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14:55: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英语教学创新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语感能力
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根据课文内容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真实的情境,提高了语言的领悟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语言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文中的故事编成短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适当摆放实物和挂图,构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实行情境教学。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排练,大胆模仿,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生动的语言氛围之中,增强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实行目标教学,增强成功意识
目标教学就是要求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做出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学期目标,设定自己在每个阶段应达到的水平。每讲完一课就要整理出课文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和难点;每讲完一个单元就要进行单元测验,找出差距,制订下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用目标教学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奋斗目标下产生勤奋学习的动力,循序渐进,扬起风帆,走向成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力训练,防止掉队现象的发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展现课文中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话和写短文,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逐项达标,英语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创新精神
激励教学就是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事明理,催人奋进。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能使学生得到愉快的心境,获得成功的欢乐,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每讲完两个单元,我就把所学过的英语单词集中起来统一练习,进行单词背诵默写竞赛,实行表扬机制。也可以开展扩词比赛,比如,教师给出一个字母要求学生加一个字母变成第二个单词直到不能继续增加为止。如:a-at-hat-that/chat/what。不用分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而是建立动态的评价模式,比谁的进步更大,比谁的基础更加扎实,使学生在学习竞赛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克服了因为分数排队而对英语产生的厌学情绪。在愉快的自身体验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竞赛和合作精神,使其英语的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是当前各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各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法课程都是高校整体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着高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发展质量。如何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质量,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以完成高校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已成为高校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之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不论是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本身的发展建设,还是对各高校加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是民族兴旺和延续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想要稳定持续发展,教学就必须顺应时展的步伐。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在新世纪下的发展就是适应时展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只有实施创新的教育改革模式,不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才能不断为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尤其是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对高校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一书中,作者结合多种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宗旨,总结英语教学的多种目标观念,通过对多元化英语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和详细讲解,旨在将多种社会科学、社会伦理道德、社会文化知识及学术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英语专业知识相结合,建立一种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模式。该书的读者对象广泛,适用性强,对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具有指导意义。当前国内英语教学法课程构建在教学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普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被彻底解决,直接长期制约着我国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普遍认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存在只是属于课程全面化的点缀存在,其课程本身并不具有太多的存在意义,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英语教学法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列在教学大纲之内,以至于该门课程长期以来没有适用的专业教学材料和使用计划,随意性教学环境下促使该门课程一直没有得到完善的教学规划和设置,这是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法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陈旧乏味的形式主义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指导目标,对学生教学指导性不强,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教育教学不断发展改革的大环境下,各类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大多数英语教师还是抱旧守一,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发展,“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方法还在被应用,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传统的形式主义教学缺乏对创新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培养的学生在英语教学法课程方面缺乏创新的学习精神和能力。
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要不断完善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层次完整性。英语专业教学法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牢固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并注重其所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有效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在构建完善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通过灵活的手段和方法来安排和调整英语专业教学法课程层次,突出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解决教学方法制约英语教学法课程发展的问题。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还要不断增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系统性。系统性教学的有效规划和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学习规划。有效的系统性英语教学法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初始就形成一个较高的学习意识,并且在不断深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规划和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课程会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兴趣。并且,完善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设置系统,对于帮助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都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
作者:赵蓉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创新教育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出一代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1.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多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勇于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变换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善于变换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有独特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英语学习中,探究、体验、感悟、发现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中变换采用激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合作互动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体验,在练习实践中掌握,在感悟中发展,为今后有所创新提供知识、理论、方法、技能的支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如:创造性复述、发挥性演讲、创新兴趣小组、课件创新等,不仅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实践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还能够通过实际运用使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如:创造性复述。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变更复述(变换人称、时态、语态或文章题材)、续篇复述、概括性复述,这样的创造性复述,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
