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性瘤主要治疗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淋巴性瘤主要治疗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淋巴瘤诊断明确后,首先要明确的不是采用什么治疗,而是是否需要治疗。对于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一般来说,对于惰性淋巴瘤,即使积极治疗也很难治愈(早期患者除外),而且此类患者大多是年老多病,积极治疗又可能会导致许多并发症,而即使不治疗,病情大多进展缓慢,有些患者可能自发缓解或终生无需治疗。因此,对于大多惰性淋巴肿瘤,应该将其作为慢性病对待,不求治愈,以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原则。相反,对于侵袭性、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则需尽快治疗,争取早期治愈。

随着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淋巴瘤治疗进展应该说是突飞猛进。从经典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到近期的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由于基因测序、液体活检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广泛深入应用,个体化治疗甚至精准治疗也逐渐成为可能。

目前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使淋巴瘤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我们更强调这种选择应当是因人而异的,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解这些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对象,才有利于合理的选择。需要提醒大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联合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研究显示,目前采用的联合治疗模式,可使超过80%的霍奇金淋巴瘤、60%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获得治愈,其他大多数淋巴瘤患者通过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

1.手术治疗:和大多数实体肿瘤不同,除了少数特殊亚型淋巴瘤(早期惰性淋巴瘤)外,对于大多数淋巴瘤患者,单纯依靠手术难以较好的控制甚至治愈。手术的价值更多地是体现在疾病样本的获取和明确诊断。因此,对于淋巴瘤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手术适应症评估,切勿盲目的一刀切之。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也是经典的治疗方法。由于和化疗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临床多和化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如对于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和眼部黏膜相关淋巴瘤等,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对于一些具有较大肿块的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后加用放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3.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全身性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三大经典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多采用针对不同抗肿瘤机理的药物多药联合治疗的策略,比如临床常用的CHOP方案就是使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四种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是目前治疗淋巴瘤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于全身性肿瘤尤为重要,和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4.靶向治疗:顾名思义,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肿瘤靶点,设计并使用相应的特异性化学治疗药物。靶向性治疗药物的特点是在有效针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的同时,对于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影响较传统化疗药物显著降低,即高效、副作用小且使用方便等。临床淋巴瘤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利妥昔单抗(针对CD20分子)、伊布替尼(BTK信号通路抑制剂)等,都可以更为高效和特异性地杀灭淋巴瘤细胞。目前临床上靶向药物多和传统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组成联合免疫化疗方案进行治疗。随着未来靶向药物的进一步丰富,有可能采用多个靶向药物联合使用的策略来替代传统化疗。此类药物在淋巴肿瘤中的应用是最成功的,部分患者已经可以免除化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5.细胞免疫治疗:以往的淋巴瘤治疗模式多是针对肿瘤本身,近年来有报道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或者特殊药物,可以激活淋巴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发挥其杀灭淋巴瘤细胞的作用。细胞免疫治疗由于采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对于化疗、甚至靶向治疗无效的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和PD-1单克隆抗体。我们在临床上采用CAR-T治疗部分非常难治的淋巴瘤患者,初步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篇(2)

[摘要] 目的 观察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治疗效果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组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名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DOLP与LAS2L2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施行CHOP治疗方案。患者于治疗前采取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两种方法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60例(66.70%),部分缓解25例(27.8%),有效率94.5%;对照组完全缓解40例(44.44%),部分缓解15例(16.67%),总有效率61.11%。结论 采用DOLP与LAS2L2联合的方法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治疗,肿瘤明显变小,治疗效果明显。

[

关键词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174-02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来自前体淋巴母细胞,具有高度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不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在中青年人群中常见,占有较高的比重[1]。随着临床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不断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发现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白血病在一些临床表现上都很相似,诸如在细胞形态上,免疫表型及基因型上都有相似性,但从病理形态上不能鉴别其形态的区别,因此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阶段[2]。根据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划为前体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也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视为同一类疾病。在临床上,以骨髓中25%的淋巴母细胞数为界限,总数大于25%的视为白血病,少于25%的视为淋巴瘤[3]。患有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病情恶化严重,而且治疗后恢复也不理想[4]。到目前为止,采取化疗的手段是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重要措施,也是针对此类疾病的首先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研究显示,选取合适的化疗方案以及化疗药物的剂量对瘤块的缩小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给予化疗药物也可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该组对180名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肿瘤部位的采取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做好相应记录,治疗组采取DOLP与LAS2L2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施行CHOP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现将该组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名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组收治的180名患者,全部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名患者。治疗组中有30名男性患者,60名女性患者,年龄在15~4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0岁,治疗组中40名患者发病于颈部淋巴结,32名患者发病于扁桃体,还有28名患者发病于机体其他组织脏器。病程中有75名患者不同程度的侵袭机体的神经、骨髓及肝脏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对照组90名患者,40名男性,50名女性,年龄在15~48岁之间,平均年龄31.5岁,对照组中45名患者发病于颈部淋巴结,35名患者发病于扁桃体,还有10名患者发病于机体其他组织脏器。病程中有68名患者不同程度的侵袭机体的神经、骨髓及肝脏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临床表现、生理特征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特点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由于肿瘤病变的部位不同,其所涉及的机体系统不同,在临床上患者通常可表现出不知道原因的发热,机体体重下降,淋巴及一些肝脏脾脏的肿大,还会不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问题[5]。经过组织病理学的检查可以发现,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重在侵润患者的淋巴结、骨髓、皮肤及组织器官。因此在临床可看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胸闷等特征。经过病理学检查可得知,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中,T细胞性较多,根据其病理形态可以分为曲核型和非曲核型两种。其中前者占一半以上,肿瘤细胞源自T细胞,呈现不规整的圆状,相互不沾粘在一起,细胞核膜较薄,染色质呈现粉尘状,均匀分布,有核仁存在。后者非曲核型瘤细胞,此种瘤细胞除了来自T细胞,还可以源自U细胞或B细胞,而且形状大小不同,瘤细胞核可呈现圆形及卵圆形,偶尔可见较小核仁的瘤细胞。此类疾病在青少年中比较多见,原发性的患者较少,皮肤损伤患者主要为继发性的。首发于淋巴结、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6]。

