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26: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的哲学思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12-1
“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的名言。确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我认为,希望才是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带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人都应该自己给自己希望。因为我们不知道希望所调动的,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关照人间,天意会更欣赏那些内心总是充满希望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不仅应该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很好。
一、希望源自内心的力量
人和树一样,越是想要往高生长,根越要往下扎。有一个俄罗斯心理治疗师做过一个动物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维持的时间是八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容器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五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容器外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以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上述容器中,结果真的有些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三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个实验虽然残酷了一点,但给人很大的教诲。在艰难困苦之中,心中有希望和心中没有希望,对我们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结果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个实验还没有讲完:那两只大白鼠没有死,在第24分钟的时候,那个心理学家看它们实在不行了,就把它们捞上来了。因为他觉得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更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我们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一只大白鼠内心的希望。
二、希望是一种哲学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成功贵在坚持,希望就是力量,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也可以变成希望。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因为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希望所在。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在生活中应当占据什么位置?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一件东西,而德国哲学家布洛赫提出“希望哲学”,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希望是我们身体的部分,是我们的耳朵,是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的血液,我们借它看到,凭它听到,靠它存活下去。
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总是那些性格乐观、充分自信的人存活了下来。人的一辈子难免会遇到挫折自然环境带来的、别人有意无意加于你的,或许也有我们自己造成的。充满荆棘、变幻莫测的人生是命运对我们的作弄,在这个时候能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就是充满希望的一颗心。
“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一种原动力,促使人们为了它甘愿付出一切努力。希望又是一个目标,让人们在望着它时可一路坚持下去。尽管有时希望会是难以企及的梦,但它依旧召唤人们努力前行。
三、希望就是力量的哲学思考
人们一般以为,只有现实才是最真实的;即使是非现实的东西,也要被归结为或者还原为现实的东西,才能说明其真实性。但我想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和真实性是否只在于现实性。现实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有限就是有界限、有限定:感性中的东西固然是有界限、有限定的,即使是思维中的概念也是有界定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限的。人生的“生”就是生存、生活,而生存、生活是一种行动、一种活动,行动、活动就意味着不断突破有限。人生应是一种不断突破现实有限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希望。我这里所说的希望不是指那种只想而不见诸行动的空想,而是一种使人不满足于和不屈从于当前的现实。希望总是想把尚未变成现实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劳作。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话告诉我们,要实现一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必须具有克服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内在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必须付出切实的代价。希望意味着冲破界限,意味着从既定的现实框架中挣扎出来。实现希望是幸福,但这种幸福是从痛苦中获得的。希望是痛苦与幸福、黑暗与光明的转换,一次希望就是一场不平静的战斗,那种一心图平静安乐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仍然值得我们牢记。
参考文献:
[1]宋阔,张伟杰,冯引.浅议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尚未”范畴及其现实意义[J].世纪桥,2012,(03).
[2]薛晓阳.希望哲学与精神教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8).
[3]张世英.希望哲学[J].学海,2001,(06).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39-04
随着人类对原子认识的深入,原子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尽管这样,由于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所以要对原子内部结构作进一步的研究就很困难,特别是对位于原子核周围体积和质量均比原子核还小很多,并处于不停运动状态的电子(电子质量仅是原子质量的10-5~10-6)的研究难度更大。从19世纪中期,人们从溶液导电和气体放电现象之中认识到电子现象的存在, 以及19纪末至20世纪初汤姆逊(Thomson,Joseph John)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和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通过油滴实验验证了电子现象的存在后,人们结合所观察到的电子云现象,依据经典力学,围绕着原子模型的建立,提出了各种原子结构假说,并在相关假说基础上,通过黑体实验和各种光谱实验,对原子及原子中电子的存在和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经典的原子理论,还是在量子力学理论指导下,对电子所进行的探索中都发现了与各种假说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解释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形成理论的假设出错了,还是实验本身有问题?由于实验是经多次反复验证的,所以假设和理论是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人们对电子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依据所观测到的电子云现象,把电子假设成是一种围绕原子核进行高速运动的实体微粒,为了对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云的现象进行解释,科学家们借用经典力学理论对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并认为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致使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进行高速旋转或者以自旋的方式存在,但是从双缝实验中,人们又认识到电子又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那么我们势必会问:电子是否真的是以实体粒子的形式存在的微粒?若不是,它又是什么?而且电子云现象又是如何形成,它与原子核之间又有什么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围绕以上问题,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出发,对电子现象进行探讨。
由于电子是原子的一部分,要对电子现象进行探讨,还要从原子说起,由于原子是形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单元,它是宇宙空间中的一类能量存在形式,所以要对原子中的电子现象进行探讨,就应该从宇宙空间的本质说起。
一、关于宇宙空间的本质
关于宇宙空间的本质,作者已在“《空间的层面》-关于空间与能量的哲学思考”一书中作了相应的论述和说明,并认为宇宙空间的本质是处于“空无”状态的空间和存在于空间中的能量共同组成,并对传统观念中将时间也作为宇宙空间要素的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时间只是人类所创造的用于衡量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概念。
1、关于宇宙空间本质之空间
作为宇宙空间本质之空间是指宇宙空间中除去一切能量存在,并处于“空无”状态的绝对空间,而绝对空间又是宇宙空间中能量空间和纯粹空间之和。空间具有静止性、连续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它是承载宇宙空间中一切能量的“容器”。
2、关于宇宙空间的本质之能量
除了处于“空无”状态的空间之外,宇宙空间中的一切本质存在都可以称之为能量,从不同能量的存在形式出发,我们将宇宙空间中的能量分成了:实体物质类能量体、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其中前四类的存在已被人类所认识,而能量基类能量体则是作者在《空间的层面》一书中所提出的,用于表达形成一切能量体最基本能量单元的概念)。
1宇宙空间中不同类别能量体之间的关系
依据宇宙中的万物都具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到一定极限后则又由大变小,由强变弱的规律存在,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不妨对宇宙空间中不同类别能量体的形成和转化的关系作如下推论:
由于能量基类能量体单元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能量因素的界定,它的能量单元无论是质量,还是能量都无限趋于零,由于其能量成分单一,所以同一类能量基类能量体之间因频率相同,会以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方式存在。当相同频率的同一种能量基类能量体或不同类别的能量基类能量体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统一过程中,有的就会产生聚合形成相应的暗能量类能量体,同时还会有相应能量基类能量体的形成。当同一类暗能量类能量体或不同类别的暗能量类能量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过程中,有的又会聚合形成暗物质类能量体,同时伴随着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形成。由于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的能量成分都处于相互吸引的存在状态,能量成分还比较单一,相应频率的能量还比较稳定,而且能量单元内部不同能量成分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还比较少,所以能量基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暗物质类能量体都会以相互吸引、并以较为稳定的状态存在。由于相应能量处于相互吸引的收缩状态存在,所以也就决定了相应的能量体之间具有较为单一的内聚的力量存在,致使它们就不向外辐射任何能量。
