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篇(1)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 利用多种专业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

二、财务风险预警的风险分级法

公司财务风险可以划分五个等级:无险、轻险、中险、大险、巨险。一般国际上用颜色来表示风险的程度。通常预警信号或者说财务指示灯的颜色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红色表示高度警戒,黄色表示请充分关注,绿色表示完全正常,蓝色表示适当关注,紫色表示基本正常。这样当风险等级为巨警时,我们以红色信号灯来预警;当风险等级为重警时,我们可以以黄色信号灯来预警;当风险等级为中险时。我们以蓝色信号灯来预警;当风险等级为轻险时,我们以紫色信号灯来预警;当财务风险等级为无险时,我们以绿色信号灯来预警。a

下面我们将具体研究如何构建恰当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以往的研究中预警体系变量的选择很少涉及现金流量指标,但是,现金流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要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入。其次,在中国盈余操纵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下,现金流量数据较之会计数据有更好的可信性。

1.新的财务指标一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

为了便于分析现金流量的信息,先建立两个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一个是“现金盈利值”,另一个是“现金增加值”。

现金盈利值(cash earning value,CEV)是指在现金制条件下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所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计算公式为:

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十处置长期资产收现一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

现金增加值(cash added value,CAV)是指在现金制条件下的企业实际的“现金盈利值”的基础上扣除分配股利付现的余额,是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后的留存现金收益。计算公式为:

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一分配股利付现

CEV与CAV是现金制下的财务指标,换句话说,现金盈利值是用现金制表示的企业净利润;现金增加值则是用现金制表示的企业留存收益。

2.财务综合预警指数测度系统的框架结构

公司理财以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理财目标,所以资本劣化(或称蚀本)则是财务预警综合监测的内容,资本增值或增长应保持可持续性增长的态势,这就要求资本在周转、扩张和结构上都保持平衡和优化的态势,否则,将会出现警情。我们可以如下构建预警核心指标体系:财务预警综合指数分为4个,一是经营风险综合指数,其核心指标有两个,经营现金盈利率(CEV/NCFO),它反映企业现金盈利能力,一般应大100%,若小于100%,则表示有经营风险。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它反映企业平均总资产生产现金的能力若小于安全临界值,则表示有经营风险;二是投资风险综合指数,其核心监测指标只有一个,现金盈利回收率(CAV/CEV)它反映当年最大追加投资的自筹现金支付能力,超过此限度,则应借款投资;三筹资风险综合指数,其核心监测指标只有一个权益乘数权益乘数越大,负债程度越高,筹资风险也越大,即资本结构劣化;四是财务风险综合指数权益现金增值率它综合反映资本的现金增值能力。若为负数表示资本的蚀本程度;指标为负数或小于安全临界值,则表示资本回报劣化值。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揭示的系统理论为:现金盈利(CEV)来源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NCFO),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NCFO)来源于可动用的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来源于筹资中的权益资本权益资本的增长来源于现金增加值(CAV)的增长。因此,CAV是财务预警综合的核心指标。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构成如下:

1.经营预警综合指数 ,其中核心监测指标2个:经营现金盈利率= CEV/NCFO(X1),总资产现金回收率=(X2);辅助监测指标2个:应收账款周转率(X3),现金流入流出比(X4)。(CEV:现金盈利值,NCFO: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平均总资产)。经营预警综合指数X=0.3X1+0.3X2+0.2X3+0.2X4。

2.投资预警综合指,其中核心监测指标1个:现金盈利留存率=CAV/CEV(Y1);辅助指标2个:经营现金比率(Y2),资产负债率(Y3),资本保值增值率(Y4)。投资预警综合指数Y=0.3Y1+0.3Y2+0.2Y3+0.2Y4。

3.筹资预警综合指数,其中核心监测指标2个,Z1

权益乘数=(Z1),监测指标3个,总资产报酬率(Z2),总资产净现率(Z3),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Z4)。筹资预警综合指数Z=0.3Z1+0.3Z2+0.2Z3+0.2Z4。

(注:CEV:现金盈利值,NCFO: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平均总资产,CAV:现金增加值:平均净资产)

说明:在这里权数采取专家意见法确定,各预警综合指数的前2项指标选权数为0. 3,后2项指标选权数为0.2。预警模型中的经营、投资、筹资三大块,权重为0.4, 0.3,0.3。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包括三大块:一是经营预警综合指数;二是投资预警综合指数;三是筹资预警综合指数。而每一大块均包括核心监测指标与辅助监测指标两个部分。每一个监测指标的预警指数为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两部分。每一个监测指标的预警指数为:监测指标的预警指数=(监测指标实际值-监测指标临界值)/监测指标临界值

(1)预警综合指数预警模型

财务风险预警综合指数模型=0.4X+0.3Y+0.3Z,其中X=0.3X1+0.3X2+0.2X3+0.2X4 Y=0.3Y1+0.3Y2+0.2Y3+0.2Y4 ,Z=0.3Z1+0.3Z2+0.2Z3+0.2Z4。

(2)预警综合指数中的预警临界值测度

我们这里以IT业上市公司为例,选取了我国IT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上市公司2001年到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他们的临界值,经营环节风险测度指标:经营现金盈利率(1.505)总资产现金回收率(0.123)应收账款周转率(4.65)现金流入流出比(1.195);筹资风险测度指标权益乘数(3.486)经营现金比率(0.202)资产负债率(0.624)投资风险测度指标现金盈利回收率(0.949)总资产报酬率(0.048)总资产净现率(0.122)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1.129)。

