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安全监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在建工程安全监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建工程安全监管

篇(1)

1 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

1.1.1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施工图审查滞后;部分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部分企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操作性、针对性不强,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相关责任人对规范、标准、图纸不熟悉、不了解。

1.1.2工程技术资料方面的问题有:个别工程现场使用钢材与资料中钢材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标注的厂家不一致,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明文件未标注进厂数量、规格及使用部位和原件存放处;部分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记录中设计或地勘单位盖章不全,结论不明确或未签注验收意见。

1.1.3工程实体方面的问题有:砖砌体块材及砼外观不好,影响观感质量;个别工程存在砖垛处组砌不合理、碎砖集中使用现象;部分项目梯板的砼施工缝留置不正确,梯板受力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不符规范要求;有的工程个别部位拉结筋长度不够或压接方式、位置、朝向不正确;个别工程构造柱钢筋出楼面预留长度(高度)控制不好,不能保证绑扎搭接长度要求;绑扎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加密数量不足,有丢漏拉钩现象,而且位置控制不好,有移位现象;个别工程框架柱剪力墙暗柱受力钢筋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主筋排距不均匀、位置不准确;后浇带部位钢筋位置控制不好,局部钢筋净距不够;个别工程未严格按设计单位对审图机构提出意见的反馈回复施工。

1.2 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1.2.1部分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部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特别是有的企业不能提供“三类人员”的有效证件,部分被抽检的工程看不到企业对项目部进行检查的资料,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不能及时传达到项目部。

1.2.2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

1.2.3 安全技术资料整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混乱、缺项、滞后现象,各种专项方案编制、落实情况较差,专项方案审批不到位。

1.3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在我国相继出台了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的法律条文,如《安全生产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明确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保证施工进行中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具体的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多采取转移责任的方法,或是简单的补救措施来息事宁人,使受害者得不到公正的法律待遇,直接危害其个人利益,总之,管理监督的不明确,责任体制的不健全,法律贯彻的不到位都是现阶段建筑施工单位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受利益的驱使,很多施工单位置法律于不顾,为了提高经济利益,迫使员工进行危险操作,置安全问题于不顾。

1.3.1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素质问题

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是工程中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高低对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在现在建筑工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低,对于施工工艺了解不详。在安全管理方面只是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落实,致使安全管理形同虚设。而操作工人的组成比较复杂,基本上都是自发组成的农民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水平和个人素质方面参差不齐,安全施工意识差,组织纪律性差,在施工中对于安全管理执行不到位。这些因素都严重的制约了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

1.3.2安全管理不规范

在施工企业内部,应该建立规范的组织机构,在管理、生产和技术方面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设置专业人员对其管理,职责明确。但是现有的施工企业中,常常是一人分担多个角色,这样在职责上就无法分清,在施工中,随意性较大,为工程的安全留下隐患。

1.3.3施工中安全投入不足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工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安全培训,购买安全防护用品,为安全施工提供有利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程操作中,很多的施工单位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费用纳入企业的预算范围,致使费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到位,严重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管理中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员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也规定了个人主体的责任,安全生产既是施工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任何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

作为责任的主体即施工单位而言,应该不断地加强管理的措施和力度,明确法律的相关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施工地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地进行排查,同时要求施工管理者具备安全应急措施的能力。监督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对于相关的监管部门来说,秉公执法、严格执法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要定期定时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宣传,讲法律知识进行普及,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责任问题,不单是某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涉及施工和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毕竟安全生产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2.2 施工管理中要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建筑行业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实际操作中。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十分必要,施工人员根据工种的不同,经验丰富的程度和知识信息获取的不同,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作为管理者而言,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展开培训非常必要。对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施工人员自身而言,安全生产维系着其个人的生命安全,更应该关注自己的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应该主动的学习安全生产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2.3建筑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

建筑工程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建筑项目管理创新的基础。

2.4 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管理

部门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还有利于企业经营上的不断创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将发展战略规划纳入经营管理理念之中。特别是在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后,必须尽快总结在建工程管理项目实施经验,提炼工程管理特色,建立协作队伍准人管理体系文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应急演练概念

应急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按照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实践活动。其原则包括: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二、应急演练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简单地讲,应急演练就是一种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的应对演习。实践证明,应急演练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从各种灾难中恢复正常状态。应急演练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能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直观上、感性上真正认识突发事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能促使公众在没有发生突发事件时,增强应急意识,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二)检验应急预案效果的可操作性。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暴露预案的缺点,验证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找出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以及应急反应的准备情况,验证应急预案的整体或关键性局部是否可以有效地付诸实施;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一致等。

(三)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演练是检验、提高和评价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接近真实的亲身体验的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各级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可以帮助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救援人员熟悉突发事件情景,提高应急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改善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可以让公众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恐惧感,配合政府和部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加强应急演练工作取得实效

(一)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应急演练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应急演练工作并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1、演练所开展的内容、步骤和应急预案所写不一致

一部分单位在编制预案时计划详细、步骤完整,但在实际演练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预案中的步骤认真执行,存在应付了事、简化过程、草草收场。有的则套用其他单位现成的预案,但是事先并未对参与演练的员工进行认真培训,员工未真正掌握预案的程序和流程,演练时随意发挥,未达到演练的真正效果。