1.3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采取CHOP治疗方法:环磷酞胺500~700 mg/m2 静脉滴注,1次/d;阿霉素40~45 mg/m2静脉滴注,1次/d;长春新碱,每次2 mg,1次/d;泼尼松40~45 mg/m23次/d,3个星期为1个治疗周期。每个治疗周期间隔3个星期,通常需要4个治疗周期。②治疗组采用DOLP与LAS2L2联合化疗方法:DOLP方法采用泼尼松40~45 mg/m23次/d;长春新碱,每次2 mg,1次/d;柔红霉素30~40 mg/m2三周静脉注射一次;左旋门冬酞胺酶20 U~5000 U/kg,每周4次,静脉注射。LAS2L2方法环磷酞胺500~700 mg/m2每天1次静滴;柔红霉素30~40 mg/m2 每3周1次;泼尼松40~45 mg/m2 3次/d;长春新碱每次2 mg,1次/d;甲氨蝶呤鞘内注射。以上两种方法每4周1个疗程。每个治疗周期间隔1个月,通常需要4个治疗周期。

1.4 判断标准

在进行4个治疗周期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对实体瘤通用疗效准则施行判定测评。可以分为完全和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4种类型:①完全缓解的评判准则:经过临床影像学的诊断及相关检测,患者病灶消失,机体生化指标达到正常水平。通过治疗后实体瘤大于1.5 cm的直径变成小于1.5 cm的肿块。介于。1.1~1.5 cm实体瘤体积缩小原来75%,直径缩小至1 cm以下的视为完全缓解。对于进行化疗前肝脾变大的患者在治疗后体积变小。②部分缓解评判准则:患者的肝脾淋巴处淋巴肿块变小超过50%,除了肝脾和淋巴结其他部位的淋巴结不在变大,而且对其他的器官没有侵袭的迹象,没有新的病灶产生接判断为部分缓解。③稳定性,是介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之间的判断标准。④进展判断标准,经检查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是完全缓解加上部分缓解的患者数除以总患者数,即得总有效率[7]。

1.5统计方法

观察两组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DOLP与LAS2L2联合治疗和CHOP治疗方法结果显示:①治疗组:完全缓解60例(66.70%),部分缓解25例(27.8%),稳定4例(4.44%),进展1例(1.11%),总有效率94.5%。②对照组:完全缓解40例(44.44%),部分缓解15例(16.67%),稳定30例(33.33%),进展5例(5.56%),总有效率61.11%。经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对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总有效率分别施行χ2检验,P<0.05,说明采取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好。

3讨论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而且预后不理想。此类疾病发病不明显,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为此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就已经是中晚期,身体中的肿瘤细胞早已转移到其他组织中,错过了采取手术治疗的阶段,为此只能应用化疗的手段进行治疗[8]。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对淋巴瘤的发病原理的探讨也渐渐深入,相应的治疗措施也不断完善。目前通过不断完善和补充的化疗方案经过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使恶性淋巴瘤患者通过治疗有效率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也相应的增加患者的生活水平[9]。但是随着治疗技术的应用与进展,在临床上也发现存在的一些还需要马上解决,如何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给药是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问题的重点和难点[2]。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能够侵润患者的淋巴结、骨髓、皮肤及组织器官,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很大,本组采用的DOLP与LAS2L2联合治疗方法和CHOP治疗方法相比较,联合治疗方法可以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联合治疗确实可行。单独采用CHOP治疗方法,对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晚期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低,因为此类患者的原发灶扩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髓浸润,使得此类方法的疗效降低,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不彻底,患者的病情反反复复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还可能进攻到重要的脏器总,恶化成更严重的疾病。而且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自身的健康条件不好,身体虚弱,为此需要根据每一个患者病灶处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选取适当的药物剂量,掌握好用药间隔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采取联合的治疗方案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实体瘤体积减少,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福音。到目前为止,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还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但随着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影像学的日益研究透彻,已经增强了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率,也相应的增加了其治疗水平。目前还出现一些进的治疗手段如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基因及疫苗的治疗,采取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等,这些手段对淋巴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但是对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理还需要进行继续研究,不断为患者制造福音,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的人。

[

参考文献]

[1]孔令环.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2,10(34):466-467.

