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1 09:23: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42-02

1 前言

当下,在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大地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上下都在刮起一波创新风。到底如何创新?如何创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这样的解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加品种、提升品质、创造品牌。可见,创新固然势在必行,但是在创新创业的同时,不可少的是一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工匠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不懈追求,更是要不断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今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创新创业人才,迫切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如果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必将对我国的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 工匠精神的阐释

工匠精神按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它指的是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工匠们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品质和精神。工匠精神最早被提出是起源于德国,德国人的机械部件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现在正是由于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才使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极佳的声誉,正是德国人对于产品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德国制造的标签烙上让人信赖的标志[1]。

在我国社会,与工匠精神相对应的还有一种精神,就是差不多精神。这就精神讲究差不多就行了,如果每个工序都讲究差不多,达到90%,那么10道工序后,只剩下30%,这就是差不多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的存在不足,多多少少与该现象相关。

3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重振工匠精神自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型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创新创业教育,所以把两者统一结合于职业教育平台中是势在必行的。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已经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传授技能训练,而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育。在职业教育中要尽快补上“短板”,走出以往的误区,让知识与素养同成长、共扎根,为祖国的快速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社会与企业用人单位调查,相当数量的毕业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往往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眼高手低”。高职学生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就是基层的生产管理者,往往开始实习时会被派往生产一线进行锻炼,学生在个人技能方面还没有具备管理者的素质,但是一些人存在“我为什么和工人做一样的事情”的心理。这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调试自己的心理,频繁跳槽。

为什么高职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与目前物质欲望横流的当今社会形势有关。社会的浮躁情绪和极端的拜金主义会影响学生的意志,这时候就更加迫切需要在学生教育的同时引入思想及精神教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乃至价值观,恰恰教给毕业生的是坚持、专注。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毕业生,才能成为行业里面的专家、技术能手,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考核的时候,政府往往把就业作为重要指标,而且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就把高的就业率作为高职生的重要优势。在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多年来,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糊口营生的办学导向,改变职业院校对“技能”和“育人”关系把握中出现的偏差,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意志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这就显得尤为重要[2]。

培育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发明制造的迫切需要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不难发现,其实人们熟悉的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在悠悠中华的历史长河中,良工巧匠如数家珍,从作为四大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到雄伟的长城,唯美的故宫、颐和园,耸立千年的赵州桥,等等,无不是我国的能工巧匠的杰作。但是雄狮也有打盹的时候,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我国不再领先,并且远远地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我国要发展、要进步,不是“人口红利”可以带动的,需要“中国制造”,更需要“中国发明制造”。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不能丢弃老祖宗留下的光荣文化与历史传承,在当下“中国制造”的新时代,要用创新创业教育、用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托起中华文化。在高职学生教育中,不仅要关注信息化及网络化精神,也要真心大胆地培育去热爱发明、崇尚技艺、献身工程的工匠精神,新时代的互联网+工匠精神,才是推动我国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创业发展的驱动力[3]。

4 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抓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政课、创业课中融入工匠精神 在高职院校,通常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就业创业指导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在课程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融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其职业素养,使其在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工匠精神,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4]。

凝练专业精神,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国家在创新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摸索新的途径。全国的职业教育都在思索:怎么上课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怎么进行?怎么融合?怎么渗透到学生的每个细胞、每个毛孔、每滴血液中去呢?

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加大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比例,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下,切身实践体会工匠精神。而且还要强调,大量的专业教学和实训绝对不只是简单进行产品的生产、技能的操作,还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和院校的专业性质,分析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之中。该专业就创新性地把“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精神融入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专业教学,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专业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5]。

学校夯实文化基础,摆正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文化 除了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学校层面也要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活动,在思想上引领全校师生转变观念。同时,要对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有客观的认识。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并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塑造成机器人,按照标准执行每一道工序,要在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提升,把创新创业的思想传播至每个学生,通过工匠文化的传播,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心理和人格倾向,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孜孜不倦地吸收工匠精神文化,并助力今后能走上创业成功之路。

通过微成功的案例鼓励积极向上的工匠精神的传播 微成功是引领学生通向成功制高点的奠基石。在成长道路上,成功的鼓励是高职院校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的成功案例,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在实际运行时,可以采用如采访、参观、暑期社会实践和专家讲座、专业讲座、微信群与QQ流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价值。抓好高职院校的特点及优势,引导学生多参观、多体验、多采访,直接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认识工匠精神对于个人及未来事业的重要性。另外,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积极向上的攀登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通过报告会、亲密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由于他们与在校生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其切身经历最能引起学生的模仿,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能起到极大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楠.万钢:培育工匠精神 促进创新创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6(4):12-13.

