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医养生课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医养生课堂

篇(1)

一、教学因巧用比喻而精彩

数学概念或算理,有时仅仅是几个字,但其背后永远站着“思想”。而“思想”在抵达学生的心田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更轻松、更自然的方式,而比喻无疑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

比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学生总是把“商”写在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如不够商“1”没用“0”占位,当高位不够商“1”没有将它与后一位上的“0”看成两位数再除,每一位都要移下来算;还有一些学生列竖式计算时商的数位与被除数没有对齐,这样也会导致商中间或末尾的“0”漏写……种种易错点,导致学生的出错率高,也让教师倍感无奈。

面对学生的粗心、马虎和懒惰,教师如果适时抛出一句:“我的地盘我做主”,提醒学生“0”有“0”的“地盘”,每一位“商”也有自己的“地盘”。还有教师抛出一句:“为什么我们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呢?高出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每一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领地”,不要指望有些数字会“飞得很高”。

教师如果经常性地这样强调“地盘”和“领地”的重要性,学生就会真正理解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才能理解到“站错位置”的“严重后果”。教育教学或课堂中,善用比喻,巧用比喻,就是要为学生的正确理解提供合适的切入点,如同河流从一个隘口冲出,那份开怀、那份敞亮,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走向纵身,变得开阔。

二、气氛因巧用幽默而融洽

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和相知”,不仅仅是直白式的,也是幽默式的;不仅仅是单项灌注,也是柔风细雨似的点醒、浸润和启发。学生于知识的遭遇是否有最动情的触点,关键在于教师要给课堂或者教学注入更多的智慧。而这,离不开一点点幽默,离不开教师的舌绽莲花。假如教师总是呈现异彩纷呈的幽默语段,总是化腐朽为神奇,哪怕是面对最乏味的数学概念,课堂中也有惊心动魄的精彩。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不少学生都犯过这样的“粗心”:竖式中能注意到余数,却常常忘记将余数写进横式里。如328÷7=46……6,有时被写作328÷7=46,面对这样的错误,一个教师这样引导:“‘46’和余数‘6’四兄弟同时去一个地方,‘老6’走得太慢,被甩在后面了,但‘老6’毕竟踏着‘46’两兄弟的脚印(……)追来了,大家可不能将‘老6’扔掉了哟(即别忘了写上余数),否则就不够‘兄弟’情义啦!”学生哈哈笑起来,大笑声中悟出了余数的重要性。

简单的几句话,但其中的幽默因子意蕴十足,既是对数学规律的总结,也是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唤醒、点燃和润泽,真可谓精彩连连。诗意的幽默,远胜于直面批评。如果教师总是说:“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余数跟你有什么‘仇’,你老是把它忘掉?”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三、教学因巧用名句而丰盈

新的课堂视角下,好的课堂或精彩的课堂,教师应说得更少、更概括、更精到。巧用经典名句,或许能做到这一点。巧用经典名句可以为教师的“平铺直叙”语言实现“美丽转身”。对于饱受诟病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巧用经典名句,不仅显得必要,而且也是课堂因此而丰盈而厚重的方法之一。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时,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句子:“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引用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篇(2)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3—0072—01

生本课堂主张问题导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中的学习,都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质疑,思考解疑。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预习导学和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中都极为关键。通过实践和探究,笔者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疑而问”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质疑的土壤,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如,在教学《丑石》一课,笔者首先让学生读课题质疑,然后出示丑石的图片,让学生一边尽情观看,一边评价“真丑”。观察完图片后,让学生结合预习质疑,最后引导学生通过细读课文、讨论和交流汇报等形式释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将学生置于依“问题”而创设的环境中,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质疑欲。

二、方法辐射,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质疑,自主提出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的冲突点,最终形成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借助课后金钥匙,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1.教给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一般用“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来提问。

2.引导学生寻找质疑的途径。可以质疑课题、课文内容、关键词句、插图、关键标点及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学生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发质疑。

3.依托课后习题,学会疑中找疑。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将那些得不到答案的问题罗列出来,向教师请教,然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托课后习题找出其他的问题。

三、巧抓时机,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习惯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1.课前引发型质疑。课前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欲望。如,在学习《一双手》时,教师课前质疑: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这是谁的手?这双手做了什么?

