意志的目的。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同时,围绕学生专业知识选取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将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职业素质提升方面,最大限度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可以以点代线、以线划面的方式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除此之外,高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教会学生学会从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各种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做好准备,迎接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
2.加强社会实习和实践指导,丰富工作经历。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还要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践水平,不断丰富自身专业实践经验。大学生不仅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习、实践活动,还要主动寻找实践机会,通过参与社会岗位工作锻炼个人实践能力,加深对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目前,不少大学生对社会实习、实践机会表现得不够珍惜,将其作为游山玩水、会见亲友的机会,没有意识到隐藏的重要实践价值。高校不仅要提高学生实践锻炼意识,还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机制,促使大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机会提升个人职业素质。
3.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学校社团是学生锻炼个人能力的重要平台。社团可与企业有密切接触,如邀请企业赞助社团活动、组织捐款、慈善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其工作经历和视野,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大到成立一个教育基金,小到赞助一个活动,都能给大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职业道德指从事社会职业必需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总和。职业道德具有社会化属性,是所有社会职业具备的一种共性,同时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每个大学生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规范、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是其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形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软实力。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培养其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创业素质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其创业素质的培养,用良好的创业素质指导其进行创业活动。良好的创业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本保障,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丰富的创业知识
大学生要想自主创业,首先必须了解当前自主创业的形势和所需的条件,结合自身情况,丰富和完善自己。其次,大学生一旦选择创业,自己就兼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还要具备一定的商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策略。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就要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学习,了解相关行业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强烈的创业意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但大多数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没有自主创业的魄力和勇气,单纯依赖企业单位的招聘信息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意识,锻炼他们为理想奋斗的勇气,让他们能够形成符合自己理想、兴趣的创业观念。
(三)良好的创业心理
创业是一项风险高、挑战性强的活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对于刚进入社会、经验欠缺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过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就想着放弃,那永远都不会成功。大学生要经得起磨练,让自己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遇事不急不燥,勇于挑战,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表现出的问题
(一)创业动机功利性强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获取财富,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不会考虑自己创业的社会价值,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提醒我们在注重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同时,更要端正其创业动机,把大学生创业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创新意识不强,实践能力差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和家庭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走入社会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普遍缺乏自信和创新意识,遇事畏畏缩缩,缺乏冒险精神和主动实践的能力。
(三)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独立能力差。在创业过程中,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由于社会经验少,心理素质不高,大学生在创业时就容易轻易放弃,导致最后的失败。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汇聚的殿堂,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主要阵地,是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摇篮,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但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的配合与帮助,形成全方位、科学化的培养模式。
(一)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注重创业型人才培养
首先,学校要树立起创业教育的理念,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知识结构,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使同学们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观念。其次,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创业素质。第三,高校要改革学生培养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打下基础。在教学中,适当地给他们制造困难,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从而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二)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给孩子提出合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4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高等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环节,而其突破口在于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及问题
1.创新意识不够强烈
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创新对于拓宽领域、活跃思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将来立足工作的基本素质。有的学生认为创新活动需要有新事物、新观点的产生,但当面对未知的环境却不愿意尝试创新活动。有学生出于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抱怀疑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任何创新的追求。还有比较多的大学生具有参与创新活动的意愿,但很少和具有创新品质的人交流,因此缺乏创新经验和素材的积累。
2.创新能力不够优秀
大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综合知识不够宽广,不注重知识的整合迁移,很难达到融会贯通。多数大学生很少对知识追根溯源,对最新研究动态了解不够,缺乏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受,难以捕捉新事物和新问题;缺乏清楚的分辨、深入的剖析、综合的考虑,遇到疑难问题时难以开启新思路,找到新方法。无论是撰写论文还是交流表达,大学生在总结提炼、准确表达方面较为薄弱。
3.创新品质不够健全
大学生缺乏独立、批判的意识,往往盲从依赖于教师和书本,缺乏怀疑、批判和探索的精神,缺乏认识和实践的独立性。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毅力,在不利的环境中很容易灰心丧气、意志挫败,甚至选择放弃目标。有一部分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有较强的功利心,只是想获得荣誉成果,而不愿做长期的专注研究。
4.创新思维不够活跃
多数大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表现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较为机械死板,缺乏深层次的钻研、探索和归纳,不注意学科间内在联系,不能将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进行系统整合与提升,导致思维方式呈现单一直线型,思考问题缺乏全面性、灵活性和层次性。
5.创新知识不够完善
大学生大多局限于专业课知识,而对于公共选修的通识课程不重视。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很小,也很少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造成了视野狭窄,限制了创新思路的打开。多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平时学习不注重总结,考前采用死记硬背,不能真正地领悟知识的精要,更不能将所学知识恰当地应用到实践中。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索
1.改革课堂教学
(1)将创新教育课程纳入教育体系。现行本科课程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且知识面较窄,缺乏前沿性。高校应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增加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交叉学科选修机会,培养基础宽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设立创新教育课程,以竞赛或项目为载体,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并适当给予学生相应的创新学分。创新素质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验操作课程,针对工科、医学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开设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探索实验为主,培养大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类是人文素质课程,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范围,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第三类是研究方法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创新能力。