[2]韩英丽,马超群.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6):91-94.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耦合

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比较职业教育;杨秋月(1994-),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持人:李梦卿;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编号:2015A100),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1-06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工匠精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显现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堪称凝聚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只其“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一句足可见对“工匠精神”之追求。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的精心雕琢、孜孜不倦地改善工艺的职业追求和信念,更要不断吸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进而创造出新成果。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让企业满意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地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逻辑阐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进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要求职业院校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基因,工匠精神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与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耦合关联。

(一)本质内涵相通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逻辑内涵上存在紧密耦合关联,具体表现为三个向度:逻辑起点、逻辑条件、逻辑结构,即回答了为何必须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并行、如何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哪些具体内容上相关联的问题。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然而,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困境,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无法完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对接工作岗位以及由此引起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各种危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条件耦合,只有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精细化发展的前提下,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工匠精神”培育高度一致才能形成。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更要重视学生的内涵发展,兼顾通识课程、文化课程的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出对产品的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技能型人才也应讲究精细化培养,使之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结构耦合表现在二者都是通过“政府-社会-职业院校”上下互动、多元主体协作培养。在横向结构上,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教育教学层面等多个向度;在纵向结构上,包括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精神理念两个层面。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横向和纵向逻辑结构上协同共治,是有效支撑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二)价值取向一致

当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现代价值取向上产生耦合效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将在毕业后直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成为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对自己的学习高标准、对未来的工作严要求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精湛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理念和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基础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2]。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代表着制造业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通过《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节目的播出,人们了解到工匠在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心制作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达到工匠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更要从价值取向维度出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技能型人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实践内容统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二者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价值远远大于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具体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行业企业的支持、整个社会营造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等尤为关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教学组织侧重未来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与工匠在不断完善工艺的过程中形成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相一致。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更新周期缩短,产教融合趋势更加显现出来,在提高实践教学开放性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方面,职业院校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准备相匹配,甚至企业的高级专家或技术能手被职业院校聘请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担任实训实习指导、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融合度。职业院校要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势互补和共享的人力资源。职业院校也要端正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合作资源,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而培养优质高效的人才。同时,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逐步向工匠精湛技艺靠拢,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及师傅的科学引导,使之在实践中彰显出来。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问题分析

审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耦合的条件发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是“工匠精神”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服务体系,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配备与储备问题、技术技能的积累创新与传承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要解决培养、培训不同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适应[3]。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层次,高职专科学生要想进一步学习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失去继续接受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技术的传承与交接。近两年来,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有11所本科院校全面转型,2015年又有7所本科高校获批全面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并提出转型高校的试点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逐步达到50%以上等要求。然而,很多省份在课程改革、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导致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此外,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层次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职业基本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与不连贯,难以培养为未来职业准备奠定坚实基础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都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技能型人才专业水平与工匠卓越技能相符合。高水平的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为工作和社会服务奉献的职业素养等都是技能型人才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岗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关键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工匠精湛技巧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折服于工匠的精湛工艺,真正认同和追求“工匠精神”。当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职业技能不高、岗位适应性不强、缺乏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难以量化平衡,致使学生无法从实习实训积累中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感受企业文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购买设备使用率不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做中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缺少“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条件,影响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水平。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科学实施职业院校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效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未来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对自我综合素质认知不够明确,职业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等,影响了技能型人才树立坚定、专业、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影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职业院校在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方面不够重视,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工作指导只限于表面,不能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个性特征给予科学的指导,有些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和资金力量薄弱,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未来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功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还对自身在职业院校学习所获得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工作问题的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和心理品质缺乏认知,导致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对职业预设过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普通很高,但就业稳定性不足,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是对其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社会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是从事未来职业的最基本的心理期待,是在工作岗位中维持工作热情的不竭动力。然而,学生的坚定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职业院校和教师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人生价值观。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有效体制不健全、互惠共赢局面难以真正形成、校企资源共享意识不强烈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工匠熟练的操作水平,难于传承工匠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存在明显的价值追求差异,虽然政府逐步完善其制度设计,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但缺乏合理、科学的配套政策、财政支持,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方共同利益的实现,大大降低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校企合作也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难以有效衔接,以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求难以很好地对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目前,由于校企资源共享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合作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也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养成精湛的技巧、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而这些又恰恰是“工匠精神”培育所必须的基础保障。

三、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精准耦合策略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适应等问题,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愈加强烈呼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愈加强烈呼唤“双师型”教师提质增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师本支撑;愈加强烈呼唤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高水平职业能力与良好职业精神的统一。

