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23: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级教学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一向较小的班级规模也迅速膨胀,普遍达到60人以上。笔者自2001年执教以来,所带班级人数除个别专业在40人左右其余都超过60人,因此,就我国目前大学英语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英语大班应该指规模在60人以上的班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大班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活动教授和学习的主体
作为教授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知识更新慢的问题;由于学校师资培训缺乏,一些软硬件设施不到位等原因,很多教师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教授同一课本,达不到语言教学与时俱进。作为学习的主体,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英语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班大人多,就一个教学班级来说,学生之间由于地域,成长经历等不同存在程度不齐、分化严重的问题,导致教学要求难以统一。
2.教学模式
由于班级规模大、教学环境不理想、学生的水平差异明显,加之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掌握语言知识为主,教学内容以词、句的意义和语篇分析为主,教学方法以讲解和翻译为主,成绩测试以书面表达为主,而以语言运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交际教学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数过多、规模膨胀,大班英语教学中仅有的师生间的一对一交流活动也只限于教师和个别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比较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总是羞于开口发言,导致老师带完一学期也许连他的名字都未必记得,更别提个别指导。笔者在近8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对此现象也深有感受,我曾经所带的一个班级在新生报道时只有37人,这个人数对于任何一个从事语言学习的主体来说简直太难得了。记得在最初的两周时间里课堂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和满意,无论是我的教学设计和安排还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质量都达到我的预期目标,总之,老师和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在思想方面包括对教与学的认识,对当前语言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等问题做到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以后的教学非常有用。但是两周后由于补录的原因,该班的人数一下达到65人,大班教学的弊端立刻暴露出来,首先在没有太多机会对65个学生进行思想的近距离沟通,课堂教学不得不“规范化”,人少时可以让学生围成圈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发言,每堂课给每个学生机会开口讲话,现在人多了空间有限,我只能回到讲台上“唯我独尊”了。在这种课堂教学中,被剥夺了参与课堂发言机会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学环境的改变也不得不改变一些课堂设计,坐在第一排的学生和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总是或多或少的在教学互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表现,而且也无形中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公平现象。 另外,人数的增多也会影响师生交流,教师由于精力的有限往往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使许多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盲目的状态,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信心。
二、改进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完善教学设施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依赖于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由于大班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较之标准班级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难度更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便成为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改善的关键。教师素质包涵多个方面,内容丰富。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多种途径,既可以通过在岗学习,也可以通过离职进修:既可以通过教师的自主学习,又可以通过对教师的集体培训。 另外,还要继续完善各项教学设施,提高多媒体的利用率,让外语学习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2.采用分级教学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编班, 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民办高校;会计学教学;现状;建议
2006年,我国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仅使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趋同,而且对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学科教学也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能否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当前企业内部、外部会计环境的变化,能胜任各类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议题带来了挑战。
一、民办高校高职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会计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是具有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力、较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个人职业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
二、民办高校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认识会计知识的开始。会计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基于材,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灌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可按照纯理论的方式去思维和操作。“教师、学生、教材等媒体”构成了课堂三要素,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应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课堂教学就一直在沿用“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新传授知识――巩固复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这四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的激励因素难以发挥出来,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强调、引导学生掌握传统会计知识多,开发运用会计新学科的知识少,特别是描述归纳型的内容太多,“准则加解释”的教学内容几乎是多年不变。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许多课程至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相关系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很少;PPT教学课件的应用对于高职教学还不普遍,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更是几乎没有。教学方法也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往往习惯于在课堂匆忙地记笔记,缺乏主动提出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3、实训环节成为理论教学陪衬
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是课后作业,而每次课后老师布置给学生的练习往往以演算习题和回答论述问题为主,案例分析极少,而作业真正的能否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知识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很多学生写作业也只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甚者抄作业现象屡禁不止;其次就是模拟实训,这是学生在校内比较系统的从会计理论到实务操作的一个演练机会,但是目前实训内容主要都侧重于会计核算、会计操作技能等方面,忽视理财、审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实践操作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虽然民办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设有模拟实训室,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一些实训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实训课上教师只是把课堂上讲的内容再重复几次,以便学生形成记忆,实训课成了理论课的加时课;最后就是毕业实习,高职院校一般都采取推荐学生到实习基地或者自谋实习地点两种方式来进行工作前的最后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原本思路很好,但是由于会计信息作为实习单位重要的经济信息保密,学生一般只能看看会计核算的流程,具体接触不到实际的操作,很多学生觉得没有真正学到本事,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去,“放羊”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就没有发挥出来实习应有的作用。这些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仍属于“高分低能”型。
