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23: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safety production;risk identific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26-04
0 引言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其中电力行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45起[1],近几年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如图1[2]所示,纵观整个电力生产行业,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发生。
这些事故在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反映出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降低和消除安全生产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转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3]。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识别
1.1 安全生产的范围界定
电力安全生产主要包括电力生产安全、力基本建设安全、电力多种经营安全三大部分[4],本文研究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指电力生产安全。
1.2 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识别,调研的多位具有电力行业专业背景的专家,其中包括45%的工程师、55%的高级工程师,工龄少则6年多则17年,分别来自电力行业的不同领域,包括技术支持、运行生产、财务及行政管理等;专家单位或者主营电力生产,或者承包电力工程,或者电力多种经营,充分保证了调研对象的广域性、全面性、权威性。
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了解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有人身伤亡事故风险、设备事故风险、电网事故风险等。通过对访谈结果和文献研究的整理,归纳出主要影响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因素有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劳动管理失误、违章指挥、交叉作业管理混乱等二十多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进行细化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特性(系统整体性、过程连续性、劳动环境复杂性、高度密集性等),进行归纳整理,可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其他风险等五大类。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析
2.1 技术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工艺技术等引起的风险统称为技术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艺流程,生产工艺自身未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人机界面设计是否符合人因工程原理,工艺规程有缺陷以及再设计及变更可能导致人身、电网、设备等的事故;功能设计,主要包括抗震设计、强电设计、暖通设计等;设备系统,指生产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如变压器设备、开关设备、调度自动化设备等,因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隐患等危险;应急预案,指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设计出的应急处置方案,必须保证它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
2.2 管理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因管理不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力因素(生理及心理),例如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作业能力、行为方式、随机应变能力等会直接左右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工作效率,严重时引发安全事故;管理组织,管理者需具备沟通、协调、决策等的能力,应注意防止出现管理决策失误、违章指挥等问题;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和操作程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模式等,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懂,都记的清楚,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警醒状态,安全意识差,凭老经验办事、侥幸心理的存在以及员工教育与培训的落后,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以上因素均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3 环境风险
安全生产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期间必然受来自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不可抗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作业环境,包括空气状况(有害气体、固体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噪声状况和微气候等因素,而作业现场涉及的高压和低压电气设备多,高速旋转机械多(如发电机、风机等),特种作业多(如高处作业、焊接作业等),因工作场地光线不足或光线太强,容易使视线受阻而引发操作失误等风险;市场环境,主要指行业竞争和市场消费需求变动引起的风险。政治环境,国家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稳定性,一旦涉及到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动,而这一变动是企业掌控不了的。
2.4 经济风险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率,法规,汇率。外汇汇率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等会直接或间接促使电力企业调整生产进度而可能引起生产风险。目前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并不健全,其中甚至出现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导致我国电网事故频频发生。
2.5 其他风险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金风险,能源风险,合同风险。相当一部分电力事故发生是因为企业资金链的短路、合同管理的不规范,雇佣缺乏专业知识的临时工,采购劣质个体防护用具等;电力生产的能源类型有火电、风电、核电、水电等,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评估
基于上面风险识别、分析的结果,本文采用AHP法[5,6]进行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1 建立风险评估层次结构
结合以上风险分析结果得出一级指标有5个,分别为环境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管理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其他风险;二级指标为18个,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3.2 判断矩阵和相对权重的确定
抽样选取调研专家中的部分专家(50%),采用九分位比率标度法[7]进行指标间两两重要性的比较、打分获得判断矩阵中的系数,根据比较判断得分表可直接得到比较判断矩阵结果,如表1-表6所示。
采用方根法求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w1,w2,…,wn)和最大特征根λmax。经过对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总排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略,详细计算可参考文献[8、9],结果如下:
W=(w1,w2,w3,w4,w5)
=(0.3403,0.3248,0.2037,0.0789,0.0523)
w1=(0.3452,0.3701,0.0997,0.1850)
w2=(0.1320,0.5541,0.1715,0.1423)
w3=(0.1504,0.0901,0.6017,0.1578)
w4=(0.5499,0.2402,0.2098)
w5=(0.2000,0.2000,0.6000)
根以上计算结果,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表,如表7所示。
3.3 重要度排序
依据W中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大小,按相对权重从大到小顺序给出下列风险因素重要度排序结果:
因素层:技术、管理、环境(权重>0.1);其他、经济(权重
指标层:技术风险:应急预案、功能设计、设备系统、工艺流程;
管理风险:人力因素、规章制度、安全文化、管理组织;
环境风险:作业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
其他风险:能源、合同、资金;
经济风险:汇率、利率、法规。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技术性风险中“应急预案”指标和“功能设计”指标分别约占37%、35%,管理性风险中的“人力因素”指标约占55%,环境性风险中的“作业环境”指标约占60%,应将其作为关键风险因素重点研究,如图3所示。
4 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
控制风险是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落实“ 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措施。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电力企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
4.1 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落实安全教育与培训
管理风险在系统中占32%,其中人力因素指标占该类风险55%,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①必须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首先,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个体防护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维模式;其次,定期举办电力生产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最后,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标准程序、实施安全检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去,保证员工有章可循,防止人因差错的发生。
③定期进行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技能竞赛和安全培训,树立员工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个体防护意识,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操作失误。只有进行适时、内容合理、方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才能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
④监督管理是搞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因,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对安全生产起决定作用。只有加大安全监督的管理力度,从已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发展。
4.2 不断优化技术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
技术风险在重要度排序中以34%排在第一,而其中的应急预案和功能设计两项指标又是该类风险中的重中之重,分别占37%、35%,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①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尤其是火灾应急预案、防地震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等的管理。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事故演练,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处理能力,并在演练结束后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改意见。同时,电力企业应针对情况的不同,遵循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包括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②定期M行设备系统的维护检查和更新。通过对设备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对过时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不断降低故障设备诱发的风险事故。在土建安装阶段,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系统的运行阶段,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详细性能,依据指南操控设备,从而降低设备破损,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在设备的检修阶段,应严格执行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保障设备系统的安全性、整体性。
③不断优化功能设计,如抗震设计、给排水设计、强电设计、弱电设计、暖通设计等,以降低后期因技术变更带来的安全生产损失和风险。
④及时调整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充分考虑人的特性,满足能见性、清晰性、易操作性要求,避免不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人机设计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4.3 提高作业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环境风险在整个系统中占20%,其中作业环境指标占该类风险60%,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①对于定义极高风险的作业,提前做好防范,及时关注空气浓度,做好疏散工作;如遇极高危险作业,或者放弃改选其他方案,或者使用机器人代替,避免人身事故等发生;针对危险区域,加强保护措施,如适当地屏蔽电源、热源等;通过实施现场6S管理,改善作业环境等。
②针对性地选择个体防护装备工具,不仅是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亡的必要手段,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屏障。例如进入生产现场配备安全帽、防砸鞋,焊接作业配备护目镜,粉尘超标的场所配戴口罩,带电作业配备屏蔽服,进入高辐射区域配戴防辐射服等。
5 结语
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将风险管理理论与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任重而道远。我们需不断深入研究电力领域风险管理的特点,切实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力求为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北极星电力网.国家能源局2016年12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电力安全事故[DB/OL].http://.cn/special/?id=805156, 2012-08-03/2017-01-22.