4.实施激励性评价,强化创新。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映等做出积极的评价,多采取激励性评价,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
二、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原则
1.民主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民主性原则。要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民主能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空间。
2.普遍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普遍性原则。创新教育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因而,在英语教学中神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3.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学生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激励中体验成功,保护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动机、热情和信心,引导学生主动去创新。
4.开放性原则。英语教学要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体现在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及教学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以期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教学有利于把学生从一成不变的教学时间和狭小的教室空间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摆脱封闭式的、统一的标准化的传统教学的禁锢,有利于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后的反思,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课本知识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在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去创新。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没有教师的创新就没有学生的创新,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因而,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潜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新世纪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39-02
创新精神和创新力的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进创新教育过程,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就必须改革教学方式,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的实用性特点。现就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应当强调实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英语技能方面应有以下能力:
1、读理解的应试方法和技巧
阅读是理解的前提条件,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主旨。因此,要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解决好怎样阅读的问题。
(1)先读阅读材料,然后做理解题。遇有疑难,可返回来重读相应的段落或句子,直到弄清为止。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了解了本篇材料的大意,但阅读的目标不明确,花了一些在跟理解题无关的内容上。
(2)先读理解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跟问题有关的内容多看、细看,跟问题无关的内容粗看,甚至不看。省下时间放在跟问题有关的内容上,不仅提高了阅读的速度,而且还提高了准确度。尽管这种方法在训练基本功上有一些缺陷,但教了几十年快速阅读的外国专家承认,在对付篇幅较长、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把握表层,推理深层。也就是说,阅读时既要力求读懂文章的意思,又要着意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
2、口语表达――在不断的说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面对社会环境。就表达能力来讲,起码应具备口语表达能力。随着经济环境的国际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许多职业岗位的求职或任职中至关重要,比较典型的如餐旅服务专业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如果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临场发挥好,再加上良好的个人素质,就会顺利步入成功就业的大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设置语言情景,尽可能创造真实、自然的氛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在意学生口语中出现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尤其不要在学生正说话时打断他们,应将重点放在他们交谈的话题上。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口语中有点语法错误也无关紧要,关键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说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3、应用写作――关键是多看勤写
英语应用写作同样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在英语应用写作能力教学方面要下功夫,但是也应探索新的方式。第一,让学生多读、多背范文,增强语感;第二,坚持写英文日记,要勇敢地写,不能“妄自菲薄”;第三,坚持课外阅读,文章见多了,对提高写作也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书写各种信函,培养出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4、继续教育能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是教育发展方向
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的参与能力,打破教材章节,让学生尽量多地自选、自用教材内容,教师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继续教育能力――研究知识结构,探求学习方法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体系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该让学生接受创新思想,学习创新的方法,体验创新的快乐。这就要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量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互助、关心、合作的新型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组织小组活动,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和能力相当的学生或者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害羞的学生可以和其他相当的学生或者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前排的可以和后排的组合,以体现均衡性。例如,教师讲授有关交际用语“Ask for direction”时,要求各小组从多角度进行表达,看哪个小组表达方式最多。经过小组活动,在总结归纳时,发现一小组学生采用了以下五种:
Where's……”? How can I get to……?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Is there……near here?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go t0……?还有一个小组提出了另外两种表达方式: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Please tell me how I get to……其余的小组又补充了I、m looking for……等其他的表达方式。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营造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也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培养了足够的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能力,为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应当强调实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英语技能方面应有以下能力:
1.口语表达――在说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面对社会环境。就表达能力来讲,起码应具备口语表达能力。随着经济环境的国际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许多职业岗位的求职或任职中至关重要,比较典型的如餐旅服务专业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如果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临场发挥好,再加上良好的个人素质,就会顺利步入成功就业的大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设置语言情景,尽可能创造真实、自然的氛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在意学生口语中出现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尤其不要在学生正说话时打断他们,应将重点放在他们交谈的话题上。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口语中有点语法错误也无关紧要,关键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说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2.应用写作――关键是多看勤写。英语应用写作同样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在英语应用写作能力教学方面要下功夫,但是也应探索新的方式。第一,让学生多读、多背范文,增强语感;第二,坚持写英文日记,要勇敢地写,不能“妄自菲薄”;第三,坚持课外阅读,文章见多了,对提高写作也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书写各种信函,培养出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3.继续教育能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是教育发展方向。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的参与能力,打破教材章节,让学生尽量多地自选、自用教材内容,教师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继续教育能力――研究知识结构,探求学习方法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体系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该让学生接受创新思想,学习创新的方法,体验创新的快乐。这就要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量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互助、关心、合作的新型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组织小组活动,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和能力相当的学生或者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害羞的学生可以和其他相当的学生或者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前排的可以和后排的组合,以体现均衡性。例如,教师讲授有关交际用语“Ask for direction”时,要求各小组从多角度进行表达,看哪个小组表达方式最多。经过小组活动,在总结归纳时,发现一小组学生采用了以下五种:
Where’s……”?