4、考核与评价延续应试教育方式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都要考试,俗语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考考考,学生的比较”,每学期的教学任务,首先要满足期末考试的应试要求,大部分学生重点学习复习记忆的内容也主要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会计课程学习重视考试分数,忽视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考核,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5、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构成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是从其他公办大学过来的兼职老师,是“外来的和尚”在念经。很多兼职教师做完了自己学校的本职工作,出来赚些兼职费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下力气去研究课程特征,针对学生的特点讲解内容,有些兼职上课天南海北的讲趣闻,不带讲义,教案多年不变,快下课时把书简单读一遍,就是一节课。还一些兼职是未毕业的研究生,代课经验少,经常照本宣科,甚至有些理论自己都理解不清楚,硬生生的讲给学生。而民办院校自己的专任教师主要都是近五六年招聘进来的,人数少,工作经验尚浅,校内工作量大,很难有机会到企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在高职的实训课程中很难挑起大梁。
三、民办高校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进建议
1、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做;学生练,教师正;学生练,教师核”,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协作、网上学习、案例研究、模拟操作等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从传统的灌输者转为能力的挖掘者。
课堂教学不能仅依靠教科书的内容,而是要以就业为目标,课堂要联系实际,内容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应该以实际、实用、为原则,为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要改变各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建议各课程之间的内容合理整合,杜绝教学内容重复出现。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角色互换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有效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借助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可以在案例教学中引用情景教学法,例如在讲解货币资金时可以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分别担任各个岗位的职务,让学生更加能深刻的体会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理解内部牵制制度。
2、强化高职会计学实训环节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选择优秀的会计模拟实验软件,建立高校会计教育及学习中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实验”环节,让学生能相对真实的面对企业实际业务的模拟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过程,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而不是原模式下的机械的、乏味的、被动接受的纯课堂教授式的学习过程。例如可以借鉴一些院校整合运用学校师资力量,对外成立会计服务机构,承担各种账务咨询业务,这样可以让一大部分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校内集中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手工记账的培训、用友ERP电算化的培训等,以提高毕业时的就业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和稳定的教学管理骨干师资队伍。在整个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因素。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造就一个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不能片面强调觉悟和奉献,而应真正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成为会计专业教师,并不断培养、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同时可以聘请一批来自企业、事务所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采用专题讲座、报告、参观学习、咨询、模拟决策等多样灵活的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产学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引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生成绩的评定一直主要依据平时的考勤,布置的课后作业以及考试三项作为考核标准,这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评价已经显现出了不足,会计学专业知识的考核应在评测方式上进行改革,对学生进行评测,应引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比如增加从学生完成实验作业的情况、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才能综合体现一个学生的素质。这就需要在设计课程考核细则上多下功夫。
总之,改善民办高等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现状已经刻不容缓,民办高等院校高职会计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改变现行教学模式,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还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并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沈艾林.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财会经纬,2009(12)上.
班级作为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直接面向学生个体,是学生与高校沟通的桥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今天,学生既要依靠学校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又要接受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如何实现个体发展目标,满足个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又兼顾国家、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班级是重要的依托,是实现双赢有效载体。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上的新特点,使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班级教育功能削弱,学生之间关系松散,时间、空间上不易集中,班级集体和基层党团组织作用减弱;2、班级学生管理功能减弱,班级的主导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3、学生对班级组织角色定位不明确,学生班级观念日渐淡薄,班级组织形式面临认同危机;4、网络化教学与管理使班级管理日益复杂,网络冲击传统的集中教学模式,学生更为关注自我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幸福心理学的教育意义
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教育资源,但是在校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亚健康群体的比重越来越高。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或者错把“金钱”、“物质”当作幸福目标来追求。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甚者出现抑郁、焦虑、自杀、精神紊乱等问题。
幸福心理学人性、人类生活和社会的积极面,指导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幸福指数的生活。著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只关注学生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知识能力的欠缺。而这种关注是带有消极性质的,对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面和心理发展可能有所忽视。将幸福心理学融合与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快乐成长为目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能,增加学生的幸福体验,提升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使他们成为真正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
三、幸福心理学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启示
(一)班委干部选拔和培养方面