[2]http:///newpage/.
[3]田振雨.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杜明峰.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化工管理,2013(10):41-41.
[5]钟登华,张建设,曹广晶.基于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35(2):162-166.
[6]苗后营,王伟,宋波,等.改进AHP方法在工程评标定标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2):23-25.
1 机械安全风险管理的评估
安全风险一般会对机械的各种构成结构、各种零部件等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和检测其使用寿命和功能的利用度,来进行一定范围的风险评估。主要的评估方
法的表达式如下,可由 上式来表述式中 R(t)――风险评估可靠度。系统在t时间内不出现故障的概率,可以用以时间t为随机参数变量的一般风险故障分布函数R(t)来进行表示,或直接专业称其为故障密度函数;f――故障的密度数据分布函数;F――随后t段时间内会发生故障的风险,也可以称为故障率或故障密度率。
对机械的锻压安全进行风险的正常估量,然而所估量的指标是其可靠度。由安全状态等需要对可靠度进行详细的计算和估量分析。另外还需要做好产品设计策划书。例如开发式压力机的生产设计,必须需要严格的机身刚度分析计算、气动平衡稳定装置的分析计算、齿轮的定量弯曲折叠强度的分析计算、齿轮旋转接触强度的分析计算以及气动阀门的保护装置的分析设计等。由此表明,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依托一个强有力安全风险评估机制,这就要求要与科学技术相联系,利用科学的进步进一步规避风险,以达到在预期内发现和降低风险。
2. 对机械安全风险的计算
G B17120《机械锻压条件》和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及其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准则》是指对器械的基本规格进行全面和权威的估算,也包含产品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失进行折算。根据标准的规格要求,机械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原则判定和方法评定两方面。根据故障的损害程度可分为4类:致命故障损害、严重故障损害、一般故障损害和轻微故障。每一类的故障损害系数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在进行故障标准分类。
式子中rij―试验期内出现j类故障的次数
ej―试验期内第j类故障的当量数
rdj―积累的当量系数
上式中体现了故障分类标准的计算方式。通过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了特征量指标的标准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可以用公式表示。
平均修复的时间MTTR,按下面的式子计算:
trj--实验期内发生的总故障数,其中包含维修整理和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故障
ri--停机的故障数目在实验周期内。
固有可用度A值,按下式表示。
假如在测试期内出现了关联故障,我们则可以利用关联计算公式计算产品正常工作情况下无故障的时间来推算出概率,也可以测试出置信下限值MTBF。如果在测试期内没有出现关联故障,则可以按照正常的计算方法,评定机器可靠度为合格。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致命故障则应立即终止关联测试,然而机器的评定表现为不合格。还能够建立企业平台,扩大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让客户参与产品的风险规避中来,客户不仅是使用者而且还是生产者。我们仍然可以以开发式压力机来为例子,可以进行定向的有机架刚度测试检测和离合器半制动器旋转测试试验及全方位的安全装置测试试验等。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数据和相关联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产品的可靠度和合格率就很清晰的展现在纸上了。
3 规避风险安全管理的措施
进行风险安全的推广管理是每个生产厂家的必修课,风险安全的规避管理能够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上层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不能重视风险的规避管理,就不能在产品的销售竞争中取得良好的业绩额。重视风险的规避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诚信,为企业的再生产铺平了道路。企业内部通过建立一系列的长效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在吸纳社会中具有资质条件的第三方机构积极共同参与企业产品认证工作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建立企业平台,扩大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让客户参与产品的风险规避中来,客户不仅是使用者而且还是生产者。这样就能够实现产品的优质服务和再生产。评价锻压机械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机械作业组和管理的水平怎么样,换言之机械组在所要求的时间段内所达到的产能。 其计算的单位:田间的作业数亩,运输作业所用公里,加工的作业用千克或者吨,推土、提水作业的用立方米来计算。为了方便对比和统计,能够把单位不同的折合为标准亩数。机组的生产率高低通常与动力的机械功率高低直接相关。机组配套的使用率是否是合理的,能够采用额定的生产率去衡量,就是单位的时间内每度电平均完成功率的作业量。在考虑保证质量前提下,通过提高机组的生产率来加速作业的进度,不违农时,减少作业的成本。
4锻压机械正规的做法
众所周知,机械加工行业是一个规定特别严格的行业,尤其机械锻压作业时,对作业员的要求十分高。笔者有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作业的工序和作业要求有深入得研究,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工作手法。锻压机主要由固定扳手,加紧螺帽扳手,毛刷,下料斗,砂轮,钢丝刷等组成。运用机械设备产生的机械作用力对钢件进行去毛刺,所用机械设备称为锻压机。当试样(钢件)由料斗流入碾入机床上,由于压铊的内压力和机械力的推动,使钢件挤压在机床上,经过自相磨擦,以及钢件与砂轮之间的互相擦离之后,即能迅速去掉钢件的皮层,在调节确定的时间内达到成钢所测的等级精度。下面就由锻压机制造专家常州武进环球机械设备来给大家讲讲锻压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吧。不过首行得先了解下锻压机的工作原理:当试样(钢件)由料斗流入碾入机床上,由于压铊的内压力和机械力的推动,使钢件挤压在机床上,经过自相磨擦,以及钢件与砂轮之间的互相擦离之后,即能迅速去掉钢件的皮层,在调节确定的时间内达到成钢所测的等级精度。
5 结语
通过对一系列材料的检测和试验,能够了解到机械的锻造方法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风险。
通过对热处理等方面知识的详细了解和具体分析,很容易就可以知道曲轴表面的磁痕是由于材料在金属机体内运动造成缺陷形成的。这种缺陷分布在机体内特定的部位,并在以后的运转过程中伴随着物体表面的纹理展现出来。然而这种磁痕的纹理大小形态各异,并且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要想很清楚的了解磁痕的位置及产生状况,则需要合理的把握金属机体的机构形成。我们要想控制磁痕,必须要对钢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控制,以提高金属钢材的物理纯净度。实际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磁痕除了会出现在特定的位置外,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有出现的可能,只不过在相对情况下,金属钢材内部的磁痕较多。另外磁痕的大小形态还会受到金属加工方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正新.机械智能控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而党和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财政拨款也是逐年增加,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道路桥梁改建,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样庞大的工程量就为建筑速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速度得到提升的同时,一些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质量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带来的就是建筑行业危险系数越来越高,影响着业主的人身安全的同时,施工中的建筑人员的安全也正受到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业的从业者已经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所以该如何去提升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水平,仍然是我们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我们想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问题,就需要我们明确之所以会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在这方面,无论是相关的研究人员,还是一线的施工人员,都在不停的进行着探索,并且在多年的积累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们对于之所以会出现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可能性:第一种是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建筑安全事故是由5大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起连锁反应而引起的。即社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A1促使人为过失A2的发生;又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质及机械危险A3:A3又导致意外事件A4的发生;并从而产生人身伤害或意外损失A5。这五个因素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五个因素的连锁反应就构成了建筑安全事故。第二种是综合因素影响理论。该理论强调,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在研究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的研究造成这次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要素,并将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分类、排序,采用从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入手,找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并分清其主次地位的研究分析方法。实质是分清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领域的主次矛盾。第三种是人的失误理论。