2. 课中深度型质疑。课中深度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度探究,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如,学完《一双手》后,学生了解到这是一双粗大、坚硬的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质疑:这双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样就可以达到直击本文学习重点的目的。

3. 课后综合性质疑。课后综合性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如,学完《丑石》一文后,学生质疑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材料安排,笔者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到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及好处,使学生明白欲扬先抑可以使文章的情节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能使赞美的事物更加突出,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激励评价,树立学生“大疑则大进”的信心

篇(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也就应运而生。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学习需要的开始;以思引疑,以疑促思,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这一教学新观念早已被同行们认可,但教学观念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教学实践也随之改变,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不会思考,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缺乏质疑能力。那么教师再审视一下我们的教学:每节课中给学生留了多少思考的空间?又为学生创设了多少质疑的机会?因此,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创设充分的质疑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疑,是我教学中始终追寻的目标。

一、创设求知情境,以思引疑

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新课导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准备情境:根据以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顺序,在学习了“正方体的面数、正方体的顶点数”后我们还要研究正方体什么问题?学生经过回忆梳理,大部分都能确立本课的目标,引发了学生探究的盎然兴趣。教师继续引疑:以前学习正方体、长方体时,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根据这些已有的学习经验,你准备将圆柱、棱柱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它的性质呢?这样,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动手剪拼,探究立体图形的性质。试想,如果每一节课我们都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考空间,不断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也许到学习圆锥知识时,学生会主导质疑:为什么不研究圆锥的性质呢?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提供质疑机会,以疑促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因此,在新知的探求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启发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质疑。如教学“有理数”一课时,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还可以按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分类”,学生会提出疑问:这两种分类方法,用词有别,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囊括的范围一样吗?哪种方法更准确?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热烈的讨论,最后学生认识到两种分类方法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特别注意分类结果应不重不漏,即无论按哪一种方法分类,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分类。通过这样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有理数的分类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大胆尝试解疑,疑中创思

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追赶问题中,当学生已能够初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列客车长190米,另有一列货车长290米,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的比是5∶3。已知它们同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1分钟,问它们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的时间是多少?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在寻找两车交叉的时间。这时教师巧设点拔:求不出时间,能找到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吗?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竞相解疑:得出等量关系:路程=速度之和×时间。 解:设客车的速度是x米/分,则货车的速度是0.6x米/分。根据题意得(x-0.6x)×1=190+290,解得x=1200,所以0.6x=720,所以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190+290)÷(1200+720)=1/4(分钟)=15(秒)。巧妙地设疑解思,不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外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品尝了解疑成功的喜悦,敢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练习倾向。学生往往只要解答出结果就万事大吉,而教师也只追求结果正确,极少考虑学生是怎样想的,忽视了解题的思考过程,导致学生只能简单模仿,不会灵活应用。因此,当学生解题时应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是否还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答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越来越习惯于质疑并善于解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握要求、难度适中。有些质疑虽然没有什么价值,却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碰撞产生火花,这是非常可贵的。教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要善于引导和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求知欲。让思考成为一种意识,让质疑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教学策略,也是教学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这个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4)

预习前,教师要有要求,明确目标,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地鼓舞自己,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达标意识。在预习中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解决一部分相对比较简单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预习时,学生要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课前预习中不能达标解决的问题能对学生在课中的学习、探究起到帮助作用,真正做到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预习中对某个知识是在哪个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者与哪些旧知识有相关联系但不清楚时,就在此提问;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或说不出来时,可据此提问。对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出问题,没有形式上的要求。当没达到要求时,要抓住主要问题提问,要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所想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想出合理恰当的问题来。

二、建立和谐关系,让学生愿问

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问”做好铺垫,学生求知欲旺盛是他们愿问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提问错误的学生不能批评,启发他们换位思考;对于提出富有思考性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对于不愿提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的课堂上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对于不敢当众提问的学生应该到他们身边去征求问题。思维自疑问和惊讶开始,教师不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引出问题,还要积极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由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愿意提问。

