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2 16:02: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乡村文化的价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乡村文化的价值

篇(1)

1 前言

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都会尽量利用本地的天然建筑材料,创造出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建筑形式。同时,建筑也包含着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积累,在它的形式中,总是体现出某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于是,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带着地区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景观。

南宁市六县六区内目前保留了壮、汉、苗、瑶、侗、仫佬族等种类丰富的各族民居。这些丰富的民居建筑共同构成了南宁市传统民居建筑的整体,集中反映了其丰富多样的建筑文化类型。南宁传统村庄不仅见证了南宁市在不同年代的发展痕迹,也见证了南宁乃至广西大部分城镇发展的痕迹,从中可以了解不同地域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宗族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匠作文化等意识形态,同时也能了解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或居者的情趣。

2 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2.1规划布局与环境融为一体

南宁的传统村庄素以山水竞秀而称奇。村庄的环境布局除了有较好的植被环境外,还与村庄地形、水文、土壤、朝向有较好的融合,大多具有枕山面水、坐北朝南的“风水”特征,而民居建筑也均有开窗见山,槛外是水,家家户户山水相伴的典型生态特征。另外,南宁自古就是以农耕稻作文明的社会,自然会选择在能够种植作物的地方生产和生活,因此也形成了山包村、村包田、田包水的用地布局模式(如表1所示)。

具有枕山面水、坐北朝南、土层深厚、植被茂盛等特点的村庄有着显著的生态学价值:枕山,既可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又可避免洪涝之灾,还能借助地势作用获得开阔的视野;面水,既有利于生产、生活、灌溉、养殖甚至行船,又可迎纳夏日掠过水面的爽爽凉风,调节村落小气候;坐北朝南,既有利于村庄民居获得良好的日照,又有利于南坡作物的生长,深厚的土层,有利于耕作和植物生长;良好的植被,既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有利于调节小气候和丰富村落景观,还能为村民生活提供必要的薪柴。总之,南宁传统村庄的选址基本遵循了风水理念,空间布局也达到了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的和谐共生法则。

2.2村庄随地形灵活布置

南宁的先人在村庄建设时十分重视审查地理形势,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安排村庄的格局。山地村庄受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布局格式:一种是村庄沿等高线的变化呈内凹的弯曲形式,多位于山坳,具有向心、内聚的感觉,可借助山势作屏障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一种是村庄沿等高线呈外凸的弯曲形式,多位于山脊,具有离心、发散的视野开阔感觉。水乡村庄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形状和宽窄变化,随弯就曲,遇水搭桥,表现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和生动的环境意象。平地村庄受自然地势的制约较少,表现出比较规整方正的布局,出现了界墙、街道、店铺、院落等。因而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空间布局,形成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村落景观意象。

3 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是与神本思想相对而言的,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看待和思考一切问题。崇理的儒家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偏于宁静、安详、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与心理气质,表现在建筑上则是建筑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和现世性。一般而言,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因素的不同,其村庄和建筑的布局与形态也会有所差异。

南宁市的传统村庄居住有壮、苗、瑶、侗、仫佬、毛南族等民族,主要为壮族。但是,大部分地区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大,民居建筑形式和类型大都打上了汉族的烙印。当然,也存在一些具有与当地自然特点与人文风俗相对应的建筑空间形式。这种建筑中有些为少数民族当地土生土长的建筑形式,如干阑建筑形式;有些是少数民族建筑与汉族建筑特色相互融合而成的建筑形式,如厅井式院落,这种院落的形成就是人们为了适应南方夏热多雨的气候特征而所作的改变,这种改变体现了人们享受生活的现实情怀,弥漫这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

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与耕作方式也是影响南宁传统村庄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迁徙和耕作同样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汉族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由于屯兵与巩固政权的需要,通常耕种平原地带的肥沃良田;壮族是南宁的土著民族,也是南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实行土司制度,他们也大多耕种山下肥沃的良田;而苗、瑶、侗等其他少数民族则大多迁至大山区开挖梯田而耕种。因此,形成了“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槽”的格局。

4 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

儒家的礼乐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孝悌是礼乐的基础,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 (《论语》),所以直接肯定君臣之道外,更把它的理论触角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中去,强调父子、兄弟、夫妇、男女、长幼的尊卑秩序,对于中国的住宅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大都以血缘为基础,因此,村落便成为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组织。在南宁传统村庄中,最重要的宗族建筑是宗祠,因此,村庄空间多表现为以宗祠为几何中心或“心理场”中心展开布局。宗祠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醒目标志。

强烈的宗族观念使以家族的宗祠以及宗祠周边广场、戏台、学堂等为核心,宗祠及其周边区域成为南宁传统村庄社会、生活的中心,也是村庄布局的核心,形成了内聚向心的布局模式。另外,在一些具有较大宗族体系的村庄内,宗族选择居住的首要条件是居住地要有足够的空间,虽然风水说已经深入人心,但作为家族发展的空间大小却是放在首位的。所以,比较大的宗族体系多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宽阔地进行定居,而较小的宗族或分散的住户多布置在山谷或者山坡区域。

5 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

5.1多元文化共融的聚居形态

南宁地区既延续着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和家族关系,又受到移民文化带来的影响,同时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的若干文化印记。土著民族是留下古代文化遗址的古骆越、西瓯人的后代;移民大致由军事政治型和经济型移民为主。这种复合的文化形态必然产生独特的聚居形态,使南宁地区在村庄形态的总体构成上表达出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涵义。

5.1.1依山而建的壮族干阑建筑

壮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干阑建筑。壮族先民为适应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浓重、猛兽横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创建了干阑建筑。壮族干阑多选择建在依山傍水近田的缓坡或台地上,并连片建成村落,聚族而居,形成了奇特的聚落景观。

