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23: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建设的背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2.005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和先进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勇挑重担,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生规模往往达到数万人两校区办学、多校区办学在高校中普遍出现,多校区大学正成为高校办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主流的办学模式。多校区办学是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的现实需要。但多校区办学既存在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问题,也存在着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1多校区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多校区高校的形成,给高校校园文化建既带来了机遇,也使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在多校区办学形式形成以后,办学资源实现了增加,高校在办学的自主性、选择性上有了加大改观。高校可以通过利用不同校区的办学资源,对各个校区所处的人文和商业环境方面汲取精华,这些资源在高校学术和学科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校区扩大了办学空间,进一步了扩大了校园文化所辐射的范围,高校文化影响力加大,更加有利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由多个高校合并为同一个高校的学校,每个校区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统、大学精神、制度文化等等,每个分校区的文化底蕴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新的资源,这种多样化的存在有利于避免单一校区环境条件和文化氛围过于单调而形成的亚文化形成全局性的蔓延或泛滥。与此同时,如何在多校区模式下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办学实践中切实予以解决。显然,简单的模仿是不可能达到效果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追寻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高校实际,积极创新文化关联、文化吸引、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实现高校多校区文化的和谐统一。事实上,高校在文化建设或规划中已或多或少地考虑到了多校区文化的联系和统一,但现实情况下多校区格局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校园文化呈现不完整性。与单校区相比,多校区的设置破坏了校园文化原本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常,在划分时,学校会把不同学院、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安置在不同校区,与传统单校区高校完整的年级和完整的专业结构相比,某些文化活动因缺乏基础设施和文化传承而难以开展。同时,一些高校新校区建成时间短,校区缺少文化氛围,一些蕴含大学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缺乏,无法呈现具有人文情怀和大学精神的校园景物,多为高楼大厦,容易是千校一面,无法感受到文化上的差异。
(2)新校区文化载体缺乏。多校区的设置导致了不同校区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所在区域文化的差异而出现差异,在文化的融合和历史的传承上遇到了新的困难。同一高校的多个校区在设置时间上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同步,这就造成了新老校区在物质层面上出现差异,新校区内通常存在设施缺乏,加之新校区往往设置在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地域,周围环境本身缺乏强烈的文化氛围,新校区设施使用年限较短,没有历史较为长久的标志性感情承载体,更是很难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
(3)合并高校存在文化冲突。一些高校由于历史传承不同、学科种类不同、服务面向不同等等,在合并后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较难实现共生共荣,即合并后一段时间内很难迅速找到文化之间的共性,即便迅速找到这种共性,其实质上的不相同还是会导致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同时,文化的融合当中必须有主体性,这就存在文化的融合和舍弃问题,加之每个校区学生的精神面貌不同,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合。再之高校合并后,由于制度规则、管理体制要根据实际重新调整或制定,在日常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难形成制度文化。
(4)文化信息交流不畅通。各大高校受新校区地理位置的影响,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性。一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匮乏且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弱化了精神文化的传承,不同程度地出现文化断层。但距离、交通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在短时间内却无法改变不对称的现状,使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致使文化的断层也在短时期内没办法弥补。
2多校区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多校区高校要按照既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遵循高校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明确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主校区为主体,对原有多校区中的优秀文化进行吸收、消化、溶解,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有特色的统一的高校大学文化,实现多校区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1)教育原则:大学文化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多校区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高雅、育人为原则,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多校区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
(2)自主原则:校园文化的活动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多校区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由大学生自己独立组织、自主安排,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易于感染他们,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实践,并在文化建设中提高自己、接受锻炼。
(3)引导原则: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对学生参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给予精神、物质上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把好政治观、政策关,使校园文化生动活泼而又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创新原则: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应该仅仅满足日常的文艺活动,要坚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载体,运用各种知识、各种能力、各种手段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坚持开阔视野,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与企业、社区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文化服务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校区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1)坚持人本管理,更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要求。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要把文化建设的过程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学校独有的精神和文化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规格。要利用校园文化灵活多样和易于接受的特点,通过各校区之间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方式和途径进行融合、教育,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知识性、娱乐性、哲理性和启发性等特征,从而真正实现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学生愿意并乐于接受的教育体制。
(2)坚持提升水平,注重精神文化。多校区办学高校要坚持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校风、学风和作风建设,以学校传统历史优秀文化来激发师生的爱校、爱学热情,以优秀人物来激发学校的感召力凝聚合力,用大学精神来启迪和教育师生,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各校区校园文化水平。
(3)坚持制度创新,形成长效机制。要实现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有效性,必须内在上要培养高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使师生在根本上认同这种制度,并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追求。外在制度则要着重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这种氛围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不断强化和积淀最终将形成多校区间的凝聚力。要从制度上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部分纳入学校发展的规划中去。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靠某个校区或者是某个部门,必须是全校范围内的总体联动,所以,要以制度的方式进一步强调全员共建意识,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
(4)坚持形神统一,凝聚师生力量。精神和意志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力量,多校区办学高校在思想上要首先实现统一。各个校区之间要有明确统一的办学理念和思想观念,要通过组织文化来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意志,执行贯彻规章制度文化,规范师生的行为。多校区高校在文化引导和文化建设中,要找准价值观念以恰当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成员的思想潜能,通过寻找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使主体产生凝聚力和自豪感。