(一)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技能传授方式,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将传统学徒招工与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新范式,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其教育性质与过去相比,从狭隘走向广泛,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4]。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生的技能培养更侧重于现实工作场景过程中将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为学生选配合适的企业技能专家和导师,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使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综合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可以结合院校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和“双主体”交替的育人机制,建立“双主体”教学方式、“双体系”课程体系和“双标准”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达到人才培养的优化。中国古老的“师徒”文化精髓、优良的“工匠精神”内涵值得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借鉴和学习,要使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与创新,有必要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效推广和实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推进技能型人才养成对学习、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工匠精神”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在构建工作过程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需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把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理念贯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方面,在类型结构上,“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使其真正发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在来源结构上,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校企双方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水平,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兼职教师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又是学校的任课教师;既是企业里的能工巧匠,又是学校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的指导师傅。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改善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5],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尤其重要。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完善“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职称评定体系、激励机制和职后培训的专项经费、有关申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课题及项目经费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及导向。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作,需要职业院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与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向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转变,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转变。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院校本身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职业院校学生个人获得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学生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并坚定信念和意志,选择积极的职业行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行动诠释职业道德内涵。我国古代工匠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这样一种“向善”的“道德精神”的指引,一定意义上铸造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6]。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入剖析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不断破解职业道德培养的困境,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习得“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应重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关键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融通于企业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认真刻苦、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要重视始于职业学校教育、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精神”的养成。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是优秀文化的历史延续。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将其渗透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中,不仅是职业院校加快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行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历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2]朱雄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9):104.

[3]李进.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0.

篇(3)

1.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专业的学术著作中并未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明确界定,笔者阅读并总结相关文字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作初步阐述。“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的技艺,“工匠精神”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总结特质如下:

(1)精益求精。在普通人看来工匠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而背后却隐藏着专注、技艺、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作品的执着与追求,反复改进、不断尝试的精神,是目前大多高校艺术人才以及设计师欠缺的品质。

(2)耐心、专注、严谨。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设计师普遍出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思想观念,在设计作品上缺乏耐心专注的精神,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谨慎、细致,在最细微处下功夫。

2.“工匠精神”历史渊源

无论在中国、日本还是西方社会,“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都是历代匠人所追求的精神。中国古代技术文明的辉煌成就与先辈们传承、弘扬、实践“工匠精神”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师徒技艺的传授,不仅是技术与手艺的传授,更是个人品质、价值观念的传承。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式的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国至中世纪后期开展影响力深渊的行会制度。行会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从业者一般分成学徒、帮工、师傅三个可逐级上升的等级。因此,在国际竞争体系中德国产品给人留下品质感强、质量最优的印象,而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正是德国产品畅销国际的法宝。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中倡导“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和传承是国际制造业强国成功的重要原因。德国作为制造业的强国,也是教育强国,他们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教育范畴,塑造与培养未来艺术人才的“工匠精神”,并在未来的工作与实践中传承并发展这一精神。如何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与设计能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当前,艺术设计的教育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其实也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

2.“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护航者

长寿企业之所以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因为他们都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如今,中国不少企业追求即时效益。而忽略产品的品质,产品品质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及从业人员对于“工匠精神”的缺失,以多、快、省的浮躁方法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与制造。而“工匠精神”无疑将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1.工作室制度与导师制双管齐下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基础

工作室概念最早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室教育制度不同于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封闭式教学机制,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与风格特点,教育教学环境开放,师生在工作室中比传统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与选择权。

2.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提供机会

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两个属于不同领域的行为主体,通过互相影响产生协同作用,进而提升各自发展潜能的双向合作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两者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学生可以在项目的进程中重视技术教学和实践训练,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干中学,尝试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吸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及企业对品质的要求,有利于对“工匠精神”的塑造。

3.以孵化器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完善提供技术保证

孵化器并不是新鲜事物,它等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出现的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培养自主创新企业与企业家的平台,孵化器是高校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而言,孵化器可将学生的设计作品通过市场运作落到实处,而在这过程中设计作品不论是造型还是内部的结构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修正并实验,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落在纸面上的设计作品与商品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避免理想化,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品质。

