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53: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科研训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迅猛变化,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乃至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其中在校内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即SRT)被普遍认同为一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一、国内外SRT开展情况
最早在大学生中开展科研训练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69年,MIT创设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为促进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开创了先河。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UROP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和成熟的运作机制。有数据表明,80%的MIT毕业生至少参加过一个UROP项目。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始系统支持本科生科研。目前,UCLA设有2个“本科生研究中心”,分别在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生命与物质科学范围内组织本科生科研。1990年以后,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斯坦福、加州伯克利两所大学分别于1994、1997年专门成立办公室,对本科生研究进行组织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大学由于其众多开创性的举措,在本科科研训练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模式”。
在我国,清华大学在考察了MIT的UROP计划后,在已有的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了SRT计划,1996年开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项本科科研训练计划,SRT在跨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显著。之后,浙江大学借鉴MIT和清华大学的成功经验,于1998年试行了SRT。其他高校,如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设立了正式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本科科研训练的开展在我国已成为一种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这一行列。
2003年4月,南京农业大学把SRT作为一项重要教改措施,通过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以及调查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研究前沿,从而培养科研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以实现从单纯“教学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
二、大学生开展SRT训练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大学生的培养已从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SRT项目,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只有从基础实践做起,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研究。在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等,开阔了视野,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意志力也得到了磨练。SRT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接触,在充满学术氛围的研究中,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锻炼,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工作的认真踏实作风、对事业的敬业精神、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中国教育,过分强调严谨认真,按部就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近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RT训练让学生通过直接参加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通过SRT项目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推进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更为关注。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改变了以往教师上课时间讲课,下课就走师生间缺乏交流的状况。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常会提出一些新问题和新见解,教师在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启发,在沟通交流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SRT训练计划的实施
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的实施,已作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制定出了《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并写入《学生手册》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SRT训练计划由校教务处负责统一实施,设有校院两级组织机构。校级SRT训练计划指导小组由校教务处聘请有一定学术声望、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其具体职责是: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对各院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验收,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举办系列讲座,对学生科研项目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指导。院级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小组由院级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由一名组长和若干名成员组成,其职责是:全面规划本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安排指导教师,组织导师将科研项目及时转化为科研训练项目;负责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推荐、审核、监督、实施、评价和验收。
2.执行程序。SRT训练计划执行过程分为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几部分。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一次,由各学院进行宣传、组织、发动。项目的申报以课题组为单位,设项目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填写项目申请书,经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推荐,通过学院SRT工作小组审核后,提交校SRT工作组审批立项。对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教务处发文并要求项目主持人签订项目执行合同。在项目执行的中期,学校将统一安排时间进行中期考核,由项目主持人填写中期检查报告,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总结,并由指导教师签字。同时主持人向学院SRT项目工作组汇报项目的实施过程及研究进展情况,工作组对主持人的科研进展情况要审核并给出指导意见。在课题项目研究结束后,学校将对SRT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结题验收,课题小组填写结题报告和工作总结,并由学院统一组织向院SRT工作小组进行汇报和答辩。对按时完成项目研究验收合格的同学,学校颁发合格证书。
3.项目要求。SRT计划资助项目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项目研究类型可以是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调查研究。研究题目可以是针对某一学术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由学生独立提出,也可以是教师主持的各类研究课题的子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SRT计划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科研方法的训练,因此选题不宜过大过深。
4.相关政策。学校对于批准立项的SRT项目,每项给予800―2000元的课题经费,用于支持计划的实施。对结题验收合格项目的参加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如研究成果得到应用,发明专利取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公开发表了研究论文等,可再另行申请奖励学分。对于精心指导、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学校也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以鼓励教师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SRT训练的成效与思考
南京农业大学实施SRT计划到目前已近四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受SRT资助,我校有30多篇在核心刊物上。2005年我校立项资助项目383项,参与学生达1500多人。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该计划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SRT计划实施以来,校园里学术氛围显得比以前浓厚了,计划的实施是以项目组形式合作完成,有些项目组成员是跨班级、跨专业的,在开展研究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为了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我们认为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以使这项工作更加完善:
1.拓宽SRT项目的覆盖范围。以我校为例,虽然SRT项目参与的学生人数在逐渐扩大,但相对于本科生的人数来说仍显不足,目前只有1/3左右的同学在大学四年中接受了SRT训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学生能接受科研训练。另外从项目的内涵上来讲,也应该提倡开展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
2.加大重点项目资助的力度。目前学校对立项的SRT项目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资助,但由于资助的金额有限,会对学生深入的进行某一课题的研究带来限制。建议学校对每年立项的课题中,有研究或应用价值的某些项目,可给予重点资助。除了争取学校的支持力度外,还应大力争取教师科研经费和企业的委托项目经费的支持。
3.建立更加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我校目前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学生必须获得160个左右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获取这些学分已占用大学四年大部分的时间。在美国,同类院校的学生只需120个左右的学分就可以取得学士学位。建议学校建立更加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科研训练。如可将SRT计划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结合、毕业班的学生将SRT计划和毕业论文相结合等。
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SRT计划的实施是这种能力培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虽然较晚,但这些年发展很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借鉴国外大学几十年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做进一步探索,从而丰富我们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建中.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05第5期.
[2]杨慧.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第5期.