[2]翟勇平,刘海宁,周晓钢.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4):390-391.

[3]王科峰,夏忠军,李苏.改良BFM-90方案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1,32(24):167-168.

[4]汪春年,张正祥,石群立,等.LAT和CD99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4):217-218.

[5]马捷,石群立,周晓军.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0例临床病理研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26-30.

[6]郗彦风,王晋芬.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5,11(4):272-273.

[7]秦燕,石远凯,何小慧.单纯CHOP样方案与CHOP样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6):305-306.

篇(3)

【摘 要】目的:评价复方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 例复方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对照组采用氟达拉滨治疗,35 例复方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为研究组采用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无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4 个疗程缓解率优于第1 个疗程缓解率,且高于对照组第4 个疗程的缓解率,研究组第1 年、2 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氟达拉滨;表柔比星

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发生于胸腺、脾脏以及淋巴等器官处。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化疗,但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临床治疗重点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本次研究中,研究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复方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医院从2012 年2 月到2013 年2月收治的75 例复方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均符合淋巴瘤分类的诊断标准,男40 例,女35 例,年龄为25-71 岁,平均年龄为48±1.2 岁,病理分类:弥漫小B 细胞8 例,弥漫大B 细胞9 例,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10 例,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6 例,淋巴母细胞型11 例,外周T 淋巴细胞12 例,弥漫性小裂细胞为主型11 例,血管免疫母细胞型8 例。随机性划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研究组35 例,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氟达拉滨用药剂量为25mg/m2, 一天静滴0.5h, 连续用药5d,每28d 重复一次给药。并在第1-5d 同时增加采用保肝、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并注意对患者的呼吸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采用表柔比星40mg/m2,并在第1d 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 个疗程治疗,4 个疗程结束后,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移植以及放疗治疗。

1.3 疗效评价

对患者进行为期1-2 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以及疗效,依据WHO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完全缓解: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阳性体征消失;部分缓解:经治疗可见肿块缩小大于50%,且持续时间大于1 个月,并未出现新肿块;无缓解:新病灶或肿块增加多于25%。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以及部分缓解率之和。并统计患者1、2 年患者的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5 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表示,并采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40 例,第一个疗程,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12 例,无缓解25 例,缓解率为37.5%,第四个疗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3 例,无缓解7 例,缓解率为82.5%,研究组35 例,第一个疗程,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11 例,无缓解21 例,缓解率为40.0%,第四个疗程,完全缓解22 例,部分缓解12 例,无缓解1 例,缓解率为97.1%,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第四个疗程的缓解率显著优于第一疗程,且第四个疗程的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2 无病生存率

经随访观察可见,对照组1 年生存率为60.0%(24/40),2 年生存率为50.0%(20/40), 研究组1 年生存率为71.4%(25/35),2 年生存率为60.0%(21/35),研究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2 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肿瘤疾病比较常见,其临床特点具有共性,同时在不同的受侵犯的范围以及部位、病理类型有很大的差异。当前临床并未明确其病因,分析是因多种因素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主要是因化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以及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针对疾病的复发以及难治特点,临床认为应改变药物使用方法、化疗方案,或增减药物使用剂量。明确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满足患者的需要,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重点。氟达拉滨为一种嘌呤类抗癌新药,其对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主要是通过DNA 聚合酶以及核苷酸还原酶,抑制DNA 合成,抑制肿瘤细胞产生。表柔比星为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血液以及实体肿瘤疾病,可直接嵌入DNA 核酸,干扰转录过程,抑制mRNA 形成,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有效作用于细胞周期各阶段。观察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1 年、2 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个疗程有效率均优于第1 个疗程,且研究组第4 个疗程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应用效果显著,前景广阔。

篇(4)

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是近年确认非霍奇金淋巴瘤新的病理类型, 其中鼻型是指原发鼻以外部位的 NK/T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此类型恶性淋巴瘤发病通常和EB 病毒感染有关, 且多发生于鼻腔[1]。该病局部控制率和预后均差,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本文研究40例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 探讨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治疗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形态学确诊的40例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患者, 其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25~73岁, 平均年龄(48.3±5.4)岁;病灶局限于鼻腔者14例, 超出鼻腔者26例;按国际 Ann Arbor标准分期, 其中Ⅰ期22例, Ⅱ期11例, III期7例;KPS 评分≥90分28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治疗者, 无化疗、放疗史, 无化疗禁忌证。所有患者按入院时间前后顺序编码,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组, 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LOP方案。

1.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CHOP方案化疗, 并连续化疗8个周期, 3周为1个周期。治疗期间常规给予止吐、补液等支持治疗。连续化疗2个周期不能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14例患者, 采用LOP方案化疗挽救化疗。具体方案如下:CHOP方案:环磷酰胺粉针750 mg/m2静脉滴注d1, 阿霉素50 mg/m2静脉滴注d1, 长春新碱1.4 mg/m2静脉滴注d1, 强的松100 mg/d口服d1~5。LOP方案: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静脉滴注d1~7, 长春新碱1.4 mg/m2静脉滴注d1, 强的松100 mg/d 口服d1~5。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在入组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确认。根据NHL的疗效标准: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为完全缓解(CR);病灶的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 其他病灶无增大, 持续1个月以上为部分缓解(PR);病灶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 持续超过1个月为病情进展(PD)。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 4 随访 存活患者随访截止至2013年6月, 随访时间为4~36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 在40例患者中12例死亡,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鼻腔CT等检查, 统计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指从疾病确诊开始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无病生存期指患者完全缓解之日到患者出现任何部位复发或播散的时间。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近期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不同组别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P