篇(4)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而在人才培养中需融入工匠精神,这是学校、企业与学生实现三赢的需要,有利于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立德树人”是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正确的职业观和健全的人格。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需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强培育工匠精神,将职业精神养成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中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真正实现了重塑人的精神使命[2]。高职院校要促进“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积极融合,致力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理念为顺利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融合起来,促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逐步形成,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二)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消退。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质量如生命、视品质如尊严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引导高职学生塑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三)有利于培养职业操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适应时展要求,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而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使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养成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惯性认知,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努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更应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紧密结合[3],运用多种策略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专业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需以工匠精神引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工匠精神浸润式教育,义不容辞地挑起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担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一)高职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职教教师当怀一颗工匠之心,努力提高自身工匠素质。要加强教风、作风建设,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十年磨一剑、敬业爱岗、责任心等工匠精神中的优良品质作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培养高职教师勇于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提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敬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高职教师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践行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给学生树立良好表率,强化引领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学生树立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的榜样。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培养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技能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从而产生对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引导他们有效提升职业态度,鼓励他们自觉立志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鼓励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或者工厂进行实训,在真实的环境下去亲身实践,从而不断升华自身的工匠精神[4]。积极从企业聘请一线能工巧匠、名师等到校任教,他们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目前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培育工匠之师,在工匠精神指引下建设教书育人的工匠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求精创新的技术追求,打造具备实操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企业顶岗实践的形式,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将企业的文化、新工艺、新技术等带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领域知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诠释高尚无私之师德,让高职教师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二)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能有效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工匠精神[5]。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工匠精神提供生根的土壤,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的引领与塑造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使命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营造推动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6]。高职院校要打造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渗透,将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契合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加,引导学生在匠心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国传统工匠文化资源优势,将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校园氛围,形成重视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文化,利用广播、校报、校内宣传展板、横幅、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抖音等新旧媒体,向学生传播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如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等,潜移默化培养工匠精神,将工匠文化内化于心。学校应开展蕴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园活动,举办主题活动、讲座、演讲、专题比赛等活动,挖掘学校自身存在的工匠精神资源,这些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心入脑的教育效果。(三)校企合作共育学生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也是其自身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导向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协同育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职业生涯的磨炼与提升,离不开在现场工作岗位的砥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创造一个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行业企业职业精神的真实工作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承工匠之心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在产教融合中确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地位,实现双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和双赢。加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自身成长的育人环境,学生通过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在实践中感受企业员工身上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勤业的当代工匠。在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品质。(四)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实于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工匠精神培育达到预期的效果。职业教育更应注重以赛促学,组织开展各类校级技能竞赛,以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院校教育和行业评价为主体,积极参与梯次衔接的各级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学校就以工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职业教育技能活动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锤炼学生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新时代风尚。

三、结语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开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新观念,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探索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力支撑。

引用出处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6,38(3):53-56.

[2]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4]宋守斌,罗佳敏.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中制造类学生的工匠精神[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102-103.

篇(5)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 “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 Papers in Relation to a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J].15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篇(6)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篇(7)

协同发展 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成功模式

“瑞士是世界上最具创新优势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则是人才。”论坛一开场,主持人、贵州商学院院长武鸣开宗明义,谈到了对本次对话交流的期望。他表示,本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携手共进、协同创新”,就是为了推进黔瑞合作,引入成功模式。

“强调要把中国的创新战略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这正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在致辞中表示。

论坛上,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董事会主席乌尔斯・马斯哈特分享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秘诀:“教学、陪伴和成功,是我们成功模式的三个关键词。我们承诺以‘未来为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培养年轻人;我们陪伴学生,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热情和成功的管理人才。”

作为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教育院校,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已在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设有分支机构。贵州商学院则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这是双方共赢的选择。”乌尔斯・马斯哈特说:“这次来参与中瑞教育对话,也是为了表达我们进一步走向全球市场的决心,希望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签订合作项目协议,对贵州商学院来说只是转型发展、协同创新的第一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牟延林认为,“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让瑞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适应中国的土壤、贵州的生态。“建议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商科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商科专业的国别研究人才、商科大类的国际组织人才、商科专业背景非通用语种人才、商科领域的来华友好学者五类人才。”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则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建议。他认为,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建议加大教学范式改革,制度先行倡导“工匠精神”,强化教学过程的监控,更要让教师科研的成果进入课堂。

产学合作 共建平台培养行业精英

“三分之二的瑞士年轻人初中毕业之后,进入职业教育学校。而这三分之二的人实行双轨制培养,即他们一个星期里面有三到四天在企业里学习工匠的技术。”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鲁迪・纽茵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培养行业精英的最好路径。

“酒店行业更重视基层实训,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总经理温立克说,“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这个行业,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而不是毕业工作几年了,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温立克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与贵州商学院等4所院校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提供15%-20%的岗位供学生实习。他认为,这种实训教学的模式,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则鼓励学生参与全球市场的项目策划,并分享观点,碰撞出新的火花,再将创意转化为成果。“我们项目实施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生活更为便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成功参与中国乡村景观设计项目的运作,让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教授毕瑞华更加坚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的重要性。”这是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教授伯乐在对话中分享的观点。“在分辨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浪费中,让学生思考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消费等全过程需要怎样的绿色发展方式。”

