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行业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行业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行业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试点在22所法科院校“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逐步展开。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依托具体行业,结合行业特色的办学优势,围@着行业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与法科院校在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布局。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国际竞争力有限

目前国内法科学科定位明确、优势较为显著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成为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普遍障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学学科不具有面向行业优势学科的先天优势,在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上缺少顶层设计的明确定位,没有全面深入思考本校法学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机遇,容易陷入传统学科同质化的盲目发展困境,影响了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特色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学科积淀等,进而制约了法学学科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培养目标单一

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注重单一的学术素养训练,轻面向具体行业法律实践需求的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两类法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差异,导致学术型人才科研能力的下降,难以满足特殊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市场需求,最终引起法学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的下滑。在中国面临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倒逼的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从“一带一路”战略、环太平洋亚太经济合作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视野出发,透过行业领域中的国际法律风险外部表象,培养法科研究生融入到特定国家地域文化探求可被理解的规则制定的文化背景和多元制约因素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三)培养模式模糊

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清晰程度直接影响高层次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国内行业特色型大学现有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没有将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融贯到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过程没有有效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尤其是缺少利用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在内社会资源开展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现实路径。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培养课程设置不能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涉外跨文化比较需求,课程形式多为讲授式的单一模式,师资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适应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这些都亟待通过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来统一评价行业需求的社会适用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单一精英式的资源倾斜性投入,影响了法科的国际竞争力

行业特色型大学依托行业发展形成的传统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得到了学校持续性的重点支持,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本科优秀生源的规模优势、校企产学研的协同优势以及外部强势的政府资源,获得了精英式的资源持续倾斜性投入。法学学科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优势学科卓越攀登的辅助地位,学校和社会对其人才培养的期待也远逊于优势学科。法学学科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单打独斗,缺少立足本校特色、利用优质社会资源、政府资源跨越式发展的多方资源,难以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所建树。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性发展战略选择,影响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模式定位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受到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学科结构、外部社会需求、内部领导决策机构的适时决策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过于偏重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科结构的现有差异性,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对学校学科发展布局调整带来的影响,缺少足够的洞察力。学校内部领导层在对差异性发展战略作出符合特色法学学科发展规律的战略调整,往往滞后于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而影响了对学校法学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模式的有效调整。

(三)办学资源内部整合利用度的不足和外部发展的协同创新度有限,影响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绩效

办学资源的内部跨学科协同整合与外部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国际之间的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成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抓手。内部法学学科与行业特色优势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缺少促使各方主体整合资源的动力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得校内法学与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整合利用度不足。对外进行行业办学资源争夺的法科研究生培养在与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地方性大学等院校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竞争中,并不具有面向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难以通过行业资源的反哺形成优质的科研成果,吸引行业提供优质社会资源,进而导致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突出,不能适应行业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限制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办学空间。

三、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对策

(一)依托行业特色,建设国际一流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

内修外联,多措并举,拓展办学空间,提高校内外的资源整合利用度和发展协同度,建设国际化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一方面,以法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龙头,把握法学学科前沿发展的时代脉搏,形成扎实全面的法学基础学科体系,练好内功,夯实学科基础,增加学科积淀;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托形成高认可度的法学科研方向,围绕传统优势学科,确定校内法学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方向,通过协同创新渠道,优先发展具有国际行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利用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产出在国际行业法律人才市场的资源争夺中积累资本,以国家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政策为契机,通过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培养国际高校联盟、项目制的合作办学、短期研修等形式交流经验,集中建设科研平台,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

(二)确定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培养目标

引导法科研究生获取必要的行业、技术知识,运用法律思维,具有国际法律知识和实务、金融、贸易等法律外的技能。确立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的培B目标,旨在从行业和区域出发,围绕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探索如何参与构建起一套和国际接轨的公平、规范和透明的新制度体系。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中国立场、国际视野、特色鲜明、专业典范、协同创新”的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中国立场,指理解中国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国家战略,维护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中国国家利益,公平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国际视野,指善于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让别人理解的智识;特色鲜明,指培育法科与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生长点,着力培养有行业特色和工程技术特色的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典范,指着力培养有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先进的法学研究方法、技巧的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指引入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涉外法律实务部门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纠纷处理能力。

(三)构建“六位一体”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1.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培养理念

应变原有的“单打独斗式” 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式”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学校行业特色优势,多措并举促使法学学科和校内其他优势学科的协同创新、校际间的协同创新、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在学科发展和组织管理方面,树立文理兼顾的平衡发展理念,促使法科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行业特色型大学整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协调一致。

2.培养方案应统筹学科基础和行业特色

考虑到国内法科研究生培养的专门性和培养的连续性,应建立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和中外合作培养等多层次、立体、交叉的复合型培养方案。全面重视国际法律人才的能力培养,廓清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规格,包括运用外语从事法律服务的能力、对国际法或外国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独特的跨文化沟通交流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培养规格和目标,设置国际法课程模块体系。在此基础上,突出行业特色和学校优势,增加与特色法学学科相关的交叉课程。此外,灵活设置课程的学时,便于海外教授学者来校从事短期的学术交流授课。

3.师资国际化建设应坚持优化存量与增量

一是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行三轨制,即双院长制、双系主任制、双导师制。申言之,有条件的实行校内外、海内外的院长制、系主任制、双导师制。校内或海外的院长、系主任、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学业指导,校外或海外的院长、系主任、导师属于名誉院长、系主任、导师。二是助推年轻教师海外经历化。通过海外访学、短期培训等方式,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鼓励支持部分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并为教师开展双语课程教学提供教学发展机会。三是面向全球公开招聘课程教师。海外学者来校授课按照规范的教学流程展开,从选题、教学大纲、教学素材、目的设置、教学考评等环节让国际学者直接参与到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以课程为单位引进国际上最新教材及参考资料,选择适合教学实际需求的外文原版教材,注重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实务技能的培养。传统专业课程融入比较法、外国法的前沿知识和论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授课与研讨相结合、中外研究生合班授课、国内外教授联合授课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效培养研究生的英文思维习惯。加强国际法模拟法庭、国际商事仲裁、法律诊所为代表的实验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训练文书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对象的国际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行业型大学与政法院校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搭建大学联盟平台。联盟形式可以采取: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相互接收短期实习留学研究生、实现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学分互换互认等。一是招收海外留学生。通过特色法学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协同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吸引海外留学生来校留学。二是派遣本国学生到国外留学。通过行业型大学联盟的平台,为研究生创造出国出境学习的机会,大力推进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探索开展学位和双学位课程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师生交换、联合办学、学术合作等。

