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1 09:23: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

篇(1)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大家纷纷调侃,Austin一定是被北京的空气“熏”病的。然而,这种戏谑并非空穴来风。

10月18日,美国大使馆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显示,北京当日清晨6点PM2.5高达294,为重度污染,而北京气象局也显示当日为重度污染。

而就在北京空气“熏”人的前一天,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属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17日在日内瓦表示,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能够导致癌症,应该将其列为人类致癌物质。

空气污染致癌,终被定罪。

空气藏“杀机”

IARC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因空气污染导致肺癌的死亡人数达22.3万。同时,有证据表明,空气污染导致人们罹患膀胱癌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我们的目的是评估人们呼吸的空气,而不是聚焦于特定的空气污染。”IARC专家Dana Loomi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审查此前的研究,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接触颗粒物和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风险越大。”

IARC的研究表明,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人口众多且正在经历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如中国,人们面临的大气污染威胁显著加大。

此前,IARC将物质致癌性的界定分为4大类,分别为“不大可能对人类致癌”、“无法界定是否对人类致癌”、“可能或很可能对人类致癌”以及“对人类致癌”。

而这次IARC在一份声明中称,空气污染及其中主要组成部分的颗粒物被确认评估为第一类致癌物。这意味着由此开始,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将与包括石棉、烟草烟雾、紫外线等在内的100多种致癌物处于同一等级。

IARC并不是第一个警示人们提防空气污染致癌的机构。

早在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直径为5微米以上颗粒物仅能到达人体的气管、支气管,但是5微米以下,特别是1~3微米的,就会进入肺泡。肺泡是用来气体交换的地方,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其他部位都会有影响。

藏无可藏

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导致空气污染程度往往具有极高的可变性。IARC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Loomis指出,相对在空气污染中暴露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包括亚洲、北美东部、中美洲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区以及北非。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被“提名”地区以外生活的人们因此可以松一口气。因为虽然大气污染物成分以及人们与污染物的接触程度因地点不同而有差异,但研究结论仍适用于全球任何地方。

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中的欧洲就

“中招”了。根据WHO之前的报告,超过80%的欧洲人所处的空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水平都超过了2005年该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这将使每个人平均减少8.6个月的寿命。

作为世卫组织负责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IARC的“专著大纲”的致癌评估被视作“致癌物百科全书”。作为“专著大纲”的主要负责人,Kurt Straif在日内瓦进一步向媒体表示,即便世界各地人们在空气污染中的暴露水平不同,但风险是相似的,如同人们吸入二手烟。

由于空气污染主要是交通运输、发电、工业及农业生产排放、居民供暖和生活产生的,所以在Straif看来,这些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而正这些已被人们熟知渠道造成的空气污染,提高了人们罹患呼吸系统及心脏类疾病的风险。

但即便如此,你依然无法在现代化生活中避免它们。人们可以选择拒绝烟酒,但却无法使自己不暴露于空气污染中。它让人们藏无可藏。

“当你走在柴油尾气排放严重的街头,你只能试着绕远一点,你能做的只有这些。”Straif坦言。

刻不容缓

人类离不开空气。所以,在空气污染面前,人们看起来束手无策。

但实际上,IARC将空气污染列为人类致癌物,本身就是对全球人类敲响了关注空气质量的警钟。“将大气污染列为‘对人类致癌物’,是重要一步。”IARC主任Christopher Wild说。他希望通过IARC提供的全面的证据来帮助WHO修订《空气质量准则》。而联合国机构也将参考193个成员国在公共卫生问题上的建议而做出最终的决定。

Wild同时指出:“有一些有效方法能减少大气污染。鉴于全球范围内人们普遍接触这种污染,这份报告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应立即采取行动。”

不少国家和地区也已经接收到了这个警示。

篇(2)

空气污染严重还能户外运动吗?