教育部计划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希望通过此计划转变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这种计划项目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坚持中期考核、经费变化的管理方式,通过中期验收项目的管理模式,给予科研成果有显著成效的团队更大的支持,同时也适当终止不合格项目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对影响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因素做出了合理化分析,并对新的政策下对项目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师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科技化的社会对大学生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科研能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项目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爱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
(一)基层组织的严格评审管理
学院单位关于团队申报的科研项目评选标准应该做到统一化、公平、公正、公开,它关系着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研究态度,并且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单位教师评选的良好环境下,申报项目的团队会更加认真严谨的进行项目设计和论证。
公正合理的评选制度和认真的学术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培养了学生言之有理的良好学术习惯,能够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二)应对挫折的教育和心态
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充满兴趣和激情。但是,科研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充满失败的风险 ,因此大学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科研创业的起点很低,同时受到政策支持能力、社会认同度、大学生经济能力、技术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对风险信息的预判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过程相当困难。在高校的科研工作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耐住寂寞、不求功利、受得了失败、能重新科研训练的思想。
(三)创建奖励机制
对学生的奖励。在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工作,学校应该适当在保送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方面对于参加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团队给予相应的倾斜,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的热情。
对教师的奖励。教师对大学生的指导影响了学生对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因此指导教师对项目付出的精力多少、是否与学生团队进行负责任的沟通都关系到项目的完成水平。因此学校在教学劳酬分配过程中对指导重点项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补贴。
奖励机制的创建能够对学生和教师对科研项目的研究激情起到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教师为指导学生团队付出更多的时间,并且能够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增强专业素质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四)大学生实践与科研的促进作用
理论文献、实物对专业的学生来说很熟悉,通过直接接触学术资料,结合实践内容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实践与专业学习的促进与结合。
参与计划高校的大学科技园要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任务,为参与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
(五)宣传科研申报的流程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项目意识一方面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学院教学组织的公平评审,另一方面需学院管理人员关于申报的组织和获批项目的良好管理。学院副书记和教学院长领导下的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需严谨、及时、有新意。教学秘书应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侧重宣传,使新生入校的时侯即对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清新、全面的了解,然后介绍培养科研能力对大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锻炼的价值。
(六)创设科研资金,营造科研氛围
学院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院设立研究小组,有的学院组织以科研工作为主题的项目大赛。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了院级和教研室级科研项目,用来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结语
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能高效的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学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需采取严谨、公正的态度去进行过程管理、宣传、评审等,然后不断探究创新的思路来支撑和优化项目的实施,从而形成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多方面培养模式,最后达到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62-02
国内外大学在高等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本科生科研给予了高度关注,相续推出相关项目来支持学生参与。自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倡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达到一定程度的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研究工作[1]。2007年,中国教育部推出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科学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开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部分高校属于教学型院校,一般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服务于地方的大学。自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lan,简称SRTP),对学生、老师及学校而言,都从中受益匪浅,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2]。本文从加强科研训练宣传、引进企业项目、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学科竞赛推动科研训练和加大激励七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法,以便进一步在教学型大学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特点,完善和发展合适的SRTP。
一、SRTP的收获及体会
(一)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SRTP是以项目的形式团队合作完成,一般由3~4名同学组成,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来承担相应的研究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的中期检查、老师的日常管理和团队成员的相互支持,都促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困难和挫折,努力完成项目,无形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对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有正面影响。
(二)增进师生的沟通交流,共同受益教师在指导项目过程中,要经常询问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学生确定任务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指导,得到项目中所需学习的知识或方向。教师通过详细掌握学生的现阶段水平,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计划以及实验安排。学生在项目中提出的看法和观点,有时候也可能使教师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灵感。通过安排恰当的时间分配和项目安排,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和指导学生工作中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制约。
(三)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SRTP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知识点比较多,这要求避免学生在单一学科知识上的缺陷,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糅合多学科之间知识。理论课少讲精讲,加大选修课和实验课的比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全面综合能力[3]。
二、不足之处
(一)经费不足,经费获取方式单一,项目立项少
项目申请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立项目,占比重较大。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现有资料信息、专业特点等自立项目,向学院申请立项。由于是教学型院校,自立项目经费受限。另一种是教师项目,资金比较充足。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每年挑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受限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经验,一般挑选人数较少,且从事的不是很重要的科研工作。总的来看,一个班级受到资助的人数占全班比例一般在8%左右,比例较低。
(二)教师参与比例低,积极性不高,指导学生方式差异性较大
教学型院校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和研究型的院校相比,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综合层次较弱。教师忙于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在开展学生科研方面意识较差。学校对参与学生科研教师的奖励,一般只是按照老师培养学生的所带项目数及获奖层次来发放相关工作量,而没有其他方面的激励措施,对教师参与学生科研的积极性有所不利[3]。
老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方面指导方式存在差异,无法做法规范化。在指导过程中,有的老师参与程度低,很长时间不过问学生的科研进展情况,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未起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有些老师过于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制定学生的工作,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压制,对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培养不利。
(三)学生参与人数少,项目成果较少
教学型院校的学生相比研究性大学的学生而言,基础相对比较弱,以及宣传方面的缘故,使得学生参与项目的人数较少。即使已经立项的项目,学校每年对SRTP进行验收,总是存在有部分项目没有完成。原因在于:有学生申请课题时,事先准备工作不充分,立项后发现无能力进行该项目;有学生在研究方法出现偏差,等重新更改时,发现时间不足,甚至有学生中途退出而换其他同学来完成。项目的验收一般是以实物、论文写作或申请专利等形式来完成。但从每年的统计来看,发表的论文较少或层次较低;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版权也较少;至于把项目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更少。这对于教学型院校将有限的经费来开展数量有限的项目而言,会影响SRTP进一步的实施效果。这说明对学生的挑选要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要定时对项目进展情况跟踪,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三、改进方法
(一)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宣传
要吸引优秀学子从事科研训练,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在学生在大一期间,电信学院采用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的形式,分别邀请参加过SRTP的高年级学生和指导老师来对SRTP进行说明。学长从学生角度来讲述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过程与成果的分享以及科研过程中面对困难如何获取帮助等。指导老师可从“SRTP做什么”、“如何选择项目”等话题展开,用学院获奖项目作为实例,告诉同学们如何实施项目的创新设计,引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开展项目的创新性研究。同时还强调做科研训练的正确方法,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习惯,这对以后的科研开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引进企业项目