2 结果

2. 1 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近期总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无病生存期与总生存期 根据生存分析法分析治疗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15个月, 对照组患者13个月, 两组无病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预后因素 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 经过性别、年龄、Ann Arbor 分期、结外累及部位数等因素, 将其对生存期的影响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Ann Arbor 分期、结外累及部位数及KPS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见表2。

3 讨论

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6%左右, 多发生于亚洲, 其具有侵袭性强、发病进展迅速独特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但临床采用传统的CHOP方案化疗未取得满意疗效[2]。近来以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引起临床医师的兴趣, 故为对L-ASP化疗方案的治疗措施是否有效, 本研究即通过采用L-ASP化疗方案对其有效性进行探讨, 采用LOP方案进行挽救化疗。

L-ASP是一个独特的抗肿瘤药物, 通过水解血清中肿瘤细胞的必需氨基酸-门冬酰胺, 导致肿瘤细胞DNA及蛋白质合成受阻, 故L-ASP不受耐药蛋白P-gp的影响[3]。但是有些肿瘤细胞能自身合成门冬酰胺, 故L-ASP的抗肿瘤效应有选择性, 仅作用于需外源性门冬酰胺作为生长因素的肿瘤[4]。本研究发现, 应用CHOP化疗方案治疗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的近期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73.1%, 采用LOP化疗方案治疗的近期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鼻、鼻型 NK/T恶性淋巴瘤预后因素最为主要的是Ann Arbor 分期、结外累及部位数及KPS评分。因此, 对于淋巴瘤这类血液系统源性的恶性肿瘤疾病, 血液系统外的侵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当体内除了血液系统外的部位数侵犯越多, 治疗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淋巴瘤的治疗仍应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 对于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而言, 由于易对传统化疗方案产生抵抗作用, 选用L-ASP的新化疗方案尤其是对于治疗鼻、鼻型NK/T恶性淋巴瘤显示出了极好的效果, 同时应考虑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阮寒光, 邬蒙.鼻腔 NK/T 细胞淋巴瘤 60 例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实用癌症杂志, 2009, 24(3):291-293.

[2] 谭燕, 张伟, 杨家林, 等.鼻、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及预后分析.四川医学, 2009, 30(9):1384-1386.

[3] 祝琳, 黎万荣. 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19 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21):18-19.

[4] 康文喜, 樊静, 岳秀杰.鼻腔NK/T细胞淋巴瘤25例病理分析. 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9):1126-1127.

篇(5)

我今年42岁,鼻衄一年余。病理诊断: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请问NK/T细胞淋巴瘤需要化疗吗?

田野(广西)田野读者:

NK/T细胞淋巴瘤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特殊类型,在我国占NHL的2%~10%。该病对化疗抗拒,对放疗敏感。分期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你提供的资料过于简单,你最好到我院接受全面检查,明确分期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临床上,I E期多见,占67~84%,Ⅱ~Ⅳ期少见。放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对于无预后不良因素(乳酸脱氢酶增高、年龄大于60岁、一般情况差、淋巴结和远处结外器官受侵)的I E期患者,放疗后的五年生存率达90%以上。对于超腔I期或Ⅱ期患者,放疗后给予巩固化疗,治疗效果也较满意。Ⅲ~Ⅳ期以化疗为主,对于化疗失败后仍可被放疗挽救治疗。建议你到专科就诊,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法。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病区副主任医师蒿艳蓉解答)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治疗

康医生:

我今年50岁,半年来腰痛、头晕、无力,情况越来越严重,最近刚刚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请问这种病现在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李强(广西)李强读者: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过去的40年中,该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传统化疗完全缓解率约50%,中位生存期约三年。十多年前研究发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获得较好的疗效,移植可以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可达40%),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等新药的出现,骨髓瘤的疗效在不断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新药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已接近临床治愈。

你是50岁新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先需要诱导化疗,为达到较好的疗效,建议你诱导化疗时加用硼替佐米等新药;在有效诱导治疗3―4个疗程疾病控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之后进行维持治疗。我院已经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新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多例,均获得较满意疗效。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蓝梅解答)

风湿性心脏病能根治吗

康医生:

我爷爷今年66岁,近三年来走路稍快时就觉心慌、呼吸困难,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爷爷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辩重度狭窄”,吃了很多药症状好像还加重了。请问手术能治好我爷爷的病吗?