(3)预警综合指数((F)的警限设置

企业预警的F临界值取为0。根据F值的不同,我们得到了不同的警度,如下表

三、结束语

研究运用风险分级法进行财务风险的预警,关键的两个方面是准确确定预警临界值和界定风险等级,这些都是要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易 志: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方法.财会研究,2003年第13期

[2]周首华:企业财务预警方法与机制.会计研究,2003年第11期

篇(2)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是一个风险控制系统,集预测与警示、排警于一身。它以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防患于未然,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绝非朝夕之间突如其来,往往是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财务危机不断恶化,最后引致危机爆发。

二、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以下五大功能:

1、信息收集

财务危机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收集也是一个贯穿财务危机预警始终的活动。

2、预报危机

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获得财务危机的先兆信息,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控制危机

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一方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密切跟踪危机的进展,另一方面迅速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4、辅助决策

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便于操作的处理财务危机的基本对策和方法,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5、健身免疫

经过预警分析,企业可以系统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解决的措施以及处理的反馈与改进意见,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可以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同时也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三、如何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企业通过对预警指标的持续监控来及时发现风险。在选择预警指标时需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直接表现是企业的财务和现金状态恶化,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方面,诸如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的下降等,故应从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面的财务指标中选择预警指标;二是选用的指标尽量包括国内外研究结果中显示的预测最有效的财务指标。综合考虑,一般选择如下4类预警指标:

1、偿债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等。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通常公认资产负债率超过70%时存在较高的偿债风险。

②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净额)/流动负债×100%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当然,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企业的行业性质。

③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般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

2、盈利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①净资产收益率=本年累计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②主营业务利润率=本年累计主营业务利润/本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它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③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3、营运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本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净额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②存货周转率=本年累计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存货周转率过低,说明存货的占用水平过高,企业可能会存在现金流的风险。

③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本年累计经营现金净流量/本年累计净利润

一般而言,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该指标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但是,由于指标分母变动较大,致使该指标的数值变动也比较大,所以,对该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效益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4、投资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投资收益率、投资现金收益率、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等。

①投资收益率=本年累计投资收益/平均投资成本×100%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回报情况,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投资的盈利能力越强,对外投资的效果越好。

②投资现金收益率=本年累计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平均投资成本×100%

该指标将投资成本与现金流量表中的“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进行对比,可判断投资收益的质量及投资收益中的可实现程度,反映企业所有对外投资本期的现金收益。

③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实际进度(实际投资额)/计划进度(计划投资额)×100%

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指标反映投资项目的实施状况,一般情况下应达到70%以上,至少不低于50%,否则说明项目实施受阻或发生变化,投资项目风险加大。

(二)设定风险预警区间

风险预警区间是财务风险预警的标准,指标值落入该区间即意味着风险可能产生,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启动报告与处理机制,提醒管理层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预警区间的设定一定要谨慎,过于粗放可能会导致预警系统对潜在的风险疏忽大意,过于敏感又可能导致预警系统误报风险,所以要选择合理的预警区间。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大小等,采用行业标杆对标法、历史数据法、预算值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设定合适的预警区间。

四、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

2、建立风险预警组织。

风险预警处理系统要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组织机构。该机构应由企业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高级管理层、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一般设在企业财务部门)、企业各部门、审计部门来组成。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对企业日常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

3、加强风险分析能力。

篇(3)

财务预警不仅仅只是针对财务危机的预警或者说是只有当企业财务将要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进行的预警,而是只要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就要报警。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正确的选择预测模型,在财务危机的潜伏阶段就能及时的发现危机,及时指出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阻止危机蔓延,达到预警目的。探索企业财务预警指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可控、有效的防范是企业管理层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主要财务风险源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①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②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③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④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利用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方面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出现负值,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 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问题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企业综合财务预警指数及预警系统构建

企业应主要从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综合预警指数(SWI),并根据企业的财务实际运行状况设置临界比率,使财务运行处于一定的安全区间,防止财务风险发生。

(一)以偿债能力为核心的预警指标体系

获利能力从长期而言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企业财务实力中最重要且最可靠的一类指标。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用来分析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当企业缺乏偿债能力时,会产生资金不足、对债权人利息和本金延期支付现象,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并导致破产,财务预警时主要选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和资产负债率两项指标。资产负债率是长期财务预警的核心指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少是借款筹来的,体现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而举债比率过小,则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按通行标准,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对企业发展不利。

经营能力指标是衡量企业运用其资源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能力,如果经营能力不佳,可能预示着企业日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决不会只把眼光停留在目前的运营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销售增长率,故选择销售增长率和净资产成长率两项指标作为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财务预警指标。

(二)企业财务风险定量预警方法探讨

1.单变量模型。单变量模式分析模型是以单个财务比率的分析考察为基础的,财务比率按其预测能力有先后顺序之分,在预警指标体系的八项指标中,对企业财务最具长期预测能力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其他六项指标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因为企业良好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应该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状况。具体操作时,将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三个区域,确定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的临界值。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单变量模型分析较为简单,但不能综合说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运用这种方法可能出现对于同一公司、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因此单变量分析方法只能作为多变量分析方法或综合分析方法的辅助。

2.多变量预测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是一种综合评价企业风险的方法,当预测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失败时,只需将多个财务比率同时输入模型中,模型会通过计算得到一个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就可以判别企业是否会面临财务失败或破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形成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预警模型,例如美国的爱德华o阿尔曼(Altman)的Z计分模型,日本开发银行的多变量预测模型,中国台湾陈肇荣先生多元预测模型等。多变模式从总体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呈现不稳定的现象,提前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的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企业规模、行业、地域、国别等诸多差异,企业不应拘泥于任何经验数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企业要求和特点的总体财务失败预警系统。