5.1.2建干平地的中原厅井式院落

以中原建筑为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起源于华北、华中平原地区。中原建筑集中体现汉民族的儒教文化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精华,产生出一系列诸如宫殿、寺庙、陵墓、园林、衙署、楼阁、民居等种类繁多的建筑类型。中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传人广西后,为了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院落形式从四合院逐渐演变成厅井式院落,如图2所示。

5.1.3商住一体的岭南骑楼

岭南文化的传播也是通过人口迁移实现的,其代表建筑是骑楼。广东商人将岭南文化传播至广西,使桂东南地区的语言、风俗都接近广东,“粤化”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岭南文化成为桂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主流文化。粤商大规模入桂,使城镇和圩市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商业系统。固定的商铺出现并交错连成街市,使城镇向商业型转变。

5.1.4欧亚混杂的南洋风格建筑

南洋文化首先影响的是广东省,然后伴随着岭南文化的传人而开始影响广西,以毗邻的地利之便和水运的通畅进入而且影响南宁,从而使今南宁市都受到南洋文化的影响。南洋建筑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融合,它是欧亚混杂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

5.2丰富的装饰文化

篇(2)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篇(3)

电视传媒的作用下,体育走进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不仅丰富其生活内容,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居民。电视体育传播对农村居民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电视体育节目对农村居民有着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电视体育对不同的农村居民群体有不同的影响。同时,在新媒体不断普及的今天,以及当前申奥成功的契机下,当地高校体育的文化优势对于城乡居民的影响与带动是不可忽视的,要培养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重要的,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

1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和需求

1.1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情况

随着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成为电视传媒的特有受众群体,他们对电视体育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和行为。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就性别差异而言,男性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女性;其次,就农村居民的年龄段而言,青壮年的关注度高于其它年龄段居民;最后,就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而言,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关注度更高。

1.2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需求情况

农村居民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离不开体育,但是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需求情况却不一。农村居民对电视体育的需求大概可以分为四种,即: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制度方面、人力资源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许多体育活动,与当地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而农村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既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精神需求。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希望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却不知如何开展,因而需要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

2电视体育传播及高校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2.1电视体育类型对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影响

2.1.1电视体育新闻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新闻节目的播放,对体育发展和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体育新闻是对国内外体育事件的真实传播,其形式庄重,内容较为客观,具有说服力,能够给予受众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其次,体育新闻能够向受众传递我国运动员的比赛佳绩,激发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豪感。最后,体育新闻增加了受众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度,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电视体育新闻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2.1.2电视体育赛事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电视体育赛事节目的播放次数相对较多,且体育赛事更易吸引受众眼球。首先,体育赛事进行过程中,其情节跌宕起伏,给受众以惊心动魄的刺激之感,既能帮助农村居民缓解生活压力,又能打发无聊的时间。其次,通过电视体育赛事,农村居民能够学习到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策略和技巧,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体育实力。最后,通过体育赛事,向居民传递公平的竞技理念,有利于居民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养成。

2.1.3电视体育专题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在电视媒介下,体育专题报道、访谈等形式的节目,能够为农村居民讲述体育活动背后的故事,增强居民的体育见识,影响居民的体育价值观。首先,专题节目具有轰动效应,其收视率高,教育目的比较突出,有利于居民体育素质的提升。其次,通过对体育冠军的访谈、报道,可以深入挖掘成功人士的艰辛历程,使农村居民能够从中感悟运动员永不放弃的精神。最后,农村居民倾听运动员背后的故事,能够增强受众对运动员的认同感,不仅影响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1.4电视体育娱乐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娱乐节目以其轻松的、通俗的形式存在,给予农村居民受众以欢乐、清新、自然,进而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娱乐是体育本质的真实反映,既为满足受众需求,又为受众创造无尽的快乐。电视体育娱乐主要影响农村居民的社会经济方面、娱乐方面和消费,故而影响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2.2电视体育对农村不同居民群体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2.2.1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健康观

通过电视体育,许多农村居民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因而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健康观。首先,农村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较差,电视体育的传播,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健身理念,使农村居民能够正确认识到健身的意义;其次,通过电视体育,能够向农村居民传递一系列有关体育健身的方法,既能够给予居民以启迪,又能为居民合理开展体育运动提供指导;最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居民体质状况与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其健康观念不够深入,然而在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下,能够为居民提供正确的体育健身指导,增强居民的体质。

2.2.2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道德观

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体育道德观,对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有着有利影响。体育道德既能够规范体育活动行为,又是体育赛事顺利进行的准则,发挥着教化人的作用。在竞争时代下,体育行业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电视体育受经济、利润等条件的制约,使电视体育面临着较大挑战。然而,电视体育兼顾利润和价值的传播,能够端正农村居民的体育道德观。

2.2.3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娱乐观

体育娱乐节目对缓解农村居民生活压力发挥着较大作用,既能调节居民的压力,又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通过电视体育娱乐节目,农村居民能够端正娱乐观,深切体会着体育娱乐的趣味和魅力。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娱乐有着更多的需求,而电视体育节目更多的为满足农村居民娱乐需求进行,尽可能适应农村居民的娱乐需求。现阶段,农村居民的休闲时间逐渐增多,积极寻找和接受电视体育娱乐节目的频率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娱乐观。

2.2.4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竞技观

电视体育赛事节目总是能够给人以紧张、刺激之感,其激烈对抗更能吸引受众眼球,使人沉醉于其中。所以,电视体育能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竞技观,其体育竞争策略、比赛规则等更能体现出公平理念。电视体育中传递的正确的竞争价值观,既能使农村居民明确体育规则,又能激发居民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此外,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有利于推动我国道德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有利于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

2.2.5电视体育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观

消费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体育消费使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有利于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电视体育节目的传播,为体育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受众,促进居民的体育消费,影响其消费观。