2、安排的演练科目针对性不强,与本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吻合

一些单位在选择应急演练科目时没有与本工程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是考虑本工程实际建设中最常见的风险隐患,而是选择内容简单最好开展的科目,甚至选择与本工程建设毫不相干的内容。

3、演练中没有做到“真演实练”,达不到真正事故状态下的要求

有的单位演练过程一味追求场面热闹、却忽视了关键性的安全细节。例如,某单位进行“水上救援演练”时,表面看起来场面很大、“热热闹闹”,救护车、巡逻艇等设施一应到场,警戒和警示标志明显。但演练过程中, 现场参与演练人员表情轻松,甚至窃窃发笑,营造不出紧张的事故救援气氛。

4、其他方面的问题

(1)应急人员的表现

个别人员对报警程序不熟悉、报警电话未记牢;信息传递和汇报还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没有熟练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等。

(2)应急物资及设施方面

应急物资(设备)的种类不全、储备不足,满足不了各类事故状态下以及开展应急演练时所需要。

(3)应急演练培训工作做的不到位

基层单位还应该高度重视演练前的培训环节,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援方法和应急处置技能,才能使演练做的更到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员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人员总是把演练与“演戏”等同起来,认为这些都是在走过场、走形式,根本不是真实事故发生的场面,从而从思想上淡化了危机意识。演练中随随便便,不紧不慢。没有根本树立起“演练即实战,实战即演练”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理念。

2、领导重视和参与不够

通常演练我们会看到三种现象:第一,凡是领导重视、亲自主抓的单位,演练工作就搞的扎实、有实效;相反凡是领导不重视的单位,员工也大多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第二、凡是安全生产搞的好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也抓得到位,而安全工作相对薄弱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也一定是落在后面;第三,越是生产任务繁忙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以及安全培训等工作开展的越及时。这些都表明安全管理(包括应急演练工作)与生产管理绝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作。只有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亲自组织本单位的演练,亲自抓演练前的培训,亲自坐镇演练现场的指挥,员工就会认真对待,真正重视,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去。

3、奖罚考核不到位

俗话说,没有奖罚就没有动力。管理者通过对应急演练工作制定标准、检查考评,奖优罚劣,可以激发员工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纠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观念和行为,以激发其自身的反省能力,从而获得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素质。

(三)认真落实做好应急演练中的“演”与“练”

应急演练,顾名思义一是要“演”,二是要“练”。

1、所谓演,是指演示,就是把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演示出来。

一是要“演”救援经过。要模拟事故发生的起因与救援过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熟知即将开展的应急救援演练是针对哪种情形,明白如何避开危险源,熟悉危险源特性,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使应急救援演练更加具有指导性。万一发生类似事故,按照平时的操练处理,才能游刃有余。

二是要“演”现场氛围。在平时的演练过程中就要以严肃认真、身处险境的态度去面对,演出现场气氛,演出真实感觉,演出实战场景。一旦发生事故,才能沉着冷静应对。

三是要“演”设备使用。向在场人员示范各类设施、装备的种类、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规范设备使用步骤。发生事故时能够判断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每个人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装备,把出现误操作而引发二次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演”职责分工。演习各部门的职责履行,规范岗位设置。让所有的人都明确岗位分工,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提高救援效率。通过演练重点解决救援时期各组人员工作的衔接问题,练习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物资的取用等环节,都是提高协调作战能力的关键。配合的好,就有可能控制住事态扩大,配合不好就浪费了很多救援的时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2、所谓“练”,是指练习,就是把自救互救的基本功练习到位。

一是要“练”安全警觉。有很多事故发生前有前兆,通过应急演练,让每位职工熟知事故前的预兆,警示他们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通过应急演练,可以让职工明白事故的危险性,引起职工的重视和危机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是要“练”反应能力。事故发生时,职工的疏散速度和救援人员的集结、设备到位、进入危险区并临时处理事故的速度非常重要。在救援时,每一秒都是“黄金救援时间”,每错过一秒就有可能发生无可估量的危险,就可能丧失一条宝贵生命,造成原本可避免的损失,因此在应急救援演练时,演练人员要将演练当实战来“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心态和意识放在紧急危险状态中,真正锻炼反应能力。

三是要“练”现场指挥。演练过程中,指挥人员肩负重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协调指挥能力。作为指挥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件状况和危害程度弄清楚,如何正确指挥,如何快速决策,如何进行最有效信息传递,如何协调调度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开展救援活动等,都要不断从练习中锻炼提高,达到应对自如。

四是要“练”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完整的演练一遍,演练结束后要做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报告,指出演练存在的问题、预案存在的缺陷。不论哪种方式的演练,目的都是熟悉预案救援程序,锻炼各种救援能力,发现预案问题,不断修订预案,完善预案,避免预案纸上谈兵,使它成为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预案,能在事故救援中切实发挥作用,拿之能用,用之能行。

(四)加强应急演练工作的措施保障

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演练的水平和质量,真正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和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工作:

1、经常性的进行有关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安全技能。要将应急培训纳入到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中,组织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重点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专业人员执行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能力、员工安全操作、应急处置、自救互救以及避险能力,特别应组织好关键装置、要害岗位、重点环节、特殊作业的生产操作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应急知识、技能培训。要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工作,对涉及到相关方、周边地区公众的应急预案,应积极与相关方和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将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方法等告知相关人员。