易 正(湖南)易正读者:

根据你的描述,你爷爷的病能根治。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指风湿活动引起瓣膜损害,出现瓣口面积缩小或瓣膜关不严,最后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脏病。在早期病人多在活动量增加时感气短、心慌、咳嗽等;晚期在休息时亦感呼吸困难、心慌、浮肿等;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风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1、单纯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但瓣膜损害实际在持续进行,故只针对病史短、病变轻的病人。2、介入治疗:只选择病史短、病变轻--且无左房血栓的单纯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扩张。3、手术治疗:这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方法是切除病变的瓣膜,重新置换一个人工瓣膜,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人工瓣膜分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60岁以上病人一般推荐使用生物瓣膜。因此,建议早日到条件好的医院就诊以接受手术治疗。康医生

(广西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龙小毛博士解答)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有哪些治疗方法

康医生:

我小孩14岁,今年4月学校体检时发现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听说这种病很难治疗,请问该病有那些治疗方法?如何选择?李江读者:

大多数房间隔缺损能通过矫治手术得到治愈,回归到社会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治疗措施是外科修补手术和内科介入封堵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技术已经很成熟,成功率达90%~100%。凡有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房间隔缺损,首先应当先择介入治疗。目前,我国每年有两万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获得治疗,由于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使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接受这种创伤小、恢复快与治疗效果明确的方法。

理想手术年龄阶段为:年龄大于3岁,体重大于5公斤,早期施行关闭手术,生存率与正常人相同,随访发现,24岁前实施手术者,长期生存率与正常同龄同性别的对照组相同,而40岁以后手术者,生存率仅40%。希望你尽快带小孩到当地有条件的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伍广伟解答)

孩子经常气喘,有何治疗方法

康医生:

我的孩子今年六岁,从两岁多就开始咳嗽、气喘,比较严重的发作每年有4―5次,医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孩气喘减轻。但是,晚上睡觉时还是有咳嗽,有时有气喘,早上起床经常打喷嚏、流清鼻涕,还经常鼻子瘁。请问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刘 湘(云南)刘湘读者:

从你提供的情况看,孩子除了支气管哮喘还可能有过敏性鼻炎,可能对某种或某些变应原过敏。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①支气管舒张剂平喘:②抗气道炎症;你所用的辅舒酮就是这个作用,规范化使用可预防哮喘的发作。多数哮喘的病人为过敏体质,支气管哮喘经常和过敏性鼻炎并存,有人称之为“孪生兄弟”,所以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多数哮喘患儿尘螨过敏,可以到当地医院儿科做变应原点刺试验证实,与传统的变应原皮内注射相比,变应原点刺试验操作方便,无痛苦,患儿及家长都容易接受。如果的确是尘螨过敏,可舌下含服进行脱敏治疗。综合治疗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方向,希望你的孩子经正规、系统治疗后早日康复。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温志红解答)

怎样清除杂念享受

康医生:

我是一位长得比较娇好的女人。我和丈夫的婚前情况、家庭状况、夫妻感情、养育子女以及工作等方面,都无懈可击。我结婚已两年多,每次和丈夫,我都能积极配合,但却没有一次满意的,从未体验过是啥滋味。我怕丈夫认为不正常,就装着心满意足的样子。可常常总是“半饥半饱”地苦度长夜,心里的烦恼也渐渐多了起来。为此,我到医院做了检查,结论是身体方面完全正常。在问及有关情况后,医生说我过多担心娇好身体的变化。而且和丈夫求欢时都未往好处想。由于杂念缠身,已影响到了的出现。请问怎样清除杂念享受呢?

篇(6)

MCL属于淋巴瘤中患者长期存活时间最短的亚型之一,因而大部分MCL患者都应选择最前沿的治疗方案。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MCL治疗(2008.2)的建议如下。

一线治疗:CHOP(CTX,ADM,VCR,PDN)+/-利妥昔单抗;R-Hyper CVAD (rituximab,CTX,VCR,ADM,DXM);Rituximab + EPOCH (VP-16,PDN,VCR,CTX,ADM);改良的HyperCVAD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用于年龄>65岁患者。一线支持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二线治疗:①硼替佐米;②克拉屈滨;③FCMR(FDR,CTX,MXT,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维持;④FMR(FDR,MXT,rituximab);⑤FC(FDR,CTX)+/-利妥昔单抗;⑥PCR(PRA,CTX,rituximab);⑦沙利度胺+利妥昔单抗。二线支持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CTX环磷酰胺,ADM阿霉素,VCR长春新碱,PDN泼尼松,DXM地塞米松,VP-16依托泊苷,FDR氟达拉滨,MXT米托蒽醌,PRA喷司他丁。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有望成为改善MCL预后的治疗方法。欧洲MCL协作组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把122例经CHOP或R-CHOP方案治疗后获得缓解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ASCT(62例)与干扰素-(60例)治疗。ASCT组与干扰素-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39个月与17个月,3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3%与77%。

生物靶向治疗

目前套细胞淋巴瘤治疗中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特异性酶抑制剂等靶向治疗方法。

抗CD20单克隆抗体(mAb):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大剂量清髓性放、化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作为年轻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种标准治疗,但移植后复发是主要问题。

放射免疫治疗(RIT):放射免疫治疗(RIT)是将放射性核素与单克隆抗体进行耦连,将放射性核素导向肿瘤部位,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量很少;MCL对放射线高度敏感,故RIT在MCL治疗中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为碘131和钇90。