6.培养质量评估保障应坚持标准化和动态化相结合

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前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应当针对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特殊要求,设计专门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以便日后调整培养方案。在宏观的法学学科所在的二级学院的教育管理层面,可以选择师资队伍、双语教学、教材图书、学生活动、专业方向、毕业去向等领域,建立内部标准化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微观的人才培养层面,评估标准的制定应由涉外法律实务专家和国家政府涉外部门的负责人来参与,在与学科点评估硬指标相对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培养单位的办学优势、学科积淀、科研成果、行业特色,力求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评估的流程可以采取由培养单位自行确立评估标准进行自评估,将评估结果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业内专家进行评估。培养单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整改。

篇(2)

目前,就针对于国际上的一流航空企业来说,其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管理经验。我国的科技知识产权管理还不够完善,我们要加强对世界先进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学习和借鉴,以不断提高航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知识是企业市场战争的有力武器,我国的航空企业要不断加强对科技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知识的保护和管理能力,不但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还要加强独立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

如果我们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航空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我国的航空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我国长期没有跟随世界经济规则的脚步,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的航空企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力资源短缺、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等。并且由于我国航空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缺乏创新能力等原因,当前我国申请的有效专利还比较少。其次,我国航空企业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产权意识。当前,我国航空科技工业科技知识产权在发展中遇到了阻碍,举步维艰,根本原因就是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直接影响,航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市场意识,形成了错误的科技知识产权观念。当前,我国的航空企业中专利人以及机构比较少,即使有很多兼职专利工作者在企业中任职,但是这些人员的主要工作都是资料管理、成果管理以及标准研究等,缺乏一定的科技知识产权意识。所以,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缓慢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不到位。

二、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科技知识产权体系

航空企业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航空企业的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构,构建科学知识产权领导和协调机构,以用于指导相关部门顺利的开展工作,加强法律部门、科技知识产权部门、经营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协调工作,提高科技知识产权的含金量、申请量以及授权量。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航空企业要配备专业的研发人员以及科技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严格的选拔人员队伍,要求必须从事过法律工作、科研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等实践工作,以提高科技知识产权管理队伍人员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研究能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二)不断提高航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航空企业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企业,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自主研发工作。在研发工作中投入足够的资金,给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航空企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足够的技术职称,要改善这种现状,就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第一,加强行业的资本运作。资金是研发工作的重要物质支撑,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就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当前航空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这还不能满足行业实际的发展需要,因此航空企业要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通过多方来筹集研发资金,进而提高研发工作的能力。第二,构建起完善的军民融合创新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当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并且还具有领先的优势。航空企业要加强对国防科技以及民用科技的结合运用,将两种科技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国防科技的开放性和容纳性。在军工科研生产中积极的应用民用高新技术,使军用技术朝着民用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第三,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与世界上先进企业之间的合作。虽然我国的航空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跟世界上先进的航空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时候,要注意不但要对技术进行借鉴,还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自身的研发力度,增强我国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时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将引进的技术与自主研发充分的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是当前国际合作中的一种重要资产,尤其是专利、商标以及技术秘密等。我国航空企业要加强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合作,加强对科技知识产权的创新和保护,通过合作开发和购买的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资源,以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三)全面落实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我国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为企业,航空企业在充分了解国家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加强制定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的实施各种战略谋划,以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企业。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各项机制,加强实施各项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科技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要构建起科学、完善的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以有效的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其次,要发展具备我国特色的科技知识产权技术。每个航空企业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科技知识产权时,要注重区别个性和共性,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科技知识管理方法,以落实科技知识产权工作。最后,加强各项政策的引导,以推进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总之,航空企业要科学、合理的管理科技知识产权,重视科研项目的立项、研制以及验收等各项环节,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将其作为考核职工的一项指标;加强研究关键技术的科技知识产权,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转移和实施科技知识产权,进而实现航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807.03;G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60-03

Study of the setup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institutes of navigation

ZHANG Ying-wei,WANG Dong

(Deparment of Physical Educalion,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116026,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such research methods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literatur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 analysis,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the navigation major in commo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probed into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 pointed out that content and mode undiversified teaching is unable to effectively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for self exercising. Based on their study, and by referring to the setup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major institutes of navi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in an action specific wa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the navigation major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marine occupation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suitable for onboard exercising should be added accordingl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aritime institution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eaching mode

体育教学目标终究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现实生活需求,和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塑造为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标[1]。海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体质和较好的体能才能适应海上特殊工作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在长期以海为伴、与外界隔绝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是值得航海界和群体工作者研究的课题[2]。航海职业的风险性、艰苦性、流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对船员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为了提高船员身体的适应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航海专业体育教学模式,把具有职业特点的运动内容与身体锻炼方法合理地安排到体育教学中,提高符合职业特点需求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海员素质的要求[3]。

目前,我国航海院校的体育课程仅设置了游泳内容,达不到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航海专业体育课程急需改革。

1中国航海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经对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等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之后,发现航海专业体育仅开设游泳课程,内容较为单一(见表1)。

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只有两项――蛙泳和爬泳。由于海上航运的独特环境限制,船员无法在船上进行游泳体育锻炼,于是游泳只作为一项救生的技能。调查显示,限制性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课,究其原因,认为“内容单调”的达到70.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避免将原本生动、活泼、充满欢乐的体育课变成枯燥的“运动训练课”。此种教学形式显然与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增进健康,形成终身教育的价值观念。可见,航海专业学生只安排学习游泳是不够的。

在教学模式上,基本上都采用单元专题分项教学,模式单一。单一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模式的发展。这种线性的教育模式以达成目标为宗旨,注重结果,忽略过程,最终导致体育锻炼成为一项任务,而非习惯、兴趣,其结果是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持续的体育锻炼。

2美国航海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安排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航海强国,航海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美国商船学院、纽约州立大学海运学院、马萨诸塞海运学院等5所航海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做了整理和分析。

从课时上看,以美国商船学院为例,它将60学时的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周时数和实验室教学周时数,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创造力,让体育的教育更具针对性[4];同时,美国商船学院将体育教学延长到4学年。另外,在4年的体育课程中,每半个学年都配有体育教材。

从内容上看,美国航海院校体育课程除了常规的游泳和驶帆外,适合船上运动如拳击、健美操等也被列入其中,这种多元化的课程内容能极大地提高课程趣味性,带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这些专门针对船上的体育锻炼也使体育教学更具实际意义[5],真正实现课程与生活、工作对接[6],为学生以后进行持续锻炼提供良好的基础。美国海运院校海上运输专业体育课程的设置差别很大,主要体现在内容丰富,模式多元化[7]。