(5)坚持“一体多翼”,实现情感互动。坚持“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所谓“一体”是指整个高校,而“多翼”就是各个校区,就是要以完整的高校历史文化体系为核心,利用各个校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特色在师生员工中实现良好的情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认同感。特别是新老校区之间要实现互动。要充分发挥校史的记录和传承功能,发挥其人文情怀,结合具体的校史、故事、人物业绩进行诠释,积极地凝聚人、鼓舞人。要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注重各个校区间文化主导方向、文化活动方式、文化活动内容的结合,在弘扬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总之,从宏观上来说,一个国家社会文化建设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校园文化则是这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多校区高校的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所在地的文化辐射区域文化氛围的优劣。认真对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和创新进行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实际工作的需要。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兼容并包的原则,要立足校情国情,量力而行,充分分析各校区实际,研究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合理模式,使各分校区文化统一于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统筹考虑,塑造出新的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以提高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林闻凯.浅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08(4).
一、引言
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构想。该词出现在报告的第八部分,即生态文明部分。但是如果将“美丽中国”的建设仅仅局限在自然环境方面,那就太狭隘了。“美丽中国”应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美,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本文认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生态文明方面,更应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美丽中国”的建设,最终实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生态的“美丽”,还包括人文的“美丽”。换句话说,生态文明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美丽中国”背景下农村文化内涵与功能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
与城市文化相对应,农村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与经济背景下,经历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积累与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适合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认知方式、行为习惯、道德伦理、社会准则及价值观念的总和。农村文化是以农村或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反映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精神状态、代表农村社会的文化开明程度,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优点主要体现在,农村文化体现历史继承与发展性,适合时代与新文化要求;农村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丰富多彩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由于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造就了农村及农民的相对封闭性,使得农村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或者说区域性;与城市文化相比,农村文化还带有明显的滞后性。
(二)农村文化的功能
农村文化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功能。农村文化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农民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既定的农村文化环境中,农民会接受农村社会的价值体系,并按照该价值观参与日常的生产与生活;第二,约束功能。农村文化提倡的是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得农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形成特定模式,进而促使农民群众自觉服从该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约束自身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第三,激励功能。农村文化注重农民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积极性与主观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三、“美丽中国”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根据农民群众的特点与农村的季节性特点,对农村民间艺人、能人、文化热心人展开培训,鼓励、辅导、带动其参与文化活动,进而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形成活跃的农村文化氛围。农村文化建设应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秉持公益性、均等性与便利性原则,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农村文化建设要引导农民把握自身与自然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换句话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农村生态文化可以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环境,提高其的生活质量,确保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生态文化可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把生态文化植入农民心中,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民与生态环境、农民与自然资源的关系。首先,把可持续发展意识渗透到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意识中,促进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其次,给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的思想与方法,依靠科学技术减少土地消耗,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第三,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文化素质,树立节约意识,降低能耗,促进农村健康文明建设。
(三)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第一,宣传法制教育,培育农民法律观念与民主法制意识。首先,基层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做到懂法、守法,定期组织农民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第二,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管理的积极性,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制度,保障农民民利;第三,加强农村综合管制。深入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增强其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并规范农村法律服务市场;第四,建立农村法制约束机制。健全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四)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
1.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与培训。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精干优良的文化队伍,需要专门文化人才,因此要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的教育与培训,增加其知识含量与专业素养。通过组织文化汇演、比赛等活动,选拔与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2.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教育。农村教育是塑造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1)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青少年是农村事业的主力军,其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第一,要积极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第二,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实施科技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农民科技运用的能力。
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结合市场发展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开发特色教材,补充农民急需了解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新型农民。其次,适当增加文化基础知识,如法律法规、健康知识与环保知识等,塑造农民科学的价值观与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一、校园文化的形成
康定中学自1939年自创办以来经历了1955年撤西康省、两度搬迁、2004年合校,成为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教师培训为一体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学校,并且受到藏区文化和内地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
(一)文化渊源