除了上面提到的学生自立项目和教师项目之外,还可以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项目。企业课题在中国很少,一般是委托学校或者教师解决特定问题。该类课题经费充足,而且来源于社会需要,从培养本科生角度来说,通过了解现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利的[4]。这需要教师对这类项目要进行合适的分配,以便适合学生当前能力水平,从而达到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大学生科研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取决于指导教师指导水平的高低,因此,学校要制定完善的指导教师的岗位管理职责,对指导时间、次数、内容做详细的规定,不负责任、没有按要求完成指导工作的教师应受到相应的处理。明尼苏达大学的师生双向评价是个很好的评估方法。笔者曾指导了“基于ARM的智能家居”项目,该项目可看作是一个微型的产品研发,几乎包括了从市场调研、方案确定和产品研制等多个环节。笔者在指导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把握项目研发方向、文献查阅方法等,而具体工作包含硬件设计、软件开发调试等都是学生独立完成。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需组织项目成员参加每周的例会,学生根据项目进展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项目的下一步任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将学生的创新和教师的适当引导有机结合。
(四)建立科研成果交流平台
项目完成后,以多种形式来展出团队的项目成果。具体形式如下:以书面简介或实物的形式展示项目结果,学校每年的科技节,学校及学院网站宣传,参加企业主导的比赛等。这可以增强已参与学生的自豪感和积极性,培养口头表达与提高心理素质,吸引低年级学生参与项目,也可以吸引感兴趣的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项目。同时建立本科生科研网站,出版大学生科研优秀论文集,整理过去项目的硬件及软件等,为大学生的后续科研与创新活动提供有利帮助。
(五)学科竞赛推动科研训练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推动科研训练的有效方式。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可以参加学科竞赛,包含:国家范围内每2年举办的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每2年举办的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还有企业及相关协会举办的区域比赛等。参加竞赛,不仅能激发大学生自动学习的热情,还能督促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参加一场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加大教师及学生激励。
加大对完成项目的奖励,有助于吸引优秀的教师及学生参与项目。对学生而言,可以采用一定报酬或折算学分的形式;或在学生毕业找工作、研究生入学等为其提供有利材料[4]。对教师而言,在将指导学生获取成果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之外,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及年度考核等时有一定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98-100.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和新热点。近年来,内地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旨在培养大学生独立、创新、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这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教育、科技发展趋势的一项教改试验。
但内地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因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条件有限,所以如何开展好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还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在全日制本科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着多重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本科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良好道德观。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设计、社会调查、项目论证和撰写项目结题报告等环节,树立科研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精神。
此外,当今社会分工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细化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学科交叉纵横的趋势,高尖端科技不再仅靠单兵作战就能解决。因此,大学生通过团队模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强化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建构谦虚、包容、共享、务实、协作共赢的处世观和道德观。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积极性。
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大量学习精力花在了各类等级考试上,而弱化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建构。同时,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跟不上社会需求,学生对专业课程兴趣索然,学习积极性较低。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改变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模式,把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引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发现和探索知识的乐趣,内化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和过渡。
当前地方院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和考核,基本以课堂授课和考试分数为主,在学生科研创新素养上未能有深入体现;而研究生的考核方式则比较多样化,且基本以科研工作量和的考查方式为主。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这种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读研后科研能力后劲不足。
要解决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衔接不畅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应加入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可以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接轨。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学活动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指导老师通过对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其自身会对教育理念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产生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同时,师生在专业、学术、科研领域进行交流协作,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双方的理解与沟通。
二、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因素
从各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看,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第三,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上无法满足相应需求。
三、探索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研创新训练模块。
科研创新活动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首先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的模块,形成一个系统的培养方案。可以采取按照年级划分的“分阶段、分层次”模式,逐步推动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步伐和层次,如对大一学生主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科研创新训练模块的宣传为主,鼓励他们在从一年期下学期起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中来;对二、三年级的本科生,鼓励和引导其申报、参与校级、省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大四学生,以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为科研创新训练的主要要求。
(二)优化配置师资力量,实行导师制。
地方本科院校受地域、经济等制约和限制,在院系、专业、师资的规模和质量上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教师的科研水准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较大不足。
因此,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均等的科研方法训练,地方院校需要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整合学校的教师队伍,发挥校内外见实习基地优势,邀请和吸纳校外专家,组成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导师团队。
在师资配置上,可以以院校学术委员会为基础,吸收科研经验丰富、科研成果多的一线教师,组建导师队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术导师”,允许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导师制模式,让优秀师资力量承担起对专业学术基本科研方法、科研训练普及推广的职责和任务。
(三)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将科研创新训练日常化。
地方本科院校多是以教学为主的院校,要达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最大效果,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有机统一的模式,推进这一模块的建设。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课程模块,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科研思想、科研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科研发展趋势,并适当同学生讨论一些前沿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逐步推进科研创新训练日常化。
(四)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热情。
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开展情况来看,如何设计激励和评价机制,增强师生的参与动力,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认真考虑。
从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积极性看,地方院校可以对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科研创新学分奖励,在奖学金评定中增加科研创新奖励模块,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年一度的“科研创新之星”评选,充分发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双向杠杆作用。
对教师和院系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可以对在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指导老师和院系,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年终科研工作量认定中予以一定的认可。
(五)逐步拓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覆盖范围。
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看,由于其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起步较晚,覆盖的学生数还很少。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只有1/3左右的同学在大学四年中接受了这一训练。
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根据院校实际,逐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科研创新训练受众范围,充分挖掘和引入社会资源,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这一锻炼的机会。
四、结语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是一项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地方院校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更多的研究和投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67-02