美国的航海体育教育模式见图1。

要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全的人(Whole Person)”,“完全的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综合素质发展良好的人”。这种综合素质发展良好的人在航海类人才上特别表现为身体素质,而该学院体育的教育与这种理念完美结合[7]。

美国航海体育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体育实践和理论同步执行,这为学生将来实现终身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而4年的学时设计又为这一方式提供了时间支持。

3美国航海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对我们的启示

3.1 以达成创新个性为目的课程安排

创新教育认同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个性发展,使个体拥有各自的独特性[8]。美国体育课程的系统设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相对多元化特点,以突出学生个性为诉求,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适合船上运动的体育项目,如拳击、健身操等。中国航海体育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应改革课程内容、模式单一的现状,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提供宽松的灵活的空间,一是提供较多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要;二是提供多层次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与课程结构的改革相适应,要逐步建立起与陆上专业相同的“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选课机制,使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也逐步达到较高的个性化水平,有了课程体系的高度个性化才有可能达成使个性具有高度创新性的培养目标。

3.2增加适合船上开展的体育课程内容

参考美国的课程设置,并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和体育习惯,按照兴趣为先导,考虑其可行性,因地制宜,推荐体育项目:

(1)乒乓球――不受年龄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

(2)街舞――具有健康和力度的美感,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特别具有提高心肺功能和减肥降脂的功效;

(3)武术――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及力量、反应、耐力等素质,而且对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及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有良好的作用;

(4)健美操――加快体内新陈代谢,重新建立人体更新机能水平的目的,在有氧运动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大脑中枢神经都得到良好的锻炼。

3.3对航海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1)航海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海上职业的特点,立足于体育健身化、娱乐化和终身化的时展趋势。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探讨研究,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可以研制一套适合作业环境的保健操以及其它如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棋类等因地制宜的进行锻炼的方法,是减轻海员疲劳积累和防止过度疲劳、提高体能的有效途径。

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运动俱乐部,如:游泳俱乐部、帆板俱乐部、体操俱乐部、健美俱乐部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促进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的延伸。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论,2001.

[2] 吴兆麟. 航海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

[3] 罗永清. 航海体育与卫生[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4] American Institute of Merchant Shipping[DB/OL]. 2008-07-06. http://usmma.edu.

[5]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aritime College[DB/OL]. 2008-03-15. http://sunymaritime.edu.

篇(4)

21世纪以来,煤炭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煤炭行业的发展历史等原因,目前煤炭行业的发展并不平衡,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致使大型矿难事故时有发生。在影响煤炭工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才问题是关键因素。我国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建立一整套合理的规章制度、法规、政策,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中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开创煤炭行业人才工作新局面的要求,也是促进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发展、保障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人才源不断、流不尽,人才在源流上始终可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和人才资源的管理及使用的科学性。人才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的要求,是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是以人才为根本内容的国际竞争和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1]煤炭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建立一支为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受煤炭行业特点及历史因素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煤炭行业出现人才危机,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好转,人才问题有所改观,但人才断档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才短缺。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待遇低,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及其它高层次人才一般不愿在煤矿工作,致使煤矿企业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才短缺。以河南省为例,目前煤矿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约700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4%;具有大专学历的约2.3万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6;具有高中、中专及技校文化程度的有近1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1 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2%。[2]在各类煤矿企业一线生产中,真正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采煤、机电、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相对较少。[3]煤炭企业人才断流,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新陈代谢和梯队建设,加剧了煤炭企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不合理性,而且造成了人才队伍的不稳定[4]。

(2)煤炭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日见萎缩,人才培养数量减少。各煤炭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地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由原来单纯为煤炭行业服务改为社会通用的宽口径专业。原煤炭院校地矿类专业的逐年萎缩,使煤炭行业专门人才成为无源之水。据对原煤炭高校的不完全统计,1999~2002年共有毕业生37931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只有3538人,占9.3%,其中地矿类专业毕业生1454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768人,除了到各级煤炭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的,到煤矿一线工作的屈指可数。

(3)煤炭企业一线职工队伍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井下职工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甚至文盲、半文盲的占多数,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较差。

(4)地方国有煤矿人才情况总体上与国有重点煤矿差距较大。某矿务局2004年全局产量182万吨,有职工7000人,工程技术人员只占职工的1.5%,全局从1999年后就没有进过大中专毕业生。实际情况是有些乡镇煤矿只有1~2名中专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

科技人才的缺乏和整体素质的有待提高,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再招不到大学生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是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的话。就在煤炭行业近来得到长足发展的时候,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强煤。全面加强对煤炭行业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培训教育工作,为最终实现人才强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领域的具体体现,对煤炭行业这一特殊行业来说更具有时代特征,是指导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从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政策、煤炭行业人员工资待遇、企业用人机制、教育机构教育改革等多方面做起。

(1)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是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基础。煤炭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煤炭行业服务的,所以首先要明确煤炭行业的发展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和大型煤炭企业编制了《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国务院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提出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发展格局,可见煤炭行业在一定时间内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不会改变,这为人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高煤炭行业相关机构的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煤炭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已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带来重大影响,人才需求矛盾的显现和逐步加剧,给煤炭企业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煤炭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增强人才问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切实把人才规划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规则中,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各煤炭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研究制订缓解当前人才短缺的应急措施和保证人才长远需求的长效措施。要以超前的、战略的眼光,制订本单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提高职工素质的规划措施。从现在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几年的努力,这种困难局面将会得到转变,务必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短视行为和临时思想,切不可效益好了就抓,效益不好就放在一边,因为人才可持续培养需要一个过程[4]。

(3)实施煤炭行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教育工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全面推进煤炭行业相关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必须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煤炭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要求[5]。推进素质教育工程是煤炭行业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4)积极推进煤炭行业人才培养政策改革,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和政治基础。煤炭行业的人才队伍是煤炭工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从政策上加以倾斜,给予支持,促进煤炭系统人才队伍的开发、培养、发展和壮大,为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比如在教育制度中设立政府专项经费,对采矿、矿建通风安全、地质测量等煤炭行业特有专业学生减免学费,同时加大奖学金发放力度;在招生政策上,给报考煤炭行业特有专业的考生更大的加分优惠;在分配上实行国家包保的特殊政策; 对愿意到企业和边远地区煤炭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实行国家补助工资和发放安家费等措施;对在煤矿一线工作的煤炭行业特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发放政府专项津贴;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煤炭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人才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依赖专门人才的外在补充,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6]。