3.沃尔比重评分法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该种评分方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中,将其作为一种财务预警方法,与其作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区别是:预警时得分越大表示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中的评分越高表示财务状况越好。

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经济性的原则。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先对各财务指标进行评分,而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总得分,公式如下所示:

T=X1×R1+X2×R2+……Xn×Rn

其中,T为总得分,X1,X2……Xn 为各指标得分(可以100计),R1,R2,……Rn为指标权重(可以%计)。在计算总评分时,各个指标得分计算比较关键,将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其得分。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程度实际操作时,不仅可根据总得分所归属的财务风险区间进行风险预警,还可根据各指标所属的财务风险区间进行风险控制。企业经营者在了解经营状况时,如果发现本月份经营出现警告,则应具体查阅明细指标状况,以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要完全消 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 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一)增强企业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是建立在高校财务部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上的,一旦出现财务信息“失真”,必将会使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成为是一种空指标,很难起到应有的预警效果。企业财务部门应该积极贯彻《企业财务制度》、《会计法》等法规,仔细审核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认真思考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有欺诈行为,是否蕴藏着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对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筹资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预测和分析来合理组织资金。同时还要不断地拓展融资渠道,调整资金结构,从而降低筹资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就是企业通过库存物资、资金收支结余、资产变现率、坏账金额等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经营运行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识别的财务分析过程。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发现根源,预先准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因此,企业要确立适合自身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要成立专门的财务风险分析机构,现场实地观察企业生产运营和业务发展等具体情况,通过总资产净现率、现金流量预算、预期未来收益、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分析指标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防线。

(三)拓展财务风险应对手段。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将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是风险管理的目标,完全消除和规避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应该拓展财务风险的应对手段,保障企业资金良性循环。针对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要具备极高的敏感性和迅速反应能力,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研究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使各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此外,还要借助新的研究成果,加强风险管理,理顺决策落实程序,提高企业各部门运作效率,从而保证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作出的决策能够尽快落实,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龚小君,王光华. 我国财务预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财务预警研究评析[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 郑毅. 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篇(4)

一、引言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都应该尽可能的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相应的财务风险来说,更是应该切实加强财务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效果,如此才能够保障其整个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而要想切实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效果和水平却并不容易,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大数据的应用对于这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来说具备着较强的积极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二、大数据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对于当前我国很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来说,都已经正在逐步的涉猎大数据的使用,所谓的大数据就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大范围的调查各种相关信息,然后合理的应用这些信息来促使其相应的调查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尽可能的避免一些随机误差问题的产生,具体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来看,其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同样具备着较强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来看,其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完善和弥补以往所用方式中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对于以往我国各个企业常用的财务风险预警方式来说,主要就是依赖于专业的企业财务人员来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虽然说这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方面确实具备着较强的能力,经验也足够丰富,但是在具体的风险预警效果上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毕竟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是比较少的,而对于具体的风险来说又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便会出现一些错误;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能存在一些或者是违规操作等问题,进而夜会对于相应的风险预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干扰。

2.大数据自身的优势也是其应用的一个必要性体现,对于这种大数据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来说,其自身的一些优势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的丰富性上的优势更是其它任何一种方式所不具备的,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相应的结果更接近于真实结果,进而也就能够更好的提升其应用的效果。

三、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中,恰当的应用大数据模式确实具备者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分析来看,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这种大数据的使用主要应该围绕着以下两个步骤来展开:

1.大数据的获取

要想切实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中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就应该首先针对其相应的大数据获取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关,尤其是对于大数据获取的方式进行恰当的选取,一般来说,因为这种大数据模式的采用都是要求其具备较为丰富的数据信息量。因此,为了较好的获取这种丰富的信息数量,就应该重点针对其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恰当选取,在当前的大数据获取中,一般都是采用依托于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的,尤其是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可供获取的数据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多,在具体的网络应用中,便可以在网络系统上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搜集平台,然后吸引大量的网络用户参与到这一信息收集过程中来,只要是能够和该调查信息相关的内容都应该进行恰当的收集和获取,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较大程度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此外,这种依托于网络的大数据获取模式,还具备较好的真实性,因为其调查过程中并不是实名制的,就给了很多具体相关人员以说实话的机会,也就能够促使其相对应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更为准确。

2.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在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被搜集获取之后,还应该针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经过了处理之后的数据才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我们所需要的一些指标信息,这一点对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来说更是极为关键。具体来说,这种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数据信息中的重复信息和无关信息进行清除,进而也就能够缩小信息数量,这一点相对于大数据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说调查到的数据信息资源是比较多的,这种数量较大的数据信息资源必然就会给相应的分析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先剔除这些信息就显得极为必要;(2)研究变量,对于具体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应该针对相应的指标和变量进行研究,这些指标和变量才是整个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核心所在,具体来说,这种变量的研究主要就是确定相应的预警指标,然后针对模型算法进行恰当的选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切实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效果和水平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对于这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来说,除了要尽可能的保障其预警的及时性之外,还应该力求其预警的准确性,而相对于这种准确性的提高来说,大数据的应用具备着较强的价值和效果。在具体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靠的模型是极为必要的,也是保障其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能够取得较大进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解秀玉,管西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基于制造业数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4:58-68.