1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我国部分大学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P),并逐年得以推广,进而在广大高等本科院校广泛开展起来,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学生参加SRTP,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基本理论知识、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却很少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科研素养难以得到提高,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活动模式,重在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做中学,在问题、同伴和教师引导下立足自学[1],得到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订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2],有效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也是衡量大学生活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在参与 SRTP 项目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从项目的申请课题到结题,都需要大学生亲自动手来做,要以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必然会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大学生SRTP项目是由一个团队共同申报和完成的。在申报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共同完成。没有团队团结协作精神,遇到的疑问和难题将无法克服和解决,也就无法完成项目的研究任务。
2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虽然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起来,但针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对参加SRTP的认识不到位。高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大多数高校SRTP项目是人才培养计划之外的要求,不是大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SRTP项目的不重视。加上课程多,负担重,使大部分学生的精力只能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加上社会上对英语四、六级及其他技能资格证的重视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参加SRTP的积极性不高。
(2)大学生专业领域及知识的局限。由于申报SRTP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大学生往往由于专业的局限不知道该如何申报项目,即便有了项目,又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并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完成研究任务,这对申报者或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有望而却步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申报SRTP项目的积极性。
(3)大学生参加SRTP项目常常是被动参加。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SRTP项目来源常常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高校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项目参与人员也常常是由指导教师指定的,项目提出的研究目标、设计思路、实验过程等往往超出大学生的能力范围,大学生只能按照指导教师的研究思路去做,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对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几点建议
(1)要有一个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科研训练计划必将不能很好的开展。所以大学生应当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以项目主人翁的感觉融入项目当中去。一个SRTP项目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全体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并完成。在SRTP的施行过程中,大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超过自身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困难,不能一味地找指导老师去寻求帮助,而应该通过主动出击,查找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
(2)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意识。由于科研训练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需要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一起共同完成。通常在一个SRTP项目中,不同的成员指导老师会按照不同的内容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根据他们所擅长的知识领域开展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每一位项目组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要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3)要有主动沟通的意识。这里的沟通包括与指导老师及项目组成员沟通。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表达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会在项目的进行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项目组成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分歧,但最终大家都会以完成好课题为目标,这使同学们学会了从大局着眼,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法[3],也有助于了解其他方向的知识和和谐团队的建设。当沟通做好了,项目的进展也必将提速。
(4)要有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开展SRTP项目的过程中,学校下拨的项目开展经费往往是不够的,对于经费的使用项目组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要将项目的经费实实在在的用到项目最需要的地方,不能乱用。对于研究过程中采购的材料和物资应该节约使用,而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设备与仪器,要在熟悉使用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因为有些设备与仪器的使用复杂,如果不熟悉使用方法和操作规则,很容易损坏仪器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要正确看待SRTP项目所带来的利弊。大学生们参加SRTP项目,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并提高收集和检索资料的能力[4],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今后的毕业就业、工作或读研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但与那些未参加SRTP项目的大学生比较,需要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使得课余生活显然没有那些同学丰富,再加之有些同学以短浅的眼光看待科研训练的意义,认为只是给指导老师打打下手做点小东西,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利益,在遭受其他同学的不理解后,可能对坚持参加科研训练产生动摇,导致参与的项目半途而废。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SRTP项目带来的利与弊,抓住主流,坚持将科研训练计划进行下去。
4结论
大学生SRTP项目涉及大学生、指导教师和高校三方主体,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明确规范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使SRTP项目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作为三方的重要一方高校更是对大学生SRTP项目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是高校要完善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SRTP项目,强化教师在科研训练计划中的指导作用;二是要以项目为中心,加强SRTP项目过程管理,建立大学生科研项目来源多元化机制,完善大学生科研素养培育体系;三是要增加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投入,加大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基地建设,保证大学生SRTP项目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2]王菊,周宗瑶,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4)
同志向全党发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令。同志曾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又称为“科研训练”,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需求,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实施的一项措施,旨在给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形成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因此“科研训练”有别于专职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它产出的不是“科研成果”,而是“创新能力”。
良好的创新素质只有在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熏陶和培养。大学生具有无限的研究与创新潜力,开发这种潜力是研究性教学的最终目标。辽宁科技大学和许多大学一样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本课题组也作为指导教师参加了学校的历届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从中感悟到“科研训练”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一、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活动。而科研训练给大学生选择研究课题的机会,引导学生了解选题立项、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全面构思并拟定项目方案、撰写学术论文、发表交流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及基本方法和原则。通过一个具体课题的完成,让大学生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了大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等创新技能,进而提高创新能力。此外,通过选择性地参与教师的在研课题,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大学生可以通过“耳濡目染”为“升堂入室”奠定基础。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做些辅的工作或参加某些力所能及的子课题研究,这样将提高大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向,拓宽科研思想,发现适应自己的科研问题,促使自己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
二、科研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自信心
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谈到创新,首先想到的是瓦特发明蒸汽机、陈景润攻克数学难题、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从而把创新想得很神秘,高不可攀,一般人难以达到。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狭隘的。创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创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化的,它不
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不是只有著名数学家和发明家才能具备的特殊才能。现实中,创新的体现形式是多方面。从大的方面讲,有思想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具体到某个领域,有内容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形式的创新,角度的创新,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程序的创新,颜色的创新,包装的创新,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产生创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丰富的创新潜力,只要我们尊重它,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积极思考,不断实践,勤于反思和总结,就能使自己身上的创新潜能像流水一样涌现出来。创新源自生活,创新源自实践,创新源自学习。
三、科研训练提醒大学生创新应具备的基础
1.必须站在学术最前沿。创新,是要在前人研究或实践的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没有站在学术的前沿,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继承,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很难跟上学科理论和应用的发展。站在学术前沿来看待所学的内容,深刻地领悟所学学科的实践意义,激发自己学习兴趣,并对相关领域生疑,进一步主动研究、攀登科学高峰。