(5)提高煤炭行业人才待遇,这是煤炭行业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炭行业人才要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必须提高他们的待遇。物质利益是煤矿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必要手段。近几年,煤炭价格上升,经济效益普遍好转,因此煤矿企业要从工资、奖励、住房等多方面,通过一系列优厚的待遇驱动,为煤炭行业留住人才,为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6)大力实施企业用人机制改革,按市场规律配置人力资源。为了留住人才,要建立优秀科技人员奖励机制,对在煤炭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制度。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的同时,增设相当数量、较有力度的岗位津贴。要改善环境和条件,搞活系统内人才,吸引系统外人才。通过高校招聘、社会引进、企业内部选拔和培养等多种方式吸收培养人才[6]。

(7)推进教育机构教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教育体制。大中专院校是培养煤炭行业科技人才的主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煤炭行业院校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采矿工程专业,由于对传统专业的调整、改造和拓宽, 对专业课学时大量缩减、实习情况达不到要求等因素,致使毕业生培养质量下降,很难达到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5]的要求,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另外,煤炭行业发展中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开采深度逐年增加的深井开采问题、煤与瓦斯共采问题,许多问题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没有体现,煤炭院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能满足煤炭行业目前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煤炭行业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调整,以适应目前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单凭正规的普通高校教育很难解决目前煤炭行业人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煤炭行业人才采用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紧缺人才班教育、安培中心、集团培训等多种教育模式,多渠道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

四、结论

煤炭工业的发展,急需我们正视煤炭行业人才问题,加大煤炭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实现煤炭工业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7],切实加强煤炭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合理的规章制度、法规、政策,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中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开创煤炭行业人才工作新局面,促进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发展,保障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万忠.树立人才可持续发展观[J].中国人才,2005,10.

[2]孔留安,张文勇,李武.河南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透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1):16-22.

[3]刘法根谢康兴.从河南省看煤炭行业人才需求[J].中国煤炭,2005,31(7).

[4]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课题组.煤炭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报告[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3):1-6.

篇(5)

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的提出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家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高校教育理念与课程的实施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不同阶段的结构性波动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课程的实施产生影响,这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所决定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但是目前,不论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都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必须思考并分析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可能的影响,预判可能的经济衰退发生时,高等教育发展会面临哪些问题”[ 1 ]如此,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必然要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适应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培养的学生能在未来社会发挥作用,以一定的创新创业为目标导向的课程结构就应该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适应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其次,从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由于高校扩招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再加上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都开始关注学生就业问题,变学生就业为学生创业,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高校在基础课程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充分体现专业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方略。再次,从高校适应性成长方面分析,目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竞争力是每所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就是高校的特色发展,它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优势。高校的“定位与特色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 2 ]而学科专业建设落实到学生群体身上就是课程的实施。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社会需求与学校本身的适应性发展相结合,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开展课程建设,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逻辑原点

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目标需要一个由完整的具有较强逻辑性的课程内容组成的课程结构来达成。那么这种逻辑性该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是理想课程的理论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理想课程与教学的有限性有关,教学可能性与基础条件有关。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一种本土化的过程,与基础教育的新课改一样,要想使得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就必须开发出与本地区域情况、校情及学情相符合的校本课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当然也必然离不开这种本土化的过程。这种本土化过程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校情为基础,开发基于校本特色的课程模式。不同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专业特色和历史传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不同于其他高校,并能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传统与专业特色,这样的文化传统与专业特色相辅相成,能有效利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使高校在社会上具有立足之力的特殊资源。在竞争较为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为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教育特色,就必须组建由特色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能够体现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内容。其次,以社会合理化需求为目标实现,寻找有意义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尤其是包含有创新创业内涵的课程资源是目前追求的主要内容构成。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对于课程开发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资源的有意义建构等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实现。不同的学校应该有自己不同的专业特色需求,而这类不同的需求就表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方面。有意义的教学课程资源是以社会合理性需求和专业性培养价值所构成。再次,以专业性培养价值为教学可能性实现,改进课程评价机制。与一般课程评价不同,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的一般课程实践是在有意义教学资源的自主形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课程实践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完善的自主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性的自我反思性成长,应比一般课程评价反馈机制更能适应课程的发展与完善。在专业性的教学实践中,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有效结合专业基本理论,配置相关专业方法或跨学科方法,实现在课程学习中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并在未来课程内容中实现以创新创造为基本构造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三、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价值导向

课程的价值属性决定于高校课程资源的有意义开发、课程内容的有意义教学和课程目标的有意义实现。在课程不断得以改进的社会环境下,课程的价值属性也越来越具有倾向性。一般来讲,它存在于一种一般主体、教学资源及接受主体三者的相互关系之中,因而,理想课程的价值终点当不可避免地有赖于不同高校对学生需求的不断调研基础之上,有赖于对于“客体属性转化为主体需要的现实可能性的正确把握。”[3 ]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价值的实现就必须要处理好各类主体的相互关系。首先,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目标与价值的实现,应以群体性价值为目标实现。既然一定的课程理想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那么课程培养方法和具体课程教学过程都应该体现课程接受主体———学生的相关能力实现。这种能力的实现是一种普遍性的,而不应以个别人的特殊能力为依托。群体性价值实现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实现,也是学校培养目标的一种实现,这种价值特征体现了学校教学方案与社会价值性需求的原则性统一,同时也符合国家对高校的一种需求,更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其次,创新创业理想课程具体实施,应以单个个体为实践主体。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创新创业导向的特殊性,决定了具体课程实施的单独个体统一性。这就意味着在具体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发生客体及反馈主体,应是单独的学生个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实现。在这种群体性需求及价值实现向个体实践性价值实现转化的过程中,教师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群体需求的价值统一性与个体需求的价值多样性的矛盾。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价值的实现,就必须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统一性诉求,即群体价值实现与个体价值多样性实践的统一。“不管课程以何种方式存在,课程的存在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必然存在着其对价值主体的价值,……而主体的需要处在变化中,课程要适应这种变化时,课程价值就体现出多元性。同时,尽管主体是多层次的,但并不能否认其共同需要的存在。”[ 4 ]这就表明,在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理想课程中,我们就必须以学生主体的需求来适时地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涉入机制,推动课程的良好运行。同时,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课程实施的机制又不能避免多主体共同进行的局面,这就需要对主体课程需求的统一性做出简单分析与综合,在此基础上找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完善课程的知识结构。