罗老师近来非常郁闷,前阵子体检发现,他除了原来的高血压、高血脂外,又新增了高血糖,属于糖耐量低减,糖尿病前期。由于经常关注大众健康方面的知识,罗老师知道对于自己的情况,除了服用治疗药物、控制饮食以外,加强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且他也很喜欢户外运动。但是让罗老师烦恼的是,他所在城市空气污染较严重,他从报纸上看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的话,会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岂不是会加重自己的病情,如何是好呢?罗老师带着疑问去医院咨询了医生。

证据:

空气污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

医生告诉罗老师,确实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空气污染可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比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83名志愿者在吸入污染空气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他们发现,连续两个小时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会使人的血压升高,而且血管会发生受损的迹象,严重者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德国国家环境卫生研究所一项2600多名成年人参加的调查显示,血压的高低随着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而有所改变,空气中的污染物可影响到人体控制血压的神经系统,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心脏病发作和其他心血管问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表明,将PM2.5滴注到患有高血压的实验鼠的气管里,与滴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实验鼠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心电图结果也有异常。

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发现,大气污染颗粒物会促发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使血管功能不良和自主神经平衡失调,导致显性高血压慢性发展。其中PM2.5增加10.5?g/m3,收缩压升高2.8mmHg,舒张压升高2.7 mmHg。

德国环境卫生研究中心对397名10岁儿童进行了一项关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与居住地空气污染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分泌了胰岛素,但是在肌肉、脂肪等组织中存在着抵抗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抗体,不让人体分泌的胰岛素发挥作用,所以不能有效转化血糖,导致血糖升高。研究发现,空气中二氧化氮和汽车尾气颗粒物水平每上升一个等级,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抵抗风险分别增加17%和19%;研究对象居住地点距离交通主干道每近500码(457.2米),发生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7%;而且空气污染对身高体重指数较高的儿童影响更大。儿童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增加,会致使成年后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美国心脏学会研究发现,大气污染颗粒物可诱发胰岛素抵抗,会促进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防御:

关键在于做好一级预防

篇(3)

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源自五个方面。一是车本身,我国家庭汽车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二是车内装饰。大多数消费者买车后都要进行车内装饰,有的车开了一段时间也要重新进行装饰,一些装饰材料中含有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三是车用空调。如果长时间不清洗,其内部就会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长期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会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第四是微生物,比如病菌、螨虫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车内的坐垫、脚垫等。最后一个就是异味污染,烟味、臭味等一些难闻的气味也会连累你的爱车。

要想避免车内污染,提高自我环保意识是最好方法,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新车放一两个月再开。在国外,新车买来后一般都会放一段时间再用,国内大部分人则是车一出厂立即买来使用。事实上,新车出厂后6个月内,是各种有毒气体释放的高峰期,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放上一两个月再用。塑料包装也要尽快撕掉。

按时更换空调过滤器。这是很多细菌、灰尘和有毒气体进入车内的窗口,汽车每使用6个月或行驶1.2万公里后,要更换空调过滤器。

通风最好四门大开。早上开车前,最好先将4个车门全打开换换空气。夏季车内污染问题更严重,新车在夏天要少关窗少开空调。

提前关空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副教授聂静建议,到目的地前一两公里处,最好把空调关掉,只开换气设施,有利于车内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果蔬去异味。许多车主将装修新房后除味的办法用在了爱车上。柚子皮、菠萝皮等都派上了用场。

身体小毛病巧用热毛巾/傅华

家庭中一些常用的物品除了它本身的功能外,还能在其他地方大派用场。比如毛巾,它的“本职工作”当然是清洁,但当你的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它也可以“大显身手”。

1.缓解眼疲劳

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于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预防耳聋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改善头晕

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治落枕

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5.防治颈椎病

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可用毛巾热敷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预防颈椎病。

篇(4)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篇(5)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本书英文原版于2008年在美国出版后,被誉为现代新闻经典(journalistic classic)之一、大气环境领域的《寂静的春天》