2.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注重各个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科学研究告诉学生: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实学好基础课程知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产生灵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好学习基础。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做基础,更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任何一项科研都不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所能包容的,而是多学科的综合体现。所以,能够充分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还要注重各个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四、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只是精英的培养,而是精英教育与广普教育的结合;不是单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大学生亲自参加科研训练,通过教学相长激发科研灵感和研究欲望,产生新的学习和研究动力。在我校历经六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本导师组指导六届共20余人次的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包括化工、冶金、生物、应用化学及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课题组,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优点。六届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做教师的科研助手、直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的机会。通过科研助手的锻炼,使学生和导师有了更多的接触,学生获得了在其它地方得不到的隐性知识。通过一个贴近专业实际的研究课题,学生们亲自经历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调研、开题、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数据整理、归纳总结、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既尝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大学生有机会体验自身学习进步、科研能力成长的过程;同时,大学生在具体的科研过程中也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体会到多学科交叉的真实意义。如一个科研训练课题――混合物分离,首先要懂化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要实现分离就必须使用仪器设备,这就要求了解电、机械和材料;数据处理要用工作站,这就涉及计算机;最终的结果要。什么材质的仪器设备适合该系统的物质分离?什么软件工作站适合处理所得到的数据?怎样以科学的语言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怎样把多学科的理论统一到一个载体上?这些是在理论课堂上很难想象的,而在科研训练中真实的体会到了。科研训练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基础理论和探索高科技前沿的重要基础。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更新本科教学内容,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经验能够完整而充分地体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获得高峰体验,得到一个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和总结,培养初步的探索型研究能力,实现了本科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应用研究项目资源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本科生阶段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通识型人才,使本科生能从大学研究特有的机会和资源中受益,在本科阶段受到最优良的培养。
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来源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中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有利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根据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生成、获得及其导师制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建议。(1)重视科学研究。隐性知识的生成、获得离不开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大学教师应重视科学研究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大学老师只有自己是研究者,才能了解未知领域的学术前沿,才懂得学术的标准规则。通常,在这样的状态下才便于他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当教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时,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取到老师关于研究等方面的隐性知识、为使学生理解把握从而获得隐性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会更好地诱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便于其隐性能力的养成。(2)加强师生的密切交流与合作,便于学生从导师或别的同学身上汲取营养,便于师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3)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4)建立导师制:导师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及其专业知识水平,因人而异地制定其学习计划,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导师制是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凤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2010,(4):179-180.
[2]杨尧忠.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成功素质教育.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122-123.
[3]高丽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S).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4-0124-04
引言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是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为此国内外的高校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1998年, 美国博耶委员会出台的研究报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提出: 研究型大学应形成一种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的有机系统, 设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 使学生具有真正的、有价值的研究经历。[1]报告中提到的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本科生中开展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通过计划的实施, 使得学生了解到科技发展的前沿, 及早接受科研训练,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 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国内外发展经验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始创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提出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简称urop)。接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于80 年代初也开始了本科生科研训练。在90年代, 随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两所大学开始对本科生研究进行组织并提供服务,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
我国高校也于上世纪90 年代逐步开展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其中清华大学在已有的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 于1995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简称srt)计划, 并于1996 年开始正式实施。1998 年, 浙江大学开始试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srtp)。随后一些高校也陆续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 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这一行列。
笔者所在高校——华南理工大学自1999年起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计划(2004年改为学生研究计划)。学校结合自身特色, 在学生研究计划的基础上, 于2002年起增设“百步梯”攀登计划; 2007年起实施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起实施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本科生自主选题项目。这些由国家、省部、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 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经验和建议
近些年来, 笔者因负责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工作, 指导了部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竞赛,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就参加成员遴选, 前期准备工作, 科研项目选题, 实践过程引导和训练时间安排给出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具体如下。
1. 参加成员遴选
本科学生研究计划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还是少数具有潜质的学生, 此问题还存在一些分歧。[2]但是就目前已经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各高校来说, 其名额和经费均存在限制[3, 4], 而且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 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从报名的学生进行遴选, 遴选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动机。学生参加研究计划的目的各不同, 有些是“羊群效应”的盲目参与, 有些是为了凑足学分顺利毕业, 还有些是为了完善个人经历, 充实求职简历。这些学生大部分不能真正将课余时间投入到科研活动甚至中途退出, 从而没有达到科研训练应该起到的效果。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和较好的专业基础, 甚至自己单独或是与人合作完成过科研作品。他们希望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训练, 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因此应该将这部分学生挑选出来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
(2)自身基础。这里指的是其专业基础与科研项目所需基础的吻合程度。大部分科研项目训练的时间有限, 因此若是学生具备一些与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是技能可以弥补训练计划时间周期短
的不足, 如一些项目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 部分项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硬件设计基础或是软件编程经验等。
(3)投入时间。在本科阶段, 一年级课业任务繁重, 而四年级面临考研及就业压力, 都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科研训练。相比而言, 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相对比较充裕, 同时也具有了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尤其是那些准备就业和能够保研的大三学生在时间上更为充裕。此外, 部分学生参与学生会、社团活动较多, 虽然有兴趣参加科研训练, 但却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时间, 因此遴选成员也应考虑此问题。2. 前期准备工作
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实验条件和前期积累都相对比较薄弱。然而学生科研训练不同于课程设计, 一般不可能从零开始, 因此在指导学生科研训练时指导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富的研究积累, 而其所在实验室应该具良好的实验设备条件, 以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在已有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快速进入研究状态。
(1)研究环境。理工类的学生研究计划一般需要一些实验环境和设备, 而学生研究计划的研究经费有限, 且其经费主要用于少量实验元器件, 书籍和资料的购置, 无法满足全部实验环境和设备的购置需要。因此, 指导教师自己或是所在实验室应该具备科研训练所需的主要实验平台和设备, 从而保证参与的学生可以顺利地开展研究计划。。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不同于课程设计, 其深度、难度、工作量以及综合知识积累都会大于任何一门课程设计。学生如果能够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 其科研训练和项目完成的效果会更好。因此, 指导教师以及所在项目组织若有一定的前期研究积累(包括已有的理论成果、文献资料、实验设备、材料、软件系统、算法及仿真平台开发等), 将有助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快速开展。
3. 科研项目选题