三、适时示范引导,让学生会问

教学中,学生起初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未经思索的、缺乏价值的小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即:使学生“会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教学的目的。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疑点处找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不明白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结论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进行质疑,启发学生会说。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想好再说,说不完整的补充,不清楚的地方再问,有不同意见的当堂争论,自由发表意见,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与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有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捕捉“问的契机”,不但要会问,还要达到问的准、问的巧、问的新、问的精、问的有价值。

四、及时诱导比较,让学生善问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比较,善于追问。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弄不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把知识看成零碎、孤立的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四边形”时,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相混淆时,可以通过提问、比较图形来形成知识框架,对性质与判定分不清时,教师要多举例、多比较,让学生理清其区别。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解因式”时,不知道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同多项式的乘法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等问题。

篇(5)

不管是在授课、阅读教材时,还是在思考问题时,都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我们要动用智育的一整套手段来创造这种状态。要创造前面所说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单单依靠在上课时采取某些特殊的方式,譬如说选用恰当的直观手段,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取决于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取决于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掌握注意力――这是教师对儿童的思维施加的一种非常精细而微妙的作用。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将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静坐法

上课前,先让学生静静地坐一会儿,脑子里尽量不要胡思乱想。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课间的喧闹中回过神来,从而静下心来学习。

二、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写出或说出各自观察的结果,对那些观察得仔细和持有独特见解的同学要加以表扬。这样长期以来,学生就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常开故事会

小学生一般都对讲故事和听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去选择一些趣味性的适合孩子们胃口的故事,让同学们去听去讲。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起来。

四、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人在欣赏或演奏乐曲时,必定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才行。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爱听爱唱的歌曲,让他们经常听、唱,经过长期的音乐训练,其注意力定会加强。

五、大声读书

篇(6)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主体.教师作为新课改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对新课改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从课堂的主宰者转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次,教师凡事不能替学生做主,而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完成,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学习效果也更好.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最核心的是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切忌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采用注入式,搞满堂灌或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一招一式的解题技巧的训练,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得呆.长此以往,要么培养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要么迫使成绩差的学生放弃学习,从而变相地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学生,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二、唤醒学生的个性差异意识

传统的教学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更加主动地针对每一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起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学生对知识的大胆质疑中,在学生动手实验中,在学生的有理有据地向教师提问和发表观点中,欣赏到学生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成就.反之,如不尊重学生的个性,生硬地以一个模子塑造学生,就会扼杀个性和创造性.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课堂被教师占得满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可以这样做:(1)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新颖、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如,小组合作学习、找朋友游戏、开火车游戏、夺红旗赛、动手操作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等.(2)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举例子,讲应用,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与自身密切相连,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去探求.

四、鼓励学生的创新质疑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理念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大胆想象,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教材,敢于挑战教师、同学和自我.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船从相距34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5小时后相距20千米,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大部分学生列式为(340-20)÷5-30,而有一名学生列式为(340+20)÷5-30,理由是相距20千米,也可以是两船相遇后又继续行驶而相距20千米,这名学生的想法既联系了实际,又很有创意.教师只有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创新因子,加强引导,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合作互助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它体现了教育民主的思想,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机会.课堂上,学生不懂的内容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不知道的事情通过相互交流来了解,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如,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归纳、学会反思等.

篇(7)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1. 消除心理障碍

由于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师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差生不敢问,因为一旦问了就表示没学会、没听懂,轻则遭到同学讥笑,重则会遭到教师的训斥;优等生则认为都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就造成了没人提问题的尴尬局面。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向学生做了解释:质疑问难不单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和不理解没学会的内容,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或由当堂某一内容联想到的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你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又可以锻炼你们的求异思维和超前思维。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如果真有问题,没学会,不要有顾虑,人的思维是有差距的,有问题很正常,都没有问题才不正常呢!