四、创新创业理想课程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

篇(6)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37-02

1 航空服务专业中日语教学的不足

现如今,航空行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不断深入、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航空服务专业学员仅仅掌握英语已不足以满足需求。高校航空服务专业语言教学中,应当对英语、德语、日语、法语,乃至闽南语、粤语等常用语种都给予一定重视,从而培养真正高素质航空人才。随着中日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深入,航空服务专业中,日语课程以主修、辅修等多样形式在高职院校普遍开展起来。语言能力作为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受到了学校和学员的重视,如何合理开展相关日语教学课程设置,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值得深入探讨。以下将分析航空服务专业先行日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1 相关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航空服务专业中的日语课程设置,普遍停留在基础教学范畴上。基础日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员语言基础,却缺乏对行业日语实际应用中听、说能力的支持和培养。另一方面,依照航空服务实际需要而开展的日语课程中,却缺乏语言基础知识的支撑。这种两头独立,缺乏有机结合的日语课程现状,大大制约了学员日语综合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另外,相关课程设置和开展中,还存在课程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实用性、学员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1.2 学员日语能力评价体系相对落后 语言是以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学科,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中日语课程的开展情况看来,对学员的日语学习成果的评定仍旧呈现严重的“应试化”倾向。这样不合理的能力评价模式下,日语教师被潜移默化地被异化成“应试能力培训师”;而学员的语言学习行为,也成为死记硬背的“填鸭”模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应用能力。高职学员航空服务专业以培养适应性、高素养职业人才为教育目标,职业观念、个性差异,乃至各科学习成绩的分布都可能成为学员毕业后职业方向的判断依据。因此,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更需要制定更为完整合理的日语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改革,造福学员整个职业生涯。

1.3 对航空服务专业日语定位不合理 高职与本科是两个并行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培养方向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教学也应当从需要出发,分别对待。一般本科日语教学中,更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夯实基础,从而为学员后续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而准备;而高职性质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则应当以“实用”作为根本出发点。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现行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日语课程中,无论是学校的课程制定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变成了本科教学的“缩减”版本,极度缺乏航空服务职业特色,缺乏特定工作岗位中日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形式下,即使学员通过日语测试顺利毕业,也很难获得需要的日语应用能力,达不到高职教育培养的目的。甚至可以说,目前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课程的弊端,本质上是因源头上认识的偏差引起的。

2 对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具体的改进建议

从广义上认知问题所在,再以狭义、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扭转航空服务专业中对日语教学的认识偏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有实际意义的则是在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改进建议下,不断完善日语教学方法,继而量变引起质变,实现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以下就航空服务相关专业参考、实践提出一些日语教学的具体改进措施。

2.1 从课程需要出发,选择适宜教材 现阶段看来,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中,教材不合理是比较明显、突出的一个问题。首先,市面上符合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培养目标的教材不多;其次,市面上的教材种类繁多,难度各异,难以选择。高校在选择教材时,应选择难度适宜,以实用性为主,精读、泛读、听力、会话等实践操作练习内容较多的教材。教材必须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发展而改变,也鼓励各个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真正适宜的教材。

2.2 基础课程,实训课程(听、说)的合理整合 日语本身虽说发音较为简单,但实际的词尾、假名、字尾、汉字的语法变化极为繁琐。因为这样的语言特点,日语教学中,长时间一知半解的状态极易使学员丧失信心,最终半途而废。日语基础课程整合上,要突出航空服务专业“综合性”,将听力、会话、日常语法、辨析等不同特色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员学习兴趣,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认知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实训课程中,建议将视、听、说课程的边界模糊化处理,视、听、说结合,使各项实际应用能力互利互补。其次则是要依据日语教学特色,开展多元化的日语教学模式。最好的语言教学,就是亲身深入到语言的实际使用环境中去,从语言思维、理念、使用习惯等全面提升、改进,让语言扎根在脑海里。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日语的影视作品、报纸、漫画等,也可以依据航空服务专业的特色,在课堂开展情景剧形式模仿日剧片段,既逐步熟悉日语的日常使用,又能体会日式生活,锻炼学员礼仪形象,一举多得。

2.3 增加校园与日企的合作,重视国际化师资力量的引入 增加校园与日企的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日语教师在本职工作外,积极利用业余的时间到外企中去学习或者培训,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日语使用能力;二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与当地的日企展开合作,为学员安排短时间、多频次的企业实习,如兼职秘书等。这种职业模式,较之课堂模拟更进一步,对学员日语学习很有裨益。重视国际化师资力量,学校可以选派教师赴海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或是与日本院校“结盟”合作,争取引进日本本土教师来校指导工作。中方教师侧重语法教学,日方教师则负责口语教学,在双方的共同授课中,学生将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2.4 在日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日本文化教学 语言不是单独存在,语言是在文化的土壤上生长的,学习语言,本质上而言,就是对文化的学习。航空服务中与顾客交流,不仅是沟通、了解其需要,更应当在文化习惯、地域禁忌上表现到位,体现优秀航空服务人才应有的职业素养。因此,航空服务专业中,必须在日语教学中融入日本文化普及教育,了解日本人的思维特点,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语境与思维模式,使日语学习更高效。另外,文化教育的历史性、趣味性将大大提升课堂活跃度,激活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

2.5 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日语课程学员成绩评价体系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以最优就业为最终目标,而考核评价体系则会推动、促进日语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我们追求的,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中,最终的成绩考核应当包括课程表现成绩、日语测试卷面成绩、实习单位评定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因为航空路线的差异性,我们有机会与航空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对学员更加精细的成绩评测,全方位展示学员的能力和特色,从而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日语以及其他语种的教学工作。同时,对于学会参与相关校内活动、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的行为,学校也可以通过评定成绩的形式加以表现,最终形成全面、合理的日语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3 总结

高职院校是一个平台,培养拥有一技之长并拥有较高职业综合素养人才的平台。航空服务专业的日语教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注重语言学习和专业语言应用的综合提高。日语教学中,必须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教材、设定课程,培养学员航空服务行为中日语践行的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银行内部的经营流程,而且也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接触方式。银行与客户的接触方式由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改为人机交易,这种人机交易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助服务。自助服务技术是指一种技术界面,使客户在没有服务人员的直接参与下能够购独立的生产服务,满足自己的需求(谢冰,2003)。目前,自助服务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如自动取款机、自动查询机、网上银行以及电话银行等。