深入刻画洛杉矶污染事件发生时的众生相--科学与无知、责任和逃避、公益和唯利、远见和短视等

以史为鉴,对我国治理雾霾等空气污染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具重要借鉴意义

译者的感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 曹军骥

我是做空气污染研究的,很早就听说过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但对于其污染的产生、程度和防治等历史细节的了解基本空白。我所翻译的Chip Jacobs 和WilliamKelly 所著Smogtown: the Lung-Burning History of Pollution in Los Angeles一书(中文版名《洛杉矶雾霾启示录》),2008年在美国出版以来被认为是近年来环境生态领域最优秀的公众读物之一。随着翻译工作的进展,越来越觉得这本书思想的深刻性。

洛杉矶的昨天,我们的今天

两位作者是文学记者,作为地道的洛杉矶人,从小就身受空气污染之害。为了再现那段历史,他们不辞劳苦,从旧故事中提炼出洛杉矶空气污染史的浓缩版。每章、每段、每句话,都有深刻的含义和意义,作者的文字力透纸背,字里行间中揭示出污染现象后的思想本质,期望传递出空气污染的共性特征。

掩卷深思,洛杉矶昨天的污染故事很多以惊人的方式在现今世界上许多城市活生生地上演着。如一位官员在1956年调侃道"我们花了35年来消除烟雾,其中的30年对抗政客,5年治理烟雾本身"。作为斗争结果的环保法案、减排措施和方案控制住了洛杉矶的烟雾,但是新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接踵而至:能源危机、CO2减排、全球变暖等。舒适但高能源消耗的现代生活方式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面对这一事实,多数人仍在妄想单纯凭借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来治理污染,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今天,地球上的人们互相影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这一系列故事的背后,往往都有利己主义者和科技至上论者的身影。犹如空气污染领域的"寂静的春天",作者提出深刻的反思:如果科技也对环境危机无能为力,人类该怎么办?

两位作者讲述的是洛杉矶的故事,放眼的却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也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重读这段洛杉矶烟雾污染治理历史,反观当今席卷大江南北的雾霾事件,经年治而不降的空气污染,我觉得有如下几点特别值得借鉴。

高度重视科学研究

20世纪40年代初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时,各界人士都茫然不知所措;经过大概10年的摸索,由加州理工学院斯米特教授率先发现机动车与工业尾气的光化学反应产物是污染的肇因,之后的控制都是围绕这个科学结论展开。没有高水平科研成果做支撑,如盲人摸象,不仅污染控制的效果差,甚至污染控制的基本方向都是错的,出现越治理越污染的局面。因此,洛杉矶很早就开始了空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高水平的科技攻关。如1968年成立的加州空气资源局(CARB)第一届主席就由斯米特教授担任,几十年来CARB引领与左右了美国空气污染的科研水平、控制技术、标准制定、法规条例等进程。

对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要有足够认识

从1943年7月8日洛杉矶出现第一场有记录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开始,谁也没想到这个污染治理工作持续70余年,时至今日还在继续。烟雾污染发生的头几年里,政府官员、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开场合信誓旦旦拍着胸脯承诺几年内就要改善这种烟雾污染(尽管它是什么、如何形成都还不清楚)。从1943年算起,洛杉矶这个"美国空气污染之都",尽管投入巨额资金、巨量资源、巨大努力,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长时间、最大规模的污染控制实践活动,直至作者成书的2008年甚至今天,空气质量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相比之下,洛杉矶的污染仍高居美国各大城市之首,由此可见污染控制的艰巨性。

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多个部门共同治理

洛杉矶空气质量改善,除了依赖科技进步,还要紧密依赖经济分析、社会管理、产业替代等多种手段;不仅依赖环保单位,还要依赖研发机构、环保社团、产业部门等全社会的共同投入;上至州长、市长,下至贩夫走卒,无论职业医师还是社交名流,都对空气污染控制做出过贡献。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与污染源控制有关,也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换、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有关。需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刻教训,对新上马的高污染工程项目做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防止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

雾霾的治理任重道远,雾霾的危害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究竟雾霾有哪些危害、我们怎么防护?请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送至《大众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参与讨论,并有机会获得《洛杉矶雾霾启示录》1本。

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呼吸系统。

网友:雾霾天,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特别容易生病。

白春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建议大家应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者。同时,还应紧闭门窗。外出回家以后,应及时清洗面部和双手,清水漱口或刷牙,并及时更换外衣。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网友:我患有慢性过敏性鼻炎,每当遇到雾霾天就反复发作,要怎样才能防护?