蛋白酶抑制剂:数据表明,硼替佐米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淋巴瘤治疗药物,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用药剂量的选择和如何合理的联合用药,从而最终使淋巴瘤病人受益。

mTOR抑制剂: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受体抑制剂,既往称之为CCI-779,它可调控cyclin D1基因转录而发挥抗肿瘤效应。Temsirolimus作用机制为选择性作用于细胞信号通路而有别于细胞毒药物,在MCL治疗中获得较高疗效,为MCL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血管生成抑制剂――沙利度胺(反应停):以沙利度胺为主的治疗方案:通过影响细胞因子起到抗血管生长、抗感染等作用。利妥昔单抗+沙利度胺治疗MCL的PFS期长于化疗。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是一类新型的分子靶点药物,具有恢复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过程,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

抗bel-2反义寡核苷酸:Bcl-2属于抗凋亡分子,在许多套细胞淋巴瘤标本中呈高表达。反义寡核苷酸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该类药物为G3139。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抑制剂-flavopiridol:正常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cyclin D1与CDK结合形成复合物,驱动细胞周期从G1进入S期,加速细胞进程。当flavopiridol抑制CDK活性,影响cyclin D1/CDK复合物功能,从而延缓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小 结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和独特自然病史的B细胞淋巴瘤,既具有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侵袭性自然史,又有低度恶性淋巴瘤对化疗的抗拒性。高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未改善其总生存,但对初治缓解的患者可能改善其无病生存。美国标准菌库(ATCC)已建立了一个MCL细胞库,收集世界各地的各型MCL细胞株,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更全面的研究以获得更基本的治疗。对MCL尚无标准治疗,应鼓励患者进入临床试验研究。

篇(7)

【中图分类号】R73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67-02

血管畸形疾病的诊治,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来说,我们主要是采用激光治疗技术。激光治疗血管畸形疾病的方法已经在我国是得到了50年左右的实践考验。但是要治疗血管瘤,主要还是采用普萘洛尔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在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是逐渐地引入了一些高科技产品,帮助医生们能够更为准确地定位病人的病情,有利于后续病人的诊治和恢复。笔者将简要的探讨关于现今医疗技术条件下,该类疾病的诊治。

1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疾病的初步了解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皮肤软组织常见的良性血管疾病,据统计占良性占位性病变的7%,小儿多见。此类病变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它们会影响外观及功能,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是两种不同的血管性疾病,它们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均不相同,因此在诊断血管瘤时应注意与血管畸形相鉴别。

1.1血管瘤疾病简介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肿瘤,其特点是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有明显的增生期和退化期;过去很多被称为“血管瘤”的疾病实际上是血管畸形,如既往的命名法中的葡萄酒色斑、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淋巴管瘤和淋巴管瘤以及动、静脉瘤在此分类中分别属于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动静脉畸形, 而惟有其中的毛细血管瘤、草莓样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在这一生物学分类中才属于血管瘤的范畴。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变出现的时间、生长的速度以及病变的临床特点,对明确诊断帮助极大。对于小儿,必要时建议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患儿血清雌二醇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同龄儿童。

1.2血管畸形疾病简介

血管畸形是一种非肿瘤性的血管发育异常,组织学上只是血管结构异常,内皮细胞仍处于静息状态。血管畸形根据所含血管类型的不同分为毛细血管畸形( 微静脉) 、静脉畸形、动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混合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是一组由于胚胎肢芽内原始血管的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发病时间、生长速度、病变的温度、动脉搏动(动脉畸形)、病变质地等对血管畸形的诊断有帮助。

1.3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治方法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 硬化剂( 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尿素、平阳霉素等) 注射、激素、手术( 切除、植皮、皮瓣整复) 、冷冻、介入栓塞、干扰素药物治疗、核素(32P、90Se) 、微波热凝、各种激光照射等。一般情况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发病时间、生长速度、颜色、病变区温度、质地。仅靠临床症状如病史、瘤体质地、温度等很难准确鉴别诊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因此人们就需要借助于影像学的辅助检查。传统上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各有其局限性,目前常用的B超检查仅能够反映病变的范围及血流量的情况,不能反映病变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畸形血管的来源等等信息。

2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疗措施

2.1三维CT鉴别技术

三维CT重建结合了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与平扫相比,三维CT重建能够直观、立体、完整地显示病变的结构,已经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中得以应用。双源CT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CT,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挖掘出更丰富、更细微、更本质的病变信息。三维CT重建以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为基础,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图像,能够清晰的显示病变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三维CT重建能够准确的鉴别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这一点已经被病理检查所证实。另外,三维CT重建能够展示完整的、立体的病变的信息。在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方面,CT不能够很好地显示神经组织,因此三维CT重建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侵袭的准确率相对较低。

2.1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具有自发消退的特点,甚至可以完全消失,对于临床上症状不明显的血管瘤可进行随访观察。在增生期抑制其发展,消退后手术切除剩余纤维组织是血管瘤治疗的重要原则。非手术治疗手法有激素治疗血管瘤。激素治疗的机制可能是借助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异常增殖,阻止幼稚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 从而达到对增生期血管瘤的治疗作用。但激素对消退期血管瘤作用较差。下列情况,可考虑应用激素治疗:一、1 岁以内小儿增殖期血管瘤。二、有较严重并发症的血管瘤。三、面部血管瘤影响患者容貌。