当同一类别或不同类别暗物质类能量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运动时,有的就会相互聚合形成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同时也会形成相应的暗能量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由于能量场类能量体是相应暗物质类能量体的聚合体,这也就决定了能量场类能量体本身就具有相应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能量成分。随着能量聚合程度的提升,能量场类能量体单元中的能量成分中也变得比较复杂,随着不同类别能量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加强,就会使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内聚力削弱,相应的能量成分就会向外扩散形成辐射。由于能量场类能量体具有向外扩散能量所形成的力量要小于等于与向内收缩的力量,致使能量场类能量体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当同一类别或不同类别能量场类能量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统一形成聚合过程中,有的就会形成相应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基本粒子即原子,同一类原子和不同类别原子又会在化学键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类别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同时伴随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和暗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从以上推论中我们认识到:以原子为单位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是由相应频率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共同聚合而成的。随着能量聚合度的提高,不同能量成分的复杂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加强,致使以原子为基本单元的实体物质能量体由于能量成分较为复杂,内部干扰的加强就会使原子中的原子核具有向外辐射能量的属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当同一类原子或不同类原子中所具有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频率相同或相近时,会使相互靠近的原子形成相互吸引,当相互吸引的力量大于原子之间由原子核向外辐射所形成的排斥力时,就会使不同原子聚合在一起,并形成相应的化合物,进而形成宇宙空间中不同类别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我们将从能量基类能量体形成聚合直至形成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为能量聚合的转化过程。在聚合的转化过程中,每一次能量的聚合转化都会使相应能量基本能量单元的质量大幅提高和体积大幅度缩小,致使相应能量体运动的自由度随之降低,也使相应的能量从不可见变得可见,能量单元的组成成分也从单一变得复杂,相应能量的存在、运动方式也从内聚转为向外辐射和内聚与辐射共存的存在状态。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认识到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大多都是处于内聚与扩张共存的相对平衡的存在状态,正因为一般情况下,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大多都处于内聚与扩散相对平衡的存在状态,才使我们感到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与正向聚合过程相反的是逆向分解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表现为: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形成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并伴随着相应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能量场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成暗物质类能量体,并伴随着能量场类能量体和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暗物质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成暗能量类能量体,并伴随着相应暗物质类能量体及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形成;暗能量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形成能量基类能量体,并伴随着暗能量类能量体及暗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能量体在逆向分解过程中,每一次分解都会使其基本粒子单元的质量大幅度的减少,体积被大幅度的放大,能量成分也会变得更加单纯,相应能量的自由度也会被放大。以上所述的不同能量体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进行表达:如图1所示
2关于宇宙空间中能量存在状态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一方面,聚合度高的能量体都是由聚合度低的能量体聚合而成,而聚合度低的能量体又可以由聚合度高的能量体分解而成,所以宇宙空间中能量运行状态主要有:能量基类能量体单独存在的运行状态;能量基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共同存在的状态;能量基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共同存在的状态;能量基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能量场类能量体共同存在的状态;实体物质类能量体、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共同存在的状态。由于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由于其比较细微,由于其能量成分比较单一,所以具有相同频率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在宇宙空间中会以吸引、内聚的形式以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这也是能够使大到不同星球小到原子的原子核能够在有质量却无重量的状态悬浮于空中进行存在和运动,也是形成万有引力现象的主要原因。关于万有引力的形成详见作者在2012年《科技创新导报》第20期“力的本质与万有引力”一文中的论述。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对电子的现象进行相应的论述,由于电子现象则是宇宙空间中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基本单元(原子)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针对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基本单元(原子)及其所具有的电子现象的形成进行相应的探讨。
二、关于原子及电子现象的形成
1、关于原子的形成
基于以上论述和说明,我们不妨对宇宙空间中原子的形成作如下推论:由于宇宙空间中不同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运动自由度的不同等原因,就会使相应能量环境在运动过程中形成运动旋切面,当相应旋切面在相应能量体的作用下形成漩涡之后,当漩涡被扩大时就会形成黑洞,并吸引周边各种能量体进入漩涡中心产生相互碰撞,进而使漩涡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当相应能量体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快速运动时,就会使漩涡中不同能量体产生分解和聚合的运动,当相应频率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在漩涡中形成正向聚合时,就会形成相应的以实体存在的原子核,此时有的原子核会直接产生分解成能量场类能量体,而有的则会在相应频率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的作用下,将相应的原子核进行包裹,当原子核向外辐射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扩散力与向内作用的内聚力处于相对平衡时,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原子。也就是说原子是由形成原子核的处于高度聚合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及与之平衡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形成的能量聚合体共同形成的能量运行体系,原子核外部的暗物质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形成的内聚力使原子核以有质量无重量的状态下悬浮于原子中心。当形成原子核的能量场类能量聚合体所具有向外辐射的力量与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内聚的力量处于相对平衡、相对稳定时的能量运行体系就是原子。这也就是为什么体积仅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十万亿到千万亿分之一,而质量却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99%以上的原子核至电子云的空间中,除了能观察到电子云现象存在之外,并无任何现象发现的原因所在,面对以上推论我们势必会问:如果以上推论成立,那么人们在原子核周边所观测到的电子现象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我们就针对电子现象的形成作如下推论。
2、关于电子现象的形成
根据以上推论我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悬浮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包围在原子核周围向内收缩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共同形成的能量运行体系,那么人类借助各种工具所观测到的电子云现象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结合以上论述和说明,我们不妨做如下推论:
一方面,由于原子核是由能量场类能量体聚合而成,并具有向外辐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功能属性,当原子核在源于原子内部和外部不同类别能量体的作用下形成较为稳定的原子后,处于动态平衡存在状态下的原子核也会以能量场类能量体的方式向外辐射和向内吸收包括能量场类能量体在内的能量体,当某些能量场类能量向外扩散到包裹于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的能量边际时,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就会因原子球形边际的能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散射的现象,于是就会在原子的边际呈现出可见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当源于原子之外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对原子产生作用时,也会在原子的球形边际发生散射,并在原子的边际产生相应的可见的现象。正是源于原子核和源于外部能量场类能量体的作用,才使原子周边形成了相应球形的电子云现象,也就是说,人们所观察到的电子云现象是源于原子核和原子单元之外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与包裹于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原子的球形边际产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现象存在,而不是由于原子核周边具有以实体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进行快速旋转的结果,至此我们可能会问:源于原子核中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和源于原子之外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为什么能够与原子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的原子的球形边际能够产生作用,并形成可见的电子云现象呢?我们的答案是:由于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本身就具有相应频率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成分,所以原子核所发散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中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频率与包围在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频率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作用时,就会相互吸引形成作用,,并使原子核的边际产生相应的波动。