(2)构建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素质教学模式本质上是生成性模式和情景模式,教师要熟悉学科发展史,洞悉知识的过程性内涵,具备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灵活应变教学机智和生成性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保持知识的前沿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应用启发、探究、案例式教学方法,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开展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保持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借助网络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人机交互实时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尽量避免向学生预设结果,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和不同观点,学生也许会走一些弯路,但经过挫折和努力后,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会显著增强。
(3)创新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选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的内容,既要反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考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倡分阶段考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注重学生平时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使考试真正能够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检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
(1)整合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综合素质提升为总体思路,以科研立项为基础,学科创新为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其设置学科专业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研讨室以及小型阅览室等活动室,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教活动的开展,吸引广大优秀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各项活动和各种事务,在面临各种实际问题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是一个由多输入、输出要素组成的系统,其输入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实验室设备和资金,输出要素则包括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可见大学生是重要的输入和输出要素,而学科基础扎实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则是创新平台的核心要素。建立激励和动态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同时设立严格的准入和淘汰制度,以提高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以项目课题为指引,建立开放、多元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可发挥多学科优势互补和优秀人才的集聚效应。
(2)建立整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验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而在整体式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相互独立,也有相互联系,其以学科发展为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其中,综合实验设计是整体性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在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基础上的综合设计,是检验学生对专业创新观点理解和运用的重点教学环节。因此,高校要鼓励本科生积极开展综合实验设计,应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依据一条主线贯穿项目选题、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应用实践的全过程,遵循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能力培养过程。
3.创新导师培养
(1)发挥导师的指引启发作用。推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相结合,选拨教学科研突出、创新能力强的资深教师担任导师,选拨年轻有为的博士、硕士担任班主任,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学术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将本科生纳入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检索信息,掌握科研方法、实践操作、统计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并传授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科学精神。
导师指导学生撰写项目申报书,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答辩,师生间定期开展畅谈分享、主题班会,提高大学生研究报告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导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和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到单位见习实习,使学生提前对所学专业有了感性认识,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用,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2)建立双导师实习负责制度。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设立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共同指导学生,其中校内导师由任课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实习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担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课程学习、课题选题,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践能力培养、课题实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创新专题讲座,创设模拟情境,依托项目课题,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质疑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并学会从不同角度研究解决问题。
4.丰富第二课堂
(1)设计特色的课外科技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充分发挥其潜能,对培养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参与面还不够广,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对科学研究多采用“短、平、快”的方法,不愿意承担长期的、风险性较大的研究。高校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应精心设计,突出特色,挖掘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涵,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大学生科技艺术节、创业计划大赛、学术科技竞赛等多项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大学生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进行合作研究,接触不同的层次与方面的知识,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引导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团队研究、相互切磋和勤奋工作完成科技成果。如参加机器人智能车大赛,锻炼大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使他们思维更加活跃敏捷,富有创造性地思考各种问题,感受到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角色,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和创造的激情,从而不断坚定创新的信心,磨练创新的意志,养成科学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举办相应的学科竞赛。如举办“数学建模大赛”“电子科技大赛”“机能实验大赛”,有利于同学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精心设计和缜密研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此外,对外联系企业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竞赛活动,搭建起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平台,如举办“校园营销大赛”等竞赛,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储备,并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2)加强大学生创新类社团的建设。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以社团为单位进行创新实践训练,为各社团配备实践创新成果丰硕的专业指导教师,使社团的创新实践变成一种隐性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将创新类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目前,高校学生科技学术类社团偏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文体类社团较低。因此,高校应重点培育科技创新性社团,依托这类社团组织各种创新竞赛活动,不仅开阔大学生创新视野,启发创新思维,而且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学生社团可以创造机会广泛与企业、事业、政府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实践的机会。此外,高校可以与企业订立合作协议的方式合作共建社团,社团也可以通过承办项目或课题的方式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作,为大学生创造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提高创新素质。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其中,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导师培养,丰富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校内外、课内外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为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跃聪.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72.