项目的选题应该充分考虑本科生自身专业知识基础和研究时间的有限性。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 把创新性强的科研课题和一些教学实践项目转化为科研训练计划题目, 使得项目题目和内容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1)内容伸缩可控。每一届科研训练成员的情况具有不可预测性, 因此科研训练计划的项目内容应该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参与时间进行调节, 既可以通过较短时间的努力实现系统的初步功能, 又可经过继续深入研究来扩展系统的功能。
(2)结合实际需求。科研训练的项目应该以结合实际的应用系统开发为主, 同时具备可演示性。本科生阶段, 还不具有深入的理论知识, 因此对应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会比较感兴趣, 如一套可演示的应用软件系统或是一套可以脱机运行的硬件系统等。
4. 实践过程引导
项目实施是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和参与, 并从中得到良好的科研训练, 开展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是项目实施和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
(1)调动主观能动性, 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在确定科研训练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方法。通过几年的学生研究计划工作, 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研究计划的过程中, 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交待一点, 学生进行一点, 老师提供参考思路后, 学生完全按照参考思路进行, 没有一点变通或是自主创新的意识。因此, 在进行项目训练时, 要调动学生大胆思考, 努力创新。指导教师给出的参考方法和思路, 不要太细太全, 应该留有余地, 并鼓励学生在参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或是多阅读相关文献进行自主创新。
(2)树立团队意识, 培养合作精神。项目组队是项目开展成功的关键一环, 项目实施成败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情况息息相关。作为指导教师应根据成员的情况和素质进行有效的组队, 并认真协调好各成员的关系, 使得他们明确各自分工。此外, 在这些年的实践中, 发现适当情况下也可由参与成员自己组队一起来参加科研训练计划, 这些队员有过分工合作的经历, 合作起来会更为融洽。最后也可以采取成员在互相了解后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组队。
(3)按时汇报进展, 集中深入探讨。学生研究计划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科研训练, 因此相对比较松散,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时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一次项目进展汇报、学术
交流, 就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通过这种方式, 一来督促学生以项目为准绳, 积极思考, 查阅资料, 动手实验, 保持学生科研训练的不间断; 二来可以就研究过程中偏离正轨的研究方向予以及时纠正, 对发现的技术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 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5. 训练时间安排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其自有的规律和特点, 合理利用这些规律和特点, 能够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时间, 保证科研训练的良好效果。
(1)合理利用学习阶段性。大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学期初, 学生的课业最为轻松, 参加科研训练的时间较为充足, 训练的效果和进展速度都比较理想。而期末最为忙碌, 往届学生的研究计划在此时基本停滞, 所以应将主要的研究训练工作安排在学期初, 并合理控制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度。
(2)充分利用假期。相对于研究生来说, 本科生的课程较多, 学业负担较重。虽然学生能够在学期初安排一些科研训练工作, 但总体来说学期中能够利用的课余时间有限。因此学期间每个假期对科研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段时间相对集中而且少有其他干扰, 可以安排学生集中学习、研究和讨论。
(3)与毕业设计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学期初和假期时间, 学生能够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 但毕竟存在课程学习、考试压力, 并受到低年级专业知识积累的限制。而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会有3-5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课程学习已经结束, 考研和求职等事情也已经完成, 可以将学生研究计划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 进一步深化项目的研究, 继续开展科研训练, 不仅能够取得更好的科研训练效果, 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5]
三、结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历史上最为剧烈的变革当中,世界各国软实力的竞争,使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形势,加之近年来教育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趋势,由此导致大学生特别是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实践、沟通、创新、就业等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成为常被社会所诟病的事实。如何尽快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地方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能力方面的训练始于欧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大学也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便是其中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但有些研究者却据此认为:“积极推进研究型学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应是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的根本区别。”这种观点其实是将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的权利给“一票否决”掉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也随着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力日渐丰厚的地方本科院校越来越认识到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重要性。
(一)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和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学校拥有能够进行高层次科研的师资,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意味着学校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今日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明日社会各领域的中坚,甚至肩负引领某方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大学期间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以外,必须使学生接受一种能为其今后从事更深层次研究和社会活动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和办法。
(二)是打破高等教育等级划分、追求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的现象,这导致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无论在师资、生源、经费、硬件、地域分布等诸多发展要素面前失去了话语权。如果在培养人才的措施和方案上再采取不同的版本,将不利于地方高等院校的长期发展。而这些院校培养的人才当前恰恰正是支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中间力量,能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顺利实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尤其在地方院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学生受传统教学体制的限制,难以获得参与科研的机会,而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内容也陈旧僵化,不能反映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自主创新教育,并开展了一系列课外科技活动。但由于该类活动中竞赛类型的比率偏多,教育科普性质类型的比率偏少,这就使得受益人群的范围大大受限。学校为了保证获奖,往往在人员选拔、项目筛选上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在资源投入和使用上也往往集中于优势项目,对学生干涉过多,学生难以得到真正的科研训练和进步。
(四)是为了大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
科研训练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于其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锻炼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今天,在80、90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获得持续发展最有力的动力和源泉。
二、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
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重庆三峡学院于2008年5月正式启动和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SRTP”是面向全日制在读本科学生开展的一项创新性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几年来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概括而言做了如下几点工作:
(一)制定文件、搭建组织机构
制定一个好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方案是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精心调研、了解国内外各类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地方政府对经济文化事业建设的具体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实施方案。方案制定后要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搭建实施计划的组织领导机构,要安排一定的经费保障,还要安排专人负责。并且要将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的创新学分、奖学金、先进个人等的评比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目的、有激情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精心设计实施措施和办法
1. 成果完全参照教师科研立项的模式进行,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实行课题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项目强调主持人的权利和义务,其权利不仅可以决定项目的创意、分工、组织等环节,甚至可以依据成员的表现决定其去留。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锻炼课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领导能力,同时也锻炼团队成员间的组织、协调等能力。
2. 项目申报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注重受益面的问题。方案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分别30%、40%、30%的人数比例限制数量进行立项,这样做使得大学生在项目申报中感到巨大的压力,因此他们会积极、主动、超前地选择导师指导,酝酿好方案,并精心地进行方案论证。立项也考虑到三年内对所有本科生做到100%的覆盖率,使每一个人均能获得平等的科研训练机会。
3. 结题要求采用多媒体(PPT)答辩制,一年安排两次进行。项目运行周期一般为一年,但对完成优秀者和完成一般者可以在半年和一年半中做弹性调整,直至取消不合格者的答辩资格并要求其重新申请项目。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和答辩,将视频、影像、声音资料和传统文本资料加以结合,锻炼其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视成果进展灵活安排答辩有利于给学生带来挑战,也有利于学生自行处理好科研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4. 选择题目、选择团队、选择导师完全打通。选题上既鼓励在专业学科的范围内进行,也允许打破专业限制,按照自身的爱好任意选题。团队组成允许打破班级、年级、专业、学校、地区的局限,鼓励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成员,唯一要求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如我校项目目前已有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工程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绵阳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大学生间的校际交流,也有利于对分布其他省域间的研究内容进行调查。导师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并自行联系,如果确因研究课题校内无法解决的,经申请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