篇(5)

一、引言

我国学者对财务预警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真开始正切入研究企业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学者们都想从中找到其“因果”关系,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二、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

1.按风险形成原因分类。根据风险形成原因不同,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1]。(1)所谓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影响,而经营风险又是普遍存在的。如产品销售决策的不当、产品成本的不稳定、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产品价格的波动、市场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消费者的选择变化、通货膨胀等,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2)所谓财务风险也称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融资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中总会借入资本,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因此,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之一,它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同时会加大企业的风险。

2.按投资主体分类。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风险又可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别风险两种[2]。(1)所谓市场风险也称为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所有对企业产生影响大多数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国际政治形势、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供应与需求关系的改变;又如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变化、经济危机、通货紧缩、利率变化、汇率变化、经济衰退以及高利贷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因素会对大多数投资对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法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企业无法回避,最会诱发企业的市场风险,所以也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2)所谓公司特别风险也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指发生于某些随机事件导致的,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个别公司遭受火灾,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诉讼的失败、新产品开发的失败等。也就是说,企业特别风险可以通过将资金投资于多种资产来有效地分散风险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形式

财务的表现形式就是财务指标。目前我国常用的财务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等用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本文是研究财务风险预警,要分析的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能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及时预警[3]。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两个方面来直接反映财务风险。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等[4]。

例如: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也是考核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 ×100%

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运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短期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

例如:以某企业2011 -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有关资料为例,对该企业的流动比率进行计算分析,见表1。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2011年每1元流动负债有0.86元的流动资产作保障;2012年从86%的基础上提高到123%。从债权人角度来看,这当然很好,因债务的保障程度提高了;从企业经营者角度来看,短期偿债能力提高,其财务风险就降低,企业筹集资金也容易了。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直接反映出财务风险[5]。

2.企业盈利能力指标

一个企业要持续经营和稳步发展必须取得利润,而利润获得多与少体现盈利能力比率的大小,企业如果有足够的利润,就可以偿还各种债务,支付股利或借款利息,同时还可以对外进行投资等。因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盈利能力主要通过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投资盈利能力比率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

(1)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 ×100%

(2)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营业成本利润率两种。

例如: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 ×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反映企业支出与耗费的直接比较,是反映企业增收节支,促进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3)投资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企业取得营业收入的大小,必须与企业原始投资为基础。而获得利润的多少,与该企业投资规模的大小和投资质量有直接关系。我们在考核企业获利能力时,必须要对投资收益能力和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重点分析与评价。

例如: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4]。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综合营运效果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取得经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 ×100%

= ×100%

其中:平均总资产=

(4)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但可通过一般股份公司盈利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市盈率、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每股净资产和股利保障倍数等比率进行分析。

例如:市盈率

市盈率就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之比。也是反映投资者对每股收益所愿支付的价格(又称市价),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 ×100%

一般来说,市盈率是反映股票市场的期望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者对股份公司越来越看好,其股票投资风险较小。

3.企业营运能力指标

企业运营能力指标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企业驾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能力[6]。该指标既可反映财务风险,又可反映经营风险。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运用资产的效率,使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计量

企业财务风险,可根据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研究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最好方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掌握分析研究的情况,把风险程度予以量化。风险与概率直接相关,对风险的衡量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确定概率分布

什么叫概率分布,概率是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一个数学概念。例如,掷硬币为例,投掷一次硬币,正面向上向下的概率各为50%。如果将所有可能的事件或结果都列示出来,并且对每一种事件都赋予一个概率,把他们列示在一起,便构成了概率分布见表4。

概率分布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离散型的概率分布,可能出现的概率结果有限,比较容易计算。在经济决策分析中,大都采用离散型的概率分布来分析问题。

所有的概率分布都必须符合以下两大要求:

(1)出现每种结果的概率( )都在0~1之间,即:0≤ ≤1;

(2)所有的概率之和应等于1,即 =1

例如:M公司有项目甲和项目乙两个投资项目,投资额相等。假如未来的经济状况有繁荣、一般、萧条三种。根据市场调查、预测,项目甲和项目乙两个投资项目在不同季节情况下的预期报酬率和概率分布见表5。

表5 投资方案的预期报酬率及概率分布

2.期望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按其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报酬率,它是反映集中趋势的一种量度。其计算公式为:

= i

上式: ——期望报酬率;

——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n——可能结果的数目。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算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期望报酬率。

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0.3×45%+0.5×23%+0.2×10%=27%

项目乙的投资报酬率=0.3×15%+0.5×21%+0.2×25%=20%

显然,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27%大于项目乙的投资报酬20%,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的分配程度也大于项目乙的离散程度。投资报酬率的离散程度不同,说明风险不同,通常情况下,报酬率分散程度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

3.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偏高期望的报酬率的综合差异,是反映离散程度的一种量度。是衡量风险大小的统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上式: ——期望报酬率标准离差;

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

——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标准离差如下。

标准离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越小;反之,风险也越大。但是,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值,而不是一个相对值。它只能用于反映某一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的比较,需要采用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值指标。

4.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报酬率之比。它与相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V)= ×100%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算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标准离差率如下。

项目甲标准离差率(V)= ×100%= ×100%=62.30%

项目乙标准离差率(V)= ×100%= ×100%≈65%

在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风险越小。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风险概率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等[7]。

1.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是所有企业应首先考虑的风险对策。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利润予以抵偿时,规避风险是最可行的简单方法。如我们要拒绝与不诚实的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放弃有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的投资项目减少风险。