幸福的班级首先应该有一个责任感强、热心细致的班委干部群体。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领导核心,是带领全班同学朝着共同目标奋斗的组织保障。班委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办事能力关系到班委会的职责履行能力,班委干部的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关系到和谐、美好班级氛围的习惯成。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班委选拔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选拔出素质过硬的班委干部;注重对班委干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办事水平;建立有效的班委考核制度,加强班委干部队伍建设。
(二)学生自主管理方面
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种能力,因此,通过自我加强和有意识的锻炼,人对幸福的感受性可以获得提高。增强班级成员的幸福感,需要使班级的每一份子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班委干部需要充分尊重班级成员,善于倾听和接纳同学们的建议,与同学保持良好沟通。从而激发班级成员的内在驱动力,提升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为同学们营造幸福的生活环境。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集体庆生、幸福教育课等形式,使班级成员体会到身边的小幸福。
(三)德育方面
“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因此,大学生幸福感提升需要与实践相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增加学生为人民服务、尊重他人的良好意识;增加学生关怀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体验;增加学生热爱生活、回报社会的情感体会。抓住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灵活聪颖、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实践中注重培育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发掘学生身上存在的积极面、闪光点,充分发挥其特长,让学生自主融入班级、服务班级。
(四)网络资源利用方面
一、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法教学新理念
众所周知,知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1] 语法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到语言的准确性,对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极其不利。《 课标 》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2]《 课标 》同时也明确了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由于教师对课程改革新理念存在曲解,语法教学在课堂上曾经明显受到排斥,语法教学陷入了低潮。[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排斥语法教学所带来的“耗时低效”[4] 的后果,并开始努力探索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语法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借鉴和探索中,一些英语教学界的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语法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5] 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Skehan认为任务教学法能把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又为学习者提供交际的机会。[6] 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时,就要求教师把某一语法知识转化为学习任务的核心,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语法规则,在完成任务中内化语法知识。
2.发现式学习法
发现式学习法倡导者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共同之处,而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7] 引导学生去发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8] 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9] 是发现法的核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就是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的方式来学习语法,进而总结出语法规则。
3.外显式与内隐式语法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认为,人们认知复杂任务时通常采取两种本质不同的认知模式来进行。[10] 一种是外显认知模式,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的活动都属于外显认知。另一种是内隐认知模式,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学习,学习者置身于鲜活的环境中自然地习得知识。具体运用到语法教学时,外显式认知主张通过对语法形式的讲授来发展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归纳能力。内隐式认知则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语法时,置身于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和使用语言。
二、《 高中英语 》语法板块设计理念分析
《 高中英语 》的语法教学采用了“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11] 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吸收了当今语言教学新理念,特别是以上提到的三种教学理念的精髓。教材中的语法项目以一定的情景呈现,先由学生自己发现新的语法现象,再由教师引导他们归纳出语法形式和功能,并加以运用。在语法知识的编排上,《 高中英语 》更加突出其系统性,在必修阶段集中呈现,以便于组织教学。在单元的设置上,《 高中英语 》把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呈现在阅读的篇章中,然后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块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加以系统的认知。《 高中英语 》语法板块设计的另一个理念反映在语法重复性和循环性上,在呈现了一个语法现象后,《 高中英语 》在模块6至模块8进行循环,帮助学生复习并加深理解,同时拓展高中英语课程所规定的语法内容。
三、《 高中英语 》的语法板块训练设计分析
《 高中英语 》教材采用话题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主课文承载了与该单元有关的重要信息,还呈现了主要的语法结构。教学时,教师应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通过上下文来教学词汇和语法,排除新的语言障碍理解课文。[12] 以定语从句为例,《 高中英语 》用了几个单元作为呈现的载体,分别为必修Module One 的 Unit 4和Unit 5及Module Two的Unit 1 和Unit 5 。Module One的Unit 4 的课文载体为 A night the earth didn?蒺t sleep,呈现了以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se 为引导的定语从句。Module One的Unit 5课文载体为 Elia?蒺s story,呈现关系副词where、when、why以及介词+which/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Module Two的Unit 1的课文载体为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呈现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Module Two的Unit 5 的课文载体为The band that wasn?蒺t, 循环复现介词+whom/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教材最后一次循环复现定语从句出现在选修 Module Ten 的Unit 1,课文载体为A successful failure。所不同的是,除循环复现定语从句之外,这个单元的呈现还连带了非谓语动词等其他形式的定语。利用课文所设定的语境来呈现语法知识,强化了各种语法形式在语境中的运用,使语法学习变得生动和鲜活。
此外,《 高中英语 》在练习的处理上注重层次性,首先是结构认知性练习,接着上升到控制和指导性练习,再过渡到交流性练习。但是这几个层级的练习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因此在Workbook的Using Language板块中,教材设计了听说读写任务来进一步提升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的程度。
以必修Module Two的Unit 1为例,本单元呈现的语法项目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训练步骤分析如下。
1.结构认知性练习
题例:
①Read the passage and underline all the sentences with attributive clause.
②Look at the sentences that you found and notice the use of comma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ry to define non-restrictive clauses in your own words.
分析: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定语境中发现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本单元共呈现了7个包含有目标语法以where、when、why等关系副词以及关系代词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发现并体会定语从句语法形式及表意功能。这种基于语法形式的观察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控制和指导性练习
题例:Join the pairs of sentences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s(restrictive or non-restrictive).