2、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编制工作。应急预案编制前,要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评估;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评价能力与资源。然后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完成后还要进行组织评审等工作。编制预案时,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事故教训及历年来应急工作经验,尤其要对身边近几年来发生的各类典型事故和险情进行归类汇总和整理,反复分析和查找问题发生的根源,从应对和预防措施方面仔细斟酌,形成应急预案中针对类似事故(事件)和险情的现场处置指南的素材。

篇(3)

1)建筑工程:对整个建设工程土建部分的施工。

2)建筑安装工程:对各类定型和非定型设备安装、锅炉安装、通风系统安装、变配电系统安装、各种管道安装等工程的

施工。

3)房屋维修工程: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固、养护、修补整新的施工。

基建工地一般包括:办公室、宿舍、工人休息室、食堂、锅炉房临时变电所、木工房、工棚、易燃物品仓库(如电石、油料、油漆等)、非燃烧材料仓库或堆场、可燃材料堆场、以及道路消防设施等。

1 根据基建工地的专业性质特点,工地施工的治安特性

1)施工周期短,变化大。一般工程只需几个月或一年就可以完工,但短时间内要经过备料、搭建暂时工程、主体工程施工、验收等不同阶段,随着阶段的进展,增加的工种、施工方法的各有不同,因而大量人员和建筑材料进驻到临时场所,人员的组织和协调、物料的调配和安全就成为工地治安管理的重要内容。

2)人员流动性大,临时搭配多。根据工地的生产性质,建筑工人常处于流散状态,常常因为一个工程一个项目而临时聚集在一起,人员的风俗习惯、文化素质都不一样,个体的历史背景也有差异并且难于掌控;另一个问题就是施工人员个体与施工地民俗的融合或怎样恰当处理。

3)贵重物品、燃爆物品多,且存储条件因为是临时场地,大部分不能充分满足防火、防盗、防破坏的需要。

2 工地施工的治安要求

1)在组建一个工地项目部的时间,要按工期、工程规模和现场实际情况,充分估计治安形势,组织相应的治安组织和相应的治安措施,充分的保障施工人员,建筑物料的安全、并能充分保障各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制定相应的治安制度,规范工地、宿舍活动的行为规范,要明确施工和休息过程中发生矛盾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充分考虑到临时个体形成的施工组织、临时的组织到一起为一个工程而协作的协调性缺失,以防施工现场因意见不同或摩擦升级演变成殴斗事故,造成矛盾升级,影响施工工作的协调性,并为下次矛盾冲突埋下隐患。工作、生活中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协调性教育,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风俗习惯。矛盾的管理和调解,职工的协调性教育,工作中每个班组、休息中每个宿舍都要有专人负责,并责任到人。

3)充分贯彻治安事件以防为主的原则,能够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并及时的化解;及时发现并掌控职工思想状态,及时疏导以保证队伍稳定。

3 工地施工各场所及施工人员活动的治安管理

1)在施工现场要对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要要严格的划分,布局和规划上要符合防火要求,并教育职工提高防火意识,严防火灾事故的

发生。

2)食堂要严格控制闲散人员进入,要严防投毒等集体中毒事件发生,主管安全的领导要定期和随机对食品以及原料进行检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条件的还要对水源定期和随机监控,充分保证职工群体安全。

3)燃爆危险品的管理,一定要贯彻专人管理,全面负责的原则,完善领用退库账目,做到账目清楚;健全出入登记制度,做到账目不符时有据可查,严防危险品流失。对高爆、剧毒危险品提倡双人双锁制度,做到互相监督,确保该类物品安全。

4)男女宿舍、带家属宿舍要严格隔离,宿舍串走要有严格管理制度,一般不提倡男女互串宿舍,严防意外事件发生。

5)提倡职工贵重物品寄存制度,有条件的单位要为职工贵重物品寄存提供条件,以防止简陋的集体宿舍中职工贵重物品遗失事件。

6)办公室、非燃爆建材堆场昼夜要有专人看管,夜间有条件的要增派力量。出入账目要清楚,材料库存和领用要定期和随机点验,严防非领用损耗。场内所有看守人员要有带班领导统一管理和督察。

7)严格请销假制度,原则上无事员工不提倡外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必须外出的,一般要求说明目的地和返回时间,以便单位对职工活动范围的掌控,利于有事时的救援。原因是我们在外地施工,大部分施工人员属于外地人,人生地疏、风俗差异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是比较高的。

8)按照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工队的人员组成项目部要有可操作性很强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比如两个下属工队发生了群殴事件,有谁去负责控制局势、有谁去做双方思想工作,要不要报警、有谁去报等内容,都要有事先和全局的考虑:比如发生了火灾事故,谁去指挥、有谁去救、怎样救、火势较大时职工要不要疏散、怎样疏散都要有成熟的预备:这只是举些例子,凡是有备无患是目的,有准备了,出现些突况就会有指挥、有组织、有条理的高效的处理好,没组织条理的处理,小大,扩大了损失也难说。

赘赘上述,无非讲述了工地设施大体是临时的,人员组织大体也是临时的;工地的治安管理无非是适合工地施工的实际情

(下转第99页)

(上接第112页)

况,从治安意识、制度保证、人员管理角度探讨怎样去保证工地人、财、物的安全,并保证各级管理人员正确履行职责,维护正常工作秩序,保证工程顺利建设。私下认为搞好工地治安管理工作,一是领导重视二是制度保证三是责任落实,做到这三点,工地治安管理的工作功能就应该可以良好的发挥。

4 结束语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它包括安全组织和安全意识,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之与新的施工技术相配套。同时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使之与生产能力相吻合,使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人头上。并经常性地开展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冼辉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0,6.