若以上观点成立,如今人类所认识到的某些电子现象又该作如何解读呢?下面我们依据以上理论对人类所发现的几种电子现象作相应的解读和说明。
三、关于原子和电子现象的解读和说明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认为位于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现象是源于原子核发散出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以及源于原子外部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与由相应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的原子的球形边际进行作用和影响所呈现出的可见的现象存在,那么我门势必会问: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利用的电流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常说的化学键又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不同的原子形成分子等一系列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阴极射线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电阻和超导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等,下面我们就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说明。
1、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电流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就作者看来,我们常用的电流就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的体现,是能量场类能量体从高密度向低密度方向进行定向运动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是以实体粒子方式存在的 “电子”进行定向、快速运动的结果,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电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和切割磁力线等物理方法形成的。其中化学方法所形成的电流是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在源于分子之外的能量体的作用下,将形成电解液的不同原子之间的平衡力量打破,并使原子核中的某些能量场类能量体释放出来,使溶液中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密度相对高于其他环境的能量场的密度,于是在导线的引导下就会使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从高密度的地方向低密度的地方产生流动并形成电流,当不同电解液中能量场的密度趋于平稳时电流现象就消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原子之间的平衡力量被打破,并不意味着相应原子之间失去联系而处于独立的存在状态。关于物理性的电流现象的形成中有的是通过导体切割磁力线运动而形成的,关于这类电流的形成我们不妨做如下推论和说明:由于磁力线本身就是处于非平衡状态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之间相互吸引进行能量运动的体现,它的形成是具有相同频率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在不同能量场场密度的两端进行相互吸引、产生共振的结果,所以当某类导体与磁力线产生切割并形成相对运动时,相应的磁力线所形成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运动就会与相应导体中形成原子核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产生作用形成共振,使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在导体的一端形成高密度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聚集,当高密度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向低密度方向进行流动时就会形成电流现象,电流的运动又会带动处于较低能量场类能量体密度的设备产生相应运动,电流之所以能够又带动设备运动是因为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运动又会带动整个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整体运动而形成,因为化学键的作用使得由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形成的设备紧密相连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问摩擦起电的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根据以上理论,摩擦所产生的能量场可以使某些实体物质类能量体表面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增加,形成高密度的能量场物体,同时也可能使某些物体的能量场散失,形成低密度的能量场物体,当高密度的能量场物体与低密度的能量场物体相接触时,就会使相应的能量场从相对高的物体流向相对低的物体并形成静电现象。
2、化学键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能够使某些不同的原子形成分子,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
所谓化学键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简单说,那些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目前自然科学界普遍认为化学键是粒子间的一种吸引力,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离子或分子,通过化学键可以把离子组成多原子的化合物质,并认为化学键是由原子中的相反电荷的电磁力引起的,而且电荷是来自于电子、原子核或由偶极子造成。现代化学理论中根据不同的物质的结构形式,把化学键分成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那么在本文认为电子并不是实体的粒子存在而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运动体现的观点下,化学键又该作如何解释呢?就作者看来,化学键其实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不同原子之间由原子核向外扩散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向外形成的排斥力与原子核周围向内收缩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相互吸引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的结果,若不同原子之中相应能量体产生互动,使相应原子之间频率相等的能量体形成共振,产生相互吸引的力量高于或等于相应原子的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力量就会使不同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也就是说化学键是不同原子之间所具有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共振所形成的相互吸引力大于相应原子核之间,向外释放能量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排斥力的那部分力量是使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吸引力。从传统理论中我们不难计算出化合物中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要远远大于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从中就可以证明传统的化学键的理论是错误的。
依据以上推论,我们可以得知:不论是离子键、共价键,还是金属键都是形成相应分子和不同类别实体物质类能量体中原子核向外辐射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原子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子周围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内聚力之差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力量的存在才使以原子为基本单元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在宇宙空间中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别实体物质类化合物,并使不同化合物紧密相连。
3、阴极射线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
当人类发现电子现象直至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实验才证实了电子现象的存在,他认为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流,后来许多科学家就此为基础通过光谱实验、黑体辐射实验、量子假说,并通过量子力学等方式对原子中的电子展开了测量研究,并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了X射线现象及核磁共振现象等,那么我们势必会问:在本文所认为的电子并不是以实体粒子存在的理论基础上阴极射线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阴极射线的形成以及双缝实验的结果正好证实了作者所认为的电子现象就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现象,目前人类对电子研究所遇到的最大的困惑正是在a对阴极射线现象的解释中牵强的认为阴极射线现象就是以实体粒子存在电子流动所致,并以此来证明以实体粒子存在的电子的存在。就作者看来,阴极射线现象正好说明了电流(放电现象)正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所形成的,而且通过双缝实验所发现的电子在运动中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属性存在也证实了电流或放电现象属于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实体粒子进行定向运动的结果。由于本文的观点是电流的形成是高密度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从高密度的一端(阳极)向低密度能量场的一端(阴极)进行流动形成的,而不是相反。我们可能会问,阴极射线实验中在阴极所发生的辉光现象和在阳极端所发现的阴影现象又该做何解释?就本人看来,相关实验中之所以在阴极发生辉光现象是因为在阴极在接收到由阳极射向阴极的能量场时,不能被阴极及时接收的部分会在阴极附近形成能量转化(使电能转化成光能),特别是在真空密度不够高的情况下,能量场类能量体会使气体分子被能量场作用所呈现出的发光现象会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人们在阳极所发现的光影投射现象正是由于在阴极附近所发生的电光转化反向映射到阳极的结果,而非是电流从阴极流向阳极所导致的。
4、根据本文的观点又如何解释电阻和超导现象的形成?