①Here are the farmers. They discovered the underground city last month.
② Hangzhou is a famous city in China. Many people come to buy tea in that city.
分析:《 高中英语 》的语法认知是通过提供特定的情景和语境来实现的。在上一环节的探究活动后,学生已初步了解这一类定语从句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课本提供练习帮助他们归纳目标语法的变化规律。为了便于学生聚焦目标语法,这一阶段定位为控制和指导性练习。控制和指导的目的是通过类似的句型操练来规范学生的语法知识,保证理解的准确性。
3.交流性练习
题例:In groups of four, look at the sentences below. Complete them by adding the restrictive or non-restrictive clauses.
①The mother_______________was very proud.
② The man_______________was a farmer.
分析:如果说前一阶段的练习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语法认知,那么这个阶段的练习就应该属于半控制的训练。这个练习并未提供明确的表达指向,而是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做创造性发挥,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目标语法的认知,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4.综合性练习
题例:
①The large stone statues on Easter Island remain a mystery to us.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②In pairs play this game:“ Who am I thinking of?” Student A is thinking of one of his/her classmates. Student B has four chances to find out who the classmate is. Each question must include at least one attributive clause. Student A can only answer “ Yes” or “ No”.
分析:综合性练习应该可以定位为交际性练习,这是语法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将语法知识的学习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13] 以上几个层级的训练构成了“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的完整链条。这种从“控制性到半控制性练习,再到自主表达”[14] 的多层面语言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避免了语法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教学建议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阶段,而语法规则的学习则是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从课文中去感悟语法规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观察力和领悟力的形成。同时,借助情景化的呈现,把抽象的语法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知识记忆的保持和应用时信息的提取。
1.充分利用课文阅读,引导学生关注语法规则
高中阶段的主要阅读课文除了承载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还呈现其中大部分词汇和主要语法结构。[15]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特定的情景有效地呈现语法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语法规则,从而内化语法知识并创造性地使用语法知识。教师还应适当添加内容生动、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语篇素材以增加语言输入。Ellis指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指导学生观察和留意语篇中包含的目标语法特征,并作归纳总结,然后练习使用。[16] 学生只有在足够的语言输入的情况下才会真正体验和感悟到英语语法的特征,也才能使所学的语法知识不断地得到验证,逐步构建关于语法的内隐知识。
2.增加语法训练的丰富性,创设语言输出机会
教师应该明白语法教学并非目的,而是为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服务,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 高中英语 》采用不同层级、形式多样的训练形式,增加了语法训练的多样性。篇章阅读给学习语法知识提供真实有效的情景,突出了语法知识的实用性,给学生发现、体验、探究语法提供了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话题相关的情境,激励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根据目标语法设计相应的活动对保证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语法教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Johnson认为,语言教师都知道,有语言陈述性知识,亦即知道语法规则与能够说出这种语言完全是两回事。要将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动化”与“重构”过程,“自动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生。[17] 因此,英语语法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建构性和探究性。
3.合理发掘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资源,开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材料,构建合理的阅读资源。让学生通过报刊、图书、网络,进一步培养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淡化语法”并不等同于不教语法,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行为。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发现、体验、探究、归纳、运用”的途径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开发教材,通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法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法的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百色高级中学,广西 百色,533099)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伟.高中英语课堂语法知识结构输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正东.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差异(上)[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0).