2. 构筑民主平台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自圆其说;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用积极的态度挖掘出闪光点。在问题性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了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我采取写纸条的方法:上课前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小纸条,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教师集中归类后再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起展示。

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冲突实现新的平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1.走进“最近发展区”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础的,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取的,也即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 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置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的认知目标、学习内容,那么必将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认知结构。如“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渗透吸水?”这类问题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换个角度问:“为什么卖菜的人经常给蔬菜洒水?”这样提问,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就会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重教轻学,重智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涌现。例如,“四导式”创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四导”,即导趣、导疑、导思、导创。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自学、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好的作用。

三 、活化思维方法,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1.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迅速做出判断的思维。直觉思维浓缩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敏锐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直接的理解和判断,是认识的顿悟和灵感的迸发,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直觉思维的示范,如大胆假设、猜想,让学生感到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并模仿这种方法,其次要尽可能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2.培养发散思维

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不懂的东西也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想象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如在讲到“配制溶液”时,我就提出“将100克5%的NaOH变成10%的NaOH溶液,有哪些可行的实验方案?”对这样一道灵活性强且为开放性的试题,引起了学生多方面的思考。(1)加固体Na(2)加固体Na2O (3)蒸发水等。由此提出以下不同的问题:a.需加多少克固体Na?b. 需加多少克固体Na2O? c.需蒸发多少克水?使学生的思路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最终得出不同的解法。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

篇(8)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现谈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一、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习惯于传统的结论性教学,重知识轻问题,重双基轻创新和实践,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导致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

第二,学生缺乏提问的技巧与方法,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好或缺乏思维能力,不会表述存在的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提问题不得要领,浮于表面,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第三,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缺乏主观能动性。

第四,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他们宁愿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或看法。

二、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外界条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不敢提问题,主要有两种心理,一是紧张心理,二是自卑心理。因此,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消除紧张和自卑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1)优化师生关系,倡导民主

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扎根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压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淡化“教师权威”,优化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心情是愉悦的,这时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最佳点。

(2)真诚鼓励,树立信心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言者无畏”的意识,不管学生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深度,教师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倾听,多鼓励,少泼冷水。具体做到:(1)对不善于提问题的学生及基础差、胆子小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问题,首先应给予肯定,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对于好问但总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应耐心引导,彻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3)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指导他大胆创新,争取提出更好的问题。这样,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都能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提问带来的无穷乐趣。

2.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著名学者布鲁马巴克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端,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因此在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利用语言、实验、教具等各种教学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1)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亲自操作实验,它都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信息以及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渠道。教师要选择那些现象明显,含思考性和趣味性,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我在新课开始时设置了覆杯实验、瓶“吞”鸡蛋的实验以及小试管在倒置装水的大试管中上升的实验,这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便可引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如杯中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是谁托住了纸片呢?瓶口这么小,鸡蛋是怎么进去的呢?为什么小试管不仅没掉下来,还会上升呢?等等。

(2)利用生活原型创设情境

科学源于生活,走向生活。教师将问题创设在学生亲身经历且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在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学生会提出“大米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吗?”“将蚕豆的种子横向一切为二,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吗?”等问题。在学习“消化和吸收”时,学生会提出“早餐吃的是面包和鸡蛋,这些食物在身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早餐不吃,上午最后一节课你有什么感觉?”“肯德基和中餐,你更爱哪个,哪个营养更均衡?”等问题。

(3)联系生活生产、结合科学概念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对生活中的事实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产生质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这种矛盾越强烈,越能激发起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其中有一个作用是“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但它恰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水往低处流”相矛盾。这时教师可这样启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植物体内的水分却是向上流的?你能否想出生活中还有没有水向上流的现象?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抽水机抽水的情形,从而提出问题:难道在植物体内也有抽水机吗?是什么原因使水分向上流的?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

(4)利用谚语、民俗、典故等创设情境

一些当地的谚语、民俗、典故等学生耳熟能详,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五九六九,沿河插柳”等。把这些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粹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为什么会这样?”“有规律吗?”“受哪些因素影响”等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5)联系STS(科学、技术、社会)创设情境