对贵州商学院而言,这样的讨论,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明确办学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黔瑞携手、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携手和协同创新,标志着学校对外开放办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意味着学校将从瑞士引入先进的理念,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涂小亭说。

商旅同行 为旅游提质转型培养专业人才

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规划等领域都具有深厚的积淀。论坛上,这些高校学者分享了成功项目,为贵州提供了有益借鉴。

例如,中国云南沙溪古镇项目,正是由瑞士联邦政府和瑞士理工大学的支持,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的师生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策划和执行的项目之一。

“保留古韵的同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将古色古韵的文化和完美的自然风光开发为旅游产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毕瑞华说,这个项目的中坚力量正是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型项目,这些学生获得了大量经验,成为行业的顶尖人才。

反观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却缺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用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中国旅游人才培养的严峻性――

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约60万,但旅游职业院校每年毕业生仅30万人;

全国近80%的旅游从业人员没有系统接受过旅游相关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全国每年约1600家新建酒店投入使用,其中星级酒店人才缺口超过10万,岗位满足率不到40%。

……

邵琪伟说,中国旅游行业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而瑞士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例如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突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打造国际化、行业化的师资队伍等。

在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形势下,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是缓解旅游人才需求瓶颈的有效途径,如何结合新形势、新趋势、新业态,加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这一话题引起邵琪伟、牟延林、武鸣等嘉宾的热烈讨论。

篇(8)

对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指南》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指南》有针对性提出要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一是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三是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四是根据制造流程变革改造升级传统学科专业,服务电子、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五是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布局规划,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集中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支撑作用的专业集群。

二、更加重视优化体系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指南》延伸和强化了普通中小学职业培育观和在岗职工培训两方面内容。要求普通中小学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为其将来选择“应用生涯”还是“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南》要求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通过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等,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这更有利于构建制造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好地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职教体系。

三、更加凸显工匠精神

总理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指南》把“大力培育工匠精神”与“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和“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一起列为“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主要任务之中,并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高度重视。《指南》从四个方面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一是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二是制造业企业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工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三是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四是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

四、更加着力技艺精湛

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落实人才为本原则的重中之重,《指南》从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中明确了方法、路径和措施。一是探索制定学徒身份认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研究制(修)订高等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铁道装备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航空装备类、汽车制造类、生物技术类、电子信息类等十二类专业教学标准,遴选建设一批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三是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放大学、职业培训机构,引导建设一大批学习型制造业企业。四是引导地方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向制造业相关专业倾斜。 五是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到2020年,重点围绕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更加注重质量为先

《中国制造2025》突出“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指南》把“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作为主要任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在中小学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等,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在“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中,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立质量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质量科研,开发质量素质提升课程,面向社会开展质量教育。

六、更加关注绿色技能

发展绿色经济、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已是国际基本趋势。欧盟“2020战略”提出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来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及全体公民的绿色意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方针,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指南》在“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这一主要任务中专列“提升绿色制造的技术技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根据绿色制造发展需要积极开设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相关学科专业;鼓励学校参与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参与绿色产品研发和相关标准制(修)订等,并在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中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安排。

七、更加突出企业主体

篇(9)

近几年来,我国制造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未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线技能型人才往往还得靠企业自身培养或者高薪招聘社会技能人才。但靠企业自身培养存在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在社会上直接招聘存在“年薪十万难求好技工”等现象。企业非常希望由技工院校为他们培养出满足生产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对目前技工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反馈如下。

第一,企业普遍认为毕业生期望值较高,在企业一线操作不安心,轻易跳槽,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企业普遍认为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教学内容滞后。

第三,企业希望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在与人合作、与人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适应对中小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第四,企业要求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高,并具有适应多岗的生产一线技术、管理能力。

第五,企业认为目前技工院校要加大力度搞好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实训基地建设。

第六,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针对学生的特点修改教学计划和内容。

第七,毕业生希望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能从事产品加工、工艺编制、机械维修、装配与调试、质检与估价等岗位,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传统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

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随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因此,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企业需求、加大培养力度,及时为企业输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是,反观现有专业培养模式,理论实践双轨制并行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能水平弱。为了改变现状,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即培养出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创新创造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机械加工专业人才,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改变教学手段、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三、重构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加工是一种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技术,机械加工职业岗位要求对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知识技能水平和行为素质,具有本职业岗位群所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要有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和现场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结合调研,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是以培养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通“产教合作”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掌握机械加工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完成产品设计与制造、装配与调试、质检与估价等工作任务,具有职业生涯发展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要引进企业文化、生产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主导“学中做、做中学”的主体架构,强调工作过程与能力的培养。