根据本文的观点,作者认为电阻是导体之中原子的原子核向外发射能量场类能量体,以及源于导体之外能量场类能量体对导体中能量场类能量体的作用对定向流经导体的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干扰所形成的阻力。由于导体中由原子核向外辐射产生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对电流的作用和影响会使相应电流中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及定向运动力量削弱,甚至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场类能量体,而不是我们传统所说的是受到原子核的阻力和原子周围以实体粒子形式存在的电子的阻挡所致,因为在原子之中原子核所占的体积仅只是原子体积的几十万亿至一百多万亿分之一,所以原子核是不可能形成太多实体性阻挡的。
超导电现象是指当导体在某个临界温度下其电阻几乎为零的现象,根据以上论述,本人认为之所以有超导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导体在相应的临界温度下导体中原子核中可以向外发射的能量场被相应原子周围的包围在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能量基的内聚力约束,使导体中的原子核不能向外发射能够对电流形成干扰能量场类能量体,或者此时原子核在周边暗物质、暗能量、能量基的作用下使原子核中的能量场处于相对沉寂状态,不能向外发射能量场,致使相应的电流在导体中运动时,几乎或者完全不会受到干扰,并使电阻趋于零,从而形成了超导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单振文《空间的层面》中央编译出版社
[2] 单振文“力的本质与万有引力”创新科技导报2012年第28期
[3] 迈克尔.汤普森(英)《物理学与电子学》
[4] 郑系民《原子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张裕恒《超导物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6] 吴大猷《量子论与原子结构》科学出版社
[7] 庞小峰《非线性量子力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8] 朗道(俄)《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单振文,1966年11 月出生,先后获得南京林业大学学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曾在林
业部西南林业勘察设计院工作,现受聘为云南哈肯协同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
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有:《空间的层面》(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人本、人性、人心》(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前言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各种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校管理哲学是社会对教育的整体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追求教育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式,以促进学校管理观念、方法上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一、教育的本原
在学校管理的哲学中必须回答教育是什么、从何而来、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的本原认知会影响到学校管理观念的形成和学校管理实践的效果。考察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本原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对个体而言,教育是要发展人的个性、能力和智慧,是促进个体加速发展的活动。其二,对社会而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现在可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教育就是通过促进个体的发展,并通过个人的发展推动着和整体的进步,这就是教育真正的本原。当认清教育的本原后,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管理哲学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加强学校的管理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传承、创新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目的。
二、教育的双重性
在学校管理哲学看来,教育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目标具有双重性,也就是在学校管理中要把握好学生发展目标和社会要求目标的统和工作。在社会的立场上看,社会需要学校为发展和建设提供道德高尚、综合素质强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学生需要学校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各种环境。由于主体的不同,教育的双重性有时会表现得十分明显,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学校管理哲学就是要育的双重性,既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又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将学校管理的重点放在整合教育目标上,力求探索出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
三、学生发展的因素
学生是通过两方面因素才得到发展的,即:内因与外因。学生通过内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个体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内因。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环境,通过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称之为外因。学生发展的内因是学生内部矛盾的结果,学生发展的外因是学校外部矛盾的结果,学生的发展就是在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学校管理哲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入手,为学生创建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内化的发展愿望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的发展。
四、个性和全面的发展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目前学校管理哲学遇到了如何处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着“注重发展全面就会影响到个性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就不言影响全面发展”的错误认识,学校管理哲学应该纠正将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对立起来思考的错误,应该正确区分真正的对立,树立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互统一的观念。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保障,如同人的双替前行才能走出困境。学校管理哲学应该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为学生创造有助于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育教学中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在各种环境和状态下发展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整合为学校管理的活动,促进教育管理机制和体系的转变,形成良好、健康的学校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全面发展置于整个教育工作中。
五、学校管理的主体
学校管理哲学应该确定学校管理的主体,人是学校管理最主要、最根本的要素,确定学校管理的主体有助于学校管理哲学指导实践工作。学校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三者之间的矛盾和结构关系决定了学校管理的进程和质量。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学校服务的主体,学生的素质和所达到的水映了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教育水平,学生在学习矛盾发展中发生变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学校管理中应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矛盾、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管理过程中的矛盾。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与领导者,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的主动地位,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发展速度上。教师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与教育能力、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动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学校管理应该有两个角色,一是教育者,二是管理者,教育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重点在教师;管理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重点也在教师。如果学校管理工作出现空白,学校就会失去稳定发展的状态,影响学生的发展,制约学校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却经常让我们犯错误。其中的一个错误是我们经常把所有第一次买我们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愿意付钱给我们的都看成是新客户,而忘记对这些客户做判断,判断他们是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目标客户没有一个清晰和正确的定义,我们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新客户”不仅当期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益,这些客户在未来也不能变大或回头。结果是我们不仅当期不能,在未来也不能通过新客户赢利。这样的“新客户”越多,我们的经营就越差,管理就越混乱。
2. 新客户对公司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好像不是什么问题,但多些对新客户意义的思考对我们改变我们的做法会有帮助。单纯依靠老客户企业通常只能保持现状。例如即使我们能让80%以上的老客户回头,也同时需要把这些回头的老客户变大20%以上,才能维持营收的现状。让80%的老客户回头和让客户变大20%,对许多企业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同时做到这两件事就更难了。要保持原来的规模和在原来规模上有增长,企业就需要赢得更多新的目标客户。从这个角度看,不断得到新客户是让企业长期活下去的一个根本条件。
3. 新客户有多少才算好?
老板顾问的调查显示,在56%的企业里新客户带来的收入占销售额比例低于10%,只有8%的企业新客户收入占比超过20%。依我的观察,一个企业新客户和新产品占收入的比例最好不要低于30%,但大部分企业做不到。有时候要靠产品创新得到增长,有时候需要营销创新得到增长。在不考虑产品创新和老客户变大的情况下,我建议每个公司新客户数量占客户总量之比应该尽量超过20%,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持续有所增长。
4. 如何赢得新客户?
要想赢得新客户,我相信首先要保住老客户,让老客户满意甚至惊喜。要不然就像老熊掰棒子,得到一个新的丢掉一个老的,最终是吃力不讨好,还不如不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老客户推荐新客户开更多门店进入新区域增加销售人员提高营销预算等具体措施得到新客户。
5. 新客户的账怎么算?