2.3奥运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体育意识的提升作用

在我国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加强农村人员的体育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因为我国人民的比重大多数都是以农民为主,因此,只有提升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才能提升全国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然而提升农村体育文化意识,不能只单单的从内部进行改良,以电视等媒体为平台是必要手段,还要充分地吸取外界的体育文化,譬如说通过大学体育文化对农村体育文化进行提升,从提升农村体育文化的众多方面来讲,学校的大学体育文化无论从哪里看都是可以短时间的有效的提升当地农村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增强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的措施

3.1加大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播力度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其体育文化传播力度也相对较小,使得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较低。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播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具体措施为:

3.2拓展电视体育的传播途径

政府等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拓展电视体育的传播途径,以合理开展电视体育。首先,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完善体育设施。其次,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既能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又能促进农村居民的健身行动。由此可见,政府拓展电视体育的传播途径,有利于居民开展体育健身运动,以强身健体。

3.3完善农村地区的电视体育传播制度

首先,制定合理的体育传播制度,在农村范围内开展有效的体育宣传活动,将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至农村地区,加大体育活动在农村地区的传播范围和力度。其次,积极借助电视等媒介,以扩大体育在农村居民心目中的地位,构建和谐的、健康的体育文化产业。为此,政府等有关部门有必要完善农村地区的电视体育传播制度,促进电视体育循序渐进的深入开展。

3.4,积极开展送高校体育文化进乡村活动。

当前,农村人员对体育文化开展的认识程度以及主动程度还不够,农村人民的体育意识是导致其锻炼身体的内在条件,因此只有改善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才能使农村人员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自主的体育运动。要想改善农村人员的体育文化意识,其中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使当地学校的大学体育文化走进农村,通过多种形式送体育文化下乡、组建农村人民体育文化组织等方式来帮助当地农村居民更好地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让农村人民意识到体育文化发展的好处,从而提升农村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

3.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为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为重要。首先,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技投入力度,走科技富农之路;其次,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结语:

电视体育不仅提高农民自身体育文化意识,对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也有重要影响;另外,当地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农村居民的体育开展起着帮助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借电视等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当地高校体育影响的作用,对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以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和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素质,在当前要办好冬奥会的前提下,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高虹.体育与媒体互动影响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3)

[2] 辛少英.全民健身视域下的体育电视娱乐节目研究与开发[D]. 北京体育大学 2014

[3] 肖文娟.电视体育节目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2

篇(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乡村文化发源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传承发展主要凭借着乡村社会的世代相袭。我国乡村社会目前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城镇化正在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也同时缩小和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整体规模。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市场化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侵蚀显示出城镇化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乡村文化与其传统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流变的根源。随着乡村形态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对封闭性状态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承载的传统乡村文化也在逐渐消亡。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中国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大量乡镇和村庄开始衰败消失,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蚀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全面萎缩。城市文化在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影响着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改革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则是相当稳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乡社会格局。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根深蒂固,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否定,使乡村文化处于一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和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绝对优势凌驾在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受到轻视,甚至被扭曲和否定,这进一步扩大了既有的城乡差异的范围。以城市文化为标准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结果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衰败,并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方转移。人口流动使农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开始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都与乡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节庆仪式也与农业生产节律相一致。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衰减,乡土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改变,与乡村劳作相联系的民间文化的不到有效传承。长期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中国乡村文化趋于畸形化发展,致使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疏离,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选择,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也必然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一种互动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进入乡村的行为带动了包括经济、技术、资金、人员、设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将其附着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载体之上,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语境下重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的提炼和再现,要根据原有的乡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种迥异于城市拥挤与充满人造环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会再现。在旅游体验中,人们表面在消费的是乡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备的形式和功能,实际则更关注的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这甚至成了驱动乡村旅游的核心动力,旅游地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服务和物质商品而消费地方文化。人们在亲自体验乡村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传统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对其有着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方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融入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价值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高艳娟,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J].唯实,2014,(6):67-70

[2] 王太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17-19.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构建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3):137

[5] 李佳。乡土文化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1-73.

篇(5)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4―0024―04

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进,其首先必须明确的便是理念问题。而理念,无论人们对其如何界定,无非是时、空、向度的定位问题。尽管当下关于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论述汗牛充栋,所涉内容广布各个领域,但却鲜有直接论及乡村教育发展理念的。在笔者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理念问题事关整个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运行进程,兹事体大,不容忽视。诚如我国台湾学者李建兴先生所喻:“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正确的工作观与人生观,因为他就像计程车或公交车的司机,他必须把稳方向盘,否则便易出车祸,如此,不仅影响个人的安全也影响整个乘客的安全,何况他们的乘客还是大批纯真可爱的民族幼苗呢?”为此,本文拟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集中探讨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空、向度问题。

一、文化的时间性与乡村教育发展的时代定位

文化的时间性意指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非间断性、变化性及其发展的方向性。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式,人有生死存亡,故文化因人而异、随时而变、宜地而迁便属情理之中。同时,由于人独具优化自身之主观意向性,所以自原始初民始,人类便能由茹毛饮血、生熟不分而折叶蔽体、摘果充腹,由两部交锋、杀俘成性而迫其劳作、为己奴役。继而方可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联盟,由联盟而国家,诸多组织制度、社交规则、伦理道德亦由此顿生并日渐盛隆,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发展亦逐渐从最初“物质的”上升为“制度的”和“道德的”。类此,小至群居生活生产工具的发明,大至封建诸侯、国家政治、伦理制度的建立,无不源于人类自身对现实文化状况的优化与批判性思考。不仅如此,其改变和优化自身的方式也从原来多依随机事件发展到后来多依赖方案设计,实行自觉的改变与优化。由此可见,文化的时间性由人的生命存在的主观意向性决定,文化在时间的流动过程中必然会表现一种“进步”的趋势,即: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的文化将会越来越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水平,这便是文化的时间性。