[2]林伟雄.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0,7.

篇(4)

一、工作思路

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以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基层基础“双基”为工作目标,以贯彻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维护好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为工作目的,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三个”重点,强化危机、责任、进取“三种”意识,强化队伍、制度、保障能力“三项”建设,强化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强化目标考核、信息调度报送、监管工作计划“三项”措施,促进思想认识、管理方式、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本质安全化“三个”转变。

二、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落实各级安监局内设职业健康安全监管科(股)室的编制、人员和装备。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安监局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三)配合完成各级政府“十二·五”职业健康安全规划。

(四)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宣教培训工作。

(六)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尤其是要抓好粉尘及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

(七)开展职业危害项目的定期评价、检测试点工作。

(八)开展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试点工作。

(九)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或工作人员,特别是日常监管机构或监督员。

(十)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十一)进一步抓好企业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三种”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断由媒体曝光的职业危害事件及递增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正处于一个职业危害严重的时期,众多的从业人员及家庭受到伤害,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就我区而言,发展不足、经济滞后、高危产业行业结构为主、涉及职业危害且严重的行业企业点多面广,安全生产基础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不仅在现在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和控制突发性工伤亡事故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繁重,这对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各级安监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强化危机、责任及进取“三种”意识,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推动和抓好这项工作。

(二)强化“三项”建设,进一步压实职业健康安全基础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依靠队伍做事。一要强化安监队伍建设:内设机构还未成立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股室的县﹙市、区﹚安监局,要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任务,积极争取编制,按照上下业务对口的原则成立职业健康监管股室,且明确分管领导、配备监管人员不少于2人;如编制及人员一时难以解决,应将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职责分解至其他行业监管股室,把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起来。二要督促企业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都要成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明确领导、领导成员、成员单位及职责,特别是要明确作业场所专门或兼职的日常监管机构或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员及分管领导,并报文件到各县(市、区)安监局备案;考虑到各级政府已把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减轻企业负担且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允许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日常监管机构与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机构和日常监管机构合并,安全员与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员的职责合并,但必须在职责上明确或完善。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依靠制度管理。一要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3号)第三十八条的要求,各县﹙市、区﹚安监局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如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协调制度;监管工作计划制度;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制度;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信息调度报送制度等。二要督促企业按《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3号)第十一条的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如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等。三要切实把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和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的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能力建设,依靠保障能力抓工作。一要进一步抓好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搞清楚企业底数及情况,为实现分类分级监管创造条件。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按照《关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毕地安监〔2012〕8号)的要求,组织好企业的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二要强化安监队伍的装备建设,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装备配备目录》(安监总厅安健〔2011〕273号)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配置必要的工作装备,依靠装备开展工作,靠装备对作业场所检测到的过硬数据执法。三要督促企业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企业负安全生产的源头主体责任,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安全条件;配备必要的检测装备,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检查、监测监控。

(三)强化“三项”行动,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推动力

一是强化执法行动,提高企业对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认识和自觉性。各县(市、区)安监局对辖区内除煤矿外的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严重的重点行业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行政执法检查,检查率要达到100%。

二是强化隐患治理行动,改善企业劳动安全条件。企业必须认真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排查,同时对政府部门及企业自身排查出的各种隐患要落实治理并符合要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是我区今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各县(市、区)安监局及企业要按照《关于印发〈地区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毕地安监〔2011〕216号)的要求,抓好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的专项行动。

三是强化宣教行动,提升全社会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关注度及政府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知、懂、会能力。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抓好今年的“职业病防治周”和“六月安全月”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对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人员和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督促企业做好全员培训,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员的培训工作。

(四)强化“三项”措施,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是强化政府目标考核和对企业的评优评先工作。2011年,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己开始纳入国家、省、地及一些县、市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书及目标考核之中,我区还有部分县未纳入。2012年,地区安监局将争取加大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例,各县(市、区)安监局也要做好推进工作;在政府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评先选优工作中,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把好部门关,对不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企业行使否决权。

二是强化监管工作计划及其现场检查方案的落实。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按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4号)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及其现场检查方案,并抓好落实。

三是强化信息调度报送工作。各县(市、区)安监局要在今年3月底以前向地区安监局报送全年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及其检查方案。6月上旬、12月中旬报送半年和全年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总结。其它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的材料按相关要求报送。

(五)促进“三个”转变,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后发力

一是促进思想认识的转变。树立“职业病”也是生产安全“工伤亡”事故;“职业病”是可以防控的;职业病的防控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必须突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防范的思想认识。

篇(5)

鲁新煤矿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出资在锡林郭勒盟建设的年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矿井。鲁新矿井地面建筑单位工程多,尤其是原煤仓、主井井塔、运煤走廊等工业建筑体量大、工期紧、安全管理任务艰巨。为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从而做到本质安全,我们始终坚持“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的理念,把全面发现安全隐患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成功应用“六步检查法”,定量检查和定性检查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工程概况