一个账是大家熟悉的,那就是得到一个新客户的代价比维持一个老客户的代价要大5倍,因此管理好老客户,让老客户回头,是比取得新客户更重要的事情。只有老客户回头做好了,在得到新客户时赔的钱才能在新客户变成老客户时挣回来。正因为老客户是新客户变来的,我们算新客户的账不能只算当期的新客户盈亏,而是要算新客户的“生命价值”,也就是说,要算新客户给公司带来的全部价值。通常新客户的生命价值是由以下这些环节的效率决定的,要想提高新客户的生命价值,我们需要提高以下6个指标:
a. 客户接触率:在我们所有潜在目标客户里,我们能接触到百分之几的客户?
b. 客户反馈率:在我们能接触到的客户里,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兴趣的比例有多高?
c. 客户购买率:在有兴趣的目标客户里,有多大比例最终第一次付款买我们的东西?
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智能运输系统它既是一种社会存在,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同时它又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想,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运输状况的反映。因此,我个人认为,“实事求是”是智能运输系统的哲学基础。
同志曾经讲过,“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发现和找出这些规律。智能运输也是一样,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人和运输工具之间,以及运输工具和它的载体之间等都存在着某种规律性,人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去发现和运用这些规律;在发现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这一原则,不能离开客观存在(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
二、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同必然性相反,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可以说,智能运输系统的出现是必然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的流动和“人”的流动产生了许多新的要求,如安全、舒适、及时、准确、经济等,为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智能运输系统便应运而生。对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偶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它的发展方向上的不确定性。我个人理解,就是智能运输下一步向何处去?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不断作出调整。甚至可以大胆预言,在若干年之后,最原始的可能成为最先进的,如人们可能会舍弃“飞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转而回到独轮车、木牛流马的时代。
三、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现象和本质
从现象上看,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一些技术的复合体。诚然,智能运输离不开高科技,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如车辆传感器、外界传感器、驾驶员异常状态检测传感器、电子视野图像识别技术、车辆控制技术、位置测量技术、通讯网络技术、人―机联系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
但从本质上说,我个人认为,智能运输系统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复合体,技术充其量只是一种实现手段而已。智能运输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世界中的一种发展阶段,但绝不是最终的发展阶段。
四、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质、量、度
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对于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它的质就是它区别于一般运输系统的特性,我认为就是它的智能性,没有智能性就没有这一新的运输系统。
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对于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它的量就是各种技术指标体系,没有这些量的规定性同样不能构成智能运输系统。
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对于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它的度就是指的智能性和各种技术的关系。
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质、量、度,其意义在于哲学上有质量互变规律。我们可以同样设想智能运输系统中存在着这种转化,至于转化的对象、方式、时间、地点等,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研究的内容。
对智能运输系统进行哲学分析是一种尝试,如果通过这种尝试对同行有所启发,我想目的就达到了。错误之处,还请诸位同行不吝赐教。(王书会: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在读交通运输博士)
参考文献:
1、《智能交通理论与技术》 张殿业等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一、法律实践
(1)法哲学中的法律实践
法哲学中的法律实践,跟其他社会实践一样都具有客观现实性、主体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既属于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范围,也有目的要素(按统治阶级或社会主体的共同意志、意愿进行),并凭借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各种政法机构和设施)。即把主体的法律意识转化为现实社会所要求的法律规范,以及执行、维护和遵守这些规范,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全部活动。
(2)中国语境中的法律实践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实践”始终都与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正相关关系,消极意义上的行为,诸如“违约行为”、“侵权行为”等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在价值评价上体现为消极意义和负面的“法律现象”通常是不为法律实践的内涵所包含的,因为法律实践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法律作为观念和思想基础的活动,也是以法律为规范前提的活动,当然也是主体在自觉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支配下,自主进行或参与进行的合法的社会活动。
我国民法中的法律行为是不包括非法行为的,其根源也正是在于此。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法律实践语境中,是容不下“杀人”、“盗窃”、“欺诈”等的法律实践的。
二、法哲学中的法律实践与法律理论
从马克思法哲学的角度看来法律实践和法律理论的关系,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自实践,又对实践做出指导。在中国法学界和法律界,一般都认为法律理论就是对法律产生、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而法律实践就是对具体法律理论的直接应用和使用,目的在于产生出被应用的法律理论所预期的现实结果。而实际上,从马克思法哲学的角度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的关系实际上并非法律理论直接应用到现实法律实践中从而产生法律理论预期结果这样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为相当复杂的现实外观。
笔者认为,法律实践和法律理论的关系,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法律实践能够囊括法律理论所不能涵盖的部分。体现为法律的实践合理性与法律实质合理性以及法律形式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法的实践合理性,是指法律运作过程中的合理性,它将法的活动的手段与目的、活动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了从法的理念到法律规范再到法律实践的转化。笔者赞同周世中的观点,即“法的实践合理性是法的实质合理与形式合理的融合”。
三、对于法律实践目的性的理解
马克思法哲学认为,法律实践是有目的的理性活动。为了达到法律实践的目的,法律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环节的展开都伴随着法律实践理性和法律实践智慧的世纪作用,体现为一种通过通过妥协而达成的合意的过程。
另马克思法哲学认为,法律实践在整体上是非逻辑的社会活动。笔者认为,首先,该论断与过去我们所认为的法律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超强逻辑思维是不同的。原因是,法律实践始终以具体的预期效果为结果追求,法律实践主体对有关具体法律实践展开的综合背景、社会条件等因素的考量是否全面、准确、合理、可靠,是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尽管在对具体法律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的考量中,法律实践主体必须注重其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但在具体法律实践及其操作实施方案的实际运用中却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独立逻辑来规范这个整体性的法律实践活动。笔者认为,理论上之所以出现这种和法律实践中我们所认为的不同结论,是思考角度的不同所导致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中的关于法律实践的这种非逻辑性判断是从整体性来观察的,在法律实践的整个发展过程和发展体系上来看,法律实践的非逻辑性要明显高于其在细节上的逻辑性特征。其次,该“非逻辑性”与法律实践的目的理性并不矛盾。
对于实践的理解,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实践一词的含义在思想史上同样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思路:一种是亚里士多德内省式的,即行为人立足于自我反省和沉思,确定自己所应从事和选择的正当行为;一种是外扩式的,即根据行为人向外发展的目的,将实践理解为行为人达到特定目的所选择的工具行为。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法律实践与法哲学中的法律实践中的表述有所不同。后者认为法律实践是由目的性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法律实践本身就是目的本身;而前者所认为的法律实践则是法律实践本身是一种“内省式”的,认为法律实践本身的目的性,即法律实践自身的目的性。法律实践本身具有其目的性,即法律实践并不是为了试验法律理论而进行的,而其本身就是目的。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原因,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本文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入手,对实践教育活动的哲学基础和具体实施等方面作了一些理性探讨,以突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价值。
关键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041-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能力。然而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理念、形式到内容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实践还不到位,效果还不理想。
一、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和缺陷
1.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完备的教师指导队伍,基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全面的专业理论培训和课例指导。学校教学部门感到实施有困难,甚至对本学科该如何实施一无所知。
2.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含兼职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理念认识不清,掌握不牢,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准确地把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阻抗。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有的以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则放任自由,缺乏具体指导和行为规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流于形式,目标难以达成。
3.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课时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的现象严重。