2.降低风险

降低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发生;另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损害的程度。降低风险的常用方法包括:①进行准确的预测,提高风险意识;②对决策进行多方案的优选,准备代替方案;③采取降低风险的保护措施,预先防范风险。

3.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采取某种方式、措施将发生的风险损失转移出去的风险防范方式。转移风险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项目部分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指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项目承包方,如在联合开发、租赁承包、合资合营、安装施工等过程中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同方承担。

4.接受风险

对于损失较小的风险,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承受损失,可以采取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自行消化风险损失。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基金或有计划地计提风险基金,如坏账准备金、跌价准备金等。

六、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只有收集了相关资料,采用相应措施和研究方法,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信息表现,对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和运用。就能找到相关的应对方法,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我国系统性地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起步是相对较晚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进行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调查分析法、分阶段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的定性分析法。有通过对预警指标进行筛选,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用数字比较对企业财务危机作出判断的方法,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的定量分析法,具体包括(1)迈耶和皮弗的LPM模型和马丁的Logit曲线回归模型;(2)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3)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4)Z得分模型[8]。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这些探索研究中,学者们有的选择了国企公司为研究主体,有的选择了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有的选择了企业财务风险定量分析法,有的选择了定性分析法,如此等等。研究对象都比较单一,研究方向单纯,都没能以一概全。但实际上,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财务风险发生、发展情况分析,以及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现象、形式等的探索研究,可以看出:对于企业而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取得胜利而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赵润华.财务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8

[2]张平韬.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J].价值工程,2011.(7)

[3]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会计之友,2011.(2)

[4]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1

[5]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1

篇(6)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构建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面对来自国内企业间的挑战,还要面对来自国外市场的压力,企业只有在层层的考验与历练中,在竞争中求发展,才能在市场站稳,前行。

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承受住来自外部的考验与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科学的运作。企业内部的管理因受了外部环境的影响,随之而来的企业面对的管理系统中的风险状况也日益增多,企业有必要提高面对市场的危机意识,建立企业的监控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转变依靠事后处理的观念,将事后管理变为事前预防。

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破产、合并于企业的建成同样是市场发展的规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抵抗风险的意识和机制,利用企业的发展优势,提高对市场信息知识的消化和应对能力。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系统中的预警、监控、防范各种非常见,容易变化的逆境状况,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良性循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财务预警系统正是分析公司财务安全机理的矛盾运动,预测公司财务危机,并不断调整,使公司财务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实践中,公司财务对经营活动具有前瞻性特征。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都是以发生财务危机为征兆的,财务危机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积累、不断恶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敏感性的关键财务指标即警兆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显现出来。通过对这些警兆进行分析,就可以进行预警。

传统的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发展状况的方法中明显偏重于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没有重视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的预防问题的研究,使企业在受到重大冲击问题影响下无以应对,产生了企业危机。适时的加强提高对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的意识,将财务风险预警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日程中来,提前做好准备,防范危机事件对企业的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财务风险管理中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程序较高的管理活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般是使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风险。然而对于财务风险预警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财务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控、预测,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建立一套财务预警分析系统,以全面、系统地监测企业财务状况,预先告知企业即将发生的财务危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危机,保证企业财务活动安全运行的管理行为。当前财务预警模型多采用单元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如Z分数模型,Logisti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首要条件是分析财务风险预警所处的环境情况,需要达到的目标状况,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系统的结构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功能选定,结合企业实施环境与风险预警的论证,采用科学合理规范的财务指标。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对信息的汇总分析,根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出财务风险的预警。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要大量的采集相关的内容的信息,确定信息的范围,根据需要分析的信息目标,利用各方面收集来的资料信息进行汇总,结合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信息与企业相关市场行业等信息进行比较,得出预警资料。企业信息资料的采集是保证财务预警系统运转的根本条件。将资料转化为以信息为量化的判断指标,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采用计算机处理系统为辅助技术,连接企业各个系统内的信息资料,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为企业的管理人员,预警系统的操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的筛选,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分析处理的管理机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方法是利用财务风险分析机制,财务风险的处理中有应急措施、补救措施及改进措施等。财务风险的信息经过汇总,通过科学预警分析技术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并将结果迅速传递到危机处理小组。预警分析系统一般有两个要素:预警指标和扳机点。预警指标是指用于早期测评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财务指标;扳机点是指控制变动指标的临界点。一旦预警指标超过预定的界限点,则应变计划要随之启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所需的信息不同与普通的财务管理信息,只依据普通的财务管理的信息不能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信息的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预警信息系统与相关的财务管理共同协作,保证信息数据的质量与数量。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应配合企业发展建设要求。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预警都是因企业的发展建设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与操作是根据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果,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建立适用与企业发展的预警系统。对已经建立的风险预警系统应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检查,及时调整系统中不适当的环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应加强风险的防范工作。面对企业间的竞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财务控制程序,提高财务管理的制度,提升对财务危机的认识,将财务风险系统融入在日常的工作监督中,发现预警中的异常立即应对,采用危机管理对出现的财务危机进行补救处理,降低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安全发展。

三、总结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可以预先防范企业管理者在运营中不规范的的行为。同时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显示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企业发展的信息依据,可以作为企业财务问题与管理问题解决的依据,帮助企业合理的利用资源,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7)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中,因受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使得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偏离,从而给企业造成蒙受损失的可能。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必须要积极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相关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其主要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经营计划、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利用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财会等理论,并采用比较分析、数学模型、比例分析以及因素分析等方法而进行的示警预报。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让企业经营者对一些潜在的财务危机做好应对的准备,及时地找出财务危机产生的根源和经过,给企业的管理经营者提供一些改善财务危机的建议和措施,从而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和经营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2.树立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风险防范意识的树立是保障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成功建立和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管理阶层要牢固树立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并极采纳合理建议。