该理论主要是强调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类型和这些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但是上面的这些建筑安全事故分析的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虽然通过分析能够找到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为什么这个事故会发生以及它发生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这些理论没有给出满意的答复。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对如何避免安全隐患的研究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安全事故实际上都并不是由一种简单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个或者大部分的施工程序都出现了巨大的纰漏,才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故。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在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高水平发展带来了阻碍,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建筑行业就成了他们就业的首选,所以目前施工团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农民工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想要让他们按照最为标准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施工非常困难,而施工进程的随意化和不标准操作都是安全隐患的来源,这将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能得不到保障,无论是对于一线施工人员来说还是对于这些即将入住的业主来说,这些安全隐患都无时无刻的不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
三、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1.利用经济杠杆作用,有效调节建筑安全管理的成效。中国的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的时间不过二十年,这短短的时间内很难形成有效的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杠杆又没能够做到它应该完成的作用。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济手段并没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而许多施工单位为了确保本公司的经济收益不受影响,对于安全工作也是得过且过,而一旦发生了安全问题,出现了安全隐患,施工单位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正在每一个建筑工地不断的上演。2.制定完善的安全量化考核指标。想要避免安全风险的出现,就必须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操作不出现问题,将安全考核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有规可查。这不但能够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还能够给即将入住的居民提供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施工单位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但是在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早已经发现成型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一般由施工范围的经营状况、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出现事故的赔偿金额几部分组成,这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将一个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安全质量体现出来,这样在选择施工单位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依据来判断施工安全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不断的提升安全施工意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较以前更为高效更为严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积极的吸收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持续更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手段,才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这样在投入使用后才能不出现事故,为百姓的人身安全负责,也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负责。
参考文献:
[1]基于博弈论的建筑安全管理研究[D].李美玲.沈阳建筑大学2011.
[2]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李陶然.重庆大学2011.
[3]政府治理视阈下陕西省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苗立群.长安大学2014.
[4]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彭本.大连理工大学2013.
医院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管理程序所谓的风险管理,是指病人、家属、访客、及相关护理人员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识别和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为处置紧急护理操作,危重病人,在出诊和配合救援等等环节经常出现各种护理风险。对于急诊的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处理起来如果不仔细或者是不够慎重的话,情况比较轻的话就会影响到护理的质量,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加深医患关系的矛盾。
在近年来,我院对于急诊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非常的重视。下文的重点,就是将我院在急诊护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介绍以及阐述,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医院的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以及经验。
一、 对于急诊室临床工作中的加强风险管理的认识
1、风险管理的内涵意义
风险管理作为医院的工作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就是经济损失的风险给以发现与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一门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的损失以及法律诉讼为目的。
2 、在急诊室临床工作中的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一下几点:a、有效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以及控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护理的目标 b、有效地提升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c、为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声誉奠定基础。所以,如果想医院临床护理纠纷有效地避免、将护理纠纷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提供住院病人更舒适、更质量、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那么实施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是必然有效。
3 、在急诊室临床护理中对于各种风险的认识
在实际的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种类的风险,主要有:a、由于人为或者系统因素所引起的风险。人为的因素是护理风险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风险,它主要是决定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细心程度还有护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具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如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和主观意识的干扰等等。系统因素则是由于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和器械而产生的风险。对风险产生的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护理风险存在的过程,以确保安全的医疗保健。
b、患者的就医行为,病人的就医行为主要是表现在病人能配合医生的工作或者不配合医生的工作。所以,病人的就医行为也是一种临床护理中产生风险的因素。
临床护理的工作是一项管理活动,由护患共同参与,所以这个管理活动的规则需要两者进行共同的遵守以及维护。
二、加强急诊护理的过程之中风险管理的对策
基于以上关于急诊护理过程之中的风险管理的简明扼要的阐述可知,在加强急诊护理过程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还有维护护患关系的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就是着重阐述加强急诊护理的过程之中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1 、要积极加强提高急诊的护理工作人员业务的水平
对于急诊护理工作来说,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关键,这直接决定了急诊风险管理的好与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急诊室医患关系是否和谐。所以,要加强急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提高急诊室护的理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
2 、要加强制定切合急诊实际的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对于医院来说,工作制度则是指导或是引导医务工作者正确、规范地去操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流程中, 应加强制定紧急护理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也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通过仔细、认真地对以前本科室护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按照一定的工作方法或者是工作经验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较为准确地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