4.没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是起着指导的作用,而是一言堂,或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在内容与形式上,课程本身的内容应该是由学生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四个组成部分提出活动主题,而部分学校、教师却把四个方面分开,上成四门独立的课程;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上,部分教师只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围绕着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等领域,它的本质是实践性,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走出去”开展调查、访问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很多方案因缺乏活动经费难以推进,这些都给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6.学生、家长、社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缺乏足够的了解,过分强调应试教育,抛弃了教育一些优秀内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多年从事青少年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研究,提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理论,认为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人,进入成年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而显然目前这一点未能引起各方重视。
7.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欠科学。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偏重过程体验,过分强调过程评价,忽略活动结果评价和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的评价,而对学生发展的实际程度关注不够。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展评价的直接依据不足。
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基点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思想的原点,在那里,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出发点,实践对认识具有本体论意义。在产生之前,旧的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本体,力图把精神还原为自然,用自然来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从而也把物的尺度当作人类全部活动的根据。马克思深刻地洞察了旧唯物主义者自然本体论的缺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的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实践转向”。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从务虚的形式走入务实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实践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的不断融合和交换中,实现认知的深化和行为的升华,从而达到知行的和谐统一。
三、在实践哲学思维指导下,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实践论的维度看,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意志活动,是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集中体现人本质的部分,它表现为人能自主地、理性地、不受压迫和限制地处理自身事务。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创造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或情境。同时,要求中学生能激发起内在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主动性,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
2.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在现实操作中的运用。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必须将普遍的理论具体化、个性化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彰显理论的指向作用,使其服务于实践,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同时也可以使理论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强化和进一步发展,使主体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尽量使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和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的知识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应用、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当学生能够根据活动中的具体状况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把理论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他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特别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是指文化、情操、审美、信念、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它涉及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的情感体验、生活品位和存在意义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性,其核心意义是对人本身发展和素质倾向的终极关怀。一个没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生,在道德生活和人格表现上也会显得狭隘、不完整和有缺陷。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好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补课,提升其人文素养,充实其精神生活,培养其道德信仰,升华其道德境界。
4.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教育活动重在实践,在中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主要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方面。针对学习目标制订计划,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奋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②生活方面。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意识,建立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抵制低级趣味和腐朽堕落;③人际交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往能力,构建平等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合理的竞争和协作意识;④社会方面。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志气。
5.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动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践行的积极性,生动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①教学实践。教师可充分利用正常的课堂教学,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矛盾场景,融入理性的道德取向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②开展社会调查。要真正地使学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其意义。不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不能形而上学走过场,做表面文章;③建设实践教育基地。要将实践基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不能应景而作;④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志愿者各项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动、有实效;⑤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壮大社会性义工队伍。使学生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亲身体会现实生活,增加道德体验,强化道德情感。
6.建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体系。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不是看其说了或想了什么,关键在于其做了什么,尤其是在其面临具体生活选择甚至道德困境的时候所做出的直接应急反应和行为。因而,评估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较大的灵活性,不能用纯粹的量化指标来厘定,要综合考量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尤其还要关注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效果。
总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实践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兴课程,离开了本真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则其必将成为无源之水,了无生机。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但纵观古代医书,并未有整体观念这样的特定词语。整体观念是何时提出的,它对当代中医的发展有何影响,本文从其概念提出、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以及其优劣性等方面的分析中阐发中医整体观念的意义。
1 整体观念的提出
从孔子时代起,中国人虽然只生活在中国的地域里,但精神世界中,自认为生活在“普天之下”的世界里,并认为中华民族是现实世界里拥有最高文化的民族。因此,尽管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起了中国道教的兴起及儒家新理学的建立,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原来的思想模式。由此,在十六七世纪中国人开始与欧洲人接触时,也就并未对欧洲人十分在意[1],直到发现欧洲文明可以和中国文明相颉颃时,才极大地动摇了中国人对自己古老文明优越的自信。
医学上,在西医强大的冲击力下,人们对传统医学同样也丧失了信心,可中医仍艰难地存在着,它需要不灭的精神支持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医的比较争论中,开始有中医关于“全体”“整个”的提法,但到建国之初,也没有明确提出“整体观念”是中医特点。1957年左右,有中医名家提出“辨证论治”中医的诊疗规律。最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特点的,却是西学中学者。1960年“整体观念”作为中医特色写进教科书[2]。这两大特点,特别是“整体观念”在建国后取得共识,必然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背景。而众所周知,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哲学理论。不过经典著作中,并无“整体观念”这个术语。有人认为[2],这个观念的提出是为了尽量向辨证唯物论靠近。不过,认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1],即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有一条明晰的唯物和唯心的界限[3],所以向“唯物”靠近是一种时代选择。但是“辨证”思维在道家《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和儒家《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中都可见其光芒,中国哲学是富于辨证的,而“整体”和“辨证”是可联系的,因为辨证逻辑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观察它,把握它,这样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以“整体观念”是有点哲学的味道,或者说是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来解说中医的发现,它源于民族情结,更是新时代下中医的精神支持点。