康定中学学校文化渊源于刘文辉将军和先生。刘文辉(1894-1976),爱国将领,民国四川省、西康省主席,主政西康时,大办实业、兴办教育,奠定了康巴地区现代教育的基础。1939年3月刘文辉创办了第一所高级中学――康定中学,刘文辉是实力经边的代表人物,作为康中的创立者,他的思想成为康中“实”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文脉渊源。
(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赴民族地区考察后突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康定中学诞生于多民族地区聚居区,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成为康定中学“和”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文脉渊源。
(二)“实和”文化的解读
康定中学现任校长陈军校长在对康定中学的历史研读后,将校园文化提炼为“实和”二字,并提出“盛德实学,豪迈和美”的校训,形成“求实尚和”的办学宗旨。
(三)“实和”文化的影响
1.编入校本课程
康定中学《印象》文化丛书中详细编录了学校历史、学校文化,并且每个学生在班级“图书角”都能翻阅了解。
2.校园设施
在校园的渗水路面上显赫的印有“实和”,每栋的走廊,楼道旁都有相关宣传。成为学校文化有形的影响。
3.媒介宣传
康定中学设有“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师生都可以进行浏览关注,无形中了解学校建设和动态也成为师生的习惯。
4.活动实践
学校会定期开展以“实和”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年会、文体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实践“实和”精神。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观念文化,主要指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能否落实的关键之所在。而这,更多地依赖于班主任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班级文化产生背景
初一新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班级认同感弱,集体意识不强,班级松散,缺乏凝聚力。笔者作为班主任老师,为创建一个团结、和谐、文明、积极的班集体,在研读了学校读本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们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以“文理”为内核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内涵的解读
1.文。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是对天地万物信息的融会贯通;文本,需要通^解读才能理解的作品、艺术成果;文艺,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文即文明做人,文明处世,注重文化学习,积极参加文艺活动,陶冶情操。
2.理。理解,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换位思考;理性,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理想,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智,或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理即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知识,理解方法,学会学习。
3.文理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文明的习惯,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文而不弱,理而不私,成为文理兼备的优秀学生。
(三)具体操作
1.加强“硬”文化的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1)布置好教室卫生角与图书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图书角提供校园读本、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
(2)用好 “张贴栏”,主要用于规范张贴学生操行统计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制度等内容。
(3)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可以在课桌右边统一张贴上“目标文化”,学生的书籍摆放要整齐,讲桌桌面及里面的清洁卫生。
(4)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梦想在心,创造在手”。
(5)在靠后门的墙上贴上每位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6)后门与窗户之间的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优秀的文章等,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2.加强“软”文化的渗透
(1)班训、班歌的设计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这些时,调动全班师生乃至家长人人参与,引起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设计了“梦想在心,创造在手”的班训、《没有什么不同》为班歌。
我重点抓住了学校举行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全校的广播操比赛,这是进入初中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所以我很用心的抓他们训练。学生从刚开始的稀稀拉拉状态到认真对待比赛,他们一出场气势就让人眼前一亮。比赛结果一出,我们班拿到了全校第一!这是同学们第一次争取回来的集体荣誉,那种胜利的喜悦感染了班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开始觉得能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是一件自豪的事情。
这个“第一”是树立良好班风的一个转折点,整个班级的班风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自然会有一种自豪感,同学们会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加强自我约束力,那些类似迟到等违纪行为在这样的氛围里就会逐渐没有了。
之后的参加的两次合唱比赛、集体舞《缘望》学生们也拿出“能拿第一,就不拿第二”的精神认真排练,均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档案文化是在个体或组织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是跟档案有关的事物的总称。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的载体物质、相关的文件、规定以及评价和研究的方法、观点和应用活动等,都可以看做档案文化的一部分。档案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文化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发挥档案文化的多种作用。档案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能够再现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传承作用,并对当代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创新档案文化建设能够保障人们的文化权利,使人们能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并促进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档案是一切文化的源头,没有档案,任何一种文化的研究都难以进行,无法确定其起源、发展和结果,有了档案的记载,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档案的重要程度决定了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档案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非常密切,不改进档案文化,就不能丰富文学和艺术上的创造,社会文化也难以发展繁荣。
二、档案与大数据的关系
档案属于一种原始记录,是各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有,包括文字、图纸、雕塑等多种类型,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档案的形式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变得更丰富,包括声音、影像等。当前,信息技术成为档案管理的一种载体。在这个背景下,原有的旧形式的档案可以转化成新的形式。如原来的纸质档案、泥板、石雕等档案,可以扫描到计算机中,变成电子档案,很多档案都可以转化成电子档案的形式。档案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影响档案的使用价值,又节省了存放空间,并且能够长期保存,不会因为源档案载体的损坏而导致档案信息丢失。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也日益庞大起来,需要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这要求档案存储环境必须安全可靠。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也有利于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能让档案信息有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信息,改变档案被束之高阁的传统局面。
三、档案文化建设创新的途径
(一)提升文化产品的定位。档案只放在档案馆中是不能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的,对人们的生活来说也没有意义。因此,要想让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加大力度开发档案文化产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档案文化建设应该开发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某一方面的档案制作成纪录片或视频等形式,并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传播档案文化产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档案信息更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通过档案信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档案文化产品带来的收益可以应用到档案管理中,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档案文化的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打造文化品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人们发现档案文化产品的存在,发现其中的价值。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打造一个独特的档案品牌,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将档案文化产品的广告广泛地传播,从而获得更丰厚的效益。挖掘有历史意义的档案信息,不仅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影视产品的创造也有一定的价值,这种方式创造的社会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二)全面宣传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本身是一种静态的文化,不经过传播是无法被人知道的。因此,建设档案文化需要大力宣传。拓宽宣传范围和领域,并利用多种不同的手段进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手机网络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宣传,也可以制作视频公开课,在网上进行传播,通过专业人士的介绍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文化。档案馆可以与学校等相关单位联合,将档案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等方传递给老师和同学;还可以将档案信息制作成小册子,发放给人们。这都是宣传档案文化的手段。