3 、完善管理的制度
对于护理风险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测,针对问题要及时查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整改的措施。如果这是人员的问题,在调查中就做记录。处罚的程度就要看情节的严重大小,同时,对于监管的力度要加深加强。如果是制度问题则要具体分析,集思广益,并找出症结的所在,要采取对策,需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体现不断持续改进的工作作风。
三、 结论
近几年来,我院对急诊护理过程之中的风险问题加强重视,积极地分析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制定出上述几方面的风险管理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医院急诊护理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促进和谐的关系,护士和病人之间共同建立了良好的医院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J]。中华护理杂志,2005,1(1):47~48。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逐渐接触到了与之相关的各类网络应用,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各大院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校园网为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很多便利,校内的各项工作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但校园网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Internet资源共享程度高,覆盖的地理范围广。Internet网络协议具有开放性,并且系统具有通用性,极大的促进了网络的飞速发展。但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开放性和脆弱性以及计算机本身安全的脆弱性使得因特网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预测的威胁和攻击,导致网络安全方面的诸多漏洞,使其受到威胁和攻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层出不穷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比如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服务器瘫痪等导致校园网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说,网络安全问题将始终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存在,成为网络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此外,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的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新技术的不断采用带动了业务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因此对网络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能否实现安全管理影响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成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要素。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高效的校园网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管理员就很难对校园网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对校园网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进而无法保障校园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因此,目前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实用、低廉、安全的系统性校园网安全解决方案,保障校园网的稳定运行。本文将对校园网的安全威胁进行分析,从网络的安全需求出发,在己有安全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信息系统安全特点。根据校园网的实际安全要求,提出一个安全解决方案,探讨如何保障大学校园网络的安全。
1 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问题
目前,高校校园网网络安全的两大拦路虎就是网络设备破坏性活动和网络数据安全威胁,笔者认为,主要危害网络安全的威胁有:
(1)目前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漏洞是影响最深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严重威胁了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2)我国计算机主要也受病毒以及网络蠕虫侵害较深,这些病毒等在影响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保护以及网络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黑客的大量存在也是造成校园网威胁的主要因素,由于校园网使用者众多,部分人利用网络协议、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及管理上的疏忽非法访问资源、删改数据、破坏系统,很多黑客将目标转向高校的服务器和网站,通过恶意攻击和入侵,以达到获取资料的目的。
(4)校园网内部用户对网络资源的滥用,由于校园网只是对学生收取较低的费用,所以会出现校园网用户大肆下载视频和大体积软件的情况,大大的占用了带宽,从而导致网络响应缓慢甚至卡机。
(5)垃圾邮件、不良信息的传播,占用校园网带宽,造成邮件服务器拥塞。有人利用校园网内无人管理的服务器作为中转,使用他人邮件地址发送信息,损害他人权益。还可以被黑客利用进行攻击,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6)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了相当高的网络管理技术,甚至超乎管理人员的想象。部分学生出于好奇对校园网服务器进行攻击。这一现象往往被忽视。很多校园网起初都是局域网,随后发展成为多出口的校园网,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意识上的不重视、资金方面的短缺、安全维护方法不正确等因素,使得校园网在安全方面缺少相应的措施,有的高校只是在内部网与互联网之间使用一个带防火墙功能的路由器,有的高校甚至直接面对互联网,不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最后结果往往是使校园网络很容易遭受病毒的感染,网络系统不够稳定,经常受到一些黑客们的袭击,这些问题在没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都是无法避免的。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病毒、黑客、拒绝服务攻击等问题都造成网络运行不正常,给网络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打击,这既影响了日常生活,也给计算机带来了损害,所以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网络的稳定及校园网的环境安全,保证校园网不被病毒感染,能够有效的发挥网络的作用。
2 校园网风险分析
2.1 物理安全分析
网络的物理安全是网络系统的安全基础,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环境安全、介质安全和设备安全。它校园网包括的设备较多,涉及范围很广,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全方位监控。对于高校来讲,物理安全的风险损毁整个网络平台以及系统内部的数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诸如火灾、水灾、地震等会破坏通信线路、局域网以及远程网等,致使整个校园无法正常营运,严重时能毁灭整个信息系统;
(2)电源故障等致使工作中的设备突然断电,使得操作系统突然丧失工作电源,数据库部分信息丢失;
(3)设备丢失或被盗导致数据意外泄漏;
(4)设备长时间暴露在电磁辐射中,导致信息被窃取;
(5)报警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这可能造成实际情况下的事故。
2.2 网络安全分析
各大高校的校园网基本上都是基于TCP/IP协议下的网络,TCP/IP协议的设计初衷并非是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所以这方面会存在很大不足,整个计算机的网络层隐藏着诸多安全威胁。
(1)利用明文传输时的安全风险
当数据在以太网进行传输时,一个子网下属的每个网络设备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所以传输数据很容易被在线窃听。最为危险的是TCP/IP协议在线传输数据时用的都是明文的方式,尤其是通过FTP、Telnet以及电子邮件时,用户的口令以及账号都没有进行加密,网络攻击者很容易从截取的数据包中获得用户的私人账号以及口令,以此得到非法访问的目的。如果攻击者获得用户的关键账号以及电子口令,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利用IP地址行骗
TCP/IP协议将IP地址作为识别网络节点的唯一标识,然而网络节点的IP地址是动态不固定的,是一种公共数据,所以网络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网络节点的IP地址来伪造成某个安全可信的节点IP地址。利用IP地址欺骗的事件在校园网中经常发生,对整个校园网络的正常通信秩序构成严重的威胁。
(3)TCP同步网络轰炸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较为可靠的传输层协议,通信双方之间必须通过三次握手的方式才能建立好一条连接,即SNY、SNY+ACK以及A/X三种协议数据包。如果一个不存在的源地址发送SNY数据包,服务器将无法发送SYN+ACK数据包到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地址,最终只能超时等待,这将造成系统资源长时间的浪费,如果网络攻击者长时间的发送此类数据包,那么服务器资源将被耗尽,最终死机。
2.3 系统层安全分析
目前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无论是Windows、Linux还是商业用的Unix操作系统,其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而且软件源代码的开发规模较大,系统往往会有一定的安全漏洞,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校园网用户大多数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它们的安全漏洞隐患令人堪忧。加上校园用户的安全意识普遍不足,且技术防御水平不高,系统安全经常受到威胁,主要有如下表现:
(1)配置不妥
系统的安全防御程度和整个系统的配置关系密切,若用户没有采用合适的配置,那么将给整个操作系统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用户没有设置相应的口令或者设置的口令强度不够,关键重要文件设置权限过于宽松,经常性的有意无意的将重要信息的目录实现共享,暴露在网络上,都不太妥当。
(2)系统服务设置不合理