2 整体观念的文化渊源及哲学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而哲学的形成又是有其地理和经济的背景的。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无论在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农民得靠天吃饭,太阳、月亮的运行和四季嬗替的自然变化是农业必需跟进的。读书人虽然通常并不亲自耕地,但农业生产的好坏与他们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主要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而农民的眼界制约着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1]。哲学家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他告诉人们看见了什么,语言简短而内涵丰富,但只作提示而并不明确,因为它来源于直觉,不代表假设或用理性演绎得出的概念[1]。所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感受,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爱慕和顺应。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及哲学背景所决定的。而从哲学发展上,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是自西周以来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命题[4]。《书经》中《洪范》篇传说是周武王克商之后,商朝贵族箕子对周武王陈述来自夏朝大禹的治国大法,其中提及五行观念,虽然还没有以水火木金土代表抽象的力量[1],但它暗含的“天人关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联结在一起的,国君的恶行伴随有自然世界不正常现象。春秋以后,“天人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4],一是老子、庄周道家宣扬的“天人相分”“消极无为”观,《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人对于自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是自孔孟、《易传》开始的“天人感应观”和“有为观”,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天人感应”思想最早表现在对“咸卦”的解释中“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在汉武帝即位的前六年,丞相田蚡等人以儒家学说为武器展开了反对崇尚老子道家思想的窦太后把持政权的斗争,这场斗争以窦太后的逝世而告终,从此,儒家取得了正统地位,诸子百家则遭“罢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儒董仲舒的许多措施被统治者所采纳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制度,而他吸收先秦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5],并利用当时天文、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所构造出的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神学目的论,显然也有一定强势影响力。因此有学者认为[4],《内经》中关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理,是源于儒家哲学的演绎,确实不无道理。再者,儒家注重伦理道德,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和人的今生[1]。由于这种儒家社会伦理观的渗入,《内经》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中,采用的是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社会组织来比喻描述,各脏腑的联系也是用人际关系来比喻描述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当然,这里并不否认道家等其他诸子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科书上在表述中医整体观念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古人认为,人与天地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人本身各脏腑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上的阐述中朦胧地找到整体观念的景象。
由上述可见“整体观念”不是中医与生俱来的特定概念,它是与西医抗衡而选择的一个比较概念。但它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
3 整体观念的优劣
谈及整体观念,有人会以“天人合一”并谈。“天人合一”这个概念最早明确出现在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正蒙·乾称》(《西铭》)篇中,但其用意不是要编织宇宙的关系网[5],注重的也不是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而只是为了强调个体的道德义务,是指一种对个体的利害得失具超越态度的道德境界。借用这个词语来说明人与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免有些牵强。倒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宇宙系统论符合辨证法的范畴,而且从历史的时间先后看,“天人感应”才是对《内经》中医理论建构有积极影响的学说。事实上,《内经》也没有天人合一的固定言词。有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是“在不了解事物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情况下无奈的认识模式”,并以此言“中医这种整体观具有巨大的缺陷”,其实是在言词解读上受的误导和束缚。而且,虽然中医里没有微观机理的结构,但至少有五脏六腑等内部要素及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即结构)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注释“整体”:指整个集体或整个事物的全部(跟各个成员或各个部分相对)。故又有学者认为“中医所强调的整体是一个较为忽略部分的整体”,这是仅把整体观念作为一个单纯词,而不是作为一种方法或原则来看。并且事实上,中医并不忽视和否定局部,局部治疗法也很多。
笔者认为,这个整体观念注重的是事物内部组成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如天人相应、五脏的生克乘侮等,是一种辨证观念,是优势点。然而,这个整体观念强调维持整体自身的平衡、稳定及常态,缺乏有关对立冲突的深刻理解,看不到建立新平衡的重要意义[6],限制了中医的发展,是劣势点。中医为什么自觉无以突破呢?因为,在黑格尔理论里,当一个事物被否定时,另一新生的事物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始了;而按照老子和“易传”的思想,当一个事物被否定时,另一个事物又重复过去的旧事物。这就是劣势的根源所在。
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的哲学理论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有部分哲学思想具有持久性的价值。理论的更新不只是否定先前的理论,它可以批判地继承先前理论而创造新价值。撇开古中国与古希腊关于哲学的方法论的区别,也不论“元整体”与“合整体”的差别,整体观念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是中医的精神支柱,它还代表探索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先行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系统科学的进展,正为整体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借用非线性理论的话,医学的任务就是从无序中发现有序,揭示杂乱、破碎、混沌等极不规则的复杂生命现象内部所蕴含的规律,找到一些简单定律,实现对非线性中稳定因素的有效控制,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这样,整体观念无疑是中医探索生命的有力武器,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247.
[2] 刘延伶,赵洪钧.“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J].医学与哲学,2002,23(4):45.
[3] 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3:6.
大数据是一场新技术革命,即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了解与认知,越来越引发了笔者对大数据相关的系统性思考。这是由于系统哲学作为当代科学和社会进步的时代产物,在许多方面与哲学是一致的,因而为我们丰富和发展哲学提供了条件。系统哲学是一种综合哲学,它的产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进化的内在本质。
1 认知身边的大数据
1.1 大数据与个人生活
大数据的创造源之一,便是我们每个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也是大数据的接受者。从2003年Facebook的创建开始,社交网络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一段时间也是我们制造大数据的爆发期,以前我们每个个体基本都是孤立的从事数据的制造,社交化使我们每个人制造的数据进行连接成为了一种可能,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个体数据的制造。每天发发微博、发发微信、百度搜索自己探索的问题、知乎网不断提出新问题、各大论坛留下自己的身影、利用GPS定位在手机地图寻找身边的美食、登录12306购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的火车票、在各大电商网站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等,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都是在制造各种数据,我们所制造的数据在被各大机构搜集,被加以利用,反过来也会使我们从个体制造的大数据中受益。
1.2 大数据与企业发展
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经营发展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靠经验和个人市场判断来组织经营,所有企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相关行业数据、企业数据、消费者数据等的有效分析数据,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有效分析,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能精准地服务好自己的客户。尤其是在现在个性化消费越来越严重的时代,企业可以依据大数据的帮助,精准地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不管个性化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精准客户营销。尤其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更应该依靠大数据实现服务升级和企业转型。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将会成为每个企业重要的资产,利用数据的能力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能力,同时各大企业也是整个社会大数据的重要制造源之一。
1.3 大数据与政府服务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中最为庞大的机构,掌握着社会运行的各种海量数据,如通信数据、住房数据、交通数据、金融数据、医疗数据、教育数据、社会资源数据、自然资源数据等形形的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社会运行的整体支撑。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这些数据都是孤零零的存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数据的互通互联,智能化城市,智能化、便利化政务系统的搭建,将会使政务处理水平提升新的台阶,也将使我们大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
在政府日常管理中,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会更加高效地组织优化社会资源,更加高效地运行政府行政资源,促使政府在市政公共支出和社会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利用好大数据也便于日常的行政执法、预防犯罪、防灾救灾等,有效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大数据的系统哲学思考
2.1 大数据的整体性思考
大数据是一个整体的数据,是由大量的个体数据组成的一个整体,如果把整体的数据割裂开来,大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将会不复存在。黑格尔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可以叫做手,但是按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出行的数据,如果仅仅是记录单个个体的出行信息、地理位置、出行方式等,把每个个体的数据割裂开,不放在一个整体中去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个体的数据毫无价值,甚至是令人头疼的、混乱的,对其的利用价值也会直接丧失。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个体的数据加以整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数据,我们就会发现,在某一时间段,出行的人比较多,在某一时间段,出行的人非常少;在某一路段,集聚着大量的车辆,形成了堵车,不便出行,在某一路段,车流量非常少,可以选择在这个路段出行,甚至是在朝哪个方向的人多、朝哪个方向的人少都能基于这些数据做些判断,这些零散的数据经过整理形成的整体,就会释放出巨大社会价值,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极大的优化配置了社会资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如果没有它的对极,即综合,它就什么都不是了。”但是,大数据的整体又离不开各个个体数据,如果没有这些个体数据组成的整体,大数据也将不复存在,大数据中的各个数据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坚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便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数据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利用好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便利。