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的建立,积极遵循“职责独立、专人负责”的原则,从而确保企业的各项风险预警工作能够得到严格的落实,以避免受其他机构的影响和干扰。而在企业信息的管理上,要不断对资料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并及时对系统信息进行刷新,以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机制

对财务风险的高效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和核心。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则主要是一些改进方案、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其中,改进方案是对企业管理经营中一些薄弱环节的改进措施,目的是避免和杜绝类似财务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而补救方案则是指当财务危机发生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地控制损失或减少损失;应急措施是指当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出现时,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规避,以避免危机的不断恶化。

4.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其他各项制度建设进行有效地结合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任何活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要与其他管理活动保持良好的衔接和沟通,同时还要使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保持协调和一致性,并实现资料数据的共享。因此,要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就需要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其他各项制度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

5.遵循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良好构建还需要积极遵循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并使实施预警信息产生的价值能够大于实施预警信息产生的成本,以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一般情况下,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现金流量状况。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以及资本运营风险等,这些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不利于企业的协调稳健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企业要通过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控制各类财务风险的出现,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保障财务安全,从而实现企业运营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积极建立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能力

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外部的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企业要加强对其变化趋势和规律的研究,并通过建立相关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来有效地掌握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预测出企业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危机。同时,根据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预测结果,企业应积极制定相关的应变措施,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政策的调整,以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能力,减少或避免因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冲击,从而到达降低企业外部财务风险的目的。

2.建立相关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当前企业财务决策中所采用的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率,而错误的决策又会大大增加企业所面临的的财务风险。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在发展中建立相关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具体来说,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财务决策目标,并确保财务决策目标和企业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这是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科学性的前提。最后,还要对财务决策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障企业财务决策的顺利实施,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3.确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的理财目标和资本结构对财务风险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要确立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以规避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主要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与筹资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确定出合理的资本结构。

4.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能够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防范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企业要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以提高其资金的利用率。并对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找出其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相关的控制措施。另外,还要加强对当前财务控制制度的审核,对其中存在的监管漏洞要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从而增强其抵御各类财务风险的能力。

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是当前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路径。企业要积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相关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75-02

目前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营不善、管理漏洞、负债率过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而上述问题中,只有不可抗力是无法预知与改变的事实,其他影响问题均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同时企业财务问题也不是突发的,而是一个日益暴露的过程,所以要建立及时有效的预警系统模型,积极有效遏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降低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经济发展

(一)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首先,从宏观意义上讲,全球化不断深化,各国之间彼此依存,影响深远。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股市灾难和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发展深受其害。成为自30年代大萧条后最严重的全球灾难。各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相继破产、倒闭。而我国企业包括上市企业也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宏观环境萎靡不振使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财务风险增加。其次,从微观层面分析,企业自身对财务问题的披露也影响财务风险。早在2009年3月12日,财务部就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财务运行的影响及启示》,其中提到财务预警机制是对财务数据的有效预测,是企业自身所发出的警告信息,因此,企业需从自身财务问题着手,去探索建立适于自己的一套有效的稳健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国家经济发展

企业是市场的微观表现,因此持续健康成长的企业,通过影响市场的整体运行来决定国家经济发展走向。而财务风险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可以有效地研究企业财务指标、运营状况、以及其所存在的风险问题。所以,国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是企业共同发展支撑的结果。如果企业不具备竞争力,不能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很难受实现稳定有序地经济增长。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意义

(一)对投资人的积极影响

我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尤其是针对上市公司来说,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一系列预防财务风险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投资者决定是否进一步投资时,会参照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进行决策。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有待完善,财务风险预警还有助于投资者准确分析企业发展态势,及时调整投资布局,以提高风险下的投资收益。

(二)对债权人的积极影响

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和资金相关的融资、借贷问题(如银行、供应商等)。虽然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有着独特的融资渠道,但是间接融资仍然是企业资本结构中的重要比例。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或者银行而言,根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判断其偿债能力,以及信贷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政府管理和资源配置的积极影响

企业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因此,企业不只是盈利的个体,还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使命。大面积的企业倒闭和破产会造成经济动荡,失业率上升,从而形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企业需要及时关注财务风险管理,对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准确披露其发生危机的信息,使政府及早意识到危机现象,并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企业财务风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多角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以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法,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警示。它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其具有信息收集、预知危机以及控制危机等功能。因此,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模型也不尽相同,下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

(一)单一变量预警模型

(四)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生物神经网络建立起来的理论,采用并行分散处理模式,是一种非线性映射,能够自动适应学习且容错性强。而BP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典型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是具有多个阶层的神经网络。各阶层之间通过神经元实行权链接,即下层的每个单元与上层的每个单元实现全连接,然而每层神经元之间却无连接。由此可以看出各个阶层之间由若干节点组成,而节点的输出值由输入值、作用函数和阀值决定。因此这种复杂的网络学习过程包括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的过程。通过逐层修复来减少误差,循环往复直至达到要求的精确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一种平行的、分散的信息处理方式。具有较好的识别力并且克服了传统方法所带来的限制。也不要求严格的数据分布,能够较好地进行自我调整,及时处理数据遗漏和资料错误等问题。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因此,人工网络神经技术可以作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的重要工具。