STS让学生觉得具体、亲切和有现代感,同时反作用于STS,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科技、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例如,在讲磁体时,可介绍磁悬浮列车,学生会问:“磁悬浮列车为什么会悬浮起来?”“磁悬浮列车的速度高达多少?”“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吗?”等等。

3.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思维方法,有时想提问题却不知怎样提问,这说明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没有进入探索性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善于提问。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因果提问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见到的每个现象,都要想想是什么原因;在阅读课本时,对所学的每个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要知道是什么?适用于什么范围?受什么条件限制?做到知其所以然;解题时不要光拘泥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结果,还要了解解题的过程、思路、方法等。

(2)逆向提问法

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下”,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经常让学生逆向去思考,必定能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地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深入探究。例如,在开展《磁生电》新课的导入中,我重新演示了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现象,说明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生电吗?如果可以,又需要怎样的条件?

(3)比较提问法

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比较,特别是把那些相互关联或相类似的概念、现象、规律进行比较,同中辨异,异中求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那么这两瓶气体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呢?

(4)联系提问法

找出教材中联系密切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从中发现问题,揭示出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种联系方式以点代面,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植物呼吸作用的物质转化时,学生马上会联系到光合作用,充分理解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储藏的有机物。

(5)发散提问法

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同一问题的某一知识点出发,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变换,向多个知识点扩散,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可以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来引导学生发散提问。如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几种区分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方法,简要说明理由。”对这样一道灵活性强且较为开放性的试题,引起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A.比较密度;B.比较压强;C.比较质量和体积等。由此提出以下不同的问题:用密度计怎么区分?用压强计怎么区分?用量筒和天平怎么区分?如何控制变量?使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最终得出不同的方法。通常一个好问题的提出需要以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

篇(9)

一、问题意识增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对每个要素进行积极的探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在相关的生物类书籍和资料中收集信息,最后可以自主地解决问题。学生还可以在生物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就可以得出简单的生物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问题意识的增强可以使学生提出论据并加以证实,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结论,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更宽广。这些都要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实现。

2.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在问题意识增强之后,就会表现出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对教师讲授的问题好问、多问、善问,这种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会进行积极的假设和探究,并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生物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堂质量提高。

问题意识增强后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的质量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后,学生就能够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敢于和善于在生物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质疑和争辩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问题意识的增强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中学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创造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初中学生一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提问的冲动,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增强。第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模拟出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有趣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进行图片和文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之前学过的内容与将要讲授的内容结合,帮助学生模拟出分析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且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一些有趣的生物实验进行演示,并且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有趣的实验传授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提出相应问题。

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生物学科的优势,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开展生物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在周末和课下让学生到公园或者操场观察不同生物的生长形态、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进行有趣的探索的同时,发现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并且引导学生将生长环境类似的生物类型归类,然后加以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并从中总结出规律,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教师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上敢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很少,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尽量在课上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没有压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鼓励,回答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保护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对书本上实验进行适当改变,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时,可以对实验进行适当改变,让学生发现课堂演示与书本上的不同,这就让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不确定性。学生会更加认真地观察实验步骤,并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及提出的问题,跟随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就能使学生自主地提出疑问,并跟随老师节奏认真地听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自主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

三、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注意事项

1.教师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只有教师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创设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

2.问题不能表面化、形式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课堂上要防止为了表现问题意识而进行的形式主义的提问。

首先,要防止问题的提出单向化。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但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完全围绕教师的教学意图展开,要灵活。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老师回答,不能只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作答。

其次,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应该积极地给予回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意的筛选,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地为了问题教育的形式而进行发问。

最后,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开展问题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采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形式,忽略了问题教育的意义。教学中不能出现不注意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的行为,也不能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要让学生与周围的同学合作探讨。教师在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得出的结论要全面地看待,不能只是为了得出与书本一致的答案,而忽略学生的思维模式。

四、结语

中学生往往对教学中的疑问不敢直接提出,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所不了解的问题进行探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邬瑞阳.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8).

[2]张伟明. 新教育视野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 地理教育,2003(02).

篇(10)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上一篇: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 下一篇: 工程经济学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