档案的数量庞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档案不断地形成,因此,相关工作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档案文化的传播需要政府机关的支持。档案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档案资源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能够得到共享,并且与各种宣传平台保持长期的合作,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进行定期更新,或者可以在电视台专门开设一档关于档案文化的栏目,或在报纸上设立一个档案文化专栏。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宣传档案文化,但也要考虑合作的利益问题。档案馆还可以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合作,有一部分档案是珍贵的文物,可以送到博物馆去展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会看到这件物品,了解其承载的档案信息,并可能在一定的领域内应用,这就使档案发挥了自身的价值。
(三)丰富档案的文化内涵。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档案的文化内涵,让档案具备文化韵味。档案对于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档案的价值并不大,除了当作文物观赏一下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价值,而且档案的内容和载体本身都是比较陈旧朴素的,并不吸引人的注意,如何能引起人们对档案的关注成了一个难题。让档案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们的注意。档案馆的建设本身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但绝大对数不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人是很少进入档案馆的,针对普通大众,档案馆应该采用更有效的形式。当前,移动网络和信息工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人们每天都要利用移动设备上网浏览大量的信息,档案馆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在网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在网页上设计有特色的标志,利用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字、图片、音频等相关内容介绍档案知识和内容,让档案内容有更深的文化底蕴,并形成相应的关键词,使网络用户在搜索的时候能够看到相关的信息,引起用户的注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需要相关档案信息的时候,就会主动进行搜索。丰富档案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度,有利于?n案文化的建设。创新档案文化建设,不仅要丰富档案文化的内涵,还要拓宽其服务范围。档案文化不能走进寻常百姓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服务范围不够广,拓宽服务范围能让档案文化受到更高的重视,并且能更好地传播。档案馆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通过网络宣传,将档案文化推广到各个领域中,吸引更多民众或商家的关注,让档案文化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处于这样一种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水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乡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就搞好了。因此,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经济指标,客观上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工作。
2、资金投入不多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总体收入大幅度增涨,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生产经营性投资倾向日趋严重,财力吃紧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有所减少。而乡村及农户在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的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从而形成了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的部分“真空”,造成了活动场所少、宣传阵地少、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3、管理引导不力
少数地方农村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忽略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封建迷信、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建庙造神、求仙问卜、算命看相、大修坟墓等活动已经公开化。在一些地方,群众对建学校办教育舍不得投入,而建庙宇修坟墓花几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却不是奇事。
4、文化活动不活
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从内容到形式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吸引力,宣传教育仍停留在“我讲你听”的简单的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上,使农民感到厌烦乏味。尽管很多农村生活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改观,然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却让人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
5、人员编制不够
目前,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配备了专职文化管理人员。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管理人员,一旦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他们解决了城镇户口、转正式工作问题,就向县城、市区调离或就地改行,而新配备的人员大多对业务不熟,素质不高,待遇低又不够安心,工作没有积极性,再加上近年来转正机会逐年减少,愿意从事农村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文化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化管理职能的行使。
6、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相对完善,包括建立乡文化室、村文化站、乡村图书馆等,但事实上这些单位能否有效运作,能否起到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些都是未知的,而真实的情况确是有其名、无其实,各种文化设施形同虚设,文化资源不过是几本书、几张桌子而已,起不到文化建设的作用。造成了大量文化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各级财政的负担,基层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应对以上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要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其次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最后是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之成为不仅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而且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农民获取信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党员教育的平台,同时要注重普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1)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教育。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法把党的主张、思想、方针政策、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并被他们所接受,让他们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和最好的发展,脱离党的领导则会受到损害;要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成为农民群众最大的福祉,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此来坚实党执政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农村阵地。
(2)在社会伦理建设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新时代的“和”应当是和谐社会之“和”,这个“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追求的“和”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和”,执政党要求的社会稳定之“和”,还有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之“和”,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之“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之“和”。“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和内涵,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日益发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美”的追求更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人们既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也需要享受外来文化之“美”和新时代创造出来的更多的崭新的“美”。