上述关于人类文化时间性的阐述,为当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两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其一,既然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必然的,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上,是单向直线的还是一元多线的?对此,文化古典进化论者大多深信人类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有着相同的起源、相似的经验及演进历程。其先祖摩尔根(L.H.Morgan)曾明确地将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稍后的泰勒(E.B.Tylor)则进一步断言:“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社会进化是生物进化的继续或组成部分,文化直线发展,其多样性只不过是标明各个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概而言之,进化论的核心思想便是:时间是一条有始点和终点的直线,文化或社会的发展沿着这一单向直线按照某一特定顺序进行发展,其前提是人类心理同一论,即人类不分种族、民族、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都具有同一理性、真善美价值评判标准、精神物质追求和社会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的发展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笔者以为,即便人类具有同一性,其同一性也只在于人是“人”而非“物”这一根本特性上,即,人类的同一性仅在于人是“人”而非“动物”,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使人异物、试图与自然相区分的物质文化活动,或许有一种相对明确的发展阶段性和方向性。易言之,人类社会发展从简到繁、从劣到优,总的发展趋势是不容否认的,但仅此而已。这并不表明人类在具体发展路径上必然是同一的,也不表明人类在人之异物的精神文化活动上具有明晰的方向性和阶段性。正如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所言:“进步的人类与其说像一个拾级而上的人,每登一级都是在他已征服的台阶上再增加一级,不如说像一个赌徒,他的运气取决于好几个毂子,每投一次,毂子四散在地,人们在一个毂子上赢,却总是有在另一个毂子输掉的危险。只是偶尔在某些时期,历史才是积累的。”因此,在方向和路径上,我们应当坚守“一元多线论”,而非“单向直线论”,即对任何历史形成的社会形态分析都应是多维、立体、交叉的,而非机械、单线、同一的。因此,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以自己特有的路径,随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地进行。

其二,既然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必然的,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代定位上,是现代还是后现代?文化的时间性表明任何文化都处于时间的流动进程之中,并且在其进程当中都会经历一些具有相似特质的阶段,若从人之异物、使自身脱离与自然万物混沌一体的程度看,人类确实是“围绕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这一中轴转动的”,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在时间维度上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类似“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和“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等不同社会阶段的划分。继而,探讨某一民族国家所处历史时期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阶段,我们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进而制订出相对合理的发展战略来。既如此,当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又处于一个怎样的历史时期呢?在乡村教育发展进程中,我们是在“后现代”的红旗飘飘下,走苏俄式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还是立足基本国情,走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现代化道路呢?笔者以为,总体而言,我国仍处于尚不发达的现代时期,还不具备后现代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便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该阶段的长期性、不可逾越性与任务的艰巨性,此间的基本任务便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无论从执政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大会报告还是国民业已达成的共识来看,都能获取明示。有人认为,我们不能以前现代社会一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这种“现代”线性思维方式来证明中国尚未进入后现代社会,因为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并不指向社会本身。但笔者以为,即便是这样,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仍是有其现实基础的,而这个基础便是现代性的充分乃至极至发展,处于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我们如若过多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来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难免会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毕竟,我们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径

直跨过现代而直接与后现代同步,因此,在时代定位上,我们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立足于现代而非后现代上。

二、文化的空间性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地域定位

文化的空间性意指文化在空间中所具有的现实性。之所以说空间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因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至少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作为文化存在的人们的活动能力的大小,包括他们开拓自然环境,将其变为自己生活场所的能力以及他们同非本文化体的、处于周围空间其他群体交往的可能性及交往能力之大小;二是自然条件对其活动空间范围的限制,包括诸如海洋、山地、气候等地缘局限性和空间受制性。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发现,任何文化都只是某一特定地域族群的文化,任何文化规则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族群和地域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该文化与其他文化便会产生认同失调的情形。如此,我们便不难发现,当某一相对成熟的文化在与其他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交流、碰撞时,时常会产生难以理解、接受乃至不可通约的现象。在某一民族看来是极富价值的东西,在另一民族亦可能不名一文。这便是文化的空间性。

与文化的时间性一样,文化的空间性也为我们的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两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其一,既然文化是某一特定空间的文化,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参照系上,是将他者文化视为绝对范型还是差异蓝本?任何一种文化,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都会逐渐发展出一套自身特有的规则体系,并且这些规则体系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对其他文化还是对人类自身的完满与改进,都有着相当的益处与功效,因而,在人类的共通性上,都有被学习与借鉴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就乡村教育发展而言,国外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如不同文化圈的欧美城乡一体化建设运动、相同文化圈的日韩新村运动等,其乡村社会及乡村教育建设的相关理念与具体做法均有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但由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都根植于其特定的民族特性背景之中,都是其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都有其适用的特定场域与范围,不顾条件地迫其离开其所生长的土壤,难免会出现“南桔北枳”的结果。诚如一代比较教育大师萨德勒(M.Sadler)提醒我们的那样:“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之林,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颗具有生命的植物。”所以,我们切不可将活生生的、本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当成西方乡村教育理念的“试验田”,不能将他者的成功经验视为绝对范型圣经般地予以盲目接受,而应将其成功经验视为仅供参考的差异蓝本借鉴。

其二,既然文化是某一特定空间的文化,那么,在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地域定位上,是立足于他者中心还是自我本位?所谓地域定位,就是要弄清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到底是谁、在哪里进行的。不明确这一点,我们便可能陷入一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境地。既然他者的成功不是绝对范型,而只是一个可资参考的差异蓝本,那么,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在地域定位上就应该以自我本位为主。关于教育全球化中的差异、和谐、共生问题,笔者一直坚守:尽管教育全球化在应然目的上应当追求差异、和谐、共生,但囿于诸种原因,其具体展现实然过程却是竞争、普世、强调主导发展的,因而,在对待教育全球化问题的基本策略上,我们应采纳情感、理智、双面人的认识基础与实践逻辑。这一策略如若套到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上来,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不能以“国际人”自居,将自身作为“世界公民”为配合“世界政府”总体规划而应尽的全球乡村教育实践义务,更不能以他者的视角来考虑和审视中国人的乡村教育问题,毕竟,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环境及相应的话语表述方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改革,其针对性与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更何况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社会中,霸权争夺依然存在。其次,不能以他者的乡村教育实践和陈述方式来诠释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不仅不能简单模仿、移植他者的概念、术语及表述方式,不能随之套用其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举措,更不能以韩国的新村为目标,加上日本町村的内容,再构建一个挪威或法国的乡村教育发展拼盘体系来,而应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探寻已有的、或与当下国情相符的切实举措。再次,不能以城市化、都市化的要求为方向来匡定乡村教育发展的趋势。单纯以这种城市化标准来设计乡村教育及其课程改革方案,是不公正和不现实的。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落脚点理应更多地针对乡村及其需求,单纯物质上的更新与改进并非当务之急,关键之处是提升乡民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辩证认识。