[5]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 n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7][8][9]季爱民.试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10]刘耀中.内隐学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
[11][12]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2册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3][14]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一、民办职业技术学院的特殊性影响下的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现有英语基础较差,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从历年高考录取情况来看,民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是最后批次录取学生的希望,但这批学生的高考分数较低,英语成绩基本不合格,且英语词汇量匮乏、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偏低,加上一直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恶性循环之下,对英语学习日益生厌,最终可能放弃英语。而进入大学学习,必须以一定的英语基础为支撑,这些学生必定非常吃力,课堂互动不了,甚至不能通过各项考试。另外,地区性差异造成学生发音不标准或听力能力不够的,上课听不懂现象也有发生,使教师课堂调动非常困难。
(二)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
现在民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在本科以上,且都持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用巧妙的教学手法将学生教会、教懂。有些老师教学经验尚浅,对教材和学生没有深入研究,上课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重视单词和课文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只知道按部就班、完成书本内容即可。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毫无创新内容可言,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沉闷,效率低下,“学生听、老师讲”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三)现有英语教材的不完善,无法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
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一直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教学指导方针,但如何开展实施却是非常有难度的一项任务。就目前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材来看,大部分学院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基础英语的学习上,虽然书本难度不大,“够用为度”了,但“实用”方面还是没有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就业意图相结合,本质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无法使英语学习应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去,有些学生甚至问:“学英语有啥用?”而近些年来项目英语、职业英语的探讨也把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思考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如何编写适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英语教材便是其中的首要问题。
(四)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存在限制了英语教学内容。
尽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已不再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唯一标准,但大多数学校还是将其视为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民办院校对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尤为重视,甚至将其视为学校评估和招生的标准之一,分量较重。这就造成英语教师平时上课重点会偏向考试内容。例如注重语法的讲解、课文的翻译、应用文格式的写法,等等。在重点讲解这些内容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造成“哑巴英语”。
(五)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很难全面开展各项有意义的课外辅助教学活动。
资金问题是民办院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问题之一。教学设施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扩充、师生奖励机制的实施、合作办学的开展,等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民办院校的独立性决定其在资金方面的不足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除了正常课堂上课,英语学习更多的是学生们课余时间的自我充实和交流,多开展第二课堂学习,像英语角、空中英语教室、中外师生互动交流等有意义的活动,也能快速提高听说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哑巴英语”的现状。但由于资金投入的限制,顺利、有效地开展这些活动还需要慎重调整与整合,以期找到一条折中且双赢的道路。
二、改革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在大力提倡高校教育搞分层次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课堂教学,如果一节英语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思路,即使学生层次被分得清清楚楚,也无法高效率地开展教学,得到的却是学生冷漠的回应。在我看来,即使没有分层次的教学班级也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不同的学生也该有不同的目标及手段,不能“整齐划一”,要区别对待、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鼓励他们多思考、多练习。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单词、课文的讲解和练习上,让学生读懂课文这个目标看似很伟大,其实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尤其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吃透,确定教学重点之后对学生进行反复操练,采用“任务型”教学手法,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大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二)师资队伍的不断完善。
现有的民办院校对师资力量还没达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是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学生管理难度大,造成人员流动较频繁。要培养出好的学生必须有好的老师,而好的老师不仅要从专业角度具备应有的素质,如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和科研等能力,而且要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会使用现代辅助教学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在学生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指引,并启发他们创造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成果。当然,这些素质年轻教师往往并不具备,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
(三)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完善。
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材料不能再拘泥于基础英语的教学实施,而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意向,编制一套适合学生在生活、工作中能实际操作和使用的教材。如项目英语带给我们的启示,让学生掌握一特定情境下的英文会话,比起在课堂上学一条语法现象来得更加有实效。又如职业英语中与其专业紧密相连的词汇和句型结构是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会遇到的,若能提前助其掌握,效果卓然。
(四)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反推”作用。
虽然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实施存在其不足之处,依然保留了“应试教育”中的老思想、老模式,但只要我们掌握好了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任务,能让学生学会并能应用英语知识,英语英语能力考试也就只是我们是否实施好了这些目标和任务的检测手段。学生通过这个考试检验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程度,老师通过这个考试检查自己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如果考试结果好,还能“反推”学生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围绕应用能力考试试题展开教学,一旦进入这个误区,“学习将只为了考试”。
(五)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第二课堂和合作办学等促进学生学习英语。
除了课堂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之外,第二课堂的开展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开流英语的积极性,因为跳出了严肃的课堂,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与同龄人交流也更有话题。类似的活动有英语角、英语戏剧社、英语歌曲比赛、空中英语教室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交流平台,也让他们时刻学习英语,让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不仅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带入国内,而且将国内的优秀人才送出去,既学习英语语言,又学习先进专业。当然,这些内容的实施还需要民办院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资金的大量投入。
参考文献: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从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一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学生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五、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重视中考动向要求――勤练解题规范速度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这种“满意教育”,实际上就是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包括满意的人力组合,如管理队伍与教师队伍,满意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满意的教育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满意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满意的家庭与社会教育。通过各项满意教育工程的推进,通过关爱主体、尊重主体、激发主体的潜能等途径,追求各主体思想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达到内涵丰富、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我们认为“满意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育人民满意的学生,当孩子满意的家长,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记者: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创新,改革的推进,须从理念开始,龙岗实验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果校长:办学思想作为学校工作的统帅和灵魂,在指导学校一切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我们根据学校目前所处的教育实际情况,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满意教育为突破口,优化学校管理,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师、学生与家长关系,变革教育教学过程与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也是我们进一步办好学校的精神动力。
记者:龙岗实验学校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设定了怎样的目标?
果校长: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育观念的内涵,说到底是围绕两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基于对“教育承载未来,国运系于教育”的深刻理解,我们追求的是: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修身立德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会创新统一起来,把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统一起来,为使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符合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当教育实验的先锋,创九年一贯制的品牌,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其内涵包括:精细化的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多样化的课程类型;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有层次的校园文化;有明显的办学特色;高质量的办学水平。
记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德育运行机制,许多学校都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那么龙岗实验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特色?