通过多角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模型可以得出,单一变量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出企业财务状况,及财务问题全貌。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其先天的各种假设,其适用范围相当局限。因此在具体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中,要尽量适用人工网络审计技术以及logistic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建模。努力克服模型所带来的缺陷问题。综上所述,财务风险预警的建立也是动态的,具有时间序列等特征,因此在具体的数据选择时,也要合理选择数据区间,从而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精度和准度。来更好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一旦风险发生,及时找到积极有效地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晓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 孙 镕.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篇(9)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有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内控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预算管理不完备,没有较长时期的计划组织。在投融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资产结构及资本结构的适度水平、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流动资产不能与短期借款相对应、长期资产不能与长期借款相对应,融资过程中的“短借长用”使风险进一步提升。因此,企业需要在财务控制上设立预警系统,及时应对风险。

2.企业财务关系比较混乱

很多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下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筹集、投资经营、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受到损害,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理性决策,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一味追求企业规模做大,导致决策失误。成功的企业总是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断扩张是每个企业内在的冲动。然而没有明确目标和科学决策的盲目扩张,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还可能使企业破产。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量越来越少

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三部分。现金流入与流出量的差额为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是企业偿付债务、增加投资规模的基础。如果销售收入降低,就会导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减少,甚至为负值。长期较低经营现金净流量,企业不能正常更新固定资产,财务风险会增大,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越来越少时,说明获利能力出现问题,这是财务风险发作的重要征兆之一。

(二)资本资产结构出现问题

资本结构指资金筹集来源的结构,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由于财务杠杆作用,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时,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而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时,负债经营使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把资金运用在不同的资产形态上,称为资产结构。流动性强的流动资产经营风险低,其获利水平也较低;流动性弱的非流动资产经营风险高,其获利水平也高。有些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把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在非流动资产上,增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如果遭遇非流动资产变现困难,经营风险就会转化为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因此,资本资产结构出现问题,是财务风险可能增大的重要变现。

(三)应收账款和应付项目增幅较大

1.应收账款不断增大

应收账款有两个来源:一是正常结算周期内的占款;二是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允诺客户延期付款形成的赊销占款。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的余额比较稳定。如果余额不断加大,或是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为了维护客户资源而提供商业信用,造成应收账款余额提高;或是产品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虽然销售出去了,但客户迟迟不付款。这些问题,都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化为财务风险。企业要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否则会加大财务风险。

2.应付款项大幅度提升

当销售收入下降或者应收账款回收慢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时,可能导致应交税金、应付购货款、职工工资和水电费等不能如期给付。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尚可维持,但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就会出现原材料供应中断、水电停止供应等,生产就会受影响,甚至停业,各种应付款不断加大,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

因此,应收账款和应付项目增幅较大时,昭示着企业经营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四)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

利润是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反映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通过当期利润额与历史数据的比较,能够看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成本费用支出的大小等。因此,当企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时,后期可能会面临亏损,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止继续恶化。

(五)逾期贷款和担保等或有负债数额不断增加

企业周转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借款,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到期的银行借款可以办理展期,资金链暂时可以维持。但是企业较长时期不能扭转局面,就会出现不能及时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此时银行也会为自身利益考虑,要求企业还本付息。企业没有现金偿还,致使银行借款余额不断增加,财务风险逐渐变大。同时有些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大量的债务互保,债务担保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预想不到的损失。逾期贷款和大量债务担保的出现,都是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增大的预兆,要审时度势,尽快发现问题,否则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三、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设计

(一)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进行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结合企业财务目标,以月度、季度、年度等期间编制滚动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可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方面编制。经营活动从生产预算和销售预算两个角度,生产预算包括原材料支出、工资福利支出、设备维护费用等;销售预算包括销售商品收到现金、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等现金流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现金流出。投资活动包括回收投资的现金、获得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的现金流入、对外投资现金的流出等。筹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的现金、对外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支付股利等项目。

重视现金流量分析,要整体把握现金流量的基本结构。通过表1,可以看到,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分别占现金总流入量的比重,现金流出量分别占现金总流出量的比重,以及各自现金净流量占全部现金净流量比。

2.现金系列指标分析

①短期偿债系列指标

本组考虑了四个指标,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及现金充足率。

现金比率,指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是现金类资产收益能力低,比率过高,则企业流动资产没有合理运用,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

速动比率,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此比率以1左右为佳。当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或进行破产清算时,短期债权人更看重该指标。

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流动资产包括存货,存货的积压会使流动比率增大,而存货的积压减弱资产的变现能力。流动比率过高,又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定为1.8-2.2。

现金充足率,指现金净存量与本期到期债务本息和的比值。现金存量指在当期的现金净流量基础上加上前期的现金存量,打破了以前一贯采用现金净流量的分析方式,从动态角度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发展变化,反映企业当期可动用的现金资源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当前现金支付的水平。现金充足率比率越高,企业的现金资源越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企业的支付能力稳定,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比率低,会削弱企业的支付能力,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②收入转化为现金能力的指标

销售现金比率,是指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其现金收益成为考察企业收入质量的核心。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现金盈利质量指数,是现金盈利值与净利润的比率。其中,现金盈利值是用现金表示的企业净利润。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配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在企业利润里,由于在确认收入的时候应收未收款项等因素使实际的现金流入一般没有收入数额大,就需要用现金盈利值来反映利润中现金实现比。这个指标值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趋近于1,也可能出现大于1的情况。

(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也要注重长期预警系统建设。长期来看,企业获利水平、资产使用效率等方面也需要重视。本文从单一指标及多指标两个角度来分析。