王辉(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教授):鼻塞、咳嗽加重,可能是接触了雾霾中的过敏原,在尽量减少外出的同时,加大吸入药物的剂量。若伴有流黄涕、咽痛或发烧提示可能合并呼吸道感染,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有黄浓涕时,加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滴鼻,以及用生理性海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由于雾霾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狭窄以致吸药困难,所以一定要慢而深地经鼻或经口吸入,以保证药吸至肺内。

篇(6)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228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们80%以上的时间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中。当室外雾霾污染严重时,人们多半更愿意选择待在室内,但往往会遭遇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水平高于室外的窘况!尤其是新装修和装修时间不长的室内环境,如室内空气污染物-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甲醛、PM2.5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IARC(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定为一类致癌物。长期生活、工作在污染物超标的空气环境中,不但会影响工作效率,更会诱发健康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甚至会诱发癌症;对儿童、孕妇等老弱病残影响尤甚。

1 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新风量

对于全封闭式或半封闭性建筑大楼,通风量问题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新风量需不小于30m3/(h・人)[1]。但可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期间,由于对新风量的考虑不足,导致新风量达不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即使新风量的设计满足条件,由于后期管理的忽略也可能会导致新风量不足的问题。

新风量不足会导致室内有毒有害的气体与外界新风的空气不能充分地交换,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出现了各种症状,被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2]。

同样的道理,对于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建筑,如果不经常开窗,也会导致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尤其是在夏天,室内垃圾过多,通风条件差,很容易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3]。

建筑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别:基础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主要是装饰材料造成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由基础建筑材料造成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人对于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装修虽然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以改善,但同样带来了负面影响。

1.2 人的活动

人在室内的某些活动也会产生室内污染物人们在烧菜的时候会产生油烟煤气的时候,虽然有抽油烟机清除油烟,但是抽油烟机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室内难免还是会有零碎的污染物存在。另外,在室内抽烟也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杀虫剂和化妆品是一种污染源。室内出现一些对人有危害,带有细菌的虫子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夏天,由于天气和气候方面的原因,苍蝇和蚊子肆虐,人们不堪其扰,经常会使用诸如“”“驱蚊水”等具有化学成分的杀虫剂,这些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散发到室内空气中,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此外,化妆品的使用也容易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化妆品是女性在生活中必备的用品,但是化妆品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时间长了,他们很容易挥发到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

2 室内空气污染改善方法质量的控制因素

2.1 室内通风换气

对于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大楼,在开启空调系统的同时也需开启新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的空气与室外的新鲜空气充分地置换。对于空调及新风系统,建议有专业的人进行管理。空调及新风系统需要定期清洗,因为不仅管道里易滋生细菌,而且时间久了还会集尘,会导致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并影响空调及新风系统的效率,增加其能效。对于自然通风的建筑,用户需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适当的通风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如果常年窗户紧闭,会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对于新装修的建筑,用户不要急于入住,应充分地通风换气。入住前,建议请专业的检测机构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估。

2.2 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对于准备装修的用户,建议选择有资质的、专业的装修公司。建筑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等污染源,尽量选择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等有害物质少的装修材料:在铺地板、安装墙壁装饰板、保温、隔音板和家具时不宜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纤维板等含有甲醛的材料,可使用甲醛释放量较少或不含甲醛的原木材、软木胶合板、装饰板等,停止使用产生甲醛的脲醛泡沫塑料。对于涂料、胶黏剂,尽量选择含苯、苯系物、甲醛含量少的涂料[4]。

2.3 控制室内污染源

室内空气品质除了与房屋建筑设计和装修材料的使用有关以外,还与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杀虫剂的使用、炒菜、抽烟等都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控制室内污染源,如减少甚至杜绝吸烟活动,控制杀虫剂的使用,在厨房里安装控油烟能力强的抽油烟机,多效并举地控制室内污染源,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污染源的扩散。