鲁新矿井原煤仓为3个内直径21m(壁厚400)钢筋砼圆筒仓(其中两座为连体仓,另一仓与连体仓间距1m)。该工程仓顶标高45.5m,仓顶操作室1层(顶标高50.5m),局部2层(顶标高56.5m),最大建筑高度57.4m。仓底支撑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框架柱支撑,在标高4.2m处为漏斗操作平台,仓内布设4个漏斗,漏斗下口标高 +5.9m,上口标高+10.6m。筒仓壁与仓下砼剪力墙厚度为400mm厚,仓顶板标高为+45.5米。

鲁新矿井主井井塔工程总建筑面积5250m2,建筑体积37820 m3,建筑层数为地上十一层(局部十二层),建筑总高度81.6m,平面轴线尺寸为23.0m×19.0m,外墙总面积约6000m2。井塔外墙保温为玻美复合岩棉板保温,采用悬吊吊篮载人施工。

2 课题分析

原煤仓主体工程分为筒体滑模和仓顶室混凝土浇筑两个阶段。原煤仓滑模施工工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需昼夜进行,施工难度大;仓顶室施工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易发生垮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由于主井井塔主体、幕墙及外墙保温施工全过程都涉及高空作业,施工期在9-10月份,9-10月份多风,客观条件使施工危险系数增高。因此原煤仓主体工程和主井井塔主体、幕墙及外墙保温施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何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原煤仓主体工程和主井井塔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安全就成为一个课题。

3 解决方法

地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闭环工作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检查”环节,采用“听”、“问”、“看”、“量”、“测”、“运转试验”六步法进行,详述如下:

(1)“听”。听取基层管理人员或施工现场安全员汇报安全生产情况,介绍现场安全工作经验、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安全控制方向。

(2)“问”。主要是通过询问、提问,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的应知应会抽查,以便了解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3)“看”。主要是指查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和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例如,查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的持证上岗情况;现场安全标志设置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现场安全防护情况;现场安全设施及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配置情况等。

(4)“量”。主要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的一些设施、装置进行实测实量。例如,对脚手架各种杆件间距的测量;对现场安全防护栏杆高度的测量;对电气开关箱安装高度的测量;对在建工程与外电边线安全距离的测量等。

(5)“测”。主要是指使用专用仪器、仪表等监测器具等特定对象关键特性技术参数的测试。例如,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漏电动作时间的测试;使用地阻仪对现场各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使用兆欧表对电机绝缘电阻的测试;使用经纬仪对塔吊安装垂直度的测试等。

(6)“运转试验”。主要是指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试验,检验其运转的可靠性或安全限位装置的灵敏性。例如,对塔吊力矩限制器、变幅限位器、起重限位器等安全装置的试验;对施工电动吊篮制动器、限速器、上下极限限位器、门连锁装置等安全装置的试验等。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原煤仓滑模施工质量和安全,土建部安排专人会同监理每天分三班24小时轮流盯班,采取上述“六步检查法”及时查处存在的安全隐患24条,对涉及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的主井井塔主体、幕墙及外墙保温施工全过程采取上述“六步检查法”共查出安全隐患28条。施工单位按要求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整改,从而确保了整个工程施工安全。

4 实施效果

篇(6)

我国近些年中,各种机械、轻工业伤害事故较为严重,对广大操作人员的身体与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于这类的企业来讲,需要应用有效方法来进行生产作业,确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工作始终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而系统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可以更好的研究和分析企业安全隐患问题,为企业构建良好技术监督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帮助与支持。

1系统工程理论思想含义

系统工程理论主要是运用有效理论知识、思想、方法、手法依据实际需要,将企业生产、科研、经济活动等进行有机联系,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模式与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融合,对企业技术监督安全管理体系结构、要素、信息控制反馈与交流等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优化企业生产、管理的方面工作,保障企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其中,霍尔三维结构是系统工程理论应用方法的基础,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标准化、最优化、综合化、系统化特征(其结构形态如图一所示)。而切克兰德方法更适合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软”系统问题分析和研究工作。

2某轴承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确定与分析

某轴承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第一,爆炸与火灾。火灾的发生主要来源于回火用油与淬火。往往在油温失控情况下,超过了燃点就会发生自行火灾等等为问题。一些有机的清洗剂、渗碳剂(甲醛、丙烷)等燃料、一些制备可控气体原料发生泄露的情况下,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火灾问题。同时,工厂的配电室存在设备、线路老化的问题,也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问题。第二,触电。在轴承厂中存在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与雷电有效接触后就非常容易造成电击风险。第三,高处坠物风险。一些人员在劳动作业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导致设备部件发生脱落、装置失灵问题,会对于人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第四,车辆损害。一些车辆驾驶人员没有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车辆操作,出现了对人员的损害问题出现。第五,机械损害。一些机械部件在运行中与人的身体部位发生直接接触,发生了绞、割、刺、夹击、卷入、碰撞等方面问题。

2.2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对人员等造成安全上的威胁。比如:雷击、雨水、高低气温等等,会导致人们处于一种危险环境中,需要工厂采取有效举措,降低人员的伤亡与财产损失[1]。