[2]刘巧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社团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
2011,(9):73-75.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与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分析社会现实需求与自我价值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地加强自身的能力。高校开展社会实践,能够在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素养
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在丰富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很好地锻炼了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下乡”、扶贫类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可以很好地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抗压的能力、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并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以适应未知的将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前接受的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理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再发展,因此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精神,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需要接触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也需要得到校内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核心,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基本纲领。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总是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如何设置课程顺序和课程学时、如何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而对于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的考虑严重不足。实践类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总课程数中占比极低,即使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课程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质量低
大部分高校课程仍然采用满堂灌式的传授性教学,严重忽视将科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省略某些环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不利影响。
3.素质能力平台建设不足,缺乏规范
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保质保量的平台,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职业发展平台等素质能力发展平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些往往是学生亟须加强的素质。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体系,往往只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度量,缺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没有建立引导性、规范性的文件纲领,无法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缺乏支持度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情、国情的主要途径,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支持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不太愿意接收和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此外,大学生自身也没有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积极性、参与性、配合度不高,导致社会实践仅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实践缺乏规范的组织制度
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高校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组织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大部分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组织形式枯燥、单一,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和开展情况缺乏有效指导和科学监督,考评机制尚未形成,这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仅停留在表面。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缺乏实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高校、学生层面都不受重视,导致实践活动主体的针对性、适当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同时,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性指导,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不规范情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基本局限于假期的短期实践,这类社会实践难以得到各方支持,无法达到培养的效果。
4.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属于系统的教学环节,仅依赖于经费、人员、场所等客觀因素的影响时断时续地开展,没有形成稳定、有效且能够被社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接受和普遍认可的学习生态。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和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巨大差距,社会实践不能在人员、制度、经费等方面得到保障,且受到多种因素限制,难以进行有效组织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对策
1.提高各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要求企事业单位应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重视,使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共建、教学实习等各类活动日益常态化。高校也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位,并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锻炼,发展素质能力。高校教师也应当深刻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实行全员重视、支持、参与,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规范素质能力发展体系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中加以体现,从而得到制度保障。在制订社会实践的整体教学方案时,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对接,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学时和学分认定,从而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保障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管理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总结、表彰,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
3.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素质能力的場地保障
社会实践需要长期有效地开展,才能使其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因此,高校要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协调各方,保障大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场地。同时,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要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同时,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4.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全面发展素质能力
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教学功能,必须加强设计,使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多样,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样化。除了设计和大学生理论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还应当设计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系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课程学习后成为拥有良好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合格的服务者和建设者,也使社会得到一批高素质的实践者,从而有效促进和推进专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5.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素质能力指导专业化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钻研、敢创造的教师队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扎实、有效。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规划、全面评估、经验总结,不断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不断结合社会实际、企事业单位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决策,满足各方需求。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为了能满足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体制研究生,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和引导,对其活动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贞琪.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学生主体性激励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3-214.
[2]刘兼唐,沈伯秀.推进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2).
[3]李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
[4]张志伟,安静,李炳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J].科技资讯,2010(1):226-228.
[5]杨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75-76.