2.4 植物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植物净化主要通过叶片实现,主要作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甲醛、等有害气体等。适合摆放在室内的植物有绿萝、吊兰、金琥仙人球等。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治理纳米光触媒技术:在有光的条件下,使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与纳米粒子反应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5]。

负离子技术:产生的负离子能有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系物等,还能抑制灰尘,提高空气新鲜程度。

物理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等。活性炭容易吸附饱和,需要定期更换。如果长期不换,容易引起二次污染。

总之,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一件极其繁琐而又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考]的问题比较多,并不是某一种方法就能将这些问题,圆满地解决,需要多项措施并举,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室内空气品质改善了,才能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使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2]刘晓燕,孙建刚.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3.

篇(7)

【摘 要】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临时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该应急措施思考分析,探讨中小城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改善路径;探讨分析

0 前言

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天空格外蓝,空气也格外新鲜,从而诞生了一个新词汇——APEC蓝。“APEC蓝”是会议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停产、燃煤锅炉改造、扬尘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等临时实施的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该应急措施最终证明:实施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雾霾是可以减轻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可以有效改善的,这对于中小城市探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

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非常复杂,形成雾霾的因素也非常多,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污染、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中小城市要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治理、以及减少生物质燃烧等。

2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分析

2.1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污染及重污染天气逐渐增多,持续困扰着各中小城市,除与气象因素紧密相关外,一方面与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完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造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热岛效应[1],从而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需要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气候及地理地形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消除污染物聚集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该城市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因此,中小城市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并发展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

2.2 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机动车管理,依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及污染现状实施限行措施,严格落实机动车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黄标车,实施机动车油改气、引进新能源车等工作;对于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需严格监管,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做好降尘、抑尘工作;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和露天烧烤监督管理,引导并鼓励广泛使用清洁能源。

2.3 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并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深刻认识环境空气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治理污染是有办法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通过持之以恒的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人人享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对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及相关分析,改善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需加强五个方面:一是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五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77-79.

篇(8)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2-008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2.040

1 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空气污染问题凸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来治理空气污染问题。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应急方案(试行)》,2013年9月,国务院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1月1日执行的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对于污染物排放等各方面都有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规定。通过与法律配套的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应用等一些政策的推行,空气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 空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空气污染治理还需加强

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空气污染,但在空气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激励政策等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完善的空气污染治理制度能够调动各方参与主体相互配合、共同治理,然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对各方的约束力不够。我国近年来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标准、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规定。但是,我国的大气污染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地细化、扩充、修订。目前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给实际的执法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目前对违法排放的惩罚以行政执法、罚款等手段为主,没有形成长效的制约机制。此外,对企业自主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通过税收、贷款、政府采购等手段能够激励企业自主节能减排来治理空气污染,但我国目前以经济为主的污染治理机制还不完善,企业缺乏从内部提升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的动力。目前,政府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开始尝试区域联防的治理方法。空气在地域之间的流动性也给空气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带来了困难,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对区域内的重大环保相关项目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对区域内空气污染事件实现联合执法,通过政府合作实现区域内对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对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权责划分还要有相关的法律为保障,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推动区域联防治理空气污染治理。

2.2 治理技术有待提升

空气污染的治理需要技术的支持,需要先进有效的空气检测技术及时监控空气质量指标,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检测经常受到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未采用最先进省时的设备和技术,影响了检测的时效性,不利于执法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违规排放行为。

空气污染的治理和改善不仅需要政府的外部监管,更需要企业内部技术的提升,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对于废气的处理能力,实现企业节能减排,这对企业在资金、科研能力和科技人才方面都会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到技术研发中去,同时技术研发、引入国外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以及吸纳优秀的科研人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资金进行技术的研发和改进,靠企业自身实现技术提升困难比较大,很难通过技术的改进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废气的排放,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2.3 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

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还需要完善和有力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对企业的监管仅仅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是不够的,更需要社会的力量。通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督是改进企业污染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借助新闻媒体平台,公众的意见可以更加快捷有效地传递,可以对相关事件展开充分的讨论,表达对于空气污染相关事件和政策的看法和见解,这有助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对空气污染的监督。但由于信息的公开程度的不足,向环境组织和公众公开空气质量信息的制度不健全,公众获取空气质量的信息并不容易。同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公众对于违法排放企业的监督效果有限,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公众监督的力度。