1.单一指标预警设计

①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指标值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该指标的适宜水平是50%一80%,但没有特别固定的标准。如果资本结构中债务过大,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资产负债率上升,也属正常;但如果企业长期处于高负债水平,即使是因为快速扩张而导致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也应当引起重视。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并伴随销售收入下降、盈利减少、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往往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前兆。

②财务效益指标。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为代表。该比率越高,表明自有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如果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意味着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该比率的变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反应,应该及时准确分析变动原因,为后期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③资产经营效率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该指标反映了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在权责发生制下已确认为收入的未收款项,可以看做虚增企业的盈利,会降低企业收益质量。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资产流动性越强。反之,较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前期指标、同行业水平,判断该指标的高低。可以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对于期限较长的款项设较高的提示等级,加强收款管理,提高收益质量。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存货成本/平均存货,在比较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时候,差别主要在存货因素。存货作为流动资产,有变现快的特点,但是比现金、应收账款变现慢,存货的管理成为重要环节。存货周转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反之,表明存货周转较慢,变现能力差,从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在具体分析该指标时,应结合企业历年来的周转水平及行业水平。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综合评价资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指标越高,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管理效率越高。反之,表明资产的使用效率低,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此指标时,应结合企业前期指标及行业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断,促进资产使用效率。

④相关指标

对外担保占净资产比重,表示企业对外担保额占净资产的比重。对外担保是企业间经常发生的增强信贷融资能力的经济行为,运营的好,可以互惠互利,但也隐藏着较大的风险。一旦政策面实行信贷紧缩,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必须控制对外担保数额。我国有关上市公司规定,不得提供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上的任何担保。

结构风险指标。前文也提及,结构指标也能预警财务风险。比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率等。如果相关数据出现与历史数据较大幅度的变动,就需要给予关注。

2.多指标建立预警系统——“阿尔曼”模型为例

该方法由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运用单一指标复合的多元财务预警模型。选取五种最具预警能力的财务指标,建立线性的Z计分法模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

Z计分法把反映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用函数联系起来,综合评价财务风险。阿尔曼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若Z值小于1.81时,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之间,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明朗,判断容易出现失误,要结合更多信息分析;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的观点。阿尔曼的Z计分法或许在数字上不能适应我们现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是这种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思路,多指标分析是我们进行财务预警的重要途径。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做好预算工作,强化管理

成立财务预算管理部,组织制定财务预算管理;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预算管理部提出预算目标及政策,具体预算执行部门按照要求分解出本部门的财务预算并提交,由预算管理部汇总反馈;在预算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预算执行部门要定期报告执行情况,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二)时刻关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发现并解决问题

重视现金流的作用,做好现金流量分析及控制工作。调整资产和资本结构,使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短中长期借款及短中长期投资以及它们内部结构达到合理要求,改变企业“短借长用”的状况,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资产经营效率。减少与其他企业的债务互保业务,降低企业的或有风险。结合财务预警指标,出现非正常变动的,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同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应对。

1.风险分散法。根据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等方式来分散财务风险。

2.风险转移法。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将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的方法,包括保险转移法和非保险转移法。保险转移法是就资产的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非保险转移法是指企业特定的风险转移到其他单位,如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3.风险自留法。指企业自身承担风险损失,企业提取的各项准备金就是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

4.风险回避法。指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对可供选择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在能达到财务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小的项目,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星泽.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2).

[2]左庆乐,首静.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及其测评考核[J].财会研究,2004(4).

篇(10)

二、新能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新能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因多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活动产生影响,这有可能引发企业内部实际与预期财务状况发生偏离,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目前,国内新型能源产业起步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商业模式,导致企业自身缺乏方向性和发展中的劣势。在政策方面,国家扶持力度不足,政策倾向性不明显,使得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企业发展前景持观望态度。从新能源企业自身来看,由于企业管理因素造成管理短视,忽视环保;财务管理因素造成筹资短缺或投资不当;经营因素造成技术开发方向性错误、投入过大或盲目;此外,还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因此,多种因素影响着新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二)我国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管理层尚未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国内有关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报道相较国外还较浅显,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参差不齐,甚至某些管理层不知道财务风险管理为何物;另外,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识别滞后,重视程度不足,也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定期监控、复核和评估。

2.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一是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现金预算对于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现金预算,可以避免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偿债压力、资金过剩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多、收益下降的现象。二是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管理层上下级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管理人员会出现故意误解、、等现象。

3.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新能源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完善,缺少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无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主体。调查发现,新能源企业中仅有大约50%设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其中有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仅有1.45%,超过80%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无风险管理人员,更不用说有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经理。

4.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首先,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复杂,需要具备较好的数理统计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相关财务软件的专业的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我国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能动学习地最新管理知识、缺乏主动意识的现象。其次,财务人员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缺失、风险意识薄弱。目前,大多数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不能依据相关数据及时识别风险,盲目乐观。

三、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也就是财务失败预警,指专业人员从企业提供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利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分析、判别和预测,找出隐藏的企业财务风险,尽可能早地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出警示,敦促管理层及早做出决断、拟定必要的措施,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在国内外都有研究。我国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开始比较晚,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对预警系统的方法的研究和分析方面。Fitzpatrick在1932年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早期研究,也就是单变量预警研究。Beaver运用统计法,于1966年建立了使用多变量分析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Altman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时采用了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之后,递归分类、功效系数法、多元判别分析技术等被陆续应用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中。

上一篇: 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下一篇: 高效翻转课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