5. 立项归属地原则。从安全、经济和项目运行的深度、广度及运用等因素考虑,一般来说立项中倾向于考虑项目成员和项目所属地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生项目不同于教师和科研机构项目的地方。靠近家乡有利于学生调研中的人身安全和节约经费考虑,毕竟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研究内容的实质,更有利于现在或者将来这些学生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家乡经济文化事业的建设上。
(三)能力过程并举
方案设计中我们鼓励教师在指导中多提思路而不是“越俎代庖”,不主张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去,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同时,我们也鼓励大学生带着项目积极投身到当前国家所倡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并要求每一名学生写下活动感言或日记,并且将好的东西及时运用媒体和网络进行宣传。注重过程训练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中,扩大了视野,学会了做人做事,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三、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成果及运用
从2008年运行至今,重庆三峡学院“SRTP”项目参与成员达到上千人,共立项建设了200多个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共产生了一批调查报告、学术论文、DV短片等成果,其中有近200篇在省级刊物上。学生还依托项目成果申报了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大、小“挑战杯”项目,并获得一批市级、校级奖励。通过项目运行,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由于部分项目与“挑战杯”“三下乡” 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结合,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了国情、市情和民情,相信这段经历会对他们一辈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在调研中留下了感人的日记,文中摘录几条:“在这里,我得感谢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感谢那些在实践活动期间帮助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团结、互助、友爱、进步’的团队精神。”“在进行调查期间,每次看到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充满渴望而又略带忧伤的眼神时总是心酸。我们需要用更多的力量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让他们的生活和心灵都不再孤独,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出去实地考察的那段日子。不管之前在网上、在书上查阅了多少资料,也不及我们亲自从古寨走过。只有到了实地,我们才能真正产生自己的想法;只有亲自去做了,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成果。这个简单朴实的道理,我想是适用一辈子的。”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锻炼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大学早已不再只被当作是理论学习的场所了,它更应该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社会团体。在这个环境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校都需要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土壤,只有如此才能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永不衰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 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4).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重要载体。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训练;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1]。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重要载体[2]。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现已形成国家、省和高校的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扬州大学是较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高校之一。近年来,本文作者所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已逐步探索出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
1.1项目申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对象以全日制本科二至三年级学生为主,要求申请者品学兼优,课程无不及格记录,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项目申报以课题组为单位,课题组成员需分工明确,总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课题组应至少聘请1名专业教师担任项目指导教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项目选题,研究内容可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导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科技发明和工艺设计;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
1.2项目评审
项目申报至学校前,需先经过学院的初评,由专业学科组从“食品学科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以及解决当前食品工业重要问题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学院初评基础上,由教务处和校团委共同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与立项。在获准立项的校重点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项目。
1.3项目资助和实施
根据评审结果,项目资助类型分为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重点资助项目、校一般资助项目和校立项不资助项目等。学生受资助后,学校将划拨首批项目经费到指导教师科研账户,用于资助学生完成研究计划。学生需主动与导师联系,了解导师对研究项目的要求,并听从导师的安排和指导,合理地安排好课程学习和项目研究间的关系。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受资助的学生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投入(至少600~800小时)。
1.4项目的中期检查
为了解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计划,由学院组织学科组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学生应提交项目中期进展报告,简要介绍课题研究进展,是否按时完成研究计划,以及累计投入研究课题的时间等。同时,指导教师应审阅所指导学生的中期进展报告,并对学生的研究工作做出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中期报告和指导教师的评议意见,确定学生是否通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学校将拨付剩余资助经费;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学校将终止对其资助。如果学生在项目执行期间受到学术警告或出现考试课程不及格,学校也将取消其项目资助,并追回已资助经费。
1.5项目的结题验收
项目结题验收时,学生应提交项目结题报告书和结题材料,结题材料可包括科技论文、专利或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经指导教师、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学校对通过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将认定创新学分4学分(其中2学分可认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2学分,另2学分可折算成公共选修课学分)。项目结题验收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符合免试推荐研究生条件的,学校将予以优先推荐。
2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成效
近年来,本专业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平台,顺利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成功构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以来,本专业在国家、省、学校三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数上一直保持较稳定的水平,并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上取得了突破(图1)。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并申报了10余项专利。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还被推荐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或创业计划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以来,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40%左右,同时,学生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100%,高素质的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3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需要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积极性
如何吸引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指导项目的积极性,已成为顺利推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从项目申报、成果认定、奖助学金评定以及免试推荐研究生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不断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和教师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优先考虑,并提供适当的配套经费,以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
3.2需要保证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时间与精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在本科二至三年级进行,而该时期也是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的主要阶段,造成部分学生难以处理好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而项目指导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投入额外的时间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在精力上也难以保证。因此,项目学生应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敬业精神,要服从导师的指导,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好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暑假,集中精力完成研究项目。另外,学校要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鼓励校内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同时,积极聘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
3.3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学校应该为项目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将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共享平台;同时,各专业实验室、实习生产线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也应定期向学生开放,向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硬件支撑[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学生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和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此外,学校可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学生参加项目的材料和水电消耗等。
3.4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按照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部署、指导、组织管理与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各学院应成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工作指导和质量监控等工作。同时,在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全程的监督与管理,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合理评价项目成果[4]。
4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平台。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应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积极性,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并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15):15.