How can I get to……?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Is there……near here?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go t0……?
还有一个小组提出了另外两种表达方式: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Please tell me how I get to……
其余的小组又补充了I’m looking for……等其他的表达方式。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营造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也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培养了足够的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能力,为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
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法的影响,课堂教学惯用“课堂讲解+课外练习”的老套路。课堂上,教师按预设的教学程序,将教材的知识点条分缕析,力求讲深讲透,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这种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直接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如何使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成果?如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积极参与,确定目标,自我调整,自由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进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忽略了“学”,而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更多时候,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接受与否。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应只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要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美国的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布鲁纳说:“教学生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所以,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像挖掘宝藏一样,将藏在每个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新课时,教师可对课文作简单介绍,设置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以SB3A,L5 Captain Cook为例,教师可先介绍:Captain Cook is a great and skilled navigator. He is preparing for his first great expedition to the Pacific. Now he is talking to a seaman about their preparations. If you are Captain Cook, what do you think are necessary to prepare for the expedition? 问题一问出,学生马上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老师可将学生的答案板书在黑板的右边。比如:food, fresh water, beer, medicine, compass, weapon, clothes, etc . 老师再提出:Now let’s read the dialogue and see what Captain Cook wants the seaman to prepare. Why?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完全文,找出答案。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对照一下黑板上的答案,并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加以鼓励,学生一定会兴趣大增。这时老师可不失时机地问学生:Why don’t they take fresh vegetables or fruits? How does Captain Cook deal with the problem? 学生既要联系实际,又要回想课文内容。通过思考,他们会了解海员生活的艰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习不再是一种精神负担,学生的求知欲会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的知识面也会越来越广。
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等不良语言形式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具有依附性,也就是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追随和效仿的对象了。“亲其师”而“重其道”。学生从教师方面所得到的赞许、认可和关爱中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又将促使他产生自我提高的渴求和欲望;这样的学生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师长的标准和期望,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多支持。教师还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既给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注意呵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引导他们去质疑,去探索未知领域。作为学生,他们会从自己的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发展创造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四)对学生要有耐心和宽容心。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也许因受到心理、知识、语言、思维、情绪方面的障碍,很难准确回答问题。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并适时启发引导,理顺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圆满表达自己的机会。即使学生做得不好,只要有可取之处,有进步,应先予以肯定和表扬,再指出需改进之处,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因自己终于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满意足,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形成。
三、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教无趣,则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入门的向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会使他们感到从学习过程本身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从而达到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通过充满情感的语言、表情,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产生一种感染力、吸引力。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理应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教师可以较为灵活地采用游戏、猜谜、唱歌、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利用简笔画、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式”、“结对子”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创设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注重提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创新有路可循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在于:首先,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回答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已掌握所学内容。其次,可以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地展开联想,积极思维。再次,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应具有明确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充分把握问题的广度、深度、坡度、难度。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感情、提高兴致。因此,提问设计不仅要以某些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从文章巧妙的艺术构思中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积极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尝到劳动和收获的喜悦。而学习的进步是进一步积极学习的有力的强化物。
如:学习SB1A,L38 At the Tailor’s Shop一课时,老师可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Why did the shop assistant show the customer the cheapest clothes?
(2)、What made the manager and Tod change the attitude to the customer?