三、文化的价值性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取向定位

文化的价值性即文化的功用性,是文化主体对自文化和他文化功用性的判断与取舍。总体而言,任何文化都是有价值的,其主要体现有二:一是文化自身的价值;二是文化自身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就前者而言,文化不仅为某一族群生存提供必需的手段和能力,调节某一族群中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各种关系,从而使群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且,还通过自己丰富的库藏教给个体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体的认识能力,培养和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并塑造个体的人格,继而为该族群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就后者而言,文化还为不同族群的人们提供了对自文化和他文化进行评价取舍的依据。由于文化是受价值引导的系统,独特的价值标准是区分各种不同文化的标志所在,所以,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便会导致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面前出现不同、相互抵牾乃至相反的评价,并最终决定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现实取舍。这便是文化的价值性。

文化的价值性为我们的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两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篇(6)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乡村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提。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也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生态农业旅游的环境下,除了常规的采摘、种植体验、民宿、特色饮食服务之外,乡村文化产品的营销也是重要的商业模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同时还能够吸引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投入到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来。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逐步发展,乡村文化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旅游带动的本地消费之外,一些地区还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产品销售,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1乡村文创产品概述

文创产品是指文化创意产品,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好的文创产品需要具备三个特点:审美、功能、内涵,缺一不可。乡村文创产品,就是以乡村文化,包括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地域特点等作为创业产品的设计内容而推出的具有乡村地域特点的文创产品。乡村文创产品的开发,是特色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历史文化价值的最直观的体现,具有突出特色、宣传教育及文化传播等多元化的功能。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创产品已经十分丰富,各个特色乡村的建设都将开发和推广文创产品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2.1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乡村文创产品的主要内容,也是消费者购买的最直观的感受。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中,要始终将审美价值作为主要的思路。首先,乡村文化产品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审美观的个人特色比较明显,在产品开发设计中,既要考虑大众审美,也应该考虑个体独特的审美观。这样,才能够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其次,要考虑审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对于美学的整体感受也不同。传统文化要与现代元素紧密结合,才能够符合当下的时代审美观。同时,在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中,也要充分结合乡村元素,将乡村元素充分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

2.2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乡村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也是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本质。我国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而且各个地区的文化内容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的开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要将文化元素深入地融入其中。目前来看,许多地区和机构,也都推出了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以其收藏的文物内容以及历史元素,深入地融入其中,这些文创产品对于传播故宫文化、了解故宫的馆藏文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中,也应该充分借鉴这种良好的形式,将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充分融入其中,通过文创产品来传播乡村文化。

2.3经济价值

文创产品要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经济价值要从外形、材料和用途等方面综合来考虑。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还能够产生劳动剩余价值。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对不同工艺的产品设定合理的价格区间,来保证文创产品的自身经济效益。文创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的美学性,可以用在欣赏、装饰等领域;二是产品的实用性。实用的产品才能够体现出经济价值。乡村文创产品可以与多种实用型产品结合,体现出产品的经济价值,才能够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3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下的文创产品创新发展思路

3.1加强对乡村特色元素的开发

基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下的文创产品创新发展,首先要加强对乡村特色元素的开发,将这些特色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来体现出文创产品的独特性。比如,传统乡村文化中,会保留一些文化元素符号,比如图腾符号、祭祀使用的器具符号,或是一些色彩符号。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保留众多的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地域和民族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这些独特的文化内容,加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能够有效地的吸引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同时,在乡村文创产品的营销中,还要加大对本地文化内涵的传播。通过音乐、影视剧、文学等文化内容的输出和传播,使观众能够对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深入地了解,才能够对乡村文创产品产生较为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乡村文创产品的消费和购买。

3.2注重产品的工艺性和环保性

在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要注重工艺性和环保性。对于产品的工艺造型,要尽可能地精致。另外,除了对传统手工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工艺的自动化制造研究和开发。传统的手工制造自然在工艺上比较高端,但是所产生的劳动价值并不高,同时也不能够实现较大的经济价值。而通过部分工艺的自动化生产,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在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时,还要加强工艺和材料上的节能环保。创新性地使用农村中常见的天然材料,比如一些陶瓷制品和竹编制品,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大部分的文创产品都是日常家居使用,其环保性自然也是消费者所看重的。环保性不仅体现在工艺和材料上,还体现在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上。比如乡村文创产品可以以环保为主题来进行产品设计,传播环保理念。

3.3兼顾文创产品的实用性

篇(7)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ural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DUAN Run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cepting urbanization oriented rural education, and la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omprehensive urban culture received baptism rural students in their hometowns to teach the mother to re-adapt to the culture - culture in the country, suffered a scholar Scheuts (Scheuts) proposed "reverse culture shock" to solve this impact is reasonable or not, will not only affect rural novice teachers' normal working life, forming a good cultural mentality of rural students, or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 reason for this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mainly rural novice personal knowledge questions,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chools away from the huge imbalance i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Good cultural adaptation needs of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countries united together.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culture adaptation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逆向文化冲击

“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斯格兹(Scheuts)于1944年提出,原意是针对一些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现象。①本文将这个“逆向文化冲击”概念引入到乡村新手教师的研究中来,基于下面三个理由:

第一,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乡村新手教师回乡过程中产生“逆文化冲击”前提。第二,乡村新手教师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接受这城乡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乡村新手教师自小生活在乡村,接受者乡村文化的耳濡目染,虽然接受者城市化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对于城市生活产生一定的想象,甚至有的在城市文化的关照下鄙弃乡村文化,但是由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严重脱离,让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主要还是依托于乡村文化。②进入大学后全方位接受着强大的城市文化洗礼,城市文化才在他们身上落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第三,乡村新手教师受到的“逆文化冲击”,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笔者通过随机对一些乡村新手教师访谈了解到,一些乡村新手教师极为怀念城市生活的美好,埋怨乡村社会生活的粗俗单调,有的沉迷到电脑网络中去,有的则通过考研,公考或是调到县镇学校,以摆脱乡村教师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将“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概念界定为:出生在乡村,受到乡村文化深刻影响,但接受城市文化趋向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最后返乡任教的乡村新入职教师,在重新适应母文化——乡村文化过程中遭受到的不适应现象。并根据乡村新手教师的具体情况对其逆向文化冲击心理变化过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三阶段说,即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

2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

(1)乡村新手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乡村文化再适应过程中不适性。首先,乡村新手教师很少对可能会遇到的母文化的适应问题有心理准备,其次,是乡村文化自身的变化造成与乡村新手教师心中的家乡概念有所差别,再次,是乡村新手教师没有认识高等教育经历对于他们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对他们与母文化互动的影响。

(2)乡村新手教师接受的远离乡村的教育,致使重新应付乡村文化无所适从。首先,近代以降,国家权力的下沉,学校进入乡村社区,推行的是普适的科学文化知识,乡村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乡村教育不能满足乡村的生产生活实际。③一方面致使新村新手教师难以在乡村教育中学到应付乡村的生产生活知识,另一方面以城市化为取向的乡村教育,漠视甚至贬斥乡村文化,再加上乡民们功用化对待乡村文化,以逃离乡村为目的乡村新手教师,很难有热情学习与乡村有关的知识。

其次,乡村教育这些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致使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乡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乡村新手教师重新面对乡村生活生产的问题时难以应付。

(3)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下,乡村新手教师在乡村难以找到归属感。在文化进化论的视野下,乡村文化成了城市文化的延伸,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前的落后阶段,新村新手教师社会或者教育中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致信奉这样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找到乡村文化的价值,甚至漠视或贬斥乡村文化,因此在他们回到乡村社会时,寻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乡村社会。④

(4)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致使乡村新手教师产生的“逆向文化冲击”。即便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城乡文化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者精神文化层面,接受过城市文化全面洗礼的乡村新手教师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乡村,在生活交往方式难以适应乡村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让乡村新手教师很难安于乡村教育,融入乡村社区。⑤

3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后的调整与适应

3.1 乡村新手教师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可能会受到的“逆向文化冲击”,积极地参入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加强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密切乡村文化与课堂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造和引领乡村文化的发展。⑥其次,应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合理的认识城乡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应该尊重乡村文化的价值,这不仅是乡村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文化价值观,乡村新手教师还应该把这种观念带入课堂,让乡村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态度。⑦

3.2 乡村学校层面

首先乡村学校可以建立新老教师“师徒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新手教师可以快速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社区生活。其次,乡村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乡村的互动,为乡村新手教师融入社区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再次,乡村学校应该积极关心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以温暖帮助。

3.3 国家与社会层面

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逆向文化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城乡发展巨大的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太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关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努力。

注释

① 李晶.逆向文化冲击中文化适应[D].上海:复旦大学,2008.

②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0.

③ 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8(9):73-76.

④ 段会冬.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再思考:对《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的回应[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40-44.

篇(8)

乡村景观指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农村地区开展人类活动的同时所造就的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到来,都市化在自然景观中不断蔓延,人们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随着而来的就是为农村景观缔造了优越的生态旅游价值。因而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风景便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设计要素,其所具有的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审美性,都深深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观和其他的景观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点,例如乡村旅游景观在自然风光上受到农耕业、养殖业的影响,因而具有农耕环境的生产景观以及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还有乡村独特的田园文化景观和田园生活等①,这些都会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就类型性质而言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在形态和内涵上和其他景观设计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乡村的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乡村景观一般是由零星分布的农舍来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具有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小的田园特征②。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业主要集中在自然秀美的自然农村景观和悠久淳朴的农耕乡土文化景观,因而其具有多重性。桂林山水作为拥有多重旅游性质的优秀自然、人文景观,其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新格局③主要体现在桂林山水乡村旅游的活动对象、可变分散性时空结构、主体行为以及文化层次上④。桂林山水由于独特的乡村自然风貌,在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均占有显著优势,人们在领略桂林山水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秀丽的乡村地理风光。因此,在桂林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具有必要性。

2.桂林山水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实现意义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其有名的山水旅游景观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桂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乡村旅游景观越来越迎合现代都市人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面对新世纪乡村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机遇,乡村景观已逐步成为综合研究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课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一般具有旅游地的鲜明特征,用于满足旅客旅游需求的景观产品,应该体现旅游胜地的审美价值,考虑旅游过程对于游客的基本需求,景观设计同时还应该具有艺术性、时代性以及纪念价值,既要能够体现旅游胜地的文化历史、自然魅力,又要基于旅客的消费需求,二者结合才是适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景观。乡村作为人类最初的聚居地,它荷载着集镇与城市人群的生长基因,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地缘关系。地缘就是由乡村地域衍生的类似亲缘关系,每个城里人都与乡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地域联系,并且时时有意或无意地在维持保护着,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对地域、亲缘、血缘关系的维系或重续⑤。