果校长:我们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活,营造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实行“全员、全程和全面育人”的机制。学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人生观。学校以“知荣明耻”教育为核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整合德育内容,分层设计德育目标,在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诸方面形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和目标系列。学校优化德育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建构合理的德育认知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建设德育基地;转变空洞说教式的育人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学校体现时代特点,采用课堂渗透、榜样示范、观看录像、体验活动等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学校还成立了思想品德教研组和德育研究中心组,对“三全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学生道德形成的规律,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
记者: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是重要环节,龙岗实验学校通过哪些举措,实现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办出自身特色的目标?
果校长:学校构建“三为主”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抓实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评价与反馈工作;坚持各层次的听课制度和教育、教学管理巡查制度;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树立新的教材观;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建构;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以龙岗区教育局批准的学科基地为基础,创建“小步训练”、“分层教学”、“自学辅导”、“悦读乐写”等学科特色,打造精品学科。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学校认真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结构要素,探索“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树立校本教研思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反思性研究,形成了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同伴模仿跟进,集体反思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学校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
记者: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龙岗实验学校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果校长: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把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培养成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学校“首席教师”、“特色教师”,并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帮扶和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坚持施行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师业务培训和资格培训;坚持“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师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在案例中体验,在反思中领悟,在实践中提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力争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合理组合教师团队,突出教师整体育人功能;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与评价管理,尽力做到客观、公平。
一、引言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已经达成共识,即歌曲和歌谣对学习者,特别是儿童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语歌曲歌谣种类繁多,而教材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提供的歌曲就成为小学英语歌曲教学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素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歌曲演唱技能方面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中年级要达到一级目标,即能学唱英语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高年级要达到二级目标,即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而且最好要能够有声有色地表演出来。
二、人教版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现状及问题
现在大多数小学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每册分为8个单元,其中包括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1个主题,有1-2首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英语儿童歌曲歌谣。然而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英语教师不以为然。许多英语教师没有意识到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英语歌谣教学浪费时间,耽误教学进度,所以听一听就可以;英语歌谣过于简单,让学生课下读一读,简单的模仿;学生上课效率低,听一首英文歌来提高一下课堂气氛。
针对当前人教版小学英语歌曲课堂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缺乏重视。大部分教师缺乏对英语歌曲的重视,认为英语歌曲教学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同时,英语歌曲选择的目的性不明确,只是侧重课堂形式的活跃。在小学低年级的课上经常看到有些教师时不时来一首儿歌,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其中有些歌曲的选择与本课教学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
2.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歌曲教学方式稍显枯燥、单一。虽然有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但多数还是采用听录音,使学生停留在模仿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分析语言点,没有深入与拓展,这样导致学生也没能很好的理解和内化歌曲中的语言点。
3.教材编写有些疏漏。人教版的英语教材有疏漏之处,即并不是三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英语教材都有英语歌曲。人教版的英语教材三年级和四年级每册分为8个单元,其中包括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1个主题,在Let’s Sing部分有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英语歌曲,四册书大有32首歌曲。但五年级和六年级却没有Let’s Sing这一部分,甚至在复习单元里也没有出现。
三、建议
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是被广大英语教师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源泉,针对该现象和问题,我希望以下几点建议可以促进英语歌曲教学:
1.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小学英语歌曲教学中,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重视了,才会充分的重视小学英语歌曲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才会更加努力学习英语。
2.更新教学过程设计。应试教育使英语歌曲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其实一个良好的教学步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英语歌曲教学主要分为七个步骤:听前热身、歌曲呈现、新知讲授、歌曲解读、歌曲教唱、操巩固和拓展运用。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Ten Little Candles为例第一步,听前热身。在听歌之前,教师出示关于蜡烛的图片,同时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联想:“What’s it? What’s this on the cake?”学生依据图片猜到“candle”的含义教师教读单词“candle”。第二步,歌曲呈现。教师将英语儿歌的意义和旋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little candle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第三步,新知讲授。歌曲有新的语言点one,two,three,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学唱前就能理解新知识。第四步,歌曲解读。教师需解释这首Ten Little Candles的背景知识。第五步,歌曲教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跟着音乐旋律歌唱和以肢体语言表达动作。第六步,操练巩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在练习中巩固语言知识。最后的步骤是拓展运用。英语歌曲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学习,还要重视利用歌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关于教材编写的几点看法。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歌曲符合学习者的需求,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但是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歌曲的节奏要明快、旋律要优美,还要遵循语言真实性的原则,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英语国家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尽量选择来自英语国家的经典的歌曲。