(3)人文精神建设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人文精神要涵盖人类文化已到达的最好的精神境界,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农民塑造出健康和优良的品格,从对人的社会化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文化方面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建设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算真正起到了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了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由于农村社会化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时期既能体现农民价值观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文化的方式与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现等各个方面。精神文化等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实现。随着历史的进步,虽然大部分农村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广大农村也已步入了崭新的时代。建设这个时代的农村文化,既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新科学和高科技建设农村文化,又要不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传统,有针对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和设施列入小城镇、文明村寨建设的总体规划,改变农村文化站、广电站“四无”(无房子、无设施、无图书、无活动)的落后状况。要下大力气抓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需求,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并以此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2)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
(3)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既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氛围,使全民族养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风尚,又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式,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的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日俱进,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是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在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要坚持正确引导教育,同时要注重推进符合人类进步规律、促进农村社会进化的社会改革。制度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和乡镇要有固定的文化管理站和文化稽查队等职能机构,配备精干力量。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57-1.5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现在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直非常的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对于文化建设的尤为重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足以看出我们的国家和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追求先进的文化建设的决心。但是,文化建设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它的作用和意义以及重要性又具体如何等等。其实并不是很多人都清楚这些问题。在百度百科中对“文化建设”的定义是:“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从“文化建设”的定义入手,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对于文化建设对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只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爱国意识等等,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拥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激烈地竞争综合国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强大,不仅要考虑其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很重要的一部分还要看其文化方面的建设程度,总之文化建设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它与其他方面的建设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
我们在理解了文化建设的定义和重要性的同时,更要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核心特点是什么,并且要将其带入世界大的文化当中去与其他的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芬兰学者黄保罗先生说“儒家是中国精神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宝贵元素之一,只要摆正其位置,不但儒家可以成为中国的祝福,而且可对全球的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儒家应该避免狭隘的民粹与民族主义视角,而应该从全球化视野与时代精神出发,来寻找复兴的活力。”的确,儒家思想影响这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之一,提到中国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把它和儒家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就是生活在儒家文化的氛围里。
与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相比,现在的中国可谓是在各个方面都积极地向世界开放,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也逐步与世界文化对话。在海外,我们的文化也是影响深远的,并且为全球的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的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热潮。我们作为祖国的一份子,看到这种景象是非常骄傲和自豪的,这说明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的,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彰显着中国不断地强大起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可喜的,当然对于文化建设也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要不断加大。
当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相遇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声音,当然也会出现不同文化之间碰撞。同样,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也存在很多本质上的区别,也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分歧,这就是文化差异所致,当然不同声音的出现是正常的,就如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允许这种不同的看法的出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与世界对话和融合,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到地球村,并成为其一份子。
我们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时候不能狭隘,而要有宽广的视野,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食物,跳出自己的那个小角落来看,不能做井底之蛙。当然这也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做支撑,否则也不会对一个事物有全面、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例如近些年来部分儒家对于基督教的反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看待事物时“狭隘”是要不得的,我们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与不能简单地评价“好与不好”,更应该理性地考虑是否适合。就好比中国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发展战略是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由于各方面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是理性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现阶段的正确选择。但是如果把这一发展道路拿到其他国家可能就行不通。这就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看问题思考问题。孔子云“敬鬼神而远之”,这说明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对于“鬼神”并不是说要强烈否定,只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而不靠近,是“敬而远”的态度。对于同一事物之所以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是与出发点以及视角有着紧密联系的。所以要用广阔的视野和多角度去看到问题,联系地看问题,立体地多维地分析问题。
中国的文化建设要想快速发展,一定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分不开,要想建设先进文化,就要将中国至于世界大舞台当中,跳出固化思维,勇于创新积极思考,理性多维地看待问题,对于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要取长补短,辩证地看问题,科学地分析问题。总之,中国要想更好地融入到世界这个大舞台,与其他文化的对话和融合是很关键的,但同时不能偏离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一概的学习或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也不要听不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要保留我们最精髓的东西和精华,保持清醒的头脑、自信理性地、谦虚审慎地学习和完善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去,用全球化视角来思考文化建设之路,使我国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形势下,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都在不断地谋求自身的发展,如何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进与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优胜劣汰,因此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我们如何在当前的政治背景下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根据企业的整个运营状况和内外环境所制定出的一整套价值准则。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企业人员的工作与行为都要按照这个准则来执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文化不单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还包含了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更深的层面。具体而言,企业文化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客观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约束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员工行为的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并且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成功与失败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联。