[2]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6):158-160.
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认为,现行高等教育制度完全可以做到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进行,而不必使能力培养游离于知识传授之外另行来做,只是很多时候在教学中仅凸显了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功能,它原本就具有的“能力培养”功能却因隐含其中而被人们所忽视,现在我们应该让这种隐含的功能显化,以便即使人们清楚意识到对高教制度的不少指责有失偏颇,又因目标明确而能将高等教育的各种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因此,笔者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这方面做了些粗浅的探索。
一、基本认识和使科研能力培养与具体知识传授结合的总体设想
不应让训练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同课堂教学脱节,而应使之与课堂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以收到新知识的传授、掌握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箭双雕”之效。
科研作为一个过程由若干环节构成:经前期思考、探索产生的问题,为获得问题的答案而设计的解决方案,经方案实施得到一系列包含诸多误差信息的初始原始数据,对初始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剔除而得到更为合理的原始数据,再借助某些数学手段对之进行某种或一系列运算处理从而获得一些导出数据,对这些原始数据和导出数据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必要的结论并对结论做进一步检验与说明,然后要以口头或书面或电子等形式对上述环节及其结果进行准确简洁的表述,最后还应采用某种合适的方式将此表述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社会的检验和方便他人利用。只有不断经过这一系列环节的完整训练,一个人才有可能初步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要领,为其进一步深入以至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只有在反复进行上述环节的实践活动中才可能受到训练并得到培养、提高,也只有通过上述各环节工作的完成才能体现出其科研能力的强弱和达到的水平。
尽管现实科研活动通常不是由一个人独自完成上述诸环节,而是多人分工协作以团队方式开展工作,但要能在协作中配合良好,每个参与者还是应对自己之前和之后以至整个计划要做的工作有比较清楚和准确的了解,并有全局观念,才能在完成自己这一部分工作时想到、照顾到其他环节,以避免无效劳动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返工,也才能时时留意可能产生的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新现象。因此,训练进入科研领域的新手时,应尽可能使其对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有一种不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的、相对完整的了解,才能为他们实际介入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述基本认识为指导,笔者以为,教师在制订自己的课程教学计划时,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目标加入其中,并尽可能使此目标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且注意把以上述及的科研各个环节顺序分布在各部分教学内容中;然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引导学生逐个涉及上述各环节,以求使他们在学到各个具体知识的同时逐渐熟悉、了解、掌握科研过程的诸环节。此外,还应注意始终用同一批数据来训练学生,以使他们经过所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同时完成了对一个具体科研问题的初步研究,即虽将科研各环节分散在教学计划的不同部分和时段,但各部分内容连贯起来又组成对一个科研问题的完整探讨,这样,就相当于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经受了一次自始至终的全面科研活动的训练。如果质量能达到要求,也可让部分学生经这样的训练后将自己在课程学习中所做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
二、上述认识和设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
借助数学手段处理数据来获取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这已是现代科研中非常为人们重视并经常要求采用的方法,有些杂志(如SCI级别的Journal of Soil andWater Conservation)甚至明确在“投稿须知”中提出,要求在其上刊登的科研论文中的数据必须经过适当的数学处理。
笔者恰好在开一门“资源与环境应用数学”课程,主要是介绍资源与环境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中常用的各种数学方法。该课程的“知识”部分安排有这样一些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研究对象或指标的分类;多指标评价方法;发展趋势预测;方案的优选与决策。这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结合每一部分内容举一些计算实例,这些实例可以来自现实科研也可能是虚拟的,且前后案例常常互不相干,目的也只是通过例题运算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知识的计算思路和掌握一些运算技巧。至于日后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就全凭学生自己的悟性和再学习能力了。
然而,在前文所述认识的基础上,考虑到本课程所教“知识”部分内容主要为对科研数据的处理、分析,笔者首先安排学生分组经各种途径收集若干有实际意义的真实数据,且随课程的深入和学生对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理解的加深,常常需要补充甚至重新收集有关数据;再指导学生自行逐步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并要对每一步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解释,还要用各种方法(包括数据所涉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以证明自己处理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为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探讨同一对象,笔者要求学生在前后连续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同一批数据,使他们从中领会如何多侧面地获取数据中包含的多种信息,以便更加准确、全面、清晰地把握研究对象。
在课程知识的传授与科研能力的训练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动态变化过程来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即不仅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还要求他们利用各种预测手段来预计研究对象的未来变化和发展,并结合已有数据对自己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以此培养学生树立这样的认识: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过去来把握未来。
最后,联系已做过的工作,抽时间专门指导学生如何整理、表述自己的工作及成果并选择合适的杂志按其要求投稿(当然,前提是论文的质量能达到拟投稿杂志的要求)。
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在科研活动中,这种能力也十分必要,尤其在当今时代更是如此,但现在大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普遍不强),笔者还要求学生们一组一组开展工作,有问题协商解决,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探讨,希望能因此使学生接受合作能力方面的初步训练,并通过这样的频繁交流来加深同学间的了解和感情。
经过这样的训练,不少学生反映,过去及在其他课学习中按要求写课程论文时,多是上网查阅,读几篇文章,再下载现成文章做些“拼接”工作,写的都是别人的话:现在则开始学习自己分析并得到结论,作业中写的基本是自己的话。他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更有意义,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