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任务的实施与评价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进行。新型课程体系要摆脱学科课程的框架束缚,创新工学结合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作体化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根据技能人才培养特点,探索与完善工学结合体系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设置与企业零距离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发展阶段课程体系取代学科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理论实践分开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取代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通过“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和积累经验,以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构建机械加工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四、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着力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机械加工专业建设委员会与名优企业密切合作,构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专门为企业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的技能人才。

深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企业文化;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2.统筹促进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为了重新定位出适应工学一体化新型体系的需求,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师应具备技工院校教师上岗资格和相应技能操作水平;教师队伍结构中应有一名专业带头人,年龄结构合理;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强,专业教师必须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要加强年轻教师培养提升,安排顶岗实践,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技术改造提升专业水平;聘请企业实践专家、行业精英以及大学教授同共参与指导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进行产品研发、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为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提供零件产品设计、制造指导。

3.教学内容紧跟专业新发展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紧跟社会发展,按企业人才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调整专业技能及素质结构,重构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教师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及时收集行业最新的发展态势,介绍四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技术与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专业技能高技能人才。

通过与企业合作,将机械加工专业新技术及时融入专业教学中,保证教学模式不会滞后、不影响教学效果,保证培养出的学生适应企业需求;通过及时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构建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订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围绕在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4.重组金工课程的学习任务

机械加工技能人才首先要加深对机械加工过程各个环节的认识,着重要掌握机械零件的测绘与识读和机床设备操作技能。零件的制作是利用各种机床切削加工和手工制作结合完成的,需要技术员必须熟练掌握传统机械加工的车、铣、刨、磨等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现代制造技术也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传统机械加工技术,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模式,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训练基地的建设,重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新型教学体系,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真实参照企业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注重一体化学材编制

工学一体化学材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岗位为依据,编制出贴近企业工作情境的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企业工作流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材内容应突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强调教学项目是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图文并茂,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同时要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培养学习兴趣,力求更真实反映行业现状,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和全方位。一体化学材还要具有创新性,及时纳入专业领域的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介绍专业行业发展趋势。

6.践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践行、自主操作为主要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应用旧知识、发现新知识,以任务驱动教学;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又能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活跃学习气氛,能以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示范项目、练习项目、实训项目的学习,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将企业工作岗位迁到课堂,与今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

7.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传统职业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操作训练,而对人的职业素养精神理念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实现,需要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现代企业用人标准是要有责任心,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较强,能灵活独立处理各种问题。为适应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特别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重点在于转变重技轻人的价值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利用企业培养技艺和塑造工匠精神,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培育系统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机械加工专业高技能型人才。

篇(10)

作者简介:刘东菊(1963-),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竞赛、教师伦理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培训质量的影响力研究”(编号TJJX15-036),主持人:刘东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5-0065-05

历经9届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基本确立了国赛、省赛、校赛组成的竞赛体系[1]。实现了作为职教发展助推器的设计目标。

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实现了办学观念转变,增强了服务企业意识,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但是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上,肩负着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中高职院校,需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而努力培养合格技能人才。为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需要借鉴国际大赛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加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职业技能、品德、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力度,从而使培养的技能人才达到入职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重视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了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内涵要求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应对接企业技能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能力、职业品德、职业态度、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实际状况则不尽然。2012年8月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2012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高职报关项目上,超过半数参赛学生没有见过报关单,四分之一的学生用错报关单,二分之一的学生不知报关单为无碳复写纸。说明学校教学并未对接企业实际内容,暴露了职业教育存在严重的办学缺陷。

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做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讲话,指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课程体系僵化、教材滞后、师资队伍结构跟不上科技时代的要求”等问题,其结果会影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步伐。

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率高,但却不能实现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就业者的实际技术水平不是很高。除此之外的毕业生,无论就业层次及专业相关度都不太高。从最近所做的一项“大赛对引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中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毕业后的去向上,近80%的被调查者选择“若有可能,希望毕业后能先提升学历”。从中反映出,中高职学生认同学历提升对就业收入影响较大。说明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足,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工业4.0的演进,新的工业形态需要对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的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成为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早先就有研究揭示“内省的、人际的技能”才是影响教育成就和劳动生产率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但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重视。而最新的内生增长理论才对此作了进一步揭示,明确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人培养成懂得“合作与交流”,并且在工作能力上能够具有适应新的职业转换的能力。指出“教育投资”,不只是对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投资,更是对人的应变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培养投资[2]。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重视技能人才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当前产业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需求中,可以看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加快,对人的职业素养与知识需求不断加快。如动漫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要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还需要懂得财务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人员。说明产业的发展很难预测到对哪类人才的需要。因此,作为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技能人才岗位转换能力,实现技能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技能人才素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速度,升级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产业的跨越式或螺旋式上升。教育部职成司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的函([2016]31号)中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中明确职业院校应对接生产实践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