操作系统对外界提供一定的网络服务,比如RPC服务、Daemon进程等等,这些为攻击者入侵者提供了有效的系统潜入信息,入侵者能够通过这些服务存在的漏洞获得超级用户的实际控制权,进而进一步实现入侵盗取目的。
(3)病毒和恶意程序代码
若用户在联网的情况下未及时安装系统操作补丁、杀毒软件或者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特征库,很容易遭到外界病毒的威胁和入侵。而且用户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从网络上下载到带有恶意代码的软件,致使计算机和用户资料受到侵害。目前最为严重的病毒是木马病毒,采取的是ARP欺骗攻击。具体表现为用户的计算机无法通过网关,打不开网页。若校园网段中有一台电脑感染ARP病毒,那么这台机器便会通过全网段发送大量的ARP欺骗数据包,导致网络通信道路拥堵,使得同网的其他用户网速越来越慢,上网不稳定,甚至会频频掉线。
2.4 应用层面安全分析
大多数高校内部网络都设有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的服务器,比如WWW服务、E-mail服务以及FTP服务、数据库服务等。跟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服务差不多的是,这些服务也存在相应的漏洞,使用不当会给系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WWW服务
WWW服务作为广大高校的重要宣传窗口,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若www服务器出现安全漏洞,带来的危害可能有:高校页面被非法篡改,www服务器被DoS攻击而无法正常运行。
(2)E-mail服务
电子邮件是一种方便、快捷而便宜的通信服务,若E-mail服务器存在一定的漏洞,那么攻击者便可以通过这些漏洞控制E-mail服务器,用户很可能受到骚扰,这将给E-mail服务器用户带来诸多烦恼。
(3)FTP服务
FTP服务器在传输文件时,如果采用了某种匿名的FTP服务便不再需要口令。要想确保匿名的FTP服务器安全,便要求管理员拥有较高的系统管理水平,系统管理员如果错误的设置权限,就会被黑客利用破坏整个服务器系统。如果FTP服务器的应用软件存在漏洞,那么也具备一定的安全风险。
(4)数据库服务
无论是校园网管中心、教学单位或者办公单位的网络,都配备有数据库管理服务器。若这些数据库服务器隐藏安全漏洞,比如空口令等,攻击者便可以抓住这一点抓住这些漏洞控制整个数据库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私密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数据泄露。
3 校园网风险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技术的关键就是网络管理。不同厂商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都已经加入自己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统一管理,现代人们的工作、生活方面已经高度依赖网络,网络的畅通、可靠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安全对网络系统应用和性能的影响日趋重要,使得网络安全管理逐渐成为网络管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呈现出从通常网管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趋势。高校校园网的安全是一个需要全方位防范的系统工程。要采取主动的防范方式才能获得网络安全的主动权,使网络避免受到破坏与攻击。因此,要及时发现和修补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分析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这就要求校园网具有网络扫描、系统扫描、数据库扫描、实时入侵监控和系统安全决策等功能。
(1)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用来有效进行介入控制,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校园网自身的抵抗能力,重点处理网络中的病毒与攻击。主要技术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通信加密、主机安全、防病毒、补丁管理、备份与容灾,也包括网络边界上的防护(防火墙、防拒绝服务攻击、流量控制、防垃圾邮件等)以及不同安全域的隔离等。
(2)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主要是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记录校园网内网用户的网络活动信息,通过检查、审查和检验操作事件的环境及活动,发现系统漏洞、入侵行为或改善系统性能的过程,也可以对潜在攻击者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主要包括:网络行为审计、运维管理审计、数据库审计、业务合规性审计等。
4 总结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校对校园网依赖会越来越严重,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网是我们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了网络安全技术,从校园网网络的安全需求入手,深入分析了的校园网的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用户管理等方面,并提出了校园网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为今后完善和提升校园网的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川华蓓,钱翔,刘永.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本文通过分析普外科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加强护理安全的对策,以消除隐患,提高普外科护理管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2方法 依据102例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常规护理,跟踪调查具体护理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总结。
2 结果
护理安全隐患中的风险项目:由表1可知,46例病情监测不及时,风险系数19.1%;坠床与跌倒各为38例,风险系数分别为15.8%;烫伤36例,风险系数为15.0;意外拔管与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各占27例,风险系数为11.2;患者转运途中出现意外占8例,风险系数3.3;其他因素占20例,风险系数8.3。护理高风险项目为:病情监测不及时、坠床、跌倒、烫伤。护理低风险项目为:意外拔管、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转运途中意外与其他。
3 讨论
3.1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3.1.1管理体制不健全 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影响医院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事管理制度、医护人员监督制度、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制度等。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使护理工作易出现多头管理,护士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无所适从,易受干涉。也易造成护理人员思想浮动,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致使护理工作计划不能有效贯彻落实,影响科室护理质量,严重浪费人力物力。
3.1.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护理人员是科室护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室护理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住院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检查,患者家属需要护理人员积极沟通,但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却出现一些问题,如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及时、主动服务意识弱、与家属沟通度较浅等,致使医患关系紧张。此外,有部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低下,经常进行违规操作、值班时间擅离职守等,都给正常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导致部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的护理形势需要,护理水平相对低下[2]。
3.1.3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当今医学迅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不断运用于医疗行业之中,由于一线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护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致使护士应变能力不足。此外,年轻护士是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主力,资历较浅,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操作生疏,工作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容易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差错。
3.1.4护患沟通之间存在障碍 患者进入科室,首先接触的是护理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病情非常担心,迫切想知道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病情、治疗措施、医疗水平等,但是在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护患交流信息量不足、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专业技术不精湛而致的不信任、 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等现象,使护患之间产生沟通障碍,患者及患者家属易对医院护理工作产生误解,难以配合,对科室护理产生不利影响。
3.2思考与对策
3.2.1健全护理管理体制,实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护理工作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护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必须具体、明确,坚决避免随意性。精细操作和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实现对护理工作流程的引导,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
3.2.2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护理人员队伍在护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消除科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必须加强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建设,保证护理队伍的正常、有序运转。