2.观念性。企业文化它的含义十分广泛,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制度,它是在综合了社会背景,企业环境,企业管理等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想与信念的表达,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想树立一种企业形象和精神。
3.综合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其包含的东西十分广泛,其可以全面的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换句话来说,它是整个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一但企业的文化建设出现问题,那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种企业理念,它已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以及激励员工的“灵魂”。石化公司在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进步,也会对企业员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的约束下,员工会感受到压力,会转被动为主动,积极投身工作,维护好企业的形象,最终便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有利于提升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体现在整个企业的长足发展上,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员工自我素质和修养的提升上。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会感染每一个员工,在不断提升他们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多的还提升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就石油企业来说,员工多半是进行技术性的操作,很难深入的学习其他的知识,培养其他的爱好,因此在休息的时间,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使员工们得到放松,而且从活动中还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增强员工整体的素养。
3.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我们石油企业的员工年龄,性格各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准则,就很难将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激起员工们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从而增强他们工作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一来整个企业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团队,员工在工作中有了强烈的团队意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密切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而我国石油企业的文化建设却仍处于低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企业的文化信息建设都相对不太完善。很多石油公司在企业的信息更新上存在问题,因此石油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相对完善的公司网站,并且及时地更新信息,紧跟时代步伐。
2.转变企业的思想观念
企业文化是多方面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石油企业必须转变原有陈旧的思想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新的知识与信息,将顺应时展的先进内容与积极向上思想相结合,这样才能巩固企业的文化阵地,防止社会一些不良思想的侵入。
3.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要想从中谋求出路,就必须勇于创新。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建设先进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石油企业不仅要在建设战略上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快速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体现企业整个综合优势的有效保障。我们石油企业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文化准则,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所谓协同创新,即强调不同组织行为或资源主体,都应该立足于共同发展指标,积极透过自身优势资源和能力共享机制构建手段,进行更深层次地互动互助,创造出符合时展诉求的新生文化成果。
地方高校作为贯彻高等教育创新改造指标的主角,必须更准确地掌控协同创新精神和文化发展的诉求。
1.全面革新地方高校教学理念
我国不同区域高校始终面临办学、科研观念快速转变的挑战,高校领导要想主动挖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就必须和其他创新主体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快速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以此提升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大幅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学术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始终不能脱离科研项目而独自运行,再加上我国部分地区高校科研水平有限,致使后期协同创新改革困境重重。第一,科研和教学严重分割,科研项目转型较慢,大部分教师无法把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式发展需求及时纳入科研实践单元中;第二,既有的科研机构领军人物屈指可数,团队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实力不强。大部分高校教授忙于行政事务,无法在科研领域上取得丰厚的成就;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教师个体科研分析潜质较高,但不可避免地受限于经济条件,难以构建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
二、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加快我国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步伐的策略
1.科学定位社会综合式发展诉求,及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轻松地适应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则,把熟练掌握的技能理论快速转化为一线生产力。唯有如此,地方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创新、技术发明、学科构建的主体。
高校还可以考虑成立产、学、研协作联盟,构筑自由灵活的技术交流平台,采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会经济、科研融合的进度,最终为大幅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占有率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2.全面贯彻协同创新战略规范指标,积极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实力
首先,地方高校应从自身的职能和特点出发,立足基层社会,进行科技创新定位,优先发展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具有现实需求和学术支撑的科研项目。
其次,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高校应构筑起结构形态合理、技术开发实力稳固的学术团队,真正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方针,加速学科快速、自主的交叉融合,推动各类学科、学术思想的交流进度,从而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20-02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言论的传播,信息的交换,社会思潮及行为方式的变换,对如今的学校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来说,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成为了教育家们关注的焦点。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从年龄上来说,各方面都还在发育阶段,在如今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变成了尤为突出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校的特点及其学生特点