3系统工程在企业技术监督安全管理中应用方法

3.1规划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安全成本控制原则。企业在新形势下需要构建起安全成本控制体系,运用有效控制原则,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安全,实现企业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具体来讲,第一,企业需要严格的遵守三个全面原则,即对于生产与管理全过程进行控制,对于全体的工作人员进行控制,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第二,需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在进行企业技术监督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投入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控制效益和价值。第三,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第四,例外性原则。第五,及时性原则。第六,动态性原则。(2)事故损失程度估测。在进行安全事故损失评估工作中,需要性、安全性。对于主要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与保养工作,提升这些机械设备运行的质量和安全性,极大降低了轴承厂发生安全事故的程度,有利于提升系统工程应用的效益和价值,保障轴承厂技术监督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2]。

4结论

本文以某轴承厂为例子,就系统工程理论思想含义、轴承厂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高系统工程在企业技术监督安全管理工作中方法进行全面性分析和研究,构建起安全投入最优配置方式,加强了人员、机械设备等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良好效益和价值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增多,它在建筑施工现场的使用频率与日俱增,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要求严格,一旦管理不善便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为了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降低事故损伤,保障人身安全。本文将对特征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分别从:建筑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管理特点、内容及管理方法、当前建筑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建筑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管理特点、内容及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相对繁杂,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维护管理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制度,形成动态管理体系。建筑施工现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有:施工作业特种设备的购买、租赁等,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操作时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此外,企业管理部门还应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工作,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特种设备的管理方法通常分为:特种设备配置管理、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特种设备配置的质量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有直接影响,当前很多单位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在设备配置的选择以经济便宜为主,从而大大降低了配置的质量。因此施工部门必须对设备配置的质量进行检测,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施工现场工作的有序开展,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对特种设备进行安装、拆除前都需要进行检测,保证每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当前建筑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建筑工程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上不够完善,管理力度相对薄弱,特种设备资料档案的建立工作还未成熟,导致施工现场特种安全生产管理现象混乱。

(二) 安全管理存在误区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特种机械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技术规范的识别存在一定误区,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的研究分析相对片面化,忽视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组织协调管理[1]。

(三) 设备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严重脱节

尽管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却忽视了定人定机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没有将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的技术质量指标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因此导致操作人员"包用不包修"的现象在施工现场时有发生。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便会相互推卸责任,严重影响特种设备作业的产量、质量,还大大增加了设备日常维修费用。

(四)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影响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对设备的操作有重要影响。因此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能凭借操作经验来处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操作人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行补救。

三.改善当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 建立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之上。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便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 做好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在建筑施工现场,相关人员应该建立特种设备相关档案,明确管理制度,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纳入经济责任考核中,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同时相关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应该将特种设备的编号登记起来,对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反馈[2]。

(三) 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进行检测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目前在对特种设备检测大多数还停留在依靠人的目测、耳听等判断上,这种人为检测方法缺乏一定准确性、合理性,无法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真实反映。此外,特种设备安装前,还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绘制出特种设备安装图表,不仅方便了安装人员的工作,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建设企业的发展。

(四) 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特种设备施工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人为因素是其中之一。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以后方可上岗[3]。

(五) 对特种设备定期做安全检验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整个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有直接影响,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避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4]。

(六) 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度

在建筑施工项目开工前,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好项目安全生产综合预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演练,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预防准备[5]。

(七)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持证上岗制

建设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涉及的特种设备类别,制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坚持安全管理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禁止无证人员上岗作业[6]。

(八) 对特种设备精心维护及保养

特种设备与其他设备一样,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在注重特种设备使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一定资金投入到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去,确保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较高安全性能,确保操控人员和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7]。

(九) 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

在施工项目开展前,施工企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特种设备在进入建筑施工现场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还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和特种设备检验报告。设备在进场前,相关检测人员应该对其运行情况、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监测,一旦发现其运行状况不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必须禁止进场,并及时上报管理部门,避免这种不合格的设备在施工现场中使用,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后果[8]。

四.结束语

特种设备对建设行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与维护,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培训,让员工形成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此外企业管理部门还应该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特种设备配置和特种设备现场进行合理的管理,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安装管理的每一项工作,相信随着企业部门与员工的共同努力,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能做到最好,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一定会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梅刚.浅谈特种设备在建筑施工安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2):188-189.

[2]吴虬.分析建筑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4):40-41.

[3]尹正富.建筑施工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创新[J].施工技术,2014(18):106-108.

[4]李付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4(10):58-61.

[5]吴敬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144.

篇(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管理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推动建筑企业各个工作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故,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

1、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完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另外,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可以促使企业建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是建设行业的中心任务,安全管理工作还能够保障施工者的安全,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施工。

2、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高,很容易发生突发事故,特别是新时代对超高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施工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3、建筑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一直以来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却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劳动卫生工作。另外,安全管理工作还可以保证安全技术工作的顺利实施,对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筑工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政府的监督不够全面,建筑企业缺乏自制力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督不够健全,而建筑企业本身又不能做到完善的安全管理,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具体说来,政府监督不到位的表现主要有: 建筑安全的相关观念差,立法不全。执法不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较欠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建筑施工中频频出现问题,而出现问题后又没有规范健全的解决措施。

2、盲目追求工程的进度,对其质量安全的管理欠缺

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往往容易片面赶进度,要甚至要求提前完工,缩短工时。细工出慢活,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令人担心。员工一方面抓紧追赶进度,着急之余容易偷工减料; 另一方面在员工紧张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不但忽略工程质量,还危害了员工的身心安全。