2.2血管畸形的治疗

不同类型的血管畸形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一、毛细血管畸形的治疗。目前较为普及的方法是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作用效果明显,副反应少,一般不遗留增生性瘢痕。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毛细血管畸形新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组织中的光敏剂在有氧条件下,经激光照射后产生大量活性氧物质,损伤组织细胞,达到治疗目的。二、静脉畸形的治疗。对于大面积累及肢体的静脉畸形,可用弹力套等回压包扎,以减轻症状。常用治疗方法有与治疗血管瘤同样的硬化剂注射法,病变内注射平阳霉素,铜针留置等。对于较大的静脉畸形,可先栓塞病变的回流静脉,使硬化剂能够滞留在瘤腔内,以增强硬化效果,提高疗效。

3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疾病的不断深入了解,对于这类疾病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也会不断逐步地加强。我们清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一旦病变于皮肤上,肯定会影响人们皮肤的美观。对于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疾病的治疗,我们所治疗的目标,当然是以使其能够不影响皮肤的美观为主。虽然现今的整容技术发达,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还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制定出一个满意的诊治方案。

篇(8)

一般淋巴瘤如果对身体或者生命进行侵害时,外部来说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篇(9)

事实上,淋巴瘤并非只钟情名人。据统计,全世界每9分钟就有1名淋巴瘤新发病例。它已跻身我国恶性肿瘤前10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记者注意到,2006年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也是因为淋巴瘤去世。同样身患淋巴瘤,为什么罗京与霍英东的存活时间(从发现病情算起,罗京活了不到1年,而霍英东活了23年)相差如此之大?近日,著名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记者全面解读了淋巴瘤。

淋巴瘤分布广,危害大

何教授说,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由于淋巴组织遍布全身各处,而且同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心、肝、脾、肺等。

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淋巴结的肿大。此外,部分淋巴瘤患者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多数患者有体重减轻的表现,在6个月内减少原体重的10%以上。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贫血等。

用自摸做首次排查

由于所有的淋巴瘤均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何教授推荐一个简单的“扪诊”方法――自摸。因为多数淋巴瘤患者先在浅表淋巴结发病,如颈部、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这些部位都很容易摸到。

通常,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也会自然缩小。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且可以排除明显诱发淋巴结增大的原因(比如炎症)外,就应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排除淋巴瘤的可能性。另外,患者如果出现淋巴结肿大,经过治疗无效,也要警惕是不是有罹患淋巴瘤的可能。

首次治疗非常关键

何教授说,对于淋巴瘤而言,首次治疗成功与否,决定疾病能否得到控制,也就是说第一次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不少淋巴瘤患者首次治疗时未予充分重视,治不好了才找名医名院、用贵药治疗,结果反而引发耐药性。如果患者一开始就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就有可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患者可以存活20年以上。

据介绍,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主要参与最初的淋巴结活检和可能的剖腹探查诊断部分,以及原发于胃肠道、泌尿系、肠系膜及肝脾的恶性淋巴瘤。何教授说,治疗效果的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病理类型,病期早、晚,肿瘤对治疗敏感性、耐受性等。因此患病后一定要配合医生接受足够的治疗,争取得到控制,千万不要自己乱治以致延误病情,更不要相信江湖郎中的信口开河。

治疗要科学合理,不可蛮攻

对于这类肿瘤的治疗,何教授强调:一是要重视科学、合理、综合治疗,不是十八般武艺都用疾病就会好,有时过度治疗会适得其反;二是要重视中医药,特别是零毒抑瘤方法的充分利用,在淋巴瘤的不同治疗阶段,中医药的方法自有其不同的意义;三是必须充分意识到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一定要讲究保存患者的体力,不可“滥杀无辜”,一味蛮攻,否则只会无益而有害。

何教授还用罗京和霍英东存活时间的巨大差异,来比较两种治疗的不同结果。

罗京之死――过度化疗可能是原因之一

罗京所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该病发病率的30%。尽管预后较差,但据有关统计显示,只要治疗及时、得当,仍有70%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

遗憾的是,根据网上公布的信息,罗京主要采取的是西方国家治疗淋巴瘤的模式,也就是大剂量化疗后,进行骨髓移植。这种疗法对于体质强壮的西方人,对于化疗敏感的病理类型确实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这种治疗模式有一种弊端,就是很大程度上摧毁患者的免疫系统,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恢复重建,残存的淋巴瘤细胞肆无忌惮地增殖,进一步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继发感染,导致脏器功能的急性衰竭等而死亡。罗京最终因心衰抢救无效而去世。

霍英东抗癌成功――中西医结合治疗

与罗京相比,霍英东的抗癌经历更值得借鉴。1983年,霍英东与好友何贤几乎同时患上淋巴瘤,后来何贤赴美做手术,但不久后去世;霍英东则到国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又多年坚持锻炼,保证肿瘤20多年没复发。