3.2.3加大投入,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外科护理工作纷繁复杂,对人力和物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医院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护理经费。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医院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3.2.4转变护理理念,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利益是必须要保障的,医院应当推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率先打造人性化的科室病房,推行医疗服务意识观念和意识,用温馨和贴心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全程导医服务,让就诊更加的便捷,一医一患一诊室的看病模式,保障患者的隐私,保障患者与专家面诊的时间,透明收费制度,转变理念,以患者利益为中心,让科室患者及家属就诊看病更加清楚明白,让患者的整体利益得到更好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健全管理体制,提升护理技术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重视护患沟通有效的消除了普外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29-01
0.引言
在现阶段国内外石油供需市场合作及竞争关系逐渐强化的形势下,提高我国石油工程的建设水平,除去要加强技术的革新外,还务必要不断强化石油工程风险管理,进一步把石油工程的潜在风险弱化到最低限度。这对于确保我国石油工程的施工安全、投资安全,获得国外石油工程项目,提升我国石油的供给水平,进一步解决中国石油的供需缺口,确保国家经济能够平稳、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
在我国当前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中,无论是理论或是实践上,仍然未能出现体系的概念。以国家视角出发,也始终缺少整合度高,具备即时调节的风险管理模式。即便,我国的三大石油巨头都各自创建了与之相对的风险管理机构,亦或是委托了一些专业的风险管理评价机构,然而在风险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每个流程,总体都十分独立,由此,所呈现出来的结论必然会稍显偏颇,最终导致石油企业的决策人员无法按照有效结论来行使决策。不难看出,在风险管理尚未生成系统的链条状态下,即便实施了风险识别、分析以及应对等诸多方面的策略,其实践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导致风险管理比较片面,这也必然会给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形成巨大威胁及潜在的漏洞[1]。其结局就是,如果风险出现,我国的石油企业必定措手不及,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风险管理的支出会很高,然而在现实风险管理的成效却也无法让人满意。
1.2 风险应对能力差
风险应对行为属于风险管理目标的执行过程,重点涵盖了事前预防及事后措施。预防的意义旨在规避风险的出现,而事后措施的意义就是要把所产生的风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国以部分石油企业针对工程业务所可能遭遇的重要风险,进行不断总结,强化研究力度,也进一步提升了风险应对的针对性。石油风险主要是来自地缘政治类风险与经济政策类风险,前者奉行以确保人身安全为第一,财产安全其二的原则,进行预警演习,创设与之相对的应急联防联动机制[2]。后者机敏积极地应对来自外部环境下的法律、政策变动,主动配合制度审核,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然而这些风险应对措施绝大部分都是根据石油企业的内部管理所实施的,我国石油企业缺乏积极追踪国际石油市场动态环境变化的意识,及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应对的行动仍然匮乏,这也使得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风险应对水平低下。
2.加强我国石油工程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首先,需明确风险管理行为。最为主流的手段为:设立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应对、事后评估。按照上述办法分析,只有设立目标,风险管理人员方可进行明晰管理的趋向及内容,让指标体系和管理目标进行绑定,制定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人员展开风险识别时,一定要全面权衡存在的各种因素,且为风险实施分类,以此,安排风险计划。无论是在预防亦或事后应对阶段,都需要按照风险管理的目标,择取最具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手段。另外,在所有风险管理的各个流程中,需要创设及时、准确、灵敏的信息交流办法,从而保证信息及命令的有效传达,其中包括信息在主体中的流动,预防由于系统以外因素所带来新风险。
其次,需制订可以量化的风险指标系统。由于石油管理中会牵涉出诸多环节、层次、以及主体,因而,也就一定要给每一个风险实施分类,且考虑每一项风险形成的概率与可能引发的消极影响。按照上述研究能够得知,通常情况下石油工程风险能够分解成为国际政治风险、经济市场风险、地质风险、以及施工风险等。然而,这些也只是最为笼统的风险表现类型,因此还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风险工程项目,再按照该风险系统的框架设计出更加具体、细化的指标。在该系统中,一定要对全部的风险指标实施量化,从而综合考虑风险的严重程度[3]。另外,还需要给各种风险区分责任主体,进而明显风险边界,对企业这一主体之外的且并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的风险内容,不去过多考虑。
2.2 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无论是怎样无懈可击的风险管理措施,其管理主体始终是人,可以说,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程度在绝大的层面上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的优劣。所以,在上述背景下,还应当通过对风险管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后续教育,以及对风险管理人员展开技能培训等相关方式进而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素质,最大程度上提升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强化风险识别展开的可靠性。我国所有石油企业都应当构建与之相对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而对企业的石油工程风险实施统筹管理。在部分特殊情况下,还能够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的咨询机构介入石油企业的风险管理,对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展开识别与研究。
2.3 提高风险管理识别意识
石油工程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属于不断循环的、动态的一个过程。换言之,也就是不仅要对部分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认定,也需要给每一种风险的属性展开初始状态地记录及初步分析,从而强化风险识别的实效性。然而,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风险识别意识整体来比较薄弱,并且,我国也比较缺少拥有专业的风险管理的人才。在石油企业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将来,我国行政部门一定也会给国内的石油企业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而风险意识则是属于石油企业能否“走出去”需要拥有的最为起码的素质。对此,可在石油企业的内部开展宣传、培训等机制,把来自外在的风险压力换化成企业内部的动力,以此即时地不断加强石油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
2.4 综合应用风险管理办法
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属于极其重要的一个流程,其作用是对风险识别结论展开进一步加工整合,这也直接的左右了风险识别及风险计划的衔接。按照我国专家、学者所得出的分析办法,石油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者可通过比率分析、加权分析法、概率分析、矩阵分析法、混合分析、模糊分析法、半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法等诸多层面的评估手段,针对评价系数对全部风险展开分析对比[4]。
3.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石油企业的石油工程建设是妥善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然而在当前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上,我国绝大多数石油企业其风险管理仍然不够系统。为提高我国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企业应当强化风险管理识别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综合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等,以此,才可为我国全面发展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礼茂,郎一环.中国资源安全研究的进展及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2,24(4) :333-340.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19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91
以计算机磁盘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储存是电子档案的基本特点,在相互关联的互联网体系下形成了电子档案的巨大集合。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形式主要有磁盘和磁带以及光盘等,而主要的表现形式则主要包括文字、数字、图表及图画等多种形式。上述电子档案不但可以储存于上述多种介质中,也可以储存于云端网络空间。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其自身具有极强的便捷性,其主要包括高密度和多信息媒体继承及信息和载体的分离等多种优势。而电子档案虽然具有较大优势,但是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基于此,必须不断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研究。