学生通过讨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 “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有钱能使鬼推磨)” 的本质。接着,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ey and life are in China?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崇高的理想、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真挚的友谊、健康的体魄等都是金钱买不到的。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问题,把学生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敏捷、灵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真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五、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
素质教育要求“因人施教”,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这场变革的成败。在新的条件下,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演员、导演、观众和裁判等多重角色,来提出任务,监督指导,反馈纠正。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要不断丰富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要端正教育思想,把教授教材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严格纪律、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大纲为本,活化教材,把握重、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困难句子浅显化,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只要更新思想观念,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处理中大胆改革,积极创新,我们的学生必将是新时期的一代创新新人。
参考文献
一、创新教育的改革背景
就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而言,肩负着教学、科研和服务于社会三大职能。为社会培养合格加优秀的外语人才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职能,英语教育最终要归于服务社会。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对外国际交流,国家就不需要外语人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们也许就没有必要学习外语。正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越来越大,英语,自然成为我国认识世界走向世界前沿的桥梁。由此,直接向社会输送英语人才的大学英语教学其社会服务职能更显突出。
二、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
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贯沿用的是传统教学法, 即“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较为被动。实践告诉我们: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课堂气氛不活跃, 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一)创新的教学理念
按照创新教育的理念, 教学思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教之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要教给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要善于启发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整个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积极思维、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时代,外语书籍、报刊、影视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 使得学习材料更容易得到。同时, 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迅速, 人们必须通过终身学习, 不断自我发展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信息时代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同时也要求人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事实上,近 20 年来, 语言学习自主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例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三)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表现形式, 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是要使学生的学习观点由“要学”向“学会”转变, 并最终达到“会学”的境界。
第一, 灵活运用直观教学方式, 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准备大量和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 如电影、电视、英文歌曲等, 全面介绍与课程相关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并在具体教学中适当穿插应用各种教学素材, 调动课堂气氛,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环节。
第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的课堂组织, 以提问、研讨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而判断学生思维方式中的弱点, 启发并引导学生在思维模式上向有条理的英语思维模式转变。对于一些授课内容, 还可尝试互换角色的创新体验, 从而使得学生在语言的运用技能和创新能力上得到真正的训练。
第三, 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众所周知,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鼓励学生明确学习动机, 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习的负面影响,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使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为智力活动提供动力。要适当采用表扬、鼓励等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突破“要面子”等心理障碍, 形成一种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
三、创新教育的侧重点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 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自己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又充分接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感受语言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启迪和心灵净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语课文理解英语词句篇章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文字的深层含义,感受文字所传达的情感,从而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文章理解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和修养。
大学英语教育良性发展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人文修养的提高。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表现为:(1)关注社会问题,但不能全面了解社会;(2)勇敢追求理想,但动机趋于功利化;(3)思想活跃,但认识趋于极端化;(4)自我意识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5)情感丰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6)独立意识增强,但又存在依赖心理。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大学英语教师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就丢弃了教育的根本,限于培训的层次,也就无法找到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法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就永远无法得到改进。
正确的外语学习动机的养成也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外语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前者表现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因为它有利于某些‘工具型’的目标,如通过考试、找到工作”。后者表现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与另一文化背景说这种语言的人进行交际”。在我国社会主义外语教学背景下,动机可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高尚动机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如为了祖国而学习。
四、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改?大学英语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考虑英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英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需要具有较强英语实践能力的人才,大学英语教育就必须以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Dunningawoxth, A. 1989.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EL Teaching Materials. Heinemann.