有人说,霍英东之所以患癌后能存活23年,与他本身的身体基础和心境有关。他长期坚持锻炼,注重日常的饮食调理,加上对病情想得开,不当自己是一个患者。虽然身兼商人、政治家等多种角色,生活繁忙,霍英东却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凭借科学的治疗方法和个人长期的坚持不懈,迫使癌魔退步。

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

从霍英东的抗癌经历可以看出,淋巴瘤尽管凶险,但并非绝症。除少数恶性程度很高的类型外,本病的治疗效果现已大大提高。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合理配合运用零毒抑瘤和辨证论治,很多恶性淋巴瘤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且没有任何病痛。

何教授与他所领导的专家小组运用中药零毒抑瘤法系统治疗并观察了7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涉及各种类型和部位,以颈淋巴、纵膈为多。78例中,除1例死亡,1例失访,1例死于放疗后并发肺部严重感染外,75例依然健在。其中,32例已完全康复,进入康复期调整,14例已恢复工作。22例仍在中西医治疗中。余下20余例正在接受中医药巩固治疗。

篇(10)

目前,除少部分淋巴瘤外,淋巴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推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这给淋巴瘤的早期预防带来较高的难度。而治疗淋巴瘤,目前认为化疗和放疗是常用方式,而中医药联合放疗、化疗,可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正宗”中医怎样有效治疗淋巴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周永明

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器官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和放疗,但是,应用化疗和放疗虽然可以杀灭大部分肿瘤细胞,但患者机体内总会残存一些肿瘤细胞,这些残存的肿瘤细胞大多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往往是淋巴瘤缓解后复发的祸根,给淋巴瘤患者的康复带来了隐患。

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较之放疗、化疗对机体的伤害作用明显减少,比较符合机体生理状态――通过免疫机理的调整,逐步减少或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与放疗、化疗一样,中医药并不是对所有淋巴瘤都有效,关键是要针对淋巴瘤的合适类型、合适阶段和病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规范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需“辨证施治”

祖国医学文献虽然没有淋巴瘤的名称,但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有“痰核”“痰毒”“瘰疬”“Y积”“恶核”等类似淋巴瘤的记载,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中医药治疗淋巴瘤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秉承辨证施治、扶正邪的理念,中医根据淋巴瘤患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病情,运用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消积、化痰软坚等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可取得调整免疫、抗肿瘤、防复发转移等多种功效,从而抑制淋巴瘤增生、清除残余肿瘤细胞,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年生存率可达到60%以上。

那么,哪些淋巴瘤患者可以选用中医药治疗?

1.惰性淋巴瘤,主要包括滤泡性淋巴瘤、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和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等,可采用中医药为主或结合低强度化疗,以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让患者生活更加乐观,更接近健康人的生活状态。

2.淋巴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化疗期间,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增效减毒,即增强放疗、化疗药物疗效,减少放疗、化疗毒副反应,还能改善全身体质,为完成放疗、化疗疗程创造良好条件。

3.淋巴瘤放疗、化疗疗程结束、淋巴瘤手术切除,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采用中医治疗,可以促进机体有效康复,防治肿瘤复发转移,清除体内肿瘤“余患”,延缓甚至阻止肿瘤复发,实现免疫修复和调整,引导机体从接近健康状态到达趋向健康状态,甚至健康状态,从而达到治愈或长期无病生存的目的。

背部刺血:并非治淋巴瘤“中医方”

青年演员徐婷选择的所谓“中医治疗”,包括背部刺血、拔火罐等,对淋巴瘤而言,并不是合适而规范的治疗方法。查阅类似淋巴瘤的“痰核”“痰毒”“瘰疬”“Y积”“恶核”等文献,几乎没有用背部刺血、拔火罐等疗法的记载。《黄帝内经》“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明确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但并不治疗“痰核”“痰毒”“瘰疬”等病证,而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一般不宜采用背部刺血或放血疗法。拔火罐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功效,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治疗作用,也不治疗“痰核”“痰毒”“瘰疬”等病证。再说,拔火罐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其操作方法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需要有资质的医师规范操作。如果乱施穴道,有时会适得其反,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淋巴瘤是医学上尚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徐婷患的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属于淋巴瘤中很凶险、恶性程度相当高的亚型,即使接受了规范的标准剂量化疗,也难以长期生存。而她接受的所谓“中医治疗”,不仅每天给她放血,还拔火罐、刮痧,这些疗法不适合处于进展期的淋巴瘤患者徐婷本人,而且操作不规范,导致大量毛细血管破裂,更多失血。再加上,徐婷嗜好素食,营养严重不良,免疫系统受到损伤,进而发生多处严重感染,加速了疾病的进展。因此,徐婷的不幸离世,可以说是死于恶性淋巴瘤疾病本身,死于“伪中医”的滥用“中医疗法”和不规范操作,而不是死于真正的中医治疗。

防治淋巴瘤:牢记4点忠告

为避免出现徐婷这样的悲剧,淋巴瘤患者应牢记以下4点忠告:

1. 得了淋巴瘤或疑似淋巴瘤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血液科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分清类型,评估危险度,判断预后,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 目前,化疗和放疗两种方法还是当今治疗大部分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措施。合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是医学界公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联合放疗、化疗,可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上一篇: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 下一篇: 环卫市场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