1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档案来说,其自身与常规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别,档案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历程形成准确记录,更会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准确记录,其将会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极大的资料支持,对于所有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形成企业发展的良好教材。而对于部分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及文化等多方面的敏感信息时,倘若被非法利用,则会对社会和国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作用。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档案自身所特有的原始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在数字环境中进行信息传递时对于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提升信息安全性将会成为所有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2 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1 管理方面的问题
(1)重视技术却严重忽视管理。在长期的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都极为重视对于技术的依赖性,但是却忽视了管理的科学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仅仅认为加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体系便能够保证体系的安全,但是安全的电子档案安全保证必须获得科学管理和技术的共同支持,因为缺乏管理将会使技术失去用武之地;(2)过于重视外部安全,但是忽视了内部安全管理。其实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来自于内部的安全威胁远远大于外部,譬如对于岗位以及职责范围划分的模糊性和业务操作权限配置的混乱性以及计算机密码设置等多种问题都会使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威胁;(3)因为电子档案自身具有的多种特性,使其自身对于计算机系统存在极强的依赖性和非直读性以及载体不稳定性都和传统档案存在一定差别,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理念和思想并不能满足电子档案。在当前的档案部门针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形成了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等多种前沿性研究,但是当前所形成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尚未应用于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方面;(4)当前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对于从事电子档案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但需要熟悉档案业务,更要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当前的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建档、接收、整理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技能应用等多项技能。而对于档案,所涉及到的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充分强化其自身的安全责任
意识。
2.2 体系认识方面的问题
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档案行业中的基本共识,但是并没有获得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普通大众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意识还极为薄弱,对于传统文件的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数字信息获取变得极为方便,该便利性使人们在电子档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能意识到失窃和丢失的可能,进而使电子档案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规划性。
(1)当前的档案部门在政府电子文件管理和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高,而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实际制定过程中也难以具有档案部门的加入,此外中央和地方在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协调性;(2)大量机构当前并不认为电子文件是正式性文件,更未将其视为重要资源,因此难以形成规范化管理。此外,纸质化的档案文档难以形成电子文件,更不会得到有效保管,由此造成的数字信息丢失也是难以忽视的重要问题;(3)当前的电子政务体系中对于电子文化的基本范围尚未形成准确界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不了解邮件系统、网站、数据库及其他信息体系,对于文本文件之外的图形和图像以及多媒体等文件并不了解,最终也不能将其视作有价值的文件进行保存和
管理。
2.3 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的电子文件科学管理过程中都是以技术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因为支撑体系薄弱使得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技术指标基本都是空白,核心技g攻关都存在问题。而信息技术更像是双刃剑,其在保证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同时也对其自身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硬件质量低下和功能欠缺以及性能落后等多种问题使得硬件系统常常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数据的丢失;(2)因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使用过程中的不恰当,使得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差错,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最终对档案管理造成巨大损失;(3)因为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入侵使得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受到巨大威胁,而随着多种病毒在网络中的蔓延使得数据出现泄漏,进而引发严重后果;(4)在服务器和储存系统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对于周围运行环境的要求极高,倘若对于周围环境处理不当,将会因为恶劣环境使得计算机系统受到巨大
威胁。
3 电子档案管理风险的防范
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因此加强网络监督和监管其实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方式,其也是保证电子档案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四点入手:(1)对于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在电子档案工作的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当以完善的法律为基础。虽然当前关于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和实施,但是实际工作的效率和规范还必须加强和改善;(2)对于风险的规避与处理。对电子档案进行风险规避的前提是采用一定手段进行预防,依照电子n案隐藏的漏洞进行把控,避免档案在把控过程中档案内部信息遭到丢失。在电脑运行中,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其中降低电子档案风险发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引进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而且在保护其内部信息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效。在规避风险中也可以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此方法主要是为了对电子档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入探析引起安全风险的因素以及这些不稳定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所以制定一整套全方位的风险规避计划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也是种不错的方法。在风险即将发生时,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方式对于风险进行拦截和去除。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既定计划对风险进行立刻处理,从而避免风险的不断恶化和蔓延,在风险出现之后,必须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将系统风险降至最低。基于上述分析,对于风险的防范应当通过风险的识别、回避、转移、分散、控制等多个步骤进行控制;(3)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处理和管理必须获得高端技术的支持。该种方式也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技术、病毒防护、身份认真以及病毒修复等多种安全技术。基于此,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责任人能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尖端知识和技术形成深入学习和理解,并对于所有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遇到多种技术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和资料查阅的方式,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连续性;(4)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这是因为电子档案从形成到最终的存储都必须由人进行操作。还应当对于内部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对所有环节的重视,而对于风险的防范也应当从所有环节入手。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够保证电子档案在形成和鉴定以及销毁等流程的严格把控,最终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大量不足,进而使多种安全风险大量出现,对电子档案体系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作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风险预估,选择适当的安全控制方式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和规避。通过上述方式不但能够避免电子档案受到损坏,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四新.文件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对策研究――风险识
别与应对方法[J].档案管理,2011,(1).