歌曲歌谣的编写要有年级差异。高年级应该适当编入健康好听的流行歌曲供学生学唱。同时还应该注重歌曲歌谣演唱形式的多样化。歌曲歌谣除了有念、有唱、有演之外,如果再加上有问有答就更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但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实验教学过程的不足,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积累,谈谈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改进方法和补充建议。
一、实验药品巧替代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在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中,要用酒精喷灯高温分解石灰石。但对初中学生来说,酒精喷灯的使用操作存在着一定危险性,而用酒精灯加热来分解石灰石又不可能成功。所以,我就用同样含碳酸钙的鸡蛋壳替代石灰石,用酒精灯加热就能简单快速地完成实验。鸡蛋壳先去内膜,设计对比:两个烧杯分别装入冷水,一个直接加入鸡蛋壳,另一个加入用酒精灯加热的鸡蛋壳,再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学生实验后,惊喜地发现了加热鸡蛋壳的那个烧杯中酚酞一开始只有一点点淡粉色,后来颜色越来越深,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此时,再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究效果会更好。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一般就用打磨后的石棉网的铁丝,几段连接起来再绕成螺旋状,但没有“火星四射”的实验效果不突出,燃烧持续时间短,也破坏了石棉网。改用废弃圆珠笔的弹簧,实验现象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学生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或废弃物作为实验药品完成课本上的实验,不仅节省药品,降低实验成本,而且可操作性强。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演示实验巧出错
在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中,用导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快结束时,请学生分析接下来该怎么操作,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如果直接揭示答案,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不如将错就错,先将酒精灯熄灭,这时学生就能立即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沿着导管不断上升并有流入试管的危险,所以试验的操作先后顺序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不能让实验结果真的往错误方向发展,顺势请学生给出纠正方案,引领学生错中求知,错中探究,不但拓宽了学生思维,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现象巧显现
在做铁丝和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般只能观察到铁丝表面有小气泡,无法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往往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教师如果不尊重实验事实,强行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就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如果增设用铁粉和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就会成功获得理想的“浅绿色”。如果实验室没有铁粉也可以用暖宝宝的成分来代替,但要注意说明暖宝宝中的其他成分。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观察到实验的本质现象,才能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否则,不利于学生严谨认真科学态度的培养。
四、趣味实验巧延伸
课本上对氨分子运动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趣味性不足。设计将四根15cm左右的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大橡皮塞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枝上制成“花树”,小药瓶中倒入浓氨水(实验完毕时及时塞上瓶塞保存好,多次使用),一起罩上大烧杯,观察现象。过一会儿,棉花团由白色逐渐变成红色,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再将“铁树”搬到室外自然干燥,红色消失(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这样实验就充满了趣味性,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在《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一节“烧不坏手帕实验”的趣味实验演示时,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延伸“果冻”和“魔棒”两个趣味实验。将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酒精充填其中,即得所谓的“果冻”。再用玻璃棒蘸取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轻轻往果冻上一触,“果冻”立即就被“魔棒”点燃了,再用果冻上的火焰完成“烧不坏手帕”的实验。整组实验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激发思想冲突,魔术味十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实验计划巧调整
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如果按照课本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实验,根本无法观察铁钉生锈的一个缓慢过程,硬生生将探究内容变为强行灌输和说教,使学生缺乏体验和感受。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将这个实验计划调整至同一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在学到“金属能否与O2反应”中铁不仅能在纯氧中燃烧,还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设计完成“铁钉只和水接触”“铁钉只和空气接触”“铁钉和空气、水同时接触”三组对比实验,在学到“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时完成第四个对比实验“铁钉和酸溶液接触”,再利用生活经验切过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完成第五个对比实验“铁钉和氯化钠溶液接触”,将该实验内容调整后距离“钢铁的锈蚀和防护”一节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学生通过连续观察,完成实验记录,亲身感受铁生锈的变化过程。所以“铁钉锈蚀实验”调整后不仅让学生对金属性质有了系统的认识,更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学生充分享受着自由、参与的快乐。
六、增设实验巧对比
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原料为石灰石(或大理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而有很多原料都可以制得CO2,那为什么偏偏选择它们?这时可增设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作对比,说明选择此原料的原因。若选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来不及控制与收集;若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不仅反应太快而且收集到的CO2不纯(混有杂质气体HCl);若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增设实验后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实验室制取CO2所需药品和反应原理,而且也使学生学会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在做倾倒CO2熄灭烧杯中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实验时,尽管上下蜡烛高低位置、收集CO2的体积多少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但在考虑过这些因素后,灭火成功的学生发现了有的组是自下而上熄灭,而有的是自上而下熄灭,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经过讨论和比较课本图片后发现了倾倒的位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时再增设与上一次实验倾倒位置相反方向做一次对比。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科科学方法的感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七、实验结尾巧点缀
在高锰酸钾加热制O2实验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误认为是生成的物质造成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要将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所以,在学生实验完成拆卸装置时,巧妙地安排了用镊子夹取用过的棉花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立即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误区迎刃而解。