二、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的相关要素

1.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历史性

桂林的山水艺术于古代诗词歌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赞美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对于桂林山水的艺术文化解析不仅是山峰和流水这些景观的描述这样简单。山水艺术是指根据地貌特征上的典型性、生态环境上的优良性、文化历史上的影响性,对地方山水文化的各方面属性进行汇总。人们了解的桂林山水单单是景观艺术,而山水文化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则是综合考虑桂林山水的各方面特性。山水文化是人化的山水,具有人一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文化更多地是体现人类对于山水景观的认识、感官和心理影响。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灿烂文化影响下的桂林山水具有十足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文化的衬托和熏陶,桂林山水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化风格,壮丽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牢记桂林山水的美丽,就算没去过桂林的人也在印象里面多多少少有着桂林山水在书本上的模样,这就是桂林山水文化艺术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陪伴着一辈又一辈的人,经历过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目睹过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

2.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独特性

桂林山水之所以能够“甲天下”,这得益于它的独特性,但凡相仿就不可以用“甲”字来形容。独特性使得桂林山水一枝独秀,在中国以及世界山水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对于桂林而言,越是地域性的山水景观就越有可观赏的价值所在,地域性的山水具有独特性,同样也是最贴近自然的。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人们越发渴望自然美丽的山水景观能够常伴身边,感悟自然和健康的气息,了解未曾了解过的美好景色,观赏未曾领略过的秀美风光。所以桂林山水文化的独特性为桂林山水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可观的价值。桂林山水自然和人文上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其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美学性

桂林山水在美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桂林山水在地貌上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群山倒影山浮水的美妙意境深深地缔造了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正可谓是“无山无水不入神”,在历史文化古城的影响下,自然上的美和人文上的美一同构建了真正的桂林山水文化。古今传唱下的桂林山水已经是人与山,与水共同融入后的文化瑰宝。清代诗人吴迈作诗形容桂林山水是“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的景观包括俊朗的山峰、潺潺的水流、鲜明的喀斯特岩洞、名胜古迹以及那些古代灵工巧匠雕刻留下的历史石刻等。桂林山水的美学性还体现在其灿烂的传统文化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句都已成为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韩愈笔下的桂林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代袁牧笔下的桂林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征的,诗中山水形象逼真,人与自然相映成趣,使得桂林山水具有人化的特征。

4.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自然性

山水文化的源头在乎于山水之间,山水所赋予的自然秉性使得山水文化具有本质上的自然性,人们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便更加深了对于山水文化的青睐。山水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依然生机盎然,因为它具有“青山不倒绿水长流”的自然价值。山水画家通过笔墨描述出来的山水,虽然经过了想象和思考,但其本源依旧在于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景物。山水景观已经成为桂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需品,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经济所不可缺少的活力素,认真研究桂林山水的文化景观设计对于维护桂林的景观和环境十分重要。

三、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模式

1.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

对于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而言,应该首先抓住山水文化的自然定位元素,其主要指的是山水文化的形态元素,山水文化形态元素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山水文化的物化价值,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山水景观是山水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山水景观也是山水文化的衍生产品,是山水文化的缩影。通过提炼山水文化中的组成元素能够发现山水文化景观的内在价值以及文化魅力。桂林山水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能够凭借天然的山水文化形态元素,不单单能够实现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还能够充分丰富桂林地区旅游业的建设内容,而且繁荣了当地的农村经济以及山水文化,在积极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桂林山水的农耕地理环境提供了宣传计划,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实现了桂林山水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2.桂林山水的乡村人文景观设计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上对于乡村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情况比较复杂,种类也很多,一般可根据文化风格的不同以及民俗习惯的不同概括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因此桂林山水在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加注意对本地特色元素创意设计的加强,可以通过提炼本地风俗文化、民间文化的方式增强桂林山水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种类和风格,使其丰富起来,还可以根据桂林山水的特色来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桂林山水景观的实用性和纪念性进行大胆创新,一改平时的传统路线,将重点放到山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上去,利用新颖的设计路线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来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篇(9)

豫西泛指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有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这两个地级市。豫西地区地形较豫东和豫中来说较复杂,多山和丘陵,主要有嵩山、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等多个山峰,这些山峰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在诸多山地地形中也形成了窑洞这种独居特色的豫西传统民居。[1]豫西传统民居是豫西人民在世代生存中积攒的文化财产,是豫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同时是豫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豫西传统民居富含了深刻的建筑内涵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现代社会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

2013年农业部了美丽乡村的意见书,要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指出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2]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落实好农业部发出的相关意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恬淡的和谐乡村环境。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乡村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

2 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仅仅从房屋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地区都缺乏对农村房屋的整体规划,大多是对城市房屋的模仿,随意拆迁和改造传统民居,造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凋零和遗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我国传统民居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与新时期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的共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建筑类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习俗等精神文化,也是区域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传统民居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民居浓重的人文关怀,表现了中原人民宽广的胸怀和文化内涵。河南分布的民居建筑较多,这些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分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豫西的建筑就属于土构形态,主要形式是窑洞(见图1),窑洞的建造是与大地最大程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度较好且廉价住所,同时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貌,是建筑与大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3]豫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地区,最典型的是陕县庙上村的坑院。该村的坑院历史年代悠久,最长达400年以上,一些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度假村。坑院的主要特征为向地下深挖,横向开凿,与我国传统建筑“堪天道,舆地道”的理念的相符合。具有远望只能看见树影,而看不到人家,走进才发现村庄在地平线以下的特点。河南省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居,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会越来越突现出来。[4]

3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经济的建设,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依撑,文化建设也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豫西传统民居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3.2 传承传统民居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对生态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是豫西人民与自然长期相处中获得的,也是豫西乡村建筑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豫西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增加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多元化新农村建设要求。