3 治理空气污染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空气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篇(9)

空气污染超标时,即使身处室内也不能有效避免PM2.5污染。在外界环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交通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较大:由于运动时的肺活量是安静时的10-16倍,在天气重度污染时进行户外运动,受PM2.5污染的影响尤其严重;同样,主要在室内活动的人,生活方式不同,受PM2.5污染的影响差异也很大,吸烟、做饭、清扫等活动对空气中PM2.5值会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室内污染重于室外。

到底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呢?

由于不能被鼻孔、喉咙所阻挡,PM2.5能通过呼吸系统被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被肺直接吸收,造成肺部及全身性炎症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研究表明,PM2.5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就增加0.97%,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的几率更高,为1.22%,心肺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分别升高6%和8%。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会对发育期的儿童肺功能有明显影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患肺癌的风险比清洁城市的人高10%-15%。

不同人群如何防护

PM2.5危害如此之大,该如何防护呢?

老人在室内时间较多,要格外注意清洁卫生,习惯用笤帚扫地的老人不妨改用吸尘器,地毯、抹布、沙发套等及时清洗;煎、炒等传统的烹饪方法易产生大量油烟,污染室内空气,建议在家做饭多用蒸、煮等方式。

毛绒玩具表面灰尘、细菌较多,尽量少给孩子玩或常清洗;让孩子的活动远离污染严重的交通干道;临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开窗通风。

空气污染严重时,上班族尽量不骑自行车、电动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上下班时交通污染最严重,要做好个人防护,外出佩戴N95型口罩,有条件的办公室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

一早一晚PM2.5较多,户外锻炼最好避开这些时段,外出前最好先关注当天的空气质量情况,污染严重时尽量在室内锻炼:户外运动尽量远离交通干线,选择公园、绿地。

所有人群在空气污染严重时都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在家居环境中,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开窗通风,比如中午室外污染有所缓解时。切不可全天关闭门窗,否则室内污染可能会更严重,一般每天要保持室内通风约半小时。

空气净化器真的能去除PM2.5吗?

篇(10)

去年10月26日,北京颁布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不到几个月就用上了,但这次应急方案执行的情况值得深入总结和检讨。

1月9日,北京空气质量还属于二级良好状态,到了10日就连续跨过三级、四级,直接转入五级重度污染,并且持续数天之久。但是,如果我们的气象预报能够提前一两天预报,如果我们的环境监测机构能够在10日凌晨监测数值发生异常变化后及时预警,就能够为整个应急方案的启动和各方积极应对赢得宝贵时间。在这个时刻,只有打破常规预报节奏、加快监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速度,才是有效的“预警”,才能使“应急”成为可能。

应急方案中的各项措施仍需细化才能落实。在北京市的应急方案中,应急措施分为“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但总体规定都比较笼统,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比如尽量坐公交、减少小汽车上路、增加洒水、加强污染企业减排等等,甚至有些规定在“重度污染日”、“严重污染日”、“极重度污染日”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在各种污染日下“健康防护措施”基本都是易感人群留在室内、停止体育运动、减少户外活动等,而没有更加明确地说明,什么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建议停课留在家中;什么情况下,建议用工单位鼓励员工在家办公减少外出;什么情况下,户外作业就应该停止,等等。

再比如,应急方案在“极重度污染日”内要求“在京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这次北京市也是按照这个规定向各个区提出要求的。但按照这个原则,在“重度污染日”和“严重污染日”也应该要求一定比例的公车停驶。

对于应急方案执行的情况应该保持更高的透明度。这次北京遭遇雾霾天气,政府通过网络、微博等渠道了监测数据和健康警示,也通过举行新闻通报会,通报了各部门按照应急方案要求采取的具体措施,总的来说,具备了一定的透明度。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上一篇: 市政施工安全 下一篇: 工程管理合同范本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