作为技能强国的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技能人才在企业进行培养的理念,但职业院校要肩负起培养作为准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质的责任。

引领工业制造4.0的德国,更是将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等植入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中。德国只有8千万人口,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总结为,这是因为德国人对工作拥有严谨的态度,重视每个生产细节。德国的每个企业员工都要拥有“要承担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的理念。企业生产的灵魂“一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二是生产过程的和谐安全。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3]。从中反映出德国坚持技能人才素质培养理念,并重视对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

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这说明我国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素质表现不尽如人意。企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被认为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工匠的优良品质被标注为: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自我突破。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体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表达实际也是对高层次技能人才拥有的职业综合素质的栓释。工匠精神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的,但职业素质可以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奠定。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需求,将主要来自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品质,将决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

从我国技能工匠成长的经历上,可以了解到技能人才职业品质的培养,应远重于技能本身的培养。他们能够付出超过常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职业所具有的热爱、敬畏、沟通能力、专研、精益求精等品质。他们的成才带动和培养了更多年轻技能人才的成长。正如技能大师内蒙古一机集团瑞特公司高级技师宋殿琛说的“即便是普通技术工人,只要有以技能立身的愿望,并为之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道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真谛。他还提出“技术比武最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业务能力”。无论技术比武还是各种比赛,比的不只是技术,更主要的是考验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毅力,以及技术创新的潜能。由他带领的团队16人,个个有绝活。不仅如此,他认为自己所带的班组最大的优势是团队协作精神好,遇到问题师徒间相互指导、帮助。这也与他个人带徒弟时就无私心,技术上言传身教毫不保留,率先垂范等良好职业品质密切相关。正是他所带班组工作氛围好,很多来到班组学习的人都不愿意离开。

来自企业一线技能大师的工作经验和育人体会,启示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重在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品德、毅力、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和专研的兴趣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就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髓。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引领就是对接产业标准提升选手的技能素质和水平,以此使热爱技术、努力专研技术、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供的职业训练平台,率先实现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技术才华的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在技能大赛氛围的营造下,将激励并带动职业院校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动力,也让社会上更多的青年人对学习技能充满向往。每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技能大赛就是让参赛职业院校逐渐深刻认识到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要对接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要不断加强学生技能品质培养,让每个准技能人才入职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二、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借鉴国际大赛让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标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

拥有66年发展历程的世界技能大赛,在制定竞赛标准上,不仅依托世界一流企业专家制定赛项规程、技术标准,而且汇集世界参赛国家技能专家的智慧,共同研究赛题内容。通过对参赛选手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培养选手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技能创新能力。对参赛者的技能操作培训始终遵循职业规范与安全标准进行。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培养出来的参赛选手,个个符合企业用人的实际标准。

我国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然有80%以上的赛项对接企业标准,但是据资料显示,这个企业标准主要由参赛设备商提供,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生产实践技能设置赛项技术标准相距甚大。

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会增设反映新兴技术领域的技能赛项,以此引领职业院校按照新设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并引领与新设赛项相近的专业转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职业标准以及使用教材的缺乏,会使职业院校因操作起来难度大而导致无法及时将赛项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教学或课程资源,不利于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掌握与能力的提升。据我们对大赛影响下的职教师资状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高度一致认同,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或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消化过程才能做到;只有占极少数的教师认为很容易实现转化。此外,职业院校生源水平长期以来在低层次徘徊,学生学习能力低,职业院校又重视专业学习,又因设备投入少和设备更新慢,难以满足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低。而我国又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规范要求意识不强,加之职业院校办学上文化层次定位又较低,从而制约了职业院校建立遵照优质企业技术标准、规范,培养技能人才素质的意识和做法。因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优质企业不被认可。入职标准的低层次培养,也会影响在校生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在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应参照国际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积极借鉴国际技能人才培养的做法,以及对接国内优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对学生施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等。如此做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也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技能素质提供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对职业学习具有归属感。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形象的提升,就会激发和带动更多青年人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并可能投身到对技能学习的行列中。

(二)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助力学生职业品质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方面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宣传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品牌建设的一个契机。职业院校发展,不仅要靠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更要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学校文化生活、良好的师资队伍以及优良的管理文化,以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此外,更须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助力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