五年制高职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在一起,课程设置把经济与社会需求作为导向,密切贴合社会的需要,所以其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就业的形势很好。但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的关系,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特点,比如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因为还在身心的发育阶段,会显现出很强的叛逆心理,同时自控能力也比较差,相对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高职校的学生感恩意识不强。对于这种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如果进行的好,就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反之,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文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网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的背景可以促进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受到许多客观或者主观条件的限制,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缺少生气活力。对于现实世界的动态感知不够明显,不仅是空间约束,更是时间上的滞后,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现实脱节。网络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克服了时空的局限,使得更多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被学生们知晓。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习,并对自己知识体系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对于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来说,能够和社会同步,获得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和知识,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帮助。这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促进。
(二)网络带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法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比较常见的开展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开班会、办黑板报、知识竞赛、演讲、墙报、社会实践等,但是形式过于传统,且受客观条件如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大,灵活性不强。随着网络的发展,全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应运而生。网络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直观地传递信息,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各个方面都受到调动和刺激,使得接受效果大大提高。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载体,如论坛、电子信箱、网上讲座、热线服务等等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网络的普及,学生们如今更加习惯使用网络来接收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五年制高职校可以通过网络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设立学校论坛、网络刊物等,在网站上进行活动或者是专业信息的,建立起一个学生们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双向互动,使得学生的声音被听到,也使得学校的教育进一步贯彻。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背景会使得学生兴趣发生转移
在如今的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群体,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娱乐或社交上,而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下降。当学校为学生所创造出来的简单、单纯的校园环境与网络复杂多变的环境相碰撞,使得学生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了网络上许多自由言论的影响,从而打破了校园文化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权威性,而网络上复杂的思想、言论、观点会模糊学生的观念,造成学生意识的混乱。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或是学生本身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就容易造成学生心智上面的缺陷
(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和谐的校园制度产生冲击
如今,因网络开放性、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其弊病不可避免,对学生来说,最突出的可能就是网络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像是“灰色”、“黄色”、“黑色”信息。对于涉世未深、辨别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接受从而蛊惑学生们的心灵。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信息传播,一旦这些信息被学生们所接受,就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直接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并且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进行加强,鼓励学生们积极正确地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文化背景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更加复杂
和谐而健康的多元文化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在网络形成的多元化的现状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碰撞,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很可能由此发生错位,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了挑战和侵蚀,这对于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网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网络的管理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时代使得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新碰撞。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碰撞,但我们也要趋利避害看到网络的好的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方面的新载体、新平台作用。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通过科学技术、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网络的危害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防范,通过实时监测,设置防火墙,对不良信息、不良网站自动过滤。规范学生上网制度,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指引,进行相应的上网安全教育,让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让学生主动抵御网络的不良危害,使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来丰富自己,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网络背景下不断萌发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
在现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信息高速的传播,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都会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校园文化建设此时作为一个单方面传递信息的工具则只会使之显得刻板和守旧。应该要加强学校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积极主动地对话,能动地接受、选择教育。第一,树立民主化的观念,正确地面对学生从多渠道获得信息的现状,亲切、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使得信息有效的被学生接受,从而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有成效。第二,要有开放式的教育观念。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主动,积极面对出现的新问题,不能等问题来了之后被动应付。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从而积极地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无论什么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接收知识,磨练和提高自己。
(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职校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们感受到良好的风气,并且在良好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增强自身抵御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整个校园的和谐之风,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从各个方面努力,倡导和谐校园。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健身房等,使得校园文化的层次有显著的提高,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校园的魅力,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中来。另一个方面,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讨论焦点吸引到校园生活中来,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提高学生自身分辨和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品质。
(四)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五年制高职校中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情感方面较为敏感和叛逆,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如果忽视或者不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学生的情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当学生在情感和学业上找到了归属感和正确的方向,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能很好地投入到校园中去。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必须要思考和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使充满人文气息的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把握准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积极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03).