再如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尽管很明显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但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个“表面功夫”,这时适当安排了用砂纸打磨铁丝表面析出的铜,银白色铁丝立即暴露出来,再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又有红色固体析出。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不断改进和补充实验,可以给本来就趣味横生的化学实验更加魅力无限,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志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改革;网页设计
1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步。但是,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还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民办高校在实践课程方面也处于落后状态,学生设计制作的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设计流程,无法真实的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目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设置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虽然每个课程之间都有衔接,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课程之间的分割。学生很难将他们所学的知识整体的融入贯穿到艺术设计的系统性思考能力上。例如网页设计课程,很多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教学上没有结合自己专业优势,以及未来学生就业需求特点,往往采取和计算机专业一样的网页设计课程模式(HTML、JavaScriptd等技术性设计),而忽略了网页建设中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认为,可以从该门课程中学习到网页设计的所有知识,在教学结果上认为,学习了该门课程后自己就能够独立完成网络、网站、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全部内容。但实际教学中没有结合具体实践项目,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用于解决实际项目的技术,形成了学生学而不会用的局面。更加忽略了其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个性化网页设计能力较差。从智联网电子商务类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网站越来越重视艺术设计这方面的影响,网站美术视觉效果布局设计能够使网站的技术和与艺术相结合,旨在于让自己的网站更具个性化,并能吸引更多的新客人来访,同时可以让在美丽的网页下心情变的愉快,网站美术视觉效果布局设计让网站规划得更完善和现代,这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网站本身的需要,让网站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突显出自己的风格和优势。
2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
(1)特色课程在民办高校的重要性。特色课程是高校发展的亮点,在现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想要壮大,必须创建民办高校的特色。所谓办学特色,就是在认真贯彻方针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征。创办特色课程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分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的原因,进而针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实践教学问题提出具体对策。(2)调整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其他的学科知识做基础,来丰富设计者的修养。除了现有的课程设置外,还应该增加市场营销课程,心理学课程,甚至还可以增加组织培养类课程。同时还可以开设讲座类课程,邀请一些教授、设计师、企业人员来校讲学,通过案例、课题分析,将一部分专业知识相互的融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的运用到为自己的设计当中,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3)增加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市场调研课程的时间与内容,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企业的实际个案,强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使学生在过程当中熟悉掌握流程、工艺、与客户沟通等相关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消化吸收专业理论知识。
3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
3.1 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都开设了《网页设计》课程,它以成为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受到了其他专业学生的欢迎,艺术设计专业也开设了此课程。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条式的课程教学内容无法反映当前社会需求;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缺乏积极性;实验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课程实验往往是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缺乏用于解决实际项目的技术,形成了学生学而不会用的局面。同时,各高校网页设计课程多为36~48学时,课堂上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知识点。
3.2 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本课程的改革宗旨是: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转变,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以项目教学为主线,通过讲授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介绍网页制作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参与项目、创造实践的活动者,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实现具有独立完成网站建设与开发的专业技能。合理构建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示范教学。整合大量教学内容,兼顾实用、艺术,主要是是软件课与艺术设计课结合在一起,此方法有效解决了学生单纯学习软件,而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艺术设计中的问题。扩大教学视野,深化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与互联网息息相关。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收集教学信息,拓宽反馈渠道,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保证以最新知识为教授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极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深化教学内容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3 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
1)网站设计成功案例介绍:为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网站设计构想,有必要将目前国内外在设计方面有创意的网站展示给学生,如匡威、星巴克、开心网等。通过这些网站使学生了解现在流行的网站设计风格、设计思路及设计手法。2)教学模式改革:引进项目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制作,了解从设计初稿到中期客户修改意见的反馈至最终完成的全过程,做到课堂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每一节课设定一个网站制作项目,如Dreamwerver站点建立、Photoshop图层的使用、flash与ASP 技术的结合等,并给学生讲解每个项目的设计目标、预达到的效果、设计思路和制作步骤。以课堂操作为手段,边讲解操作演示,进而使学生有感性上的认识体会。
4 结束语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实践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宗旨。在网页设计的课程创新改革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制作,网页的艺术设计日益被网站建设者所注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处理好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有机结合对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性,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提高网站浏览量何知名度。另一方面,国内电子商务公司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负责公司电子商务整体形象设计,把握B2C网站、淘宝商城、淘宝店铺等品牌网店的整体风格和视觉呈现,运用专业的审美观配合市场营销部门制定相应的营销和设计策略等。通过课程改革,学生能了解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的基本理论及业务运作模式,提高实践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改革[J].现代计算机,2010(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