3、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除了政策法规方面的不健全。施工单位的追求进度,在建筑工程中员工的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施工中部分单位未能规范的对员工进行有关培训,使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在施工中也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专业知识缺乏,在施工中容易出现错误,直接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国家立法机构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二是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要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甚至将建筑工程的细微环节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可以追溯到具体的人身上;三是要建立安全监督与评价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

2、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创建良好的施工环境不仅可以合理排放建筑材料,拓展施工现场的空间,给施工人员一种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同时还可以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因此施工企业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功能分区,比如建筑材料的丢放、设备的存储等进行合理区分;其次在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它避免施工人员在室外施工,并且要做好应对高温、潮湿以及强大噪音的应急施工预案;最后要净化施工人员居住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增加员工的居住舒适感,促使身心得到充足的放松,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3、加强建筑施工监督管理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要通过检查监督,形成一个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控制体系。实行签字负责制度,出了质量问题,直接追究责任人。同时要对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看其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检测,检验频率是否满足,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易出现安全隐患或对安全有疑问的部位、地方及时安排工地现场抽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安全的停工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4、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管理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充分发挥。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拥有素质较高的施工人员,才能为建筑物的安全及质量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基于此,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施工人员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5.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责任到人

实践中可以看到,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机构,成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其中,机构负责人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管理意识。建筑安全管理人员,需选调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来担当安全管理重任。在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组织内部应当明确职责、权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成效。

5.2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手续完备、施工程序合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一定要落实安管责任,施工之前,应当完成审图、设计以及规划等程序,并获得许可文件,坚决杜绝“三边工程”现象出现,建设单位应当主动承担安全责任。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明确招标条件、控制价,避免出现暗箱操作、恶意压价的现象出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恶意压低工程造价的现象,根据《招投标法》禁止条款要求,因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部分企业在微利条件下,被迫承接工程项目,基于盈利的需求和考虑,施工方会从多方面减少投入,安全设施的投入因此减少,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如果责任非常的大,则主管部门应当追究建设单位责任。基于此,建设单位应当加强重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手续完备、施工程序合理,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否则建设单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3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强化安全检查和通报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应当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监巡检力度,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应当及时地进行排除,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危害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同时,要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现象和行为发生,对工程项目承包方安全管理实施全程管控,必要时还要进行及时的督促与指导,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对违章作业承包方进行及时的处罚、限期整改;同时,对整改不力者予以警告,必要时建议停工整顿,绝不允许可控安全事故的出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通报,确定整改意见和期限,提出处罚决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了解安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调动起所有积极的因素,才能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控制好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程贻. 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门窗,2014,(02).

篇(9)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正向着设计结构更复杂、技术工艺更先进的趋势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难度,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现场各工种、工序的危险系数。比如监理人员的负责态度,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等等,其本身的结构特点也是影响施工的因素。

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特点就是为是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以及国家的财产。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组织的保证体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当中或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现代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问题.

1、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方面,个别地区都要求监理单位负责安全监督工作,这样对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有利的。但是,目前还存在缺乏法律依据,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或监理单位在非自愿承担安全监理工作的情况下,只通过地方政府的强行规定要求安全监理是完全不合适的。所以,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建设单位将安全监理工作通过正规的合同形式委托监理单位依照合同实施,不过,现在监理单位也同样存在缺乏熟悉安全管理的监理人员。

2、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出于单纯的经济利益考虑,或者说是为了降低其成本,把承接下来的工程在一层层的转包出去,有的公司没有经过监理人员和业主认可就把一些项目转包出去,从中收取管理费而不履行其管理的职责,堪至有个别小单位连资质都没有,也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就强行施工,仅仅给钱挂靠在别的企业,导致最底层的实际 承包者对施工管理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等,以此来减少一切自认为不必要的开支,这样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3、企业对安全文明施工的意识不够、重视的程度不高,一些施工现场仍然出现道路不通和废弃物品及材料乱放,场地高低不平,安全标志悬挂没有针对性或者不符合实际,仅仅只是个形式;有的工地现场的灭火器配置不合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等等。

4、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技术落后,不注重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模式的应用,高处及露天作业时没有较好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保障。我国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特别是一些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较低,多年都使用陈旧的材料设备。

5、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关注。据近几年发生的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在建筑生产中的大量事故,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为的错误造成的。例如,2010年4月2日,在青岛市某建筑工地现场,几名施工人员在对一起重机拆除过程中发生了上部结构失稳,从而导致了5名拆除工人死亡。事后根据其事故的具体情况分析结果得出,都是由与施工人员的违章操作引起的。然而这种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但就是安全管理人员对基层施工人员的的态度以及管理意识淡薄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

1. 在建筑工程中要明确安全监督工作的责任,要进行安全监督必须要明确自身工作的内容。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以确保安全生产活动。然后应该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机构、施工部门和建设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审核的信息做好充分的记录和报告,随时监控施工现场情况。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状况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并找出事故多发类型蝗原因,以及对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的环节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垫板报告。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确定重点监督检查的地区。同时对加强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剖解,以达到加深其安全的意识。比如,某企业因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故,因为什么原因而发生的,遭受了多大的损失等等。也可以播放一些事故发生后触目惊心的一些照片。