研究自助服务业务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助服务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的情形下可以为银行降低成本,反之则可能带来很大风险。如,IBM建立网上服务台后,电话服务减少了9千9百万次,服务成本因此降低了20亿美元(Burrows,2001)。然而,当客户不认可自助服务技术时,企业会受到客户流失的威胁,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如,Mckinsey & Company公司预计通过网上自助交易可以节约4千万美元的成本,而实际上因为顾客对该技术的使用率较低,而使公司遭受了1 6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在回顾自助服务特征及人口统计特征与客户采用意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在理论上,有助于为未来学者提供创新扩散领域中关于自助服务技术扩散研究的借鉴意义;在实践上,有助于银行改进自助服务技术并对客户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提高客户对自助服务的使用频率,对银行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 变量关系及假设

1. 自助服务特征与客户采用意愿。目前已经存在着很多种自助服务技术可供客户使用,然而大多数客户只选用少数的几种(Barczak, Eallen & Pilling,1997)。这说明,自助服务所具有的特征会对客户的采用意愿产生重要的影响(Matthew L. Meuter, Mary Jo Biter, Amy L. Ostrom, &Stephen W. Brown,2005)。这一观点已经基本被学术界所认同。但是自助服务技术的哪些特征影响客户的采用意愿,许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Eastlick(1996),Gatignon和Robertson(1991)等认为相对优越性、复杂性、可视性、可试验性、协调性是影响自助服务技术被采用的重要因素。如果自助服务较之传统服务具有更多的优越之处,那么客户就会有使用自助服务的动机;但是如果自助服务被客户认为是难以使用的,那么就会降低客户使用该技术的可能性;如果客户能够看到自助服务的全过程,那么就会增强使用自助服务技术的信心和意愿;可试验性是指客户有机会看到别人是如何使用自助服务的,从而学会如何使用以及了解自助服务的利益;如果使用自助服务与客户的已有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相协调,那么客户就愿意接受该自助服务方式。Ellen, Bearden和Sharma(1991)认为可见在使用自助服务中存在的风险会极大地降低客户使用自助服务的意愿。

基于上述已有研究观点,并结合银行普遍使用的自助服务技术特点,本文将自助服务的所具有的“优越性、复杂性、风险性、可试验性、协调性”五个特征作为自助服务影响客户采用意愿的变量,以期了解自助服务特征对客户采用意愿的影响和国外的研究是否存在着差异,也希望对国外研究中存在的分歧做出解释。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自助服务的优越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正相关;

H1-b:自助服务的复杂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负相关;

H1-c:自助服务的风险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负相关;

H1-d:自助服务的可试验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正相关。

H1-e:自助服务的协调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正相关。

2. 人口统计特征对客户的采用意愿的影响。客户的人口统计特征(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收入)对他们的采用意愿是存在一定影响的。Eastlick(1996), Venkatraman(1991)的研究发现,年轻人更容易采用自助服务形式;而其他一些研究则表明了采用者的年龄比较大(Rogers, 1995)。研究也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冒险倾向,通常更愿意采用自助服务技术(Breakwell et al.,1986)。Gist(1987)认为高收入的客户具有较强的经济风险承受能力,能够承受因采用自助服务技术而可能引起的经济分析按损失,因此更容易采用自助服务技术。高教育水平通常可以提高客户的学习能力以及增多客户接触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机会,降低采用自助服务技术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采用自助服务技术的意愿(Lgaria,1989)。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年龄与客户采用自助服务的意愿负相关;

H2-b:男性采用自助服务的意愿比女性强;

H2-c:教育程度与客户采用自助服务的意愿正相关;

H2-d:收入与客户采用自助服务的意愿正相关。

三、 研究设计

1. 问卷设计。本研究的调查包括三部分:首先由访问者口头询问被访问者是否熟知一种自助服务形式,只有熟知一种自助服务形式的客户才进入正式的问卷回答程序。

问卷的第一部分要求被访问者选择一种熟知的自助服务形式,而后就该自助服务形式分别从使用意愿、优越性、复杂性、风险性、可试验性与协调性五个方面进行判断。以上五个方面的测量通过李克特5级语义量表来完成,被访者需就每个方面的问题选择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等选项。

第二部分为被访问者的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以及教育程度。

2. 数据收集和样本结构。数据搜集工作在大连完成。为了提高问卷的质量和回收率,采用面谈的调查方式,当场回收。共调查了426位客户,实际答卷者为170人,回收问卷170份。剔除不完整和无效问卷19份,保留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中被访问者的构成分布如表1所示。

四、 假设检验

本研究使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主要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

1. 自助服务特征分析。

(1)相关分析。在运用回归分析之前,首先运用相关分析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这是对研究假设的初步检验。一般而言,要求假设中的两个变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相关系数应具有统计意义。表2给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指标。

运用相关分析来研究自助服务特征对客户采用意愿之间的关系,以检验本研究的H1a-H1e。

首先通过表2的相关系数统计,可以发现自助服务的五个特征中只有优越性、复杂性以及协调性与使用意愿是显著相关的,而风险性、可试验性与使用意愿之间的相关性不太显著。从表2中可以看出,优越性和协调性与客户采用意愿正相关,复杂性与客户采用意愿负相关性。同时,从表2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变量对客户采用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因此H2不成立。

但是,相关分析只能证明两个各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分析,并不能证明多变量间的相关性,因素需要对自助服务特征与客户采用意愿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

(2)回归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对各个研究假设初步检验,排除了H2以及H1中关于部分假设,只保留了优越性、复杂性以及协调性三者与采用意愿的相关假设。接下来,本文将对以上通过相关检验的三个变量关系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中关于优越性、复杂性以及协调性三者与采用意愿的相关假设。即如下三个假设成立。

H1-a:自助服务的优越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正相关;

H1-b:自助服务的复杂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负相关;

H1-e:自助服务的协调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正相关。

本研究证实了Eastlick(1996),Gatignon和Robertson(1991)关于自助服务优越性和协调性以及复杂性是影响自助服务被采用的重要特征的结论,但是否定了其关于可试验性与客户采用意愿正相关的结论。此外也否定了Ellen,Bearden和Sharma(1991)关于风险性会对客户的采用意愿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的观点。

3. 聚类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对客户采用自助服务的意愿影响比较大的变量为自助服务的优越性、复杂性以及协调性。本文通过这几个变量,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客户作进一步的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并找出不同细分群体各自的特征,以期得到对营销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通过对表4的数据分析,本文将客户分为三类:

第一类客户对自我服务的采用意愿、对自我服务的优越性的评价大致与第三类的客户相似,对自助服务与生活的协调性评价也较高。但是该类人对自助服务的复杂性评价较高,可以称之为“复杂逃避型客户”。