3.3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导致了很多村庄都是空心的,或者留下的都是孤老寡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加大了我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困难,而且加速了传统特色的民居和技艺的流失,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时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能够唤起在外的人民的共鸣,促进人民的回归,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4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对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豫西传统民居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是几百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也是豫西人民几百年来文化特色的彰显,是经过豫西人民几百年与自然相处得来的经验。从此可以看出,豫西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而来的,也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中而得以保存的。因此,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需求相符合的地方,可以将优秀的文化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建设思路,采取多种共同发展的措施,建立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体系。[5]自然、纯真是乡村的最大特点,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绿水下撒欢的牛羊都是乡村最亮丽的风景。乡村生态系统处于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乡村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完善和更新而具有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的能力。乡村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和谐、宜居的自然环境。

4.2 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保存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是豫西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表现出不同的风俗风情和人文面貌。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区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和发展,营造了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态建设人文环境。因此,打造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对于美丽农村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像豫西传统民居中窑洞这样的建筑,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拥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就拿豫西陕县庙上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村落来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语言特点、服饰特点等,都蕴含了庙上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因此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埋藏的、深刻的文化价值,积极吸收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传统民居特色是不同的,既是独特的也是多样的。例如豫西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特色价值,不同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他们都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与特色。[6]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因为他们得以传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所蕴含的古老的生态原理,是人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第三,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的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毕竟是在过去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是过去社会的体现,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既注重传统民居特色文化内涵的引用,也要注重时代精神和内涵的注入,使建设出的乡村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相适应。例如豫西传统民居中对于庙上村坑院文化发展,错落里共有87座坑院建筑,其中有5座历史超过了400年,陕县政府将这5座坑院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赋予了这个村落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能够实现古老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

4.3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既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现代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传承传统民居文化。不同地域的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例如,陕县庙上村将历史最悠久的坑院开发为旅游度假村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特点所制定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要建设乡村文明。在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发展乡村绿色有机食品。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5 结语

文章对美丽乡村的概念、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以及美丽乡村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做了深刻的分析。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牢牢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并注入现代的生态文化理念,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营造和谐、美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我国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2] 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a01):86-87.

[3]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4] 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42(7):4-5.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乡村属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为满足乡村地区生活与生产的现实需要,人类在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乡村景观,展示着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让城市生活空间不断减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点逐渐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结合自然因素,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维持乡村乡土风貌及文化底蕴,延续并进一步营造乡村景观,在提高乡村地区景观品质及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乡村景观概述

当前,人们对景观的定义与理解不同,其在地理学、生态学及生物学等科学中所指内容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乡村景观,主要是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景观定义为区域地理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景观为复杂人类活动及自然过程在大地中所留下的烙印。以人类聚居状态为标准,可以将景观类型分为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三大类,其景观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1: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差异对比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村景观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既有相似处,也存在着其独特特征。乡村景观相对纯自然景观而言,其存在着一定人工气息,相对城市景观而言,乡村景观自然属性较为突出,人类干扰强度较低。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乡村景观具有着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田园文化及农业生产景观,包括乡村自然景观及乡村人文景观。其中乡村自然景观主要指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为区域范围内自然条件及状态的表现;乡村人文景观主要反映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社会及文化发展状态,突出表现农业乡村生产性景观及乡村聚落景观。

二、乡村景观其特点及价值研究

(一)乡村景观特点分析

乡村景观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乡村景观其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均具备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第二,生产性。乡村景观的形成与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需要存在着紧密关系,为满足现实需要,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改造与完善;第三,生态型。乡村环境多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生态美是由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第四,审美性。乡村景观其田园风光亲切宜人,自然生态气息浓厚,审美性突出;第五,体现文化及历史气息。乡村景观蕴含着区域乡村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包含着较强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历史气息等。

(二)乡村景观价值研究

随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重要性越发突出,乡村景观价值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乡村景观最突出的价值主要为审美性价值、生产性价值与环境价值,此外,乡村景观的地域认知价值与文化历史价值也属于乡村景观的重要价值。乡村景观反映着一个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及社会文化状况,蕴含着十分强烈的地域人文精神,体现着区域特色,其历史文化价值极为宝贵,对人类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景观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着人为因素。乡村景观中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等属于其人为因素,地形、水文、植被及地形等因素属于乡村景观自然因素。不同区域中的乡村景观,其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不同,相应特点不同。乡村景观如同活的博物馆,包含着区域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在研究与分析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

在现阶段,我国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其中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乡村珍贵的土地资源,打造富有农村特色、农家情趣、文化气息的舒适坏境,改善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进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乡村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乡村变美,从而打破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城市景观崇拜。这便为风景园林设计师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舞台。在进行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区域特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重视对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努力提高乡村景观品质,实现乡村景观价值。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规划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原理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保护乡村景观资源,如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景观资源及生产性资源等。乡村耕地资源属于乡村景观特色资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在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耕地资源的破坏。乡村景观中河流、山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留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后,则难以恢复,为此,应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坚持规划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开放性原则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景观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全民共享的资源,不应设计为少部分人享有的封闭式资源。要确保景观看得见、走的进、摸得着,尽量避免私家田园、私家庭院式的景观。

(三)协调性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协调性原则,要求乡村景观人文因素及自然因素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生产、经济发展、旅游等因素,将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置于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分析,分析乡村景观周边区域布局及特色,做到兼顾周边,与整体区域环境统一。

此外,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尊重其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充分保护区域特色,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及影响等。

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景观属于一种具备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属于一种乡土景观,它展示着乡村地域气候、土地自然、人文过程中的物质形态,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感触景观特点、当地风俗及文化底蕴;二是乡村景观是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中形成,具有和谐美感,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特色资源,也为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涉及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等多项因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其对城乡系统布局合理调整、乡村生态与景观环境的塑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及品牌产业发展等各内容均具有指导意义。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及资源难以满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要求,乡村景观逐渐成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乡村景观及其特点、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原则及意义进行分析。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水平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左秀利.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2]胡朝晖.基于滨海乡村特征的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以大亚湾绿道小桂湾段为例[J].风景园林,2013

[3]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2

[4]陈达活,韦媛春,李定攀等.浅谈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J].中华民居,2013

上一篇: 关于英语的学习方法 下一篇: 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