3、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应对员工实施纠正和责令处理制度,对发现的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立即指出,当场纠正,并对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排除,情况特殊的应责令施工人员立即撤出现场或者暂时施工。同时应建立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加强基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也不容忽视,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首先要求监理人员一方面要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面要了解并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甚至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法规等。这样才能有效的在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中,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根据建筑项目工程的专业特点对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促进其健全自身施工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并着实搞好自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施工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施工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5、加强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管理。首先要积极做好设备的组织工作,并根据项止的规模做好组织计划,确定机械的数量和种类,这些都是为保障工程能顺利进行而必须做好的准备。然后还需做好所有设备的检验和调式工作,以及预防性的维修等,对存在问题的机械,应编制合理的检修计划,同时应立即组织实施。

6、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并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生产力的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建筑科研单位或者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应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研究的专业队伍,使建筑行业的发展真正形成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例如,在火灾的防范上,可以采取用防火工程、消防技术待措施;在电气事故上,采取能量限制、绝缘和释放等技术方法。

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主要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和政府应当保证安全监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不能够对其进行剥削和压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安全监理部门的权利,维护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同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严峻的管理工作,与质量标准一样,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更应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的管理。尤其要抓好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做好工程施工安全理论研究,解决影响全局的重大技术关键课题,以技术创新来改善我国安全技术落后的状况;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也从根本上才能改变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unit;safety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12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空前繁荣,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据国家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统计:2011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已占国内生产总值6.78%;同时,具有建筑工程资质等级以上企业总数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高达4300万人。这些数字非常耀眼,我们国家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但是在这些数字、成绩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让人伤心、不安的斑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2011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89起、死亡738人、伤残人数近万人。为了真正实现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并取得满意的管理成果。建设单位应切实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认真贯彻法律、法规,明确自身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的发起人,在《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有明确的行为规定。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对建设单位安全责任有这明确的规定。

1.1 如本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也就是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看似简单的规定,往往被建设单位所忽略,但却含有重大的安全责任,如果建设单位在开工前,未向施工单位提供上述资料,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恰恰发生与上述事件有关的安全事故,那么这个安全责任自然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小事故损失不大;但如在开挖时,碰到高压电,出现伤人、死人及造成大规模停电,损失将不可估量。

1.2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为节约投资费用或要求建筑物提前投入使用,通常会向勘察、设计单位提出降低设计标准的要求;向施工单位降低工程合同价格,缩短工期要求,这将直接导致施工单位对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投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安全、安全管理无从谈起,安全事故、人员伤亡的发生机率大大将剧增。事故一旦发生,之前的所谓“节约”将不复存在,同时,建设单位还要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条例第七、八条有明确规定)。

1.3 由于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加之自身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建设单位或工作人员为获得星星点点的利益、好处,常常会(明示或暗示)要求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自己提供或介绍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等,至于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要求却全然不顾。一旦由此出了事故,这点蝇头小利在责任与法律追究面前将荡然无存。这正是本条例第九条明确禁止的。

1.4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坚决执行行业及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各种规定,确保工程的各项手续完备和程序合法。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如建筑施工许可证的申领、安全施工资料的报送、备案及对特殊工种、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等。在现阶段,对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主要集中于程序是否合法和手续是否完备,并对参建各方是否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费用支出。为此,建设单位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也应坚决执行行业及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各种规定。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虽然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往往在安全管理的技术力量上,投入不够或本身就不具备相关的管理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班子是临时凑的,人员是临时招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及敬业程度、思想品质都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依靠人员的自觉性,同时,又要实现对工程的良好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建设单位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通常应包括以下部分: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建设单位实现安全管理的先决条件。组织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要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其次,管理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需要选调那些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且思想品质优秀的人参加,这里的责任心、业务水平、思想品质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安全管理的失控。第三,管理组织内部的职责与权限界定一定要明确与落实,这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全面开展和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否有效运行。

2.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工作死角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靠人管人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落实管理目标。

2.2.1 保证建筑工程手续完备和程序合法 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现对工程的安全管理。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这也是对建设单位自己的有力保护。①施工前,完成设计、审图、规划的相关程序,并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文件,切勿干“三边工程”,一旦出事,建设单位将承担全部安全责任。②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程序,确定合理招标条件和控制价,不可暗箱操作,或恶意压低工程价。施工单位承接工程是要盈利的,暗箱操作选择的施工企业可能不具备施工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样的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如出现安全事故,无力赔偿或不愿赔偿,建设单位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于恶意压低工程造价的,《招投标法》有明确的禁止条款,但由于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缘故,有的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不得不勉强承接这些项目,为了盈利,施工企业就会在多个方面减少投入,安全设施的投入往往被首当其冲,由此,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成立偶然中的必然,事故发生后,施工企业会以建设单位恶意压低工程造价为由,拒绝对事故的赔偿和善后,如果责任重大,主管部门还可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对于建设单位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2.2 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检查、通报,消除安全隐患

建设单位要抓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就要加大安监人员巡回检查力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把可能出现的安全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以防为主”。杜绝“以包代管”,对承包方的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并加强安全考核,对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的承包方进行处罚并提出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承包方予以警告、停工整顿,直至清场,也绝不允许可控事故的发生。明确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对监理单位的工程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督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分包单位进行联合安全检查,通报情况,确定整改意见和期限,提出处罚决定等,可以以安全简报的形式向各施工单位及被监督的施工队伍传递交流安全监督情况。

3 总结

总之,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无论出于对自己或是对社会负责的角度,还是出于对降低工程风险系数与安全成本的角度,都应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矿大出版社,2010,6.

上一篇: 儿童溺水预防 下一篇: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