2.2 大数据的系统层次性思考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的世界,同样,大数据的构成也是多层次的。大数据在构成中也是由初级数据、中级数据、高级数据等组成的,具有不同的层次。而这些数据的层次区分是相对的,相对区分的不同层次数据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仅是相邻上下层之间的数据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是多个层次之间的数据之间发生着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有时还会发现多个层次之间的数据之间还有相互的协同作用。就像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一样,简单的搜索行为,集合成的大数据可以简单地辨知不同消费者相同的消费需求,但是根据其自身标签属性的大数据集合,我们又能将这些群体细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加以区别看待,而这些数据的集合体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这些不同层次的大数据信息可以使不同的使用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利用,从而实现数据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3 大数据的开放性思考
同样,大数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处于开放的状态。我们从大数据的名字中即可得知,大数据是由不同的、各式各样的数据组成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演进,一直处于一个变动中,数据的增减变化都是一个开放的状态,不是封闭的、绝对的。我们每天接触的大数据都是不相同的,大数据每天的量都在急遽增加中,大数据的产生来自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这些数据是成指数型增长的,我们现阶段对同样问题所需的数据的构成,也可能是这样一种状态,但是有可能一年后,面对同样的问题,由于数据的变化,呈现出的状态却是另外一种状态。这就是大数据开放性的魅力,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数据。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07-02
“新课改”,就是指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了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它涉及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和准备,广西高中新课程改革已于2012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之前,广大的高中教师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已进行了高中新课程培训,许多教师在学习中深刻地体会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初步建立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育人观念。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在全广西开展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每一个老师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太复杂,操作困难太多,难以推行,因此消极等待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工作布置;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只是形式的改变而已,最终还会回到原来的教学老路上来。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心声,本人尝试从高中政治的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一谈即将进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
一、课堂教学的简单改变并不是新课程改革
不可否认,“改变”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门名词,没有改变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和发展。但是,我们有些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很简单,只要简单地改变一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就是课改。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由以前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现在学生的“满堂练”,由以前教师个人的“满堂讲”变为现在对学生的“满堂问”,实际上这些改变都是没有真正领会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表现,只改变了教学的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育人观念,没有触及到教学实质的内容,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所以算不上是真正的新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主,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发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尽管高中新课程改革早在外省陆续推行,但是无论对已进行课改的省份,还是对我们广西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仍然属于新事物。一是它符合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让我们的课堂回归于人本,回归自然;二是通过其他省份几年来的探索,已充分表明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利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真正具备时代需要的人才;三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虽说已在许多省份推行了多年,但真正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要总结的经验与教训不少。 要想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必须以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的先进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扎扎实实地开展。那种仅改变形式,不改变实质的做法,那种只会应付检查,不做深入工作的做法, 那种“穿新鞋,走旧路”的做法,是不可能取得高中新课程改革成功的。
二、高中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纵深的方面看,它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总是从过去的事物发展而来,又向未来发展而去。同样,当前要推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依然无法割裂与传统教育教学的联系。改革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之上的,可以说,没有传统的教育教学就没有现在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因为正是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弊病,才引出了课程改革的话题。同样,在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之时,也不能全盘否定一些优秀的传统做法。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教师的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并没有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先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同样重视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培养;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以考试成绩为风向标,高中新课程改革也不能轻视考试的重要性,因为在目前,依然以高考成绩为主来选拔高校人才。所以说,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全盘否定,它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教学优秀成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弊病进行的一次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老师用批判的眼光来辩证地对待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审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全面总结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教学特点,不可全盘否定自己之前的教育教学风格和做法。对于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要发扬光大,违背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要坚决地摒弃。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是不可简单复制的
早几年,我国有些省份已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一些地方已收获了丰硕果实,总结出符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如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35+10”/“三步六段”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课堂法则”特色课堂模式、枝江一中423模式等。但是,我们广西能够照搬那些地区和学校的做法吗?笔者认为不行,因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矛盾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特点,学校的制度、教师的构成、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文化底蕴不同,致使我们不能复制某一学校的新课改经验。有的学校为了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为了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地外出学习名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些学校的出发点没错,错在不加思考地把自以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照搬回来,忽视了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是否符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因为即使是最先进的做法,对自己的学校而言,也只是具有借鉴的作用。
在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但前提是要实事求是,联系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以笔者的教学体验为例,在我校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我看了不少别人的上课录像,觉得别人上的课很精彩,于是,便想搬进自己的课堂。但是,当我把别人的方法搬到课堂后,却发现出现了不少问题:课时内容不能按时完成,学生无法自主探究,课堂效率低下。为此,我认真反思,意识到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 大多数人没有预习习惯,在课前大多数都没有看过书,他们连一个简单的概念,如货币、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都没有办法理解,怎么会去自主探究?所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本人根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原则,把一节课划分三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知识运用。上课时,本人的主要精力是组织课堂,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把每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分解成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课本里寻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师生共同探讨的环节,笔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先做学生的朋友,再以一个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喜欢我的课,敢于跟我争论一些问题,形成师生共同探讨的良好课堂氛围。最后,我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上。比如,设置生活情节或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难题。通过实践检验,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所进行的课程改革,不仅让教师本身感觉良好,而且学生认为学有所用,喜欢上了高中政治课,真正体现了高中政治知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