第二类客户对自助服务的采用意愿、对自助服务的优越性及协调性的评价上均高于其他种类的客户,而对于自助服务的复杂性的评价远低于其它类的客户。这一类客户极容易采用自助服务,且在使用以后也容易保持较高的忠诚度,可以称之为“自助服务拥护者”。

第三类客户对自助服务的采用意愿、对自助服务的优越性的评价较之于第二组较低,但是对自我服务的复杂性水平评价不高。这一类客户对自助服务与生活的协调性评价较低,可以称之为“生活习惯落伍者”。

五、 主要结论与现实意义

1. 自助服务的特征会影响客户的采用意愿。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对客户而言,自助服务的优越性、复杂性以及与生活的协调性是影响他们采用意愿的主要特征。在这几个特征中,自助服务的优越性对客户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程度最高。而自助服务的复杂性以及与生活的协调性对客户的采用意愿的影响相对弱一些。自助服务的其它特征,如风险性、可试验性与客户的采用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银行在推出自助服务时,要着重于提高自助服务的优越性,同时要降低自助服务的复杂性,自助服务与人们生活的相协调性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2. 人口统计特征对自助服务的采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基于客户样本,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人口统计变量对自助服务的采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银行在推出自助服务时,无需过多考虑人口的差异。

3. 通过对使用意愿、优越性、复杂性以及协调性变量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客户分成三类。其中认为自助服务比较复杂的“复杂逃避型客户”和认为自助服务与生活不协调者的“生活保守型客户”比例较小,分别占23%和22%,相对多数(55%)的“自助服务拥护者”。因此,从“自助服务拥护者”的数量推断,我国的自助服务市场潜量还是比较大的;此外,企业在向“复杂逃避型客户”推出自助服务时,一定要力图降低自助服务的复杂性,以此获得较高的使用率;最后,银行要慎重向“生活保守型客户”推行自助服务。

六、 研究局限与展望

1. 研究局限。人口统计特征应该对客户的采用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本研究在调查设计中过滤掉一部分客户。样本结构的科学性与比例性可能会对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各个人口统计变量上需要做出调整。

2. 研究展望。该研究只是对客户采用自助服务意愿的初步探索。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把客户采用动机纳入到该研究之中,并沿着“自助服务特征——客户动机——客户采用意愿”的思路进行探索。以动机为中间变量,解释为什么某些特征能影响客户的采用意愿,而另外一些特征却不能。

参考文献:

1. Easingwood, Christopher J.New Product Development for Service Compani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86,3(4):264-275.

2. Eastlick, Mary Ann, Consumer Intention to Adopt Interactive Teleshopping, Working Paper No. 96-113,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Cambridge, MA,1996.

3. Ellen, Pam Scholder, William O. Bearden, and Subhash Sharma, Resistanc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Performanc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1,19(4):297-307.

4. Gist, M.E, Self-Efficacy: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7,12(3): 472-485.

5. Igbaria, Magid and Saroj Parasuraman, A Pa- th Analytic Study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Computer Anxiety and Attitudes Toward Microcomputers,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15(3):373-388.

6. Rogers, Everett M.Diffusion of Innovati- ons, 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5.

7. 黄静,李冰心.中国客户对名人广告可信度认知研究.中国营销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44-03

一、航空类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航空航天类专业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和航空航天工程等7个。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前3个专业,均归属于航空工程学院。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例,在第1学期设置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16学时)、第2学期设置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专业必修课(32学时)作为专业学习的前导课。第1―5学期,学校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4―7学期则按照飞机设计的各个子学科,设置了“通用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导论”、“飞行器专业英语阅读”和“飞行器专业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和“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和学科领域的整体性把握,属于专业通识性课程。而在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意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经过这两门课程的前期引领和必要的数理、力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再按照飞机种类和飞机设计各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课学习。可以说,“航空航天技术基础”的各个章节基本上对应了后续专业课的主要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激波、升力、机翼结构、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概念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中已讲授,但在相应的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仍觉吃力。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专业课程数学公式较多,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一般,有畏难心理;第二,不知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航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专业通识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空概论”通识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航空概论是学校面向非航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24学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等[3],考核方式为期末半开半闭考试。此外,针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ISEC)项目的双语版航空概论(32学时),内容较普通版更为丰富,更强调课堂参与和团队协作,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表现和期末设计报告。

航空概论被列入学校的特色课程组合中,除航空专业外,其余专业的学生均须从特色课程组合中选修一门。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近7000人,日常教学任务较为饱满,考虑到学校招生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和艺术类等,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在讲授时一般避免进行复杂公式的推导,多采用类比法和案例法讲解。

此外,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与传统的三所航空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其他高职高专类院校存在明显区别,市场上已有的航空概论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主编并出版了《航空概论》教材,并将“航空概论”课作为学校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第一批建设项目立项,通过网上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航空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

三、航空类专业课程与“航空概论”课程贯通建设

为了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我们对航空类专业课程和“航空概论”课程进行了统筹处理,并尝试进行贯通建设,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篇(9)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67-02收稿日期:2016-09-06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GDJY-2014-B-b139)。

一、教材改革背景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一般是一些专家技术人员所制订的。专家们给职业教育像本科教育一样,铺上了一个由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宽基础 ”,这部分知识是不会老化的。但技术进步是渐进的,每个具体领域要运用的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只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以后工作岗位用到的知识都要去自己学习是不行的。我们的工作岗位等不了这么长的学习时间,企业更希望员工到位之后就能直接上手,而不是要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再去培养这些员工。

民航电子类专业,有着普通电子专业的特点,更有着民航的特殊性。学生不仅要学习电子类课程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民航特有的电子知识以及民航设备的调测。我们必须本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教材进行改革。

二、教材改革思路 本次教材改革的研究,我们从分析现有的高职民航相关电子专业的教材入手,查找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对比高职院校教材和本科学校教材,找出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们调研了民航相关的企业,如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空管局”),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需求;组织民航电子专业的专家进行座谈,分析如何有效地把企业所需添加到学校的教材中来;最后,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企业调研和专家座谈中的经验,分析现有教材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教材改革内容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发现教材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革:

(1)避免知识的重复。由于各个教材不是同一位学者编著,出于知识的衔接性,很多知识会出现在多门课程的教材上,这样会浪费很多教师教学的精力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系列,应该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有些知识没必要重复出现,所以教材的编写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重新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