Abstract: In this stage,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the pressure on urban traffic further highlights the underground rail transpor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mainstream direction of urban transport development. Underground rail transportation, concealment and other features, the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ore and more to our community. Overall, the subway civil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TR civil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of subway security, and focuses on the subway project safety and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subway; civil engineering; risk management; preven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importance of
中图分类号: U231+.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引言:地铁具有运量大、快速准时、污染少等优点,现阶段已经成为全球各大都市的交通命脉。但是,由于地铁施工过程具有复杂性、隐蔽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原因,地铁工程建设风险较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近年来,上海地铁4号线、北京地铁5号线等地铁灾难事故频发,更是引起了人们对风险因素的重视。
一、 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 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工程不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2003年7月,上海地铁M4线越江隧道由于联络通道施工失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另外,北京地铁5号线由于施工单位在搭设地梁支架时,没有按标准组织设计和制定施工方案,也没有事先对地梁架子按规定组织验收就投入使用,工人违章拆除,冒险作业,最终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实施风险管理,对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详细的识别、评估,对发生频率高或造成损失大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能有效减少工程事故发生。(北京地铁案例改为杭州地铁事故案例)
二) 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的客观要求
对投资者来说,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往往就是投资是否存在很大的风险以及是否会得到较大的收益。众所周知,地铁投资巨大。目前,我国地铁的投融资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负债投融资模式、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以及发行证券等。因而,对地铁项目实施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是地铁项目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三) 实施风险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我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管理单位风险经验欠缺现象较为严重。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保险公司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核保核赔制度,在承保之前会进行风险评估,出险之后会进行查勘、理赔,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此,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以及财产等方面的损失,地铁土建工程应该从醒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始投保,保险人会凭借积累的风险知识及管理经验,会同专业人士一起迅速识别工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水平制定风险自留、控制、转移等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程度,最大化的确保工程质量。
二、 地铁土建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施工建设主体都对地铁安全风险管理引起了足够重视。(2011年9月12日政府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对于我国地铁安全风险管理向着科学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的方向发展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深圳地铁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并编制了《深圳市地下铁道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深圳市标准《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导则》等。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在地铁安全管理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 缺乏整体风险管理策划
地铁工程线路长、标段多、项目参与方众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之间难免存在矛盾,而且,业主、供应商、施工单位、监理及监测单位等在项目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整个过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是整个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变得尤为复杂。正是因为如此,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正式施工之前制定出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策划方案,确保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然而,现阶段,我国地铁建设单位在这一方面缺乏整体策划,导致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秩序不清晰,一直各个分系统的责任处于失控状态。而且,由于缺乏前瞻性,往往导致后期管理错乱,有效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施工阶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二)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以及标准等还不够完善,有的规定甚至已经落后与时展的要求,对实际工程管理已经毫无指导意义。因而,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信息化管理平台相对落后
1 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我国地质条件非常的复杂,我国城市化结构的复杂性,所以这就直接决定在对于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体系发展并不完善,但是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其建立和完善的发展对于现阶段指导我国的建筑行业内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契合实际的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是非常紧迫的一项任务,如果迟迟没有正确的有效系统体系的支撑,那么我国在建筑行业尤其是在大型基坑附近施工的安全问题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个分散的状态。所以当局政府应当有效的加强政府的引导工作,引导从事研究建筑安全行业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加强对我国现阶段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2 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原则
首先我们在前文提到过,建立有效的体系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有效规避相关风险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我们都知道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有效的规划设计不到位,所以直接影响到了后期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必须在发现的基坑附近进行有效的作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意识到,建立细致的施工原则可以直接指导在建筑操作中的一些技术性难点和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原则:
2.1 科学管理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我们在施工建筑工作中一个首先需要遵守的原则就是科学管理的原则。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有效的做好在大型基坑附近的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例如对于相关的爆破技术、拆建技术,对于施工材料的研究都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发展,确保做到能够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去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的保障。在大型基坑附近施工安全的危险系数就更高,所以我们要充分做到尊重科学事实规律的基础之上,做好相关的施工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旨在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一个整体健康的长远发展。
2.2 系统全面
由于在大型基坑附近施工安全的工作保障所需要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既会涉及到一个相关地质环境的影响,还会存在气候环境的影响,最终在是施工的过程当中还会受到一个施工技术或者施工人员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好在大型基坑附近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必须要做到系统和全面。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不仅仅要落实到施工方,相应的还包括业主方面、勘察方面、设计方面、监理方面和监测方面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权责和义务划分的工作。深入的认识到风险管理模式当中我们需要考虑所有方面的问题的综合发展。
2.3 简洁明了
我们在前文提到了在大型基坑附近施工安全工作的保障所需要面临的环境非常的复杂,所以在安全风险管理当中需要有效的做好全面系统的分析。但是我们需要做好一个主次的分析工作,对于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要做好相应的点拨的工作。分析的时候要做到一个全面的分析,但是最后在设计和施工当中,确保整体的流程简洁明了,突出核心的内容。所以在研究大型基坑附近的风险管理模式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好一个充分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在总计归纳的时候需要做到简洁明了。
2.4 测定层次清晰
在建筑行业内衡量风险系数一般采取的是权重系数的方式去进行测定,由于我们知道在大型基坑附近的施工安全的危险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充分的做好相关的测定工作。根据我国现有的建筑行业的施工体系来看,我们需要有效的划分相应的施工危险系数,分析好建筑工程之间的关系性、从属性和逻辑性。确保整体施工的逻辑层次清楚,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条理的进行,确保杂乱无章工作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对于施工的进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在大型基坑附近的施工技术发展风险管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5 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在大型基坑附近的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理论很多都是借鉴的国外的技术和经验,我国自主研究适合我国地理条件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技术,由于不同的国家在施工技术发展方面所具备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保障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必须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不能盲目的借鉴国外的技术经验水平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问题。做好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定性定量工作分析,确保我们在借鉴国外优秀建筑技术的基础之上,能够有效的结合我国现阶段施工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确保我们在大型的基坑附近施工风险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3 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措施
3.1 提高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接近大型建筑物的深基坑安全,前提要保证质量,在进行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工艺,要控制施工的材料,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2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深基坑的安全度,比如说一旦发现围护结构出现涌水现象时,就马上停止作业进行开挖,进行处理。
3.3 采用现代化监测手段
利用科学原理,对深基坑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机平台,全面检测,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发现隐患,解决隐患。
4 结语
在各类工程项目中,大型建筑深基坑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基坑开挖过程中受到了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天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了降低深基坑开挖的风险,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根据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分析深基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以便及时做好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和合理的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许振浩,李术才,李利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J].岩土工程学报,2011.
[2] 李利平,李术才,陈军等.基于岩溶突涌水风险评价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