[2]Ellis, R. 1997 , The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ELT Journal Vol. 51/1 January
[3]杨春丽,肖锦银.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方面的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方式,所以它是一种综合素质。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传统的教学观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半装满知识的“容器”,是台能背诵课文的机器。而创新教育便是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能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吸取知识,运用知识。在21世纪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就必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教育的主体地位。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进行教学的。
一、掌握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小学英语教育是启蒙知识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并掌握一定的交际用语。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学会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新学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如听说能力、交往能力等,继而通过大量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将之转化为技能,只有让学生在“能说”的基础上“会道”,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将语言学到实处。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新教育创造环境
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创新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课堂上,桌椅一般横成排、纵成列地有序摆放,殊不知这种摆放方式束缚了学生的交流范围,降低学生的交流热情。在教学中,按课文要求,我经常采取变换桌椅的摆放方式,或随意换位置,与好朋友谈心、打电话等方式,让学生能围在一起用英语对话交流。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的学生带动下,也敢于用所学内容交流。开展有趣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歌曲、诗歌、故事和游戏等,也是创造良好的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游戏活动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获得了感性知识,这样让儿童在高高兴兴的玩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在品尝成果中获得自信,激发起更大的学习热情,自然习得语言。
三、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即摆脱传统教学方式,改“满堂灌”为“精讲巧练”,使教学过程情境化,突破课堂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而学生的思维习惯、心理感受能力、意质品质、情感、交流能力才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创新教育便是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突破师生交流的单向性,充分鼓励学生展开其想象力,对课文会话进行改编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三年级学生作了以下尝试:
1.在学完小学英语第四册后,根据学生已能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概述,制定了每节新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在逐步开展的同时,使学生能从单纯的自我的介绍丰富起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下面列举一位学生作的自我介绍:
Hello, everyone ! Today is Friday.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I’m Lili. I’m eleven. I’m a girl. I’m from NanChang. I’m in FeiTian Road primary school. I in Class One ,Grade Five. I’m in Row Three. I’m Number Twelve. I like reading books and dancing. My father is a doctor and my mother is a teacher. Next year, I’m go to a middle school.
该生能将在第三册所学的句型及短语根据自身的情况将其融入会话中,并能准确且流利地将其说出来。这对于刚学了两年英语的学生来说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在教授完一些句型后,我会介绍许多能运用该句型的场合,以便让学生选择,同时可以很快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课后能用英语和小伙伴对话。这无疑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当每位学生对自我介绍掌握了以后,便开展新课前五分钟用英语说天气预报,介绍一位老师,一个好朋友等活动,使学生上新课前便能用英语思维,更好地接受新课内容。这一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2.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采取对旧课复习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师只在新授语言点进行点拨,指导发音。
请学生当小老师是考虑到学生之间了解较多,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一致的特点,开展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有时由于学生思维活跃,其逆向、联想思维会激发出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问题,如在复习“Are you…”学生敢于引用一些外国卡通人物,问一些学生喜爱的问题,如“Are you Mickey Mouse ?”……这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3.教学过程情境化、游戏化英语教学要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引进语境因素,把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情境化是指为学生感知、操练、初步运用语言材料创设语言实际的社会语言背景,教师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场所,使学生知晓对话运用(发生)的特定场景,感受语言学习的贴切真实,这样在情景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其自己组织会话。
如在学习小学英语第二册之后,针对句型“Are you three?”我给定了一个情景――圣诞节,你如何运用该句型和朋友会话,学生便自己编了下面这段对话:
学生旁白:Today is Christmas Day .Were holding a party for celebrating it .
S1: Hello, What day is today?
S2: Today is Monday.
S1:What’s the date today?
S2: Today is the twenty-fifth, December. Oh, Merry Christmas!
S1: Merry Christmas!
S3: Hi, Peter.
S1: Oh , Mary. How are you?
S3:Fine ,thanks. Who’s that boy?
S1:He’s John, Let me introduce him to you .This is Mary, John. This is John, Mary.
S2:How do you do ?
S3:How do you do ?Are you eleven?
S2:No, I’m twelve. Are you twelve ,too ?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关键;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因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回顾自己几年的教学生涯,我认为真正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重视情感交流,可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喜欢这门课。同时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持久的和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用英语思维,培养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平等地对待。
2、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认知活动。学生喜欢老师,课堂气氛就很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除此之外,幽默更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了知识和教育,往往永难忘记。
3、增强自信,体验成功。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仔细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一次成功的体验又可推动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应当具备创新品质,善于把创新教学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有意识地、巧妙地、自然地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之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1、善于联系,学科渗透,扩展知识视野。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为英语教学服务,以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而且是跨越了学科界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合贯通,达到相关知识的同步增长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快捷手段。这种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它对学习者感官的多重刺激,不受时空限制,交互式教学增加了学习者的乐趣。它生动的形象情境创设,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创造思维。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和想象中产生创新意识。
3、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勤于思考,用于提问。提问,是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促进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动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句话有力地说明发问和创造、创新的关系。对学生来说,就是鼓励他们大胆提问。通过提问,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通过提问,使他们的求知冲动得到满足,使他们的求知欲不断得到发展。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