(2)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衔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具有良好的过渡性和是实用性。由于学生在校时间不如大学学生那么长,如果学校同时开设两门或几门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课,就会感到知识的不连贯、不衔接,甚至断层。这样势必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课程设置一定要前后连贯、衔接自然。

(3)专业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做到按需补充。从“电路基础”课程就开始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数字通信”和“移动通信”课程中更是用到了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等知识,而一般的高职院校只开设部分这类课程或是根本就不开设,导致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得是怎么回事,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所以我们要按需调整优化数学基础,并适度控制教材中数学推导和应用。

(4)理论知识的面不能铺得太广。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说是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应该比本科的同课程的理论浅显精简。

(5)知识点不可太泛,与实际工作要紧密结合。既然是面向民航的电子专业就要有民航的特色,专业课要紧密结合工作所需,要按照行业工作需求提炼,基础课也是要体现这一特点。

(6)提高电子实验和电子工艺实训的针对性。实验和实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学生对工作工具和工作任务的认知和操作经验。如果只是简单按照课本中的定理和定律来安排验证性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学生在理论课程中已经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来推测出实验的结果,限制了他们的思考和发挥。因此我们应该让电子实验和电子工艺实训的内容尽量接近工作岗位上的真实案例,从而把实验当作真实工作的锻炼或

演练,为学生以后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7)案例要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现有课本中的例题也好,学习情境也好,几乎都是老师自己根据教学经验编出来的,虽然对于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意义不是很大。但是使用工作环境中的真实案例就不一样了,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激发其对真实工作的兴趣。

(8)增加实操课课时。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一味地讲解,而是希望可以看到操作,看老师怎么做比听老师怎么讲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让他们记忆,而如果可以让他们自己直接动手来完成,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更有兴趣了。

我们一方面从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走访问卷入手,另一方面从对空管局等民航企业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入手,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综合分析调研的结果,一方面要保证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企业调研来的知识是我们高职学生所能理解接受的,能融入我们的教材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工作而导致知识不连贯,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

四、教材改革案例“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打好基础,后续的课程才能学好,所以我们选择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上述几点现有教程中的问题,进行教程的重新编写。首先我们针对《数字电子技术》中的知识,专门对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的员工做了问卷调查,一方面我们列举了现有教材中的知识点,让技术保障中心的员工选择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让一线员工帮我们列举一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有关数字电路的知识,如门电路、解码器、译码器、分配器、A/D和D/A转换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在工作中都用到的是什么类型以及具体型号。其次,我们通过座谈的形式,讨论哪些原本教材中的内容是可以去掉的,哪些是可以用调研来的内容替换的,哪些新内容是可以增加到教材中的。最后我们列出新教材的大纲,根据大纲再由我们项目组的老师们去正式重编教材。

高职民航电子专业有着高职电子专业的普遍特征,同时也具备民航特有的属性,怎么样把两种需求融入一个个体里面,就要我们的专职老师做出努力了,我们不能直接“拿来主义”,普通的高职的电子教材和本科民航电子的教材都不能满足我们高职民航电子专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做出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所面向的学生,更好地服务高职民航院校,更好地服务社会。

篇(10)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启动, 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虽然我国保险行业的体制建设和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保险事业与保险行业的建设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科学发展保险行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科学发展,发挥保险行业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保险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完善我国保险体制,加强保险行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诚信建设。

一、保险行业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保险市场不发达,人们缺乏保险意识

在许多发达国家,保险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国,尽管目前正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个人面对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加,但是人们对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导致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比较落后[1]。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支持,而中国人的保险意识普遍不够高,人们对于购买保险的意识和欲望不够强烈,导致我国人均保险费用和人均保险份额普遍较低,保险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

2)诚信体制不健全,人们对保险的认识陷入误区

保险是健康的储蓄,是晚年生活高品质的保证,是自身财富的延伸,是对孩子未来的保障,是防范意外事故的一份责任,是每个人都需要准备的防护伞。人们购买产品,更对的是购买一份承诺,都希望保险公司能够信守承诺,在需要用到保险的时候能信守承诺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普遍存在信誉危机。由于保险后的理赔程序太过复杂,或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不够高,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在扩充市场的过程中进行虚假的宣传,对保险人的而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保险行业的信誉,使得公众对保险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2]。诚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而对于以销售承诺为主的保险行业而言,信誉更是保险行业在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保险行业的诚信体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保险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欣欣向荣,气象更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市场经济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历史性命题,而民生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种社会历史环境下,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从关注民生与解决民生的角度出发,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也在关注着社会保险制度,同时也对社会行业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然而,由于我国保险行业的从业队伍的专业素养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他们的服务意识不够强烈,而保险公司又未能对他们实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此外,不少保险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违反规范的行为,未能严格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行业的自律意识不高。总之,保险行业我国保险事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够高,保险未能发挥社会保障功能,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的持续科学健康发展。

4)法制不够完善,缺乏对保险行业的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保险环境不够和谐理想,保险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的现象。保险行业的经营即运行程序都是法律的监督和保障,而目前我国法律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督力度不够,未能对保险规则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用法律手段加以约束或剔除,导致保险行业的规章制度未能更为合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根本利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二、促进保险行业健康科学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保险的正面宣传,强化公众的保险意识

目前,我国人口以达到14亿左右,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庞大的。然而,由于我国公众的保险意识不够强烈,导致我国保险市场未能得到有效的释放。为扩大向中国庞大的保险市场,发挥保险事业的社会保障功能,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就必须强化公众的保险意识,为保险行业塑造正面的形象,加强对保险的正面宣传,是公众对保险的实质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改变对保险的消费观念。

2)完善诚信机制,提高公众对保险的诚信度

保险产品是一种诚信为形式存在的产品,没有诚信的保险产品根本一文不值。因此,保险公司要完善诚信机制,弘扬诚信文化,以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稳步发展[3]。为此,保险公司应该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确保自己的服务能给保险人带来利益。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保险体系,提高保险从业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诚信素养,完善保险制度。

3)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公众对保险的满意度

保险行业作为一种服务性的行业,其服务范围较大,服务人群较多。广大参保人员是保险公司的服务对象,保险公司应捧着顾客是上帝这一治理格言,真诚地为参保人员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以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的目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仅能提升公众对保险行业的满意度,还能塑造良好的保险行业形象,真正发挥保险行业的行业性质及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小结】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以及社会保险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对社会保险行业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既给社会保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保险行业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保险快速发展的需要, 全面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 提高参保对象服务满意度,发挥保险行业的社会保障功能,构建完善的保险体制,促进保险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古代文学通论 下一篇: 节能降耗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