作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的职业院校,一直未能摆脱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这一办学困境。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却是国家培养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军中的主要力量。在社会尚未对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共识观念下,如何让职业院校毕业生能迅速并很好地承担起技能人才的工作重任,一方面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使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期间,了解、熟悉、适应企业生产方式、流程和技术要求,使职业素质获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让学生浸润职业文化的熏陶,实现学生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的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能与企业用人标准吻合,不仅会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学校职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助于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更有助于扭转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低的社会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根基和沃土。文化的意义是对学生精神发挥浸润与影响的作用,生活在富有职业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就会受到陶冶。让职业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充满浓郁的职业特色、文化韵味,与时展结合并不断推陈出新,如将国家近期发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政策信息、大事件等,通过新闻广播或板报或媒体演示等多元的方式,及时在校园内传播,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优质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的根基。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的缔造者和继承者,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授课,传递教师的职业态度展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呈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教师对学生关爱、无私帮助、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开展技术切磋,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建立等等。尤其是教师的品格对学生品格的潜移默化影响更深。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师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学习态度、品德发展水平以及友好程度等方面,都比其他类型教师对学生影响好。教师文化是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教师群体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及团队合作能力,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校园竞技比赛将会增进教师群体间的凝聚力,为掌握训练要点,提升训练水平,改进技术方法,必然会促使教师间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探索、切磋。教师及其团队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必然会影响并带动学生品质的提升。

管理文化,尤其是校长的育人取向、文化理念、文化思想,是奠定学校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校长是学校管理团队的主帅、核心。校长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团队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主帅,校长要善于带领团队学习中外优秀的学校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并通过相应的活动将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师生行为,引导师生从各个方面提升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为此,职业院校应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和谐管理、和谐共事的学校管理文化。校长充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形成人性化管理的氛围和环境,就能激活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同拥有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形成具有共同执行力的学校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必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利于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5]。以德国的企业文化为例,企业员工具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接受调查的员工表示,公司内同级员工间竞争压力不是很大,主要是员工在团队领导带领下,以团队合作形式取得共同进步成长。优秀的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素质、与人为善的交际手段,是成为团队负责人的资质。公司文化的必备条件主要体现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如一汽大众公司面向员工公开信息:“很多具体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敏感、关键问题,比如信任、质量标准、共同利益、尊敬、系统思考、发展计划、效率以及企业发展的思考、责任,都在中德员工中分组讨论。”可见,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精华,使师生具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

总之,将竞技比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浸润、熏陶,有利于孕育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认同并自觉接受职业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服务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树立职业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敬业、奉献精神与品质等。为此,职业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力争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并体会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价值、意义。

(三)探索综合能力内涵,对学生实施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提出的“关键能力”被指为跨职业的综合能力。德国企业认可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了作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认为个体具备的“能力、观点和态度”是超出专业能力和知识之外的,成为个体自身的永久能力,即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在工作中被认为是创造能力强。

德国专家舒尔茨将企业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能力培养,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这些内容对我国职业院校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要求、方法能力要求、社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包括12个要素,具体为:保持工位的整洁;具有责任意识;具有安全意识;工作要投入;工作要有时间感;具备自我检验能力;思考问题具有前瞻性;能优化工作进程;要保持与工作的一致性;要形成保护环境意识的行为;要合理的工作;要求具有精度的感觉。方法能力要求包括14个要素,具体为:具有信息的独立处理能力;工作专心;工作要有计划能力;工作要有决定能力;具有寻找信息源的能力;对信息具有复述能力;能了解自己学习类型;能会逻辑思考;掌握学习的技术;学会培训记忆力;具备向别人传达信息的能力;会系统思考问题;学会区分重要性与非重要性问题;了解工作的目标。社会能力要求包括18个要素,具体为:做人要坦率;对职业有积极态度;具有学习的愿望;懂得用事实论证;具备口语表达能力;个人做事有积极性;乐于助人、具有独立性;能自我评价;有自我意识;要有自信心;具备评判能力;有可靠性;有责任心;集体行动;共同负责;对经验交流的诚意;宽容、客观[6]。

上述内容启示我们,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就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用所学知识从事一种能维持生活的工作。”这也是每个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中,重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培养,要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方法的能力培养上,要培养对工作目标的了解,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对职业有积极态度,要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要具有清晰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上,要善于助人,要有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借鉴上述内容,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上,对照职业规范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就会让学生获得观念提升,并增强职业认同感,促进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在技能岗位工作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探索中成长 大赛从初创期步入成长期―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22-25.

[2]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式方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3]李工真.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J].国资报告,2015(5).

上一篇: 通信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 建设项目开发流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