作为发掘、保护、展示和传承文化的公益性组织机构,博物馆是我国文化事业中的有机构成和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博物馆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期和严峻挑战,博物馆文化建设也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庆元县地处浙闽交界处,境内有百余座构思精巧、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廊桥,是我国现存古廊桥最多、最集中的县,素有“古廊桥天然博物馆”和“廊桥之乡”的美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廊桥文化,在庆元县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廊桥博物馆于2011年12月2日正式开馆。在立馆之初,廊桥博物馆就紧紧围绕以廊桥建筑这一主题,通过传承文化、展示特色和打造品牌等有效举措,充分整合、创新及提升廊桥传统文化,推动了廊桥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提炼和整合——博物馆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
提炼和整合文化资源,是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的首要环节。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和保护文化的历史使命,可以按照横向(空间)和纵向(时间)两条逻辑线索对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归类、全面梳理、充分整合,确保了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以廊桥博物馆的“廊桥文化”为例:从历史上来看,庆元县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在近千年漫长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廊桥建筑文化。经专家考证,庆元廊桥在历史沿革方面极具连贯性,仅就木拱桥一类,其萌芽于唐宋,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代,定型于清代,历时之久堪称世界之最,而现在位于境内的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木拱廊桥仍保存完好、一应俱全,在中国古桥建筑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从地域来看,庆元县有着独特的浙闽之交地理位置和亘古的越闽相融的历史背景,境内山岭连绵、溪流纵横、植被丰富、生物多样,这为廊桥建筑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生产生活和文化审美的需要,催生了大批凝结着庆元先民智慧结晶的廊桥艺术精品,最终在中国古桥建筑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廊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这两条逻辑线索对“廊桥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最终使其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形态,为文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集中和展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集中和展示文化资源,是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任务。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通过征集、研究、保护、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以传承和保护文化的公益性组织机构,博物馆是满足人民群众美的享受和培养生活情趣的场所,更是一个地区、民族和国家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尽可能地集中、保护和展示“文化”和“文物”,是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于庆元县而言,文化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境内的廊桥建筑,是筹建廊桥博物馆的重要优势,而如何能够更好地在博物馆内更好地整合“廊桥文化”、保护廊桥建筑、阐释廊桥建筑的文化理念,则是廊桥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中所要突破的重要课题。首先,从博物馆自身的建设上来看,馆舍延续了廊桥“桥馆合一”的建筑理念,外形古朴典雅,使游客对廊桥建筑文化产生直观的感受;其次,从博物馆的内部设计上来看,以梦回廊桥、巧夺天工、人间彩虹、情有独钟和牵手廊桥这七个主题,从历史、技术、人文等方面对庆元廊桥建筑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使游人对廊桥艺术形成整体认知;最后,从馆内文化展览上来看,廊桥博物馆在制造相当数量的廊桥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幻想成影、3D动画、红外感应等多媒体高科技手段,以更为丰富的形式为游人展现廊桥建筑的技术特色与文化魅力。通过上述举措,庆元廊桥博物馆更好地完成了集中和展示“廊桥文化”这一根本任务。
3 凸显特色和打造品牌——博物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承载和依托文化资源,是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动力。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廊桥博物馆要充分发挥这一巨大力量,以文化建设工作为牵引,推动整个博物馆文化建设及整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尽力凸显廊桥文化特色。廊桥建筑是庆元先民为中国乃至古桥建筑所留下的文化财富,而廊桥建筑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其特殊性。廊桥博物馆借助专家力量,对境内的廊桥建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科学结论,使廊桥博物馆与其他同类博物馆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区别度”,提升了廊桥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廊桥文化品牌。廊桥博物馆通过加强廊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廊桥影视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加快庆元廊桥文化网络平台建设等有效举措全力打造“中国廊桥之乡”这一文化品牌,凝聚品牌文化实力,提升品牌文化价值,扩大品牌文化影响力,使廊桥博物馆最终走出庆元、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更广泛的地区和民众所了解和接受。
文化是博物馆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工作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要举措。在县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廊桥博物馆始终以文化建设工作为牵引,从历史、技艺、自然、人文、保护等方面来解读廊桥文化,营造良好的博物馆文化环境,培育优秀的博物馆文化,为收藏、展示、教育及研究“廊桥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的廊桥博物馆作为元庆地区文化的新亮点,已经成为保存木拱廊桥传统技艺和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成为对外宣传、展示综合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实现了自身事业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l]杨成志.现代博物院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