[6]李宏宇.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18-0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素质成为信息社会文明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素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高低,将取决于能否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是否具备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十七大报告“信息化”贯穿全文,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为了以后的生存、发展和适应社会,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在社会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相当的信息素养和掌握足够的信息技能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信息素质的概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认识、利用、创造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脑对于信息存在的自觉、能动的反映。首先,它是人对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总体性的认识,是从信息科学角度对信息的共同属性和共同规律的认识,即对信息一般的认识。
其次,信息意识是人对各个具体事物信息的认识,是从信息角度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即对信息个别的认识。
再次,信息意识是人对自身信息需要的自我意识以及信息行为使自身信息需要得到满足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对信息具有科学、正确的认识,包括对信息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等静态涵义的认识,对信息的感知、识别、变换、传递、存贮、检索、处理、再生、表示、检测、施效等运动过程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源、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道德等信息相关事物的认识;应对特定的具体信息具有敏感的心理反应,能够从信息的角度感受、理解和评价事物。应具有较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意识,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客观信息需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信息动机,进而在信息动机的驱动下进行满足其信息需要的信息行为。
(二)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进行信息行为的本领。从信息行为过程的角度看,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主体根据自己的信息需要,从外界信息源中取得相关信息的能力。信息评价能力是对所获取的信息的准确度、适用度等进行判断,并从中筛选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对所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有序化,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是将整合的信息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应能高效地、充分地获取信息;能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有序地整理信息并将新信息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信息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已被全球认同,而信息素质教育也一直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图书馆界所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像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7年就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专门研究、设计正式或非正式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及其发展方向。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和利用课时教学来实现,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在加快、加大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同时,我国也加快了对普通高中课程的改革,最近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中增加了有关信息能力教育的课程,这样就会避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起点低的弊端,也为高校信息素质进一步教育奠定了基础。尽管我们在信息素质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缺乏连续性
我国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做的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地区还仅仅停留在只在大学阶段才有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而在之前的中学教育阶段并没有得到重视。同时,在毕业后的就业阶段,个人也不是很重视信息素质的再培养与深造。
在美国,很多大学比较注意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如普渡大学将信息素质教育计划进行层次性划分,根据不同的需求细分为不同的内容,并通过培养学生把信息技能应用到专门学科中去。豍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放在大学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生入学后的“怎样利用图书馆”教育;其二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的“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的教育,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时间拉得太长,明显缺乏教育的连续性。豎
(二)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重检索轻利用
我国文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①怎样利用图书馆;②文献基础知识、文献的类型及特点、文献的组织方法;③检索工具书;④计算机检索;⑤国际联机检索;⑥光盘、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⑦制定与分析检索策略;⑧文献的评价。综合日本、美国几所大学的教学内容,他们除了我国有的内容外,还有诸如信息应用能力的开发、因特网上信息的利用、论文的写作、语言的交际方法、文献分析与评价等内容。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文检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文献基础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技巧、检索策略制定等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已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和有效利用。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信息分析、评价、利用的能力。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时展的要求
21世纪是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将把人们带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信息素质正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监督和课程发展协会提出:“信息素质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全球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机会。信息素质应成为每个学生受教育经历的一部分。”
(二)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国民。根据信息素质培养标准,创新是与一个人的信息素质分不开的。因为,独立性与批判性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没有独立性,就没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意志与人格,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批判性与独立性密切相关,批判性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怀疑批评精神,就是不盲从,不人云亦云。
四、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重知识、重学习、强调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重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能力培养的时代。为此,要针对我国现行的信息素质教育中不足之处,寻找新的切入点,力争在21世纪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一)全面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活动
从狭义上来看,信息素质包括各种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技能。从广义上来看,信息素质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它包括了社会、文化和哲学等内容。笔者十分赞同这种说法。人的行为是为人的思想所支配的,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行为。为此,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它不能仅局限于文检课的讲授上,事实上,文检课也包容不下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除了要承担好文检课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配合学校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进一步完善馆藏结构,加大人文、社科文献入藏比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聘请专家、学者开讲座,拓展学生思维;举办相关活动,利用宣传栏宣传报道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知识、案例、社会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让学生自我感受、自我提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信息消费观,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二)文献检索和利用课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版、网络版信息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利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文检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不断更新、充实。同时,这些新增知识都要予以及时讲授,以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电子文献。总之,文检课教材就是要不断吸收新事物,增添新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21世纪对大学生的培养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检课教学也要体现这一点。所以文检课教学内容要不断完善,它不光要传授大学生文献检索技能,还要培养其知识创新能力,使其信息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三)不断提高文检课教学人员素质
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对文检课的教学人员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学人员必须具有既专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具体地说,既要有信息学理论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外语知识,又要有相关的背景学科知识,同时又要不断地了解这些知识的发展动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我国文检课教学机构设在图书馆,教师队伍成员基本上就是图书馆员。根据我国国情也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纳入各类人员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所以只能对教学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或通过不间断的自学方式,不断吸收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以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状态,从而使文检课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注释:
①王辉.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3期;庞海珍.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途径与对策[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彭丽喃,李三衡.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情报科学,2005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王征清.网络时代的信息素养培养[J].情报科学,2002(5).
[2]王东升等.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报杂志,2002(1).
[3]廖潘.试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